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在行业技术的不断更迭之下,扫地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相比起前几年参加某添加路由器活动白嫖到的扫地机来说,现在的新款扫地机器人不仅在清洁能力方面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路径规划、湿拖一体和自动集尘的问题,这些新技术的加入让扫地机应对复杂的家居环境更加得心应手,就连对这些产品一向不感冒的老妈也想着添置一台。
上半年给新房子添置了追觅的手持吸尘器,这个新品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有幸通过新浪众测收到这台追觅L10 Plus全自动集尘扫地机器人,深灰配色符合我的审美,趁着周末带到父母那边,顺便体验下它在实际清洁当中的表现。
丨包装开箱
包装箱的体积比较大,外面是瓦楞纸物流箱。顶部提手的位置特意留空,把里面的塑料提手露出来,自己从驿站提货就比较好搬运了。
里面的主包装采用黑色格调,凸显科技感和专业感。正反两面印有扫地机的渲染图以及主打四项功能特性,左右两个侧边分别以图示的方式对四项功能特性做了更直观的展示。
箱体一侧的不干胶标签罗列有这台扫地机的制造商信息和序列号编码。打开包装,机身和零部件规整的陈列在模具当中。最上面一层是附件,中间是扫地机和电源线,最下面是充电集尘站。整个包装设计非常紧凑,中间缝隙的地方都有硬纸板模具填充。
分享一组全家福,包含追觅L10 Plus扫地机主机、充电集尘站、水箱、拖布、尘袋、边刷、清理工具、电源线以及使用指南等纸质文件。
丨产品设计
这套完整的清洁系统是由扫地机和集尘器两个部分组成,集尘器同时可以作为回充底座。整体设计采用深灰色的配色,官方称作曜石黑,雾面质感看上去低调内敛,摆在角落里也不太惹眼,与多数现代家庭装修风格都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
扫地机主体采用主流的圆形造型,直径大约为35公分,不过由于机身顶部有凸起的雷达模块,整机厚度达到了96.8mm,也就意味着小于十公分的缝隙它没有办法钻进去。不过父母家里这边的柜子和沙发角都比较高,测试能否正常钻到底部清洁。
为了避免单调,机身顶部盖板采用亮面质感,虽然容易沾染灰尘,但同时也易于打理。盖板以雷达模块中线的位置分为两段,前面一段可以向上翻开,尘盒就安装里面。尘盒右上角靠近转轴的位置还预留有重置按键WiFi指示灯。
尘盒部分采用快拆式的设计,抓着两边的扣手用力向内按压就可以拿出来。尘盒的体积有400毫升,尾部有网状初效滤网和Hepa滤网,对吸进去的灰尘起到过滤作用,防止灰尘落入机身当中。
尘盒与机身对接的部分一侧有厚实的橡胶垫,另一侧也有拆条橡胶圈,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尘盒底部与集尘站集尘口对接的位置也有橡胶塞,默认落下挡住,开启自动集尘以后依靠风力将其吹开。
机身顶部雷达模块的另一侧有三颗实体按键,分别是局部清扫键、电源键/清扫键和回充键。三颗按键表面采用一体化的橡胶材质,触感温润舒适,回弹反馈明确。
机身侧边行进方向的半圈盖板支持伸缩,幅度大约在5毫米左右,起到防碰撞的作用。不过在机身上却并没有橡胶或海绵材质的防撞条,磕碰以后难免对刮擦机身侧边。盖板正前方的三个开孔内嵌有3D避障传感器,靠左侧的开孔内嵌有沿边传感器。
另外一个侧边则是密集的排风格栅,其中还内置有扬声器。
机身底部不像正面一样规整,但也属于主流的排布方式。前方及左右两侧分别有六颗悬崖传感器,用于检测扫地机是否进行到高度差较大的位置,对于居住复式楼的用户很实用。
正前方居中的万向轮用于引导方向,中间左右两边的滚轮负责提供动力。滚轮外侧有凹凸纹理的橡胶材质包裹,既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又能增强抓地力。滚轮设计有伸缩结构,有利于实现自动增压和翻越门槛等低矮障碍物的作用。
滚刷组件部分支持拆卸,外面的挡板上有六段软橡胶材质的刮板,按下另一边的卡扣可以取下挡板。滚刷采用毛刷加胶刷组合的设计,梳齿结构能够同时兼顾到灰尘和毛发清洁,减少毛发缠绕。
追觅L10 Plus采用单侧边刷的设计,使用前需要将边刷扣上去。单侧边刷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清洁时两边的边刷同时转动反而将大颗粒物垃圾弹开的问题。
充电集尘站采用一体式的设计,与之前用的其他品牌不同的是,它采用类似iRobot S9+的设计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托盘轨道的部分,整体的三围尺寸达到了403*303*483mm,从造型上就给人留下一种专业的印象。
托盘部分后方高于前方,保持倾斜,扫地机回充时沿着斜坡回到托盘上,前方两侧还设计有防滑纹理,增加滚轮与托盘的摩擦力。底座上的集尘口位于前方,金属充电触点则在靠后方的位置。集尘站下方亮面的区域内嵌有红外信号发射区域,用于引导机器人返回充电站。
整个机身上半部分主要是集尘桶和电机组件,正面靠上方的位置标记有追觅的Logo以及指示灯。从顶部揭开盒盖,尘袋通过挡片固定在集尘桶内,安装以后挡板上的圆孔和集尘桶的圆孔刚好吻合,确保灰尘和垃圾完全输送到尘袋当中,防止外漏。
集尘站背部下方预留有电源插口,标准的三角电饭煲接口,接口向内凹陷了许多,使得集尘站能够贴近墙面摆放。多余的线材还可以盘绕在上面的绕线器上,有效的避免家居环境凌乱。
丨路径规划
早前的扫地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路径规划和避障,抛开扫不扫的干净不谈,光在各个房间绕来绕去就需要很长时间,结果就是没扫干净就已经没电了。追觅L10 Plus给出的解决方案是3D避障技术和LDS激光雷达导航4.0,依靠前面外观环节讲到的雷达、各种传感器以及成熟的算法协作配合,让扫地机更聪明。
LDS激光雷达的主要作用是检测机器人自身距离房间边缘或者周围物体的距离,从而准确的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使用过一次之后会自动建立起家里的户型图,之后再用的话就不会在整个房间乱跑了。追觅L10 Plus的激光雷达拥有8米的感知半径,可以实现2080点/秒快速扫描以及毫米级的探测精度。
通过雷达采集到的户型数据会传递给SLAM智能算法进行处理,多数情况下会先沿着墙边清洁一次,然后再以弓字形的方式进行往复清洁,避免遗漏的现象。
搭配手机APP还可以实现房间划分,对单独的房间命名区分,也可以对不同的房间或者其中几个房间分别制定不同的清洁方案,比如书房铺有地摊,需要增压清洁但不能湿拖等等,让每一个房间的地板环境得到有效的清洁。
已经入住的房子不可能像新房子一样没有任何陈设,这就十分考验扫地机的避障能力。追觅L10 Plus通过机身前方和侧边的四组激光传感器能够立体式感知障碍物,对上百种障碍实现精准的避让。比如在地板中间放一个箱子,当扫地机移动到箱子边缘的时候就会绕过,并沿着箱子周围开始清洁。
家里不同房间的地板之间也会有凸起的地砖线,或者铺地摊的地方与地面也会有高低差。当扫地机走到这些低于2公分高低差的位置的时候,就会依靠底部的两个弹性滚轮直接越过去。
追觅L10 Plus还可以对空间高度进行检测判断,对于沙发、茶几下方等一些高于10公分以上的缝隙,机器人完全可以钻进去进行清洁,如此一来就大幅减少了全屋清洁盲区,甚至能够帮助我们清洁一些日常人工不容易清洁到的狭小位置。到了这些低矮光线较暗的位置,激光传感器也能做到精准的判断,不会受到光线、深色物体或者尘土的干扰。
防跌落主要是为复式楼的环境设计的,当扫地机进行到边缘的时候,底部的悬崖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到高度差,并调整机器人的运行方向,避免掉落损坏产品甚至砸伤楼下的人。我将它放在茶几上,测试发现当扫地机移动到边缘处会及时停止。
丨清洁能力
清洁能力是评价一台扫地机好坏最重要的指标,依靠雷达和传感器解决了避障和路径规划的问题,接下来就聊聊它在清洁方面的表现。这台扫地机预设有超强、强力、标准和安静四种工作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清洁环境和使用场景,正常家里1-2天打扫一次的话,用标准模式就可以了;但如果长时间出差回家以后清扫的话,强力模式就更适合一些。
超强模式是L10 Plus独有的一项开挂技能,在这个模式下电机会以最高转速运行,实现4000Pa左右的吸力,除了清扫地板上的灰尘之外,甚至连地砖缝隙中残留的灰尘也能彻底吸起来。当然,吸力越大产生的噪音也就越大,因此四种模式也兼顾到了噪音,有人在家的时候可以用低档位,离家以后清洁可以切换到高档位。
为了优化噪音表现,追觅L10 Plus在机身设计上也做了全面优化。采用Nidec马达优化了电机振动,在机身边缘加入消音海绵材质,优化尺寸结构和降噪转动结构,采用流体力学优化风道结构等等。这里分别附上四种模式下的噪音表现,各位可以直观对比。
在清洁过程中,L10 Plus机身上的四大清洁系统会统一协作。边刷高速旋转,负责将边缘的尘土聚集到机身的正前方;行进过程中通过中间的浮动滚刷对地面进行深度清扫,之后依靠电机产生的吸力将灰尘通过风道吸附到尘盒当中,期间还会通过双层滤网实现精密过滤。
开启自动增压功能以后,到了地毯环境下,扫地机也能自动识别,并开启增压清扫,把隐藏在地毯毛绒缝隙中的灰尘彻底清洁出来。
在地板上撒一些大米、绿豆、食盐等小的颗粒物模拟生活垃圾,在标准模式下扫过一次之后,多数垃圾已经被吸附到尘盒当中了,边缘处的少量残留绕回来清洁的时候在吸一次就好了。
搭配湿拖组件以后,追觅L10 Plus还可以变身为一台拖地机。湿拖可以与吸尘同时开启,只需要清洁一次就可以同时完成扫和拖,大幅节省了清洁需要的时间。水箱的容量是150毫升,打开顶部的注水孔橡胶塞就可以向内注水了,一般加入清水或者按照配比加入少量的地板清洁液。水箱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机身底部,拆卸非常方便。
追觅L10 Plus的水箱支持电控出水,针对不同的地板材质和清洁环境,设计有三种出水档位。比如在木质地板上用小水量模式,防止有水渍残留损坏地板;日常瓷砖清洁可以根据脏污程度选择中水量或者大水量,比如在有油污粘黏的厨房中就推荐用大水量模式。
在地板上撒上一些牛奶、可乐等饮料,等待大约8-10个小时以后边干黏在地板上,然后以中水量模式进行湿拖清洁。通过上面的GIF图不难看出,扫地机拖过一次之后地板上已经比较干净了。
综合上述测试结果来看,追觅L10 Plus的清洁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吸尘和湿拖都没有问题,用来应对日常家居环境应该非常轻松。当然,如果家里每天用扫地机清洁的话,也基本不会出现上述测试中的恶劣环境,扫地机应对起来也会更从容。
丨集尘充电
自动集尘的出现解决了老旧扫地机让人诟病的第二个问题,也是老妈最关心的问题。当扫地机清洁完成以后回到充电集尘站充电的时候,会先进行自动集尘。归位以后扫地机底部尘盒的集尘口与集尘站上的集尘口对准,左右两边一吹一吸,将尘盒中的灰尘和垃圾全部输送扫集尘袋当中。
机身尘盒的容量为400毫升,尘袋的容量是4L,相比之前用的一台扫地机大了不少。换算下来大约可以完整输送10次左右的灰尘和垃圾。尘袋属于一次性产品,一个尘袋大约可以用一个月左右,标配有两个,用完后需要自己购买。
尘袋装满之后,集尘站正面的指示灯会以橙色闪烁作为提醒。更换尘袋的时候抓着上面的牛皮纸提手向上提起,下面的纸片会挡住尘袋上的圆孔,将尘袋完全密封起来。整个过程双手完全无需沾染灰尘,也就解决了此前存在的清洁扫地机比清洁房间更麻烦的弊端。
续航方面,追觅L10 Plus内置有5200mAh容量的锂电池,满电状态下,在标准模式下大约可以提供150分钟的续航,满足250平米大户型一次性清洁。以我这间90平的屋子来说,连续清洁两次也不会提示电量过低。
如果遇到清洁作业中电量过低,机器人会自动返回集尘充电站充电,充满以后返回到清扫断点处继续清洁,并不会完全开始新的清洁作业,避免漏扫、重复扫的现象,大幅提高清洁效率。充电方面,集尘站的输出功率是19.8V-1A,接近20W,完整充满需要大约6个小时。
丨智能联动
智能化方面,追觅也积极拥抱国内较为成熟的米家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与米家APP配对实现丰富的控制功能,也可以通过小爱同学Ai音箱进行远程控制。在米家APP中扫描快速使用指南上的二维码,根据向导提示为扫地机配置网络完成绑定,操作并不复杂。
设备管理界面的UI是一如既往的简约风,中间大部分面积被扫地机规划的户型图所占据,日常可以根据清洁需要,选择选区清洁、全局清洁和划区清洁。在地图管理功能中可以开启多层地图,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主要用于复式楼户型的地图构建。
如果临时在房间中添置了怕磕碰的物品,可以通过禁区功能规划出一片不能清扫的区域,在清洁的时候扫地机就会自动避开这个区域,相比之前通过磁条阻隔方便了许多。
清洁模式中提供了四档吸力和三档出水量的设定,通过APP操作也方便了不少。选择好以后点击主页的蓝色开始键即可开始清洁作业,也可以用旁边的回充键控制它回充。
扫地机提供的设置项也非常丰富,比如可以选择开启3D避障、语音的语言和音量、开启地毯增压、断点去扫、勿扰模式、清扫几次以后集尘等等。对于经常不在家的上班族来说,可以打开定时设置,设定每天的固定时间段自动开始清洁。
在耗材管理选项中可以查看滤网、边刷、滚刷和传感器的损耗情况,前三者耗尽时需要更换,传感器需要定时清理,以保证它能够正常工作。
除此之外,日常也可以通过小爱同学Ai音箱、小米电视等设备进行语音交互操作,如果家里刚好有带有屏幕的小爱音箱,也可以进行触控可视化操作,非常方便。
丨体验总结
文章落笔的时候,追觅L10 Plus扫地机器人已经到家一周左右的时间了。放在父母这边老家深度体验了一段时间,它的综合性能非常出色,家中母亲更是对它赞不绝口。对比几年前那台白嫖的老款产品,如今的扫地机显得愈发成熟,能够更加从容、自主的完成家里的清洁作业,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技术的进步。
深灰色的配色低调内敛,放在家里不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优化机身结构设计,搭配LDS激光雷达以及3D结构光避障,扫地机能够精准的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建立完整的户型图,同时绕开各种障碍物的干扰,又能避免自己被卡住或者跌落;内置4000Pa强力电机,预设四种模式,平衡吸力、功耗与噪音;支持吸拖一体,大幅节约清洁时间;搭配集尘充电站,清洁完毕后自动集尘并充电,一次性尘袋用完直接更换,双手无需沾染灰尘;接入米家APP,支持图形化房间管理、远程操作以及Ai语音交互。
当然深度体验下来,这台扫地机也有一些值得优化的地方。比如机身侧边缓冲板上没有搭配橡胶缓冲条,在清洁的时候与家居、墙面碰撞容易损伤机身表面,建议在后续的产品中加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