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场景展示
开篇首先展示一下楼主为了方便起居在主卧打造的几个智能场景:
1、天黑自动关窗帘
这个场景通过去年更换的电动窗帘+光线传感器实现。传感器就放在窗边,每天天黑后窗帘会自动拉上。而打开窗帘的开关则分别设置在床头两侧以及卧室门口,只要轻轻一按即可。
这个智能场景解决了此前卧室“非周末不开合窗帘”的问题,日常使用幸福感超强!
2、衣帽间开门-联动自动开灯
实现这个场景同样并不复杂,只需一个智能筒灯,再配合一个门窗传感器即可实现。日常使用中,存在感很低,但幸福感很强——好的智能场景都是存在感极低的。
3、夜间玄关自动打开夜灯
为了避免夜灯影响睡眠,所以卧室玄关位置特意将普通筒灯换成了可以调节光线方向的智能射灯。晚上到了设定时间(22:00)后,射灯自动打开进行补光,方便起夜;天亮后(7:00)自动关闭,实现了最基础的自动化。
实际灯光非常幽暗,完全不影响睡觉,比我在任何酒店体验过的夜灯要更加舒适。照片中感觉比较亮一些。
4、深夜空调自动调至睡眠模式
这项功能是通过米家的空调伴侣实现的,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实际效果还不错,基本上解决了夏天开空调“睡前太热,睡后太冷”的问题。
设置简单,实现它只需要买一个独立硬件,实现也非常容易。
5、床头音箱一机多用
这个小标题很多人看了可能一下子无法理解是什么意思,楼主需要解释一下:
我在卧室布置这对漫步者有两个作用:第一是用来和电视蓝牙配对,作为电视输出声源使用;第二则是用来播放手机上的音乐,放松自己。
但如果都采用蓝牙连接,手机和电视来回切换,每次都要手动选择,其实并不方便。于是我用一个小燕的智能网关实现了音箱的 WiFi播放(下文有介绍)——平时播放音乐采用 iPhone隔空投放;而打开蓝牙模式后,则会自动与电视连接,非常好用!
PS:切换蓝牙模式也可以通过智能开关实现,非常方便。
6、床头两侧均可控制房间所有设备
床头两侧开关功能不一致是很多家庭无法解决的痛点,尤其是像楼主这样在家里弄了很多的智能设备之后,想要实现控制更加无法想象。
这个功能我是通过智能开关的后期编程实现的,需要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自己使用习惯慢慢完善。
至此,楼主个人认为基本已经打造了一个相当方便日常起居的卧室智能系统。并且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后期升级——因为楼主就是一步步慢慢折腾过来的。
改造/升级动机
一年前,楼主在主卧升级智能家居,折腾后分享了一篇关于智能开关的详细改造教程,在站内获得了不错的关注。可见这也是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领域。
一年间,新搭建的智能系统使用比较满意,但是楼主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在主卧弄个灯光的“睡眠模式”,方便起夜。尤其是跟孩子一起睡觉的时候,半夜总要观察小孩子睡姿和盖被情况,最好有微弱但又不影响睡眠的照明。
一开始楼主也尝试过用台灯调到最低亮度,但在深夜还是过于突兀。思来想去,必须把光源装到房间玄关位置。这样光源不会直射,还能营造出类似月光的效果。
恰好看到小燕新出了一款筒灯以及一款射灯,于是果断入手了两组进行尝试——本文主要分享的也是这次灯光的升级过程及使用体验。
为什么选择小燕?
智能家居APP截图
作为一名智能家居爱好者,楼主家里大大小小智能设备有近 100件。其中涉及的品牌非常庞杂,小燕只是众多智能设备中的一个体系 ▲
在玩过大量的智能设备之后,我认为智能家居的第一个关键性能就是稳定性!看产品稳不稳,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回来测试!!!去年第一次买的墙壁开关,使用到现在也很靠谱,中间陆续入了一些其它设备。
之所以选择小燕,主要是因为楼主在机缘巧合中看到小燕的网关竟然还有一个 3.5mm音频接口,可以连接音箱使用——这就意味着,如果在网关上接上音频设备,那就可以在局域网内用苹果设备实现“无线投射”。
再换句话说,普通的传统音箱,可以用它直接升级成为 WiFi音箱?!!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此前楼主手里就有一对支持 WiFi播放的 BlueSound,如果再在主卧也弄一对音箱支持 WiFi播放,我就可以彻底在家里实现多音箱的串流播放。周末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是同一首歌,而且完全不像蓝牙那样受空间限制。这感觉,想想就很让人激动!(有机会用视频分享一下,真的很爽)
没错,很多时候打动人的,往往就是这样的细节。
果不其然,这后来也成为了我用的非常频繁的一个功能 ▲
三个(对)音箱,分别摆在书房、主卧、客厅三个不同位置,使用的时候可以共同建立一个播放器组。当以“组”的形式播放时,声音完全同步。又因为是无线投射,所以播放时可以拿着手机在全屋随便移动——只要是有 WiFi的地方,就有音乐。这种感觉只有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有多爽!
除了组建音箱组之外,平时睡前想播放一点音乐,也不用再特意把卧室的音箱切换到蓝牙模式,直接无线投射就行,方便了很多。
PS:上面截图中的“Terncy 0048”就是小燕网关的名字,也是对应接入网关的音箱的名字。
新品射灯/筒灯有什么亮点?
此次升级,楼主更换了三个筒灯+两个射灯。其中筒灯用在入户玄关位置,用来补光照明以及夜间的入户感应;射灯用在房间玄关,用来营造氛围及起夜照明。
这次的新品主要有三个方面亮点:
①光源素质比较好。显色指数达到了 90甚至 95以上(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很多护眼台灯),另外频闪极低,色温可调节范围较大;
②作为智能家居,射灯及筒灯在编组之后,调节控制时同步性非常好。而同步性一直是无线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一个难点,会直接影响调光视觉效果;
③有自适应照明:在一天内,色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自动变化。
其中第一条是楼主在有孩子也以后格外注意的,不管是换吸顶灯还是台灯等其他照明设备,光源素质一直都是我首先考量的因素。其实这也不仅仅是为了“护眼”,比如显色指数高的光源,可以让我们在灯光下看东西时更多还原本色的颜色。频闪通常情况下,我们肉眼无法感知,但是研究显示频闪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第二条的同步性一直是无线智能调光的一个技术瓶颈,非常考验系统的构架和算法。如果客厅里装了一圈灯,关灯和调光时每个灯变化不一致,绝对影响调光的高级感。
而第三条的自适应照明,其实是智能家居中比较高阶的玩法,楼主对此颇为期待。
外观及安装
这次升级,依旧是全程自己动手,所以开始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产品。
筒灯采用纯白色,不挑装修风格,比较百搭。安装比较简单,直接把尾部的零线以及火线接入到电路中就行 ▲
这款筒灯功率为 5.5W,安装需要的开孔尺寸约 75-85mm——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尺寸,如果家里原来的开孔不够大,可以自行购买开孔器配合电钻在吊顶石膏板上自己开孔,也不是什么难事。
拆除的时候,筒灯可以直接拉拽取出;装回的时候,先把弹簧机构捏起来塞进孔内,然后轻轻一推即可 ▲
射灯采用白+银灰的配色,通体采用金属材质,尾部有一个大大的翅片散热器,再饰以少许红色,看起质感极好 ▲
不同于筒灯,射灯需要配合调光驱动使用 ▲
调光驱动通过对插+旋钮的方式和射灯连接 ▲
最后,把调光器通过零火线接入电路就行 ▲
功率方面,射灯升级到了 12W,开孔尺寸只需 75-80mm。另外不同于筒灯的单一方向照明,射灯有一个角度可以微调。楼主之所以选择在卧室玄关安装射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下文展示效果) ▲
为了配合客厅的筒灯改造,我还特意又入了两个白鹭智能开关 ▲
还是那句话,在选择家里智能开关的时候,大家可以打开底盒看一看,如果双控开关上有 3条线,那一定是火线、导线以及灯线,选购的时候就选“单火”,便宜还好用(大部分家庭应该都是单火) ▲
换成智能开关以后,只需接上火线以及灯线就好了,导线作废,可以抽出丢掉,也可以用电工胶布包起来留下 ▲
原来是个双开,换上后成了三开。第三个空白开关可以后期编程,实现其它复杂控制方案,堪称完美 ▲
光源实测
小燕的这款筒灯及射灯卖点非常明确,楼主在上文也已经详细介绍过。那么它的真实表现到底怎么样呢?尤其是在光源素质方面,是不是真的像他自己标榜的那样优秀呢?这恰恰是普通消费者最难验证的。
为此,楼主特意借来了远方手持光谱仪做个测试 ▲
1、显色指数(逼真度)测试
筒灯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一般用 Ra表示,代表的是光源和太阳光之间的接近程度。我们将太阳光的显指定义为 100,测量得到的数值越高,代表逼真度越好,即在该光源下看东西越接近在白天的太阳下的观察效果。
一般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普通照明灯的显指都只有七八十,能达到 90以上,属于比较优秀的台灯水准,95以上则是第一梯队的照明产品。
可以看到这款小燕的筒灯在显色指数方面数据非常优秀(测试在夜间进行,没有其他光源干扰) ▲
射灯显色指数
接着测试射灯的逼真度分布。测试结果比起筒灯,要稍逊一筹,但整体依旧属于相当优秀的水平 ▲
这么看可能还不够直观,那么我们就再拿它跟楼主家里其它的筒灯做个对比:
原筒灯显色指数
首先对比的是楼主家里拆除前的筒灯。对比以小燕的测试结果为标样,以原筒灯为测试对象。结果看到,实测小燕的显指高达 94.6,而原筒灯的显指仅有 70.4 ▲
不过原来的筒灯已有年头,且并非智能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恰好楼主在衣帽间装了个某大厂的智能筒灯,属于同级竞品,那就也来对比一下显指这个参数:
某大厂智能筒灯显色指数
依旧是以小燕的数据为标样进行对比,实测某大厂智能筒灯的显指在 85.3,比起上面的非智能款要好了不少,但是和这款小燕的筒灯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
小结:新换上的小燕筒灯及射灯在显色指数(约 95)方面远远优于楼主此前在衣帽间使用的某大厂智能筒灯(约 85),吊打装修时安装的旧筒灯(约 70)。
2、频闪测试
如果说显色指数低只是看物体颜色失真,看东西比较累,那频闪可是真正会影响视力的。所以频闪也是各大厂商护眼台灯的主攻项目。
考虑到频闪的测量与光源亮度有关,但在测试中又无法做到各被测试对象亮度一致,所以在测试过程中,楼主干脆模拟了实际使用场景:将各测试对象亮度调至最高,然后将设备举至与眼睛齐平的高度进行测量。
小燕筒灯频闪数据
实测小燕筒灯频闪数据如上,闪烁百分比及闪烁指数都极低。其中闪烁百分比仅有 1.19%;闪烁指数则低至 0.002 ▲
原筒灯频闪数据
一样的实验条件下,测得原拆除筒灯的闪烁白分别为 40.47%;闪烁指数则仅有 0.097 ▲
小燕射灯频闪数据
接着继续回到小燕射灯的频闪数据,显示实测闪烁百分比为 1.55%,闪烁指数仅有 0.002,两项参数与小燕筒灯几乎一致 ▲
某大厂智能筒灯频闪数据
最后一组测试的则是位于衣帽间的某大厂智能筒灯。让楼主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它的闪烁百分比竟然高达 102.83%;闪烁指数也是达到了惊人的 0.331 ▲
小结:频闪测试中,小燕的数据再次大幅领先衣帽间的某大厂智能筒灯及初装时的原筒灯。
3、色温测试
小燕这次发布的筒灯和射灯都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可以根据一天内的时间变化,自动切换色温。把设备接入苹果“家庭”,然后在家庭app里启用自适应照明功能,在不同时间开启灯时,灯光的色温会随时间自动调整。
这种模拟自然光的方式,深夜起来,和清晨时灯光色温都不一样,很舒适。用过后,以后不会再考虑不带自适应照明功能的灯了。
而要实现色温自动切换,还需要光源本身可以提供较大的色温范围。这里楼主也做了一个实测。
首先测量的是筒灯。三盏灯按顺序分别标记为 A、B、C,对于APP对应的同一个色温区,分别在三个位置进行测量;将 14个色温区按照由暖至冷的顺序,分别标记为 1-14。
筒灯色温测试统计
最后对 14个色温区分别进行三次测量,得到平均数作为改色温区对应色温数值,记录如上 ▲
APP色温调色盘对应实测色温
这个圆盘本来是APP中对应的调色盘,楼主将实测的数据记录到了调色盘对应位置,供大家参考 ▲
实测这款小燕筒灯的可调节色温范围在 2603K-6334K之间——对照官方给出的 2200K-6800K的标定参数,存在约 400K的平移偏差,但可调色域宽度基本一致。考虑到设备系统误差以及实验测量误差,基本吻合。
射灯最小色温
用同样的方式对射灯的最小色温进行测量,得到平均值为(2696+2701)/2≈2698K ▲
射灯最大色温
最大色温平均值为(5877+5839)/2≈5858K ▲
因此实测射灯可调色温范围在 2698K-5858K之间——对照官方给出的 2700K-6500K的,最高值要稍稍偏低一些。楼主猜测是因为我是墙纸色调偏暖,在测量时设备接收到了部分墙纸反射光线导致的。
小结:色温可调节幅度与宣传基本接近,温幅极大,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场景色温调节。
使用体验:
首先看一下楼主心心念念了2年的主卧灯光“睡眠模式”的营造。
原先这个位置装的是一个普通的筒灯,开灯时正常的照亮范围为地面白圈标记的区域;如今换上射灯后,调节投射角度,照亮区域完全就变成了门外的红色区域 ▲
关上门,这种投射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再将亮度调节到最低的 1%,就营造出了微弱的照亮效果 ▲
PS:因为相机传感器的关系,照片拍出来画面会偏亮一些,但实际上在最低亮度下,真的非常适合作为“睡眠模式”使用。
更厉害的是,由于射灯的特殊设计,从侧面看是完全看不到它处于打开状态,防眩光效果很好 ▲
所以卧室玄关位置开着射灯,从床上看过去却完全感受不到光源的来源。再加上光源本身射向门口,所以既能营造微弱的氛围感,还不会影响休息,堪称完美!
如果把这个射灯装到玄关等位置也非常实用。想象一下这扇门就是玄关墙壁,墙上再挂一幅壁画,营造出来的这种氛围感也是极好的 ▲
另外筒灯和射灯都可以单独调节亮度及色温,还可以对多个设备进行编组 ▲
联动逻辑
客厅入户位置楼主装了三个筒灯,除了日常照明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感应晚上的回家动作,所以设置了如上这样的一个联动逻辑 ▲
PS:传感器同时集成了温度感应、照度感应以及人体动作感应。
我们先用一个动图来感受一下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可以看到,当手指进入检测区域,APP立马从“无人动作”状态切换到了“有人动作”,可见灵敏度完全没有问题 ▲
这个联动的实际执行过程楼主也通过 APP记录了一下:当入户感应器检测到有人通过,立马就打开了入户玄关灯组(灯组包含三个筒灯) ▲
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人体传感器除了作为简单的传感器使用之外,还可以通过“布防”功能用来实现远程报警。
当“布防撤防”功能打开之后,传感器一但检测到有人动作,会直接给用户手机发送短信进行报警 ▲
这个功能对于独居女性来说,用来“看家”也是极好的。楼主测试了一下,这东西非常灵敏,在几秒钟内,检测到几次人体动作,就会发送对应数量的信息。只要手机没有静音,绝对轰炸到让你警觉!
灯组(单个灯也可以)控制方面,除了通过APP实现,我们还可以通过旋钮开关实现 ▲
当然,实现之前,需要先在 APP中通过“自动化”进行简单的设置。
同样可以通过旋钮控制的,还有灯光的色温。可以看到,在旋钮旋转过程中,三个筒灯发出的灯光逐渐变暖,且同步性极好,没有一个表现出一点的提前或者滞后——这也是这款小燕智能筒灯的一个强势卖点 ▲
这种同步性还体现在开关的瞬间,三个灯也是几乎完全同步 ▲
另外,灯组开关过程中,灯光也是渐变的,并且渐变的延迟时间可以在 APP中自行设置。这样“渐变”的好处就是使得灯光在开关过程中更加柔滑,在体感上比较舒适。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柔滑过渡的意义,下面楼主用一组对比来说明:
这张动图展示的是小燕筒灯的渐变开关下的柔滑过渡效果,无论是开还是关都非常自然 ▲
而这张动图展示的则是其他没有渐变效果的筒灯下的开关过渡效果,显然在开关瞬间的亮度切换非常生涩 ▲
因此,这种“滞后”式的开关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是可以给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体感体验的。
总结:
在智能家居日渐普及的今天,很多人对此都跃跃欲试。
楼主建议有兴趣的各位可以从比较简单的米家生态系统产品入手尝试,感受和发掘自己的需求。米家的设备多采用 WiFi直连或蓝牙网关,设备售价较低,且可以独立使用,入门门槛不高。
但如果真的决定在家里全面搭建智能生态系统,或者想要实现长期稳定的智能联动,楼主还是建议大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一套更靠谱的智能系统去接入——毕竟对于智能家居来说,稳定性才是重中之重!
楼主分享自己的整套卧室智能系统,也是希望可以给大家的改造提供思路。
坚持做有态度的评测,生产有温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们下一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