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驾照已经考下来好几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开过车,因为每天上下班骑电动车越来越冷,终于下定决心要开车了,所以琢磨着给她买一辆车。家里已经有一辆迈腾了,现在油费越来越高,开着有些心疼了,所以就想入手一辆纯电动车,平时上下班开不限号,还省钱。
作为对比,关注过好猫、埃安Y、元Plus、ID3几款车。
好猫,是老婆最先看上的电动车,外观非常喜欢,内饰也喜欢,不过因为出了芯片门,而且好猫好像除了好看,别的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并且价格也算比较高。其实没选择好猫,也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开出去,不是那么合适。
埃安Y,后排空间很大,后门打开角度超大(据说开始是为了专车设计的),动力强劲,是我最先看上的电动车,不过老婆不喜欢它的天使之翼大灯,再加上续航里程达成率比较低,最主要的也是价格相对较高,就放弃了。
元Plus,作为SUV车型,可以补足我家没有SUV的短板,其实埃安Y也是定位SUV,不过我怎么都觉得它是一款两厢轿车。但是内饰我和老婆都接受不了,后来勉强接受内饰了,老婆觉得它比我的迈腾还宽,嫌大,就放弃了。
ID3,操控感不错,因为我本来就开大众,所以对于底盘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过大屏系统落后,再加上两厢小车都赶上元Plus的价格,价格实在接受不了。
选来选去,选择了现在最火爆的比亚迪海豚,这款小电车,作为家里的第二辆还是比较合适的,续航400KM,日常市内代步完全没有压力,反正我出远门我还有油车呢,我完全不用在乎它的续航问题。最近海豚被爆出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刹车泵异响、A柱档视线、没有后雨刮等等吧,但是每个车多多少少都有缺点,选择一款车就是接受它的优点多于它的缺点。就像我当时选择迈腾,我更看重的是空间大、动力强,所以我就要接受它要加95的油、座椅硬、减震硬等缺点。
我的海豚从订车到提车等了五个多月,两次订车。第一次订车是在我们本地订的,要三个月到车,后来在两个月的时候,因为不想上我们本地牌照了,所以果断退订,又到别的城市订车,期间经历拼色停产,增加新颜色。第二次订车,是用了两个半月提到了车。
颜色开始选择的是噗噗粉,后来觉得那个颜色开久了可能会审美疲劳,所以换成了贝贝灰,回来准备部分改色。本来开始计划选择骑士版,总担心低配的70Kw电机不够用,但是骑士版交车时间遥遥无期,后来试驾了一次时尚版,感觉动力也是够用的,毕竟老婆开,不需要太强的动力。而且骑士版多的L2级自动驾驶,一般在市区里开也用不到,所以还是省点儿是点儿吧。时尚版主驾电动座椅、大屏、无线充电、全景天幕、360影像,该有的配置全都有了,个人感觉属于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版本。
老婆选择海豚的首要原因是它比较小巧,可能刚会开车的人,都觉得小车会比较好开吧。外观上海豚采用海洋美学的设计理念,大量融入和海豚相关的外形和动态元素,营造灵动,时尚和富有辨识度的造型。不过我总觉得我能在海豚身上看到比亚迪F0的感觉。贝贝灰的颜色还是挺耐看的,就是橙色的点缀总感觉有点儿突兀。
侧面的腰线我很喜欢,腰线采用了几何线条的设计,纵横交错勾勒出了更动感的效果。低配的轮毂,为16寸仿浪花的设计,不算难看,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骑士版的轮毂。195的朝阳轮胎,对于电动车来说,抓地力还是差了一些,大电门起步,会出现打滑的情况。海豚支持NFC钥匙,手机支持NFC的情况下,在后视镜上轻轻一刷,就能解锁车门。
尾部的造型同样十分圆润,腰线环绕尾部,加上贯穿式尾灯点缀,显得层次分明。
海豚时尚版的全景天幕是不能打开的,一体式的天幕看上去更大气。
海豚的内饰同样大量融入海洋相关的设计元素,创意灵感来自浪花层叠的车窗除霜出风口(不过有时会反光到前挡风玻璃上),模仿水面的漩涡的空调出风口以及波浪式扬声器等等,都是符合它的海洋美学。它全系标配了多功能方向盘,按键采用图标指示,更清晰易懂。
海豚时尚版配备了12.8寸自适应悬浮Pad,内置了DiLink系统,基本上安卓手机能做的事都能在这块中控屏上实现,以后在车上能K歌、看电影、刷抖音、聊微信,同时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比亚迪汽车APP,用户不仅可以随时查看车辆状态,更可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和遥控驾驶等功能。有人会说这大Pad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就是一个安卓大平板,确实这就是一个没有科技含量的大平板,但为什么合资车连这没科技含量的大平板也不给安呢?
这个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多少就有些小家子气了,看上去还不如老式机械仪表好看呢,液晶仪表能够做得再大一点儿就更好了。
中控按键采用圆润的设计,视觉效果不错,但是实用性不强,手感一般。值得夸赞的是按键大多是中文指示,更容易明白功能,这点比亚迪做得很好。
海豚的空调采用热泵空调,制冷效果比较快,冬季制热也会省电一些。看到这个出风口,就想起了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过我这是新车,暂时还没有出现,等等厂家的解决方案吧。
顶部控制区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天幕不能开启,所以只有遮阳帘的触控开关按键,有遮阳帘这个很必要,因为毕竟怎样的防紫外线玻璃,也不如这一层布的隔热效果好。阅读灯同样是触控开启,满满的科技感,但是阅读灯只有前排有,后排没有,天黑时上下车或者找东西黑咕隆咚一片,实在不应该呀。
在材质方面,海豚也很有诚意,软包与硬塑相结合,摸起来手感不错,不过这满眼的橙色点点,我实在欣赏不来,与其说是海里的泡泡,不如说是王麻子。
主驾车窗支持一键升降。后视镜电动调节和门锁按键都集中在这里,方便操控。
车门的把手像极了海豚的鱼鳍,虽然突出的把手很容易刮到衣服什么的,但是看在它好看还是原谅它了。这个把手怎么也比元Plus的门把手容易接受。
海豚虽然很小巧,但是空间绝对不含糊,4125mm的车身,轴距达到2700mm,车子放在单位院里,很多人过来看,都说没想到这么小的车空间这么大。
后排有中央有一个杯架还有一个USB充电口。后排并没有配备出风口,不过这个级别,也没哪个车有后排出风口。
因为海豚没有了发动机,所以前机舱更小,里面也比较空荡,有人还在这加了前备箱,放几瓶水。不过我不加了,也不缺这点儿储藏空间,而且这里放水来回晃,也会增加异响。
后备箱空间并不算大,和普通两厢油车持平吧,因为底下是电池,所以海豚取消了备胎,如果遇到扎胎了,只能使用补胎液。
车内阅读灯都使用了LED光源,后备箱里这个小黄灯,多少有点儿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海豚车前的贯穿LED日行灯,还是很漂亮的,车外的灯光效果都很有科技感,很多人说海豚的车灯不够亮,而且远光和近光没什么区别,这点我赞同,确实不那么亮。
海豚黑天时大灯调到最低的近光效果,看起来效果也没那么差。
这时开启远光,还是能看出远光和近光的差别的,但是远光的亮度确实差了一些。
然后把近光灯调到最高,这时可以看出近光灯已经基本到了和远光一样的高度,所以远光灯不够高,是因为近光灯调得太高了。这时可以看到远处停着的两辆车,我的近光灯已经照进了他们的驾驶室,多少会影响他人的行车安全。
经过我的测试,把近光灯调到2.5档,高度刚刚好,不会照得太近,也不会影响对向车的安全。
说下开海豚的感受吧,ECO模式开了几天,市区代步够用,红绿灯起步提速不算慢。不过调到Sport模式后,突然发现我已经用不回去ECO模式了。70Kw的电机在80Km/h以下提速还是很给力的,推背感很强,100Km/h以上提速也是没问题的,我最高开到过140Km/h,只是电耗就有点儿高了。
充电方面,因为家里的车位还没弄好,还不能安装充电桩,所以到公共充电桩去充电,1.45元一度电,基本随去随充,第一次充电50%到100%充了44分钟,花了37元。第二次充电74%到100%,用了32分钟,花了20元钱。
日常驾驶电耗,我没有刻意地去省电,还是以开着舒服大脚油门为准,因为这已经比我开油车省钱很多了,平均下来市区+国道百公里电耗11度吧,每公里1毛5,完全可以接受这个价格。
续航方面,因为没有进行过完全满电到没电的测试,所以总得续航也没办法评估。第一次提车回来,全程高速,全程120Km/s开空调,开了104公里,电量从90%到50%,这样看来高速续航应该是在200多公里。市区日常上下班,基本上实际行驶里程和车子里显示的用掉的里程差不多,基本开300多公里没问题。
隔音方面,隔音效果确实一般,但是仅仅是一个10万元级别的小车,要求不能太高,在同级别车里它的隔音属于平均水平。而且因为没有了发动机的噪音,低速时胎噪就会更加明显,就会显得车的噪音会更大一些。
开了几天海豚以后,再开迈腾,突然觉得迈腾的噪音很大。海豚的座椅比迈腾软了很多,虽然空间小,但是坐着舒服。而且海豚开起来会更加平顺,没有了换挡的顿挫,再加上是电机直接驱动,没有了中间复杂的传动过程,油门响应更快。
比亚迪海豚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吧,但是我看中的优点还是多于它的缺点,日常上下班代步开着很合适。希望现在空调出现的问题,厂家能够赶紧解决,让车主开着更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