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跑鞋,我们都在追求“轻”“稳”“弹”,市面上有这样性能的跑鞋也不少,今天推荐的这款天越清风轻弹碳板跑鞋可谓不错的选择。在具备跑鞋必须的各种性能的同时,恰逢暑期放价。带来了无以伦比的性价比。 这款鞋以ETPU回弹中底,带来了轻弹迅疾的奔跑体验,碳板强力支撑实现了稳定的保护,耐磨大底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抓地力,鞋面TPU绞粽梭织工艺让我们有透气舒适的体验。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还要从包装说起,这是品牌的一贯风格。盒体上有品牌的logo,科技让运动更自由的广告语和品牌属性非常契合。我之前穿过不少天越的跑鞋和户外鞋,确实都有着出色的体验。 吊牌上有着不同科技面料的介绍。COOLMAX、Sanitiged也预示着在这款鞋会有干爽、舒适的体验。 清风有着多款配色,黑色、白色、橘色、湖蓝,不同的配色或活泼,或稳重。可以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喜好需求。我入手的为橘色款,其实是白色/橘色的搭配。充满朝气的配色,这样的配色在我看了和跑步这也的运动非常契合。 鞋面闪电状的纹理也具有非常靓丽的点缀效果。在开箱的第一印象中,可以说我是非常钟意清风的外形、配色。 让奔跑有如沐春风般感受的鞋面 鞋面采用tpu绞粽梭织工艺,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更坚韧的结构,既保证了鞋面强度,也带来了更好的延展性。 梭织网面在运动中带来了出色的透气性能,搭配内里的COOLMAX内衬实现了干爽舒适的跑步体验。 梭织网面的外侧以TPU做包裹。 这也的设计可以说在保障鞋面出色透气性能的同时,还具带来了支撑、包裹性能的加强。 当然,通过不同的纹理和配色也使得鞋子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 上脚后的感受就是非常轻爽,轻当然还和中底、大底的材质有有关。所谓的爽就是好清爽,清透的织物才能有这也的体验。 在持续的跑步中,如有起风隐约还有清风拂过双脚的体验。 在收到这款鞋的多次运动之后,也可以感受到在这个炎热的季节运动也没有积汗、积湿的不适。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也就降低了臭脚等不良。 出色的包裹和支撑性能 对于鞋面的包裹和支撑从几个细节着眼,先看鞋带系统。扁形的鞋带及过孔,还有就是鞋舌固定等设计可以带来均衡紧致收缩受力,系紧后整脚可感受到贴合、紧实的包裹。 值得说明的是鞋带的过孔位置也以TPU做热熔包裹,从而使之具有更为耐用的体验。 细看还可发现梭织网面的外侧以TPU做包裹。这带来防撞设计(保护鞋头)和稳定脚后跟。 另外就是双色的鞋带在我看了也是非常靓丽的点缀。 鞋口的位置采用了饱满且高弹的填充。上脚后感受到的时非常贴合舒适的体验,后跟位置上延以及鞋口周圈TPU收紧的设计让奔跑中的后跟有了更佳的跟脚效果。 鞋舌的端部也有讲究的小设计,可以看到两头稍长,中央位置平直,这在上脚后就可实现鞋舌更好的包裹脚背,且在运动中不会有单侧偏移的不良。 穿上后系好鞋带,双脚有非常贴合的体验,不会又不会又挤压不适。可以说这种包裹恰到好处。 热身运动,肢体大幅度的拉伸、扭转脚踝等可以感受贴合、包裹的同时还有非常轻便灵动的体验。这让我们的奔跑更为畅快、灵活。 灵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整鞋是轻量化的设计。官方给出的数据是42码220克。对比市面上同类跑鞋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回到包裹性能,在我以往的体验中,有过老茧、黑指甲、水泡等不良,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就是包裹不好,不良的包裹就会有摩擦或指尖的过渡挤压。 在穿着天越的这段时间里,鞋面和脚有效贴合,避免摩擦,挤压。加之后跟位置锁住双脚,保证了运动中鞋和脚是相对静止的。那上述的不良也自然就没有了。 良好的鞋面包裹还可以在路面复杂、落脚不稳的场景中提供支撑,一点程度避免崴脚等意外发生。 碳板助力高弹中底体验如箭离弦 接着看看中底的情况,中底以尖端科技脂肪族ETPU制成,相对传统EVA材质减重30%以上,同时回弹性能提升30%以上。 在观感上中底如爆米花的蓬松、饱满,且具有一定的厚度。材质本身的回弹性能和一定的厚度上减震回弹性能大大提升。 上脚后,每一部落地都可感受到有效的回弹。 在面对跑鞋性能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回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健康的差异性。跑步中,膝盖、脚踝的关节都会受到冲击、压力。有效的回弹就可以减少相关活动关节的压力,从长久的时间周期来看,这还可避免积累性伤害。 减震回弹效果有多好,看下面的动图就了然了。 还有就是足弓的碳板,通过这也的结构带来了轻弹的体验,在我们落脚的时候碳板给与稳定的保护。 这样的配置,也非常适合体测、体考、赛事等场景使用。 滚动形态带来的驱动感 细心的伙伴细看鞋底还可发现鞋底是具有一定的幅度的。 官方的说明是前掌弧度提升5度,在跑步中就具有了滚动的形态,实现落脚的时候能平稳的卸力,同时过渡、助推,从而实现下一个步态的启动助力。 这一过程用动图展示就很直观。 滚动形态带来的驱动感配合高弹减震的中底和碳板可以说实现了每一步都稳,每一部都充满张力的效果。 耐磨和抓地极佳的大底 大底以马拉松级耐磨防滑材质制成,提供出色的抓地效果,无论干湿的路面或者不平整的路况都可有稳定的前进脚步。 细看大底上密布了防滑纹理,这让抓地效果进一步加强。从而能从容应对不同的路面。据了解这种纹理叫做:多向抓地纹理,是品牌方精心研究跑者足部运动轨迹所设计。 每一部都稳如磐石是穿过这款鞋的跑友们的评价。 高弹且干爽的鞋垫 透气的鞋面以及COOLMAX的速干内衬带来透气速干的性能,而鞋垫让这一性能进一步加强。SANITIGED具有速干、抑菌的功能性,这也是舒适的保障。 鞋垫的背部可见爆米花一样发泡的材质,这使得减震效果也进一步加强。 拿出鞋垫顺带看看鞋内,缝合走线精细可以说是良好做工的体现。出色的透光性也是出色透气性的另类表达。 最近的温州在台风前后是炎热的,台风擦肩而过的时候是潮湿的,就穿着感受来看,不管是炎炎夏日或是潮湿的季节都能保持足部的干爽舒适。 总结 可以说天越的这款清风在性能和舒适性上都很优秀。价格方面嘛,或许是考虑学生放假,鞋子也同步放假。日常也就200多的价格。这性价比是其他同类跑鞋完全不具有的。综合考虑,不可错过! 天越/Extrek 清风透气轻弹科技防滑耐磨碳板跑鞋缓震回弹 ¥399 去看看 <更多>

alon 晒物 2024-08-05 10:25

Altra奥创是非常有特点的跑鞋,家族特色的“大鞋头”、“零落差”设计我非常喜欢,特别是大鞋头这个特点。相对于“尖鞋头”的鞋子可能引发“大脚骨”问题,奥创的大鞋头有着充足的空间,让脚趾能够自然伸展,对于缓解大脚骨导致的足部不适,还是挺有效果的。 我给有“大脚骨”遗传的老丈人和LP大人推荐了Altra鞋子之后,获得一致好评,老丈人换新鞋的时候,都点名要我给他买Altra的鞋子。 LP大人的OLYMPUS VIA 老丈人的OLYMPUS: 不过呢,或许是Altra的零落差鞋底有些激进,虽然在前掌跑或者全掌跑的时候有着非常好的表现,但也有一部分人感觉穿起来会有些“前掌上顶”的不习惯感觉,习惯后跟落地的跑者也有后跟缓震不够充分的感受。 为了让自家鞋子有更好的适应性,Altra推出了传统前低后高的FWD EXPERIENCE跑鞋。Altra FWD EXPERIENCE采用了4mm的低落差设计,能让我们跑步时更接近我们人类原始的步态,从而减少因高落差导致的膝盖伤害,让我们跑的更健康。而恰到好处的4MM落差中底,能保证着地的稳定性,几乎能适应跑步时各种落地方式,不管是前掌、全掌还是脚后跟落地。 鞋子细节: 我这双Altra FWD EXPERIENCE采用了白面绿底的配色,红色的品牌Logo点缀的恰如其分,配色很好看。 能够看出鞋子的楦型很不错,鞋子线条流畅,我个人感觉可以稳稳的排入Altra家族里颜值前三了。 一体的鞋面配上比较传统的厚鞋舌设计,相当的舒适。采用了7对鞋带孔的设置,对于不同的脚型、高低脚背都有很好的包容性。 鞋面透光性不错,是肉眼可见的强透气性。 在鞋子后跟内侧,一左一右放置了2个凸起的“小枕头”,能让鞋子更加跟脚。 外底,依然是Altra家族特色的分离式大底设计,保证我们足部合理的弯曲和灵活度。在足弓处和后跟内侧没有耐磨橡胶,应该是为了保持鞋子的轻量而采用的设计。 Altra FWD EXPERIENCE的鞋头相对翘起的很厉害,是滚动曲线设计,我们跑步脚掌落地时,从足部后跟到前掌的过渡会十分自然。 中底材料是模压EVA泡沫,用量很“扎实”。 中底处有前掌厚度28mm、后掌厚度32mm的标识。 性能表现: Altra FWD EXPERIENCE的中底泡棉从足弓开始一直到脚后跟,上翻形成了很高的侧墙,能够大幅加强鞋子的稳定性。 3D设计的鞋垫材质绵密,整体相当的厚实,能给我们一个很舒适的上脚体验。而且这种材质的鞋垫排汗能力也是超强的,能把脚汗迅速排到鞋垫下层,长时间跑步后表层依然干燥。 中底模压EVA泡沫的硬度,前掌大概是40度,脚后跟处颜色较深的区域,达到了45度;比起自家的EGO max泡棉的33度,要硬了一些,这是否表示Altra FWD EXPERIENCE的中底会更加弹韧呢? 外底耐磨橡胶达到了60度左右,外底寿命我感觉是不用担心了。 在前后方向上,我们能够看到Altra FWD EXPERIENCE能够流畅的滚动,在我们跑步时,外底能够引导我们的脚掌自然滚动过渡,提高跑步表现。 而当鞋子受到左右方向上的力时,能够看到鞋子在左右方向上基本不会晃动,基本上就是“啪”的一声就定住了,这意味着鞋子左右方向上稳定性非常强悍,能够大大减少我们跑步时崴脚的几率。 作为一双全能跑鞋,40码(US7)鞋子包含鞋垫、鞋带的全重量仅有211克,Altra FWD EXPERIENCE重量,让我感到很意外。 试穿感受: 我脚长25cm,通常跑鞋都是40码或者41码,Altra FWD EXPERIENCE的话40码刚刚好,长度宽度都非常合适(Altra家的鞋子我基本都是40码刚好,很稳定)。Altra FWD EXPERIENCE采用的是标准型的FOOTSHAPETM(契合脚型,适中宽度)设计,鞋尖处有足够的空间,脚趾在鞋子内自然放松,没有压迫感,舒适性满分。足弓处的包裹性非常出色,也完全没有掉后跟的感觉,而扁鞋带在系紧之后,不容易散开,是我很喜欢的设计。 我刻意用力踩下脚后跟的时候,Altra FWD EXPERIENCE的加厚中底,并未有夸张的溃缩量,显示出了很好的缓震能力。踩到最低点的时候,中底仍然有着很好的支撑,力线很正,也还能感觉到中底的弹韧,没有踩实踩硬的感觉。 前脚掌在落地的时候,前掌会有充分的缓冲和反馈弹力,但能感觉到Altra FWD EXPERIENCE的中底回弹速度,与自家的EGO max泡棉或者其他超临界发泡材料相比,会慢一些,脚感上没有那么“弹”,但跟上我的菜鸡步频是完全没问题的。 Altra FWD EXPERIENCE加厚了后掌中底,虽然不是高缓震能力的鞋子,但还是显露出了非凡的缓震能力。起跳后我刻意用足跟直接落地,没有了足弓的缓震,仅仅凭借鞋子中底来吸收冲击力。落地的时候腿虽然会有些震,但小腿和膝盖都没有太大压力,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 跑步体验: 虽然12月了,中午的时候,还是有20多度,阳光下跑步,甚至还有些热。不过这也然我感觉到Altra FWD EXPERIENCE的透气性非常不错的,跑起来没有闷热感。 路跑的时候,在硬质地面上,Altra FWD EXPERIENCE的缓震能力很够用,就算是后掌跑法,在脚掌在落地的时候也有充分的缓冲和反馈。虽然弧形的外底形状,让我的脚掌过渡很顺畅,甚至还有一些碳板鞋的助推感和步幅略微变大的感觉;但重点是Altra FWD EXPERIENCE非常的稳定,脚掌落地的时候不需要脚踝努力的维持平衡,助推感也没有到碳板鞋那种“推着你跑”的程度,像我这样跑力不足的人,也能比较好控制好自己的步态,跑完之后没有那种“身体被掏空”的疲劳感。 模压EVA泡沫中底的脚感很独特,既不像超临界发泡材料那样弹韧,也不想传统泡棉那样软,我的体验是这种材料在受力压缩时,溃缩的幅度不会太大,不会一踩就陷下去很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保持初始形状。也就是说Altra FWD EXPERIENCE在我们跑步的时候,中底各个功能区域变形量不太大,依然能起到对脚掌的完整支撑保护效果,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穿Altra FWD EXPERIENCE感觉到特别“稳”的原因吧。 试穿小结: Altra FWD EXPERIENCE有着非凡的适应性,FOOTSHAPE的“大鞋头”,对于大脚骨人群和正常足都有着很好的舒适性。而4mm的前后高差,既有无需习惯的穿着感受,也能满足全掌跑、后掌跑对于鞋子的缓震需求,同时还没丢掉前掌跑法的适应性,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多面手。鞋子中底还有着不俗的稳定性,以及充分而持久的缓震能力和轻量化设计,是一双可以陪伴我们日常慢跑、训练甚至是半马比赛的跑鞋。只要不是比较夸张的大体重人群,都可以穿着Altra FWD EXPERIENCE来跑步。 现在我可以说,如果你不知道跑步穿什么鞋,不知道给别人推荐什么鞋,那么选Altra FWD EXPERIENCE没错的! ALTRA奥创新品FWD EXPERIENCE轻量缓震跑步鞋马拉松男女跑步鞋 男款:白色 44 30天销量500+ ¥1199 去看看 <更多>

sunjun5 晒物 2023-12-07 19:49

说来惭愧,最近因为久坐搬砖的缘故,腰椎难受了很久,总想着有双舒适的运动鞋去慢跑,活动一下僵硬的“粗腰”。恰逢我钟爱的Altra路跑缓震旗舰款,VIA Olympus在国内上市了,忍不住入手了一双。 Olympus鞋款,很多人都知道是Altra越野跑鞋序列中脚感好,缓震强的鞋子,这次VIA Olympus路跑鞋是越野鞋款Olympus的路跑版本(VIA是希腊语中“街道”的意思)采用Altra家族中最厚的EGO MAX中底,缓震能力超过了PARADIGM和TORIN鞋款。 外观和细节: VIA Olympus是ORIGINAL经典型宽鞋头鞋楦设计,拥有Altra鞋型中最宽的宽度,很适合东亚人的大宽脚脚型。 与其他跑鞋不同,Altra不是同一鞋款拥有不同宽度选择,而且不同功能的鞋款采用不同的跨度设计,经典型、标准型、适应型鞋楦的前掌宽度依次变窄。 Altra的中底零落差设计自然也不会缺席,鞋子的前掌与后跟高度相同,减轻脚掌和关节的冲击力,利于培养出高效率的跑姿。VIA Olympus的中底厚度为33mm,这个厚度虽然在厚底跑鞋流行的今天有些不足为奇,但已然是Altra的“最厚中底”了。 鞋子搭载了ROCKER SHAPE曲线滚动设计,步伐过度更自然。 鞋面采用复合材料,根据鞋面的受力情况,采用不同密度的鞋面,达到包裹能力和透气性的和谐统一。 从鞋子内部的透光性,就能看出VIA Olympus有着很好的透气能力。 鞋领和鞋舌都非常厚实,有着很好的舒适性表现。 在中足和后跟处,中底上翻形成侧墙,有助于加强鞋子的支撑性。中底处根据受力情况,设计了预压缩空间和不同的造型,让同一密度的EGO MAX中底材料在不同的位置表现出不同的缓震和支撑性能。 鞋垫我感觉是欧索莱泡棉材料,很厚实。但因为Altra特有的楦型设计,替换鞋垫真的很难找。 鞋垫下面是一层缓震材料组成的中底布,有加强初段脚感的作用。 外底的设计,VIA Olympus这次有所不同,除了采用不同的橡胶材料之外,也没有采用全橡胶外底的设计,足弓处没有覆盖耐磨橡胶,有助于减轻鞋子重量。 VIA Olympus虽然设计上比较厚重,但整体看起来并不臃肿,即使是男性最小的40码(US7)看起来也有很漂亮的比例,鞋子楦型很流畅。 上脚: 初穿VIA Olympus,就感到鞋子非常有特点,最先感觉到的肯定是舒适,厚厚的鞋底带来轻柔的脚感,可以说是如在云端。零落差的鞋底,除了小腿的拉伸感,我有些酸痛的腰也似乎压力小多了。 虽然鞋底很厚,但因为外底流畅的弧度设计,迈步的时候有着很好的滚动感,就算是新鞋子,也并不会感觉到“板脚”。 实事求是的说,VIA Olympus中底的回弹是没有一些超临界发泡材料那么澎湃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跑步的时候,反弹助推力不大,不像一些厚底竞速鞋那样有提高配速的功能。但相对我这样的脚力来说,缓震和回馈很和谐。而且跑鞋的前掌,不仅仅是在跖骨处有很好的缓震,在脚前掌的前半部分,就是脚趾根部那里,也有足够的泡棉材料,前脚掌“扒地”的时候,非常的舒服。 当我用力踩下的时候,中底并不会如我想象一样会压缩得很厉害,而是软中带韧的感觉,根本“踩不穿”。 从正后方就能看出,中底的“力学造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内侧中底的支撑力明显强于外侧,这样的设计,能够改善我们腿部的力线,对中低足弓、大体重人群特别友好。 VIA Olympus的稳定性是在厚底跑鞋中独一档的存在,中底泡棉的调校和零落差、宽鞋楦的设计,虽然脚掌没有贴近地面,但稳定性真的没话说,脚踝和膝盖会感觉很省力。因为在前掌外侧有突出的“防侧翻设计”,就算是脚故意外翻,也不容易扭过去。 EGO max的中底,做到了缓震能力非常强,脚掌在落地的时候有充分的缓冲和一定的反馈弹力,重点在于非常的稳,中底虽然“厚”,但落地的时候不会像一个面团那样会“随机颤动”,不需要我们刻意用脚踝力量去稳定,对我这样身体带伤的菜鸟跑者来说,保护和缓冲回馈都很到位,膝盖和腰都没有感觉到落地时候的冲击感;鞋子260克的重量,毫无负担,让我在伤病恢复期也能轻松慢跑,是一双很好穿、很舒服的鞋子。 女款也很出色: 在我穿了几天VIA Olympus后,LP大人说这个鞋子挺好看的,她也想要。于是乎家里满满的鞋柜里,又多了一双…… Altra的女鞋,并不只是简单的男鞋缩小版本,而是根据女性的双足结构进行了重新的设计,称之为女性定制的Fit4Her(专属于她)。 相对于男款,女款36码的VIA Olympus显得更加可爱,QQ萌萌的。 虽然鞋底很厚,但VIA Olympus还是有着很优秀的轻量化设计,40码男性重量是267g,36码女鞋只有230克,这个重量对于一双顶级缓震鞋来说,算是羽量级了。 我其他40码的普通薄底跑鞋重量也大部分在270克左右。 中底的EGO MAX材料硬度在35度左右,能够提供很好的脚感和缓震能力。 我做了一下简易的弹球实验,VIA Olympus的力回馈并不是如想象的弱,甚至超过了torin5。 因为厚底和中底侧墙设计,VIA Olympus鞋子的整体支撑性非常出色,前掌的自然弯折点也符合人体工程学。这样的缓震与支撑兼具的设计,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双腿,适合诸如初跑者、大体重、已经有伤病处于恢复期这类人群。 鞋子这次虽然没有采用全覆盖的耐磨外底设计,但在外底最先触地最容易磨损的边缘部分(绿色部分),采用了硬度更高的材料,加强耐磨性;内部黑色橡胶外底,硬度会稍软一些,保证抓地力。 绿色橡胶硬度达到了70多度,而黑色橡胶硬度略低一些,在50度左右。虽然橡胶硬度无法与橡胶机械性能相等同,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底橡胶的设计倾向。 小结: VIA Olympus虽然是源自Olympus,但我感觉,它几乎能够算是一个全新的系列了。在PARADIGM 6变得更加“FIT”后,VIA Olympus作为缓震能力最强的鞋款,成为了Altra家族中“舒适慢跑”的代言人。鞋子厚厚的中底、厚厚的鞋舌、还有厚厚鞋领,提供了舒适的脚感;而最为宽阔的前掌鞋楦设计,也对大体重、宽脚人群有着很好的适配,不用去“买大一码”牺牲合适的长度来适配鞋子前掌宽度。鞋面的复合材料设计,也做到了强度和透气兼备的效果,舒适性更好了。 鞋子的包裹能力,我感觉是还是可以的。但因为鞋子宽度相对较大,对于窄脚的我来说,就有些包裹能力不足了,需要把鞋带拉得很紧,不然在跑下坡的时候脚掌会有点前冲顶脚趾的感觉。还有就是鞋带与鞋带孔配合得比较紧,是不容易自动松开的那种,好处是不易松散,但每次穿脱,需要手多拉几下才行,不是非常方便。 总的来说,VIA Olympus是一双适配性很高的鞋子,简单说来就是“不挑人”。鞋子有足够的缓震能力和舒适性,可以说各种跑姿都能穿,很适合大众跑者;而优秀的轻量化设计,对于严肃跑者,拿来跑有氧和恢复也是挺合适的。 altra奥创VIA OLYMPUS男竞速训练跑鞋女马拉松跑步缓震轻量路跑鞋 女款-浅灰色 37 京东:¥1719 去看看 <更多>

sunjun5 晒物 2022-11-23 10:29

随着2022崇礼168的顺利举办,让越野爱好者们平静的心又躁动起来了,陆续有不少越野跑赛事在下半年举办,身边很多越野玩家都开始进山操练。而户外越野对装备有一定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越野跑鞋,可以给能力不足的跑者更好地保护。为此入手了这款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外观颜值高,轻量透气,是一款专业竞速越野跑鞋,下面就来看看它有着怎样的使用体验吧。 一、开箱外观 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越野跑鞋外观颜值很高,鞋面灰白渐变配色给人简洁舒适的感觉,鞋底是粉蓝撞色,显得十分清新时尚,摆脱了以往越野鞋的单调感,平时通勤穿也没有违和感。鞋面采用了熔断透气网布,即使经过水滩弄湿,也可以迅速排除湿感。 这款越野跑鞋做了防撞鞋头设计,能有效地保护脚趾,避免在快速奔跑时脚趾头直接撞在石头上,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鞋面两侧加入了品牌LOGO标志三道杠,每条杠上的都设有不少小孔,能增强鞋面的透气性。 鞋舌采用了内衬设计,可以提高舒适性和包裹性,同时也能防止沙子尘土进入鞋内。鞋舌上还分布着大量网孔,能进一步增加散热。采用了扁平鞋带,能增加摩擦力,防止跑步时鞋带松散。鞋垫比较轻薄,柔软和弹性适中,能提供一定的缓冲和舒适度。 中底高差8mm,由Boost泡沫技术和Lightstrike缓震材料组成,能在保持中底柔软性的同时,也不失其支撑性。Boost技术在路跑鞋中用的比较多,轻盈而有弹性,能给双腿提供爆发力及能量回馈,而Lightstrike泡棉贯穿鞋身,能给前掌足够的保护。 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越野跑鞋大底采用了Continental马牌设计,能有效提升鞋底的耐用性,并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齿耳,越深纹理的齿耳能更深入的抓住地面,能轻松应对户外复杂的环境,齿耳之间的排槽,能有效地将雨水、泥沙导排出大底。 二、使用体验 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作为一款竞速型越野跑鞋,上脚轻盈舒适,比以往穿过的越野跑鞋都要轻便,尺码很适合,包裹性不错,整体配色好看,结构设计精巧。鞋舌内衬加固设计以运动绷带的方式贴合足部,有着较好的支撑,给脚踝足够的保护。 穿着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越野跑鞋穿梭在岳麓山小路上,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轻量鞋面分布着大量网眼,在36度的炎热夏天没有闷热感,透气性不错,双脚始终保持着干爽。一体式鞋舌设计在快速下坡中不易移动、错位,也避免了杂草碎石侵入鞋内的尴尬,让双脚一直保持着舒适感。 这款越野跑鞋的灵活性不错,能快速地经过台阶、机耕道、密林小径等路段,在快速下坡时,Lightstrike提供了比较强的缓冲,稳定的软着陆,感觉不到明显的震感,配合Boost材质,能量回馈比较明显,能给双腿提供一股向前的动力。 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越野跑鞋采用了Continental马牌大底,在不同山地路段的抓地和防滑效果都比较出色,爬坡时前掌齿耳能较稳的抓住地面,轻松稳健的前行,加速下坡时后跟齿耳能较好防滑,落地稳定不打滑,尤其是在碎石、草地或泥泞路段,表现的比较明显。 通过多次越野体验,这款越野跑鞋没有其他越野鞋的厚重感,无论是路跑还是越野跑,都非常轻松快速,没有任何负重感。鞋面虽然不能完全防水,但有一定防泼水性,能让双脚在微湿状态下快速地排干,给足部舒适的脚感体验。 三、体验总结 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越野跑鞋外观颜值很不错,轻便舒适包裹性好,轻量透气鞋面在炎热夏天也能让双脚始终保持着干爽。越野跑鞋的防滑性和抓地力比较出色,即使在下坡的湿滑路面;缓冲性比较强,能在越野跑中提供着不错的缓冲效果,对双脚提供有效的保护。总体来说,Adidas Terrex Speed Ultra是一款综合性全面的竞速越野跑鞋,轻便灵巧,比较适合长距离越野比赛或训练。 阿迪达斯(adidas)Terrex Speed Ultra 男士越野跑鞋防滑耐磨跑步鞋户外运动鞋 Core Black / Crystal Whit 41/US8 京东:¥1756 去看看 <更多>

茄紫爱折腾 晒物 2022-11-11 17:49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跑步会在某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变成大众运动,而跑步最主要的装备跑鞋则是一个大的市场。过多的跑鞋都被耐克阿迪这类国外品牌占据着,随着国内厂商的发力,越来越多的优质跑鞋可供跑者选择。在跑鞋里面,碳板是一个各家厂商发力的跑鞋范畴。前段时间发现一双国产品牌必迈的盲盒碳板跑鞋,没玩过盲盒的我准备尝试一下。 必迈这个品牌相信平日喜欢跑步的跑友都不陌生,是一家认真制作跑步类装备的国产品牌,旗下出品了多款口碑良好的跑鞋。当然了,随着碳板跑鞋的大火,必迈肯定也不会落后,先后推出的惊碳和惊碳2.0都是热度比较高的写,前段时间不幸剁手了一款惊碳2.0,还没来得及做分享,本次分享一款算是平价的碳板跑鞋——必迈惊碳MIX全民碳板跑鞋。入手并不是因为碳板,而是因为盲盒。说来惭愧,我是属于人菜瘾大的那一类,跑的不咋地跑鞋一双一双的剁手,简直没救了。废话太多了,认真分享一下这款产品到底如何吧。开篇声明,脚感、跑感都是个人感受,每个人的跑步方式,脚部情况都不一而足,所以此篇感受仅为一个菜鸡的一家之言,大佬们轻喷。 必迈加品牌的鞋都是采用的这种气泡式包装,一开始还没在意,当网上购买试穿尺码不行要换或者要退的时候发现,这个轻量包装可以降低退货的运费成本,当然厂家的发货成本肯定也会随着降低。不过这个设计除去降低成本这个角度,也给买家一个新鲜的尝试。 包装采用的是抽拉式设计,鞋盒有提线,方便携带,也能够很好的保护鞋子不在运输过程中被挤压。抽出来以后内容也非常简单,就是一双跑鞋,还有一个很小的防潮包。这次盲盒到手的是白色的版本,当时没有公布名字,现在的颜色名字叫:冰雪白/荧光粉【男】,这是一款低调都猛男粉。 除了这个颜色还有一款黑武士,官方叫急速黑,也就是整个鞋都是黑色的。 必迈惊碳MIX主色为白色,配有黑色的品牌logo,以及猛男粉的鞋跟配色,就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这款颜色的搭配,而不是黑武士,毕竟是“青春运动”型选手。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惊碳MIX的鞋跟从外侧看属于偏高的,设计在内侧设计有一定的高墙保护。 惊碳MIX前掌翘起高度视觉效果看着挺高的,实际穿着,作为一个菜鸡来讲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时间,虽然比惊碳2.0的上翘高度好那么一点。 这个厚厚的鞋底也是惊碳MIX的核心科技所在。产品宣传页上写的是全掌碳板,实际宣传图看着应该是铲型碳板。鞋底上下两侧都是BoomFly超临界发泡双密度中底,中间加了这一款官方说的全掌碳板。必迈采用的BoomFly双层脂肪族TPU超临界发泡技术,上层能够提供缓震功能,下层能够减缓回弹的衰减速度。 鞋舌处印有必迈的产品logo,说实话,对于这种浅色系的颜色搭配基本没有抵抗力。无关乎是不是猛男粉。 惊碳MIX的斜面采用的也是高透气的材料,包裹稳定,TPE网纱+半袜套结构。 惊碳MIX的鞋垫也混油超临界TPU,正面是拉毛布材质,从背面看可以看到很多用于排气的小孔,用手捏一下非常软弹。 侧面的必迈logo成为了这双鞋的一个点缀。有意思的是鞋垫下面还印有了这双鞋的出厂日期。 惊碳MIX的后跟鞋底有明显的高度,实际是加高的侧墙,能够提升落地的稳定程度。鞋跟侧面“偷偷”的藏了一个“驚”字样。仔细看后跟出可以发现除了超临界发泡泡面,还有一小块TPU结构,视觉效果就像一个尾翼,嵌入足跟出,能够给予后跟持续的稳定状态。后跟也是一体成型,官方叫单峰鸭嘴结构。实际穿鞋的时候能够用手揪着上提,但是这个白色款就特别容易变脏咯。 惊碳MIX鞋底也值得一说,官方将这款鞋定位与全场景跑步,能够胜任跑道、柏油路等路面,这个鞋底用了DSP蜂巢式树脂颗粒,整个鞋底都是同样的设计,只是纹路有些许不同,官方数据特有的三角纹提升了30%的耐磨性。 惊碳MIX的鞋舌内侧有连接大底的网布,鞋舌内侧采用了水性植绒材料,厚度超薄,也很柔软,对脚面不会产生大压力,柔软程度也更容易贴合脚面。鞋带系统也给了多个选择,相同位置提供了多个鞋带孔,并且在脚踝这一侧将鞋带穿进了鞋舌,更进一步了加强了穿鞋的稳定性。 实际上脚效果也不错,如果不是碳板不适合日常通勤,这双鞋日常穿着也比较白搭,当然必然只能是运动风的搭配。买过亚瑟士的跑鞋都知道他们会明确的标记不同宽度的鞋楦,以更加精确的满足不同跑者的脚掌情况。这双惊碳MIX直接加宽了鞋楦的宽度,相对来说更适合国人的脚掌情况。实际穿着感受就是脚掌处感觉非常宽,有一种鞋码大了的错觉,实际跑下来感觉这个宽鞋楦的设计能够满足长时间跑步。 使劲猜一下前掌和后跟,能够看出鞋底有明显的形变(相对来说前掌的形变没那么明显),脚感软弹属于“实锤”属性。但由于全掌碳板的设计,如果是日常走路包括日常跑步需要一定是适应时间,因为回弹性比较强。 原谅我的菜鸡属性。说一下穿这双鞋跑步的个人感受。由于碳板的存在,在跑步的时候有明显的推进性,但是超临界发泡的鞋底又保证了触地的软弹感。只跑了4公里还没有办法验证长时间跑步后的持续的推进力,但是碳板存在感非常强,所以长时间跑步的情况下碳板的作用能进一步发挥。 由于环境问题,基本都是塑胶跑道,所以抓地力、耐磨性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长时间跑步后的韧弹性待我加长跑步距离后再来分享。不过按照官方对这双鞋的适应场景的定位,不管是一般竞速还是日常慢摇,都能够满足。我的长距离跑步就只能选择慢摇了。 时间原因,惊碳MIX拿到手就只穿了一下午,跑了4公里,不过就这个价格来讲,还是值得入手的。我是一个菜鸡跑者,可能会有没有表达到位或者没有表达的方面,如有什么想了解的评论区见咯。 不管什么鞋,跑起来最重要。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所有内容,感谢观看,还请不吝三连。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的选购有所帮助。 必迈(bmai)跑步鞋2022新品惊碳MIX全民碳板跑鞋马拉松训练鞋 冰雪白/荧光粉【男】 42 京东:¥979 去看看 <更多>

空leo 晒物 2022-09-13 15:59

有一句俗话可能大家都知道:“阻碍我们前进步伐的往往不是身上的千斤重担,而是脚下那双不合脚的鞋子。”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舒适的鞋子养脚,穿上感觉轻便快捷。我相信大家不会只有一双鞋子吧。呵呵!鞋子的种类很多,按产地有进口和国产之分。进口的如阿迪、耐克等就不用说了,实际上国产品牌中也有不少好鞋子。比如咕咚这个品牌,可能运动一族们都听说过,咕咚是智能运动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专门为运动爱好者提供定制化智能服务和高质量的运动装备。前些日子入手了一双咕咚F1轻运动健跑鞋,希望它能为今后的锻炼助力。以下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这双咕咚F1轻运动健跑鞋。 我们先来看看包装:采用了统一的咕咚家族式牛皮纸盒包装,正面左下角印着品牌的Logo,总的感觉非常简洁。打开包装,看到跑鞋外面有一层纤维布保护,可以防止落尘弄脏鞋面,另外还有品牌海报及说明书。 咕咚F1轻运动健跑鞋有雾霾蓝和柿子橙两种配色,我选择了雾霾蓝色。如果有多款可选颜色的话,可能会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鞋子采用中帮设计,看上去很时尚,比低帮鞋保护性强,又没有高帮鞋的突兀感。跳操、跳跃、健跑等运动没问题,日常出街也是可以的。鞋子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清爽、靓丽、百搭。 咕咚F1轻运动健跑鞋的鞋头包裹着厚实的橡胶,并且做了上翘设计,逐渐延伸至鞋头上方。这样做得好处一个是保护鞋头使鞋头更加牢固;另一个是在运动中提供了缓冲防撞保护,跑步时脚尖碰到异物有一定的防撞效果;上翘设计可以减轻鞋头对脚趾的挤压。 咕咚F1轻运动健跑鞋的鞋面采用了双面贾卡材质,不但柔软舒适耐磨,而且由于鞋面上有很多气孔,透气性非常好,即使长时间运动脚部依然保持干爽。再就是贾卡一体织技术让你看不到线头,整体也更加美观。 鞋后跟部位采用加长设计,边墙渐变,与加厚处理的底部鞋底融合完美。这样一个是提升了颜值,另一个也方便穿脱,还增加了鞋子的使用寿命。侧面蓝色与橙色的渐变过渡,轻运动感与时尚感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 鞋底采用EVA发泡和橡胶片组合,相比纯橡胶减轻了32%的重量,又提升了65%的弹力,纵横相间的几何状花纹加持,其缓冲防震功能与防滑耐磨特性达到了有机结合。前后掌橡胶底,花纹深,抓地力更牢,更防滑、更耐磨,还能保护膝盖和双足;中底的EVA泡棉分子结构,更加轻量化。这样在运动时不但感觉轻盈,而且减震、回弹表现也非常好。 鞋垫的材质为高品质多孔海绵,不但柔软舒适,而且还有呼吸功能。在运动时始终包裹脚底,通过多孔海绵不断吸收或排挤空气,犹如“呼吸”一样,让脚底始终保持干燥清爽。 去掉鞋垫后,可以看到鞋子内部有多处缝线,并且针脚规整细密,可以说在细节上也是令人放心的。 鞋口边沿有柔软的发泡物填充,穿上更贴合脚部,包裹感强烈,没有不“跟脚”的感觉。鞋舌采用片式设计,比传统鞋舌薄一些,更贴合脚背、不易移位,运动中柔软透气、不闷脚。 关于尺码方面,从35码到44码都有,并且尺码比较标准。我身材较胖、脚较宽,选择了大一码的43码。如果脚瘦,可以选择正常尺码,这样穿上感觉舒适,没有挤压感。 咕咚F1是一款定位于轻运动的健跑鞋,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大众爱好运动着,相对于专业级运动量小一些,运动与休闲兼备,再加上日常通勤,这款跑鞋是个不错的选择。良好的抓地力,超轻的减震鞋底,无论是跳跃、慢跑,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款鞋子的透气性非常值得称道:这款鞋子的透气性表现在多方面,鞋面设计了很多气孔、片式鞋舌、鞋垫也是多孔吸鞋海绵等等。这样的透气性设计,让您在运动时脚部自始至终保持清爽透气,不会闷汗,也没有脚臭的感觉。 符合人体工学的微翘包裹鞋头设计让你运动时不会脚趾痛,同时具有防踢功能,即使踢到尖锐物品也可将冲击力缓解,保护脚趾。 小结 通过体验,感觉这款咕咚F1轻运动健跑鞋外观时尚潮流,用料十足加工细致,穿上脚感舒适,透气防臭,抓地防滑、缓震回弹性表现出色,适合多种运动场景,在春、夏、秋三季无论健身运动,还是日常出街通勤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有个小建议,就是能否增加一些可选颜色,这样可能会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更多>

mb49629312 晒物 2022-08-30 11:59

Altra Torin的定位是轻量缓冲的全能跑鞋,适合大多数人穿着日常训练,甚至能穿着参加半马比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面手”。Altra最近产品更迭的速度快了很多,作为当家产品的Torin也推出了最新的Torin6代。 Torin6的鞋型相对前几年的款式,有了很大的更新:从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大头鞋”变得更加FIT(标准型FOOTSHAPE),干净利落了不少,在保证脚趾空间的经典特性上,鞋子竞速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外观上也变得更加好看了。 Altra的FOOTSHAPE“宽鞋头”技术现在根据不同的鞋子特性,分为经典型、标准型和适应型三种不同的宽度,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产品细节: 夏天的鞋子,我更偏爱浅色,所以选了白/灰配色,很清爽。 鞋款配色还有很多配色可选: 鞋子线条很好看,鞋子前掌比较宽,能给脚趾更多的空间,提升运动表现,避免黑趾甲。 中底也还是自家的王牌“零落差”设计,前掌与后跟高度相同,减轻脚掌和关节的冲击力,与我们“赤脚”状态类似,利于培养出高效率的跑姿。 鞋面材料有更新,换成了带暗纹的网布,几乎没有延展性,保证了鞋面有很好的包裹。 7组鞋带孔,最后一个孔离后跟非常近,全部系紧后能有很极致的包裹。我日常的话,感觉到第六孔就差不多了。 鞋面还是很轻薄的,从透光率可以看出。 在内部有动态材料补强,鞋带直接连鞋子中底,能够很好地包裹足中段,在脚前冲的时候,脚趾部分不会顶鞋头,基本上能避免“黑脚趾”。 后飘的后跟,很多新跑鞋都用了这个设计。 Torin6后跟刚性挺不错的,在鞋口处还有一圈“小枕头”,鞋子更加跟脚。 鞋垫部分,我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虽然奥索莱的材质不错,脚感也好。但为啥新鞋鞋垫就有褶皱,百思不得其解…… 鞋垫后跟有杯状设计,但脚弓处,我感觉还可以加厚一点。 中底上还有一层发泡材料增加脚感。 鞋子外底Torin6还是沿用了Torin5的设计,全掌的耐磨橡胶,鞋子寿命还是有保证的。 Altra Torin6相比前代,对鞋舌和后跟进行优化,鞋跟采用了后飘设计,避免发生磨脚脖子、磨跟腱的情况。全新设计的后跟,感觉硬度有所提高,对于脚的锁定和支撑效果更好了, 进化: 中底和外底相对来说变化不大,看起来和Torin5基本一样。 中底硬度在30度左右,等密度材质设计,内外掌部分依靠不同的结构设计来实现不同的缓震/支撑特性。Torin5代的EGO max中底我测出来只有25度,从数据上看,Torin6的中底脚感会没有那么软,表现会更弹,路感反馈更好。 外底硬度60度左右,有着不错的耐磨性。 US7号鞋子,重量在220克左右,轻量化设计非常不错。 鞋子的自然弯折点在跖骨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穿着体验: 最近户外都是35度多了,真心有点热。 初上脚试穿鞋面包裹性有很大提升 中底的话,虽然都是EGO Max材料,但我感觉Torin6踩起来会比Torin5硬一些,没有那么绵软,回弹会更多,缓震极限也更大。 虽然是单密度中底,但因为做了不同的结构设计,后掌内侧有更好的支撑。 中底弹性很好,反馈速度也很快,高步频也没问题。感觉上,Torin6比Torin5要更加“竞速”了。 鞋码很正,前掌宽度也足够,按照之前几代的鞋码买就好。 EGO Max中底,我感觉是做了新的“调校”,在“软弹”的脚感上多了一份稳定性。穿着站立和较慢配速的时候,不会有那种踩在气球上的“不稳定感”。脚掌落地的时候有一定的反馈弹力,但又不至于弹到需要脚踝要拼尽全力的程度,对我这样的体重稳步上升的跑渣来说,缓冲和反馈力度结合的刚刚好,既能感觉到弹力加速的效果,我的“肉腿”也能轻松驾驭。 透气性的话,最近气温实在是高,在跑步过程中感觉热也在所难免,但在跑完后没有鞋袜湿漉漉的,透气性还是过关的。 小结: Torin 6的鞋面改进,我个人感觉是非常有效的。前作有一定几率磨脚踝部分皮肤的缺点得到了解决,舒适性更好了。新鞋面的包裹能力,我感觉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拉紧鞋带后,脚后跟和足弓部分会有很好的锁定,但脚前掌和脚趾部分,还是有一定活动的空间,长距离的时候,会更加舒适。 中底的性能以我来说,是变得更强更快了。中底变硬了一些,在软弹脚感的基础上,几乎没有拖沓的感觉,反应更快,更竞速,对于各种跑法的适应力更强了。 其实Torin 6这次的升级,我感觉按照Altra的传统,或许叫Torin 5.5更加合适,跳了一级,有点不习惯呢…… <更多>

sunjun5 晒物 2022-07-08 12:30

跑步是一种备受欢迎的运动方式,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每天都会跑步,有的还会参加马拉松,不为赢什么奖品,仅仅是为了享受跑步和汗水带来的肆意畅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更好的享受到跑步的乐趣,一双好跑鞋是必须的,比如这款来自一奥科技的如虎添翼限量珍藏款。 这款跑鞋的外形设计依托于中国脚型大数据库的智能计算,更加适应中国人的脚形特点,色彩方面融合了红、黄中国风色系,在跑动中可以更加彰显个性与时尚。 鞋面采用了飞织面料,外观看起来更加时尚,透气性不错,穿在脚上不会有汗臭味,同时也更加轻便、低碳环保。 从细节处也能看出这款鞋的精致和用心。 鞋舌部位为硅胶+皮革材质,并带有魔术贴,智能芯片可以嵌入其中,进行健康管理等智能互动,可惜这次厂家并未提供芯片,所以无法体验了。 跑鞋配备了记忆海绵鞋垫,让空气在脚底能自由流动,减缓脚底的闷热。 鞋底材质为ETPU(膨胀热塑性聚氨酯),由无数个重量很轻、弹性十足的TPU发泡小球集结在一起,具有密度超轻、不易变形、耐磨、耐温变、耐黄变等特点,同时也更加环保。 鞋底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可以针对脚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段减震,减轻落地时对脚的冲击力。纹路设计增加了鞋与地的摩擦力,提升了跑鞋的防滑性。 虽然无法体验智能的互动功能比较遗憾,但是这款跑鞋的实际上脚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首先就是透气性好,夏天穿起来不会捂脚;其次就是鞋子重量很轻,不像有的跑鞋那样坠脚;然后就是鞋底回弹力度强,穿着跑几公里脚也不会累。 总的来说,在全民运动热特别是跑步备受欢迎的今天,一双穿着舒适、透气轻盈的跑鞋绝对是运动必备,弗洛一奥智能跑鞋外观设计时尚轻盈、用料环保低碳、细节精致,特别适合跑步爱好者,搭配智能芯片还可以带来健康管理、趣味运动、游戏闯关等智能互动体验,着实是一款不错的运动装备,值得拥有! <更多>

小三爷说数码 晒物 2022-07-06 18:20

在碳板跑鞋统治各大马拉松比赛的日子里,作为圈内著名跑鞋品牌Altra,却一直没有相关的产品推出,作为Altra粉丝的我,可以说是望眼欲穿。 而现在,Altra的碳板跑鞋终于出现在我面前了,说实话,Vanish Carbon与我想象的Altra碳板鞋还是有一定出入的,碳板居然只是在前掌部分,而不是常规的全掌铲型碳板。不过想想也是正常,Altra本就是特立独行的一个跑鞋品牌,这么设计,必定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Vanish Carbon只有珊瑚色/黑色一种配色,也好,完美避开了我的选择困难症。 鞋子楦型很流畅,虽然是厚底,但看起来不会像最传统的Altra那样(小丑鞋)。 鞋头依然是独家的“FootShape”宽鞋头,但感觉设计要“收敛”了不少,这次是采用适应型FootShape,所以较于以往的保持宽鞋楦的特性但设计会稍窄一些,鞋子看起来更加的战斗了。 鞋尖翘起的幅度挺厉害,应该是“滚动设计”。 后跟处居然有了尖角这样的气动流线型设计。 上脚: 第一感觉是轻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包裹太好的缘故,我穿的迪卡侬中等厚度的跑步袜,鞋子相对其他的Altra有点点偏小,长度和Rivera的感觉相似,相对Torin5要短个半码左右。 EGO PRO的中底,比以往Altra的任何中底都要弹,穿上鞋子就有种想要冲出去的感觉。 鞋子的支撑极好,我单手无法让鞋子弯折,凳子都顶歪了…… 在拉紧鞋带后,能感觉到足弓处有很好的包裹,足弓内侧有中底额外的支撑,但不至于“顶脚心”。鞋子后跟虽然没有很硬的港宝,但在实穿过程中没有感觉到脚后跟软(这是很多前几代Altra鞋子的通病)。 虽然前掌厚而软弹,但反馈速度依然很快,高步频跑法也没问题。 后跟的感觉与前掌不同,也有很好的缓冲能力,但会相对紧实一些。稳定性比起其他的厚度碳板跑鞋来说,要好很多,不需要脚踝时刻紧张的维持平衡。 不知道是我脚的原因还是设计本就如此,在刻意踩后跟的时候,我发现足弓内侧的中底,压缩量会比外侧的中底小,起到了额外支撑的效果。 虽然鞋子后跟厚度不小,但在穿上Vanish Carbon后,我不由自主的切换到了前掌跑法。脚掌落地时,在碳板和中底的共同作用下,脚掌会很自然的向前滚动。上翘的鞋尖使得跑起来的时候,脚的角度会比平时大,在蹬地的时候,脚趾会额外的出力。 我个人的感觉,穿Vanish Carbon是不适合后跟跑法的,因为我刻意想用后跟落地时候,脚掌会不由自主的全掌落地,我猜是因为我的脚感觉到脚跟落地会不太舒服的原因…… Vanish Carbon并不需要高配速,普通的慢跑速度也表现出足够的稳定性、滚动与推进力。但如果是高配速,前掌落地点会更往脚尖靠,跖骨和脚趾会更加的用力,从而进一步提升速度。一旦进入了这样的状态,就会对穿着者的脚踝、小腿乃至膝盖有更强的要求。我在第一次穿Vanish Carbon跑完之后,脚踝外侧和膝盖,就隐隐有些不适,估计是在鞋子引导之下“爆发”的原因。 当然,和其他厚底碳板跑鞋比起来,Vanish Carbon还是灵活而稳定的,跑弯道的时候,CARBITEX碳板并不会“死死”固定住我们的前掌,转弯甚至是往返跑都是可以比较自如的完成。至于长距离下中底的耐久性表现,限于我的能力,无法去验证,期待其他大神的经验分享。 测试: Vanish Carbon在轻量化方面可以说是极好,包含鞋垫、鞋带的总重量只有203克。 EGO PRO在弹球测试中,不知道是不是钢球重量太轻的原因,高度和EGO MAX在伯仲之间,但我的脚却感觉EGO PRO要弹的多。 中底后跟部分的硬度是40度左右 前掌要软一些,在35度左右,我猜硬度的差异来自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并非是材料上的差异。 外底橡胶硬度在70度左右,耐磨性应该不是问题。 下面来看看鞋子的细节吧: 作为Altra的头牌,Vanish Carbon的盒子并没有特别的设计。 造型上,Vanish Carbon更像常规跑鞋。 中底厚度在36mm左右,是Altra的“零落差”设计,前掌和后跟处于同一水平线,还原人脚最初的状态。 而大鞋头的设计,可以放松我们的脚趾,降低我们运动中“黑趾甲”的几率。 EGO PRO应该是一种超临界发泡的TPE泡棉(我猜的),但外形上看起来和其他品牌的类似材料有所不同。 鞋面是单层网布,鞋舌和鞋面都有大量的透气孔,透气能力肉眼可见的好。 采用了三瓣式鞋舌设计,不会“戳小腿”,穿短袜也很舒服。 在后跟处,采用了黑色材料加强鞋面,后跟内侧还有“小枕头”,在我们提踵的时候不会有“掉后跟”的感觉。 能看到,鞋面从足弓处到脚后跟,都有强化包裹的材料,可以牢牢固定住脚的中后段,而放松脚趾部分,提高我们跑步时候的舒适性。 鞋垫材料也很软弹,还采用了打孔工艺,进一步提高鞋垫的缓冲和透气能力。 外底,依然是Altra的仿生设计,用了表现稳定高效人字纹。很意外,作为竞速鞋,Vanish Carbon还是用了全覆盖的硬化eva泡沫外底,要知道,这样影响重量表现和增加跑鞋寿命的“亏本设计”很少有人用了,真不知道应该夸Altra厚道还是说友商“奸猾”…… 总结: 虽然Altra Vanish Carbon上脚的时间并不太长,公里数也不是很多,但我自认对Vanish Carbon有了一定的了解。Vanish Carbon并不是一双纯粹的“比赛鞋”,它的“甜区”更大更容易掌控;在让我们跑的更快的同时,也降低了对跑者和配速的要求,拥有更广的适用人群,我们可以用它进行日常快跑训练、半马全马比赛。像我这样的“弱鸡”也能比较好的穿着跑步,我在跑的时候,能感觉到滚动和推进感,但并没有其他碳板跑鞋那种“板脚感”,我想这也是它为什么叫做Vanish Carbon(隐形碳板)的原因吧。总的来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Vanish Carbon这双鞋子的。 下面是缺点时间: 1.鞋子外底上翻的材料有点偏少,因为脚尖更扒地了,所以鞋头会脏脏的,还容易磨到。要是上翻的面积大一些就更好了。 2.据说加了碳纤维的鞋带对于我的高脚背来说,有点偏短。 以上! ALTRA 2022新款Vanish Carbon碳板跑鞋竞速专业马拉松跑步鞋男透气减震运动鞋 男款:珊瑚色/黑色 43 京东:¥2179.00 去看看 <更多>

sunjun5 晒物 2022-04-24 09:50

前言:我是一名曾经体重220斤的跑者 我是胖刘老师,认识或者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很胖,体重一度超过了220斤,那个时候我的脸真的是圆的:),不能说走路带喘吧,也差不了多少,好在后来通过健身,特别是通过跑步减肥卓有成效,身体素质也有明显进步。而随着体重的下降(现在180斤),我的跑步时间也从刚开始的15分钟增加到了60到90分钟,同时跑步的距离也从开始的两公里,开始向10公里努力!配速也从开始的9分钟多,进步到了7分钟多。应该算是成功从短跑开始进入到了长跑的序列! 说这些不是为了啰嗦,只是想说明自己现在需要换鞋了!大家可能都知道短跑建议买薄底的跑鞋,薄底的跑鞋抓地力强拥有更好触地反馈。但是如果长跑的话膝盖往往要承受更多压力,特别是我这种虽然有减肥但是仍属于大体重的跑步爱好者,不注意的话容易伤膝!这个时候就推荐使用厚底跑鞋了! 换鞋,咕咚21k逐日厚底跑鞋 我属于咕咚的重度使用者,我的整个减肥历程随处可以见到咕咚跑鞋的身影,正好咕咚出了新款的咕咚21k逐日厚底跑鞋,当然要第一时间入手一双跑起来! 不过在跑之前当然要先来个俗套的开箱啦:) 外包装朴实无华就是纸盒,开盒就能看到静卧其中的两只鞋子啦,因为我喜欢亮色系,所以选择了橙红色款 鞋子侧边大大的咕咚logo设计,还挺好看,不但没有破坏整体感,还让鞋子有了更多张扬的个性。 鞋子采用了非常轻薄的双层网布结构,在鞋舌位置有独特的内凹口设计,可以让跑者在穿脱鞋子以及跑步时拥有更好的舒适性。 而说到舒适性,必须要点赞一下鞋子内部脚跟部位的设计,一圈凸起的防护垫可以对脚踝脚跟提供更好的防护力,跑步中也能让鞋子和脚更加的贴合。 当然作为厚底跑鞋的21K逐日PRO,又这怎么可能不重点介绍一下鞋底呢?鞋底的前端做了防撞设计,前翘的坡度,在跑步中可以更好地形成一定前倾的姿势,利于跑步。 最吸引人的当然就是鞋子的厚底了,这个鞋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这个厚底了,稍后我们结合十公里跑,看看它的效果如何 鞋底很有意思啊,咕咚巧妙地将logo以及汉字咕咚与鞋底进行了创意结合,在保证了足够功能性基础上居然让鞋底也这么有特色。超喜欢啊! 厚底跑鞋真的跑得更稳? 如果采访一下像我一样的大体重跑者,日常跑步最怕什么?相信90%的人一定会说:运动损伤!这个伤主要就是膝盖伤和脚踝伤! 大体重跑者比正常跑者更容易受伤是共识,而其中脚踝受伤往往是因为跑步鞋没有足够的支撑力导致在稳定性上表现不佳,而21K逐日PRO选用EVA高弹材质,通过软硬适中的40mm厚底,将落地冲击力降低30%以上,而21K逐日PRO的厚底中还内置了高弹尼龙片支持结构,配合上鞋子的前后翘度的设计,有效的将冲击力转化为高弹力,跑步中可以迅速回弹。两者结合让跑者在跑步中特别是远距离跑步中可以拥有更好的稳定性,跑得更稳更快 厚底跑鞋真的跑得更快? 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实际体验来证明,拿我个人来说,我以前的10公里基本用时为一小时三十五分钟左右(我知道我跑得比较慢,别喷我),在我使用21K逐日PRO一段时间后,给大家看一下我现在的跑步成绩吧 本次10公里跑一小时12分钟,比我以前整整提高了20分钟之多,配速方面也成功的基本保持在了6分半这个位置,比以前7分钟多进步是非常明显的。步频由以前的155居然达到了166也有了进步,之前的说的鞋子的迅速回弹性,也得到了侧面体现。 就过个人来说,10公里跑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21K逐日PRO厚底跑鞋确实可以帮助像我一样的大体重者跑的更快。 厚底跑鞋真的跑得更高? 哈哈,这你也信?任何一款跑鞋都不可以让人跑的更高,厚底跑鞋也一样:) 但是厚底跑鞋可以让我站的更高:), 身高优势是一种说不太清楚的优势,不论在形象还是气质上都会有所体现,而我个人来说,因为有点谢顶(家族遗传没办法),往往是希望自己可以更高点的(这样别人就看不到我的谢顶了),这双厚底的运动跑鞋,在这方面算是给了我惊喜 21K逐日PRO的一点遗憾 这双让我非常喜欢的厚底跑鞋有没有什么缺点或者遗憾呢?事实上也是有的! 最大的缺憾就是不是很耐脏,亮丽的颜色会让脏污放大,所以在日常使用中还是要多一些爱护,和勤擦洗比较好。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属于大体重,能跑10公里的跑步爱好者,我强烈推荐你试试咕咚厚底跑鞋21K逐日PRO,它一定会给你惊喜。 咕咚(codoon)智能运动跑鞋21K逐日PRO 轻便高弹 耐磨缓震 反光夜跑 厚底跑鞋 男-蓝色-40 京东:¥499.00 去看看 <更多>

胖刘老师智玩汇 晒物 2022-04-20 12:20

1.前言 厚底跑鞋是跑鞋的一个重要分支,市面上最有名的厚底鞋,莫过于Hoka One One了。那么,厚底跑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相比于常规底,厚底跑鞋拥有更好的缓震,因此能对膝盖形成更好的保护,比较适合大体重跑者。如果体重较轻,穿着厚底跑鞋可能会有稳定性不足(相对更容易受伤)、影响发力(速度难提不上去)的问题。当然,厚底跑鞋在普通的公路跑中,翻车的可能性比较小,主要还是在越野比赛中,有可能会更容易碰到障碍物,不容易踩稳,从而可能出现一些危险情况。 当然,就现下而言,越野跑人群并不大,而路跑人群则要大很多,而占据路跑人群大部分的基础跑者,其实对跑鞋缓震的需求反而更多一些。因此,我觉得厚底跑鞋仍然具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咕咚作为国内最大的运动App,在这几年进行了运动装备的探索深耕,其中就包括健步鞋、5K、10K、21K、42K的完整跑鞋矩阵,具体的设计上,既有传统的缓震鞋,也有“飍”这样的碳板鞋,然后是本文将为大家分享的厚底跑鞋——逐日Pro。国货的自强路上,离不开国产品牌的勇敢尝试和对产品的耐心打磨,今天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咕咚智能跑鞋.逐日Pro这款鞋子吧~ 2.开箱 ▲咕咚的鞋盒常用绿色或这种原色包装,正面都是“∞”标志,代表着“无限可能”。咕咚的slogan是“Get Everybody Moving”,即“让所有人都动起来”。这算是对全民运动的一种祁望了,其实从咕咚App诞生并成为众多跑步健身爱好者的小助手开始,咕咚对于人们的运动习惯已经是助力不少(至少在无需额外购置运动手表的情况下,可以轻松获取跑步轨迹、配速、步频等参数)。 ▲逐日Pro归属于21K行列,即定位适用于半马左右距离的跑鞋。它的帮面采用的贾卡网面,内里材质则是超纤+网布,所以主观印象应该是质轻、透气性好。 ▲随附的硬卡纸信息牌材质和质感都很不错,正面是个跑者的剪影、咕咚的logo和“Just Run”的标语。颇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感觉了~ ▲从系列数据也能看出,咕咚对一款新品鞋的推出,还是破费心力的,而且也比较注重跟用户的交流与沟通。 3.外观与细节 先来看看逐日Pro的一组各视角图: ▲逐日Pro目前主要有中国红、亮橙、暗夜黑、宝蓝(男)、亮紫(女)五种配色,其中前三种算是纯色,宝蓝和亮紫为撞色。我的这双是亮橙色,对于亮色,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比较担心鞋面容易弄脏,其实不会,逐日Pro采用的贾卡网面,拒污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来看看各部细节: ▲跑鞋设置防撞鞋头还是很有必要的,即便是公路赛段,也难免地上有坑洼或石头,保护一下总没错。 ▲相比于普通的鞋面,贾卡网面的强度、韧性要更好,一般比较少出现破、烂情况。逐日Pro前掌面表面做了一些浮凸小条设计,是为了加强鞋面的支撑效果,开孔则比较细密,透气效果还不错。 ▲系带区做了热熔贴片加强,长期穿着也可以保证鞋带孔的稳定。鞋带则采用的扁带,质地比较柔软,摩擦性还可以,实际穿着时,很少出现鞋带的松弛现象。 ▲鞋舌是越野跑鞋和竞速鞋常采用的薄鞋舌,对脚掌的贴合会更好,但缓震性能对应损失。因为逐日Pro不算越野类跑鞋,可见咕咚对它进行设计时,还是有考虑到一定的竞速需求。 ▲后帮亦是如此,在对足跟形成保护时,没有使用全掌包裹泡棉,而是在脚踝两侧区域做针对性加强,这样的做法保证了对跑者脚踝的基本保护,同时又有助于减轻鞋重,从而提升跑者的速度表现。 ▲逐日Pro的鞋背算是中等硬度,保证了一定的支撑性,有不会过多地增加鞋重,在实际体验中,我觉得其鞋面支撑性还是能满足使用需求的。 ▲逐日Pro的中底采用的EVA材质,因为厚度较大,为了形成持久缓震,还做了分层卸压处理。 ▲中底最厚处为40mm,内置高弹尼龙片,在实现强效缓震的同时,也增强了整鞋的稳定性。这在后面的实测环节中得到了体现,因为穿着逐日Pro穿行在山路等复杂路段时,鞋身并没有出现厚底鞋常见的晃动,稳定性可以说很不错了。 ▲普通配速的跑者常使用后掌着地的跑姿,而在逐日Pro的后掌中底处,做了数层中底结构分层,便于中底蓄能,以供跑鞋的长距离、长时间缓震使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底上的小点并不是脏东西,而是在不同密度的小颗粒,用以提升中底整体结构稳定性。当然,相比纯白中底,看上去也没那么单调了。 ▲逐日Pro的前掌大底纹路很有意思,是“咕咚”字样,纹路不是很深,但间距还蛮大的。 ▲前掌主要是边缘的“咕咚”纹和中央的波浪纹,而且采用的分区而非全掌设置,这样的做法使得逐日Pro对于复杂路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逐日Pro的抗扭转结构是由大底直接交叉而成,肯定不如TPU结构抗扭效果好,却也是胜过没有。而且,逐日Pro大底采用的CPU材质,比TPU材质的硬度范围更宽,抗弯折效果也更好一些。 ▲逐日Pro的鞋垫采用了银离子抗菌技术,鞋垫背面可以看到的小黑点就是氧化银小颗粒。鞋垫正面附着了一层网布,可以提升鞋垫的耐磨性能。 ▲作为一双智能跑鞋,逐日Pro延续了咕咚产品的智能属性,它的智能芯片槽位于左脚处,可以用于监测跑姿和步态,不过需要额外加购就是。当然,咕咚跑步精灵这样绑扎在系带区的辅助装备,也是可以选用的。 ▲逐日Pro并不主打透气,但从鞋楦内部往外看,透光性还是可以的。实际体验时,也不会觉得捂脚。 ▲在鞋网面、鞋舌、鞋后帮、大底抗扭转结构等单元的系列减重加持下,43码的逐日Pro最终重量为305g,相比于主流的慢跑鞋,轻30g左右,穿着时的脚感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会感觉轻上不少。 4.上脚与实测 ▲亮橙色着实亮眼拉风,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马拉松赛道上,你都是最liang的仔。逐日Pro的前后掌落差为5.5cm,船型结构有助于推动脚掌向前,跑步动力更充沛。 ▼在看逐日Pro的缓震效果前,我们先来看看“残酷”的裸足落地效果: ▲如果是前掌着地,因为脚趾这个灵活单元的存在,其实对冲击的缓震和延迟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直接落地而感觉还不错。 ▲但裸足后掌着地就不一样了,我甚至都不敢用后脚掌直接着地,而是迅速过渡到整个掌面,因为但用脚后跟着地,实在是太疼了。 ▲穿上逐日Pro,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先是前掌着地,虽然看起来没有特别大的缓震面积,但脚趾可以直上直下,而不需要通过弯曲来帮助缓震过渡。前掌着地有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前掌在接触地面后,由于前后跟落差的存在,冲击力会很快过渡到中掌直至后掌,最终稳定。这就是逐日Pro的Cyclepower循环动能科技了,它可以大幅降低能量消耗,减轻脚掌发力负担。 ▲逐日Pro的后掌着地时,中底的形变就很明显了,而且也像前文描述的,由于采用了多层结构,冲击力也可以随之进行分层堆叠,而不至于一次就把中底弹性踩尽。跟裸足落地情况一对比,我们就能发现,相比前掌,后掌是更需要缓震的存在,因此一般慢跑鞋后中底比前中底做得厚也就可以理解了。此外,我们还能观察到,虽然厚中底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形变,但穿着着逐日Pro的我,并没有出现失稳的情况,可见中底中的高弹尼龙片还是起到了不错的稳定作用。 ▲逐日Pro定位的跑者配速一般不会太高,约7min/km左右,因此,其对应的腾空比和腾空高度都未必高(可能大部分时候只是贴地跑步),为此,我又做了贴地踩压测试,结果跟前面的跳跃测试存在相似规律:前、后掌都有一定的缓震效果,但并不会一脚踩尽,且可以很快恢复产品原状,可见逐日Pro具备一定的长距离潜力,至少应对半程马拉松的距离,还是足够的。 5.跑步实测 ▲为了完成一次综合性比较好的测试,我选择了一个下雨天进行包括山地在内的路跑测试。 ▲路况主要包括涉水湿滑水泥路、泥石路、柏油路、沙地等。不得不说,逐日Pro的表现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像前面提到的,厚底跑鞋一般比较容易失稳,在山地路段甚至可能导致崴脚。逐日Pro表现出来的鞋身稳定性却是比较可靠,一没有发生明显翻转,二来也没太影响提速。 ▲而在涉水湿滑路面上,逐日Pro表现出不错的大底防滑性,这也在我的预期外,因为初看它细小的大底纹路,我是比较担心它的防滑性能不足的。此外,在湿滑路面加速起步时,逐日Pro的抓地也可以说很牢靠,会有一种踏实的脚感。虽然经历了涉水路面的测试,但逐日Pro其实并不防水,路面上的水能比较容易地从鞋面网孔进入鞋楦,不过倒是侧面验证了鞋垫的良好排湿性,因为进入鞋楦的水,没踩几脚,就透过鞋垫再次从网眼排出,有点溯溪鞋的感觉。 ▲在保证鞋面基本稳定和大底足够防滑后,逐日Pro鞋身的轻便性在坡路上的优势得以体现。我试了下一口气冲上一个长陡坡,发现配速可以稳定保持在8km/h左右,虽然这算不上一个高配速,但对渣化的我来说,能保证在此配速下呼吸平顺,其实还是得益于逐日Pro的轻质加成的(正式的赛道上,很多长陡坡都需要“徒步”的)。 ▲整个跑步测试距离为10公里,配速有快有慢,均速7分23秒,标准的跑渣表现了。逐日Pro在此全过程的缓震表现如何呢?非常不错!在配速放慢到7分以外后,膝部、踝部非常舒适,基本上可以说完全感觉不到震动;配速在5分左右时,膝部、踝部能略微感受到震动,但不强烈,不会产生不适感,此时前掌可能对震动的体验会更深入一些,但也是跑步即时感受,跑完后并不会在此区域累积疲劳。 每次缓震的激发难度适中,踩下去不会觉得软绵绵,也不会说硬到冲击直传膝盖。在10公里测试前后,膝部、踝部感受没有明显变化,缓震留有充分的余量,用来完成半程马拉松左右的距离没有问题。 6.总结 相信选择厚底跑鞋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心水它良好的缓震(总不至于是为了增高吧?),同时可能对其鞋身稳定性会有一些顾虑,咕咚智能跑鞋21K.逐日Pro在缓震和稳定之间做到了不错的平衡,搭配智能芯片使用还可以监测跑姿、步态,加上它诚意的价格,我觉得初入跑门的大体重跑友,可以考虑。当然,如果将它作为进阶跑者的日常训练鞋,则又不失为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codoon咕咚21K逐日PRO跑步鞋男女体育生超轻减震轻便厚底运动鞋 天猫:¥499 去看看 <更多>

高柳乱蝉 晒物 2022-04-08 15:50

每次跑步后都会在朋友圈打卡,以至于不少朋友遇到跑步方面的问题都会问我,最近很多朋友让我推荐一款适合大体重运动的跑鞋,毕竟一般跑鞋缓冲不够容易伤膝盖。经过一番筛选,最终推荐了这款咕咚21K逐日PRO跑鞋,颜值高性能强,舒适缓冲日常训练不错,下面就来看看它有着怎样的使用体验吧。 一、开箱外观 咕咚21K逐日PRO跑鞋外观颜值很高,橙色显得时尚有活力,平时通勤穿也是不错的,能百搭日常中休闲穿着。另外还提供有红色、紫色、蓝色和黑色等配色,可以根据自己的穿着风格选择合适的款式搭配。 鞋面采用了双层网布设计,外层细腻轻薄,能防止跑步中碎小石子或杂草进入鞋中;内层大网孔设计,能增加鞋内空气流通,保持双脚时刻清爽舒适。采用了一体织网面,减少拼接缝合给脚部的摩擦,材质柔软舒适,增加了双脚的舒适感。 鞋舌采用了轻薄设计,能增加脚背处的透气性,并进行了优化处理,能较好贴合脚脖,避免跑步过程中产生阻挡感。鞋带孔处有塑料材质加固,能提升鞋子的包裹性,减少了跑步中鞋舌起皱影响脚感。 鞋身进行了优化,能在跑步中减少风的阻力,鞋面外侧有咕咚跑鞋常用∞标识,还有大的logo标识,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搭配有多孔海绵呼吸鞋垫,舒适柔软贴合脚掌,能避免在快速跑步中更多地移动,还有抑菌功能,可在运动后减少异味滋生。 中底采用了EVA高弹材质,相比传统厚底发泡材质更好,软硬适中,避免鞋底过软跑步费劲、缓冲不足容易受伤等问题。鞋底最厚有40MM,能让落地冲击力降低30%以上,对于腿部力量不足的跑者能减少长距离中的跑步损伤。 中底表面分布着大量反光银不规则甩点,夜晚在光线照射下有着不错的反光效果,能提高夜晚跑者的安全性。内置有高弹尼龙片,能较好支持鞋的结构,同时与鞋底前后翘度结合,将地面冲击力转化为助推力,触地瞬间回弹,增加了向前的动力。 二、使用体验 咕咚21K逐日PRO跑鞋的外观颜值高,日常休闲穿搭也很不错,脚感很舒适贴合,虽然有着较厚的鞋底,但整体相当轻盈舒适,减少了跑鞋在运动中的负担,柔软鞋面能较好的贴合双脚,天气热时也没有闷热感。 以往穿新鞋都要磨合一段时间,但这款咕咚逐日PRO直接上脚跑步就很舒适,包裹透气性好,在多次跑步中,双脚没有出现滑动情况。在大热天的剧烈跑步中,透气鞋面和鞋舌能迅速将湿气以及热量排出,让双脚时刻保持清爽。 跑鞋前后脚掌的落差有5.5cm,可减少卸力强化回弹,并采用Cyclepower循环动能科技,能减轻落脚时地面的冲击力,降低膝盖和脚踝部位的疲劳感。内置高弹尼龙片在跑步中,能不断提供向前的动力,并降低在快速跑步中足部扭伤的情况。 鞋大底采用了CPU材质,具有不错的耐磨耐用性,耐磨度比常规橡胶提升3倍,能延长跑鞋使用寿命,还融入了∞标识纹路和咕咚logo设计,能增加鞋底的抓地力和防滑性,即使路过潮湿的路面也比较稳,没有出现打滑的情况。 咕咚21K逐日PRO跑鞋还可搭配咕咚智能芯片,将其放置鞋底凹槽处,芯片搭载CoBrain运动分析指导系统,可精准监测跑者每次运动轨迹、距离、消耗卡路里等数据,实时帮助初、中阶跑者调整步态、纠正跑姿、减少损伤。 三、体验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咕咚21K逐日PRO跑鞋各方面都表现不错,无论是外观颜值、还是内部性能都进行了全面升级,解决了传统厚底跑鞋回弹不足推动差、鞋底软跑步费劲等问题。适合大体重跑者日常慢跑、训练或中长距离跑,五种时尚配色可供选择,也适合日常户外运动休闲穿着,赶紧入手一双新跑鞋,给自己一个跑步的动力。 有待改善:网孔鞋底透气性更好。 咕咚(codoon)智能运动跑鞋21K逐日PRO 轻便高弹 耐磨缓震 反光夜跑 厚底跑鞋 男-黑色-44 京东:¥499.00 去看看 <更多>

茄紫爱折腾 晒物 2022-04-01 13:30

每逢春节一过就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胖了不少,而笔者已经胖了十多斤,脸都变圆了很多,最近决定开始跑步瘦身,毕竟跑步是最有效的健康减脂瘦身方式。盲目的跑步容易伤膝盖,要想健康安全的运动,就得需要一款合适的跑鞋,下面推荐咕咚最新的三款跑鞋,均是笔者亲自体验过的。 1、咕咚5K智能跑鞋 咕咚(codoon)智能跑鞋5K 2.0版 走跑两相宜 透气缓震 轻便时尚 S117301 男款-黑色 35 京东:¥199.00 去看看 咕咚5K智能跑鞋提供有黑色、白色和粉色可选,鞋面采用了Microknit微距飞织技术,做成了3D散热面,上面分布着大量透气孔,能提高鞋内的透气性和舒适感。鞋舌与鞋身采用了一体成型设计,没有任何的拼接缝合,形成袜套式鞋身,能提升脚背的包裹感,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跑中都能快速适应。 大多数初跑者受伤较多的都是膝盖,而咕咚5K智能跑鞋中底采用了咕咚独立研发的低密度高弹性材质,搭配特殊发泡胶棉的鞋垫,能提供双重缓震效果,在跑步运动中能减轻硬质路面对腿部的冲击,更好的保护脚踝和膝盖。 咕咚5K智能跑鞋作为一款入门级别运动鞋,总体表现都比较让人满意,虽然价格只有百元左右,但品控上做的不错,能满足很多场景下使用,无论是日常休闲穿,还是去健身、散步、瑜伽和慢跑都能胜任,还能搭配智能芯片,进行科学运动。 2、咕咚21K驭风跑鞋 咕咚21K驭风跑鞋面进行了全新升级,采用了轻质双层贾卡设计,比单层有更好的支撑性,前掌位置的鞋面分布有大的透气网孔,能增加鞋内空气流通,保持双脚干爽舒适。鞋舌采用了防移位设计,比普通跑者增加了左右两侧的固定环,通过鞋带穿插固定,可避免剧烈运动中鞋舌移位而影响跑步节奏。 鞋后跟采用了镂空硬质材料,能在跑步中稳定脚后跟,避免鞋子滑脱,镂空部分使用了反光条设计,能提高夜晚跑者的安全性。还加入有可视GEL缓震胶,这种材质具有高抗冲击性和缓震性,能在跑步中大幅度减轻硬地面对膝盖的冲击。鞋中底采用了弹性Duo-Hee材质,软硬适中,太软容易泄力,太硬容易伤膝盖,有着不错的缓震性和支撑力。 咕咚21K驭风跑鞋无论是外观颜值、还是内在性能都进行了全面升级,有舒适透气轻质鞋面、软硬适中Duo-Hee中底、高抗冲击GEL缓震胶、出色防滑耐磨大底,防护抗扭TPU贴片等等,适合跑者日常慢跑、训练或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 3、咕咚42K造风者碳板跑鞋 codoon咕咚42K造风者全掌碳板智能跑步鞋专业马拉松竞速男女跑鞋 天猫:¥999 去看看 咕咚42K造风者碳板跑鞋采用了橙白配色,显得时尚有活力,鞋面采用TPU网纱材质,相当轻薄透明,阳光能轻松透过鞋面进入鞋内,增加了跑鞋的透气性和包裹性。后跟采用了尖凸设计,和市面上大部分碳板跑鞋的后跟相似,能在长距离跑步中减少风的阻力,还在后跟外出印有“飍xiu”标识,突出了跑鞋像风一样轻快的特性。 中底采用了PEBAX超临界科技材料,具有轻质透气、柔韧性好、快回弹性等特性,能在长距离跑步中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鞋垫采用了多孔PEBAX材质,比普通跑鞋的轻盈透气有弹性,能在跑步中增加回弹力和舒适度,上面还印有“不追风,敢造风”的标语。 在跑半马中能明显感觉到PEBAX超临界发泡中底提供的向前推进力,平时跑得比较吃力的配速,如今显得轻松很多。咕咚42K造风者的铲型结构能较好贴合足底轮廓,有效提升脚感的流畅性,搭配稳定性和抗形变性较强的全掌碳板,可增强拉起的回弹力,长时间提供向前的推力,有效提升跑步的效能,节省后半程的体力,降低撞墙的风险。 咕咚之前推出的跑鞋涵盖了从入门到专业的各个阶段,而咕咚42K造风者碳板跑鞋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咕咚跑鞋矩阵,跑者从初级到高阶的使用需求。咕咚42K造风者碳板跑鞋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出色,通过科技创新构建的三大核心技术,为跑者提供持续的推进力,适合跑者有一定的马拉松基础,平时进行马拉松的训练和竞速使用。 <更多>

茄紫爱折腾 晒物 2022-02-28 14:40

支撑跑鞋也叫稳定系跑鞋,通常适合低足弓以及扁平足人群穿着,当然还适合正常足弓人群穿着。我个人的感觉是在大训练量的时候,也应该穿偏支撑的运动鞋来防止足弓塌陷;还有就是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足弓会逐渐塌陷,像我这样的中年大叔,如果还是大体重的话,也最好穿支撑系的跑鞋。 但以往的支撑系跑鞋特别是旗舰级跑鞋,虽然支撑和缓震能力强悍,但往往鞋子本身的重量会偏大,日常穿起来会显得有些拖沓和笨重,感觉不是太好。 PARADIGM 6,这双ALTRA旗舰级支撑型路跑鞋款的出现,或许能改变这个状况。鞋子的设计灵感来于两 届奥运会选手Kara Goucher,通过她的想法,这款鞋子搭载软弹兼具的ALTRA EGO™ MAX中底技术,在保持关键支撑的同时,还能带来灵动的脚感。PARADIGM 6正在拉近“支撑鞋”和“日常训练鞋”之间的界限,改变“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 开箱: 红+白的奥创传统包装。 我选的是主打的白/绿配色,很好看。 还有其他配色可选: 中底材料是和torin5一样的EGO max中底;EGO中底我记得Altra第一次用在Escalante初代上的,而EGO max中底,顾名思义,就是妥妥地加强版了。中底前后掌厚度相同,是奥创传统的“零落差”设计,能够帮助我们养成更自然更正确的跑姿。 作为支撑鞋,我们可以看见PARADIGM 6没有采用常规的内侧材料加大密度的方式来处理。而是用了guiderail科技,从足弓内侧开始,中底材料就开始上翻,形成侧墙,一直延伸到了脚跟后侧,来引导双脚自然落地,以及提高鞋子内侧的支撑能力。而且中底材料的表面,还应用了不同纹理的设计,来实现中底内外侧不同的力学性能表现。 鞋子后跟内置了港宝,与中底侧墙一起,组成了很稳固的保护系统。 脚弓内侧还配置了类似动态包裹的innovarch技术,提高可调整的足弓包裹,使我们的脚更接近自然步态。 鞋楦的设计上,依然是奥创独家的“大鞋头”footshape设计,给脚趾更多的自由空间。 鞋面是一体网布材质,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应用了不同的鞋面密度,来达到轻量透气和包裹支撑兼具的效果。 鞋尖、鞋带孔这样受力比较大的地方,除了鞋面密度比较高之外,还有额外的热贴合材料来进行加强。 扁鞋带和与鞋面材质一样的传统鞋舌我非常喜欢:扁鞋带不容易散开,传统鞋舌拥有比一体鞋舌更大的包容度,就算是高脚背穿起来也能非常舒适。 内衬很熟悉,奥创用了很多年了,表现不错,排湿干爽,还能提高不错的摩擦力。 鞋底也是奥创传统,“仿生”花纹设计。和其他鞋款不同,取消了外底的“内凹空间”,我猜是为了提高中底的支撑力而做出的新设计。 外底纹路很复杂,能提高各个方向上的抓地力、 鞋垫用了欧索莱材质,能提供很好的初段脚感和强悍的排汗能力。 鞋垫下面很有意思,和以往下面的中底布或者缓震材料不同,paradigm6的“中底布”是网眼装的,下面还有很充分的填充物和走线。这样的设计不多见,其中的门道,我一下子还不是非常清楚。还有就是能看见鞋面非常轻薄,透光能力很强、 测试: 我穿的是US7(40码)的鞋子,重量262克,作为一双旗舰级的支撑跑鞋来说,是很好的重量了。 同码的普通跑鞋重量也大部分在270克左右。 中底材料硬度在40度左右,前后掌是相同的中底材料。 黑色部分外底57度,绿色部分硬度63度,从硬度上来看,耐磨性不会有什么问题。 鞋子的支撑性非常好,鞋子的自然弯折点在我们脚的跖骨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上脚: 鞋码很正,鞋内长和宽度与Torin5类似(相对Rivera要长半码),我穿起来正好,很舒服。在拉紧鞋带后,能感觉到足弓内侧鞋面和中底都有额外的支撑,但不至于“顶脚心”。 上脚的第一感觉是软,触地非常有弹性。中底的缓冲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并且有相当的回馈力,软弹的感觉很舒服。 重点来了,我发现鞋子内侧中底在受到压力的时候,溃缩表现和外侧完全不同。被压缩量要小得多,肉眼可见的支撑能力。 急刹车的时候,抓地力不错,鞋子整体很稳,支撑很不错。 paradigm6的EGO max中底,做到了“软弹”的脚感和合适的“支撑”并重,脚掌在落地的时候有一定的缓冲和反馈弹力,但又非常的稳,中底不会“厚”、“软”到落地地的时候会“颤动”,不需要用脚踝力量去稳定,对我这样的疏于练习的菜鸟跑者来说,保护和缓冲回馈都很到位。在偶尔跑跑快的时候,脚底板既能感觉到不拖沓的弹力加速效果,我的“肉腿”也能轻松驾驭,是一双很好穿的鞋子。 因为这几天气温只有10度上下,对于鞋子的极限透气性能只能说“无法探究”了。在我穿鞋子运动的时候,能感觉到脚背冷飕飕的,以至于之后我都穿户外羊毛袜了…… 总结: paradigm6相对于paradigm 4.5的进步,我个人感觉是非常明显的。不但鞋子的支撑能力得到了加强,在保证缓震能力的同时,加强了中底的反馈能力,没有paradigm 4.5那种略微的拖沓感,变得更加轻便。感觉鞋子的支撑、缓震能力和轻便灵活,做到了和谐统一,这种脚感,我个人很喜欢。 最后,跑不动了,还是凹几个造型吧…… ALTRA新款2022年奥创paradigm6跑步鞋男女厚底跑鞋长跑缓震透气运动鞋跑步鞋 男款:白色/绿色 43 京东:¥1599.00 去看看 <更多>

sunjun5 晒物 2022-01-25 09:43

咕咚42K造风者(飍)全掌碳板竞速跑鞋,经试穿评测,先说说外观鞋身及细节,鲜橙色(个人喜欢叫鲜橙色),寓意着平安,激情,活力四射,速度的诠释!也可以说是经典橙白配色,偏中性的造型,与众不同的尖凸后跟可以在跑马时减少风阻。全掌碳板为铲形结构,重量轻,强度高,结合U型马蹄模压泡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与脚型更为贴合。 按照咕咚跑鞋的设计惯例,鞋盒与鞋身都有咕咚的“无穷大∞”标志,但鞋身上的LOGO不是那么突兀,基本与TPU网纱融为一体,反而是后跟处额造风者“飍xiu”字样更显眼。 从这个角度看,鞋身前掌明显上翘,流线动感飘逸,中底PEBAX超临界发泡材料的加持,看上去就很轻盈。其大底采用了高耐磨的高强度聚氨酯材料,有加宽的前掌鞋底,更适合习惯前掌着地跑法的高阶选手。宽底也可以提升鞋后跟包裹感以及摩擦力,奔跑时稳定性更强,降低脚踝扭伤风险。 试穿尚不能一脚蹬,穿脱时还是要调整一下鞋带,以期达到最佳的包裹感和稳定度。初体验感觉透气性非常好,相比普通跑鞋,能感到鞋底更厚实,但脚感很是轻盈,回弹也比较优异,这要归功于PEBAX中底,以及同样采用PEBAX材料做成的多孔鞋垫。 鞋底中央有镂空设计,刚好有一小块碳纤片露出来,上有Carbon Fiber(碳纤片)的字样,它可以增强跑鞋的稳定性和抗形变能力。 这双鞋比较经典的还是使用了MD底,是国际上跑鞋、网球鞋、篮球鞋中底的主要用料,当然也有品牌用于休闲鞋大底。 MD底也叫PHYLON底,是把材料注入模具后,通过两次高温加热后烧制成型的鞋中底,就被称为二次发泡中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YLON中底。一种具有质轻、弹性及抗震性能好等特点的做鞋底的材料。 MD底的几项优点,重量轻,弹性效果好,防震效果好。让这双鞋在运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轻巧,舒服,这两点,不正是热爱运动的朋友们所追求的么! 试穿感受:自从收到鞋子后,已经试穿将近100公里左右,整体感觉非常棒,轻盈,鞋底的缓冲力足够的支撑, 全掌碳板的推动力,使得提速轻松,脚感舒适感极佳,对于 pb 跑者来说,这双鞋是最佳的选择! 穿着咕咚42K逐风者(飍)全掌碳板竞速跑鞋测试了一个全马3小时36分,一个半马1小时41分,感觉鞋子整体包裹性很不错,瞬间提速的时候,抓地很牢,稳定性也非常棒,抬脚轻盈,落地无声。两个马拉松下来,观察了下鞋底基本上没有磨损的地方,这双跑鞋真心不错。 咕咚42K全掌碳板跑鞋超强保护,平衡重量兼具稳定性与耐磨性突破,不止于马拉松竞速,兼顾进阶训练,让更多跑友跑得更快更远,奔跑不设限,潜力无极限,两大核心科技,助力 PB,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每一步都是你想要的力度,PEBAX中底材料超临界科技材料全新物理发泡工艺,回弹力、减震性和能量回馈均优于传统的优学发泡材料! 个人觉得作为咕咚首款专业竞速碳板跑鞋,咕咚42K·造风者RUN采用了与耐克Zoom碳板系列相同的PEBAX中底超临界科技材料,可谓集软、轻、弹、透为一体,单鞋仅重210克,性能优秀。不同于国内其他运动品牌的是,我觉得咕咚拥有强大的智能运动设备后盾(比如咕咚跑步精灵、运动手表等等),以及由遍布全国的个人与团体组成的“运动生态”。跑友圈、智慧加成,以及42K·造风者RUN首发999的价位,让我们这群望Nike兴叹的跑友跃跃欲试。这篇小文,我就和大家说说咕咚42K·造风者RUN的初体验。 实话说,我也不是第一次体验咕咚跑鞋了。代步遛弯的5K,短途跑的10K,综合训练用的21K我都买过,最大的促动力还是质量皮实、价位亲民,从初跑到专业跑,全程陪伴不成问题。这款造风者RUN的级别是42K,对应着全马的42公里,更适合渴望冲击半马/全马的朋友,而全掌碳板+PEBOX的加持,满足了业余选手触碰高配的愿望。 codoon咕咚42K造风者全掌碳板智能跑步鞋专业马拉松竞速男女跑鞋 天猫:¥1109 去看看 <更多>

胖刘老师智玩汇 晒物 2021-12-20 14:22

很多长跑前辈都说半马相对容易,但是对于长期久坐办公室的人来说,跑半马也是一次挑战。半马21公里的赛程除了考验体力耐力,还需要一些合适的装备,比如一套舒适的运动服,最好是速干性的,比较光滑,不会因为出汗变得黏黏的,另外最关键的就是鞋子,这次我选择21K驭风缓震跑步鞋。 咕咚跑步鞋有个很有意思的是喜欢用里程来给鞋子命名,适合入门级的5k,适合城市慢跑的10k,适合跑半马的21k...当然不是绝对的区分开来,像21k这款缓震跑步鞋,基本就是从入门初级跑友到半马训练都可以适用。 配色上我选择了比较清新的白红配色,比较不耐脏但奈何颜值高呀,外观是很主观的东西,不过21K驭风跑鞋的配色和造型都很有辨识度。 重量也是挑选跑鞋的一个重要指标,咕咚21K驭风跑鞋单只整体大约220g,不算轻巧,但是太轻的跑鞋在支撑性和缓冲性能方面会有牺牲,所以这个重量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不沉脚,长时间穿着跑步也不会产生负重感。 看鞋底材质才能体现一款跑鞋的专业性,咕咚21K驭风跑的中底采用弹性材质+GEL缓震胶的结构,软硬适中,保证了日常跑步的缓震还提供不 错的支撑性能。大底采用了橡胶材质,除了不易摩蚀还提供了很好的防滑性。 在大底中间和鞋后跟还加入了TUP材质的抗扭贴片,强化了防护,也可以使得鞋型更加挺立。 这款跑鞋的鞋面采用了双层贾卡,面料非常透气轻薄,包裹性十分明显,跑起来也十分贴合,在广州30多度的天气下咕咚21K驭风跑鞋也没有闷脚的感觉。 可能因为要减轻重量,鞋头并没有采用后跟一样的TPU贴片,防水性能一般,但是这种高密编制的鞋头跟面料之间的连贯性会更好,保证了鞋头硬度一体观感十分不错。 跟鞋面的轻薄不同的是鞋舌和后跟的填充十分饱满厚实,提升了运动的安全性,在跑步的时候可以兼顾到轻盈和防护。 跑步测试 既然作为一款中长跑跑鞋,小蒙当然要来一段长距离跑步实际体验一下。趁着这几天天气不错,我就在环珠江边测试一下。顺带一提,这款咕咚21K驭风跑鞋有选配的智能芯片可以购买,也可以选择咕咚跑步精灵,实时检测跑步姿势,提供更精准的跑步建议。 在10公里的跑步过程中,咕咚21K驭风跑鞋给我的感觉是回弹性非常的不错,不是那种经常吹嘘的"踩shi感" 实际上对于中长跑来说支撑性和缓冲性更加重要,保证了一路上脚底反馈的路感自然舒适。 橡胶底面的抓地性能不错,跑起来的时候,不管是在水泥路面、橡胶跑道还是砂石路都十分平稳。虽然小蒙的脚比较偏瘦但是也能有不错的包裹感,鞋子跑步过程中十分跟脚。因为全程大部分是市政道路,所以对膝盖震动不可忽视,跑鞋的缓震结构可以抵消大部分的冲击,使得长跑起来更加安心。 体验总结 热爱跑步的朋友一定比较在意跑鞋的挑选,怎样的跑步鞋适合自己还要结合自己的体重、路程、配速等因素。不过咕咚21K驭风跑鞋属于普适性运动跑鞋,不错的缓震性能和包裹感,给我一种很舒适的跑步体验,不闷脚、高回弹,在长时间的跑步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咕咚21K驭风跑鞋还有不错的防护型设计,让各位跑友可以放心体验跑步的乐趣。 咕咚21k驭风跑鞋,不仅适合日常训练,还具备中长距离跑鞋必须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应对更多的跑步场景,三百左右的定价在专业跑鞋圈里面也是个性价比的选择,而且还可搭配智能芯片,让跑步更数据加直观,加上不错的外观设计,不管是日常穿着还是进阶跑步,我选它来陪我一起享受奔跑的畅快。 codoon咕咚21K驭风竞速跑步鞋轻便缓震男女专业马拉松长跑运动鞋 天猫:¥359 去看看 <更多>

摄影师陈蒙德 晒物 2021-11-19 16:22

1.前言 关于索康尼,相信对跑步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我曾经就穿着Triumph iSO 5去跑了2019年柏林马拉松: ▲在42.195km的距离里,Triumph iSO 5优秀的缓震性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裹性也很好,穿着也舒适,以至于当时已经逐步渣化的我,在跑完全程后,还可以比较轻松地再走个5公里回住所(主要不怎么认识德语,导航半天没到乘车点,想着坐车也挺贵,就安步当车走回去得了)。 好像开始扯闲篇了?其实倒也没有,这次的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胜利18 跑步训练鞋(下文简称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同属Triumph(胜利)系列,属于索康尼跑鞋矩阵中的顶级缓震系,刚好我也有前文提到的Triumph iSO 5,所以在行文中会对二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希望对小伙伴们选鞋有所参考。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文。 2.开箱与外观 ▲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外箱纸盒风格比较简约,配色组合为黑+橙,元素的话,主要是索康尼的品名、slogan和标志。值得注意的是,索康尼的标志可不是个豌豆荚哦,而是发源地“索康尼河”,三个圆点代表河中的卵石。 ▲在外箱已经比较结实的情况下,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还采用了内箱包装。在我穿过的若干双运动鞋品中,索康尼的防护是做得最好的。 ▲配色上,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拥有橙色、碳灰、灰红、深兰银和黑5种。从配色上看,相比Triumph iSO 5,Triumph 18的配色组合会更朴素一些。 ▼来开箱看看我们的主角吧! ▲我手上的这双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是黑色款的,这可能是整体朴素风格中最朴素的一款了,甚至于不仔细看,都看不到鞋面侧身的巨幅logo。不过我这双Triumph 18的黑色属于亮黑色,其实低调中也是有闷骚气质在的。 3.Triumph iSO 5 & Triumph 18细节对比 ▼来对比看看两双跑鞋的鞋身各部细节,先是鞋头: ▲和Triumph iSO 5一样,Triumph 18采用的也是水晶底,延伸段作为鞋头。一如既往的,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的鞋头非常精致,以至于顶端还有个小的logo,十分袖珍可爱。之前的Triumph iSO 5鞋头,则有Saucony的字样。我觉得这点跟索康尼“运动鞋中的劳斯莱斯”定位是相符的,精致的细节铸就了更优秀的做工和品质。 ▲在前掌鞋面设计上,Triumph iSO 5和Triumph 18其实都没有做防水贴膜,只是脚趾处做了更致密的编织,抗冲撞性会更好。但在网眼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出Triumph 18的网眼要更细密(鞋面采用3D打印),并且有白色斜线加强鞋面稳定,所以Triumph 18的鞋面稳定性是要更好的,而且抗钩刺能力会更好。 ▲系带区,Triumph iSO 5采用的ISOFIT动态贴合系统,包裹性会更好,但与此同时,会牺牲部分鞋身稳定;而Triumph 18在采用普通的成型鞋面同时,在鞋舌上尚有一条白条纫线加强,其实在不明显增加鞋重的情况下,表达了对鞋身稳定性的更多关注。 ▲而在鞋带的采用上,Triumph iSO 5采用的是常见的、韧性很强的扁鞋带,Triumph 18的鞋带弹性和柔软度极好,有点毛绒绒的感觉,在跑动中时,会减少对脚面的压迫。 ▲索康尼作为“长跑者的头等舱”,在舒适性方面做了很多设定,比如厚实的鞋舌。不管是Triumph iSO 5,还是Triumph 18,鞋舌的弹性、材质的触感都很不错,在长距离实测后,脚背不会觉得不适。 ▲在鞋面设计上,Triumph 18延续了侧身大logo的风格,不过也像前文提到的,同色的设计使得logo并不明显。区别于Triumph iSO 5的全网面结构,Triumph 18有一块浮点区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强支撑的作用。在鞋跟处的“Triumph”字样,iSO 5和18一个是贴片,一个是镂空,后者还是蛮有质感的,也更耐用。 ▲Triumph iSO 5和Triumph 18的中底结构已然不同,前者采用EVERUN中底,能获得83%的能量反馈,缓震和耐用度时长可达普通EVA的3倍;后者采用新升级的PWRRUN+中底,缓震和耐用度一样出色,温敏性还能降低至1/3,此外,柔韧度提升2倍,材质重量减轻28%的基础上,却能吸收多5%的能量冲击。 ▲楦型上,Triumph 18鞋楦比Triumph iSO 5要紧凑,特别是前掌,感觉会比较明显。在同等43码的情况下,穿着Triumph iSO 5我会觉得前掌有点失稳,但Triumph 18的鞋楦会更合适一些(我其实算宽脚了)。在尺码上,我平时穿42码,跑马时穿43码,这双Triumph 18也是43码,在跑步实测中,感觉不会晃悠也不挤脚,我觉得小伙伴们根据自己脚宽选择平时鞋码大1码会比较好。 ▲不过Triumph iSO 5和Triumph 18倒是采用的同款鞋垫,均为搭载索康尼自家FORMFIT技术的鞋垫。FORMFIT动态适应系统分为回弹、缓震和支撑三层结构,契合脚型,灵巧弯曲,对跑鞋的表现有个很好的加成。此外,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Triumph 18的鞋垫要比Triumph iSO 5窄不少,可见Triumph 18的楦型要紧凑很多,会更跟脚。 ▲Triumph iSO 5采用的TRI-FLEX大底,防滑抓地效果不错。厚度比Triumph 18大,硬度在手感上也比Triumph 18要硬。不过在大底结构设计上,二者有所区别:Triumph iSO 5采用的全掌大底,而Triumph 18采用的分区大底,在跑步中,可以有更快的反馈,不过对跑者本身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实测 4.1 称重 ▲同为43码鞋,Triumph iSO 5单只鞋重为330.5g,Triumph 18单只鞋重为316.5g,轻了14g。研究表明,单脚鞋重降低100克可以帮助跑者在五公里成绩上提升1%,即便看不起不明显,但脚感更轻盈还是实实在在的。 4.2 上脚 ▲虽然很多人在跑步时会选择亮骚的颜色,但低调配色跑鞋的好处在于通用性会更好。除了跑步,平时的穿着也是比较搭的。 4.3 缓震效果 为了测试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的缓震效果,我分别做了原地踩踏、跳跃和跑步姿势踏步的测试,我们来看看: ▲虽然跑步也分前掌、全掌或后掌着地,但其实着地比例最高的还是后掌。所以一般在跑鞋设定之初,就会将后掌的缓震做得比前掌更出色。从上图也可以看出,在对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前、后掌做压掌测试时,后掌会有比较明显的形变,而前掌形变则相对小很多。 ▲跳跃落地的即时冲击力很大(可以看到我的肌肉颤动),无论是前掌着地还是后掌着地,都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中底形变,可见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的缓震是很及时的。值得关注的是,跳跃中出现的前掌形变,我在我之前的跑鞋测评中较少发现,我觉得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的前掌缓震性能还是诚意的(实测中得到验证)。 ▲在采用跑步姿势踏步时,不仅能看出缓震单元的挤压形变储能释能,相信小伙伴们对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前后掌8mm的落差感觉也比较明显。在前掌落地后,落差很顺滑地将受力往鞋后跟引导,从而很快过渡成全掌或后掌着地,缓解小腿和踝关节压力。 4.4 跑步实测 ▲我的跑步实测中,涉及到水泥路、碎石路、土路、涉水路、坡路、山路等多种路面类型。以其中覆盖以上路面的一次15公里跑为例: ▲当天温度在27-29℃之间,路况复杂,穿越连续坡路山岭2座,最终单公里配速在7分12秒左右。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配速较慢时可能的情况包括:回微信、拍照、躲避有狗的村庄、躲闪马路上的摩托和汽车以及上坡(我太难了有没有?)。我对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的体验如下: (1)上脚轻灵,虽然也有316.5g,但感觉特别轻,没有累赘感; (2)回弹反馈明显,能感觉到中底的压缩和回弹; (3)虽然上脚感觉比较轻,但不会像有的竞速鞋一样震得前脚板生疼,老实说,胜利18前掌的优秀表现是我穿过的同类重量跑鞋中最好的,很惊艳; (4)对提速加成明显。我本来已经渣化,在室外温度尚高,又是过山路,途中还拍拍照玩耍的情况下,最终配速仍能保持在7分12秒左右,人也不觉得累,我觉得胜利18贡献很大。 5.总结 在穿着这双索康尼Saucony Triumph胜利18跑步训练鞋进行几次跑步后,我对这双鞋的印象很不错,体验下来觉得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在鞋重和保护间做了个不错的平衡。即,它的重量不会特别重,所以上脚开跑会比较舒服,但与此同时,它又不会说大量牺牲缓震、支撑性能来换取速度,连很多跑鞋做得并不好的前掌缓震,索康尼Saucony Triumph 18都做得很不错,我个人是觉得有点惊艳了,跑完带长坡15公里山路后膝部、踝部、脚底、小腿肌肉都没有明显疲劳,作为日常的训练鞋,可以说是很合适了。 *Saucony索康尼21新款TRIUMPH胜利18正品男子缓震慢跑鞋跑步鞋 天猫:¥1169 去看看 <更多>

高柳乱蝉 晒物 2021-11-02 17:08

1.前言 跑步的人,应该对咕咚并不陌生。从跑步路径、配速等运动参数的监测,到全系列跑步/健身器材的研发,一路走来,咕咚为跑步这项运动,注入了一些有意思的元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智能化。智能跑鞋、智能手表、智能跳绳、颈挂耳机...都是如此,就智能性这点,我觉得目前市面上,没有比咕咚功能性、易用性更好的。 当然,像跑鞋这样的装备,除了智能性,其本身的材料缓震、支撑、耐磨性,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咕咚算是后起之秀,但几年下来,也是一直在进步。 本文为大家带来咕咚新品21K驭风智能跑鞋的体验分享,希望给关注国产跑鞋的朋友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2.外观与细节 ▲咕咚21K驭风鞋盒上有一个特别大的“∞”,以及咕咚的slogan:Get Everybody Moving,也是一种对全民运动的良好期盼了。 ▲咕咚21K驭风共曜石黑、珍珠白两种配色,我选择的珍珠白。不得不说,珍珠白配色有点复古的感觉,想我们小时候,鞋子的白/橙配色组合还是很多的。咕咚21K驭风的鞋侧面有个橙色的“∞”咕咚标志,辨识度很高。 ▲从鞋头看过去,能看出驭风的鞋楦还是比较宽的,比较适合亚洲人的脚型。 ▲鞋背则采用了TPU硬撑,支撑性好得很。 ▼具体来看: ▲咕咚21K驭风的鞋头没有采用之前款式中的TPU贴片,而是采用致密编织的方式来增加鞋头强度。所以如果在雨天或有水洼的路段,鞋头防水会损失,当然,因为编织致密,所以也能起到轻度防水,况且舍去了贴片,也就减轻了一些重量。 ▲前掌属于易出汗区域,所以前掌面的编织方式也改为轻质双层贾卡透气编织,保证良好的透气,也能维持一定的鞋面强度,提升穿着耐久性。 ▲系带区,咕咚21K驭风在穿孔处做了贴片加强,但只是小贴片,所以对鞋身增重不大,却能耐受更长时间的鞋带&鞋带孔摩擦。鞋带采用的路跑鞋常见的扁带,摩擦性能不错,实际穿着过程中,鞋带不容易松。 ▲咕咚21K驭风的鞋舌同样是采用的路跑鞋的厚鞋舌,这样的鞋舌对脚背的包裹效果更好,也因其泡棉填充,舒适度也会更高。值得注意的是,鞋舌上开了密集小孔,以此来提升厚鞋舌的透气性,同样为穿着舒适度服务。 ▲鞋背内侧同样填充了诚意厚度的泡棉,实际穿着感受确实比较不错。 ▲咕咚21K驭风的鞋背采用了硬塑鞋撑,支撑性真的非常可靠了。而且这块硬撑还做了斜纹处理,在跑动中,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对足部运动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不过,这种材料肉眼可见的对鞋身增重比较多。当然,对于入门跑者而言,缓震、支撑其实是比轻弹更必要的素质,只是很多时候都被漠视了罢了。硬撑两侧留有两个反光小窗,可以有效提升夜跑的安全性。 ▼接下来来看鞋身侧面: ▲咕咚21K驭风带logo的一面,前文已经展示了,元素还是比较丰富的。无logo的内侧,完全的留白看起来略有单调,不过能明显看出鞋面的某些区域做了打薄,透气性会更好。 ▲可以注意到,咕咚21K驭风的上中底、下中底觉有反向纹路,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蓄能作用。大底齿纹也是类似的道理。 ▲作为一双经济型跑鞋,咕咚21K驭风用料颇具诚意,除了使用了Duo-HEE弹性中底,还在后掌添置了一块GEL缓震胶,因此,它在缓震、回弹和轻量间,也做到了不错的平衡。 ▲说到缓震,就有必要提一下作为“另一层中底”的鞋垫了。咕咚21K驭风的这双鞋垫的弹性很好,在踩踏时的舒适性和延展性也挺不错的,背面的黑色粒子为银离子,可以用于抑制细菌滋生,减少运动时的臭味产生。 ▲咕咚21K驭风同样支持搭载咕咚的智能芯片,芯片仓位位于左边鞋。不过跑鞋并不官配智能芯片,而是需要另外选购,不过倒也不贵,只要49块钱。也许小伙伴们会觉得不官配增添了麻烦,其实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反倒不再绑架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毕竟如果官配,芯片成本肯定要加进最终的售价中的嘛~ ▲最后来看咕咚21K驭风的大底。大底元素主要包括白色AHAR高耐磨橡胶、贯穿鞋底竖向的重力引导线(利于控制重心,稳定步态)。当然,作为一款长距离跑鞋,前掌、后掌衔接处的TPU抗扭转贴片比较显眼,这个单元的功能是在足部产生内外翻而有崴脚风险时,保证鞋身不会跟随鞋身翻转。 3.功能实测 3.1 称重 ▲咕咚21K驭风主打全系列跑者、全地形适应,这也意味着其支撑、缓震、透气、回弹、鞋重等特性,都趋于适中。事实也确实如此,我的鞋码是43码,鞋重313g,属于慢跑鞋范畴。 3.2 上脚 ▲是不是还蛮好看?像我前文提到的,白+橙,确实很有复古的感觉。当然,这个配色其实颇难驾驭,保养难度还是有的。 3.3 缓震测试 ▲从整鞋来看,鞋面网布编织比较松软,包裹性很不错,中底缓震适中,鞋背TPU硬撑和大底抗扭贴片,则非常坚硬,完全按不动,因此可以提供可靠支撑。 ▲在对驭风前掌进行踩压和跳跃测试时,发现前中底并没有明显的形变,倒是上翘式鞋头在着地时的过渡衔接比较流畅。 ▲大部分的慢跑者会采用后掌着地的跑姿,因此,在后掌设置可靠缓震是很有必要的。像我已经属于大体重了(75kg+),能将缓震成功激发,但不会踩尽,可见咕咚21K驭风可以为体重轻的跑友提供基础缓震,也能为大体重跑友提供持久缓震,确实属于一双适用性比较广泛的跑鞋。 3.4 跑步实测 ▲以我跑的一次15公里为例,整个路段包含水泥路、砂石路、柏油路、泥土路、泥路、草地、涉水路、上坡路、下坡路等综合路况,感受如下: (1)硬质路面上跑进,足底和膝盖的直接冲击不多,缓震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2)砂石路这样的不平整道路上,大底的抗扭转贴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几次踩上石块时,都没有完全失位,鞋身表现比较稳定; (3)泥路和草地这样缓震性能好的路段,驭风的整鞋稳定性还可以,没有松垮感; (4)涉水路和长了青苔的湿滑路段上不减速通过,没有出现打滑现象; (5)上坡路段不会觉得沉重,配速损失较小,下坡路止滑效果蛮不错,可以做到不超速,也能维持较稳定的配速。 综合体验蛮不错的,虽然缓震算不上顶尖,但用于日常半马内的训练,我觉得够用了。 4.总结 国产跑鞋里,各品牌的竞速鞋很早就有上佳发挥,但慢跑鞋的发展,却明显偏慢。当然,如果作为竞技体育,更快的追求自然无碍,但就大众需求而言,其实对慢跑鞋才是更刚性的需求。长期以来,或在于品牌宣传,或在于跑者自身的误读,总觉得搭配一双特别轻,跑得特别快的跑鞋才是一种追求,但在这种想法的指引下,很多初跑者没跑多久就出现了伤病,有的甚至遗憾告别跑步。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跑得远,跑得久才是我的跑步初衷,我也很愿意着眼跑鞋的缓震、稳定,来让自己跑得更久,在我看来,咕咚21K驭风就是一双蛮不错的慢跑鞋,在帮助更多人投身跑步运动这件事上,咕咚做得不错,点个赞。 codoon咕咚21K驭风竞速跑步鞋轻便缓震男女专业马拉松长跑运动鞋 天猫:¥359 去看看 <更多>

高柳乱蝉 晒物 2021-10-27 09:53

今年对于国产跑鞋品牌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上半年的一些事情,国产运动品牌的销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够让更多的国人接受民族品牌,最终还是需要有过硬的产品,尤其是跑鞋。平时上班穿鞋不舒服一天都难受,运动的时候穿不舒服更严重,甚至会导致受伤。经过过去半年的,绝大多数购买国产跑鞋的朋友都感受到了国产运动品牌早已今非昔比。各大马拉松赛事上也频繁出现健儿们穿着国产跑鞋率先撞线的精彩时刻。 不过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初级跑者来说,那些带铲形碳板的顶级跑鞋并不适合我们,或者不少朋友只是日常穿跑鞋上班、逛街,并没有很强的运动需求。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哪些国产跑鞋又舒服性价比又高呢? 本文将根据不同的用途给出推荐。 一,日常通勤出街 很多朋友平时并没有跑步的习惯,但是还是喜欢穿一双偏休闲的跑鞋,这种需求下要求鞋子一定要舒服,如果不是长时间站立或者大量走路的话,那么鞋子软一些就更好了,另外,颜值最好也能高一些,以及好搭衣服。 1,匹克态极 态极科技YYDS,如果作为专业跑鞋,态极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说过于的软以及重量偏大,这使得它非常不适合用于跑步实战。但是作为一个初代态极直接买了3双的态极拥簇,我要说,走路的时候,态极实在是让人上瘾,甚至穿过态极之后再穿任何鞋子都再也感觉不到踩屎感。尤其是态极1.0,尽管我穿它走路的时候都觉得不稳,但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穿上它,因为它类似非牛顿流体的P4U材质态极中底实在是太爽了。 作为匹克的当家科技,匹克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态极并且拓宽产品线。比如使用态极和轻弹科技结合的3.0pro,比如超临界发泡的3.0GT,不过如果你单纯就想体验态极中底奇特的踩屎感,那么更便宜的1.0和2.0已经足够了。 价格推荐:1.0大促凑单可以做到150元以内,2.0在200元以内可以出手。3.0系列的几款双11应该是价格探底的好机会,3.0版300元以内可以关注一波。至于GT,其实可以考虑等一等再出手。 匹克态极3.0缓震跑步鞋情侣款秋冬男女时尚百搭耐磨运动鞋 大白/冰兰(男款) 42 京东:¥499.00 去看看 2,鸿星尔克奇弹 下半年鸿星尔克爆火,作为奇弹1.0的老用户对这个系列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其实从外观设计和鸿星尔克自己的品牌定位来看奇弹系列都不是一个真正为运动而生的跑鞋,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有着舒适中底的休闲鞋。首先1代这个脚底板突出的鞋垫就能让你在实际跑步的时候滑得怀疑人生。 虽然从科技上奇弹科技材料和态极一样也是P4U,不过穿着就是发泡EVA的感觉,只是韧性感觉更好一些。 具体价格方面就不多说了,因为前面一波,奇弹系列现在全网货量都不是太充足,双11有好价的难度比较大。 鸿星尔克运动鞋男鞋奇弹系列lite碳板科技男士跑步鞋 11121203480 苍野灰/橘黄 43 京东:¥399.00 去看看 3,特步致轻 整个今年夏天,我穿的最多鞋恰恰是我最便宜的一双跑鞋——特步致轻4.0。轻盈而有韧性的中底踩起来很舒服,它应该就是普通的发泡EVA,但是配方和调教都不错,加上透气性不错的鞋面十分适合夏天穿着,双11期间可以考虑趁低价给夏天囤货。新款的5.0致轻解决了旧版有可能硌脚面的问题,颜值方面也提升了一些,依然是值得购买的。 致轻虽然舒服,不过中底厚度不足,缓震极限很低,支撑也不足,所以不适合跑步实战,偶尔跑两步没问题,但是我穿它跑了一公里的路完全就是提心吊胆,因为我本身体重偏大,真的是步步踩穿啊。还是安心拿它通勤穿吧。 价格推荐:4.0存货不多,在拼多多上已经低至99元,基本见底,5.0新品上市价格略高,180以内的话可以考虑。 【致轻科技】特步跑步鞋男鞋2021夏季新款运动鞋男轻便减震休闲鞋979219111025 白绿 45 京东:¥259.00 去看看 4,安踏C37 安踏算是抓住了市场,推出了硬度为37的C37系列软跑鞋。我们都知道跑鞋太软的话会卸力,不但跑得不快,而且容易受伤,所以C37是一个穿着比较舒服,但是主要还是适合日常通勤的鞋子,这款鞋子比较厚,适合很多地区秋冬天穿着。至于C37pro在保护和支撑上有一定的提升,以至于它算是可以拿来跑步了,不过说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特点。最新出的2.0现在价格一般,外观我也不大能接受。 价格推荐:150元左右可以下手。 安踏 ANTA 官方旗舰安踏C37➕软跑鞋男鞋秋季跑步鞋轻便软底情侣运动鞋 象牙白/薄蓝色-3 8.5(男42) 京东:¥359.00 去看看 5,李宁吾适5S 从李宁的一系列操作来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李宁是不打算从销量上和安踏拼了,更多的还是想走销量不是很大但是单款利润比较高的路子。吾适5S是李宁今年上半年推出的一款主打都市休闲的跑鞋,颜值不错,而且鞋底很高,颇有增高效果,穿着起来只要不跑步,还是很舒服的。之前被诟病的是价格偏高,不过从今年双11的情况来看,吾适5S的预售到手价已经到了269元。不确定还会不会有更低的价格,毕竟李宁是国产品牌里控价控得最厉害的,但是个人认为这个价格可以入了。当然,也可以考虑再等等,双11还有20天,未来谁说得准呢?这双鞋鞋面其实很薄,买来更多的是给明年春天囤货。 价格推荐:269元 李宁男鞋跑步鞋2021秋冬吾适5S男子反光支撑稳定休闲慢跑鞋ARSR031 京东:¥599.00 去看看 二,通勤+养生跑 6,安踏马赫 安踏马赫是今年4月和202GT一起发售的跑鞋,同期发售的还有一款羚跑,马赫和羚跑定位为跑步训练鞋,上市价格是400多。马赫的中底是最新升级的虫洞+++科技(糖尿病人菊花一紧),弹性十足,也就是因为它有点太弹,稳定支撑性并不是很好。其实这款鞋穿着很舒服,足底还有散热窗,夏天穿是很舒服的,鞋面采用针织材质,整体做工可以算是国产第一梯队,包裹性也很好,脚底是橙色和绿色的鸳鸯配色颜值颇高。我认为这双鞋如果稍微调整一下让脚底的回馈更加稳定可控,那么它会是一双更加出色的跑鞋。不过现在来看,日常通勤和5-10km的养生跑,它都足够可以胜任。 推荐价格:9月最低到350左右,双十一不低于320甚至300绝对不算有诚意,不过这个取决于这款鞋的库存。 【马赫】安踏马拉松跑鞋男2021新款减震回弹专业跑步训练鞋子长跑运动鞋 象牙白/黑/泳池蓝112135562-3 8(男41) 京东:¥499.01 去看看 7,特步动力巢 我一直形容特步的动力巢科技是80%功力的boost,动力巢科技和boost一样都是采用TPU材质发泡而成,不过动力巢的重量控制的比较一般,出的几款透气性也一般,这让它并不适合在夏天穿着,国内很多地区在双11购入倒是正合适。得益于特步在跑鞋领域多年来的耕耘,虽然动力巢并不是一款纯专业向的跑鞋,但是实际穿他跑步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软弹适中形容他不为过。要往专业方面发展的话,重量方面是比较难受的一个点,尤其是43码330多g的鞋子一拿起来明显就感觉到整个鞋子的重量主要都是在鞋底上。 推荐价格:200元以内其实刚刚追平上半年的价格,坐180看150是比较合理的预期。 【商场同款动力巢】特步男鞋秋季运动鞋男跑步鞋耐磨轻便跑鞋980319110671 【动力巢】灰黑 41 京东:¥269.00 去看看 8,中乔风行10 中乔这个品牌咱不吐槽了,不过得益于巭pro中底,今年在跑鞋市场上聚集了非常好的口碑,关键是价格也非常便宜。风行这个系列已经出到第十代,之前都是不温不火,直到这代,它成为搭载巭pro最便宜的一款鞋,所以销量非常不错。如果从设计本身来看,这双鞋的鞋面方面包裹性一般,本身还是一双日常休闲为主的跑鞋,不过优秀中底加成,跑起来回弹非常给力,加上200刚出头的价格,在同价位跑鞋中实战能力就显得很不错了。 推荐价格:今年双11中乔一上来就丢炸,顶级碳板飞影PB直接469元,我有理由相信风行10后续有机会走出比618更低的价格,预售付定凑单目前能到140以内,整个双11的话130甚至更低可以期待一下。 乔丹 男鞋【风行10代】官方旗舰㠬-pro跑步鞋子科技跑鞋减震耐磨运动鞋男 BM23210210 黑色/乔丹白 39 京东:¥319.00 去看看 9,匹克氢弹 匹克的主业毕竟还是篮球鞋,以至于在跑鞋领域并没有一双拿的出手的实战跑鞋,冲击高端的UP30问题不少,其实比较均衡的还是轻弹系列。正代的轻弹1.0、2.0日常跑5-10km都可以,作为大体重的我穿它感觉有点卸力,但是即使发泡发的很过分,但是整体缓震还是够用的。日常出街还行吧,大面积的momo纱其实不太好搭配裤子,而且透气性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说到底还是价格便宜,这个价位上能打得不多,而且氢弹重量控制的又好,穿着又舒服,其他的缺点就感觉可以接受了。 推荐价格:大促凑单做到130元以内是很常规的,不是急需的话可以往更低看下,毕竟是给明天春暖花开囤的鞋。 (闪电发货)匹克 氢弹科技跑鞋 轻弹运动鞋男鞋2020春季情侣款出游踏青运动休闲鞋跑步鞋 大白/天极蓝(现货现发) 43 京东:¥199.00 去看看 10,361°Q弹超 Q弹超是一个系列,也可以说是361°以它的中底科技命名,相对于国产跑鞋一股脑的往软上使劲,Q弹超科技脱胎于Q弹,则属于以弹性为主,属于略微偏硬一点的中底科技。当然随着批次,鞋以及个人感受的不同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整体还是以偏硬弹感受为主。Q弹超系列的鞋款很多,基本都保持一定的支撑和保护,所以新手跑一跑完全没问题,有几款颜值也不错,日常穿也是好选择。 推荐价格:细分分类比较多,主推的飞翼2.0也有好几款,总的来说200出头可以考虑,还要看具体款来定。 361度男鞋三体联名跑步鞋男Q弹超NFO双科技回弹缓震跑鞋运动鞋 572112236-1羽毛白/奇幻紫 40 京东:¥339.00 去看看 三,训练+跑马 11,中乔飞影 前两天飞影有一波漏价,个人认为就是发错券了,毕竟没必要在大促之前偷跑这么一段量。269元的入手价格瞬间就觉得之前的风行不香了。飞影训练版是不带铲形碳板的,所以虽然不能明显的提高配速,但是更加适合普通跑者使用,毕竟你没有个1公里4分半的配速确实是驾驭不了飞影PB。而普通版飞影则是什么基础都可以穿,中底很厚,穿起来比风行软不少,但是跑起来的回弹可以说更加舒服以及有力,不会有卸力感。因为鞋面是momo纱,大部分地区到货后已经跑不了了,明年春天暖起来以后可以接着穿。 推荐价格:不管是不是漏,既然之前出了269的价格,那么就观望一下270元吧。 乔丹 女鞋【飞影PB】官方巭pro马拉松碳板竞速运动鞋女透气减震轻便跑步鞋子 BM22200299 冰川蓝/闪亮绿 38 京东:¥699.00 去看看 12,必迈42K pro 必迈是一个主打网销的专业跑步品牌,其42K系列寓意是可以应付全马即42公里的长跑,外形设计上有点某日系品牌的影子。虽然没有什么中底黑科技,但是四密度中底很可靠,也可以给跑者提供足够的信心。 推荐价格:女款多多有神价,不知道什么途径,男款预售价358,感觉基本就这样了。 必迈(bmai)Mile42K Pro潜能 新品男防滑减震耐磨专业马拉松跑步鞋运动跑鞋国货精品 骑士黑/冰雪白 41 京东:¥499.00 去看看 13,李宁赤兔4 赤兔4属于一款比较均衡的跑鞋,本质是发泡EVA的lightfoam中底,配以不差的支撑,不差的回弹,无论似乎日常通勤、训练还是跑个半马都没有问题。但是要说穿它跑全马,30km后的衰减让它无法完全胜任,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双鞋已经足够用了,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赤兔,那就是稳健。 赤兔已经出了5pro,升级了lightfoam科技,前掌还加入了一小块的䨻来提升反应速度,不过目前看来价格还有点高。 推荐价格:因为李宁官方控价的原因,建议在多多或者某宝买涂码版,基本200元搞定。 李宁跑步鞋女鞋赤兔4代轻质减震女子运动鞋舒适马拉松跑者训练鞋官方旗舰网ARBP046 标准黑-17 37 京东:¥398.01 去看看 14,多威战神1代 多威、海尔斯这些都是国内专注专业跑鞋的品牌,性价比高,实战性能优秀。其中多威战神系列可以算是国产实战跑鞋中经典中的经典,它不一定可以提升你的成绩,但是它一定是你值得信赖的伙伴,给你合适的推动和合理的保护,长距离穿着也不会不舒服,伴你健康的完成训练或者比赛。战神一代的口碑比2.0更好,倒不是说战神2.0不优秀,只是一代适合更多的人。 推荐价格:多威这种鞋大促力度可能并不会特别大,目前常规好价290左右,二代基本也是这个价格。 【预售】多威(Do-win)马拉松竞速跑鞋秋季透气战神一代DSP版男女款减震跑步运动鞋MR9669 黑/红 43 京东:¥559.00 去看看 15,361°spireS/R 此图为国际线spire2代 361°最终还是砍掉了叫好不叫座的国际线,疫情是个好托辞,不过其实国际线之前已经停更有一段时间了,不过把国际线里口碑最好的spire系列拿回来再发挥一些预热 还是可以的。所以分别以国际线3、4代的中底结构为基础开发了spireS,以1,2代中底为基础推出了spireR,同时稍稍改进了国际线早期版本对宽脚非常不友好的问题。其中spire S很奇怪,从来没有一双跑鞋大家对它鞋底是软还是硬的评价这么两级分化,一种可能是因为体重不同,另一种可能就是批次差异了,这给选购其实带来很多困难。而spireR的鞋底目前主要的反馈还是系列一贯的硬弹。这两款鞋日常训练或者跑个半马都是可以应付的。中底部分除了常规EVA,原本国际线的那款缓震材料换成了Q弹超材料。缺点主要是夏天不透气(这个季节正好),以及鞋面非常容易脏且不好清理。 推荐价格:spire S付定金做到319,我觉得300以内可以期待,现在这个系列算回归合理价格了。R会稍稍贵一点,个人更喜欢R的外观,尤其中底看起来更有力量感。 国际线|361-SpireS四代经典升级款男鞋运动鞋2021新款减震马拉松Q弹超SpireS跑鞋男 361度白/玫瑰紫色【spire-R】 42 京东:¥499.00 去看看 尾巴: 受疫情影响,阿迪耐克等国际品牌在东南亚的工厂普遍产能不足。今年双11这些国际品牌的备货可能并不会很充足,所以尤其是一些新款鞋,折扣力度不会太大。 而今年国产品牌正相反,618期间普遍力度一般,主要是四五月份意外消耗了品牌的大量库存,所以6月的库存并不充裕。今年的双11,多数的国产品牌准备非常充分,备货充足,趁进口品牌因为环境和货源带来的双重压力,抢占国内市场的目标非常明确,所以有运动类服饰添置计划的朋友今年双11一定要重点关注国产品牌。 <更多>

与秋作伴 经验 2021-10-21 18:29

秋高气爽,真的是非常适合跑步的天气,毕竟夏天太热,冬天太冷,秋天空气好,温度适宜,是最适合外出跑步的日子。各位在夏天用各种冰凉饮料和甜食攒起来的肉是不是无处收纳,快快出去跑步吧,也许不是人人都需要减肥,但是适当的跑步运动锻炼一下心肺功能,对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日常的健康跑,虽然偶尔PB一下很开心,但是实际上对于配速没有太过分的执著,从锻炼的角度来说,能够坚持下去,在锻炼中不受伤,同时尽量能够在锻炼中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其实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所以在很多跑步鞋的推荐中(比如我之前的一些文章,哈哈)推荐的各种适合超越自己,跑出好成绩的三明治结构碳板跑鞋其实并不适合入门跑者的日常锻炼穿着,它们虽然可以一时的增加我们的配速,但是长期来讲对于腿部、脚腕力量不够的跑者来说,反而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那么哪些跑鞋是适合入门跑者日常锻炼穿着的呢,五个国际品牌,六个国产品牌,作者会对品牌做简单的逐一分析并推荐16款鞋给大家。市面上优秀的跑鞋品牌不止这11个,适合入门跑者的跑鞋也绝对不止这几双,本文要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文中会穿插一些相应品牌我自己的跑鞋,不过一部分并不是推荐的款,请注意。 一,Brooks 经典的鬼12,真的很舒服 两个和BCI无关的牌子放在前面。brooks退出中国市场之后想买的话就基本只能海淘了,之前考拉倒是进过一批,不过估计是卖得不太好,上面只剩下几双陈年的女款断码鞋在卖。好在现在中亚上以及别样海外购上买brooks都十分方便,除了运输流程长一点,售后麻烦一点,其他可以都和日常京东淘宝购物差不多。 brooks的产品线虽然也挺丰富的,不过口碑最好的还是缓震系的甘油和ghost(GTS也可以考虑),前者为顶级,后者为次顶级。中底材料上分,甘油全掌DNA LOFT,Ghost12上这款缓震材料则只应用在后跟,13和14则扩展到前掌外侧。其实了解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体重不是太大,甘油的性能足够用,价格也比较亲民,12和13现在基本上亚马逊时长400多,14贵一些,可以等一等。不同鞋码不同价,不同配色不同价,所以也没啥必要一定要追求最低价,颜值也是生产力。当然如果体重大一些追求更好的缓震,就建议买甘油了。作为参考,87kg的我穿ghost表示绝对够用,而且美津浓、亚瑟士、索康尼、brooks四家的次顶级缓震我都穿过,个人认为ghost是最舒服的。 哦对了,ghost 12这一代的评价好于13,而14刚上市,现在的声音来看似乎也没有超越12代。12剩余不多,有需要的话赶紧体验吧。 推荐鞋款:鬼魂系列、甘油系列 二,索康尼 我的索康尼rider,不如另一双Liberty,不过那双不在家 索康尼重回国内,由特步代理,这回看起来是站稳脚跟了,以前甩货的时候各种神价格也没有了。虽然整体价格涨了,不过索康尼这个品牌整体来说要技术有技术,要舒适有舒适,要颜值有颜值,所以真是没什么可诟病的。尤其中底科技上的选择其实很丰富,PWRRUN系列就包括普通版、+、PB三种材质,分别针对不同级别的跑鞋使用。对于我们这些入门的跑者来说,价格相对合理的次顶级跑鞋普遍搭载的事PWRRUN,硬度适中缓震出色。更低端的则是EVA发泡的VERSAFOAM。 之前索康尼大甩卖的时候我给自己和家人买了3双索康尼,其中自己的这双是顶级支撑系的Liberty ISO,中文名为解放,这款鞋的最新款为ISO2代,比较有意思的是依然使用了旧款的everun中底。虽然是这样,但其实这款中底技术非常不错,尤其是解放上的这款调教是属于平时很硬,越快越弹得。而且虽然是一款顶级跑鞋,但是Liberty做到了比较不错的轻量化和非常好的透气性,不像常规四大的顶级经常弄一大堆厚厚的泡棉来增加保护性。所以尽管我的配速没法完美驾驭 Liberty,但它依然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款鞋。后来入了ride iso2,次顶级缓震,不太喜欢感觉很一般。而且穿它一跑一段就会感觉脚心很难受,要抽筋的感觉。 所以,索康尼品牌,我推荐的跑鞋是菁华,最新款是12代,11代也在卖,价格可能会更好一些。作为一款轻量化的跑鞋,很适合体重不太大的朋友夏天穿着。虽然是轻量跑鞋,但是PWRRUN中底带来的缓震依然是非常出色且均衡,尤其是如果你跑的是塑胶路,那么它会更加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经过无数人的验证,菁华的跑步实战效果很好,穿着和跑步回馈都很舒服。 推荐鞋款:菁华 Saucony索康尼2021新Kinvara菁华12男子轻量缓震跑步鞋减震竞速鞋运动鞋男S20619 萤光绿-65 40.5 京东:¥899.00 去看看 三,亚瑟士 好几年没买亚瑟士了,费了好大劲翻出一双nimbus,这双的鞋前掌只有边缘有橡胶,设计上极大的败笔 前几年的亚瑟士在国内市场从默默无闻到一定范围内的爆火,最近又逐渐趋于平淡。原因就是亚瑟士在设计、保护和穿着舒适度方面确实有一套。但是问题还是亚瑟士在技术上落后了,看家的gel科技已经越来越像是点缀,主要中底科技flytefoam和其他品牌一众的黑科技比,性能实在是排不上号。前段时间推出了FF BLAST,这个科技穿起来似乎不错,但是实际跑起来又过于的软,支撑很成问题。作为一个曾经的亚瑟是粉,给自己和家人买过不下10双亚瑟士,但是现在实在是提不起任何购买亚瑟士跑鞋的欲望, 说到底,建议目前亚瑟士整体品牌的性价比其实并不高(相对下面这位美津浓),所以目前最推荐的还是Kayayno系列,作为市场上认可度最高的支撑跑鞋,Kayano系列几乎是最适合大体重平足入门跑者的跑鞋,它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最完善的保护。考虑到最新的28代又贵又拉跨,还是推荐性价比更高一些的Kayano26、27代。 推荐鞋款:Kayano26、27代 ASICS亚瑟士 男鞋跑鞋稳定旗舰夜跑款GEL-KAYANO 27 LITE-SHOW 藏青色 41.5 京东:¥1390.00 去看看 四,美津浓 去年买的sky,也许是期望过高,穿上有点失望,正面颜值一般,侧面很好看 去年的618买了一双sky,稍稍有点失望。美津浓在缓震材料上其实也只能算勉强跟上了脚步,但材料缓震结合结构缓震,以及结构缓震带来的散热加成,使得美津浓跑鞋的实际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最主要的还是大促的时候美津浓的力度一直不错,次顶级基本300左右可以买到去年的款,顶级也可以400元以内搞定,超旗舰贵一些,不过像预言这种鞋,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都不是轻易可以hold住的。作为入门跑者日常跑步,还是最推荐次顶级缓震跑鞋rider。性价比高,各个方面比较的均衡。价格合适的话支撑次顶级inspire也可以考虑,个人曾经有一双,穿着不算很习惯,尽管按照足弓分类我本应该是适合它的。 推荐鞋款:rider、inspire Mizuno美津浓男慢跑鞋缓震回弹跑步鞋轻便运动鞋WAVE RIDER25 93/灰色/黑色 42 京东:¥888.00 去看看 Mizuno美津浓男士稳定支撑透气慢跑鞋WAVE INSPIRE 16 16/黑色/橙色 43 京东:¥758.00 去看看 五,New blance 去年春天买的zante,当时堪称超值 去年在唯品会上花150多买了一双NB Zante的库存货,真心物超所值,作为一双轻量化缓震跑鞋,日常跑步虽然并不能带来什么成绩上的提升,但是缓震足够且不卸力,重量控制不错,穿着很舒服。其实四大跑鞋的出处并不可考,NB目前在市场上的名望基本和国内买不到的brooks差不多了。但是实际上NB跑鞋的性能和价格其实还都挺不错。尤其是推荐顶级缓震1080系列。最新款的V11采用了更新的Fresh Foam X科技,这个科技材料上类似阿迪的boost,采用了tpu材质,它的特点本身比较重,boost就这个情况,但是如果增加发泡程度,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但是耐久度就会很差,稍微跑多点缓震和弹性的衰减就会很严重。是的Fresh Foam X就是后面这个情况。 现在NB国内卖的实在很惨,也就复古鞋还有点销量,所以1080的好价要碰只能随缘,1260、860等这些也可以考虑,说到底这个牌子虽然销售惨淡,但是产品做的其实还行,价格合适就可以买。 推荐鞋款:1080系列 New Balance NB官方2021新款1080系列M1080W11缓震跑步鞋运动鞋男鞋 D M1080W11(建议拍大半码) 41.5(脚长26cm) 京东:¥1199.00 去看看 六,安踏 新买的马赫,外观很漂亮 安踏这两年在跑鞋上发布和宣传的主要那几款,要不就是日常休闲不太适合跑步,要不就像G202 GT那种只适合高阶选手。相对来说,比较适合新手入门跑步实战的也就是上半年发布的马赫和羚跑。其中马赫使用了最新的闪能+++科技,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到底还是入手了马赫。 这双鞋到手有点小惊艳,外观上很不错,而且鞋面薄,鞋底也有气窗,透气性非常不错,而后跟的环抱TPU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最有设计感的是左脚前掌是橙色橡胶,而右脚则是绿色,出厂自带鸳鸯配色。做工也很好,溢胶控制得很好。官方定位这双马赫是训练穿着的竞速跑鞋,不过实际上马赫的实战是有缺陷的,后跟穿起来非常的弹,感觉很爽,但是穿起来稳定性不够,主要还是过软了。日常通勤、出街倒是非常的舒服。不过还是请放心,日常跑10km以内是绝对能胜任的,事实上,它的底部是纯正的跑鞋纹路+TPU抗扭,鞋面、鞋舌包裹也够用,换个中底或者中底增加一些辅助支撑设计,整双鞋实战会上一个层次。但是那样的话,估计就没有现在的软弹脚感了。 推荐鞋款:马赫 【马赫】安踏跑步鞋男2021秋季新款竞速训练鞋子网面透气男士长跑运动鞋马拉松跑鞋 象牙白/黑/岩浆橙-2 8(男41) 京东:¥439.01 去看看 七,李宁 赤兔4商品页网图,这个配色价格普遍便宜 3月末以后,李宁是涨价最明显的国产品牌,其实李宁的技术储备在国产品牌里算是最为充沛的之一。也是国产品牌里唯一拥有完备跑鞋矩阵的品牌。 要说的话似乎有点多,不过我觉得还是直接就推荐鞋子好了,赤兔4和飞电discovery。赤兔4算是一个比较均衡的适合半马及以内跑程的鞋,没有太多亮点,但是胜在均衡稳定,对于新手来讲足够用了。超轻18最近的价格下来一些了,缓震也比前代强,但是用来跑步支撑和保护都不够,不推荐,压马路还行。飞电discovery可以算是一款诚意满满的训练鞋,采用了当家的䨻科技,缓震回弹都很出色,有朋友体验之后表示前掌的一些设计使得这双鞋容易跑崩,不过你要是10公里内的健身跑或者主要后掌落地的话基本不需要有这个担忧。李宁的鞋还是建议在C店、拼多多等渠道买,反正没假货。赤兔4最低有些配色可以200出头买到,但是是涂码版,据说是为了躲避控价。 推荐鞋款:飞电discovery、赤兔4 【买贵返差价】李宁跑步鞋男赤兔4代2021秋款超轻减震回弹运动鞋 天猫:¥239 去看看 八,匹克 氢弹1.0前面是纯透momo纱,一眼可以看到穿什么袜子 要感谢匹克态极获得的巨大成功,国产鞋看到了冲击中高端的希望,于是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在中底科技上开始做文章。短短几年间,现在国产品牌已经拥有了这么多高品质的跑鞋。 要说技术储备,其实匹克的技术还真不少,不过作为一个篮球鞋发家的品牌,匹克的跑鞋总觉得差着那么一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太软。无论是当家的态极还是后续推出的氢弹,都是以软弹著称,但是实际跑步的时候回弹依然是偏弱,卸力感明显。虽然后来也推出了自己的碳板三明治结构的UP30,但是依然不能说是一款成功的跑鞋。澎湃科技到底怎么样我没穿过没法评价,态极和轻弹以及老牌的魔弹都我穿过一段时间,走路的话还是挺舒服,跑步的话支撑不够。 推荐的话还是氢弹吧,个人推荐1代。优点是确实轻,穿着比较舒服,缓震基本够用,缺点是支撑偏弱,保护不足,跑起来中底有一定的卸力。但是总体来说活动时130元左右的价格让它在这个价位几乎是最好的选择。脱离了价格谈产品力、谈性能显然是不合理的。 推荐鞋款:氢弹1.0 匹克(PEAK)轻弹科技跑步鞋男女运动鞋轻弹透气情侣跑鞋 E02157H 黑色/天极蓝 42 京东:¥279.00 去看看 九,中乔 穿着风行10爬了两次山,有种刷不出来了的感觉 中乔,真的改个名吧,因为名字的原因导致多少人放弃选择。可以说中乔不改名使得他在下沉市场具有一定的受惠,但是会越来越少,而在三线以上城市,中国乔丹这个名字绝对是负资产。 中乔其实在跑鞋方面是有一定的积累的,或者说这个品牌对跑鞋的理解比匹克要强,在这个基础上插上了㠬科技的翅膀,中乔基本上成了低价高质跑鞋的代表。这个科技本身应该是这两年大火的peba材料+EVA材料一起超临界发泡得来,相对于peba非常顶的弹性,㠬科技相对柔和一点,但是回馈依然非常不错。当然,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也有朋友穿这款中底感觉粘滞感特别强。但是群众的总体评价是极高的。 之前我推荐最多的是风行10,现在入秋了,可以放弃momo纱版本选择编织版,正好解决一下momo纱版本包裹偏弱的问题。200左右的跑鞋,风行10就是最强中底,没啥异议。 当然,提一点预算,能够接受那个奇怪的粉色或者恰好能买到其他颜色诸如蓝色的版本,飞影普通版在中底之外的各方面都有所提升,是新人入门跑步的好选择。 推荐鞋款:风行10、飞影普通版 乔丹 男鞋【风行10代】官方旗舰㠬-pro跑步鞋子科技跑鞋减震耐磨运动鞋男 BM23210210 黑色/乔丹白 39 京东:¥319.00 去看看 乔丹 男鞋【飞影】官方巭pro马拉松慢跑跑步鞋子运动鞋男透气轻便减震 BM13210297 冰川蓝/闪亮绿 41 京东:¥499.00 去看看 十,特步 动力巢的厚度,这个季节穿正好 特步在篮球鞋方面不温不火,不过在跑鞋上的积累在国产品牌里仅次于李宁。除了160X系列的大火之外,还有产品线下多个延续了十几代的跑鞋系列。 最新的动力巢系列采用的中底材料和技术都和阿迪的boost近似,都是发泡成圆球形的tpu,俗称爆米花。实际效果来看,动力巢这款中底基本也可以达到boost的80%以上水准,比国內很多莆田爆米花表现好很多。缺点自然还是tpu材料本身的问题——太重了,这个似乎也没什么办法,不过一款330g左右,支撑保护还不错的跑鞋似乎是还可以接受。遗憾的是特步今年并没有推出一款透气性好适合夏天穿着的动力巢爆款,不过秋天来了,无论是纱网版还是编织版,都值得一试了。 推荐鞋款:动力巢系列 特步男鞋跑步鞋【动力巢】减震轻便跑鞋休闲运动鞋男880319110119 白黑 42码 京东:¥278.99 去看看 十一,361° spire2不但脚感经典,外观和透气性也都非常不错,当年性价比太高了 疫情环境下,本来就是叫好不叫座的361国际线经营更是困难,当然,这可能是我给他找的理由,361应该是早就要砍掉国际线了,国内卖不上价格,国外的话估计也没挣到什么钱,运行成本也不低。 好在通过国际线,361对制造跑鞋应该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今年推出的spireS和R算是国际线的延续,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明显就是在吃国际线的老本,中底原封不动,一个和3,4代完全一样,一个和1,2代完全一样,就是换了个鞋面,而且似乎做的还不算太成功。 其实spire的经典中底结构是完全没问题的,硬弹风格的中底在国产的一众调的很软的缓震跑鞋里也算一股清流,实际跑步体验非常不错,鞋楦宽度也好歹不那么窄了。唯一的就是价格比之前的版本着实是贵了不少。不过话说回来,之前的spire系列完全就是超值(对于脚宽适合的人来说),现在的spire至少也可以算是物有所值。所以如果是新手,但是又不喜欢太软太卸力的跑鞋,spire绝对是非常好的选择,你甚至可以去闲鱼找找有没有适合你的3代或者4代尾货。 除了spire,Q弹超系列其实也不错,虽然在设计上专业度照比spire 差了一下,但是中底依然还是保持了不错的回弹,韧性比较不错,推动感虽然不那么强,但是还是能感觉不错的回弹感。对于日常跑个5-10公里的朋友也绝对够用了。 推荐鞋款:Q弹超系列、spireS或6 【龚俊星选】361度Spire-S国际线情侣款跑步鞋秋季Q弹超科技舒适缓震专业男女跑鞋运动鞋 N 飞天-男款 42 京东:¥499.00 去看看 361度Q弹超飞翼2.0运动鞋春夏款透气轻便跑步鞋敦煌运动鞋男 672122215-3氧气蓝/油墨蓝 41 京东:¥279.00 去看看 最后说一下鸿星尔克吧,没有啥推荐,奇弹1.0我大概是首发后不到2个月买的,当时的入手价是409,穿着还行吧,对中底没有特别的感受,鞋垫的设计使得它非常不适合跑步,日常休闲穿是不错的选择。后续的版本应该是有一定的改进,但是从设计初衷来看也不是为跑步设计的。倒是有疾风和极风两款专业跑鞋,在设计上还是有很多奇弹的影子,性价比还可以,不过货量着实不大,足弓和鞋楦都略有点窄,我穿的时候左脚足弓就很不舒服。其中极风比疾风颜值高不少,不过基本没货了,疾风我也是从C店买到的。 <更多>

与秋作伴 经验 2021-10-08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