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u盘这种曾经人手一个的工具,已经在市场上发展了二十多年,无论是速度与形式都达到了瓶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结合目前USB Type C口(以下简称C口)的普及,存储厂商制造出一种A口与C口并存的双接口U盘,能让用户在传保持原有A口的使用外,还能插到C口的手机、平板及电脑中进行使用,那今天我就对雷克沙新推出的双口U盘D400做一个深度的体验。 雷克沙D400双口U盘 外观 D400是雷克沙最新推出采用Type-C+A双接口的产品,采用USB Gen3.1协议并向下兼容旧的USB协议,共提供32G/64G/128G/256G四种容量,我手上的是128G,本次测试一切数据以我手上这个为准。 全金属外壳采用的是锌合金材质,防摔耐磨,看起来耐用又具有商务属性,底部还有专门的挂绳孔可以串在钥匙上。 采用旋转式的双头设计,在两个头正向位置以及横向180度位置都有卡位,咔哒一下玩起来非常解压,手感一流。 支持范围 连接iPad Pro USB-A口是我们传统电脑最常见的接口,是目前所有U盘都采用的接口,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了,而C口除了可以插入部分带C口的电脑(笔记本电脑为主)外,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可以使用在安卓手机上,做为一个外接硬盘使用。 但实际上,只要厂家芯片支持,双口U盘是可以同时支持Windows、macOS、安卓手机/平板、iPhone/iPad这几种设备的,iPhone在今年15发布肯定是使用C口,也是可以直接支持的。 插入iPad后,系统不会有弹窗提示,但是进入文件管理器的APP,可以在“位置”的下方看到有lexar盘符的磁盘,进入就可以直接读取里面的文件了,上图为演示直接读取U盘里面的图片。 如果是插入安卓手机的话,系统会自动弹出提示,点击阅览就可以进入U盘了。 上图是插入U盘后点击阅览,读取U盘里面照片的展示。 从这个简单体验可以知道,一个双口U盘,除了给电脑做文件传输存储外,还可以给我们的手机与平板提供同样的功能,包括作为外接存储、可以拷入拷出文件等,既可以是一个装有隐私文件的U盘,随用随时插入,也可以是手机文件备份或导出照片/文件的工具。 速度测试 在速度上,我用电脑端测速软件CrystalDiskMark测试A口的读取可达134.3MB/s,写入可达43MB/s。 换成C口进行测试,速度完全没有变化,可见在传输速度方面,双口速度完全一致。 换成非常务实的AS SSD Benchmark,读取101MB/s,写入也有33MB/s。 实际文件写入方面,许多U盘在即将满盘容量的时候读写速度会出现极大的落差,为了避免空盘测试的误差,我先把U盘装到只剩下12G的空间,然后进行照片文件的读取,速度稳定在100MB/s左右,与空盘状态无异。 同样在U盘还有19G空间的情况下,拷贝文件到U盘中,速度稳定在30MB/s之上,与空磁盘的状态完全一样。 经过实测,雷克沙这款双口U盘不存在容量快满时速度急速下降的问题。 而在作为手机/平板的外接上,我使用一个2G的视频文件进行读取测试,设备分别是iPad Pro(M1)、一加11、红米K60 Pro。 实测这里买最快的是iPad,22秒拷贝完成,每秒约91MB/s。 第二的是一加11 ,41秒拷贝完成,每秒约48MB/s。 最慢的是红米K60 Pro,64秒完成,每秒约31MB/s。 可见,在产品支持的情况下,C口基本也可以满速运行。 这里忍不住插播一下关于一加11这款产品,从普通用户角度来说: 一加11在外形设计上极具辨识度、性能上,能给的基本都给了; 性能上一加11采用目前宇宙最强的骁龙8gen2芯片,全系16G的LPDDR5X内存,最大提供512G的UFS4.0闪存,2023安兔兔旗舰手机性能排行榜连续两个月排行第一; 摄影摄像在哈苏加持下,三摄都是旗舰级别的摄像头(索尼IMX890+Imx709+IMX581),效果也非常让人满意,特别是加入了万元级别效果的哈苏人像模式; 独有的游戏弱网云计算网络优化功能可以加强wifi信号,让wifi信号不好的用户也能体会到游戏低延迟的乐趣; 屏幕是三星6.7英寸的2K+120Hz高刷屏,全球首发LTPO3.0技术,PPI达到525且有10bit色深,是目前顶级屏幕的参数; 这是2023年最值得购买的安卓水桶机了。 服务与售后 继续说回雷克沙D400的安全加密体验。这款U盘同样随盘附带了雷克沙的Lexar DataShield加密软件,能同时给Windows跟macOS两个系统提供256位的AES加密服务,用户只需注册并设置好密码,就可以进一步保证文件的隐私性。 而就是这么一款百元不到的U盘,雷克沙提供了5年的质保服务,我只能说品质与服务,雷克沙都做得很到位了。 总结 双USB接口U盘的出现,让U盘的功能又多了一种选择,它可以在满足传统U盘的功能体验外,还额外支持连接手机、平板与笔记本电脑,用户可以很好的使用它来对手机/平板进行文件拷贝、备份、收藏等功能,非常方便。而雷克沙的这款产品在这些基础上,还同时支持了Windows与macOS双系统,安卓与苹果双系统,可以说是电脑手机全适用了,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产品,唯一的遗憾就是我自己的买小了,应该买256G的才对。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Type-C U盘D400 手机电脑U盘 读速130MB/s 枪色金属双接口 办公便携加密优盘 京东:¥94.9 去看看 <更多>

飞帆飞帆 晒物 03-20 17:39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工作中已经离不开电脑了,电脑的存储设备从最早只有几十KB的磁盘,慢慢的进化到以GB为单位的大容量。存储的速度也是一直在提升,记得U盘最早出现的时候,存储的速度只有几MB,遇到稍微大一点的文件,要等上很长时间,而且还有卡盘的风险。但是现在U盘存储速度,真的是飞快了,几百兆的传输速度,让存储文件不再需要等待,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传输完1GB的文件。 其中U盘是我们在工作中最常见、最常用的存储设备了。 存储设备的品牌众多,如果你是摄影师,绝对知道雷克沙这个品牌,一直都是高端的稳定的代表,很多摄影师都会使用雷克沙的存储卡,我自己也一直在使用,品质确实非常过硬。 其实雷克沙也有很多的U盘产品,今天就评测一款雷克沙的新品——M900 USB 高速闪存盘。 雷克沙新推出的U盘产品,也是主打高速存储。这款M900型号的U盘采用了传统的卡纸包装,虽然现在各种产品都开始使用精美的盒式包装,但是这种用卡纸包装对于U盘这种最常用的产品来说,可以更直观的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实物。 雷克沙M900这款高速U盘使用黑色和金色的配色,跟雷克沙的高端储存卡一样,给人很高端的感觉。包装是也标有U盘的容量,接口的等级以及传输速度。 而且在U盘下方还有一个小锁头的标识,表明雷克沙M900内置了雷克沙的高级安全加密软件。 背面可以看到产品的简介,同时还能看到5年质保的标识,是的,雷克沙的M900高速U盘支持5年质保,可以放心使用。 雷克沙这款M900型号的采用了锌合金的金属材料为外壳,摸上去手感非常的细腻,很有质感,同时深灰色和黑色的搭配也很显高端气质。而且U盘的整体的造型也是采用了圆角的设计,敬显优雅的气质。 雷克沙M900采用了推拉接口的设计,也是U盘中常用的设计,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设计,因为在日常的使用中,这种推拉式的设计,可以很好的保护U盘的接口不受损失。而且雷克沙M900使用了锌合金的外壳,当接口收回到外壳内的时候,也能很好的保护接口。 背面是弧形的设计,头部可以看到产品的规格标识,同时在U盘的尾部也设计了一个挂绳的接口,可以将U盘方便的挂在钥匙扣、以及各种携带上。 在U盘的正面,还能看到一个指示灯,可以知道U盘的工作状态,不用担心U盘在工作时被拔出,造成资料损坏 。 雷克沙M900在外形实际上简约大气,锌合金的外壳也很有质感,分量感也十足,伸缩接口的设计也易于使用,而且伸出和缩回的时候,都可以感受到内部卡扣,需要稍微用一点力才能固定住,不用担心长时间使用造成的接口松垮。不得不说,金属外壳的U盘手感真的很好。 接下来开始性能测试,使用两款硬盘测速软件来测试读写速度,毕竟存储设备的性能,才是它最重要的。通过2款测试软件可以看到,雷克沙M900这款U盘的写入达到了90MB/s,读取速度达到了400MB/s,这个读写性能非常适合日常工作学习使用,尤其是读取速度,达到了400MB/s,自己有时将拍摄的视频素材保存在雷克沙M900中,在不同的电脑上混合编辑都不会出现读取卡顿掉帧的状况,稳定性非常优秀。 实际的拷贝和写入速度与也都达到了测速的标准,而且读取的瞬间速度会突发到1GB/s以上,瞬间就能完成传输。真的是吓了我一跳。 在持续写入的稳定测试中,雷克沙M900的表现也非常好,非常稳定没有严重的掉速情况,长时间使用也可以非常放心。 很多人的文件资料都是需要保密的,所以加密软件也是很多人需要的。雷克沙M900内置了自家的加密软件,使用AES256位加密方式,保密性非常好,而且加密是单独存放区域,使用电脑上文件管理器是看不到的加密区域的文件。 软件使用也是很简单,打开之后需要先创建一个密码,以及密码提示问题。之后就是登录界面,需要使用刚才设定的密码来进入。 界面比较简单明了,上半部分是U盘的保护文件,下半部分是文件管理器。通过上半部分下方的图标可以将想要保护的文件,拷贝到加密保护的区域。想要看到这些文件,只能使用雷克沙加密软件,保密性非常优秀。如果你是直接将文件拖到U盘中,是不会直接被加密的,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在高速读取的时候,U盘的发热量会提升,普通的塑料材质外壳会影响到散热性,从而容易造成读写卡顿等问题。雷克沙M900这款U盘使用了锌合金材质,散热性能比普通的塑料外壳更优秀,我个人日常使用基本在30度以内,在高强度测试的时候温度也没超过40度,散热的性能很好,不用担心因为高温而导致掉速或者损坏的情况。 相比于之前自己使用过的一些U盘,一些产品虽然都采用USB3.0接口,但在读取速度上都达不到400MB/s的速度,像我这样有处理图片和视频的需求,而且会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之间来回拷贝使用。现在使用雷克沙M900,我可以直接将素材存放到U盘中直接进行编辑,省去了拷贝的步骤,即插即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效率。 U盘做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最看重的就是高效和稳定,雷克沙M900这款U盘使用了USB 3.1接口,可以提供高达400MB/s的高速传输速度,同时稳定性好,长时间使用不掉速。锌合金外壳也提供了更好的抗造能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还提供了雷克沙自己的加密软件,对文件资料有一定保密需求的用户非常友好。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4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109 去看看 <更多>

kuaigui 晒物 03-16 17:19

最近在看一部很火的电影,由三大影帝联袂出演的《断网》,里面有一个桥段说的就是数据的安全问题,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日常使用的最多的一款数码产品—-存储用的U盘。 U盘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使用最频繁最重要但却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数码产品。容易被人忽视是因为U盘真的很便宜,128G容量的U盘才卖几十元;最重要指的就是它所存储的数据价值,有时候是无法用价格去衡量的,U盘存储的数据如果丢失,轻则几天的工作量报废,重则可能会使公司的重要项目告吹。所以个可靠好用的U盘一定是所有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怎么才是可靠好用的U盘呢?许多人对于U盘的选择可能都会只停留在随便买一个、能用就行的思想认识中。但作为职场老鸟,我慎重建议大家购买U盘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大牌子产品,如果条件允许,还得选购一款存储速度快的U盘。我们今天就来体验一款由雷克沙推出的USB3.1 Gen1 U盘 M900,因为这款U盘价格实惠而且存储速度也很高,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产品。 从外观看,这款雷克沙M900U盘采用全金属外壳+推拉式接口的设计,整个U盘的流线型机身和磨砂金属质感,让U盘的品味与普通的塑料感十足的U盘拉开了一个很大的距离。一体成型全金属外壳让雷克沙M900U盘能抵御外力的碾压和撞击,可推拉式接口让U盘在方便收纳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脆弱的U盘接口不受外力破坏,还省去了丢失U盘盖子的烦恼。 重量方面,雷克沙M900U盘28g的适中重量也让用户感觉到它的真材实料。U盘体积只有71.5mm×21.9mm×10.9mm大小,与普通U盘无异。 好的U盘当然不能只有外表,所谓“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一直适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U盘的效率就体现在数据传输速度上。雷克沙M900U盘最强大的优点就是存储速度和稳定性。U盘采用了USB3.1Gen1存储技术,理论的存储达到了400M/s,下面我们将通过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IsMyHdOK等专业测试软件来进行验证。 用AS SSD Benchmark测得数据,读取速度:377.04MB/s,写入速度:80.95 MB/s。 用CrystalDiskMark测得数据,读取速度:413.78 MB/s,写入速度:90.18MB/s。 用IsMyHdOK测得数据,读取速度:379.29MB/s,写入速度:90.3MB/s。 从以上专业的测试软件跑出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雷克沙M900U盘达到了宣传上的USB3.1Gen1存储技术标准速度,稳定在400MB/s之间,没有虚标现象。 另一个U盘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在高速存储过程中,会出现高发热现象。从我们的测试来看,虽然雷克沙M900U盘在长时间测试过程中也产生了发热现象,但相对普通的USB3.0U盘,它的热量明显就要低上3℃~6℃。 作为一款主打传输速度的U盘,雷克沙USB3.1 Gen1 M900U盘应该是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百元不到的价格能买到USB3.1标准的128G容量存储产品,而且颜值在线,手感良好,还是大牌子的明星产品,这对于经常使用U盘存储文件的职场白领来说,是一款非常值得依赖的产品。另外一提,这部电影《断网》感觉不错,值得去看。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4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109 去看看 <更多>

潮数码科技汇 晒物 03-15 11:39

移动存储工具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必备的工具,其技术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当初的4-32G容量普通U盘和大块头的移动硬盘开始让人嫌弃,取而代之是读写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高速闪存盘,而且非常小巧便携,就很方便我们日常使用。 此次入手体验的雷克沙M900高速闪存盘,就是一只集颜值和实力于一体的移动存储工具,想换个高速U盘的小伙伴不妨了解一下。 “颜”归于好 雷克沙在存储界颇有声誉,在电影《断网》中,雷克沙就担任联合推广伙伴,与三大影帝暗网对决。这只M900闪存盘就是雷克沙众多闪存盘中的一员,生而有速,无惧黑入。 外包装上采用非常经典的U盘类产品包装,可以清晰看到它的样子,让人一目了然。包装背面依然是印制了一些产品的基本参数信息,显著位置也是注明了产品的读写速度以及容量等信息。 外观设计上,雷克沙M900闪存盘颜值还是很高的,颇具商务气息,配色也比较沉稳大气,Lexar的品牌标识也比较醒目,状态指示灯设计得比较小,不用担心光污染的问题。 雷克沙M900闪存盘拿在手里还是很有分量的,这是因为它采用枪色磨砂锌合金材质外壳,金属材质外壳能够显著提高U盘的质感,也有利于快速散热。 雷克沙M900采用USB3.1 Gen1传输接口,也算是主流的接口标准了,大多数U盘产品都采用这个标准,速度较USB3.0有着很多提升。 闪存盘背面尤为光滑,触摸手感不错,长宽只有7*2cm左右的大小,厚度也就1cm左右,确实非常小巧便携,装在口袋里也是很方便的。容量上,雷克沙M900提供64G、128G多种容量选择,足够日常存储使用。 “质”感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雷克沙M900闪存盘设计有USB接口推拉模块,不用时还可以把USB接口收纳起来,方便携带的同时还能防止接口损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实际使用体验。 接入电脑后,我们可以发现,雷克沙M900闪存盘内预置了雷克沙高级加密软件,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我们使用时可以安装并对U盘进行加密,256位AES加密算法,可以有效的保护数据安全。 兼容性上,雷克沙M900虽然不是更新的Type-C接口,但它的经典A口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设备,兼容性更强,应用更为广泛。 老规矩,通过小软件来进行个小测试,使用平台为联想拯救者Y9000P 2022笔记本电脑,常用的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为读取速度406.21MB/s,写入速度91.64MB/s,这个结果可以达到雷克沙官宣的读写速度。 而在更为保守的AS SSD Benchmark上进行测试,读取速度为370.52MB/s,写入速度为86.82MB/s,这个测试结果更加接近我们真实使用的表现。 最直观也最有说服力的,还得是在电脑上实际传输文件,此次以同一个电影文件做读写测试,文件大小3.9G,可以看到,传输文件读取速度为372MB/秒,写入速度87.9MB/秒。 可以看出,读写性能上,整个过程几乎是一条直线的,很稳!这个表现也很令人满意,读写速度也基本快达到官宣速度,总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日常存储数据是足够了。 此外,雷克沙M900还设计有一个挂绳口,我们可以把它挂在宝宝上,挂在钥匙扣上,防止丢失也方便携带,只是它并没有附赠挂绳,还得我们自行添置。 传输小结 综合来看,这只雷克沙闪存盘M900有着精致的材质用料,推拉式一体设计,外观设计也很有质感,读写速度能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全程高速拷贝,平稳传输不掉速,能够满足日常所需,也比较适合视频剪辑、摄影师等人群,256位AES加密,保护数据安全,也适合看片达人们哦!建议方面,增配一个挂绳可以更精致一点,不是吗?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4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10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百科 晒物 03-14 11:49

电脑做为新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数据存储就一直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软盘到硬盘,磁带,光碟,到现在的千兆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确实在不断的进步提升。尤其是现在网络的发达,让云存储慢慢抢了风头,本地存储或是移动存储好像变得不再那么的重要了。 但我认为,云存储固然有它的后发优势,而移动存储仍然在很多方面有它的独特优点。那今天我就入手了一款雷克沙128GB高速固态U盘M900,一起来体验下吧。 雷克沙 M900 128GB包装简约实用,剪开就可以取出来。 从外观来看,雷克沙 M900 128G采用钛灰色的设计风格,磨砂锌合金材质,不仅挺有数码科技感的,而且也更耐用。和目前主流的灰色笔记本电脑也是挺搭配的。做工也是相当的精致,很有质感。 U盘采用的是USB-A接口,这个接口是隐藏式的,采用推拉一体式设计,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纳起来,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要用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推那个LOGO标识,就可以把接口推出来。 并且雷克沙 M900 128G的外观也挺好看的,很有整体感。同时接口的兼容性非常好,不管是新老平台都能很好的兼容。当然,如果能再增加一个USB-C接口就更好了。 在背面还可以看到有一个挂绳的设计,这样的话放在钥匙扣上或是背包里加个挂件也挺好用的。毕竟U盘嘛,是随身携带情况比较多的东西。 雷克沙 M900 128G采用精选的高品质内存颗粒,读速可以达到400Mb/s,支持USB 3.1 Gen1接口的传输速率。 如此快的速度,简直可以媲美本地硬盘的读数,可以更方便的进行移动数码的读取。 平时我经常做一些视频,并且是在公司,家里两头跑。经常会有在公司未完成的项目就想带回家里可以继续做。如果上传到网盘的话非常的不方便,要反复的上传,下载。而且网速也是问题,虽然下载可以达到1000M,但其实上传才100M不到,也就是上传的速度不超过10Mb/s。 但有我U盘的话就完全不一样,128G的容量也完全够我临时存放几个项目的素材了。并且我无需反复上传下载,直接把所有的素材和文件放在U盘里面。回家后直接在U盘中进行项目再次编辑,简直不要太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雷克沙 M900 128G自带了256位加密的安全软件,如果我想在U盘里面存放一些敏感和私秘的文件,哪怕万一U盘丢失了,让别人家捡到,或是U盘临时让人借用了,就可以防止隐私泄露了。 买U盘送安全软件,厂家确实够贴心的,也算是为我们广大的用户省了一笔软件费用,也让我们使用更放心,更安心。 那我们现在就来体验下U盘的性能吧,直接复制一个大文件到U盘里面去再复制出来,从速度性能上可以看到,雷克沙 M900 128G的读取速度达到了360MB/s左右,和官方宣传的400MB/s还是相当接近的,说明雷克沙并没有夸大宣传。 而实际的写入速度也达到了85MB/s,约达到了800M宽带的下载速度 。虽然这个写入速度并不是很抢眼,但85MB/s的速度确实也是很快了。 那接下来上传业的测速软件,来看下雷克沙 M900 128G的性能到底有多强。Crystal Disk Mark是一款专业的磁盘测速软件,从结果来看,写入速度达到了91MB/s,而读取速度则达到了407MB/s。 再来看看TxBECN测速软件,结果和上面的基本一致, AS SSD Benchmark也是一款老牌经典的测速软件,从结果来看,也是差不多的结果。中间的误差主要是因为这些软件的评判着重点不一样,因此有一些差异。 在ATTO磁盘基准测试中,通过对不同数据块大小的读取和写入,记录下它们的速度性能。这个结果也是符合上面的跑分测试 。 总的来说,雷克沙 M900 128G外观精致,小巧,兼容性好,不挑平台。读写速度快,官方没有虚标,质量可靠,性能也很稳定,没有降速的情况出现。因此,虽然现在的网络存储也是好用,但在很多场景中,高速U盘还是无法替代的。还是要有一块U盘才行。那你们觉得这款U盘怎么样?欢迎留下你们精彩的评论。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4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109 去看看 <更多>

稀范数码 晒物 03-14 10:49

虽然说现在各种网盘和云服务层出不穷,但对于部分上班族来说,日常拷贝和携带文件还是会以优盘区为主。一方面是网盘不开通会员的话有速度限制,另一方面一些涉及客户隐私的资料不能上传到网盘,万一不小心泄露,可能背上官司。 我平常用的是雷克沙M900这款优盘,除了USB 3.1协议之外,我更看重的是它预装了加密软件,用它来存储数据更放心。 包装是简易的卡片式设计,黑色和金色拼接,U盘放在中间的塑料模具中。 背部标注有这款U盘的功能特性和制造商信息等。 U盘外壳以枪灰色磨砂质感的铝合金材质为主,推拉的部分拼接有亮面质感的PC材质,商务范十足。U盘的正面比较平整,方便推拉握持;背部设计成圆弧形过度,握持手感很不错。 金属材质的外壳不仅更显质感,同时还提升了U盘的抗震和防冲击性,降低内部芯片受损的概率。伸缩式的USB接口设计同样能够避免接口磨损,延长U盘的使用寿命。 U盘尾部预留有挂绳孔,平常可以搭配挂绳或者挂在钥匙上,防止丢失。 这款U盘采用高品质Flash存储颗粒,有64G和128G两个容量可选。我手上的这款128G版本的实际容量是116GB。 传输接口支持USB 3.1 Gen1高速协议,理论上大文件传输速度可以达到400MB/s。我平常用的笔记本接口也支持USB 3.1协议,刚好可以匹配发挥它的最佳性能。 通过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U盘的读写速度,在6.0版本中,连续读取速度是325MB/s,连续写入速度是89MB/s;在8.0版本中,连续读取速度是410MB/s,连续写入速度是89MB/s。与官方给出的读写速度差别不大,说明其性能符合预期。 接着再用AS SSD Benchmark进行测试,平均读取速度是387MB/s,平均写入速度是82MB/s。 实际从硬盘拷贝一个4GB的文件到U盘,速度可以保持在84MB/s;反向从U盘拷贝文件到硬盘,速度可以达到1.89GB/s。 拷贝一堆零散的照片文件,从硬盘到U盘的速度保持在72MB/s,反向从U盘拷贝到硬盘的速度保持在972MB/s。 对应到日常使用中,它的传输速度也完全够用。下班时候拷贝文件到U盘速度很快,再也不用担心出去的晚误了班车。回到家以后,可以直接在打开保存在U盘上的源文件,一般几百兆的源文件打开速度不会比在硬盘上慢太多,修改完以后直接Ctrl+S保存,也省的拷贝到电脑上修改完忘记覆盖U盘上的旧版本。 对于一些客户的涉密资料或者和客户签订的协议,可以通过它自带的加密软件进行加密保存。软件程序默认已经放在U盘中,名称叫做Lexar DataShield。第一次使用会要求设置密码,同时一定要录入密码提示,避免忘记。 软件界面也十分简洁,上面是受保护的文件,下面是计算机中的文件。可以直接在下面浏览到需要加密的文件,拖动到上方的加密文件栏,也可以直接从桌面或者文件夹里把文件拖过去,最后点击右上角的“锁定”就完成了加密。 被加密的文件直接打开U盘的盘符是看不到的,只能通过加密软件输入密码后访问。而U盘本身还可以当做普通U盘使用,其他文件不受限制。 一款用于办公场景的U盘必须同时兼顾传输速度和数据安全性,而雷克沙M900正是这样一款面面俱到的产品,加之商务风的颜值,枪灰色金属外壳搭配一体式推拉设计,让每一次拷贝数据都做到仪式感满满。最近《断网》电影正在热映,雷克沙也成为这部电影的联合推广伙伴,似乎再从另一个角度传递出这款U盘的特性,生而有速、无惧黑入!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4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109 去看看 <更多>

潇磊博客 晒物 03-14 10:19

优盘这种数码产品可以说是打工人必备的工具了,就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在使用上面这种速度的优盘呢?速度虽然很低,但价格便宜,日常办公也算是够用的。不过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数据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传输的量也越来越大了,就拿我自己来讲,用友财务软件一个账套要2GB,公司需要每日引入和输出做备份;我日常拍摄一张RAW照片就要50MB左右;视频剪辑对于4K 10bit 422 RAW格式的输出,这文件的吞吐量都十分巨大,如果还用16MB/S的优盘,效率实在太低下了,这款雷克沙M900的速度能达到400MB/S,可以说完全解决了我的刚需问题。 【外观初探】 雷克沙M900优盘使用了雷克沙标志性的黑金配色,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个包装设计的,看起来很有高级感。 包装正面用大号字标识出400MB/s的读取速度,简单直接,这就是它的亮点。反面的介绍则更详细一些,比如采用了USB3.1 Gen1协议,预装了AES加密软件,支持5年有限质保。 包装是一次性的,但建议拆了别扔,因为有序列号防伪码!包装里没有说明书,后来才知道说明书PDF文档已经存在优盘里了,OK雷克沙M900优盘登场~。 这款优盘外壳采用锌合金材料,表面质感冰冷细腻,LOGO处是PC材料,亮色和亚光色的配合相得益彰,很有科技感。 轻推LOGO处的三道杠,就能把USB接口隐藏或者推出,方便收纳的同时还能保护USB接口,尾端有一个指示灯,用来显示读写状态。 雷克沙M900的背面做了弧度处理,握持手感十分舒服,底部印着型号、容量、产地等信息。 对于我来说,优盘就跟手机和口罩一样,都是我每天外出必须携带的物品,优盘里存大量办公用数据,所以便携性是一方面,外壳的牢固性也同样重要,作为一个懒人,我通常是把优盘随手扔进包包里的,包内物品多的时候优盘会受到挤压,塑料壳优盘肯定不是我的首选啦,雷克沙M900就不会存在这种问题,无盖设计也好评~试想一下如果盖子在包里意外脱落,USB插头跟笔记本、手机剐蹭一下的后果......Emmm·。 【性能实测】 芯片无忧能查询到所使用的芯片是较为常见的建荣DM8261。 使用AS SSD Benchmark进行测试,实测写入可达86.66MB/s,读取可以达到395.4MB/s,连续测试3次,读写速率差距甚微,这速度非常优秀。 使用ATTO测试结果基本相同。 理论测试完全符合厂家宣传的数据,实际表现如何呢,这里我进行了文件拷贝的测试。单个38.8GB的文件读取速度可以达到388MB/S,整个过程里偶尔会触碰到400MB/S上限,速率很稳定。如果是零散文件的读取速度,那么肯定是会有较大幅度变动的,这从前面的ATTO测试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最大读取速度决定了它的读取上限,整体速度还是非常迅猛。 单个文件写入速度可达到87.5MB/S,依然十分稳定。 【特色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雷克沙M900到手你会发现它默认是FAT32格式的,也就是说最大的单个文件容量不能超过4GB,如果你要存储超过4GB的文件,必须要先格式化为NTFS格式。但是优盘里预装了产品说明书以及Lexar DataShield 256位AES加密软件,说明书可以删,但这个加密软件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所以你可以先把软件拷贝到电脑上,然后再对优盘进行格式化。 软件实用方法很简单,它是一个单独的EXE文件,不需要安装的。首次打开需要设置一下登录密码,然后就进入下图页面了。在这个页面里,你可以把你需要加密保存的文件直接拖拽到上方“我的受保护文件”里即可。 很多用户都会把优盘用在企业、单位的电脑之间,碰到病毒被杀毒软件误杀或者无法启动的话,你可以把受保护的文件进行备份/还原,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损坏丢失了。 总结: 或许很多小伙伴会在优盘和PSSD(移动固态硬盘)之间纠结,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你的存储需求不是特别特别的巨大,并且有每天携带辗转办公室和家之间,毫无疑问选择优盘,毕竟优盘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也更容易携带,PSSD除了大,你还得多带一根USB线多麻烦啊!在传输速率上,它不仅能够达到官方宣称的数据,而且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也十分可靠,再加上独有的加密软件能够有效保护数据安全,128GB款的才109块钱,综合下来体验很好,性价比不用我多解释了吧,值得无脑冲! 刚刚在抖Y看到新片《断网》上映了,天呐我的3大男神齐聚一堂! 三大影帝,暗网对决 电影断网 3.3日黑入大屏幕 Lexar雷克沙 担任联合推广伙伴 生而有速,无惧黑入 邀您一起观影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4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109 去看看 <更多>

歌布林 晒物 03-13 18:29

前言ヾ(≧▽≦*)o Halo~大家好!我是时不时就要出差的耀哥哥~这次也是在出差工作间隙,抽空给大家更新内容啦~ 耀哥哥我其实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上班,在换了现在这份时常要出差的工作之后,我给自己买了个姑且能用的32GU盘(实际只有28G容量),不知不觉,早已满掉了…… ▲这个U盘买了36块钱,个头小小,携带还算方便,可惜读取速度仅有130MB/s,写入速度更是龟速! ▲写入速度往往只有几MB/s,而且还不稳定,长时间使用的话还会发热特别厉害,比小米手机还“发烧”,经常温度烫手…… 就这样一个U盘,我实在是忍受够了……不仅容量不够,而且速度还慢,在领导电脑里拷贝资料的时候,傻站在边上的时间感觉更加漫长了…… ▲雷克沙M900闪存盘(128G版)的外壳采用了锌合金材质,时尚又耐用;搭载USB3.1 Gen1 高速接口,其读取速度最高可达400MB/s!写入速度未说明,但值得期待~ 接下来请各位随我一起,通过各种测试,看看它性能表现究竟如何吧~(想学习“U盘无损转NTFS”的朋友可以先往下翻翻哈~) 产品细节ヾ(≧▽≦*)o ▲雷克沙M900采用了U盘产品传统的包装形式,不过从正面可以看到产品大大的品牌logo以及容量大小(128G),此外还有产品特点:USB3.1以及400MB/s读取速度。 ▲雷克沙M900闪存盘采用了高亮PC材质融合枪色磨砂锌合金外壳,整体设计沉稳大气。其中PC材质部分为推拉模块,印有Lexar 文字logo,它负责控制USB口的伸缩。 ▲采用了推拉一体式设计,让雷克沙M900闪存盘更便于收纳,同时也不必担心会丢配件,比如U盘盖。 ▲在雷克沙M900闪存盘的背面下方,有着记录产品型号以及容量大小的铭文,其顶部则是设计独特的半圆形挂绳孔(可惜没有送挂绳)。 ▲(两张图片待拼图)换个角度看,尾部的半圆形挂绳孔确实是又大又容易穿,得买个挂绳了。另外一端则是藏着USB3.1的接口,枪色磨砂金属外壳确实大大提升了整体颜值。 ▲雷克沙M900闪存盘尺寸仅为71.5×22×11mm,重量也才28g左右,非常小巧轻盈,手感极佳。接下来该上机测试了嘿嘿~ 使用体验ヾ(≧▽≦*)o ▲耀哥哥我用的爱国者黑曼巴机箱前置两个USB3.0接口,我直接把雷克沙M900闪存盘插上,开始测试。 ▲可以看到其总容量为116G(U盘、硬盘实际容量与标称总有些许差距,这是计算单位以及其他空间占用所导致,正常现象。),出厂时默认文件系统为FAT32,这个文件系统是同时兼容Win跟Mac的。 ▲然而FAT32文件系统不允许传输超过4GB大小的单个文件,像一些游戏安装包、高清动作电影就没法放进来了,也是很烦恼的一件事情!那接下来耀哥哥我就简单教大家“用两行代码实现无损给U盘转换 NTFS !” ————支线任务:U盘无损转换NTFS———— Q:为啥要转成 NTFS文件系统 ? A:NTFS文件系统支持单个大容量文件,突破了FAT32对单个文件大小4GB的限制。所以我一般都会把硬盘、U盘等储存设备改为NTFS文件系统。 Q:怎么无损转换 NTFS文件系统 呢? A:如果U盘里空空如也的话,那么直接在此电脑下,选中对应储存设备,右键菜单中选择格式化,将文件系统设置为NTFS然后开始格式化即可。这样的方式简单快捷,缺点是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如果硬盘、U盘里面有大量文件,使用格式化自然是不行的。不过大家只需要按照我下面的步骤,最多两行代码就能无损转换(U盘、硬盘均适用)! ① win7或更旧系统的朋友们,在桌面按WIN+R打开运行窗口,在输入框处输入“CMD”按Enter,就会弹出CMD程序窗口。 而Win10及更新系统的朋友们,可以用上面的CMD程序,也可以用另一个PowerShell程序,具体进入方法如下图所示,在桌面左下角的Windows按钮上点右键,在弹出菜单选择WindowsPowerShell(管理员),就会弹出与CMD类似的蓝色窗口。 ②在程序窗口中输入:Convert G: /fs:ntfs。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你需要转换哪个盘,就将命令中的G改为对应的盘符,比如转换系统C盘,那就是Convert C: /fs:ntfs。正常来说,转换都是输入完命令之后,点一下回车就结束了。 ▲但是耀哥哥我这次就遇到问题了……按照反馈信息,我的U盘出现错误,需要再运行另一个命令来进行修复。 ③输入Chkdsk G: /f(这里同上,你需要操作的是哪个盘就用它对应的盘符将G替换掉),然后按Enter,稍等一会就完成修复,然后再运行Convert G: /fs:ntfs就大功告成啦! ————支线任务·完美达成———— 那么接下来继续回到测试环节~ 首先我用ChipGenius来检测雷克沙M900闪存盘的详细信息: ▲可以看到其支持的协议是USB3.2,比宣传的3.1还要高!另外主控是来自慧荣的SM3281BB,闪存颗粒是来自颗粒大厂 镁光的TLC颗粒,总体来说品质是相当不错的。 ▲接下来使用ATTODiskBenchmark来测试雷克沙M900的读写速度。可以看到在单个文件在128KB开始,读取速度已经突破 300MB/s,最高达到348MB/s。而写入速度也从64KB开始进入90MB/s的水平,最高达到了97MB/s,读写能力都非常强劲。 ▲最后用CrystalDiskMark继续测试读写速度,可以看到雷克沙M900闪存盘针对64MB大小的文件,写入速度已然突破了100MB/s,在150MB/s左右,而针对单个1g文件传输速度也很优秀,随机4K读写数据也非常不错。 测试数据非常不错,接下来实际传个文件看看~ ▲从电脑(SSD硬盘)中传一部大小1G左右的动作片到雷克沙M900闪存盘,仅耗时10秒钟,同时传输过程中速度极其稳定,完全没有忽高忽低的“过山车”现象。 ▲而从雷克沙M900闪存盘中传输文件到电脑(SSD硬盘)中,速度更是达到300MB/s以上!5秒钟就直接传完了,感觉太畅爽了~ ▲得益于锌合金外壳的设计,散热效果相当不错。即使长时间连续使用,雷克沙M900闪存盘的温度也不高,室温25°C下,温度也仅升高了5°C左右,这样不仅有利于稳定数据传输速度,同时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体验总结ヾ(≧▽≦*)o 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我觉得雷克沙M900闪存盘不仅颜值出众、便携小巧,其USB3.1协议及高质量 闪存颗粒带来高达300~400MB/s的读取速度以及90~150MB/s的写入速度给我带来“飞”一般 的体验。而其容量足有128G,用来存储日常工作文档也非常足够了,100元左右的价位,性价比特别高!非常推荐给日常经常携带工作文件的差旅人士,平时需要携带资料的学生党也非常合适哦~ 我是热爱生活的耀哥哥,这次分享就到此为止,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4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109 去看看 <更多>

耀哥哥的小理想 晒物 03-13 11:49

U盘作为一款经典的传输存储设备,基本是职场、学场人手必备至少一只,有需求就有市场,怎么选择一款经久耐用、传输效率、外观精美的U盘确实学问不少,看了看手中大大小小的U盘大概有个七八只,电子产品嘛更新迭代速度的迅猛,真是让人不得不来接受一下。U盘这个体积的东西,用好了是神器,用不好非常爱丢,被挤压容易碎,与PC衔接兼容性问题等,怀着兴致勃勃的心情,入了这款大厂的雷克沙M900 128GB USB3.1 Gen1 闪存盘。 【包装】 ▲雷克沙的产品包装一直都是给我非常有科技感的印象,U盘的传统风格包装,纸板加透明窗设计,本款容量为128G。封面中Lexar的英文LOGO,本款U盘型号M900高速闪存盘,接口协议USB3.1、传输速率为400MB/s。出厂预装了雷克沙高级安全加密软件。 背部核心性能了,USB 3.1 Gen 1高度传输协议,推拉式设计,预装256位AES加密软件,5年质保,及支持的系统,还有5年的质保,厂家的沟通信息等。 ▲果断拿掉包装,直接看U盘的外观,外壳为枪灰色金属材质磨砂工艺,搭配黑色的LEXAR手柄非常好看,正面的外观算机械和科技的双结合效果。按压U盘上方黑色面板向前推就会出现USB接口,而且是带点位固定的,不会自动回收。这个设计能有效保护好USB接口区域,还能使U盘的整体性更强。 ▲背面就是常规的参数及认证图标区了,背部弧线设计,整体金属感非常强,标注了U盘的容量、型号、传输协议等。 ▲雷克沙M900闪存盘顶部预设了一个挂绳点位,像这种体积的小东西真的是非常容易丢失,这个设计挂个手绳还是很有必要的。 ▲直接上机操作ing,这个颜色刚好与我的大机箱匹配,最高读取传输速率达到400MB/s,还可以向下兼容USB2.0。 ▲U盘标注128G,插入系统后,实际容量为116G,这是正常的,不是虚标哦。电脑采用二进制算法得到容量,基本用过存储设备的童鞋都比较熟悉。 ▲使用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这个软件也是出镜率最高的,进行1GB数据量的测试时,雷克沙M900 128GB USB3.1 Gen1 闪存盘的读取达到了421MB/s,写入为91MB/s,进行了两三次测试,这个数据为正常读写表现,非常稳定。已经超过了官方标注的400MB。 ▲使用TxBENCH主要测试SSD、HDD的存储传输性能,基准测试,进阶测试,数据清除等。雷克沙M900 128GB USB3.1 Gen1 闪存盘读取速率为420MB/S,写入速率为93MB/S表现依旧正常,与CrystalDiskMark基本一致。 ▲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读取速度做到了393MB/s,写入速度84MB/s,数据表现依旧是相差无几,发挥稳定,前前后后一共测试了将近10遍,U盘的表现稳定,盘身并没有发现明显过热,非常不错。 ▲上三图来点硬货,也是我们日常拷贝读写文件最直接的操作,在从电脑机械盘往U盘写入时,速率基本维持在60-75MB/s,读取到固态硬盘时速率稳定在290MB/秒,基本就是瞬间解决,读取到机械盘时稳定在80MB/s,非常的效率。 ▲雷克沙M900在插入电脑后会看到自带的加密软件LexarDataShield,这款软件为256位AES加密,针对MAC和Windows两系统,常规是128位,但是256位就更加难破解了。操作也是非常简单,打开后就是设置密码,最简单的数字就可以。加密后只能通过加密软件进行查看,这对于职场机密部门是真的有用哦。 【总结】 由于是主金属材质的外壳,其重量仅为28g,对比其他U盘后,第一感觉就是沉,有质感。 雷克沙M900 128GB USB3.1 Gen1 闪存盘全金属外观质感拉满,28g的净重手感相当有份量。经过对雷克沙多年的了解,从去年开始已经开始对攻某些品牌。综合性能使用下来,读写稳定,没有过热现象。看了断网后,果断立刻必须要对各种文件加密,避免某些东西破解了你的秘密。整体发挥稳定读写速率完全够用,最主要的就是性价比百元价格,必推款。 雷克沙(Lexar)64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3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79.9 去看看> <更多>

黑白 晒物 03-08 14:02

之前使用过雷克沙的NM760固态硬盘,价格不贵,但是性能稳定够用,至今还在服役。最近雷克沙推出了USB3.1接口的M900高速U盘,官方宣称读取速度最高可达400MB/s,并且依旧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作为许多人日常工作与生活必不可缺的工具,这款雷克沙M900究竟能不能胜任平时的办公拷贝文件或则剪辑时传输素材都呢? 开箱 包装以黑色为主色,顶部辅以金色点缀,正面印刷有产品的品牌、型号、容量等信息,通过包装的透明窗可以看到U盘的大致外观,接口协议和传输速度也在下方作了标识,背面则包含了质保、厂商等内容。 按照包装上的标识剪开,U盘的质感我非常喜欢,外壳采用了枪色磨砂锌合金材质,精美且耐磨,与印有LOGO的黑色推拉钮搭配,透着一股商务沉稳的气息。正面还有一颗小的指示灯,接入设备自动亮起。 推拉式一体设计,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将接口收进来,避免刮蹭和弯折,推拉位置有三道凸起的线条,推拉更加方便,细节处理到位。 背面过渡圆滑,边缘与底面形成一道弧形,拿在手上的感觉不错,并且一端加入了挂绳孔,方便挂到背包或则钥匙扣上。 使用 产品外观再好看,如果使用体验没有做好那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雷克沙M900在使用体验上便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使用了高品质Flash颗粒,保证了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再加上USB3.1 Gen1高速接口,读取速度最高可达400MB/s,使用CrystalDiskMark来测试U盘,可以看到几次测试的数据基本稳定,和理论数据基本一样,读取速度379M/s,写入速度93M/s。 ATTO读写能力测试结果显示,雷克沙M900在拷贝256KB以上数据级文件时读取速度稳定在300MB/s以上,写入速度也能维持在85MB/s以上。 AS SSD Benchmark测试的结果也基本一致,综合评分106分,作为一款日常使用的U盘算得上非常优秀了。 实际传输视频文件,从电脑传向U盘,传输速度基本稳定在80M/s左右。 从U盘传到电脑,速度基本稳定在350M/s左右。 工作中经常需要将文件和素材给市场同事进行后期编辑,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图片和视频片段,高效的文件传输速度大大提升了文件拷贝的速度,不用看着龟速传输干着急。 单从文件的传输上考核,雷克沙M900已经称得上U盘的尖子生,但它还有一项特色功能,那就是预装了高级加密软件。第一次打开U盘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加密工具软件,安装并设置密码就可以使用U盘的加密功能了。 文件加密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通过软件进行拷贝,没有密码就无法打开,不需要加密的内容则可以像普通U盘一样拖动。直观易用的软件界面支持批量添加、移动、转移、删除,还可以将加密文件备份至其他设备。 有了这个加密软件,不用担心U盘内容被恶意窃取,有效防止技术破解,以及重要文件被损坏、丢失和删除,数据存储更安全。 总结 雷克沙深耕存储行业二十余年,产品的品质毋庸置疑,这款雷克沙M900仅需百元的售价,在外观设计和使用体验上都可圈可点,并且耐温、耐冷、抗震、防冲击,配合加密软件,让我们的数据更加安全,特别适合职场办公及商务场合使用。虽然现如今的SSD价格也十分低廉,但U盘自身小巧便携的特性让它依旧难以被替代,非云端传输也更能保证信息的安全。 雷克沙(Lexar)64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3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79.9 去看看 <更多>

蒜皮小娱 晒物 03-07 17:38

序 U盘作为许多人日常工作与生活必不可缺的工具,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里。但随着技术与芯片多次更新迭代以及制造门槛的降低,各种杂七杂八的U盘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有速度极慢的、有对电脑兼容性极差的、有放包里一压外壳就开裂的、有用着用着数据就丢失的。入门的U盘到底应该怎么选?百元不到能买到怎样的产品?今天我用雷克沙M900这款U盘作为案例,给大家讲讲。 关于品牌 Lexar雷克沙品牌初创于1996年,作为国际高端消费类存储品牌,全球为数不多的存储巨头,雷克沙的产品从存储卡、内存、U盘及固态硬盘一应俱全,产品的质量与品质都处于存储行业的领先地位。 关于U盘的现状 速度慢 许多人手上的U盘、许多商家在售的U盘,速度可以称得上龟速,你看上图这个USB2.0的,每秒读取有16MB的速度已经算不错的了,我还见过2022年新买的U盘,读取速度小于10MB的。 U盘在市场普及20多年了,USB协议也好、使用的存储芯片也好,都已经经过了N次的迭代更新,差别最大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容量外,就是速度了。目前许多商家仍会把不达标的颗粒做成产品放在现在来卖,虽然价格便宜,但是速度上、安全性上就弱了许多。 质量差 拔U盘只把外壳拔出来的~ 拔U盘USB头断在电脑上的~ U盘放包里莫名其妙壳就破损的~ 数据突然自己消失的~ U盘突然识别不出来坏掉的~ U盘接口接触不良的~ 这一些案例大家身边都有过不少,甚至自己都经历过吧? 百元U盘典范:雷克沙M900 雷克沙新出的M900是一款USB 3.1 Gen 1协议的U盘,读取速度最高可达400MB/s是他最大的特点,我通过这款U盘给大家展示一下优秀的百元U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容量上,M900提供64G、128G与256G三种容量选择,作为日常文件传送、存储是足够使用了。 外观上,采用枪灰色磨砂质感的锌合金外壳,黑色部分作为推出与收入U盘的部分采用PC材质,整体设计能很好的抗震防冲击,外观非常简约商务,又有质感。 安全性上,M900出厂预装了雷克沙的256位加密软件DataShield,用户可以直接打开并设置好密码,就可以使用加密软件保护自己的文件了,从此U盘装一些重要的文件或是照片,就不怕因外借或意外丢失而泄露了,非常方便。 速度上,我手上128G使用CrystalDiskMark进行实测,读取可达423.2MB/s,写入可达90.6MB/s,读取略高于官方宣称的400MB/s。 而使用极其保守的AS SSD Benchmark进行测试,这个软件测试结果往往代表了日常实际使用的速度。实测写入可达85.8MB/s,读取可以达到384.7MB/s,速度也是非常优秀。 实际文件拷贝上,考虑用户大部分时候都是拷贝各种零散文件,我这里就不采用超大的单个文件进行测试了。这次测试是一个60G大小的照片文件,单个文件在60MB大小合计967个文件,读取速度在363MB/s左右,写入速度在85MB/s左右,这个表现十分优异。 雷克沙M900手感与速度上都让人满意,稳定性与安全性上也是大厂品质,关键是百元不到的价格,外观商务质感拉满,特别适合职场办公及商务场合使用,可谓是花小钱办大事。 总结 随着网络日渐强大, U盘的使用正逐渐在减少,但仍有不少工作与使用需求是离不开U盘的,这也体现了U盘在这些情况中的不可或缺性,因此速度快、品质好、商务范、稳定就成了买U盘的核心要求,建议大家在选择U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点。而那些有这样需求的用户,特别是职场人士,建议可以参考一下本文,看看你的U盘是否达标了,如果觉得不够安全、稳定的话,建议还是更换为宜呀。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雷克沙(Lexar)64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3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75.9 去看看 <更多>

飞帆飞帆 晒物 02-27 09:59

前言 这次是帮公司的设计师入手的全铝材质机身外壳的奥睿科快闪U盘,反正是公司报销一步到位选择了512GB容量。这次设计师看上了蓝色(Blue),正好借着机会白嫖拿来测试一下读写性能。 开箱 因为是公司采购,设计师老兄更在意外观设计,所以推荐了奥睿科UFSD(快闪U盘),型号:UFSD-X,容量:512GB,接口:USB 3.2 Gen1。 这个UFSD-X有五种颜色,我同事选择了蓝色(Blue)。 包装盒里就一份使用说明书、一个UFSD-X 蓝色的快闪U盘和一根挂绳(忘记拍了)。 其实单看奥睿科这个快闪U盘的做工还是不错的,全铝材质的机身外壳在质感上就很出众。 自购保护袋和挂绳 拼多多上买的保护袋,拿来装U盘还是不错的。 这个也是拼多多上买的挂绳,相比奥睿科自带的挂绳明显还是要粗不少,质感还是很厚实的。。 这个是用了自购加厚挂绳的奥睿科快闪U盘。 USB-A也是目前台式电脑主机(机箱)上和笔记本电脑上最通用的USB接口,在接口的通用性上明显要方便不少。 测速 用Disk Speed Test测速,连续写入:291.4 MB/s,连续读取:315.6 MB/s。 用AJA System Test测速,连续写入:245 MB/s,连续读取:271 MB/s。 用WTGBench测速,连续写入:293.3714 MB/s,4K随机写入:25.3334 MB/s,等级:Gold 3星级别。 用Parkdale测速,连续写入:292.0 MB/s,连续读取:348.8 MB/s。 用TxBench测速,连续读取:363.805 MB/s,连续写入:334.514 MB/s。 用CrystalDiskMark在(默认)下测速,连续读取:377.07 MB/s,连续写入:338.43 MB/s。 用傲梅分区助手的磁盘测速,连续读取:374.55 MB/s,连续写入:336.39 MB/s。 实测在奥睿科快闪U盘里下载系统镜像文件的速度还真不错。 总结 实测奥睿科快闪U盘读写速度还是很快的,跟移动固态硬盘结构并不一样,内部也不是闪存颗粒+SSD主控的方案。实测过拿来当下载盘也没出现过降速的情况,除了发热会有些明显之外并没有其它的问题。 奥睿科(ORICO) 移动快闪u盘USB3.2/Type-C学生办公电脑手机UFSD高速固态优盘 【快闪U盘】USB3.2接口-殷枫红 【512 G】 京东:¥654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02-23 12:19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过了一年,兔年万象更新,日常随身EDC装备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移动存储。普通U盘速度慢,固态硬盘体积比较大,所以我选择了奥睿科UFSD-J 快闪U盘,体积小速度快随身携带最好不过。 奥睿科UFSD-J 快闪U盘总共有3种颜色,分别是商务黑、枫叶红、深海蓝,有USB、Type-C两种接口可选,容量具有64GB、128GB、256GB、512GB四种可选。新年大吉大利所以我选择了喜庆的枫叶红512GB。奥睿科UFSD-J快闪U盘依然采用奥睿科传统的白蓝配色长方形纸盒包装,正面印有品牌LOGO和各种参数信息,中间印有U盘图片,整体比较简约时尚。 握住把手抽出包装内胆,即可看到红色的U盘,另外还有一份说明书和一根黑色挂绳。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红色长方形设计,迷你集装箱造型非常酷炫,正面采用白色油漆印有奥睿科的英文Logo,最右边还设计有挂绳孔。 采用了无缝的一体成型合金外壳,外观时尚的同时经久耐用,很有安全感。 U盘盖采用抽取方式打开,盖子不松不紧恰到好处,金属USB接口上面印有U盘型号与容量信息。 为了便于收纳,可以将挂绳穿入U盘,这样可以挂在显眼的地方防止丢失。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带盖无缝式纯金属外壳设计,坚固耐用能较好的保护数据,防尘、抗撞击。 纯金属USB接口大小适中,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插拔不紧不松恰到好处。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插入台式电脑后立马被识别出来,其可用空间还有476GB。 U盘兼容性比较强,无论是Mac、Windows、Android操作系统都能正常识别使用。台式机、笔记本、投影仪、电视、路由器都可以使用。 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支持USB3.2Gen1高速传输协议,使用CrystalDiskMark软件进行测试,读取速度达到了396.53MB/秒,写入速度352.73MB/秒,比普通U盘速度要快很多,用来作为随身存储非常不错。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读写速度与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结果接近。 最后我们测试一下奥睿科UFSD-J快闪U盘传输的稳定性,准备一个20GB的大文件直接拷贝到U盘,如下图所示文件传输过程中速度基本保持一致,传输速度图形呈一条直线只有非常细微的波动,无论看高清电影还是玩游戏都不会因掉速而出现卡顿。 得益于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的全金属集装箱式大面积散热棱条,现在冬天在长时间拷贝数据时外壳温度也只有30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保证良好的散热。 采用潮酷集装箱式外观设计的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拥有比固态硬盘更小的体积便于随身携带,比普通U盘更快的传输速度,散热良好传输稳定,拥有不错的性价比,如果你也需要一款开年大吉大利的EDC存储装备可以考虑入手体验一下,新年用红色好运自然来!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Type-c-深海蓝 【256GB】 京东:¥339 去看看 <更多>

啥都没有 晒物 02-13 16:09

前言 大家好,我是噩梦飘雷~ 我自己对SSD、U盘之类的存储类数码产品一直挺有兴趣的,年前自己在小黄鱼入手了一枚DIY的32G SLC U盘,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测试结果,虽然极限读写速度不算快,但是SLC颗粒写入数据不掉速这个优点是真的舒服: 文章发布后,评论区有很多小伙伴提醒我说,这种DIY U盘因为颗粒来源和焊接工艺没有保障,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也就只能当玩具玩玩,无法保障数据安全。我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也确实出现过U盘PCB板受到导热垫挤压就掉速的诡异bug。 这块DIY的32G U盘加上外壳的价格也要达到百元以上了。出于好奇,我决定再入手一块同价位的大厂U盘再来详细测试,看看能有什么性能表现。 在京东看了看,百元左右的大多数U盘都已经有人测试过了,感觉再花钱买来测试就挺没意思的。正好看到雷克沙新上了一款M900 U盘,128G的版本最高读速为400MB/s,价格只有109元,而且貌似还没有其他人测试过,完美符合我的需求~ 以下为这块U盘详细的测试过程,没耐心的同学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的总结部分阅读。 外观一览 ▼雷克沙M900的外包装采用了黑、金配色,拿在手上有点沉甸甸的感觉,还没拆封就感觉挺扎实的。正面醒目地标识出了400MB/s的读取速度,简单明了,非常吸睛。 ▼雷克沙M900的背面包装说明更加详细,U盘采用了USB3.1 Gen1协议,预装了AES加密软件,支持5年有限质保。 。 ▼雷克沙M900采用了推拉式一体设计,外壳为金属材质,金属坨坨爱好者表示狂喜。推拉按钮为两面塑料材质,Lexar雷克沙的logo非常醒目。 ▼其实我觉得这种推拉式的设计最适合工作使用了,一方面可以避免搞丢U盘帽,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保护Type-A接口,避免磕碰、承压等情况对其造成损伤。 ▼U盘尾部有挂绳孔,可以穿在钥匙上随身携带,也可以拴上一些醒目的饰物,避免一不注意就找不到了。 ▼合金外壳的做工非常细腻,轮廓边缘都做了倒角,抵近观察也看不出什么瑕疵,手感真心不错。 总得来说,这块U盘的外观和手感没有可挑刺的地方,我们还是将重点放在接下来的性能测试吧。 简单测试 测试平台: 系统:Win10 专业版 21H2 CPU:AMD Zen3 5600X 主板:华硕 B550-XE SSD:Intel 傲腾 900P 480G 内存:英睿达铂胜 DDR4 3600 8G*4 ▼我入手的这块雷克沙M900,官方标称容量为128G,在Win10中显示的可用容量为116G,出厂为FAT32格式,兼容Windows和Mac系统。 这倒不是厂商虚标,这其实是因为绝大多数存储厂商在标识容量时,是按KB、MB等10进制来计算的,而Windows在系统中是按KiB、MiB的2进制来计算的。是计算方式的不同,造成了U盘在Windows系统中显示的容量不同。 ▼雷克沙M900中默认自带了Win和Mac平台的AES加密软件,并且还有关于该软件的电子版多语说明书,这个我们等进行完性能测试之后再来试试。 主控与颗粒 ▼ChipGenius的数据库貌似有些陈旧了,感觉读取出的数据不太准,比如这里将雷克沙M900的主控识别成了慧荣SM3281BB,并且将闪存颗粒的容量识别成了2GB,这个结果应该是有问题的。 ▼使用最新的AIDA64可以看到,雷克沙M900的主控实际为慧荣的SM3282,可以提供超过400MB/s的连续读写速度。 ▼颗粒料号为MT29F512G08EBLCE,经查询为美光96层TLC闪存颗粒,单颗容量64GB。 CrystalDiskMark测试 ▼CrystalDiskInfo无法识别出雷克沙M900,因此只能用CrystalDiskMark直接来进行测速了。因为FAT32格式最多仅支持4GB大小的单个文件,为了保险起见,我在这里将雷克沙M900格式化为性能更强一些的NTFS格式来进行测试。 CrystalDiskMark的测试结果显示,雷克沙M900 128G的顺序读取速度420.6MB/s,顺序写入速度93.17MB/s,完全达到了厂商宣称的速度水平。同时,4K随机读取速度达到了12MB/s,在U盘中也算是不错的水平了。 AS SSD Benchmark测试 ▼CrystalDiskMark默认显示的是多次跑分的最高成绩,而AS SSD Benchmark使用的测试算法略有不同,且测试结果显示的是平均成绩,正常情况下跑分会比CrystalDiskMark略低一些。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雷克沙M900的顺序读取速度为384.24MB/S,顺序写入速度为87MB/s,与官方标注的速度差不多,但是依然是很不错的水平。另外,测试显示4K随机读取速度为12MB/S,这倒是与CrystalDiskMark的结果没啥出入。 ATTO测试 ▼ATTO磁盘基准测试的结果如下图,可以看到当文件大小在512KB以上时候,雷克沙M900已经完全进入了读写稳态。 简单测试总结 经过简单测试,雷克沙M900的顺序读写速度确实与厂商标注的一致,即400MB/s读速、90MB/s写速。 400MB/s的读速已经是百元价位的大厂128G U盘里最快的一档了,基本已经达到了USB3.1 Gen1理论速度的极限,大部分的固态U盘也不过就是这个水平而已。 至于这块U盘90MB/s的写入速度虽然不如固态U盘快,但是毕竟雷克沙M900价格也是要比同容量的固态U盘便宜不少,这一点也没啥可指摘的,毕竟小黄鱼上很多DIY的MLC U盘的写入速度也就在百兆上下~ 就我自己而言,U盘的读写速度只要不虚标就成,更关心的是大容量文件写入时是否会产生掉速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块U盘继续进行全盘读写的压力测试。 全盘读写测试 HD Tune测试 ▼首先用HD Tune做了一次118750MB的全盘读写测试,可以看到读写曲线非常平稳,并无较大波动,读取速度在400MB/s左右,写入速度在90MB/s左右,在测试的过程中并未发生掉速现象。 urwtest测试 ▼urwtest是通过全盘写入、读取(校验)来检测U盘是否扩容的一个小工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直观地测试出U盘的实时和平均读写速度。在urwtest的检测中,雷克沙M900的全盘平均写入速度为87.31MB/s,读取速度为386.32MB/s,同样并没有发生掉速现象。 Win10读写测试 ▼使用软件进行两次全盘读写测试后,接下来我准备了一个装有22个视频文件的测试用文件夹, 文件夹体积达到了115G,用来模拟U盘读写时的真实场景。 将这个115G的文件夹写入U盘: 可以看到速度是一条极其平稳的直线,在实际写入中同样没有掉速,真的是太稳了,有这个性能还要啥SLC U盘呢。 ▼再将这个115G的文件夹复制到电脑上: 读取速度稳定在380MB/s附近,速度同样几乎是一根直线,异常稳定,好得很。 压力测试总结 经过实测,雷克沙M900虽然使用了TLC闪存颗粒,但是依然和使用了MLC、SLC等颗粒的U盘一样,实现了全盘读写都不掉速的华丽表现,说明这块U盘的主控调校是很优秀的,同时使用的颗粒质量也很棒,盲猜用的应该是精挑的颗粒。 温度表现 手头没有测温枪,因此这次只能用手触摸来测试体感温度了。 雷克沙M900在几轮全盘读写测试过程中,用手触摸金属表面,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升高,顶多也就是和人体温差不多的样子。 金属外壳对于U盘散热还是很有帮助的,雷克沙M900的温度表现相当出色,可以有效避免在高负载写入时,因为U盘过热而导致降速,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体验。 安全软件测试 职场人士对于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都有要求,现在最重要的性能测试已经做完了,接下来我们来尝试一下雷克沙附带的U盘安全软件Lexar DataShield。 ▼根据电子版说明书,直接双击U盘中出厂自带的exe文件,创建密码后即可完成加密软件的安设置。 ▼密码设置完成后,再次打开加密软件,输入刚才设置的密码即可进入软件。 ▼软件的界面很简单,不过加密性能很强大,支持256位AES加密。 ▼直接向软件内拖入两个视频文件试试,完成加密后,直接打开U盘是看不到加密后的文件的。 ▼进一步探索一下,将文件夹设置为显示隐藏文件,可以看到一个名为.LexarDataShield的隐藏文件夹 ▼打开该文件夹可以看到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文件,修改后缀名后同样无法打开。说明雷克沙的这款安全软件并非仅仅只是给文件添加个访问密码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有加密作用。 单独的加密功能其实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机密泄露的安全隐患,意义非常重大。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机密文件、重要素材都可以放心保存在里面,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 最后 雷克沙M900 128G这块U盘的详细测试结果总结如下: 1.性能方面 连续读取速度在400MB/s左右,连续写入速度在90MB/s左右,基本达到了厂商官宣的速度水平,并且可以达成全盘写入不掉速的成就,稳得很。 另外,4K随机读取速度也达到了了12MB/s左右,比普通U盘强得多,应对碎片化的小文件也更加游刃有余,用来做WTG系统盘也没啥问题。 2.温度方面 温度控制表现极佳,即使在高负载的全盘写入测试中,U盘的发热量依然较小。 3.加密性能 出厂自带安全软件,可以实现256位AES加密,数据的安全性有保障。 总的来说,这是很棒的一款U盘,金属外壳手感极佳,自带加密软件,并且在容量、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性价比很高,非常推荐入手。 雷克沙(Lexar)64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3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75.9 去看看 <更多>

噩梦飘雷 晒物 02-13 15:59

这两年U盘市场卷得太厉害了,不但大容量U盘越来越便宜,而且读写速度也有了惊人的提高。 回想2014年,USB 3.0的U盘刚有普及之势,许多人的U盘还是16G或32G,买64GB容量的都很少。我为了一块128GB的U盘,硬是从伙食费里抠出三百多,拿到手后兴冲冲做了读写测试——读速接近100MB/s,日常拷贝在30~80MB/s之间浮动。这个速度已经让人很兴奋了。 现在到了2023年,我入手了下面这款128GB的雷克沙M900高速U盘。它的读取速度居然超过了400MB/s,而且在实测中,能够保持全速不掉,数据传输非常稳定。再看价格,同样是128GB的容量,一百块就能到手了 。 不仅读速又快又稳,这款U盘还有小巧耐用的优势,全金属锌合金外壳的设计,颜值和手感兼具,尾部可穿挂绳,外出携带不易丢。 此外,它还做成了可以保护U口的推拉设计——用的时候轻轻一推,不用时缩回插头,非常方便;U盘内预装了专业的256位AES加密软件,即使U盘遗失,也不会泄露隐私数据,特别适合保存商务办公、科研学习等私人资料。 容量不变,速度翻了4倍,价格降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八九年前谁能预测得到?下面,笔点酷玩就为大家做一个全面的测试,希望能够有U盘选购需求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 包装与亮点 从包装正面看,这款U盘的全称是雷克沙JUMPDRIVE M900 USB3.1高速闪存盘,为方便起见,下文称其为雷克沙M900高速U盘。 包装正、背面罗列产品亮点,包括USB3.1 Gen的高速传输标准,400MB/s的读取速度,128GB的容量,以及自带256位AES加密软件。质保5年。 外观设计与细节 雷克沙M900高速U盘的锌合金外壳表面质感非常细腻,颜色浅灰偏棕,哑光色泽温润,与印有LOGO的黑色推拉钮搭配,优雅感不请自来。 与略呈平面的正面不同,雷克沙M900的背面较为圆润,两条长边的侧面过渡呈现了优雅的弧线,加上细腻的金属质感,这款U盘的握持手感相当高级,各位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尝试一下。 在缩回USB插头的状态下,它的U口一端是平的,可以直立起来;相对的尾部做成了一个斜面,你可以上图查看细节。这个设计非常巧妙,从正面看不到尾部的挂绳孔,整体美感进一步加强。 初始化与预装加密软件 下面实测U盘性能。初次使用,直插电脑机箱USB口即可直接识别到U盘,从系统磁盘管理界面可以看到这款128GB的雷克沙M900实际可用容量约为116.03GB。 上次接触加密软件还是几年前入手移动硬盘的时代,这次居然在U盘上碰面,着实令人感慨。这款256位AES加密软件Lexar DataShield也是由雷克沙出品,直接双击exe文件运行,初始化设置加密密码之后,即可自由存取私密文件。 软件界面直观易用,支持批量添加、移动、转移、删除,还可以将加密文件备份至其他设备,一旦因意外丢失所有U盘数据,可以使用Lexar DataShield轻松恢复,再也不用担心数据全毁了。 我平时用台式机居多,偶尔出差会带上笔记本,大容量U盘可以承担多台设备间的文件传输和临时备份所用,这台华为MateBook 14 2020轻薄本右侧有2个USB3.1 Gen1接口,刚好与雷克沙M900的高速传输协议相匹配。 使用CDM进行常规读写测试,结果如下:连续读取速度果然达到了400MB/s,甚至超过了420MB/s,确实强悍。 TxBENCH的测试结果也可以作为参考,同样测得超过400MB/s的连续读取速度。 软件跑分主要看“极限值”,仅供参考。想要知道U盘的传输稳定性,日常环境拷贝数据一试便知。 以如下截图为例,将8GB左右的文件从雷克沙M900高速U盘拖拽到电脑主板的SSD上,实测速度曲线近乎一条直线,稳稳地保持在380~395MB/s之间,整个拷贝过程没有任何掉速的情况,非常稳定。 写在最后 这两年总有人说:“U盘大势已去,必将被PSSD(移动固态硬盘)淘汰”。对此我不敢苟同。 别忘了,只要你做成了移动硬盘,不带线啥也干不了,拖着一根线累赘不少;而且固态硬盘发热量大,一旦过热就会降速,如果想要加强散热,要么塞入风扇体积臃肿,要么增加导热金属,导致重量更沉。同样读写若干GB的数据,很显然小巧轻便的U盘更好用! 像雷克沙M900这样的高速U盘,400MB/s的稳定传输已经可以持平不少PSSD了,再辅以加密软件保护隐私,U盘完全可以和PSSD打个平手。这还没算上价格——固态移动硬盘再降价,也要比U盘贵几倍,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又快又稳的高速U盘将会越来越多,你跟我说U盘会被淘汰?五年后再说吧! 好啦,这篇U盘测评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笔点酷玩,我们下期再会! 雷克沙(Lexar)64GB USB3.1 Gen1 U盘 M900 读速300MB/s 枪色磨砂质感 推拉一体式设计 京东:¥79.9 去看看 <更多>

笔点酷玩 晒物 02-07 15:29

我是一枚数码爱好者,日常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U盘,作为一个见证了U盘发展史的人(不小心暴露了年龄),我使用过不同的U盘品牌、型号多达数十个,从最初1.44MB的软盘,到8MB的U盘,到后来大容量GB级别的U盘,到现在速度更快的快闪U盘,容量在不断几何级别的攀升,体积也在不断变得更加小巧,而价格却在一路断崖式的下降,到现比白菜还便宜的价格真的是入手的手时机,当然这是时代和科技进步的结晶,也是国产存储雄起的原因,让大家都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ORICO作为一家专业从事USB外设产品研发生产的的品牌,多年来专注在外设产品上深耕,以过硬的品质和超高的性价比获得不少用户的认可,我也一直是O家的忠实用户之一,所以今天再次为大家带来一款刚上手的新品——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上手体验,本次入手直接上顶配512GB的容量。 ORICO 家的包装风格还是那么一致,这款集装箱UFSD快闪U盘也不例外,白蓝色彩配上高清大图,还有全英文的印刷,真的是洋气十足, 512GBG容量和USB3.2 Gen1传输标准的贴纸是另外贴上。 背面印刷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这款集装箱UFSD快闪U盘有三款颜色和不同的容量可供用户选择,并且有A头和C头两种接口类型适合不同的设备使用,如果是传统的电脑可选择A头,如果是手机、平板或是苹果笔记本用户可选择C头,支持的传输速率标准为5Gbps,转换后大约为5000MB/s, 当然,这是理论传输速度,实际使用的传输速度离理论传输速度会有一定差距的。 包装内部保护的很到位,厚厚的海绵把U盘稳稳地固定在中间, 完全不用担心运输过程中会有磕碰损坏U盘的情况。 这款装箱UFSD快闪U盘配送了一根挂绳,方便用户可以拿取U盘或者挂起来方便查找, 如果是用来挂在钥匙扣上面的话就显得单薄了些,还不如直接用金属的挂钩或者项圈牢固。 这款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的外型辨识度很高,新潮的集装箱设计意就是大容量空间把你的数据完整收纳,采用的是金属CNC一体成型设计,比一般的U盘稍重,但质感和美感十足,金属外壳光是制作外壳就不少的工序,且金属的外壳也有有利于利用传导帮助U盘高速读写时产生的热量。 U盘的接插头都比较脆弱,所以厂家很贴心的设计了帽盖加以保护,轻轻向上一推把帽盖拿下来就可以使用,不过,帽盖没和U盘是完全分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大头虾的人很容易就会丢失,如果改成防丢失设计会更赞。 传统USB插头,这种插头使用的范围比较广也比较方便,当然C口的设备也不是不能用,苹果笔记本电脑、平板或手机等C口的设备只需要加一个扩展坞或者是C转A的插头就可以了。 U盘的尾部配备了个挂绳孔,可以穿挂绳或者小项圈,当然直接无视使用也是可以的。 或者找个小项圈把U盘挂在钥匙串上事带着走,这是我目前使用的方式,这样使用就不用担心忘记带U盘了,但是钥匙串必须放在包包里,不能挂在裤腰带上,不然U盘的帽盖或U盘什么时候丢了都不知道。 A头的设计还是挺方便的,毕竟大部分人的电脑都有这个接口,往电脑上一怼就能用,使用上和普通的U盘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只要是地球人,基本上都知道使用方法。 这款ORICO的装箱UFSD快闪U盘使用的是USB3.2 Gen1的传输规格,当然也是向下兼容USB2.0的,但如果要发挥它的性能,最好是插在电脑的USB 3.0接口上。 首先验明一下U盘的主控等相关信息。利用ChipGenius和ChipEasy等软件能够测出U盘的容量等相关信息,但强力深度检测也未能测试出主控的型号,估计可能是软件数据库过于陈旧,软件作者没有更新主控芯片的数据导致,不过一般用户也不需要考虑使用使用存储颗粒或主控的问题。 是牛是马,拉出来溜一溜便知,在WINDOWS平台测试一下这款ORICO的装箱UFSD快闪U盘的读写情况如何。 AS SSD Benchmark中读取的速度为390.27MB/s,写入速度为304.15 MB/s。 ATTO中写入速度峰值334.64MB/s,读取速度391.27 MB/s。 CrystalDiskMark读取速度409.68 MB/s,写入速度达到349.54 MB/s。 TxBENCH读取的速度412.883 MB/s,写入速度更是达到了356.213 MB/s,在几款测试软件中的数量最高。 几款测试软件的数值都非常接近官方标称的速度,官方的宣传并没有虚标,甚至个别测试软件测试的速度比官方宣称的还要高,看来官方还有点保守了。 大容量单文件测试,单个13G的文件写入U盘,用时55秒,平均速度239.5 MB/s,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连续多个大文件测试稳定性,在50G大文件的连续写入的情况下,速度仍然能够稳定在200 MB/s左右,并没有明显的波动或掉速的情况,稳定性也完全OK。 MacBook Air M1版的测试环境,U盘的写入速度为301.9 MB/s,读取速度为341.4 MB/s,也是非常不错的表现。 连续多个零碎文件写入测试,文件共276个,容量为23.72GB,写入的时间不到4分钟,速度仍然非常稳定。 发热量大是很多快闪U盘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长时间读写的情况下,快闪U盘会严重发热,用手拿U盘都觉得烫手,甚至无法拿在手上,如果无法得到有效散热,U盘就会因高温而出现掉速甚至停止工作或烧坏的情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写入后摸摸U盘,表面也是只有轻微的温感,测试表面的温度为38.2℃,集装箱金属外壳的设计散热效果杠杠的。 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的使用场景其实还挺多 ,能够完全兼容传统的电脑接口,也完美适配Windows、MacOS、Android、IOS、Linux等不同的平台和设备,即使接口有点不太一样也完全能用,只需要一个扩展坞或者转接头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利用这款U盘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手机用户可以利用这款U盘进行数据迁移或备份珍贵的手机照片和视频,解决手机空间容易不足的问题,摄影爱好者可以进行照片或视频中转交换,数码达人可以利用WinToGo等工具制作在U盘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带着走,运维人员可以装入海量的软件工具方便设备维护……U盘的使用范围变得无限的大。 总的来说,这款ORICO集装箱UFSD快闪U盘让我非常满意,小巧的体积,精致的造型,超大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超快的速度,稳定性和散热效果也非常赞,让我工作起来得心应心,不用担心容量不够、传输数据漫长等待以及长时间使用发热掉速的问题,并且拥有五年只换不修的越长质保,让你使用起来无后顾之忧。 美中不足的是,帽盖和U盘之间的贴合度不是那么高,有一轻微的缝隙,并且帽盖没有防丢失设计,使用过程中容易丢失帽盖,如果这两方面都能进一步改进,那就是完美了。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USB3.2-深海蓝 【512GB】 京东:¥65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视角 晒物 02-03 10:29

前言 对于需要经常用到存储介质的办公一族来说,U盘因为自身体积小巧已然是不可或缺而且便捷好用的工具,能够在便捷和存储需求间有个更好的平衡,如果不需要大容量存储的话,U盘相较于移动硬盘来说还少了一根“小尾巴”,在日常使用当中能够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这次选择的U盘产品是奥睿科新推出的高速U盘J系列,主要是非常喜欢这种“集装箱”的外观设计,盘体的外壳材质为合金工艺,具有非常不错的质感,搭载的UFSD技术,这项技术主打的产品性能就是保持高效传输速率同时稳定不掉速,接下来就更具体的了解下吧。 外观细节 产品的包装盒是蓝白的主配色,这也一直是奥睿科自家风格元素,正面可以看到U盘的外观图示,同时在旁边标注有256GB的贴纸,盒子的侧面则是功能特色和生产信息简介,这里就不展示了▼ 包装内里的配件并不多,有U盘本体,防丢绳和一份纸质说明书,配送的挂绳能够起到很好的防丢保护作用▼ 这次选择的红色,新年寓意:红红火火,奥睿科这款U盘的外观设计很方正,引用了“集装箱”的设计理念,同时这种棱条式的设计还能起到高效的散热效果,正面还可以看到ORICO的品牌Logo和UFSD标识,外壳材质是合金的用料,整个盘体很具质感,三围体积:70.2*21.9*9mm,日常方便携带▼ 从U盘的侧面看其厚度控制得也很不错,日常拿持没有违和感▼ 在U盘的尾部没有过多的装饰设计元素,只保留了一个挂绳穿孔,套上挂绳后能够起到很好的收纳防丢作用▼ U盘支持USB-C和A口两种规格可以选择,用户可以根据日常使用的设备来选择的接口规格,这次我选择的是USB-A接口,盘体上盖是分体式设计,紧固度不错,并没有很松垮的那种感觉▼ 之前入手过奥睿科的硬盘底座,同样也是“集装箱”式的外观设计,两者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U盘还是蛮小巧的,不过从外观颜值来说还是蛮不错的▼ 体验测试 接下里进行实测,配置如图,搭载有USB-C3.2 Gen1高速接口▼ 256GB的容量按1024字节换算,实际238GB的容量属于正常,U盘默认为exFAT格式▼ 使用AS软件测试读写的性能,空盘实测读取382.58MB/s,写入293.52MB/s,读写的数据表现还是很不错的,UFSD技术也确实让U盘性能有了质的提升▼ 接着再来看ATTO基准测试,成绩也非常不错▼ 作为我们用户来说U盘在使用当中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通过前面的软件测试可以看到奥睿科这款U盘的传输速率是非常不错的,搭载的UFSD技术能让U盘保持高效传输速率同时稳定不掉速,这里就使用40GB的大体量文件来进行测试,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写入的整个过程一直都维持200MB/s以上的传输速率,读取速率最低也同样维持在200MB/s以上,整个传输过程中也没有出现掉速的情况,日常使用中不用担心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掉盘的情况,约2分钟时间就将40GB的文件传输完成,日常使用当中可能很好会涉及到几十G大体量的文件传输,更多的是小体量文件的传输存储,这样的高效率传输可以更好的节省时间成本▼ 通勤使用不传输大体量文件的话,我一直觉得U盘优于移动硬盘,更重要的是因为体积小巧日常可以随意的将U盘放置在收纳包里面,随拿随用,没有“小尾巴”▼ 最后总结 这次入手奥睿科这款J系列U盘,整体还是非常满意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传输速度快捷高效,同时稳定不掉速,盘体的发热量,特别是在传输大体量文件的情况下稳定性是相当的可靠,高效的传输速率能够节省时间成本,“集装箱”的外壳设计结合合金材质,盘体有着非常不错的质感和手感,还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散热效果。 谢谢观看,完...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Type-c-深海蓝 【64GB】 京东:¥199 去看看 <更多>

fengpan584 晒物 02-02 09:29

作为一位上班族也是摄影爱好者,日常需要及时存储拍摄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也需随时快速地访问编辑文档文案等内容,因此移动存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信息传递还是数据存储,对存储设备的要求是便携性足够高和传输速度足够快。目前移动存储设备主要是移动固态硬盘、移动机械硬盘以及U盘,特点各不相同,读写速度也有不小的差异,移动机械硬盘对使用环境有一定的限制,相较于移动固态硬盘,U盘除了在体积重量方面更具优势外,物理接口与机身是一体的,无需携带独立数据传输线,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金属材质无缝外壳,最大容量为512GB,标称最大读取速度可达411MB/s,接下来分享正在使用的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看下它的实际性能表现如何。 外包装盒子采用奥睿科一贯的蓝白双配色设计,盒子正面印有U盘的设计图案以及功能特点,比如支持USB3.2Gen1协议以及读速可达405MB/s,包装盒背面是规格参数信息,U盘提供五年质保只换不修的售后服务。 包装盒子内含有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本体,一条挂绳以及一本使用说明书,可以将挂绳拴在U盘上防止丢失,这款目前共有三种配色版本可选,分别是商务黑、枫叶红与深海蓝,这次选择的是深海蓝配色版。 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了集装箱元素的外观造型设计,外壳表面布满规整的凹凸纹理,让其在触感视觉上充满层次感,工业风的外观搭配深蓝的配色,给人一种潮流时尚的感觉,辨识度很高,从收纳袋中便能一眼就辨别出它。 外壳为一体式的铝合金材质,金属材质的外壳散热效能更高,坚固性更好具有良好的抗震耐摔的性能,外壳设计较为简约,正面仅印有品牌与型号信息,并没有容量版本等信息,机身尺寸为70.2*21*9mm,重量为50克,握持在手中不算重。 在存储容量方面,这款U盘目前共有64GB、128GB、256GB、512GB四种容量规格可供选择,假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大容量的版本,足够充裕的空间可存储更多的高清视频图片等数据,当然,为了数据安全也要定时备份重要内容。 这款U盘拥有两种物理接口的版本可选,分别是USB-C接口与USB-A接口,两者硬件配置与价格均为一致,由于U盘更多用于电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因此选择了USB-A接口的版本,USB-A接口对各类电脑设备的兼容性更好。 假如U盘是常用于手机平板或者轻薄笔记本电脑上的,尤其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为了实现轻薄机身的设计,取消了USB-A等常用的数据接口,那么建议选择USB-C接口的版本,无需转换头或扩展坞等配件就能直接接入电脑设备。 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接口支持USB 3.2Gen1传输协议,理论传输带宽可达5Gbps,理论最大传输速度为550M/S,而厂商给出的参考读取速度可达411MB/s,而写入速度能达到353MB/s,单从U盘读写速度来看比移动机械硬盘更高。 U盘的实际可用容量为476GB(512GB版),初始文件系统格式为exFAT,相比常见的FAT32文件系统格式,exFAT支持大于4GB的数据文件,同时比NTFS 文件系统格式同时对设备的兼容性更好,安卓系统兼容exFAT文件系统格式。 手机平板可直接通过OTG方式连接U盘,直接转存手机所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文件,不再需要通过电脑去复制数据,而且U盘的功耗不大不用担心影响手机的续航,不过目前不少旗舰机型依然采用USB2.0接口,数据传输速度会相对较慢。 接下来对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进行读写性能基准测试,在CrystalDiskMark 8测试软件中选择1GB数据容量模式,实测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401MB/s与346MB/s,基本能够达到厂商所标称的读写速度。 AS SSD Benchmark基准性能测试软件,同样选择1GB数据容量模式,实测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的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378MB/s与271MB/s,4K随机读写分别为17MB/s与24MB/s,U盘总得分为197分。 接下来使用HD Tune Pro基准测试软件并选择文件基准进行测试,文件长度设定为40GB混合数据模式,实测奥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的读取速度为387MB/s,整个读取过程非常平稳,而在写入速度方面,缓内写入速度大约在300MB/s,而缓外写入速度也能保持在230MB/s。 读写性能基准测试已经完成,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其读写性能已经超越了大部分U盘,当然,以上性能测试结果均为理论值,日常需要往U盘内存储视频图片素材等数据文件,因此需要测试U盘的在实际读写文件状态下的表现。 在Windows10系统下,通过PCIe4.0固态硬盘往U盘中读写大型文件数据,实测读取速度可达370MB/s,而写入也能达到200MB/s以上,而且读写速度均非常平稳,并没出现降速等情况,这是款U盘而不是移动固态硬盘,因此拥有这样的读写性能已经非常不错。 由于不同设备配备了不同的接口,比如仅配备USB-C接口的轻薄笔记本电脑,这时需要扩展坞等配件才能连接使用,本次搭配奥睿科PW11五合一扩展坞进行测试,实测U盘的读取速度可达376MB/s,扩展坞对传输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总评: ORICO奥睿科UFSD-J快闪U盘采用集装箱的造型设计,搭配铝合金材质的外壳,不易留指纹便于散热,既更具精致质感也提供足够坚固性,小巧轻便的机身十分便携,放进口袋中都几乎不占用多少空间,完全可以做到随身携带。U盘采用USB 3.2 Gen1传输协议,厂商标称读取速度411MB/s,实测峰值读取速度可达400MB/s以上,在读写性能方面的表现无可挑剔,读写稳定性的表现同样优异,在实际读写文件时全程稳定不掉速,对于U盘来说这个速度真的是杠杠的,足以媲美移动固态硬盘,体积上百GB的视频素材基本在五分钟内读取完成,在不经意之间上百张照片就完成写入,可以轻松满足各类媒体素材的存储需求,这款U盘对便携性、坚固性、散热以及读写性能的把控面面俱到,而且随身携带随处可用,再也不用为手机平板或电脑的存储空间紧缺而苦恼了。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USB3.2-深海蓝 【64GB】 京东:¥199 去看看 <更多>

Ryan_So 晒物 02-01 10:29

这款奥睿科UFSD-J-A快闪 u 盘外观时尚简约,速度堪比固态,传输稳定,不掉速,而且体积小好携带,而且兼容多种设备, a 口和 c 口两种接口和多种容量可供选择,有需要的小伙伴还是很值得下手的 速度堪比固态的U盘,奥睿科UFSD-J-A快闪 u 盘使用分享 奥睿科(ORICO)m.2 nvme固态硬盘盒SSD移动硬盘盒m2外置盒Type-C3.1 M2PV-C3 京东:¥95 去看看 <更多>

王炸拆机狂 晒物 01-31 11:39

前言 过完年回去公司上班,最重要的是啥?除了开工利是,那就是报预算了。因为工作的需求还是得再购置一个U盘在手,作为兼职IT运维和机房运维小哥的我又可以提新年预算了。趁着预算充足,找领导批了去采购个大容量的U盘。这次我看中了奥睿科家的快闪U盘了,就入手了一个来体验分享一下使用感受吧。 开箱 奥睿科快闪U盘的包装盒上贴有存储容量的标签,我拿到的是512GB USB 3.2 Gen 1版本。 传输速率:5Gbps,这个速率正好是符合USB 3.2 Gen 1传输规范的。 包装盒里主要是有一份使用说明书和一个奥睿科快闪U盘(UFSD-I ),容量:512GB。 整个快闪U盘的外壳才是金属材质,握在手里分量十足,在外壳的一面有印刷有奥睿科(ORICO)和UFSD的标识。 可以看到奥睿科这款快闪U盘(UFSD-I)的盖帽也是金属材质,做工用料都很不错。 包装盒里标配那根挂绳我没有用,自己在拼多多购买的一根加厚挂绳。 大容量的快闪U盘(UFSD-I)我还是觉得USB-A标准口会更合适,至少迷你主机和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都能使用。要知道奥睿科的快闪U盘(UFSD-I)还有一个USB-C(Type-C)的型号,只是快闪U盘的接口不一样而已。 上次在奥睿科官微参加活动中了一个奥睿科的2023年台历本,纯木头材质的底座还是有点厚实的。正好台历本放置在桌面也方便,在台历本的底座上有个长条凹进去的槽位,拿来放个快闪U盘完全没问题的。 测速 用Disk Speed Test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写入:297.1 MB/s,连续读取:318.3 MB/s。 用AJA System Test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写入:211 MB/s,连续读取:282 MB/s。 用WTGBench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写入:300.1149 MB/s,4K随机写入:25.1973 MB/s,等级:Gold 3星级别。 用Parkdale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写入:290.6 MB/s,连续读取:350.6 MB/s。 用TxBench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读取:372.063 MB/s,连续写入:332.747 MB/s。 用CrystalDiskMark在(默认)下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读取:375.94 MB/s,连续写入:337.40 MB/s。 用傲梅分区助手的磁盘测速,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读取:376.90 MB/s,连续写入:336.06 MB/s。 用SENSEI For Mac测ORICO UFSD-I 512GB的数据,连续读取:297 MB/s,连续写入:296 MB/s。 总结 正因为是全铝合金的金属材质外壳,经过长时间高负载使用后会轻微发热发烫,实测导热措施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这也说明了奥睿科的快闪U盘完全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高负载使用。在拷贝单个大型应用程序和系统镜像文件也不会因为过热而掉速,快闪U盘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铝合金/USB3.2接口 【512G】 京东:¥659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01-31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