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洗地机界的全能小机皇,追觅M13 Beta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吸尘器 02-28 16:39:04 74 0

一、洗地机真的好用吗?

几乎在每一篇洗地机的评测文章中,我们都会看到类似上图的清洁演示——只需轻轻一推一拉,地面上的干湿垃圾瞬间搞定,看起来非常舒适解压▲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摆拍,但博主们绝对没有任何弄虚作假。洗地机在面对干湿垃圾混合物的情节场景时确实非常强大,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

但问题也来了:这样的一个演示视频,就能证明洗地机好用吗?

博主们通常只会告诉你洗地机美好的一面,却不会展示它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洗地机有哪些使用痛点?

如果你长期使用过洗地机,你就会知道,洗地机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

  • ①洗地机滚刷两侧有厚厚的边框,沿边清洁通常比较吃力;
  • ②洗地后如果不及时清洁机器或者清洁不到位,污水箱和整个污水系统可能会发霉发臭;
  • ③和吸尘器一样,洗地机的滚刷会被长发缠绕,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 ④品牌明明宣称机器续航有 *分钟,但实际使用中不是清水箱空了,就是污水箱满了,来来回回非常折腾;
  • ⑤机器功能单一,洗地、拖地确实好用,但还是得再买个吸尘器,费钱还占地方。

既然有那么多问题,那为什么洗地机还越来越受大家欢迎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洗地机整体瑕不掩瑜。而且上面提到的这些痛点目前已经被一一被解决。就比如追觅最新发布的这款M13Beta,就针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了优化。

那它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追觅M13 Beta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想要知道这款追觅 M13 Beta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就必须先搞清楚它在追觅洗地机产品线中的定位。

追觅目前在售的常规洗地机主要有H11 S、H12 S、H12 Pro、H13和 T12这样五款 ▲

在此基础上,追觅又针对 H12 S和 H13这两款产品,分别推出了 M12 S和 M13 S ▲

相较于 H系列,M系列的电机可以自由拆装。拆下后的电机可以搭配尘筒、吸头等配件,“变身”成为一台吸尘器,解决了传统洗地机功能单一的痛点,实现了“一机多用”。

如今追觅又发布一款新品,型号为M13 Beta。简单说,可以理解成是追觅M13 S的单滚刷版本。

从硬件配置看,追觅 M13 Beta的各项参数和 M12 S保持一致;但在功能方面,却拥有和追觅 M13 S一样的双侧贴边功能以及热风烘干功能▲

旗舰级的功能,搭配次旗舰的机身,在三千元价位性价比极高。也正因如此,追觅内部给它的定位是“小机皇”。 那这台“小机皇”——追觅M13 Beta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①双侧贴边,省时省力

双侧贴边是追觅M13系列相较于 M12 S的一项重要升级,所以我们先从双侧贴边功能开始说起。

想要判断一款洗地机是否有贴边功能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把机器按照如图的角度放倒,然后观察滚刷两侧与主机刷头之间的宽度差即可——差值越小,贴边性能越好▲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洗地机都只支持单侧贴边,只有极个别型号支持双侧贴边。即便支持双侧贴边,贴边的极限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对比过目前市面上所有洗地机,追觅的M13系列以双侧5mm贴边的极限成绩稳居榜首。

那机器的实际使用表现究竟如何呢?我们也来测试一下。

首先进行的是机器的右侧贴边测试,实测清洁蛋卷碎末如同风卷残云,非常高效▲

只要用心设计,洗地机想要实现单侧贴边并不复杂。真正具有挑战的,是机器的双侧贴边——因为滚刷两侧边框越窄,想要固定滚刷的难度也就越高,所以大部分洗地机很难把两侧边框同时做窄。

依旧用蛋卷碎末进行测试,这台追觅M13 Beta的左侧贴边清洁同样丝般顺滑,绝不拖泥带水▲

不过它也并非没有“短板”,比如刷头正面的贴边清洁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某品牌洗地机,支持正面贴边

但如果了解洗地机的设计就会知道,这其实并不算什么槽点。

想要实现洗地机的正面贴边非常简单:只需要把滚刷正面的半透明挡板设计成与地面持平即可▲

换句话说,这款追觅M13 Beta的挡板设计,注定它在正面贴边清洁时会有清洁死角 ▲

但追觅依旧坚持这样设计,因为这种“半开放式”的挡板,可以吸入更大颗粒的固体,在面对干湿垃圾混合物时,清洁起来更加从容不迫。

并且对于用户来说,这台机器左右两侧均已支持无死角贴边,因此正面是否可以完美贴边就不那么重要了。

②电解水除菌,热风烘干

因为在使用中经常接触有机垃圾,所以洗地机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夏天的时候,肉眼看着完全清理干净了,但污水箱、滚刷等部件还是会出现发霉、发臭等现象。

因此,洗地机的自清洁就显得非常重要。 追觅M13 Beta在这方面做了两项努力:

第一个是“电解除菌液”的制备功能。

机器放回基站,按下自清洁按钮之后,从清水箱底部的电解水发生器上,就会产生具有除菌功能的电解水。电解除菌液可以对污水箱、管道、滚刷等部位进行全链路消杀,而且无色无味,对于养宠家庭和有娃家庭非常友好 ▲

热风烘干

但这还不够。为了让滚刷尽可能干燥整洁,追觅M13 Beta的滚刷在完成自清洁后,还有一项“独门绝技”:热风烘干。并且在烘干过程中,滚刷始终保持匀速旋转▲

用热成像仪可以看到,烘干时滚刷表面温度约 28℃,比较柔和,不会造成滚刷的老化 ▲

而且滚刷在自清洁时刮水效率极高。用纸巾在刚完成自清洁的滚刷上用力拍打,也没有明显水渍 ▲

电解除菌液+热风烘干+转动的滚刷+极高的刮水效率=全链路抑菌+始终保持干燥的主刷。

有的朋友一听到“热风烘干”,就会本能地联想到耗电。

为此,我专门测试了一次完整的自清洁到完成热风烘干所需要的电量,实测大概在0.072kWh,成本极低 ▲

高效自清洁,防止头发缠绕

除了防霉防臭之外,洗地机在自清洁中的另一个痛点就是解决头发缠绕问题。为此,这台追觅M13 Beta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正反交替旋转

首先,滚刷在自清洁过程中会正反交替旋转。这个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头发越缠越紧 ▲

齿型刮条

然后再配合紧贴滚刷的齿型刮条,保证其在反转过程中,可以将已经缠住的头发从滚刷上剥离下来 ▲

另外我还对滚刷极端情况下的自清洁效果做了实测。虽然滚刷洁净程度无法完全恢复如初,但清洁前后对比显著,自清洁效果可见一斑 ▲

不过有时候滚刷上还是难免会有脏东西残留。我建议大家在机器完成自清洁之后,可以打开滚刷盖确认一下。如果滚刷不干净的话,可以将其拆下手动清洗。

整个拆装过程都可以单手完成,非常方便 ▲

③均衡续航,强劲持久

所谓“短板效应”/“水桶效应”,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这个效应在洗地机的续航性能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

一般来说,决定洗地机续航能力的因素有三个:电池续航、污水箱续航以及清水箱续航——在实际使用中,这三者很难真正做到平衡 ▲

为了验证这台追觅M13 Beta的真实续航水平,我将①清水箱加满清水,将②污水箱彻底清空,然后在③电池电量为 100%的情况下,连续使用(自动模式),最终将电池电量消耗到仅剩 2%,从而测试这台机器的实际续航能力▲

整个测试过程中,没有补水,也没有倒过一次污水。

测试结束后观察污水箱和清水箱情况如上图所示:污水箱水卫接近上限,清水箱水位则低于下限,可见(电池续航、清水箱续航、污水箱续航)三者几乎同时到达续航极限,非常均衡▲

整个测试过程耗时 36min,与官方标定的 35min极其接近,还小胜一筹。根据实际使用,一次完成200平米以内房子的清洁完全不在话下。

④全能配件,一机多用

很多人在选购洗地机的时候,会犹豫它和吸尘器之间应该怎么选。追觅的M系列可以就是专门解决用户的这个痛点的。

除了主机、充电底座、手柄组件、清理刷、清洁液这些洗地机的常规配件之外,这款追觅M13 Beta的配件中还包含了附件收纳支架、支架杆、电动除螨刷、二合一扁吸、软绒滚刷吸头、尘杯组件和延长杆▲

洗地机上的电机可以拆下来。和尘杯组件搭配后,就变成了一台吸尘器主机 ▲

再配上延长杆和软绒滚刷吸头,洗地机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一台标准的吸尘器 ▲

因此,除了常规的洗地拖地之外,这台追觅M13 Beta还可以吸尘、除螨、清洁窄缝、处理键盘和吊顶落灰,俨然一副“六边形战士”的样子 ▲

尤其是除螨功能,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应该配上一台除螨仪。

很多人说除螨就是“智商税”,这我并不关心。我只知道每次用电动除螨刷吸完床垫和被子之后,尘杯里面满满的都是“面粉”,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

我家定期就会“除螨”。之所以给“除螨”打上引号,是因为我认为的的除螨,本质其实还是除尘除毛屑。

四、追觅M13 Beta实际清洁效果如何?

看了这么多差异化功能,大家可能反而对机器的基础性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里也简单展示一下。

作为洗地机使用时,机器共有自动模式、除菌模式和吸水模式这样三种模式,开机默认为自动模式 ▲

  • 自动模式下,机器一边将垃圾吸走,一边喷出少量清水清洗地面;
  • 除菌模式比自动模式多了个除菌液的制备(和自清洁时的除菌液制备一样);

吸水模式下,只吸走地面污物,不喷出额外清水,

  • 适合浴室卫生间吸水使用。

日常使用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自动模式。那么自动模式下,机器对地面湿垃圾的处理效果到底怎么样?污水会不会残留呢?

为了让测试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我特意准备了荧光液 ▲

取少量荧光液兑水,搅拌均匀之后撒在地面上。然后用洗地机对这摊被标记过的“污水”进行清洁。只要地面荧光液有一点点的残留,在紫光手电的照射下,一定会“原形毕露”。

说实话,做这项测试之前,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成功。但评测嘛,就是要试一试。

测试结果出乎意料的顺利(自动模式)。倒在地面上的荧光液在洗地机的“攻势”下,瞬间就如同变魔术般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残留▲

我们再将视频放慢倍速来观察一下洗地过程。不得不说,简直解压到极致 ▲

对于有小朋友的家庭,买洗地机主要是为了应对小朋友的捣蛋。比如在吃草莓、西瓜这种水果时,不小心掉到地上,踩烂以后用洗地机来处理一下就非常省心 ▲

不过这里我特别要说一下。像上图这种油辣子倒在地上的场景,洗地机确实也可以轻松搞定,但我个人不太建议这样操作。

油性物质不溶于水,大量吸入后,短时间内很难被彻底清理干净,容易导致滚刷发黄,污水系统有异味等问题。当然我说的是大量油性物质的场景下不建议直接用洗地机处理,如果少量油污完全没有问题——毕竟洗地机本身就是工具,就是用来解放用户双手的!

污水箱取消了如同鸡肋的滤网设计,清洁完成后,固液混合物可以直接倒进马桶,然后一股脑冲掉 ▲

PS:不用担心马桶堵塞。能被洗地机吸入污水箱的固体,一定能被马桶冲掉。

五、追觅M13 Beta有什么缺点?

说了这么多,都是优点,难道它就没有缺点吗?当然不是。

作为“六边形战士”,这台追觅M13 Beta兼具吸尘器的所有功能,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拥有更加繁杂的配件,需要更大的收纳空间。好在机器原装就配备了附件收纳底座,收纳之后也算整洁方便 ▲

平时我就把洗地机放在电视柜的一侧,把吸尘器组件放在另一侧对称位置 ▲

设计方面,变身成为吸尘器后,把手位于电机侧面,长时间使用没有专门的吸尘器来得省力 ▲

另外尘筒在倒垃圾的时候,需要先把过滤组件抽出,操作上多了一个动作,是可以继续优化的细节 ▲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洗地机都存在的,就是机身无法完全放平。极限状态下,机身和地面之间的内角角度大概在 40°左右 ▲

不过说实话这种倾倒角度基本够用。刷头本身也有厚度,即便机身可以完全放倒,也无法塞入部分窄缝。所以严格说,这并不算缺点。

六、追觅M13 Beta到底值得买吗?

毫无疑问,洗地机是继扫地机之后崛起的又一家庭清洁利器。

关于洗地机的清洁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洗地机真正的使用痛点其实不在于能不能把地面清洁干净,而在于机器完成清洁后的自清洁、综合续航、卫生死角的处理、使用的便利程度等消费者容易忽略的细节上面。

针对上面提到的每一项痛点,追觅在历次产品更新中其实都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更新到追觅M13S时,从形态上来说已经是“全能战士”和“完全形态”——唯一的缺点就是单价过高。

这款追觅M13 Beta是品牌在现有的旗舰机型M13 S和次旗舰机型 M12 S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而来的。

机器沿用了次旗舰 M12 S的基本设计和性能参数,但又赋予了它旗舰机 M13 S的双侧贴边和热风烘干。价格方面大幅低于追觅M13 S,与追觅M12 S接近,真正的“加量不加价”,可以说诚意十足。

坚持做有态度的评测,生产有温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们下一篇再见~

号称洗地机界的全能小机皇,追觅M13 Beta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