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常用的电脑输入设备之一,鼠标是我们最常使用到的电脑外设产品,优秀的鼠标不仅会助力我们对电脑的操作使用,还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对于像电子竞技选手这类对鼠标有着特殊要求的群体,鼠标的好坏更是影响着他们的比赛成绩,就算是普通的游戏玩家,拥有一款趁手好用的鼠标,也会极大提高游戏的操作体验。专业电竞选手可能都会有自己心仪的专业鼠标产品,在这里我会推荐让广大玩家和普通用户更容易得到和操作方法更简单和好用的鼠标产品,例如雷柏VT9Pro系列鼠标,它是一款既便宜实惠,又顺手好用的高性能鼠标。 首先是轻量化设计。这款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标属于中大手鼠标,124mm×67.1mm×40.2mm的尺寸可能更适合大多数人使用。它采用了右手对称人体工学设计,适用于左右手使用习惯的人群使用,同时适合手指122或131握法。同时兼顾趴握和抓握两种不同手势的使用方式,因为它的重量约68g,属于一款轻量化的鼠标,使用趴握和抓握方式来操作也不会感受到太大的重量。由于它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减轻了长时间使用鼠标带来的疲劳感,让玩家更加轻松地进行游戏操作。 其次就是它拥有极高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标采用了原相定制版3398光学引擎,加上雷柏智能算法V+无线游戏技术,让鼠标支持4KHz与2KHz回报率,1毫秒响应速度和10米+传输性能,拥有3种抗干扰方式和NORDIC低功耗芯片。 购买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标时可同时选购4K接收器套餐,让鼠标彻底发挥出它最大的性能优势。 3398光学引擎是3395光学引擎的高级定制版,因为它能支持11档LOD静默高度可选、50-26000DPI灵敏度可调(通过双DPI切换键,预设7档DPI可快速切换)、650IPS追踪速度和50G加速度。是许多专业电子竞技鼠标都在使用的光学引擎。更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够更准确地捕捉鼠标的移动轨迹,为玩家提供更细腻的操作感,更快速的响应速度可以快速地响应用户的操作,从而帮助玩家更好地掌控游戏。 第三就是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标拥有超好的手感。由于鼠标采用了欧姆龙5000万次轻脆手感微动和电竞级100万次刻度手感滚轮,并且采用了雷柏C+click分离式按键预压校调技术,按键手感一致性和按键触发回弹都采用了独立校调,让鼠标的按键按压时拥有超好的手感。通过专用的软件,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标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对按键和滚轮进行定制化设置,让玩家更加舒适地进行游戏操作。 第四就是专业化的自定义按键可编程。上文所说,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通过专用的软件可以设置按键和滚轮的回馈性能,它还可以通过软件对鼠标的按键进行自定义编程。1+9个自定义按键可编程,还可以通过板载存储与云存储自定义驱动设置,从而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自定义驱动,也可以共享给朋友使用自己的编程驱动。 第五就是鼠标支持超长时间的续航和无线充电技术。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内置800毫安时锂电,1KHz回报率下满电量连续使用续航约160小时,通过选购无线充电模块,可以更换鼠标底部磁吸充电模块拓展仓,再配合无线充电鼠标来实现永不掉电的永动模式。 第六就是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标拥有其它许多贴心的小设计:一是鼠标采用了有线/无线双模式连接,赠送的伞绳有线数据线好用不绕线的同时也更耐用,鼠标底部磁吸收纳接收器更方便;二是鼠标底部设计的特氟龙脚垫让鼠标更顺滑,而且随鼠标赠送多一套备用脚垫;三是为了让用户好的手感,鼠标还赠送了侧裙防滑贴和按键防滑贴;为了方便用户连接数据线,雷柏还赠送了USB置换器。 针对手小的女性用户,雷柏VT9Pro无线游戏鼠标还设计了一款同样性能而体积更小的中小手鼠标:雷柏VT9ProMini无线游戏鼠标。它的尺寸是120.1mm×65.8mm×37.5mm,比雷柏VT9Pro更小更轻,重量只有65g,这款雷柏VT9ProMini鼠标更适用小手的女性用户使用。 综合上述,如果你想一款手感、性能、颜值均在线的鼠标,那这款雷柏VT9Pro/VT9ProMini无线游戏鼠标一定合适你。 <更多>

潮数码科技汇 晒物 01-15 16:59

相信很多玩家被主机的走线困扰过,特别是机箱正面的走线,怎么布局都没法完美隐藏。不过现在这个困扰有了解决方案,微星这次推出的MSI B760M PROJECT ZERO零主板就完美隐藏了正面所有的接口,配合支持背插的MAG PANO M100L PZ黑刃或者白刃机箱,双剑合璧的组合,让所有凌乱感彻底消失不见,让玩家一步到位搭建出更炫酷的主机。 我这套主机使用了INTEL14700K和MSI B760M PROJECT ZERO背插主板,机箱使用的是支持背插的MAG PANO M100L PZ 白刃,显卡使用的是影驰20周年RTX 4070纪念版,可以看到机箱主仓内几乎看不到任何线束,极致简约。 这款MAG PANO M100L PZ 白刃机箱的外观非常别致,几何结构的海景房设计,官方宣传具备270°的全景视野,搭配上RGB灯效后,颜值相当出色。 影驰20周年RTX 4070纪念版也采用了隐藏式的接线方式,显卡背部可以完整展示。 机箱的散热表现也相当出色,风道构建合理,还能通过增加各个位置的风扇来进行增强。 背插主板和支持背插主板的机箱的组合也让装机过程变的更加的轻松,即使加载了多枚风扇也显得手到擒来,毫无障碍。 背插主板-MSI B760M PROJECT ZERO零开箱 作为微星推出的全新背插主板,这款MSI B760M PROJECT ZERO的包装采用了全新设计,蓝色为基调的配色风格相当清爽。在包装正面可以看到产品的实物展示和型号等信息,包装背面则是各类特性的详细介绍。在主板底部M2冰霜铠甲上可以看到醒目的ZERO标识,识别度非常高。 主板内包装优化了盒式的开合方式,让整个开箱过程更具仪式感。配件也相当齐全,包含了SATA线、鲨鱼鳍Wi-Fi天线,M.2螺丝,说明书质保卡等。 主板采用MATX的规格,布局方面和大家熟知的迫击炮基本类似。但是作为背插系列主板,MSI B760M PROJECT ZERO这块主板周边的24Pin电源插口,8+8PIN的处理器供电接口,以及SATA,USB和机箱风扇接口等均被转移到了主板背面,主板正面看起来更加的简洁。仅在内存插槽附近,保留了4个EZ Debug LED指示灯,可以让玩家直观的看到各个模块的自检状态。。 处理器接口方面,使用的是LGA 1700插座,可以支持英特尔第12,13,14代酷睿桌面处理器。 供电方面,B760M PROJECT ZERO采用了 12+1+1相智能供电电路,主控型号为RAA220075,配置第三代钛金电感和75A的DrMOS,可以稳定输出400W以上的功率。并配置一体式VRM散热片,散热表现极其出色,即使搭载14900K处理器也能轻松应对。 内存方面,虽然是MATX规格,但这块B760M PROJECT ZERO依然配置了4条DDR5 DIMM插槽,单容量32GB,最大容量128GB,支持双通道DDR5 7800+MHz(OC)频率。通过微星自研的Memory Try it技术和内存简易超频技术,可以让玩家进一步优化内存性能。 主板的左侧提供了2个全尺寸的PCIe x16插槽,1个PCIe x1插槽和2个Gen4硬盘接口,所有M.2硬盘均标配了冰霜装甲。其中靠近处理器的第一根PCIe x16插槽为CPU直出通道,支持PCIe 5.0x16规格,可以提供最高128GB/s的带宽,并配置钢铁装甲和SMT焊接工艺,安装显卡时可以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避免显卡意外弯曲。 声卡配置的是大家相当熟悉的小螃蟹芯片,设计上增加了凭遮电路和高品质专用音频电容,可以保证声音输出纯净无干扰。 作为背插主板,从主板侧面看,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接口都已经转移到了主板背部,正面看不到任何的针脚。 主板背部的各类供电接口,数据接口,PIN脚,风扇,RGB接口一应俱全。各类接口布局还是大家熟悉的位置,不用担心找不到对应接口,主板背面的供电接口方面也没有缩水,直接给到了8+8Pin的组合,可以完美适配大功率电源。背面的24Pin供电接口边上设置着主板前置接口,除了常规的前置USB-A外,还提供了前置TYPE-C接口,可以方便玩家搭配各种中高端机箱使用。 主板IO模块方面采用了一体面板设计,提供了1xDP、1xHDMI、4xUSB 2.0、3xUSB 3.2 Gen 2、1xUSB 3.0 Gen 2x2 20GbpsType-C、7.1声道输出和1x光纤音频口。网络方面,主板配置了Intel AX211 Wi-Fi 6E无线网卡,并提供了一个2.5Gbps网口,配置相当豪华。 背插机箱-MAG PANO M100L PZ 白刃 当你选择了背插主板,那么MSI这款支持背插主板的机箱MAG PANO M100L PZ绝对可以让你达到双剑合璧的境界。这款机箱依然使用了环保纸箱包装,正面可以看到机箱型号和结构设计图,颜色方面提供了黑,白两色选择,被玩家们简为黑刃和白刃。 这款机箱的外观非常的别致,它采用了目前最流行的海景房结构,并在正面两侧加入了切面设计,进一步优化了可视角度。机箱外形棱角分明,线条硬朗,整体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相当优秀,具体尺寸为440x235x405 mm,可以支持MATX和ITX规格的主板,同时也支持背插设计的主板。 由于这款机箱体型小巧和海景房属性的关系,所以更适合放在桌面使用。机箱的IO面板也专为桌面使用所优化,集成在了机箱右侧底部,让玩家可以触手可及,包含电源键,TYPE-C和USB-A接口,多功能耳机MIC二合一接口和LED独立控制按键。 机箱顶盖同样增加了切面设计,和机身整体设计语言保持一致,立体感更强。配合大面积的进气栅格可以提供充足的散热空间,并且找顶盖内部对应位置还配置了磁吸式防尘网进行保护。 解锁顶盖背部两枚锁定螺丝,可以快速拆卸顶盖。机箱顶部设置了完整的风扇支架,可以安装最大360水冷冷排,3*120mm风扇或者2*140mm风扇。 机箱底部采用了一体式的脚撑设计,脚撑面积更大,支撑也更加稳定。抽拉式的防尘网带有框架式的骨架,结构强度更高,后期维护也非常便利。 机箱内部采用下置电源仓的设计,内部空间还是相当充裕的。并且由于是海景房的设计,所以电源仓只占用了底部约2/3的空间,电源仓外侧可以看到龙盾标识,识别度相当不错,机箱侧方可以安装3x12cm风扇。 机箱的厚度只有235mm,机箱背面提供了5个PCI卡槽。底部的电源仓还预留了走线槽和2个12mm风扇位,显卡的电源线走线槽也做了专门的优化。机箱底部前侧是一个独立的硬盘支架,可以同时安装3.5英寸HDD和2.5英寸的固态。前置面板采用了卡扣式的固定方式,锁定的很紧固,不易脱落,不过拆卸也较为困难。 机箱背面空间非常简洁,左右分区的布局,底部电源仓相当宽敞。机箱背板上已经为背插主板预留了开槽,各种理线的窄带口都预留的相当充足。电源仓内部增加了额外的硅胶脚垫可以避免电源意外划伤并且减少震动,空间方面也相当充裕,官方显示最大可安装200mm的电源。 装机体验 这款机箱放进我们的MSI B760M PROJECT ZERO零背插主板后,基本就显得相当饱满了,独身定制的味道颇为浓郁。 机箱顶部预留了普通主板的走线槽,显然也支持非背插主板,并且为360水冷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机箱底部同样预留了走线槽,并且预留的底部间隙也足够安装2个120mm进气风扇来优化风道。 固定主板后,可以看到MAG PANO M100L PZ机箱背板的背插开槽和MSI B760M PROJECT ZERO主板的背插接口完美契合。 这是位于主板顶部的双8Pin CPU供电接口。 这是位于主板侧边的24Pin背插接口,前置USB-A接口,前置TYPE-C接口,SATA硬盘接口。 底部的背插接口分成了左右两段,左侧是HD-AUDIO和SATA,右侧是USB,风扇供电,ARGB,各类Pin脚和主板控制接口。 机箱背板对应CPU插槽位置的模块是可以独立拆卸的,开孔面积相当大,拆卸后我们可以更方便的给CPU安装散热器或者更换其他散热设备。 机箱自带的数据线包含了TYPE-C,USB,主板连接线,并且还增加了独立灯线控制。 安装时,可以看到最大号的USB-A数据线为背插主板进行了优化,90转角头可以更便于走线理线,非常人性化。 电源方面使用的是安钛克的NeoECO 1000G M全组模电源。这款电源已经全面支持ATX3.0和PCIe5.0,可以完美支持最新的40系列显卡,白色型号也和机箱主板完美契合。 这款NE1000电源采用全桥LLC谐振 +主动式PF + DCIDC + 同步整流的豪华方案,配置全日系电解电容,获得80Plus金牌认证,并且在转换率方面达到了92.71%,直逼白金水准。电源配置全组模接口,拥有ATX3.0和原生PCIe5.0规格,提供了独立的12VHPWR接口,专用12VHPWR支持最高600W的功率输出,可以应对各类顶级显卡的供电需要。 安装后,电源背部还提供了独立的电源开关按键和一键启停开关,日常使用起来更加的便利。 机箱的电源仓可以兼容长度在200mm内的大型电源,而这款安钛克Antec NE1000的电源长度只有14cm,娇小的机身尺寸,全扁平线的组模线,为机箱走线理线预留更加充足的空间。 这里是安装电源和数据线后,简单走线展示。 显卡供电线方面,电源仓顶部的走线槽专门优化到了外侧,更为合理。 机箱侧面板采用的是快拆式的设计,布线完成后可以很方便的扣上。面板上大面积的散热栅格设计,三段式的布局,优化了机箱散热。 散热器方面,这款机箱顶部可以安装360水冷,或者高度在175mm内的风冷。我这里选择的是水冷,安装后可以看到机箱顶部空间还是相当充裕的。 为了让这款海景房机箱的颜值最大化,我还为机箱增加了5把ARGB风扇进行辅助散热,不过风扇数量大的付,需要准备好一拖几的数据线或者风扇HUB。 这里装完风扇后,可以看到机箱主仓内,除了显卡的电源线看不到任何其他线束外露,非常完美。 为了完美适配背插主板和机箱,这次显卡选择的是影驰的GeForce RTX4070 20周年纪念版,这款显卡的包装非常华丽,包装尺寸也相当夸张,包装正面除了可以看到显卡型号,20th周年纪念标识外,3年质保和支持个人送保的的标识也格外醒目。 显卡内外双重包装和豪华的布局让开箱过程极具仪式感。配件方面,除了显卡本体,说明书质保卡,还赠送了20周年专属ARGB显卡支架、RGB同步线,全金属螺丝刀等。 影驰GeForce RTX4070 20周年纪念版采用了纯白配色,机身造型流畅,圆角处理让它更显精致。显卡正面安装了两把100mm正叶风扇,并搭配了可拆卸的透明上盖,支持玩家自行DIY设计。风扇右侧设计了一个夸张的散热窗口,可以看到内部巨大的散热鳍片和5根Φ8mm 镀镍复合热管。 显卡背面配置白色全尺寸装甲,不仅能看到标志性的GEFORCE RTX字样,还能找到影驰GALAX 20th的专属设计。显卡的整体长度达到了344mm,尺寸非常巨大,在显卡背面还配置有1枚90mm的反向风扇,和正面风扇组合,可实现高流速的进出风循环。所有风扇均采用折角扇叶设计,并支持智能启停,散热性能优化到了极致。 影驰20周年GEFORCE RTX 4070支持双BIOS设置,在显卡顶部隐藏了一个档位切换按键,标准S模式下,功耗为200W。当用户切换到出厂预设的P模式,显卡频率会被加速到最高2610MHz,功耗会提升至215W。 显卡的厚度为2PCI,提供了3×DP 1.4a+1×HDMI 2.1接口,可以让用户同时连接多台设备使用。 显卡采用8Pin电源接口供电,接口采用隐藏式设计,被设置在了显卡底部,通过拆卸磁吸式背板,可以很方便的安装电源。 电源线插上后,改善金属背板,就能很好的隐藏线束。 把显卡插入主板后,可以看到机箱对长显卡的支持非常友好,即使安装上如此长的显卡,主仓内部依然还有不小的余量。 因为显卡非常长,虽然主板提供了钢铁护甲,但是我还是准备装上影驰配送的20周年专属ARGB显卡支架。 最终的装机效果就是这样了。 使用体验 主机点亮后的样子可以说是相当令人满意,MATX中塔机箱的尺寸小巧精致,非常适合摆放在桌面上使用,配合菱形切面的全景玻璃面板,不管是硬件展示效果还是电竞氛围的渲染都相当出色。 主机的硬件配置方面信息如上。 通过MSI CENTER软件的炫光灯效管理,可以给机箱定制各种不同的灯效方案。 由于MSI B760M PROJECT ZERO零主板所有的接口都隐藏在主板背面,通过全景玻璃,再也没有各种凌乱线束的干扰,甚至之前一直让人挠头的24PIN电源线也能彻底隐藏,视觉表现可以说是又上了一个档次。 MSI B760M PROJECT ZERO零的BIOS是大家熟悉的味道,但是它拥有自己的PROJECT标识,目前的BIOS版本已经升级到了1.10版本。 在这个版本下,微星已经为玩家开放了CPU SA电压模式调节,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超频还是降频。 这里为了优化功耗,我给CPU调减了0.05V,算是聊胜于的简单尝试。减压后的14700KF,电压显示为1.309V,此时单核得分688.4,多线程得分14616.8,可见性能方面没有太大影响。 散热器方面,我这里使用的是乔思伯的光影鼓TW7-360幻彩水冷,立体光效冷头相当别致。 散热表现方面,14700KF的待机温度可以稳定在28℃左右,FPU烤机温度可以稳定在90℃,算是中规中矩。 内存方面,在BIOS的OC超频菜单中,通过MSI的MEMORY TRY IT!功能,玩家可以轻松榨取出内存的最大潜力,这里我直接挑战了8000Mhz。 超频一次成功,默认7000MHz的内存可以稳定运行在8000MHz状态下,此时影驰名人堂HOF DDR5高频套条的时序为CL40-47-47-128。 显卡方面,影驰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采用的是AD104-251核心,具备5888个CUDA核心,其默认频率为1920MHz,boost频率高达2610MHz。 用鲁大师进行简单测试,主机综合得分238W,其中显卡得分59W分,表现非常的强悍。 游戏测试方面,因为我使用的是2K电竞显示器,所以这里就以2K分辨率为基准。影驰20周年GEFORCE RTX 4070已经全面支持DLSS3,目前很多新游例如“死亡空间”“火星孤征“和“Forspoken”等都已经全面支持DLSS3技术,未来应该也会越来越普及。 其他各种主流3A游戏运行起来也毫无压力,非常的流畅。 显卡2正1反的风扇组配合巨大的散热模组,能够迅速吸收GPU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迅速均匀传递到热管。即便开启超频模式,它也能将温度压制在65℃内,支持智能启停的风扇噪音也微乎其微,整体表现相当出色。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机箱底部的IO模块,对于桌面使用的用户来说也是格外的友好,各种借口使用都是触手可及。 总结 微星这次推出的MSI B760M PROJECT ZERO零主板搭配支持背插的MAG PANO M100L PZ白刃机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装机思路。不仅机箱内部硬件展示效果更加出众,各种RGB电竞氛围的渲染也更加的纯粹。如果你想组装一台外形小巧精致,布局纯净又高颜值的MATX电竞主机,它们应该会是你的最佳选择。 <更多>

胖头鱼Moomin 晒物 01-15 15:19

非常感谢数字尾巴的体验活动,让我这次有机会体验到西部数据WD Blue™ SN580 NVMe™ SSD。收到的时候,由于原本的兼容的机子出了问题,给了朋友的电脑测评,可是朋友机子同样也是由于长期未使用而无法直接在主板上测试,最后选择了硬盘盒使用。 更高的兼容度 采用纤薄的M.2 2280外形设计,与时下的笔记本和台式机几乎无差兼容,不论是换盘还是加盘,都很方便,使用时不用担心兼容的问题,我用硬盘盒测试时,也是装好后格式化,即可使用。同时DRAM-less的设计,对使用中的电脑不会造成额外的过大负担。 更快的数据读写 PCle Gen 4.0接口,顺序读取的速度可高达4150MB/s(1TB和2TB的型号)日常繁重的文件也能轻松处理。 由于我最后测试的机子是Mac mini 2020款+绿联CM642,电脑只有雷电3和USB4的接口,有测试时3400MB/s以上的读取速度也大体上能让人满意了,一个5GB的文件,从Mac的桌面上拷贝到盘里,也是三秒内的事情,特别的爽,日常的文件更是不用多提,基本是读秒的体验。 更安全的使用 其中2TB的版本有高达900TBW的保障,并提供长达5年的有限质保,我手上的1TB版本也有600TBW的保障,日常存储资料也多一个放心啦。 更大的内容存储 最高达2TB的存储空间,在我日常的创作中,更多的应用程序、数据以及媒体资料,都能很好的存储,原本电脑1TB的硬盘有点吃紧,现在倒是可以再战几年了。 写在后面的话 这是一款更适合创作者使用的大容量硬盘,在400多的价格即可拿下,对于读写速度、容量、安全有需求的朋友着实可以考虑西部数据WD Blue™ SN580 NVMe™ SSD。 声明:内容由AnU安多桑根据产品体验撰文及拍摄而成,部分信息参考品牌方公开披露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作他用,侵权必究。 <更多>

AnU安多桑 晒物 01-14 12:59

机箱就上海景房,通透漂亮还有光。无论是新装电脑的普通用户,还是DIY电脑爱好者,海景房、白色机箱是今年的流行趋势。海景房相对于以往的机箱,特色就是更加通透,可以更好的展示里面的硬件。 虽然很多机箱宣传是海景房机箱,但海景房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透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同时,由于少了前面板的进风,海景房如果设计考虑不全,也有散热方面的不足。所以,现在聪明的厂商,就会既考虑更加通透,同时也会考虑到散热方面的问题。最近安钛克推出了一款全景式海景房机箱C8,不但是全景展示硬件,而且还支持E-ATX主板,更有良好的散热设计,我也是第一时间就入手了。今天就同大家分享下,这款安钛克C8全景式海景房机箱C8的装机过程。 这款机箱包裹的很厚实,厚厚的泡沫垫,起到很好的防震效果,所以不用担心运输途中会造成的损害。 拿掉外面的泡沫和塑料袋,就可以看见机箱本体了。机箱是全白色的,正面和侧面是玻璃,从外面可以清晰看见里面。顶部则是白色的金属丝网。这款机箱是全塔机箱,尺寸是464 x 303 x 476mm(前后/宽度/高度),同时也有黑色款可以选择。我入手的这款是没有自带风扇的,那么这个系列,问过客服,后续会有带ARGB风扇的款可以选择。 机箱底部,四个很大的橡胶垫脚,一个白色的全尺寸过滤网横穿底部,可以实现从底部进气的目的。同时它也是抽拉式的,取出来清理也很方便。 将出厂保护膜撕掉,里面就更加清透了。玻璃采用的是4mm无钻孔钢化玻璃,更安全。 从正面看,清澈透底,一样可以看见尾部的挡板。毫无疑问,这个电源是放在了机箱的背部。同时也可以看到,到背板的穿线孔有橡胶垫防护,也是直角的。 从背面看,有8片PCIE插槽挡板,左侧无疑是电源位置,竖排的。后置风扇支持12cm和14cm的,通常来说很多机箱只支持12cm,这一点有优势。右侧板也是全部布满了金属网孔,散热效果肯定不错。 机箱面板的接口位于顶部,带有防尘塞,包括有电源接口、音响接口、2个USB-A接口、一个USB-C接口支持10Gbps高速传输,以及复位按钮。 然后,有一个硕大的陪嫁盒,哦不,是配件盒,看上去感觉酷毙了。 打开之后,有说明书、一个螺丝配件盒,以及捆扎带等。 机箱的顶板、玻璃面板、侧板都是采用了快拆设计,无需工具就可以直接拆卸非常方便。具体说就是这里扣住拉起即可。 看,轻松就把顶盖取下了。顶部支持120/140/240/280/360mm水冷,支持3x120 / 3x140 / 2x160mm风扇。可以说,这个顶部空间非常宽敞。 同样的手法,将侧板和侧板玻璃也卸下,前面板玻璃后面也卸下来了,这样安装更轻松。我们看这个机箱,它采用了0.8mm高强度钢材,框架非常结实。上部、下部、右侧各有2个穿线孔到背部,穿线孔均有橡胶防护。机箱支持E-ATX/ATX/M-ATX/ITX主板,规格丰富。右侧同时还支持安装风扇/水冷,支持3 x 120 / 2 x 140mm风扇,或者120/140/240/280/360mm水冷。 我们从右侧面看看,左侧是安装风扇/水冷的位置,在顶部有个IO屏蔽板,机箱面板的接线隐藏了起来。同右侧区域之间有一个导流板隔开。右侧上下各有一个2.5英寸SATA硬盘支架,每个支架可容纳2个硬盘。靠下的位置则是3.5英寸硬盘支架,可以容纳2个硬盘。 顶部硬盘支架,可以方便的取下,只需用手拧松一个螺丝即可,支持2个2.5英寸硬盘。 中间的3.5英寸硬盘和电源托架,电源托架底部有橡胶垫防护,可以有效的避免电源剐蹭。 硬盘支架都可以取下,方便安装硬盘。 取下硬盘支架和导流板后的样子,可以看到面板导线有3个万能贴束线带收纳,同时横向也有一个束线带,理线空间宽90mm,足够使用。而左侧的宽度也有50mm,方便风扇、水冷的走线。 回到前面,将前面的玻璃面板取下,这个框架更加清晰的展示在眼前,安装更加方便了。 首先安装主板,主板是七彩虹的iGame Z790 D5 Flow,一款全白色的ATX主板。它的价格不到2000元,但是用料达到了3000元的级别。18+1+1 相数字供电,单相最大电流90A,8层PCB板子,2盎司铜、钽电容,堆料十足。大面积的散热装甲覆盖,实现良好的散热。漂亮的白色外观、流线型波浪形的设计,让整块主板富有艺术气息,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 BIOS简单易用,超频设置容易。实测超频效果好,主板对于超频有着良好的支持,可以实现轻松的超频目标,实在是一块非常超值的主板。 空旷的框架,安装起来更加容易,这也是海景房机箱的一个优势。先安装好主板,这个角度看,是不是别有洞天。 接下来,就是决定水冷散热器安装了,考量之下,决定还是先传统的安装在顶部。所以右侧这个位置,就作为进风,使用的是鑫谷的反向风扇,3只120mm的白色风扇。 安钛克这款机箱,支持上下风道,底部加装风扇可以实现从底部到上部的垂直风流,有助于显卡散热。这里使用了乔思伯的反向风扇,3只120mm风扇,支持硬插接连接,减少线材。 安装好后的效果,下面就是要安装水冷散热器了。 水冷散热器选择的是微星的360水冷MAG CORELIQUID E360 WHITE 寒冰白色限定版。具有漂亮的白色外观,不错的冷却能力,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冷头表面是铜制底座,内置高密度水道。冷头是双腔体设计,支持270度旋转。叶片的材质是低杂质丙烯酸,质感很好,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ARGB彩光效果。风扇使用了FDB轴承,可以减震减少噪音。它支持Intel和AMD平台,同时带有降速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将SSD硬盘和3.5英寸机械硬盘安装到支架内。 最后安装硬盘支架,然后安装电源,接好电源线。电源是鑫谷GW850W全模组ATX3.0电源冰山版,带有12VHPWR原生16pin接口,ATX3.0高标准打造,PCIe 5.0原生支持,80PLUS金牌认证。做工精良,设计优秀。采用LLC Pro + DC-DC准白金架构,自主研发LLC Pro架构+独龙冰酷散热片,方案成熟。采用105°/420V高规格电容,DC-DC加入固态电容,无论从设计还是做工到材料,都十分不错,值得选择。 然后前面机箱安装显卡和内存。显卡是蓝宝石的7800XT极地版,它全身覆盖了纯白的金属铠甲,拥有3840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超频至2475Mh,拥有16GB GDDR6显存,256 bit位宽,8+8Pin供电。显卡使用了14层PCB,能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使用5根镀镍热管,搭配三把双滚珠轴承风扇,飞翼造型叶片,能提供更大风压和风量,保证显卡温度的稳定。内存是宏碁的掠夺者DDR5内存,性能卓越。 背板这里整理好线材,并安装好导流板。我们看背板这里空间很宽敞,有很多的走线富裕空间。而且接线也很容易。 搞好右侧板,金属网孔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 这是从后面看的效果。 回到机箱侧面,安装好了顶部面板和侧面的玻璃面板,安装就结束了。哦,我忘记什么时候装的后面的风扇了,哈哈。这样一共安装了10个风扇,顶部3个、右侧3个、底部3个、后面一个。 接好电源看看效果,海景一片蓝。 瞬间又变成了七彩。 换个角度看看,这是大家正常使用电脑的角度。我们看里面的部件一览无余,非常清晰。虽然机箱是全塔机箱,但是在桌面上一点压迫感也没有。侧透玻璃很干净,仿佛没有一样。 这个是从机箱正面的角度看,通常这里是看不到的,现在看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关闭电脑,接上显示器再重新启动,顺利进入了系统。 总的来说,这款安钛克C8全塔海景房机箱还是挺满意的。白色主题+全透海景房,呈现漂亮的桌面效果。全塔机箱宽大,最大支持E-ATX主板,适应性强。免工具快拆装设计,让安装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良好的风道支持,支持垂直风道,上、下、侧面具支持360水冷安装,最多可安装10支风扇,实现良好的海景房通风和散热环境。背部空间宽敞,布线安排轻松,安排合理,支持长电源、支持4只2.5英寸硬盘和2只3.5英寸硬盘,满足各种需求。 <更多>

如风飞天虎 经验 01-13 18:49

一、前言 自从Intel 13代CPU和老黄家的RTX40系显卡发布后,DIY直接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即核心硬件的功耗越来越大,发热量越来越大,其成品体积也越来越大。 对于这一变化的好坏咱姑且不论,毕竟硬件的发展是由核心配件的厂家主导的,咱玩家也起不了什么决定性因素,不过这一变化却对于下游厂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谁能搞定功耗、发热及体积问题,谁的配件就是好配件。 安钛克作为老牌机电厂家,自然精于此道,之前推出的Performance1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不过近期又开始流行海景房机箱,安钛克也不甘示弱,推出了C8系列海景房机箱,该机箱采用全塔式设计,采用左右分仓式结构,不仅能装,而且散热能力非常强。该机箱共有黑、白两种配色,今后还会推出ARGB升级版及全景房系列,今天我们先分享一下其中的黑色版吧。 二、开箱介绍 机箱外包装还是一如既往的简约环保型牛皮纸盒。 机箱的参数规格使用多国语言印到了侧面,从表中可以看出,机箱最大支持210mm的长电源、175mm的高塔散热器、440mm的长显卡,机箱还支持多把风扇、可同时安装3个360水冷,扩展性非常强悍。 机箱采用海景房式设计,前部、左侧面板均为钢化玻璃,配合无A柱设计,可将机箱内的光效与硬件一览无遗。 机箱顶部采用大面积开孔设计。 顶板采用碰珠式设计,支持免工具拆装。拆下顶板后,可以看出,机箱顶部可以支持多把风扇及360水冷的安装(具体支持的规格详见参数规格表)。 机箱顶部的I/O接口标配了开机键、二合一音频接口、2个USB3.0接口、1个USB 3.2 Gen2 Type C接口及重启键,所有接口均采用防尘塞保护,这一点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机箱尾部一览,可以看出,机箱采用左右分仓式设计,这样的好处是,左右仓都有独立的风道,互不干涉,散热效果更好。 机箱的左右侧板均采用碰珠式设计,可实现免工具拆装。同时左右侧板采用了防脱落设计,打开后不用手扶,也会被限制在一个角度内。 机箱右侧板采用全孔网设计,为电源及竖置的冷排(风扇)提供了进风口。 机箱底部采用开放式设计,配合大面积可拆卸式防尘网,能够兼顾散热与防尘。 打开侧板,看看机箱内部结构。 可以看出,由于机箱采用了全塔式结构,所以内部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基本上能够完美兼容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件。 机箱背部一览,可以看出,电源仓和硬盘仓位于这一侧,同时机箱提供了深达90mm的理线空间,即便是手残党,也能无忧理线。 机箱左侧还提供了一个风扇/冷排支架,能够安装较厚的风扇及冷排,玩家无需担心兼容性问题。 硬盘仓特写。 机箱的用料也是非常扎实的,其中电源仓处的厚度为1.00mm,主板托盘的厚度为0.94mm。 三、装机体验 装机所采用的配件如下。 装好后的正面效果,可以看出,机箱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装满配件后,尚有不少空余。 背线效果也不错。 盖好侧板的效果。 尾部效果。 烤个机试试(室温22.6℃),可以看出,AIDA64单勾FPU烤机稳定后,CPU各P核心的平均温度在80℃左右,各E核心温度在70℃左右,这样的散热能力还是很强的。 GPU采用FurMark烤机5分钟后,核心最高温度为59℃,这温度控制也非常不错了。 四、总结 在这个CPU和显卡依靠暴力堆规模提升性能的年代,核心硬件的功耗和发热越来越大,体积也随之暴增,这无疑对配套的机电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机箱来说,不仅要满足能否装得下的问题,而且还要设计合理,拥有优秀的风道和散热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目前硬件发展的趋势。 从本人的使用体验来看,安钛克 C8机箱空间大、设计合理、海景房效果突出、温度控制给力,表现十分优秀,非常适合组建各种高端及发烧级平台使用。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配机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更多>

搞机之道 晒物 01-12 16:59

1.国产存储崛起 近些年随着国产存储的飞速发展,直接将存储价格拉到了新低,双十一期间各种白菜价PCIe3.0 SSD固态硬盘让装机党们欣喜若狂。接下来存储品牌的战火已经蔓延到PCle 4.0高端固态硬盘领域。在这个竞争态势下,谁会暂时领先,谁会笑到最后都还是未知数。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新面孔”,佰维存储。其实佰维自成立以来就深耕半导体存储行业,有大量B端产品在生产,也一直是很多消费级存储品牌的封测厂家。近些年来,更是取得了几家国际大牌存储业务的运营授权,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HP、Acer、Predator掠夺者等,它们的存储业务就被佰维包下来了,从产品开发到上市营销和售后都是佰维来做。现在佰维已经成为一家集硬核研发技术实力、丰富的成功运营经验、稳定的供应链资源于一身的存储领域几家上市公司之一。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更加专注于国产存储行业,推出了不少经典产品。今天这款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就是其冲击国产高端存储的先锋之一。 2.佰维悟空系列 WOOKONG NV7400属于佰维的高端电竞产品线“悟空WOOKONG”系列,该系列采用了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英雄“悟空”来进行命名,代表着佰维专注于存储行业的决心,和对自己技术实力的信心,悟空是经典的也是时尚的,看来佰维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采用长方形纸盒包装,正面印有固态硬盘实拍图和黑红色的混沌黑洞,是不是寓意着悟空系列和NV7400的横空出世? 包装背面印有一些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产品规格以及生产信息,中间还设计了一个小天窗,可以一眼看到固态硬盘。 从侧面打开纸盒包装,拉出一个透明塑料盒,里面包裹着固态硬盘,另外还有一把安装专用的带帽双头螺丝刀、一颗硬盘安装螺丝、一份中英文说明书。 佰维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采用了单面PCB设计,尺寸非常小巧,使用了常见的2280规格(长80mm,宽22mm,厚2.45mm)。可以兼容台式机、迷你主机、笔记本电脑、NAS等设备,另外它还兼容PS5游戏机可以轻松实现扩容,4TB的超大容量彻底解决存储焦虑。 3.高端旗舰素质 作为佰维冲击国产高端存储的代表作,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使用品质更佳的3D TLC内存颗粒,搭配PCIe4.0旗舰级主控,其官方标称顺序读取速度达到了惊人的7450MB/s,顺序写入速度6500MB/s,随机读取写入IOPS为900K,其他容量的版本还能达到1000K IOPS,性能相当给力,妥妥的一线旗舰水平。 高端旗舰存储光硬件强还不行,佰维还将业内不少先进技术应用在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上面。比如:HMB、Smart Cahce智能缓存、Zip数据压缩等技术。HMB技术直接打通主控与系统内存,使用系统内存将大大提高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Smart Cahce智能缓存在NAS等混合硬盘类型部署时相当有用,而Zip数据压缩技术将节约存储空间减少传输时间。 稳定性方面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也有重点考虑,首先是散热方面,它采用了先进的超薄石墨烯散热贴,别看它这么纤薄,散热效果确实给力,彻底告别了以前厚厚的硅胶条加金属散热片的组合。同时还搭载了智能温控算法,始终为固态硬盘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另外它还使用了先进的4K LDPC纠错算法,可以提升固态硬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拥有4000TBW的写入量。 4.实际体验 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固态硬盘插入Z790主板固态硬盘插槽,然后轻轻一按,将档杆拨过来卡住即可。超薄石墨烯散热贴上头戴凤翅紫金领冠、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相当霸气。 开机后固态硬盘已经自动挂载,首次使用需要进行一个分区格式化,格式化后可以看到新盘符E:出现,总容量3.72TB,剩余可用容量3.72TB,超大的存储空间无论囤电影还是安装大型游戏都不用担心空间问题。 运行CrystalDiskInfo软件查看一下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的信息,其健康状态良好,硬盘传输模式支持PCIe4.0x4高速传输,支持NVM Express2.0标准,通电次数为3次,通电时间0小时,新盘无疑。 运行CrystalDiskMark软件对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进行测试,其顺序读取速度达到了7116.12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了6512.52MB/s,超快的硬盘读写速度在电脑开机、游戏加载、软件运行方面优势非常明显,避免出现影响体验的卡顿与延迟现象。 使用TxBENCH软件复测一次,测试结果接近。 超快的硬盘读写速度,使用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无论运行软件还是拷贝大型文件都非常迅速,在固态硬盘上面玩赛车游戏加载速度比PCIe3.0的固态硬盘要快不少,在游戏中驾驶豪车风驰电掣,没有出现任何卡顿或延迟现象,可以尽情飞车体验速度与激情。 为了验证固态硬盘的稳定性,我们使用鲁大师进行一个温度测试,看看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的散热表现以及稳定性究竟如何,轻松通过测试,在测试的时候用红外测温仪测试一下固态硬盘表面的温度才33.3度,温控相当出色。 5.总结 佰维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使用了优质的3D TLC内存颗粒,搭配了HMB、智能缓存、数据压缩、4K LDPC纠错算法、石墨烯散热、智能温控算法等先进技术。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是PCle 4.0固态硬盘旗舰水准,读取速度至高可达7450MB/s,可以大大提升整机的性能。佰维提供五年质保,只换不修售后无忧。如果你正打算要买一块高速稳定的固态硬盘,佰维悟空系列NV7400 4TB PCle 4.0固态硬盘值得一试,支持国产从你我做起! 佰维(BIWIN)4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NV7400系列|NVMe PCIe 4.0读速7400MB/s 30天销量500+ ¥1399 去看看 <更多>

啥都没有 经验 01-12 14:59

游戏玩家有福了,国产品牌PCIe 4.0大容量SSD新选择,佰维存储悟空系列NV74004TBSSD实测 近两年在存储产品这个大类,国内厂商的崛起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出现,并且从起初的以低端产品打价格战,到现在已经全面覆盖低中高各种价位的产品线,真是用实力攀登高峰,然后华山论剑。例如最近上市的一款名为悟空WOOKONG NV7400 的SSD,就是新近准备加入竞争的一款高端产品。 这款产品属于佰维存储旗下的电竞产品线,而这条电竞线的命名自然是源自孙悟空,以最强战力的代表人物寓意站稳高端的期许。佰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半导体存储行业上市公司,拥有硬核的固件研发实力、良好的工艺水平,还有极其稳定的供应链资源,能保证高品质晶圆的供应。多年以来运营HP、Acer、Predator等国际一线品牌的存储产品,包办从生产到上市,从营销到售后的全流程,在业内熟为人知。不过作为普通消费者,更熟悉的是这些牌子,对于佰维这个名字恐怕还是有些陌生。现在佰维走向了前台,推出了佰维品牌的产品,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福利和产品。 包装盒左上角是BIWIN佰维的英文,右下角是产品型号NV7400,左下角是容量4TB,中间是产品的外形图,浓郁的中国风配色。根据资料,它采用NVMe2.0接口和PCIe Gen4×4规格,具有最高可达7400MB/s的读速,厂家提供4000TBW总写入量或5年两个参数的质保,只换不修。 这是款4TB容量的NVMe SSD硬盘,打开包装盒取出一个透明的塑料盒,里面可以看见SSD硬盘的背面 。一把精致的小螺丝刀,以及一粒固定螺丝。 纸质的双语种说明书。 将SSD硬盘取出,硬盘上面覆盖着石墨烯散热贴纸,贴士的配色图案同包装盒一致,左上角BIWIN公司品牌,右下角是NV7400产品型号,悟空WOOKONG是系列名称,而美猴王的造型图占据了眼球的主要部分。 撕开产品表面的石墨烯贴纸(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可以看得主控是MAP1602A-F3C,是国产联芸科技出品,属于国产第三代主控产品,采用了12nm工艺,HMB技术,SmartCache智能缓存技术,Zip数据压缩技术加持。主控支持PCIe 4.0X4通道,最大支持的容量4TB。 继续开撕看见颗粒是佰维自封的。 根据测试,是长江存储的优质颗粒。颗粒采用的是长江存储晶栈Xtacking3.0架构的3D TLC闪存颗粒YMTC 3D TLC。 我们通过实际装机测试,来看看这款NVMe SSD硬盘的表现如何。安装,将这款内存安装到主板上,主板是微星的主板Z790 EDGE TI MAX WIFI,M.2插槽是免螺丝安装的,更加方便。 M.2插槽上面有白色的散热装甲,可以保持良好的散热能力。 启动电脑,顺利进入了系统,我们通过测试来看看这块高端新品硬盘佰维悟空NV7400的表现。 运行鲁大师看看测试电脑的系统配置,CPU是英特尔i9-14900K,内存是宏碁DDR5内存,显卡是蓝宝石 RX7800XT,主板是微星的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显示器是微星的MAG 323UPF。 运行CDM,识别出硬盘是BIWIN(佰维)的SSD,4TB容量,温度44度,传输模式是PCIe 4.0 x4,接口标准是NVM Express 2.0没错,很多SSD硬盘支持的是1.4标准。 运行CDM,显示顺序读取7115MB/s,顺序写入6499MB/s。 IOPS已经超过了100W。 换一个软件测试,AS SSD,顺序读取6009MB/s,写入5677MB/s,总分9491。 再用另外一个软件TxBench测试,读取7115MB/s,写入6779MB/s。 由于不同软件的测试原理不同,数值有些差异也是是正常的,总的来说符合了标称的数值。 我们来看下实际文件读写的效果,从其他硬盘复制大文件到佰维的悟空NV7400,文件复制速度在3.61GB/s。 从佰维悟空NV7400复制文件到其他硬盘,速度也高达3.74GB/s。 从实际的运行表现看,这已经几乎是目前NVMe SSD硬盘的天花板了。这款硬盘使用4K LDPC纠错算法,不但大大提升了主控芯片的闪存纠错能力,还优化芯片功耗,给用户带来极佳的性能和超低功耗体验。 运行几款需要载入大容量数据的游戏,例如地平线5等,载入速度快,可以迅速进入游戏,全程稳定,可以说是表现十分出色。 根据实际测试的结果,在地平线5中,3段数据载入+过场画面播放分别仅用了38秒,9秒,25秒,迅速可靠。 前面我们说过,它带有石墨烯散热贴,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它还具有智能温控算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温度,稳定性能。 我们做下测试,首先我们看电脑待机的时候,这款佰维悟空NV7400硬盘的温度是43度,此时硬盘的读取量是1342GB,写入是1263GB,时间是晚上9点30分。 然后我们运行CDM测试软件,持续不断的对硬盘测试,等于是让硬盘持续处于高速的读写使用中,来观察下硬盘温度的变化。例如上图,4分钟后,此时的温度依旧是43°,右侧软件中变化的读写量可以验证这个读写测试是一直在运行的。 那么运行了20分钟后,我们看这款硬盘的温度是44°,而历史最高温度显示曾经达到过45°,此时读写的速度正常,同开始测试前几乎没有变化。读写数据量显示读取和写入分别超过了1000GB的数据,全程都在高速读写。 通过实际的测试,验证了即使超高强度长时间读写工况时,这款佰维悟空NV7400正常运行,而温度稳定。而在实际使用中,数据读写的强度远低于测试强度,所以这款佰维悟空NV7400的散热控制的非常好。 因为采用单面板设计,这款产品不仅仅可以用于PC台式机,还可以轻松装到PS5主机上扩容,增加存储空间,玩游戏不用再删来删去的取舍了。 总的来说,这款佰维的悟空NV7400 PCIe4.0 SSD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容量+超高速读写,支持新一代NVMe 2.0高速协议,还有优秀的温控表现,无论是运行日常工作或视频编辑软件,还是存储和畅玩各种3A大作游戏,都可以应对自如,无愧于高品质的高端产品。NV7400已经在JD以自营方式上线了,需要升级SSD性能或者扩容的小伙伴们可以去搜搜看。 佰维(BIWIN)4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NV7400系列|NVMe PCIe 4.0读速7400MB/s 30天销量500+ ¥1399 去看看 <更多>

如风飞天虎 经验 01-12 14:39

关于机械轴大家熟知的有红轴、茶轴、青轴、黑轴等,不过各位可曾听说过磁轴?磁轴的原理是通过感知内置的磁铁位移来触发的,其中并无传统机械键盘的触点接触,从原理上分析,磁轴就具备了更快响应、寿命更长、无段落感等特点,不过目前磁轴键盘还是很少的,原因就是其成本非常高,单颗轴体成本是普通轴体的两倍之多。 因为无触点只依靠键程来识别触发,磁轴就具备了可自定义键程的特点,并且单键可不同键程可设置不同功能,很多玩家也认为磁轴有点类似手柄的线性扳机,不过就我认知的话,目前磁轴还没有做到多段触发,最多就两段。市面上大品牌磁轴动辄八九百元,要谈性价比的话,杜伽K100 磁轴版本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杜伽K100使用了佳达隆的磁白轴,此轴体拥有线性触感、出厂自润、自定义键程等特点,而键盘本身也支持RGB灯效,键帽配色比较青春活力,87键位适合小桌面以及有外带需求的朋友。 K100磁轴有冰莓、皓月两种配色,手头这款为皓月,其键帽部分为PBT材质,本身并不透光,下沉式设计比较紧凑,缝隙灯光亮度我觉得还不错,灯光鲜艳、变化过渡自然。 从键盘结构上来看,K100用料还是非常给力的,其使用了铝制定位板,中间有夹心硅胶和底棉来提升手感以及减少噪音,另外KSA键帽比原厂键帽高度要高一些,外形也更圆润,手感更好一些。 关于键程设计,需要用户下载官方驱动了,驱动中还包含了灯光设置、宏命令设置等,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款键盘回报率最高支持到了8000Hz,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更高的回报率意味着响应延迟更低,用起来十分跟手。 两段式触发怎么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玩一些FPS游戏时,走动和跑动通常是W键和Shift键,而磁轴可以把两个按键合而为一,也就是轻触为走动,触底为跑动,习惯之后就不易丢失键位手忙脚乱了,其他设置比如瞄准+射击、瞄准+抛手雷等更多玩法就等各位自己来摸索了。 小细节方面,K100左侧有一个小滚轮,可以用来调节音量,比组合键要方便很多,游戏过程中也能盲操作。 K100的垫脚部分使用了两段结构,适应不同高度的用户可以快速上手。 大键位方面,K100使用了卫星轴设计,手感和小键位保持高度一致,按压无晃动和异响。 另外杜伽老传统之一,键盘可以站立,平时坐电脑桌前吃个外卖、写点笔记啥的,把键盘竖起来可以快速整理出一大块空间。 晒几张图: K100在保证手感、性能的同时,颜值亦是非常出色,500元内的磁轴还是很吸引人的,8K回报率非常适合游戏用户,另外其本身的噪音也非常小,长时间码字也很舒适,其各方面表现比较均衡,当然如果你预算有限,同样外观,300元三模奶昔轴版本会更对你的口味。 <更多>

moresure 晒物 01-10 18:09

写在前面 英特尔于全年 10 月份正式推出了酷睿第 14 代处理器的 K 系列产品,核心架构是基于上代 Raptor Lake 的小改款 Raptor Lake Refresh ,依然采用 Intel 7 (实为10nm)制造工艺。作为最后一代使用“X代酷睿”命名方式的产品,,也可以将其视为英特尔的产品线关键节点之一。 跨入 2024,英特尔也正式发布了 14 代酷睿非 K 系列处理器。这次和大家分享的正是位于甜点级别的 14代 酷睿i 5-14400,看看牙膏厂这次挤的量大不大。废话不多说,直接开车。 首先看看与 13 代酷睿 i5-13400 的参数对比, 主频方面两者不变、唯一区别就是 i5-14400 提高了 0.10GHz 睿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内存方面, i5-14400 开始支持 DDR5 - 5600,最大容量也提升到了 192GB 核显方面, i5-14400 搭载 Intel UHD Graphics 770,相比 13400 的 730 在解码方面支持一致,理论性能大概提升了 20%。 功耗方面 i5-14400 设计功耗和上代一致均为 65W,不过睿频功耗控制到了 89W,迷你主机完全可以用上了。 核心硬件一览 处理器|英特尔 i5-14400 14代酷睿处理器 ▼ i5-14400 发布于 2024 年 1 月 4 日,采用 10 纳米工艺,拥有 6 个大核和 4 个小核,10 核 16 线程设计,L2 缓存为 9.5MB,智能缓存为 20MB。标准运行频率为 2.5 GHz,最高运行频率为 4.7 GHz,集成 UHD Graphics 770 核显,功耗为 65 W。 主板|微星B760M EDGE TI WiFi ▼14代 酷睿依然采用 LGA 1700 接口,不过非 K 的型号不支持超频,600 系主板也已停产,那么 H610 和 B760 应该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这里我使用的微星B760M EDGE TI WiFi ,主板采用 6 层 服务器级别 PCB 板、 2 盎司加厚铜提高电气性能和稳定性,黑色底板银白色冰霜铠甲,还有微星高端型号才会搭载的龙形 LOGO ,带来极高的辨识度,内置的 RGB 灯效在通电时相当酷炫。 ▼主板采用 12+1+1 直出供电、单路最大支持电流 75A, 高端的 DrMOS、钛金电感一并配备,双 8pin 供电接口、最大 400W 的供电输出,别说拖这入门级别的 I5,就算搭配 I9 级别的处理器也没问题。 ▼主板为标准的四槽内存设计,线路独立设计能有效降低阻抗、减少电路干扰,从而保障高频信号的稳定可靠,配合微星的 MEMORY TRY IT 超频优化,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内存超频。这块板子我之前很轻松的超到了 8000MHz 并过测,性能极其强悍。 ▼主板提供了双 PCI-E 插槽,第 一 插槽由 CPU 提供通道,支持最新的 PCIe 5.0 X16,最大传输速率可达 128G/s,能够全面释放高端显卡的潜力,钢铁护甲加固,可以有效降低大型显卡对主板的压力。下方则是常规的PCIe4.0*4。 三 条支持 PCIe*4 协议的 M.2 插槽,容量性能都能保证,全位置的散热马甲覆盖,完全不用担心高温带来的性能下降。 ▼主板的 IO 位置采用一体式挡板,提供了 4 个 USB 2.0 接口、2 个 USB 3.2 Gen1 Type A 接口(5Gbps)、1 个 USB 3.2 Gen2 Type C 接口(20Gbps)、1 个 USB4 接口(20Gbps),HDMI2.1 和 DP1.4,网卡提供了 2.5G 网络接口和 WIFI 6天线接口(支持WiFi6E),音频方面则是 7.1 输出和光纤接口,同时配件也提供了支持磁吸固定的鲨鱼鳍天线。 内存|金百达 刃 DDR5 7200 32GB ▼I5-14400 本身支持不了太高频内存,偏偏我手头也没有低于 6000MHz 的内存,所以继续沿用手头的金百达刃 7200MHz 。金百达的东西在我眼里是典型的量足价低,刃系列属于品牌旗下的 旗舰 系列,海力士原厂特挑A-die 颗粒, 10 层 PCB 板、2mm 加厚铝马甲,还支持 RGB 灯效,后续就算升级想折腾超频也可以无缝衔接,基本属于一步到位的选择了。 固态硬盘|金百达 KP260 2T ▼最近固态也是一波猛涨,这里我是用的手头的 金百达 KP260。它采用国产联芸主控MAP1602A,颗粒是长江精选优质 TLC 3D NAND闪存颗粒,无缓存设计,读写性能分别为分别是5000MB/s,4500MB/s。虽然性能不算第一梯队,但毕竟还是走的 PCle Gen4.0 X 4。 其实最关键的是我懒得重装系统,KP260 之前就一直插在这块主板上的。 生产力性能测试 写在前面! 14400 支持不了太高频内存,偏偏我手头也没有低于 6000MHz 的内存,所以本次测试以默频 4800MHz 进行的测试,望知悉。 ▼其实从参数已经能知道 i5-14400 的性能了,相比 13400,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几无区别(手动狗头),CPU-Z 读取参数, 10 纳米工艺、LGA 1700 接口、核心数 6P + 4E、线程数 16、核心电压1.14V,TDP功耗 65W,单核跑分 702.6,多核跑分 6369.3。 ▼【CINEBENCH R23 】是常见的电脑硬件基准测试软件,主要用于测试 Cinema 4D在多个 CPU 内核上的 3D建模,动画,运动图形和渲染性能,同时能够测试CPU在高负载状态是否稳定运行,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的散热能否撑得住长时间的运行等等。最终结果 14400 单核性能得分 1723pts,多核性能得分 14581pts, 对比下上代的 I5-13400吧,参考分数来源于 cpu-monkey ▼CPU PROFILe 是 3D mark 针对 CPU 基准推出的新测试,和原有的 DirectX 基准测试不同,该测试主要用于显示CPU性能如何随使用的内核和线程数量而变化,也就是多线程在实际运用中的性能表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需要关注1 / 4 / 8线程的性能表现,游戏玩家可以重点关注 4 / 8 线程,再高的线程偏向计算密集型任务,普通用户很难用到。 测试结果:最大线程 7334、单线程 979、双线程 1903、4 线程 3447、8 线程 5452、16 线程 7413。 ▼V-Ray Benchmark 是一款免费的独立渲染速度测试软件,主要用于测试计算机的渲染速度。包括测试 CPU的 V-Ray 、测试 CPU 与 GPU 协同工作的 V-Ray GPU CUDA,以及测试显卡 RTX 渲染性能的 V-Ray GPU RTX 测试结果如下: V-Ray 得分为 10055分, V-Ray GPUCUDA 得分为 2155 分, V-Ray GPU RTX 得分为 2797 分。(对比参考 13600K+4080,得分分别为14057、 2942、 3190 。) ▼PC Mmak10 也是常见的电脑硬件基准测试软件,测试项目主要模拟办公、上网、内容创作以及娱乐应用,很适合普通用户作为参考基准。实测下来得分 7401,其中常用基本功能 9721 分,生产力 8014 分,数位内容创作 14122 分。 游戏性能测试 显卡|索泰 RTX 4070Ti X-GAMING OC 欧泊白 ▼I5-14400 这个级别的处理器,作为办公性能有点溢出,作为生产力又太低,所以最适合的场景还是普通家用娱乐,不管搭配甜品级还是中高端的显卡,都不存在性能瓶颈。这里我使用 索泰 GeForce RTX 4070 Ti ,分别搭配 14400 / 14700KF 进行测试,看看两者到底有多大差距。 ▼索泰RTX 4070Ti X-GAMING OC 欧泊白采用了少见的白色基底,表面极具辨识度的涂鸦点缀,统一度极高的白色背板,整体造型清新亮丽。显卡尺寸 303 * 121 * 61Mm,两槽位的厚度带来更好的兼容性,侧面的 LOGO 信仰灯也有灯效加成,很适合搭配白色系主机。 ▼显卡搭载 9cm 暗影疾风扇叶,可以提升风压风量和风流,镜面抛光工艺打造的散热底座,冰脉 2.0 复合热管、配合加厚加高的镀镍散热鳍片模组,形成立体散热结构。加上 40 系显卡本身出色的功耗,温度和噪声都控制极佳。 对比测试如下,显卡均为 RTX4070ti,处理器和内存频率不同 ▼首先是 3D MARK Fire Strike Ultra 的对比测试 14700KF+ 4070ti+7200MHz:总分为 13887 分,其中显卡得分13471 分,物理得 52252分,综合得分7428分。 14400 + 4070ti+ 4800MHz:总分为13378 分,其中显卡得分13409分,物理得27399分,综合得分7496分。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 的对比测试 14700KF+ 4070ti+7200MHz:总分为 11165 分,其中显卡得分 11034 分,CPU 得11974分。 14400 + 4070ti + 4800MHz:总分为 9511 分,其中显卡得分 10948分,CPU 得5456分. ▼DX12 基准和光追对比测试 Speed Way 测试,14700KF+7200MHz 显卡得分 5557;14400+4800MHz 显卡得分 5533 光追 Port Royal 测试,14700KF 得分 14233;14400得分 14149 ▼地平线5 性能测试,4K 分辨率 / 极端特效 / 开启 DLSS3 。 两款配置的最终帧数几乎相同,特别是 GPU 渲染完全一致,主要区别是 CPU 渲染上。结论是该款游戏两款处理器都能完全发挥显卡实力。 ▼赛博朋克 2.0 性能测试, 4K分辨率 / 超级光追 / 开启 DLSS3,14700KF 平均 91.42 FPS,14400 平均 89.96FPS。测试结果远没有硬件差距那么大, 特别是最大 FPS ,两款配置几乎完全一致。很明显,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有限的资金往显卡方面倾斜更为合理。 ▼古墓丽影虽然上市有些年头,但详细的 Benchmark 工具,对于判断主机性能还是很实用的,尤其是 CPU 对显卡性能释放的影响详细数据,很适合作为处理器对比性能测试。从结果来看,14400 明显制约了显卡的发挥。 14700KF+4070ti+7200MHz在 4K 分辨率/ 最高画质下平均帧率为194,GPU受限为99%。 14400+4070ti+4800MHz在 4K 分辨率/ 最高画质下平均帧率为176,GPU受限为40%。 相关硬件一览 机箱|乔思伯 D301 ▼本次使用的机箱是乔思伯 D301,这也是乔思伯在 D300 系列基础上推出的改进款,定位“无界”海景房,机箱正面和左侧均采用钢化玻璃,并去除中间的立柱,让内部硬件和 RGB 灯光展示的更加纯粹。这种设计也是目前主流,像华硕、超频三、鑫谷等品牌都有类似产品。 ▼外形设计上,乔思伯 D301在边角加入了梯形导角的设计,视觉上更加柔和。顶盖\侧板采用大面积 MESH 细孔,相比普通的海景房机箱更加通透, 极致展现RGB 灯效的同时兼顾散热。 ▼机箱 4 面均可自由拆卸,安装极其便利。兼容性方面,机箱最大支持 M-ATX 版型;支持 ≤400mm 显卡长度;支持 360 水冷或者 10 把风扇+风冷的组合;D301 也是市面少见的支持背插主板的机箱,可以将所有线材接口全转移到背板,直接在机箱内走线,完美治愈强迫症。 ▼电源仓也是多重设计,内设的硬盘支架可以安装 一 块 2.5 / 3.5寸 硬盘,电源尺寸限制 160mm 以内。或者单独放置电源,则可以支持到 200mm以内。这里我是放的振华 LEADEX VII 1000W 金牌全模电源。 水冷|利民 FROZEN WARFRAME 360 寒冰装甲 ▼i5-14400 功耗并不高,随便来个单塔风冷都能轻松压制,考虑到海景房的视觉表现,所以还是决定用风扇填满机箱。水冷采用的 FROZEN WARFRAME 360 寒冰装甲,这是利民旗下很有特色的一款产品,冷头自带 一 块 2.4 吋、320 * 240 分辨率的 IPS 方形液晶显示屏,支持个性化静态 / 动态图片展示,配合软件显示系统资源占用、温度等信息。冷头采用磁吸式模块设计,可以自由转向,方便从不同角度加以展示。 ▼不仅可玩性高,水冷在硬件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冷头采用了CORE V1.0独立水泵的重铸全新架构,加入了 9 极转子马达与新型流体叶轮和微密铲齿工艺,提高吸热效率、热交换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噪音。 ▼搭载的三把风扇为利民的 TL-P12W-S,耐久磁辅 S-FDB 轴承可有效解决吊装模式下扇叶抖震问题。风扇最大转速 1500rpm、风压为 1.53mm/H20,风量为 52.86CFM,运行噪音低于 ≤22.1 dBA,风扇四角正反两边都配备了全包裹式软硅胶减震胶垫,以此吸收运行时机箱与风扇产生的振动能量,达到静音减噪的目的。 ▼水冷纯白喷涂、冷头也是黑白机甲风,全套金属扣具,还标配了 一 管 TF7 导热膏,整体颜值很高,很适合搭配白色海景房机箱。 ▼四 把利民 TL-B12W-S 12CM 性能级风压扇,同样是利民的拳头级产品。动平衡点胶 2.0 工艺加持,能更好实现 XYZ 三次元动平衡校正,主打噪音与性能。铁壳钢芯轴套 + S-FDBV2轴承,搭配 PC+PBT 伺服级用料,在 2150RPM 下,可达到2.87mmH2O 的风压,与 69CFM 的风量 ▼扇叶采用 LED 雾化工艺,通电状态下展现出柔和的日蚀光效,多达 17 种光效模式,让机箱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海景房玩的就是灯,RGB 就是王道。 ▼放几张成品图吧,第一张我超喜欢,“龙标有毒”的感觉,哈哈。 水冷头可玩性还挺高的,完全可以固定在机箱外面。 小结 英特尔自从 12 代来了波小爆发,后面的两代又开始回归传统的挤牙膏路线。特别是 14 代,除了 14700 有了明显提升,其他型号都属于常规性更新。就拿本次测试的 I5-14400 来说,对比上代 13400 在使用体验上两者几乎没有区别,价格却相差了 接近 200,无疑还是 13400 更香。 要说这套配置的亮点无疑还是主板和显卡,微星B760M EDGE TI WiFi 供电强悍,做工出色,独家的 MEMORY TRY IT 也能满足极限玩家的超频需求。至于显卡最近则是大幅降价,之前屡屡被人被人吐槽 4070ti ,现在的三线品牌已经能做到 5000 以内,目测还会继续下跌,智商卡摇身一变成了性价比,对于玩家来说也是好事。 以上,就是针对英特尔 14 代酷睿处理器 i5-14400 的全部内容,感谢看到最后的朋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方留言,我会尽量回复。最后,如果你觉得本文尚可,烦请点赞、收藏,打赏、转发,谢谢大家。 微星(MSI)MPG B760I EDGE WIFI 刀锋DDR4主板 支持CPU13400F/13600KF/13700KF(Intel B760/LGA 1700) 送赠品30天销量500+ ¥1949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01-10 17:29

终于等到24G单根的DDR5内存的铺货(虽然依旧难抢),相比之前的16G单根,24G的颗粒和控制器都使用全新方案,可以缓解目前DDR5内存容量/性能只能二选一的问题。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对宏碁冰刃7200MHz的测试数据与超频教程,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由于平时时间有限且评论区沟通效率低,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省流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个总结: ✔️ 24G内存是缓解目前高频DDR5内存只能双槽的方案之一,两根48G的容量能满足大部分常规生产力需求,比较期待48G单根的量产铺货。 ✔️ 相比单颗粒2G的16G/32G容量DDR5内存,单颗粒24G更适合手动超频一些,CPU体质OK+主板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很轻松上8000MHz频率,下文会分享超频经验。 如果你是Adobe全家桶这类生产力用户,24G单根的宏碁冰刃绝对是优先选择,毕竟开个XMP就7200MHz频率了,搭配御三家BIOS的内存性能提升效果拔群。 最后提醒下各位,宏碁冰刃7200MHz的预设电压给的比较低,理论上稍差体质的CPU和B760芯片组主板都能轻松开,极少数特殊体质的CPU不好说。 ⏹ 基础参数解析 根据AIDA64抓取的SPD信息可以看到相关参数: ● 首先是硬件方案,依旧是主流的澜起科技控制器+海力士颗粒,只不过单颗粒从之前的2G升级到了3G。 ● 其次JEDEC预设,默认是5200MHz/5600MHz频率,内存运行电压则是1.1V,符合DDR5内存降压降温的趋势。 ● 其次是XMP(厂商超频)预设,最高位7200MHz频率,时序为C36-46-46-115,最关键的电压给得很低,内存运行电压为1.35V。 ● 最后,部分低端主板可能会降频到4000MHz频率+开不了XMP,和JEDEC/内存厂商无关,正常的,手动超频可以解决。 相比老款高频内存动不动就1.4V起步的运行电压,宏碁冰刃7200MHz预设电压相当低,这也意味着对CPU体质和主板供电的宽容度很高,但和4800MHz的初代型号不兼容。 ⏹ 本次测试环境 先说一下测试环境,大家可以参考下。 1️⃣ 内存丨宏碁冰刃7200MHz 24G 简介:本文的核心评测品,除了缺货以外目前没啥缺点的24G型号,宏碁内存之所以是目前超频优选,在于除了超频强悍之外,其PCB用料和散热件工艺都非常顶,同时也有着非常不错的RGB灯。 比较有趣的是宏碁原装送了个内存风扇,搭配支架直接装在主板上就行,可以一定程度缓解高频内存的高温问题,当然仅限于7600MHz及以内,8000MHz建议还是上效能机箱扇。 2️⃣ CPU丨Intel i9-14900K 简介:强烈建议生产力环境上14代Intel,i7以上相比13代有着更出色的温度+电压控制,意味着能上更高功耗,同时内存控制器也有大幅升级,这两块在纸面参数上体现不出来。 3️⃣ 主板丨技嘉 Z790 AORUS ELITE X WIFI7 简介:老演员了,毕竟DDR5时代技嘉是目前最强厂商,BIOS中开启的高带宽+低延迟模式是懒人和生产力神器,下文也会用到这俩功能。 ⏹ XMP超频测试 作为内存厂商官方超频,XMP的开启比较简单,开机按Del键,在首页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 XMP修改为XMP1预设 ● High Bandwidth修改为启用 ● Low Latency修改为启用 这里直接照抄就行,适合稳定使用的用户。 TM5测试就不用做了,百分百稳过,所以这里直接上跑分,首先是代表读写能力的AIDA64,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111.49GB/s ● 写入速度为110.46GB/s ● 拷贝速度为105.97GB/s ● 延迟为63.8ns 由于开了技嘉的内存黑科技,整体数据还是不错的,非御三家主板数据正常要低5-10%,。 ⏹ 手动超频测试 下面进入手动超频环节,适合精细化生产力环境和超频玩家,切记,超频前确认主板已经更新到最新BIOS+内存有专门的散热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 基本盘起手→摸CPU+内存甜点电压→稳定过测后加频率→微调CPU+内存电压→稳定过测后加频率→得出最终稳定参数。 ● 以上最重要的环节是摸甜点电压,SA电压和内存电压比较好摸,后续提升内存频率也只需要微调,难点是CPU的VDD2和VDDQ这两项电压,频率上去变数比较大。 其实整体流程+基本盘和16G超频几乎无差,但是对电压的宽容度很高,我是摸了三轮就摸到了甜点电压,由于之前写过详细超频教程里就简单点,给大家讲解下关键参数的配置。 上面提到的TM5报错代码对应的调整方案如下图所示,建议完整跑完测试再看,不要有报错就关掉,看看出现频率高的错误代码是啥,综合去判断哪些电压是需要修改的。 第一步,进入BIOS的“频率/电压控制”,停用下图圈出来的所有选项,频率也可以直接修改成8000MHz。 第二步,进入上图的“高级内存设定”配置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 内存参考频率修改为100 ● Gear模式修改为Gear2 ● SA GV修改为停用 以上直接照抄。 第三步,进入上图的“内存通道时序”配置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四项: ● tCL修改为38 ● tRCD修改为50 ● tRP修改为50 ● tRAS修改为78 这组时序非常宽松,直接照抄,能稳定过TM5之后可以尝试修改成C36-48-48-78。 第四步,回到“频率/电压控制”首页,一定要看说明,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 CPU代理电压修改为1.30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1V。 ● VDDQ CPU电压修改为1.32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05V。 ● VDD2 CPU电压修改为1.41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1V。 VDDQ和VDD2电压我这里给的很低,部分CPU的甜点电压比较高,单次加压一定要少,千万别一下子直接加很高,很容易错过甜点电压。 第五步,上一步页面进入“内存电压控制”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 VDD电压修改为1.425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05V。 ● VDDQ电压修改为1.425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05V。 ● VPP电压修改为1.9V,改完就不用动了。 和CPU电压一样,单次加压一定要少,全部配置完成后点“储存并离开”,保存配置并重启电脑,按照上面的流程图循环加频率测试,直至修改电压也过不了TM5测试。 最后一步,最高频率稳定后,回到BIOS,保存超频配置后,尝试开启下面两项功能: ● High Bandwidth修改为启用 ● Low Latency修改为启用 这两项开了可能会过不了测试,可以降低200MHz的内存频率再开启,两套配置取读写最高的用就行。 我这套设备调试完成后,最优参数为8000MHz+C38-50-50-78,能开高带宽模式,TM5(1usmus)过测,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117.57GB/s / 对比XMP提升5.45% ● 写入速度为113.90GB/s / 对比XMP下降3.11% ● 拷贝速度为112.17GB/s / 对比XMP下降5.85% ● 延迟为64.3ns / 对比XMP上浮0.78% 对生产力环境而言,这5%的免费提升已经很不错了,别指望能有质变哈。 最后再给大家划一下手动超频的重点: ● 第一,24G内存的时序和16G几乎没区别,调试tCL、tRCD、tRP和tRAS这四项主参数即可,其他小参不用动,因为动了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 第二,如果你用的是14代CPU,不要给高电压,不要给高电压,不要给高电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给高了反而稳不住,除非你的CPU体质非常特殊。 ● 第三,御三家主板BIOS中的内存提升功能视情况开,我这里8000MHz能开高带宽,但低延迟开了就崩,以能过TM5测试不报错为标准就好。 ⏹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01-09 16:19

台式电脑我只选组装机,不是信不过品牌套机,而是自己动手更有成就感,可选的硬件自己定,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兼容不兼容的问题,你只管选,剩下的交给钞能力。组装台式机最简难选的就是内存,到底选多大,目前主流的基本就是16GB、32GB、64GB最为常见,日常办公,居家使用基本16-32GB完全足够,甚至能开大型游戏。如果你长期解压大行程文件,犹豫1秒都是对64GB的不尊重。最近想给家里组装一套台式机,内存基本定在光威龙武 DDR5 6800 16X2套装,价格很是亲民只需699¥毕竟是国民存储,高端普惠,龙武系列主打的就是个高性价比,居家实用款。 光威龙武 DDR5 6800 32G内存,其外部马甲采用加厚的铝甲铜骨,约2.0mm厚散热片,及加厚的PCB金手指,保证了日常使用的稳定性几使用寿命,再激烈的fps大作、网游对战,都能实现稳定的散热和流畅运行状态。现在基本没有PVB裸条了,性价比选钢条肯定不会错。 买新不买旧,目前DDR5已经基本普及装机市场,DDR4也就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主流装机12代,13代CPU,要想跑出高性能,必须匹配的是DDR5内存,Banks颗粒数来说,DDR5高出DDR4两倍,兼容性远超DDR4,所以不要再考虑4代条了。Bank Groups数越多,并行度就越好。 光威龙武DDR5 32GB内存还在颗粒中增加了ECC,可对内存条运行中自检纠正运行中的错误机制。对数据的安全及应用是非常有用的,可检查并纠正出单bit的内存错误。这就非常重要了,最直接的状况就是避免蓝屏,对超频运行非常有用,最直接的就是可减少CPU的工作量。 光威龙武DDR5 32GB内存PCB板材采用十层层叠技术,优化板内电路距离,全新PMIC电源管理芯片,强化供电标准,实现更稳定的电源负荷,得到更稳定的内存运行状态。超频不锁电、不蓝屏、不重启。即使是你把内存超到废,没关系,光威终身质保。 【总结】 本次的光威龙武分为16GB、32GB、64GB可选,6000MHZ、6400MHZ、6800MHZ可选,可满足不同的装机需求,当然价位方面也是相差不大,都是绝对性价比之选,国产品牌光威还是非常亲民的,料堆的够实,保证了稳定运行及超频运行,纠错机制和供电标准都达到了国际化水准,没理由不支持,推荐。 光威(Gloway)32GB(16GBx2)套装 DDR5 6000 台式机内存条 龙武系列 海力士M-die颗粒 CL30 30天销量9000+ ¥649 去看看 <更多>

黑白 晒物 01-09 09:21

最近看着固态硬盘的价格不断上涨,而自己512G的固态根本装不了什么游戏,所以就给自己的电脑升级了必恩威 CS3140 2T的固态硬盘,升级到了2T的固态以后,原来的512G固态就不计划再用了,就面临着在重新安装系统,而我的电脑里安装了不少软件,以及电脑做了很多的系统设计,重装系统会面临着大量的后期工作,所以就打算把系统迁移到新的硬盘上。 必恩威CS3140 2T固态硬盘能够吸引我的是它有着高达7500 MB/s的读取速度和6850 MB/s写入速度,有着五年售后的保证,最主要的是有缓存。现如今各个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大多采用无缓存的方案,而必恩威CS3140依然采用有缓存方案,保证了速度和寿命的同时,价格并没有高出很多。 上一次我从240G固态升级到512G固态的时候用的是傲梅备份助手,当时我是很顺利的迁移成功了,但是很多人说使用它后期会有小问题,不过我是都没有遇到的,那这次我就换一个其它的软件来做系统迁移。 这次我选择的是DiskGenius,它是一个老牌硬盘工具,可以实现硬盘的分区,迁移、备份等功能,虽然它的有些高级功能是收费的,但是系统迁移这个功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作为老牌硬盘工具,DiskGenius也是值得信赖的。 首先在官方网站下载DiskGenius,它是免安装版本,解压后就能直接使用。 在DiskGenius主菜单,点击“工具 – 系统迁移”菜单项 选择迁移系统的目标盘,这里我选择新的2T固态硬盘,之前我已经将它整体格式化,然后点击“确定”按钮。目标磁盘可以小于源磁盘,但是目标磁盘容量需大于源磁盘的已用数据总量。 在系统迁移设置中,可以随意调节新硬盘的的系统分区大小,当然要大于原系统分区已经占用数据总量。对于支持UEFI的电脑,还可以直接指定系统迁移完成后,要不要更改系统的启动项,这样就是免去了我们自己到BIOS更改系统启动项。 点击“开始”按钮,准备进行迁移。 执行系统迁移操作后目标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将会被覆盖。确认没有需要的数据后,点击“确定”按钮。 DiskGenius软件将让用户选择系统迁移的模式。 热迁移,就是在不关机的情况下,迁移系统到第二块硬盘,在迁移过程中,用户仍然可以对电脑做各种操作,不影响用户对电脑的使用。重启到WinPE,DiskGenius软件将重启电脑,自动进入WinPE系统,自动在WinPE下启动DiskGenius并自动执行系统迁移。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热迁移的方式,更为方便、安全,建议使用这种系统迁移模式。 我选择的热迁移,等待5分多钟就能完成系统迁移,比重装系统要方便的多,而且原系统的各种设置全部保留。 完成系统迁移后,重启电脑就能直接进入新硬盘的系统。 完成迁移后C盘为新的系统盘,J盘为原系统盘。 如果原来的软件安装在了系统盘,那么就能直接使用。如果软件安装在原来固态的非系统盘,可以先在新固态上建立一个安装软件的盘,然后把软件全部复制到新硬盘中,在把新软件安装盘的盘符更改为原来软件的安装盘符,软件就能直接使用,连桌面快捷方式都不用重新设置。我更换大的固态硬盘是为了能把游戏安装到里面,也是采用和移动软件同样的方法,就能将游戏无损的移到新硬盘中。 使用系统迁移要比重新安装系统快捷方便更多,尤其是各种软件和系统设置都不需要重新安装,大大降低了更换固态硬盘的劳动量。 必恩威(PNY) CS3140系列 2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Gen4x4 送赠品30天销量100 ¥729 去看看 <更多>

雨的心跳 晒物 01-08 11:39

引言 大家好,我是橘子。 在当今的电脑显示器市场上,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技术仍是主流,但其实它并不是唯一的选项。显示器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液晶面板,有多种材质,包括IPS、VA和TN等。 IPS是硬屏,以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和视角获得人们的喜爱;VA是软屏,能够制造出曲面的显示器,并且具有很高的对比度;而TN面板在色彩表现上虽然一般,但其成本低、响应速度快,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如今,IPS和VA都已经有了升级版,比如Nano IPS和HVA。本次测试的主角之一——雷鸟Q8显示器所采用的HVA屏,是TCL华星自主研发的PSVA(Polymer Stabilized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的成果。相较于传统的VA面板,HVA具有高响应速度、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低漏光率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高端曲面屏设备。 除了面板材质,一款合格的电竞屏还需要考虑背光技术。传统的LCD显示器在显示色彩时需要层层穿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比度、亮度和色彩质量。如果没有背光多分区技术,早期的LCD显示器可能会出现漏光问题,这在暗黑场景和纯黑背景中尤为明显。 在现在的高质量电竞画质要求下,发展出了Mini LED背光技术,通过增加更多的背光分区,实现更精准控光。 Mini LED技术是什么? MiniLED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通过将LED灯珠做到更小尺寸,使用数千个微型LED灯珠作为背光源的显示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更低的功耗、更高的对比度和更细致的局部调光。MiniLED技术兼具了LCD和OLED的优势,同时成本和寿命优于OLED,使得其在高端显示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通俗来讲,更多、更小的背光灯珠,做到更多分区背光,就能更精准的控制局部画面的亮度。想象把面板成划分了N个方格,每一个方格就有一个mini LED光源,灯光分区越多,控制亮度就越精准,明暗对比就更好,色彩也更纯净。 雷鸟Q8这款显示器,就采用了MiniLED+HVA屏的极致组合,从参数来看相当的顶,但它的表现究竟能比普通IPS高多少?实测出真知! 下面我将从画质、色彩、对比度、响应时间等方面,通过三款显示器对比,全方位看一看素质到底如何。 Mini LED+HVA屏对比IPS,到底好在哪? 因为自己之前在用两款27寸IPS显示器,左侧支持HDR,右侧支持高刷144Hz,两款对比的显示器不是最新款,可能有点吃亏,不过,这里仅作为一个对比,不存在评比哪款更好或更差,单独使用三款都很不错。 左:A款HDR IPS 中:雷鸟Q8 右:C款普通高刷IPS 设置为标准,亮度50;对比度50。 静态测试 色彩方面,HVA面板的雷鸟Q8优势还是蛮大的,其次左侧IPS,相对弱的是用的最久的C款,色彩通透度、色域都有一定差距。 三款都是当初的旗舰产品,从观感来说,同样是中>左>右,雷鸟相对更加通透。 CG图景测试,此画面更接近游戏镜像,可以看到区别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右侧的IPS,需要调整模式或者调高亮度才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暗光环境下,明暗对比更强的画面,拥有MiniLED技术的雷鸟Q8表现更明显。亮部灯光颜色饱满,暗部黑暗压制更深邃,整个画面的观感更好。 极端暗光画面,大面积的黑色背景下,右侧老款IPS控光的弊端就显露无疑,黑色背景出现了明显的漏光,左侧HDR加持下,表现略好,但仔细看也有发深蓝的情况。雷鸟Q8在MiniLED背光加持下,控光最优。 考虑到右侧屏幕更老,色彩本身劣势,就进一步对比左IPS与雷鸟Q8两款,可以看到IPS的色彩还原是不错的,色彩更浓,但在色彩的通透度方面,略有差别。 基准测试 256级灰度测试:考验屏幕控光和对比度,目测中三款灰度测试都不错。 亮度测试,这里其实有点欺负IPS屏,毕竟本身更老,但这里还是都将它们调制最大亮度,仅作为对比。直观来看,雷鸟Q8亮度和色彩最为惊艳,主要还是它支持HDR1400,最大亮度达到了1600尼特。通过Display HDR1400认证,需要以下的指标: 亮度:最低峰值亮度:1400 ,长时间亮度最低要求900 色域:支持sRGB 95%以上 ,支持DCI-P3 95% 以上 色彩检测:左IPS、右雷鸟Q8,颜色艳丽程度,雷鸟Q8拥有更高色域,并且有QD量子点加持,色准ΔE<2,色彩明亮度胜于IPS屏。 灰度测试,颜色过渡的观感方面,右侧雷鸟Q8也是相对更好一些。 对比度测试:HVA屏具有天然优势,不同明度的黑白块都比较精准,这一点左侧IPS表现也不差。 几何形状测试:右侧雷鸟Q8为曲面屏,不错过从测试结果来看,与直屏并无差别,没有明显变形情况,显示精准。 放大显示角落的图形,除了拍摄角度的差别外,直观视觉感受没有明显变形。 会聚测试,直接拍摄边缘文字,可以看到两款清晰度两者都不错,没有出现虚焦情况。 拖影测试:VA屏被很多人诟病的就是拖影,实测中,使用了FAST-HVA屏幕的雷鸟Q8测试中,拖影并不明显,甚至要略优于IPS。 游戏测试 LOL英雄联盟端游测试,带鱼屏靠着自己先天优势,视角要比普通的27寸大很多,此外,游戏中色彩表现也更加艳丽一些,观感很棒。 极品飞车游戏测试,上方雷鸟Q8,下方IPS屏。 雷鸟Q8的170Hz刷新率搭配4K分辨率屏幕,显示效果非常给力,游戏画面相当丝滑。IPS显示器色彩没有问题,除了本身只有60Hz的刷新率是短板,画面的平滑度不如雷鸟Q8。 怪物猎人实测,上方雷鸟Q8,下方IPS屏。 雷鸟带鱼屏玩这种游戏视角更大,还是非常给力的。 极限竞速:地平线4测试,上方雷鸟Q8,下方IPS屏。 这款游戏3D显示更能体现画面丝滑度和画面撕裂,实测中雷鸟的画面基本没有撕裂感,搭配曲面屏,沉浸感超级强。 最后,最需要高刷屏的FPS游戏测试自然也少不了,反恐精英:全球攻略测试,上方雷鸟Q8,下方IPS屏。 遇到需要开镜或快速切镜头的界面,雷鸟170Hz外加1ms响应的屏幕确实要比普通60Hz屏流畅许多,这个确实是肉眼可感知的。 视频测试 使用4K HDR 60FPS视频测试,相机均使用相同IOS设置,可以看到雷鸟的HVA屏流畅丝滑,黑色深邃,相对IPS屏,可以看到,雷鸟拥有QD量子点加持,更高的97%DCI-P3色域,确实有更丰富的颜色细节,颜色方面更加艳丽好看。 再来测试滚个玻璃,这个测试视频集合了暗光、高亮、艳丽等元素,能看出来屏幕调校的成色。雷鸟有VESA HDR 1400认证,目前官网能查询到的显示器VESA HDR1400认证产品只有10款系列,雷鸟Q8和U8就是其中两款。 HDR认证的屏幕,在高光表现和立体表现上确实不俗,上下屏两者对比,可以看出新款的HVA在影视表现上也是可圈可点,不仅仅是一款优秀电竞屏。 雷鸟Q8显示器使用体验 提到雷鸟,玩互联网的应该都知道,就算不知道,也肯定对它的母公司TCL耳熟能详,作为一家有深厚面板技术积累的大厂,进军电竞显示器市场,像一枚重磅炸弹,显示器市场瞬间风起云涌。 大厂出手,肯定不是低端开始,直接搞前沿技术高配产品,雷鸟Q8电竞显示器就是集合了MiniLED+HVA+准4K带鱼屏 +170Hz+HDR1400+1ms(GTG)响应的旗舰级配置。 详细配置如下: 别的不说,这个配置如果挂个洋牌子,卖你5999都不成问题吧?它的价格定位在3K+,性价比风格也符合雷鸟的品牌调性。 外观方面,整体配色为简约黑白,整体设计对称美感十足,屏幕是1500R的曲面屏,并且自带一款RGB的底座,融合了自由之翼的元素,现代感十足。 底部接口配置尤其丰富,除了PD1.4、HDMI2.0,还有支持90W快充的type-c,连接笔记本非常方便,兼顾供电和传输影像,真正能实现一根线连接。此外,还有USB-B接口。 中部有个带雷鸟LOGO的小下巴,这里也是屏幕的操控键,使用起来很便捷,颜值也挺高。 上面做了实测与普通IPS屏的对比,显示和画质自然没得说。除了好看,它本身也是一款支持低蓝光护眼模式的健康屏,拥有莱茵低蓝光认证。日常办公游戏压力都小很多。 平时使用,搭配上VFZ的ARC系列曲面屏挂灯,曲率相同,桌面灯光也更柔和,搭配上低蓝光护眼,夜晚使用疲劳感降低很多。 如果是学校或者卧室使用,夜里开黑经常会佩戴耳机,这款屏幕侧面设计了抽拉式的耳机挂钩,收纳很方便。 另外,作为一款比较大的屏幕,支架稳定性也很重要,自带的这款RGB支架本身超级稳,支持线材隐藏收纳,支持旋转、上下调节,如果平时没有太多需要调节前后的需求,自带的架子是很够用的,颜值也挺高。 不过相对的,支架为了实现更加稳定托举屏幕,底部延伸也很长,桌面如果太小可能会影响鼠标的摆放使用。需要后期可以自己升级壁挂支架。 系统监测雷鸟Q8这款曲面屏最大亮度能达到1405尼特。此外,还有100000:1高动态对比度、4000:1静态对比度,相对于IPS,对比度高几倍。并且兼容 Free-sync,G-sync,开启HDR高动态范围后,个人感觉显示效果更好。 除了带鱼屏游戏性能更强悍,切换成 21:9 后,感觉工作效率也会更高,同一个屏幕,可以分屏使用,终于可以替换掉我之前使用的笨重的双屏了。 实测使用一段时间下来,看惯了高刷和高色域屏幕,基本已经想要告别老显示器了,原来觉得27寸已经非常够用了,但用了34寸带鱼屏才发现显示器永远都不嫌大,大即正义。 总结 最后来做个总结: 雷鸟Q8在对比测试中,对比度、亮度、色彩、刷新率、响应都是完胜,当然,这个对比有点欺负我的两个老IPS屏,但也足以说明Q8的优秀。 外观方面21:9与1500R曲率搭配,屏幕大而不臃肿,可视面积刚刚好。黑白配色对称设计,还有RGB底座,整体颜值挺高。 屏幕素质方面,HVA材质搭配mini LED背光+97%DCI-P3色域+DisplayHDR1400认证,让这块屏足以担当旗舰级电竞显示器之名,对于电竞玩家来说,基本没有短板。 电竞体验方面,170Hz高刷新+1ms GTG响应,外加支持FreeSync和G-SYNC,无论是赛车、FPS还是RPG,都能得心应手,不拖后腿,非常给力。 唯一可能让我觉得需要优化的就是这个比较大的底座,会一定程度制约桌面使用率,如果能有官方配套的壁挂支架就更好了。 以上就是本次所有内容了,喜欢请点赞,感谢支持! <更多>

summer2wind 晒物 01-08 10:39

AMD的粉丝们,在白色主题的装机浪潮中,显得有些寂寞。没有白色主板,总归是白色主题电脑的遗憾,哪怕是号称吹雪的,也掩藏不住下面黑色的黑土地。是时候来一场独特的装机体验了,技嘉最近推出的B650 AORUS ELITE AX ICE主板,简称B650M冰雕主板,就是一款非常适合白色主题的主板。。这款主板不仅拥有强大的性能,还具备独特的白色设计,让人一见倾心。 看全白色主题电脑,是不是很有感觉。那么白色设计的技嘉B650M冰雕主板在哪里呢?别着急,接下来,就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用这款主板的装机历程。 这款技嘉B650M AORUS ELITE AX ICE主板的包装盒子,通体都是白色的底色和主题设计,右下角清晰的B650字样,代表这是款AMD B650主板,醒目红色4字,标明是注册享4年质保,比起行业通常的3年要多一年。 取出主板,看到这款主板同技嘉的几款冰雕系列主板一样的风格,采用了全白色覆盖的设计。其中板子的底色为白色,主板上面覆盖的大片散热片和马甲,则是灰白色,同时配有灰色图案和条纹,让主板不再单调。主板采用了6层PCB设计、2盎司铜,优质电容电感用料,可以实现更好的信号传输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主板的供电是十分重要的,这款主板的供电是12+2+2相设计,其中服务于CPU VCore 部分达到了12相,核显部分是2相,它们的Dr.Mos最大电流支持达到了60A。供电强大散热也很重要,我们看给CPU主板散热使用的是一体式散热装甲,褶皱式设计,可以增大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散热装甲和VRM之间使用了高品质导热垫,锐龙9级别的处理器也可以使用。 给CPU的供电采用了单8pin供电,实心针脚。从这边可以看出有一根6mm的热管,连接2片散热片,可以提高散热效率,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同时,散热片的这边也有褶皱式设计,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在散热片的边上,靠近板子中间的位置,有2个风扇接口,分别是CPU_FAN和OPT_FAN,相邻的另外一边,在主板供电端子的右侧,有2个12V RGB接线端子和1个5V ARGB接线端子。 这条边的另外一侧,则是一个卧式的USB-A机箱面板接口,4个SATA硬盘接口,一个SYS_FAN_PUMP风扇/水泵接口,一个USB-C机箱面板接口,还有一个可设定不同功能的白色功能按钮。 这款主板带有4根内存插槽,支持DDR5内存,经过优化设计,支持最高8000MHz频率,在AMD主板里属于比较高的了。 主板的下边,除了前面机箱接口外,更有2个风扇接口,2个USB接口,一个12V RGB接口,一个5V ARGB接口,音响接口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B650M冰雕拥有2根PCI-E插槽,上方一根PCIe 4.0X16显卡插槽,金属加固更加牢靠,带有易拆设计。下方黑色的PCIe插槽则支持PCIe 4.0X4。 虽然是M-ATX主板,这款B650M冰雕主板的一体式IO接口,接口真是多啊。从左到右,2个WiFi 6E天线接口,4个USB2.0接口,HDMI接口和DP接口,5个蓝色的USB 3.2 Gen 1接口,USB-C接口,支持USB 3.2 Gen 2,2个红色的USB 3.2 Gen 2接口,一个2.5G有线网口,最右侧是音响接口。 取下M.2 散热马甲,可看到有2个M.2插槽,支持25110/2280两种规格的。其中第一个M.2接口协议为PCIe 5.0 x4,第二个M.2协议为PCIe 4.0 x4。 M.2插槽有易拆装设计,安装取下都很方便,免去了使用工具螺丝固定的麻烦。 总的来说,这款技嘉B650M ELITE AX ICE主板,白色外观、做工精致、接口齐全,很是不错。下面就开始装机了。 我们来看下,使用的CPU是AMD 7950X,来看看这款顶级处理器的表现如何。 将主板安装到机箱内,选择的是白色的机箱,白色机箱同白色主板果然更加搭配,看来白色主题还是要用白色主板好。 下面就安装CPU散热器,使用的九州风神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冰堡垒360青春版。这款水冷也是全白色的,非常漂亮,而且这款水冷,风扇出厂就安装到了冷排上面,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冷排风扇是全新调校的FE120 ARGB PWM风扇,使用安静长寿命的Hydro轴承,6颗A-RGB灯珠,支持主流主板实现全局灯光同步。三个风扇是单独的,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单独处理,也支持自己更换为其他风扇,既方便了消费者节省了安装风扇的时间,又方便了后续的维护和DIY,考虑周全。 这里先安装冷排,冷排装好后,卸下主板原来的底座,装上水冷的螺丝。好久没装AMD的CPU了,有些生疏。 然后装好冷头,这个冷头是有显示的。它搭载的是九州风神自研的第4代高能水泵,解热功耗高达300W,通过改进微水道,增加铜底铲齿厚度,大大提高了水冷液导通率,流速及转速较前代提升30%。同时,由于采用了陶瓷轴承轴芯,运行噪音更低。 然后插好内存,宏碁的掠夺者内存,DDR5的。 显卡是蓝宝石RX7800XT极地版,它全身覆盖了纯白的金属铠甲,拥有3840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超频至2475Mh,拥有16GB GDDR6显存,256 bit位宽,8+8Pin供电。显卡使用了14层PCB,能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使用5根镀镍热管,搭配三把双滚珠轴承风扇,飞翼造型叶片,能提供更大风压和风量,保证显卡温度的稳定。 对了,还有电源,电源也很重要,选择的是知名的电源厂商,振华的LEADEX VP 850W。 白色为主的包装盒,有产品的外形,上面还有产品的特色。 我选择的是白色款,这款电源具有13cm短小机身,非常适合中小机箱安装,短小身材的电源,可以给机箱内部留下更宽裕的空间,方便理线、方便线材的安置。x2OPP双过功率保护,0.5%浮动电压,12FDB液压轴承风扇,ECO智能温控,全日系电容,更通过了80PLUS白金牌认证。 我们看振华的电源端子同常规的不同,其中CPU/PCIE/SATA/Molex都是一样的,智能免识别,具有专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它的线材都是白色的,非常适合白色主题机箱的安装。特别是还标配有一条12VHPWR线 支持4080显卡。 安装完毕,机箱使用的是乔思伯的D300,海景房机箱。显卡的电源线和主板的电源线,也是乔思伯的RGB转接线。白色主题装机,白色主板恰到好处。 这款机箱是曲面玻璃,看起来没有遮挡,更加清透,上电之后也是很好看的,白色主题机箱,使用白色主板非常搭配。 运行鲁大师,看看这台电脑的配置,CPU是AMD R9 7950X,内存是宏碁DDR6 6400MHz,显卡是蓝宝石RX 7800XT,主板是技嘉B650M AORUS ELITE AX ICE,显示器是元创师E27。 CPU-Z显示,正确识别CPU和主板。 CPU-Z跑分,多核15908,单核783。 运行鲁大师测试,CPU155万,内存由于是默频较低的, 是20万,总分28万。 运行AIDA64,内存读取69325MB/s,写入68182MB/s,复制60850MB/s,延迟98.5ns。 cinbench R23,多核37335,单核1876。 AIDA64 FPU测试,功耗在230W,温度在80度左右。CPU全核在5.2GHz。 FIRE STRIKE ULTRA测试,物理分数44002。 TIME SPY EXTREME,CPU分数11285。 游戏古墓丽影.暗影,CPU游戏平均309,CPU渲染平均115。 游戏地平线5,CPU模拟平均366.5,CPU渲染平均235。 上面的测试,内存是在默频下的,使用XMP,可以轻松超频到6400MHz,而且技嘉还有黑科技,低延迟和高带宽,我们进入BIOS,选择XMP,并且启用低延迟高带宽功能,看看对于系统性能有什么提升。 首先测试鲁大师,内存提升到了299,550分,而处理器提升到了1,660,973分,总分307万。 AIDAI64内存测试,读取90294MB/s,写入95673MB/s,复制80191MB/s,延迟65.4ns,延迟大幅减少,读取大幅提升。 古墓丽影.暗影,CPU游戏平均342,CPU渲染平均116,比起默频提升不少。 地平线5,CPU模拟平均402.5,CPU渲染平均256.0,比起默频时同样有大幅提升。 总的来说,这款技嘉B650M AORUS ELITE AX ICE主板,又称B650M冰雕主板,外观漂亮,做工优秀,用料足,接口齐全,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甚至使用7950X旗舰CPU也没有问题,是款性价比很高的主板。内存支持高达8000MHz,更有技嘉的低延迟高带宽黑科技,内存表现出色,AMD主板内存超频不再是瓶颈。漂亮的白色外观更是白色主题电脑的不二之选,十分超值,值得考虑。 技嘉冰雕(GIGABYTE)B650M AORUS ELITE AX ICE主板DDR5支持AMD CPU AM5 7950X3D/7900X3D/7800X3D 送赠品30天销量2000+ ¥1399 去看看 <更多>

如风飞天虎 经验 01-08 10:19

写在前面 这两年,得益于国产面板的持续发力,显示器的价格也是日益亲民,放在以前,2000 元左右基本只能考虑 2k 级别显示器,到了现在而今眼目下,同样的价格已经有了大把选择,别说 4K 分辨率,就算把高刷广色域等电竞玩家钟爱的特色凑到一起,选购余地依然充足。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显示产品龙头企业京东方推出了 ADS Pro、f-OLED、α-MLED 三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分别对应 LCD / OLED / miniLED 三种显示。众所周知,ADS 是京东方开发的 一 种基于 IPS 面板的优化技术,对液晶的驱动方式做了改善。而全新的 ADS Pro 具有全视角、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高色域、高刷新率等特征,能给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画质和流畅体验。最重要的 一 点,ADS Pro 主要针对 IPS 面板显示器,也让价格不会成为普及的拦路虎。 时间来到下半年,众多品牌也开始推出基于 ADS Pro 显示技术的电视、笔记本、显示器产品,不过无一例外,搭载该显示技术都是作为高端产品线存在。而近期微星推出的 MAG 枪神系列算是个特例,既有新技术加持下出色的屏幕素质 ,又有大品牌带来的品质加成,最重要的价格控制到位,像这次和大家分享的微星MAG 274UPF,上市价格仅为 2599,典型的一线产品二线价格。 屏幕素质分析 ▼先列下微星 MAG 274UPF 基本参数,屏幕为Rapid IPS 面板,雾面防眩光处理;3840×2160 分辨率,144Hz 高刷新率、支持 1ms 灰阶疾速响应、可视角度可达178°、色域覆盖 98% DCI-P3、97% Adobe RGB、129%s RGB ;HDR峰值亮度可达450尼特,支持 VESA HDR 400 认证,DC 调光,硬件级防蓝光过滤并通过了菜茵认证, ▼屏幕点亮后第一眼的观感极好,色彩鲜明亮丽,明暗对比强烈,显示也比较细腻。3 边窄边框带来很不错的沉浸感。默认状态下调教偏暖,长时间使用不易疲劳。当然这个色调只是默认状态,如果喜欢其他色调可以对色温单独调节。 ▼多说句,记得在设置菜单中开启对应的刷新率。我一直以为这是个基础知识,直到前两天到朋友家里,发现他用着 144Hz 显示器却一直用的默认 60Hz,着实刷新了我的认知下限。另外,连接显示器尽量使用 DP 线,相同分辨率下 DP 响应速度更快。 ▼利用红蜘蛛校色的同时看看显示器的色彩亮度等方面。 ▼实测结果如下,微星 MAG 274UPF拥有100% sRGB ,93% AdobeRGB 以及 98% P3 色域,色彩显示相当不错。官方给出的参数显示这款显示器能做到 129% sRGB 色域覆盖,只不过红蜘蛛只能显示 100% 而已。 ▼亮度方面,实测亮度最高在520尼特,对比度最高1170:1,都比微星官方给出的数据亮眼不少。 ▼色彩精度方面,红蜘蛛 48 色测试测的最小值 0.14、最大值 1.96,平均 Delta E 达到了惊人的 1.01,完全可以承担设计人员的需求 ▼微星 MAG 274UPF原生支持 144Hz 高刷,兼容 N 卡 G-SYNC 和 A 卡 FreeSync Premium Pro 功能,可以自行调节显示刷新率,让显示器与输入端帧率同步变化,防止出现画面撕裂的情况。 ▼ADS Pro 显示技术也将可视角度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准,IPS 面板带来 178° 超大可视角度,不管是直视还是侧视,屏幕显示画面依然表现如一,不会出现夸张的色彩偏移、失真等情况,而且大视角对于组双屏多屏优势更加明显。 ▼得益于 ADS Pro 显示技术和出色的调教,微星 MAG 274UPF在画面显示上拥有极高的表现,4K 高分辨率也能将画面细节和立体感表现的更加真实。放几张实拍图吧,我一般习惯将色调设为冷色,看久了眼睛不容易疲劳 使用体验 ▼微星 MAG 274UPF提供了暗部动态提升功能,在识别到黑暗场景时,会通过内置的算法对画面中的暗部进行显示增强,在我们玩一些大量深色场景的游戏时,画面表现的要素更多。 ▼高刷对于游戏体验的加成可谓巨大,像主打运动的赛车类游戏、或者是多人竞技的对战游戏,画面转换自然流畅,光影流动炫彩夺目,开启 HDR 模式能带来更出色的明暗对比,更高的动态范围,沉浸感自然而然。 ▼作为生产力工具微星 MAG 274UPF也能轻松胜任,图像编辑可以采用sRGB模式,视频剪辑则可以采用 DCI-P3 模式。在 4K 分辨率成为主流的今天,27吋的大屏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图文编辑时将内容分屏显示,一边查资料一边进行编辑,或者学习时一边看教材一边做实操,这也是大屏显示器的优势。 ▼将显示器调整为竖向可以更好的符合网站的页面显示,同样的屏幕显示内容更多。比如知乎、值得买这种网站,全屏时两边都是空白的,频繁下拉略显繁琐,调整为竖屏完全不会浪费屏幕空间。 ▼利用显示器自带的Type-C 接口连接手机或笔电,可以实现投屏或者将显示器作为副屏使用。进行内容创作时,小屏幕输入文字,大屏幕调整图像,65W 的充电功率也能让轻薄本摆脱电源束缚,让桌面不会因为太多线材显得杂乱无章。 ▼扁平底座不占地,尺寸也正好可以放置一台迷你主机,办公或者轻度游戏都没问题。或者加个外置的显卡坞,3A 大作也不成问题。 ▼显示器采用了 DC 调光,拥有无闪烁的特性,支持硬件级蓝光过滤,并通过了莱茵护眼认证。 ▼五轴摇杆习惯了的话操作起来还是很顺手,而且微星的 UI 设计和使用逻辑都很方便。常用的预设场景可以快速切换,选项里也有对应的细节调节。 ▼FPS 玩家钟爱的准星功能自然也是必不可少,和大部分显示器不同,微星 MAG 274UPF的准星会根据周围色彩,自动调节为对比度更高的颜色,更好的保证了辨识度。 ▼微星显示器也是少有支持远程操控的设备,安卓用户可在官网下载 MSI Remote Display 软件,调节起来更加方便。 外形赏析 ▼先看看配件,包括显示器本体,可拆装的底座支架,外置电源,电源线,HDMI 数据线 * 1,TYPE-C 数据线 * 1。 ▼方形底座为全金属材质,稳固性很高,相比常见电竞显示器的三叉底座也来的更加节约空间。底座和显示器的连接支持快拆,可以快速和显示器面板接驳。 ▼立柱表面做了金属拉丝处理,质感到位,棱形结构也很有电竞范。立柱中下部预留穿线孔,线材由此经过可以更好约束,达到桌面整洁的视感。 ▼支架采用人体工学设计,支持上下、俯仰、垂直、左右多维度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如果喜欢使用显示器支架的朋友,也可以利用转换螺丝进行固定。 ▼显示器背壳依然是微星 MAG 系列标志性造型,不规则几何线条搭配不同高度的平面,模拟出长枪出鞘的感觉,对应“枪神”这个称号。 ▼左侧的龙标点明了显示器隶属微星高端产品线系列,标示度拉满。 ▼操控按键是中高端显示器标配的 五 维摇杆,四角拨动配合点按,就能实现 OSD 菜单的各项调节,按键采用醒目的大红配色,顶部加入了防滑纹理,细节表现相当不错。 ▼接口方面,显示器提供了 2 个 HDMI 2.1 满血接口,1 个 DP1.4a,1 个 USB2.0-BUSB,2 个 USB2.0A, 3.5mm 耳机接口,以及 1 个支持 65W 充电的 TYPE-C ,足以满足多屏和高刷的需求。 总结 显示器市场特别是 27吋 这个尺寸,可以说是目前卷的最厉害的。微星 MAG 274UPF 的优势在于硬件亮眼,调教出色,有京东方 ADS Pro 显示技术加持的优秀面板、有 4K UHD + 144Hz + 1ms GtG 带来的性能表现,有堪比专业显示器的色彩表现和护眼功能,还有大品牌带来的品控售后,最重要的是价格控制极为给力,这堆卖点堆砌起来,放在往年那是 3000 起步没跑了,现在却能做到中端 2599 的价格,不敢说是超值,但相同预算下能和它抗衡的机型着实不多。 微星(MSI) 27英寸4K144Hz电竞显示器HDR400 IPS 1ms响应Type-c 65w 硬件级防蓝光游戏电竞显示器屏MAG274UPF 满2599减200 30天销量500+ ¥2599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01-08 10:09

40系显卡、PCIe 5.0、ATX3、12VHPWR,一系列的变更,让新规格电源的需求骤然增加了。电源是否支持ATX3.0,不仅仅是个接口问题,这个标准同时提高了电源的标准,特别是关于显卡3倍峰值功耗、整机2倍峰值输出的要求,提高了电脑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能力,所以大家在选择电脑电源的时候,尽量要选择支持ATX 3.0的电源,特别是高端配置的电脑,更为重要。 这是因为,电源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给整机提供动力。同时,供电的质量好坏,也影响到到整机设备是否能正常有效的运行,是否能应对紧急情况。家里有一台高端ATX3.0电源,鑫谷MU-1000G,为了让大家能看下究竟如何,咬牙给拆了。希望对大家选购电源,有所帮助。 鑫谷MU-1000G电源的包装盒看上去非常高端大气,左上角是昆仑的字样,右下角是MU-1000G,产品的型号。右上角是四个标志,分别是代表ATX3.0支持、PCIe 5.0支持、80PLUS GOLD金牌认证、100%日系电容的意思。 打开盖子,包装的很好。这个面上很就厉害啊,礼品卡吗,总之感觉不凡。 取走之后,可以看见下面是电源和配件。电源有无帆布袋包裹。配件有配件盒,上面都有昆仑的标记。 看看线材先,这个一大包啊,还有电源线、捆扎线。 线材众多,是软线,摸上去很是舒服,上有压纹,还有定制的万能贴。包括有主板20+4PIN线、2根CPU4+4PIN线、两根PCI-E 6+2PIN(2接头)线、两根PCI-E 6+2PIN线,一根PCI-E 5.0 12+4PIN线,三条 SATA供电线(每根线4个SATA接头),2条大4PIN线(3个大4PIN接头),一条大4PIN转小4PIN线。 这个就是PCIe 5.0的线材,12+4PIN,600W,显卡专用的。 这个是CPU供电下,CPU供电有不同颜色的接头,非常明显,适合初级使用者,不会搞混。 电源是六面黑色的分数这么有着独特的花纹,非常有特色。电源是1000W额定功率,带有12VHPWR原生16pin接口,ATX3.0高标准打造,PCIe 5.0原生支持,80PLUS金牌认证,全日系电容,LLC Pro + DC-DC结构、i-Stop智能启停,长达10年的质保。 全模组接口,28PIN主板接口;2个CPU接口,醒目的不同颜色;4个PCI-E标准接口,2个16PIN PCI-E接口,6个IDE/SATA接口,接口居多,真丰富啊。 电源带有开关,支持100-240VAC宽幅接入。有i-Stop智能启停技术,从而可以在低负载的时候停止风扇,节能同时静音。 这一面是产品的技术指标。额定功率1000W。其中12V输出高达996W,12V满载波纹保持在出色的30mV以内。 这款电源,采用LLC Pro + DC-DC纯血架构,自主研发LLC Pro架构+独龙冰酷散热片,用料精良,设计优秀,我们来拆开看看里面的结构。 我们将盖子打开,就看见电源的内部了,我们看整体做工优秀,器件排列有序工整,第一印象很好。线路板同外壳之间有塑料片绝缘。 首先看看风扇,是11个扇叶的135mm静音液体动压轴承风扇,型号为BDH13525S。根据资料具有67.7CFM真实风量,2.3mm水柱风压,运转噪音小于32.7dB(A)。具有i-Stop智能启停技术。这里可以看见有个透明塑料片,就是导流罩,挡住了部分出风,这样可以将气流导向变压器和开关管部分,优先为发热较大的器件降温。导流罩两端用螺丝固定。 这一边是一级EMI电路,具有一个X电容,2个Y电容,一个线圈还有半封闭的屏蔽罩,黑色的线引入到下面的电源控制开关,上面的开关是智能启停开关。 这款电源还有二级EMI电路,我们看在板子上有个绿色的热敏电阻,一个蓝色的继电器,以及一个黑色的保险管。 然后在板子的这边,有一个差模电感和2个共模电感,黄色的安规X2电容,是2个黄色的X电容,这边一个红色的高频滤波的薄膜电容,2个蓝色的Y电容。总的来说,EMI电路完整。下面来看看PFC这一块。 首先我们看这个的散热片下面是2个整流桥,固定在散热片上,一边一个。 根据上面的字符,看出整流桥来自平伟,型号GBU1006L,规格为10A 600V。 然后看这一边,从右到左是PFC升压电感,主电容和谐振电容。主电容来自贵弥功,KMZ系列小型化电解电容,规格为105° 450V 680微法容量。一共有2个总容量高达1360微法,足够用,冗余大。右侧是PFC主电感。后面黑色的就是鑫谷“独龙冰酷散热片”,刚才看整流器的时候,就是它的侧面。 这个散热片非常厚,散热效果好,同时分为4层,增大了散热面积。同时从这一面也可以看到, PFC开关管,PFC整流管和LLC开关管,每组2个。紧挨着最左侧整流桥的是2个PFC开关管,他们的外面套着黑色绝缘热缩管的,是PFC控制器。 然后是2个PFC整流管丝印15R06,是耐压600V 15A的超快恢复二极管。右侧是2组LLC开关管来自维安,型号WMJ36N60F2,是一颗耐压600V的NMOS,导阻为87mΩ,采用TO220封装,使用两颗组成半桥。 黑色的是谐振电感,EQ25磁芯绕制,LLC变压器采用PQ32磁芯绕制,次级线圈采用扁铜线绕制,焊接连接到汇流排。谐振电感边上是两颗用于驱动开关管的隔离变压器E16,边上的E22变压器是负责5Vsb待机。 输出端焊接整流电路和降压电路。二次侧的DC-DC电路采用两块独立的PCB板子,固态电容和封闭电感非常醒目。 主变压器次级有六个MOS管,作用是二次输出整流,整流管侧面焊接散热片用于散热。MOS管右侧是二次侧的滤波电路,配备了电解电容和固态电容,全日系电容。 输出模组竖向一体式,通过铜条焊接连接。输出模组小板焊接供电接口和滤波电容,用于12V输出和3.3V/5V输出,数量很多 。 总的来说,鑫谷这款MU-1000G全模组ATX3.0高端电源,带有12VHPWR原生16pin接口,ATX3.0高标准打造,PCIe 5.0原生支持,80PLUS金牌认证。做工精良,设计优秀。采用LLC Pro + DC-DC纯血架构,独龙冰酷散热片,方案成熟。全日系固态/电解电容,135mmPDB轴承风扇,i-Stop智能启停,无论从设计还是做工到材料,都十分不错。更有长达10年的质保,非常值得选择。 <更多>

如风飞天虎 经验 01-05 09:59

写在最前: 笔者的小兄弟最近新屋入伙,作为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知道他爱玩游戏这会又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趁着年底购物节给他选购了一台HKC惠科最新推出的27英寸专业电竞显示器IG27Q作为贺礼。 ▲这款显示器屏幕为27英寸原生FAST IPS优质面板,三面窄框设计2K170Hz高分高刷,支持90%DCI-P3和100%sRGB广色域覆盖,兼容Free Sync/G-Sync,拥有丰富的游戏模式,可视角度高达178°,硬件纸面参数足够漂亮。 不仅游戏场景可以呈现清晰细腻的画面,带来沉浸丝滑的游戏体验;还兼顾了轻度视频剪辑PS修图的色彩色准显示,是生产力也是娱乐工具,一机两用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那么接下来和小兄弟把把关,以及分享一下这款显示器的实际视觉观感体验。 一、游戏娱乐体验:丝滑流畅的高分高刷屏 ▲HKC IG27Q拥有2560*1440的2K分辨率,PPI像素密度高达108,游戏画面的明暗对比度以及细节纹理还原的效果层次感丰盈,告别粗大颗粒感,光影变幻细腻悦目。 ▲使用DP1.2线接入显示器,最佳刷新率可达到170Hz(HDMI2.0线为144Hz);在各种游戏中可以减少快速移动时物体边缘模糊的现象出现。 ▲得益于Fast IPS面板的优秀素质,IG27Q拥有1ms(GTG)的屏幕灰阶响应时间,搭配Free Sync/G-Sync(兼容)画面同步技术,使得动态游戏画面无撕裂状况,流畅自如。 ▲2K分辨率对比1080P分辨率,在游戏场景能带来更宽阔的视野和显示更多的内容。 更为贴心的是显示器内置多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包括RPG、FPS、RCG、ACT等)最佳显示设置模式,玩家可以自行调整切换。 以及两个特别实用的游戏模式,暗部均衡和游戏准星。顾名思义,暗部均衡可以对游戏画面中的局部昏暗场景进行增亮处理,同时保证原有明亮场景不会过曝,那么就能清晰的看到躲在暗处的敌人,先发致胜;开启游戏准星后,在射击类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瞄准点,快速锁定敌人,堪称物理外挂。 二、观影娱乐和生产创作体验:细腻鲜活 不闪屏+滤蓝光更护眼 ▲在90% DCI-P3影视级色域以及原生8bit色深和HDR10加持下,HKC IG27Q可以呈现丰富自然的色彩饱和度,明暗亮度过渡均衡,画面细腻鲜活,提升视觉延伸体验。 ▲再加上100%sRGB广色域覆盖以及16.7M色彩数量的丝滑过渡,显示画面真实不偏色,无论是使用PS创作或者PR进行视频剪辑,这块屏幕在不同角度状态下都能呈现纯净通透的色彩。 ▲高色域+优秀的色准表现让它能兼职对屏幕颜色表现要求较高的工作用途,如使用PS进行照片处理。 ▲并且能通过软件调校,针对波长在455nm以下辐射伤害最强的有害蓝光实现高效过滤,减轻蓝光对双眼的危害;同时采用DC调光,减少画面闪烁现象,缓解视力疲劳。 ▲进行文档编辑的体验同样可圈可点,100%页面状态字体显示细腻锐利清晰,长时间使用也不累眼。 ▲HKC IG27Q还支持电子书模式,开启该功能后画面会变成类纸张的阅读效果,有效缓解长时间阅读带来的眼部不适。长时间面对电脑的使用者,显示器的护眼功能肯定是刚需。 三、显示器开箱:鹰翼设计 电竞风潮 ▲外包装整体做工比较简洁简约,与显示器相关的具体信息标注清晰。 四个边角分别印刷了品牌名称和型号、猎鹰系列显示器的slogan:为胜利而战、面板特性以及支持HKC Care服务,主打游戏属性明确。 ▲显示器的所有配件在此,除了本体外,还有支架、底座、电源线、DP线以及说明书保修卡,相当实用的组合。 ▲显示器摒弃传统“厚刘海”,采用了三面超窄边框的设计,面板采用主流的Fast IPS,屏占比相当高,可视角度高达178°,第一眼观感很不错。 ▲背面预留有VESA75mm*75mm标准壁挂螺孔,运用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线条修饰处理,勾勒出宛若大鹏展翅的鹰翼图腾;这也是这款猎鹰显示器称号的由来。 ▲显示器配置的接口为2.0HDMI*2、1.4DP*1和Audio out音频*1,满足工作娱乐多场景使用需求妥妥的。 ▲OSD五向摇杆按键更符合玩家调节习惯,可轻松切换定位到指定菜单选项,按压回馈感清晰。 ▲支架安装支持快拆卡扣固定,六边形小巧底座采用免螺丝刀安装,和支架卡紧后手拧即可固定。 ▲色准测试结果如上,△E最大值为1.51,最小值为0.04,平均值为0.59。当△E均值<2时人眼基本上分辨不出色彩的差异,可见这款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非常优秀。 四、写在最后 个人总结:入门电竞玩家千元内性价比首选 ▲综合对比而言,HKC 猎鹰系列IG27Q专业电竞显示器的硬件配置我觉得还是相当厚道的,外观设计既有自己的黑红猎鹰电竞风格,游戏娱乐也可以带来畅快的使用感,广色域覆盖和电纸书模式也能兼顾生产办公创作,满足使用者全方位的需求,现在最低价仅需809元!绝对属于是入门电竞玩家千元内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以上全文结束,谢谢观赏!!! 本文原创作者:神秘消逝!!! HKC 27英寸2K 170Hz高清FastIPS屏游戏屏幕1ms响应家用电竞外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 IG27Q 满1249减40030天销量1w+ ¥1249 去看看 <更多>

神秘消逝 晒物 01-05 09:39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AMD和Intel的堆核大战,CPU的发热量逐渐增高,尤其是一些高阶型号的CPU,发热量更是恐怖无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水冷散热器的份额越来越高,就连一众老牌风冷散热器厂家也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风冷散热器似乎被高端市场所遗弃。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风冷散热器厂家都选择了“躺平”,近期德商德静界(be quiet!)推出了一款高端风冷散热器——DARK ROCK PRO 5,该散热器采用了双塔结构,拥有270W的解热能力,同时它标配了2把Silent Wings 4 PWM风扇,静音水平非常高,可谓是兼顾了效能和静音,非常适合不喜欢水冷散热器的高端玩家选用,下面就将这款散热器分享给大家吧。 二、开箱介绍 散热器外包装正面一袭酷黑,中间印着产品的效果图,给人一种冷酷、安静的感觉。 背面是产品的特征解析。 规格表一览。 附件一览,散热器除了配备全平台金属扣具外,还提供了一管硅脂和一把螺丝刀。 散热器采用双塔结构设计,外表采用黑色陶瓷涂层处理,兼顾了美观性和实用性。 侧面一览,可以看出,散热器鳍片间采用了折fin工艺,保证了其间距的统一性。 散热器前端塔体下部的鳍片采用了缩进处理,这样可以保证对高马甲内存的兼容性。 散热器后端塔体的鳍片采用了深浅交错式设计,这样可以保证鳍片更容易被风扇吹透,间接提高了效能。 散热器采用了7根6mm热管,热管和鳍片间采用穿fin工艺连接。 散热器采用了纯铜镀镍底座,底座略微有镜面效果,平整度较高。 散热器采用了金属顶盖设计,质感非常不错。 中置风扇采用框扇一体式结构,风扇框和塔体采用卡扣固定,无需工具即可拆下。 风扇框上设有一个调速开关,拨向左侧为Q档(静音模式),拨向右侧为P档(性能模式),玩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切换。 散热器标配了2把Silent Wings 4 PWM风扇,它具有先进的流体动力轴承,平稳的6极马达和气流优化的风扇叶片,能够完美兼顾性能和静音表现。 其中中置风扇为13525规格,由于该风扇要兼容扇框的形状,所以采用了非标设计。 前置风扇为标准的12025规格,其额定电压为12V,额定电流为0.20A,最大转速为2000RPM。 三、效能测试 测试平台配置如下。 测试采用裸机平台进行。 可以看出,由于前置风扇采用了120mm规格,并且前部鳍片采用了避让式设计,故而对高马甲内存的兼容性还是很不错的。 从侧面可以看出,前置风扇和内存顶端之间还有一定的余量距离。 下面进行效能测试。 测试方法,关闭主板的PWM功能,让风扇处于满速状态运行,然后使用AIDA64单勾FPU进行烤机测试,记录第5到10分钟之间的平均温度。 对于室温温差的处理为,考虑到此次测试室温在24.1-24.4℃之间波动,温差较小,故而统一平差到24.0℃(即对于超出24.0℃的部分,直接减去)。 测试成绩汇总,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印象,这里加入了曾经的风冷王——猫头鹰 NH-D15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DARK ROCK PRO 5的效能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开启P档后,实力和风冷王猫头鹰 NH-D15旗鼓相当。 再测一下噪音。 测试方法,在距离散热器50cm处放置分贝仪,记录散热器工作时的噪音值。 可以看出,DARK ROCK PRO 5的静音水平确实不错,在开启P档时,比猫头鹰 NH-D15的噪音水平还低;在开启Q档时,更是安静无比,几乎和环境噪音水平相当。 个人建议,对于追求静音的玩家,日常使用时可以开启Q档,这样可以在牺牲不到3℃效能的前提下,大幅度地降低噪音。 四、总结 从测试结果来看,德商德静界DARK ROCK PRO 5的表现还是对得起其身价的,它做工精湛,性能表现非常出色,和顶级风冷猫头鹰 NH-D15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静音水平也非常优秀,尤其是Q档,站到50cm外噪音几乎微不可闻,如果装到机箱里,噪音只会更低。当然,该散热器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特点,下面再总结几句吧: 优点:做工精湛,外观沉稳大气,性能出色,噪音控制优秀,和水冷相比不怕漏水。 缺点:中置风扇卡扣式固定方式在面对远距离快递运输时感觉不是太牢靠,个人建议发快递前进行加固处理。 适配性建议:I平台13代适合搭配i7及以下K系处理器,14代适合搭配i5及以下K系处理器,对于非K系处理器,则可以适配到i9级别;A平台由于功耗较低,可以适配到R9级别。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选购散热器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更多>

搞机之道 晒物 01-04 20:59

写在前面 近些年随着USB-C接口设备的普及,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针对USB-C接口的外接存储产品,而随着iPhone15系列全面升级USB-C接口后产品更是百花齐放,更个性化,今天这篇文章就分享一款来自移速,一款可以磁吸的外接移动固态硬盘,简单分享下上手体验,希望能给你的选购起到帮助~ 开箱外观 首先看开箱,亮银色包装盒,很有科技感,正面产品型号/名称,背面参数信息,我这的是1TB版本,基本上足够日常保存文档/视频资料。 打开包装配件方面,移动硬盘本体、USB-C数据线、说明书、磁吸环,遗憾的是并没有USB-A转USB-C数据线,连接没有USB-C接口的PC设备时需要自己准备线材。 数据线做工挺不错,很粗,USB 3.2 Gen2x2规格,速率可以到20Gbps,兼容和适配性很不错,数据线还自带扎带,后期收纳也很方便。 移速这款移动固态硬盘外观采用类似机械键盘键帽的设计风格,产品名称也叫键帽,顶面还原了键盘「ENTER」回车键的符号样式,侧面斜切的设计,很有个性。 移速固态硬盘采用铝合金外壳,表面磨砂喷涂工艺,我这款是钛原色款,还有一款钛空灰版本,长宽高分别为80.3x38.6x12mm,非常小巧便携,重量方面,单硬盘重量48.6g,无论是连接手机等移动设备,还是作为工作硬盘都是非常便携的。 侧面标注了硬盘的容量和产品名称,接口为USB-C,很多线材都可以连接使用,提高了后期使用的普及性。 速度测试 1TB版本可以看到实际可用的容量为953GB,文件格式默认是exFAT,这样无论是PC还是Mac系统都可以识别到硬盘,兼容性很不错。 讲速度测试之前先说下这个接口规范,USB3.2 Gen2x2使用USB-C作为物理载体接口,它和普通USB3.2接口的区别在于同时利用了位于USB-C接口两侧的全部引脚,不但可以支持正反随意插拔,还可以实现传输带宽的翻倍,USB-IF的接口规格命名比较复杂混乱,关于速度区分记忆,不用理前面的USBX.X,一个“Gen2”就是10Gbps;两个“Gen2”(也就是Gen2x2)就是20Gbps;其他都是5Gbps。 实际的速度测试环节,我这边苹果的雷电4接口不兼容USB 3.2 Gen2x2,速度只有Gen2,也就是10Gbps,以下速度测试在PC主机USB3.2 Gen2接口规格下测试,CrystalDiskMark 8.0测试,顺序读取速度1006MB/S,顺序写入速度946MB/S,多轮测试,读写速度基本都能保持在1000MB/S,基本上能给达到Gen2接口的速度,也就是10Gbps,其实这样的速度对于PSSD来讲足够日常使用了。 如果你的设备有USB 3.2Gen2x2接口,那么速度达到2000MB/S是肯定没问题的。 另外两个测速软件AS SSD Benchmark和ATTO 磁盘基准测试基本上也能达到USB 3.2 Gen2接口规格的速度。 散热和温度控制,多个测速软件几轮测试,40GB文件传输后,室温17度下,硬盘温度基本保持在20-23度上下变化,没有出现发烫的情况,移速这款硬盘的铝合金外壳也有助于散热,整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实际的文件拷贝测试,由多个文件组成的16GB文件夹在电脑和移动硬盘之间互拷,电脑拷贝到移动硬盘,耗时19.3秒,写入速度891.3MB/S;移动硬盘拷贝到电脑,耗时17.6秒,读取速度980MB/S,这样的速度对于一款PSSD来讲完全足够使用了,以我平时备份文件大小单次最大为5-7G,基本上很快传输完毕,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日常使用 日常生活中,移动存储最多的使用场景就是中转保存重要的资源素材,所以一块高速/稳定的移动固态硬盘就显得尤为重要,移速固态硬盘外部采用铝合金外壳设计,坚固耐用;内部为TLC颗粒,配合防震防摔设计,对于户外工作者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使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还有移速这款固态硬盘的特色功能,磁吸设计方案,移动硬盘内部加装了N52强磁铁,可以紧密贴合iPhone手机的磁吸模块,硬盘内置了防干扰屏蔽层,吸附在设备传输时可以有效避免磁场对数据传输的干扰。 今年的iPhone15 系列升级为USB-C接口,Pro系列接口速率为USB 3.2,支持苹果ProRes文件外录到移动硬盘,苹果手机的视频功能应该是目前所有手机中整体表现最好的,所以很多对画质要求不高的生活记录类博主都是选择iPhone作为主要的拍摄设备,这样外录功能对于很多视频创作者就非常友好了,不会因为手机内存容量问题而影响日常拍摄,磁吸功能也能在工作时更好的收纳外接的移动硬盘,非常方便。 当然了磁吸功能不仅对于iPhone手机使用,搭配随机附赠的磁吸环,手机/单反等设备也可以很好的兼容使用,特别是单反相机,连接移动硬盘外录使用也不需要冷靴接口配件了,直接磁吸在稳定器或者三脚架上就可以,减少了收纳的麻烦,而且实际体验N52强磁铁吸附性还是挺强的,配合键帽的梯形设计,还是非常稳固的。 还有现在很多人喜欢用手机拍视频和照片,时间一长就存储了大量文件,手机内存也会不足,这时候使用OTG功能把用不到的视频素材放到移动硬盘里单独备份,这样也节省了手机内部存储空间。 总结 综合以上体验,移速出品的这款移动固态硬盘在速度和功能性两个方面做到了完美均衡,既可以作为日常高速移动固态硬盘使用,主打的磁吸功能又可以满足特定群体的数据扩展需求,再加上个性化的键帽外观设计,使得它具有鲜明的品牌特色。 如果你需要一款既高速又具有个性化特色的移动固态硬盘,那么移速的这款产品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不仅能够满足你日常存储和备份数据的需求,还可以作为你展示个性和品味的一种方式,喜欢可以关注一下~ 移速(MOVE SPEED) 1TB 移动固态硬盘 (PSSD) ssd移动硬盘 可磁吸手机支持直连TLC颗粒NVME读数高达2000MB/S 满700减7030天销量100 ¥799 去看看 <更多>

哆喵呜 晒物 01-04 20:49

前言 去年集团公司招聘了一批程序员鼓励师小姐姐,搞了个隆重的1024程序员节的狂欢活动,我有幸在现场就偷拍了一张,不得不说程序员的福利就是好。 看到妹子后我才觉得程序员是最幸福的职业呢。 在公司玩得比较好的小姐姐购置的是Mac mini M2的迷你机,妹子说大部分时间用的少主要是macOS系统用不习惯,就帮妹子在公司里以优惠价转手给子公司的程序员了。本来妹子也想重新买个电脑,但是不知道咋选。12月下旬零刻新推出了12代酷睿i7的迷你机送测给我体验,我借着这个机会就给妹子说我写完评测了就给你用一段时间看看,你要觉得合适自己再下单购买吧。省的有人吐槽我拿评测机套路妹子,反正评测机和零售机差距就是logo不一样而已,保修都是不担心的。  推荐 说实在零刻这款迷你机的性能绝对是能够满足文职工作的办公需求。就稳定性来说选择intel平台的迷你机在驱动更新上也是跟Windows兼容性最佳的选择了。 虽然是隶属于SEi系列,但是12代酷睿i7-12650H的性能还是不差的。  开箱 因为是评测机咱也不说啥瞎话了,包装盒就是英文的logo:Beelink(国行对应logo:零刻),相信海外版就是我拿到的评测机包装盒样式了。 对于intel来说12代酷睿是正式宣告了揭开大小核的移动端处理器“新时代”,终于让移动端处理器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海外版的就是一份多国语言使用说明书,可惜没有简体和繁体中文就表明这个海外版是不在大中华圈零售的机型。 我直接把包装盒里的配件都扔篮子里了:1 × 120W(19V-6.32A)电源适配器,1 × SEi 12海外版使用说明书,1 × VESA支架挡板,1 × VESA支架固定十字螺丝,2 × 不同尺寸的长(100cm)、短(25cm)的HDMI视频线。 对应国行肯定是中文的提示说明,海外版就是默认英文提升说明。 零刻家族ID设计,就是这个布艺材质的顶盖,既增加透气性有富有质感,不会让电脑只有冷冰冰的科技感,算是带有一丝人文气息吧。 i7版本的零刻SEi12在机器上会有个intel Core i7的会徽贴纸。 两侧都有金属材质的网状散热孔金属罩,可以做到内部空气循环的流通不担心散热问题。 零刻SEi 12 i7款的机身后置I/O接口有:1 × 千兆RJ-45网口,2 × USB 2.0接口,1 × DP 1.4(支持4K ,144Hz)接口,1 × HDMI 2.0(支持4K,60Hz),1 × DC充电口。 零刻SEi 12 i7款的机身前置I/O接口则有:1 × CLR CMOS(重置按键),2 × USB 3.2 GEN 2(10Gbps)接口,1 × USB Type-C(仅支持数据传输和充电),1 × 3.5mm耳机音频输出孔,1 × 电源开关键。 在迷你机里零刻不敢说是最好看的,但绝对是很耐看的机型。至少在定位商务办公里,这个造型就很符合绝大多数公司电脑选购的硬性要求。 硬件检测 迷你机的好处就是开箱通电后即可使用,驱动啥的都已经是齐全的。 作为移动端带H后缀的标压处理器,它默认TDP最高可达45W,通过最新版CPU-Z软件可以看到12代酷睿i7-12650H处理器是核心数:6P + 4E(六个性能核心 + 四个能效核心),线程数:16。对比同代i5-12450H多了两个大核心和四个超线程,在性能方面还是有较大提升的。 这次用最新的AIDA64软件检测,作为移动端处理器性能大激进的一代,i7可以都可以说是性能完全过剩的。 12代酷睿i7-12650H处理器的核显是Intel UHD Graphics,只有64个EU单元。在DDR4内存下显存位宽有128 Bit,显存带宽也只达到51.1 GB/s。既然零刻官方定位是商务办公电脑,对于企业而言电脑的用核显就能满足,这个GPU性能是满足办公需求够用就可以了。 最新版 HWiNFO64软件查看的硬件信息。 相对i5-12450H处理器来说,多了两个大核心和四线程对高负载应用环境来说是更得心应手的。 别看是DDR4平台就以为落伍了,实际主板的内存带宽传输依旧有51200 MB/秒。 这个也是老朋友英睿达P3 Plus 500GB固态盘了,也是入门款的PCIe 4.0固态盘。可以看到SSD主控制器是群联(Phison)PS5021-E21T,最大连续读取速度:4700 MB/秒,最大连续写入速度:1900 MB/秒。 用DXVA Checker 软件查看12代酷睿i7-12650H处理器的Intel UHD Graphics 核显所支持的硬件编解码能力还是不错的,最高能够支持8K视频的编解码能力。 实测单烤FPU的压力测试下CPU的功耗没有突破30W,说明零刻调教的还是较为保守了。限制功耗就意味着性能输出会受限,但是能够让散热维持在可控状态,不会让风扇狂转带来噪音。 性能测试 用最新版本的 AIDA64软件下进行缓存和内存测试: 读取速度:47102 MB/s 写入速度:45996 MB/s 拷贝速度:44056 MB/s 延迟:101.2 ns 用最新版本的 「 CPU-Z 」软件下进行处理器性能测试: 单核性能:530.2 多核性能:3635.2 在「 弗里茨国际象棋基准 」软件下进行处理器性能测试: 相对性能倍数:37.87 每秒千步:18175 用CINEBENCHR 15软件测试,CPU:1325 cb,OpenGL:98.16 fps。 用CINEBENCHR 20软件测试,CPU:3251 cb。 用CINEBENCHR 23软件测试,单核性能:1674 pts,多核性能:8723 pts,MP Ratio:5.21 x。 用CINEBENCHR 2024软件测试,单核性能:98 pts,多核性能:528 pts,MP Ratio:5.37 x。 用SilverBench在线测试CPU性能表现得分:P22283。 固态盘是英睿达P3 Plus 500GB,作为入门款的PCIe Gen 4 x4 NVMe SSD。 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得数据: 连续读取:4831.47 MB/s 连续写入:1907.03 MB/s 用硬件狗狗测试,核心硬件性能得分:23万分,其中CPU得分:10.5万分。 用安兔兔PC测试,综合性能得分:74.7万分。 总结 拉到底一句话总结就是相对i5-12450H性能提升还是较为明显的,适合大企业对CPU有对标要求的采购需求,i7级别在2000元价位的确是非常有性价比的。 刚刚得到零刻官方消息:零刻在所有平台都有执行:30天无理由、30天价保、3年质保的规定 ,但是需要消费者自己联系客服价保才行,所以遇到降价不要着急退货,申请价保一样可以享受降价后的优惠。 零刻SEI 12十分推荐给办公电脑使用,做到了性能、体积、散热三方面的均衡。零刻迷你机的整机带有一年整机质保,核心配件3年质保,可以降低中小型企业采购电脑的成本,也能减轻企业的IT运维成本。 也十分期待零刻后续能够推出专属的图形化BIOS UI界面(UEFI),毕竟全英文BIOS界面会增加普通消费者上手操作的不适应。 以上就是本次四海我测试下来的个人评测体验,感谢观看。 「稳」零刻 SEi12 12650H 12代酷睿i7 10核16线程迷你电脑主机 藏青蓝 准系统(无内存硬盘系统). 30天销量500+ ¥1985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01-04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