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散热器作为一台主机必不可少的配件,少刚几十,多则上百,那么哪个散热效率高点?这应该是普通玩家小白最为迷茫的问题了。现在的入门级散热也不乏一些比较出彩的单品出现,入门级虽针对的是预算不足的玩家产品,高端玩家自然是看不上,但却是各厂家的必争之地。有竞争就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出现。最近随着12代酷睿上市,很快散热器厂商超频三马上就推出了支持12代酷睿的风冷东海R4000——一个散热性能和价格都很亲民的百元级入门风冷。
拆盒,盒内所有物品,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那个全黑化的散热塔。除此之外就是120MM的ARGB风扇和一个白色配件盒。
配件盒内物品,算比较简单的,INTEL平台有附赠背板,从背板背后的标识知道超频三R4000是支持最新12代CPU的1700扣具的。AMD平台看了下说明书,它是延用主板自身的背板。除此之外,就是两大平台的螺丝和一小管硅脂以及风扇安装支架。
个人是比较喜欢超频三这种全黑化散热塔的。散热塔尺寸130*50*175MM,虽说搭配的是120MM的风扇,但测量了一下,这个散热鳍片的面积是有130*130MM的,可以某宝找130规格的风扇或是超频三自家的PF130风扇,刚好是130MM规格,加大风量来提供散热效能。
入门级嘛,一切从简,顶部并没有什么造型可言 ,一个LOGO及裸露在外的四根热管头,其实一直有一个疑惑 ,就没有一个散热厂考虑优化下这个热管头,N年不变也确实是丑。
总共有42层铝制散热鳍片组成,由4根6MM直径弯成U型的铜管穿起。
不出所料的热管直触技术底座 ,这个价位,回流焊就不用想了,看这个做工还不错。
安装支架也是散热座,这是很多百元级散热普遍采用器的方案,带散热槽可加快一部分的热量散去。
热管的布局细细琢磨是很有意思的,排例在奇偶数的间隔开,一左一右,不会是直直的排列,也是为了避免热管带出的热量过去集中。
风扇是比较常规的120MM规格,中间是乳白色9风扇叶,PWM接口,转还在800~1800RPM,支持神光同步,最大风量是69.5CFM。
装机,撕掉底座保护膜,还是很”白净“的。至少不会像早前有些热管直触表面接缝边缘还有凹陷,看超频三这个R4000还非常平整的。
ROG X570I自带的全金属背板肯定 是要把工程塑料的背板强,主要是我是金属背板控。
AM4平台,支架梁的安装非常简单的,认真看了下INTEL和AMD的,两者好像就梁下面的塑料支柱略不同,AMD是橙色,INTEL是灰白色。用来测试的U是自己一直在用的R9 3900X,官方TDP 105W的CPU,并不是误导大家说入门散热用来压中高端U,一是我手里只有这个U,二是而且如果超频三R4000能压住小超的R9 3900X,那压105W以下的中端U肯定也是没有问题的。
先安装好散热塔才能安装风扇,X570I因为空间的关系,把集成声卡和M.2做成了”立体式“,所以眼睛那一块会比较高。散热塔安装完看了一下鳍片离败家之眼那里好近了,只有约2MM的空间,还好没有干涉。
架上散热风扇,真的是啥都刚刚好,离内存也非常的接近。看来还是不能折腾 ITX,除非有非常好的散热方案。
安装好后的样子。
亮机效果,这种幻彩的效果也是当下大家比较喜欢的,可通过神光系统来控制。
简单的测试了下,在默频3.8GHz情况下,单拷FPU,12核全核会自动保持在4GHz频率下,此时可以看到AIDA64显示的CPU温度只有45度,但二极管就已经去到77度了。用ROG自己的软件看了下,二级管温度是一样的,平均CPU温度是66度。分析原因应该还是受ZEN2架构被人垢病的积热问题导致,热量不能及时散出。
因为是入门级散热,往上超频只能摸索着一点点往上加,一步到位有点危险,试探性的先拆中4.3GHz,加电压到了1.3V,全核心锁定在4.3GHz稳定拷机10分钟,此时ROG和AIDA64软件都显示二极管已经去到了93度,但AIDA64的温度却还是只有52度,个人认为是不正常的,所以以ROG软件显示的平均温度82度为准。到此就感觉没有必要再往上摸索了,二极管93度已经快到极限了,R4000即便能把R9 3900X压制在4.4GHz及以上,那温度估计也是很高的,正常人不会在这种状态下使用的,除非钱多想换平台吧。
总结:
作为入门级别的东海R4000,全身黑化的散热塔个人觉得是会比铝色的好看很多,百元不到还带个ARGB风扇,性价比拿捏的很好。风扇支持升级到13CM的风扇来加强散热的,只是要看有没有必要而已。对比同级别竞品,单从R4000的做工、个头和黑色塔身我应该都会直接入,为啥?因为同价位入门级别的散热,温度差距不会相差很离谱,用来压制中端U供日常使用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即不追求那几度的散热效能差的,选个好看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