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后的AMD怎么配怎么玩丨7系锐龙平台装机单与傻瓜超频教程    

电脑配件 04-12 16:59:03 78 0

7系锐龙终于全系降价了,群里的讨论热度非常之高,特别是R5-7600/7600X这两块U,随着降价也变得有性价比起来,但是很多朋友有刻板印象,所以弄了一套给大家展示下AM5架构的各项细节点,打算入手的朋友相信看完本文会对这一代AMD有更多的了解。

考虑到后续测试会频繁更换硬件,于是趁着这次机会重新弄了一套更适合拆装的开放式机架,价格和传统低价位机箱差不多也就150块钱,正好给大家做一期性价比装机清单推荐和超频配置教程,懒人可以直接抄作业。

特别说明:比较诡异的是,本次使用的华硕B650M+R5-7600X全默认跑分比常规博主PBO后的数据还要好,多次测试结果都差不多,可能是到手的这块CPU体质比较强,并不是我数据作假,实际手动调试PBO的数据倒是和大部分技术流博主测试一致。

下面就开始正式分享,本文仅代表我个人思路,有觉得不对的点或者更合适的硬件型号推荐可以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觉得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直接联系我沟通交流。

⏹ 目录

本文依旧分为理论、装机和实测三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帮助大家了解下7系锐龙是否适合自己,关注点在装机成本和参数解析两方面。

装机部分是基于开放式机架的性价比硬件清单,对频繁更换硬件的玩家来说会有帮助。

实测部分主要展示实际性能,同时也为新手朋友提供华硕系主板的超频教程与数据对比。

⏹ 装机思路分享

7系锐龙作为改动比较大的一代,先给大家详细解析下纸面参数,该夸就夸,该劝退劝退。

1️⃣DIY成本对比

以往选择AMD处理器作为装机核心的用户以折腾型垃圾佬、普通游戏玩家和程序员为主,这三类人群有个共同点就是比较在意性价比,这里的性价比特指整机装机,7系锐龙的装机成本整体来说比上一代高出不少,主要贵在内存和主板上。

首先,7系锐龙只支持DDR5内存,虽然长鑫已经在赶降成本的进度,实际上本文发布时候价格还是略高,即使是金百达银爵和嘉合劲威天策这种性价比屠夫,16G*2的套条也要七百,本人之前的评测中也展示过,目前DDR5对游戏(独显环境)和编译的实际提升可以无视。

其次,想上7系锐龙就必须换主板,AM4平台时代我入手过5600G+AB350的套装,很清楚的记得当时一千八百多拿下,本文发布时候7系锐龙已经经历了一次官方让价,同样中端芯片组的B650系列板U套装价格区间在两千五到三千四中间,不知道后续成本会不会继续下探。

7系锐龙还有些比较省钱的地方,大部分省的都是小钱就是了:

首先,7系锐龙全系列不锁频,保留了优化靠主板厂商和用户自己的祖传艺能。

其次,7系锐龙全系列都搭配了核显,虽然只有两个CU不适合游戏,但亮机足够。

第三,AMD和螃蟹发哥家都有研发合作,板载WiFi+蓝牙的B650版本正常只贵一百元。

最后,非X/X3D版本原装送性能不错的幽灵散热,65W的TDP真不用单独买散热器。

2️⃣细节参数对比

首先对比7系锐龙对和上一代AM4平台5系锐龙,以同级别R7-7800X3D和R7-5800X3D为例:

在基础性能方面,核心数和线程数并没有变化,7800X3D的频率提升倒是很大,最低频率提升至4.2GHz,最大加速频率(自动加速)提升至5.0GHz,全核频率提升至4.6GHz。

在硬件拓展方面,AMD终于是能追平Intel,DDR5标准的内存带宽提升至83.2GB/s,同时还有着24条PCIe5.0通道,对有接入高性能显卡和存储设备的用户来说是刚需。

在软件支持方面,7系锐龙新增了AVX512指令集支持,对大部分民用场景来说意义不大,但对部分指定编译环境的专业场景而言有提升,另外终于有了EXPO这个内存一键超频体系。

在功耗控制方面,5nm工艺看样子全用在上面提到的拓展方面了,X和X3D系列的功耗控制并不咋地,基础TDP都破百,非X/X3D版本还是和以前一样65W的基础TDP,超频另说。

简单来说,7系锐龙的提升点在单核主频和拓展接口上,对整体硬件升级、软件多开和大量数据处理有一定帮助。

其次对比同类型十三代Intel的型号,以R5-7600X为例,这里对比相同价位的i5-13400:

在基础性能方面,7600X的核心数和线程数都少4个,但基础频率高了0.7GHz,只要不涉及虚拟机等线程数刚需的应用够用,最重要的区别在于Intel非K型号锁频,无超频空间。

在硬件拓展方面,两者对走PCI通道的内存、硬盘和显卡等硬件支持差距不算大,7600X的PCI通道数多一些,13400的内存带宽更大,另外AMD也用上了兼容雷电4的USB4接口。

在软件支持方面,Intel对生产力支持的优势相当明显,毕竟高斯神经加速和深度学习在这儿,AMD则是对个人用户更友好一些,下文用到的RyzenMaster比Intel的XTU好用很多。

简单来说,可以手动超频的7系锐龙折腾空间更大,单核默认加速主频很高,更多的PCIe5.0通道也能保证后期升级硬件能满血运行,当然如果需求是商用或者稳定使用个人建议上Intel。

7系桌面级锐龙可以分为四个系列,按照型号名即可轻松区别:

型号纯数字的是低功耗型号,主打65W的高能耗比,核心数和线程数与同级别无差,但主频上限低很多,超频能力也比较差,适合到手即用的普通用户。

型号结尾是X的为性能型号,主打单核频率,线程数和纯数字的低功耗型号无差,有一定动手能力的用户在超频后可以享受到更强劲的性能,当然散热也得更上。

型号结尾是X3D的为游戏向性能型号,主打3D V-Cache封装技术和大缓存,对比上面两者有着更低的读写延迟和更大的数据吞吐量,复杂游戏和运算类项目都很合适。

型号结尾为G的是APU系列,本文发布时候7系APU还没上市,上一代只支持到PCIe3.0,可能7系也只会支持到PCIe4.0或者减少PCI通道数,不过也足够满足低画质3A和网游需求。

3️⃣使用环境匹配

可能有人看上文字太多直接跳过了,简单总结一下:

单说CPU本身,7系锐龙对比上一代的5系锐龙,除了必要的单核主频提升以外,主要提升在PCI通道数和协议上,意味着能接入性能更强的显卡、固态硬盘和内存满血使用。

对于大部分普通游戏玩家而言,其实升级7系意义不大,DDR5内存和PCIe4.0/5.0对普通游戏体验的提升微乎其微,当然MOD打满的DX12大型3A和打算升级40系显卡的玩家可以升级。

如果已经确认围绕7系锐龙装机,建议是入手御三家的B650系列,毕竟是第一代AM5平台,早期主板有Bug是难免的,BIOS相比二三线厂商更新速度会快一些,问题也会少一些。

⏹ 装机配件清单

这次的装机整体偏向性价比,并不是单纯的低价,比较贵的配件会有说明原因,CPU买的是散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CPU丨AMD R5-7600X

简介:本次装机核心件就是降价后的它,就基础参数+销售价格这个对比维度而言,性价比确实比Intel同级别的i5-13400要强一些,具体参数上面写的很详细就不再赘述,比较适合装机玩家、游戏玩家和常规程序员这三类人群,不适合影音渲染、AI处理这类专业环境。

当然如果你的预算没那么多,可以把7600X替换成7600智酷版,虽然主频是低了一些,但是TDP也低到65W,同时主板可以考虑换成A620,电源顺着往下替换成650左右额定的型号,整体开销会低上不少。

2️⃣主板丨华硕 TUF GAMING B650M-PLUS WIFI 重炮手

简介:华硕TUF GAMING系列的重炮手主板是很多装机人员和玩家的首选,毕竟用料还算扎实,重点是你可以永远相信华硕对BIOS的调教能力,在B650发售时间不算久的现在个人推荐级别很高,BIOS调教较差的三线品牌主板暂时不推荐,不建议省这个钱,想换型号也是在御三家中选。

在普遍价格偏高的御三家主板产品中,TUF(电竞特工)系列走的是性价比路线,相比而言价格算高,除了BIOS以外,这块主板贵的点比较多:

首先是内存,对比最高只支持到6000-6200MHz频率的主板,华硕B650支持到6400MHz。

其次是供电,12+2足够带得动R7级别CPU,同时还有着对小核支持更好的三档PBO预设。

最后是音效,板载7.1声卡相当良心,双向AI降噪也不错,对有7.1耳机的游戏玩家而言很实用。

拓展接口方面华硕B650M-PLUS重炮手给的料也比较足:

个人比较推荐WiFi版本,只贵了一百,但多了一张支持WiFi6+蓝牙5.2的无线网卡,同时还送鲨鱼鳍接收器。

背部给的接口相当多,有支持不开机升级BIOS的FlashBack按钮,Type-C接口则是20Gbps带宽的USB3.2Gen2x2协议,还有着一个2.5Gbps物理电口网口。

3️⃣机箱丨创新DIY机箱ATX-34加长版

这款开放式机架非常有趣,我也是第一次使用,本来有点担心会晃荡,实际安装和测试还不错,虽然模具精度还有待加强,实际上结构设计相当不错,底部有单独的垫片设计,没有出现晃荡的问题,顶部提手和独立电源开关这俩设计对玩机来说比较方便。

这家店的小型号太多,主要区别在于主板版型和水冷尺寸:

我入手的是是支持240/280水冷位的ATX-34版本,上水冷的话显卡限长32cm。

如果有R9和I9这些电老虎级别CPU打算的话建议入手ATX-38版本,可以支持360水冷。

虽然这种开放式机箱对换硬件极度友好,但缺点也有:

首先安装比较麻烦,大部分配件都是靠螺丝固定位置,并且结构上没有设计固定标志或者卡扣点,个人觉得可以改进改进。

其次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吃灰问题,由于是全金属机身也没办法避免静电问题,入手前请先考虑好家里环境是否适合。

4️⃣内存丨金百达 刃系列 DDR5

简介:老演员了,本次用于测试B650超频能力的案例硬件,颗粒是目前DDR5中最适合超频的海力士A-DIE,最重要的是便宜,算下来每8G约等于200元,和DDR4差不多价格,很多冲着性价比装机的用户会入手,测试数据比较有参考价值。

金百达刃系列应该是目前性价比向的装机单中选择人数最多的RGB灯条,毕竟支持XMP和EXPO一键超频,预设就是C30+6000,对于懒得手动超频的用户来说非常友好,当然懒人一步到位直接上EXPO预设C32+6400MHz的版本也不错。

但是!需要提前告诉玩家朋友一点,AMD主板的DDR5内存超频上限非常低,正常也就能超到6400MHz,稳定使用没有什么影响,想享受贴吧那种人均8000MHz起步的体验起码现在是不可能的,后续BIOS更新不知道能不能好点,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入手御三家主板的原因所在。

5️⃣固态硬盘丨阿斯加特AN4+

这款PCIe4.0固态硬盘已经成了我新的测试硬盘,毕竟是真便宜,首发价就399元,现在的常态价格已经下探到386元,比MAP1202主控的PCIe3.0型号贵不了多少,建议不要在去盯着京造麒麟、铠侠RC20这些老兄弟们了。

作为第一批使用新堆叠技术国产颗粒的PCIe4.0固态硬盘,7000+6500的顺序读写足够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1T版本的TBW做到了600T,但随机读写有点低于我的预期,只有30万左右的IOPS,当然作为系统硬盘这些数据相当不错。

6️⃣散热器丨超频三 K4

由于本次装机单偏向性价比,所以并没有选择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水冷散热而是常规塔式风冷,作为N年的青鸟用户,选用的是最近比较火的性能向散热器K7,官方给的数据压i9-13900K都能做到91.1°,压TDP只有102W的7600X也是轻轻松松。

对比前几年,现在的塔式风冷设计上有着非常大的变化:

首先是鳍片面积和散热风扇,大部分百元价位风冷都开始使用13CM或者14CM风扇搭配相同尺寸的大面积鳍片,超频三K4就使用了模拟涡轮增压结构的13cm大风量风扇。

其次是热管设计,考虑到内存和显卡的安装位置,常规风冷散热还是会选择4-6根热管,实际内部已经迭代,超频三使用的是更强毛细泵力的设计,平放和侧置都不会影响萨热效率。

作为一款百元价位的塔式风冷,原装送的东西还不错,扣具支持AMD的AM4和AM5平台,intel的115x、1200和1700平台同样支持,同时还送了一管导热系数12.8W/mK的GT-3硅脂,具体散热表现看下文吧。

7️⃣电源丨艾湃电竞 AN-850M

也是老演员了,之前为了测4090替换下来很久,这次正好给用上,作为堆料狂魔出品的金牌全模组电源,性价比装机时候艾湃电竞AN-850M会是大家优先选择的型号之一,翼王的天梯图中排名都很高。

得益于3D电路+LLC谐振拓扑+DC-DC稳定电路的方案组合,艾湃电竞AN-850M在50%这个常态负载状态下的转化率能做到92%白金级别转化率,满载状态也能有88%,R9级别CPU+70系次旗舰显卡也能轻松带的动,如果后续硬件变动比较大,建议上这款电源。

8️⃣显示器丨科睿 P6

https://item.jd.com/100044672796.html

4K显示器现在下来了,还在用1080P老显示器的朋友确实可以考虑入手替换一下,作为性价比屠夫,科睿这款P6999元的活动价是常态,27英寸+4K分辨率+IPS+HDR10+100%sRGB的基础参数很不错。

同价位的其他品牌也不是买不到4K显示器,推荐科睿P6的原因是品控和售后确实比较好,支持30天免费使用,同时sRGB模式下还有着ΔE值≤2的出厂调教,这次是实打实的把4K显示器价格打下来了,感兴趣可以入手试试。

9️⃣显卡丨蓝戟 A770 Photon 16G

随手拿来做演示的显卡,并不是给这台主机用,AMD平台别买他,因为Xe HPG架构显卡需要配合Intel的CPU才能用DeepLink等功能,主要给大家看看这套开放式机架上独显长啥样和安装稳不稳,实测还是不错的,当然如果是比较重的三风扇显卡最好还是上显卡支架。

选7系锐龙最好还是搭配A卡使用,用Adrenaline统一管理CPU和GPU会更好一些,单说性价比可以考虑RX580(1080P画质)、RX6600(2K画质)这类矿卡,又不是不能用,最多就是到手换个风扇和硅脂的事情,怕翻车可以考虑上有保修的卡诺基这些品牌,有保修问题不大。

⏹ 默频性能测试

先看下全默认状态下的CPU各项性能,BIOS和Windows下相关软件驱动均未作修改,但跑分已经比大部分评测玩家超频后的数据要好很多,感兴趣可以搜搜其他博主7600X的测试数据。

1️⃣CPU跑分测试

这里使用三款主流跑分工具进行测试,首先是CPU-Z,只考核CPU性能,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单核评分为759.6

多核评分为6186.4

其次是CinebenchR23,同样主要考核CPU性能,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单核评分为1947

多核评分为15035

最后是PCMark10,主要考核的是办公场景的整机性能表现,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跑分为7929分。

顺道测试了一下默认4800MHz+C40状态下的内存IO,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读取速度为55893MB/s

写入速度为63539MB/s

拷贝速度为53314MB/s

延迟为91.5ns

2️⃣核显跑分测试

虽然大家知道这颗核显只能亮机,但还是顺手测试一下,测试工具使用3DMark中专门针对核显能力的NightRaid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综合得分为11016

显卡得分为10510

CPU得分为15156

3️⃣实际应用测试

本次测试主要考核CPU性能,实际应用选择的是7Zip,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使用率评分为15.759GIPS

综合评分为94.783GIPS

4️⃣整机温度测试

测试使用AIDA64的压力测试工具,主要监控CPU的温度变化,比较遗憾的是看不到具体每个核心的温度,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常态待机CPU温度在33°左右

满载状态CPU温度在42°左右

⏹ 超频能力测试

这一段和大家分享一下华硕AM5主板的自动超频方法与测试结果对比,不涉及复杂的手动操作。

1️⃣CPU超频与二次测试

不管是AMD还是Intel,目前超频都是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在实际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中,配合官方软件进行超频,不推荐使用。

第二种是在BIOS中修改相关配置,相比第一种方案来的更稳定,推荐使用。

第一种方案虽然不推荐,但还是科普一下,去AMD的官网下载RyzenMaster这个软件,安装完后根据页面提示修改就行,新手建议选择自动超频,保存后会提示重启,每次开机都需要启用这个软件才能实现超频效果,并且配置激进导致不稳定还是得恢复BIOS,所以不推荐使用。

第二种就是最常规的BIOS超频,和以前需要手动调很多参数不同,AM4时代的AMD就有PBO(精确增压超频,也有叫CPB的)这项功能,操作有手就行,可以轻松提升3-5%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求降低功耗和温度,下面分享下华硕主板如何开启和配置PBO功能。

华硕一共有三档PBO模式,先说最简单也是效果最差的,开机连续按Del键进入BIOS,在主页面(简单模式)的右上角可以一键选择性能模式,如果懒得手动超或者CPU体质不太好手动超开不了机,直接在这里把默认的平衡模式用鼠标点击切换到PBO模式即可完成超频。

但是,实际上面这档PBO提升不算大,同理的还有AiTweaker中的Ai PBO,提升微乎其微,可能也会看CPU体质,手上只有这一组案例不好直接下定论。

第三档PBO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频,效果比前两档好很多,首先进入高级选项(记得BIOS首页按F7切换到高级模式),找到AMD Overclocking,点击进入。

进入后会有个免责协议,点击Accept接受。

找到Precision Boost Override,点击进入。

默认PBO是自动状态,这里切换到Advanced(高级)展开配置选项,准备开始配置超频。

首先是PBO Limit,照抄下图,这里我选择的是Motherboard(主板预设),毕竟这只是一块B650,换更高端的X670用Disable(关闭)可能会更好一些。

其次是Precision Boost Override Scalar Ctrl(PBO标量控制),照抄下图,默认是Auto(自动),修改成Manual(手动)。

将Precision Boost Override Scalar Ctrl参数修改成10x,这里照抄,不用调试。

第三步照抄下图,修改超频频率,CPU Boost Clocks Override默认是Disable(关闭),点击切换成Enable(Positive)。

开启后下方面会多出一个Max CPU Boost Clocks Override的选项,用键盘手动填写,将值修改成200。

第四步照抄下图,修改Platform Thermal Throttle Ctrl(温度墙),默认是Auto(自动),点击修改成Manual(手动)。

修改完成后,,用键盘手动填写,将值修改成100。

最后一步别照抄,也是唯一需要根据CPU体质手动测试的选项,点击进入Curve Optimizer(曲线优化器)。

进入后可以看到,默认是Disable(关闭)状态,点击切换成All Cores(全核心)。

点击下面出现的All Cores Curve Optimizer sign(全核曲线优化),修改成Negative(负向)。

关键点来了,这里的All Cores Curve Optimizer Magnitube具体数值需要看CPU体质,正常范围在1~30中间,数值越高越好,如果是首次调试建议从20开始。

下图是我将All Cores Curve Optimizer Magnitube调整成25的性能表现,CPU-Z跑分如下图所示:

超频后单核评分为772.9 / 超频前单核评分为759.6

超频后多核评分为6298.9 / 超频前多核评分为6186.4

同时烤鸡的CPU峰值也来到了5.5GHz左右,比默认状态的5.3GHz高出0.2GHz,单核性能比R9-7900和i7-13700K还要高出0.1GHz,并且平时不会一直满载,也就是说只有在有需求的前提下才会增加工作功耗。

之后又尝试将Curve负载调到-30,开机是能开机,但实际上压测反而变得不太稳定,经过多次测试,我这组华硕B650M重炮手+7600X的最佳数据在25,各位也记得多测试下,选择能稳定工作的参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频。

2️⃣内存超频与二次测试

由于目前海力士A-DIE颗粒非常好买,很多市售DDR5内存只需要开启EXPO就可以直接摸到AM5平台的最大支持频率(6400MHz),开机进入BIOS,在首页找到并开启EXPO功能,保存重启即可调用SPD控制器保存的6400MHz+C32预设。

重新跑AIDA64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超频后读取速度为59092MB/s / 超频前读取速度为55893MB/s

超频后写入速度为86761MB/s / 超频前写入速度为63539MB/s

超频后拷贝速度为59325MB/s / 超频前拷贝速度为53314MB/s

超频后延迟为71.7ns / 超频前延迟为91.5ns

对比可以看出,超频后的写入速度和延迟有巨额提升,读取速度和拷贝速度提升一般,但有一说一,对比Intel平台上限差距还是蛮大的,Intel平台人均手动超频到7000MHz起步。

⏹ 总结

给一拉到底的朋友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是性能对比,对比十三代Intel,同级别7系锐龙的CPU+主板便宜一些,基础参数方面锐龙的单核主频更强,但是核心数/线程数要少一些,具体数据看上文,有全参数对比图。

其次是装机成本,之前大家说7系锐龙装机贵,现在CPU和DDR5内存价格都下来了,目前唯一贵的是主板,如果是全新装机且有高频内存的需求,个人觉得已经能接受了。

第三是超频能力,7系锐龙全系不锁频,7600X通过PBO超频很简单就能获得R9/I7的单核性能,但是最大内存频率只支持到6400MHz,不知道后续会不会通过升级BIOS解锁更高频率。

特别说明一下,本文默认跑分和别人开PBO一样,多次测试都很稳定,我不确认是华硕主板的功劳还是CPU体质比较好,有在用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下自己的数据,看看是不是个例。

最后,关于细节参数对比、性价比装机型号和PBO超频操作办法请拉回上文,展示的比较详细,有实际问题请看评论区分享或者找我一对一沟通,感谢观看。

降价后的AMD怎么配怎么玩丨7系锐龙平台装机单与傻瓜超频教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