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U盘即可跨屏传输!雷柏MT760/MT760 Mini鼠标,卷得我好舒服!    

鼠标 06-24 16:45:31 90 0

不可否认,如今的外设市场卷到让人摸不清头脑……

就如鼠标这种办公娱乐常见的设备,从一个比一个吸引人的价格,到各种硬件参数秀肌肉,再深入一些就是花哨的RGB、客制化等等等。

总之,只有让你看花眼难以抉择,绝不会出现买不起的尴尬。

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一线品牌除了口碑外更多地是溢价的情怀,上千元的鼠标是否真的值,理性下来心里都有杆称。

在此之下,我觉得很多国产鼠标其实在硬件配置和软件搭配上,丝毫不逊色于一线品牌。

更为关键的是,在硬件配置相近的情况下,国产鼠标的价格仅为一线品牌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性能同样出色,无需我们为了购买而压缩生活开支。

就拿我最近上手的雷柏MT760和MT760 Mini两款鼠标来说,它专为商务人士配备的特色霍尔感应测滚轮和雷柏M+无线跨屏传输技术等特点,结合性能强大的原相3220引擎与超长续航,给办公环境的繁杂工作带来了一份从容。

从个人对鼠标的使用需求来看,我其实对那些花里胡哨的各类吸睛夺目的“个性化”不会太在意。毕竟这玩意就是一个生产工具,只要能给工作效率带来提升,手感还舒适,这就够了!

办公环境下,同样的性能,你是愿意为了漂亮花更多的钱,还是追求实用的性价比呢?这个疑问就留给各位看官自己思考了!

至少,我是务实的实用派,再漂亮也不如直接给我提高生产力准点下班实际。

这样的前提下,雷柏MT760和MT760 Mini鼠标就很好地诠释了实用至上的一面。它们采用了左高右低的弓背型设计,并配备了宽大的侧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饱满造型。

这种设计不仅使它们在众多传统鼠标中显得更具科幻感,同时也为我带来了持久的握持舒适体验。

从实际感受来看,它的隆起给于了手掌全包裹式的支撑,握感表现极其饱满,宽大的侧翼给拇指足够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由的舒展感,令手掌能够很舒服地长时间“放”在鼠标上面。

我细细观察了办公桌罗技鼠标在工作中手掌与鼠标的“亲密关系”,好吧!原来我一直都是用拇指与尾指“捏”着用鼠标,啥全托贴合....其实都是手腕支撑,怪不得工作久了就手酸。

雷柏MT760的尺寸为125*81*47mm,MT760 Mini则更为小巧,尺寸为115*74*42mm;除了尺寸上的差异,两者在重量上也各有千秋,MT760为105.3g,而MT760 Mini则轻盈至89.2g。

这种差异在情理之中,毕竟体积的增大往往伴随着重量的增加。这两款鼠标其实是一个系列,只是为了满足不同手型需求,如MT760适合大手型用户、MT760 Mini适合中小手型用户。

选鼠标的时候,除了要看它的大小和形状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外壳材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手掌的触感。

就像雷柏MT760和MT760 Min这两款鼠标,它们在外壳材质上下了不少功夫,从实际手感表现来看,两款鼠标完全称得上大师级。

它们的表壳经过精心设计的哑光磨砂处理,触感细腻而高级。

而在侧翼部分,巧妙地融入了类肤感软胶,并饰以横向刻度纹理,这不仅显著提升了接触时的舒适感,还大大增强了鼠标的耐磨性。

在防滑和防油污方面,这两款鼠标同样表现出色,能提供稳定、顺畅的使用体验。

雷柏MT760和MT760 Mini系列鼠标,专为商务办公环境打造,虽然在性能配置上可能不及电竞鼠标,但它们的配置足以满足绝大多数商务使用场景的需求,为商务人士提供稳定而高效的工作体验。

两款鼠标均搭载了出色的原相3220引擎,并预设了从800到4000的七档DPI调节,包括800/1000/1200/1600/2400/3200/4000,还能通过驱动软件以50为单位进行DPI值的精确调整,确保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精准度需求。

此外,这两款鼠标支持蓝牙5.0、2.4GHz无线以及有线三种连接模式,能够实现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最多5台终端设备的免驱连接,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内置的800mAh电池,搭配雷柏低功耗芯片和节能省电技术,使得它们在2.4GHz模式下满电状态可以连续使用约160小时,蓝牙模式下则能延续约150小时的使用时间。

同时,还支持USB-C线材边充边用的功能,让我在使用鼠标的同时也能进行充电,无需担心电量耗尽而中断工作。

而且,仅需3小时就能充满电,这速度真的很快,大大节省了等待时间。

在按键配置上,这两款鼠标均采用了创新的1+10个自定义按键设计。

其中,DPI键是独立设置的,方便用户快速调整鼠标的灵敏度;而其他基础功能键则完全可以通过驱动程序进行个性化设置,满足用户不同的扩展功能需求,轻松应付办公场景,真正实现了按键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我认为雷柏MT760和MT760 Mini的静音特性非常适合办公环境。

它们的左右按键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并内置了静音微动技术,点击时手感顺滑且几乎无噪音,不会出现那种“哒哒哒”的清脆声响。

在保证足够回弹性的同时,也营造了一个更加安静的办公空间。至于侧键的表现,同样与左右按键保持一致,提供了舒适的触感且几乎无噪音的使用体验。

铝合金材质的金属滚轮设计独具匠心,滚动时回归感强烈,定位精准且不易回弹,其防滑性与耐用性远超塑料材质。

这款滚轮拥有惊人的100万次刻度寿命,确保长时间使用下,它依然有着足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给我带来持久无忧的使用体验。

正如我之前所述,在办公环境中,我更倾向于选择能够直接提升生产力的设备,而非盲目追求品牌溢价。

在这方面,雷柏MT760和MT760 Mini无疑做得非常出色。

除了侧键外,这两款鼠标还独具匠心地配备了一个铝合金材质的霍尔磁感应侧滚轮。

在实际使用中,其阻尼感微乎其微,滚动手感极为顺滑,为我带来极致的操控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霍尔磁感应侧滚轮的寿命理论上可达到永久性,确保了鼠标的持久耐用性。

在日常办公中,无论是使用Office、WPS、PhotoShop还是Premiere等软件,霍尔磁感应侧滚轮都为我带来了显著的生产力提升。

在Excel表格中,我能够迅速定位到需要编辑的列;而在图片处理时,它则帮助我顺滑地放大或缩小图片,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只是增加了霍尔磁感应侧滚轮,就能将雷柏MT760和MT760 Mini定义为办公级旗舰性能鼠标了吗?其不然,霍尔磁感应侧滚轮只是这两款鼠标的冰山一角,它搭载的雷柏M+无线跨屏传输技术才是关键所在。

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在不同设备间快速传输数据,比如从办公电脑到笔记本电脑或会议系统。过去,我通常依赖U盘等存储媒介进行传输,但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一旦需要修改数据,我还得来回奔波,十分不便。

先来简单地看一下两款鼠标的RapooOfficeDev驱动,从DPI调整到自定义10键设置,还有配置云备份/同步、固件更新等等,所有功能都清晰呈现,操作简便易懂,无需任何门槛即可轻松上手。

再来看看它们的配件,雷柏MT760和MT760 Min标配了2个2.4GHz无线接收器(P3无线充模块另购),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当然不是厂商不小心放进去的。

在雷柏自研的M+无线跨屏传输技术的加持下,这两款鼠标能够在2.4GHz无线模式下,通过驱动实现最多6台设备之间的跨屏操作切换;更为高级的是,借助雷柏M+驱动的局域网模式,用户可以轻松地复制粘贴,实现文件、图像、文本等数据在不同设备间的快速传送。

通过驱动,我们可以发现这两款鼠标支持局域网和离线两种M+无线跨屏传输技术。在离线模式下,在多个设备中插入接收器并安装驱动,即可轻松实现无线跨屏功能;实际操作只需将鼠标移动到屏幕边缘,待出现白色线条后继续移动,鼠标便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设备,轻松实现一个鼠标对多个设备的便捷操作。

局域网模式则要求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内,我个人是非常倾向于在办公环境中使用该功能。它不仅能像离线模式那样实现无线跨屏操作,更能在无需存储媒介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文档、图片、视频等文件的跨屏传输,且传输速率相当可观。

在日常工作中,这种多屏多设备的无缝传输体验,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雷柏MT760和MT760 Mini两款鼠标无疑为我带来了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它们不仅针对不同手型进行了精细化的贴合设计,还通过弓背型人体工学设计提供的全面支撑与宽大侧翼,带来了饱满的手感,让我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也能感受到极致的舒适。

不仅如此,这两款鼠标的静音微动设计和铝合金材质的金属滚轮,共同为办公场景带来了静谧与精准的双重享受。

静音微动技术确保点击时几乎无噪音,为我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办公环境;而铝合金金属滚轮则以其卓越的滚动精度和顺滑手感,让每一次操作都显得细腻而流畅。再加上霍尔磁感应侧滚轮,更给我处理文档、表格、图片等操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创新的雷柏M+无线跨屏技术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瞩目。令这两款鼠标不仅支持多屏单鼠的快捷操作,还免去了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依赖U盘等存储媒介的繁琐步骤。在同局域网内,多设备之间的无线跨屏传输既省时又高效,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综合来看,鼠标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办公中不可或缺的外设,无需我们盲目追求品牌溢价。正如家庭用车无需攀比跑车,选择适合家庭成员的五座或七座车型更为实用。

在商务办公环境中,我更倾向于雷柏MT760和MT760 Mini鼠标这样具备舒适手感、静音操控、灵敏反馈的鼠标,特别是它们的霍尔磁感应侧滚轮和雷柏M+无线跨屏技术加持下,能够显著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款鼠标百多元的价格,着实卷得我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无需U盘即可跨屏传输!雷柏MT760/MT760 Mini鼠标,卷得我好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