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桌面 篇一:透支充值信仰,攒3A全能型PC,生产力兼顾游戏机    

电脑配件 01-22 16:26:52 3 0

现在的RGB系统无非就两条路:

一条路是华硕、微星、技嘉、华擎等主板厂商主导的,基本是5V 3PIN、12V 4PIN接口,优势是统一并且普及,方便各种品牌RGB设备接入;

另外一条路:一些有实力的机电外设厂家,如雷蛇、海盗船、TT等都建立自家的光效系统,利用自身产品发优势,把RGB光效设计更加复杂,可玩性更高,联动性更好。

这次入手了很多雷蛇的鼠标、键盘、耳机等等外设产品,而且主机中机箱和主板都是支持RAZER CHROMA,这样在桌面上完成了一套终极的雷蛇全家桶设备

由于篇幅原因,这篇主要介绍主机,下一篇介绍外设和整体桌面效果。


主机展示

首先来看看主机的RGB效果

▼关了机,颜值也不能丢。

硬件介绍

主机的具体配置如下:

CPU:AMD 锐龙9 5900X 处理器

主板:华擎(ASRock)X570 Taichi RAZER EDITION

内存:十铨(Team) 炫光DELTA RGB DDR4 3600 32G套装X2

SSD:西部数据(WD)SN750固态硬盘1TB版

西部数据(WD)SN550固态硬盘2TB版

显卡:讯景(XFX)Radeon RX 6800 XT 海外版

机箱:雷蛇(RAZER)战斧

电源:美商海盗船 (USCORSAIR) AX850 钛金认证 额定850W

散热:美商海盗船 (USCORSAIR) H150i RGB PRO XT 水冷CPU散热器

风扇:Tt(Thermaltake)Pure 12 ARGB Sync机箱风扇


具体介绍下各个硬件

主板&CPU


首先来吐槽下,太极系列主板越来越没有太极味道了,B550太极从银色改成了金色,而这款雷蛇版可能是为了接近雷蛇的气质,所以是全黑色,太极的阴、阳二仪元素完全没有得到体现。

▼两个铝制VRM散热之间用一根镀镍热管连接, CPU供电接口为双 8pin的配置。I/O装甲上标有RAZER EDITION的部分肯定是有RGB光效的,并且还会映射在下面的铝制VRM散热块上。

▼一体IO挡板,USB部分包括2个USB 3.2 Gen2(1XtypeA+1XtypeC)和6个USB 3.2 Gen1 typeA;视频接口只有一个HDMI ;音频接口为 SPDIF+5个3.5mm音频口;网卡为1 个 2.5G RJ45;另外还有BIOS闪回键、CMOS清除键,PS/2接口也保留了一个,另外还有2个天线接口。

▼当年华擎有killer系列的主板,后来killer被intel收购后也就没了后续。这次雷蛇版又再度采用killer的E3100G网卡(i225-V芯片优化而来),而且WIFI网卡同样来自killer,型号为1650x(Intel AX200的优化版);ASMedia的ASM1543,用来实现前置的 USB Type-C 口正反盲插。

▼双通道4个内存插槽,最大支持 128G,最高支持内存频率为DDR4 4666(O.C.)MHz,并且支持 ECC;有1个USB3.2 Gen1插针和1个前置的 USB 3.2 Gen2 Type-C接口。

▼主板下半部分被装甲覆盖,共提供了三条PCIex16插槽和1个PCIe x1插槽,前两条共享 x16 带宽,同时插满则运行在 PCIe 4.0 x8x8,第三条PCIex16为PCIe3.0 x4 ,由芯片组提供。

▼主板下侧边缘提供了12V RGB、5V ARGB 各一组,上边有同样的一组2个接口,另外旁边还有一个跨界的雷电三拓展接口。

▼右侧有8个SATA 6G 和另一组 USB3.2 Gen1插针,这一组为为90度直角,方便选择走线角度。

▼由于芯片组功耗提升至15W,所以大部分的X570主板都选择了主动风扇式散热系统,这个风扇上面没有任何的遮挡。下面可以看到Debug灯,另一个清空CMOS按键,以及开机重启键,方便裸机用户和超频大神使用

▼背面有金属背板,提升了PCB的强度。

▼供电的PWM型号为Renesas的RAA229004,最高支持8相供电,mosfet采用了Dr.MOS,具体型号为Vishay的 SIC654,单相最高支持 50A 的供电电流,其它供电元件还有60A电感以及日系尼吉康12K黑金电容;主板背面一共还有8颗倍相芯片,标识为17AFXWQF,实际型号为Renesas的ISL6617A,采用倍相方式将8相变为16相,按照常规的套路,其中2相为SOC供电,即组成了14+2的供电方式。

▼CPU选择了锐龙9 5900X,把它作为生产力,并兼顾游戏的应用。

内存

毕竟作为生产力,所以选择了单条16GB的内存,RGB当然也不能少,最后选择十铨的DELTA DDR4 3600 16X2套装。


▼要插满主板内存插槽当然不能只有一套!直接入手2套,这样内存容量也达到了64GB!

▼DELTA外观算是一种简约的游戏风吧!

▼这套 Delta RGB DDR4 3600 采用了海力士CJR颗粒,时序为CL18-22-22-42,电压1.35v。

▼马甲部分为铝合金材质,顶部是柔光灯带,其特点是120°超广角。另外内存条最大高度是49毫米,如果安装风冷散热器需要注意下兼容性。

▼导光条会延伸到侧面,包住一部分PCB。

▼选择了一套白色和一套黑色,把2条黑色内存插入最外侧,外观上就是4条黑色马甲的效果。

▼看够了还可以变成白色马甲的效果。

SSD

▼X570 Taichi RAZER Edition共有3个M.2接口,都有自带的散热片。

▼PCIE3.0的SSD也是够用了,系统盘选择了WD SN750固态硬盘1TB版,为了更好散热性能把贴纸也撕去了。

▼补充一块WD SN550固态硬盘2TB版作为容量的扩展,硬盘性能一般,但温度控制得很好,贴纸不必去掉。

▼这样CPU,内存和SSD都安装好了!

散热器和电源

▼这两件都选择了海盗船。

▼H150i RGB PRO XT除了散热器主体还有三个风扇、安装螺丝、安装扣具、保修卡、说明书以及用于连接水冷头和主板的USB线。该散热器支持INTEL平台的LGA2066,INTEL LGA1200和INTEL1151X,AMD平台的TR4,sTRX4,AM4,FM2+,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冷排为一般的薄排,厚度为27mm,长度则是397mm,左右各有一个海盗船的金属LOGO。橡胶材质的水管长度约为360mm,柔软度还可以。

另外可以看到冷头有一个Micro USB口,通过USB线接到主板后可以通过iCUE来控制光效和转速。

▼散热鳍片的做工非常完美。

▼冷头顶部一圈,中间的LOGO以及侧面一圈都是有RGB光效的;两个水管与冷头的连接部分做了特殊的加固处理;底部采用了纯铜散热座,应该是铣平工艺处理,没有到达镜面效果,中间预装散热硅脂;水冷头上面有5条线,3条4P线用来连接风扇、1条SATA电源线为供电,1条3P测速线,这样风扇不用连接主板,直接可以使用ICUE软件来设定转速和控温效果。

▼标配的风扇是海盗船的ML120磁悬浮风扇,无RGB;侧面有加强筋,很工业风;风扇的供电规格为12v,0.219A,转速400~2400RPM,最大风量75CFM,最大噪音值为36 dBA。

▼AX系列为钛金认证,属于海盗船电源的次旗舰级产品,千瓦之上就是白金认证的HX系列旗舰电源了。AX850 Titanium电源由海韵进行代工,采用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 to DC架构,效能超过了94%。附件有3个不同颜色的磁贴,分别是白、红、蓝三种配色,可以根据自己主机的颜色来选择,让整机的配色更加和谐。

▼这款电源的长度为17cm,因此要注意机箱的兼容性,确实是需要个大箱子才能装下它。电源采用1把135mm直径的散热风扇,支持Zero RPM低负载停转功能。

▼电源采用单路+12V输出设计,+12V输出最高为70A电流,也就是840W功率,基本占满了850w的额定功率;+5V与+3.3V则通过DC to DC电路输出,最高电流均为20A,联合输出功率为100W。

▼电源出风口,除了输入开关,Zero RPM功能开关也布置在这里。

▼全模组接口设计,18pin+10pin是24pin主板供电接口;5个8pin接口,为CPU供电与PCI-E显卡供电接口,可以混插;6个6pin接口是SATA供电和D型4pin供电接口。

▼收纳包中的模组线材分门别类,摆放的非常整齐。

▼24pin主供电与CPU供电、PCI-E显卡供电采用了编织网包裹,接口端有额外的滤波电容,造成了这些线材接口部分比较硬;SATA供电与D型4pin接口则是扁平线设计。

显卡


▼RX6000系列发布后,AMD在高端显卡市场上又重新抬起了头,使得3A平台又可以重出江湖。显卡选择了讯景Radeon RX 6800 XT 海外版。外包装上采用了少见的立式,正面有MERC 319几个大字,据说这是在致敬奔驰319系列,这是在跨界的玩情怀吗?

▼显卡的三围尺寸为340mm x 139mm x 57mm,厚度非常接近3卡槽,而且重量也达到了1805g,确实是个大块头。显卡采用了全金属的铝合金外罩搭,侧面有Radeon RX 6800 XT和XFX的LOGO,可以亮起灯效,RX为红色,其它为白灯,不可调节。

▼显卡采用了2大1小的三分风扇体系(两侧10cm+中间9.2cm),大小风扇都采用了双滚珠轴承,并且都有13片扇叶。

▼显卡供电采用了双8P供电接口,在右边还有一个双BIOS开关。

▼显卡内侧。

▼背面采用了金属背板,上面也有白色的MERC标记。

▼背面前端镂空出一部分鳍片,可以让风流彻底吹透,这是贯穿鳍片的风道设计,也就是说PCB其实是短于散热器长度的。

▼前端背板向上折起保护热管,但并未完全封死,留有了散热通道,另外可以看到前端一共有5根热管,其实内部还有没有完全贯穿的热管,后面的拆解会看到。

▼IO部分为1个HDMI2.1接口,2个DP1.4接口和1个USB Type-C接口,N卡那边取消了Type-C,A卡这边新卡又给加上了,有点意思。

▼拆解后看到除了贯穿到前端的5根热管,还有2根热管在核心区分成U型,也就是一共为7根6mm镀镍回流焊工艺热管,另外在PCB上还有一个金属骨架保护PCB,并加强一部分芯片的散热能力。

▼相比公版的15相供电,XFX RX 6800 XT海外版显卡则是采用了16相(核心)+3相(显存)供电,这也使得PCB上端突出了一部分。

▼背板和PCB之间有很多导热贴辅助散热,毕竟背面有PWM芯片,以及一些MLCC电容。

▼显卡使用了三星的GDDR6显存,单颗2GB,总计8颗共16GB;供电PWM共有两颗芯片,分别是IR35217、英飞凌的XDPE132G5D、均放在PCB背面;MosFET为IR的TDA21472,单个最大电流70A。

机箱风扇


▼风扇选了TT的Pure 12 ARGB Sync风扇,一盒3个的套装。

▼附件有各种连接、转接线,以及一个RGB控制器,如果主板没有RGB接口也可以用控制器来调节光效。

▼风扇采用了液压轴承,最大风量56.45CFM,转速为500~1500RPM,噪音值为25.8dBA。

机箱

雷蛇之前与联力、恩杰、安钛克等都联合推出过机箱,这次终于以自己的名义推出了全新的战斧系列机箱产品。该系列有ITX机箱和ATX机箱,因为所选的主板当然得使用ATX机箱了。


机箱采用了全彩包装,正面有机箱的渲染图和大大的雷蛇logo,左下角是产品的英文名称:RAZER Tomahawk ,并有支持雷蛇Chroma系统的标识。

▼这款机箱的结构和联力家的鬼斧机箱非常相似,比如采用了磁吸式的防尘网,可以安装240/280的冷排或者风扇,IO部分集中在顶部,2个USB3.0接口,1个Type-C接口,另外还有开关重启键和耳机35mm接口。

当然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Tomahawk机箱为双面玻璃开门的结构,并且有个按钮开关,向下按就能打开侧板,相比鬼斧的方式要方便很多;前面板为全部封死,两边进气,还有个大大的雷蛇三头蛇标志,通电后为绿光,不可调节。

▼背面7条PCI槽,电源下置,上面一个12cm风扇位。

▼底部有2条RGB灯条,支持Razer Chroma,电源风扇位防尘网可拆卸。

▼机箱尺寸为475X235.4X494.6mm(L*W*H),两侧板采用了0.8mm钢化玻璃侧面板,内部钢制用量也很厚实,使得总重量达到了13.5kg,比鬼斧要重了1kg多。

兼容性方面能容纳176mm高CPU散热器,384mm长显卡,内部结构和鬼斧基本一致,遮蔽走线孔的金属框可以旋转180度,选择安装方式可以更好布置走线,同时也可以实现对E-ATX主板的支持。

▼电源仓可以从侧面打开(磁吸),3个3.5寸硬盘位,都是从正面来抽取的;电源仓前部也做了可拆卸挡板,拆掉后,前面可以安装360mm的冷排;后面标配一把12cm的无光风扇。

▼背面设计了2块挡板把大部分的线材挡住。 另外硬盘笼以左右滑动,硬盘笼放在最前面,可以安装最大210mm长的电源,也可以减少支持安装电源的长度来增加前面安装冷排的厚度;背面还支持安装2个2.5寸硬盘。

▼CPU附件位置还有一个金属板可以放置集线器之类的东东,预装了雷蛇的RGB控制器,通过USB线连接主板后,由雷云3软件来控制灯效。

▼前面板通过卡扣固定,logo灯供电通过弹簧接触式探针,这样拆装就不必担心撤坏线材了。前面支持360或者280冷排以及相应规格的风扇,而且是安装在一个风扇架上的,前后位置还有4种选择,灵活性非常好。

装机过程

▼由于AX850电源线材的接口部分有滤波电容,比较硬,如果用定制线会失去滤波电容的功能,最后采用了延长线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好安装好显卡就完成了装机。

主机性能

CPU和内存性能

R9 5900X为2核24线程设计,基础频率3.7GHz,最大睿频4.8GHz,TDP105W。手动调节全核到4.5GHz,相对于默认性能多核有所提高,单核性能稍有下降,作了些常规的跑分都没问题。

▼H150i RGB PRO XT需要安装iCUE后才能调节转速,而且水泵和每一个风扇的转速都可以单独设定,给出了静音模式,均衡模式,性能模式以及0噪音模式的预设,也可以在图形界面中进行转速曲线设定。另外界面右方的温度是水冷液的温度,并不是CPU的实际温度。当然iCUE也可以调节RGB光效。

▼5900X手动调节全核到4.5GHz(电压1.3v左右),单独FPU烤鸡10分钟,此时CPU温度只有63度,但核心二极管已经到了89度,这是CPU的积热造成的,不过烤机中并没有降频。

▼DELTA RGB DDR4选择3600MHz的文件,读写速度都超过50000MB/s,但在延迟稍高,达到了70.5ns;后续手动调节时序,在18-19-22-39时序下延迟可降低到67.1ns,延迟上插满4条内存还是要稍高一点。

显卡性能

▼RX6800XT海外版的频率则超过了公版110MHz,也是顶级的 RX6800XT显卡之一。在3DMARK中测试到了2460Mhz的最高频率,实际游戏测试最高可以测试到2452MHz,当然在一些低分辨率或者优化不好的情况下,也会降到低频率。

由于桌面的主显示器是台带鱼屏,分辨率为3440X1440,所以就用该分辨率作了一些有游戏的测试。

▼战争机器5在超高画质下可以达到114帧。

▼荒野大镖客2选择了Vulkan,所有能调的设置都选择了最高,该分辨率下为~65fps。

▼全面战争:三国,极高画质下超过了80fps。

▼赛博朋克2077由于没有bench,只能选择一个场景来测试了,这场景的环境元素非常复杂,而且NPC众多,6800XT可以到达50fps+的基本流畅水平,可惜现在赛博朋克还不支持A卡开启光追特效。

▼吃鸡在超高画质下也能达到130~180fps,这样高刷新率显示器也有用武之地了!不过6800XT在吃鸡这个游戏中的频率波动还是比较大的。

▼古墓丽影:暗影支持A卡开启光追灯效,开启后也能到达流畅的水平。

▼RX6800XT的评测很多,但很少有人作3440X1440这个分辨率的测试吧?把该分辨率和标准的2k和4k分辨率下的帧数作了一个对比表,可以看到3440X1440这种准(wei)4k分辨率相比标准2k会降低2成的帧数;而标准4k相比标准2k则会降低4成的帧数,带鱼屏的这种分辨率相比4k带给显卡的压力还是要小一点的。当然RX6800XT也是能胜任4k分辨率游戏的,只是一些游戏可能需要稍微优化一下。

另外也把RX6800XT的3DMARK和SUPERPOSITION成绩汇总到下表,大家可以参考下具体的成绩。

▼功耗方面使用小米智能插座测试到furmark烤机下输入功不到500w,烤机10分钟后显卡达到了77度,作为一款顶级显卡这个温度也是可以接受的(室温在~25度)。


总结

AMD在CPU和GPU两方面双双崛起,使得3A平台又变成了高端的代表,CPU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显卡方面也是和英伟达互有胜负,RX6800XT和RTX3080相比,在传统游戏中略有一点点优势,而且有更大的显存容量,更适合玩有大量贴图,或者mod的游戏。但缺点是光追特效的支持上还有欠缺,也缺少类似DLSS技术辅助可以使其在4k分辨率+开启光追特效下流畅游戏。

当然大家不要忽视这台2w块的主机还是一个生产力,后续会用它编辑好视频作品,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

外设以及整个桌面环境将在下篇文章给大家介绍

跳舞的桌面 篇一:透支充值信仰,攒3A全能型PC,生产力兼顾游戏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