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买了旅行车之后,就又开始了漫长的折腾。 俗话说,旅行车不改,不如推下海。我自然是不想把车推下海的,所以,改呗。 但是作为一个守法公民,非法改装我肯定是不碰的,所以轮毂大小不改、灯光不改、排气不改,拖车钩什么更加不会改了。 那么首先要改什么呢?那自然是整一套行李架了,这也是旅行车的精髓了。出门在外的旅行车,不是背个书包,就是装辆自行车(这里也涉及法律法规的问题,同学们注意),有的还会装皮划艇、滑雪板、浆板等等。不过,说来说去,行李架都是基础,是基石。 目前适合蔚揽的行李架,除了不知名杂牌以外,一般有三种选择。其一是韦帕的行李架,日常价600左右,我看最低到过200多,非常诱人。其二是拓乐的行李架,日常价2800左右,折扣价未知,价格非常贵。其三就是奥迪q5行李架改装,一般来说改好的300-350,不改的150-200。如果买不改的话,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由于行李架也属于耐用品,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所以首先不考虑杂牌,万一掉了或者出点问题,后果太严重了。 所以我一开始首选的是韦帕的行李架,我自己买车的4s展示也选择了韦帕,第一眼质量还可以。客服都咨询好了,就等618降价了。但是今年618折扣力度好像不太行,关注半天还要350左右,离200+相去甚远。而且我也不是着急用,要我高位接盘,这不可能。 退而求其次,也考虑过q5的行李架改装,这套方案也算比较成熟了,价格也便宜。而且,奥迪原装的行李架,质感也不错。 但是后来还是忍住了,一是感觉外观不太符合我的审美,二是既然车都没有买奥迪(买不起),行李架也算了吧。 那之后就只剩下拓乐一条路了。 然后我开始研究拓乐,目前来看,主流的适合21款蔚揽的拓乐行李架有两种,分别是7106+711x+6009或者7206+711x+6009。 这边解释一下,拓乐的行李架大部分不是一体行李架,是分为三个部分的,分别是脚架、横杆和卡垫。 不同的车子适配不一样的型号,部分型号也可以混用。比如7106的脚架可以搭配6009的卡垫,711x的横杆可以搭配7206的脚架、753的脚架等等,搭配的方式比较多。 这么设计有利有弊,弊很明显,各种型号排列组合,你不花时间压根搞不清楚,你根本不知道哪个适合你的车,当然了,你也可以直接问客服,但是你得到的答案往往就是客服那一种答案了。 利也很明显,对于愿意花时间的玩家来说,繁杂不是问题,反而有了更个性的选择。所以对于愿意花时间的玩家来说,他是更有吸引力的。另外,当你闲置回血的时候,也可以分开来出售,流通性更好一些。 在我深入学习,虚心求教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最终确定了7106+711x+6009这个套件的组合。 这个套件最终的成品是翼杆,符合我的审美,也更具实用性。 翼杆其实就是稍微有一点点出头,带来的好处有两点,一个杆相对更长,极限一点可以满足一个箱子两个自行车架的配置,如果要装皮划艇之类的空间也更富余。另一个是翼杆承重更好,拿我的横杆711320来说,翼杆单杆承重100kg吧,非翼杆是75kg。 了解完了产品就要想办法入手了,实体店我这里没有,网上的话,7106+711x+6009的价格一般是2700-2800。太贵了,我没这个预算。所以我又开启了传统技能,垃圾佬捡垃圾。 首先我拆分了一下这套产品,7106一般是950左右,711x一般是1100-1200,6009一般是600的样子。因为横杆由于长度和颜色的不同,价格有轻微的差异,型号也有差异,所以用711x表述,一般来说,黑色比银色稍贵一点。谁让大部分人喜欢黑化呢。 我个人的预算呢是五折入手,也就是总价最好不超过1400,成色在9成新左右,当然越新越好。 预算不说了,这已经是我能接受的最大预算了,再贵大不了不买了,反正我暂时连后备箱都装不满,要什么行李架。 9成新呢是因为这个毕竟是户外的东西,日常也是日晒风吹雨淋的,你全新买的用上小半年,能有9成新就不错了,所以要求不高。 接下来就是慢慢的掏垃圾之路了,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一位杭州卖家那里看到了比较合适的711320。 这位卖家有一套,但是支持分开卖,因为脚架和卡垫不适合我的车,于是我只要了横杆。 按照描述,卖家说无磕碰,无磨损,99新,没有实际装过东西,看上去成色非常好,报价700。 我经过产品型号和成色再确认后,报价550。拉扯一番之后,最终600成交。600比我的5折预算稍高,但是看在成色方面,我还是先入手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具体收到的产品吧,是精品呢还是踩坑呢? 原包装还在,保护的也不错,卖家给我包了顺丰,挺好的。轻轻松松放入后备箱,这就是旅行车的好处。 感受一下711320的长度。 开箱,一共是横杆两根、堵头四个、说明书一本。 稍微有点脏,使用痕迹还是有一些的,特别是胶条。但是对于垃圾佬来说,小场面了。 四个堵头,有一个有些脏 整体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符合卖家描述 看一下横截面,感觉厚度也没有很夸张吧,可能也要考虑到重量?和我买的断桥铝差不太多。 正面,整体质感还行,不过值不值1200,我表示不值。因为也没有特别惊艳到我。 背面,这里的口子是连接脚架的。 侧面,可以看到侧面是有一定弧度的。 这个角度也很明显,可以看到横杆两段有一定的翘起。 局部放大来看 说实话这个情况我是不知道的,我第一反应是不是歪了,但是从我的体验来看,横杆的硬度不至于这么容易歪,于是我联系了卖家。 卖家表示并不知情,也没有关注过。我表示需要询问第三方确认下,卖家认可。 我咨询了三个第三方,一个是旗舰店客服,一个普通店客服,一个拓乐的用户。其中除了旗舰店以外,其他两位均表示确实存在有一定弧度。 卖家也表示如果不接受可以退回,我在纠结之后选择了将它留下。一来我觉得成色确实不错,虽然有弧度,但两杆弧度几乎一样,总不能压弯的一模一样吧。二来在我长久的捡垃圾生涯中,经验告诉我这一单我应该留下。 决定留下之后我就给它做了个简单清洁,水+湿巾+擦车布走起。 清洁完成之后的情况 仔细检查后,横杆与脚架连接处确有一些磕碰,但是这个应该注意正常使用痕迹,毕竟我买的不是全新物品。 两侧堵头有一定程度的划痕,毕竟也只是硬塑料而已。 好了,今日份的捡垃圾结束,期待下一次捡垃圾之旅。期待横杆早日上车。 <更多>

心倦。 晒物 2022-08-26 17:49

前排狗头护体,这次提车是陪同窗好友提车,好友驾照到手3年有余,一直未摸车上路,最近终于因为工作原因准备购车,购车的过程大概是他和家人去车展看了一圈,最终在车展上交了定金,购入了才上市不久的荣威RX5第三代,而作为工具人的我就帮好友把车从4s开回家··· 选车心理历程 好友家其实有一辆CRV,但被家人开走,所以这才决定购新车。在选油车还是电车前,经我们怂恿最初是决定购入电车,他们也有试驾过小鹏以及比亚迪汉EV,特别是对比亚迪汉EV十分心动,但电车需要车位安装充电桩,而他们小区购入车位需要再掏15W,只能放弃,当然放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差这15W,而是他家领导不愿意电车,认为现在电车并未十分成熟,可以缓缓再买电车! 最近新闻报道全国各地缺电,许多电车车主千算万算,就没算到停电对电车的影响 于是又看到了油车,在日系三杰看中了新天籁,但是天籁的中控小屏不入眼,中期改款11月才能上新,不想等,于是乎他们继续逛车展,再次看中了荣威RX5第三代,毕竟这款车同时满足了好友选车的两大要求:首先中控屏幕要大,其次要有大天窗! 然后就在车展订车了,这才有了我这个工具人帮他把车开回家,当然不是白开的,pp也是蹭了顿饭,u1s1这顿饭挺好吃,白嫖就是香 荣威RX5外观特点 作为8月5日才上市的荣威RX5第三代,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现车提了,当我早上前往4s和好友碰头时,一进店里就看到了RX5,这个凤羽进气格栅就很亮眼,貌似国产车都喜欢这种前脸设计 趁着好友和销售刷卡的间隙,我也好好在这家4s逛了一圈,展厅除了荣威就是名爵,从我进门到提车走人,整个店里只有4个销售在门口聊天,以及整个过程中仅有2波人来看车,有点惨淡。直接来看看这辆车吧,坐进车内的第一感觉是车的屏幕好大好长,车内除了挡位键是实体按键外,大部分都是触控按键,对于习惯实体按键的车主来说,初次使用还是有些不习惯,个人还是更喜欢空调旋钮转动时的阻尼感 好友提车的配置是滑移好屏版,售价13.59W,名字起得很随意,不过车辆搭载的27寸4K屏幕真的可以移动,并且非常的丝滑,确实可以给好评,屏幕分别可以移动到驾驶位正前方以及副驾驶位,副驾驶追剧挺方便的 荣威RX5第三代的内饰可以说很走心,基本上手能摸到的地方都是真皮包裹,真皮方向盘、真皮座椅、哪怕是车窗边的覆盖件上都是真皮包裹,不像我的雅阁王到处都是塑料··· 中控扶手台比较高,驾车时手臂搁在上面刚刚好,并且在靠近副驾驶的一侧有凸起的包围,水晶档把的手感也不错,比合资车的大鸡腿档把手感好多了,空调出风口下方是无线充电区,只有顶配有,这个位置放手机倒是很方便,所以想要充电只能自购手机充电支架 空间上,主驾驶调整到正常坐姿,后排空间约有三拳的距离,头顶约有2拳的距离,个人感觉和CRV的空间差不多,坐在后排并不拥挤 车辆20寸轮毂配的是米其林245/45R20,胎真的大,可以想象在市内驾驶时通过性肯定不错 RX5的后备箱空间同样不错,左右两侧有收纳网可放东西,并且电尾门的开合角度可通过车机系统调节,10W左右的价位该给的都给到了,也只有国产品牌了 大约2个小时办完贷款和手续,提车走人,最终到手13W出头,送了一些不贵的赠品,敲锣打鼓开车走人。贷款购车的好处是,销售态度贼好,担心我俩人生地不熟,开车带我们去加油,顺带讲解车机系统的用途,可惜由于是新车到店许多功能还要我们自己摸索···· 通过手机app和车机绑定后,就能实现远程查看车辆状态、行驶轨迹、胎压等信息,智能化程度挺高 荣威RX5驾驶感受 提车走人就该我这个工具人开工了,好友这台车的内饰是黑色,并不是展厅里的棕色内饰,相比较于棕色,黑色内饰显得更平平无奇,但更耐脏。车辆的智能化做的不错,这也是国产车堆料的重头戏,官方的描述为洛神智能座舱系统,采用高通骁龙8155车规级旗舰芯片,相比较与某些车企芯片“缩水”,荣威可谓良心。 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TSR交通标识限速提示、MR场景重构等等这些全都有,实测驾驶过程中显示比较准确,前车识别以及侧方来车都能准确识别 动力上,采用1.5T+7DCT动力组合,油门比较灵敏,只要踩油动力瞬间就上来了,方向盘比较轻盈,打起来不费劲,听销售说方向盘力度可通过车机系统调节,30码过弯不飘比较稳;但是刹车的调教不太习惯,个人感觉刹车偏软,轻踩时刹车似乎没有介入,需要重踩刹车才能有感觉。后来我们陆续有3人试驾了这款车,对刹车有不同的感受:我,座驾本田,感觉RX5刹车偏软,需要提前踩刹/重踩;师兄A,标志,与我感受类似;师兄B,日产,感觉RX5刹车正常,所以这个感受就因人而异···· 隔音方面,正常行驶胎噪和车噪声音极小,相比较与日系车确实很给力,从发动机舱就能窥见一斑,发动机舱有覆盖件包裹,机盖上的隔音棉比较厚实,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噪音。滑移好屏版虽没有高配版的bose音响,但全车标配8音响效果挺好,音乐声够大也能进一步降低噪音 RX5车机系统 整车的智能化极大部分都体现在这块27寸超长大屏上面,通过屏幕可调节空调的风量以及辅助驾驶等设置 车机的流畅度不错,内置B站,开车追剧不是梦,带娃时还能让娃看看小猪佩奇。但车机系统似乎只有几种特定的app,并不支持安装爱奇艺、QQ音乐等其他第三方应用,这算是比较遗憾 好屏版自带前后8雷达+360全景,实时显示比较流畅无卡顿,清晰度有没有4K这里需要打个问号。车上自带行车记录仪,需要插入SD卡才能工作,不插卡不能记录···· 除此之外,好友选购这台车的需求之一,大天窗需要重点来看看,天窗的遮阳布看着透光性极好,但是在炎炎夏日下pp十分担心这个顶棚怕是顶不住强烈的紫外线,毕竟当下武汉天气40℃以上,长久停在户外难免会有点晒 路途中恰逢下雨,残留在车顶的雨滴和水渍透过幕布看着别有一番趣味,晴天如果不洗车这样的车顶对于有强迫症的洁癖患者应该会十分抓狂,当然春秋两季天气晴朗时,大天窗也是有好处的 车载物品推荐 提车了自然需要购买一些车载用品,车载香水不推荐,不安全,实习贴,可以有,拼夕夕几块就能包邮,其他的刚需就是车载支架、车载吸尘器以及遮阳类产品 摩米士透明车载手机支架磁吸充电器 摩米士(MOMAX)MagSafe磁吸车载15W无线手机充电导航支架360°旋转快充车充头适用于iPhone13/12/Pro/Max手机 京东:¥298 去看看 荣威RX5第三代是新车,4S优惠力度并不大,也并没有太多的赠品。除了贴膜、脚踏板、脚垫外再无其他,考虑到滑移好屏版不带无线充电,于是pp也打算送一款磁吸无线充电支架给好友,毕竟未来的院士,现在就得抱紧大腿。因为之前自用过摩米士的手机支架,所以这次我为他安排了摩米士的新品透明车载手机支架磁吸充电器——一款高颜值又极具科技感的手机充电支架,到手试用了一下,依旧很满意,晚点就能给他送过去 与大多数车载磁吸充电器不同,摩米士透明车载手机支架磁吸充电器采用前置全透钢化玻璃,透过钢化玻璃可一览无线充电线圈和圆环型magsafe磁铁组,科技感直接拉满 这款磁吸充电支架依旧在左侧自带开关,使用时非常对的方便,能做到一键开关充电,而支架的夹具有橡胶件覆盖避免夹伤空调出风口,配合下方的三角支架,进一步强化了整个支架的防冲击能力,驾车时过减速带以及急啥都稳稳的 即使手机带壳了,同样能够稳稳吸附住 吸得牢不牢固还得看吸力强不强,手机吸附在支架上时,360°随意旋转手机都能牢牢的吸住,可以满足不同视角的需求,竖看横看都可以 由于苹果对于第三方无线充的限制,无线充仅支持7.5W快充,但对于安卓机配合20W充电头最高充电功率可达15W 用上摩米士磁吸支架,上车只需要顺手把手机轻轻一贴就能开车走人,实乃行车必备 倍思车载吸尘器 倍思 车载吸尘器无线车用吸尘器大吸力 车用家用迷你手持汽车吸尘器桌面吸尘器小型便携式大功率汽车用品 京东:¥99 去看看 小车车对于大部分上班族可以说是第二个家,特别是对于日常通勤在1小时以上的车友来说,舒适干净的车内环境能带让我们驾车时心情舒畅,车内的清洁这个时候就需要吸尘器来搞定。pp自用1年多的倍思车载吸尘器正值当打之年,吸尘器的大小仅仅比500ml的矿泉水略大一点,放在手套箱也不占空间 倍思A3车载吸尘器的吸力最高达到了15000Pa,可以轻松吸取吸起餐碟 对于车内中控或者座椅上的浮尘和缝隙里的垃圾,使用倍思A3车载吸尘器的一档模式就行,经过简单的清洁浮尘就能被去除 对于脚垫上残留的灰尘、砂石等大颗粒杂物,二挡模式三下五除二轻松搞定,实乃为车载清洁必备神器 写在最后 直到好友提了这台车RX5,pp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荣威有RX5这款车,并且出到了第三代,作为一款推出于2016年的车型,历经3次换代6年的沉淀,不知8月才上市的第三代会给出怎样的成绩。在武汉的路上其实很少看到荣威系列的车型,这次蹭着提车的机会也让我短暂的体验了RX5的驾驶感,总体来说舍得给油,动力随叫随到,除了刹车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相比较与大多数人选车是不断的加预算,而好友这次的选择居然是向下妥协选择了荣威,猜测除了认可荣威的品牌外,RX5的口碑和质量应该也有加成。 国货当自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国产汽车,说明国产车的品质的的确确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毕竟合资车也不一定永远那么香嘛~ 以上,我是pp,下次见咯~ <更多>

风吹pp凉嗖嗖 晒物 2022-08-22 19:49

在8月3日这一天,可以说是比亚迪的一个大喜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比亚迪也是正式公布了7月份的销量数据,一共是售出了162530辆汽车,同比增长了183.1%,其中乘用车就售出了162214辆,同比增长了184.7%,环比增长了21.3%。 这里需要注意了,7月份一般来说是汽车销售的淡季,以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淡季主要还是因为气温太过于高了,导致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到4S店去看车,而且还有因为疫情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汽车行业在7月份的销量才会普遍惨淡,但是这种情况到了秋季或者冬季就会有所好转,但比亚迪不一样,在今年7月份,就卖了16万辆的汽车,跟其他品牌6-7万的销量比的话,真的是太惊人了。 其实从销量上也能反应出一点,那就是传统燃油车已经逐渐开始淘汰了,油价的不断攀升,使得新能源车成为了香饽饽,新能源汽车正在占据原有的燃油车地位,不过这些倒也不是那么重要,在7月份能有那么多人选择比亚迪,除了觉得电费比较便宜之外,另外一点就是被比亚迪的技术所吸引,就拿海豹来说,它是全球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同时还是首款搭载iTAC技术,要知道现在很多新闻都在报到新能源汽车碰撞后有燃烧的风险,而搭载这项技术之后,它的安全性也是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所以也能够看出这款车在线下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大家都被它的安全性能所吸引。 还有最新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在车辆亏电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L,这个表现可以说是混动车里面最好的了,其实在这之前,很多混动车都是在基于燃油车的基础上改造的,而比亚迪的DM-i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台电车,而不是混动车,因为它砍掉了燃油车复杂的变速箱,仅仅只有一个单速的变速齿轮组,也就意味它没有了动力迟滞和顿挫感。 在比亚迪宣布7月销量的同一天,比亚迪也是登上了《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这也是比亚迪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从1995年到2022年,已经成立了27年了,在这27年里面,我算是见证了比亚迪的成长,而且期间比亚迪坚持研发,使得比亚迪形成了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就拿轨道交通来说,现在我们深圳的公交车几乎都是比亚迪产的,要知道以前都是金龙或者中通大巴,还有电子也是,很多手机零部件也有比亚迪的参与生产,所以比亚迪不单单只是在汽车领域发光发热,而是全面开花。 我自己也是很高兴,比亚迪终于能被那么多人所接受了,其实以前还是有很多人不认可比亚迪的,觉得还是合资车最香,但是经过比亚迪这两年的迅速发展,很多人被它的自研技术所吸引,而且售价上也非常的有性价比,有些合资车没有的功能,比亚迪统统都能给你,可以说比亚迪成功让他们从黑粉转变成了真爱粉,也希望未来比亚迪的发展能越来越好。 <更多>

太平洋网友 晒物 2022-08-17 15:19

大家好,我是晓飞影! 一个数码爱好者,也喜欢在众多平行领域探究摸索,让生活多一点乐趣。 上次分享了自己给老婆选车的一段心路历程,但是一直没看到真车,自己心里也挺忐忑,7 月下旬武汉才终于来了实车,时间因素一共去了 2 次,第一次是展厅内静态体验,第二次就是 7 月 31 日的试驾,思考一番还是决定不退了。网上真实车主的反馈还比较少,我也顺便分享一下吧。 静态体验 第一次是去商场溜娃,顺便带了微单,有的照片是微单拍的,有的是 iPhone 拍的,为了真实体验颜色,都是直出,最多画质有一点区别。 我已经是过了几天才去的,据说展厅刚到车的时候人挤人,我不喜欢凑这个热闹,现在去看车人也挺多的,实车是红色的。 车头 SMART 银标,前脸圆润,造型还可以,贯穿式的前灯设计也和现在的新能源车型都差不多,看的出很多人都来摸过,指纹非常多,估计擦了也是白擦,店员都放弃了。 前车打开引擎盖基本看不到里面的结构,有点意外的是也学特斯拉弄了一个前备箱,只是体积特别小,好像是 18L 左右? 这个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倒是可以,只是第一次看到网图的时候,我心想从哪入手,感觉都没一个着力的地方,会不会不好开门? 原来下方是镂空的,抓住下方就可以轻松开门。 主驾的空间对 1 米 72 的女性来说是完全够用的,定的是顶配,主副驾驶都是电动座椅调节,方向盘也可以上下调节。 车内展厅是白金内饰的,白金的内饰确实颜色更好看,质感也会更好,最大的槽点可能就是主驾驶台这个白色的面板了,驾驶过程中会有反光。 我这只是坐后排拍的照片,展厅内静态展示可以看到仪表台的白色反光到前档玻璃上了。中间的大屏第一次去的时候没通电,车机没试,只知道是 8155 芯片,流畅度没啥问题,网上看了不少视频,觉得还行,不是传统汽车那死板车机的样子,只希望不会遇到芯片门事件。 不过最近看到网上有视频,Smart 车机专门可以支持 swicth,这倒是让我兴奋了一下,我老婆吐槽我家里投影仪玩 switch 不爽么,挤在车上折腾。可能是看了理想 L9 玩 PS5 的感觉,不管车里玩不玩,能支持 switch 我肯定觉得不错,而且这么说这块车屏是支持显示器输出的,那么用 MacBook Pro 临时办公的话,不是也可以一线通当个副屏扩展使用? 第二次去展厅的时候车机演示了一些东西,比如午睡模式,主驾可以直接躺平,天幕和车窗都关闭,自动开启空调,就和 iPhone 的快捷路径一样,设定了一系列的逻辑,但是真抓女车主的小心思,我老婆听了很喜欢。 侧面门把手也是金色的,质感还可以,如果是暗物质黑的话,门把手就是白色,塑料感比较明显,后面的动态试驾就是暗物质黑的内饰,一会可以看看。这是第二次来车内已经通电了,氛围灯也能亮。 高配全车 13 个beats 的喇叭音响,本来以为是个卖点,结果实际听了一下,真的没觉得多惊艳,尤其低频不够下沉,我自己也玩过许多音响耳机,说实话可能还不如家里 10 年前的 马自达 3 自带的音响。不过确实 beats 音响也不算出名,只能寄希望还不是量产车,希望能再调校一下,群友试驾过的都说对音响觉得一般。有个优点是车机可以控制音响的音源位置,车的四个方位加上中间,总共 5 个位置可以移动,比如只有一个人上下班,肯定就选主驾了。 车顶内的阅读灯,按压开关,有点像火影忍者鸣人的仙人模式眼珠。 白色座椅头枕,确切说应该是米色,设计感还可以,真皮材质,还比较舒服。 然后回头看座椅上的孔,都是菱形打孔,主要是给座椅通风用的,网上已经出现图片开始破损了,这也是我担心的点。另外白色可能不是太耐脏,如果家里有小孩吃零食也是风险。 后座配备的空调出风口,镀铬装饰挺好看的,还加上了氛围灯。 下方还有一个 USB-C 和 USB-A 的充电接口给后排乘坐,特斯拉是 2 个 USB-C 口,应该是比较符合未来的趋势,这个 USB-A 接口也还行,兼容一些小电流设备,USB-C 口应该是支持 PD 快充的。下方有一个小储物格,可以叠 2 个手机进去。 这车让我意外和惊喜的可能就是后排空间了,4 米 2 的车身本来就属于小型 SUV,我一开始还担心后排如何,可以看到确实很宽敞,而且后排座椅也支持前后移动。 尽管是给老婆开车,但是毕竟有小孩,还要带老人,这次换车我是比较在意空间的。我是 1 米 81 的身高,140 斤,我能在后排坐的舒服的话,全家都没问题。这是主驾已经坐人的情况下我坐进后排,膝盖离前座椅还有 1 个拳头多,也能敲个二郎腿。不过确实座椅长度不是很多,对大腿的支撑略少,我个人还是觉得座椅比较舒服的,换个个子矮的人估计坐的更舒服。 此时头顶还有充裕的空间,大概五个手指没问题,为了全家的舒适度,这次对比看车都是朝 SUV 看,Smart 精灵#1 后排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后排也是三座的设计,三个头枕都可以上下升降,很明显中间这个有点不一样,舒适度肯定不如左右两个。 后排虽然能坐 5 个人,但是中间的位置明显就不是那么舒服的,感觉垫了一层硬硬的东西,头顶离车顶估计还 2 指的距离,尽管地板是平的,但是我坐后排的话,肯定不会愿意坐中间的。 后排车窗是自带隐私深色的,最多关到一半,据销售说奔驰系列比较贵的车型都是这么设计的,反正可以少贴 2 个膜吧。 顺便也试了下开启天幕,可视空间还挺大的,玻璃天窗不可以打开,我个人也不喜欢打开,以前买车天窗久远了有点渗水,能偶尔增加一下白天光线,和夜晚看星空就不错了。不过话说试驾时开了会天幕,一下就热起来了,只是防紫外线,不防温度,和我上次试驾 Model Y 时一样晒人,我觉得火炉城市的人,还是尽量选择有天幕的车型。 后排出色的乘坐空间,在没有牺牲驾驶位的情况下,必然就是朝后备箱开始动刀法了,其实我个人觉得还可以,能放下婴儿车和一些行李,可能露营设备如果要上拖车的话会有点吃紧,但是我没试过也不敢断言。两侧都有挂钩和网兜,可以放一些小东西,后排其实也支持 4/6比例放倒,如果不坐满的话,出行载物的灵活度还是很大的。 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位置,其实有一个隐藏的小口可以打开,方便快速拿去后备箱的物品,这个小细节倒是许多车都没有。 因为精灵#1 是新能源车,其实在空间上还是想了很多办法,后备箱的这个盖板是可以折叠收纳起来的,立刻下潜空间又多了不少,放登机箱应该可以叠加几个。 车内看完继续看车外,这个 Smart 的经典标志,这回设计了可以亮灯,还有个璀璨灯的版本,需要加 900 元。 全车有不少 smart 的隐藏标志,都可以玩大家来找茬了。 车头大灯设计仔细看,还是挺好看的。 最后在店里看了一眼充电桩,样子还挺好看的,首批大定车主直接送 5800 元的充电桩包安装,只是如果没有安全条件,最多保留一年的时间,之后不装就没了,如果没条件安装的人最好还是二手出掉算了。 动态体验 武汉的试驾车差不多 7 月的最后一周才到,7 月 31 日就锁单了,没试驾的话我心里还是不踏实,阴差阳错,7 月 31 日最后一天才约好了试驾,试驾车是绿色外观,暗物质黑的内饰。因为网上说了白金内饰的反光、裂孔等问题,我修改了配置改成暗物质黑。 上车后确实看到座椅都是圆孔了,不那么容易破了。不过开了许多车,黑色座椅看久了有点审美疲劳,甚至有坐上油车的错觉。 然后一看门把手,淡淡的白色,塑料感真的很重,可以看到下方 beats 的喇叭,也是黑色的了,没有金色的好看。 中控扶手换黑色后,总感觉整体质感也缺了点。 注意内饰的顶也有区别,暗物质黑,顶部是白色浅色的,如果是白金内饰,顶部就是黑色的,可能就是互相搭配一下吧。 网上戏称的蛤蟆嘴,白色面板塑料感也比较重,一直看这些内饰,我的心里天平又开始向白金内饰倾斜了。 因为车是老婆开,我主要是感受后排的乘坐感觉,明明她车龄也有几年了,换上这个车就开始紧张了,踩电门被自己吓了一跳,6.7 秒的百米加速,推背感实足,试了一次就不敢试第二次,还来了几次深踩刹车,车机她是没办法分神操作了,我只好叫她专心开车,我和销售来测试车机。 试了一半距离后,她就换我来开了,这也是我正式坐在主驾驶上,我把座椅放到最低了,1 米 81 的个子在主驾驶只能说刚刚好,没有太多的富裕空间,大腿离方向盘还有一些空隙,右腿能抵到中控台的边缘,但是装上了一层真皮保护,也不会太难受。除了大屏外,主驾驶的小屏幕也可以看到许多关键信息,设计感还不错。车是怀挡设计的,下雨天不要按错了。 在行驶过程中,我终于看到这个抬头 HUD 了,手机拍不出肉眼的视角,其实看的很清晰,而且和导航联动,除了车速外,可以看到转弯和车道等关键信息,不用去看大屏幕了,对女司机会非常友好。 我知道白金内饰会反光,没想到的是暗物质黑的内饰也反光,就是中间那层白色塑料,虽然反光面积不如白金的大,但是很分散,到处都有,而且这部分后期也不好改,除非贴膜,白金内饰就是买个遮光垫就行了。这也是我和老婆试驾后依然改回白金内饰的最后一个稻草,其实白金和暗物质黑的反光,也没严重到影响驾驶的地步,开的时候注意力可能不在这,但是一停车等红灯,这些反光就迎面而来,我想设计师应该是没试驾过的吧。 试驾过程只有 20 分钟,因为后面还有人排队,其实还有 L2 辅助驾驶、360 倒车等没测试,不过主要的驾驶感受已经知道了,也差不多够了,最后总结来分享。 下车看到试驾车果然有豪情2 个字,展车是没有的,我问销售是不是吉利一定要装的,销售说其实是国家规定,因为是从豪情工厂出来的,不过要是太介意,到时候会帮忙的,就像蔚来汽车后面的江淮二字一样,我倒是觉得还好,这个优雅和激情的组合也很少见了。 总结 试驾后问了老婆的感受,基本没问题了,还比较满意,槽点我们心里都清楚,能接受的就接受了,决定不改定下来了。 静态体验感受: 外观确实比较满意,颜色可选的多,如果是首批车主的话,有 2000 元的改色优惠券,注意粒子白、镭射红、流光银是珠光漆,流明黄、时光蓝是素色漆,其他的是金属漆,我建议选金属漆; 最大的争议点应该就是内饰了,我是一开始选的白金,看了网上的吐槽后选了暗物质黑,试驾了黑内饰后果断改回白金,因为质感确实白金好很多,暗物质黑也有一些反光,还不好解决。白金的槽点就是面板反光,据说厂家后期会配遮光垫,不知道要不要钱,自己反正可以网上买,菱形孔大概率会改圆孔,就是不耐脏,可能会买个通风的座椅套; 璀璨 Logo+900 元,这个就真的看个人审美了,这车不是我开,我想当然的就帮老婆加了,免得后期问我为啥不加。 后排空间在4 米 2 的车身里算非常出色了,坐 3 人都没问题,头顶也不压抑; 后备箱空间中规中矩,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前备箱还有一点小储物空间,副驾驶还有个挂钩,让我想起五菱神车的挂钩,是因为柳州人爱吃螺蛳粉,打包用; 8155 芯片的车机反应比较流畅,能连续识别 3 个对话命令,都能正确执行,这才有点新能源车的感觉,上次看到是在小鹏的车机上,目前还不算最终形态,可能后期还会优化,能连 switch 我还有点期待; 中控大屏把几个常用的设置放在了屏幕底部,像是物理按键,但是其实是触摸的,比如空调、驾驶模式,我觉得比进大屏里划拉查找要人性化一点; 前排座椅能完全倒下午睡休息,配合智能模式,如果晚上要过夜睡觉也不是不行; beats 音响是最没有顶配感觉的配置,大部分车友试驾后都表示无感,希望在量产车的时候,厂家还能再优化一下。 动态体验感受: 560 公里续航,我没办法实际测试,只能问销售,给出的夏天实际续航是 470km,是最近试驾开着空调得出的结果,也够用了; 6.7 秒的加速确实很猛,运动、舒适、eco 三个模式我都试了,运动模式非常灵敏,我老婆八成是不会用的,舒适和 eco其实比较接近了,加速也很快,只是不那么激烈,但是松电门后,动能回收还是能感觉到,不像特斯拉那么明显,会接近油车; 刹车有一点点顿挫感; 底盘确实还可以,路面的坎和坑不会那么明显,后排的感受会比前排灵敏,作为家庭用车还是不错的; 抬头 hud 对女司机会很友好,我自己也挺喜欢的; 香氛系统在行驶过程中还是有效果,味道很淡,我个人是一直反对在车上出风口挂什么各种香水,都难闻的一批,还危险,这个香氛的三个味道我特意试了一遍,居然还能接受; 下车时,后视镜还会提醒旁边的车辆行人,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功能,反正对于盲目开门下车的人会比较友好; NVH 表现还行,但是毕竟是无框玻璃,会有一点胎噪,我还指望 beats 音响能帮我盖住,谁知道音响不那么给力,之前驾驶蔚来 ES8,坐进去真的就觉得进入了一个静谧空间; 都说买个奔驰,图个吉利,这个车是奔驰设计,吉利在浩瀚平台打造的,平台的第一款车是极氪 001,其实这个组合我觉得倒是最合适的,如果是奔驰制造,我觉得不会太接近国人的使用习惯,但是奔驰的设计感和内饰一直是领先的。 这个车最开始是期待,厂家的营销确实让一些人难受了一阵,好歹是慢慢听取意见改了一些,如果能做到承诺的部分,最后会是一副好牌。也可能是竞品的衬托,最后选这个车倒觉得性价比还行。 没有完美的车,只有按需求来选车,这车 22 万,换我选估计不会要,我大概率会加一点上特斯拉或者减一点买国产byd,但是老婆开,4 米 2 的精致小车,配置还不低的,居然找不到了,加上之前选车的膈应体验,魔幻的 2022 涨价年,这次选 Smart 精灵#1 可能是最有性价比的一次了。 目前网上两极分化,有许多退订的,有许多下定的,很简单,退订的大部分是 6 月 7 日 23 点之后的,因为厂家说之后的订单年内基本没戏,明年国补没有了,购置锐再一加,可能会贵个 2-3万,换我估计也要退,不过当时6 号晚我坚持抢,可能是武汉的第一批车主,10 月左右可以提车,应该是不会退了,到时候早日提车,再来分享使用体验吧。 <更多>

晓飞影V 晒物 2022-08-01 18:20

无论是新手司机还是老司机,行车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当出现交通事故,如何还原真相,判断责任就成了司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机身小巧、功能强大,配备了1/2.7"CMOS、F1.75大光圈以及7组高透镜片、135°超广角还能拍摄多车道影像,输出4K超清画质。通过行车记录仪自带的热点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录像回看分享、拍照、行车数据、轨迹等更多功能。盯盯拍Z50确实是一款实用与科技相结合,让行车更有保障的行车记录仪。 <更多>

校爸 晒物 2022-07-27 14:42

开篇先扔一个观点:行车记录仪也是消耗品! 即使没有达到“快消品”的行列,但由于城市环境优化、设备摄录能力提升、行车记录仪电子元件老化等诸多因素影响,老的行车记录仪成像的效果会逐渐下降。 我之前的老记录仪就是从清晰到平庸,继而转为不是很清晰……接下来的阶段不可再弱化成像效果,于是我就忍痛在本就不富裕的生活费(媳妇每月给的额度)中拽出带血丝的钱,去升级爱车行车记录仪,给行车视线再复清晰! 一直对盯盯拍颇具好感,这次我也是一步到位,连同Z50行车记录仪、32GB内存卡、车载降压线的超大套装一并入手,给爱车整点好的! Z50包装外壳设计高级感伴身,采用黑金配色,辅助均匀斜纹,送礼属性还是相当不错。 全部的配置打开,发现Z50主机、单口车充、电源线、撬线棒、说明书、备用3M胶、静电贴*2。 静电贴及3M胶都多准备了一套,如果车主换车,也是预留有足够配件转移记录仪。 Z50机身仅82*62*31mm,本身就是隐藏式记录仪,再加上小巧机身,日常行车中最大限度给驾驶员最大的视野。 就算是隐藏式记录仪,Z50也配备了一块2.3英寸的高清屏幕,毕竟有屏幕的操作便利性要远比仅wifi连接的记录仪方便更多。 屏幕下方有四枚实体机械按键,内凹圆形的感觉很舒服,手指肚刚刚契合。 我还是比较遵循传统,机械按键的回馈力能给我一种确实有控制到的踏实感,比触摸那种摸完还迷糊的感觉体验更好。 侧方是TF卡区,Z50最大支持128Gb的TF卡。我选择了盯盯拍套餐内的32Gb内存卡,没有选择更高版本,是因为Z50用H.265视频编码录制视频,比H.264节省30%空间,所以中容量内存卡是够用滴~ 为了应对TF卡骤然失灵的窘况,Z50还贴心设计有“D2save紧急双存储”的机制:内部预备1Gb NAND Flash闪存,当存储卡出现异常时,自动切换到备用闪存存储,在用户更换内存卡后再把转存视频转移至存储卡中,着实是不误工。 当下数码类产品几乎齐刷刷选用TypeC作为数据/供电接口,Z50跟随主流脚步。 只是这次我也选购了专用降压线,要把暗线走起来,在布线时候注意些许即可。 这颗“大眼睛”承载了行车记录仪的主体工作岗哨职能。1/2.7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暗藏其中,带来3840×2160分辨率,还可以4K摄录,清晰最重要。 一些厂商、产品信息罗列其中。可以看到供电输入需要5V-2A,需求电流真不小;如果手里有其他降压配件的车友,则可以看准参数自行改装,老配件也别浪费。 专用降压线根据车内保险片的尺寸配置,配备有大、中、小号共3种不同的线材,覆盖相当全面,选择合适的使用即可。 车内保险盒一般有两个集群,分别在方向盘侧面及发动机舱内。一般乘坐空间内的电器保险均集成在方向盘侧,而传动相关的供电保险则置于发动机舱内。 我车内的保险盒位于方向盘左下方,内部空余空间还蛮大,后期线材收纳也是有地方放。 盯盯拍的降压线和普通单路正极供电模式不同,采用了双线路供电的模式,GND搭铁还是同样的策略。也就是说需要按照保险片的功能,找到两路可以提供稳定供电的线路,我这次选择点烟器及CD线路,均是点火后供电、熄火后断电。 安装降压线需要注意,原车的保险片也一样要并入,否则也会后期没法使用。 顺着车顶捋好线材,多余的线材扎起来,固定在隐藏位置就可以宣告线路板安装完成了! Z50内置三轴陀螺仪,支持24小时停车监控,遇到异常碰撞自动开启记录。至于老旧记录仪常电接入经常把电瓶折腾得死去活来的窘境,现在也不会发生。Z50采用三低保户及可视化电瓶管理技术,可以设定安全电压,在满足电瓶日常启动电压的基础上有效保护电瓶。 安卓/苹果软件平台都可以下载“盯盯拍”app,然后与设备连接。app端可以对记录仪视频回放、下载、剪辑等操作,各项系统设置选项也可以快捷设定。 好玩的是,还能在线与车友们实时互动,分享行车旅程。 Z50机身参考飞机座舱常用的流线,选用贝塞尔曲线设计,更美观大方的同时,安装后记录仪与玻璃夹角仅15°,这种设计让路面的反光及前挡玻璃的反光都降到最低。 镜头可以上下35°范围内调节,适配轿车、SUV、MPV、货车等不同的车型。我的车是五座轿车,安装后相当好看。 炎炎夏日热得很,今年盛夏酷热更胜往年。入手前我是仔细看过Z50配置的,其内置超级电容耐温性高,使用寿命更长、更环保。这种炎热的天气就没有什么困扰了。 135°大广角镜头内置7组高清光学镜片,带来F1.75超大光圈,整体的成像效果有一些鱼眼效应,交通摄像头的固定杆略微变形,尚可接受;光线略低的多云天气,三条车道内的车牌清晰可见。 如果把前车启动开关打开,等灯时候前车起步,记录仪会发出“前车起步”的提示音,溜号的驾驶员也可以迅速恢复驾驶状态,不给交通添麻烦。 此外,路遇美景,语音指令可以抓拍下来,还能控制开关、录音等,日常应用够用。 800W像素是硬实力,表现多好还得看夜晚。Z50采用独特的NightVIS夜眸技术,弱光环境可以有效保留细节,全面提升影像色彩观感。双车道的环境下,两部车的车牌清晰可见,夜视技术诚不欺我~ 都说男人的爱车就是小老婆,这话一点不假。每日驾车上下班,交通拥堵每日发生,Z50升级之后,我的驾驶信心更足——保证规范驾驶,其他不守规矩的牛鬼蛇神们也不要恣意妄为,行车记录仪的大眼睛如同火眼金睛般,稳定监控每一秒的行车之旅。 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 4K超高清影像 2160P微光夜视 D²save紧急双存储 GPS车速显示 2.3英寸屏幕 语音声控 京东:¥569.00 去看看 <更多>

胖刘老师智玩汇 晒物 2022-07-25 20:20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之前提车比亚迪 汉EV之后,曾经发过一篇晒物一篇文章,均获得了大家热烈的讨论,现在提车已经半年,里程数也正式过万,这段时间,这款车子有很多让我喜欢的地方,也有一些我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今天借着一万公里报告,与大家聊一聊我所后悔购买这款车的点,以及我所做的补救措施。 好了,废话不再多说,我们开车吧。 ▲晒物与文章均获得了各位的热烈讨论。 买比亚迪汉EV之前,我是开家里的奔驰C200的,算是电动车和燃油车双修的车主。在面对车库里的两台车时,我更愿意开汉EV,而不是奔驰C。 来都来了,我也分享几个我后悔买这台车的瞬间。 一、我单纯地以为,电动车就是“电”替代“油”那么简单,结果踩了坑 早几年我看网络上经常有人吐槽,电动车主不在家看电视,偏要蹲在车上看爱奇艺,是有什么大病? 实际上,燃油车主并不理解,选择电动车不是用“电”替代“油”那么简单,而是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多数时候燃油车补能确实快,我即便用高速快充也要30分钟左右的补能时间。所以这个时间,就理所应当用丰富多彩的车内娱乐方式来填满。更何况,开汉EV进高速服务区,我不用在服务区里人挤人,我依然在享受独属于我们小家庭的小空间。 起初的我也不理解这点,直到我选了这台低配的汉EV,开了一万多公里才发现,格局小了。 ▲我当时买比亚迪汉EV的时候,对四驱没有明显需求,且不想为了四驱牺牲续航里程,所以选车的时候是在中低配的超长续航版豪华型与超长续航版尊贵型中二选一,最终考虑到超长续航版豪华型(以下简称次丐版)的产量更高、等车时间更短,于是与自己妥协,选择了次丐版的比亚迪汉EV。 这一选择带来的后果就是:车上少了两个配置,使用体验上欠缺了很多。 一是少了220V供电,所以没法在车内玩PS5,在车上吹着空调玩一关《双人成行》多好啊。 二是只有8个扬声器,比11个扬声器的次顶配的音响效果差一大截。 当然,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目前车内220V供电,我计划用逆变器从车内的12V点烟器电源获得,不过其功率不足以带动PS5,只能勉强玩玩PS4,而且如果为车载冰箱供电要拉更长的电线。 而关于音响部分,目前海鲜市场上已经有车主更换丹拿音响替换下来的全套音响了,晚一点我去确认为车子添加音响如果不影响保修的话,会将车子升级到11个到12个音响,这点也算是比较好解决的(搜“比亚迪换轮胎”,即可理解比亚迪为何车主对保修如此谨慎了...) 二、我等电动车主,永远羡慕新款电动车主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经打破了欧洲汽车厂商定下的“7年左右一换代、3年左右一中改、每年施舍一点配置年改”的定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改款频率,可以说是没有规律可言,所有的新东西,都是大干快上。 这也导致,一个月好几次的、各个品牌的新车发布会,成了我等既定电动车主的一次次崩溃瞬间。 成为汉EV车主之后半年,新款入门级汉EV车主就可以拥有我羡慕的丹拿音响;前脸和车尾的几个设计改动,让整车的外观更运动、更精致;全系标配热泵空调,冬季能耗优化不少。 △不比不知道,老款车总有一丝土味豪华,新款则是运动精致。 还有很多老款电动车主,也是被品牌的升级动作背刺惯了。 理想ONE车主羡慕理想L9车主、蔚来ES8/ES6/EC6车主羡慕ET7/ET5车主、塞力斯SF5车主羡慕问界M5车主,也都是常态。 当然,最近有一个品牌值得表扬。极氪为老车主免费升级8155芯片,软件OTA免费都是基操勿六,硬件迭代也免费却是史无前例。这波操作,给作为蔚小理乃至比亚迪之类的同行,打了个很好的样。 三、比亚迪为这台车,配上了并不合适的轮胎 这是比较令人迷惑的点,也是贯穿我一万多公里使用周期的痛点。 我买的汉EV是百公里加速7.9s的两驱版本,其实加速也就是个2.0T的水平,而且汉EV的转弯半径那么大,比亚迪给我们标配把赛道的黑白格印在胎侧,主打运动和抓地力的马牌MC6轮胎是什么考虑?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本应享受着安静的驾驶体验。然而从提车第一天开始,我就在忍受恼人的高频噪音。尤其是30-80km/h这个城区常用的速度区间,只要车子跑起来,轮胎接触地面时,比较尖锐的噪音就挥之不去。 好在换轮胎已经被官方确定了不影响保修(手动滑稽),所以我的汽车改造之旅,便从更换静音轮胎开始了。 我算是混数码家电圈的,之前对轮胎并不是很了解,就在某虎匹配了我的车型,自动匹配了对应型号的各种轮胎。 ▲我最终选择的是雷神静悦。其采用了静音棉技术,号称最大可降噪6dB,而且我看网上很多汽车圈大佬都选择了这款轮胎,某虎的晒单评价也不错,便下单更换了。 ▲新更换的雷神静悦轮胎里这两块厚实的泡沫,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拥有良好的抗冲击和减振降噪能力。大概率是受限于成本,聚氨酯泡沫棉只存在于高端新能源车的原厂轮胎上,特斯拉原配的米其林PS EV,确认是有聚氨酯隔音棉的。 ▲雷神静悦的聚氨酯用料很扎实,大概有1指厚度。 简单实测一下: ▲在更换轮胎之前,60km/s时速下,车内噪音约为56dBA。 ▲而在更换了雷神静悦轮胎之后,60km/s时速下,车内噪音基本上控制在了50dBA内。此处应有不算太冷的知识:分贝的表现是非线性的感知。每差3分贝,声音强度会增加一倍,所以每1分贝的噪音差距,都是很大的。 在不同的路况下,整体舒适性的变化还会更明显,比如在经过减速带时,会明显感觉雷神静悦碾过减速带的动作更加轻柔,“嘭嘭”两声,也更加低沉,显得不那么刺耳。 换完更加安静的静音棉轮胎,感觉是给汉EV换上了更合脚的鞋子,弥补了这台车驾驶层面的短板。 至于220V电源和音响的问题,占坑再补吧。 以上。 <更多>

黄昏百分百 经验 2022-07-21 13:50

总体来说,这款盯盯拍Z50 4K超高清影像行车记录仪,不管是从颜值还是各项性能表现都非常不错,而且精致小巧,不会遮挡视线,录制的视频清晰,在一众行车记录仪当中还是非常能打的 <更多>

王炸拆机狂 晒物 2022-07-20 15:00

尽管我是一个如今体重已经有192斤,身高也有180的山东大汉,但我日常的座驾是下面这么一款车身宽度仅有1.5米的两座电动微型车(可挂绿牌,需要驾照),内部空间的拥挤不仅对我这身材不太友好,对后视镜的尺寸也是有要求的,毕竟前挡风的面积也十分有限。 而我之前用的的后视镜款的行车记录仪又过分宽大,其实是很遮挡视线的,甚至有点影响行车安全了。特别是屏幕还时不时会花,完全没法正常使用,死机、卡顿之类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所以忍无可忍的我决定换掉它。 对于新的行车记录仪,我早就考虑好了需求。 1、必须是前后双摄的,拍摄效果要足够清晰,要带夜视功能,全方位保护自己,留足证据。 2、还是要后视镜款式的,屏幕要够大,但是周围不能有多余的面积。知豆的后窗面积小,雨雪天气后视效果很差,必须依靠大屏幕提供后视的视野,提高行车安全。 3、操作要方便,特别是传输视频记录最好有其他形式,来回插拔内存卡很容易gg…… 经过一番挑选后,我入手了360的这款智能行车记录仪,毕竟360一直是做安全产品的,这块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360 M320Pro 外观细节 包装还是一贯的简洁,正面就一个LOGO。 所有配件一览,除了字多不看的说明书,最大个的肯定是后视镜样式的记录仪本体,用来搭配绑在后视镜上的两个硅胶绑带,一根长电源线,一个点烟器电源头,还有两件都属于后摄的,带着超长线子的后视摄像头以及用来固定后摄的3M胶和螺丝。 后视镜上的前摄像头有一个球形的连接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多方向的调整摄像角度。后摄就只能通过固定的角度来决定了,不过没有LED补光灯有点遗憾。默认状态下,前摄视频分辨率2560*1440,后摄为1080P,清晰度很高。 前摄上部有俩USB接口,分别连接点烟器电源和后置摄像头,另外还有一个内存卡插槽。 底部则仅有一个电源按钮,长按开/关机,短按点亮/熄灭屏幕。 正面是一块9.36英寸的高清触摸屏,日常操作都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操控。 点烟器电源头做工比较精致,顶端是一圈碳纤维纹样,质感不错。 使用感受 对于有这方面动手能力的朋友来说,安装应该是不困难的,无非用绑带把主体绑到后视镜上,然后一根线子通到点烟器电源头,另一根接到后视摄像头那里,主要是走线要尽量隐藏在车内。但我属于只会大力出奇迹的,所以很有自知之明地放弃了自己动手,在下单的时候就直接选择了到店安装。 后摄自然是安在了车牌上方,既能看清后边车况,又方便倒车的角度。 先来看下大家最为关心的行车记录的效果吧,这款行车记录仪前摄默认为2560*1440分辨率,1分钟的影像记录大小约为140多MB。后摄默认1080P,1分钟的影像记录大小约为70多MB,实际看清晰度都很不错。 (导出视频后在电脑上截图视频的效果,此时我车前挡外侧有厚厚的灰尘,内侧起雾,还有一大块是透明胶带留下的胶痕,如果前挡情况正常的话,实际拍摄效果是可以清晰很多的。) 这是比较明亮的环境下前摄拍的效果,前方车辆被拍得非常清楚,同时不难看出摄像头拍摄的角度很广,将可能出现问题的角度基本都笼罩了进来。 这是在相对昏暗的隧道环境下拍下的效果,即便我的前挡起雾严重,还是能够看清前车的车牌等信息的,顶部灯光的光斑主要是前挡起雾造成的,前车的LED尾灯并没有出现亮斑,被拍的十分清楚,细节分明。 我们日常面对的明暗转换的过程一般主要也就是进出隧道和进出地下车库时,360行车记录仪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快速识别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前车的情况始终能够被清晰的记录下来,不会错漏重要细节。 此外我还特别留意了另一个较为极端的情况,就是这种逆光强烈的情形,摄像头正对着太阳的方向,但是前面大G的车牌依然可以看得很清楚(后边是我给打码了)…… 后摄的清晰度同样不低,早上天没有很亮的时候拍下的画面如上图,细节到位,不过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车牌或者后边那位骑车小哥的形象就不放大给大家看了。 暗光环境下的后摄效果也是不差,后车的中网和车牌等细节也都清晰可见。 这款360行车记录仪的一大特色就是除了传统的读取内存卡方式,还可以直接连接APP“360行车助手”,以记录仪为WiFi信号源连入到记录仪之中,连接和传输数据都不需要额外花费任何流量。前面提到的这些视频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下载下来的。同时在APP中还能实时观看前后摄像头的直播画面,也能查看和管理录像文件,还能对录像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和分享,不只是常用的社交媒体,还能分享到360的行车记录专向分享平台“在路上”。 “在路上”能看到很多其他朋友通过行车记录仪记下的各种视频,互帮互助或者警醒自己。 说完APP,再来看看屏幕操作方面,上手是非常简单的,我压根没看说明书也能直接上手。这块9.36英寸的触摸屏显示效果不错,触摸也很灵敏。除了右上角的各种状态信息以外,主要的操作按钮就是屏幕正中靠下的这三个按钮,分别是切换摄像头,文件管理和设置。 默认状态下显示屏会优先单显示后摄影像,可手动切换为后/前、前/后和前摄,不过我一般也是只用后摄,比关闭屏幕当后视镜用的效果要好,毕竟我的后车窗很小,恶劣天气车内玻璃起雾更是毛都看不到……通过这块屏幕直接观看后摄影像,也要比我肉眼直接看到的要清晰得多,哪怕是不通过后车窗,而是肉眼直接向后观察,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时也是不如这颗后摄拍的清晰。 另外在相对暗沉沉的地下车库里,屏幕上看到的后摄效果是这样的,比起肉眼看到的要清晰和明亮一些,作为辅助驾驶来说效果很好了,比我通过后视镜看到的清晰太多了。 设置里面内容就比较多了,首先就是这款行车记录仪比较特色的功能,连接APP,具体内容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文件管理主要包含循环视频也就是普通视频,紧急视频、停车监控和缩时录影视频4种,都分为前后双摄两方面,具体就不啰嗦了。 录像设置里面“紧急录像灵敏度”一项建议选择灵敏度中,高灵敏度下过个减速带都会识别为出现紧急情况,没有必要。前摄的视频分辨率默认为2560*1440,清晰度非常高了,具体也放到后边展开说。 驾驶辅助主要包括疲劳驾驶提醒和倒车辅助,倒车辅助可以进行高、中、低三档姿态调节,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 系统设置方面都是大家熟悉的内容,也不用啰嗦。 我要说得好像都说完了……该说的应该也都说到了。 总结 这款360智能行车记录仪M320Pro拥有9.36英寸的全彩触摸屏,显示效果不错,触摸操控灵敏,整体操作简单易上手。可以连接APP进行文件管理,视频编辑和分享等操作,避免了来回插拔内存卡的麻烦。前1440P后1080P的双摄效果都很不错,不论是明亮的还是阴暗的光线条件下都能有着不错的录像效果,细节清楚,角度宽广,还可以结合机身屏幕起到辅助驾驶的功效,整体用下来十分理想。 360行车记录仪M320Pro 2K高清夜视前后双录倒车影像全屏触摸屏流媒体后视镜 京东:¥439.00 去看看 <更多>

手撕鲈鱼 晒物 2022-07-18 18:20

创作声明:本次创作来源自购,如有不足,请批评指正。 前言: 期待半年之久,订的特斯拉model 3终于提车了,在提车的同时也在考虑中是买原厂的便携式充电枪还是买别的品牌的呢?原厂的优势在于充电协议更匹配还有车企对于产品的认可。但是这不是决定原厂就一定比其他品牌好的理由! 开箱: 在入手之前淘淘首先考虑的就是兼容问题,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品牌和型号,最终决定入手奥睿科新能源充电枪特斯拉随车充。简约的设计风格,纯白色为底的外包装,中间印上产品外观,符合现代人对于简约美的喜爱。 从外包装中取出,发现其被收纳在防水收纳包中,900D纯黑色面料,搭配蓝色点缀边框,简约中透露着科技感,淘淘看到很是喜欢。 将收纳包打开,其中还收纳着背带以及产品说明书以及合格证。奥睿科新能源充电枪收纳包不仅仅可以手提,还支持肩背式,给消费者在出行携带上提供多种选择。 外观: 充电枪作为直接和电车接触的部件,要求可不是一点的高!奥睿科3.5kW充电枪,在枪头采用高阻燃高强度尼龙/PC材料,在安全不易燃,在安全性上下足了功夫。 在线材上奥睿科3.5kW充电枪采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的国家标准(3*2.5mm²+1*0.75mm²)。在实现3.5kW高功率这一块上,线材在电压等级上也是做到了日常450V,最高750V耐受电压,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贴心设计往往会在细节上体现。奥睿科3.5kW充电枪,在背面印刷上指示灯状态所代表的含义,同时还在顶部内置两个挂钩内孔,从而让充电枪给电车充电的同时也可以固定在所想固定的位置,实现壁挂式充电,从而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细节才是产品的生命线,淘淘在使用奥睿科3.5kW充电枪的时候发现线在壳体上进行细致处理,不仅仅多加了线材的保护,避免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线材的损伤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充电器的长寿命。 体验: 一开始考虑特斯拉原厂充电枪的原因就是不需要担心充电协议。但是奥睿科3.5kW充电枪在使用上,无需进行其他设置调试,只需将充电枪直接插入充电接口,标识model充电标识“T”轻松点亮,适配特斯拉model 3! 在随包赠送的有插头转换器,家用正常只有大功率的空调热水器才会使用16A的的插座,此时奥睿科充电枪原厂的插头便可以直接使用。但是日常家用还是10A的小五孔,此时便使用到附赠的插头转换器,从而实现随时随地,想充便充的梦想。 非原厂配件,最难的就是匹配,但是奥睿科充电枪,在插头插上电源后,只见爱车特斯拉model 3直接亮起了绿色T标识,标明了车辆在充电的工作状态。 作为新能源车的充电枪,那其科技感肯定得够足,LED高清显示屏,实时监控其充电数据。对于4个LED显示灯来说作用可不小,不同的颜色和数量所代表的则为不同的工作状态,只需看其显示,便可以了解充电的数据。 对于给充电,奥睿科充电枪在LED显示屏上,不仅仅可以显示充电的温度,还显示充电电压、电量,以及充电电量,以及工作时间,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对爱车做好保护。 充电不仅仅是要对特斯拉电池的保护,同样电子防盗也不可少。对于高端电车特斯拉来说,奥睿科3.5kW充电枪还支持电子防盗,锁车即锁枪。只有解锁车辆以后拔枪头,才能断开电源,从而保证了充电安全 。 在以前充电枪考虑的最多的还是收纳问题,但是奥睿科3.5kW充电枪,很是小巧的收纳包,将充电枪整机都收纳进去,放入后备箱也不占用地方,这对于家中有宝宝的家庭来说,减小了出行充电枪所占用的空间,给宝宝的东西增加了更大的收纳空间。 总结: 有人说电车最大的弊端就是续航,充电不自由,但是我想说,小巧便携的奥睿科充电枪,配合上3.5kW高功率,充电的便捷,让我的特斯拉model 3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想去哪就去哪!如果你也是一名电车使用者,但是又在考虑如何去入手便携充电枪,不妨考虑一下奥睿科吧! 奥睿科(ORICO)电动汽车放电枪新能源车取电插座 支持比亚迪小鹏理想极氪新能源放电插头充电枪2米 京东:¥299.00 去看看 <更多>

淘淘爱数码 晒物 2022-07-18 14:36

现在自驾游成了非常流行的出行方式,不仅可以避开人群聚集,还可以自由欣赏沿途的风景。不过,旅途中少不了为手机、平板等用电设备充电,如果车内充电线多了,绕成一团会让车内显得非常凌乱。相信很多车主和我一样都希望车内整洁,那么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呢? 好在,我这次获得了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这款充电器采用了一拖二的设计,不仅支持安卓和苹果手机同时使用,还支持主流的PD、QC、SCP、FCP 等快充协议,输出功率可达30W,可以让你的设备在驾驶过程中快速回血。不用时,只需轻轻一拉充电线就会自动收回,非常的方便。 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包装比较简洁,正面是产品的外形图片,背面是场景使用图片、参数和厂家等相关信息。从参数信息可以看到,这款车载充电器采用了TPE+铝合金材质,Type-C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30W,iP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25W。 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全家福:除了充电器本体外,还有使用说明书、保修卡和一张贴纸。这个贴纸很有意思,有4个不同表情的卡通图案可以选择,如果能够加入车的元素就和产品更贴合了。 这款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外观尺寸为49mm×46mm×80mm,它的充电线采用了侧出式设计,这样在抽拉时不至于拨出充电头。另外,它的充电线采用了面条线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缠绕,两条出线端还有个卡扣设计,可以调节分线长度,为单台设备充电时,也不会拖拉,打理非常方便。 一般,我们使用的车载充电器电源输出接口都位于充电器顶部,如果手机充完电,在拔充电线时,很容易会把充电器一并拔下。而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采用了侧出线的方式,避免了在拉伸线时,会拉出充电头,并且它的拉伸线长有75cm,即便是坐在后座也可以给手机充电,这些设计还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另外,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充电线拉出后,只要再轻轻一拉就会自动收回。我经过多次测试,充电线无论拉出的长短,都可以很顺畅地自动缩回,整个体验感还是非常不错的。 另外,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在插入车充后,它底部还隐藏了一圈蓝色的电源指示灯。不过,这个指示灯的位置在正常使用时不容易看到,如果将指示灯放置在表面是不是会更直观一些呢? 因为我手里没有苹果的产品,对于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充电效果,我使用的是安卓手机进行了测试。我在手机快没电的状态下开始充电,半小时就可以充到60%电量,充电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如果是自驾出行,手机开启导航,也不用担心耗电问题,使用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也能给手机快速回血。 另外,我还通过USB测试仪对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充电功率进行了测试,我使用的两台手机充电功率都可以达到20W以上,实测数据分别是电压8.68V、电流2.59A和电压8.10V、电流2.68A。对比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输出规格,充电器输出应该是在9V3A这一档,基本上接近了最大30W的输出功率。 总结: 对于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的整体使用我还是非常满意的,特别是它采用的伸缩式设计,不会让车内显得凌乱不堪。另外,市面上常规车充只有5V2A的输出,在充电速度方面,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支持主流的快充协议,比常规车充速度至少可提升2倍以上,可以大大提升自驾过程的充电效率。对于经常自驾出游的车主,这款倍思途享伸缩车载充电器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 倍思160W车载充电器快充套装 点烟器一拖二/三USB扩展车充PD100W转换器适用华为小米苹果手机汽车充电头 京东:¥199.00 去看看 <更多>

明月玩数码 晒物 2022-07-18 11:15

大家好,我是晓飞影! 一个数码爱好者,也喜欢在众多平行领域探究摸索,让生活多一点乐趣。 换车动机 其实关于车的东西我很少分享,不过最近这个真实的经历也有点奇葩,这两个几乎都是毫无关联不是竞品的品牌,我是怎么转变过去的呢?请听分解。 之前自己买了个两座车宝骏 E100 开着玩,便宜又大碗,后来挪给老婆开了,一直开着也挺省心的,主要就是城市里不堵车,停车方便,两人出去探店吃美食都能塞进两车中间停车,还不排队。只是后来有娃了之后,确实不能只考虑 2 个人了,虽然还有个油车,但是开了新能源后,是真的不想再开回去,一直给老爸开,琢磨给老婆再换个四座以上的新能源车。 其实 2021 年是买新能源车最好的一年,还记得特斯拉 Model Y 降价到 27.6 万时几乎抢走了各种竞品的客源,那个时候欧拉黑猫才 5 万,零跑 T03 也才 5 万左右,结果特斯拉降价时大家都稳住不动,特斯拉涨价后全部跟着疯涨,月销几百的小牌子也都跟着凑了个热闹。 2022 年再来考虑新能源车,全是涨价后的了。因为考虑到停车方便,又是老婆开车,还是想买个体积小一点的,四座以上,可选的范围就特别少了。 欧拉黑猫 以前觉得黑猫不好看,路上看到贴膜后的一些款式还挺不错的。现在回头看欧拉黑猫是真的值,确实全球材料都涨价了,欧拉黑猫卖了亏钱,口碑出来了,涨价估计没人买,干脆停产,所以就没了新车选择,二手车都要 7 万左右,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些首任车主权益,又是涨价,又是二手,尽管依然吃香,但是就是下不去手。 比亚迪海豚 比亚迪海豚刚出的时候也没关注过,只是想到换车才来看看,一开始觉得这造型一言难尽,但是市场销量不骗人,确实卖得很好,有点当年飞度当红的感觉。这车其实不算小车了,4 米 1 的车长按网友的话来说,好歹算个正经车,空间算不错了,一开始的价格 9.38 万起,现在回想起来这价位几乎没有对手了,不过现在都涨价 1W 起步了。 这倒不是重点,线下特意去经销商店静态体验了下,我老婆直接说丑,看不中,这个粉色怪怪的,然后销售也不算热情,只说这车要排队 6 个月以上。虽然都吐槽比亚迪的销售,但是这车卖得好,产能又跟不上,换谁当销售都估计热情不起来,提成和其他车型比估计也不多,只是既然老婆不喜欢,提车又半年,那就也不用考虑了。 零跑 T03 不是想起要给老婆换车,我估计都不会去了解零跑这个牌子,我仔细研究了很久,感觉零跑 T03 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欧拉黑猫,仔细看了一些参数感觉比欧拉黑猫略好一点点。但是这牌子也是新势力,欧拉好歹有长城的积累,只是黑猫一停产,感觉很多潜在客户都去选零跑 T03 了,销量一下就涨起来了。 一开始觉得零跑 T03 没有欧拉黑猫好看,后来看了几款配色后觉得也还行,就约了次试驾,老婆看过后接受度好歹比比亚迪的要好一点,毕竟女人选车大部分看外形和内饰,品牌和参数只能我来研究。试驾的过程中,销售也很坦诚,直接说了这辆车的优缺点,比如 L2 智能驾驶效果不好,不用太在意高配,尤其是自动倒车,在停车场看到几个空位都不进去,但是识别成功后,停进去还是没问题的。然后底盘感觉和宝骏 E100 差不多,说好听点就是路感清晰,其实就是避震几乎不存在。高配的真皮座椅偏硬,又没座椅通风,夏天热,可能还不如低配的织布座椅……缺点说了一堆,优点就是目前黑猫不在也没啥竞品,价格便宜,四座比较方便。这样坦诚的销售我倒不反感,不过也都是实话,便宜的车本来就不指望销售态度有多好,起码比当初宝骏和这次的比亚迪的要好上一截。 然后我自己在试驾的过程中额外发现了两个缺点,一个是中控屏左下角是凸出来的,正好抵住主驾驶员的右腿膝盖,开久了不舒服,万一有个颠簸可能会碰疼,另一个就是这车锁车后居然不锁充电盖子?也就是说锁车后随便谁都可以打开充电盖,一不小心灌满 502 啥的也不是不可能,销售听我一说才发现好像是这么回事。 尽管缺点说了很多,这车还涨价了 8000 元,但是矮子里拔高子,可能是目前最适合我老婆的车。我研究后知道这车涨价后换新车型,结果还减配了一些东西比如 ESP、车身稳定系统、上坡辅助等,这谁买。销售说有办法,涨价之前的一些客户订单可以转单,是涨价前的价格,提车还能快点,难怪销量这么起来了。 零跑 T03 有五个配置,其实很明显要么买低配炫晶版或者顶配,其他的都不太值,本来想干脆定个高配,也就多了 1 万,有些功能鸡肋,但是有总比没有好。销售说炫晶版买的人最多,只要 7.29 万,如果诚心买的话,他可以送脚垫贴膜,或者抵现 1000 现金,顶配星钻版可能排产很少,要等,于是我就说回去考虑一下。 5 万买第一版的零跑 T03 的用户已经是传说,7.29 万也不算贵,老婆本来还想去看看欧拉好猫,我因为知道芯片门的事情,尽管喜欢黑猫,但是对好猫没啥好感,她想了下就决定 T03 了,看得出只是接受了,也不是特别喜欢,我想先买着过渡也行吧。 结果狗血的事情就来了,也就隔了2 天,我和销售谈好是 7.19 万的价格转单炫晶版,保险必须店内买,当晚去了后人不在,是另外的销售,我直接说了底价订车,他好像没想到我知道 1000 抵现的事,然后说要和领导确认下,说今天零跑公司刚开大会,要控制价格,可能不一定有。然后合同签一半了,电话答复说没有 1000 的优惠了,然后 7.29 万的车也没了,只能是 7.39 万起步……我本来还想换位思考,销售的权利也大不过公司的领导,不过这么一出弄的人很恶心,于是就没得谈了,销售也撕了合同不作挽留。这下之前试车的 T03 所有缺点让我俩觉得更明显了,一点都不想买 T03 了。 SMART 精灵#1 新能源的小车就没多少选择,比如五菱宏光 miniev GB 款依然没有快充,长安糯玉米也没快充,比起价格,这个没快充就直接被 PASS 了,因为宝骏 E100 开了 2 年多,没有快充的一些不方便是真的用车了才知道,有时候小区外的路边充一晚上也能解决。 然后想着零跑 T03 没戏了,要不还是去看看欧拉好猫?好猫的外观确实容易吸引女生,除了芯片门的事件影响外,另一个我在意的因素是这车当初 10W 就能拿下,尽管改版换代了,但是都 14W 了,这价格一看,又觉得很多油车都很香了,SUV 都有一排选择了。还是打住, 是给老婆选车,还是要考虑她的需求。总之这个 14W 对男性来说是有一点割韭菜的感觉。 其实在考虑换车的这段期间,SMART 正好发布新车了,我也只是顺便凑个热闹,我没想到的是 SMART 第一款新能源车直接就变五座了,果然和国产合作后,第一反应还是刚需型,而不是当初两座的小众化独立路线。当时压根就没想买,只是凑热闹就盲定了。 关于盲定真不知道是手机厂先玩起来还是汽车厂玩起来的,盲定对车企只有好处,订的人多,就知道反响好,定价就可以定高一点,订的人少,就知道反响一般,继续砸钱营销,或者发布价格低一点,选择权都在厂商手里了,就是挺败消费者的口碑,车都没造好就一二三四订,还得吊着胃口。吐槽归吐槽,我依然盲定只是考虑了 1% 可能会买,起码到时候不会排队等很久,不买到时候大定也能退钱,再其次就是如果车真的热销,自己不要,转订单也不亏。这畸形的车行现状,说实话特斯拉这种明码标价,该降就降该涨就涨,算是一个好的例子了,不好的例子不分国企合资,都有。 回到正题,选车是选了一段时间的,因为零跑 T03 没了,欧拉好猫 14W 的价格又觉得不太合适,这个时候回头看 SMART 精灵#1 觉得似乎有点戏,大定价格还没出来,传言都是 20W 左右,然后小定后加了销售,说 6 月会开发布会,心想都等这么久了,再等等吧。 然后发布会全程我是看完了的,很明显的一次录播,感觉没讲啥重点,唯一和传言不同的是出现了一个丐版车型,但是看到内饰和外观,还有一些功能介绍后,我的心愿值从 1%已经开始上涨了,我觉得可能这次的精灵#1 还不错。这个时候发现官方 APP 都进不去了,微信小程序也进不去,销售说全网都这样,SMART 所有人都在加班处理,建议我再等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为了造势还是真的服务器稀烂,我跟老婆说要不大定一个试试?她直接说不要,太贵了,毫无兴趣,直接睡觉去了。我考虑了一会,决定还是先大定了试试,反正能退,不退以后转单也不亏,在直播间大家都在骂厂商的时候,我来回在微信小程序和 APP 之间测试,抢购东西我还是有经验的。 最后在 6 月 6 日晚 10 点左右,终于在 APP 下单成功,本来我是想订一个丐版的,但是在服务器挂掉的这几个小时里,我发现吉利参与后的营销是真的有点 SMART(鸡贼),所有的引导都是往高配推,丐版不说减配到啥地步了,一开始只放中、高配的烟雾弹,突然来个丐版 pure+让别人觉得也不那么贵,然后中配的优惠力度最少,高配不仅有热泵空调,多出的配置还是挺多的,优惠力度最大,于是我在最后能下单时无脑先定了高配,颜色都没来得及细想。 然后就是加了官方群、民间群,天天等,这图也是群里收藏的,免得自己忘记了权益,看了这个单子就知道其实按性价比的话,高配会比其他两款要高一点。然后第二天就是被老婆骂了顿怎么没商量就定了,接着每天的工作就是怎么说服她 SMART 精灵#1应该还可以,本来买零跑 T03是为了过渡,以后再换。只是订车的时候一回头才发现从 7W 的车选成 22W 了,那就干脆一步到位,买个可以开久点的车,每天给她洗脑,她倒是也慢慢接受了,然后也在网上刷关于 SMART 的信息了。 说句题外话,可能这个有拉踩的嫌疑,不过也确实是我的心路历程,看到欧拉芭蕾猫的出现后,我突然觉得 精灵#1 的价格都不算贵了,如果没有这个对比,我可能还不会下决心大定精灵#1。欧拉黑猫和零跑 T03 都涨价过了,当年错过的已经错过,今年SMART 精灵#1 虽然是第一次发布价格,肯定也含了这些涨价的幅度,但是换句话说,去年也买不到 SMART 精灵#1,所以这么一想也释然了。 总结 这篇文章不是客观分析车型的好坏,而是我为啥从 零跑 T03 换成了 SMATR 精灵#1的大定,中间发生了许多鸡血的事,我的对比心路历程可能和许多人也重合,总之是特别主观的一篇文章,希望各位选车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不代表车型真的有好坏。 再说说精灵#1,从 6 月的期待到 7 月的无奈,心态又发生了变化,因为销售说 6 月底试驾车会来,武汉的店也会开,结果现在店是开了,都快到中旬了,别说试驾车,一辆模型车都看不到,大定的定金过了 7月 31 日就不能退了。现在群里的人天天怼销售,感觉店长都要辞职了,其他的销售都不敢冒头,也确实有许多退订的用户了。我确实是被SMART 画的这个大饼吸引了,但是毕竟是画的,我和老婆也说了,车最后订不订必须试驾,感受底盘、NVH、车机、内饰等等许多看的到摸得到的因素,如果不满意的话,可能还真的会退订。奔驰也好,吉利也好,营销玩的这么前,SMART 的电气化第一步如果不走好,后面的口碑就真的起不来了。后面如果有机会试驾了,确定了大定,我再来分享关于这车的细节吧。 <更多>

晓飞影V 经验 2022-07-14 10:50

写在前面 现如今,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还有很多新手上路,特别容易发生剐蹭事故,并且还有碰瓷这一行业的人会选择在没有监控的路段对那些没有行车记录仪的汽车进行碰瓷,如果没有视频记录也很难定责。因此,很有必要为自己的爱车安装一个行车记录仪。尤其是新车在以后会面对很多复杂的情况,也算是防患于未然了。 一、如何选择行车记录仪 接下来就是挑选一款合适的行车记录仪了,经过查阅,我了解到行车记录仪主要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首当其冲的就是录制画面的清晰度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视频拍得越清晰,路况还原得就越真实,在有纠纷的事故中就能更准确的还原事件真相,清晰的关键取决于摄像头的分辨率。所以一般我们要挑选1080P以上分辨率的记录仪。 还有就是广角度,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标准。也就是拍摄的范围,广角度越大,可拍摄的范围就越广,拍摄的场景也就越宽。尽量挑选广角在130到150度之间,尽管这样的视频看起来有点变形,但是能囊括更多的视频内容,对于开车安全还是很有好处的。 此外车记录仪的夜视能力也至关重要。夜间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所以能够记录夜间行车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夜视能力决定着夜间视频的清晰度,对于经常夜间开车的车主来讲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毕竟夜间开车的事故率远大于白天,夜间行车的视线不是很好,对于远处的路况很难及时发现,无形中增大了事故的发生几率,而行车记录仪就更有必要了,能清晰拍摄到夜间黑暗场景下的物体特征,为夜间安全行车提供保障。 通过综合比较,最终选择了盯盯拍Z50这款行车记录仪。Z50产品是搭载全新1/2.7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的4K行车记录仪,具备4K高清影像、D2save紧急双存储、GPS车速显示、SR行车轨迹功能。 二、开箱及功能介绍 盯盯拍Z50外包装是黑色加金色,看起来很有质感,简约大方。 打开后就行车记录仪的全家福了,包括Z50主机、电源线、单口车充、撬线棒、说明书。 行车记录仪重143g,比较轻盈,长宽高分别是82mm 62mm 31mm。基于飞机舱的设计灵感将贝塞尔曲线应用到了机身的设计中,机身整体线条很好看,也很小巧精致。屏幕是2.3英寸的高清屏。 正前方有一个升级的摄像头,支持4K超高清视频录制,800W像素图像传感器,拍摄图片质量为3840x2160分辨率。镜头上下可以35度调节,适用于不同的车型。调整到合适的拍摄角度,拍摄不同场景下的画面。 屏幕下方有四个功能按键,采用的是实体按键。 在记录仪左侧有一个插槽,可以放TF卡,最大可支持128G的TF卡。 Z50行车记录仪还内置了扩音器,支持语音操作和提醒。 主机背面是大面积的3M胶 ,可以让行车记录仪更加牢固地粘贴在固定位置,还带有静电贴来保护挡风玻璃上的表面膜。 Z50的顶部有一个Type-c的供电口,可以供电。 插上电源,即可开机。 开机后会出现安装建议界面,有参照线指导你进行如何准确安装。 同时,也可以随意地调节亮度音量等功能。 并带有停车15分钟后自动关机功能,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关机了。 安装也很简单,连接线。 粘上吸附贴。 安装完成,10分钟可以搞定。 安装后与车玻璃只有15度的夹角,紧贴玻璃,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了路面反光,记录的也就更加清楚准确。 三、使用体验 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性能也很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影像清晰,4K超清画质,搭载全新1/2.7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带来了3840x2160的分辨率的超清画质。135度的大光角镜头可以拍摄多个车道的影像。夜视的效果也非常好,盯盯拍自研了夜眸技术,再加上7组高透光镜片和F1.75超大光圈,可以提供充足的进光量,这样在弱光环境下也可以拍摄到清晰的画面,不用担心夜晚的画质不清,可以安心行驶夜路。 影像的色彩效果也很好,Realcube图像增强,让色彩更加的鲜活细腻,内置了环境自适应图像算法,更好的提升了色彩观感,可以保证在不同场景下都呈现出真实的色彩,带来更好的影像效果。下图就是在隧道和高架上的效果。 二是安全有保障。采用的是D2save紧急双储存,当系统检测到存储卡有异常时,就可以自动地切换NAND flash 存储。并在更换存储卡后自动的修复损坏的文件,这样使用起来也就更加的安全放心,不用担心异常漏录了。并且带有24小时停车监控。车辆熄火后,记录仪自动进入监控录影模式,如果有异常碰撞就会自动记录。 三是还带有自动循环录制,碰撞时锁存视频。采用了H.265视频编码录制一分钟视频,仅消耗350MB的内存,更省空间,普通视频支持自动循环录制,省去了频繁清理文件的麻烦,紧急锁存视频单独存放不会被覆盖。紧急录像和紧急抓拍都会单独存放,轻松易找。 四是内置GPS,可以精准地记录行车状况。通过高精准的GPS模块,可以记录汽车行驶状态信息,通过AGPS集成显示车辆位置,有助于在轨迹查询时提供更多的车辆状态信息。 五是超级电容,安全耐用。不同于其他记录仪,这款记录仪内置了超级电容,耐温性很高,这样使用寿命也更长更加环保,避免车内高温、老化易燃爆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六是具有前车起步提醒,可以捕捉到前车状态,准确识别前车的状态,等待红绿灯容易分神,有了语音提示很好地避免了被后车催促的尴尬。还带有语音指令抓拍功能,通过语音就可以操控行测和记录仪,可以控制开关录音和拍照,轻松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同时也支持蓝牙遥控抓拍,拍照同时会生成前后10-30秒的短视频,行车的途中也可以捕捉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但需要选购盯盯拍的Z50专用蓝牙遥控器进行搭配使用。 同时,也支持手机APP互联,可以连接盯盯拍APP,APP界面有显示日期、行车轨迹、速度信息、海拔信息、车道信息、方位信息、前车速度与距离等多个设置。 整体使用下来效果很好,拍摄得非常清晰,下图是在高架桥上的拍摄。 高架桥下面的自行车、汽车都能看清,视野很大。 进入加油站的画面也很清晰。 弱光下也可以清晰地拍摄到,加油站下面比较暗的情况下可以看清前面的车牌号。 像平时经常加班要走夜路也不用担心,夜间录制效果也很好,车道都能看清。 晚上10点多,路上的车依然能看清车牌号。 超广角可以增大视野范围,马路上的情况尽收眼底。 像这种复杂停车场的侧面、对面车牌号都可以看清,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我们可以看到,时间速度等信息都可以显示出来,成为处理事故的有力证据。 安装下载了盯盯拍APP之后在手机里可以查看实时画面,车内行车记录仪和手机保持同步。 储存的视频方便易找,各项数据清晰可见,完整的记录行驶路径和速度,可以很好地观察到行驶状态,不用担心问责问题了。 总结 总体上来说还是挺满意的,机身小巧、精致、开机画面清晰、按键逻辑简单明了。蓝牙连接手机APP,操作简单,下载图片和视频都很方便。500多的价格,感觉性价比很高,但是内置屏幕只能按键,不支持触屏,用起来不太方便,希望后期可以改进一下。 这就是我的使用体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同样在挑选行车记录仪的你们,为你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 4K超高清影像 2160P微光夜视 D²save紧急双存储 GPS车速显示 2.3英寸屏幕 128G卡套餐 京东:¥649.00 去看看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感觉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 + 关注。有什么疑问或者补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纵笔浮生,关注我,经常会分享一些实用、有趣的经验。 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

纵笔浮生 晒物 2022-07-14 10:20

写在前面 现今,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未知的突发状况,行车记录仪已经是行车的标配,它除了能记录路况外,还能停车监控做到24h守护自己的爱车。我现在车上使用的是站内推荐的360 G600,使用快3年有余,勤勤恳恳工作未出现过任何问题。作为一款3年前的产品,拥有大广角、2K高清拍摄放在现在依旧能打,不得不说真的给力。人啊,东西用久了总想换新的,最近看到站内各位大佬又晒单了360家的新品,我也果断将行车记录仪更新换代,入手了这款360行车记录仪K980,一款拥有4K高清影像、2.5英寸IPS屏幕、5G WiFi的行车记录仪。话不多说直接上图,K980工作时无论是前方红绿灯还是快速驶过的车辆都能清晰捕捉 外观细节 ▼与我之前使用的360行车记录仪G600相比,K980的尺寸更为小巧,造型上采用了时下流行的长方体设计,小巧的体积也尽可能的避免了遮挡驾驶员视线 ▼虽然360行车记录仪K980一手都能握住,但它依旧加入了一块2.2寸的屏幕,可以看到这块2.2英寸IPS高亮度超清屏幕几乎占据背部一半的区域,最右侧是3枚触控按键,配合按键可在多种功能间切换 ▼机身左面也有按键,通过按键可控制屏幕的开关,按键也是指示灯,通过指示灯驾驶员可以快速了解记录仪的工作状态 ▼不得不说现在行车记录仪越来越卷了,360行车记录仪K980内置SONY MX415影像传感器,处理器采用联咏NT96670方案,镜头拥有7组高透光镜片,F1.8大光圈,140°大广角,分辨率为3840 x 2160,使用时可记录4K视频,简单来说就是拍摄更清晰 ▼记录仪底部是拾音与外放喇叭区,上部和底部都分布有密集的散热孔,使用时可将机身内部热量散发,保证了记录仪的稳定运行 ▼记录仪底座通过3M胶固定于前挡风上,底座处留有MicroUSB接口用以供电,没有采用type-c口着实让人意外,虽然type-c口对于拷贝数据更加方便,但考虑到大部分用户旧的行车记录仪大概率是MicroUSB接口,使用K980就无需重新走线了。恰好我的老款记录仪就是MicroUSB接口,拔下线插上K980就能使用,非常的方便 翻遍整个机身可以发现K980没有tf卡槽,这是因为K980内置64GB容量eMMC协议存储空间,内置存储的好处显而易见,数据更加安全,读写视频的速度更快 使用体验 360行车记录仪K980的安装非常简单,按照提示将底座粘在静电贴上,贴上前档就能完成。机身是支持60°的角度纵向调整,但不支持横向转动调节,粘贴时需要对准好角度 操控体验 ▼通电后可以看到,屏幕旁的三枚触控键触控灵敏,菜单切换非常迅速基本上没有延迟 ▼K980的菜单设置极容易,如果是360的老用户几乎是轻车熟路,新用户也能快速上手,在录像设置里提供了紧急录像灵敏度、停车监控灵敏度、视频分辨率等选项,可根据我们的需求自行设置 ▼K980提供了智能语音功能,驾驶时,动动嘴就能直接实现拍照、开关屏幕的功能 ▼行车记录仪拥有屏幕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查看拍摄的视频,无需拷贝到手机上查看,相当于是可以独立使用,个人感觉使用体验非常的便利,别看屏幕不大,画面显示非常的清晰 有时需要在手机上回看视频,这个时候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安装360行车助手APP就行,按照提示连接记录仪wifi,就能通过APP对记录仪进行升级以及查看视频等操作 在APP中我们可以方便的查看循环视频、紧急视频、抓拍视频等信息,并将需要的视频下载至手机中,实测传输200M左右的视频大约耗时30s左右,传输速度还不错 拍摄体验 先来看看白天驾驶时的画面,将录制的视频截取。可以看到等红灯时,车辆前方的车辆都清晰可见,将车牌放大,都能清晰的看到具体的车牌 在行驶过程中,画面几乎没有畸变,行驶中车辆的号牌都能清晰记录下来,右上角的路牌同样清晰可见,开启电子狗功能时,记录仪会根据路面的情况智能播报限速情况以及红绿灯提醒等信息 在从较暗的环境中出来时,例如从地库进入路面,拍摄画面不会因为明暗场景的切换出现过爆的状况 除此之外,360行车记录仪 K980内置ADAS驾驶辅助功能可实现前车起步提醒,以及车道偏离预警,对于像我这样驾驶老车的用户来说,自身不带诸如车道偏离预警等功能,K980的加入使得驾驶更加安全。在实际行驶过程中,车道的识别比较准确,识别的车道在屏幕上会以蓝线标识,当出现车道偏离时会出现红线并伴随语音提醒,但也发现车道偏离预警的识别过于灵敏,偶尔会出现略微紧贴车道也会发出提醒 前车起步的识别也比较准确,随着前车的驶离,屏幕中的红框消失并有语音提醒 360行车记录仪K980的140°大广角广角镜头视野非常广,路上行驶时可覆盖整个六车道,可以有效记录路上的情况,不漏拍不漏记 再来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夜间行车,得益于F1.8大光圈,夜晚等红绿灯时正前方的三辆车辆的车牌非常清晰,最左侧的车牌略显模糊但依旧可以大致分辨,右侧hust的大字也可以正常识别 与白天拍摄相比,夜间行车过程中拍摄车牌的难度更大,360行车记录仪 K980的表现依旧不错,正前方的车牌清晰记录,右上方路牌同样可见,但左前方较远处的车牌放大后有些难以分辨,好在这也并不影响实际的使用体验 行驶时路灯以及路边店铺的灯光,还有对向行驶车辆的大灯十分考验记录仪的拍摄能力,如果记录仪抗炫光能力差的话,拍摄画质就容易充斥眩光,影响记录效果。使用中K980基本不会受到干扰,能够清晰记录前方车辆信息 开车经过隧道是日常行车中比较常见的场景,摄像效果一般的记录仪,在明暗的变化中大多会出现较长的过爆时间,影响拍摄效果。K980无论是在进入隧道还是在出隧道时,画面基本上都没有出现过爆的情况,表现非常出色 360行车记录仪 K980内置锂电,不插线也能进行拍摄,配合降压线使用可以做到停车监控。可能有用户会担心停车监控会出现吃空电瓶的问题,而K980自带锂电相当于给停车监控这一功能加上了双保险,在内置电池未耗尽前不会吃空电瓶 写在最后 经过这几天的使用,可以看到360行车记录仪K980表现非常出色,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缺点。 值得优点:K980在极小的体积内塞下了一块高清2.2寸屏幕,F1.8大光圈、 4K超清画质在白天和夜晚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可以将路上的情况完整的记录下来;5GHz频段WiFi传输快想看就看,配合64GB eMMC存储,将4K视频传输至手机上非常方便;内置GPS和电子狗进一步完善了老车功能的缺陷,极大的提升了驾驶安全性,特别是车道偏离预警和限速提醒降低了违章的风险;值得优化:镜头角度仅支持纵向调节,不能横向调节对安装有一定的挑战。 总体来说,作为一款售价在500元价位的行车记录仪,K980可谓是诚意满满,随着路上车辆越来越多,行车记录仪绝对是刚需,有需要的小伙伴完全可以考虑它! 以上,我是pp,下次见咯~ 360行车记录仪K980 4K超清画质 SONY影像传感器 内置64G存储 2.2英寸屏幕 触控按键 5GHzWiFi传输 京东:¥599.00 去看看 <更多>

风吹pp凉嗖嗖 晒物 2022-07-08 14:50

现在,行车记录仪几乎成了汽车的标准配置。但是,如果选择不当也会对安全驾驶造成影响。我之前为了图省事,买了这款在后视镜上安装的行车记录仪。可能是我车子空间小的原因,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后,会影响到遮阳板的角度调节。我上下班我刚好迎着太阳,遮阳板没法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刺眼的光线也会影响驾驶的安全。所以选择合适的行车记录仪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非常荣幸获得了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的试用机会,这款行车记录仪只有巴掌大小,但迷你的机身却拥有超高清的 4K 影像、超稳定的双存储、超酷炫的虚拟行车特效、超耐用的安全电容、超贴心的停车监控管家、超快速的便捷抓拍等6大超强功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的实际体验如何? 1.开箱: 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的包装非常简约,黑色线条的包装配上金色,让整个包装看上去更显得大气。它的包装内部被分成了上下两层,上层是行车记录仪,下层为配件区。 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全家福:除了行车记录仪主机外,还有静电贴、撬棒、3M胶贴、车充、电源线和使用说明书。 2.外观细节: 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的外观看上去非常小巧,这也是盯盯拍首款带屏 4K 行车记录仪。它的屏幕采用的是2.3英寸高清屏,下面有4个物理按键,在正常使用时,屏幕底部会显示对应按键的功能,操作非常方便。 另外,这款行车记录仪还采用了一体式支架设计,在安装时它和玻璃会形成15°的夹角,比较贴合前挡风玻璃,这就不会影响遮阳板的调整了。 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最关键的部位应该就是这颗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了,它采用了F1.75大光圈设计,并且支持135°超广角,在实际使用时,拍摄的画面会更宽广一些,具体可以看后面的实际体验效果。另外,它的镜头还支持35°自由调节,在安装时根据引导,很容易就能调整到最佳位置。 在机身侧面是它的卡槽位置,最高可支持128GB TF卡。顶部是Type-C的供电口,可直接使用车充供电,或者选择降压线接到电瓶供电,这样就可以实现停车监控的功能了。如果是采用降压线供电的话,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有针对电瓶低电压的保护功能,如果长时间不用,也不会造成电瓶亏电现象。不过,安装时,建议最好是找专业人员安装。 3.使用体验: 我是使用的点烟器供电,安装时只要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自己动手很快就可以安装完成。 不过,在整理电源线时,最好是使用撬线棒把电源线固定到车架内部,这样就不会影响车内美观,还可以防止线材外漏影响驾驶安全等。安装完成后,就可以上电调试了。初次使用时,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会有安装引导的提示,按照屏幕上的引导线调节镜头角度到合适位置即可。 这是最终完成的安装效果,不但解决了我之前行车记录仪影响遮阳板调节的问题,小巧的机身让车内外显得更加简洁了许多。 对于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的使用,它的内部不需要过多的设置,安装好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是对于一些功能方面,比如屏幕亮度、音量、手机连接等方面的设置,只需要按照屏幕提示的按键操作就可以完成。另外,通过屏幕也可以查看拍摄的录像、抓拍的图片和紧急视频等。 除了通过记录仪自带的屏幕和按键进行操作外,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辅助驾驶等功能。首次使用手机APP时,需要在设备页面完成设备绑定。具体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按提示完成相应的设置即可。 进入对应设备后,手机就可以直接显示当前的影像,同时,还可以查看行驶的数据和轨迹等。比如,当前的车速和海拔等数据,一般的行车记录仪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另外,通过历史数据,还可以查看当前行程的数据曲线,通过记录你的行驶数据,对你的驾驶情况进行打分。这一点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在等待红绿灯时,如果前车起步Z50还会有语音提示的功能。通过话音也能进行拍照或是开启一些常用的功能等,这样在行驶过程中就不用手动去操作,方便使用的同时,也能保障安全驾驶。 对于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的实拍效果,通过和我之前的行车记录仪进行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的超大广角和4K高清影像的优势。这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或是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获取高清影像的同时,录取更宽广的画面,以得到更有效的帮助。 另外,从下面的这组对比图可以看出,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对于天空的色彩处理的会更加逼真一些。而且对于画面的细节,比如两边的树木和建筑物等,都能看出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明显要清晰许多。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在画面清晰度和超广角方面的优势。另外,在一些功能方面,比如记录仪拥有的双存储等功能,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如果TF出现问题,系统会通过内置的1Gb的NAND Flash闪存进行录制影像。当更换或修复TF卡后,会自动将视频恢复到TF卡,可以防止影像丢失。 另外,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对于大光比或是夜间的拍摄效果也非常不错。下面是截取了一段相关的视频,当车辆通过黑暗的桥洞时,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对于这种大光比的环境变化反应速度非常快,天空中云的细节在出桥洞的瞬间就展现出来了,这要比人眼的反应速度还要更快一些。 对于夜晚拍摄的效果,因为我住的地方属于郊区,路上的路灯不够明亮。之前的行车记录仪在夜间的影像会有很多噪点,而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记录的画面几乎看不到噪音。同时,前方和两侧的车辆也能清晰识别,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 总结: 对于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的整体使用我还是非常满意的,没想到它小巧的机身在功能和影像方面却如此强大。另外,它还内置有GPS模块,通过酷炫的SR虚拟行车特效画面,可以查看车速、海拔、轨迹等行驶数据。另外,还有语音控制,前车起步提醒等,这些功能我也非常喜欢。当然,盯盯拍4K影像记录仪Z50如果通过降压线供电,也可以实现24小时停车监控的功能,并且它支持IPS电源管理功能,可以保护电瓶,防止亏电。对于近期有选购行车记录仪的车主,这款4K轻屏小霸王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 4K超高清影像 2160P微光夜视 D²save紧急双存储 GPS车速显示 2.3英寸屏幕 语音声控 京东:¥599.00 去看看 <更多>

明月玩数码 晒物 2022-07-07 20:50

目前市面上行车记录仪从几百到几千都有,而且各种参数以及各种型号琳琅满目,对于不懂的小白,只能靠运气选择。那么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下,在购买行车记录仪哪些参数比较重要,哪些参数需要注意? 选购行车记录仪需要注意什么? 1、大光圈 光圈数值越小进光量也就越大,一般情况下在白天,不必担心进光量小的问题,如果光圈小就会导致拍摄光线不足,只能提高感光度,导致噪点过多画质下降。其次是影像传感器的大底,也可以提升进光量,提升这一项会大幅度增加成本,且效果不明显。所以很多厂商并不去宣传自己的大底,而是提升算法或者是提升硬件数值光圈。 选购建议:选择光圈是F1.5~F1.8,最差也得选择F2.0。 2、工作环境温度 尤其是现在河南,天气能够达到40多度。工作环境温度也是行车记录仪重要指标,毕竟车子是放在外面的时间会较多,所以行车记录仪一定要耐高温耐寒,否则无法进行正常的记录工作。而在封闭的车厢内,尤其是夏天,车内的温度最高能够达到65度。 选购建议:选择能够承受零下15~65度设备 3、 广角(可视范围) 其次行车记录仪的广角也十分重要,能够记录的信息越多。在理论上镜头的广角越大越好,就能够看到道路两侧的情况。 选购建议:购买130度以上的大广角镜头记录仪 4、镜头材质 其次在购买行车记录仪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镜头是什么材质的拒绝购买,数值目前使用玻璃的性价比更加的高,耐高温性能较强,是行车记录仪的首选。 选购建议:玻璃镜头 5、镜头角度可调节 行车记录仪一般是贴在窗上或者是安装在后视镜上,若不支持,就不能够调整到最佳的合适拍摄角度。 选购建议:上下调整镜头角度,若有左右调整更好 6、手机APP互联 其次,另外行车记录仪最好要支持手机APP互联,这样在事故发生后或者分享路途有意思的视频,能够第一时间调取视频,观看、剪彩以及分享片段。 选购建议:要有手机APP互联功能 7、分辨率 其实除了上面这些,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就很简单,能够清晰的记录车牌。所以选购一款分辨率较高的记录仪非常重要,分辨率越高越好,至少要选择1080P以上的分辨率。 选购建议:4K以上 我为什么会选择盯盯拍Z50? 除了我上面的参数推荐,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选择好品牌。最后,我选择了盯盯拍Z50,基本满足了我上面提到的参数要求,凭着精致小巧、安装简单、超高性价比让我爱上了这款,并且价格也不算贵,趁着618,500多就能够入手,还是蛮超值的! 1、大光圈:盯盯拍Z50支持F1.75大光圈,Realcube图像+Night VIS夜眸技术给您白天和夜晚都清晰。 2、工作环境温度,盯盯拍Z50过高温老化测试,有高温保护功能,可零下20~70度之间记录仪均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广角(可视范围),盯盯拍Z50支135°广角~ 4、镜头材质,玻璃材质,非树脂,耐高温。 5、镜头角度可调节,镜头可以上下调节,无法左右调节。 6、手机APP互联,盯盯拍Z50和手机app互联即实现app实时查看画面和回放以及提取视频。配置4GB大运行运存, 实时画面不卡顿。 7、分辨率,盯盯拍Z50配置800w像素+2160P分辨率+4K画质+30帧拍摄规格。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入手的盯盯拍Z50的行车记录的一些体验~ 开箱及安装 包装较简单,金色和黑色撞色搭配,非常简约。 打开包装之后里面便是行车记录仪的本体,其他配件包括包括:供电线*1、备用3M胶*1、车充头*1、撬棒*1、静电贴*2、说明书 *1。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机身是耐高温材质,供电线仪同样也是耐高温,能够扛下零下40度至105度,在车内使用完全足够。 盯盯拍Z50体积不大,拿在手里面仅143克的重量,轻盈小巧。规格为82x62x31(mm),整个主机手感相当舒适,做工有心了,机身全部使用的是黑配色,简约的同时高级感满满。外壳用高品质亲肤材质,盯盯拍Z50每一处都很精细~ 盯盯拍Z50的摄像头区域采用了非嵌入式设计,印着的金色4K LIMTED EDITION,翻成中文就是“限量版”。盯盯拍Z50采用7组高清镜头组镜头,模块体积比较大,最高支持800w像素+4K画质30帧+2160P分辨率拍摄规格。F1.75光圈+Realcube图像+Night VIS夜眸技术,无论白天晚上都很清晰。可视角度达到了135°,能够捕捉到更多画面。 盯盯拍Z50行车记录仪的扬声器有两个,分别在摄像头的两侧,用不同大小细密的洞眼呈现,音量适中够用,播报清晰,无杂音。 机身的内存卡卡槽则是在主机一侧,和麦克风在一块。安装之后,麦克风主要是偏主驾驶位。最高可以支持128G的高速内存卡外插,新视频替换最原始老视频无需手动删除,可以支持6个小时的4K回看,12小时的2K回放。此外盯盯拍Z50是内置1GB内存,内存卡出现问题,用于应急使用。没有单独的电源键,无需点击电源键就能够开机,只需要供电就可以开机,没有电自动关机。 作为一款4K的行车记录仪,那么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无法散去,而这款散热孔共有三处。分别在机身的顶部3M胶两侧预留了散热孔,以及在机身的尾部也有了大面积的散热孔。此外,记录仪的供电接口采用的是Type-C,位于机身尾部,便于线缆的连接和隐藏。 在摄像头的上方有一枚小小的指示灯,能够实时的展示设备的工作状态。 盯盯拍Z50正面为搭配2.3英寸小巧屏幕,能够实现看实时画面、回放记录仪、工作状态、简单设置。值得一提的是配置4Gb大运行运存,可以通过手机连接,能够做在手机上流畅观看。 屏幕的下方按钮为盯盯拍Z50的4个按键,可以实现禁止录音、记录仪设置、关闭屏幕、相册查看等操作。值得一提的是,盯盯拍Z50支持语音控制,只需要说:“我要拍照”“打开录音”“关闭录音”等语音口令,就可以实现相关操作,解放双手让开车更安全。 盯盯拍Z50采用了3M胶+静电贴的安装方式,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的方便,并且送的费用在3M胶和静电贴,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安装在挡风玻璃的任意位置。 贴完静电贴之后,直接撕掉3M胶,就可以将行车记录仪安装在挡风玻璃上。相对于之前的吸盘式,稳定不易松动,且简化了安装的过程,安装时间更快~ 然后就是需要从顶篷走线,将线隐藏起来,配合赠送的供电头,就能够正常使用了。 个人感觉最佳的行车记录仪安装位置,是在贴在后视镜后方的左侧,完全不遮挡视线。然后也同时也知镜头也支持一定角度的调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到合适的角度。 APP互联&使用体验 行车记录仪安装之后,就可以在手机上安装“盯盯拍”APP了,安装完成之后进行一个简单的激活,且再支付21块就可以延长1年原厂保修服务。功能十分的丰富,消息、排行榜以及社区等功能,社区里的各种热门行车记录,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行车视频。 2.3英寸小巧屏幕虽然不大,但也体积足够小,不遮挡视线,屏幕的清晰度同样也是没有问题。机器基本可以设置大部分的功能,比如说记录仪设置、常用设置以及屏幕音量设置等。比我之前使用的记录仪不同的是无需从手机端观看,直接可以通过这么小的屏幕调取行车记录影像。 盯盯拍Z50与其他产品,产生差异化的一点,内置了高精度GPS模块,能够识别当前车辆的车速以及其他车辆的车速。不仅如此,还能显示日期,行车轨迹,速度信息,海拔信息,车道信息,方位信息、前方车速、前车距离等信息,有助于在查询轨迹的时候,提供更多的数据。实现实时画面合成SR特效效果,在分享视频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炫酷~ 盯盯拍Z50将摄像头做到了135°的广角功能,在保证足够的画质的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广角范围,最高能够有效记录3~5条车道~ 目前上市面上最新的就是4K的行车记录仪,盯盯拍Z50画质方面绝对是行车记录仪的扛把子,能够满足广大车主对记录仪拍摄清晰的高要求。能够实现4K/25帧的拍摄规格,即使车速超过60KM/H,车道内行驶的车辆车牌号也能够清晰可见,放大后车牌数字也不会失真变形。不仅仅是拍照,直接从视频中截取,也能够清晰可见车牌号。 盯盯拍Z50拥有夜视功能,支持F1.75大光圈+Realcube图像+Night VIS夜眸技术,这三项技术能够在夜晚依旧能够辨识前方车辆的车牌。 F1.75大光圈,夜晚就能够吸入更多的光线,即便黑暗环境也能够拍摄清晰。 这是在夜晚的情况下,前方的车牌是通过视频截图的,发现依旧可以看清前方的车辆。能够在捕捉更多夜晚中的光源的同时,能够避免更多光源干扰,能够在弱光的环境下有着不错的画质输出,暗处细节也非常的丰富~ 此外它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功能~ 基于镜头的技术,能够捕捉到前车状态,等待红绿灯的时候,前车启动会提醒,避免尴尬。当车速为10KM/h的时候,提醒前车距离过近、行人靠近警告。当车速为40KM/h以上的时候,会提醒请勿压线行驶。很实用的小功能,还可以设置灵敏度,适合老司机和新手驾驶员的使用习惯。 盯盯拍Z50内置了感应系统,当行车仪记录仪发生较大的晃动的时候,会自动的记录前一分钟视频记录存到紧急视频文件夹里面,并且不支持取消操作,防止新视频覆盖删除。此外我个人建议将识别的灵敏度设置为高,即使车辆发生轻微颠簸,也能够记录下来。 停车监控大部分的记录仪都有,盯盯拍Z50却与众不同。它能够实现24小时的停车监控,却能够达到低能耗工作。将原本24帧的视频降到一秒一帧的录制,检测到车辆的电池,电瓶低压将自动断电。不过需要购买盯盯拍智能降压线,50块钱也不贵,绝对超值~ 当然盯盯拍Z50也可以使用手机连接行车记录仪,H.265编码也降低了文件存储空间,可以对拍摄的素材进行后期剪辑,下载回放以及实时预览。以及后续的固件更新,每次更新都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新体验~ 写在最后 优点: 1 、功能丰富,24H停车监控、语音操作等 2 、精致小巧,不遮挡视线 3、高精度GPS,能够显示行车轨迹,以及其他车辆车速等信息 3 、4K高画质,截图放大依旧清晰。有135°超大视角,容纳内容更多 4、F1.75大光圈+Realcube图像+Night VIS夜眸技术,夜视效果优秀 5、支持语音抓拍, APP功能多 6、超级电容、耐温性能强 7、 紧急双储存,不怕内存卡损坏,紧急录像、紧急抓拍单独存放。 缺点: 1、内置屏幕不支持触屏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选购行车记录仪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第一是首选大品牌。其次就是对行车记录仪的光圈数值、工作环境广角范围、镜头角度是否可调节、分辨率、APP互联功能等这些参数,最重要的就是可靠,在记录的同时不能够掉链子。盯盯拍Z50总体体验下来还是蛮符合一款优秀的行车记录仪,机身小巧、性能强大,有着强大的4K画质,甚至在暗光环境下也能够提供清晰的录制效果。最后它的活动价格是569元,对于在4K影像记录仪中,性价比还是蛮高的,是一款可以闭眼入的行车记录仪产品~ 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 4K超高清影像 2160P微光夜视 D²save紧急双存储 GPS车速显示 2.3英寸屏幕 语音声控 京东:¥599.00 去看看 <更多>

觅光数码 晒物 2022-06-28 14:20

座驾是马自达CX-5 2015都市款,没有中控屏,所以在当年购车的时候对中控进行了改装,和行车记录仪集成为一体了。但是老式的行车记录仪存在特别多的问题,比如拍出的视频不够清晰,比如数据传输不够方便,比如无法提供停车监控的功能,就因为没有停车监控的功能,座驾被剐蹭好多次都没办法维权,甚至小区车库内杯剐蹭都找不到肇事车主。更新行车记录仪势在必行。 本着买就买平价大牌,放心使用不多花钱的原则,最终选定了盯盯拍这个品牌,正好最近出了一款新品Z50,所以就到入手体验体验。 盯盯拍Z50包装采用了黑金配色,比较简约大方。 天地盒的设计,打开以后就是Z50主体。 全部取出后,包含了Z50本条、A-C电源线、点烟器转接头、撬线棒、说明书。 盯盯拍Z50采用的是物理按键,四大按键,操作逻辑和安卓手机差不多。屏幕贴有一层保护膜,尺寸为2.3英寸,超窄边框。机器只有143g重,三维分别是82*62*31mm。非常小巧,放于前视挡风玻璃上不会占用视觉空间。 Z50支持最高128GB TF卡,插槽设计在记录仪左侧。 在Z50的顶部是其Type-c的供电口,可以选择点烟口供电,也可以选择使用降压线通过电瓶供电。 官方附赠了一个点烟器转接头,不过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转接头,或者一转二的,只需要保证给Z50供电电压在5V就可以正常工作。 Z50内置扩音,支持语音操作与提醒。楼主身在重庆,曾经的火炉,温度不经意间就会很热, 特别是夏天的车内,行车记录仪又是装在没有遮蔽的前挡风玻璃处,所以Z50为了提供安全的使用场景,内置了超级电容,安全耐用,耐高温性佳,穿刺不起火,循环寿命长。 为了行车记录仪稳定粘贴在固定位置,Z50采用的是大面积3M胶,并且提供了一张静电贴用以保护挡风玻璃上的表面膜。 Z50的TF卡插槽专门设计了防尘塞,提升了耐用度。 购买Z50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安装服务,如果自己会操作,比如安装在点烟器上,可以选择自己安装,如果担心出问题想找专业的师傅安装,也可以在下单时选择安装服务,会生成一个服务码,选择合适的门店到店安装即可。 因为我需要停车监控功能,选配了降压线,自己不太会操作(没有经验)拆卸,所以选择了安装服务,有些忙的门店打电话预约,不太忙的门店其实可以直接去,有师傅有时间就给安装。对于安装多了的师傅来说,安装行车记录仪很简单,我打电话预约就说来了就能装,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实测大约半个小时安装结束,这是在使用降压线的情况下。 唯一的遗憾就是安装师傅没能把老的行车记录仪的拆下留下的胶给清理干净,说是时间太久了,胶的质量也不行,清不掉,太用力气了容易划伤挡风玻璃的保护膜。整体来说,盯盯拍的的安装服务比较方便,只需要在下单时选购安装服务即可,选定合适的服务点预约安装即可。 盯盯拍Z50最大的特色就是摄像头的升级,支持4K超高清视频录制,800W像素图像传感器,拍摄图片质量为3840x2160分辨率,7组模造球面镜片,对角线135°,F1.75大光圈,保证了夜视环境下拍摄清晰画面。 摄像头角度可以上下35°调节,可以适配不同的车型,都可以找到合适的监控角度。 为了不影响主驾驶位驾驶安全,我选择安装在了副驾驶位方向,在主驾驶位的视觉正好被后视镜给挡住,紧急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语音进行操作控制。没错,盯盯拍Z50还支持语音操作。 盯盯拍旗下所有的产品都支持自家的app进行操作。根据说明书里的二维码或者在应用市场搜索盯盯拍即可找到对应app,然后根据提示进行设备绑定即可(本次以iPhone 12 Pro Max为操作样例进行展示,安卓手机可能会稍微有不同)。不同于一般的智能设备绑定,盯盯拍可以不注册账户直接进行设备绑定,因为是通过wifi以及蓝牙进行连接的,所以可以直接进行线下连接对设备进行操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延迟。 设备通电工作后可以在无线局域网找到DDPAI_Z50_XXXX字样,点击连接即可,返回app就可以进入到设备内。 app连接后可以对Z50的功能进行设置,Z50支持4K录制,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 针对不同的连接设备,盯盯拍Z50会自动检测手机性能,并且匹配最合适的视频录制编码,比如我的iPhone 12 Pro Max,性能算是中上级了,会提示开启H.265编码,录制的视频中会包含更多细节。 因为我选配了降压线,所以可以实现停车监控功能。每次车子启动时都会有对应的提醒,是否发生了意外情况。对应app内也可以对停车监控进行设置,比如可以选择停车后进入缩时监控,也就是跳帧存储录像,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将10s的内容压缩成1s进行存储。 同时,Z50采用了3项电源保护技术,一秒一帧缩时录影。缩时录像产生的视频在TF卡中会以S开头进行存储。 缩时录像在查看时就像是对视频进行了加速,不过这对行车记录仪监控已经足够了,碰到问题只需要获取到对应时间段的视频信息即可。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盯盯拍Z50在录像时会将对应的时间信息标注在视频的左下角,这也进一步方便了查找。 通过app连接后,可以选择通过手机端进行行车记录仪记录画面的查看。值得一提的是,app内会将停车监控的视频内容,在进度条上以黄色标记,而实时记录的视频则没有黄色标记,这也能够更方便的进行对应信息的查找。 钉钉拍Z50内置了GPS,在app监控页面有SR标记的开关选项,可以通过此按钮来选择是否在监控屏幕上显示相关信息,主要能够显示日期、行车轨迹、速度信息、海拔信息、车道信息、方位信息、前车速度、前车距离,完全可以当做一个行车信息监控系统使用。 在行车过程中,通过app(副驾驶位操作)可以随时查看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Z50将记录画面以1min为间隔分割成多段视频。 在TF卡内存储的内容页是以年月日时分秒的格式命名视频文件,在文件寻找时更加便于检索。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TF出现了紧急状况无法使用,Z50提供了D2save双存储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在机器内设置了1G容量的存储空间用以应付紧急情况,在外置TF卡异常时会自动存储到内置存储内,当新插入TF后,Z50会将紧急录制的内容转储到TF卡中,解决漏录的问题,避免了“喝凉水也塞牙”的时刻:恰巧在TF出问题的时候出现了车祸,更加便于取证。 得益于Z50微感光夜视NightVIS夜眸技术,同时有1.7大光圈加持,在夜间行车时记录的画面也非常清晰。 钉钉拍Z50还支持语音操控,比如可以在任何时候说:我要拍照。盯盯拍就会识别指令,并记录从语音指令识别时开始10s内的监控画面。 也可以通过:打开录音/关闭录音,对Z50的录音功能进行操控。 钉钉拍最高支持128GB TF卡扩展,经过实测Z50每生成一个1min视频大约占用190M左右的空间,目前我一天开车的时间不是很多,一天大约生成10G的内容,一张128GB的TF卡大约可以存储10天左右的视频监控内容。但是盯盯拍Z50支持循环录制,如果TF卡的空间满了,可以自动清楚时间最久远的记录内容。 总的来说,盯盯拍Z50在行车记录仪的功能上非常丰富,提供了大光圈高清摄像头,能够满足白天夜间等不同的复杂情境下4K清晰录制画面;可以通过选配降压线实现停车监控功能,并且专有3项电源保护技术保护电瓶提升寿命;内置1Gb应急存储空间,可以在TF卡突然失效时应急存储;内置GPS模块,通过SR画面获取行车过程中的更多信息;对于常用功能支持语音控制,更加方便紧急录制路况;内置超级电容,能够适应高温环境,保证安全。 以上就是本次对盯盯拍Z50使用报告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还请不吝三连。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的选购有所帮助。 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 4K超高清影像 2160P微光夜视 D²save紧急双存储 GPS车速显示 2.3英寸屏幕 语音声控 京东:¥599.00 去看看 <更多>

空leo 晒物 2022-06-27 10:50

引子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行车记录仪有多重要。”——奶爸 前年正常直行中撞到了一辆突然从便道探头出来的转向车辆,对方小伙子一下车就怒气冲冲就和我对线:”咋开的车啊,不看路啊,我刚换三个月的车。”我淡定地看了行车记录仪的回放然后报警。 警察叔叔来了以后,一了解情况,转向让直行对方全责,对方甚至还想狡辩:”我这是让他追尾的,你看我车在前面,他在后面。“警察叔叔表示从碰撞位置一看就知道并不是,但是对方依旧胡搅蛮缠,我静静地看他表演,等他累了给他看了行车记录仪里的回放,对方安静了下来。 之前一直用着18年双十一买的360美猴王三代行车记录仪G600,当时在前挡风上贴的位置不太好,G600的屏幕也有点大,有些挡视线,取下来之后一看没有静电贴了,干脆就升级了一下行车记录仪,买来了最新的K980。 开箱晒物 ▼360行车记录仪K980的外包装比较小巧,在包装盒的的正面是产品的渲染图,从图中可以看到K980是一款纤长小巧的行车记录仪,在包装盒的角上醒目的打着4K标识,想想18年的时候2K还是主流,现在都已经用上4K了。 ▼全家福一张,产品配件包括K980主机、点烟器插头、电源线、说明书以及静电贴,相较于G600使用底座连接的形式,K980采用的是一体式设计,体积更小,占用空间更小,个人觉得如果静电贴能附送两张会更好,毕竟谁都可能出现突然手残的情况。 ▼在K980小巧的底座上使用了3M高粘性双面胶,在安装行车记录仪的时候先将静电贴粘在前挡风玻璃上,再使用3M胶粘在静电贴上就好。 ▼K980采用了7组高透光镜片,F1.8大光圈以及索尼旗舰级影像传感器可以有效地保证夜晚环境下行车记录仪的进光量,从而稳定可靠的生产出超高清画质影像,最高支持FOV(视场角)140°,360甚至还特意将这些重要的参数张贴在了设备正面。 ▼供电接口依旧是传统的Micro USB,这样在上车安装的时候都不需要重新走线,接口设置在底座上,能够尽量少的降低电源线对视线的影响,安装起来也更美观。 ▼电源键被设计在了机身侧面并附有一只状态指示灯,突出的镜头模组让机身设计有层次感又能保证纤细轻薄。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K980竟然没有TF卡插槽,这是因为K980内置了64G的eMMC存储空间,内置eMMC的设计不论是读写速度、稳定性还是使用寿命相较TF卡都更高,同时也提升了设备的美观性。 ▼K980使用了一块分辨率为480*800的2.2英寸屏幕,相较于老式的TN屏,画面不发灰,显示效果优秀,在屏幕的右侧是三枚触控按键,在行车记录仪的底部是拾音和外放喇叭,发声清脆利落,比老款G600好太多。 上车安装 ▼在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要尽量避免遮挡视线,这也是奶爸更换行车记录仪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的行车视野奶爸一般推荐将行车记录仪放置在后视镜后方,但是对于我而言,也希望能够随时一抬头就能看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另外也方便进行设置调整,所以这次依旧将行车记录仪安装在了原来的位置,K980十分小巧,只会遮挡很小的视野。 ▼纤细小巧的K980安装好之后从车外看过去美观又简洁大方,设备具有ADAS驾驶辅助功能 ,最好安装在挡风玻璃中央位置,不过我更喜欢放在边上点。 ▼机身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支持60°的角度调整,调整过程阻尼感适中,手感很好,不必担心行车记录仪粘贴位置不同逼死强迫症镜头无法正对着道路的情况。 使用体验 ▼有些行车记录仪以为追求小巧,连屏幕都省去了,如果真的出现事故,手机又碰巧没电或者是损坏甚至是忘记带,那只能通过手机查看回放的行车记录仪可就真的不方便了,行车记录仪配一块儿屏幕还是很必要的。 ▼三枚触控按键十分灵敏,屏幕显示非常跟手,在使用中不会发生卡顿、延迟的情况。功能菜单包括:连接手机、录像设置、驾驶辅助、智能语音、系统设置和关于本机。 ▼在K980小小的身体里还内置了GPS卫星定位模块,定位信号接收能力和信号强度都很不错,内置的ADAS、电子狗功能都会用得到,准确度更高。 ▼另外K980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视频H.265格式视频编码,在同等码率下,H.265记录的信息量几乎比H.264要高50%左右,能够更好的还原高动态影像,保留更丰富的细节,即便码率减少50%以上H.265编码视频的质量还能与H.264编码视频打平手。在H.265的加持下64G的eMMC存储在日常使用中绰绰有余了。 ▼简洁的功能菜单下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十分简单,在录像设置中可以对紧急录像灵敏度、视频分辨率、停车监控灵敏度、缩时录影等功能进行设置。个人比较推荐将紧急录像灵敏度设置为中,不然快速过减速带或者是井盖的时候也会触发紧急录像。 ▼在视频分辨率选项中,可以看到最高可以选择4K 3840*2160 30FPS的视频,最低可以录制1080P的视频,相较刚刚淘汰的最高2K画质录制的G600,成像素质进一步提升。 ▼K980同样支持智能语音功能,在行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精彩的路况想要录制下来,开启智能语音功能之后就可以通过语音唤起行车记录仪的录像、拍照或者是打开、关闭屏幕的功能。去年的时候路上看到一个老大爷不抓把骑着公交自行车,还做着运动体操,奶爸就是靠这个功能完成录制的。在使用语音控制录像的时候,屏幕左上角的录制状态会变为“短视频录制”,拍照则没有相应状态显示。 ▼在驾驶辅助功能中有车道偏离提醒、前车起步提醒、驾驶行为分析、电子狗、疲劳驾驶检测等功能。驾驶辅助功能在行车中对新手司机尤为友好,对于等红灯时偷懒看手机的老司机也十分有用,这样就不会被后车滴滴了。个人最喜欢的莫过于电子狗功能,能够有效提醒我在行车过程中避免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得益于K980的高透光镜片以及F1.8的大光圈,再加上索尼旗舰K980录制的影像不论是清晰度还是锐度相较G600都有大幅提升,在FOV 140°的加持下左侧超车的情况也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车牌,镜头水平方向边缘畸变较小。 ▼阴天环境下画面质量完全不打折扣,旁边驶过的车辆车牌清晰可见,路边建筑上的招牌文字都能够明显的分辨,四车道行驶的情况下即便车辆行驶在最内侧车道,街边的行人细节依旧不会落下。(Gif图片质量压缩严重) ▼4K+F1.8的加持,即便夜晚行车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分辨出较远的文字,这在老G600上是实现不了的。 ▼得益于镜头的红外滤光片,弱光环境下,光斑控制出色,画面细节保留情况优秀,不会出现乌黑一片或者是大光斑、光晕的情况,从下面的录制画面中甚至能够清楚地看到桥梁上方的框架。 ▼市内路灯照明的情况下画面质量依旧上乘,路边围挡上的文字,发光的路牌、不发光的道路指示标志都能够清晰的记录下来,只有在遇到类似公交车这种背后大面积高亮度LED广告牌的情况下广告牌部分会出现很小的亮斑,不会影响整体画质,车牌等关键信息清楚可见。 ▼画面对于点光源控制效果优秀,画面质量不受影响,高亮大面积的公交车广告会形成亮斑但除发光位置以外画面其他位置无影响。 出色的APP应用 ▼360的行车助手APP可以说是整个市场中做的最有趣的,将一个行车记录仪的辅助应用做成了一个以记录、分享为基础的短视频社区,在APP首页就能够看到全国各地网友上传的视频记录。在设备主机上可以进行设置的参数在手机上也可以便捷的设置,十分方便,等个红绿灯的功夫顺手就能调整,不用爬到副驾驶的位置费劲巴拉。 ▼K980支持5G WiFi,手机连接传输速度大幅提升,K980循环录制的视频每个是1分钟,大小为234M,实测传输一个视频不到30s,传输平均速度7.8MB/s,比很多行车记录仪都优秀。 ▼原本K980还支持与搜狗地图配合进行AR实景导航,这样手机在进行导航时就不必像百度地图那样借助于手机摄像头,很可惜搜狗地图5月15日停止了服务,转去腾讯地图却发现没有该功能了,不晓得有没有小伙伴再帮忙推荐一个好一点AR实景导航的软件。 ▼行车助手APP还支持管理儿童座椅、智能云镜、语音支架等设备,奶爸的儿童安全座椅刚好也是360的,可以一并管理。 Final の 总结 ▼随着车辆越来越多的走入每个家庭,行车记录仪已经成为了保障我们财产安全的必需品,一个画质优秀,能够记录细节,功能可靠且丰富的行车记录仪值得拥有。关于360 K980行车记录仪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优点: 外形小巧美观,显示屏显示效果出色,遮挡视线小 出色的镜头素质与硬件性能轻松完成4K 30fps画质录制,夜间录像也优秀录得了紧急情况也记得下行车生活点滴; 功能全面,内置GPS,ADAS辅助驾驶,电子狗一应俱全,行车好帮手; 内置64GB eMMC内存,告别存储卡兼容性、稳定性问题,配合H.265编码录制保证画质又节约空间。 缺点: 只附送了一张静电贴,如果不小心没贴好又碰巧沾了灰比较麻烦,不过可以用肥皂水洗一下就能重新使用了。 360行车记录仪K980 4K超清画质 SONY影像传感器 内置64G存储 2.2英寸屏幕 触控按键 5GHzWiFi传输 京东:¥599.00 去看看 <更多>

mb51669796 晒物 2022-06-24 19:50

如今,路上车多人多,小剐小蹭避免不了,你不撞人人撞你,倒霉的还会遇上碰瓷的,各种问题需要行车记录仪的记录,防止纠纷的发生。 今天开箱一款盯盯拍Z50行车记录仪,拥有高达4K的分辨率,拍摄画面清晰,支持APP实时预览分享,贝塞尔曲线节约车内空间,具体怎么样我们来看下。 包装采用轻奢简约路线,上面一层是主机,下面是配件。 包含主机、点烟器电源、电源线、撬棒和一本说明书。 主机采用纯黑色配色,铝合金材质,拿起来沉甸甸的而很有质感,用料十足。 正面是四颗实体按键,手感不错。 行车记录仪拍摄的清晰度很重要,越清晰越能记录更多细节,光线暗或者其他关键时刻能够成为可靠的记录工具。底部就是镜头模块,搭载全新的1/2.7英寸CMOS传感器,实现4K分辨率录像,可以记录超高清的画面,在清晰度方面可以说媲美智能手机。 电源接口采用type-c接口,附近都是密集的散热孔,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侧面是扬声器,圆柱形的外观和机身融为一体,SD卡槽支持最大128GTF卡,因为要拍摄4K视频,所以存储卡要求必须是速度为class10以上的内存卡才行,否则会造成存储异常。 正面是一块2.3寸的高清屏,日常用来设置参数和简单的实时预览完全够用,想要体验更高清的画面可以到手机APP中,体验更好。 整体看来盯盯拍Z50行车记录仪外观紧凑,小巧简洁,接下来我们直接上车安装。 盯盯拍支持全国线下门店安装,怕麻烦可在店铺下单安装服务,在家门口附近即可找到安装点,安装师傅的效率也是没的说,短短几分钟就安装完毕,这里必须给师傅加个鸡腿。 来张安装后的正面照,安装位置是在后视镜的右侧、ETC的左侧,正好安排在中间的空隙中,没有挤占车内很多的空间。 贝塞尔曲线设计真的非常实用,安装后可以实现紧贴车玻璃表面,夹角小于15°,减少反光同时不占用过多车内空间。 车辆发动后记录仪自动开机,开机过程大概用时11S,刚好在挂挡出发前完成,很有效率,不必等待。 镜头支持上下角度调节,适配不同类型车辆,调整原则是远处的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即可。 实际上路对拍摄画面进行测试,4K分辨率果然很清晰,远近的车牌以及路标都非常清晰。这还是截图上传压缩后的画面,原视频更清晰。 逆光时更加考验镜头的素质,图片上可以看到车内的反光十分强烈了,但画面中车辆图像依然清晰可辩。另外拍摄的角度越广越好,135°的角度可以容纳更多画面,这样在出行旅游时更广的角度可以录制更多画面,足够慢慢回忆。 摄像头的夜间拍摄能力也很重要,盯盯拍Z50夜间行车记录场景也是毫无压力,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都清晰可辩,这要归功于内置的7组光学镜片,高透光镜片配合超大光圈保证了夜间拍摄的清晰度。 即便是没有路灯的黑暗路段,在车灯的照射范围内,也实现了清晰记录。 总体来说我对它的拍摄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震动、断电等突发情况,就怕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不能存储保存到存储卡里面去,而盯盯拍Z50行车记录仪采用的D?save紧急双存储技术就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遇到紧急情况存储卡异常时,会将画面暂时存放在机器本身的存储里,等到检测到存储卡恢复正常再将画面进行转存,保证了传输不会因为意外中断。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录制画面,给事故发生时的定责留下了关键的证据。 通过按键可以设置音量、屏保、屏幕亮度、碰撞灵敏度等参数。 手机下载盯盯拍APP,通过行车记录仪自带的热点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录像回看分享、拍照、行车数据、轨迹等更多功能。对于喜欢自驾出游的车主来说,能够实时定位记录自己所在的位置很重要,有时遇到美丽的风景下次还想来,或者跟朋友一起分享,没准就会成为下一个网红打卡地,自带的GPS定位就很有用处,能够实时定位自己的位置,方便在APP中查看历史行车轨迹。 不错的外在,更重要的是有扎实的内在,尤其是对电路很重要的电容元器件,采用造价更高的超级电容,实现了电路的稳定。智能方面还有前车启动自动提醒功能,搭配智能降压线,可以实现24小时停车监控,监测到电瓶电量低于设置的最低安全电压还会自动关机,避免电瓶持续亏电。 总结:该选择什么样的行车记录仪好?我的要求是能拍摄高清的4K画面、体积小巧不挤占车内过多空间、紧急事件下可以稳定存储,而这些盯盯拍Z50行车记录仪完全符合,而500元左右的性价比也十分突出。建议点烟器电源多配置一个接口,兼顾手机充电就更好了。 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 4K超高清影像 2160P微光夜视 D²save紧急双存储 GPS车速显示 2.3英寸屏幕 64G卡套餐 京东:¥619.00 去看看 <更多>

集智君 晒物 2022-06-24 15:50

今年年后油价疯涨,感觉燃油车会降价了,就看了一个月车在3月底购买了丰田亚洲狮2.0L,结果6月份购置税减半政策加上丰田搞促销,比3月落地价直接少了1.5万了,给亏哭了。不过没有政策优惠这些方面也没办法,只能好好开这车了。丰田2.0L自吸系统还是非常棒,CVT变速平顺,动力方面很给力,开了两个多月,为我遮风挡雨,很开心(哭着脸,笑着说)。 买车的时候4S店配的行车记录仪,前后双录,但是偶尔死机,而且系统时间每次设置后又自动回复到2020年1月1日,特别头疼,所以一直想换个新的行车记录仪。 盯盯拍Z50开箱及包装清单: · 记录仪*1 · 车充*1 · 电源线*1 · 静电贴*1 · 说明书*1 · 撬线棒*1 从包装清单看出,原装配的车充和电源线,属于简单安装,一般人自己就能独立完成安装,直接走线,接到点烟器就可以了,属于半明装,走线到点烟器位置,电源线就会露出来了。所以我坚持要隐藏走线,从ACC接线,需要降压线,这台Z50也是直接停车监控功能,要使用这个功能,也是必须用降压线接ACC,因为点烟器取电,停车熄火就自动断电。 记录仪的个体还是很小个的,上图是跟6.2寸手机的对比,尺寸是82mm*62mm*31mm。 摄像头可调整上下方向,这枚摄像头800W像素、135°广角、1.75大光圈、标配七组高清镜片,支持4K录制,像素在2022年已经不算高了,但是高透光镜片和大光圈,在弱光环境下也可以保持很好的画面细节。 TF内存卡卡槽在机器左右(面对屏幕)。 接到官方电话后,预约了时间到店里安装摄像头,顺便让师傅把车上旧的行车记录仪也拆掉,因为是前后双目,拆起来有点麻烦。在征求了安装师傅的同意后,我拍了一些有安装师傅入镜的现场照片。 安装师傅非常认真,先看了记录仪的配件,和我商量了一些安装的想法。 因为丰田汽车TGNA配置了全新的行车系统,后视镜位置有一个个头比较大的辅助驾驶模块,记录仪只能装在它的左右两侧。 在安装记录仪之前,师傅先用车充从点烟器取电,然后测试了机器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所以收到记录仪的朋友,也可以先在家里接通记录仪电源,测试下是否能够正常开机,以免白跑一趟。 经过尝试,辅助驾驶模块两侧的“小圆点”区域是不能贴静电贴的,一贴就掉。所以车子是丰田TGNA平台款的话,主要不要往“小圆点”区域贴静电贴了。直接3M胶贴上小圆点,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后期更换行车记录仪时,有可能会把小圆点一起扯下来,影响美观。 确定好位置,把行车记录仪固定在前档玻璃,接下来就是接线了。 贴好之后,正常驾驶坐姿的状态下,是看不到记录仪的,也就是不会给他挡到视线;身子往前探,就可以伸手操作了。 有些行车记录仪设计是贴在挡风玻璃上后,垂直吊着一个屏幕,个人觉得这种既不美观又不实用。 车外的效果,一般环境下都是车外光线亮,车内光线暗,站在车外很难看到和拍到记录仪,因为店里车顶有一排特别亮的灯,刚好借光线拍了下照片。 在保险盒取电,我表示看不懂,就全程交给专业人士处理了。据说接线接得不好,容易出现机器死机的情况。 接好线,师傅坐上座位,启动车子,检查机子能否正常录像,稍作调整,看镜头录制是否在正中间。 接下来师傅就处理走线的事情,安装就全部完成了。然后就去处理其他客户的车子了,我这边呆在车里试一下记录仪的功能。 用手指用力扳动镜头,就可以往前或者往下调整录制的画面。 这台记录仪是不支持触屏的,通过屏幕下方的四个实体按键操控界面,好在控制灵敏,没有什么卡顿感。记录仪安装好后,一般都很少操作了。 屏幕是2.3英寸的小屏。 接线方式选择用降压线在保险盒接电的,就可以设置停车监控功能呢,可以设置12小时监控、24小时监控和48小时监控三种模式,定时的选项应该是规避电瓶亏电的风险。还可以设置最低安全电压,当检测到电瓶电压低于安全电压,记录仪就会断电关机,避免电瓶持续亏电。 盯盯拍Z50很多功能是在手机APP完成设置的。记录仪跟手机互联的原理是记录仪生成一个wifi热点,然后手机连接这个热点,连成局域网,就可以操作各项功能了。比如声音的设置,视频分辨率的设置、停车模式等。录制分辨率默认设置是4K(H.265视频解码),这个分辨率下录制视频是比较占内存的,我看了下在内存卡上是自动分成时长一分钟的视频,1分钟视频达到188Mb左右。按每天上班路程30分钟计算,每天录制的视频量为188*30*2=11280Mb,相当于11Gb的内存,一张32Gb的内存卡大约可以录制三天的视频。如果觉得4K视频内存太大,可以将录制的视频分配率设置为2K或者1080P。 在app上可以实时看到记录仪上面的监控视频,还可以拍照和下载视频到手机上。内存卡就不用从机器上取下来了。 盯盯拍Z50内置了GPS,还可以车子的行驶速度,以及行驶轨迹。使用了这些天,这个GPS行驶速度是需要在空旷地方才能显示出来,在地下车库时是显示行驶速度为零的,跟GPS连接卫星的方式有关。 上图录制时间晚8点43分,天气阴天,无月亮。 这台记录仪主打微感光夜视功能,来看我在夜晚行车的视频的截图,注意看暗部的噪点控制,还是控制得比较好。 上图录制时间下午5点55分,天气暴雨,光线暗。 记录仪的目的还是要录制证据,事后追究用的,录制的清晰度和帧数越高,越能真实还原现场。这张图片雨刮刮水后截图的,几个不同车道的前车都能录制清楚现场和车牌。 上图录制时间下午6点01分,天气少云,光线暗、逆光。 逆光条件下,录制的视频清晰度表现也还可以,车牌我都做了打码处理。官网宣传是有内置环境自适应图像算法,能自动提升色彩和暗部细节,通过对比,比我旧的那台行车记录仪好上太多了。 支持紧急状态(比如碰撞)自动锁存视频,单纯存放视频,不会被自动覆盖功能覆盖掉。这个功能现在大部分行车记录仪都有。 除了在手机上查看记录仪的监控视频,还可以拔出内存卡,插到电脑上查看视频,一般的监控视频是存放在“200video”文件夹内。 盯盯拍Z50官网宣传是支持紧急双存储的功能,当系统检测到存储卡出现异常时,自动切换Nand flash存储,通过这种设计来规避漏录的风险。这台记录仪是内置超级电容,超级电容耐温性高,使用寿命长。 关于内存卡的选配。盯盯拍Z50最大支持128GB内存卡,个人建议选配内存卡可以选择64GB或者128GB内存卡,不需要刻意购买监控专用的内存卡,这种监控专用的内存卡价格高而且质保期一般不会很长(2年左右),闪迪、金士顿的内存卡大部分都是终身质保的,我选购的金士顿128GB内存卡,读速170Mb/s、写速90Mb/s,价格不到80元,终身质保,支持在记录仪上使用。有些内存卡会特别注明质保不适用在记录仪使用,我是通过对比了一段时间后,得出这些体会,有需求的朋友要注意这个信息。 我车上原来装的旧式行车记录仪,清晰度差,且后视效果差,看车后排的人都看不清,所以就不考虑这种整个记录仪绑在后视镜上的行车记录仪的。 这台记录仪支持语音指令抓拍和前车起步提醒,是属于比较新颖的功能了。我个人感觉蓝牙遥控抓拍也很好玩,但需选配盯盯拍的蓝牙遥控器,到时有搞活动再考虑入一个吧。本文首发于三只眼众测。 通过这段时间体验,个人觉得盯盯拍Z50行车记录仪的微感光夜视功能最具特色,也是非常使用的功能;外观mini,记录仪紧靠前挡玻璃深得我心;app操控简单快速而不卡顿;此外多项辅助功能,都是实用和有效的功能。近期有购买记录仪计划的朋友,推荐这款盯盯拍Z50记录仪。 盯盯拍行车记录仪Z50 4K超高清影像 2160P微光夜视 D²save紧急双存储 GPS车速显示 2.3英寸屏幕 语音声控 京东:¥569.00 去看看 <更多>

小固Running 晒物 2022-06-22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