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小钢炮的极限装机,RTX4070Ti非首发测试,是2k分辨率的最优解?    

电脑配件 03-27 12:29:01 65 0

现在各家非公版新显卡都超长,很难装进传统的小型机箱中。这次挑了一个20L的新款MATX机箱,试试能不能塞下又大又肥的新显卡!

另外最近RTX4070Ti的价格降了不少,我觉得可以玩一玩了,所以准备好好测测这张显卡!

先来展示下主机外观:

开启ARGB后的样子

硬件配置

CPU

intel i7 13700k(建议使用13600K)

主板

微星(MSI)MAG B760M MORTAR MAX WIFI DDR4

内存

宇瞻(Apacer) NOX暗黑马甲 DDR4 3600 16G*2

显卡

索泰(ZOTAC) RTX 4070Ti 天启OC

散热

乔思伯(JONSBO)TF240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电源

微星(MSI)MPG A850G额定850W

机箱

机械大师C+MAX

风扇

乔思伯(JONSBO) HF1215

RTX4070Ti非首发测试

CPU问题

开测之前先来说个问题:k系CPU和B660/B760搭配都有一个问题,就是CPU默认电压较高。一般来说对13600k级别的影响不大,常规240一体水冷还能hold住。

但对13700k或更高规格的cpu就不行了,缓解的一种办法是调节DC-AC曲线,AC值越小越好,但这也取决于CPU体质,AC值过小也会导致性能下降,需要自己不断摸索,我这颗调节至10效果最好(DC为110)。另外需要配合防掉压曲线,貌似开到4档比较好。

▼微星主板这两个参数的路径如下:

该方法可以缓解B760/660使用13700k的问题,玩玩游戏温度是可以hold住的,但无法根治,根治方面是使用魔改的bios(华硕主板好像直接选微代码就可以了)。我则是为了避免测试显卡产生瓶颈,所以使用手里最好的CPU!

RTX4070Ti参数解析

从参数来看,RTX4070Ti流处理器数量、纹理单元、RT Cores只有RTX4080的不到80%,光栅化处理单元为RTX4080的70%多一点,另外的一大刀就是显存位宽砍到192-bit,即使搭配了21GHz的12GB GDDR6X显存,带宽只有504GB/s。老实说现在RTX40三个型号的性能差距还算蛮大的,是留给AMD来补充吗?

▼这张索泰RTX4070Ti 天启OC的Boost频率达到了2670MHz,比公版高出60MHz,TGP是与公版一样的285W。

▼显卡的3DMARK理论性能测试这次就不详细讨论了,还是来着重看显卡的实际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了十几款游戏,2k,4k分辨率都有测试,之前的RTX4080也是在13700k(DDR4)平台测试的,所以作为对比数据比较可靠(非同步测试,驱动不同);而RTX3070Ti则是在12代CPU(DDR4)测试的,作对比不是很严谨,仅作为参考吧!请大家见谅。

光栅化游戏测试

▼一共测试了9款光栅化的传统游戏,4k分辨率下,4080领先4070Ti大概21%;4070Ti比上代的3070Ti高出了35%(其性能为4070Ti的74%)。

▼到2k分辨率下,4080领先4070Ti缩小到了10%;4070Ti比上代的3070Ti高出了33%(其性能为4070Ti的75%),和4k分辨率的表现差不多。

小结:4k分辨率的光栅化游戏表现,4070Ti倒是没有拉跨,能够流畅地运行游戏,其性能和4080的差距,也基本符合两者流处理器数量差异。

2k分辨率下,并不是4070Ti变强了,而是4080变弱了,因为平台(CPU和内存)瓶颈限制了后者发挥,当然如果您使用13900k+DDR5平台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但还是推荐RTX4080在4k分辨率环境下使用,能让物尽其用。

光追游戏测试

▼4k分辨率下,测试了8款支持光追的游戏,如果不开光追,4080领先4070Ti达到30%,4070Ti比3070Ti高出了35%(其性能为4070Ti的74%);打开光追后,4080领先4070Ti为31%,4070Ti比3070Ti高出了47%(其性能为RTX4070Ti的68%)。

▼2k分辨率下,如果不开光追,4080领先4070Ti达到20%,4070Ti比3070Ti高出了35%(其性能为4070Ti的74%);打开光追后,4080领先4070Ti了18%,4070Ti比3070Ti高出了49%(其性能为4070Ti的67%)。

小结:光追游戏大多是近几年发布的游戏,对硬件要求更高,在4k分辨率下,相对于光栅游戏,4070Ti和4080的差距被拉大;而相对于3070Ti,可以看到4070Ti的光追性能是有所提高的。

到了2k分辨率,大核心的4080依旧是老问题,和4070Ti的性能差距被缩小了。

DLSS 2游戏测试

▼4k分辨率下,不开DLSS(支持光追的都开启),4080领先4070Ti达到31%,4070Ti比3070Ti高出了54%(其性能为4070Ti的65%);打开DLSS后,4080领先4070Ti为31%,4070Ti比3070Ti高出了47%(其性能为4070Ti的68%)。

▼2k分辨率下,不开DLSS,4080领先4070Ti达到20%,4070Ti比3070Ti性能高出了52%(其性能为4070Ti的66%);打开DLSS后,4080领先4070Ti的幅度降低为7%,4070Ti比3070Ti高出了41%(其性能为4070Ti的71%)。

4k分辨率下,4080打开平衡级DLSS也会遇到一些平台的瓶颈,限制了发挥;2k分辨率下,4080的整体发挥依然被限制,但其实4070Ti打开平衡级DLSS后也会有点瓶颈限制,可以看到这时4070Ti和3070Ti的差距也缩小了一点。

▼在《古墓丽影:暗影》中质量级DLSS的平均帧数为171fps,平衡级DLSS的平均帧数为163fps,相差仅5%。

▼《看门狗》,平衡和画质(相当于质量)级DLSS只相差1帧!

小结:4k分辨率下,4070Ti开启DLSS后也可以流畅地运行光追游戏。到了2k分辨率,平衡级DLSS表现不好,可能是平台瓶颈限制,也可能是因为DLSS的机理造成的(分辨率越高,DLSS的效果才越好),所以建议在2k分辨率下尽量用质量级DLSS,会比较划算。

DLSS 3游戏测试

三代大力水手暂时还是RTX40独享的技术,能够借助 AI 生成中间帧。同时运用 NVIDIA Reflex 来同步 GPU 和 CPU,从而优化响应速度并降低系统延迟。在没有爆炸性的技术产生前,靠物理芯片来提升性能的话就得无限制地增加成本和功耗,而通过靠AI算法来提升性能的思路确实也是一个好办法(现在AI无处不在啊!)。

▼3DMark的NVIDIA DLSS测试是支持DLSS 3的,performance模式下,DLSS2帧数提高了2.7倍;DLSS3帧数提高了3.5倍,看起来效率是DLSS3更高。

▼《赛博朋克2077》在4k分辨率下,平衡级DLSS2和DLSS3效果是差不多。两者同时开启,可以让平均帧数达到80fps(最小帧也接近60fps)!上面测试4k光追游戏可以看到,除了此游戏其它开启平衡级DLSS后,4070Ti都可以达到60fps以上的流畅水平,有了DLSS 3后也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下面2款游戏没有bench,只能截取一个画面,不能代表整体游戏的表现。

▼《蜘蛛侠:迈尔斯莫拉莱斯》,4k分辨率,平衡等级的DLSS2和DLSS3效果也是差不多。两者同时开启,可以让帧数达到120~130fps!

▼《瘟疫传说:安魂曲》,4k分辨率,平衡等级的DLSS2和DLSS3效果依旧是差不多。两者同时开启,让帧数达到90ps!另外DLSS3+DLAA的帧数也可以达到接近60fps。

生产力简单测试

▼生产力方面,只做了blender和v-ray的测试,4080要强于4070Ti的30%左右。另外这里也加入7900XT的测试,虽然这款显卡在游戏方面表现略强于4070Ti,但在生产力方面就差的远了。blender的bench测试只有4070Ti不到40%的性能,而由于AMD不支持CUDA生态也就无法运行V-ray的测试了。

温度和功耗测试

室温~25度

▼Furmark烤机测试,参数设定为1080p分辨率、0AA,10分钟后,频率减少到了2370MHz,温度稳定在77.3度。GPU-Z显示的功耗为276w,使用小米智能插座测得整机输入功耗为402W。如果是玩游戏的话,CPU的负载会高一些,但整机的输入功耗应该也不会超过500w。RTX4070Ti还算比较省电,尤其是相比于上代性能差不多的RTX3090Ti。

选用硬件介绍

主板

▼这代B760迫击炮max,相比上代供电规格有所提高,12相核心供电(并联)搭配了75A的DrMOS。但现在只能对12代CPU进行超外频,还不支持13代超频。

▼主板的CPU供电接口为8+8pin。

▼B760迫击炮MAX也有DDR5版,我使用的是DDR4版,4条内存槽,最大支持128GB,最高支持4800MHz的内存频率。

▼前置USB接口为1个USB 3.2 Gen2 Type-C(10Gbps)和1个USB 3.2Gen1Type-A(5Gbps)。

▼两条PCI-EX16插槽,第一条带有金属加固,提供了战未来的PCIE 5.0,第二条X16插槽由芯片组提供,能提供PCI-E3.0X4的速度。另外还条PCI-E 3.0X1插槽。

▼M2接口有2个,都自带散热片,全部支持PCle 4.0,第一条直连CPU,不支持SATA协议。当第二接口使用SATA SSD时,一个SATA接口将无效。现在很少有用SATA SSD的吧,算是基本做到不共享通道。

▼6个SATA接口,由于B660芯片组只提供了4个原生接口,有2个是第三方芯片提供的。

▼IO部分包括:USB接口,4个USB2.0(黑色)、3个USB3.2Gen2(红色)、1个USB 3.2 Gen 2X2 Type C;音频接口,5个3.5mm;1个光纤接口;视频接口,1个HDMI 2.1、1个DP1.4;网络接口,1个2.5G-RJ45网络接口、2个WIFI天线的螺丝孔位。

内存

▼NOX系列之前中文叫暗黑女神,现在叫暗黑马甲了,但这个是白色款。。。。。算了就不要在乎这些细节了!入手规格是DDR4 3600MHz 16G*2,尺寸仅为133×33×6mm,基本不会和主流的风冷散热器产生冲突。

▼马甲也不是纯白色的,表面有灰色的45°斜条纹来做为装饰,两边有NOX和Apacer的logo。

▼顶部是双边铝制散热片合缝,无灯设计。

▼内存的性能参数在标签上,支持Intel XMP2.0技术,开启后频率可达3600MHz,时序为CL 18-22-22-38,电压为1.35v。

显卡

▼显卡的附件有一根12VHPWR 转 3X8Pin 线缆,还有两个“天启之翼2.0”小风扇,安装后天启就一共有了5个风扇了!

▼显卡尺寸为334mm*64mm*131mm,依旧保持了上代黑银配色的装甲风格,中间风扇罩一圈是ARGB灯环。

▼3个风扇由上代的80mm增大至90mm,所以在体积上也比上代大了一圈,索泰把这几个风扇名命为仿生盾鳞2.0,在设计上除了提升风量,也加大风压。同时也具有低负载停转功能。

▼显卡侧面中间的索泰LOGO部分也具有ARGB灯效,供电方面则是使用最新的12VHPWR接口。

▼从前端可以看到有6根镀镍的复合热管,其实在核心部分还有1根成U型,没有贯穿到前端,即一共有7根镀镍的复合热管。内部采用了12+2相数字供电,每相搭配55A的Dr Mos,对于索泰的显卡就不用担心供电用料了。

▼背面为黑色的铝合金背板,上面有翅膀的图案,前端有比较大的镂空,为贯穿式的风道设计,可以提散热效果。

▼背面圆形镂空部分是2个小风扇的安装位置,上代的天启之翼风扇还有供电线,所以安装后的效果不算完美。而升级到天启之翼2.0后,改为触点供电,一点毛病都没有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直插显卡吧,所以背面有ARGB灯效更能提升显卡观赏性,当然这两把小风扇也有辅助背板散热的效果。

▼视频输出接口总共有4个,分别是3个DP 1.4a以及1个HDMI 2.1,属于主流的配置。

散热器
▼乔思伯TF240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目前只有黑色可选。保修方面为3年,支持INTEL和AMD的新老消费级平台。

▼冷头采用了高光切边和CD纹拉丝工艺,并且装饰盖为重力悬停设计(效果见开头的整机展示),不用担心LOGO摆不正了!底部采用全铜材质,内部采用134片0.10mm间距微水道工艺。冷头正面有ARGB环型灯效,有2个3pin的ARGB接口,一公一母头设计方便串联其它ARGB设备。

▼采用了水泵冷头分离设计,水泵安置在水管之间,这样可以最大化实现减震,所以内部水泵的转速非常高,达到了5200RPM±10%,噪音:≤30dB(A)(max),供电为一个小3pin接口。

▼标配2把ARGB风扇,出厂即已经安装在冷排上。风扇采用液压轴承,转速为700~1800RPM(±10%),风量732.47~83.04CFM,噪音≤35.7dB(A)(max),两面四角有可拆卸的减震胶垫。

▼冷排采用12条水道设计,鳍片做工也是非常完美。

电源
▼微星MPG A850G是一款ATX3.0电源,850W的额定输出功率,支持全新的PCIe5.0供电接口,有80Plus金牌认证;单路+12V的输出最大电流达到70.8A.即12v功率就达到了850w的额定功率,由于采用最新的intel ATX 3.0标准设计,短时间内最大可承受高达2倍整机功耗以及3倍的显卡功耗的峰值功率。

▼电源的侧面很有设计感,银色的铝合金上标有MPG,还有个黑色龙盾的图像logo。

▼电源长度为150mm(如果能做到14cm会更完美!),风扇面一边采用了一条铝合金作为装饰,右上角有MPG的字样,标明了电源所属的系列。

▼开关旁边有一个Zero Fan的按钮,开启后电源在40%低负载状态时,风扇会主动停止转动,从而降低整机的噪音。

▼全模组设计,CPU和PCI-E接口可以混插,一共有4个。ATX3.0电源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有一个PCIe5.0的16Pin供电接口,在显卡供电方面可以获得更加出色的供电效果。

机箱

▼机械大师很多产品都是紧凑型机箱,但现在的显卡又长又大,即使能放进去也太极限。这款C+Max机箱算是一款加长式的改良版,以此来兼容旗舰级显卡。

▼C+Max的尺寸为长:392mmX宽:185mmX高:284mm,体积为20.5L,依旧是非常克制的体积设计,结构方面也依旧为2mm铝合金外壳、1mm钢内壳,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AIR版本还是5面镂空设计,兼顾了小体积和散热性能。IO在前面,除了开关键,还有1个USB 3的TYPE A和TYPE C接口 (10g)。

▼这款机箱的显卡限长达到了385mm,支持最新的旗舰级显卡不成问题。兼容ITX和MATX主板,CPU散热器限高为162mm。如果顶部安装240水冷,内存限高44mm,电源支持ATX(推荐140mm)以及SFX/SFX-L,一共6个风扇位。另外在主板内存侧和电源之间的位置,设计一个硬盘架,可以安装3.5寸硬盘,这样该机箱最多可以安装2块3.5寸硬盘了(底部还可以安装一块,但占风扇位)。

▼背面依旧没有理线空间,所有建议使用定制长度的线材。

▼机械大师C系列机箱建议安装硬件前将所有的外壳都拆下,方便安装硬件,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整理线材。

机箱风扇
▼乔思伯的HF1215风扇,带有ARGB光效,采用FDB动态液压轴承,转速为700-1800rpm(±10%),风量为13.1~62CFM,噪音为18.6-29.7dBA。

▼这是一款12cm的超薄风扇,厚度只有15mm,对于厚显卡来说,MATX机箱使用这种超薄风扇会好一点。

装机细节

更多的装机细节请看视频吧:

▼机械大师也是可以作定制线材的,自家人自然对自家机箱更了解,也就不用我去测量线材的长度了

▼C+Max的显卡限长为385mm,放下这款索泰天启(344mm长)没有问题,当然这是在不会电源冲突的前提下!安装15cm长的电源后显卡背板和电源的距离只有1cm左右,而这款A850G的模组接口靠近背面(远离风扇面),为了避免显卡和模组线发生冲突。电源风扇面只能朝内侧了,这样也就没再去装硬盘架,所以此款机箱优先选择14cm或者13cm的ATX电源。

▼定制线装机没有太大压力,线材走电源后面的空间完全够了。

最后

现在上市的三款RTX40性能差距比较大,再加上受平台影响较大,除非有顶级的CPU和内存配置,否则向下使用都会损失一定的性能,造成浪费。这也就更加明确三者不同的应用领域:

1)RTX4090适合8k分辨率初级尝试和超高刷新率4k分辨率环境使用;

2)RTX4080适合高刷新率4k分辨率环境使用;

3)RTX4070Ti适合4k分辨率60Hz和高刷新率2k分辨率环境使用

RTX4070Ti由于带宽影响,4k分辨率下表现可能略弱于RTX3090Ti(我没有3090Ti的数据,看评测的结论),但在2k分辨率上应该不会输,功耗和DLSS3当然是新卡更有优势。

RTX4070Ti经过一波降价后,价格上略低于RX7900XT,综合游戏性能还是RX7900XT更好些,但如果比较专注光追游戏,并且是使用2k分辨率显示器,RTX4070Ti应该会更适合,另外就是还有生产力的加成。

RTX4070Ti不是不能在4k分辨率上用,但和竞品相比,最佳使用环境果然还是2k分辨率!

C+MAX机箱的尺寸基本可以说是C28的加长版,提手,铝合金外壳,以及各种螺丝等元素,依旧保持了机械大师的一贯风格。如果对体积非常在意,又要兼容旗舰级的显卡,可以考虑下这款只有20L的MATX机箱。

配置方面,由于b760存在的问题,以及13700k不可小觑的发热量,这套还是建议使用13600K(F),这样整机预算可控在1.1w~1.2w左右,如果符合你的预期可以参考下。

20L小钢炮的极限装机,RTX4070Ti非首发测试,是2k分辨率的最优解?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