前言 这次是帮公司的设计师入手的全铝材质机身外壳的奥睿科快闪U盘,反正是公司报销一步到位选择了512GB容量。这次设计师看上了蓝色(Blue),正好借着机会白嫖拿来测试一下读写性能。 开箱 因为是公司采购,设计师老兄更在意外观设计,所以推荐了奥睿科UFSD(快闪U盘),型号:UFSD-X,容量:512GB,接口:USB 3.2 Gen1。 这个UFSD-X有五种颜色,我同事选择了蓝色(Blue)。 包装盒里就一份使用说明书、一个UFSD-X 蓝色的快闪U盘和一根挂绳(忘记拍了)。 其实单看奥睿科这个快闪U盘的做工还是不错的,全铝材质的机身外壳在质感上就很出众。 自购保护袋和挂绳 拼多多上买的保护袋,拿来装U盘还是不错的。 这个也是拼多多上买的挂绳,相比奥睿科自带的挂绳明显还是要粗不少,质感还是很厚实的。。 这个是用了自购加厚挂绳的奥睿科快闪U盘。 USB-A也是目前台式电脑主机(机箱)上和笔记本电脑上最通用的USB接口,在接口的通用性上明显要方便不少。 测速 用Disk Speed Test测速,连续写入:291.4 MB/s,连续读取:315.6 MB/s。 用AJA System Test测速,连续写入:245 MB/s,连续读取:271 MB/s。 用WTGBench测速,连续写入:293.3714 MB/s,4K随机写入:25.3334 MB/s,等级:Gold 3星级别。 用Parkdale测速,连续写入:292.0 MB/s,连续读取:348.8 MB/s。 用TxBench测速,连续读取:363.805 MB/s,连续写入:334.514 MB/s。 用CrystalDiskMark在(默认)下测速,连续读取:377.07 MB/s,连续写入:338.43 MB/s。 用傲梅分区助手的磁盘测速,连续读取:374.55 MB/s,连续写入:336.39 MB/s。 实测在奥睿科快闪U盘里下载系统镜像文件的速度还真不错。 总结 实测奥睿科快闪U盘读写速度还是很快的,跟移动固态硬盘结构并不一样,内部也不是闪存颗粒+SSD主控的方案。实测过拿来当下载盘也没出现过降速的情况,除了发热会有些明显之外并没有其它的问题。 奥睿科(ORICO) 移动快闪u盘USB3.2/Type-C学生办公电脑手机UFSD高速固态优盘 【快闪U盘】USB3.2接口-殷枫红 【512 G】 京东:¥654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2023-02-23 12:19

最近玩NAS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想要随时随地都能工作,下面我将绿联私有云DX4600打造成,无缝的办公数据中心,不论在公司,还是在家,或者在路上都能无缝办公。 办公数据同步中心 在使用绿联私有云DX4600以前,我工作文件都是同步到某云,可是某云在不开会员的情况下,那下载速度属实让我着急,有时候打开一个文件都要很久,并且可以同时同步的文件数量是有限制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在使用绿联私有云DX4600后,我就使用它客户端的“文件同步”来实现工作文件的实时同步,不论走到哪里都能轻松办公。 首先在绿联云的存储空间中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同步的文件。 然后在功能中找到“文件同步” 然后就可以在文件同步中,按照指引完成设置,其实这个设置步骤和各种云盘类似,操作非常简单。 设置我们要同步的本地文件以及同步到绿联云中的位置,我选择了自动同步,这样每当我们的文件有变化时,云盘中文件就会实时更新,保证文件实时都是最新状态。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一些同步策略,例如删除文件时是否同步删除、过滤的文件格式等等。 设置完成后,客户端就会开始同步,再也不用担心文件太多,被限制同步了。同步的速度比某云要快了不少。 同步完成以后,无论在哪里,只要安上绿联云客户端并登陆我们的账号,就能实时访问到最新的工作文件了,同时我们修改了文件,第二天到公司,公司的文件也会被同步为最新的状态,再也不用每天用U盘拷工作文件了。 如果需要查看文件时,手上没有电脑怎么办?不用担心,绿联云还有手机APP,安卓和IOS都有相应的版本。 在绿联云的APP中文件的选项卡,能够查看到绿联云中我们这个用户拥有权限的所有文件。 在我们同步的工作文件夹中,可以查看以及编辑我们的工作文件,真的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工作。 外网映射网络驱动器 如果在外网,想要访问绿联云中的文件,我们可以借助绿联云的客户端实现,但是我还是更习惯于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访问文件,这样会更加便捷。当然我们可以利用文件同步功能将文件同步到本地,但是这样会占用电脑的硬盘空间。在家里可以利用SMB来实现,而在外网要就借助WebDAV来实现。 1、申请公网IP 想要在外网访问本地NAS,现在访问是绿联云利用我们的账号来解析,但是它不能实现WebDav的解析,这个时候我们想要访问家里网络就需要一个公网IP。 根据网友的经验,电信的网络是最好申请公网IP的,刚好我就是电信的网络,直接给人工客服打电话,说需要公网IP,连理由都没有问,就直接派单给我们当地的师傅。当地师傅和我联系过后,直接给我申请了公网IP,不到半个小时,重启交换机,就获得了公网IP。 2、获取“AccessKey ID”和“AccessKey Secret” 其实有了公网IP,我们就能通过IP加端口号来访问家里的绿联云了,但是我们的公网IP并不是固定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域名来解析到我们的IP地址,而且即使IP地址变化,域名的解析地址也会随之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域名,就以阿里云为例吧,其实我们注册完阿里云,首先要购买一个域名,现在有很多活动,可以买到便宜的域名。 有了这个域名以后,我们在阿里云的右上角头像处,找到AccessKey管理。 进入管理界面后,创建AccessKey,会生成“AccessKey ID”和“AccessKey Secret”,我们先将它们两个保存起来,一会儿会用到。 3、安装DDNS-go 动态域名的解析,我们需要使用到DDNS-go,它能实现IP的自动更新,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我们的公网IP总会变了。 绿联私有云DX4600中内置了Docker,有了它我们就能借助各种第三方的Docker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玩法。而且它的Docker操作界面更加清楚,设置简单,使用方便。 在Docker的镜像仓库中,搜索DDNS-go,然后下载镜像。 下载时,我们选择latest版本也就是最新版本。 下载过程中进度是可以看到的,不会像群晖的Docker,不知道镜像有没有下载完。 下载完成后先新建一个DDNS-go的文件的存储文件夹,我一般习惯有一个docker文件夹用来安装各类docker。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能创建容器了,第一步的设置都默认就好,因为绿联私有云DX4600是Intel N5105四核CPU搭配8G DDR4内存,整体配置很高,所以我就不对它能够使用的资源进行限制了。 存储空间这里,添加一个文件路径,就选择我们刚刚设置好的DDNS-go的安装目录,装载路径设置为“/opt/ddns-go/”。 端口管理这里就用默认端口可以了,不需要修改。这里容器的创建就完成了。 容器创建完成以后,在容器管理当中启动DDNS-go。 在快捷访问中进入DDNS-go的管理界面,这个操作一定要在内网操作,否则是进入不了管理界面的。 在DDNS-go的设置界面中,首先选择DNS服务商,我们使用的是阿里云,如果其他的服务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AccessKey ID”和“AccessKey Secret”就是前面在阿里云处获取的,直接填入就好。因为我是IPv4,选用IPv4,并在Domains中填入我们的域名,然后保存就能完成设置了。 在运行日志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增域名解析成功,到这里我们就能通过域名来访问家中的绿联私有云DX4600了。 4、设置WebDAV 绿联私有云DX4600的WebDAV开启非常简单,在功能-网络服务中找到WebDAV,然后将其开启,共享路径设置我们想要在外网访问的文件路径,全部访问可以直接设置为“存储空间1”,其它的设置全部默认就好。到这里,我们在绿联私有云DX4600的设置就全部完成了。 5、端口映射 前面我们设置好了WebDAV,并且知道了内网的端口,外网访问时,需要把外网我们输入的端口号映射到NAS的IP以及端口。 这里我们要看是用光猫来拨号还是用路由器来拨号,如果用光猫拨号建议把光猫改成桥接,使用路由器拨号,因为一般光猫的性能都是比较弱的。 在路由器中设置端口映射,不同路由器的设置不同,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6、开启对HTTP 方式的支持 Windows 默认只支持 HTTPS 方式的 WebDAV 映射,默认不支持 HTTP 方式的 WebDAV 映射。但是绿联私有云DX4600目前只支持HTTP,所以我们就在要映射硬盘的电脑开启对HTTP的支持。 在注册表当中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ebClient\Parameters 下,把 BasicAuthLevel 的值改为 2 ( ‘1’ 默认只支持 HTTPS,’2’ 支持 HTTP 和 HTTPS) 7、设置映射网络硬盘 在外网的电脑中,我的电脑,然后点击菜单栏的三个点-映射网络驱动器。 文件夹是:http://域名:映射到外网的端口号/dav/用户名/,这个/adv/用户名可以参照webDAV设置时内网地址的后半部分。 完成后会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个用户名和密码是在网络服务中可以修改的。 设置完成后,就能看到映射的网络驱动器了 这时我们就能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访问绿联私有云DX4600中的文件了,并且上传下载使用都可以选择这里面的文件,使用非常方便。 到这里,我们既能随时随地的实时同步办公文件,实现全天候全地域的办公,又能在外网,像访问本地一样访问绿联私有云DX4600中的文件,真的是大大的提升了办公的便利性。 绿联 私有云DX4600数据博士8G版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四核4盘位 空盘款)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 京东:¥2499 去看看 <更多>

雨的心跳 晒物 2023-02-20 10:39

磁带,这个如今已经消失在记忆长河的名词,在日新月异的存储技术下已经告别了生活。只有70、80、90后的记忆深处,仍时不时地睹物思人,想起曾经的芳华年少,为了追歌、学习英语而积攒了一大堆的磁带。 95后随着CD、DVD的普及,磁带就慢慢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现如今,在高速发展的科技下,“更大容量、更高速、更小巧”的存储媒介成为了主流,可替换下来的存储媒介是否就毫无用处了呢?其实,只需要给它们配备了合适的“外套”,就能焕发新春,沿袭功能性的同时也拓展出更多的使用范围。 就如我情人节为升级替换下来的硬盘,套上ORICO磁带硬盘盒,其经典而复古的磁带造型给桌搭带来了更多的复古怀旧风,也令闲置硬盘得以用在生活中不同的使用场景。 这款磁带硬盘盒是国内知名外设品牌ORICO推出的,其采用了USB 3.0主控方案,并提供了USB 3.0/Type-C两种接口可选, 支持UASP+TRIM双加速协议,能够有效降低延迟提高读写速度;带来了5/6Gbps高速传输,搭配SATA固态硬盘的理论速度可达490MB/s。 除了经典复古的外观造型,ORICO磁带硬盘盒免工具安装的特性,即使是毫无基础的小白也能够轻松动手安装使用。它采用了滑盖设计,没有任何拧螺丝的操作,推拉开合之间就完成了安装;此外,还配备有一块用于稳固防震的加厚软绵,进一步保护硬盘。 更令我觉得满意的是,ORICO磁带硬盘盒在工作时并不需要为其提供额外供电,也不用安装任何驱动,插上设备就能快速识别使用;广泛兼容主流的Windows、Android、Mac OS、Linux等系统;还有着10分钟无操作自动休眠的贴心防护。 无法否认的是,M.2 SSD移动硬盘无论是速率还是体积上,都更符合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像我自己的电脑、随身媒介都纷纷升级 了。但替换下来的硬盘扔不是、卖不行,合理地给它加个ORICO磁带硬盘盒就显得很有必要了,ORICO磁带硬盘盒支持7-9.5mm厚度的2.5英寸SATA机械硬盘或SSD固态硬盘,一个小升级就能得到更多的用途与使用环境,这样的投入是很值得的。 就拿我笔记本升级闲置下来的2.5英寸SATA机械硬盘来说,虽然普通机械硬盘的速率大多为100MB/s,与ORICO磁带硬盘盒490MB/s的最大性能有着明显的差距;可却无法阻挡搭配ORICO磁带硬盘盒后,用软件测试得出读取94.92MB/s、写入85.39MB/s,这个结果几乎已经拉满了我这块普通机械硬盘的性能。 这个硬盘已经尘封了老长一段时间,这一次情人节给它配上ORICO磁带硬盘盒,能用于日常生活中重要数据与手机备份,也可以作用于智能电视、路由器、PS5等等设备的外置存储,有了更多的使用环境。 平时我老教育孩子开源节流、不要铺张浪费,这不应该只表现在衣食住行与吃喝玩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像存储媒介这类,虽说为了提升效率而升级,可替换下来的却不应该直接抛弃,为其选择如ORICO磁带硬盘盒这种合适的小工具,就能令其开发出更高性能,沿袭自身用途的同时也丰富了生活环境。 奥睿科(ORICO) 移动硬盘盒2.5英寸USB3.0外置壳SATA笔记本电脑固态机械ssd硬盘盒子 【USB款】怀旧透明磁带 京东:¥42.9 去看看 <更多>

极客科技控 晒物 2023-02-14 18:09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为了轻薄,接口是越来越少。甚至一些轻薄本,恨不得只留一个Type-C口,就更别说平板和手机了。 我是一个比较爱玩爱折腾的人,台式机连接了两块屏幕、一个鼠标、一个键盘、一个摄像头、一个会议麦克风音箱、两只LED氛围灯、屏幕挂灯和打印机。最近我家台式机的接口都不够用了(^.^)。每次传输数据都需要拔开一个∪口才有的用“ψ(`∇´)ψ。太折磨人了,所以选择一款好用扩展性又强的扩展坞就变成了必须。 扩展坞(Docking station),又称端口复制器(Port Replicator),是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一种外置设备。扩展坞一般拥有多个接口,通过复制扩展笔计本的端口,可使笔记本电脑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连接。如U盘、大屏幕显示器、键盘、鼠标、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它可以解决笔记本电脑本身自带的接口不够用的问题,使用扩展坞可以让使用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就能够享受到台式电脑一样的便利和舒适,并且也能发挥移动办公的便携性。当然扩展坞也可以扩展台式机电脑、服务器等的接口。 经过一天的详细对比,发现了一款比较少有的功能全面的,全面契合我需求的扩展坞。倍思金属微光系列Type-C9合1拓展坞。现在分享给有相关需求的友友们。 金属微光系列,顾名思义就是一体式铝合金外壳,表面哑光喷砂氧化工艺。触感细腻耐磨损,还不容易沾染指纹。由于是铝合金材质,导热性好散热佳。很有质感,坚固耐用。 装箱清单: 倍思扩展坞*1、说明书*1、保修卡*1。 9合1标识亮明身份,旁边淡蓝色的微光指示灯很柔和不刺眼。也许这就是微光系列的微光吧。指示灯的位置,还有隐藏功能,在下面会说到。 硬件功能配置及体验: 扩展坞的左侧,有一个type -C口、一个HDMI高清口、一个SD口、一个TF口、一个高速RJ45千兆网口。 我家的手机、平板和电脑,都是type-C的。用了这个C口的扩展坞只恨买晚了。以前用数据线连接手机平板或者电脑,在传输数据的同时经常会没电,就一个口也没办法。这个扩展坞有type C的公和母,扩展的同时还能充电,让手机/平板 /笔记本电脑时刻满电。让我这个电量焦虑者终于舒服了。这个PD100W规格,支持外接设备充电,支持100W( Max .)快充。 HDMI高清口: 平时在家很爱看电影,大家都知道手机上的视频网站会员和电视上的都不通用。有了这个扩展坞的高清口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4K高清画质,画面色彩更丰富,支持向下兼用于连接到 HDMI 高清显示器1080p@120Hz、2K60@ Hz 、4K30@ Hz。4K HD 连接至投影仪、 TV 、显示器等大屏设备除了观影办公更高效。高清画质3D视效,大屏玩游戏更爽。 SD / TF 卡: 手机和相机去外面拍摄,觉得多大的内存都不够用,备份的网盘免费的速度真是谁用谁知道,最关键压缩还丢数据。一些办公材料也需要读取。以前备份和转移数据,还需要找卡托。现在好了SD / TF 卡同时读取照片/文件,约6OMB/ s 的高速传输,大文件也不怕了。尤其是解决了笔记本和我的台式机无读卡槽的难题。从上图也能看到,这个功能一般的扩展坞可没有。 千兆网口: 这个网口也是一般的扩展坞没有的。其实用了就回不去了。以前手机、平板、还有智能家电。需要无线联网的设备越来越多。孩子上网课,我打开电脑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网络的延迟卡顿。这款扩展坞的网口可是真千兆网口,支持1000Mbps的高速网,急速下载125MB/秒。速度快还稳定,这可是任何无线网都比不了的。现在我的办公和娱乐两不误。 USB 3.0: 这款扩展坞的另一面,是三个满血USB 3.0。数据传输速率达到5Gbps,并且支持BC1.2快充协议(支持5V/1.5A快充)可同时为三个手机和平板传输数据和充电,自己亲测1G文件3秒左右就可以传完。数据充电速度都很快,无论是传输数据和充电,相比一般的低配扩展坞都要快不少。 从上面的图也可以看到,一般的扩展坞,只会有一个蓝标的U口还未必是满血版,另外黑标的∪口,文件的传输打一半折扣都不止,甚至都没有充电的功能。为什么有些扩展坞几十块钱就能买到,而有些扩展坞要100多200多呢?差距就在这里,除了接口的丰富度不一样,同样是U口差距都会有明显的区别。 VGA接口: 这种接口现在家庭使用的越来越少,家里有老的电脑显示器可能才会遇得到。这款VGA 接口支持高清显示器,支持1920*1080P@60Hz( Max )的传输,这也算高规格的VGA接口了。我选择这个接口,一个是因为家里有这样的显示器,还有个原因是我有时候要出去调试工控机,也是这样的接口。如果没有这种特殊需求的朋友,可以不用选择这款9合1。其实倍思的金属微光8合1扩展坞和这款唯一的区别就是少了VGA接口,其他的接口和功能是一模一样的。 这款倍思9合1的扩展坞还有第10个插口,我用了之后认为是设计的最好的一个插口。我不用扩展坞的时候,把Type- C头收纳到里面。可以很好的保护type C头,又能起到整理数据线的作用。数据线还能变身提手,拿取也变得方便了。 总结推荐: 扩展、投屏、传输、充电、千兆网络、读卡众多功能集一身,对于我来说每一个都很实用。我选择使用任何产品,安全都是排在第1位的。这款是获得欧盟进口许可证的拓展坞。标准定的高才更安全、质量更有保障。并且升级了控压阻燃技术,增设高分子聚合物热敏电阻,提供过流、过压、抗扰保护充电更安全。自己亲测插口全速全开,全程降温,低温不烫。特别适合有轻薄本、平板、电脑接口少又有扩展和投屏等需求的朋友长期使用。 倍思(Baseus) 拓展坞Type-c扩展坞usb3.0分线器macbook苹果电脑转换器高清投屏 【HDMI高清+千兆网口款】深空灰 9合1 京东:¥249 去看看 <更多>

雷军 晒物 2023-02-14 17:46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过了一年,兔年万象更新,日常随身EDC装备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移动存储。普通U盘速度慢,固态硬盘体积比较大,所以我选择了奥睿科UFSD-J 快闪U盘,体积小速度快随身携带最好不过。 奥睿科UFSD-J 快闪U盘总共有3种颜色,分别是商务黑、枫叶红、深海蓝,有USB、Type-C两种接口可选,容量具有64GB、128GB、256GB、512GB四种可选。新年大吉大利所以我选择了喜庆的枫叶红512GB。奥睿科UFSD-J快闪U盘依然采用奥睿科传统的白蓝配色长方形纸盒包装,正面印有品牌LOGO和各种参数信息,中间印有U盘图片,整体比较简约时尚。 握住把手抽出包装内胆,即可看到红色的U盘,另外还有一份说明书和一根黑色挂绳。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红色长方形设计,迷你集装箱造型非常酷炫,正面采用白色油漆印有奥睿科的英文Logo,最右边还设计有挂绳孔。 采用了无缝的一体成型合金外壳,外观时尚的同时经久耐用,很有安全感。 U盘盖采用抽取方式打开,盖子不松不紧恰到好处,金属USB接口上面印有U盘型号与容量信息。 为了便于收纳,可以将挂绳穿入U盘,这样可以挂在显眼的地方防止丢失。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带盖无缝式纯金属外壳设计,坚固耐用能较好的保护数据,防尘、抗撞击。 纯金属USB接口大小适中,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插拔不紧不松恰到好处。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插入台式电脑后立马被识别出来,其可用空间还有476GB。 U盘兼容性比较强,无论是Mac、Windows、Android操作系统都能正常识别使用。台式机、笔记本、投影仪、电视、路由器都可以使用。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支持USB3.2Gen1高速传输协议,使用CrystalDiskMark软件进行测试,读取速度达到了396.53MB/秒,写入速度352.73MB/秒,比普通U盘速度要快很多,用来作为随身存储非常不错。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读写速度与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结果接近。 最后我们测试一下奥睿科UFSD-J快闪U盘传输的稳定性,准备一个20GB的大文件直接拷贝到U盘,如下图所示文件传输过程中速度基本保持一致,传输速度图形呈一条直线只有非常细微的波动,无论看高清电影还是玩游戏都不会因掉速而出现卡顿。 得益于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的全金属集装箱式大面积散热棱条,现在冬天在长时间拷贝数据时外壳温度也只有30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保证良好的散热。 采用潮酷集装箱式外观设计的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拥有比固态硬盘更小的体积便于随身携带,比普通U盘更快的传输速度,散热良好传输稳定,拥有不错的性价比,如果你也需要一款开年大吉大利的EDC存储装备可以考虑入手体验一下,新年用红色好运自然来!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Type-c-深海蓝 【256GB】 京东:¥339 去看看 <更多>

啥都没有 晒物 2023-02-13 16:09

前言 大家好,我是噩梦飘雷~ 我自己对SSD、U盘之类的存储类数码产品一直挺有兴趣的,年前自己在小黄鱼入手了一枚DIY的32G SLC U盘,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测试结果,虽然极限读写速度不算快,但是SLC颗粒写入数据不掉速这个优点是真的舒服: 文章发布后,评论区有很多小伙伴提醒我说,这种DIY U盘因为颗粒来源和焊接工艺没有保障,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也就只能当玩具玩玩,无法保障数据安全。我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也确实出现过U盘PCB板受到导热垫挤压就掉速的诡异bug。 这块DIY的32G U盘加上外壳的价格也要达到百元以上了。出于好奇,我决定再入手一块同价位的大厂U盘再来详细测试,看看能有什么性能表现。 在京东看了看,百元左右的大多数U盘都已经有人测试过了,感觉再花钱买来测试就挺没意思的。正好看到雷克沙新上了一款M900 U盘,128G的版本最高读速为400MB/s,价格只有109元,而且貌似还没有其他人测试过,完美符合我的需求~ 以下为这块U盘详细的测试过程,没耐心的同学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的总结部分阅读。 外观一览 ▼雷克沙M900的外包装采用了黑、金配色,拿在手上有点沉甸甸的感觉,还没拆封就感觉挺扎实的。正面醒目地标识出了400MB/s的读取速度,简单明了,非常吸睛。 ▼雷克沙M900的背面包装说明更加详细,U盘采用了USB3.1 Gen1协议,预装了AES加密软件,支持5年有限质保。 。 ▼雷克沙M900采用了推拉式一体设计,外壳为金属材质,金属坨坨爱好者表示狂喜。推拉按钮为两面塑料材质,Lexar雷克沙的logo非常醒目。 ▼其实我觉得这种推拉式的设计最适合工作使用了,一方面可以避免搞丢U盘帽,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保护Type-A接口,避免磕碰、承压等情况对其造成损伤。 ▼U盘尾部有挂绳孔,可以穿在钥匙上随身携带,也可以拴上一些醒目的饰物,避免一不注意就找不到了。 ▼合金外壳的做工非常细腻,轮廓边缘都做了倒角,抵近观察也看不出什么瑕疵,手感真心不错。 总得来说,这块U盘的外观和手感没有可挑刺的地方,我们还是将重点放在接下来的性能测试吧。 简单测试 测试平台: 系统:Win10 专业版 21H2 CPU:AMD Zen3 5600X 主板:华硕 B550-XE SSD:Intel 傲腾 900P 480G 内存:英睿达铂胜 DDR4 3600 8G*4 ▼我入手的这块雷克沙M900,官方标称容量为128G,在Win10中显示的可用容量为116G,出厂为FAT32格式,兼容Windows和Mac系统。 这倒不是厂商虚标,这其实是因为绝大多数存储厂商在标识容量时,是按KB、MB等10进制来计算的,而Windows在系统中是按KiB、MiB的2进制来计算的。是计算方式的不同,造成了U盘在Windows系统中显示的容量不同。 ▼雷克沙M900中默认自带了Win和Mac平台的AES加密软件,并且还有关于该软件的电子版多语说明书,这个我们等进行完性能测试之后再来试试。 主控与颗粒 ▼ChipGenius的数据库貌似有些陈旧了,感觉读取出的数据不太准,比如这里将雷克沙M900的主控识别成了慧荣SM3281BB,并且将闪存颗粒的容量识别成了2GB,这个结果应该是有问题的。 ▼使用最新的AIDA64可以看到,雷克沙M900的主控实际为慧荣的SM3282,可以提供超过400MB/s的连续读写速度。 ▼颗粒料号为MT29F512G08EBLCE,经查询为美光96层TLC闪存颗粒,单颗容量64GB。 CrystalDiskMark测试 ▼CrystalDiskInfo无法识别出雷克沙M900,因此只能用CrystalDiskMark直接来进行测速了。因为FAT32格式最多仅支持4GB大小的单个文件,为了保险起见,我在这里将雷克沙M900格式化为性能更强一些的NTFS格式来进行测试。 CrystalDiskMark的测试结果显示,雷克沙M900 128G的顺序读取速度420.6MB/s,顺序写入速度93.17MB/s,完全达到了厂商宣称的速度水平。同时,4K随机读取速度达到了12MB/s,在U盘中也算是不错的水平了。 AS SSD Benchmark测试 ▼CrystalDiskMark默认显示的是多次跑分的最高成绩,而AS SSD Benchmark使用的测试算法略有不同,且测试结果显示的是平均成绩,正常情况下跑分会比CrystalDiskMark略低一些。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雷克沙M900的顺序读取速度为384.24MB/S,顺序写入速度为87MB/s,与官方标注的速度差不多,但是依然是很不错的水平。另外,测试显示4K随机读取速度为12MB/S,这倒是与CrystalDiskMark的结果没啥出入。 ATTO测试 ▼ATTO磁盘基准测试的结果如下图,可以看到当文件大小在512KB以上时候,雷克沙M900已经完全进入了读写稳态。 简单测试总结 经过简单测试,雷克沙M900的顺序读写速度确实与厂商标注的一致,即400MB/s读速、90MB/s写速。 400MB/s的读速已经是百元价位的大厂128G U盘里最快的一档了,基本已经达到了USB3.1 Gen1理论速度的极限,大部分的固态U盘也不过就是这个水平而已。 至于这块U盘90MB/s的写入速度虽然不如固态U盘快,但是毕竟雷克沙M900价格也是要比同容量的固态U盘便宜不少,这一点也没啥可指摘的,毕竟小黄鱼上很多DIY的MLC U盘的写入速度也就在百兆上下~ 就我自己而言,U盘的读写速度只要不虚标就成,更关心的是大容量文件写入时是否会产生掉速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块U盘继续进行全盘读写的压力测试。 全盘读写测试 HD Tune测试 ▼首先用HD Tune做了一次118750MB的全盘读写测试,可以看到读写曲线非常平稳,并无较大波动,读取速度在400MB/s左右,写入速度在90MB/s左右,在测试的过程中并未发生掉速现象。 urwtest测试 ▼urwtest是通过全盘写入、读取(校验)来检测U盘是否扩容的一个小工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直观地测试出U盘的实时和平均读写速度。在urwtest的检测中,雷克沙M900的全盘平均写入速度为87.31MB/s,读取速度为386.32MB/s,同样并没有发生掉速现象。 Win10读写测试 ▼使用软件进行两次全盘读写测试后,接下来我准备了一个装有22个视频文件的测试用文件夹, 文件夹体积达到了115G,用来模拟U盘读写时的真实场景。 将这个115G的文件夹写入U盘: 可以看到速度是一条极其平稳的直线,在实际写入中同样没有掉速,真的是太稳了,有这个性能还要啥SLC U盘呢。 ▼再将这个115G的文件夹复制到电脑上: 读取速度稳定在380MB/s附近,速度同样几乎是一根直线,异常稳定,好得很。 压力测试总结 经过实测,雷克沙M900虽然使用了TLC闪存颗粒,但是依然和使用了MLC、SLC等颗粒的U盘一样,实现了全盘读写都不掉速的华丽表现,说明这块U盘的主控调校是很优秀的,同时使用的颗粒质量也很棒,盲猜用的应该是精挑的颗粒。 温度表现 手头没有测温枪,因此这次只能用手触摸来测试体感温度了。 雷克沙M900在几轮全盘读写测试过程中,用手触摸金属表面,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升高,顶多也就是和人体温差不多的样子。 金属外壳对于U盘散热还是很有帮助的,雷克沙M900的温度表现相当出色,可以有效避免在高负载写入时,因为U盘过热而导致降速,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体验。 安全软件测试 职场人士对于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都有要求,现在最重要的性能测试已经做完了,接下来我们来尝试一下雷克沙附带的U盘安全软件Lexar DataShield。 ▼根据电子版说明书,直接双击U盘中出厂自带的exe文件,创建密码后即可完成加密软件的安设置。 ▼密码设置完成后,再次打开加密软件,输入刚才设置的密码即可进入软件。 ▼软件的界面很简单,不过加密性能很强大,支持256位AES加密。 ▼直接向软件内拖入两个视频文件试试,完成加密后,直接打开U盘是看不到加密后的文件的。 ▼进一步探索一下,将文件夹设置为显示隐藏文件,可以看到一个名为.LexarDataShield的隐藏文件夹 ▼打开该文件夹可以看到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文件,修改后缀名后同样无法打开。说明雷克沙的这款安全软件并非仅仅只是给文件添加个访问密码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有加密作用。 单独的加密功能其实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机密泄露的安全隐患,意义非常重大。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机密文件、重要素材都可以放心保存在里面,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 最后 雷克沙M900 128G这块U盘的详细测试结果总结如下: 1.性能方面 连续读取速度在400MB/s左右,连续写入速度在90MB/s左右,基本达到了厂商官宣的速度水平,并且可以达成全盘写入不掉速的成就,稳得很。 另外,4K随机读取速度也达到了了12MB/s左右,比普通U盘强得多,应对碎片化的小文件也更加游刃有余,用来做WTG系统盘也没啥问题。 2.温度方面 温度控制表现极佳,即使在高负载的全盘写入测试中,U盘的发热量依然较小。 3.加密性能 出厂自带安全软件,可以实现256位AES加密,数据的安全性有保障。 总的来说,这是很棒的一款U盘,金属外壳手感极佳,自带加密软件,并且在容量、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性价比很高,非常推荐入手。 雷克沙(Lexar)64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3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75.9 去看看 <更多>

噩梦飘雷 晒物 2023-02-13 15:59

写在前面的碎碎念: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日益轻薄,在方便携带的同时,也带来另一个挑战,那就是机身USB特别是USB-A的接口数量大大的被减少!很多笔记本只在右侧有一个USB-A口,日常外接键盘和鼠标的话,就需要长时间占用这个USB口,如果键盘鼠标不是同一品牌,就会发生一个USB接口还不够的用的尴尬情况。就算是台式机,在同时接驳多个USB外设之下,凌乱的数据线也是常常让人头疼和心烦,这时候有一款靠谱的高速USB分线器就非常必要了。 那么高速USB分线器怎么选呢?我的购买准则之一,就是看销量。广大消费者都是非常聪明的,大多数人的选择,即使不能说一定是对的,也可以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在经过“销量”排列之后,按照我的需求,我选定了绿联的绿联4口USB 3.0分线器。 产品的外观与功能: 包装盒“干干净净”,看着非常舒服。 绿联这款四口USB3.0分线器规格挺高的,结合日常45.9元售价,限时抢购只需要39.9元的实惠价格,性价比不错,感觉很合算呢。 绿联USB 3.0分线器外壳采用高质量的ABS+PC材料,表面没有发现毛刺和颗粒感,触感细腻温润,没有金属外壳那种冰凉的感觉,很适合现在的天气。 机身侧面有4个USB3.0接口,完全够日常接U盘、移动硬盘和键鼠等外设使用。 绿联USB 3.0分线器在机身底部,还有一个Type-C的电源输入接口,当我们在分线器上接入3.5英寸以上的移动硬盘时,可以接入手机充电器来给分线器供电,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这个Type-C的电源输入接口我感觉设计非常巧妙,在需要时用手机充电器,甚至充电宝都可以,无需另外多带一个电源,外出携带会方便许多。 USB数据线做工扎实,内部采用电磁屏蔽设计,既保证了数据的稳定传输,也能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好奇心加上“一时手痒”,我将分线器拆开,看看内部的PCB板做工怎么样。能看到绿联USB 3.0分线器采用了4层PCB板的设计,板子做工规整,焊点饱满,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主芯片采用了Genesys的GL3510芯片方案。GL3510是一款4端口,低功耗,可配置的集线器控制器,符合USB 3.0规范。 GL3510集成了Genesys Logic自主开发的USB 3.0超高速发送器/接收器物理层(PHY)和USB 2.0高速PHY。它支持超高速,高速和全速USB连接,并完全向后兼容所有USB 2.0和USB 1.1主机。 GL3510内置5V至3.3V和5V至1.2V稳压器;而且具有原生快速充电功能,符合USB-IF电池充电规格rev1.2,还允许便携式设备从GL3510充电下游端口(CDP1)或专用充电端口(DCP2)吸取高达1.5A的电流。 即使在“睡眠”和“关机”模式下,它也可以使系统快速为手持设备充电。 绿联USB 3.0四口分线器还搭载安全保险丝,具有短路以及过流保护功能,在USB输出的电流异常或过大时,将USB接口的电断开,起到保护电脑和产品的作用。 线材方面也毫不含糊,外层有厚厚的橡胶保护,中间有金属编织网和铝箔,在金属编织网和铝箔中间还有金色的地线,保护和屏蔽做的非常扎实。 在铝箔里面,才看见被保护的很好的数据线,这样的线材,可以说绿联是很“堆料”了。 使用感受: 绿联USB 3.0分线器免驱设计,插上就能用。4个USB口间距合理,同时插满也不会发生“接口干涉”现象。线材长度合理,桌面使用既不会感觉局促,也不会长到需要额外收纳。 我特地试了一下移动硬盘的速度,发现硬盘插在绿联USB 3.0分线器和直接插在主板USB口上的速度几乎是一样的,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可见绿联USB 3.0分线器的设计还是非常靠谱的。 日常拷贝文件的速度也很快,效率不错。长时间使用后,机身也只是微温,不会发烫、不稳定。 绿联4口USB 3.0分线器重量轻,体积小,日常携带非常的方便,放在随身小包里面一点也不违和。 总结: 不管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电脑,绿联4口USB 3.0分线器用起来都有很好的使用体验,能够扩展出更多的USB接口,同时使用多种USB标准外设;对于桌面系统,也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电脑桌上的数据线数量,让我们的桌面变得更加整洁干净。 我感觉安全和稳定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尽可能的选择性能稳定、且有各种保护功能的USB 3.0分线器,除了能够保证数据的高速传输,也能保证我们设备与数据安全。 绿联4口USB 3.0分线器用下来我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四个USB3.0接口,速率快、间距合理。 ABS+PC外壳做工不错,手感上佳。 有电源输入,保证分线器的电力供应,大型USB设备也能顺利工作,Type-C标准电源接口兼容性强,使用方便。 线材长度合理,连接笔记本电脑和桌面电脑都能使用。 绿联 USB3.0分线器扩展坞 高速4口集线器HUB拓展坞 适用笔记本电脑一拖多转换器转接头 Type-C供电口 0.15米 京东:¥39.9 去看看 <更多>

sunjun5 晒物 2023-02-13 11:59

自从入手了绿联私有云DX4600后,就一直在研究怎么能让它更好地发挥功能。作为私有云,将它打造成高速下载中心,实现各个平台的资源下载是必须的。 一、迅雷下载 因为不是深度下载玩家,平时在电脑上最常用的下载工具就是迅雷了,并且连会员都没开,感觉这个速度基本可以满足我的需求了。绿联私有云DX4600也为我们内置了迅雷,下载的方便程度和速度都是杠杠的。 在绿联云的客户端里-功能,可以看到迅雷下载,用它就能实现下载功能。 在迅雷中登陆我们的账号,就可以实现迅雷远程下载,这样我们在手机迅雷中也能实现远程下载。 迅雷可以支持普通下载、磁力链接、BT等各种下载方式。 绿联私有云DX4600内置的迅雷,并不是内测版本,没有每天只能下载三个文件的限制,每天可以尽情的下载。而且迅雷的下载速度比一般的下载工具要很多。 最新发现一些影视网站,下载资源都是在使用迅雷云盘,这样我们就能先将资源保存到迅雷云盘,然后再取回私有云当中就可以了。 除了使用客户端,绿联云的手机APP也是支持迅雷远程下载的,这样我们手机都不用再安装迅雷,就能实现远程下载。 手机迅雷当中直接添加下载任务,家里绿联私有云DX4600就能开始下载,实现随时随地离线下载。 二、普通离线下载 当然有些资源因为版权问题是被迅雷屏蔽的,绿联私有云DX4600内置了离线下载工具,它同样支持普通下载、磁力链接、BT等等。 虽然它的下载速度没有迅雷快,但是作为迅雷的补充还是完全够用的。 三、百度云资源下载 现在还有很多资源是通过百度云分享的,百度网盘如果没有会员的话,那个位数KB的下载速度实在尴尬,而且百度云不支持使用第三方的工具下载,而为了偶尔几次的下载,去开通会员多少又有些不值。 绿联私有云DX4600内置了百度网盘可以实现下载功能,虽然解决不了速度问题,但是私有云日常挂机,慢慢下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先将要下载的百度云资源,保存到自己的百度网盘当中,然后再用绿联私有云DX4600内置的百度网盘下载到私有云当中。 然后就能开始下载了,速度不快,但是日常挂机,慢慢下载吧。这个下载方法要比群晖方便了不少。 到这里常用的资源下载,普通下载、磁力链接、BT、迅雷云盘、百度云就都能实现了,这基本包含了我日常所有的下载途径。 当然绿联私有云DX4600的Docker,还能安装qbittorrent、transmission、Aria2等等,因为这内置的几种下载工具已经能够满足我的日常使用,其它的下载工具就无需再进行扩展了。 绿联 私有云DX4600数据博士8G版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四核4盘位 空盘款)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 京东:¥2499 去看看 <更多>

雨的心跳 晒物 2023-02-13 11:29

最近一年私有云的概念来到了我们身边,从前两年各个网盘疯狂的抢占地盘,到现在网盘限速严重,容量越来越小,使用网盘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而私有云拥有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功能更丰富、数据更安全等优点。 过去的私有云,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NAS,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因为NAS的使用往往上手难度比较高。而如今老牌厂商绿联推出了DX4600,它配置很高,性价比很高,同时使用简单,上手容易,适合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绿联DX4600搭载了UGOS私有云系统,将每一项功能都简单化,无需过多的设置,就能实现我们想要的各项功能。当然高端玩家的话,它的可玩性也是很强的,它拥有强大的配置同时还有Docker,可以开启更多的玩法 一、外观细节展示 绿联DX4600作为绿联私有云的旗舰产品颜值很高,外观设计上是非常讲究的,外壳采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材质,表面阳极氧化工艺,做工非常精细,质感类似于一些高端手机。它的体型方方正正的,机身尺寸257*177*178mm,作为一个四盘位NAS体积不算大。它磁吸的前面板上印有Protcet What You Love的sologen,体现出绿联致力于打造一款用户所喜爱的私有云产品。 所有的指示灯都设置在了前面板的下方,从左到右依次是电源,网络及四块硬盘的指示灯。指示灯为简约的白色,与简约的前面板搭配协调。 绿联DX4600的侧面也没有偷工减料,同样是铝合金材质,这样的设计不仅质感很棒,同时增强了散热效果。 在接口方面,绿联DX4600的配置也是相当豪华,拥有一个USB-C接口、两个USB3.0接口,两个2.5G网络接口。对于现在一般家庭的网络,2.5G网络接口就已经够用了,而它的两个2.5G网口支持链路聚合可以进一步提升传输速率。 它的机身背部最让人惊讶的是它标配了一个磁吸的防尘网,这个防尘网在其它品牌的NAS大多是需要单独购买的。在防尘网下拥有一个14cm大尺寸智能风扇,它可以实现根据温度自动调速,做到静音与散热兼顾。 拆下磁吸的前面板,就能看到四个免工具安装的硬盘位,硬盘位兼容3.5英寸和2.5英寸SATA硬盘,存储容量最高可扩展至 20T*4,也就是80T,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3.5英寸的硬盘可以实现免工具安装。 绿联DX4600在底部的扩展仓标配了一条金士顿的8GB DDR4内存,频率最高2933MHz。另外它还预留了一个内存插槽,最高可扩展至16GB内存。 它还有两个NVMe M.2固态硬盘扩展插槽,SSD容量最高支持4TB*2,使用SSD可以建立高速缓存空间,有效提升小文件的读写速度,还可以直接当存储盘使用。如果算上M.2固态做存储盘使用,绿联DX4600最高可以支持88T超大容量。 二、硬件配置介绍 绿联DX4600的硬件配置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不仅同价位没有能比得上它的,和其他品牌价位更高的产品也能一战。Intel Celeron N5105处理器、标配8GB内存、双2.5G网口以及USB-C接口等。这些配置已经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除了标配,如果有更高的使用需求,它还能进行扩展,扩展到16GB内存,双M.2 固态硬盘加速。 Intel N5105是Jaser Lake架构四核SoC,10nm制程工艺,基本频率2.0GHz,最高睿频2.9GHz,使用1.5MB L2和4MB L3缓存,不管是多任务处理、虚拟机都能轻松应对。它内置的核显为Intel UHD Graphics 24 EUs,支持10bit H265硬件解码,为它提供了强大的硬解能力。 绿联DX4600的硬盘组合,共有普通模式(BASIC)、备份模式(raid1)、均衡模式(raid5)、极致模式(raid10)、野兽模式(raid0)、安全模式(raid6)六种硬盘模式。 这六种模式可以独立使用,也能组合使用,总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硬盘组合方式。 三、数据备份、同步及共享 硬件是私有云的骨骼,那么系统就是私有云的灵魂。绿联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UGOS系统,使用下来我对这个系统的最大感触就是上手简单,零基础的人也能轻松使用。 初次配置,只需要使用客户端,按照指引步骤轻松就能完成。 使用私有云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替代网盘,成为我们的数据备份及同步中心,这一需求绿联 DX4600就能实现。并且,无论内网、外网只要登录我们的私有云帐号,都能够使用。 文件同步可实现自动同步和手动同步,一般保证我们电脑上的文件能够实时同步到私有云当中,我都是设置自动同步。其实这一功能使用过网盘的会非常熟悉,使用过程都是一样的。并且它同步速度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网速,不会受是否是会员的影响,而且可同步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数量都是没有限制的。 同步完成以后,无论在哪里,只要安上绿联云客户端并登陆我们的账号,就能实时访问到最新的文件了。 如果需要查看文件时,手上没有电脑怎么办?不用担心,绿联云还有手机APP,安卓和IOS都有相应的版本。 在我们同步的文件夹中,可以查看以及编辑我们的文件,而手机上编辑过的文件,在电脑登陆客户端后也会被实时同步。 绿联DX4600也能够实现数据备份功能,不论是电脑上的文件,还是手机上的图片以及微信聊天中的文件都能轻松备份。对电脑上的文件进行备份,这样即使电脑硬盘损坏,我们的文件依然可以在绿联DX4600中找到,实现双保险。 我们手机上存储的往往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料,照片、微信记录里的文件、通讯录等等。如果手机丢失,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绿联的手机APP可以自动将我们的照片、手机文件、微信文件、通讯录等备份到绿联DX4600中,这样即使手机丢失或者换手机,资料依然万无一失。并且资料备份到绿联DX4600中以后,我们可以在任意登陆绿联帐号的电脑端进行文件访问,多平台查找资料也更方便。 绿联DX4600支持多用户,一台设备最多支持32个用户,每个用户都是相互独立,互相不能访问,这样保证了我们文件的私密性。如果想和其他用户共享文件可以存放在共享空间或者是公共空间就可以被其他用户访问了。 如果想和其他非本机的用户临时分享文件怎么办?绿联DX4600拥有和网盘一样的文件分享功能,可是设置文件的分享时间,使用链接和提取码就能访问并下载文件,真是非常方便。 四、离线和远程下载 平时在电脑上最常用的下载工具就是迅雷了,并且连会员都没开,感觉这个速度基本可以满足我的需求了。绿联DX4600也为我们内置了迅雷,下载的方便程度和速度都是杠杠的,很多冷门资源速度也不错,也没有每天只能下载三个文件的限制,而且迅雷的下载速度比其它的下载工具快很多。 一些影视网站,下载资源都是在使用迅雷云盘分享,我们可以先将资源保存到迅雷云盘,然后再取回到绿联DX4600当中就可以了。 除了使用客户端,绿联云的手机APP也是支持迅雷远程下载的,这样我们何时何地都能实现远程下载。 当然有些资源是无法使用迅雷下载的,绿联DX4600内置了离线下载工具,它同样支持普通下载、磁力链接、BT等等。虽然它的下载速度没有迅雷快,但是作为迅雷的补充还是完全够用的。 五、网盘协同 绿联DX4600内置了百度网盘和移动云盘,使用内置的程序就能对网盘进行上传下载。 现在很多资源是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百度网盘如果没有会员的话,那个位数KB的下载速度实在尴尬,而且百度网盘不支持使用第三方的工具下载,而为了偶尔几次的下载,去开通会员多少又有些不值。使用绿联DX4600下载网盘中的资源,虽然解决不了速度问题,但是私有云日常挂机,慢慢下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六、影音中心体验 绿联DX4600还可以打造成影音中心,我们珍藏的影视资源一般都会保存在私有云当中。而利用绿联DX4600我们可以在各个平台欣赏其中的影视资源。 绿联云的电脑客户端内置了视频播放器,播放高清电影流畅无卡顿。 在绿联云的手机APP,同样可以播放影视资源,这样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就能观看到珍藏的影视资源了。 除了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绿联还开发了TV端,这样我们在电视上我们也能直接看到绿联DX4600中的电影。而且N5105解码出色,快进拖动几乎没有卡顿,非常流畅。除此以外,绿联还在开发海报墙功能,相信开发好以后,它的影音中心功能会更加强大。 七、进阶玩法 绿联DX4600除了上手简单适合一些初级玩家,还有适合高级玩家的Docker。有了Docker,它就有了无穷无尽的玩法。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也就是有了Docker就有了一个开源的软件库,里面有各种软件。 像常用的影视工具pelx、jellyfin、emby,下载工具Qb、Tr,动态解析工具DDSN-go等都能在镜像仓库中找到。利用这些镜像,我们可以解锁更多的玩法。 Docker的配置一般是比较复杂的,而绿联贴心的把常用的镜像都制作配置教程,这样入门用户也能轻松完成配置。 总结 绿联DX4600的硬件配置在同价位的成品 NAS 里面绝对没有对手,外观和用料也是非常讲究,全铝的机身质感满满。强大的硬件配合UGOS系统,主打简单易用跟稳定,大多数操作和我们习惯的网盘一样,上手简单。同步、备份、分享、下载、影音都能轻松实现,再配合Docker能够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绿联 私有云DX4600数据博士8G版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四核4盘位 空盘款)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 京东:¥2499 去看看 <更多>

雨的心跳 晒物 2023-02-13 09:18

前言 我之前也曾经梳理过NAS品牌的关系,关注过我的人应该很清楚我对目前对NAS品牌的定位划分,主要是有这三种种:传统老牌NAS品牌、新晋互联网NAS品牌、3C大厂NAS品牌。 传统NAS品牌更偏向于专业型NAS,特点就是:有ARM架构处理器和X86架构处理器的NAS机型。其中ARM机型则更多是支持Docker带来可玩性更高的容器化体验,当然NAS最基本的存储、备份、分享属于基础服务了,除此之外就是各家品牌独家定制化的应用程序和插件服务了。对于X86机型来说则多了虚拟机的操作系统创建和运行,也就意味着在NAS里跑个Windows系统或者Linux系统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就是传统NAS品牌的优势所在! 3C大厂NAS品牌算是偏向于是高阶型NAS,特点就是:无论是ARM机型还是X86机型的功能都趋于一致。相对于传统NAS品牌来说缺失了对虚拟机环境的支持,简单来说就是不支持虚拟化,无法创建和运行虚拟机的操作系统。唯一的优势就是3C大厂NAS品牌的售后服务都还是不错的,尽管专业功能可能做的不如传统NAS品牌好,胜在功能都不复杂上手难度不高。 新晋互联网NAS品牌则偏向于轻应用NAS,特点就是:相对3C大厂NAS品牌来说核心优势就是独有深度定制的NAS OS和独有APP的使用体验。而且新晋互联网NAS品牌是能够覆盖全平台的终端使用,包括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电脑,甚至是连微信小程序都支持,这就极大的提升了终端受众群体的使用感知。 在2022年中的NAS市场突然平地一声惊雷,绿联在刚好一年的时间从ARM机型NAS发展到了X86机型NAS。要知道绿联才刚进入NAS市场没多久,趁着个人私有云网络存储市场的快速发展,绿联对NAS产品线的定位判断是准确无误的。从刚开始的DH2600双盘位X86机型NAS,间隔几个月就又出了DX4600四盘位X86机型NAS。加上之前ARM机型NAS的DH2100和DH1000两款产品,绿联现在的NAS产品矩阵可以说是越来越丰富,而且体验也做的越来越好。 2022年11月份有幸参加了深圳的礼品展会,现场逛展会发现了绿联也有参展,而且展厅里的核心C位就是绿联私有云NAS和磁盘阵列的展区,正好当时在现场跟展厅工作人员探讨了一下绿联NAS产品线,有幸在现场近距离简单上手体验了一下绿联云DX4600,只可惜时间有限不能做深入了解。 新晋互联网NAS品牌推荐 作为绿联NAS当家的旗舰产品【绿联DX4600】的硬件配置还是蛮高的,参数如下:Intel Celeron N5105四核四线程处理器 + 单根8GB DDR4 2666MHz内存(可自行替换两根8GB内存组双通道,官方说最大支持16GB内存) + 32GB eMMC存储空间。拥有双2.5GbE网口,双盘位NVMe SSD M.2插槽仓位(最大支持4TB×2容量)、四盘位3.5英寸/2.5英寸机械盘SATA3插槽仓位(最大支持20TB×4容量),绿联独家自研UGOS系统,航空铝板材的全铝机身,带有独立的USB-C(Type-C)接口,也支持通过USB接口扩展2.4GHz/5GHz Wi-Fi外置USB无线网卡(绿联有一款Wi-Fi 5协议的外置USB无线网卡可以搭配使用)。当前绿联DX4600空盘位的版本在京东上仅售¥2499元。 绿联每一款NAS产品的外观造型都很别致,看得出来ID设计师是很有审美的高级感的。 绿联DX4600开箱 这次是帮朋友圈的朋友选购了一款很适合她的个人私有云网络储存,推荐的就是绿联云的最新款网络私有云存储(Personal Cloud NAS):绿联DX4600。 绿联DX4600的包装盒是套装在纸皮纸箱里的,取出来才能看到。 在包装盒的侧面有产品参数,作为3C数码达人的我最看重的就是产品参数,也是我帮身边朋友圈的朋友们选购3C产品所依据的重要参考数据。 因为是帮身边朋友圈的人选购的,所以为了产品的保修还是对SN序列号打码吧。 检验产品是否全新除了看包装盒的封条之外就是看产品的保护袋上是否有防拆贴纸,绿联对DX4600保护很到位,这个是从泡沫棉里取出来的机器,是装在保护袋里。可以看到前后两侧都有一个圆形的贴纸,撕下来会残留开封的印记。 一份绿联DX4600的使用说明书,一份产品保修卡。 两片加厚型的散热硅脂垫片,专门是给M.2 SSD插槽的固态盘贴上使用的,有助于改善长时间运行高温发热的情况,有一定的散热效果。 毕竟是双2.5GbE网口的NAS机型,标配有两根4PR/24AWG CAT6(超六类)网线,满足2500M的网速简直是小意思。 考虑到可能会有用户安装2.5英寸的机械盘或者固态盘,绿联特地准备了一包十字固定螺丝和一把十字螺丝刀。 绿联DX4600标配的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 绿联DX4600的电源适配器是中国长城代工的,输出:12V-10A(120W)。 看了一下电源适配器的插针应该上一款绿联DH2600也是可以通用的吧。 使用体验 取出来绿联DX4600,新机刚拿出的时候会散发出一股电子产品开箱的味道, 闻着就很喜欢,有种说不出这种感觉。在侧面可以看到UGREEN(绿联)的英文LOGO标识。 跟传统NAS品牌的专业性NAS有着明显不太一样的外观,绿联这款DX4600的外观颜值很高。也是目前少有采用航空铝材质打造机身外壳的,这种磨砂质感的金属材质看上去就很有一股高级味,感觉就是很有艺术品的美感。正面看上去也是极简风格,非常适合现代居家环境下使用,不会觉得因为外观而感到突兀。 绿联DX4600的正面有一个也是航空铝材质加厚的前置磁吸挡板,在挡板的背面则有操作示意图和绿联云扫描绑定机器的二维码。绿联提示开机状态下请勿插拔硬盘、M.2硬盘盒、内存条,在NAS运行状态下也不要强行断电,这些都是保障NAS稳定运行的前提。 在绿联DX4600的正面主要是机械盘的硬盘仓位,下方则有NAS的电源、网络和磁盘的状态指示灯。而且机械盘的四盘位是特意设计成有缝隙的仓位,便于机械盘之间挨着太近而长时间运行硬盘本体的热量堆积,再通过后置的大风扇对NAS机箱内部的温度散热进行送风,不用太担心硬盘会因为高温环境而意外挂掉的情况发生。 绿联DX4600机身后置上方有个14cm的大尺寸风扇,支持动态调速,可以兼顾在低分贝下静音运行,也可以在高温下满速最高档位运行。值得一提就是,绿联DX4600有专门给NAS机箱后置风扇配备有单独的磁吸的金属防尘网。 这次来着重介绍一下绿联DX4600的I/O扩展接口,从左到右分别是:USB-C(Type-C,最大速率支持5Gbps)接口×1,USB3.0 Gen 2(5Gbps)接口×2,Intel 2.5GbE网口×2,RESET重置孔按键×1,DC 12V供电插孔×1,电源开关键×1。 从绿联DX4600的机身的外壳看上去,整机是由航空铝材质+内部金属板材的骨架构成,使用金属板材的骨架有利于内部支撑的稳固性,航空铝材质的外壳可以有效提升整机的韧性和坚硬程度,变相的提升了绿联DX4600的外观造型所带来的高颜值。而且内部纵深空间足够宽阔,机箱后置的大风扇也可以提升风量,加上贯穿式的风道可以快速带走内部堆积的热量。 要知道衡量一款NAS的定位最明显就是看机型支持的盘位数量了。当前主流NAS都是四盘位的设计,这也是目前最受众的型号了。随着绿联DX4600拥有四盘位后,绿联 NAS 家族总算是齐了。可以看到内部PCI-E扩展板上有四个SATA接口,支持四块3.5英寸/2.5英寸的机械盘不成问题。 绿联UGOS也终于支持多种RAID模式了,从普通模式、RAID 1(备份模式)、RAID 5(均衡模式)、RAID 10(极致模式)、RAID 0(野兽模式)、RAID 6(安全模式)。绿联官方也推荐入门新手使用RAID 5(均衡模式),这个是既兼顾了安全,又做到了容量的平衡。 接着来说说看绿联DX4600的指示灯。从左到右分别是:电源指示灯×1,LAN网络指示灯×1,Disk 1硬盘状态指示灯×1 ,Disk 2硬盘状态指示灯×1 ,Disk 3硬盘状态指示灯×1 ,Disk 4硬盘状态指示灯×1 。 绿联独有的免螺丝硬盘仓支架设计,通过按压卡扣进行固定,使用真的是很方便。 可插拔式的硬盘仓支架也很好取下,取下硬盘仓支架的过程完全不费力。 原本手里有5块3TB希捷3.5英寸的机械盘,没想到年前装机都给分出去用了,导致手里就身下一块机械盘了。 绿联DX4600的机器底部在四周分别各有四个硅胶垫脚。其中有两个螺丝的盖板下方则是内存和M.2 SSD硬盘的位置。 绿联DX4600是有两个内存条插槽的,默认是只装配了一根金士顿8GB DDR4-2666MHz频率的内存。在旁边还有两个M.2 SSD的插槽,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盘,除了可以给机械盘作为缓存加速用,还可以单独设置成大容量固态盘直接使用。其实非要按照插入的硬盘数量算,绿联DX4600也可以称得上“六盘位NAS”。 我手里正好也有两根DDR4-2666MHz频率的内存条,正好容量也是单根8GB,两根组双通道正好是绿联官方宣传支持最大16GB的内存容量。 当然,我也装上了2根M.2 NVMe协议的固态盘,这次想着说不再拿固态盘给机械盘做加速缓存了,直接作为独立的固态盘使用。 UGOS(绿联NAS系统体验)macOS版使用体验 当绿联DX4600联网后首位注册设备的用户即为设备管理员。 刚联网就收到固件更新了,不用担心绿联针对NAS的系统维护,基本上1~2个月就会有一次升级,说明绿联是很用心在做产品的。 本来想拿两块512GB NVMe SSD做RAID 0或者RAID 1,但是考虑到是帮朋友买的就不折腾了,直接拿了一块1TB的NVMe SSD做单盘测试。 我是用macOS版的绿联云APP,登录绿联DX4600后可以查看设备信息,这里我可以看到我已经换成两根8GB 内存了,目前运行内存总容量:16GB,已启用通电自动开机。 帮朋友部署好了没两天又收到了NAS系统固件升级的推送,更新后多了一个重磅功能的影音墙:绿联云影院。 有时候想到要记录一些事情在手机备忘录上,往往出门会拿成备用机这看不到主力机上的内容了,尤其是双机党来说很难在iOS和Android中平衡,导致iPhone和Android手机数据不互通的问题,存在使用上的割裂感。自从绿联 DX4600有内置记事本这个功能后,只要我有上传的内容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互通消息。 在任务管理器中也能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目前16GB内存开机后已使用542.77MB。 风扇支持3档调节,从静音、标准、全速可以按需设置。 链路聚合(端口聚合)网络支持情况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绿联DX4600的网络设置是支持链路聚合设置,可以看到两个2.5GbE网口速率:2500Mb/s,全双工,MTU1500。在配置了自适应负载均衡(Bond6)可以看到网络情况:5000Mb/s,全双工,MTU1500。绿联DX4600 NAS支持4种Bond模式:自适应负载均衡(Bond6)、主备模式(Bond1)、平衡循环模式(Bond0)和动态链路聚合(Bond4),对于我们一般用户来说用自适应负载均衡(Bond6)就可以了。另外的平衡循环模式(Bond0)和动态链路聚合(Bond4)则需要交换机支持端口聚合和支持IEEE 802.3ad LACP功能,适合高阶用户折腾,专业性更复杂就不再述说了。 绿联云影院(PC/Mac端)使用体验 进入绿联云影院可以看到默认是有分类(电影、剧集、综艺、合集),也可以自己添加标签,依据视频的年代也支持年份检索,当然最重要的分类就是清晰度(4K、2K、1080P、720P、其他)了。对于喜欢下载到NAS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的朋友来说绿联云影院绝对是非常棒的体验,简单来描述就是有了电影墙(MovieWall)的功能。 都说以前玩NAS上手门槛高,尤其是用Docker去安装Plex Media Server(付费)或者Emby Media Server(付费)。当然高阶用户可以自己部署Jellyfin Media Server(开源),还需要懂插件玩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属于自己想要电影墙的功能,当然很多时候还得配合TMM影片刮削器(不想用Docker可以用极影派PC端来配合NAS削刮,就是太麻烦了)才能呈现出满意的效果。现在绿联云影院直接将这些繁杂的使用体验整合成了一个功能模块来实现,这就极大的方便了刚接触NAS的用户上手使用体验。 我手里没有4K片源,只有1080P片源。可以看到当我把电影资源上传到NAS的时候,绿联云影院已经准确无误的适配出了正确的电影墙。 不甘心的我又上传了手里的720P电影资源到NAS上,发现绿联云影院还是能够精准的适配出了正确的电影墙。 可以看到只要是选择了进入的电影,就能看到详细的电影信息。包括导演、上映日期、标签、时长、简介、演职人员等信息,最神奇的是居然有接入了豆瓣评分,这就说明了绿联在扩展合作伙伴上的资源硬实力。 实测在电脑上通过绿联DX4600播放想看的电影,画质的确比那些网上在线视频网站所谓4K画质还要好得多。 绿联云影院(iOS端)使用体验 可以看到新增加的重磅功能就是这个:绿联云影院。可以在绿联DX4600上新建媒体库,添加影视内容,也能方便的整理媒体文件。 在iPhone上通过绿联云APP进入绿联云影院,可以看到按照电影和720P的分类。 在iPhone上通过绿联云APP进入绿联云影院,可以看到按照电影和1080P的分类。 在iPhone上通过绿联云APP进入绿联云影院,可以看到剧集的分类,相关的电视剧资源已经全部都分类出来了。 在iPhone上看到电影墙的相关介绍,在使用体验还是很棒的! 只要用绿联DX4600就支持手机、平板、电脑播放视频定位到上次浏览的位置,这才叫真正的无缝观影体验。 绿联DX4600 NAS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实测 在绿联DX4600上传电影资源速度还是很不错的,在MacBook Pro上用无线访问Wi-Fi 6网络,实测最快上传速度达到了96.7M/s。 在绿联DX4600下载压缩包资源速度也很快,在MacBook Pro上用无线访问Wi-Fi 6网络,实测最快下载速度达到了107.2M/s。 在绿联DX4600下载电影资源速度也很快,在MacBook Pro上用无线访问Wi-Fi 6网络,实测最快下载速度达到了103.7M/s。 Docker容器化使用体验 绿联在Docker支持上做了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UI界面,相对Portainer的Web界面来说操作上手难度更低,易用性更佳。在基本信息页面可以查看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控制选项、镜像源设置和镜像信息、容器信息。 我直接在镜像仓库里拉取需要的Docker就可以了。 为了简单展示我只下载了两个测网速的Docker在运行。 这个是在绿联DX4600上通过Docker部署的LibreSpeed本地局域网测速平台,在2.5G网口下进行测速,下载速度:2495 Mbps,上传速度:2485 Mbps。 这个是在绿联DX4600上通过Docker部署的HomeBox内网测速平台,在2.5G网口下进行测速,下载速度:2.14 Gbps,上传速度:2.09 Gbps。 绿联云iOS APP和微信小程序使用体验 在APP上也是一样,首次连接设备的用户即为该设备的管理员。如果之前已经绑定过设备了,后续直接登录账号即可。 iOS版APP的首页、我的设备,目前在更多服务里新增了重磅功能:绿联云影院。 其中绿联云APP支持个人相册和共享相册,支持AI智能识别(足迹、事物、人像),依据识别后进行智能分类。对我朋友来说智能分类还是很实用的需求。 当然在绿联云APP也是可以查看机械盘和M.2固态盘的硬盘信息、硬盘状态、硬盘检测结果。 在绿联云APP这里也是可以查看NAS的网络状态的。 我身边经常就有朋友把买的3C产品包装盒开箱后就乱放甚至当垃圾扔了,然后随着时间遗忘都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了。每次想查询售后和保修就很麻烦,绿联很贴心的在APP上特地标出了售后与保修时间,我朋友买的这台保修到期:2025-02-03,希望她后面别忘记了,实在不记得了记得过来搜我体验的文章哈。 每次固件升级完成会有日志,可以看到新增了什么功能。 我个人也很喜欢在APP上查看NAS的运行状态。 这个是微信小程序,目前支持绑定绿联DX4600通过迅雷下载来远程下载。 绿联云TV版使用体验 没想到TV版的绿联云也有更新了,果断进行更新看看有什么新变化没有。 依旧是Metro方块风格的UI界面布局,从左到右:最近播放、视频、图片、音乐、全部文件。 在TV上也能查看到绿联DX4600的设备信息,主要是可以看到存储空间和运行内存的容量。 图片都是从绿联DX4600上加载的,显示效果很不错。 实测绿联云TV版是可以播放WAV音频格式的。 我想对我异性朋友来说,在自己的NAS系统上放上喜欢的电视剧、电影会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追剧也很方便。 之前我吐槽过绿联云TV没有切换音轨的功能,在更新后也终于支持了。对于播放电影来说,切换音轨是最基本的需求吧。 对于有些蓝光母盘的电影文件,加载字幕绝对是刚需功能,我之前用绿联DH2600就吐槽过绿联云TV版连个字幕加载功能都没有,没想到更新后也加入这个功能,挺好的! 绿联DX4600使用总结 由于百度云盘、中国移动网盘、天翼云盘、阿里云盘、夸克网盘、城通网盘等开始加强政策监管,而且付费会员成为趋势(不开会员的情况下下载和上传就速度很低)的情况下,最近这两年个人私有云NAS也开始在网络存储(NAS)市场上火热了起来。传统NAS品牌的群晖和威联通不但使用成本昂贵,入门上手的门槛也偏高,并不适合小白用户选购。随着新晋互联网NAS品牌纷纷入场,就拿绿联DX4600这款机型来说吧,硬件配置足够高、上手操作使用也简单、全平台APP适配,支持多种RAID磁盘阵列组合、不受限的外网访问、适合小白用户折腾的Docker容器化,非常适合刚接触NAS的用户首选考虑。而且相对于群辉和威联通的NAS价格来说,绿联DX4600也才¥2499元的价格,我觉得还是蛮有产品竞争力的! 绿联 私有云DX4600数据博士8G版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四核4盘位 空盘款)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 京东:¥2499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2023-02-07 17:39

这两年U盘市场卷得太厉害了,不但大容量U盘越来越便宜,而且读写速度也有了惊人的提高。 回想2014年,USB 3.0的U盘刚有普及之势,许多人的U盘还是16G或32G,买64GB容量的都很少。我为了一块128GB的U盘,硬是从伙食费里抠出三百多,拿到手后兴冲冲做了读写测试——读速接近100MB/s,日常拷贝在30~80MB/s之间浮动。这个速度已经让人很兴奋了。 现在到了2023年,我入手了下面这款128GB的雷克沙M900高速U盘。它的读取速度居然超过了400MB/s,而且在实测中,能够保持全速不掉,数据传输非常稳定。再看价格,同样是128GB的容量,一百块就能到手了 。 不仅读速又快又稳,这款U盘还有小巧耐用的优势,全金属锌合金外壳的设计,颜值和手感兼具,尾部可穿挂绳,外出携带不易丢。 此外,它还做成了可以保护U口的推拉设计——用的时候轻轻一推,不用时缩回插头,非常方便;U盘内预装了专业的256位AES加密软件,即使U盘遗失,也不会泄露隐私数据,特别适合保存商务办公、科研学习等私人资料。 容量不变,速度翻了4倍,价格降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八九年前谁能预测得到?下面,笔点酷玩就为大家做一个全面的测试,希望能够有U盘选购需求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 包装与亮点 从包装正面看,这款U盘的全称是雷克沙JUMPDRIVE M900 USB3.1高速闪存盘,为方便起见,下文称其为雷克沙M900高速U盘。 包装正、背面罗列产品亮点,包括USB3.1 Gen的高速传输标准,400MB/s的读取速度,128GB的容量,以及自带256位AES加密软件。质保5年。 外观设计与细节 雷克沙M900高速U盘的锌合金外壳表面质感非常细腻,颜色浅灰偏棕,哑光色泽温润,与印有LOGO的黑色推拉钮搭配,优雅感不请自来。 与略呈平面的正面不同,雷克沙M900的背面较为圆润,两条长边的侧面过渡呈现了优雅的弧线,加上细腻的金属质感,这款U盘的握持手感相当高级,各位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尝试一下。 在缩回USB插头的状态下,它的U口一端是平的,可以直立起来;相对的尾部做成了一个斜面,你可以上图查看细节。这个设计非常巧妙,从正面看不到尾部的挂绳孔,整体美感进一步加强。 初始化与预装加密软件 下面实测U盘性能。初次使用,直插电脑机箱USB口即可直接识别到U盘,从系统磁盘管理界面可以看到这款128GB的雷克沙M900实际可用容量约为116.03GB。 上次接触加密软件还是几年前入手移动硬盘的时代,这次居然在U盘上碰面,着实令人感慨。这款256位AES加密软件Lexar DataShield也是由雷克沙出品,直接双击exe文件运行,初始化设置加密密码之后,即可自由存取私密文件。 软件界面直观易用,支持批量添加、移动、转移、删除,还可以将加密文件备份至其他设备,一旦因意外丢失所有U盘数据,可以使用Lexar DataShield轻松恢复,再也不用担心数据全毁了。 我平时用台式机居多,偶尔出差会带上笔记本,大容量U盘可以承担多台设备间的文件传输和临时备份所用,这台华为MateBook 14 2020轻薄本右侧有2个USB3.1 Gen1接口,刚好与雷克沙M900的高速传输协议相匹配。 使用CDM进行常规读写测试,结果如下:连续读取速度果然达到了400MB/s,甚至超过了420MB/s,确实强悍。 TxBENCH的测试结果也可以作为参考,同样测得超过400MB/s的连续读取速度。 软件跑分主要看“极限值”,仅供参考。想要知道U盘的传输稳定性,日常环境拷贝数据一试便知。 以如下截图为例,将8GB左右的文件从雷克沙M900高速U盘拖拽到电脑主板的SSD上,实测速度曲线近乎一条直线,稳稳地保持在380~395MB/s之间,整个拷贝过程没有任何掉速的情况,非常稳定。 写在最后 这两年总有人说:“U盘大势已去,必将被PSSD(移动固态硬盘)淘汰”。对此我不敢苟同。 别忘了,只要你做成了移动硬盘,不带线啥也干不了,拖着一根线累赘不少;而且固态硬盘发热量大,一旦过热就会降速,如果想要加强散热,要么塞入风扇体积臃肿,要么增加导热金属,导致重量更沉。同样读写若干GB的数据,很显然小巧轻便的U盘更好用! 像雷克沙M900这样的高速U盘,400MB/s的稳定传输已经可以持平不少PSSD了,再辅以加密软件保护隐私,U盘完全可以和PSSD打个平手。这还没算上价格——固态移动硬盘再降价,也要比U盘贵几倍,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又快又稳的高速U盘将会越来越多,你跟我说U盘会被淘汰?五年后再说吧! 好啦,这篇U盘测评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笔点酷玩,我们下期再会! 雷克沙(Lexar)64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3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79.9 去看看 <更多>

笔点酷玩 晒物 2023-02-07 15:29

2023新年伊始,“手机小尾巴”(解码耳放线/线型声卡)市场迎来一款颜值和性能都非常强悍的新品,它就是目前售价不足500元,有着既小而美,又纯且猛特点的天使吉米SPACE。 SPACE作为天使吉米的第二款“小尾巴”,价位比第一款STARGATE高了100元。功能和性能均有进步。 设计上,SPACE延续了天使吉米一贯的轻盈与轻奢感。而相对同价位竞品,它那银色的航空级铝合金CNC+透明玻璃天窗也更为独到,或是说,更具艺术性。 SPACE侧面的“音量按钮”有着和正面板类似“阶梯式”设计,不仅按压触感惬意,而且非线性的音量控制也大幅细化了音量响度,可以让声音“响”的更符合实际需求,也更加到位。 相对同档次,那些既有平衡口,又有单端口的竞品,如FIIO KA3、DUNU DTC500、山灵UA3,天使吉米SPACE的整体尺寸明显小巧,重量也更轻点,随身携带的累赘感大大降低。 官方提供的测试数据中,SPACE的THD+N(平衡口)来到了0.00017%,单端口稍弱一点点,但总体水准仍奇高无比!可谓惊艳。 近两年的天使吉米耳机和解码耳放,不论定位高低,都有着非常强悍的THD+N数据,之所以如此,可能也跟该品牌logo下的那行英文有关,即faithfully recreating the original sound,翻译过来大致是“如实再现声的本源”。 另外,这小东西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30mW@32欧,在竞品中也是很高的,对比播放器的话,超越索尼ZX500系列,远不如售价三四五千的国砖们。 SPACE也有缺点,比如它和天使吉米那款低价耳机ZERO一样,也存在主体边缘较锐利的问题,具体是顶端(数据线接口一侧)棱角未经“柔化”处理,若使用时不注意,会有割手的不适感。 再比如,没有针对不同采样率音乐而变化颜色的指示灯。 日常使用感受: 在25℃的室内,它最高温度估测是接近40℃,温度升高的速度比飞傲KA3慢,似乎不会产生真正的“烫手”问题,总体表现在同类产品中算比较优秀的,尤其是考虑到它推力够大,失真极低时,更让我觉得它厉害。只是,比起山灵UA3那种有温控设计的“小尾巴”,它又有所不如。 另外,和很多注重音质的小尾巴一样,它也很耗手机的电,不用时,记得早早拔掉。 相对竞品,SPACE没有设计配套APP,不过,实用的“增益”还是存在的,即同时按压音量加减按钮,就可立即改变推力。 关于音量,SPACE设计的很“人性化”。像每一次你把它拔掉后,再接手机听,会发现响度回落至非常小的水平,这无疑保护了听音安全。值得点赞。 只为音质,值得买SPACE么? 如果你经常用IPAD听歌,且手里的耳机已经被推得很好,那可以不买它,因为插上SPACE后,虽有提升,但对比IPAD直推,会发现后者已经很好,完全够用。 如果你常用IPAD,且手里有4.4插头的耳机,那买个SPACE,我觉得会有惊喜。 如果你是无3.5耳机孔的IPHONE用户,想充分感受APPLE MUSIC的无损音乐魅力,那SPACE很值得入,它不止有与苹果调音风格近似的清爽、大动态和高分离度,同时还可以把你各种难推的耳塞和不难推的头戴耳机推得嗷嗷叫。 安卓用户的话,热衷HIFI,那很值得入。 关于搭配耳机: SPACE和一些数千、上万的便携音乐播放器一样,可以推好绝大多数小耳机(入耳/平头),另外,也可以把索尼MDR-Z1R、SIVGA SV023、SV021、森海HD400PRO这些不难推的头戴耳机推得很到位,如若使用安卓手机,在海贝音乐APP下,启动USB独占模式,那效果还会更好。我觉得有了它,从流媒体用户“好用的角度”来说,已经不必再考虑更贵,或更沉重的解码耳放类产品了。 另外,它在推森海IE800时,在推力和动态表现上,我觉得比山灵UA3好。而在试了多个小耳塞后,我发现它的普适性,真是难以挑剔。 搭配头戴类耳机,比如索尼MDR-Z1R,SPACE相对飞傲KA3,整体层次感有胜出,但厚实度,人声饱满度,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不如。通常情况下,KA3下的MDR-Z1R(4.4插头),更能表现出这款耳机的全面性,会让我觉得到位了,是大耳机的效果,而SPACE似乎更偏重于表现纯净或是细腻,在饱满度和力度感上,少了些更实在的表达。 关于声音表现,以下是基于对比天使吉米STARGATE、FIIO KA3、IBASSO DC04、苹果IPAD和索尼ZX505所做的结论。主观听音感受,仅供参考。 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苹果手机,于是前两年发布的有着made for iphone认证的天使吉米STARGATE就成了我最常用的“手机小尾巴”,对它的声音表现,我自觉已经很熟悉了。不过,这几天看了一些大佬的评测,才发现他们与我对STARGATE声音的认知,差异不小,主要差异是“我没觉得这个小尾巴是走高解析路线的”。 STARGATE的声音,与我手里其它一些小尾巴或播放器对比,总体是比较偏暖厚的,分离度、动态并不出彩,但好的是音色较暖,线条自然,力度好,音乐味也通常都很不错。 而新出的SPACE,与之对比,音色和音质都有变化,听感上,它纯净很多,三频更均衡,中高频会更明亮锐利,这里的“锐利”多数是褒义,只偶尔搭配一些耳机,或在某些歌曲下会有点齿音,或单薄感。 素质上,SPACE的分离度和动态明显好于初代小尾巴,即便3.5口,也能感受到比之更具层次,且波澜壮阔的气势,至于4.4口,则更是“爽”的飞起。 响度层面,同样音量下,SPACE会更大,整体推力确实进步不小。需要注意的是,新品SPACE由于“声场增大”、“分离度提升”,这让它在搭配一些低音不那么厚的耳机时,会显得有些清冷(基于对比STARGATE),这可能会对一些强调节奏感的人声类音乐,不够友好,但却又对一些意境本就宽松浩渺的纯音乐,带去更多氛围上的加成。 总的来说,如果你是发烧友,若讲究某种味道,还是要多留意搭配。 对比FIIO KA3: SPACE的细腻感、亮度会有更好一些的表现,音色也会更清冷一点,解析分离会更好点,诸如女声流行、意境清冽的音乐,它会很出彩。而FIIO KA3则是另一种感觉,它的密度感会更大,厚度也相对再强一点,这使得它的结像风格更为迅猛,也更容易显露出一些大场面音乐的“气势”,特别是在接驳头戴耳机时。像《流浪地球2》里面的插曲《太空电梯》,这种曲子,用KA3连MDR-Z1R,听着就会再燃一些,轰炸感会更爽些,虽说分离度不如SPACE“划分”的更细致,但整体韵味,它倒是更为擅长。 有趣的现象:在听一首录音本就很暗的老歌时,FIIO KA3的闷感会更明显,人声清晰度也有些模糊,但再切换到SPACE后,虽然整体仍偏闷,但主体与细节的层次感却能清晰再现。反之,如果听录音品质很不错的音乐作品,那这俩的差异,则不容易一耳朵察觉,当然,也得看耳机。 至于山灵UA3,我很喜欢它的润泽与顺滑,它像夕阳下的溪流一样唯美,至今令我难忘,但是搭配某些耳塞,它动态的欠缺,却一直令我感到遗憾。 SPACE的声音纯度很高,乐感也总体不错,且3.5和4.4口都实力非凡。单纯比声音素质,尤其是准确性,自然度,我觉得它可能是目前500元左右价位区间,最HIFI的那个。对买家而言,我觉得如果你预算足够,能接受它顶端较为锐利棱角,以及没有指示灯显示被解码音乐的采样率这两个问题,那买就是了。 (接IER-Z1R,SPACE的听感比索尼ZX505好挺多,后者明显偏闷) TANCHJIM 天使吉米 SPACE 便携式小尾巴便解码耳放一体机HIFI手机通用 SPACE 京东:¥498 去看看 <更多>

person 晒物 2023-02-06 19:29

序 使用极空间也有快1年时间了,极空间的NAS是2022年给我带来改变最多的产品。 它改变了我下载、观看影片的模式; 它改变了我多电脑办公的文件存储与传输方式; 它改变了我拍照与视频拍摄的工作流程; 它改变了我日常工作的许多习惯操作; 而这些改变,都是朝好的方向在变,工作更便捷效率更高了,娱乐更简单更舒服了。 那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讲,这里面让我体验最深的两个点。 关于观影 观影工作流 以前要看剧/电影/动漫啥的,我一般是找种子,然后电脑挂迅雷下载,然后就根据自己想要观看的设备,来决定怎么操作。 电脑直接观看是最方便的了,普通用户下载一个迅雷影音,解码能力与字幕支持都不错,而且迅雷影音还支持在线匹配字幕,熟悉的用户一般就用PotPlayer为核心实现各种功能; 电视观看就麻烦点,需要拷贝到U盘/移动硬盘并插到电视机后面的USB上,因为我家电视机都挂墙,插进去有点费劲,这里真心建议电视厂家,能做一个在正下方或是侧边缘的USB接口么? 而ios端的观看就更麻烦了,苹果封闭的文件管理,让播放器只能读取自己文件夹内的视频。我是通过爱思助手链接,然后找到播放软件,点开阅览,然后再导入视频,导入完毕后就可以在软件里面看这个视频了。 安卓也有类似的问题,但也总比ios方便一些。 这是我以前看片的流程,虽然对许多人不太友好,但是对我来说,因为有一点点数码基础,从没觉得有啥不好,也没啥麻烦的。 后来用了极空间NAS,才发现,原来观影的工作流,还可以简单到...这样。 把原来在电脑上挂迅雷下载的方式,改成了在极空间NAS的迅雷下载,速度没变还省了不少电。 用户无论在电脑/电视/ios/安卓端,都可以安装极空间APP观看在NAS中的影片,解码字幕都通过极空间APP解决了,不再需要进行各种繁琐的操作。 而且神奇的是,就算你不在家里,在外面任何有网络信号的地方,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极空间APP,看极空间内存储的影片,包括续看功能都可以实现。 算是真正实现了一处存储,多端阅览的功能。 影音库管理 以往我们用硬盘存储影片,它是上面这个样子的,单调无趣,也不方便。 用极空间NAS存储影片,系统除了会以货架形式展现影片外,还会自动下载影片各种资料用来完善影音库,包括封面、海报、影片介绍、演员表等内容,自动做好影音库管理工作,非常方便。 手机端影音库页面 电脑端影音库页面 而用户无论在电脑/电视/ios/安卓端,看到的界面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用起来感觉非常好。 关于解码 下载的视频,无论是安卓/ios/电视端的播放器,总会出现解码问题,要么视频无法解码要么声音无法解码。 极空间在解码上做的非常好,迄今为止在里面放过上百部的电影,二三十部电视剧,无论新旧都没有出现过解码失败的问题。 关于字幕 如果只是看爱优腾的用户,可能不太懂下载电影/电视剧对字幕的需求。 但对大量的美剧、日剧、电影来说,没有字幕根本就没法看,在极空间之前解决字幕的方法基本如上图,其中最简单的就是下载嵌入字幕的视频,但这一类基本是480P跟720P的分辨率为主,想要1080P与4K的影片,嵌入字幕的很少。 而极空间的播放器可以在影片开始播放后,点设置进入字幕选项,字幕列表下是已经下载好的字幕,有多个字幕的话可以在这里进行选择,如果没有可以点击添加搜索并下载字幕,这整个过程是不需要输入文字的,只需要点鼠标或是点屏幕就可以了。 而且匹配的字幕非常准确,并且字幕基本都能找到,根本上解决了字幕难题。 迅雷下载 既然说到影音自然就不能不说下载,以往为了下载都是开着电脑挂24小时,虽然这样不如满载打游戏时候费电,但也绝对比NAS要费电的。而NAS本身在已经需要7*24小时运行的情况下,再加个迅雷功能既不费电,也很实用。 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在上班时间收到同事发来的神秘种子/链接时,就可以打开电脑/手机的极空间软件,并用里面的迅雷开始下载到NAS上,回到家的时候视频就已经在NAS上面躺好了,非常惬意。 小结 一个装满各种电影、动漫、剧集以及纪录片电影库,是每一个男生的梦想,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影音库亲切的叫做:大别墅。 而自动获取影片海报、演员表、分类等功能,就好像是在大别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位智能管家,让原来缺乏美感的文件夹一下变成了影音库。 全能的解码与字幕搜刮功能更是解决了高清播放的核心问题。 这样的功能,你不心动么? 关于全链路文件存储 全链路存储 解释全链路的文件存储,感觉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我们先从上面的图拓扑图看一下。 在极空间的NAS中存储了一个文件,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及平板等设备,无论在家里的网络还是外面的网络,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是可以轻易通过网络打开这个文件并可以下载到设备上的,同样的也支持我们随时上传文件。 也就是说,在我们自己的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上,一个极空间APP可以随意的阅览、上传、下载NAS中的文件。 大家肯定想到了,百度网盘,就是这样的!恩...没错,除了限速以外,基本一样。 而问题在于,当我们去到别人的电脑、别人的手机上,没有安装极空间的软件,又想要下载或是上传文件到极空间NAS怎么办?这同样也是百度网盘存在的问题。 而极空间在这一点上,就有了一个很大的不一样。 通过阅览器打开极空间官网,在网站的右上角有一个登录极空间。 我们只需要输入家里极空间的账号与密码,就可以在网页端登录我们自己的极空间了!在页面上,与电脑上的客户端使用功能完全一样。 打开文件夹,也是跟手机端/电脑端看到的是一样的。 极空间就是这样通过PC/IOS/MACOS/安卓全系统覆盖+网页端入口的方式,实现了全链路访问极空间NAS的功能! 实现它并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的设置,更不需要去学习各种设置,普通小白用户都可以,非常方便。 内置在线WPS 而对于商务办公来说,更需要的是多端设备打开word/excel等文档,极空间在这一点上也非常方便,无论设备是否安装有office软件都没有关系,极空间内置了WPS软件,用户只要登录极空间打开文档,都会默认使用极空间内置的WPS来打开。 得益于WPS的在线存储功能,用户在打开word或是excel进行编辑后,文档是实时保存的,输入完毕后直接关闭即可,再也不用跟原来office那样还需要去点一下存储了,断电或是不小心关闭了再也不需要去恢复文件了,这一点非常实用。 此外在极空间NAS内的压缩包文件,当你需要打开时,极空间系统也会把它解压成文件夹让用户查看,解压功能也是极空间系统内置的,与用户使用什么设备、设备是否安装有解压软件没有关联。 文件分享 使用过百度网盘的童鞋都知道,百度网盘的文件夹可以通过一个连接发给别人,对方点击连接就可以下载了,而极空间的文件管理也有这么一个功能,用户只要对着文件夹右键分享,就可以生成一个连接。 其他用户打开链接就会出现文件夹与下载按键,只需要点击下载即可。如果分享的是视频和照片,对方无需下载,可以直接在线打开! 当我们有一些电子文档需要传输给客户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就非常方便啦。 小结 极空间NAS全链路的文件存储,使用户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能上传与下载文件,不受制于U盘/硬盘、APP的各种不方便,只要不是超大型文件的传输,极空间NAS已经是最优解决方案了,非常适合商务办公的需求。而内置WPS更是给用户更多的可能,甚至像我一样喜欢码字,已经放弃石墨等在线文档平台,在自己的在线文档上写东西了,使用起来更加舒服与安全。 总结 极空间是我2022年入手的数码产品里面给我生活带来最大变化的产品,没有之一。 他让我一个小白也用上了NAS,并且是0时间的学习成本。 他让我的观影工作流发生了改变,也让我的随身携带U盘进行各种文件传输的工作流发生了改变。 这是我打算做两三篇极空间深度使用体验的原因,希望能帮到每一个期望拥有NAS,但是又不愿意花费学习成本的用户。 那今天就到这里啦~ 极空间私有云 Z4S 四核8G内存 4盘位 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钛金灰 京东:¥3799 去看看 <更多>

飞帆飞帆 晒物 2023-02-06 12:19

对于NAS来说,最基础的职能还是备份与管理数据,之前零零散散写过不少NAS扩容与多重备份的教程(比如阿里云盘和天翼云盘这些),但是没单独讲过备份链路的设计与搭建。 威联通刚出了HBS3这个综合管理工具,相比操作较为复杂且需要一定学习成本的的传统手动部署,HBS3使用会更简单一些,本文就以它为例分享下备份链路相关知识,觉得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连哈。 ⏹ 相关设备推荐 日常列一下相关设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1️⃣NAS丨威联通TS-464C 简介:TS-464C是威联通旗舰款,是个4+2盘位的NAS,包含了四个3.5/2.5寸硬盘位和内置的两条PCIe3.0协议的M.2固态硬盘位,无论是常规冷存储还是热数据备份都可以很好胜任。 在核心配置上,TS-464C的CPU使用的是N5095,四核四线程作为NAS性能富裕很多,对大部分企业用户来说足够使用,同时背部包含了两个2.5G网口,做故障转移或者双线并发使用都是不错的选择。 威联通(QNAP)TS-464C 4盘位8G内存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M.2插槽NAS私有云(453Dmini升级版) 京东:¥3699 去看看 2️⃣NAS硬盘丨东芝N300 简介:东芝的机械硬盘一直都是以性价比出名,N300作为NAS专用型号用上了自家所有高精尖技术以确保7*24运行的稳定性,7200r+256MB的大缓存也能提供274MB/s的读写速度。 对比普通机械硬盘,N300这样的NAS专用盘针对稳定性有着单独的设计与优化,N300内部搭载的RV传感器通过检测和最小化多盘位NAS系统中的旋转振动效应,有助于确保硬盘的抗冲击和振动的高可靠性能。 除了单独的传感器设计以外,N300在驱动层也针对性的做了板载缓存算法和缓冲区管理优化,可以更好的进行读取和写入周期间缓存分配以提高实时驱动器性能,高达512MB的数据缓冲区确保在数据密集型操作期间具有高性能和快速读取速度。 在这些“黑科技”加持下,东芝N300可以为NAS提供高达1,200,000小时的MTTF时间,专为7×24小时开机运行而设计,对数据存储要求高的朋友推荐入手。 东芝(TOSHIBA)4TB 256MB 7200RPM NAS网络存储机械硬盘 SATA接口 N300系列(HDWG440) 京东:¥859 去看看 3️⃣蒲公英 X1 简介:内置SD-WAN的路由器,通过X3A不需要网络知识即可组网,手机在外部网络平打开蒲公英客户端,即可用路由器分配的内网IP访问NAS,不好走线也可以用它做无线桥接连接NAS组网。 贝锐蒲公英 路由器X1 Nas伴侣旁路组网盒子自建私有云硬盘变云盘网络存储异地组建局域网游戏家用 【1台装】 京东:¥99.01 去看看 ⏹ 理论丨备份链路设计 相信很多用户会被乱七八糟的可选项劝退,化繁为简,先说一下搭建时需要的框架与细节。 1️⃣设计目标 备份链路说人话就是将常用设备打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到底需要让多少台物理设备加入这组链路,有必要还得加入网盘,需要参与同步的设备有以下这些: 以普通文员需求为例,存储设备=公司电脑+家中电脑+常用手机+阿里云盘 如果大文件素材需求,存储设备=公司电脑+家中电脑+常用手机+U盘/移动硬盘 其次就是一致性,多端参与工作就需要考虑数据文件以谁作为最终版本,举个例子: 公司电脑创建了一个表格,编辑一半上传到其他设备,回家之后用家里电脑完成了表格的编辑,关闭家中电脑后,其他设备所保存的这个表格应该以哪个版本为准? 确认以上两点后,备份链路的设计就比较简单了,具体操作流程: 列出参与设备→确认接入方式→接入其他终端→配置上传/下载规则→完成搭建 2️⃣接入方式 按照设备接入形态分类,连接方式有物理接入和网络接入两种方式: 物理接入指U盘/移动硬盘直连,没有啥操作难度,接入后自动识别,部分NAS支持接入后自动同步备份到本地,威联通几乎所有型号都支持。 网络接入比较复杂,光是开源传输协议就分FTP、SMB、NFS和WebDAV等好几种,不同协议之间无法直接打通使用,同时还分内网和外网区别,带宽(也就是传输速度)差别很大。 单独说下网络接入,个人建议优先使用官方API接入,大厂NAS都有自己的同步工具,同时还会和一些云服务器/云盘厂商合作出单独的针对性套件/App,部署难度低且传输稳定性最高,比如本文使用的威联通Qsync系列套件和HBS3。 如果使用115这类没接入官方API的云盘就比较麻烦了,但不是毫无办法,容器形态的第三方项目还是挺多,之前写过教程的CloudDrive就可以无缝接入115和天翼网盘,挂载直接使用没问题,但持续大文件传输会降速。 3️⃣容量预估 如果以NAS这台物理设备为备份链路核心,如果是8T及以上单盘插满,成本大头就是购买硬盘,合理分配备份空间和规划文件类型相当重要,不然多少都不够用,特别是为了追求稳定购买东芝N300这类NAS专用盘的用户,两百元/T的单价买起来很肉疼。 除了NAS本身以外,网盘容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地方,目前比较良心的阿里云盘靠签到和活动基本都能搞到2T以上存储空间,百度网盘正常也就1T,不限速但容量较小的天翼网盘不参加活动只有可怜的几十G。 所以在设计链路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盘,数据较多的朋友也可以将数据分类后分散开放在不同网盘上,在保证传输速度的前提下将各家免费网盘空间最大化利用起来。 4️⃣速率计算 除了上面说的存储容量规划,传输速度也需要评估一下,据我所知除了阿里云盘和天翼云盘以外大部分网盘在不购买会员的前提下都有下载限速(也有限制文件大小的),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合理投入很重要。 宽带带宽分为上下行,速率的计算方式为带宽除以8,常规带宽大小如下: 常规宽带下行为100/200/1000Mbps,分别对应12.5/25/125MB/s的下载速度(取回数据)。 常规宽带上行为30/50/100Mbps,分别对应3.75/6.25/12.5MB/s的上传速度(上传数据)。 如果上行带宽较小,按照30兆上行满速上传算,1GB大小的文件需要273秒(四分半钟)才能上传完成,配置合理的同步时间会更无感一些。 ⏹ 实操丨永久文件四重备份 搭建需要注意的点相信大家已经都了解了,这里以重要文档+电影这两块为目标数据,给大家展示一下从零开始的搭建操作,说起来复杂,实际操作相当简单。 1️⃣确认同步链路 这里以典型的打工人需求为案例,同步流程如下图所示,看着简单,实际上要实现纯自动化同步还是有点技巧的: 参与永久文件备份链路的设备/网盘一共四个,具体如下: 设备A:家中NAS*1,这里使用的是威联通TS-264C,数据所在硬盘为东芝N300(4T)。 设备B:家中电脑*1,需要同步永久保存的文档与照片,数据硬盘为1T固态硬盘。 设备C:工作电脑*1,需要同步永久保存的文档与照片,数据硬盘为1T固态硬盘。 网盘:备份网盘为百度网盘*1,需要同步永久保存的文档与照片,容量为2T。 PS:选择百度网盘当案例的原因是对备份链路比较友好,下文会展示为什么这么说。 2️⃣安装对应软件 NAS作为核心存储硬件,安装以下两个套件即可: 第一个就是开头说的威联通HBS3套件,功能覆盖很齐全,也是NAS系统去重化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进AppCenter搜索安装下。 第二个是威联通套件版本迅雷,支持常规下载和云盘取回,同时还内置了测速和PCDN两个额外功能,进AppCenter搜索安装下。 第三个是威联通Qsync套件,理论上多一个软件就会多一个出问题的点,最好的备份链路应该是用最少的程序/设备实现最安全的存储,实操时候只用HBS3和网盘实现纯自动化备份还是有问题,所以这里只能多装一个Qsync用于补足。 工作电脑安装相同的网盘PC端客户端,也就是百度网盘。 另外多安装一个Qsync的PC端,Windows和Mac系统都有。 3️⃣电脑↔NAS自动化同步备份 首先在工作电脑上创建一个文件夹,用于和威联通Qsync同步,这里我起名是NAS同步文件夹,点右键也可以换个醒目点的图标。 接着进入NAS后台,创建一个用于存放同步文件的共享文件夹,这里我其名为工作电脑同步。 打开NAS上的Qsync套件,点击共享文件夹配置页面,勾选上刚创建的“工作电脑同步”这个文件夹,确认和下图一样是允许状态即可。 打开电脑上安装好的Qsync客户端,点击寻找NAS,下拉改为通过QID,接下来会跳转浏览器,登录下你的Qnap账户。 登录完成后选择你的NAS,确认选择,这里应该没啥难度。 接下来会提示选择同步文件夹: ”NAS上文件夹“选择刚NAS上创建的”工作电脑同步“文件夹 ”本地文件夹“选择刚电脑上创建的”NAS同步文件夹“文件夹 确认没问题后,点击下面的套用。 之后只要将需要备份的文件放在/创建在电脑的“NAS同步文件夹”上面,电脑联网就会自动上传一份备份到NAS上,即使电脑关机也不会对NAS上的这个表格产生影响。 如果将这个表格下载到家中电脑后,用电脑上的Office软件本地编辑就会出现版本不同的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在NAS后台双击该表格,选择威联通自带的OfficeOnline在线编辑。 打开后会直接跳转到新的浏览器窗口,这里可以看到和电脑上用Office/WPS没啥区别,直接编辑就好了,并且会自动保存并更新文件版本,这里我打了个1作为变动检查项。 打开工作电脑上那份本地表格检查,最后修改日期已经变成了刚才的时间,并且看到表格已经多了刚才多打的那个1,自动同步成功。 另外Qsync还支持接入U盘/移动硬盘的时候自动拷贝到同步文件夹里面,对影音从业者来说相当方便。 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在家中电脑安装Qsync客户端,至此工作电脑↔NAS↔家中电脑的备份链路完成搭建,单文件一共存在三份备份,接下来开始配置NAS到网盘的自动同步。 4️⃣NAS↔网盘自动化同步备份 打开HBS3套件,点击同步,接着创建一个双向同步作业,用于同步。 下拉到云服务器这里,选中百度网盘。 PS:这里的AlibabaCloud不是阿里网盘,而是阿里云服务器,并不通用。 接着会跳转到百度网盘的关联页面,登录下即可绑定。 接下来选择两端需要同步的文件夹: 本地NAS文件夹选择与电脑同步的“工作电脑同步”文件夹 百度网盘这里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叫做“NAS同步” 下面的冲突策略按需选择,这里我选择重命名本地文件,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计划这里一定要勾选上计划程序,不然NAS文件不会自动上传到百度网盘上。 计划时间我选择的是每天,由于不想耽误正常电脑使用时段的网络质量,同步时间定在每天的零点。 规则这里没有特殊情况直接用默认,如果需要同步的数据比较多,建议勾选数据压缩,之后下一步完成任务创建即可。 由于刚才配置的是每天零点才会开始同步,这里为了测试点击右上角的立即同步,将NAS上的文件上传到百度云盘。 进入百度网盘,还记得刚才配置时候网盘上新建了一个叫“NAS同步”的文件夹吗?首页上并没有,别急,打开”我的应用数据“。 打开其中的QNAP_HybridBackupSync文件夹,即可看到“NAS同步”文件夹,测试用的文件就在这里,已经成功同步。 这里反向测试,给百度网盘上传一个新的表格文件。 手动同步一下HBS3,电脑、NAS和百度网盘都有了同一个表格,至此,三端备份链路搭建完成,一共四份文件备份,并且任何一端有文件新增或者改动都会在每日零点同步。 如果想多创建几个备份点就继续在HBS3中创建同步任务,除了常规网盘和其他威联通NAS以外,还支持亚马逊S3、Azure等等云服务器的存储模块,用着很方便。 如果有其他Linux设备或者其他品牌NAS,没公网IP的环境用向日葵、Zerotier这类SD-WAN组网,在HBS3选择WebDAV服务器,通过IP+端口号挂载也是不错的方案。 如果使用U盘、移动硬盘,也可以在HBS3的服务选项中开启USB一键复制功能,同样可以实现自动化备份。 5️⃣多网盘同步 HBS3不支持的网盘也问题不大,可以利用网盘电脑客户端设计多端同步,将同步文件夹设置成HBS3用的那个文件夹就行,每家网盘都有点不一样,说下我自己的体验。 首先是百度网盘,电脑客户端本身就带了个同步功能,但是非常奇葩的点在于这个同步空间是独立的,用人话来说是将文件上传到另外一个和百度网盘毫无关系的网盘上,不建议开启。 天翼网盘虽然没办法接入威联通的HBS3套件,但可以在PC客户端上直接选择同步电脑端文件夹自动上传,这样加入备份链路同样能实现无感同步。 阿里云盘就比较菜了,PC客户端压根没有自动同步这项功能,等后续更新吧,或者在NAS上部署CloudDrive这类Docker项目走WebDAV挂载到NAS,然后在HBS3上修改同步作业即可。 ⏹ 实操丨影音离线下载与取回 上面说的是需要永久备份的重要文件,如果是看完就删的电影,个人建议使用迅雷云盘,这样不浪费云盘的空间,同时也能实现离线下载和方便的分享给朋友,默认容量为1T。 迅雷云盘的任务用手机App或者PC端都可以创建,如果不想在电脑上和迅雷影音斗智斗勇,可以用手雷平替,使用体验清爽很多。 虽然大家都在骂迅雷,但云盘离线下载还真不错,对非7*24开机的NAS用户来说挺方便,冷门资源走迅雷云盘缓存完后用威联通迅雷套件能满速取回,推荐大家试试。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经验 2023-02-06 10:54

我是一枚数码爱好者,日常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U盘,作为一个见证了U盘发展史的人(不小心暴露了年龄),我使用过不同的U盘品牌、型号多达数十个,从最初1.44MB的软盘,到8MB的U盘,到后来大容量GB级别的U盘,到现在速度更快的快闪U盘,容量在不断几何级别的攀升,体积也在不断变得更加小巧,而价格却在一路断崖式的下降,到现比白菜还便宜的价格真的是入手的手时机,当然这是时代和科技进步的结晶,也是国产存储雄起的原因,让大家都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ORICO作为一家专业从事USB外设产品研发生产的的品牌,多年来专注在外设产品上深耕,以过硬的品质和超高的性价比获得不少用户的认可,我也一直是O家的忠实用户之一,所以今天再次为大家带来一款刚上手的新品——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上手体验,本次入手直接上顶配512GB的容量。 ORICO 家的包装风格还是那么一致,这款集装箱UFSD快闪U盘也不例外,白蓝色彩配上高清大图,还有全英文的印刷,真的是洋气十足, 512GBG容量和USB3.2 Gen1传输标准的贴纸是另外贴上。 背面印刷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这款集装箱UFSD快闪U盘有三款颜色和不同的容量可供用户选择,并且有A头和C头两种接口类型适合不同的设备使用,如果是传统的电脑可选择A头,如果是手机、平板或是苹果笔记本用户可选择C头,支持的传输速率标准为5Gbps,转换后大约为5000MB/s, 当然,这是理论传输速度,实际使用的传输速度离理论传输速度会有一定差距的。 包装内部保护的很到位,厚厚的海绵把U盘稳稳地固定在中间, 完全不用担心运输过程中会有磕碰损坏U盘的情况。 这款装箱UFSD快闪U盘配送了一根挂绳,方便用户可以拿取U盘或者挂起来方便查找, 如果是用来挂在钥匙扣上面的话就显得单薄了些,还不如直接用金属的挂钩或者项圈牢固。 这款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的外型辨识度很高,新潮的集装箱设计意就是大容量空间把你的数据完整收纳,采用的是金属CNC一体成型设计,比一般的U盘稍重,但质感和美感十足,金属外壳光是制作外壳就不少的工序,且金属的外壳也有有利于利用传导帮助U盘高速读写时产生的热量。 U盘的接插头都比较脆弱,所以厂家很贴心的设计了帽盖加以保护,轻轻向上一推把帽盖拿下来就可以使用,不过,帽盖没和U盘是完全分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大头虾的人很容易就会丢失,如果改成防丢失设计会更赞。 传统USB插头,这种插头使用的范围比较广也比较方便,当然C口的设备也不是不能用,苹果笔记本电脑、平板或手机等C口的设备只需要加一个扩展坞或者是C转A的插头就可以了。 U盘的尾部配备了个挂绳孔,可以穿挂绳或者小项圈,当然直接无视使用也是可以的。 或者找个小项圈把U盘挂在钥匙串上事带着走,这是我目前使用的方式,这样使用就不用担心忘记带U盘了,但是钥匙串必须放在包包里,不能挂在裤腰带上,不然U盘的帽盖或U盘什么时候丢了都不知道。 A头的设计还是挺方便的,毕竟大部分人的电脑都有这个接口,往电脑上一怼就能用,使用上和普通的U盘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只要是地球人,基本上都知道使用方法。 这款ORICO的装箱UFSD快闪U盘使用的是USB3.2 Gen1的传输规格,当然也是向下兼容USB2.0的,但如果要发挥它的性能,最好是插在电脑的USB 3.0接口上。 首先验明一下U盘的主控等相关信息。利用ChipGenius和ChipEasy等软件能够测出U盘的容量等相关信息,但强力深度检测也未能测试出主控的型号,估计可能是软件数据库过于陈旧,软件作者没有更新主控芯片的数据导致,不过一般用户也不需要考虑使用使用存储颗粒或主控的问题。 是牛是马,拉出来溜一溜便知,在WINDOWS平台测试一下这款ORICO的装箱UFSD快闪U盘的读写情况如何。 AS SSD Benchmark中读取的速度为390.27MB/s,写入速度为304.15 MB/s。 ATTO中写入速度峰值334.64MB/s,读取速度391.27 MB/s。 CrystalDiskMark读取速度409.68 MB/s,写入速度达到349.54 MB/s。 TxBENCH读取的速度412.883 MB/s,写入速度更是达到了356.213 MB/s,在几款测试软件中的数量最高。 几款测试软件的数值都非常接近官方标称的速度,官方的宣传并没有虚标,甚至个别测试软件测试的速度比官方宣称的还要高,看来官方还有点保守了。 大容量单文件测试,单个13G的文件写入U盘,用时55秒,平均速度239.5 MB/s,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连续多个大文件测试稳定性,在50G大文件的连续写入的情况下,速度仍然能够稳定在200 MB/s左右,并没有明显的波动或掉速的情况,稳定性也完全OK。 MacBook Air M1版的测试环境,U盘的写入速度为301.9 MB/s,读取速度为341.4 MB/s,也是非常不错的表现。 连续多个零碎文件写入测试,文件共276个,容量为23.72GB,写入的时间不到4分钟,速度仍然非常稳定。 发热量大是很多快闪U盘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长时间读写的情况下,快闪U盘会严重发热,用手拿U盘都觉得烫手,甚至无法拿在手上,如果无法得到有效散热,U盘就会因高温而出现掉速甚至停止工作或烧坏的情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写入后摸摸U盘,表面也是只有轻微的温感,测试表面的温度为38.2℃,集装箱金属外壳的设计散热效果杠杠的。 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的使用场景其实还挺多 ,能够完全兼容传统的电脑接口,也完美适配Windows、MacOS、Android、IOS、Linux等不同的平台和设备,即使接口有点不太一样也完全能用,只需要一个扩展坞或者转接头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利用这款U盘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手机用户可以利用这款U盘进行数据迁移或备份珍贵的手机照片和视频,解决手机空间容易不足的问题,摄影爱好者可以进行照片或视频中转交换,数码达人可以利用WinToGo等工具制作在U盘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带着走,运维人员可以装入海量的软件工具方便设备维护……U盘的使用范围变得无限的大。 总的来说,这款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让我非常满意,小巧的体积,精致的造型,超大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超快的速度,稳定性和散热效果也非常赞,让我工作起来得心应心,不用担心容量不够、传输数据漫长等待以及长时间使用发热掉速的问题,并且拥有五年只换不修的越长质保,让你使用起来无后顾之忧。 美中不足的是,帽盖和U盘之间的贴合度不是那么高,有一轻微的缝隙,并且帽盖没有防丢失设计,使用过程中容易丢失帽盖,如果这两方面都能进一步改进,那就是完美了。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USB3.2-深海蓝 【512GB】 京东:¥65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视角 晒物 2023-02-03 10:29

前言 对于需要经常用到存储介质的办公一族来说,U盘因为自身体积小巧已然是不可或缺而且便捷好用的工具,能够在便捷和存储需求间有个更好的平衡,如果不需要大容量存储的话,U盘相较于移动硬盘来说还少了一根“小尾巴”,在日常使用当中能够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这次选择的U盘产品是奥睿科新推出的高速U盘J系列,主要是非常喜欢这种“集装箱”的外观设计,盘体的外壳材质为合金工艺,具有非常不错的质感,搭载的UFSD技术,这项技术主打的产品性能就是保持高效传输速率同时稳定不掉速,接下来就更具体的了解下吧。 外观细节 产品的包装盒是蓝白的主配色,这也一直是奥睿科自家风格元素,正面可以看到U盘的外观图示,同时在旁边标注有256GB的贴纸,盒子的侧面则是功能特色和生产信息简介,这里就不展示了▼ 包装内里的配件并不多,有U盘本体,防丢绳和一份纸质说明书,配送的挂绳能够起到很好的防丢保护作用▼ 这次选择的红色,新年寓意:红红火火,奥睿科这款U盘的外观设计很方正,引用了“集装箱”的设计理念,同时这种棱条式的设计还能起到高效的散热效果,正面还可以看到ORICO的品牌Logo和UFSD标识,外壳材质是合金的用料,整个盘体很具质感,三围体积:70.2*21.9*9mm,日常方便携带▼ 从U盘的侧面看其厚度控制得也很不错,日常拿持没有违和感▼ 在U盘的尾部没有过多的装饰设计元素,只保留了一个挂绳穿孔,套上挂绳后能够起到很好的收纳防丢作用▼ U盘支持USB-C和A口两种规格可以选择,用户可以根据日常使用的设备来选择的接口规格,这次我选择的是USB-A接口,盘体上盖是分体式设计,紧固度不错,并没有很松垮的那种感觉▼ 之前入手过奥睿科的硬盘底座,同样也是“集装箱”式的外观设计,两者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U盘还是蛮小巧的,不过从外观颜值来说还是蛮不错的▼ 体验测试 接下里进行实测,配置如图,搭载有USB-C3.2 Gen1高速接口▼ 256GB的容量按1024字节换算,实际238GB的容量属于正常,U盘默认为exFAT格式▼ 使用AS软件测试读写的性能,空盘实测读取382.58MB/s,写入293.52MB/s,读写的数据表现还是很不错的,UFSD技术也确实让U盘性能有了质的提升▼ 接着再来看ATTO基准测试,成绩也非常不错▼ 作为我们用户来说U盘在使用当中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通过前面的软件测试可以看到奥睿科这款U盘的传输速率是非常不错的,搭载的UFSD技术能让U盘保持高效传输速率同时稳定不掉速,这里就使用40GB的大体量文件来进行测试,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写入的整个过程一直都维持200MB/s以上的传输速率,读取速率最低也同样维持在200MB/s以上,整个传输过程中也没有出现掉速的情况,日常使用中不用担心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掉盘的情况,约2分钟时间就将40GB的文件传输完成,日常使用当中可能很好会涉及到几十G大体量的文件传输,更多的是小体量文件的传输存储,这样的高效率传输可以更好的节省时间成本▼ 通勤使用不传输大体量文件的话,我一直觉得U盘优于移动硬盘,更重要的是因为体积小巧日常可以随意的将U盘放置在收纳包里面,随拿随用,没有“小尾巴”▼ 最后总结 这次入手奥睿科这款J系列U盘,整体还是非常满意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传输速度快捷高效,同时稳定不掉速,盘体的发热量,特别是在传输大体量文件的情况下稳定性是相当的可靠,高效的传输速率能够节省时间成本,“集装箱”的外壳设计结合合金材质,盘体有着非常不错的质感和手感,还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散热效果。 谢谢观看,完...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Type-c-深海蓝 【64GB】 京东:¥199 去看看 <更多>

fengpan584 晒物 2023-02-02 09:29

前言 数码设备越来越多,电脑随机自带的接口很多时候就捉襟见肘了,为了更加方便用户进行办公,多种转接口融合在一体的扩展坞就成了解决方案,可让电脑实现多种转接,ORICO五合一Type-C扩展坞集合USB3.0接口(5Gbps)、两个USB2.0接口(480Mbps)、一个HDMI接口(支持4K高清分辨率)和一个PD 60W充电接口于一体,轻松应对各种使用场景。 开箱 扩展坞采用了白色的外包装,印有产品品牌LOGO,中间是扩展坞的实物图,下方是扩展坞的相关介绍。 包装盒背面是产品参数信息的介绍,中英双语介绍了具体信息。 除了扩展坞主体以外,还有一份产品说明书以及保修卡。 扩展坞主体为长方体设计,输入接口另接有黑色线材。整体造型小巧精致,外壳为灰色的精选优质铝合金一体式设计,带来细腻手感的同时,耐磨防腐蚀,快速散热,能够很好的保护设备的安全。 扩展坞拥有5个常用的功能扩展接口,分别包括了一个USB3.0接口(5Gbps)、两个USB2.0接口(480Mbps)、一个HDMI接口(支持4K高清分辨率)和一个PD 60W充电接口。 扩展坞材质方面采用铝壳,外壳铝制材质质感出色,外壳材质耐磨、防腐、散热。四周弧形的设计处理细致,整体做工的非常不错。扩展坞正面是深灰色的品牌英文LOGO,边角处采用了倒角设计,手拿握持也很舒适。 扩展坞背面主要是产品的型号及相关认证信息,如CE认证等。从此也看出产品经过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才能出厂。 扩展坞的输入接口为Type-C,长度能满足日常的使用,两端加粗固定设计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保障。 HDMI接口可支持4K视频输出,Type-C(PD)可为支持PD60W充电协议的设备进行充电。 1个USB 3.0接口支持最高5Gbps的数据传输,两个USB2.0接口(480Mbps)。 总结 ORICO五合一Type-C扩展坞丰富的接口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体积小巧方便外出携带进行使用,接口扩展丰富满足了大部分的办公需求,HDMI、USB、Type-C(PD)接口让用户可以轻松应对不同场景和环境。 奥睿科(ORICO)Type-C扩展坞拓展HDMI转接头PD充电USB分线器适用苹果macbook电脑ipad转换器华为PW11-5P灰 京东:¥49.9 去看看 <更多>

wangcz1987 晒物 2023-02-01 14:09

作为一位上班族也是摄影爱好者,日常需要及时存储拍摄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也需随时快速地访问编辑文档文案等内容,因此移动存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信息传递还是数据存储,对存储设备的要求是便携性足够高和传输速度足够快。目前移动存储设备主要是移动固态硬盘、移动机械硬盘以及U盘,特点各不相同,读写速度也有不小的差异,移动机械硬盘对使用环境有一定的限制,相较于移动固态硬盘,U盘除了在体积重量方面更具优势外,物理接口与机身是一体的,无需携带独立数据传输线,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金属材质无缝外壳,最大容量为512GB,标称最大读取速度可达411MB/s,接下来分享正在使用的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看下它的实际性能表现如何。 外包装盒子采用奥睿科一贯的蓝白双配色设计,盒子正面印有U盘的设计图案以及功能特点,比如支持USB3.2Gen1协议以及读速可达405MB/s,包装盒背面是规格参数信息,U盘提供五年质保只换不修的售后服务。 包装盒子内含有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本体,一条挂绳以及一本使用说明书,可以将挂绳拴在U盘上防止丢失,这款目前共有三种配色版本可选,分别是商务黑、枫叶红与深海蓝,这次选择的是深海蓝配色版。 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了集装箱元素的外观造型设计,外壳表面布满规整的凹凸纹理,让其在触感视觉上充满层次感,工业风的外观搭配深蓝的配色,给人一种潮流时尚的感觉,辨识度很高,从收纳袋中便能一眼就辨别出它。 外壳为一体式的铝合金材质,金属材质的外壳散热效能更高,坚固性更好具有良好的抗震耐摔的性能,外壳设计较为简约,正面仅印有品牌与型号信息,并没有容量版本等信息,机身尺寸为70.2*21*9mm,重量为50克,握持在手中不算重。 在存储容量方面,这款U盘目前共有64GB、128GB、256GB、512GB四种容量规格可供选择,假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大容量的版本,足够充裕的空间可存储更多的高清视频图片等数据,当然,为了数据安全也要定时备份重要内容。 这款U盘拥有两种物理接口的版本可选,分别是USB-C接口与USB-A接口,两者硬件配置与价格均为一致,由于U盘更多用于电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因此选择了USB-A接口的版本,USB-A接口对各类电脑设备的兼容性更好。 假如U盘是常用于手机平板或者轻薄笔记本电脑上的,尤其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为了实现轻薄机身的设计,取消了USB-A等常用的数据接口,那么建议选择USB-C接口的版本,无需转换头或扩展坞等配件就能直接接入电脑设备。 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接口支持USB 3.2Gen1传输协议,理论传输带宽可达5Gbps,理论最大传输速度为550M/S,而厂商给出的参考读取速度可达411MB/s,而写入速度能达到353MB/s,单从U盘读写速度来看比移动机械硬盘更高。 U盘的实际可用容量为476GB(512GB版),初始文件系统格式为exFAT,相比常见的FAT32文件系统格式,exFAT支持大于4GB的数据文件,同时比NTFS 文件系统格式同时对设备的兼容性更好,安卓系统兼容exFAT文件系统格式。 手机平板可直接通过OTG方式连接U盘,直接转存手机所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文件,不再需要通过电脑去复制数据,而且U盘的功耗不大不用担心影响手机的续航,不过目前不少旗舰机型依然采用USB2.0接口,数据传输速度会相对较慢。 接下来对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进行读写性能基准测试,在CrystalDiskMark 8测试软件中选择1GB数据容量模式,实测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401MB/s与346MB/s,基本能够达到厂商所标称的读写速度。 AS SSD Benchmark基准性能测试软件,同样选择1GB数据容量模式,实测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的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378MB/s与271MB/s,4K随机读写分别为17MB/s与24MB/s,U盘总得分为197分。 接下来使用HD Tune Pro基准测试软件并选择文件基准进行测试,文件长度设定为40GB混合数据模式,实测奥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的读取速度为387MB/s,整个读取过程非常平稳,而在写入速度方面,缓内写入速度大约在300MB/s,而缓外写入速度也能保持在230MB/s。 读写性能基准测试已经完成,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其读写性能已经超越了大部分U盘,当然,以上性能测试结果均为理论值,日常需要往U盘内存储视频图片素材等数据文件,因此需要测试U盘的在实际读写文件状态下的表现。 在Windows10系统下,通过PCIe4.0固态硬盘往U盘中读写大型文件数据,实测读取速度可达370MB/s,而写入也能达到200MB/s以上,而且读写速度均非常平稳,并没出现降速等情况,这是款U盘而不是移动固态硬盘,因此拥有这样的读写性能已经非常不错。 由于不同设备配备了不同的接口,比如仅配备USB-C接口的轻薄笔记本电脑,这时需要扩展坞等配件才能连接使用,本次搭配奥睿科PW11五合一扩展坞进行测试,实测U盘的读取速度可达376MB/s,扩展坞对传输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总评: 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集装箱的造型设计,搭配铝合金材质的外壳,不易留指纹便于散热,既更具精致质感也提供足够坚固性,小巧轻便的机身十分便携,放进口袋中都几乎不占用多少空间,完全可以做到随身携带。U盘采用USB 3.2 Gen1传输协议,厂商标称读取速度411MB/s,实测峰值读取速度可达400MB/s以上,在读写性能方面的表现无可挑剔,读写稳定性的表现同样优异,在实际读写文件时全程稳定不掉速,对于U盘来说这个速度真的是杠杠的,足以媲美移动固态硬盘,体积上百GB的视频素材基本在五分钟内读取完成,在不经意之间上百张照片就完成写入,可以轻松满足各类媒体素材的存储需求,这款U盘对便携性、坚固性、散热以及读写性能的把控面面俱到,而且随身携带随处可用,再也不用为手机平板或电脑的存储空间紧缺而苦恼了。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USB3.2-深海蓝 【64GB】 京东:¥199 去看看 <更多>

Ryan_So 晒物 2023-02-01 10:29

前言: 前几年市面上偏向企业和极客使用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比较多,这几年随着众多厂家在消费级NAS产品的发力,面向家用体验上手更加容易的NAS产品层出不穷。这类NAS产品在保持NAS核心功能资源备份、远程访问、影音娱乐、内容共享、Docker和软路由玩法的基础上,产品体验更加简单方便,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极空间Z4S是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NAS产品型号,配置不俗的同时更是以简单易用获得了不少用户的肯定。二狗最近又在Z4S NAS的基础上扩展了极空间A4硬盘扩展柜,存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对极空间的系统也有了更深的体验。那么这款市场火爆的NAS产品到底有何魅力,一起来看看二狗的使用体验吧。 外形设计: 不少小伙伴都知道,早前的NAS更多的是面向企业用户,外形设计方面较为传统也少有变化。极空间Z4S则是大胆的采用了更加科技时尚的设计风格。机身大面积采用金属外壳,配合拼合设计更有科技观感。大面积的金属外壳可以提供出色的散热表现,中间金属外壳衔接区域则是设计有指示灯和物理按键。比较有意思的是,相比传统NAS单一的配色,极空间Z4S设计有珍珠白、天青蓝、钛金灰和静雅金四种丰富配色可选。 机身正面设计有有一个USB-A口一个USB-C口,配合磁吸式金属保护盒使用。可以提供出色的防护,同时拿取也比较方便。机身支持4盘位设计,可以直接安装3.5英寸硬盘。 主要的数据接口设计在Z4S的背部,包括2组2.5G网线接口,一组USB-A 2.0接口,一组电源接口,一组eSATA接口和一组HDMI2.0接口。这里重点说说eSATA接口,二狗日常使用的存储空间较多,对磁盘的容量和数量都有一定要求。这次也选择新增了极空间A4硬盘扩展柜来扩展存储容量,搭配eSATA接口使用的话,可以保证高速稳定的传输,同时极空间的特色功能也能正常使用。背部也设计有大量格栅结构,用于提升散热表现。 Z4S是目前极空间配置最高的旗舰NAS产品,整体的硬件堆料和扩展性能都十分出众。CPU方面配置有Intel 赛扬N5105处理器,对性能要求特别高的话可以升级到N6005的顶配版本。扩展方面支持2个M2接口SSD和1个DDR4内存槽扩展,如果要玩Docker这类进阶玩法可以适当升级内存容量,如果对高速存储和缓存加速有要求也可以自行增加SSD。二狗手上刚好有一条闲置的1T SSD,直接就装上去使用咯。 二狗是个存储党,手上大量视频资源也是比较耗费磁盘空间的。之前家里2台NAS,使用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操作,终究还是不太方面。考虑到极空间目前的系统使用起来确实方面,最近直接上了一台极空间A4硬盘扩展柜可以完美实现NAS磁盘的彻底整合。外形看,A4的设计和Z4S十分相似,要不是机身有型号说明真的很难区分。 A4硬盘扩展柜采用了四盘位设计,单盘容量组大支持22T,搭配使用的话可以实现最高88T的容量扩展。 A4硬盘扩展柜采用了eSATA和Type-C双接口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适应性表现。使用eSATA接口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传输表现,同时极空间的各类特色功能也可以正常使用。使用Type-C接口,可以直接将A4硬盘扩展柜作为USB扩展设备使用,连接更加灵活。 二狗自然是选择eSATA接口连接方式,这样家里所有的磁盘都可以在Z4S的控制下实现极空间系统下的全功能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支持组建扩展存储为ZDR,其他方式还需要等待后期升级。 加入A4硬盘扩展柜的操作也很简单,设置中注意区分扩展存储和挂载为外部硬盘。二狗把家里两块闲置的4T机械键盘放入硬盘扩展柜,匹配ZDR动态备份模式后,简单格式化就可正常使用。 这时候A4硬盘扩展柜就变成了一个单独的扩展存储区,日常管理的时候在扩展存储中就可以操作。功能方面A4硬盘扩展柜保留了极空间NAS的核心功能,硬盘的相关情况和内部存储一样都可以在各端软件或者APP中查看,诸如常用的硬盘情况、备份信息、SMART监控、温度检控方等都能使用。 A4硬盘扩展柜的扩展存储功能使用方面和Z4S的内置存储基本一致,日常的上传、下载、分享等功能都可以使用。一些重要的东西在Z4S的内部存储中做了备份,还可以在A4硬盘扩展柜的扩展存储中再做一个备份以防万一。 扩展存储的数据的上传、下载和分享也十分简单,操作方式和内部存储上没有区别。这里二狗实测将内部存储的电影拷贝到扩展存储,速度基本能稳定在150M/S,日常使用的话完全够用。 A4硬盘扩展柜除了作为极空间NAS的扩展柜使用,还能搭配PC作为普通的USB硬盘柜使用。和电脑搭配作为USB硬盘柜使用很简单,直接使用Type-C接口连接即可。无需专门设置,连接上即可正常使用。另外在作为USB硬盘柜使用的时候,之前的老硬盘数据也可以直接打开访问。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A4硬盘扩展柜的兼容性还是比较不错的,对新手来说也比较简单易用。 系统体验: 传统的NAS产品多面向极客和专业用户,操作和设置都特别复杂,上手来说十分繁琐。同时这类厂家在APP上优化上较差,多种功往往需要多个APP分别实现,同时软件支持使用的端口也比较少。极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各类NAS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功能的易用,一个APP就完成所有操作和设定。同时支持常规的PC、平板、手机、TV等端口访问。不用内网穿透,不用Docker,简单的操作就能在极空间Z4S上实现手机备份、PC备份、数据共享、远程访问、电视娱乐等诸多实用功能。 初始化配置真心是超级简单,无需复杂设定,使用手机配合极空间APP就可以轻松配置,基本可以说是有手都能做。下载极空间APP,随后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就行。稍微需要考虑的就是NAS的磁盘模式,Z4S支持ZDR、RAID1、RAID5和双RAID1,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二狗更喜欢极空间自有的ZDR模式。 系统的交互设计不错,根据菜单就可以快速了解功能,点击就可以进行操作和设定。用过传统NAS的小伙伴都知道,不少NAS一个功能需要在多个功能菜单下分别操作才能完成,操作复杂同时UI交互体验也并不好。极空间彻底将功能整合到一个APP中,功能操作和设定清晰明了,可以说基本无上手难度,很适合零基础的小白用户。如果要完成类似软路由、Docker等高阶功能,还可以通过专业论坛查找相应资料,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咨询客服。 手机是不少小伙伴使用频次最高的数码产品,对手机上的照片和其他资料进行备份还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NAS对手机端的APP并不重视,使用手机厂家的备份服务一般都是付费的(多说手机厂家都会给一个免费的容量,但是基本不够用),这时候搭配使用Z4S的手机端APP,就能快速轻松搞定各类数据的备份,配合完成其他资料的同步、访问甚至调整。相比不少传统NAS厂家需要多个APP组合才能完成多个功能,极空间只需一个极空间APP就可以轻松搞定,使用和管理都比较方便。 电视端NAS基本都是影视和照片体验,所以极空间针对电视端的APP使用也做了不少优化。功能上更加侧重影视娱乐和照片管理,要包含极相册、极影视、音乐播放和文件四个主要功能选项,日常的图片浏览、影视播放、音乐播放以及其他文档的浏览都可以在电视端通过极空间APP进行操作。 影音与下载体验: 对非商务需求的小伙伴来说,NAS最大的用处其实是满家庭观影和数据备份。二狗是个资深电影党,早年囤了不少影视资源,对NAS的追求也持续了好多年。日常使用的话,家里的局域网配合智能电视+NAS就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观影库,各类电影随时观看,资源的选择上也更加自由和多元。这里就不得不说下极空间的大杀器:自带海报墙。虽然对NAS玩家来说,通过KODI、PLEX、EMBY等软件可以实现NAS内资源的海报墙显示功能,但是相对复杂的操作、软件的不稳定性以及高阶功能往往需要付费,自然是没有极空间直接就免费自带来得轻松惬意。 移动端也有功能强大的海报墙功能,配合手机、平板使用也比较方便。海报墙自动识别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实测电影、纪录片等都比较容易识别,不过电视剧方面部分内容识别精度还有提升空间,总的来说海报墙的体验已经十分出色。 手机、平板、电脑等端口可以直接点击播放,如果NAS在电视机旁边的话,还可以通过HDMI口直接连接有相应输出设备内容,也可以使用Z4S直接解码播放输出。由于极空间自带内网穿透,无需复杂设定也可以在非NAS所在局域网外随意访问NAS的资源,简单来说有网络即使是身在异地也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端口直接观看自己NAS中的电影。相比竞品来说,这个体验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简单又实用。 通过海报墙可以直接访问自己感兴趣的电影,观看电影也能方便的对字幕、音轨、声道、图像偏好、解码方式、投屏、码率等设置进行个性化设置。功能和不少专业播放器上有差,但是日常使用也完全足够。有了NAS以后,在电视和电脑上看电影属实方便了不少。 既然是影视爱好者内建内容库,那么很自然的就需要下载,NAS的存在很好的解决了下载的诸多问题。以二狗来说,使用下载工具需要连续工作,工作时使用电脑的话会占用大量电脑硬件资源进而影响日常使用电脑的效率。不过有了极空间Z4S,获取下载连接后轻松的可以让NAS单独将资源下载到NAS磁盘中,完全不会干扰本地使用电脑,夜间也可以让24小时随时待机的NAS来替代电脑进行下载工作。效率和体验都有明显提升,使用NAS下载实在是完美。这里又要DISS传统NAS咯,自带的下载工具很多并不好用,要想流畅下载很多还需要专门进行设定甚至使用Docker版本,操作起来并不轻松。极空间的特长就是简单好用,使用内置下载和迅雷两个工具就能轻松解决各类下载操作。手机、PC等端口都可以轻松操作下载任务,操作实在是简单。 相对来说二狗更加推荐迅雷,极空间这次和老牌下载工具迅雷进行了深度合作,NAS主机出厂就已内置了定制版迅雷。可以轻松完成多种下载协议的支持,同时电脑端的迅雷云盘数据也可以轻松的同步到极空间的迅雷中,多端下载更加方便。 备份体验: 之前二狗也说过,对一般用户来说NAS除了影音娱乐外,最重要就是备份。备份可以确保珍贵数据的安全,无需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使用极空间Z4S NAS也能自己搞定。极空间Z4S的备份功能相对比较全面,同时还能支持手机、PC、平板、MAC等多端口数据备份,当然还有极空间一直都具备的简单易用的特点。 对二狗来说,日常重要的资料主要在PC和手机,这两个端口的备份就十分重要。PC端口的话,可以通过文档同步来实现对应的备份操作,极空间支持单向备份和双向备份两种类型可选。单向备份相对简单,就是把PC文档备份到极空间,这是一种单纯的“增量备份”,极空间上文档的调整不会影响PC上文档的变化,PC文档的删除极空间上的文档也不会删除。双向备份可以让PC中文档自动同步到极空间,PC或者极空间进行改动另外一端也会随之改动(当然也支持多种联动逻辑自定义,具体看自己设置需求)。 具体选哪一种,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来进行选择。不过二狗建议尽量选择双向备份,备份的很多细节都可以详细设置,同时可操作性也比较多。相比单向备份功能功能更全,效率也更高一些。当然,小伙伴也可以独立建立多个单向和双向备份选项,实现不同的备份需求。 手机也有大量的珍贵数据,对二狗来说一般都是拍摄的照片。极空间的手机备份支持微信、相册以及其他文件的备份,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备份文件夹进行操作设定。延续了极空间简单易用的特点,手机备份的相关操作并不复杂。兼顾效率和重要性来看,二狗建议重要的照片和图片文件夹都进行必要的备份处理,其他文件是否备份看自己的需求咯。 网盘也是进行数据备份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网盘资源。目前极空间已经支持百度网盘、天翼网盘和OneDrive三种网盘进行备份。如果有相应网盘数据需要上传或者下载,也可以搭配极空间Z4S来完成。 此外搭配MAC备份、网盘备份和FTP备份,可以实现NAS的更多备份需求。同时在备份中心,还能实现备份到另一台极空间、备份到百度网盘、备份到OneDrive和备份到本台极空间等备份操作。可以说大量极空间支持的大量备份方式,可以轻松覆盖日常的备份需求,操作简单功能也比较强大,对一般用户来说功能完全够用。 相册功能: 极空间支持多端使用,针对用户习惯也做了使用优化,整个相册功能的体验还是十分不错的。首先就是通过极相册可以对NAS中的图片进行管理,搭配丰富的功能还能实现人脸识别、相册分类等高阶的功能。总的来说,搭配极空间的极相册功能使用,可以方便的查找和管理自己的图片资源。 亲友来访,想要分享下最近的拍摄照片的话,完全可以通过电视端的极相册来完成。大屏幕配合丰富完善的图片管理功能,使用起来也是十分方便。 其他功能: Docker功能:极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不过对于高阶玩家来说,丰富的功能体验才是他们永恒的追求。对堵料出色的Z4S来说,支持Docker功能可以很好满足这部分极客玩家的需求。同时极空间在Docker也有不少引导操作,对于有兴趣玩Docker的普通玩家也能起到很好的演示和指引功能,方便用户上手。 硬盘挂载:使用WIN系统习惯后,不少小伙伴访问NAS更喜欢类似WIN文件系统的操作。NAS通过将挂载磁盘功能,可以轻松的将NAS下的磁盘添加到我的电脑中,实现各类WIN系统下的磁盘操作功能。Z4S的磁盘挂载设置更加简单,轻松设定后就可以按照平时使用PC文件夹的方式来访问NAS咯。 亲情设置:同一NAS不同人群实现资料的分类管理,对不少小伙伴来说这个功能很有必要,其实通过极空间的亲情设置就可以轻松搞定。通过亲情设置就可以轻松实现配置内容的共享,管理员可以设置最多6个亲情账号,接入的亲情号可以进行手机资料备份,也可以查看NAS共享给亲情号的内容,但是无法删除NAS中已有的数据。 总结: 不同类型的产品,面向的对象不同对产品的要求也会不不同。NAS从面向极客和商业用户,开始更多的面向普通用户。功能完善、低学习门槛和简单易用是一般用户对这类产品的基本要求。极空间在保持NAS核心功能的同时,将使用体验进行了明显升级,整个操作体验更加简单易用,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就是有手就能用。 Z4S是一款体验出色,功能全面的NAS产品,相对简单易用的操作更是让NAS走向千家万户成为了可能。Z4S很适合追求性能和上手简单的用户,毕竟四盘位+Docker+高配硬件+出色的软件适配可以说让体验十分出色。 当然如果你是和二狗一样的囤片党,或者有疯狂的数据存储需求,那么加购一个硬盘扩展柜也很有必要。极空间自家的A4硬盘扩展柜就是个不错的选择,4盘位+双数据接口+最大88T容量扩展,对家庭用户来说可以说完全够用咯。 以上就是二狗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有NAS相关的内容讨论也欢迎小伙伴们留言。我是二狗,咱们下次见。 极空间私有云 Z4S 四核8G内存 4盘位 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钛金灰 京东:¥3799 去看看 <更多>

王二狗 晒物 2023-02-01 09:19

这款奥睿科UFSD-J-A快闪 u 盘外观时尚简约,速度堪比固态,传输稳定,不掉速,而且体积小好携带,而且兼容多种设备, a 口和 c 口两种接口和多种容量可供选择,有需要的小伙伴还是很值得下手的 速度堪比固态的U盘,奥睿科UFSD-J-A快闪 u 盘使用分享 奥睿科(ORICO)m.2 nvme固态硬盘盒SSD移动硬盘盒m2外置盒Type-C3.1 M2PV-C3 京东:¥95 去看看 <更多>

王炸拆机狂 晒物 2023-01-31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