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絮絮叨叨
随着显卡性能越来越强,显卡越来越厚也就不可避免,从最初的单槽厚的显卡遍天下,到现在的双槽厚显卡遍地走,2.5槽、三槽大面包也越来越多见了。但是目前来说,两条全尺寸的PCIe 插槽间距大概是3槽宽,那么问题来了,在副卡插槽上面插入PCIe 大卡的SSD,会对三槽大面包的显卡有影响吗?
今天我就来验证这个问题。
产品开箱
CPU 3800X
▲若说3700X是最具性价比的8核心 16线程的CPU,这个没有人会反对吧。但是3700X有个缺点,就是功耗墙不高,而3800X的功耗墙会高点,表现出来的性能就是3800X的性能会略高些。
说真的就外包装而言,R7 3800X与 R7 3700X外观上区别不大。
▲内部包装也是差不多的样式,但是一个CPU+贴纸+说明书的长方形盒子+原装“幽灵”散热器的类正方形盒子。
▲CPU就是货真价实的不一样了,毕竟3800X才是这整个CPU套件的灵魂啊!!!!!!
主板
▲主板我选用微星 msi 的 MPG 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 ,以下简称X570暗黑板。我一直觉得暗黑版是msi X570里面的性价比主板,出色的CPU供电,为PCI-E控制器(其实现在是i/o die了)加强供电,独立可拆卸的M.2 散热片,以及丰富的SATA USB等接口,自带AX200 无线网卡,都是非常出色的优点。
▲我们来看看X570暗黑版,板如其名,整体以暗色系为主,黑色、暗灰色+适当的白色能够更好的为RGB流光溢彩衬底。整块主板拿在手上非常沉,用料非常扎实,一眼看过去,做工非常出色。光是MOS散热片与 M.2 SSD + PCH的散热片,整体就是非常厚实的铝合金,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散发出去。
▲8+4 pin 的 CPU外接供电,能够完美的应对3800X,甚至3900X都没问题的。
▲CPU核心供电区域采用 6+4+2相供电,其中用于核芯显卡的4相供电在使用非APU 时,会自动切换为为CPU供电。为了PCI-E控制器的(目前应该是转化为i/o die供电了)供电,则比之前的X470主板做了翻倍处理,使得系统总线的信号传输与控制更加稳定了,整机也会更稳定。
▲内存插槽是 2*2 双通道规模的,一般来说对于从外侧数进来的1、3插槽,会做特别的优化,所以推荐优先插入这组双通道插槽。对于散热器的兼容性也最高。
▲6个 SATA 3.0接口,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2组机箱前置USB 3.0插针接口,可以支持前置机箱最大4* USB 3.0 Type A接口。PCH上面有散热风扇,这个PCH散热风扇支持风扇智能启停技术,运行时噪音微不可闻。
▲两条 支持全尺寸的PCIe 插槽都有钢铁装甲加以覆盖,可以提高全尺寸PCIe接口的机械强度,提高使用主板的使用寿命。2个M.2接口上面有散热片覆盖,最下面那个支持22110全尺寸M.2接口,2条PCIe 1x 接口,可以支持接入万兆网卡等扩展卡。
▲板载声卡,支持7.1声道的音源输出,旁边的滤波电路可以使得信号输出更加纯净。
▲i/o挡板已经预锁在主板上了,与i/o装甲对整个i/o接口形成体系化保护。全系列的USB 2.0 3.0 3.1 Type A、Type C接口都有,7.1声道接口,X570暗黑版只提供一个HDMI集显显示输出接口。板载AX200网卡,可以支持802.11AX第六代WiFi协议,左侧的按钮搭配红框的USB 2.0接口,可以实现无CPU刷入bios,方便以后支持锐龙4 CPU。
▲丰富的配件,如果平铺开来,一个桌子都装不下,当然还有个无线网卡的套件,我忘了拿出来。这些配件与套件,能够应对日常使用的需求。
显卡
▲讯景 XFX的 A卡,最近特价杀得很,比如最便宜的RX590,就是他家,然而便宜不代表质量差,最大的散热器也是他家的。RX5700XT系列的黑狼版、海外版都是非常出色跟具有性价比的,今天我们来看的是三槽大面包——XFX RX5700XT 海外版三风扇
▲当把外包装去除之后,我们就看到了如下配件——RX5700XT 海外版三风扇 、说明书、合格证、还有两个显卡外接电源口转接线。
▲配件里面比较有趣的是这个,驱动光盘换成了最新驱动下载指示卡——的确光驱越来越少人用,大家都慢慢习惯去AMD官网下载最新的驱动了。
▲把讯景这块 RX 5700XT 海外版三风扇的保护膜全部撕掉,就可以看到产品的真容了,光撕这些保护膜,用了我10分钟。海外版三风扇正面是三风扇造型,正中间的那枚风扇为10cm,单PCI槽厚度,左右两枚是9cm的风扇,也是单PCI槽厚度。造型整体上跟海外版是一个调调。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所以不用担心噪音啦。
▲显卡的背部的全金属背板完全覆盖显卡PCB,剩余的部分是散热器的外延扩展部分,可以看到,这个显卡散热器的规模是这样的庞大。
▲2*8pin 显卡外接供电口,这样设计的话,显卡取电基本上就从这个外接供电口走了,这样最大程度保护PCIe 插槽的电气化安全。
▲供电接口旁边有一个双bios 切换开关。在出厂的默认状态下,是开启性能模式,是XFX 整个RX5700XT家族里面默认最高频率的一个性能模式,另外一个就是跟黑狼版一样的静音模式——可以保证出色性能的同时保持静音。
▲来来来,从显卡顶部俯视下去吧。三个PCI槽宽度的显卡 + 三风扇设计,简直是超级大面包啊,RX5700XT不需要这么豪华的散热吧?我觉得这是为RX5800XT准备的吧????
为了防止规模巨大的散热器塔体变形,除了外包限位的外壳之外,散热器塔体内部也有多条加强筋,以此让整个散热器塔体的机械强度上升,防止过重而弯曲。
▲底部就没有海外版那种可以有M.2 NVMe SSD那种意外惊喜的兼容性了。这个散热器塔体的热管与鳍片是采用焊接工艺,4条φ6mm的复合热管。根据京东的图,在GPU核心与显存位置都有纯铜底座,并且用绝缘导热硅脂片加以连接。
▲3 * DP接口 + 1 * HDMI接口,接口上都有用螺丝紧固到PCI挡板上面。接口都有用塑料防尘套加以覆盖。
▲在显卡的尾部还是具有保护与通风作用的格栅加以包裹,以保护热管。
▲准备来拆解看看这个散热器到底是啥样子哈
▲拆解意味着没有保修,不推荐轻易拆解。拆开我们看到PCB做工相当优秀。散热器也是十分厚实,在显存与核心区域,都有纯铜底座+导热硅脂覆盖,供电区域也有导热硅脂连接到散热器之上。
▲超大面积的纯铜底座。
▲就是这个散热器+风扇的组合,快3槽了,而且超大的3风扇面积,放在CPU散热也不过分。
▲单单这个显卡散热器塔体就有2槽高度了。
▲三段式设计散热模块设计,采用4条φ6mm的复合热管,散热模块之间有多个金属条加以连接,增加整体的机械强度。
内存
▲在金士顿 FURY 雷电RGB系列出来之前,我一直用这对 掠食者RGB DDR4 3600 8G *2 RGB灯条,但是对比雷电RGB DDR4 3200 8G*2,真的觉得雷电RGB性价比高。当然掠食者RGB系列也有它的独到之处。
▲掠食者系列的散热片是非常厚实的,比起雷电RGB的散热片更加厚实——也就是在同样的散热条件下,掠食者系列的内存会具有更加出色的散热性能——内存能更加稳定、也更能超频,或者小参数更加棒。
▲掠食者 RGB 系列 采用的是主体为黑灰色磨砂喷涂的金属散热片+亮黑色金属散热片组成的一个黑灰组合。正面就是Hyper X的logo,以及Predator 与 DDR4的白色喷涂字。
▲背面就是产品的铭牌了,上面有产品的关键信息。我觉得这个红白配上黑色意外的很好看。
▲顶部就是RGB区域,内置有RGB发光条和远红外同步套件,可以让多条掠食者RGB系列同步流光溢彩变幻,形成一个RGB发光整体。外部有一个柔光罩加以罩住。
▲多角度欣赏下这对内存吧。
PCIe SSD
之前用过PCIe SSD,要追溯到浦科特的M8Pe Y了,不过那个是采用转接卡的形式。而熟悉顶级SSD的朋友们都知道,PCIe 的SSD,才是王道,能够取得绝佳的性能,同时又能做到最大幅度的散热。PCIe SSD一直是 SSD皇冠上的明珠。
▲这次我就拿影驰的 HOF 1Tb PCIe RGB来作为三槽显卡的遮挡物,看看对显卡影响几何
在包装盒的正面就是 HOF的LOGO,影驰还是喜欢的白色风格的包装盒,加上些镭射炫彩。
▲像侧面这个字体就是镭射炫彩啦。
▲背面就是产品的介绍啦,这个背面就像是一个简易版的说明书。
▲打开外包装,里面就是全家福了,HOF 1Tb PCIe RGB 一枚,合格证一份,说明书一份。
▲HOF 1Tb PCIe RGB 就外观而言,是最美丽的PCIe SSD,全金属外壳以奶白色为主色调,辅以适当的金色与RGB灯带,加上钢印冲出来的HOF LOGO 和流畅的闪电线条,形成了一个立体视觉,真是非常亮眼。
▲这个金色的流畅线条下方就是RGB灯带了,在通电状态下,会发出流光溢彩的RGB炫彩效果。
▲顶部的金色装饰,下面是柔光罩,在通电状态下,下面的流光溢彩+金色,衬以基底的白色,跟市面上一大堆黑黑的RGB产品相比,有着不一样的观感效果。
▲背部看到的并不是PCB裸露,而是奶白色喷涂的全金属强化背板,可以提升这块PCIe SSD的机械强度,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辅助散热。背部一个金色的LOGO,上方流畅的线条还是RGB透光的位置,通电时会透出RGB的流光溢彩。
▲在靠近pci挡板的位置,有一个覆盖着贴纸螺丝,大家不要去撕毁,会影响保修。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里面的散热片的一点魅影。
▲因为PCIe的pcb面积大,可以容纳更多的闪存颗粒,并发能力更强,加上PCIe接口的优势,其读写性能往往会更快,除此之外,通过大面积的散热器可以实现快速散热,所以无论是在读写速度或者散热方面都相对比M.2 SSD更好一些,使用寿命也更长些。
▲换个角度欣赏下吧
散热器
▲德商必酷,英文名是 Be Quiet!,直译就是——闭嘴!所以大家戏称它为“闭嘴牌”。闭嘴的散热器,两个特点,一个是贵,另外一个就是安静!我手上这个Dark RockPro 4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两种特点结合的散热器。
▲全家福就是 Dark RockPro 4散热器+风扇,一把专用螺丝刀(其实用作他用也行),6本多种语言的说明书,还有配件大合集。
▲散热器塔体我们看到是标准的双塔双风扇配置,为了提高内存的兼容性,前置风扇改成了12025,中间风扇为13525风扇,在顶级风冷都是14025风扇的当下,对比塔体感觉略小一丢丢。散热器的顶部有保护盖加以覆盖,采用一体化冲压成型的铝合金板,上面有闭嘴的LOGO。
▲散热器背面有特殊化处理,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理论上可以降低风道紊流,减轻散热器运行噪音,实测双风扇100%转速下,并没有可以明显感知的噪音。通过中间的间距,发现两个塔体其实都是这样处理的。
▲纯铜镀镍底座,7根φ6mm 热管设计,散热器鳍片与热管有 陶瓷颗粒涂层,防锈与提升散热效能。从这个角度看到散热鳍片有波浪散状点状式设计,可以优化气流,降低风噪,提升鳍片的散热面积。
塔体的正前方采用入字形的,可以用来收拢风道,提高风扇风道利用效率,降低风噪。
▲纯铜镀镍底座,7根φ6mm 通过纯铜底座与CPU相连,底座之上有小型鳍片辅助散热。
▲拆掉风扇后,侧向看塔体,塔体鳍片之间采用扣fin,热管与鳍片采用穿Fin处理。穿fin率非常高,目测穿fin率在95%左右。
▲12025 +13525 两把流体动态轴承静音风扇,就算100%转速下,也没有可感知的噪音。
▲2+1对风扇扣具,intel / AMD全系列平台扣具,6种语言说明书,偏偏没有中文说明书,但是可以看英文的说明书,我觉得看图都可以看得懂。
装个趣味测试平台倒是很简单
▲由于我之前已经把CPU跟内存预装在X570 暗黑版上面了,所以我现在要根据英文说明书,把闭嘴的DARK ROCKPRO 4装到主板上即可。剩下就是把主板弄到开放式平台了。至于PCIe SSD,那只有什么都装好后,才能把他安装上去。
▲装机过程就略过了,如果大家对怎么组装电脑有兴趣,改天我可以弄一篇教程。
▲我们看到显卡与PCIe SSD基本是紧贴着,风扇平常吸风是没问题,但是会影响显卡的热风散发通道,造成热风回流,使得散热压力增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显卡散热器噪声变大,跟温度上升些许。
当然我会给出解决方案的,大家放心。
浮光魅影
▲金士顿的 掠食者RGB 流光溢彩是相当漂亮,跟这个开放式平台相当的搭,主板的RGB在i/o装甲与主板靠内存侧的前端之下,当然RGB的灯效模式可以通过APP加以改变。
▲影驰这个HOF 1Tb PCIe RGB 流光溢彩起来,也是相当的漂亮啊!
理论性能测试
硬件配置回顾
▲配置如图所示.......突然发现,我这个配置里面有绝版的配件........
▲CPU-Z 与GPU-Z联合认证,注意,bios要升级到ABBA,这样会让CPU性能获得额外的提升!
▲CPU-Z 的跑分如图所示,有时间的话,我会做个ABBA性能提升的专题。
▲国际象棋的跑分如图所示,CPU表现有了提升
▲CinBench R11.5 测试得分,R11.5虽然古老,但是为了丰富完善数据库,跑一跑吧。
▲CinBench R15 是之前的标准化测试,可以对比CPU与内存的综合性能。
▲CinBench R20 比起之前版本的测试会更加严格,耗时也更长,最新的R20更能体现出CPU+内存这个组合之间的性能差距。
▲用 Crystal DiskInfo 对SSD进行检测........我错了,我应该跑分之前截图的.......
▲AS SSD得分,AMD平台比起intel平台,在连续读写方面还是略有不如,但是在4K读写能力比起intel平台强太多了。
▲CrystalDiskMark 7.0版本同样验证了这个推断,4K系列的测试成绩才是SSD的灵魂读写能力,在幽灵熔断补丁的影响下,intel平台其实已经无法发挥SSD 4K读写的全部实力了。PCIe SSD无愧于SSD皇冠上的明珠之称,4K系列的读写能力真强。
▲TxBENCH测试项目也是更偏重于4K整个系列的读写能力,PCIe SSD由于闪存颗粒跟并发通道数多,所以读写能力更强。
性能表现汇总
▲整个测试过程数据庞大、繁杂,我提取出来做成了表格,大家可以看看哈,可以看到,3800X性能比3700X高,但是这并不妨碍3700X是最佳性价比CPU。蓝白的代表3800X+掠食者DDR4 3600+X570 暗黑版+5700xt海外版三风扇的最终表现成绩。
▲把 3Dmark 显卡子项目得分单独提取出来,可以看到XFX RX5700XT 海外版三风扇的性能比起其他两位选手——RX5700 跟 RTX2060领先了一个档次。
▲同样也利用了5个游戏自带的benchmark,来验证下这三套配置的性能,并且汇总做成了表格,如果觉得表格的对比不太明显的话,我也做成了图表,配色与表格一致,方便大家查阅。
▲FarCry 5测试,5700XT海外版三风扇领先一个档位。
▲古墓丽影11 暗影作为最新的3A级别大作,对于显卡的要求更高。5700XT 海外版三风扇更体现出性能领先的幅度。
▲奇点灰烬的话,5700XT海外版三风扇还是领先其他两位选手。
▲育碧还是我大哥,他的刺客信条 奥德赛可是硬件杀手,在RX5700跟RTX2060两者缠绵的时候,5700XT海外版三风扇笑看二人掐架。
▲古墓丽影10 崛起的benchmark里,5700XT 海外版三风扇、RX5700、RTX2060三者的表现呈现阶梯状分布,性能更好使一个下楼梯的表现。
PCIe SSD对三槽显卡的影响以及解决办法
对比
▲本次测试就是来验证在这么贴近显卡的时候,会对显卡的性能造成何种影响,并给出我自己思考的解决方案。
▲这是有PCIe SSD插在显卡前方,开启3Dmark Time Spy 压力测试的测试结果,在测试的时候,风扇噪音非常大,温度倒是不太高,76℃,比起公版的温度控制好不知道太多了。想了想,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是,PCIe SSD不会影响显卡吸风,但是会影响显卡的热风从底部拍出的通道,使得热风从显卡风扇处吸入,造成热风回流,使得散热效率降低,所以显卡风扇就会加大转速,提升通风效率,使得显卡温度得到更好的控制。
▲当没有PCIe SSD挡在前面的时候,运行3Dmark Time Spy 压力测试的整个过程中,噪音几乎微不可闻,温度也控制在73℃最高,XFX RX5700XT海外版三风扇的巨大规模的散热器+三风扇的超强的散热能力得以没有限制的发挥出来了。
▲而运行了其他项目的测试之后,发现有无插PCIe SSD在显卡前,对显卡的性能影响不太大,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更多的表现为测试的系统性误差,但是风扇噪音差别巨大。
但是PCIe SSD作为SSD皇冠上的明珠,难道真的是不兼容这种高级平台吗?
不是的,是配套的东西没有选好。
解决方案
▲对于已经买了配置,并且过了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朋友们,只有购买PCIe 延长线,然后把PCIe SSD插到延长线上,然后让PCIe SSD躺在机箱底部或者有些机箱可以竖向放置,这样就能让整台电脑的运行噪音降低了不少。
▲如果还在拟定配置单的时候,既然决定要上PCIe SSD,那么可以考虑更好的主板,比如msi X570 ACE,然后把PCIe SSD放置在最底部的插槽上,这样,对显卡的散热影响会降到最低,同时PCIe SSD也能享受机箱底部散热带来的凉风输送。
▲当然更换成PCIe 4.0 M.2 NVMe SSD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也能体验到性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