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只有傻白甜?是时候了解一下新台剧了~    

影视 05-07 15:35:52 2 0

0.前言 

 五一假期,难得闲暇可以看看电影,刷刷剧。我个人的习惯,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早几年看沙鲁克.汗的《情字路上》,觉得不错,就把他的《宝莱坞生死恋》、《夺面煞星宝莱坞》、《我的名字叫可汗》等主要作品都看了一遍。然后又把宝莱坞四大天王的阿米尔.汗、萨尔曼.汗、赫里尼克·罗斯汉的代表作都刷了一波,以至于在国内掀起阿米尔.汗热之前,我对他的《芭萨提的颜色》、《地球上的星星》、《未知死亡》等作品,就已经印象深刻。


其实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觉得都比较忌讳刻板印象,比如很多人会觉得印度电影里都是歌舞,我就觉得他们的爱情片拍得挺不错的,比如《宝莱坞生死恋》《未知死亡》和《风筝》等等。印度动作电影常常因为动作浮夸而被嘲讽,我也会觉得慢动作、大幅度的动作对于表达愤怒和战斗力颇为有效,比如《雄狮》《巴霍巴利王》《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等等。当然,我可不是印吹哈,就事论事而已。

台剧也是如此。在我还小的时候,台剧很流行,像《放羊的星星》《公主小妹》《流星花园》《王子变青蛙》这些,当时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现在回过头来,会觉得挺傻的。也正是那段时间台剧的流行,相信也使得很多小伙伴心目中的台剧都挺傻白甜的。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本文就为大家带来几部近几年口碑很不错的台剧推荐,希望大家会喜欢。


1.《想见你》

▲虽然豆瓣对温情片的评分会相对宽容,但这部剧绝对是带入感极强的一部。之所以第一部就推荐《想见你》,是因为我已经看完一个多礼拜了,但感觉还没有走出来,手机里循环得最多的,还是里面的几首歌:伍佰的《Last Dance》、孙盛希的《Someday or One Day》以及八三夭乐团的《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想见你》讲述了一个魂穿的故事,魂穿的媒介就是一盒伍佰的专辑磁带,播放《Last Dance》时,就可以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节点。不同于“回到明朝当王爷”的爽文式穿越,《想见你》里,尽是满满的无奈:一个乐观开朗、人见人爱的现代姑娘黄雨萱,魂穿到一个内向“怪异”的姑娘陈韵如体内,然后再剥离,其实对那个内向的姑娘是一种更大的残忍。就像一个人,如果没被爱过,也许她还可以勉力求生,但被爱过,又被人抛弃,也许就真的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可怜人又何止1998年的陈韵如?有着不被世俗接受的爱的王诠胜,在五月天的《拥抱》中,走向末路。

▲温暖的大男孩莫俊杰,迟迟走不出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去世的阴霾...

▲失去了爱人的黄雨萱,又能否走出情伤?

▲好在虽然残忍,但至少《想见你》中还拥有逆转这一切的机会,即便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爱不正是因“无私”而升华吗?

只要“想见你”,也许终究可以见到你!

演员介绍:本剧中,男一就是五一热映的《你的婚礼》男主演许光汉,即便年届三十,但少年感十足,可以说他也正是因为这部剧爆红;女一柯佳嬿就更不用说了,85年生的她,演起高中生来,也不会觉得令人不适(此处未暗示虚岁16、实岁58的某刘奶奶),而且几个角色切换间,也有明显的性格区别,超赞的。


2.《我们与恶的距离》

▲如果我说希望小伙伴们对精神病患者多些包容,我可能会被认为很圣母。但是,《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所讲述的,也许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剧情围绕着精神病患杀人的故事展开,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家人遭到社会“霸凌”的故事,故事比较简单,但一群人的冲突明显。

▲被害人家属宋乔安,也是媒体工作者,在儿子被精神病患持枪射杀后,性情大变,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

▲丈夫刘昭国同样是媒体工作者,但倾向于新媒体,他在悲伤之余,一方面承受着妻子喜怒无常的压力,一方面也想劝说妻子放下执念,一起找寻精神病患杀人背后的原因,以作预防,而非一味悲伤。

▲律师王赦因为一心求证精神病患杀人背后的原因,而被社会舆论误解为杀人凶手开脱,从而遭到泼粪、恐吓。怀孕的妻子甚至因为被恐吓而流产。

▲作为犯罪嫌疑人李晓明的妹妹,因为社会舆论,不得不隐瞒身份,惶惶不可终日。哥哥杀人,妹妹自然也痛心,但一向听话贴心的哥哥为什么会杀人,一家人也是不知为何,他们也想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一辈子也被毁得差不多了。

▲因为未能实现自己做导演的梦想,又遭逢女友自杀的应思聪,成为新一个逐渐被精神分裂症吞噬的病人...

▲短短10集剧,汇集了太多冲突,不管是受害人、被害人、受害人家属、被害人家属、媒体、律师、司法部门、政府、精神病医院等等,都在对精神病患伤人、自伤过程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至于这角色会导致积极还是消极的后果,剧中给了阳光的答案。

但现实生活中,我相信往往会残酷很多,因为现在碰到精神病患伤人/杀人,我们更多人还是会咬牙切齿地要求“公开处刑”,或是质问病患家人没有尽到责任。我无意为他们开脱,但这个问题,更重要的,难道不是找到问题原因,加强预防吗?

演员介绍:啊~贾静雯,我的女神~还是那么美~其实无论老演员还是年轻演员,都有着很不错的发挥,这也证明了,讲好一个故事,也许10集就够了,不是非得七八十集的爱恨情仇、你侬我侬的(此处无暗示,哈哈哈)。


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部剧被称为台版《黑镜》,也是带一些科幻色彩,同时具有较强的批判性的短剧。故事分为《妈妈的遥控器》、《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孔雀》和《必须过动》五个章节。

▲如果你的子女行为能被你遥控,你愿意吗?可悲的是,我相信很多父母是愿意的。剧中的母亲即是如此,遭遇婚变的她,儿子小伟成了唯一的指望。但在她眼里,儿子却贪玩、早恋,而且不听自己的规劝,于是她找到了办法——遥控儿子:只要不顺意,就倒带,让儿子重新回到之前的时间,再活一遍。这有点类似新概念作文比赛中,郭龙的《逃亡》,时间的不断重复,让人压抑到想到自杀。小伟亦是如此,但掌握了遥控器的妈妈,一次次把他倒带,直到他长大成人。妈妈的防备心稍微减弱了一些,小伟趁机偷出遥控器,想要真正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但妈妈一句“你以为我只有一个遥控器吗?”仿佛又让一切都回到原点...

我个人觉得,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更多是建议提供者,而非决策者,没有人想拥有被操控的人生。即便你百般不愿,你的孩子也终究要自己活。

▲同样遭遇婚姻危机的阿衍妈妈,试图通过让儿子考满级分来挽回丈夫的心,但一大家子人,却偏偏只有阿衍一个差生,像极了从小到大都被亲戚们比来比去的我们。阿衍在恍惚中,得知通过打倒数第一名就能考满级分,后来又发展到在平行世界杀死妈妈养的猫,就可以达到目的,于是阿衍彻底为之疯狂...

父母在期待子女有出息的同时,可曾想过,孩子想要的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而已?

▲品学兼优的茉莉,突然选择从家里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留洋硕士出身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借助高科技阅读茉莉的大脑记忆才发现,原来茉莉一直都活得不快乐...

也许有的小伙伴会觉得不快乐是差生的专属,但优等生又何尝不会?父母对孩子学业成绩的期望,很有可能就成了孩子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女儿颇有绘画天分,儿子一心想踢足球,但在母亲眼中,把他们送到最好的私立高中,才能让他们有出息。可是,私立高中昂贵的学费就注定了里面的学生大多是富家子弟,女儿即便很优秀,却不得不时刻活在家境一般的自卑中。学校里有一只孔雀,只要跟它交换一样东西,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在一次鬼使神差中,女儿为了跟同学们可以去吃一顿大餐,被孔雀夺走了自己唯一能改变命运的绘画天分...为了重获绘画天分,一家子人最终越陷越深,直到无法挽回...

寒门出贵子固然重要,寒门学子的心理关怀同样不容忽视啊~

▲这个未来世界,仿佛是斯巴达一样的世界,劣质基因的孩子会被处理掉,孩子的母亲会重获一个胚胎,继续育儿的过程,但是,如果孩子是后天教育后不达标,母亲会被发配到鸽子笼,而失去当下优渥的生活。与前面几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故事不同的是,这个故事里,母亲成了赤裸裸的利己主义者,只要自己能依旧活得很好,子女的牺牲,也是可以的。很恐怖有没有?

现实生活中,其实这种案例也不鲜见,多少次看到待子女如草芥的狠心父母,多少次令人黯然神伤。我想说,子女真不是父母的冲动产物,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啊~所以,要不就不生,要不请负责到底。


4.总结

最近看的,主要就是这么几部台剧了,当然,还看了另外一部——《1006的房客》,不过感觉起来,跟这三部还是有明显差距的,这里就不详细推荐了。还有就是,几部风评不错,但我还没看的,比如《噬罪者》《麻醉风暴》等等,当然,还有几部电影,包括我之前已经看过的《血观音》,还没看的《大佛普拉斯》...只能说,台剧、台影真的不只会“你造吗?我宣你,做我女票吧!”这样的滥煽情。

希望有帮助到剧荒的你。

台剧只有傻白甜?是时候了解一下新台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