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A 平台在 Zen3 + RDNA2 + X570 主板有 SAM “显存智取”技术的加成,可以提升显卡的性能。而 NVIDIA 这边也反应迅速,宣布很快就有相应的技术推出,让 N卡的用户们在更广大的平台上享受性能加成。
最近,Resizable BAR 技术来了,它可以解锁 CPU 访问内存的限制,让 CPU 彻底访问显存,最主要是带来了支持多任务协同传输,大幅提升数据的处理能力,彻底发挥 GPU 显存的潜力,从而给游戏性能带来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 RTX 3060 出厂的时候已经刷入了最新的 vbios,所以就可以直接跳过刷显卡 bios 的操作,直接在主板的 bios 里开启对应的选项,即可实现 Resizable BAR 技术。而更早发布的 RTX 30 系列显卡,则需要刷入 vbios 才行哈。
同时,Resizable BAR 技术也需要最新的 CPU 才可以支持,intel 这边必须 10代酷睿或 11代酷睿以及配套的主板,AMD 这边就需要 Zen3 CPU + 配套的主板了。
当然最好是支持 PCIe 4.0 的,比如 Z590 / X570 / B560 / B550 这一类,才能完美的发挥 Resizable BAR 的全部实力。
测试平台
CPU
▲ CPU 选用 intel 最新的 i7 11700K,之前京东购买的国行正品。
▲ 国行是三年保,并且有说明书跟质保卡,还有一张 intel 的贴纸,可以贴在机箱上。
▲ 11700K 之前上机了,所以两侧有压痕了。
主板
▲ 华硕我从 Z77 时代以来,推出 -A 系列后,都一直是性价比的出色代表。而 Z170-A 开始,它换上了白色涂装,在 Z490-A 时代,它有了新的代号——吹雪主板,并有了拟人形象——吹雪姬。这次我将使用的就是它的最新系列, Z590-A 吹雪主板。
它的外包装就是很符合雪的印象——白色为主体。
▲ 背面也是白色,并且有主板的主要特点跟缩略图。
▲ 我们先来看看主板吧,华硕的主板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线,因此做工有了稳定性的保证。主板以黑色为 PCB 的主体颜色,散热片全部采用白色作为配色,有山水画的意境,主板用料扎实,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华硕一直致力于 AI 智能优化技术的提升,这让玩家可以即插即用,享受超高性能,在使用时更加省心。
▲ 来看看 CPU 供电区域。厚实的苍雪装甲,加上新潮的电竞涂装,除了更养眼之外,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借用 CPU 散热跟机箱风道实现静音散热。
▲ 拆除厚重的散热片之后,可以看到 CPU 供电的真容,采用 12+2相 供电模组设计,全封闭的超合金电感,高品质固态电容,加上 Dr.MOS 数字化供电控制,为 CPU 运行提供澎湃动力。
▲ CPU 供电接口为 8+4 PIN 供电接口,内里采用采用 ProCool II 实心接针,可以提升最大承载电流。8pin 的接口还做了强化处理。
▲ 支持 2组双通道内存同时使用。开启 OptiMem II 内存优化技术调校技术后,可以挑战 DDR4 5333MHz 这一频率。
同时我们看到吹雪主板针对 11代酷睿的高发热,在 CPU 附近区域安置了 3个 4pin PWM 风扇供电口,配合上出色的 Ai智能散热技术——FAN XPERT 4,可以实现冷又静。
“你要相信会有光”所以配套了 ARGB 12V / 5V 的全套插针接口,搭配 ARUA ARGB 生态链,可以实现你想要的光。
▲ 我们来看看下半区域,3条 M.2 接口都有厚实的散热片加以覆盖,三条 PCIe 全尺寸插槽都有进行加固处理。
第一条 M.2 插槽与 PCIe 插槽为直连 CPU PCIe 控制器,搭配 11代酷睿,可以开启最高 PCIe 4.0,实现高速传输。
▲ 单层扁平化 SATA 6Gbps 接口,一排6个,就算插上显卡,也可以根据手感插上 SATA 接口了。
▲ 针对 M.2 PCIe 4.0 SSD 的高发热情况,第一槽的 M.2 接口还附带了背部散热芯片,这样对 M.2 形成了立体的散热。
▲ 再装 M.2 SSD 的时候发现,Z590-A 吹雪已经提供 M.2 快速免工具安装部件,可以让 M.2 SSD 快速、牢固的固定在主板上。
▲ 目前已有网友实现了 M.2 PCIe 4.0 超高的读写能力。
▲ 主板下方还提供另外一组 ARUA ARGB 5V 和 12V 的接口,此外还有日常需要用到的机箱前置接口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 板载声卡为 Realtek ALC S210,搭配上 SupermeFX 音效技术,会有非常出色的听觉效果。
▲ i/o 接口区域已经预装了白色的 i/o 挡板,从左到右依次是 HDMI、DP 集成显示输出接口,BIOS FlashBack技术自动化开关,USB2.0、USB 3.2 Gen1 Type A 接口,以及USB 3.2 Gen2 Type C 接口,2.5G 高速网络接口,以及 AX200 无线网卡,板载 7.1 声道输出接口。
▲ 此外 CPU 供电背面还有配套的电容。
▲ 主板背面是 ROG 败家之眼的涂装。
▲ 配件十分丰富,无线网卡天线已经安装之外,这里面的亮点是—— M.2 免工具安装套件以及一条 Type C 延长线,很多不提供 Tpye C 的主板,玩家们不用抹黑去机箱屁股找插口了。其他的配件我们在 ROG 系列里面都看过了,一如既往的 ROG 风格。
显卡
▲ 这次咱的显卡,还是之前抢到的 索泰 RTX 3060 天启。天启系列的这个封面我非常喜欢这种风格,很具有禅意。
▲ 背面是 3060 天启的卖点介绍。
▲ 3060 天启的正面外观,采用 3 把静音风扇进行散热,整个显卡的散热规模非常巨大,带来的好处就是运行时候非常静音,散热效果极为出色,甜甜圈满载20分钟,温度仅为 62℃。
▲ 两侧的风扇略大一些,11叶的扇叶采用了“仿生鲨鱼盾鳞设计”,可以提供更大风压,同时减少运行噪音。
▲ 中间就是“天启”系列的正面外观最大特点——启世之环。3060 天启在运行时,会有十分酷炫的 ARGB 光效,如果想要个性化设定,还可以通过 app 加以调节。
▲ 顶部更多的朝向玩家,这一区域一直是索泰的特色,正中间的 索泰 LOGO 可以跟“启世之环”形成 ARGB 联动效果。右侧的 2 * 8pin 显卡外接供电口,可以让绝大部分的取电在这里完成,最大幅度的保护主板。
▲ LOGO 与 外界供电口近照。从这里也可以看到 3060 天启厚实的散热片塔体,非常规模巨大的塔体,加上冰脉复合热管、加上冰镜导热膜组,可以把热量快速散发出去。
▲ 隐藏在 LOGO 下方的是背面的 ARGB 静音散热风扇的信号/供电口。 3060 天启因为发热量并不高,所以没有配置这款风扇。不过玩家可以通过淘宝自行购买,来增加酷炫效果。
▲ 贯通式的显卡金属背板,可以提高显卡的机械性能,同时对显卡的元器件进行辅助散热。背板上面有“天启之翼”的涂装喷绘。
▲ 索泰的显卡现在并没有易碎贴,方便玩家进行后期的补充硅脂操作。同时,索泰显卡支持个人送保,售后非常出色。
▲ 显示输出接口都有防尘塞加以包裹,有3个 DP 接口,还有一个 HDMI 接口。
▲ 3060 天启的复合冰脉热管为4根,比3080 天启少一根而已。
▲ 全新的天启系列更加注重“天启姬”ip 的培养,推出了很多“天启姬”的周边。
内存
▲ 内存都全方位涨价了,我这次内存条选择 宇瞻 NOX 暗黑女神 内存条,规格为 DDR4 3600 8G*2 。DDR4 3600 的频率正好是 Z590 的甜品性价比频率。
▲ 暗黑女神的正面采用黑白配色风格,极致简约的造型,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
▲ 背面与正面的样子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铭牌贴纸。
▲ 暗黑女神立起来还是很好看的呀,顶部的 ARGB LED 灯珠在导光条内部预埋,通电之后会有赛博朋克的感觉。
▲ 顶部正中有宇瞻的 LOGO ,就算在 ARGB 发光的状态也可以看得清楚。
SSD
▲ 金士顿发布了新品 M.2 NVMe SSD ——NV1 ,定位入门级。1TB 标称 240TBW 的写入量。这款 SSD 采用全盘模拟 SLC 加速,加速区域大概 270G 。
▲ QLC 跟 SLC 比例是 8:1,也就是如果 1TB QLC 全盘加速的话,只有 128G 的加速区域,如果 TLC 的话,加速区域 256G 正好接近 270G 的范围。但是那个标称写入又只有 TLC 的一半。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 2TB 的 QLC 模拟成 1TB 的 TLC,然后再实现全盘 SLC 加速。当大于 SLC 全盘加速之后,就是 QLC 的性能了?
当然也有种可能是,还是采用 TLC ,但是主控渣渣,,一边回收一边继续写导致缓外过于慢,因为市场上在售的产品当时已经有类似的情况了。
▲ NV1 金士顿承担三年质保。
▲ 背面是产品的多语言说明书。
▲ NV1 的外观跟金士顿过往的盘体外包装很像,都是蓝色 PCB + 一张铭牌贴纸。
▲ 背面就是光面 PCB 了。
▲ NV1 很像U盘的开启方式,开启之后发现内里还是文字说明,有趣。
散热器
▲ 11700K 开启 AVX512 指令集满载之后,会高达 380W 的满载功耗,此时很多酷炫的散热器都撑不住了。针对此情况,我决定选择静音、散热高效的散热器——海盗船 H150i Pro XT ,这款水冷官方保修五年。
▲ 背面是产品的特点。
▲ Pro XT 的冷排是 360 的尺寸,水冷管厚实,水冷头功率强,能够利用冷液快速将 CPU 热量散发到冷排上,再通过三把静音风扇排出热量。
▲ Pro XT 的冷头体积小巧,但是功率出色,采用 SATA 独立为风扇供电,3pin 的水泵接口需插在主板上才能工作。
▲ 冷头底座为纯铜底座,已经预涂硅脂。纯铜底座内部采用微水道,提高冷液与底座的接触面积。
▲ Pro XT 配备了三把磁悬浮风扇,转速可在 400~2400RPM 之间动态调节。
▲ 搭配扣具可以支持全平台,而且可以十分方便的切换。此外还有条数据线,可以通过 iCUE 用来控制 ARGB 的灯效,以及风扇、冷头的运转模式。
▲ 要装机之前,先把三把磁悬浮风扇装上。
▲ SATA 供电线支撑三把磁悬浮风扇的供电,配合水泵的 micro USB - USB 2.0 数据线,实现对风扇、水泵的精准控制。此外,这条数据线还可以实现水冷头 ARGB 的独立控制。
电源
▲ 电源采用美商海盗船的 RM850X 全模组金牌电源。它采用全日系电容,并且在温控方面导入了风扇静音运行曲线,在 40% 以下的负载不运转风扇,而且支持 10年保修。
顶部有 RM 850X 各个接口的数量
▲ 由于之前测试过,AVX512 满负载的 11700K + 3060 不超过 600W ,这次换成 RM850X ,让电源裕量更合适。RM850X 这款电源是标准的 ATX 长度,兼容性更出色,两侧的品牌型号的涂装,让电源无论正反,都能在朝向观看者这一侧正确识别。
▲ 背面可以看到 RM850X 的铭牌贴纸,以及另一侧可以正向识别的品牌型号。AC 电源输入端处有一张提示贴纸,提示此电源已经预先设置了静音风扇转速曲线,低负载时利用自然风道即可实现散热,无需启动风扇。
▲ 电源铭牌,除了看他各种安全认证,最重要的是查看 +12V 的输出,850W,CPU 跟显卡这两个用电大户全靠它。
▲ AC 输入端,这里可以看到产品的铭牌,电源开关键比起 RM1000X 小,是正常的大小。透过密密麻麻的散热孔,可以看到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以及扎实的做工。
▲ 模组电源的接口处,接口数量足以满足 3080 这一级别的显卡 + 11700K 的日常使用。
▲ 配件全家福。模组线用厚实的帆布袋加以包裹,还有一本非常厚的多语言说明书,以及质保卡、AC电源线,扎带、螺丝。
▲ 模组线是黑色的,然而由于黑色倒影版的关系,有点偏灰了,线材十分丰富。
机箱
▲ 机箱这次选用美商海盗船的 678C 静音侧透机箱。这款机箱搭配顶置的 H150I Pro XT 散热器还有着非凡的散热效果——得益于 H150i Pro XT 向上出风,快速将机箱内的热量散发,让显卡的运行温度比开放式平台还低,同时由于内部诸多静音的设计,还能减少运行噪音。
▲ 678C 这款机箱大规模采用磁吸式设计,这样既保证静音与密封性以及防尘性,又能使得防尘网等部件可以轻松拆洗。
像前面板就是磁吸式的,轻松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内里的磁吸式防尘网,机箱前置支持 360 冷排安装,自带一个磁悬浮静音风扇。
▲ 678C 的钢化玻璃侧盖板一侧是磁吸式的贴合,另一侧靠近机箱后端的采用转轴式,钢化玻璃侧盖板是灰色侧透设计,侧盖板也可以在安装机箱配件时很轻易的往上一提,进而分开,单独放置。
▲ 678C 的五金架构十分优秀,内里空间广阔,EATX + 超长显卡 + 双360冷排都可以完美放置,当然这款机箱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重了。
机箱自带三把磁悬浮风扇,顶部有光驱架,拆除完毕之后,可以支持最大 420 的冷排,我会在顶部安装 H150i Pro XT ,所以我会把这把 14cm的磁悬浮风扇装到机箱前置去。
▲ 左侧有专门为背部走线空间而做的设计,同时,这些 HDD 硬盘架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让 3060 天启可以完美装进去。
▲ 另一侧的盖板是内置吸音海绵,而且这块钢铁侧板超厚实,厚度也十分惊人。
▲ 678C 的机箱背部有超广阔的空间,可以容纳下 3个 2.5英寸 HDD / SSD 的盘位,以及一个很方便拆除的 2 * 3.5英寸 HDD 硬盘架。电源仓长度足以容纳下加长型 ATX 电源。
▲ 顶部还有一个风扇集线器,有外接 3pin 控制口跟 SATA 供电口,用以缓解超大机箱需要超多机箱风扇时,主板理线的难度。
▲ 看到这三个 2.5英寸硬盘位.....我突然感觉.........这机箱对于该死的挖矿来说太贵了,不然早就遭受矿工的毒手了。
▲ 机箱顶部可以使用磁吸式防尘网,或者使用静音顶盖板。此外机箱底部还有可拆卸式的防尘网,十分方便清理。就总体而言,678C 兼顾静音、侧透与散热测试,同时还有超高的硬件兼容性,除了太重与略贵,没有其他缺点了,白色颜值更高,可以考虑选择。
装机
▲ 先把 11700K 装到吹雪主板上,然后利用免工具装入 SSD 与 内存条,最后再把 N.2 散热片装回去。
▲ 接着装水冷主板支架,装好之后装入机箱,然后调整硬盘架,调整风扇位置,再安装水冷,电源、显卡,最后接入供电线、信号线。剩下就是理线工作了——很多人的噩梦,不过 678C 理线空间非常出色,出线孔位置合理且丰富,理线起来十分简单且美观,当然技术好的,可以尝试进一步美化。
流光溢彩
▲ 华硕主板最出名的是啥?这个 败家之眼 LOGO 啊。
▲ 这个 logo 在 i/o 盔甲上会更轻易识别,跟暗黑女神的 ARGB 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 H150i Pro XT 的亮度较高,相机把它过曝了,我们单独来看,就感觉十分出色。
▲ 整体的视觉观感还是相当不错的。
测试准备工作
▲ 我系统已经安装完毕,是最新的 win10 20H2,这是一切的基础,当华硕主板第一次进入系统后,无法识别网卡,不用担心,ARMOURY CRATE 奥创游戏中心会帮你搞定驱动,十分的智能。
▲ ARMOURY CRATE 也可以帮你更新最新的驱动程序,只需点击下载并安装,剩下的就是等了。
▲ 接着就去 NVIDIA 官网下载最新的显卡驱动,并且去显卡品牌官网下载 Vbios,不过 3060 天启在出厂时已经刷入 bios 了,无需去下载并刷入 Vbios。
要怎么开启 Resizable BAR ?
▲ 这是未开启 Resizable BAR 时,我们可以十分方便的从 GPU-Z 里面看到 未开启。
▲ 奥创中心里面可以下载最新的主板 bios,下载完解压到主板即可。
▲ 首先重启开机按 DEL 进入bios,将主板 bios 更新到最新。
▲ 然后让主板 bios 运行在 UEFI 模式——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不过华硕的主板比较繁琐,要先把 CSM 开起来,才能看到 UEFI 选项,设置启动方式为 UEFI 之后,再关闭 CSM 选项。
▲ 然后进入高级选项——PCI Subsystem Settings——把上述图中的“大于 4G 地址空间解码”和“Re-Size Bar Support” 两项开启。
▲ 由于 RTX3060 无需刷入 vbios,所以我们在之前安装过最新的驱动程序之后,就可以观察到 Resizable BAR 已经开启,可以使用啦。Resizable BAR 对带宽要求高,所以 PCIe 4.0 刚好是给 Resizable BAR 技术铺平了道路。
PCIe 3.0 也可以使用,但是效果不如 PCIe 4.0。
理论测试
▲ 首先当然是 CPU-Z + GPU-Z 的联合验证,此时我并未开启 Resizable BAR 。
▲ 利用 CPU-Z 的测试项目进行性能验证。
▲ 国际惯例——国际象棋 16线程。比起之前的 10th 酷睿,性能的确提高了不少。
▲ CinBench R20 测试,可以看到 11700K 这颗 CPU 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跟 5800X 打得有来有回。
▲ CinBench R23 测试,属于压力型测试,性能比起 10th 酷睿强了不少。
▲ aida 64 内存及缓存测试。
▲ aida 64 单钩 FPU 压力测试,测试时间为 20 分钟,并记录此时的功耗.......因为日常不太需要用到 AVX指令集,所以这个功耗比起日常使用高很多。最高温度在 92℃ 之内。
▲ Furmark 压力测试,测试15分钟后,温度最高不超过 63 ℃ ,而且运行时整张显卡非常安静。
▲ NV1 的 Crystal Disk Info 显示情况。
▲ NV1 Crystal Disk Mark 1GiB 测试块项目进行测试。
▲ 目前就算 64GiB 的测试块还是无法超出模拟 SLC 加速区域。现阶段仍然不掉速。
▲ 理论测试成绩的汇总,由于 3Dmark 项目并没有享受 Resizable BAR 的加成,因此,本次直接放结果。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我们要来看看 Resizable BAR 技术能带来什么样的游戏体验提升。
游戏测试
▲ “最高特效(光追+ DLSS)”这一栏代表有光追跟 DLSS 都开启,如果只有光追,则不开启光追,只运行最高特效。“Resizable BAR”这一栏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多开了 Resizable BAR 技术。
游戏项目才是 Resizable BAR 能够提升的重点,目前最新的 3A 游戏大作,都可以支持 Resizable BAR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游戏支持。
一开始我以为 Resizable BAR 能够提升性能的原因是——把小黑屋的性能解放出来,然而我深入 6 款游戏测试之后,我发现性能提升的奥秘在于——提升了最低帧的流畅度,比如《尘埃5》这款游戏更明显,原先最低帧惨不忍睹,但是开启 Resizable BAR 之后,最低帧直接大幅度上扬。
在可以看到最低帧的 5 款游戏里面,11700K + Z590 吹雪 + 3060 天启 在 Resizable BAR 开启之后,都可以提升最低帧以及不流畅的帧数的流畅度,而最低帧往往就是人感觉卡的那一下,对人的观感影响最大的因数,开启 Resizable BAR,能让你感觉画面更加平滑,进而感觉游戏更加流畅。
▲ 第一个游戏是《刺客信条 英灵殿》,(无光追 无DLSS),1080P下,11700K + Z590 吹雪 + 3060 天启 在Resizable BAR开启后,最低帧的流畅度得到了提升,进而使得平均 FPS 整体往上提升。
▲ 2K 分辨率(无光追 无DLSS)也有了相当的提升,可以看到,11700K + Z590 吹雪 + 3060 天启 在 Resizable BAR 开启后,对于游戏的体验可以适当的提高。
▲ 大表哥2 (无光追 无DLSS)的提升非常不明显.......
▲ 尘埃5(有光追 无DLSS,所以不开光追)这个项目上, 11700K + Z590 吹雪 + 3060 天启 开启 Resizable BAR 给我带来最直观感受的游戏,画面变得更加平滑,不会有突然卡顿的感觉,两个字——流畅。
▲ 《控制》支持光追跟 DLSS 2.0 ,本次测试开启动态实时光线追踪 RTX,并设置为最高,同时开启 深度学习抗锯齿 DLSS 2.0,然后测试 11700K + Z590 吹雪 + 3060 天启 是否开启 Resizable BAR 给游戏体验带来什么区别。
无论是 1080P 还是 2K 分辨率,Resizable BAR 都可以让游戏的不流畅帧更流畅,提升游戏的平滑性,从而提升整机在游戏的整体表现。
▲ 赛博朋克2077 也是支持动态实时光线追踪RTX + 深度学习抗锯齿 DLSS 2.0,游戏中采用“超级光追”设置,分别测试 11700K + Z590 吹雪 + 3060 天启 是否开启 Resizable BAR 带来的影响,实际测试之后,发现无论是 1080p 分辨率,还是 2K 分辨率,都能让画面更加流畅,不平滑的低质量帧更加平滑,整体更加流畅。
▲ 由于无主之地3 自带的 benchmark 并没有提供最低帧的记录,所以我们用平均帧 FPS 来记录吧,原理应该是跟之前的 5 个游戏一样,11700K + Z590 吹雪 + 3060 天启 开启 Resizable BAR 后,都是让不平滑的帧更加平滑,从而提高游戏体验。
总结
▲ Resizable BAR 并不能凭空提升显卡性能,它能做的就是提高不平滑帧的 FPS ,让整个游戏过程更加顺畅,让玩家获得更流畅的体验。 Resizable BAR 在 PCIe 4.0 的加持下,才能获得最大的性能体验。
Resizable BAR 技术属于解决卡顿的技术,非常实用,大家有条件的话,都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