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晓飞影!
一个数码爱好者,也喜欢在众多平行领域探究摸索,让生活多一点乐趣。
2018 到 2020 年平均一年换了一台 MacBook 系列,为什么如此频繁,我也来分享我购买的心路历程,如果需要购买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MacBook Pro 13.3寸 (i5 8G 256G)
在此之前,从来没用过苹果的 MacBook 系列,也没考虑过,觉得没必要,也没兴趣。上一台笔记本还是 ThinkPad 系列,又重又厚,720P 的屏幕,这些其实还算能忍受。不过在尝试 PR 剪视频长期崩溃,AE 直接打不开,性能完全不足的情况下,是时候更换一台笔记本了。好友一直在用苹果的 MacBook Pro,也安利我可以尝试一下,于是我也第一次开始对 MacBook 系列动起了心思。
作为第一台接触的 MacBook 系列,体积小,4 雷雳 3 接口,屏幕分辨率出色,还有普遍认可的的颜色校准,越看越觉得不错,但是一下买一台 1W 以上的笔记本,心里也觉得太贵了。在18 年双 11 预热期间,终于决定购买,京东在当时还有特别良心的 5 年全保修服务,后来也确实在过保后用到过,现在也没看到这么良心的服务了。
第一次接触 macOS 系统,各种不熟悉,没有开始菜单的不适应,鼠标右键功能也不全,不过凭着对数码产品的热爱,几天后也逐渐熟悉了,用着也越来越顺手,封闭系统也有好处,没有了广告弹窗,不需要装杀毒软件,卸载软件也很轻松彻底,用一年都不会觉得卡顿。
吐槽点也有,MacBook Pro 已经不能自己安装内存了,官方的内存感觉太贵了,第一次选择 8G 的内存觉得应该够用,事实也确实够用,PR 能顺利剪辑了,AE 可以打开,但是效果太多的话,也会有一点卡顿。在刚开始学习视频拍摄和剪辑视频时,这台笔记本的配置还是绰绰有余的。
256G 的存储空间倒不是令人担心的,我甚至还用虚拟机装了Win10,外接机械硬盘存储素材就行,除了挂根线觉得有点不方便,为了解决轻量化的问题,自己还 DIY 了一套 PSSD 固态存储方案。
不过在高负荷作业处理时,风扇狂转也是非常影响体验的。PR 真的是在哪都有崩溃的风险,在 MacBook Pro 上也崩溃过,自动保存都不好使,丢过几次工程就重新学习苹果官方出的剪辑软件 Final Cut Pro X 了。在渐渐用习惯后觉得真是比 PR 好太多了,自动保存非常给力,哪怕突然死机重启都不会丢工程。
MacBook Pro 16寸(i9 64G 2T)
当初只是觉得刚开始学剪辑,一台 8G+256G 的 MacBook Pro 就够用了,但是随着商业拍摄越来越多,接触的项目也越来越大,剪辑的素材动辄几百 G,越来越复杂,等待渲染的时间太漫长,效率跟不上,时间就是金钱。于是一年不到就想换新款的 MacBook Pro 了,恰巧苹果也发布了 16 寸的 MacBook Pro,全新的模具。于是和小伙伴怂恿了一下,果然他也动心了,一冲动,两人都决定置换成新款 16 寸 的 MacBook Pro,这个时候换机肯定不是 49 年入国军,并且一致决定要就上顶配。
有了教育优惠,尽管很贵,但是折扣力度也很大,同时教育优惠也有包含 FCPX 在内的 Pro App 教育套装,1298 元包含五个软件,比单买 FCPX 还便宜。既然是拿来赚钱的设备,买正版是必须的。
2.4G 8 核 9 代 i9 处理器,64GB 2666MHz DDR4 内存,AMD Radeon Pro 5500M 图形处理器,只有 2TB 的固态硬盘没有选顶配,存储空间也没必要上 4T,这下几乎是当时笔记本视频制作的天花板了,3W 出头拿下。
在使用过程中真的是飞一般的感觉,FCPX 的实时渲染几乎是一闪而过,不管多少轨道,特效,图层叠加,都不会让你觉得有一丝卡顿,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16 寸的大屏幕也可以显示更多的画面,调色时打开视频观测仪也不会让主屏幕显得太小。而音响立体声是有史以来效果最好的,一般的电脑音箱都可以省略了。
不过用久了也越来越容易发现槽点,i9 性能是厉害,但是哪怕开个 word 风扇的转速都能起飞,如果 Chrome 浏览器多开十几个网页,风扇声音更加吵人。我心想当初要是选 i7 是不是更好,结果网上说 i7 一样吵,心里稍微平衡了。而且 16 寸 比之前 13 寸也重了不少,每次出差背着还是觉得挺累的,这些小毛病在强大的性能面前,倒也能忍受。
即使是目前遇到过最复杂的项目,感觉也只发挥了16 寸 MacBook Pro 的三成性能,这倒不是坏事,也许将来会接触到 8K 视频剪辑呢,想着 5 年内肯定够用,这个想法仅仅持续到了苹果发售 M1 芯片的那一刻。
MacBook Air 13.3 寸(M1 8G 256G)
苹果刚发布 M1 的时候,其实我内心还没有太大的触动,各种媒体都说 PC 界震荡了,性能各种鼓吹。可能我自己手上的 16 寸 MacBook Pro 已经是苹果笔记本中的顶配性能,我觉得 M1 即使很好,也没必要更换,于是看了几天新闻就不再去关注 M1 芯片了。
直到小伙伴出差用了一个朋友的 M1 芯片 MacBook Pro,还是 8G+256G 的版本。他说用 FCPX 确实感觉和手上 16 寸的顶配一模一样,特别流畅,功耗还低,尤其是续航,一天下来几乎都不用充电。我心想这不是和我上一台入门级的 MacBook Pro 一样是 8G 内存吗,难道苹果自研芯片真的能充分发挥硬件的实力?网上的信息我可以不信,不过小伙伴都亲身体验了,我不由得多看了一些 M1 芯片视频评测内容。
越了解得多越觉得 M1 芯片确实神奇,这种感觉就像 psp 上的「战神」,就像 switch 上的「荒野之息」,只有第一方会将自己的主机性能最大化,做出秒杀其他厂商的游戏。不管是 ARM 架构还是 X86 架构,不管是简单指令集还是复杂指令集,对于用户来说,使用体验才是第一位。说夸张点,有人能把沙子揉成一坨,随便玩 3A 大作 丝般顺滑的话,我管他是 14nm 还是 4nm 技术。
那么如果只花 6000 块钱,不说一模一样,能完成 3W 块设备 90%的事情,我干嘛不置换一下,多出许多现金呢。未来苹果肯定逐渐在自家的芯片上持续发力,软件生态的号召力也很强,许多软件都会逐渐适配 Arm 架构。于是也忍不住搜了下二手的 16 寸 MacBook Pro 还能卖 2W6,这段期间想换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突然遇到京东到家的教育优惠,只要 6849 元就可以买到 8G+256G 的 MacBook Air,相比 MacBook Air,CPU 一样,GPU 少了一个核心,主要是无风扇设计,30W 就可以供电,MacBook Pro 也是只有 2 个雷雳 3 接口,一点都不良心,而且任何产品的第一代我总认为是过渡用的,所以没打算买更高的配置,就等着第二年 M2 芯片的新产品。
只有买了新的 MacBook Air,我才能出掉 16 寸的 MacBook Pro,这个时候只能卖 2W4 了,真是眼瞅着断崖式下跌,不过我并不后悔,现金流才是王道。小伙伴一听也毫不犹豫的入手同款 M1 芯片的 MacBook Air,不过 16 寸的 MacBook Pro 太难卖了,2W2 出给外省的一个人,还专门坐动车送货过去,早卖早省钱。
关于使用体验,我觉得使用起来真的太舒服了,没有了风扇的噪音,出差便携,FCPX 早已适配 M1 芯片,真的试了多轨道 4K 剪辑无比顺滑,而且 A7S3 拍摄的 H265 也毫无压力,许多电脑都剪不动 H265 的视频格式。
不过试了下 PR、AE和达芬奇都特别卡,毕竟还是基于 X86 架构的,经过 Rosetta 2 转译后性能损失不少。PS 和 LR 是静态图片勉强能用,LR 在导入大量图片后长时间修图也会变卡,这个跟 8G 内存也有关系,16G 内存会好一点。也更加说明了如果未来软件都适配 M1 芯片的话,MacBook Air 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如果说去年 16 寸的 MacBook Pro 一直只发挥了 30%的性能的话,这款乞丐版的 MacBook Air 一直发挥着 100%的性能,也刚好够用,关于特效包装的内容都会交给别人,FCPX 就足够许多剪辑工作,同时就目前来说,如果选择这款乞丐版的 MacBook Air,也只能流畅的使用 FCPX,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于 M2 芯片的 MacBook Pro 期待
在苹果发布会临近的时候,媒体铺天盖地的对 M2 芯片或者 M1X 芯片的 MacBook Pro 做了预测,我也几乎信了。我个人的期待是新款 14 寸的模具,至少是 M1X 芯片更高一级的处理器,一定要有 4 个雷雳 3 接口,如果这几个条件满足的话,我应该会购买 16G 内存加 1T 存储空间来替换掉手上的MacBook Air,当初买丐版的好处就是卖二手也不会亏太多。我当初下血本购买顶配 16 寸 MacBook Pro 的目的就是想长期使用不折腾的,谁知道苹果今年加入 CPU 大战,扔了一颗重磅炸弹。
买产品一定要看需求,X86 的好处依然很多,包括很多优秀的FCPX插件都还没有更新 M1 的版本,虚拟机装 Windows 也更容易,相信当初卖掉的 16 寸 MacBook Pro 也在新主人那很好的服役中。而对于我个人来说,出差轻便,长时间的续航连充电器都不用背,剪辑视频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价格也更低。所以我才选择购买新款芯片的 MacBook 系列,希望今年秋季发布会的 MacBook Pro 能一步到位,几年内不会再动心思折腾了。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