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知道目前家庭用户玩高性能NAS通常都会最少标配一个2.5GbE(2500M)网口,有些旗舰级NAS甚至是会标配有两个2.5GbE(2500M)网口。自从家里网络改成2.5G(2500M)局域网后,就对无线路由器开始挑剔了。直到用上了ZTE AX5400 Pro+这款双2.5GbE(2500M)网口的无线路由器后我才没有继续折腾。 ZTE AX5400 Pro+ 要知道ZTE AX5400 Pro+可是自带两个2.5GbE(2500M)网口(即图片中有蓝色横线标识的网口),另外三个则是1GbE(1000M)网口。 对于家里不想接2.5GbE(2500M)网口的交换机,只考虑用无线路由器的话,这里我推荐用ZTE AX5400 Pro+。可以在中兴路由器的Web网页界面去【WAN1(主要)】修改【WAN口选择】,这里我选中【LAN2作为WAN口】。就是将前面两个2.5GbE(2500M)网口作为NAS的链路聚合(端口聚合)网口来专门使用,将第三个1GbE(1000M)作为独立的WAN口使用。 点评:这就导致一个“很蠢”的问题,就是无线路由器的WAN口速率被降低了,如果家里已经布置了2.5GbE(2500M)全链路局域网环境这样其实不建议用这个方案。对于普通家庭用户的千兆局域网环境说可以这样操作。 无线路由器iOS客户端界面 不得不说iOS版本的界面还是挺漂亮的,中兴在APP UI界面做的还是不错的。 可以看到ZTE AX5400 Pro+无线路由器上的两个2.5GbE(2500M)网口我都直接接入到绿联DX4600的NAS机身后置两个2.5GbE(2500M)网口。 无线路由器Android客户端界面 这个是ZTE AX5400 Pro+无线路由器在Android(安卓系统)上APP界面,跟iOS版本界面是一致的。 都是将ZTE AX5400 Pro+无线路由器上的两个2.5GbE(2500M)网口直插到绿联DX4600的NAS机身后置两个2.5GbE(2500M)网口上。 中兴(ZTE) AX5400Pro双频千兆 自研12核主芯片 2.5G端口mesh无线路由器 wifi6 电竞路由穿墙大覆盖 京东:¥509 去看看 个人私有云存储(NAS):绿联 DX4600 正好我对绿联DX4600有过深度的NAS使用体验经验,目前最重磅的功能就是:绿联云影院,也算是补齐了缺失已久的影音墙需求了,就等TV版也加入绿联云影院的功能就更好了。 趁着帮身边朋友买了个人私有云存储:绿联DX4600,那么就正好借这个机会感受一下在NAS上开启链路聚合(端口聚合)后的使用感受吧。 绿联 私有云DX4600数据博士8G版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四核4盘位 空盘款)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 京东:¥2499 去看看 目前我测试的高吞吐量数据传输的组合方式是无线路由器上的两个2.5GbE(2500M)网口均直连接在了绿联DX4600的两个LAN网口(2.5GbE(2500M)。 拿出手里的优越者(UNITEK)2.5GbE(2500M)USB外置有线网卡,这个是USB Type-C接口,产品型号是U315A。其实USB外置有线网卡非常适合那些入手了轻薄笔记本电脑,又需要使用有线网卡的用户,有线连接速率可达2.5GbE(2500M)。最满意的就是优越者这款USB外置有线网卡是带有网口的指示灯,必须好评! 双2.5GbE(2500M)网口,链路聚合(端口聚合):5000Mb/s 可以看到链路聚合已经配置了自适应负载均衡(bond6),网口1和网口2的网络情况:2500Mb/s,全双工,MTU1500,在链路聚合(端口聚合)下的网络状况:5000Mb/s,全双工,MTU1500。 2.5GbE(2500M)网口下的内网(局域网)测速 这个是在绿联DX4600 NAS上通过Docker部署的LibreSpeed本地局域网测速平台,在2.5GbE(2500M)网口下进行测速,下载速度:2495 Mbps,上传速度:2485 Mbps。 这个是在绿联DX4600 NAS上通过Docker部署的HomeBox内网测速平台,在2.5GbE(2500M)网口下进行测速,下载速度:2.14 Gbps,上传速度:2.09 Gbps。 2.5GbE(2500M)网口下的SSD测速 用Disk Speed Test For Mac测得数据(1GB),连续写入:257.9 MB/s,连续读取:273.0 MB/s。 用Disk Speed Test For Mac测得数据(1GB),连续写入:232 MB/s,连续读取:263 MB/s。 用AmorphousDiskMark 3.1测得数据(1GiB),连续读取:243.02 MB/s,连续写入:168.46 MB/s,感觉测试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用ATTO DISK BENCHMARK测得数据(4GiB),连续读取:281.97 MB/s,连续写入:284.93 MB/s。 点评:还是很有必要购买有2.5GbE(2500M)网口的NAS机型,最少要有一个2.5GbE(2500M)网口,这样在传输视频文件到NAS上也会速度快很多。配合M.2 SSD的情况下读写速度跑满23~250+MB/s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双1GbE(1000M)网口,链路聚合(端口聚合):2000Mb/s 可以看到链路聚合已经配置了自适应负载均衡(bond6),网口1和网口2的网络情况:1000Mb/s,全双工,MTU1500,在链路聚合(端口聚合)下的网络状况:2000Mb/s,全双工,MTU1500。 这个是在绿联DX4600 NAS上通过Docker部署的LibreSpeed本地局域网测速平台,在1GbE(1000M)网口下进行测速,下载速度:1001 Mbps,上传速度:995 Mbps。 这个是在绿联DX4600 NAS上通过Docker部署的HomeBox内网测速平台,在1GbE(1000M)网口下进行测速,下载速度:929.41 Mbps,上传速度:837.85 Mbps。 1GbE(1000M)网口下的SSD测速 用Disk Speed Test For Mac测得数据(1GB),连续写入:107.4 MB/s,连续读取:110.7 MB/s。 用Disk Speed Test For Mac测得数据(1GB),连续写入:97 MB/s,连续读取:103 MB/s。 用AmorphousDiskMark 3.1测得数据(1GiB),连续读取:107.66 MB/s,连续写入:89.21 MB/s,感觉测试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用ATTO DISK BENCHMARK测得数据(4GiB),连续读取:116.94 MB/s,连续写入:117.18 MB/s。 点评:其实已经不太推荐1GbE(1000M)网口的NAS机型了,尽管千兆网线理论上速度可以达到125 MB/s,实际上还是会有线路上的损耗,对于有海量视频资源的用户光在文件传输的速度上就能让你抓毛,如果不是固态盘而是机械盘那数据传输的速度可能还会比较难看哦。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02-28 14:39

前几日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玩的小产品,蒲公英X1,这是个智能组网盒子,价格便宜但是玩法很丰富,可以实现类似私有云存储和远程网络共享服务等非常特别的用途,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这是来自贝锐科技的蒲公英X1路由器,贝锐的产品在网络技术领域其实是一家非常知名的企业,它主要的业务是为用户提供包括:花生壳(内网穿透)、向日葵(远程控制)、蒲公英(SD-WAN组网)、域名建站等一站式的开放式互联网服务,是国内专业远程协作SaaS提供商。这次试玩的蒲公英X1就是一款主要面对个人和家庭用户应用的迷你型路由器。 从外形上看,蒲公英X1真的是非常小巧,外观上根本不像是路由器,反而更像是迷你版的电视机顶盒,它的尺寸为70mm×70mm×18mm,重量约为140g,配色为外壳黑色+顶部白色LOGO灯,当路由器通电后,LOGO灯会亮起,而且根据灯光的颜色,用户可轻松掌握路由器的工作状态。 蒲公英X1配有一个Type-C电源接口、一个自适应10/100M有线网络接口、一个USB2.0接口。路由器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接口直接连接网络供应商的光猫,也可以通过Wifi实现无线连接,它内置双天线,支持802.11n协议,网速最高300Mbps。USB接口的主要作用是连接U盘、移动硬盘和打印机等设备,支持FAT、NTFS、exFAT、Ext2、Ext3、Ext4等多种不同格式的硬盘,具体的玩法我们会在下面详细介绍。 关于组网的问题。能自建组网是贝锐系统产品的最大特色,这款蒲公英路由器X1也可以实现独立组网。蒲公英路由器X1组网方法非常简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路由器是如何组网的。 首先是选择路由器的连接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接口连接网络供应商的光纤Modem,那可以通过Wifi进行中继的方式进行连接。 然后通过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无线Wifi连接蒲公英路由器X1的wifi信号,蒲公英路由器X1提供的WIFI信号是由“OrayBox”开头的信号源,首次连接蒲公英路由器X1的WIFI无需密码,登录WIFI后,我们就能过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管理地址“10.168.1.1”进入路由器的硬件管理后台,从而对路由器的DNS和上网连接方式等进行控制,也可以制定上网规则,实现对通过蒲公英路由器X1连接到互联网的上网设备进行控制。 (手机管理路由器硬件) (电脑手机管理路由器硬件) (手机管理路由器硬件-查看工作状态) 最后就是将蒲公英路由器X1硬件加入到智能网络中,我们要登录到蒲公英云管理平台或者安装蒲公英管理APP,在管理系统的状态栏中选择智能网络,点击网络成员,点击添加成员。因为蒲公英路由器X1属于硬件成员,这里我们就需要对硬件成员的SN码进行绑定。然后我们就能从家庭成员中看到蒲公英路由器X1的身影,下面我们还会讲到软件成员的添加。 (硬件成员与软件成员组网) 对于“云”玩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网络组网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私有云”、“远程访问NAS”和“网络打印、调度”模式。在这里我就选择进行最常用的“私有云”应用,此时我们把需要共享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连接到蒲公英路由器X1的USB端口上,然后进入蒲公英路由器X1管理应用中心,打开文件共享,进行储存空间的访问设置。此时由蒲公英路由器X1管理下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就已经完成云共享设置。 (硬件设备网络模式) 最后一部就是在我们需要进行远程访问的终端设置安装“蒲公英软件客户端”安装并注册,加入到“家庭成员”中,成为软件成员的一员,此时的“蒲公英软件客户端”就成为了你访问“家庭网络”的密匙,通过注册和认证的所有软件成员都能通过预设的网络访问方式完成U盘或者移动硬盘数据的云共享。而且软件成员可以是WINDOWS、安卓、IOS、甚至是Linux/树莓派和Docker,都可以通过软件成员的方式加入组网,如果是手机端运行了“蒲公英软件客户端”,我们可以从手机状态栏看到有一个钥匙的标志,证明我们已经接入了蒲公英智能组网的网络。 (安装“蒲公英软件客户端”成为家庭网络软件成员) 另外的“远程访问NAS”和“网络打印、调度”的玩法和操作基本和“私有云”一样,只要将需要访问和使用的打印机、NAS设备连接到蒲公英路由器X1上,就能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远程控制和访问,从而达到“云办公”和“云共享”,而且这种“私有云共享”是由用户自己独立管理的,相比于网络的“云共享”要更安全更可靠,而且还更省钱。 (电脑访问硬件、设备云共享) (电脑端访问云共享) (手机端访问云共享)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台贝锐的网络设备,组建一个“云集群”,可以把我们需要的各个工作环境里需要调用或者共享的存储空间都连接起来,从而实际真正的“私有云共享”、“云办公”。 综合以上整个蒲公英路由器X1的组网经验来看,贝锐的蒲公英路由器是一套非常简单而且安全的“私有云共享”解决方案,通过硬件终端控制存储或者打印设备,再通过软件终端对硬件终端的独立访问和应用,如果需要增加软件访问终端数只需要升级服务,如果觉得硬件终端蒲公英路由器X1能支持的设备只有一个,还可以购买性能更强大的其它智能硬件,从个人应用到企业级设备应有尽有,设置方法同样非常简单,蒲公英已经提供了非常完善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总有一款合适你。 贝锐蒲公英 X1路由器旁路组网盒子自建私有云硬盘变云盘网络存储异地组网DIY家用Nas 京东:¥99 去看看 <更多>

潮数码科技汇 晒物 02-27 20:19

蒲公英路由器,额……说实话,其实一开始是“魔兽世界”里面的战友给我安利的,我之前是真没用过这种企业级路由器。 蒲公英X5到我家,安装布置完是这样的,有点霸气哈~ 所以,看起来有点方方正正,感觉“平平无奇”,但是,它实际上可是内外双修的高手,因为它是工业级的路由器! 额……搞错了,再来! 金属外壳材质+4根天线,网络更稳定信号更强: 蒲公英X5整体外壳是实实在在的“全金属外壳”,黑色磨砂的金属外壳,摸起来更富有质感,拿在手里,相当的有分量,同价位的WiFi6路由器很少会使用全金属的外壳。 背后配备了5个千兆网口和一个USB3.0端口,四根高增益全向天线,使得无线网络信号更强劲稳定。 而这只是你能看见的实打实的“外功”! 说它是“内外双修”的高手,自然要说到它的“内功”修为。这台贝锐蒲公英X5内部搭载了强劲的双核CPU+256MB的超大内存,同时支持双频道的WiFi6无线网络。更给力的是,这台路由器的有线带机量能达到100台,家用路由器达到不这个水平哈。 如何让这“平平无奇”的“内外双修”的高手展示自己的修为呢? 第一步,就是有手就会的接线环节。电源线插入→通电,网线一端接光猫网口,一端插入路由器的蓝色网口。 接下来打开手机的网络设置,搜索附近网络,就会发现新增了两个无线信号网: 手机连接标有5G的无线信号(当然,连接另外一个也没问题,问题是……有5G一般也不会考虑另外一个信号的吧?)此时连接以后,就会需要路由器背部的编码(前面带有SN的编码)。输入完成后,就已经连接到这个网络之中可以正常上网了,自己修改一个常用的网络名和密码就可,以备后期方便使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重新设置网络的时候,会有一个选项是“隐藏网络”。什么意思?是否应该勾选呢?介意周围有邻居使用万能钥匙去借用你家的网络的话,直接选择隐藏就可以。不介意的话,那就。。。随意吧! 我家选择的是穿墙模式+隐藏网络,虽然设置好以后用其他设备连接网络的时候,可能有一点点费事,但也算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万能钥匙发现不了你的隐藏网络,自然也就不存在有隔壁老王去你家蹭网了。 无线网络质量体验: 蒲公英路由器是安放在我家的客厅里,在北卧室和南卧室各有一台电脑(无线网络支持WiFi6),由于穿墙的原因,之前的路由器无线信号到了电脑上之后,基本只有三格信号了,网络延迟也比较严重。现在换了这台支持WiFi6的路由器之后,信号接收强度明显上去了,在电脑上直接达到了4格满格的效果,而且看视频、玩游戏时网络延迟也变得更小了,这点真心不错。 除了WiFi6真香之外,这个路由器还可以用APP实时查看每一个连接到蒲公英路由器上的设备的网速。同时你还可以给每个常用设备标注名称,这样你就知道是否有隔壁的老王在蹭你的网络使用。 强大的企业级功能——智能组网: 蒲公英X5作为一款企业级路由器,它最强大的功能是——智能组网。这是我以前用路由器是绝对没想到的,毕竟之前还一直想着购买私有云的。 智能组网,能实现类似于公网IP的功能。相当于用自己的路由器,建立一个属于且只属于自己的无线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我们所连接的本地存储硬盘的大小。理论上来说,云空间的大小≤无限大。尤其是现在数字时代,对于存储空间以及隐私的需求,云空间NAS应该是最适合我们使用的。 而且,蒲公英X5的智能组网并不复杂,登录蒲公英路由器主页的后台,然后就按照提示,一步一步按照指引点击下去,就可以设置完智能组网:▼ 像我们平时用的U盘也可以直接共享成为私有云空间:▼ 用这样一台可以共享文件的路由器,实在是太方便了,像喜欢看的电视剧电影、办公用的文件、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等,这样就可以“一网打尽”。最给力的是像我的工作,对家装设计有了解的应该知道,这CAD和3D的文件大的,我要是想在家里加个班要复制特别久,久而久之都有点恐惧,像这两年随时可能要居家办公,所以一直想要弄个私有云,结果这蒲公英路由器给我解决了。 在家可以随时访问公司电脑里的各类文件和数据,即便是我去外地经销商那出差,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NAS上存储的案例和资料,而且下载的速度超级快,说实话比收费的NAS感觉要好多了,很方便。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标准版的蒲公英云管理中,可以添加三个成员,也就是算上主机的路由器,我们还可以添加两台设备,通常来说,再添加上手机和电脑,基本上三个名额也是足够了。 除了可以组个NAS用之外,这款路由器还能接入普通打印机变身智能打印机,这方面也很方便,尤其是像我们家里有孩子的,老师经常在网上布置作业或者发一些课件,我们家长就可以把打印机连接到蒲公英路由器上,组成网络打印机,这样就可以在工作的时候给孩子打印学习课件,不会耽误孩子学习做题,使用下来就感觉还挺方便、挺省心的。 “平平无奇”的颜值 + 强大的智能组网功能 + 私有云空间文件共享 + 网络打印机,这是其它路由器比不了的,最关键的是蒲公英X5这些智能功能对个用户都是免费的,如果需要用更多的功能也可以直接定制,但像我们家这样家庭和办公用,免费版真的就足够用了,更没必要再单独购买其他云存储设备了. 无论是家庭用,或者办公用,这款蒲公英X5路由器,使用方便,性价比还高,这不比那些收费的私有云香吗? 贝锐蒲公英 蒲公英X5 无线双频路由器远程办公千兆大户型WIFI6+SDN局域网HTTP工控PLC 蒲公英X5 京东:¥389 去看看 <更多>

颜知 晒物 02-23 15:19

综合体验下来锐捷蜂鸟路由器给我的感受就是,简单方便的全屋覆盖,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繁琐复杂的设置,硬件即插即用,软件直观展现,可以说锐捷蜂鸟套装,解决了大户型Wi-Fi问题的困扰。 锐捷(Ruijie)蜂鸟套装路由器全屋wifi 家用无线穿墙千兆高速 即插即用5G双频 H20M(1+1)子母mesh组网 京东:¥619 去看看 <更多>

九观沧海 晒物 02-17 10:49

随着家里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高峰时段卡顿、丢包等现象。作为数码领域爱好者,一款高性能高颜值的路由器必不可少,今天推荐的这款就是电竞圈信仰品牌ROG的最新旗舰八爪鱼—AX11000 Pro,作为自家第二款万兆三频 Wifi6电竞路由器,ROG尽可能地给足了料,高频cpu+内存、八爪天线、RGB灯效、多种自定义玩法等等,简直是玩家们的梦想配置,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使用体验。 外包装非常精致大气,标准红黑配色,玩家国度标语打底,正面路由器样式图,底部7大卖点介绍,侧边为接口介绍,背面则是一些特性介绍。 礼盒式开启,海绵内衬保护很好,包含有路由器、快速设置、快速指南、APP设置指南、质保卡和RO姬卡片,底部配件盒包含一根CAT6千兆网线和电源适配器。 顶部兼具散热和颜值担当,一道斜切,左侧为大面积散热网格。 右侧为全新Anime矩阵logo,它是由许多小的ROG字符组成的败家之眼,同时还带有三条RGB侧灯带,支持七种电竞灯效,电竞氛围感直接拉满。 一圈八根粗壮的天线,所以被大家称为ROG八爪鱼,全部展开非常的霸气。 底部大面积散热格栅,可以有效地增强散热效率。 接口方面分区设计,顶部为四个千兆LAN 口,一个2.5G WAN网口,以及一个战未来的10G WAN / LAN 自定义端口。 右上角为电源接口和开关、usb2.0、usb3.2,无论硬盘还是NAS网络存储的扩展性都非常强。 此外还带有一键WPS和LED灯光开关 支持链路聚合,可以实现双LAN聚合,配合2.5G口实现2000M内网传输。 硬件上,用的是博通16nm四核2.0Ghz处理器,256MB缓存,1GB DDR4内存,全新RangeBoost+技术使得新款AX11000 Pro覆盖相比上一代提升38%。 搭载了目前最强的三频段,1个2.4GHz 频段和 2个5GHz 频段,其中一个5G频段在开启电竞模式后提供专属通道,最大程度保证游戏时连接质量,同时,5G2频段新增U-NII4支持,三频现在都支持160MHz的频宽了。 2.4GHzWi-Fi最高支持1148Mbps,两条5GHz Wi-Fi频段分别支持最高4804Mbps传输速率,所以理论上最高网速能达到 10756Mbps,四舍五入11000Mbps,所以叫AX11000 PRO。 对于ROG设备有着ROG First最高优先级,配合游戏封包优化,可以给ROG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游戏延迟。 手游电竞模式,适应全机型,通过ASUS ROUTER app或者电脑路由页面即可开启,提高优先级,最大程度降低ping值和丢包率。 内置有网易UU加速器,APP内可以轻松设置主机加速节点,一键为所需的设备加速,避免丢包现象发生。 下面进行网速实测,供大家做个参考。使用中国移动200兆宽带(但送的光猫全是百兆口)。 户型图如图,直线距离6m左右,隔一堵墙,测试机型有三,分别是枪神4p(英特尔Wi-Fi 6E AX201)、掠夺者圣盾7000台式机(英特尔Wi-Fi 6E AX211)和vivo x50手机,分别利用 SpeedTest 进行网速测试,另外与移的AX1500千兆双频路由器作对比。 枪神4p连接移动AX1500 枪神4p连接AX11000PRO 掠夺者圣盾7000台式机连接移动AX1500 掠夺者圣盾7000台式机连接AX11000PRO 测试手机网络速度如下(左为连接AX11000PRO) ATKKPING进行网络丢包测试,设置ping间隔时间为300ms,总计800次,对比移动路由器,ping平均值由19ms降至12毫秒,丢包率由2.3%降至0.3%,结果非常优秀。 此外,八爪鱼PRO还支持最新AiMesh 2.0技术,兼容高通、博通、MTK等多个平台,通过路由设置页面简便的操作,即可满足更大范围的网络覆盖。 经过几周的使用,ROG GT-AX11000 Pro整体运行非常稳定,信号穿透力强,传输速度快,告别以往多设备使用时的卡顿、丢包情况发生,2.0ghz 四核处理器,2.5G+10G的高速互联网接口,以及多种为游戏而生的特性,简直是电竞玩家的梦想配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华硕(ASUS)ROG GT-AX11000 Pro无线路由器千兆全屋WiFi6/三频11000M游戏路由器/10G口/华硕八爪鱼升级版 京东:¥3499 去看看> <更多>

爱斯机膜人 晒物 2022-12-26 09:24

纵观现在大部分的家长,哄孩子的方式里面都离不开看视频、玩游戏,或者现在孩子居家学习,家长需要上班,孩子在家偷摸看电视、玩游戏啥的也管控不住,这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地方。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需要一个路由器就可以从根源搞定了,锐捷小白路由器绝对是家长的小帮手。 开箱上手 锐捷小白路由器设计非常潮,有椰果奶白、牛油果绿和活力甜橙三种配色,我入手的是活力甜橙配色,感觉这个橙色很有青春的气息。包装盒正面是路由器的渲染图,白底色配上橙色的设计,还挺好看的。 包装盒内除了路由器之外还有一张快速安装指南、一个电源适配器、一根网线和一本说明书。 锐捷小白路由器采用了椭圆形的设计,整体橙黄色非常耐看,在正面的左侧是锐捷的logo,右侧是一块圆形屏幕。 路由器的顶部中间位置有一个多功能按键。 底部有两个防滑垫脚。 背部则是大面积的散热孔和接口,有三个千兆LAN口,一个千兆WAN口,一个电源插口和一个重置按钮。每个孔的上方都对应一个颜色,网线和电源线上也带有同样颜色的标识,提示你正确连接,这个设计很细心,好评。 锐捷小白路由器设置了4根外置天线,天线支持180°上下转动,方便收纳。 使用体验 锐捷小白路由器联网非常简单,只要插上电源线,用网线连接好猫和路由器,它就会自动配网,整个过程也就1-2分钟,省时省力,非常适合对网络小白使用。 如果你家里已经有锐捷的路由器了,那么只需要按下主路由器上的一键易联按键,就可以自动mesh组网了,组网成功后,锐捷小白路由器的屏幕上会显示组网成功。 这款屏幕的加入确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原本只能在角落里路由器终于有上台面的机会。屏幕可以显示时间、网速、WiFi密码、故障反馈等,平时显示时间,放在桌面上还可以当做钟表使用。 自家的网设置完WiFi密码之后,过一段时间就有可能记不起密码来,客人来的时候,可能需要扒拉好久。这个时候,只要转动一下屏幕,锐捷小白路由器就会显示出当前WiFi密码了,非常方便,也降低了客人等待的时间,避免尴尬。如果你想修改WiFi密码,就可以在显示账号密码的时候,按下屏幕,就可以在手机APP上修改密码了。 想要下载东西的时候,可以把屏幕转到网速上,实时掌控上网速度,合理安排时间。 当开启儿童上网、进行网络优化以及网络异常时,屏幕都可以进行提醒,对出现的网络问题一目了然。 前面也说到了这款路由器可以帮助家长,儿童上网管理几乎可以解决你所有的忧虑。开启儿童上网功能之后,家长就可以在时间表内自定义孩子的上网时间了,每个时间段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况。 专注学习模式,只有学习类的APP是可以正常上网的,其他软件都无法正常联网;娱乐放松下模式,可以自定义所有应用可以上网,也可以选择禁止某个应用联网,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沉迷游戏、短视频或者浏览一些不好的网站了。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自定义软件的联网情况等,可供家长施展的空间非常大。而且还能再使用报告中查看应用的使用情况。白天父母在外上班,通过APP远程管理家里孩子的上网行为,真的十分方便。 作为一款路由器,那路由器最基本的功能也不能丢,小白路由器采用独立FEM技术,4颗独立外置信号放大器/接收器能够实现接收/发送两端双重强化,连接WiFi时,千兆网速的下载速度能达到900Mbps,上传速度也能达到38Mbps,性能还是非常稳定的。 在APP端还可以添加户型,查看WiFi信号覆盖区,能让你更快的找到家中信号覆盖最佳的位置。从信号强度中也能看出4根双振子天线的强大穿透力, 锐捷小白路由器还能每月自动清理缓存,自动调节满血信道,始终保持着满血状态,始终给家庭一个更优的网络环境。 最后总结 作为一款路由器,锐捷小白路由器拥有着超高的颜值,超便捷的安装联网,信号覆盖广,网络传输速度快,还有当下很实用的儿童上网模式,能很好的帮助家长管控孩子上网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锐捷创新的在路由器上加入屏幕是很让人动心的,相信锐捷小白路由器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的。 锐捷(Ruijie)家用无线路由器千兆WiFi6穿墙王 5G双频 Mesh组网/儿童健康上网/网课管理 小白X30PRO椰果奶白 京东:¥449 去看看 <更多>

IT总撕令 晒物 2022-11-02 12:19

引子 孩子慢慢长大了,也就能带着一加老小经常导出走串走串,从0351回回0352老家。出去玩的时候老是用我的手机开热点一方面不方便手机耗电还快,另一方面我套餐的流量也就刚好够我自己一个月用,开一次热点基本上后面就得节衣缩食了,干脆就买了一个随身WiFi。 我的随身WiFi应用场景 家里面父母都用的是单卡手机,从0352过来帮我带孩子以后不舍得停用之前的手机卡,都用的最低的保号套餐,俩人带孩子溜公园、出去玩的时候没的流量用。随身WiFi刚好能保证俩人都有流量。 时不时回0352老家,家里的宽带早就停了,没了电视、快手浑身难受的老父亲回了老家以后反而不自在,随身WiFi可以放在家里当宽带用。 出去玩的时候随身WiFi可以满足一家人的流量使用需求,不用经常开关热点,更方便。 便宜的流量让我可以在需要进行公司的电脑与家中的电脑数据同步的时候更方便。 摆脱公司网络视频网站限制,有时候需要制作投教课件,找些视频资料素材,结果上不了视频站,流量又禁不住跑,别提多难受了。 为什么不用手机热点 也许会有小伙伴觉得,用手机热点不就行了?从奶爸的角度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点: 1.主力手机是单卡,流量套餐不足以支撑办公、查找视频资料; 2.经常带手机离开工位,回来以后就需要重新连接热点; 3.多人使用,同事同样苦网络环境久矣,使用手机热点就必须不离开工位; 4.老旧手机开热点需要一直插着手机充电存在安全隐患; 5.出差或者是外出旅游的时候全家人都能用。 综上,奶爸个人认为,购买一个随身WiFi虽然不是必须,但却是一个最优解,毕竟价格并不贵,非常适合大流量卡。 开箱晒物 ▼蒲公英X4U PRO应该是蒲公英X4U的升级版,X4U个人感觉更适合固定场景的网络使用,而X4U PRO这种自带电池的形式则更适合移动使用,毕竟X4U再配个充电宝多少还是有些不方便,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购。 ▼蒲公英随身WiFi X4U PRO造型十分小巧,只有一张银行卡的大小,不装电池的情况下特别轻巧,上了电池以后机身重量也不过80来克。 ▼设备采用了可拆卸电池设计,电池容量2100mAh,这个造型让我回想起了能砸核桃的诺基亚,满满的青春啊。 ▼从侧面看过去蒲公英X4U Pro随身WiFi十分轻薄,两个长边分别设计有电源按钮与Micro USB接口,可以用来充电与直连PC设备,在随身WiFi的背面印有简单的蒲公英logo。有一说一,X4U的logo有点大,显得有点不精致。电源键短按3秒开关,长按10秒即可重置。 ▼在随身WiFi的背盖上有有一个用来开盖的缝隙,蛮像以前可拆卸电池的安卓手机的设计,打开后盖之后就能够看到电池仓了。电池仓的设计再次让我梦回诺基亚时代,内部印有蒲公英小程序的二维码,方便进行激活充值,另外包括WiFi管理地址、管理密码、WiFi名称、WiFi密码等信息都因在这里,不用担心丢掉包装以后想不起来。设备内嵌了一个Micro SIM卡槽,可以使用外置SIM卡。 ▼开机之后在小黑条中隐藏的4枚指示灯会亮起,分辨代表网络状态、短信、无线连接以及电池电量。 使用体验 ▼蒲公英X4U Pro内置了与联通合作的SIM卡,激活上手十分简单,通过微信搜索“贝锐蒲公英”小程序就能够进入到实名与激活流程,激活后就会赠送50GB的高速体验流量,充不充值体验过后再决定。 ▼在小程序中进行充值,贝锐提供了包括包年、半年、包季、包月等多种流量套餐可供选择,其中大流量套餐599元每年,每月3000GB流量,算下来每GB只需要1分6厘,可以说相当便宜了。另外还提供了1500GB每月的499包年套餐,让流量使用不那么多的小伙伴可以省100块。 ▼蒲公英X4U Pro的后台管理地址为10.168.1.1,默认用户名、密码均为admin,与X4U不同,随身WiFi设置了默认的WiFi密码——12345678。这些信息都在电池仓内的标签有写明,不用但心时间久了重置设备会忘记。登陆界面一如蒲公英路由器般简洁,可以通过Micro USB接口直连PC、MAC等设备,做到即插即用。 ▼随身WiFi后台管理界面同样简单易用,相关功能、设置一目了然。 ▼如果是用内置SIM卡的套餐根本不用进行流量管理,直接用就完事。但是如果你用的是外置的流量卡,最好还是设置一个阈值,免得超出流量后跑太多的费用,最好还是直接用内置SIM卡的套餐。 ▼在WiFi设置中可以对网络名称与密码进行修改,避免了解蒲公英产品的人看到WiFi名就能进来蹭网。甚至如果是直连PC设备的话也可以选择将WLAN关掉,来减少电池消耗,也可以将我们的WiFi隐藏起来。 ▼对于喜欢蹭网的同事也可以直接将他们的MAC地址拉黑,让他时而能用,时而不能用,长久以往也就不回来蹭网了。 ▼进行SIM卡切换也十分简单,在管理页面一键操作十分方便。 ▼蒲公英X4U PRO市场使用中同时连接8台设备完全没有问题,2100毫安时的电池基本上能够实现7-9个小时的使用。 ▼另外奶爸对使用Speedtest进行了测速,得到了43Mbps的对等上传、下载速率,反复测试都是这个结果。理论上X4U支持150Mbps的传输速率,连接8台设备,每台设备同时刷小视频不会有卡顿的情况发生,在使用中网页也是秒开,体验与运营商宽带几乎感觉不到差别。 总结 蒲公英X4U Pro小巧便携,使用年费套餐算下来每个G只要1分6厘,使用中访问速度也很快,最多能够连接8台设备,不论是家庭出游、回家探亲还是自费携网办公都很实惠,尤其是办公网络环境不好、限制站点的时候还可以与同事们共摊费用就更值了。 贝锐蒲公英 蒲公英X4U 随身WiFi 4G网卡无线路由器宿舍上网免插卡小巧便携办公车载即插即用无线 京东:¥99 去看看 <更多>

mb51669796 晒物 2022-10-09 09:49

不知道大家遇到过宽带突然断网的情况吗?有可能文件正传输到一半,可能炒股正处在交易时间,也可能是打开网页正在查找资料…… 总之在关键时刻宽带断网真的会叫人抓狂,可能会有人说,这时候赶快把手机的热点开起来啊。确实手机热点打开之后也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是毕竟一台手机开了热点之后,不仅加速电量消耗,而且该手机也就不能离开一定的范围,使用起来依旧有诸多不便。常言道科技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4G插卡无线路由器应需而生。本文笔者要跟大家分享一款售价还不到两百元的4G插卡无线路由器——蒲公英X4C,它究竟多实用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蒲公英X4C采用纯黑色的纸盒包装,随机配件除了电源适配器、产品说明书外,还赠送了1张蒲公英流量卡,流量用完是可以充值再继续使用的。 有一说一,蒲公英X4C路由器的外观比较传统,它的造型采用常见的天线外置式设计,纯黑色机身看上去会有些“平平无奇”,不过它的整体比较纤薄轻巧,机身尺寸仅128 x 195 x 24mm,摆放起来占用的空间比较小。 机身的正面印有品牌的白色LOGO,下面则是4个蓝色指示灯,分别是网络连接指示灯、蒲公英组网指示灯、WiFi指示灯和4G上网指示灯。 机身底部布满了许多散热孔,确保路由器长时间开机也能稳定运行。在底部面板的中间贴有产品信息铭牌,包括序列号标签。 蒲公英X4C外置4根高增益天线,分别是2根2.4G WiFi天线和2根4G天线,可多角度调节,其中2.4G WiFi速率最高可达300Mbps,而4G最高速率则是150Mbps,支持多达32个终端设备同时无线连接,可以满足国内普通用户的上网需求。 在机身的背面从左到右依次序是Nano-SIM卡插槽、1个10/100Mbps自适应的WAN接口、2个10/100Mbps自适应的LAN接口、复位孔和电源接口。 蒲公英X4C路由器支持移动、联通、电信4G全网通,即插即用。试想在户外没有宽带或者网线不好拉的情况下,只需要一张4G卡就能解决问题,这是多给力的一件事啊! 如果是使用随机赠送的蒲公英流量卡,那么需要先激活一下。激活的过程也很简单,安装了蒲公英APP,根据向导指引去操作就能成功添加SIM卡。 关于流量费用,蒲公英流量卡提供了大流量套餐和月套餐两种选择,此外还可以选择提速包。至于收费,笔者觉得蒲公英还是比较厚道的,尤其是流量包年会更加的划算。 蒲公英X4C的设置和传统的无线路由器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它多了一个上网方式设置,如果是要通过4G SIM卡联网,那么就需要选择APN(4G)。当然了,在有宽带接入的前提下,自然是优先使用速度更快的宽带网络,当宽带断网时,路由器会自动切换到4G网络,无线WiFi可以继续使用,有线接驳在LAN接口上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继续保持联网状态。 回归到无线WiFi连接上网方式,蒲公英X4C的信号表现令人满意,对于一百平方以内的户型来说,基本上可以做到信号无死角。笔者选用了4个测试点,虽然不同测试点的WiFi信号强度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都达到了信号极强的级别。 智能组网功能一直都是蒲公英路由器的一大亮点,它无需公网IP就可以实现组网,解决异地网络互访的难题。这在当前全球疫情严峻的情况下,智能组网功能会帮助解决许多人的生活和工作上所遇到的难题。而对于出差在外的人而言,随时随地利用4G卡上网,先进性智能组网,再进行异地访问公司内网,实现文件远程传输、远程打印机共享等操作,更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也许会有人吐槽蒲公英X4C还不是千兆级别的路由器,但就事论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家庭和公司的宽带网速基本也就是300M水平,再说了蒲公英X4C还有自己的明显优势,那就是支持4G卡上网。对于那些担心身处之地无宽带或是宽带网络出现故障的受众群体来说,有了它也无需去纠结安装专线宽带是否划算,有了它还可以解决手机热点无线连接终端数量少的痛点。价位不到两百的蒲公英X4C在家可以满足日常上网需求,出门在外又能仅凭一张4G流量卡来“江湖救急”,还能支持异地组网,而且价格也很实惠,尤其适合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选择。 贝锐蒲公英X4C无线路由器移动插卡CPE全网通sim卡有线4G切换随身wif4G车载wifi 黑色 京东:¥189 去看看 <更多>

太空船 晒物 2022-09-01 09:09

前言,魔都奇葩小户型的改造计划 大家好,我是林老师,我们又见面了! 2021年入手了魔都的小户型,92平方的一楼,由于资金问题,所以在原有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造就简单入住,原本保留的以前留下来的电线和接口。原来的房主对于网络貌似没啥要求,弱电箱也是极小,后来我进行扩展大之后就把光猫放在这个位置,而主路由的位置就成为了有线考虑的问题。 我的目的很简单,考虑到两个卧室的空调,主次卧电视机,智能马桶,厨房净水器,烟感,餐厅的智能风扇灯,三个卧室的智能灯和客厅的智能灯,阳台的智能晾衣机等等位置都要可以完整覆盖同时也需要保证足够的信号强度。而实测测试的时候发现,在主卧和次卧的飘窗信号5G会比较差 ,看电视有些卡顿,主要是实体墙壁过多,2.4G到时问题不大,但是偶尔有不灵的时候。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个房子的电信和移动联通信号很差,所以在打不通电话的时候我只能选择打座机电话或者是给老妈打微信,所以无线信号一定要稳,不然就会出现喂喂喂靠的现象发生。 初步计划使用Mesh组网,完美解决,最终选择ZTE的AX3000巡天版 ▲至于为什么选择WiFi6,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为什么,现如今谁的网络还有WiFi6这段时间各家的手机和平板还有笔记本产品都开始普遍支持WiFi6标志,也就意味着我们家里的无线又升级了,和之前的WiFi5相比,WiFi不论是速度和稳定性都会更上一个台阶,之前很多家庭用户觉得家里的WiFi5路由器就足够用了,而现在我基本都是推荐周围的朋友入手WiFi6路由器。 ▲早期由于用户群少,很多市场的一些国外产品的发布的WiFi6路由器动辄千元,而现如今很多国产芯片发布之后,WiFi6路由器的产品价格也下降了很多,在500元价位有很多不错的产品,如果你家里已经升级到千兆宽带,那么选择一台合适自己家用的路由器就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台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款AX3000仅仅需要259元就可以搞定家里的无线网络需求。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款AX3000,主要是还是突出了性价比,两台AX3000组建Mesh只需要259乘以2,是不是非常的超值,和很多主流的旗舰相比,连他们的1/2价格都不到,还可以解决我的信号覆盖和稳定性的问题,实在是没有理由不选择。 自研主芯片,ZTE技术加持,价格便宜但是性能够用 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采用了ZTE自研的主芯片,功耗和之前的产品相比降低18.5%而性能则是提升了25%。最高支持3000M无线速率,满血版WiFi6支持,外置的天线很好的提升了覆盖的效果,单路由器最大支持120平方米面积的覆盖。 路由器的主芯片其实除了在性能上的高要求之外,还要考虑芯片的功耗和稳定性,ZTE中兴AX3000巡天版主芯片经过了4W小时的不间断使用和拷机测试,不得不说,这款芯片集成了高性能,低功耗,高稳定,高集成度的优势。整个ZTE AX3000巡天版的设计体积也是非常的小巧,和其他品牌的机器相比的确是非常的小巧。 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采用了外置天线的设计,采用五根外置天天,5GHZ频段增加了一路收发,更好的解决5G传输距离短的问题,信号强度增加了3dB。 同时这五根天线也很好的补充了传统双天线的覆盖盲区,实现了360度无死角的覆盖,对于家庭网络特别是奇葩户型,真的是可以提高不少。 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背面设计有Wlan和Lan接口,搭配全千兆网络接口,家里的网络不会在浪费。对于我家的带宽也是刚好够用。 同时ZTE AX3000巡天版路还针对于喜欢游戏的用户专门设计了专业级的VIP游戏加速服务,内置的专属VIP游戏加速包可以很好的解决游戏延迟,卡顿,丢包,开挂般的体验让你每次都拿到MVP。 我最看重的Easy Mesh组网,才是我选择这款AX3000最重要的一点。 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支持一键配置组网, 支持30S急速组网,在家里再也不担心没有网络,最终实现的我的全屋无死角,不管是在阳台,还是在卧室的露台,厨房间,书房,卫生间,都不担心IOT设备离线。 其实我这种户型的需求并不是Mesh组网的最佳选择,简单说就是对于两个路由器一起组网有些大材小用,Mesh组网最适合别墅区域或者办公区域。 ▲对于没有接触到Mesh组网之前,很多用户对于多路由器连接的稳定性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其实我也是一样,主要是家里的网络基本够用,一台主路由可以覆盖,只是在阳台或者是次卧和书房的网络跑不满而已。但是考虑到智能家居的覆盖就需要路由器有比较强大的信号强度和稳定的数据吞吐能力。 ▲现在市场的MESH组网路由基本采用套装的设计,组网方式比较简单使用,如一键组网或者自动添加节点等等,也适合小白操作,同时也都有具备无主路由从路由的设计。不需要用户具备丰富的配网知识就可以使用。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在Mesh组网方面也比较方便,主路由器连接光猫之后,两台设备同时按Mesh按键一键组网,Mesh组网支持有线和无线。 ▲Mesh组网采用无线设备,家里的网络设计简单方便,不需要排网线,只是需要一个插头就可以搞定节点的布线,实在是要比AC+AP的方式要简单很多,基本可以做到无损升级家用网络。 ▲如果之前就有网线,也可以使用网线连接,实现有线Mesh组网,网速体验又会更上一层楼。同时Mesh组网还有单路由的自动切换信道的功能,在家庭网络频段拥塞的时候可以自动切换到空闲的频道,保证家庭用户的无线网络需求。让家庭网络更加的畅通。 ▲不管是队友开黑,还是无线投屏,都需要一个稳定高速的网络使用环境,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还有什么不可以。 使用体验,Mesh网络全覆盖。 ▲由于是上海电信的千兆带宽,实测的几个点也都是家里的主要设备需要覆盖的点,也可以看到这款路由器的节点速度,大概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结尾语,是时候给家里的宽带和路由器来个升级了 ▲对于家用路由器,现在WiFi6也是一个主流的趋势,而市场上也有部分WiFi6路由器很便宜,但是如5G仅仅支持60M,并不算是满血版的路由器。如果你希望有个超级稳定和快速的网络,而又想好好的享受一下WiFi6,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是个不错的选择。满血版的WiFi6用起来也不会缩水。而且价格只需要259元,实在是没啥可以挑剔的。 ▲从配置方面看,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路由器配置简单,MESH组网方便,如果家里很大或者是别墅用户,一套2个机器组网下来也就是500元级别,十分的划算,Mesh组网的优势就是稳定连接和更佳的网速体验。和一些国外的品牌相比实在的便宜实用很多。 ▲作为一台这个价位的WiFi6的路由器,ZTE AX3000巡天版路由器实在没啥可以挑剔的,要说不足当然也有,不支持USB扩展,不支持实体开关按键。另外中兴ZTE 的后台APP设计的略微简陋,不过据说新版APP正在公测,体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兴ZTE【巡天版】AX3000满血WIFI6千兆无线路由器 自研双核主芯片 5G双频游戏路由 Mesh 3000M无线速率 京东:¥289.00 去看看 我是林老师,我们下次再见啦! <更多>

含情脉脉林老师 晒物 2022-07-11 17:50

随着宽带的升级,很多地区300M /500M 甚至千兆已经入户,速度明显提升。不过听很多朋友抱怨,平时玩游戏时速度还是不行,有时会出现卡顿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用户还在使用老的路由器,比如300M或者800M的,路由转发吞吐速度跟不上。因此,升级带宽后,家里的路由器也必须升级,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到更好的网速,否则速度也是上不去的。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款值得推荐并且性价比好的路由器呢?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小编入手了飞邑AX3000,双频千兆WiFi6无线路由器,这款路由器的表现到底如何,以下就让我们来体验下。 飞邑(FEIYI) AX3000 WiFi6 无线路由器双频千兆端口家用路由器mesh大户型覆盖游戏 黑色 京东:¥329.00 去看看 按惯例先从包装说起吧。这个路由器外包装颜色以蓝色为主基调,盒身正面标识了产品图片名称及产品型号,背面是产品主要亮点。 简单开箱,这款飞邑AX3000 wifi6双频路由器的全家福:路由器主机、电源线、网线和说明书等。 飞邑AX3000 wifi6双频路由器为全黑配色,最为显眼的四根扁平增益天线,可180度自由旋转。具体外观尺寸:长250MM,宽230MM,厚度39MM。路由器高功率独立信号放大器,匹配的四根高增益天线加持,窗墙效果强,信号覆盖范围广。 这是路由器的背面。我们可以看到,背面有大量的散热阑珊,其散热面积非常大,良好的散热,是性能持续输出的保证。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路由器有些不同,这款路由器需要“站着”,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个是放置在桌面上,可以更节省空间;另一个就是散热会更好更强。 路由器背部的接口:电源接口、重置键、1个WAN千兆自适应口、3个千兆LAN自适口LAN口、WPS键。需要注意的是这个WPS按键,可以通过这个按键连接加密网络。 关于安装,与普通路由器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说非常简单,即插即用,插上电源线和网线即可。 可以通过说明书或包装盒上提供的二维码下载官方app,然后在手机上进行设置。APP界面简洁,设置简单,一看就会。有更新提醒时可一键更新。 APP界面,设置简单,一看就会。一键优化,一键体检,WiFi设置,上网设置,家长控制,防蹭网设置、访客设置等等。绑定路由器后,可以远程控制,非常方便。 当然,也可以在PC上设置和管理路由器。 目前,家里装的宽带是移动300兆。实测下载速度可以达到353.34MB/s的峰值,这个速度还是不错的,比我原来家里用的百兆路由器,快了近一倍。绑定了30+的智能设备,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信号非常稳定,没有出现掉网现象。 这是手机在中国移动app中家庭宽带的一键测速测试的结果。与PC的测试结果相似,已超过95.26%的用户。呵呵! 这款路由器搭载了美国博通专业芯片,四核1.7GHz ARM-A7架构,支持2.4G、5G双频wifi6,采用了wifi6技术,频宽比普通路由增加了一倍,由80MHz升级到160MHz,最大支持3000Mbs网速,最大支持256台设备接入,同时支持Mesh一键组网。其配置非常强大。 结语 通过体验,感觉这款飞邑AX3000千兆 wifi6无线路由器,信号强劲,速率快,双频OFDMA,WiFi 6极致体验,散热快,300元出头的价格,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总体来说,是非常不错的路由器,近期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值得考虑。 至于有待改进或提高的那就是虽然路由器功能强劲,但颜值上似乎有点廉价感,再就是配色单一。 <更多>

mb49629312 晒物 2022-06-27 19:20

写在最前 因为大环境的关系,现在许多学校或语言培训机构已转成网络授课形式,这其中就包括了我所在的公司。从面授转到网课,对小公司网络造成了一次不小的“冲击”。原来一个路由加中继器就能搞定的情况,也因为在线课程的开设显得格外吃力。 要解决这个情况,最直接省事的方法就是更换路由器。而考虑到网络的稳定性和多设备的需求,入门款Wi-Fi6是最基础的要求。 在此我们依旧简单介绍一下Wi-Fi6。 Wi-Fi6即802.11ax,拥有着OFDMA、BSS Coloring抗干扰、TWT机制、MU-MIMO、1024-QAM等技术加持,使无频率范围、MCS范围、最高调制、最大空间流均有所提升。可以让网络变得更有效率,延迟更低,能够很好地解决卡顿问题。 其中MU-MIMO可以使路由器同时与多个设备沟通,即使在多设备接入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下载、在线视频不延迟,这也是我首选Wi-Fi6的重要原因。而要想增加信号覆盖面,那就必须改用网状网络结构,Mesh网络技术。 目前大大小小的各路厂商都在推Wi-Fi6路由器,真要选起来时,着时让人有些抓狂。但考虑到是公司要用,就要以稳定不出错为主到,我也就没有去尝试各种“螃蟹”,索性直接入了一个由老牌路由厂家NETGEAR网件出品的新套装--网件Orbi RBK353路由套装。 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关于美国网件Orbi RBK353路由套装的事。 产品细节 此次网件RBK353的外包装变化不大,可以说是沿用着同系列的设计。看似内容很多,但文字标识又相当清晰。配合模型和户型图讲解,可以让用户初步了解RBK353的特色与优势。如1.8Gbps总传输速率,6+房间支持。当然,从其AX1800的型号来看(600+1200Mbps),规格要低于同门的AX4200等型号,但我看中的主要是它的稳定与大空间覆盖效果。 这里附上一段短视频,供不想看图文的小伙伴观看。 网件RBK353的包装设计很有意思,特别是拉开内盒的方式,感觉有借鉴到手饰盒的开合设计,拿取相当方便。而且稳定性也不错,无惧暴力快递。 因为网件RBK353为三只装,所以盒内的东西十分丰富。除了除了三个路由器、说明书和保修卡以外,还附有三个适配器,一根扁平RJ45网线以及6个插头配件之多。其中适配器默认采用2插国际插头,功率为12V 1.5A 30W。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适配器除了可替换成欧标和英标外,针脚也总算换成竖向接入,不必担心出现占用相邻插孔位的情况。 三只装套件中,主机与分身路由的外观并无区别,简直就是三胞胎。路由器为纯白配色,直立式外观,再加上高度不及一瓶红茶饮料,视觉上给我带来轻巧感,占用地方也较小。 网件RBK353使用了隐藏天线设计,外观没有张牙舞爪的造型,更容易让人接受,也能更好的融入到周遭环境中。而且路由器的厚度也足够轻薄,不会占用很大的空间,甚至可以塞入到角落电箱中。不过考虑到信号速率,建议还是放于常规位置。 由于主机与分身路由的外观一样,如要区分三者的不同,还得从后背的接口着手。主路由的接口较多,由1个千兆WAN+3个千兆LAN端口组成,而分路由则只有2个千兆LAN端。以现在无线设备的普及程度来说,两个LAN口就已完全够用。 在最左端设计有一个Sync同步按钮,能通它可实现自动同步配对分路由。 LED指示灯的位置设在机身的底部,位于orbi的下方缝隙内,通电后有些像微笑线。在正常工作时LED指示灯是熄灭状态,只在首次配网或网络出现问题时才会点亮,所以不必担心夜间的光污染问题。 网件RBK353的底部除了大面积的防护脚垫以外,还有巨大的散热开口。对于一款路由器来说,散热效果比硬件配置更重要,往往出现掉线或宕机情况,都是路由器过热导致的。 快速网络配置 现今路由器的配置过程越来越简单化了,特别是配合APP使用后。 首先运行Netgear Orbi后会要求登录账号。然后是相对直观的配置引导过程,如扫描路由器上的QR码,绑定分身扩展,设置WiFi账号密码等。整个过程不难,全是自动化配网部署。 配置完成后的APP界面比较简洁,通过直观的八个功能图标,可完成设备管理、网速测速、扫描信号强充、查看Mesh联网状态、无线设置、调节访客网络以及流量计等。 不过手机端的Netgear Orbi对国人并不是太“友好”。我说指的不友好并不是APP问题,而是因为国内的特殊环境,导致在谷歌上下载APP变得有些困难。 在APP上都是一些基础功能,针对路由的高级设置则比较少,如需高阶设置那么就得进入到网页端。 在网页端后台中,我们除了可以完成APP上的功能以外,还可开关2.4GHz或5GHz频段,调节无线频率和信道等。 更可在高级选择中设置动态DNS、VPN服务、端口映射、屏蔽IP地址、限制站点访问等。 组网体验 信号测度方面,我们依旧选用5G手机和搭载了intel AX200无线网卡的笔记本进行测试。 在连接网件RBK353情况下,确认网卡速度为1.2 Gbps,在WirelessMon软件中也可看到多个SSID。 大概画了一份公司的户型图,空间约450平。主路由放置在【A】点,两个分路由分别放在中段【B】点和最远端的【C】点。 在主路由【A】点旁,实测下载与上传分别为540Mbps和68Mbps,稳定的跑满了500M带宽;随后移动到空间中段的(2)处时,下载速率降到460Mbps,但也在意料之中,并无任何不妥;在(3)的位置,因为与分路由间有墙壁隔断,所以下载速率再次下降一些,维持在416Mbps左右,不过上传速率依旧比较稳定,有67.6Mbps;杂物间门口的(4)属于几乎最远端的测量点,下载也能有333Mbps,上传70Mbps的成绩。 从以上数据看下来,当换成网件RBK353组网后速率的稳定性变得相当可靠,相较原来电信赠送的单机路由,覆盖面积也更广。而且并不用在意主路由的摆放位置,直接依靠Mesh组网来拓展覆盖空间即可。特别是最远处的(4)处,也能拥有70%的总带宽下载表现,并且上传质量相当稳定。 当拿着笔记本以【A】点主路由位置为起点,巡航到【C】点的分路由时,可以看到无线网络信号强度会随着移动而降低,并触发漫游阈值,随后信号强度值会维持在-63dBm,达到全屋优质信号覆盖。在区域间来回走动,无较大的延迟。 如果是以前的中继方式,在最后的杂物间时必然会出现丢包或瞬间断网,随后就是等待重连,网课直接无限加载等。而网件RBK353的无感切换漫游,直接避免了这些现象的发生。在Mesh覆盖区域内,能够享受最优的速率信号。从最直接的体验来说,那就是任课教师会惊呼信号怎么变满格了?全屋无死角满信号,追剧也不卡顿。 在有线局域网中,无论是向NAS写入还是读取文件,均可达到100mb/s以上的数值,虽然期间有些许波动,但整体依旧是千兆网应有的峰值。 在Wi-Fi连接下,读取与写入速度均出现较大的下降,其中读取为48MB/s,写入为44MB/s左右,速率波动情况变大。考虑公司的环境较为特殊,无线信号会更易受到诸多干扰,能维持在45MB/s的均速,在局域网内传输课件、文档资料已然够用。 在老师和学员上课期间,我们再次分别测试三个路由的网速状况。 其中主路由下载依旧有336MB/s,而位于最远端的分路由也有285MB/s的成绩,PING值表现也相当不错,最终结果令人相当满意。尝试着在老师上网课期间挂上迅雷,虽然下载速度没有跑满,但视频连线并没有产生卡顿。 体验总结 作为一个网件的新品来说,网件RBK353的整体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公司原来糟糕的网络环境,在Mesh组网后即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覆盖范围,信号质量稳定性,无缝漫游以及无感切换体验都相当不错,应对500平的大空间、跃层也毫无压力。而且分路由的摆放位置也较为随意,不必预埋布线。此外,极其简单的APP配置引导流程,也能让小白用户轻松部署网络。 当然,毕竟网件RBK353定位在入门系,一些诸如USB扩展和链路聚合功能是不存在的。 By staylalala 图片与正义联盟并无关系,只是这样觉得好看而已。 美国网件(NETGEAR)Orbi RBK53 组合速率AC9000M 三频Mesh分布式路由三支装(认证翻新) 京东:¥2599 去看看 <更多>

尼古拉斯lalala 晒物 2021-02-03 14:05

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选购路由器的关注的几个方面,就是价格和性能,而且数码产品更为注重的是性价比,如今市面上路由器产品种类纷杂,同质化非常严重,并没有一些特别突出 的亮点和功能,曾经针对路由器提出的:利用闲置宽带来变现!响应这个口号的厂家有很多 但这类路由器产品绝大多数最终都销声匿迹了,根本原因就是打着路由器的幌子进行投资理财,最后给自己挖坑了,但作为国内巨头的京东结合着自家的优势资源,曾经推出了京东云无 线宝路由器一代,主打通过闲置宽带赚京豆,也没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功能,所以一经推出后, 受到了很多家庭宽带用户的欢迎,毕竟家里的宽带闲着也是闲着,每天赚个几块钱,何乐而不为呢? 趁热打铁,京东云无线宝路由器又出了二代产品了。 这次的新品为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我手中这款为64G尊享版,从外包装上就可以看出这款路由器的霸气,一改之前产品设计,更多的是黑色神秘感。 打开包装后,配件简单,包含了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说明书,充电器,千兆网线。 这款路由器依然采用了直立式设计,但明显颜值更高,路由器正面为一个竖条状的指示灯和 多功能按键,这一款产品提供了大户型需要的mesh组网功能,所以这个多功能按键也是mesh组网键,不过我目前只要一台路由器,没有办法体验到mesh组网啦。 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内在核心部分相比上一代产品有了更大的提升,高通5核IPQ6000处理器,包含了4个A53的1.20Ghz CPU和1个1.5Ghz的NPU,14nm工艺水平,算力可以达到11040MIPS,内存为512MB大内存和64GB闪存,支持最新的WiFi6网络,内置四根高增益天线,2.4G和5G双频发射,最高可达到1778Mbps。 接口方面为了保证更多的使用需求,保留了三个全干兆LAN口方便组网或者接入NAS等设备, 一个千兆WAN口,一个USB3.0接口(可外接更大的硬盘,用于缓存共享或者作为本地网盘存储使用),电源接口,RESET插口。 开机联网后,状态灯亮起,可以通过状态灯来判断当前路由器状态,蓝灯常量为正常联网状 态,为了方便小伙伴区分识别,下面这张图最为详细啦。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注这款路由器的小伙伴,在日常使用中首先在意的还是联网使用方不方便,信号好不好,是否掉线卡顿,还有赚积分能力有多强? 一起来看一下 WEB端的管理界面还是非常简洁的,设备联网状态以及存储信息等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还有一些WIFI,限速等等都可以进行设置,还有一些DHCP等设置需要在网页端进行,APP是无法设置的。 我们平时使用APP管理路由器比较多,所以APP展示更加丰富,包括已接入设备的管理,联网设置,WIFI设置,固件升级,提示灯,访客网络,信号强度等。 相信很多人对于新品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最为关心的是赚京豆能力如何,300兆联通宽带,因为是刚刚开始使用,所以赚积分能力还不是特别的稳定,同时官方对于积分的说法是七天为网络诊断期,这时间内每天会固定有10积分保底,七天后就会按照网络能力进行积分发放了,不过我个人感受是起初几天确实少一些,但几天后就可以迅速的跟上了,200多积分差不多是每天2元多,还是非常可以的。 这款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信号稳定性上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ZT"为目前这款路由器的WiFi信号名称,可以看到近距离状态下2.4G为-27dBm,5G为-35dBm。 在穿越承重墙以后,虽然WiFi信号强度有所衰减,2.4G为-61dBm,5G为-69dBm,对于一百平左右的用户而言,一个路由器基本可以保证了,但如果户型特别大,建议后期使用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进行mesh组网,这样家中WiFi信号就更加稳定了。 目前使用的是手机华为P40 Pro,支持WiFi6连接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但是毕竟个人家中宽带有限,并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路由器的优势,不过还是可以感受到更流畅一些。 写在最后:这款京东云无线宝AX1800 Pro使用了几天了,总体上感受还是比较不错的,稳定性也可以,并没有出现过突然断线掉线的情况,赚积分功能每天两块多的样子吧,不过这个不同的使用情况可能会有差别,结果仅供参考,总体上这款二代产品改进还是挺大的,加入了WiFi6和mesh组网功能,都是比较实用的功能点,当然了作为合作产品还有360京东云无线宝,红米AX5无线路由器,喜欢的朋友也可以考虑入手,一样赚京豆。 缺点的话我个人感觉在APP上比如手机相册备份,远程下载等功能并没有,USB外接硬盘只能实现共享读取和赚京豆使用,功能略显单一一些。 京东云无线宝路由器 AX1800 Pro 64G 高通5核处理器 WIFI6 5G双频高速 京东:¥39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的生活 晒物 2021-01-25 15:22

设计 提到路由器这个品类,不知道各位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一种形态的产品。 是借由运营商走进百姓家中的普联、水星等品牌的经典家用造型,还是华硕路由器凭借优异性能而越显独特的张扬外观?不管是哪种设计风格,路由器好像一直都是以一个不小的块头,支着五六根天线,异常违和的在我们的房间里存在着。 甚至到了WIFI6时代,我们看到了如小米AX3600这样的庞然大物,即便我还算喜欢它的造型语言,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对于现在居住面积并不富余的年轻人来说,想找到一块合适的区域来摆放诸如此类的大型路由器实在是一件不太好办的事。 这也是我拿到华硕这一对路由器之后异常惊讶的原因。 正如“灵耀魔方”的名字,这套路由器由两只在外观上一模一样的小四方体组成,太过迷你的体积在情感上让人很难把它和路由器联系在一起。相比我们印象里扁平的躺在角落的传统路由器,灵耀魔方明显可以更加和谐优雅的融合进家居布置当中。 黑色机身下微微露出的灯光,在内敛的外观设计下带来了一丝科技感加成,于家居中还略有点缀的意味在里面。 以我们过往的经验来看,紧凑的体积往往是通过简配、阉割而得来的。但在华硕灵耀魔方这则不同,它依然是一款拥有主流配置的家用路由器:博通四核处理器,WIFI 6协议,2*2 MIMO/80MHz频宽,当下路由器的主流配置,同时支持与更多华硕路由器进行组网。 灵耀魔方的80MHz频宽看起来似乎不如那些旗舰机型的160MHz,但实际上现有的手机等终端多数还是仅支持80MHz的信道频宽,160MHz目前看来仍然属于“战未来”的美好期望,实际利用率并不高。而即便是80MHz频宽的最大理论速度也是达到了1.2Gbps,在目前国内的宽带环境下依然绰绰有余。 配置 这套路由器内两只型号分别为XD4R和XD4N,区别在于XD4R底部除电源接口外还有一个WAN口以及一个LAN口,均为千兆接口;而XD4N底部仅有一个LAN口,用作有线回程的连接。 华硕作为一直以来的路由器产品第一梯队领头羊,在软件方面也有相当多的积累。灵耀魔方在初次使用时的网络设置也是非常“傻瓜式”的操作,只需在手机端下载ASUS Router后,跟随APP的指示依次下一步即可完成网络连接以及MESH的组网配置。整个流程的体验除了APP的UI风格设计风格有些魔幻之外,足够顺利且清晰。 我选择用手机APP来进行设置的原因是这样可以离路由器比较近,方便观察路由器的状态。当然在网页上你一样可以通过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来进行整个设置流程。网页配置后台对专业玩家来说更加友好,有更多的设置和调节项。 值得一提的是,我家中的网络是通过光猫桥接+路由器拨号的形式来完成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路由器强大的性能,而让普遍性能较弱的光猫只承担信号转换的工作。光猫由拨号改为桥接一般需要运营商在后台操作,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光猫型号去搜索一些自行破解的教程。 WIFI网络部分为了后续更方便的测试,我没有选择华硕默认的双频合一的模式。实际上由于2.4GHz和5GHz下WIFI吞吐量巨大的差距,我也完全不希望我支持5GHz的设备在某些情况下会自认为智能的去连接2.4GHz无线信号。 最近给身边的女性朋友推荐路由器时,她们似乎听到MESH组网之类的词就会十分抗拒,想寻求单个路由器解决问题的方案。实际上mesh节点设置现在十分的轻松,灵耀魔方路由器在初始化设置的最后一项就是添加MESH节点,你只需要将节点路由器移到离主路由器比较近的位置,二者就会自动连接。 由于现在所住的地方除了客厅之外并没有预埋网线,所以此次我并没有选择有线回程的模式。 通过SPEEDTEST简单测试下速度,500Mbps的宽带轻松跑满。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家里升级到500Mbps或者千兆宽带才有更换WIFI6路由器的意义。事实上眼下消费者在家庭网络环境中深受所扰的也从来都不是网速瓶颈,传统路由器即便是在 Wi-Fi 5的2*2 MIMO/80MHz 频宽下依然可以达到 867Mbps的最大速率。大多数用户遇到的问题不是几百兆的宽带不够用,而是WIFI信号稳定性过差导致的断线。而WIFI 6更加稳定高效的表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测试 下面我们去到其他房间里,来分别测试下单路由和添加MESH节点之后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下图是我家中的大概户型图,绿色点是主路由所在的位置。 首先来到我平时呆的最多的地方——工作室(STUDIO)内进行测试。 由于和摆放在客厅的主路由距离不算太远,所以在工作室内我首先测试了直连主路由的网络情况。此时信号强度为-47dBm,连接速率达到了1.2Gbps,SPEEDTEST成绩为369Mbps。 切换到2.4GHz信号时表现略有下降,信号强度-36dBm依然十分优秀,但是网速只剩50Mbps,同时抖动值较高。 之后我们将节点路由器移至工作室内,SPEEDTEST测试结果为172Mbps,对于2.4GHz来说算是还不错的成绩了。但是考虑到在工作室内需要连接2.4GHz的设备并不多,仅有顶灯、小爱音响等智能家居终端,此类设备对网速要求并不高,因此看起来并没有必要在工作室内布置节点路由。 接下来来到卧室,这里与阳台连通,一直是我家里网络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摆放在卧室内的小爱音响响应时间要明显比放置在客厅和工作室的久上一些,甚至还会偶尔出现网络不能连接的情况。 对5GHz频段测试,信号强度-59dBm,网速227Mbps。这意味着手机、电视等支持5GHz的设备在卧室内是可以正常连接网络的。 但是对于网关、智能顶灯等只能连接2.4GHz频段无线网络的设备来说,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信号强度-60dBm依然在优秀的边缘,然而网速只剩下了25.3Mbps。 此时的信号干扰比较严重,甚至已经低于邻居家的WIFI信号强度了... 阳台上的情况更加夸张,2.4GHz频段下基本已经到了断网的程度。而卧室内的小爱音箱正是放置在近阳台一侧的,难怪连接情况一直不太理想。 此时的信号干扰更加严重。 将节点路由摆放在卧室之后,阳台的网络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信号强度提升到了-40dBm,网速也恢复到了55Mbps。 信号干扰图中我们可以准确的看到两只路由器的2.4GHz信号之间的差距。 至此可以确定节点路由摆放在卧室内是比较合理的位置,可以实现全屋比较均衡的网络覆盖。 我现在的住所面积大概为70平米左右。经过测试,我们发现单只灵耀魔方在5G频段的WIFI下进行良好覆盖绰绰有余,但是在阳台等距离较远、遮挡较多的区域,2.4G频段的WIFI信号效果不甚理想(当然这其中也有我将主路由放置的太靠近门口的原因);考虑到卧室内大量智能家居产品的稳定性,还是增加一只MESH的效果更佳。 随后我进行了一次漫游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华硕固件本身对于漫游发生的阈值设置较高,默认为-70dBm。如前面所说,在5G频段的WIFI环境下单只灵耀魔方对我整个居住面积都可以做到良好覆盖,即便是到了阳台大概也处于触发漫游切换的边缘;因此为了明显的测试出漫游结果,我将阈值手动修改为了-40dBm。 测试中手持支持WIFI6的终端,由客厅走向工作室,接着走向卧室,最后返回客厅,如此往返两次。整个过程中发生了3次漫游,没有出现丢包的情况,平均信号强度40dBm,同时平均速率达到了1.2Gbps。 1.2Gbps也是2*2 MIMO/80MHz频宽配置下的标准传输速度。在这个速度下以我500Mbps的外网来进行测试显然是不严谨的,所以我选择将NAS中的一部影片拷贝至配置了AX200无线网卡的PC中。实际传输速率为60MB/s,虽然结果要比WIFI 5的成绩强上一些,但是显然没有达到1.2Gbps的标准。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灵耀魔方属于双频的MESH路由,简单来说主路由与节点路由之间的连接本身就会消耗掉一定的传输速率。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也不难,只需将MESH连接更换为有线回程即可。 关于WIFI 6 经过2020年将近一整年的沉淀,相信已经有不少人在选择路由器时会关注WIFI 6这个在去年9月份才问世的新名词了。但与5G一样,这好像是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技术的发展似乎走在了人们的需求前面,300M的宽带甚至尚未普及,1.2Gbps甚至2.4Gbps的满血WIFI 6路由器看上去性能过剩的太多了。 然而事实上与WIFI 6伴生的MESH组网才是当下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方向。与WIFI 5的AC+AP模式相比,MESH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巨大的。无缝漫游彻底避免了信号衰减网络断连带来的困扰,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WIFI 6给路由器行业带来的技术风暴,不仅仅是性能上的提升,我们有幸见到了路由器产品更丰富的设计语言,大家似乎都再也不甘默默地被关进弱电箱里,被隐藏在角落。我们看到了如灵耀魔方这种小巧精致的产品,这种似乎从来不属于路由器的造型语义,略带科幻感的出现在了消费者面前。 我一直都相信,设计在产品当中所存在的价值是巨大的。“A consistent experience is a better experience.”一致的体验是更好的体验,对WIFI 6是如此,对灵耀魔方这款产品亦是如此。也许这两只摞在一起都显矮的小盒子,才是更多平凡家庭组网产品的正确方向。 华硕(ASUS)XD4 灵耀魔方 分布式路由器 WiFi6 黑色两只装 京东:¥829 去看看 <更多>

zachal 晒物 2021-01-25 14:55

大家好, 我是可爱的排骨  距上一代 RT-AC68U 上市七年后, 华硕终于推出了 Wi-Fi 6 升级款的 RT-AX68U 智能无线路由器, 京东首发价格 999 元,送6期免息. 与上代的 AC68U 相比, AX68U 除了保持 3T3R 的天线规格外, 主控芯片/内存/闪存/无线芯片全面都有较大的提升, 足以满足下一个七年内家庭网络的使用需求。 参数规格 过去的一年多里, 华硕推出了多款 Wi-Fi 6 路由器, 5G 3x3 无线规格的 AX68U 终于登场了. 从配置参数上来看, AX68U 的定位介于 AX56U 与 AX86U 之间的, 处理器选择了 64 位双核1.8G的 BCM4906, 无线芯片则是 3x3 的 BCM4710, 算是一种非常折衷的方案, 也衔接了目前华硕 Wi-Fi 6 路由器的产品线. 对 BCM4906 这款处理器没什么概念的同学,可以收藏一下排骨跑的这个 OpenSSL 跑分表格, 然后去网上搜索一下上代 AC68U 或其它路由器处理器的跑分数据对比, 就知道 BCM4906 有多牛批了~,太给力了! 造型外观 华硕 RT-AX68U电竞路由, 标称无线规格为 AX2700 (2.4GHz 287Mbps x3 + 5GHz 600Mbps x3), 强劲的处理器与家长控制功能是其特色, 主打功能有 AiMesh2.0组网/AiProtection 网络安全/游戏加速 (正式发售后用户收手就能自动收到插件更新). RT-AX68U电竞路由,仍然采用立式造型, 上宽下窄倒立梯形外观. 正面有数条凸出的磨砂条纹与亮面凹槽并行, 商务风比较重. 三根不可拆解的外置天线可以左右 180 度或上下 90 度旋转调整. 正面右下角的 ASUS WiFi6 黑配金 Logo 精英人士内味十足~ 主机与底座之间的空隙有着一排排的散热进风孔, 空气从路由器底部进入, 再从背面散热孔排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AX68U 和功耗 (6~10W) 较上一代 (8~13W) 改善了不少,工艺升级使发热量确实小了很多. RT-AX68U电竞路由的顶面的银色电镀色更增添了路由器的商务之风, 当老板的会喜欢把它安置在身后的书柜上~ ? RT-AX68U电竞路由的指示灯位置移到了顶面右侧, 5 个指示灯隐秘性较强, 不是很容易看到. 亮起时由于反光你可能看到两排小蓝点. 产品标签位于RT-AX68U 的底面, 被一圈较宽的橡皮防滑垫包围着. 右侧可见路由器固件版本为 3.0.0.4.386, 从此处可知 RT-AX68U 是首款吃上华硕最新的 386 版路由器固件正式版的产品. RT-AX68U电竞路由的背面, 也采用了相同的纹路设计, 不过凹槽是镂空的, 整个背面都是散热区域, 最大限度的为路由器可能的高负载提供散热支持. 按键与接口设计仍然是沿用华硕路由器的经典组合: DC 电源接口, WPS 和 Reset 键, 电源开关, USB 2.0 和 3.0 接口, 蓝色的 WAN口和4 个黄色的 LAN 口. 由于固件支持双 WAN拨号功能, 所以 4 个黄色 LAN 口中可以选择一个作为第二 WAN 口使用. RT-AX68U电竞路由配备的电源规格为 19V1.75A 约 33W, 电源插头跟苹果手机的原装充电头相当, 电源线约长 1.5 米. 另外华硕还给 AX68U 附送了一根 26AWG 六类屏蔽跳线, 又黑又硬又粗的, 专业性上跟友商送的超五普线或扁线不是一个档次了. 网速测试 (AiMesh) 网络传输能力是一个路由器的基础实力, 在一般环境下很难找到几十上百的客户端来测试路由器的负载能力, 网络吞吐量就成了我们主要的测试手段. 排骨用了手头的两台电脑和 AX86U 来对 AX68U (大哥与小弟) ? 相互贴近进行网速测试, 测速工具仍然是用的自搭Ookla 服务器. 不浪费篇幅直接放结果图 千兆有线 WAN~LAN: 上下行接近 953 Mbps 极限值, 跑满没有问题. AX200 5G~LAN: 因为 AX200 只有 2x2 MIMO, 而 AX68U 不支持 160MHz, 所以 5G Wi-Fi 6 协议速度只有 1.2 Gbps, 测得上下行分别为 903/949 Mbps, 相当于满速的 75%/79%,已经是非常给力的成绩了. AiMesh 有线去程 5G 回程: 将 AX86U 作为 AiMesh 的母节点, AX68U 作子节点, 使用 5G 频段组无线回程, 两台电脑分别用网线连接 AX86U 和 AX68U, 测得上下行数据为 840/947 Mbps. AiMesh 5G 去程 5G 回程: 由于 Wi-Fi 是半双工通信, AX68U 的 5G 同时作为去程和回程通道时, 速度不可避免的下降.所以这种情况下测试上下行速度降只达到 408/516 Mbps. AiMesh 2.4G 去程 5G 回程: 虽然走 2.4G 去程可以避免 5G 速度被腰斩的问题, 但是 2.4G 频段的普遍使用环境实在太脏了, 即使能够以 40MHz 的频率协商到 574 Mbps 的速度, 但是实际速度测下来只能在 200~300 Mbps 之间挣扎. USB 性能测试 虽然排骨一直不推荐用路由器挂硬盘充当 NAS 的这用途, 但是华硕路由器固件提供的 AiCloud 功能可以给用户提供轻量的私有云网盘, 华硕还提供免费的网络中转服务, 让没有公网 IP 的用户可以通过 AiCloud 客户端访问 AX68U 挂载的 USB 存储盘. USB 读写会给路由器造成负载压力, 可以从侧面检验路由器的处理器能力. 排骨给 AX68U 挂载的是装在绿联移动硬盘盒里的凯侠 TC10 固态硬盘, 挂载固态硬盘或 U 盘不会给路由器带来什么供电压力. 首先排骨使用 ATTO Disk Benchmark 通过网线连接测试RT-AX68U 的共享文件夹, 读取和写入速度平均在110MB/s左右, 满足千兆有线上限. 将有线切换成 5G 连接后, USB 读写性能就骤降了, 读取平均只有 48MB/s,写入更是降到了平均 28MB/s. 这就是排骨向来不推荐路由器挂盘当NAS 的主要原因, 即使是 BCM4906 这么强力的 CPU 也扛不住啊? 总结 总的来说 RT-AX68U 是一款非常够用的主路由, 强劲的 CPU 与华硕无比开发的固件势必会受到插件爱好者用户的青睐, 排骨个人感觉 AX68U 更像是 AC86U 的 Wi-Fi 6 版.内置硬件级加速引擎,带机量和稳定性优秀, 根据近年华硕路由器的定价走势,AX68U将会是千元内Wi-Fi6 硬核全能战士. 买 AX68U 的理由: ● 主控性能属Wi-Fi 6 路由器消费市场第一梯队. ● 三天线 Wi-Fi 6 可满足几乎所有手机/平板/笔记本的上网要求. ● 首发直接用上 ASUSWRT 386 版固件, 还支持 AiMesh 2.0. ●首年换新,三年质保, 品牌售后服务非常良心. ● 很快就会有梅林固件或官改固件出来, 什么 DDNS/KMS/内网穿透等美丽的功能都会有~ ? 不买 AX68U 的理由: ●对天线数量有需求. ● 对有线口2.5/5/10G 有需求. 华硕(ASUS)RT-AX86U双频5700M全千兆路由无线路由器/一键性能手游加速/2.5G端口/WiFi6 京东:¥1999 去看看 <更多>

可爱的排骨 晒物 2021-01-09 09:52

从去年入坑了 NAS 和软路由之后,一直搞得是 All in One,最近入手了920+,黑群转了白群。All in one 也就顺理成章的拆了,入手了一个 J4105 的 4 个 Intel i211 网口小机器来充当软路由的功能,使用了两个月,觉得还不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说下价格,我买的是 8G 无硬盘的版本,算下来 850+,作为软路由来说,不便宜。想省一点的朋友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第一,如果家里有大于 30W 的 PD 充电头,可以不买配套电源,而是自行购买一根 PD 诱骗线作为供电。 第二,如果是当纯软路由用的话,买 2G 内存或者 4G 内存的版本就够了。 通过这两步,价格还可以再少个百来块的样子,算是到手能用的价格极限了。 外观:工控机的模样 包装盒就是普通的牛皮纸包装盒,朴实无华。 里面有机器、电源、一体 Sata 线和硬盘安装螺丝。 电源是光宝的,12V 5A 60W电源。 2 脚插头电源线。 机器朴实无华,工控机的标准模样,头顶一片乌黑的散热鳍片,整机还有点分量。 把有网口的一面看成是正面,配备了4个网口,电源指示灯以及 DC 12V 输入口。 背面是电源键、2 个 USB 3.0 接口、HDMI 接口、2 个 USB 2.0 接口、COM 口以及 Reset 按钮。 侧面布局是一样的,都是散热孔和 WiFi 天线孔。散热孔还贴了防尘网,细节处理到位。 底部的话就是四个橡胶脚垫和2.5寸硬盘安装位了,没啥特别要说的。 再看一眼 SATA 线,连接硬盘的一侧是数据与电源接口整合的设计,另外一端 SATA 是标准接口,电源则是 4pin 连接头,非标设计。 拆机:标准工控机布局,散热设计有提高空间。 未开机,先拆机,到手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拆开来看看里面都长啥样。整机脱光可以看到主板上有一个内存插槽,一个 Mini-SATA 接口,一个 Mini-WiFi 接口以及一个 SATA 接口。扩展接口是蛮丰富的,就是数量稍微少了一点。 理想的配置是 Mini-SATA 安装虚拟机系统,外接一个大容量的 2.5 寸硬盘作为数据盘,完成软路由和轻量级的 NAS 应用。 四个网口后面是整齐排布的 EG24A036S 千兆整流芯片。 再往后是 i211AT 网卡芯片,不过此处只有3颗。 在主板的背面,还有一颗。猜想这颗是板载,上面整齐的三颗是通过 PCIE 扩展出来的。 在安装 PVE 时,到了网卡选择界面时,印证了我上面的猜想。 CPU 采用核心直触的设计,不需要开盖就可以看到光亮的 CPU 核心,只是没盖的话就不能物理读取 CPU 型号了。 整机采用的是全被动散热的方案,CPU 靠一块铝片直触顶盖。铝片与顶盖之间用硅脂相连,应对 J4105 这种低功耗处理器,是足够了的,但如果是设计成一体的,减少使用硅胶传导的话,散热效率应该会更高一些。如果买了同款之后手痒的朋友,可以考虑把连接的铝片换成铜片,获得更好的热传导效果。 散热片上个秤,312g,分量是足足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散热片表面是温热可直接接触的。现在入冬了,气温大概十几度,当个暖手宝,效果刚刚好。 硬件看完了,装上内存,连接 SATA 线,准备开整软件。 性能:应付软路由绰绰有余 开机进 BIOS 看了一下,习惯了现在各个大厂的图形化界面,看到这复古的BIOS界面时,还真有点不习惯。 这款机器的 BIOS 没有经过任何的定制,所有可调参数,不管有用没用,都全部开放给了用户。比如这里有个毫无作用的 NVME Configuration。这种 BIOS 大家就进去逛一下,体验一把复古的感觉就好了,不是有特别需求,就不要随便调整了。 通过 Win10 PE 跑个 CPU-Z看看,能正确识别 J4105 的编号和步进版本等信息,应该是一颗正式版的 CPU。 跑了分,对比是 9900KF,单核有 9900KF 五分之一的性能,多核有十分之一的性能,这性能用来跑软路由,完全足够了。 Super PI 也跑了一下,仅供参考。 软路由的话,这次我安装的是 eSir 编译的 OpenWrt 精品小包。为考验机器性能,特意设置了 1 核 1 线程, 2 核 1 线程和 2 核 2 线程这三种场景下AES-128、AES-256、Chacha20以及Speedtest测试。为了避免看图浪费时间,做了张 Excel 表格统计如下。三个场景下,内存配置都是 1GB。 另外也跑了一下看油管 4K 视频的 CPU 占用情况。如下从上到下分别是 1 核 1 线程, 2 核 1 线程和 2 核 2 线程这三种场景的CPU占用情况,供参考。 应用:软路由加 Docker 下载机 从上面的性能测试中可以看到,2 核心 1 线程加 1GB 内存的配置,应对我家 300M 的电信单拨,偶尔看看油管 4K 视频的出国需求已经是完全足够了的。那剩下的内存和处理器性能,要怎么利用起来呢?于是我再安装了一台 Ubuntu Server 20.04 虚拟机,并安装了 Docker 来扩展服务。 目前我只在 Docker 下配置了 Portainer 2.0 和 Aria2 这两个容器,Portainer 作为 Docker 容器的可视化管理界面。 而 Aria2 则作为下载工具使用,完美利用上闲时下载和这台机器低功耗的特性。Aira2 的下载管理则交由 AriaNg 来处理。目前 Aria2 已经足够满足我的下载需求了,后续有新的需求增加,在考虑添加其他镜像使用。 功耗:整机 10w 以内,月耗电5度 功耗肯定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个点,这款机器到手已经稳定运行2个多月了,根据直连小米 WiFi 功率插座的统计结果,正常功率 7w 左右,很少有超过10W的情形。 单月耗电大概为 4.6 度,也就 5 度以内。这样的功耗,大家觉得如何? 总结:够用且好用的软路由产品,但性价比还有待提高 这款 J4105 4口软路由,性能上应付家庭千兆网络的需求是完全足够了的,而且由于是 X86 架构,PVE 开源虚拟机给了它无限的拓展能力,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折腾出非常多丰富的功能。 但如果不是折腾党,850+ 的价格买一个到手还要自己安装系统的有线路由,确实没啥性价比可言。对于这样的朋友来说,或许到手只需 200+ ,卖家装好系统到手即用的 R2S 是更好的选择。 <更多>

月光鼠 晒物 2020-12-14 16:17

写在前面 2020年路由器行业提到最多的就是Mesh组网,学弟也是无数次的去跟身边的朋友解释什么是Mesh组网,Mesh组网有哪些好处。然而,很多朋友还是不愿意去搭建Mesh网络,总认为效果没有大几百块钱高。 对于方正户型或户型比较小的家庭,的确不需要Mesh组网,但是对于长户型或大户型,Mesh组网还是挺有必要的。Mesh组网的体验的确是要比安装两个路由器好很多,也要比信号放大器好很多。 Mesh组网跟中继器一样,都是为了扩大路由器的信号覆盖。Mesh组网相较中继器来说配置起来更简单,Mesh是一个组网系统,添加Mesh节点和修改Mesh络设置都很简单。只要修改主节点信息,就会动同步整个Mesh络中其他的路由器,新增节点也需设置SSID、密码、上级路由器等等信息,接后会自动同步,自动组网。而无线中继器需要逐个配置SSID、密码,还需要选择中级的网络,步骤非常的复杂。 另外Mesh组网系统还会根据节点数量和网络情况,动态大键最好的网络环境。动态组网可以是星状、链状、菊花状,能够更好的去搭配使用环境,在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有很好的信号网络覆盖。这是无线中继模式无法做到的,无线中继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固定的,有一台设备出现故障离线,这个节点之后的所有节点都会瘫痪,无法实现自动修复。 不止如此,Mesh网络系统还会根据信号强度、网络干扰和负载情况,自动将设备设置为整个网络最好的节点路由。整个网络连接过程无缝漫游,不管你是行走在房间的每一处角落都能实现无缝连接不卡顿。而无线中级系统路由器之间并不了解彼此处于什么网络状态,无法去引导设备连接更好的节点,也就做不到路由器之间无缝漫游。你使用的手机等设备从主路由俩街道中继路由时会掉线,无法提供更高的使用体验。 外观 既然了解了什么是Mesh组网,那就来看一下本篇文章介绍的产品吧。本篇文章所体验的Mesh组网产品来自领势的MX8400,其实就是两台MX4200。MX8400的外包装一改之前的设计风格,以前的设计风格都是偏淡色一些,MX8400却使用了深色的配色。 包装背面是关于产品卖点的一些介绍,同样是保持了深色的配色,整个包装看起来一体性还是比较强的。 包装顶部为LINKSYS的表示,蓝底配色,跟之前的产品基本保持了一致。 拆开外包装,里面还有一层白色的纸盒包装,领势的产品在外包装设计以及做工上一致都是比较细致的。 取出所有产品如下图所示,路由器主体为柱形设计,素白色的机身看起来还是非常好看的。除了机身主体之外,还有一根网线、一个电源适配器以及说明书保修卡等纸质资料,下图就是改款路由器所有的配件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MX8400的外观吧,MX8400在外观上跟之前的AX5300等产品相差不大。整个机身纯素白色配色,看起来相当素雅,正面底部为领势logo,背面为接口部分,侧面的其他面均无多余的设计,看起来比较简洁。 MX8400的接口非常丰富,除了DC电源接口之外,还有四个千兆网口以及一个USB-A接口,可以用来外接移动存储设备,搭建简易的网络存储器。 路由器的开关按钮、WPS直连、Reset按键都放在了路由器的底部,这三个按键都是属于比较少用,但又不能没有的按键,放在底部可以让整个路由器的外观看起来更加漂亮。除了按钮之外,底部还有一圈厚实的防滑硅胶垫,路由器的防滑性能是相当不错的,硅胶垫的外围有一圈开孔,这大概是路由器的散热进风口。 顶部最显眼的应该是左上角的一个LED灯了,这颗LED灯学弟非常喜欢,它没有刺眼的光芒,反而看起来非常的高级。除了电源灯之外,整个顶部都是散热开孔。 看完了包装,接下来再来看一下配件部分,送的网线个人感觉偏短了一些,没有MX10600送的扁平网线有质感。至于是几类网线也不确定,网线上并没有做标示,既然是搭配MX8400来使用,应该是够用的。 电源适配器是由亚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输出电压为12V,输出电流为3A,输出功率为36W,实际使用时并不会有这么大的功率。 Mesh网络的搭建 像领势这种一线品牌的路由器Mesh组网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先拿出一个路由器,通电后连接好网线,打开Linksys APP,登陆账号之后就可以自动开始设置。按照APP内的提示一步一步的进行操作即可,网络创建成功之后就会让你对新创建的WiFi进行命名以及设置密码。设置完密码之后就会自动进行配置网络,配置成功之后会在APP端提示成功设置一个节点。 然后我们继续添加节点,路由器通电闪烁紫灯时就可以继续添加节点了。 路由器的配对过程会自动检测节点摆放位置的信号覆盖情况,节点之间距离太近、刚刚好、距离太远都会有提示,如果距离刚刚好节点的设置就完成了。 组网完成后一般会更新一下最新的固件,更新完固件重启进入传输区域设置。如果想要更大的传输功率可以将传输地区设置为其他区域,不过要自行承担选择其他传输区域的后果,选择完之后进行重启。 设置完成后进入APP界面,领势APP的UI经过了重新设置,要比我之前用领势路由器时好很多,从路由器主界面中可以看到目前有的节点以及在网的设备。 测试 安装好之后,在主路由位置,先用iPhone 11 Pro Max进行一波上传下载速度测试。学弟家里是200M联通宽带,连续测试了三次成绩,我们取平均值,下载速度在224Mbps左右,上传速度在37.6Mbps左右,基本能够跑满带宽了。 看一下学弟家的户型图,典型的长户型,如果只用一台路由器根本没办法实现全屋网络覆盖。图中蓝色圆点代表路由器的摆放位置,其中客厅的MX4200使用有线回程,位于主卧的MX4200使用无线回程,能够有效地覆盖全家的每一个角落。图中绿色圆点代表测试点,学弟对家中每一间屋子都进行了测试。 MX4200的表现非常不错,信号表现最好的是I点和C点,其次是A点,最差的是B点。因为路由器的信号到达B点需要穿越两面承重墙,所以B点的测试结果会稍微差一些,好在B点在厕所,平常上厕所刷个剧看个小说没啥问题。 下图为EFGD四个点的测试结果,图一为G点的测试结果,G点与路由器距离一米多,信号强度跟延迟无疑是最好的,此点的下载速度基本能够跑满带宽。图二图三为D、F两点的测试结果,虽有一面承重墙相隔,但信号强度表现依旧不错;图四为E点的测试结果,信号强度以及延迟表现要比D、F两点好一些。 WiFi6 VS WiFi5 首先进行了一波速度对比,测试设备为iPhone 11 Pro Max,是支持WiFi6网络的。左边是普通路由器的网络下网速测试图,右边是领势MX8400路由器的网络下网速测试图。左侧的路由器为联通光猫自带的路由器,使用体验极差,本来是200M的宽带,使用了它之后只剩下了20M,这也太让人难受了。右侧的领势MX8400路由器有着WiFi6的加持,下载速度跟上传速度都能够跑满带宽。抖动跟Ping值,都要比原先的路由器好很多。 WiFi6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在NAS之间的传输上,学弟的电脑使用的Intel AX200网卡,支持WiFi6。电脑连接好领势路由创建的网络后,进行测试。 测试文件为压缩包,有47GB大小。测试文件的源磁盘为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不会成为测试中的短板。实际测试中,传输速度能跑到110MB/s左右。从任务管理器中可以看到信号的发送速率高达975Mbps,如果是普通的WiFi5路由器,发送速率也就在600Mbps左右。 简易网络存储器搭建 在测试的过程中,学弟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也可以说是惊喜吧!领势MX8400上的USB接口是可以组件网络文件共享的,意思就跟NAS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配套的软件进行自动备份等操作,但依旧令学弟惊喜了。 学弟插入了一个U盘简单测试了一下,受U盘写入速度的影响,测试的写入速度只有480Mbps左右,如果换成固态硬盘,应该是能跑满带宽的。 写在最后 多个路由器组成的Mesh网络的确要比单个路由器组成网络强悍很多,不管是在网络信号覆盖程度上,还是在使用体验上,Mesh网络都更胜一筹。很多人喜欢买个信号放大器,的确也能解决网络覆盖的问题,价格也便宜,算是低成本解决方案了。只是当你走到信号放大器覆盖范围内的时候需要手动在手机或其他设备的WiFi设置中更换网络,显得很麻烦。 而Mesh网络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所有Mesh节点组成了一个WiFi网络,当你从一个节点走到另一个节点环境时,路由器系统会自动为你切换新的节点传输数据,不需要自己进入WiFi设置中切换,我觉得这也是Mesh网络最大的优点吧。领势的产品一直不错,在路由器市场上也有比较高的占有率。当然好的产品价格自然贵一些,比较适合注重产品质量外观,对网络有高要求的朋友。 LINKSYS VELOP三频全WIFI6 智慧MESH MX8400分布式无线覆盖路由系统 家用广覆盖、穿墙强 京东:¥2499 去看看 <更多>

学弟评测 晒物 2020-11-29 23:21

前言: 自分布式路开始普及,就入手了某硕Lyra Trio织女星分布式路由,以单楼层一个的形式分布,简单地完成了家里2-5层的网络覆盖,虽然在个别角落依然存在网络死角,但在无其它方案的情况下,加上家里除了我外,对网络要求都不高,所以就一直延用至今。随着使用时间加长,织女星所暴露出来的网口少的问题在我加装设备时,就会时不时出现提醒下我,也是无奈加多了一个交换机,随着WIFI6(802.11ax)的推出,躁动的心又开始谋划升级家中网络设备了,虽然家支持WIFI6的设备不多,但以WIFI6的普及速度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相信没有多久家里支持WIFI6的设备会不断增加。那这段时间恰巧新房准备装修,一步到位,刚好又有幸在新浪众测中被选中,体验领势(Linksys)MR7350 WIFI6 分布式路由,那就先感受一下再来决定家里网络的布局。 开始前先说下mesh组网和WIFI6,一般的消费者可能听都没听过。mesh组网,就是一种WIFI覆盖系统,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商用比较多的AC+AP的部署方式,两者相比,前者操作简单易上手,只要看得懂说明书,奶奶级年龄的都是组网高手,成本主要是看品牌和你想扩展多大的覆盖面积。后者组网复杂一些,多少还要懂一些网络知识方便日常维护,不然会比较麻烦。 WIFI6是802.11ax协议的简称,向下兼容802.11a/b/g/b/n/ac。这里802.11ac就是WIFI5.n就是WIFI4.如此类推。WIFI6相较于WIFI5最明显的就是传输速率的增长,从3.5Gbps传输速率到9.6Gbps,简直是质的飞跃。除此之类,还有就是高密度的接入(家庭一般很少考虑)以及多用户多入多出、抗干扰能力,对智能家居支持等这些优势。所涉及的什么更高阶的调制编码1024-QAM、OFDMA、MU-MIMO、BBS着色、TWT等技术知道是什么就好。不然你会一个头两个大。 开箱: 领势(Linksys)MR7350定位是入门级AX1800无线路由,2.4G最大速率574Mbps,5G最大速率 1201Mbps,据称单个可覆盖1700平方英尺,折合约157方的面积,那我家单层约120方,刚刚好。做为WIFI6路由,MR7350有2X2 上/下行MU-MIMO和OFDMA技术支持,所以支持25+以上设备同时使用。这些信息做为WIFI6的MR7350在彩盒上都有体现,彩副蓝间浅灰配上白字和产品图,相当醒目,从彩盒也能看见MR7350的样子,还是双天线设计 。彩盒背面用英文着重介绍了三点:信号广、智能安全、设置简易。 侧面的信息内容,一边是5个功能要点,一边是配件清单及教你如何三步组网。5个功能要点里提到“Linksys Velop网格WIFI,轻松实现扩展” 是非常经济实惠的功能 ,就是领势允许旗下任意系列Mesh路由可任意搭配组建网络,Wi-Fi6向下兼容WIFI5的路由,闲置的路由就可以利用起来,达到更广的覆盖面积。 领势(Linksys)MR7350的包装还是挺高档的,封套下面才是真正装产品的盒 子,大大的WIFI 标及周边领势的LOGO。 内盒中还有上下层的内托结构,路由还有珍珠棉袋装保护,相当结实。 除去路由本体。盒内的物品如下:快速指南、保修卡、光盘、电源适配器及一米左右的网线一根。陈列工整舒服。 黑色的UTP CAT 5E (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理论最大数据传输1200Mbps,和领势(Linksys)MR7350的千兆身份很配。 12V2A的电源适配器,领势(Linksys)MR7350带一个USB3.0接口,这个供电带一个3.5寸的外置硬盘应该问题不大。有意思 的是这个电源适配器是可更换插头设计,轻按"OPNE"就可以弹出插头,但没有配件,直接配了两脚扁型插头。 可能是织女星路由的小体积先入为主了,见到领势(Linksys)MR7350真机的第一感 就觉得它不仅大且厚,220*90*237mm的尺寸,两根可折叠双频高灵敏天线竖起后,整个造型非常简洁大方,黑色显商务浓厚,喜欢这种设计, 正面全删格一体化设计 ,将左右两边及下面预留的长条型的散热孔很好的隐藏起来。 领势(Linksys)MR7350整体都是非常舒服的磨砂质感,唯独在左右及正侧面是类钢琴烤漆的镜面材质,同时把机器仅有的一个状态指示灯放在了正侧面的左下角,上印"LINKSYS",这种材质效果融入品牌及功能设置,效果挺漂亮的。 与前面漂亮质感相比,路由摆放后呈10度左右的斜角这个设计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便于散热? 底部除了四角的防滑垫和铭牌贴纸外,在四个支脚的边上还有壁挂孔,其它大部面积都是散热删格设计,看来高通四核1.2Ghz CPU及其它元件所综合的热量还是不小的,高主频CPU,对家里有NAS且喜欢4K or 8K流媒体共享的问题都不大,完全可以满足全家的影音需求,配上大屏投影或激光电视,简直是享受。 背部的接口,带1~4数字的4个是千兆LAN口,两台组网,就算去掉一个做有线回程,还有3个来连接需要大数据出入的设备,这点抛我家现在的路由几条街,交换机也可以扔了。LAN口右侧带黄色标上面的是千兆WAN口、接下来蓝色的USB3.0接口、WPS和重置(Reset)键 也用红蓝色区开,这个细节给满分。最后是12V的DC电源口,旁边带个独立开关,这应该是本人接触的第一个带独立开关的路由了,以后硬重启终于不再需要拔电源了。 可折叠的双天线,可摆角度是水平1/4球体范围,不能朝下。天线上同样有"LINKSYS"的LOGO晒字,品牌及质感同在。 配网: 领势(Linksys)MR7350的配网相当小白化,按照APP提示一步步来基本都不会有问题。中间涉及一个网络帐号密码,一个是申请领势的帐号,就可以远程管理路由,路由弄好以后关掉WIFI用4G测试了一下,确实很快就连接上了。   主路由设置好后直接就添加节点,设置跟着提示来。设计完可直接 进入控制面板。 中间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我把节点路由放在主路由边上进行添加,提示不行,信号太强。我把路由移到下面会说到的B测试点(与主路由有两道墙之隔),也是提示不行,说太远。有点无奈,我只能拿回书房,在同一个房间内才添加对成功。   配网成功后,两个路由的指示灯匀为蓝色常亮。 手机APP的主界面及菜单,功能一目了然,左上角菜单项可以调出更多的功能。 APP自身提供了两个非常实用的测试工具,一个是信道调整、一个是网速测试,我家的网络下行是223Mbps、下行是37Mbps. 网页的管理界面,和APP的功能 其实差不多,一些比较细的,比如2.4G和5G分开之类的设置只能在网页端。 信号强弱及吞吐量测试: 下面进行测试前先说下家里现在的布局和家人的主要活动区。五楼是我和老婆的房间以及我的书房,光猫在书房,即下图红点图,主路由即在边上。节点路由在四楼客厅,两个路由之间是上下关系。 房子是很工整的长方型,因为路由基本都在房子的中间,所以我的测试点基本在前后两头。 A点是我的睡房床头柜位置,我们睡觉刷手机的地方。 B点是厕所,厕所大家都懂的,没有手机,你能看洗发水沐浴露上的信息看个遍。 C点是爸妈房间,我家大宝和奶奶睡,睡前要听故事,这个点也是放小度的地方。 D点是小妹的房间,是离支点路由最远的地方。   测试道具,手里暂时没有支持WIFI6的手机,只能是将某硕飞行堡垒笔记本的网卡换成支持WIFI6的AX200NGW,同时使用一加5做为WIFI5的代表进行测试后数据比对。两者硬件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环境不同,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吞吐测试环境搭建,家里有铁威马NAS,我平时用的比较多的也是访问看电影,搭建是利用Docker安装iperf3。至于iperf3,熟悉都知道它是一个局域网性能测试工具,它可以测试最大TCP和UDP带宽的性能 。 家里装修时爸妈并没有为网络埋线,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做无线MESH组网,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比较建议有线MESH组网的。 为了好进行对比,我在主路由边上先测试了一下所得数据做为信号强弱和吞吐量的参考。这样大家才知道衰减了多少。测试数据如下,离近路由信号在-25dBm,连接速度达到283Mbps,最好状态应该就是这个了。 下图为A点测试数据,因为离主路由只隔了一个墙,信号-59dBm 和吞吐214Mbps,完全可以跑满家里的200M宽带。   下图为B点测试数据离主路由其实很近。但因为有两面墙。但数据也还OK。190Mbps,基本跑满200M宽带。 下图为C点测试数据,这个点离支点路由只有一面墙,算是比较近的,-56dBm和B点是一样的。速衰减的就比较厉害了,只去到到80.9Mbps. 下图为D点测试数据,D点离支点路由是最远的一个点,在房子的最角落,查看了一下连接,同样还是5G。也就是说我家两层,基本都是5G无线网络。5G状态信号强度最低的是在-60dBm.总体还是满意的,不过速度仅59.3Mbps。 手机的测试数据: 因为是手持设备,在下面的比对中,才发现它的信号稳定和笔记本是非常相近的,吞吐软件是测试两次,我取最大值做为记录,这里因为测试软件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结果只做为参考。 将所有数据汇总。情况 基本一目了然了。家里4~5层都是在5G无线网线覆盖,而且强度也还OK。速率嘛,有衰减也是正常的,D点是小妹的房间,她平时回来的少,所以影响也不大,实在不行到时再单独买一个MR7350做为支点路由进行扩展。 更改传输地区信号需慎重: 更改传输地区确实对WIFI信号强弱有所影响,如果家里有刚出生的小宝宝,建议慎重,要不然路由上市也不会说要经过国家标准。因为大功率与辐射量是成正比关系的,现在欧洲家用无线路由功率要求小于50mW,我们国家要求小于100mW,而美国只是要求小于200mW.   以我家的D点为例,中国地区在-60dBm左右。因为家里刚有出生的宝宝,所以我改了发射功率最底的欧洲,强度只有-76dBm.中间的差距大家用手指头掐一掐。 漫游测试: 漫游是我们在家里最常做的事。边走边刷手机。漫游简单点说就是测试无缝链接的情况 。测试同样来自一加手机,从A点走到D点,共发生三次丢包,丢包地点一个是在B点,一个是在下楼梯时,另一个是走向D点时。虽有丢包,但游戏实际测试中很快就连接上,完全感觉不到。 USB口速率测试: 接主路由的U口,设备是闪迪的USB3.1 U盘,不过是GEN1速率。   接好后在网页管理端就能看到设备。设置项并不多,默认已开启SMB共享 ,只给用户一个加密的验证设置项而已。 电脑端可以直接访问U盘内容。 USB3.1 GEN1 的理论速率是5Gbps,一个5.6G的内容,有线状态读写最高都是在113MB/S. 领势的APP同样也能看到挂载的设备,直接APP是不能访问的,局域网内手机端访问需要借助第三方APP。在电脑端的时候有推荐叫“SMB管理器“的APP,但因为GOOGLE在国内的问题,再使用国内知名的某豆荚并没有找到,个人APK pure可能是版本问题也访问不上,所以作罢。但其实国内还有很多可以用的APP,比如ES等。当中个人更喜欢一款叫nplayer的应用,直接可以发现设备进行访问及播放。 个人感觉这个功能有点鸡肋,为什么?一是不支持外网访问,注册了领势会员,外网访问也只是看到路由有挂载这个设备,你看不到U盘内的内部,更不用说读或写了。需要访问就只能自己折腾了。二是路由不带或不支持插件扩展,像有带这个功能的用户最需要的可能就是下载功能了,它并没有。那现在这个功能仅限局域网内的共享。如家里有NAS之类的,这个功能应该都不会去用。 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说说对于领势(Linksys)MR7350 WIFI6 分布式路由评价,外观方面各花入各眼,不多点评,但做工及质感确实不错。接口方面、4LAN口能很好的解决终端设备的连接问题,至少我后面可以不使用交换机这种东西,一键组网(连接按5次RESET)能很方便我们后续添加节点路由,但其实个人更推荐有线组网,做有线回程这样对于速率的损失会降低不少。性能方面,虽然定位入门级,但领势给它的WIFI6、MESH及向下兼容组网、AX1800、1.2GHz的高能四核处理器、2x2 MU-MIMO等都表示了它会有不错的表现。那确实以前3个分布路由搞定的事现在2个就可以,覆盖信号强度和速度都不错,开篇时说到的问题基本解决,总体是满意的。至于私有云,这个前面也有提到,就不重复了。价格方面,单个700多的价格在路由这一块算是比较高了,2只装只要1K2左右就显的划算多了。 最后肯定的说WIFI6是大趋势所在,后面我们的手机等慢慢更新换代必然也是支持的,那怎么样的才需要更换WIFI6路由?个人觉得一是像我这样,为新房子准备的,不管手里WIFI6终端设备有多少,先一步到位再说;二是设备老旧的,主要是讲路由还在WIFI4的确实可以考虑更新换代了。三是对接入数量和稳定性有所有要求的。领势做为老牌的路由品牌,技术肯定是有的,MR7350单位可覆盖150方左右面积 加上简单的MESH组网完成大面积覆盖更不是问题加上三年的质保,值得考虑。 领势 LINKSYS MR7350 双频四核 WIFI6 双千兆高速路由器 分布式路由器 两只装 京东:¥1398 去看看 <更多>

噪点数码集 晒物 2020-11-23 10:43

大家好,我是晓飞影! 一个数码爱好者,也喜欢在众多平行领域探究摸索,让生活多一点乐趣。 关于路由器,其实我换过了太多太多,小到几十块的腾达,大到 X 万的某讯,刷机从官改、老毛子、openwrt、梅林都折腾过,目的就是想找一款真正跑满网速,打游戏低延时,信号强,超多终端数量也能稳定的路由器。很多人总是抱怨家里网络卡,除了路由器本身的质量原因,路由器放置位置,设置功能,墙内线材,面板接口,是否 NAT 多层套娃都是可能的因素,而且许多人并无法意识到这些问题。 此前也写过一些路由器的分享文章,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用过和我关注的一些 wifi6 路由器的选购建议,也许可以帮到你。 华为 AX3 Pro 在此之前华为的路由器也好,荣耀的路由器也好,各种问题槽点比比皆是,华为在企业级通信技术确实厉害,但是家用领域毕竟是半路杀入,经验不足可以理解。所以从 AX3 Pro 开始基本把之前的口碑都挽救回来了,AX3 Pro 堆料特别厉害,但是堆着发热问题也是绕不开的话题。路由器并不是手机,发热也烫不到自己,正常环境通风还是稳定的,但是让弱电箱估计就够呛了。如果要补救措施,可以上个风扇底座,廉价解决方案是下面垫一个啤酒瓶盖子。160 Mhz的频宽 ,3000Mbps 的传输速率,常年 260 左右的价格,性价比确实不错,就是系统固件需要摸索一下,详情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深度体验。 另外华为的 AX3 不太推荐,价格虽然低一点,但是也没便宜太多,阉割了不少。与其买 AX3 不如买红米的 AX5,但是其实 AX5我也不太推荐,原因后面再说。 华为路由AX3 Pro 千兆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 wifi6/凌霄四核/智能分频/多连不卡/无线家用穿墙/3000M/高速路由 京东:¥329 去看看 小米 AX3600 小米和华为一样,之前的路由器被骂的很惨,但是从红米 AC2100 开始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自己用的 5 年前的跨界产品 R2D 一直是认为很香的。小米 AX3600 的推出和华为 AX3 Pro 一样成功,599 的价格其实不算便宜,重点是同级别参数在友商的衬托下,性价比凸显出来了。如果家里米家生态产品比较多的话,中间 Alot天线会更加方便一点。而且最近还升级了 160mhz 频宽,就目前的表现来说可圈可点,也不发热,最低价格到过拼多多的300+,基本不可能再遇到了,现在活动期间 499 可能会比较容易买到。 小米 MI AX3600路由器 5G双频WIFI6 高通6核处理器 AIoT 3000M无线速率 游戏加速 家用智能 游戏路由 京东:¥599 去看看 小米 AX1800 AX3600 出来不久后,小米 AX1800也发布了,传输速率降低到 1800 其实影响不大,更低的价格,但是很多人喜欢将 华为 AX3 Pro和小米 AX1800 对比选购,明明 AX3 Pro的参数对标的是小米 AX3600,实际价格是华为 AX3 Pro和小米 AX1800 差不多。 正好关于 AX1800和华为 AX3 Pro 的对比我也评测过,表现很接近,AX3 Pro 多了 160Mhz,传输带宽大一点。如果在这两者之间纠结的话,简单来说就是家里什么品牌的设备多就买哪个品牌的路由器,方便一点。AX1800 的造型起码有点差异化,其实很容易让人想起 K2T,价格便宜,还能和小米路由器组成 MESH,当主路由还是 AP 都没问题,250 元的价格比较常见。 小米路由器AX1800 高通5核 高速路由器 WiFi 6 5G双频 一键连接小米智能家居 游戏路由 京东:¥329 去看看 红米 AX6 只要小米出什么,红米也差不多会跟上来,大家经常戏称「儿子打老子」,其实只是将产品定价差异化覆盖不同的人群,但是红米 AX6 的表现真的很强劲,acwifi 有过详细评测和小米 AX3600 水平非常接近,定价差了 200 元,但是配置只是阉割了 Alot 天线,5G 独立功放也有,定价差了 200 元。造型方面中规中矩,其实这种平铺式的摆放更适合大部分家庭用户,偶尔注意清一下灰尘,避免影响散热。 还有一点 小米 AX3600 内置的是网易 UU 加速器,红米 AX6 内置的是腾讯游戏加速器,我个人感觉网易 UU 好一点,这也算是一点阉割吧。最近的价格是 299 元,我刚好买了一台打算替换掉 K3 做主路由,之后可能会和 K3 对比评测一下。 Redmi 路由器AX6 3000M无线速率 高通6核处理器 WIFI6 5G双频 游戏路由 无线家用穿墙 小米路由器 京东:¥299 去看看 TP-LINK XDR5430易展版 大家都知道 TP-LINKE和水星都快是一家了,水星之前出过 D191G 的高性价比路由器,表现中规中矩,而 XDR5430 易展版的优势一样是性价比了,目前做活动的价格可以到 349 元,也是 4*4 天线,比小米 AX3600 还要高的传输带宽,2.4G 和 5G 加一起高达 5430M,感觉就是冲小米 AX3600 来的,CPU 低一点,RAM 小一点,发热可能略大一点,实际表现和红米 AX6 差不多,考虑到固件一般没有可玩性,搭配软路由做个 AP 还不错,所以如果只想当 AP 不组 MESH 的话,可以考虑这一款 XDR5430,有时候价格也是重要的环节。 TP-LINK AX5400千兆无线路由器 WiFi6 5G双频高速网络 Mesh路由 游戏路由 智能家用穿墙 XDR5430易展版 京东:¥349 去看看 华硕 TUF-AX3000  刺客信条联名款 其实最开始是没关注到这款路由器的,华硕有一款 AX5400和 AX82U 基本是一个造型两个马甲,都卖 1000 多,还没 2.5G 网口,出名程度远远不如同门 RT-AX86U。突然有一款 AX3000 刺客信条联名款,网友实测可以达到 5400M 一样的传输带宽,还是 4*4 天线,只要 699 元,瞬间让前两者的购买者不爽了。刺客信条的联名其实没有太高的价值,但是一款路由器这么设计还是挺好看的,游戏周边终于又发现可以卖货的市场了。现在 699 元的价格也是常态,有华硕信仰加成的,可以选购这款 wifi6 路由器,将来还可以刷梅林玩,扩展性不错。 华硕(ASUS)TUF GAMING AX3000全千兆电竞游戏路由器/家用路由/三端游戏加速/WiFi6/博通芯片刺客信条联名款 京东:¥699 去看看 华硕 RT-AX86U RT-AX86U发布的时候价格也不低,主要是多亏同门AX5400和 AX82U两个坑货的衬托体现了性价比,因为它是这个价位唯一有 2.5G 网口的路由器了,WAN 口和一个 LAN 口还可以聚合到 2G 的速度。现在家用 PC 主板和部分 NAS 都自带了 2.5G 网口,所以可以更好的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但是我没有选购这款路由器还是觉得一个 2.5G 网口略少了一点,接上 NAS 后也只是满足多终端用户同时读写速度可以达到千兆不会降速,但是单用户无法达到 2.5G 的最高速度有点可惜,毕竟 NAS 不是每个人都想放在 PC 边直连的。总的来说 1300 元左右的价格有这样的配置,也找不到第二家了,所以刚需可入。 玩联名上瘾的华硕也给这款路由器搭配了吉翁夏亚联名款,有一说一,这配色真是好看,夏亚的联名设计很有新,这个 IP 的价值我个人认为是高于刺客信条的,但是 200 多元的加价差不多又可以买一个 wifi6 路由器了,路由器并不是手机,只是放角落吃灰的,所以是否愿意为 IP 联名买单,纯粹看自己对夏亚的喜爱程度吧。 华硕(ASUS)RT-AX86U双频5700M全千兆路由无线路由器/一键性能手游加速/2.5G端口/WiFi6 京东:¥1399 去看看 华硕(ASUS)RT-AX86U双频5700M全千兆路由无线路由器/腾讯加速/2.5G端口/WiFi6高达联名款 京东:¥1599 去看看 华硕 RT-AX89X 这款 RT-AX89X 其实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其实大部分消费者包括我都不会去买。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出色的优点会吸引特定人群,就是双10G 端口。 两个万兆口还分别是一光口一电口,任君选择。如果这款路由器只有一个万兆口的话,我会觉得非常鸡肋,有双万兆的话就代表了上下行可以完全对等了,家里两台设备之间能完全实现对等的万兆传输,甚至还可以其中一个万兆连接万兆交换机,达成家庭全万兆的局域网。RT-AX86U 只有一个 2.5G 的网口就让我觉得可惜,如果有双 2.5G 网口的话,1300 的价格我都觉得很划算,必入,可惜并没有。所以如果家里有万兆局域网的需求,比如在线剪辑 NAS 的素材,或者小型工作室多人协作。这款路由器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除了价格,目前是 4099 元。 我理想中的路由器是 wifi6 高带宽,支持 MESH,好的固件稳定,以及双2.5G 或者双万兆以上的接口,好像就是这一台了。因为我的 NAS 在客厅, 墙内的网线其实已经支持万兆,就差路由器和交换机了。我相信随着竞争者的参与,我相信价格会进一步接近大众心理的基准线。 【第六代WiFi | 双10G口】华硕(ASUS)RT-AX89X高通四核/8x8MU-Mimo电竞游戏路由器/全千兆WiFi6路由器 京东:¥4099 去看看 总结 wifi6 路由器最大的优势是无线速率的提升,但是依旧很少有 wifi6 的路由器能突破千兆网口的速率,原因有许多,160mhz带宽,天线数量(不是外置天线)等因素,以前 wifi5 时代的路由器基本就是 100mb/s的有线传输速率和最高 70mb/s 的无线传输速率,可以说差距不大。现在 wifi6 时代,2.5G 网口,10G 网口正在起步,并没有和 wifi5路由器拉开太大的差距。而且就算是万兆路由器,wifi6 的无线传输速率离有线万兆的 10G 速度还差的远,所以家里如果有稳定的 wifi5 路由器并且没有太多 wifi5 终端,建议还是理性看待升级路由器。如果确实网络出现了问题,随着手机等设备支持 wifi6增多,选购一台合适的 wifi6路由器肯定也会获得不错的网络体验。 <更多>

晓飞影V 晒物 2020-11-13 14:49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就像韭菜一样一茬更比一茬高。而时下十分流行的WiFi 6,它不仅是新一代的无线网标准,也是未来多设备联动的趋势。是真正能将公共客厅理念,与全智能家居结合在一起的关键核心。 原因就在于它的OFDMA技术,和MU-MIMO技术,前者是主打低延迟,后者是容纳多设备同时使用。畅想一下使用WiFi6后的场景,约上七八个好友一起到家开黑,大家都连一个WiFi的情况下,不仅游戏丝毫不卡,如丝般顺滑,还能再让扫地机器人把地上瓜子皮给扫了,顺带着再唤醒音响放首战歌助兴。 是否顿时感觉牢牢的拿住了社交圈中的C位?当下已有不少手机、电脑以及智能家电品牌,都嗅到了这一趋势,纷纷推出支持WiFi 6的各种产品。但正如大脑是身体的中枢,即使各方设备已经准备就绪,也需要一个数据流充足的路由器来作为供给能量的小马达。 支持WiFi 6的无线路由器很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物美价廉的。 TP-LInk Ax3200就是经过对比权衡后,各项优点很突出,价格还十分可爱的一款。说它是路由器中的稳健学霸,也是担当得起。首先对于不了解路由器各项性能,只图它方便实用的人们来说,挑选一个知名老品牌,是节约时间不易出错的方式。TP-LINK就是这样一个专注内在技术,向来不以性价比为卖点的老牌子。 可这款TP-LINK AX3200当下的价格,却着实令人心动。按理说389的价位搭载如此众多的技术,已然属于买了不会亏系列,谁知道活动价直接降到299元,真是让人不得不入啊。该款WIFI6路由器,将OFDMA技术和MU-MIMO技术,升级到让人惊讶的强悍程度。 先来看第一个有关延迟方面的,这款TP-LINK AX3200不仅双频并发,数据流条数更是足足有八条之多,如此多的传输数据通道,卡顿和延迟将成为过去式,速率提高的不是一丁半点。玩起游戏,不会再让延迟成为超神之路上的绊脚石。据使用该款路由器的用户所说,下载一个50M的应用,仅仅需要1.5秒就可完成,真正的快到起飞。 并且8数据流应用到MU-MIMO技术中,多设备同时上网,也能共享高速快捷的速率。就好比开了八个车道,路宽了能容纳的车也就多了,还能齐头并进谁都不影响谁的速度。该款路由器不仅无限速率支持达3200M,还有2.4Hz与5GHz两个频段都是4T4R。两个频段等于说又将车流给分流成机动车和大货车,手机、电脑等设备用网,和智能家电又被分开,更是谁都不会影响对方的速度和信号接收。 而该款路由器的加强版Beam- forming(波束成形)技术,用更为智能的方式定向调整信号,强劲有力的信号会紧紧跟随每一个用网的设备。尤其令对于WiFi要求无处不在的用户惊喜的是,该款路由器还有可一键互联的“易展”功能。并且没有主副机的概念,端口也可盲插操作,可以说是舒适的享受,人均皆可分分钟上手的小白级别操作。只要按下TP-LINK Ax3200路由器上的“易展”按键,无论怎样的户型,都可以迅速无缝覆盖。 难怪很多入手的用户,纷纷不约而同评价该款路由器是一个家人朋友都说好的宝贝,在技术流方面做到了数码爱好者们的标准,而实际使用操作起来,却又简单容易好上手。再搭配上它可爱的价格,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一款路由器。 TP-LINK AX3200千兆无线路由器 WiFi6 5G双频高速网络 Mesh路由 游戏路由 智能家用穿墙 XDR3230易展版 京东:¥389 去看看 再来看看其他的WiFi 6无线路由器,再反复权衡对比时,要说比TP-LINK Ax3200价位还要低的路由器,也有Redmi AX5和华三(H3C) N18 Plus,前者价位是199,后者虽然日常价为399,但活动价也是199元左右,也是不追求过高性能的入门款性价比路由器。荣耀路由3 AX3000的价位也是209元,亮点特色是华为技术,使用的是目前独一无二的凌霄芯片。Redmi Ax6 3000M 则同样可以支持Mesh组网,信号的覆盖能力也是十分不错。腾达AX12作为路由老厂的产品,是传统家庭稳健的选择。 Redmi 路由器AX6 3000M无线速率 高通6核处理器 WIFI6 5G双频 游戏路由 无线家用穿墙 小米路由器 京东:¥299 去看看 华硕RT-AX56U的内置游戏加速器,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亮眼之处。至于华硕XD4灵耀魔方,虽然当下价位活动后也需799元,可颠覆了传统路由器的扁平设计,对于家居摆设方面精益求精的用户来说,颜值绝对到位。而LINKSYS VELOP MX4200和MIFONxIPASON联名x1电竞路由,价位都上探到千元以上,对于预算充足,网络要求十分高的用户来说,也是值得一看的。 WIFI6作为时下既新又实用的无线网制式,其实并不繁杂。以上路由器大家可以按需选择,不过各项表现皆十分平均,还能支持”易展“功能的,就要数TP-LINKAx3200比较实用了。 <更多>

如风飞天虎 晒物 2020-11-12 14:42

MX5300作为领势最强旗舰以及业界堆料王路由,凭借合理的售价强势冲击高端路由市场,短时间内在本就小众的高端路由市场拿下了不俗的成绩。但单打独斗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出于自身的产品规划,领势在双11之前也终于更新了自家的产品线,发布了次旗舰Velop MX4200 WiFi路由,目前已经在京东开启预售,11月1号开启首销,而我这次也有幸提前拿到了两只,并已成功替换了家中的路由系统且体验了数天,因此接下来的内容也是关于MX4200的详细评测。 其实从名字上就看得出领势Velop MX4200的定位,介于大哥MX5300与小弟AC2200之间。不过虽说是次旗舰,但这并不代表MX4200处处减配。相比大哥MX5300,MX4200在CPU、内存和天线上做了降维调整,但它的3频段都用上了WiFi6,是一款全频WiFi6路由,这点要比MX5300强上不少。真要较真来说,MX4200的CPU、内存和天线尽管做了弱化,但依旧要甩市面95%以上路由几条街,不信你看MX4200减配后的天线依旧还有9根呢。 既然定位确定了,价格自然也有所下降,目前MX4200一只的价格是1359元,支付100元定金可抵300,实付1159元。 赞美之词不能再说了,不然会被大家误认为是一篇完全恰饭文章。俗话说,是骡子是马不如拉出来溜溜,所以接下来就是考验领势Velop MX4200时刻,看看同样80平的小房子能够做到全屋满速WiFi信号。 开箱晒物:依旧穿的是大哥MX5400的衣服 领势Velop MX4200第一次正式亮相是在10月20日,随后便立马进入了预售阶段,想必是想借助双11这个全民购物节一炮而红。尽管在写这篇内容的时候MX4200依旧处于预售期,但这并不影响我手上的产品(两支全新的MX4200),不出意外我拿到的就是正式零售版。 在包装上,高端路由品牌的高端产品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每一款产品的包装都融入了设计师的日以继夜的心血,领势Velop MX4200也不例外。同时为防止消费者误做接盘侠,领势的高端新品包装外均有一层塑封。 MX4200包装的整体风格与大哥MX5300类似,外层依旧是一层印刷精美的硬纸壳材质,内部还有一个白色的瓦楞纸包装。但是在配色上有所区别,MX5300是以经典的蓝白色调为主,但MX4200却是蓝黑配色,瞬间从文艺小清新变为了科技范儿。正面右侧是若影若现的产品渲染图,左侧则是一系列英文。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MX4200包装上领势特别注明了“intelligent mesh”,这是领势在18年推出的“智能Mesh”技术。发展至今,领势的“intelligent mesh”已经实现了跨协议、跨平台的智慧组网技术,这也是当前领势的独家秘笈。左下角依旧标注有“AX5300”字样。“AX”代表是的是WiFi 6,4200则是三频最高速率的叠加值,至于具体怎么叠加的,后文再细说。 背面罗列了领势Velop MX4200的5大特色,但是全都是英文书写,对于国内的小伙伴阅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路由的详细规格参数在包装其中一侧,由多国语言书写,参数党可以自行查看,后续我也会详细罗列路由的硬件规格参数,这里就不在赘述。 另一侧则是基本的包装信息,全英文书写,大家可以自行忽略。但是在靠近底部位置有一个“3-Year Warranty”字样,大家可千万不要忽视,因为这表明领势MX4200实现了三年换新只换不修服务,同时领势还做到了30天无忧退换保险,这些对消费者百利而无一害的政策从侧面也反映出品牌对其产品的绝对信心。 在包装底部依旧有一小块中文标签,表明产品的具体型号是“MX4200-CN”(CN代表中国),产自越南。 包装内部布局与MX5300基本保持一致,一只“超大杯”的MX4200躺在底部,剩下的便是一些纸质材料,包括保修卡、免责声明等。目前我手上的两只MX4200都是单只装,后期官方是否会出双支装或者三支装暂时还不是很清楚。 包装内还有一根不到1m的超五类网线,还记得MX5300上还是颜值优先的“面条”线,不过我个人更建议这种普通造型网线,不管是强度还是抗干扰能力都要更好。 一体式的电源适配器,配色上与路由保持一致。只不过电源适配器造型回到了AC2200时代,比较传统,输出标准为12V3A。 拿起领势Velop MX4200的第一感受是重量中规中矩,看来内部散热做了调整,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电源输出和CPU均作了相应改变。实测整只路由重约953g。 除了重量上有所改变,但MX4200的整体造型与老大哥MX5300保持一致,还是类四棱柱造型,机身从上到下慢慢变大,表面依旧经过了磨砂处理。而配色上依旧是讨喜的白色,在与其它家居用品搭配时,不喧宾夺主,却又能起到点缀,和周围环境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整体三围尺寸依旧保持在11.3*11.3*24.3mm。 机身顶部依旧是排列整齐的散热孔,在散热网格右下角有一颗圆形LED指示灯,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明路由当前的状态,例如蓝灯闪烁:正在启动、蓝牙常亮:组网正常、红灯闪烁:网络断开等。而这样的组合已经成为了领势的独有造型,辨识度极高。 路由底部为灰色PVC材质,四周有一圈硅胶垫来提升产品的摩擦系数,中间区域有详细的产品信息(繁/简双文),例如初始WiFi昵称和密码、MAC地址等。 除了以上元素外,路由的物理电源开关、WPS、重置键均隐藏在路由底部。电源键被设计成滑动式,首先不易误触,同时还有一丝复古情怀;WPS和重置键被设计为大小不一的两个小圆点。 为了形成风道散热,路由灰色底部与白色机身之间隐藏有一圈间隙,从而保证冷空气从底部进入从顶部流出。 路由正面仅有一颗印刷的银色Logo。 所有IO接口布局在机身背面,不管是接口类型还是数量都还算中规中矩,从上往下分别是USB 3.0接口,3个千兆LAN口和1个千兆WAN口,最后则是DC电源接口。 如果有接触过领势Velop系列产品的话,那么对MX4200的整体造型算是轻车熟路,无非就是中杯、大杯、超大杯的区别,要是有体验过MX5300的话,那就更简单了,因为这两者造型上几乎是复刻。 硬件规格:高通方案 处理器:高通四核1.4GHz IPQ8174主控; 内存:512MB DDR3 闪存:512MB 天线:内置9天线设计; LAN口:数量3,全千兆; WAN口:数量1,1Gbps; USB:USB 3.0*1 发送/接受:2.4GHz 2T2R、5 GHz-1 2T2R;、5 GHz-2 4T4R; 电源输入:DC12V/3A; 支持数据传输率: 801.11ax(WiFi 6)2.4Ghz :574Mbps; 801.11ax(WiFi 6)5Ghz-1 :1201Mbps; 801.11ax(WiFi 6)5Ghz-2 :2402Mbps; 尺寸:11.3*11.3*24.3cm 重量:953g; 先来说说领势Velop MX4200的这颗CPU,最先用的应该就是网件的RBK752,采用了四核1.4GHz,A53架构,最多支持8条空间流,无线总速率4.2Gbps=573Mbps+1201Mbps+2402Mbps,属于Qualcomm Networking Pro 800 Platform系列。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明白为何叫MX4200了吧。 由于CPU更换,MX4200的2.4G和5G-1最高支持2x2 MU-MIMO,仅有5G-2与老大哥MX5300保持一致是4x4 MU-MIMO,80MHz频宽,最高速率为2400Mbps。 天线上,MX4200也变为了9根,变少的4根天线分别是2根2.4G天线和2根 5G-1天线。按照官方说法,9根天线就可以覆盖150平。 体验:配网简单,内置SPeedTest测速 路由发展至今,各家的配网流程都已经相当成熟,领势也不例外,虽说每家在细节上有所区别,但整体而言都是傻瓜式操作,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所以这里也就不再赘述配网过程。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领势也拥有APP+网页两种管理方式。 APP的界面比较简洁,对于小白用户非常的友好,不过对于高阶玩家可玩性稍弱一些。在控制面板可直接看到当前路由的联网状态、全部连接设备、WiFi信号名称等。 除此以外,APP中有三项值得一说。第一个是“家长控制功能”,可以对联网设备进行断网、网址过滤等操作,可有效防止孩子、老人过度上网或者浏览不良信息;第二个则是“设备优先级设置”,最多能够设置3个终端,让这3者的网络优先级最高,这对于经常玩游戏的小伙伴来说算是一大福利,当然这个功能对今年在家上网课的孩子也非常有用;最后一个便是内置有无广告的SPeedTest测速。 由于领势Velop MX4200增设了一个USB 3.0接口,所以在APP端能够直接查看连接的外部存储设备,但目前仅能设置问权限和移除设备,并不能直接访问存储设备,需要借助其他软件才可访问。例如安卓手机可以安装ES文件夹进行访问。后面也有关于这个USB3.0接口的详细测试。 网页端功能与APP基本保持一致,增加了一个“故障排除”选项,在这里能够看到各个设备的链接情况、做一些简单的诊断操作和路由的日志查看。 其实领势在网页端还隐藏有一个高阶设置,点击页面底部的“CA”即可进入,更多的功能等着大家自己去发现。 Mesh组网:着眼未来,更兼容过去 正如前面所说,领势已经实现了跨协议、跨平台的智慧组网技术。在华硕、网件都开始走上主副路由时,领势一直坚持不分主副,随时添加节点进行组网,这种做法自然是值得所有路由厂商学习的,值得敬佩。 除了不分主副外,MX4200除了可以与相同型号组成Mesh网络外,可与现有WiFi6产品组网,也可和上一代WiFi5进行组网;满足更多的组网方式 例如有线回程组网,无线回程组网,混合回程组网,并且支持桥接模式可与其他品牌进行有线组网。 两只MX4200进行Mesh组网的方式也相当简单,按照正常流程配置好主路由外,另一只路由通电即可自动组成Mesh网络,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信号测试:实战80平小家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单个领势MX4200放置在图中红色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分别是A、B、C、D、E、F。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F点为楼层的电梯口,距离入户门约6米左右,但是中间隔有两层墙。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和F点均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小米10至尊纪念版(支持WiFi6); 信号强度:美国;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2.4G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5G-1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5G-2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在6个不同位置信号,2.4G、5G-1和5G-2三频信号均出现了波动,但2,4G信号一直要好于5G信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2.4G的穿墙(绕墙)能力要明显优于5G频段但信号强度。在A/B/C/D四个位置,三频信号的强度都算正常范围内,但是在E/F两处,信号强度已经捉襟见肘,特别是5G-1和5G-2信号下,强度衰减到了-80以下,已经严重影响正常通讯。所以单只领势MX4200别说全屋满速了,就是正常的通信都很困难。当然这并不是说MX4200不行,从测试的几十款路由来看,目前还没遇到能完全覆盖我家的单只路由,MX4200的表现在中上水平。 (2.4G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5-1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5G-2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速率实测与信号强度几乎完全吻合,在A/B/C/D四处,三频信号的速率实测结果都很令人满意,特别是5G信号都达到了满速状态。而在E/F两处,三频信号速率都不理想,此时2.4G还能正常的通讯,但是5G信号已经出现频繁中断。 细看的话,尽管在A/B/C/D四处速率都不低,但2.4G和5G-1的速率却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信号受到各种干扰造成的,而5G-2相对十分稳定,因为5G-2信号处于高频,收到的干扰相对较少。 其实只要下行速度超过300Mbps/s,上行超过30Mbps,基本就可以断定速度已经达到了满速, 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下行速度超过200Mbps之后就很难断定是因为路由信号衰减而造成的速度下降还是因为电信光猫自身的压制作用。 Mesh无线信号覆盖测试:实战80平小家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一只MX4200放置在图中红色圆圈标注位置,另一个MX4200放置在图中橙色小圆圈注位置,测试位置分别是A、B、C、D、E、F。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F点为楼层的电梯口,距离入户门约6米左右,但是中间隔有两层墙。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和F点均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回程方式:无线回程; 测试设备:小米10至尊纪念版(支持WiFi6); 信号强度:中国;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信号:三频合一 (5G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从单个路由5G信号强度和Mesh网络5G信号强度的对比图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每个房间的信号状况,E(生活阳台)和F(电梯口)三个位置的信号有了明显好转,5G信号强度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之所以这样自然是移动终端自动漫游到了更好的信号源上。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SPeedtest速度方面,在ABCD四点,不管是单个路由还是Mesh组网网络,上行和下行均达到了满速状态;在EF两点,测试终端的信号自动切换到副路由上,所以信号强度大幅度提升,测速也达到了满速状态。这样一来我家300Mbps的电信宽带达到了全屋满速WiFi。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是双频无线Mesh回程的话,测试终端与Mesh路由之间信号再好也达不到满速状态,理由就不需要我再赘述了,所以无线Mesh还得上三频。 Mesh信号漫游测试:无感漫游 漫游除了改善家中各个位置的信号状况,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那就是信号漫游时的网络状况,例如我们在《王者荣耀》中打得正酣,你需要从主卧到生活阳台去拿个物品,此时的走位一定会出现信号切换,如果漫游效果不佳的话,延迟掉线是必然的,所以接下来也简单测试下领势MX4200漫游时的具体表现。 测试环境与Mesh无线信号覆盖测试保持一致;走位情况:从A——E(第一次漫游),E——B(第二漫游),B——F(第四次漫游),F——B(第四次漫游) 第一次漫游:主路由MX4200户型图红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2信号切换到节点路由(户型图橙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2信号,耗时59ms,丢包1个; 第二次漫游:节点路由(户型图橙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2信号切换到主路由MX4200户型图红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1信号,耗时54ms; 第三次漫游:主路由MX4200户型图红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1信号切换到节点路由(户型图橙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1信号,耗时62ms; 第四次漫游:节点路由(户型图橙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1信号切换到主路由MX4200户型图红色圆心位置路由)的5G-2信号,耗时52ms; 而整个漫游过程中,丢包率为0.38%。 随后我又对王者荣耀的网络延时做了测试,按照上面同样的走位(疑惑的类似的漫游情况),整个测试过程中,最大延时达到了160ms,平均延时是40.77,网络抖动17.6,丢包率为0.26%。 路由吞吐量测试: 将领势MX4200网卡天线放在相距50cm的位置,中间没有遮挡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协议速率为1.2Gbps,最高只有40MHz频宽。 为了更好的展现领势MX4200的吞吐量,我也通过IxChariot6.7做了一份不完整的测试: 无线客户端:华硕AX588T 无线服务端:Intel AX200 有线客户端:千兆网口 有线服务端:千兆网口 系统:均是Win10专业版,关闭所有防火墙; 测试软件:IxChariot6.7 测试脚本: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scr 单只路由Lan to Lan(单向) 单只路由Lan to Lan(双向) 单只路由5G to Lan(上行) 单只路由5G to Lan(下行) 单只路由5G to Lan(双向) 单只路由5G to 5G (单向) 单只路由5G to 5G (双向) 两只路由组无线回程Lan to Lan(单向) 两只路由组无线回程Lan to Lan(双向) 两只路由组无线回程5G to Lan(上行) 两只路由组无线回程5G to Lan(下行) 两只路由组无线回程5G to Lan(双向) 两只路由组无线回程5G to 5G(单向) 两只路由组无线回程5G to 5G(双向) 数据汇总,以上就是整个吞吐量测试,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每次测试都会受到环境、设备等多方因素影响,同时发现组无线回程后,吞吐数据出现了骤降,应该出现了一些兼容性问题。 文件传输测试: 无线客户端:华硕AX588T 无线服务端:Intel AX200 有线客户端:千兆网口 有线服务端:千兆网口 系统:均是Win10专业版,关闭所有防火墙; 文件:单个RAR文件; 单只路由LAN to LAN 单只路由5G to LAN 单只路由5G to 5G 将两只领势MX4200组无线回程,对应的文件传输速率。 Mesh LAN TO LAN 文件传输 Mesh 5G TO LAN 文件传输 Mesh 5G TO 5G 文件传输 路由USB测试:USB 3.0 千兆网口有线读取 千兆网口有线写入 Intel AX200 5G信号无线读取 Intel AX200 5G信号无线写入 总结: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路由器在家中承担的角色早已改变,以前家中路由也就供应几台手机正常联网,甚至网络不好时我们会主动的往路由旁边凑;但现在路由器面临家庭中每个家成员各种设备远程学习、流视频或玩在线游戏的种种压力。但矛盾的是在当前市场认知下,人们并没有感受到路由面临的压力,所以在家庭路由上依旧不会投入过多的预算,除了高端玩家。 领势Velop MX4200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既能享受到WiFi6、又能实现家中全屋满速WiFi,同时还不用花费太高的代价。这对于多数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领势目前支持跨平台、跨协议组网,这样家中的旧路由依旧能够发光发热。 LINKSYS VELOP三频WIFI6 智慧MESH MX4200分布式无线覆盖路由系统 家用广覆盖、穿墙强 京东:¥1159 去看看 <更多>

十八线老编 晒物 2020-11-05 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