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突破950MB/s写入:LaCie Rugged SSD移动固态硬盘    

硬盘 03-16 16:29:35 1 0

一大段唠叨

作为一个业余的小博主,几年下来也累积了不少原创。但创作并不是我的主业,只是本着一份分享的精神而持续创作而已。说实话,创作的门槛并不高,只要你一部能拍照的手机,有着分享的精神。当然,如果想要这个圈子更一步的话,那么至少得将拍照设备升级到相机才行。

当然也并不是一上来就要用到佳能(Canon)90D、Sony全幅、徕卡(Leica)这些。如果只是拍点小静物,随便一个小微单就够用了。之所以要从手机过渡到相机,主要还是单反的宽容度,让后期多了许多发挥的空间。当光线不理想时,至少后期还可以拉回来一些。

而为了修图更方便,也会用上Datacolor的立方蜘蛛。我只需在同灯光场景下放置立方蜘蛛,然后在后期时就可以快速同步所有照片的白平衡。当然也可以直接用相机的自定义白平衡,获取立方蜘蛛上的18%灰来定义白平衡参数。总之,用了立方蜘蛛后,确实可以为后期节省很多时间。

除了立方蜘蛛以外,色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次拍照前也是先给色卡来一张特写,然后再开始干活。到后期时先用Spydercheckr软件编辑校准,再回到Lightroom中导入校正,最后的色彩就是所见即所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后期颜色再准,而在显示器上看的是偏色的,那么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如果有能力的话,能入一台专业摄像显示器自然是最好的,色域、色准、色深都优秀,不必再购入校色仪,是属于一劳永逸的投入。

但这几年的创作中,困扰我的并不是修图与内容,也不是被洗稿,而是文章被陌生博主“搬运”后,结果自己账号被平台判定抄袭,到最后还要提供证据来证明文章是你的。如果不小心把手头的原图给弄丢了,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就好比我要证明我是我一样。

从那以后我就发现了原图的重要性,除了用NAS来存放以外,还在移动硬盘中也放了一份。而接下来要聊的就是一款我目前在用的主力移动硬盘--LaCie RuggedSSD移动固态硬盘。

法国LaCie于1989年成立,是一家专业外置存储设备制造商,产品偏重高端创意存储解决方案。LaCie的产品以人体工学为基础,由一群世界知名的设计师设计,这使得其移动硬盘直接从视觉上就会跟其他品牌产生区别。LaCie在产品内部技术和外部设计方面的优秀实力均赢得了苹果公司的青睐。你可以在全球任意一家APPLE专卖店买到LaCie的产品。


体积小巧,便携轻薄

LaCie RuggedSSD移动固态硬盘(简称LaCie RuggedSSD)的外包装没啥好说的,倒是内部除了硬盘主体与说明书以外,还附有C to C和USB-A to C数据线各一根。双线的附赠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毕竟笔记本均已向USB Type-C接口过渡,如新款MacBook就已完全摒弃了USB-A。

我入手的这款LaCie RuggedSSD为500G容量,属于基础入门型号。不过我主要是用来存储图片与视频素材,并不是仓储盘用途,所以500G容量已完全够用。当然,如果是以4K视频素材为主,那么至少2T容量才够。

LaCie RuggedSSD的整体尺寸为98*65*17mm,上手后不到一个巴掌的大小,外表完全被橘黄硅胶套所包裹。

可不要小瞧这个硅胶套,LaCie RuggedSSD正是因为有这层保护的存在,才让其能承担2吨的碾压以及3米的防摔。

3米有多高呢?也就二楼的高度吧。试想一下将普通硬盘从二楼处抛出,那么其下场会如何。为了保护无价的数据,硬盘的抗碾压和防摔特性,就变得非常实用了。

此外,LaCie RuggedSSD还支持IP67级防水防尘,可轻松应对雨淋和泼溅状况。尤其是南方的春夏季,户外降雨说来就来,完全不讲道理。

这时如果出现突发状况,例如LaCie RuggedSSD掉到了水坑里,那么也不必慌乱,只需在30分钟内将其捡起,然后优雅的甩掉污水,最后再用纸擦拭一下LaCie的表面即可。一切就是这么简单,我甚至还有时间可以发条朋友圈。

在硬盘的侧面中段设有一个可正反盲插的USB Type-C接口,也是LaCie RuggedSSD上的唯一插口。相较传统的USB3.0+USB2.0接口,USB Type-C的兼容性更好,替代线材也易找到。

值得一提的是,LaCie RuggedSSD的C口处并不与侧边齐平,而是略微向内凹陷。除了便于数据线的拔插以外,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然,如果能将这个C口也保护起来,防尘等级或许会再有所提升。

作为一款固态硬盘,LaCie RuggedSSD拥有传统机械硬盘不具有的优势。传统机械硬盘易受到磁头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经不起磕碰,重量与厚度也都不好控制,而固盘就可以将这块做到更好。如LaCie硬盘的实测重量就只有132g,而三防体质也无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颠簸”,哪怕我全部“武装”出门,带上相机、笔记本、镜头和三脚架等物,也能为小巧的LaCie硬盘找到合适的收纳位。


超高速传输体验

既然是存储类产品,自然得关注一下性能如何。在跑分前,例行用CrystalDiskInfo来查看LaCie Rugged移动硬盘的基本参数。

移动固态硬盘为Seagate FireCuda系列,容量512GB,标准NVM Express1.3,支持S.M.A.R.T技术功能。

调用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其顺序读取为905.63 MB/s,写入984.70 MB/s。考虑到设备差异,其结果与官方标称的1000 MB/s相差并不算大。

在TxBENCH的测度中,读取与写入速度均略有小降,分别为866 MB/s和961 MB/s,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性能波动,稳定性非常出色。相较普通的移动固盘来说,LaCie RuggedSSD的读写表现已经翻倍,速率轻松突破900MB/s。

跑分只是性能表现,实际使用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选用18G的视频文件进行测试,大约30秒左右完成传输,平均传输速率达646 MB/s。虽然速度有所下降,但也符合工作常态,要知道我之前的硬盘在这项只有450 MB/s的速度。可不要小瞧这190MB的差距,当4K视频素材太大时,总时间差异就会变得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LaCie RuggedSSD在高速传输时,盘体的表面温度并不高。尽管包裹着厚实的硅胶壳,温度依旧控制得不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我目前还没有出现因温度而导致降速的现象。

尝试将LaCie RuggedSSD接至手机C口,硬盘可被直接识别。随意打开图片或视频内容,并没有出现加载困难,一点即可正常播放,后续拖动进度条也并无明显的延迟。如身边没有电脑,而又需分享硬盘中的数据时,直接用手机就可以搞定,倒是相当方便。


镜像管理与硬件级加密

相较优异的传输性能,我更看中的是LaCie RuggedSSD对于自家Toolkit软件的支持。

通过Toolkit软件,我们除了可以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备份、镜像同步以外,还可进行加密设置。

其中备份功能可以按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小时来设定备份频率。只要LaCie RuggedSSD插上电脑端,Toolkit软件就会自动根据设定条件完成备份,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但相较于备份功能,我更喜欢用Sync Plus计划。通过合理的Sync Plus设置后,我们可以避免出现跨平台后的内容缺失。

例如我需要将笔记本上的视频素材移至台式PC上时,通常需手动复制到移动硬盘上,过程并不省事。而当开启Sync Plus功能并指定文件夹后,任何的文件增减均会自动同步。并且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如果其中一个文件夹发生增减,都会立即自动同步。

如我在已Sync好的F盘上粘贴了一张图片,那么LaCie RuggedSSD也会自动增添一张。当我删掉LaCie RuggedSSD的图片时,PC端F盘的图片也会自动删掉。

此外,如在Sync Plus中勾选了【存档删除的文件】项,那么在LaCie RuggedSSD中的删除并不是真的删除,而会被移至【Archive】文件夹中。当需要【还原】时,可以再从此文件夹中还原回来,相当于多了一次后悔药选择。

而Toolkit软件的加密功能,则可以直接将LaCie RuggedSSD锁上。只有输对密码才可访问其中的数据,属于硬件级的加密方式。

设置过程相当简单 ,只需根据Toolkit的提示输入硬盘的SID安全码,然后确认两次密码,设置一段密码提示语后,即可完成创建。

加密后的硬盘内只能看到“无关紧要”的系统文件,所有存储数据均被隐藏。只有运行"Unlock Drive for Windows.exe"并输入正确密码后,方可访问硬盘数据。而且在加密环境下,LaCie RuggedSSD是不允许清空或格式化操作。简单说,只要加了密,硬盘上数据安全性就无需担心。


写在末尾

【优点】:1.读写表现优异,传输速度稳定。2.无法破解的硬件级加密。3.三防设计,五年保修服务。

【缺点】:1.配色过于单一。2.售价略高。

LaCie Rugged SSD拥有着超高的传输速度,存储体验十分优秀。而三防的设计,非常适合户外旅拍时携带。同时,凭借着对自家Toolkit软件的支持,LaCie Rugged SSD在备份与数据安全方面,也有着普通硬盘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硬件级的加密设计,让我的隐私数据变得更加坚实可靠。

不过LaCie Rugged SSD的售价并不便宜,但本着数据无价的原则,这略多一点的付出还是能够接受的。况且LaCie Rugged SSD还附赠了一次保修期内免费的原厂数据救援,当然谁也不愿出现数据丢失的状况,不过多了一层数据保障还是不错的。

轻松突破950MB/s写入:LaCie Rugged SSD移动固态硬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