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容量小,速度慢怎么办?ORICO五盘位硬盘柜,可安装5块18TB硬盘,最高容量90TB,可任意组装7种RAID磁盘阵列模式,要容量有容量,要速度有速度,一起来体验下吧。 奥睿科(ORICO) 硬盘盒硬盘柜3.5英寸USB3.0磁盘柜机械硬盘移动外接外置多盘位存储盒子 五盘位-全铝阵列柜【带RAID功能|90TB扩容】 USB3.0接口-黑色 京东:¥989 去看看 <更多>

稀范数码 晒物 03-22 14:39

系统运行速度与硬盘的选择有些很大的关系,再好的配置,如果还是使用5400转的机械硬盘,速度也会慢成蜗牛。硬盘经历了从机械到固态,接口也从串口到SATA口再向M.2口的转换。目前新出的主板已经全面覆盖了M.2接口,但是M.2的接口也pcie 3.0、pcie 4.0、pcie 5.0的区别,接口越高意味着速度越快,但是价格也越贵。而且要想发挥接口的速度,不仅硬盘需要支持,并且主板也要具备,目前市场主流的主板基本都已经开始适配pcie 4.0接口。而支持pcie 5.0的硬盘和主板还属于高端系列,整体成本较高。单从硬盘角度pcie 4.0介于3.0与5.0中间,有着不错的性价比。而这次我入手了一款金百达(KINGBANK)kp260 的1T固态硬盘更是将pcie 4.0硬盘的价格硬生生的拉到了pcie 3.0水平,性能是否能够达到pcie4.0的标准,我们来看一看吧。 金百达kp260的外包装采用了全彩色的纸盒材质,正面用开窗的方式展示了产品,并印有产品的品牌标识。背面用中文标注了详细的产品参数及厂家信息,并用贴纸标注了容量的信息。 金百达kp260采用了推拉式的打开方式,推出包装后内侧使用了透明塑料硬壳内盒完全将主品包裹并附带了一个透明的上盖,有效的避免运输途中的磕碰。与硬盘一起还配备了固定的螺丝、散热马甲和说明书。 金百达kp260采用了标准的2280长版,分体化的设计,正面覆盖印有品牌标识的贴纸,下面分布了4枚闪存芯片。 金百达kp260使用的是标准的M.2接口,金手指表面镀金,平滑整齐。 金百达kp260采用了联芸(Maxio)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Ie4.0主控芯片,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性价的特点。支持多种加密,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NAND颗粒使用的是经过严选的第三方封装的长江优质TLC 3D NAND闪存颗粒,与QLC颗粒相比使用寿命及耐久度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这次我选择的是一套英特尔12代处理器的平台,主板使用技嘉小雕AX主板的主控芯片采用了IntelB760芯片组, LGA1700的CPU插槽可以支持酷睿十二代及十三代的处理器,并且基本保持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的适用。Cup为Intel的酷睿i5-12100处理器。内存是一套两条光威(Gloway)天策16GB DDR5-6000内存条,这款内存严选海力士A-die颗粒,性能超凡,开启XMP3.0频率可以达到6000Mhz,超频能力不错。 硬盘的安装也很简单只要确认好主板有没有M.2接口即可,只需要将固态硬盘插入主板的M.2接口,拧上固定螺丝即可,非常简单。 速度测试是硬盘绕不开的检测方式,在相同环境下,本人用crystaldiskmark软件进行测试,分别选择了金百达kp260与pcie 、pcie 3.0及SATA四种不同接口协议的硬盘,最后金百达kp260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为5088M,pcie 3.0为3454M ,pcie为1726,SATA3为561M,金百达kp260相比pcie 3.0速度要快50%,而相比SATA固态是要快出接近十倍。 足以证明金百达kp260的pcie 4.0不是虚标。 在系统中通过文件对拷,多个大小不同的文件,硬盘可以保持在1.49G的速度上,一共22G的文件只需要大约25秒就可以拷贝完毕,可以想象到这款硬盘的速度。 为了对比固态硬盘的速度,使用一台电脑只更换硬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本人将原来pcie 3.0接口固态硬盘中最新的Windows11系统盘用ghost进行备份再还原到金百达kp260中,保证两个硬盘的系统文件一致。然后开机通过软件测试开机时间。原来固态硬盘的开机速度为9秒,而金百达kp260的开机速度仅为4秒。在其它软硬件不变的情况下,单单更换一块硬盘就可以使电脑速度有大幅度幅度的提升。 固态硬盘还有一大应用就是可以作为移动硬盘使用,我使用金百达kp260外加硬盘盒组成移动硬盘,相比SATA3的移动硬盘,从体积上就明显有着优势,通过测试两款作为移动硬盘来说本身硬盘的接口的速度均远远大于USB接口的速度,与硬盘本身的接口没有关系,两者在速度上基本相同,但是相比机械硬盘速度还是有明显提升的。 【试用总结】 金百达kp260固态硬盘采用了大厂联芸主控芯片,长江TLC闪存颗粒,安全性与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障,用途广泛,传输速度快。售后完善,能够广泛兼容适用,1t的容量只需要339。就可以让电脑有大幅度的提升,是极具性价比的电脑升级部件。让你只用pcie 3.0固态的钱买到pcie 4.0硬盘的性能,非常值得入手。 (本人试用数据仅限于本人使用的设备,由于设备个体差异与其他设备数据会存在不同) 金百达(KINGBANK)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PCIe 4.0 x4) KP260 长江存储晶圆 国产颗粒 京东:¥339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如风 晒物 03-21 17:39

一开始让我测试这块Pcie3.0的固态硬盘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现在早已是Pcie4.0的时代了,这块JD折扣价卖779的2TBPcie3.0固态硬盘,似乎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测试的结果却狠狠的打了我的脸——还是不能小看储存大厂的实力啊。它的性能究竟如何?对比低端Pcie4.0有没有优势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开箱 ▲英睿达存储类产品盒子的正面彩印,地平线上升起一抹蓝色,确实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外盒正面左下角标注出了3500MB/s的最高速度,右下角写明了其为Pcie3.0协议产品。 ▲盒内附了一张使用说明书以及一颗固定螺丝。 ▲如果说英睿达P3的外盒是大气的话,P3本体的正面贴纸可以说是性冷淡了,基本没有做什么特殊的元素设计,但也是很好看的。 ▲背面仅有一张贴纸,没有元件,为单PCB设计。 ▲撕开正面贴纸,可以看到英睿达P3的一块主控和四块颗粒,无独立缓存颗粒。 ▲英睿达P3的主控为群联PS5021-E21-48。在群联官网的描述文件中,PS5021-E21系列主控,最高支持Nvme1.4规范、4通道Pcie4.0协议,台积电12nm工艺制程,最高能实现的顺序读写速度为5000MB/s、4500MB/s。4.0的主控给3.0的盘用,这让我对英睿达P3的性能有了一丝丝的期待。 ▲英睿达P3的四块闪存颗粒均为美光2PC2D NY161,美光官网未找到相关信息。FlashID识别其为176层堆叠QLC颗粒。不过,毕竟容量有足足2TB,所以TBW也有440之多。 上机 ▲老规矩,固态测试需要安装在第一条直连CPU的接口上,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看下本次使用的主板,微星B650M迫击炮,CPU为锐龙9 7900。主板的价格很有性价比,基本配置也齐全,2个M.2接口带马甲。 ▲机箱是德商德静界(be quiet!)的PURE BASE 500 FX,同样主打RGB,并且给了比较厚实的钢板,还给了消音棉,同时保证RGB和静音效果的机箱并不多 ▲机箱正面打开RGB,由于前置面板装上了280水冷,所以只有两个风扇效果,但很意外的效果还不错。 ▲水冷为德商德静界(be quiet!)的PURE LOOP 2 FX 280mm水冷,散热效果还是挺不错,不带RGB版本的有AMD 170W散热器的推荐。 ▲冷头带了一圈RGB,最近我特别喜欢这种只有一圈RGB的风扇或者冷头,有RGB但又不那么多。 ▲电源使用的是微星的MPG A850G支持ATX3.0,如果后期换GeForce RTX 4060那种16PING接口的甜品卡是可以无缝链接,瓦数也足够了。A850G采用全日系电容,并且提供10年质保。另外电源自带启停功能,可以通过电源后部的按键切换。 ▲看一下点亮后的效果,德商德静界(be quiet!),不做RGB的厂子做起RGB后,效果比一般的厂商是要酷炫点,非常符合RGB刚需用户的心里需求。 净盘测试 首先我们在崭新出盒状态下来跑一轮空盘测试。 ▲在CDM测试中,英睿达P3跑出了3670MB/s、3280MB/s的顺序读写,和800MB/s、530MB/s的4K随机读写性能。达到了官方宣称的最高3500MB/s、300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 ▲在HDTune 300G混合数据测试中,英睿达P3的速度曲线保持的相当出色,平均顺序读写速度为3200MB/s、3000MB/s,看曲线可知读写速度基本未曾掉到过3000MB/s以下。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宣称的速度,其测试软件基本都为CDM或ASSSD,这两款软件与HDTune和ATTO的数字计算方式有区别,所以并不能因为HDTune或ATTO的速度没达到官方宣称就把厂家批判一番。 ▲在ATTO测试中,4K文件的读写速度为760MB/s、550MB/s,足以应付日常传输时可能会遇到的零散文件。英睿达P3在64KB及以上体积文件的读写速度即可达到峰值,为3.42GB/s、3.18GB/s。 ▲使用友商的Pcie4.0固态硬盘创建400GB文件进行文件传输测试(不会有文件读取速度瓶颈)。在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的限制下,英睿达P3大文件实际写入速度在2.5GB/s左右,无论是打电动还是剪片片,这个速度都是非常够用的。 ▲在HDTune 300G混合数据测试时,我们使用热像仪对英睿达P3的温度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尽管其最高温度来自主控,达到了86.9℃,但英睿达P3没有出现任何掉速的状况,甚至连大的波动起伏都没有发生。不愧是Pcie4.0硬盘下放的主控,其超强性能可见一斑。 脏盘测试 ▲我们将英睿达P3填充到剩余360GB左右,进行脏盘测试。 ▲在HDTune 300G混合数据测试中,平均顺序读写速度与净盘状态没有什么区别,依旧为3200MB/s、3000MB/s左右,速度曲线依旧保持的相当出色,没有出现掉速的情况。 ▲在ATTO测试中,4K文件的读取速度、和64KB体积文件达到速度峰值的情况,与空盘状态并并无二样,甚至速度还略有提升。 ▲使用友商的Pcie4.0固态硬盘创建360GB文件进行文件传输测试(不会有文件读取速度瓶颈)。在脏盘情况下,英睿达P3大文件实际写入速度,依旧可以保持在2.4GB/s以上,且始终没有出现掉速的情况。 总结 尽管作为Pcie3.0协议、无独立缓存颗粒、使用QLC闪存颗粒的英睿达P3,在硬件上的配置肯定不如中高端Pcie4.0产品那么亮眼。但是,得益于从Pcie4.0硬盘方案上下放的主控和全局模拟SLC的方案,无论是空盘还是脏盘测试,无论是300GB的HDTune文件测试、还是400GB的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文件拷贝测试,都无法触发英睿达P3的缓外速度。这种性能,这对日常使用来说肯定是足够的。 QLC的总写入量也是被人普遍诟病的一点,但是,440的TBW对于一天只写入5-6GB数据的一般消费者来说可以使用200年之久,QLC对非专业用户来说实际上根本不是问题。所以说,如果你有低预算买到大容量固态硬盘产品的需求,那800元以内拿下怎么造都不会掉速的2TB版本英睿达P3,我觉得还是有性价比的。 英睿达(Crucial)美光 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P3系列 美光原厂出品 京东:¥789 去看看 <更多>

dior 晒物 03-21 10:19

今天我们来看一块纯国产方案的入门级别Pcie4.0固态硬盘产品,那就是联芸主控+长江存储颗粒的七彩虹CN700,JD售价1TB版本仅需369,如果性能还可以的话,那它的性价比将会是非常炸裂。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这款国产方案值不值得大家买单吧~ 开箱 ▲七彩虹CN700的包装正面,通过中间的塑料镂空与内部硬盘本体的贴纸进行了一些呼应,形成了一个RGB灯效轮廓,还是挺有意思的。正面左下角标注出了其是Pcie4.0协议产品。 ▲除了硬盘本体外,盒内没有其它配件或说明书。 ▲七彩虹正面贴纸上的条形RBG灯效轮廓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另外,官方还宣称正面贴纸为“石墨烯贴纸”,理论上对硬盘的散热能有一定帮助。 ▲背面除了贴纸外无其它元件,为单面PCB设计。 ▲撕开正面贴纸,可以看到七彩虹CN700的一块主控和四块颗粒,无独立缓存颗粒。 ▲七彩虹CN700的主控为联芸MAP1602A-F2C,在联芸官网给出的信息中,MAP1602A-F2C主控,最高支持Nvme2.0规范、4通道Pcie4.0协议,最高能实现7200MB/s、650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 ▲不过,在七彩虹CN700的产品宣传页上,宣称的最高读取速度为5000MB/s,低于主控最高能实现的7200MB/s的读取速度。 ▲七彩虹CN700的四块闪存颗粒全部来自长江存储。FlashID识别其为128层堆叠TLC颗粒。 上机 ▲固态测试需要安装在第一条直连CPU的接口上,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每期必说项目。 ▲本次使用的主板依然是微星B650M迫击炮,CPU为锐龙9 7900。主板主打性价比,配置齐全,该有得都有 ▲水冷为德商德静界(be quiet!)的PURE LOOP 2 FX 280mm水冷,不带RGB版本的有AMD 170W散热器的推荐,散热方面无需担心,冷头这款一圈也会发光,适合需求RGB但不是重度的患者。 ▲电源使用的是微星的MPG A850G,支持ATX3.0,850W的瓦数基本可以使用到4080这种次旗舰。A850G采用全日系电容,质保时间也达到10年,估计能用到下台电脑。另外电源自带启停功能,可以通过电源后部的按键切换。 ▲看一下点亮后的效果,机箱是德商德静界(be quiet!)的PURE BASE 500 FX,同样主打RGB,并且给了比较厚实的钢板,还给了消音棉,同时保证RGB和静音效果的机箱并不多。正面的RGB效果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净盘测试 首先我们在崭新出盒状态下来跑一轮空盘测试。 ▲在CDM测试中,七彩虹CN700的顺序读写达到了5000MB/、4470MB/s,达到了官方宣称的5000MB/s的读取速度。4k随机读写方面,1GB文件测试时,七彩虹CN700达到了850MB/s、520MB/s的速度,在8GB文件测试时,七彩虹CN700的4K随机写入速度掉到了450MB/s。 ▲在第一次HDTune 300G混合数据测试时,我们遇到了写入速度比读取速度还要高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是硬盘过热掉速导致的。且写入速度在160GB过后腰斩,从3900MB/s左右掉到了1300MB/s上下。 ▲掏出热像仪,可以看到七彩虹CN700的最热表面温度出现主控位置,达到了84.5℃。或许这就是造成HDTune测试掉速的主要原因。另外,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官方所宣称的“石墨烯贴纸”确实达到了匀热的效果。 ▲装上主板自带的散热马甲,回到HDTune 300G混合数据测试,硬盘过热掉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160GB之前的缓内阶段,读写速度分别在4200MB/s和3800MB/s左右。在160GB之后,七彩虹CN700进入缓外阶段,读取速度不高于4000MB/s且波动明显,写入速度腰斩到1300MB/s上下。我们之后的测试都在装上主板马甲的情况下进行。 ▲ATTO测试,4K文件的读写速度为610MB/s、530MB/s;读写速度在64KB及以上体积文件时,基本上达到了峰值,约为5.5GB/s、5.2GB/s。 ▲虽然七彩虹CN700在HDTune300G文件测试时遇到了出缓的情况,但是在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下进行450GB的大文件拷贝时,全程都没有出现显著的掉速情况,只是从开始的3.70GB/s缓慢下降到3.0GB/s,但没有出现速度腰斩的出缓情况。 脏盘测试 ▲接着,我们将七彩虹CN700填充到剩余300GB左右,进行脏盘测试。 ▲脏盘状态下,七彩虹CN700的CDM测试与净盘没有太大区别,顺序读写5000MB/、4360MB/s。4k随机读写性能则和净盘完全一致,在1GB文件测试时,七彩虹CN700为850MB/s、520MB/s,在8GB文件测试时,4K随机写入速度掉到了450MB/s。 ▲脏盘状态下的HDTune 300G混合数据测试结果,和净盘状态也是完全一致,包括160GB出缓的情况,就不再赘述了。 ▲ATTO测试,4K文件的读写速度为620MB/s、560MB/s;读写速度在64KB及以上体积文件时基本达到峰值,约为5.5GB/s、5.2GB/s。 ▲即使是在脏盘、且剩余空间只有300GB的状态下,七彩虹CN700在文件资源管理器进行300GB文件传输测试时,全程速度在3.6GB/s到3.1GB/s之间,没有出现出缓掉速的情况。看来实际使用时是不会遇到像HDTune混合文件测试那么极限的情况的。 总结 虽然七彩虹CN700在HDTune测试时160GB文件之后便进入到了缓外速度,但由于其闪存颗粒是TLC而不是QLC,所以,即使到了缓外,七彩虹CN700也能够坚守1000MB/s以上的写入速度。况且,在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的条件下,我们的300GB文件拷贝测试,无论在净盘还是脏盘状态下,都没有遇到缓外速度,全程3GB/s以上的速度肯定是杠杠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七彩虹CN700对温度较为敏感。如果不上散热马甲的话,持续工作之后,它的读写速度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所以,大家要记得给它装上主板自带的散热马甲,这样之后,它就不会出现过热掉速的问题了。 总的来说,七彩虹CN700作为定位入门级的Pcie4.0固态硬盘产品,369元的售价还是对得起它的性能表现的,况且它还是纯国产的方案。如果你现在正准备低价入手一块固态硬盘,我觉得是可以考虑支持一波的。 七彩虹(Colorful) 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CN700系列 PCIe 4.0 x4 京东:¥369 去看看 <更多>

dior 晒物 03-21 09:39

一、前言 这几年,移动固态硬盘成为一种主流的存储产品。相比于移动硬盘,它可以预装系统,而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盘使用。有什么用呢?比如,你的电脑C盘如果本身较小,你就可以在移动固态硬盘预装一些需要用到的大型软件,比如PS、AE等等,使用时,把移动固态硬盘连接到电脑上,就可以扩存使用。而且,移动固态硬盘相比移动硬盘,小巧、便携,抗摔防水性能好,数据也就更安全。 当然,移动固态硬盘也可用作与固态硬盘的对比,固态硬盘一般预装在电脑上,想要用于移动场景,需要搭配硬盘盒使用,就没移动固态硬盘方便,防护性也会差上一些。综合来看,移动固态硬盘就拥有一些优于移动硬盘和固态硬盘的优点,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下面,为大家带来一款读写超快的移动固态硬盘——朗科移动固态硬盘ZX20高速系列的简单上手分享。 二、开箱 ΔΔ朗科ZX20的包装设计比较简洁,包括品牌名、产品名、产品渲染图、容量、最高读速等内容。 ΔΔ背面信息则比较丰富,包含产品参数和厂商信息等内容。用户在拆封前,就可以对这款产品有直观的了解。 ΔΔ可以看出,朗科ZX20比较小巧,支持的接口领先程度较高,支持的系统比较丰富。 ΔΔ拆开包装,内容物比较简单,包括PSSD、一根C to C线、一根A to C线和一个收纳皮夹。 ΔΔ朗科ZX20的外观设计相当硬核,颇具户外气质,加上它的尺寸较小(长100mm;宽47mm;高13.5mm),在户外使用也会非常方便。 ΔΔ朗科ZX20的背面则比较平顺,握持手感较好。产品一侧有个较大的钥匙孔,方便悬挂在钥匙上外带使用。 ΔΔ朗科ZX20的接口在产品底部,连接上电脑时,线材可以以比较平直的角度摆放在桌面上,状态比较稳定。 ΔΔC to C线可用于连接PSSD和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作为扩展存储,这样就不用担心这些产品本身的存储容量不足了。而且即插即用,非常方便。 ΔΔA to C线则常用于连接PC或笔记本电脑,而且可以跨系统使用,支持Windows、MacOS、Linux等主流系统,也是即插即用。我们在进行信息转运或使用时,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ΔΔ朗科ZX20本身的防水防摔性能较好,但还是官配了一个防摩擦收纳皮夹,以保证产品的良好外观。 ΔΔ因为官配的线材都较短,所以在将朗科ZX20连接上设备时,就没有线材拖拽导致的不美观现象。 三、数据实测 由于测试环境的限制(我的电脑太差),所以在本次系列实测中朗科ZX20并没有跑出全速(2000MB/s),但是以下测试项目均达到了我电脑配置的USB 3.2 Gen 1的最高速度,特此声明。 ΔΔ朗科ZX20的文件系统为exFAT,这是当下使用起来自由度最高的文件系统,它既没有单个文件存储大小的限制,在调用时也会比较有效率。 ▽▽下面来看跑速实测: ΔΔ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朗科ZX20的最大顺序读取速度为460.27MB/s,最大顺序写入速度为440.50MB/s。 ΔΔ在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朗科ZX20的最大顺序读速为433.63MB/s,最大顺序写入读速为389.55MB/s,综合评分495分,表现不错。 ΔΔ而在ATTO磁盘基准测试中,当文件大小为512KB时,读写速度稳定,而且稳定水平较高(如果对比移动硬盘就更明显了)。此时的读取速度为441.38MB/s,写入速度为421.65MB/s。 四、总结 综合来看,朗科ZX20移动固态硬盘在更小的尺寸、更快的读写速度的基础上,拥有跟普通PSSD相近的价格,因此性价比不错。加上其保密系统、防震抗摔和5年质保等服务,可以说非常香了,有相关产品使用需求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朗科(Netac)1TB Type-c USB3.2 GEN2 NVME协议移动硬盘 固态(PSSD)ZX20 读速高达2000MB/s 轻巧便携 京东:¥739 去看看 <更多>

娇语络丝娘 晒物 03-20 09:59

熟悉我的朋友想必都了解,我即是一位数码爱好者,也是一位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职业需求让我需要常年和PS、AI和CDR之类的软件打交道,而这些软件在运行的时候都会加载大量的插件和字体。由于公司之前的采购人员并不太懂,买来的电脑都只装了机械硬盘,所以无论是软件的启动速度,或者是打开源文件的速度都比较慢,体积较大的文件修改保存的时候还会出现因硬盘写入速度跟不上导致卡死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升工作效率,我只能自己动手加装一块PCIe4.0固态硬盘。我这次选择的是铠侠EXCERIA PRO SE10极至超速SE10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铠侠这个品牌是由原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采用AI半导体的工厂之一,占据全球闪存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铠侠的产品全部都是原厂制造,绝无代工的情况。 这款1TB 铠侠Pro SE10包装是黑色和玫红色拼接的卡纸盒子,正面印有铠侠的LOGO、SSD固态硬盘渲染图、容量信息、顺序读取速度和传输公通道等一些重点信息。 铠侠的这块固态硬盘属于标准的M.2 2280规格,一般支持M.2接口NVMe协议的主板都可以兼容,支持搭配台式机,笔记本,PS5游戏机使用。主控和存储芯片统一设计在硬盘一侧,使得硬盘整体更薄,可以安装到空间紧凑的笔记本当中。 从侧边观察,硬盘的PCB板材比较厚实,用料扎实。贴纸露出部分的原件焊点处理也很细致,铠侠原厂制造对产品工艺细节的把控还是很到位的。 硬盘背部贴有一张小的不干胶标签,标注有一些技术参数信息。随着硬盘还寄来了另外一包附件,有一块金属散热马甲、硅胶垫、安装螺丝、螺柱和螺丝刀。 铠侠PRO SE10固态硬盘采用PCIe Gen4x4通道和NVMe™1.4技术,想要发挥它的全部实力,需要把它安装到PCIe 4.0的M.2接口上。我的这块B660M主板刚好有一个SSD插槽支持,不过由于主板本身带有SSD散热马甲的设计,所以附送的这套马甲就用不到了。 1TB的容量完全可以满足我日常的使用,索性就把系统也重新装到这块SSD上面。在固态硬盘上装系统明显感觉到速度快很多,装完以后开机速度也提升不少,Windows界面不再长时间转圈圈。 开机后在计算机中点击盘符属性,查看它的容量,1TB版本的的实际容量是931GB。 铠侠EXCERIA PRO SE10极至超速固态硬盘采用日本原厂核心技术和高品质闪存颗粒,且有独立缓存,配合PCIe Gen4x4通道和NVMe™1.4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实力。尤其是NVMe™1.4技术可以减少SSD和CPU之间系统1/O路径的延迟,提升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接着用几款专业的软件对这块铠侠PRO SE10固态硬盘进行读写速度测试。首先是CrystalDiskMark,在6.0版本中顺序读取速度是7334MB/s,顺序写入速度是6463MB/s;8.0版本中的顺序读取速度是7354MB/s,顺序写入速度是6400MB/s。均超过了官方标称数值。 接下来是AS SSD Benchmark测速,这是一款专门测试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软件,用它测试的结果是顺序读取速度7306MB/s,顺序写入速度6341MB/s。 使用HD Tune Pro软件测试随机读写速度,4k读取速度可以达到77290 IPOS,4k写入速度可以达到93000 IOPS。优质TLC闪存颗粒的随机读写速度表现也十分理想。 继续用HD Tune Pro测试文件读写,实测连续读写200个G的文件,速度仍然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准,没有出现掉速的问题,也直接印证了这块SSD的实力。 单纯的跑分测试或许并不能直观的感受到铠侠PRO SE10 SSD对于日常体验的提升,但就升级以后一段时间的体验来看,我个人的感知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就是启动PhotoShop、illustrator和CorelDRAW这些软件的时候速度快了不少,尤其是在安装了较多第三方插件以后,也没有明显变慢。 将源文件保存在固态硬盘上,在软件中打开这些源文件的时候速度会快很多,尤其是PhotoShop属于位图设计软件,设计文件的尺寸较大或者分辨率比较高的话,源文件的尺寸会很大。illustrator和CorelDRAW虽然是矢量设计软件,但如果置入较多位图的话,源文件也会变大。而固态硬盘凭借着高读写速度,就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在源文件基础上修改完以后,按下Ctrl+S键快速保存,固态硬盘也能快速写入保存,没有再出现过机械硬盘写入速度跟不上导致软件卡死和崩溃的问题。 刚好最近设计的任务比较多,换上这块SSD以后效率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说每次启动软件可能也就快个几秒钟,但工作一天下来确实能省下不少时间。最关键的是不会在出现卡死的现象,让我可以更专注的投入到设计创作中,工作的过程会更愉悦。 除了高速稳定的读写之外,铠侠PPO SE10 SSD 1TB版本拥有400TB的写入量,平均故障时间是150万个小时。另外,铠侠还提供长达5年的质保,所以比不太过担心它的质量和售后问题,放心用就完了。 实际使用了有半个月左右,铠侠EXCERIA PRO极至超速SE10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和稳定性表现都很不错,符合我的预期,本次办公电脑升级改造也很成功。虽然说市面上1TB容量M.2接口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价格已经杀到300元左右,但铠侠的这款旗舰SSD采用的是高品质闪存颗粒,PCIe Gen4x4通道和NVMe™1.4技术,使得实际的读写性能要更加理想,相比PCIe Gen3协议来说速度快了一倍左右,还能搭配PS5游戏机。目前售价599元,也是相当实惠了,对于高端游戏玩家、设计和影视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款理想的固态硬盘选择。 铠侠(Kioxia)1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ro SE10 极至超速系列(PCIe 4.0 产品) 京东:¥649 去看看 <更多>

潇磊博客 晒物 03-17 16:29

前言 最近我一个在物业当经理的朋友找我帮忙,就是小区新增加了几个之前监控有死角位置的摄像头,现在就需要再增加一个NVR硬盘录像机。正好我是之前是有搞过部署监控摄像头的项目,这不正好就有机会能帮上朋友的忙了,当然我朋友请我吃了一顿大餐也算是要对人家负责嘛。 2019年是帮一个客户朋友安装了DVR硬盘录像机,当时也就顺手记录了一篇权当是分享,没想到时隔多年之后我帮物业的朋友部署监控摄像头换成了NVR硬盘录像机。 购买 物业的朋友是买了个海康78系列单盘位的NVR硬盘录像机。 监控硬盘选择的是西部数据紫盘,CMR(垂直盘),4TB容量用起来绰绰有余,256MB大缓存,能够支持7×24小时全天候运行,适应存储环境从-40℃至70℃,运行环境0℃至65℃的各种恶劣环境,而普通的台式硬盘在构造上只能持续较短的时间,无法承受高清监控系统的恶劣全天候持续运行环境。 开箱和安装 首先收到的是NVR硬盘录像机,京东发货还是蛮快的,检查过包装盒的确是全新的。 包装盒里有一个NVR硬盘录像机、一份说明书、一根SATA数据线、一个电源适配器、一根RJ45网线、一个有线鼠标、一包十字螺丝、一个SATA供电线,海康NVR硬盘录像机实物的做工还是不错的。 紧随其后,紫盘4T也收到了,大小是标准的3.5英寸,采用了标准的SATA接口,和海康NVR硬盘录像机的体积差不了太多。 拧下NVR硬盘录像机的四颗螺丝后就可以看到内部的结构了,机器内部就是一小块的PCB电路板,再将西数紫盘找到硬盘位置后拧上四颗螺丝,硬盘就安装固定上去了。 WD紫盘4TB单盘测速 如果是其他朋友选择监控盘,我肯定还是推荐用西部数据紫盘,性能稳定兼容性强,像7×24小时全天值守、180TB/年工作负载率绝对是硬性要求,国行都是有3年质保,在保修期内还是企业还是省不少事。而且4TB及以上的紫盘都是采用了防锈蚀组件,可以承受NVR环境内的高热波动和设备振动,这一点在广东这种有回南天气候的南方地区在防护上还是很靠谱的。 接下来将紫盘4TB链接到电脑上机做几轮读写测试,用CrystalDiskinfo软件识别到紫盘的硬件信息,型号:WDC WD40EJRX-89T1XY0 4000.7 GB,SSD的传输模式是:SATA/600(SATA3),标准:ACS-3、ACS-3 Revision 5,温度:23℃。 通过坏检测测试,未发现损害,优秀率非常高,说明质量不错。 在AS SSD Benchmark测得数据,顺序读取速度:179.30 MB/s,顺序写入速度:177.43 MB/s。 用CrystalDiskMark在(默认)下测得数据,顺序读取速度:191.56 MB/s,顺序写入速度:185.17 MB/s。 整体来看,对于机械硬盘来讲,传输速度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调试NVR后查看监控录制情况 最后对新增的摄像头进行过调试,在原先监控有死角的位置增加的摄像头也可以进行录制了。 海康NVR硬盘录像机在投入使用会对西数紫盘4TB进行初始格式化。目前新增的摄像头在4TB容量下大概可以满足半个月的监控视频录制、回放,超过半个月会将之前的视频录制文件覆盖掉。我们查看以往的视频录像没有掉帧,也听不到磁头寻道的声音,运行时也没有声音。长时间运行这块紫盘,温度也明显低于了之前用过的其他硬盘。 总结 建议专门用于监控的硬盘一定要选行业认可的产品,我之间见过有一些菜鸟裹裹商铺安装监控项目用的硬盘就是那种普通台式机用的机械硬盘,不到一年多就出现硬盘损坏的情况。西数紫盘就是在性能和价格方面都很优秀的产品,还是很值得入手选购的。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03-17 13:49

早就听闻西数My Passport系列移动硬盘,使用体验也是众说纷纭,这次我要亲身体验一下这款1T容量的便携式存储硬盘,迫不及待要来开箱了。 硬盘一上手就感觉到很有质感,金属纹理的设计是这个系列一贯以来的特色,很有辨识度。 中间的接缝非常紧密,没有传说中的刮手感,质感相较于一体式的金属外壳有所不同,但整体做工还是不错的。 背面有四个脚垫,体积不大,作用不小,放在光滑的倾斜桌面,也能固定住硬盘。 包装内含Type-C线一根,以及一个支持USB 3.2 Gen 1/USB 3.0的C转A的适配器,可确保硬盘与旧机型兼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适配器末端有两个卡扣,需要对准位置才能插进去。 与其它移动硬盘不太一样,WD My Passport Ultra内置的是Type-C的接口,据说没有micro-B接口那么容易坏,而且它可以跟手机充电线互通。C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未加密的前提下,硬盘可以与手机直连读取和写入数据。如果你是一个经常用手机拍视频的人,关键时刻可以应个急。 这款硬盘有1TB、2TB、4TB、5TB多个版本,之所以选择1TB是因为我对移动机械硬盘的场景需求很明确。第一,我是做数码评测自媒体的,传输粗剪4K素材及RAW原图,我倾向于使用固态硬盘或U盘,这样速度更快,最后会存档就只剩下剪辑后的成片及jpg图片。 第二,我会定期整理出去旅行拍的素材,特别是给家人拍的照片,并且用不同的硬盘分类储存,如此这般存满一块1TB的硬盘大概需要三四年,到那个时候我再换更好更快的硬盘就不会心疼了。所以说1TB对我这种没有特殊收藏癖好且定期换硬盘的人来说足够了。 如果你有更高的存储需求,喜欢一块硬盘闯天下的,我更推荐2TB以上的版本,目前来讲,0.4元左右1G的价格可以说是相当的划算了。 西数My Passport Ultra可与Windows和Mac兼容,可通过下载NTFS驱动程序,在两个操作系统之间流畅切换,即插即用,无需重新格式化。在某种程度上,它具备“一块硬盘闯天下”的潜力。 接下来进入实测:性能测试使用的电脑是华为Matebook 16,系统为win11,兼容性目前来看没有任何问题。硬盘通过适配器插入USB3.2 Gen1和USB-C接口,两者的规格理论上都能够完全发挥硬盘的最佳性能。 通过HD Tune Pro可以看到硬盘的实际容量为931.5G,支持SATA 3 6.0Gb/s;是支持TRIM功能的,机械硬盘。 在基准测试中,读取最大值为249MB/s,读取平均值是244MB/s,突发速率为244MB/s。在文件基准测试中,通过100GB大容量文件测试,可以看到西数My Passport Ultra的读写速度基本能够稳定在125 MB/s左右。 而在ATTO磁盘基准测试中,硬盘的读写速度最高达到了131MB/s,并且在32KB后就已经达到读写性能的速率高点,在此之后读写速度都特别的稳定。 通过CrystalDiskMark以1GB为块进行五轮读写测试,再次印证硬盘读取速度为135MB/s,写入速度为132MB/s。 跑分并不能代替实测,速度快慢,稳定与否,最终要落实在具体数据上。我首先测试的是大型视频文件的传输速度,我准备了30G左右的4K视频,测得WD My Passport Ultra的平均写入速度为125MB/s,读取速度为128 MB/s,上下波动不超过5 MB/s,从这两条几乎平直的线也能看得出来它有多稳。 再来就是多种类、多格式大数据吞吐压力测试,我用孤岛惊魂的游戏合集,总计3千个文件来测试,硬盘平均写入速度为120 MB/s,读取速度为123 MB/s,最后阶段稍微降了一点,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的稳定。 经过长时间的数据传输后,在26℃的室内,硬盘温度最高为44℃,不像某些大容量固态硬盘那样会烫手,由此可见硬盘内置芯片还是比较可靠的,长时间传输数据不用担心温度过载降速的问题。 综合整个数据测试结果来看,这款WD My Passport Ultra 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这孩子名列班级前茅而且成绩相当稳定”。 除稳定以外,外接硬盘的安全性也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商务人士,最怕的不是数据丢失,而是数据泄露。使用硬盘内自带的WD Security软件对其简单的设置,就能为硬盘提供 256 位 AES 硬件加密密码保护,捡到硬盘的人只有40亿8次方之一的机会能破解,因此,如有需要,对重要的机密文件加个密,基本上万无一失。此外,这款硬盘还配备了3年有限质保服务,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我对这款WD My Passport Ultra 便携式存储硬盘的使用体验,总的来说,这是一款综合性能相当出色的移动硬盘,实测成绩出色的读取速度与稳定性,以及可靠的加密系统与兼容度,性价比很高。 西部数据(WD) 2TB 移动硬盘 Type-C My Passport Ultra 2.5英寸 银色 机械硬盘 便携存储 密码保护 兼容Mac 京东:¥559 去看看 <更多>

超级测测测 晒物 03-15 09:59

近期国产内存固态产品的价格竞争可以说是愈发激烈了,尤其是国产PCIe4.0固态产品,在性能不输国际品牌的前提下,价格一路下探,可以说是完全到了普及阶段。就拿今天测评的这款达墨白羊座1TB固态硬盘来说,PCIe4.0满速,1TB售价445,2TB售价759,价格竞争力十足,性能同样能打,下面就来看看实测表现。 外包装采用简单的纸盒包装,对于一款主打性价比的产品,产品外包装算是比较务实: 除了必要的产品信息外,包装盒上下开口都有一次性贴纸封装,防止消费者买到拆封过的产品。 包装盒两侧印有技术支持服务码,方便消费者获取产品技术支持。 打开包装,固态硬盘主体安装所需的螺丝,达墨白羊座固态硬盘标配一个小螺丝刀,方便用户安装使用。 达墨白羊座1TB采用的双面颗粒设计,标准2280尺寸。正面贴有贴纸,贴纸上印有SN号,贴纸也是售后凭据。 背面无贴纸,两颗储存颗粒外加一颗缓存颗粒。 揭开正面贴纸,相比背面多了一颗主控芯片。达墨白羊座系列采用的是英韧IG5236主控方案,这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PCIe4.0固态方案。 英韧IG5236CAA主控采用12nm制造工艺,8通道设计,最大支持8TB的容量,支持MLC、TLC和QLC等主流闪存,外置DRAM缓存设计。在安全性上,英韧IG5236采用了包括AES、国密标准SM2/3/4、SHA、RSA、ECC、CRC和端到端数据保护在内的多种数据加密和保护机制,可以达到最高级别的安全性能,再加上英韧特有的ECC技术,可以大幅改善数据持久保存的能力,为固态产品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和超高的性能。 四颗Flash颗粒则是来自第三方封装的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 TLC颗粒,不得不说国产存储颗粒崛起后,消费端才能有这么高性价比的固态产品。 介绍完外观和方案,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上机测试表现。 测试主板使用的是铭瑄终结者Z790M D5 WiFi主板,5个M.2硬盘位,而且均支持PCIe4.0。 测试平台配置,这也是我刚升级的主机配置。 CrystalDiskInfo硬盘信息,已经识别到达墨白羊座1TB,容量为1024.2GB,工作在PCIe 4.0 X4传输模式下,支持NVM Exxpress 1.4和VolatileWriteCache动态写入缓存技术。室温22℃,待机温度40℃,温度表现正常。 使用CrystalDiskMark测试连续读取7119MB/s、写入速度5495MB/s,均达到了官方标称的7000MB/s、5000MB/s,如果是2TB版本,写入速度能到6000MB/s档,7000MB/s读取速度也是当前旗舰级PCIe4.0固态的表现。 TxBENCH测试,读、写速度分别为7083MB/s、5728MB/s,测试结果和CrystalDiskMark基本一致。 达墨官方还提供了专用的硬盘维护软件墨盒,通过软件可以查看硬盘信息、数据抹除、速度测试和固件管理。 使用墨盒软件进行速度测试,多次测试读写速度基本一致。 温度对于硬盘稳定性影响比较大,达墨白羊座连续读写测试后最高温度67℃,温度略高,这个主要也是因为英韧IG5236CAA主控发热影响,建议大家尽量使用主板带散热马甲的M.2位置或者加装散热片,这个问题也问了一下达墨客服,后续也会有标配散热片的版本。 在当前各品牌产品几乎使用相同方案的情况下,用户选购的时候除了对比价格就是看售后。 就拿达墨这个新晋品牌来说,性价比高,在售后政策上同样不输,5年质保,前3年免费换新,1TB总写入量700TBW,2TB总写入量1400TWB,也是要高于同类产品。 如果你care性价比,又追求旗舰级体验,达墨白羊座固态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达墨ARIES固态硬盘 2TB 白羊座 4.0 NVMe M2 PCIe笔记本台式机高速硬盘国产颗粒 白羊 2TB 京东:¥759 去看看 <更多>

眼睛君 晒物 03-14 10:09

随着固态硬盘价格的持续走低,高性能大容量的固态产品也逐渐走入一般消费者的眼界中。如果近期你有装机的打算,那么可以考虑入手铠侠EXCERIA Pro SE10固态硬盘,铠侠是由原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并且铠侠也拥有世界最大的采用AI半导体工厂之一,原厂制造,占世界闪存产量的30%以上,供应稳定,品质也相当有保障,此外,对于这款固态硬盘,官方称其为极至超速系列,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它主打性能路线,标称顺序读取速度可达7300MB/s,顺序写入速度可达6400MB/s,TLC高随机读写。那么接下来看看这款固态硬盘的实际体验! 铠侠EXCERIA Pro SE10固态硬盘目前在售的包括1T和2T两个容量版本,1T的售价在599元,而2T的售价在1299元,如果你的预算充足,不妨可以趁着SSD降价入手一波。本次我评测的是1TB版本,采用USB 3.2 Gen2接口,官方标称顺序读速达7300MB/s,配有1G独立缓存。 外观上,铠侠EXCERIA Pro SE10固态硬盘采用了M.2 2280超薄外形,可以直接插入电脑主板或笔记本,安装也是十分方便的,兼容性也高。此外,它与PS5游戏机可完美兼容。 在规格上,铠侠EXCERIA Pro SE10固态硬盘采用PCIe Gen4x4通道,支持NVMe 1.4接口规范。并且采用原厂高品质闪存颗粒,主控芯片采用铠侠自家的方案,配有独立缓存。最高7300MB/s和640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当之无愧是铠侠的旗舰级固态产品。同样,铠侠也为其提供长达5年质保,免去玩家们的后顾之忧。 在部分电商平台也赠送散热片和装机配件的活动,玩家们可以关注一下。如果你的主板本身已有硬盘散热装甲,那么这套配件倒是可以不必用。 测试环境: ●处理器:AMD 锐龙7 7700X ●主 板:ROG CROSSHAIR X670E HERO ●内 存:芝奇 炫锋戟 DDR5 6000MHz 32GB ●固 态:铠侠EXCERIA Pro SE10 1TB ●显 卡:AMD Radeon RX 6950 XT ●电 源:美商海盗船 RMx1000 ●系 统:Windows11 专业版 21H2 在windows新建新加卷后,1T的实际可用空间为931GB,这是因为硬盘制造商对硬盘容量的定义和操作系统对硬盘容量算法不同,玩家们无需担心容量为何变少了,这是正常的。 在CrystalDiskMark基准测试中,铠侠SE10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取速度达7365.19MB/s,甚至略超官方标称的7300MB/s顺序读速;测试顺序写入速度也达到了6511.3MB/s,也略超了官方标称的6400MB/s顺序写速。另外,4K随机读写部分有60.15MB/s 和274.22MB/s。 在AS SSD Benchmark基准测试中,铠侠Pro SE10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取速度6096.29MB/s、顺序写入速度5649.71MB/s,总分共获得10606分,对比同类产品,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而从IOPS的成绩可以看出,4K的64线程IOPS表现也同样出色。此外,ISO文件传输速率达3221.57MB/s,持续时间0.33s;程序的传输速率达1670.63MB/s、0.84s;游戏传输速率达2912.47MB/s、0.47s,表现十分出色。 通过对固态硬盘进行负载测试,铠侠SE10固态硬盘的待机温度为20°左右,高性能运行时最高温度达到41°左右。出色的散热表现,能够让这块高性能固态硬盘始终保持在最优的状态。 在铠侠SE10固态硬盘上进行文件复制测试时,1G左右的文件复制速度几乎是在眨眼间完成的,速度非常快。而在50G文件复制测试中,复制速度为24秒左右,速度也非常理想。对于经常需要拷贝视频素材、蓝光电影的玩家来说,这样子的表现是十分不错的。 当然以上测试软件只是测试硬盘的基准性能,那么实际应用如何呢?在铠侠SE10固态硬盘上安装steam游戏后,启动游戏软件《古墓丽影:暗影》的加载时间为12秒左右,启动《绝地求生》的加载时间为23秒左右(因为游戏或多或少受限于网络环境因素,所以启动速度仅供参考)。 在铠侠SE10固态硬盘上启动生产力软件,运行Photoshop CC的加载时间为7秒左右(PS软件在启动会检测插件、字体等等,我安装了不少插件,而如果没有这些插件,启动速度会更快!Adobe其他软件也同理);运行 After Effects(视频处理软件)的加载时间为6秒左右。 存储大品牌一般都有配套的支持软件,铠侠也不例外,官方提供了SSD Utility软件可供使用者轻松维护、实时概览和调整SSD。目前SSD Utility的最新版本为5.6.0015,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体验一下。 铠侠EXCERIA Pro SE10固态硬盘定位于旗舰性能级产品,综合表现保有该有的水准,在Crystal Disk Mark中顺序读取速度7365.19MB/s、顺序写入速度6511.3MB/s,与官方提供的读写速度一致。在实际软件和游戏加载测试中,也保持相当出彩的表现。容量上官方也提供1T和2T版本可选择,可以满足玩家对于大容量、高性能的需求,并且铠侠针对这款PCIe4.0固态硬盘提供了五年质保期。近期如你有装机的计划,那么铠侠EXCERIA Pro SE10固态硬盘确实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铠侠(Kioxia)1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ro SE10 极至超速系列(PCIe 4.0 产品) 京东:¥599 去看看 <更多>

硬核君 晒物 03-13 09:59

无论是牙膏厂还是yes族的装机平台,现在主流的主机都支持PCIe4.0了,因此PCIe4.0固态硬盘市场需求量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成为井喷之势。但是很遗憾,在高端固态硬盘市场,PCIe4.0 SSD都是国外品牌,而且价格高昂。不过现在令人喜大普奔的好消息来了! 据可靠消息,2023年3月10日,光威将首发弈系列PCIe4.0固态硬盘新品,采用中国芯国产方案,规格有512G(329元),1TB(499元),2TB(899元),首发预售期间1TB特价399元。 弈系列PCIe4.0固态硬盘采用中国芯国产方案,“联芸MAP1602主控+长江存储原厂颗粒”。其中这次搭载的长江闪存,是基于Xtacking3.0架构的第四代闪存,X3-9070代号武当山,232层3D TLC NAND。在性能上X3-9070的I/O传输速率高达2400MT/S,相比X2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从闪存堆叠,还是从闪存性能上来说,长江存储X3-9070闪存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光威弈系列PCIe4.0 固态硬盘支持NVMe1.4协议,PCIe4.0X4传输通道,最高读写可达7000MB/S和6500MB/S。在兼容性上完全适配英特尔11/12/13代CPU平台、AMD 5000/6000/7000系列CPU平台,以及索尼PS5主机,全面支持主流高端平台。 光威弈系列PCIe4.0 固态硬盘,不仅采用中国芯方案,原厂原片质量靠谱,而且性能强悍,价格普惠。光威弈系列PCIe4.0 固态硬盘是当前国产固态硬盘的新标杆。它的出现填补了国产固态硬盘在高端市场的空白,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高端普惠。 还记得多年前手机界的小米么?凭一己之力用1999这个数字把手机平均售价大幅拉低的壮举依然历历在目。而在电脑存储产品市场,光威始终坚持着“国民品牌,高端普惠”的理念,在SSD、DDR4疯狂涨价的那几年,光威守住了存储产品的价格底线,以绝对的性价比,成为存储产品市场的鲶鱼。在2018年后光威更是敢为天下先,发布了一系列的中国芯国产SSD、内存条,成功引领国产存储破局,为国产存储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时至今日,国产存储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蓓蕾/幼苗,发展壮大尽情绽放。现在光威推出中国芯的弈系列PCIe4.0 固态硬盘,这表明,国产存储已经在性能上能够与洋存储并驾齐驱。 国产硬件发展历程艰难险阻,一路受到狙击无数。现在在存储这块,我们站起来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固态硬盘,曾几何时是高端的代名词,如今也在国产的努力牵头下,未曾损失性能的前提下,已经悄然把价格下探到平民可触及的level。曾经的高不可攀,如今也可拥之入怀,生活的境遇大抵如此,有花堪折直须折。有人质疑,为什么一提国货就讲情怀 ?那么反问一句,难道国产品做优秀了就不配得到认同、支持,也不许让人脸上有光么?! 此次光威弈系列PCIe4.0 固态硬盘,真材实料,真性能,真实惠,当然值得我们支持。而且它的出现,再一次让我们见识了,只有自强不息,才不会被欺负,被收割,国产存储技术的奋进,让外人再也不能继续挥刀了。 光威(Gloway)512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PCIe 4.0 x4) Professional 京东:¥259 去看看 <更多>

伟小闲 晒物 03-10 11:19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如今做自媒体的人越来越多,对于存储的需求也日渐增大。前阵子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视频空间,发现自己第一个录的游戏视频已经是2009年,当时因为条件限制,视频规格较低,源也没有留存。后来当我开始搞工作室之后,这方面便开始逐渐重视起来。最近几年的存储发展也非常快,固态硬盘的性能增长迅速,性价比也不断增高。以目前较长一段时间来展望,PCIe4.0固态硬盘将是比较均衡的解决方案,最近我也是给自己工作室新的剪辑机添置了一块固态硬盘,一起来看吧。 我工作室第一台剪辑机当时配的是10代的I7,最近逐渐感觉有些不够用了,于是后来又组了一台12代的I7,上了DDR5和PCIe4.0,效率又提高了不少。这次加一块铠侠(原东芝存储器)的PCIe4.0固态硬盘EXCERIA Pro SE10,1TB容量,顺序读取速度高达7300MB/s,顺序写入速度也有6400MB/s。看到这一包附件,真的是要夸一下用心,除了附送了SSD散热套件之外,还送了两条皮筋用于固定散热片,一把螺丝刀,一个主板铜柱,一个M.2螺丝,主板欠我的固态来还哈哈。1TB版本单面颗粒,用在PS5游戏机或者笔记本、小主机、掌机等上面也是非常合适的。 话不多说,直接上机,先跑个分。CrystalDiskMark还是很好用的,一直非常稳定,测得的速度跟标称差不多,4K性能非常强劲。这块盘用的是铠侠原厂TLC颗粒,应该算是目前民用中高端固态的最佳方案了,随机读写能力非常高。 再拿TxBENCH跑一下,不同软件的算法不太一样,基本都八九不离十。PS:AS SSD和HDTune好久没更新了,跑PCIe4.0的条子都不太正常,就不跑了。 固态硬盘伴随着速度的提高,发热也是会有相应的增加,铠侠EXCERIA Pro SE10在发热控制上做得还是不错,我将固态置于风道之中,但是没有安装散热片,跑分过程中控制在60度左右,也没有撞上温度墙。 跑分归跑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又如何呢?我因为经常拍摄或者录制视频,经常会有些非常大的文件,这里我用之前录的一个将近200G的视频文件做测试,铠侠EXCERIA Pro SE10实际拷入拷出的速度能达到3.6GB/s左右,快到我差点来不及截图。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需要对大量的视频文件进行重封装。之前用10代i7的机子,直接在机械盘上工作,实在是太慢了,后来换到SSD,感觉还是不够快。这次整个平台都升了级,再来看看速度有没有提升。可以看到,之前旧平台的重封装速度在582倍左右,将近600倍徘徊,而12代i7+Z690+铠侠EXCERIA Pro SE10的新平台,工作速度直接飙上了科学计数法,1.77e+03x是多少倍,就当作是课后作业吧。 硬盘的给力性能,还体现在做视频剪辑之时。我用自己之前录制的战神4的H265编码4K分辨率源做测试,配合显卡解码,直接原片剪辑无比流畅,随意拖动瞬间响应毫无卡顿,也就不需要花时间搞剪辑代理了。 至于大量的零碎文件同时读写,高速固态更是拥有巨大优势。随手把我机子上写图文的文件夹拿来测试,大量图片加一部分视频,以“存储”规格直接同目录打成包(将CPU运算时间尽可能排除),可以看到机械硬盘用时80秒,而铠侠EXCERIA Pro SE10仅用时3秒!速度快到我截了三次图才截到…… 对于游戏用户来说,硬盘的性能也对载入速度有非常大的影响,新世代主机要求PCIe4.0也是这个原因。之前地平线5刚出的时候,我偷懒将游戏安在了机械盘里,结果经常跑一半资源加载不出来而闪退,经实测,换上高性能的固态可以杜绝因载入速度而导致的游戏崩溃,不少大佬也过来借鉴我的。拿不同的硬盘在PC上试试几款游戏的载入速度,可以看到,虽然在载入速度的提升上遇到了边界效应,但是换上更好的固态硬盘对于整体的提升还是实打实的。 对于铠侠EXCERIA Pro SE10的优异表现,其实也不足为奇,毕竟原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的大品牌,目前铠侠坐拥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工厂之一,产品采用了原厂颗粒,供应和品质的稳定都有保证,据说占世界闪存产量的30%以上,5年质保完全放心买。对于生产力用途的朋友,数据安全最为重要,性价比也是重要考虑因素,这样的PCIe4.0固态非常合适。 感谢大家观看,喜欢的朋友帮忙点个赞和关注吧,我们下期再见。 铠侠(Kioxia)1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ro SE10 极至超速系列(PCIe 4.0 产品) 京东:¥599 去看看 <更多>

波导终结者 晒物 03-09 17:29

前言 最近新装的13代主机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双槽盛行之下不插满总觉得有点浪费。目前PCIe 4.0基本普及,同时存储颗粒的价格也跌到了“白菜价”。相对于PCIe 3.0,PCIe 4.0的提升可不仅仅是字面数字+1,更是可以解除读写性能瓶颈,进而全面提升整机性能。最近刚入手的1TB铠侠Pro SE10 PCIe 4.0固态硬盘到货了,我准备把它安置在主板的主插槽,接下来就看看面板数据和体验会有怎样的体验。 铠侠这个名字大家现在应该也都有所了解,是由原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AI半导体工厂之一,其产品均为原厂制造,产能占据世界闪存总量30%以上,而且不会跟“三桑”一样时不时来场火灾,质量可靠,长达五年质保让售后方面也无须担忧。本次测试平台为Intel 13600K+B760主板,这套组合理论上来说可以完全可以跑满当下所有PCIe4.0存储了。 开箱 硬质彩盒包装的配色采用了黑底加玫红色点缀,直观的排版印刷标注了铠侠品牌型号及参数,7300MB/s的峰值顺序读取速度和1TB容量完全可以满足当下高要求用户的使用所需,这种表述方式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参数完全可视,表述清晰直观。 打开包装后就可以看到铠侠Pro SE10的真容了,2280尺寸, NVMe 2.0插槽并且可以向下兼容,支持笔记本,台式机,PS5游戏机拓展,单面颗粒布局在散热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 核心部件使用了铠侠独有的BiCS FLASH闪存和主控,此外还配备了一颗1GB的DRAM颗粒用作缓存。 铠侠Pro SE10的身材相对纤细,在安装兼容性上有更好的表现,除了台式机用在笔记本当中也更为合适。NMe 1.4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硬盘和CPU之间的系统I/O路径延迟,在性能释放中会有更加高速平稳的表现。 上机 从IDE到SATA再到现在的M.2,硬盘的安装越来越简单了,省掉了单独供电简单粗暴插上即可。这里由于主板自带了散热片,所以插好硬盘后拧好螺丝就完成全部前期工作了。需要注意的是主板靠近CPU的插槽为PCIe 4.0,另一个接口为PCIe 3.0,所以更换SSD的时候一定不要选错安装位。 之后我们开机点亮顺利找到硬盘,这里可以使用常见的傲梅分区助手或者diskgenus来进行系统迁移,新装机用户可以提前准备好微软官方系统U盘直接安装。 开机后使用SSD Utility可以实时查看SSD的运行状态,在了解工况的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度的个人偏好设定。有了这个软件说明铠侠对自己的产品还是相当自信的,要不然也不会推出这样的一款检测软件来揭短。精挑严选的TLC存储颗粒不但可以满足高速随机读写,还支持5年质保,性能长寿兼顾没跑了。 最后必须跑个分! 第一轮先用常规的娱乐大师来预热,可以看到SSD的跑分为324468,这比我之前的KP260明显高出一大截,所以升级之后的性能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AS SSD Benchmark 当中的表现是更让人愉悦的,此时的顺序读取速度来到了6055MB/s,顺序写入速度为5838MB/s,4K随机跑到了92MB/s,写入360MB/s。没有达到满速是由于Intel平台只提供256字节MPS,所以影响了最终数据,如果是AMD用户的话则可以享用512字节MPS,全程跑满毫无压力。 在CrystalDiskMark之后,性能似乎终于得到了释放,7391MB/s的顺序读取速度和6636MB/s的顺序写入速度已经超出了详情页的面板数据,这样一来在大型文件复制或是剪辑工程文件调用中完全不会出现卡脖子的现象,保底6GB/s的传输速度可以快速完成对拷之类的工作。 软件测试之后的温度表现也是可以长期安心暴力使用,在26℃室温经过一番测试后,铠侠Pro SE10 的温度峰值最高也不过50度而已。这不温不热的温控表现属实出色,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硬盘温度过热而受损。那么问题来了,这里是应该归功于主板散热片还是硬盘本身呢? 最后就是本身的写入速率测试了,这里我使用的是同盘的部分电影文件,文件总大小90GB。从走势图中看出写入速度一直保持在在2GB/s以上,而且传输速率表现也是非常稳健,由此可以判断模拟SLC缓存肯定是大于这些影片大小的。不知道100个G的大数据写入会不会触及缓存极限,不过就目前来看,铠侠Pro SE10在日常使用中时刻保持满速运行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在更换铠侠PRO SE10之后,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软件启动更加迅速了,常规的PS/LR的打开速度提升接近一半,除了加载变快之外,图片导出和剪映视频渲染也变快了不少。整体感受就是一切都变的更快了,果然没有一分钱是白花的! 总结 如今C盘全民NVMe,但是一定要认准原厂颗粒大牌主控的PCIe4.0 SSD,除了数据无价,重新做系统更是一件异常伤神的苦差事。作为铠侠目前的旗舰SSD铠侠Pro SE 10满足原厂颗粒和主控外还有独立缓存,在各项测试中也都交出了高分答卷。目前售价大约7毛一个G,可以称之为诚意满满的性价比旗舰存储了。如果屏幕前的你对于高配的PC速度不满意,那么不妨选择这款SSD,相信旗舰侠铠侠Pro SE10 PCIe 4.0 SSD会为你带来更给力的超高速体验。 铠侠(Kioxia)1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ro SE10 极至超速系列(PCIe 4.0 产品) 京东:¥599 去看看 <更多>

宅家爱撕机 晒物 03-09 17:09

前言 随着 AMD Zen4 平台以及 intel 最新的 LGA1700 开始支持 DDR5 ,拥有更高带宽跟读写速度的 DDR5 比起 DDR4 在数据存储、复制上的优势会更明显,同时 DDR5 单条容量 16GB 起跳,一般用户也会购买 32GB,DDR5 带来的这一切提升也让支持 HMB 技术的 M.2 SSD 爆发出更高级别的性能,也让系统的资源拥有更为合理的调度,让玩家每一分钱都花在钢刃上。 ▲ 趁着我手上有 AMD R5 7600 + B650 重炮手 WiFi + DDR5 6000 CL32 16GB*2 这个 AMD 新 Zen4 平台的机会,我从朋友手中借来了宏碁掠夺者 GM7 1TB,看看 DDR5 加持下的 HMB 技术能给整台系统提供什么样的性能,游戏体验提升,以及专业生产力性能。 开箱 ▲ 宏碁掠夺者 GM7 的外包装风格延续着宏碁掠夺者在 M.2 SSD 一贯的包装风格,高端大气上档次。正面标注着产品的型号 GM7,容量 1TB,以及传输模式 PCIe 4.0 X4。 ▲ 背面简要阐述 GM7 1TB 的一些重要参数。 GM7 1TB 拥有 5 年保固 or 600TBW 的写入寿命保障。 ▲ 内包装采用硬质塑料壳加以包裹保护,包装盒背面还有加强筋,这样可以对 SSD 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 ▲ 配件包含说明书一份,紧固螺丝一颗,以及 GM7 1TB 盘体。此外还可以在宏碁掠夺者官网上下载正版的“Acronis”,实现老硬盘无损转移系统,方便用户更换高性能的 GM7 作为系统盘,享受更为高速顺畅的使用体验。 ▲ 宏碁掠夺者 GM7 为单面 PCB 设计,拥有超高的兼容性,可以安装在 PS5、PC、XBOX ONE、笔记本、NUC 等众多场景中,并且发挥出超强的实力。正面一张铭牌贴纸加以覆盖,上面有产品的型号、容量以及产品 SN 码,铭牌贴纸也是产品的保修凭证。 背面是光面 PCB 。电子元器件全部集中在正面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兼容市面上众多的 M.2 散热片。搭配上散热片后会让产品的运行温度更低,稳定性跟寿命更长。 ▲ 轻轻揭掉铭牌贴纸并妥善保存之后,可以看到 GM7 产品的真容,主控 + 两颗 NAND 颗粒。得益于 DDR5 高带宽跟高读写能力,GM7 所搭载的 HMB 技术能够发挥出非常出色的性能。 ▲ 来自联芸 MAXIO MAP1602 主控,这款主控支持 2400 MT/s NAND,为 12nm 制程,搭配上固件搭载的高效温控技术,让产品运行时发热很低。这款主控拥有极高的 IOPS,并发能力出色。 ▲ 自封 NAND 颗粒 BWN09TCB1RCAD,究其本源,是国产之光长江存储的 YMTC 颗粒,拥有 2400MT/s 的 IO 接口速度 。 ▲ 上机,准备实测。散热片采用华硕 B650 重炮手 WiFi 自带的散热片。 理论测试 ▲ 宏碁掠夺者 GM7 1TB 被 Crystal Disk Info 正确识别,我们可以看到传输模式为 PCIe 4.0 X4。 ▲ GM7 1TB 的 Crystal Disk Mark 1GiB 测试块成绩,可以看到连续读取速度为 7375.80 MB/s 大于标称的 7200 MB/s。得益于 DDR5 更高的读写速度加成以及 HMB 技术的成熟,让 GM7 1TB 的性能更加出色。连续写入速度也有 6170 MB/s ,实际使用时会感觉非常顺畅。 ▲ DDR5 的高带宽高读写能力对于有 HMB 技术加持的 GM7 1TB 来说,是大补药,直接让 GM7 超常发挥,3Dmark 的存储基准测试里,GM7 1TB 的性能远大于平均值,可以说是非常出色。 游戏测试 ▲ 之前玩《极速竞技 地平线5》感觉载入时间特别长,可能跟我 steam 文件存储在企业级 HDD 上有关系。刚好,这次用来对比文件存储在 HDD 上与 GM7 1TB 上所需载入存档的时间,用来对比两者对于游戏体验的影响。 ▲ D 盘是企业级 HDD。先测试此时进入游戏存档所需的时间 ▲ 把 《极速竞技 地平线5》利用 Steam 的文件存储位置转移功能,转移到 GM7 1TB 上。测试并记录进入游戏存档所需的时间。 ▲ 实际测试之后,发现把游戏文件转移到 GM7 1TB 上后,带来的游戏载入时间是极大幅度的缩短,而且游戏场景切换更加快速、顺畅。 专业生产力测试 测试专业生产力时,卸掉机械硬盘 HDD,PCmark 、以及专业生产力软件 Photoshop、After Effects、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都安装在宏碁掠夺者 GM7 1TB 上,用以测试 GM7 1TB 对于整机专业生产力的辅助作用。 ▲ 这是 AMD R5 7600 + B650 重炮手 WiFi + 7900XT + GM7 1TB 的 PCmark10 Extended 项目的整机性能测结果。整机的综合能力非常出色,堪称多面手,GM7 作为综合应用的存储载体,能给整体的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PCmark10 Extended 项目包含有 基础任务 生产率 数字内容创作 游戏 可以全方位考察整机的办公、游戏、专业生产力综合能力。 ▲ PhotoShop 是很多人都会用到的后期软件 ,可以用来帮助用户修图,醒图,调整图片等一系列专业操作,让图片更加美观直接,最著名的 PS 代言人就是 NASA,他们把抽象的星空图片变成大家可以直观理解并感受的图片。 Puget 作为专业整机生产商,有提供 Puget Systems for PhotoShop 进行测试。这是 AMD R5 7600 + B650 重炮手 WiFi + 7900XT + GM7 1TB 整机的测试成绩。结果还给出了仪表图,可以看到整机性能在整个行业的性能在非常靠前的位置,GM7 1TB 能为 PS 用户提供非常出色的存储、以及辅助支持。 ▲ After Effects 也是很多专业人士都会用的后期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软件可以帮助您高效且精确地创建无数种引人注目的动态图形和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利用与其他 Adobe 软件无与伦比的紧密集成和高度灵活的2D和3D合成,以及数百种预设的效果和动画,为您的电影、视频、DVD 和 Macromedia Flash 作品增添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这是 AMD R5 7600 + B650 重炮手 WiFi + 7900XT + GM7 1TB 整机的测试成绩。结果还给出了仪表图,可以看到整机性能在整个行业的性能排位情况。用这台配置跑 AE 后期,是十分合适的,GM7 1TB 作为存储单元,可以方便用户更快的对素材进行编辑,更快完成专业工作。 ▲ Premiere Pro 是目前最流行的非线性编辑软件,也是全球用户量最多的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是数码视频编辑的强大工具,它作为功能强大的多媒体视频、音频编辑软件,应用范围不胜枚举,制作效果美不胜收,足以协助用户更加高效地工作。这是 AMD R5 7600 + B650 重炮手 WiFi + 7900XT + GM7 1TB 整机的测试成绩。结果还给出了仪表图,可以看到整机性能在整个行业的性能排位情况。有了 GM7 1TB 的相助,专业工作会更快完成。 ▲ 达芬奇调色系统自1984年以来就一直誉为后期制作的标准。使用达芬奇调色的调色师遍布世界,他们喜爱它并把它当作自己创作中一个值得信任的伙伴。众多电影/广告/纪录片/电视剧和音乐电视制作中都能看到达芬奇调色的身影,并且它的作品是其他调色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这是 AMD R5 7600 + B650 重炮手 WiFi + 7900XT + GM7 1TB 整机的 Puget Systems for Davinci Resolve 测试成绩,GM7 1TB 作为存储单元,可以让专业工作进行得十分的流畅,让干活速度如虎添翼。 总结 ▲ GM7 1TB 作为 PCIe 4.0 性能级 SSD,如果用在 AMD Zen4 平台,或者 intel DDR5 平台上,可以通过 HMB 技术调取宽带跟读写速度更高的 DDR5 作为高速缓存,带来更强的性能释放。能够更好地给予游戏用户顺畅的游戏体验,给予专业用户非常出色的存储支持。 总体说来 GM7 1TB 产品性价比非常高,比起同性能产品价格便宜、比起同价位产品性能强劲,是非常值得购买的。 宏碁掠夺者(PREDATOR)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GM7系列|NVMe PCIe 4.0 京东:¥579 去看看 <更多>

flhssnake 晒物 03-07 11:19

写在前面 内存颗粒国产化以后,DIY 市场对玩家越来友好,特别是一些国产型号简直就是价廉量足的典范,特别是存储领域以内存 、SSD 为代表,价格那是肉眼可见的下降,性能却是呈量级的提升。 国产品牌七彩虹近些年一直在 SSD 领域深耕细作,旗下的战戟系列主打国产方案和性价比,目前已经推出了包括内存固态多种产品。 战戟 CN700 是七彩虹最新推出的PCle 4.0 固态硬盘,颗粒来自长江存储最新的Flash颗粒(YMTC X3-9070),主控为 联芸MAP1602,首发包括(512GB / 1TB / 2TB)三种版本,最大读速都达到主流的 7000MB/s。 PS:吐槽下七彩虹的型号命名,之前我测试过七彩虹另一款 PCle 4.0 固态硬盘,型号同样为 CN700,不过最大读速只有 5000MB/s,很容易让消费者混淆。 外形解读 ▼七彩虹战戟 CN700 包装很有国风韵味,外盒的红色山峰和硬盘表面的散热贴纸融为一体,山巅一杆方天画戟迎风烈烈飞舞,看这意思是要会当凌绝顶的感觉了,下方的 2TB 注明了固态硬盘的容量。 ▼配件方面比较常规,包括SSD本体外,使用说明以及两颗安装螺丝。 ▼七彩虹战戟 CN700 使用的单面 PCB 设计,标准 2280 长度,可以兼容市面主流主 板,高度也不会和超薄主机、笔电冲突,用在 PS5 主机当然也没问题。 CN700 表面没有金属散热片,散热主要通过算法和表面的全包裹绝缘四层堆叠石墨烯散热贴,这种散热贴的散热效果比常见的石墨烯贴纸散热好得多。 ▼撕开贴纸可以看到闪存颗粒,来自长江存储新一代YMTC X3-9070 Flash。该颗粒特点为密度高,是 YMTC 历史上比特密度最高的闪存产品,可以在单晶片上实现 1Tb 的存储容量,高达 2400MT/s 的 I/O 速度。此外采用的创新 6 平面设计能大幅提高包括顺序和随机访问的系统 I/O性能,比之前的的4平面架构性能提升 50%,功耗降低25%。用人话说就是读写更快,功耗更低。 ▼主控方面采用的联芸MAP1602,这个方案也是老熟人了,很多中高端品牌都采用这个方案,之前测试的七彩虹普通款也是它。这是全球首款不用超频即可支持 2400MT/s NAND闪存的 SSD 主控芯片,同时也是全球首款无外置缓存支持 PCIe 4.0(NVMe2.0) 的 SSD 主控芯片。工艺方面为12nm 工艺技术设计,支持 PCIe Gen4x4 NVMe 2.0 接口技术标准,ARM R5 高性能 CPU 内核。此外还内嵌联芸自主研发的第 三 代A glie ECC(4K LDPC)纠错技术、Agile Zip数据压缩技术、硬件RAID5/6 及E2E 数据保护技术等等。 PS:之前测试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个方案如果换成更好的颗粒是可以冲上 7000MB/s 的,这不就来了。 性能测试 ▼先上配置图 1️⃣实际容量 ▼一般来说 1T 硬盘的实际容量都在 930G 左右。七彩虹战戟 CN700 2T 版的实际容量为1907.7GB,“足容”是做到了的。 2️⃣ 磁盘信息 ▼Crystal Disk Info 查看磁盘信息,NVMe 接口,传输模式 PCIe4.0*4,支持 NVME 1.4 协议 和 S.M.A.R.T.功能,室温12.4℃,待机温度39℃,温度表现正常。 3️⃣ 读写性能测试 ▼利用 Crystal Disk Mark 进行读写速度测试,空盘状态下,SSD 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 7128.71MB/s 、6686.49MB/s,与官方的宣传数据差距不大。 ▼利用 CMD 命令创建 1500G 大文件,模拟测试高利用率环境,对速率是否有影响。测试结果如下,读写性能和空盘数据几乎没有变化。 ▼峰值测试结果如下,SSD 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 7119.00MB/s 、6688.55MB/s,4K IOPS 读写分别为 257744.87MB/s、182732.91MB/s。 ▼持续读写性能测试,这个测试主要影响大文件以及多文件的传输性能,玩 NAS 的朋友应该能体会到我说的点。实测读取 7129MB/s、6694MB/s。 ▼【安兔兔 SSD 性能测试】 安图图也出品了款 SSD 测试软件,分数机制明显不同,胜在简单明了。 ▼TxBENCH测试,测试结果读、写速度分别为7023.218MB/s、6323.233MB/s。 ▼AS SSD Benchmark也跑个吧。我其实不怎么喜欢用这个软件,停更很久不说,算分机制也不同,大家了解下即可。 4️⃣ 磁盘基准测试 ATTO磁盘基准可以分析磁盘读写速率,设置传输大小,并利用设置不同文件大小进行读写测试,帮助用户了解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从实测结果来看,8kb 以上的文件都可以达到 1G 以上的读写速度,而且文件大小的读写数据相差不大。最大读取速度 6.61GB/s 左右,最大写入速度 5.78GB/s 左右。 5️⃣ HD Tune Pro 是款专业的磁盘分析软件,可以对磁盘的传输速率、硬盘健康状态、实时温度、磁盘表面扫描等项目进行综合测试,通过持续的读写可以分析出 SSD 固态硬盘的缓外速度。将数据模式调为混合,文件长度选择 200GB。从结果来看,读写曲线波动不大,整体速度保持在6000MB/s 左右,曲线没有大的波动。毕竟是成熟的 SLC Cache 动态缓存方案,几乎看不到带缓存固态硬盘那种悬崖式的陡降曲线。 6️⃣ 温度表现 本次使用的开放式平台,得益于新颗粒带来更低功耗,加上绝缘四层堆叠石墨烯散热贴的辅助,七彩虹战戟 CN700 整体的散热控制的不错。室温12.4℃,我在跑完所有测试后又让其跑了三轮 urwtest,全程读写无错误,结束时的温度为 45℃,比待机温度高了4℃。 总结 从以上的测试可以看出,这套联芸1602主控+长江存储YMTCX3-9070 国产方案性能的确不错,用顶级来形容过于夸张,称为一流阵营我想没人反对吧。其实我倒是觉得,七彩虹战戟 CN700 的散热性能才是最大的亮点,控温效果比我之前测试过的 英韧IG5236 方案好得多,而且还没有厚厚的马甲,很适合用在空间狭小的空间比如 PS5、笔电、mini主机之类的设备。结合 2T 版不到千元的价格,近期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七彩虹(Colorful) M.2 NVMe PCIe3.0 SSD台式笔记本固态硬盘 长江存储颗粒 PCIe4.0 CN700 2TB战戟【长江存储】 京东:¥899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03-06 18:59

硬盘是存储资料,加载系统主要部件,而硬盘从机械硬盘过渡到了固态硬盘,从SATA接口向的M.2接口转移,而M.2接口还有pcie 3.0、pcie 4.0、pcie 5.0的区别,虽然pcie 4.0、pcie 5.0固态硬盘的速度要高于pcie 3.0,但是要实现高速的成本却不低 ,不论是硬盘的价格还是支持主板的价格都是属于中高端的系列,而且即使速度快上一倍,在日常使用中很少有需要超过几百G的文件传输。目前最具性价比的当属pcie3.0的固态硬盘,支持跟随新配置的台机,我也入手了一款达墨(TOPMORE)的天秤3.0固态硬盘,这款硬盘不仅速度快而且有着很好的性价比,可以实现全盘固态的装机配置。 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的外包装采用了全彩色的纸盒材质,正面印制了产品的外观照片及品牌和型号。背面用中文标注了详细的产品参数及厂家信息,包装正面用贴纸标注了容量的信息。 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采用了推拉式的打开方式,推出包装后内侧使用了透明塑料硬壳内盒完全将主品包裹并附带了一个透明的上盖,有效的避免运输途中的磕碰。与硬盘一起还配备了固定的螺丝、改锥和说明书。 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采用了标准的2280长版,分体化的设计,正面覆盖印有品牌标识的贴纸,下面分布了4枚闪存芯片。 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使用的是标准的M.2接口,金手指表面镀金,平滑整齐。 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采用了联芸(Maxio)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Ie主控芯片,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性价的特点。支持多种加密,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NAND颗粒使用的是经过严选的第三方封装的长江TLC闪存颗粒,与QLC颗粒相比使用寿命及耐久度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这次我选择的是一套英特尔12代处理器的平台,主板使用技嘉小雕AX主板的主控芯片采用了IntelB760芯片组, LGA1700的CPU插槽可以支持酷睿十二代及十三代的处理器,并且基本保持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的适用。Cup为Intel的酷睿i5-12100处理器。内存是一套两条光威(Gloway)天策16GB DDR5-6000内存条,这款内存严选海力士A-die颗粒,性能超凡,开启XMP3.0频率可以达到6000Mhz,超频能力不错。 硬盘的安装也很简单只要确认好主板有没有M.2接口即可,只需要将固态硬盘插入主板的M.2接口,拧上固定螺丝即可,非常简单。 速度测试是硬盘绕不开的检测方式,在相同环境下,本人用crystaldiskmark软件进行测试两种不同接口协议硬盘的速度,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为3483M,SATA3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为569M,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相比SATA3固态是要快出多倍。 在系统中通过文件对拷,多个大小不同的文件,硬盘可以保持在1.6G的速度上,一共152G的文件只需要大约2分钟就可以拷贝完毕,可以想象到这款硬盘的速度。 作为系统启动速度的重要环节,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启动win10系统仅仅需要9秒,在鲁大师跑分上硬盘的得分为209058分,均超过了99%的用户,花钱不多得到的效果却不俗。 【试用总结】 达墨(TOPMORE) 天秤3.0固态硬盘采用了大厂联芸主控芯片,长江TLC闪存颗粒,安全性与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障,用途广泛,传输速度快。售后完善。而1T的容量仅仅需要三百余元,就可以让电脑有大幅度的提升,是极具性价比的电脑升级部件。 (本人试用数据仅限于本人使用的设备,由于设备个体差异与其他设备数据会存在不同) 达墨 LIBRA 天秤座2TB 固态硬盘3.0 NVMe M2 PCIe笔记本台式机高速硬盘国产颗粒 黑色 天秤2TB 京东:¥599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如风 晒物 03-06 13:19

家里的电脑是自己多年前组装的,那个时候固态硬盘简直是天价。为了性价比,系统盘用的是100多G的固态,储存盘用的是500G的机械。这几年安装的系统和储存的图片、视频越来越多,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为自己不玩游戏,就想着给自己的电脑升级一块硬盘,觉得机器还能再战几年。 作为电脑界的小白,每一次升级和改造都需要查询大量的资料。大神级别就不要看我的文章了,我更多的是想让,电脑界的小白能看得懂,自己也能操作,在这里我就写的啰嗦详细一点吧。升级是使用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纠结了一段时间。关注电脑的应该都知道,就目前而言,市场上的硬盘主要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种。区别还挺大。 科普篇:(不想看科普,可以直接跳至动手升级部分) 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的原理是电磁存储,磁盘高速旋转,磁头来回移动读写数据。读写次数理论上没有上限;而且机械硬盘中每个数据都有对应的寻址地址,所以硬盘损坏后,大多数情况可以用专用的数据恢复软件恢复,当然硬盘是不能再用了。由于磁盘做高速旋转,所以噪音较大;相对来说读取速度也比较慢,一般在200MB/S左右;目前来说也有读写速度更高一些的。总体来说抗震能力弱,磁头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容易损坏。 固态硬盘: 其实就是半导体存储,数据存储在闪存颗粒中,主控芯片来执行数据的存储。SSD的物理组成基本上就是闪存+主控+缓存+PCB+接口,没有机械部件,更加轻巧。读写速度快。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持续写入的速度非常惊人。 固态硬盘的快,绝不仅仅体现在持续读写上。随机读写速度才是固态硬盘的终极武器。这些直接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与之相关的还有极低的存取时间,最常见的7200转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一般为12-14毫秒,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0.1毫秒甚至更低。现在的固态硬盘读取速度基本都在1500MB/S以上;缺点是价格相对较贵;数据写入闪存颗粒的次数有上限,但一般用个5年以上都没问题,容易坏的其实是主控芯片;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固态硬盘存储部分一旦损坏后,数据基本无法恢复。 我们在选择固态硬盘时除了要衡量容量,读写速度和价格;还要考虑接口类型,支持的协议,闪存颗粒以及硬盘的主控。 目前固态硬盘的接口主要常见的有两种,M.2和SATA。接口总线大体也是两种SATA和PCIe,M.2接口有支持SATA的,有支持PCIe的,也有两种都支持的,SATA接口仅支持SATA总线,PCIe总线要比SATA总线更快。PCIe最常见的是PCIe3.0,性价比最高;PCIe4.0还在普及阶段,价格偏贵;PCIe5.0也有了,但还处在试验和验证阶段。 现在的SATA接口通信协议是AHCI或ATA,PCIe接口一般都是NVMe协议。通信协议和总线的关系是,接口总线决定了传输速度的上限,接口协议则是可以这个范围内能跑多快。 闪存颗粒的作用是存储数据,能自主生产闪存颗粒的三大厂商分别是三星、海力士、镁光。他们生产出来的颗粒按质量分为原片、白片、黑片,一个切好的晶圆经过检测,合格的是原片,不合格的是黑片,之后对原片进行封装,封装后检测出瑕疵的是白片。所以大家一点主意不要买到黑片,不仅容量小,质量也很差。闪存颗粒按存储密度又分为SLC、MLC、TLC和QLC,现在常见的是SLC和TLC。 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也是一个重要参数,就相当于一台电脑的CPU,负责调控数据在闪存芯片上的存取以及数据的中转。 我们在确定了自己需要的容量后,尽量选M.2接口,总线方面PCIe3.0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闪存颗粒要货源可靠稳定。对以上信息综合考虑,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固态硬盘。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如何选择硬盘有了一定的了解,1T、M.2、PCIe3.0、NVMe的固态硬盘适合大部分人使用,性价比也是最高的。 SSD的物理组成基本上就是闪存+主控+缓存+PCB+接口,没有机械部件,更加轻巧。读写速度快: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持续写入的速度,如果机械硬盘是轿车的话,固态硬盘就是飞机。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过了500MB/s! 废话说了这么多,我个人认为系统盘更适合固态硬盘,而储存一些大文件,比如视频、照片、重要文件更适合使用机械硬盘,或者存储依然用固态硬盘再用机械硬盘做个备份。毕竟珍贵的照片和重要的文件,一旦损坏丢失找不回来,损失可就大了。 我个人其实比较喜欢固态硬盘,首先是因为它的抗震能力更好,只要自己注意些,相对更不容易损坏;其次固态硬盘容量越大,读写速度就越快;还有就是固态硬盘体积更小,安装后电脑看起来更整洁;最后就是噪音的问题,固态硬盘是没有任何噪音的。 安装系统前要把主板BIOS里的硬盘模式改成AHCI模式,如果想让硬盘运行在最佳性能,要在BIOS里关闭节能,不关也无所谓。 在BIOS里设置固态硬盘为第一启动盘,或者你的普通硬盘没有系统也可以自动启动固态硬盘,有系统的话可能按设置的第一启动为主。 进入系统后把电源管理设置成高性能。如果固态硬盘比较小,而且不用休眠功能的话,要关闭休眠,可节省C盘空间,方法:点“开始”在搜索框内输入CMD,然后输入powercfg -h off 回车就关闭了,想用时再输入powercfg -h on 就开启了。 小白动手升级篇: 如果想给你现有的电脑换块硬盘,但不知道怎么选,应该查看“传输模式”、“接口”这两个关键信息。比如我这台电脑换硬盘,应该选择M.2接口并且支持nvme协议的。 看了我朋友用的达墨ms501固态m2 PCIe高速硬盘,用了有段时间了,上面就是他的跑分情况,PCIe3.0的数据真不错,果断下单。 这一款有1T和2T两个版本,我的这款是1T的。因为是旧电脑升级我觉得够用了,如果我是新装机的话,我绝对会选2T的版本。如果我选择配置好点儿的,肯定会选PCIe4.0,就算是再用几年也不至于落伍。 固态硬盘装箱清单: 达墨ms501固态m2 PCIe高速硬盘*1,小的螺丝刀*1,配套的小螺丝*1还有说明书一本。 我的主板是微星,已经很老旧了,不支持固态硬盘直插。需要有个转接卡,马上网购了M .2转 PCI - E X1转接卡+N80散热。 首先要把固态硬盘倾斜25度插到转接卡的插槽里,再用附赠的螺丝把固态硬盘固定在转接卡上就可以了。 其实不玩游戏没有大的视频编辑,一般固态硬盘不加散热模块也可以。不过一个铝合金散热片也不贵,加上也不会增加多大的成本。这么点儿的成本,有个散热总比没有强。 散热片没有金属螺丝连接,直接是一个橡胶套套上去。我在安装橡胶套的时候,尽量避开了金属线路多的电子板。 网上卖转接卡的时候,支架是需要另外花钱买的。我觉得完全有必要,这是插上卡没有支架的效果,晃动的很厉害。时间长了绝对容易松动。 转接板和支架由赠送的两个螺丝连接。 安装支架前,需要把电脑机箱上的堵头拆掉。 把固态硬盘插到插槽里,然后支架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从动图上也能看到,安装了支架之后再用手去推固态硬盘,发现固态硬盘固定的很牢固。 固态硬盘测试: 上面是我电脑的基本信息,属于爸爸级老产品,只能支持PCIe2.0×1,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硬盘。将就着用吧,等我再换电脑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固态硬盘拆下来装到新电脑上使用,到时候就可以满血复活了(^v^)。 软件测试的项目有四项,一般我们只需要关注最关键的两项即可: 第一个是“SEQ1M Q1T1“,这个是硬盘的连续读写速度,也就是通常我们拷贝大文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第二个是“RND4K Q1T1”这个是硬盘的随机读写速度,也就是小文件的读写速度。随机读写速度的快慢,能直接影响我们日常的开机、软件打开速度,日常使用体验明显。 对我们日常使用影响最明显的是随机读写速度。上面这张图就是我新换的硬盘数据。和满血版相比仅仅就是一个零头。也就没必要再用我的电脑测试这款硬盘的其他数据了,毕竟没有普遍的参考性。 总结: 电脑的升级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项配置太拉垮了都会影响整体的性能输出。我的电脑整体配置过时,换固态硬盘性能提升有限。不过和我以前的硬盘相比,已经好太多了。从上面的图也能看出来,我这次升级的整体思路是,选一块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的PCIe3.0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过渡一下,提升平时的使用体验。计划后期会买更好的电脑配件再组装一台,到时候可以把这一块固态硬盘拆下来安装到新的电脑里使用。这也是旧电脑提升性能最具性价比的投资了。 达墨 MS501 固态硬盘2TB NVMe ssd笔记本台式机m2 PCIe 高速硬盘 2TB 京东:¥749 去看看 <更多>

雷军 经验 03-06 10:07

超高速2T固态硬盘地板价了,入手国产金百达M.2 SSD硬盘实测 自从M.2 SSD硬盘面世之后,凭借超高的速度,超薄的身材,安装简单获得了大家的喜爱。的确,数倍于SATA机械硬盘和SATA SSD硬盘的速度,超高的小文件读写速度,大大提高了文件的读写速度,也提高了程序应用的使用效率。 不过相对于SATA SSD硬盘,NVMe SSD硬盘的容量较小,而且价格较高。所以我一直使用的NVMe SSD硬盘,通常容量是512GB或者1TB的, 不过现在的文件都很大,眼看着1TB就不太够用了,只好坚持忍住。终于熬到了今年NVMe SSD硬盘价格跳水,可以入手更高容量的NVMe SSD硬盘了。 入手是这款金百达KingBank的2TB容量的M.2 SSD硬盘,KP260。金百达在固态硬盘SSD领域和内存领域属于新兴的生力军厂商,产品价格非常具有冲击力。正是因为有像金百达这样的厂商存在,我们消费者才能以合理的价格购置到更好的产品。 还有配件,包括说明书、一个金属盖板,硅胶散热垫,以及3个不同规格的螺丝,考虑周全,可以适应不同的场景。用户可以自己加上硅胶散热垫然后贴上金属盖板,或者直接装到主板上,因为有的主板本来带有散热装甲。 我们看这款SSD硬盘,单面带有4个颗粒。 颗粒变化NA9TC1BJF6C-W,是国产长江存储的NAND TLC颗粒。 主控是国产的联芸主控,搭载了PCIe 4.0 SSD控制器,支持PCIe 4.0 X 4, 可以实现高速存储,顺序读写速度可高达4000MB/s以上。 M.2 SSD硬盘,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台式电脑上,可以方便的安装到主板上,占据地方小,安装方便。我使用的主板是微星的MPG Z790 EDGE WIFI刀锋主板,在M.2位置具有大片的散热装甲,对于M.2 SSD具有防护作用。其中最上面的M.2装甲是免螺丝设计,可以方便的取下。 取下后可以安装M.2 SSD硬盘了,安装也很方便,同样是免螺丝安装,现在的主板都进步了,不像之前,要用螺丝刀,一不留神螺丝掉的到处找不到。 顺利启动电脑,内存条泛出流光溢彩,分外好看。 我们来看看这款金百达2TB M.2 SSD硬盘的表现。电脑配置,CPU是13700K,主板是微星的MPG Z790 EDGE WIFI DDR5 刀锋主板,显卡是华硕RTX 3080,散热器是微星水冷M360迫击炮 36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机箱是微星的刀锋100R,电源是MPG A1000G PCIE5。 运行鲁大师,我们看到配置正确识别,其中硬盘是金百达KP260 2048GB固态硬盘。 运行CDI,信息显示KINGBANK KP260 2048.4 GB,健康状态100%良好,温度46度,传输模式PCIe 4.0 x4,协议NVMe 1.4。 运行CDR测试读写时速度,速度非常快,其中读取速度高达4858MB/s,写入速度4464MB/s,考虑到误差因素,基本同标称速度相符。不同的软件会有一些差异,我们在测试下其他的软件表现。 HD TUNE测试,读取和写入都超过了5000MB/s。 AS SSD,顺序读写在4000MB/s以上,得分高达 7198,4K读写数据非常出色。 TxBENCH,顺序读写也在4000MB/s以上。 虽然不同软件由于测试原理不同,数据略有不同和变化,但总的结果基本一致的,的确是高速传输,同时顺序读写和4K随机读写的数据都表现不错。 复制,从外部硬盘复制到这款硬盘,速度高达3.34GB/s,几十GB的超大文件不到一分钟就传输完毕,可谓光速。 从硬盘读取也是一样的,由于收到接受硬盘的速率影响,所以速度同写入略有不同,但相差无几。 那么对于使用电脑的人们来说,经常需要编辑大容量的多个文件,使用高速存储,可以减少读写时间,编辑软件使用起来也更加顺畅,可以说是非常实用的。 总的来说,金百达这款KP260 SSD固态硬盘,使用了国产主控和国产颗粒,最高具有2TB的大容量,4000MB/s以上的超高读写速度,可以提高电脑用户的软件流畅度、减少文件读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很好的生产力工具。同时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值得选择。 附录:使用的电脑配置 1 CPU CPU是英特尔最新一代的CPU i7-13700K,实际使用中,CPU对于NVMe SSD的性能影响不大。 2 主板 主板是微星MPG Z790 EDGE WIFI刀锋主板,供电16相90A,可以满足各种CPU的供电需求。主板上风扇、ARGB、SATA、USB等各种接口丰富,适应性广。它采用了扩展型VRM散热片,下面是直触导热热管,大大增强了散热能力。此外,第三代钛金电感、6层服务器级的PCB,2盎司加厚铜,确保主板稳定运行,给超频提供了基础支持。 主板对于M.2 SSD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看协议的支持,还有数量。这款主板,最上面的M2接口支持快拆设计,具有多个M.2接口,可以安装5个M.2 硬盘,均支持PCIe 4.0X 4,实现高速存储。并且所有M.2插槽支持免螺丝拆装,非常方便。4根内存插槽,强化设计和优化, 可以轻松超频到7200MHz以上,非常给力。 3 电脑供电电源 电源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电源要选择好的。这里使用的是微星的ATX 3.0兼容的MPG A1000G PCIE5,在稳定性、抗尖峰功率冲击方面,相对于ATX 2.0电源有了很多提高和优势。此外,同时备有12VPWR直连线和12VPWR转PCI-E线,k兼顾了新一代40系显卡和高负载的30系老显卡。 4 散热器 由于是i7-13700K CPU,散热较大,所以选择了微星的MAG CORELIQUID M360水冷,它支持AMD和Intel最新的平台(也包括老平台支持)。 这款散热器是一体式360水冷,带有3个120mm冷排风扇,支持ARGB,风速最大94.65CFM,气压最大可达3.68mm水柱,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水管长度达40cm,适用各种机箱。 5 机箱 机箱是微星的刀锋100R机箱,双面玻璃通透,是当今流行的方向,酷炫有加。机箱支持顶360水冷,同时也支持背板侧面风扇,适用性广。它自带4个RGB风扇,性价比高。 金百达(KINGBANK)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PCIe 4.0 x4) KP260 长江存储晶圆 国产颗粒 京东:¥389 去看看 <更多>

如风飞天虎 晒物 02-22 13:29

每周答疑之机械硬盘废物利用,本期笔点酷玩回答一个网友提问——“第一次自己组装台式机,还没点亮,固态买的512,感觉不够用。这个旧的机械硬盘能用?能用就不买新的了”。 我的回答如下,后文也给出了一些新入手固态的选购指南,希望能帮到有类似需求和疑问的同学。 首先,如果题主实在没有其他硬盘可用,又没有额外预算的话,是完全可以将这块旧HDD(机械硬盘)用做SSD(固态硬盘)的辅助“仓库盘”的。当然,前提是硬盘本身无故障无毛病。 以下几点请留意: 1,你的SSD容量再小,也比HDD读写速度快,因此做系统盘所在主盘(可以考虑分区,C盘150~200GB做系统盘和部分驱动安装路径,剩余为D盘主要用于安装第三方软件,以及存放少部分常用文件数据。) 2,题主提问的图中这块HDD,接口sata3的数据线连接主板,再接好供电即可,用作仓库盘,速度稍慢也可以接受,关键是相比SSD,文件误删可以恢复。所以部分SSD的重要文件可以考虑在HDD中留一个备份,平时可以使用手动冷备份,或者用FreeFileSync这类软件做定期软件一键同步。 3,有关FreeFileSync见下,非常适合多个文件夹点对点数据更新同步,旧文件一旦有修改都可以同步到备份硬盘的对应文件夹。用于SSD↔HDD非常方便。 4,如果有闲钱还是建议入手新固态,现在固态硬盘价格很不错。而且近期有一个下降趋势,有预算还是请抓住机会。比如现在的主流M.2 NVMe固态,入门款PCIe 3.0 x 4的,1TB容量三四百就能拿下,追求速度的,PCIe 4.0x 4的不到六百的也有。 M.2 固态硬盘如何选? 固态这块儿不必非得追求所谓巨头品牌,比如三星之类的,一般在常规的质保期五年之内都不会坏,速度的极值多少也不会有太大的实用差异,尤其是预算一般、电脑硬件配置也不高的同学,买三星神盘属实有点浪费。 铠侠SE10 个人觉得,目前1TB的买个铠侠(原东芝)的SE10就挺够用了。这款固态进入市场也有1年多了,已经历经考验,值得信赖,我1年前写的评测(下图也是实拍)可供参考。 铠侠SE10有1GB独立缓存,支持到PCIe4.0x4,日后电脑其他硬件升级也吃得开。另外,目前这款固态价格也比较良心,性价比这块儿也比较值得入手。 铠侠(Kioxia)2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ro SE10 极至超速系列(PCIe 4.0 产品) 京东:¥1349 去看看 致态TiPlus 7100 这两年国产品牌的固态硬盘也比较值得信赖,以长江存储自产自研颗粒为佳,以我近期评测的长江存储推出的致态TiPlus 7100为例,我入手时七八百,现在不到六百。 这款SSD是无缓存设计,单面PCB,同样支持PCIe4x4,读取速度实测超过7200MB/s,性价比更高。此外,这款目前拼兮兮居然降到了500以下,属实有点猛了,看了眼我手里的,仿佛瞬间被人抢去200多。 致态(ZhiTai)台式机电脑笔记本SSD固态硬盘 NVMe协议 M.2接口 TiPlus 7100 1T 7000MB/S读速 京东:¥589 去看看 铠侠RC20 便宜一些的用铠侠的RC20也不错,PCIe3.0x4,读写速度稍逊一筹,但有独立缓存,且胜在便宜实惠,升级不贵。 铠侠(Kioxia)RC20 SSD固态硬盘M.2 NVMe PCIe 2280笔记本台式电脑固态 SE10-1TB(Pcie4.0) 标配 京东:¥599 去看看 三星980 之前说三星偏贵偏浪费,实际上也有平民款可选,只是性能表现没那么惊艳,读3500MB/s,写3000MB/s,在PCIe3.0x4水平中上,就当是买了个品质信赖吧。但实话实说,这个价位段选择比较多,大家完全可以选择替代品,低预算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节省成本。 如果预算低于三四百,那么选择SATA3接口的固态硬盘也不是不行,比如一两百买个512GB的作为仓库SSD,读写速度虽然没有M2 SSD那么优秀,但也远胜过题主所用的这块HDD。只要你肯低头,预算还可以压得更低。但数据无价,各位还是要慎重。 三星(SAMSUNG)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PCIe 4.0 x4) 980 PRO (MZ-V8P2T0BW) 京东:¥1399 去看看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的建议,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是笔点酷玩,我们下期再会。 <更多>

笔点酷玩 晒物 02-21 16:49

大家好,我是噩梦飘雷~ 家里主力机正在使用的系统盘是AIC版的480G傲腾900P,虽然协议老旧,只支持NVME1.1,并且是PCIe3.0 x4硬盘,顺序读写速度也不出众,但是因为傲腾3D Xpoint技术在4K随机读写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所以一直以来还是用得很快乐的。 这两天闲着没事儿点开Intel Memoory and Storage Tool,想看看傲腾900P的读写数据跑到多少了,没想到发现竟然有新固件更新了: 之前的固件版本是去年更新的E2010480,目前最新的固件版本是E2010603。查询了一下发现,网上还无这俩固件的性能对比测试,咱也不知道更新后会不会性能出现下降,所以就敢为人先测试一波吧。 讲道理,现在傲腾系列SSD因为成本和价格因素已经在去年7月被Intel宣布停产了,结果还在继续更新固件,不得不为大厂的敬业精神点赞。 那么本次的主题就是对傲腾900P固件更新前后的性能做一次对比,方便大家进行参考咯。 测试环境 CPU:AMD 5600X 主板:华硕B550 XE 内存:英睿达铂胜DDR4 3600MHz 8Gx2, 硬盘:傲腾Optane 900P 480G OS:Windows10 专业版 22H2 测试详情 因为只是做一个粗略的性能对比,所以这里就使用最简单的CrystalDiskMark和AS SSD Benchmark看看性能跑分就得了,没必要再做什么全盘写入之类的测试了——反正傲腾900P用的是3D Xpoint颗粒,不存在什么SLC Cache耗尽掉速之类的问题。 1.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 固件更新前 ▼使用E2010480固件时,测试结果如下: 顺序读取速度2548.08MB/s,顺序读写速度2091.23MB/s,4K随机读取速度265.35MB/s,4K随机写入速度243.82MB/s。 ▼有朋友习惯用IOPS为单位衡量4K随机读写速度,在这儿一并贴出来: ▼然后由于3D Xpoint颗粒作为相变存储器,存储数据的原理与闪存NAND不同,不需要捕获电子标记数据状态,在写入时也不需要经过一个先擦除再写入的过程,所以在延迟方面有极大优势,这里也专门把延迟信息截了个图: 4K随机读写延迟都只有15、6微秒,真的是棒棒哒。 固件更新后 ▼使用E2010603固件时,测试结果如下: 顺序读取速度2715.21MB/s,相较旧固件提升了6.5%; 顺序写入速度2312.22MB/s,相较旧固件提升了10.6%; 4K随机读取速度262.97MB/s,相较旧固件下降了0.8%; 4K随机写入速度243.83MB/s,相较旧固件无变化。 ▼IOPS方面的视角是这样的: ▼然后在4K随机读写的延迟方面也没啥变化,再次高呼傲腾666: 2.AS SSD Benchmark测试结果 固件更新前 ▼使用E2010480固件时,测试结果如下: 顺序读取速度2341.85MB/s,顺序写入速度1827.92MB/s,4K随机读取速度225.22MB/s,4K随机写入速度206.89MB/s。 固件更新后 ▼使用E2010603固件时,测试结果如下: 顺序读取速度2487.54MB/s,相较旧固件提升了6.2%; 顺序写入速度2125.2MB/s,相较旧固件提升了16.3%; 4K随机读取速度220.5MB/s,相较旧固件下降了2%; 4K随机写入速度206.84MB/s,相较旧固件无变化。 总结 傲腾900P作为一块老盘,真的是一块做系统盘的好材料,虽然顺序读写速度低了点,但是在4K随机读取速度方面依然碾压了几乎所有消费级NAND SSD,目前价格也来到了低点,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朋友来说很值得选购,究极富哥直接去买傲腾5800X更没毛病,是目前固态硬盘领域的绝对王者,天花板一样的存在,除了价格没有其他任何毛病。 由以上简单测试可以得出基本结论,Intel给傲腾900P推出的新固件,在略微降低了一丁点4K随机读取速度的情况下,明显加强了傲腾900P的顺序读写性能(虽然加强后也和现在的PCIe4.0 NAND SSD没法比),还是很值得更新的,毕竟白嫖的性能谁不喜欢呢~ 另外,由于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还是跟CPU主频息息相关的,目前在使用的AMD 5600X由于性能局限,尚未发挥傲腾900P在4K随机读写方面的全部实力,使用Intel 13代酷睿CPU的话性能应当还会有进一步提升。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到时候还可以用新上手的i5 13600K来为大家详细评测一波。 英特尔(Intel) Optane傲腾 卡式企业级游戏玩家NVME固态硬盘SSD 插卡式PCI-E接口 900P 280G HHHL 京东:¥1459 去看看 <更多>

噩梦飘雷 晒物 02-20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