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玩游戏,一定少不了一套趁手的外设,除了可以提升游戏操作之外,还能让游戏体验的沉浸感更好。工作以后偶尔有时间玩玩游戏,看重的也不再是游戏本身,反倒追求一种沉浸、放松的乐趣。最近入手了雷柏的一款V300W游戏鼠标,对称设计、双模连接,还有RGB灯效加持,不足两百元的售价性价比蛮不错的。
包装延续了雷柏V系列经典的设计风格,深蓝色打底,正面印有鼠标的图案以及纵向排列的V300W型号字样。
分享一组全家福,包含有V300W鼠标、伞绳数据线、转接器、按键防滑贴和使用说明书,比较遗憾的是没有附送替换脚垫。
这款鼠标有黑、白、蓝三种配色,我入手的是一款蓝色,看腻了单一的黑白配色,偶尔看看多彩的颜色也蛮漂亮的,刚好可以和那只蓝色V600S的手柄搭配起来。外壳是ABS材质,但在不同的位置做了不同的质感处理,比如按键和两侧的腰线是亮面质感,其余部分是雾面磨砂质感。
虽然命名和之前的V30W相似,但V300W是一个全新的型号,它采用对称式的设计,体积也比较小,比较适合多数中小手型的用户,轻松拿捏趴握、抓握和捏握三种姿势。
前方的两枚按键比较修长,中间专门做了内凹的设计,手指放上去以后贴合度更好。微动采用欧姆龙原厂2000万次微动,手感清脆、按压反馈明确,加之按键盖板的结构优化,在任意位置点按都可以轻松触发按键,不会特别费力。
中间的滚轮是一颗电竞型50万次滚轮,阻尼稍大一些,手感还不错,不容易误触。表面有一圈带有防滑纹理的橡胶圈。滚轮下方是DPI加减两枚快捷键。
鼠标左右两边都设计有侧裙,有凹凸的小三角形纹理点缀。加之小蛮腰的设计,握持起来非常舒适,大拇指和小拇指可以牢牢贴紧鼠标。左侧还设计了两颗侧键,按键手感比正面的按键偏软一些。
鼠标背部的V字型LOGO和尾部都镶嵌有RGB灯带,打开电源开关以后灯效亮起,从滚轮侧边的缝隙也可以看到隐隐的灯效,效果美轮美奂。它默认有五种灯效,也通过驱动程序自定义,支持1680万种颜色。
鼠标底部的设计比较有趣,特氟龙脚垫分布在四个角,中间的电源开关、光追和2.4Ghz接收器收纳仓横向并排排列,并且用一个菱形框起来,显得很有秩序感。
中间的光追是原相3335,拥有最高16000DPI,支持以50为单位逐级调节,预设有七个档位。同时它还支持400IPS追踪速度和40G加速度。虽然和VT9搭载的3399相比有些差距,但对于像我这种普通玩家也足够用了。
雷柏V300W支持有线和无线2.4GHz两种连接方式,我平常用无线模式多一些,因为不喜欢桌面上有凌乱的线材。它搭载了雷柏自研的V+无线有线技术,依靠无线传输芯片和FPC独立天线,以及自适应信号增强和变频档位调节技术,提升了无线连接的稳定性,即使环境中的蓝牙设备比较多,它也可以抵御其它设备的干扰,做到稳定的连接,响应速度做到1ms左右,媲美有线连接。
如果主机放在桌面下方,担心有桌板阻隔影响信号,也可以用数据线搭配转接器,把无线接收器延伸到桌面上,拉近和鼠标的距离。
我平常喜欢玩一些FPS游戏,比如《CS:G0》,在这类游戏中主要靠鼠标控制人物移动的方向和游戏视角。最高16000DPI基本可以做到顺滑流畅的切换,光追可以精确的捕捉到鼠标的移动,游戏体验非常顺畅。虽然我并不赞成好的装备能让“小白秒变大神”的说法,但对于提升游戏体验感这一块还是够用的。
相比我之前用的VT9,V300W加入了DPI快捷键,正常切换视角的时候保持高DPI,瞄准射击的时候可以快速调低DPI,精准射击、一招制敌。
为了提升游戏体验,我还专门入手了一块V10c游戏鼠标垫。它的尺寸是34*29公分,比一般的办公鼠标垫大一些,让鼠标有更大操作空间。鼠标垫由表层的高密度编织布面和底层的5毫米橡胶基地构成,边缘处采用精致的车线锁边,比较耐用。
而它独特的就是就在于这层编织布面,表面的纹理经过特殊的优化处理,不仅耐磨耐刮,和鼠标底部的特氟龙脚垫接触阻尼很小,快速移动鼠标的时候非常灵敏,能够带来操作感上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雷柏也为这款鼠标设计了驱动程序,对应的设置项目入口一目了然,简单易懂。支持DPI档位数值、指针速度、滚轮速度、USB报告率、灯效以及宏功能设定。
用户的配置可以选择保存在本地,也可以登录雷柏帐号以后同步到云端,换机或者重装系统以后也可以直接下载下来。
最近连续体验了VT9和V300W两款鼠标,借着总结说说它们的区别。首先是续航,这两款鼠标都能达到160小时。外观上,VT9中规中矩,黑白两种配色;V300W则更显个性化,多了一款蓝色配色,有侧裙设计,增加了DPI快捷键,还带有RGB灯效。而在性能方面,VT9的微动寿命和追踪器要比V300W更好一些。所以两者算是各有优势,一个主打扎实的体验,一个兼顾了颜值,你会怎么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