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科普:电动平衡车入坑指南    

电动玩具 06-11 14:18:54 55 0

文章仅为心得点评,不适合资深平衡车玩家,不对同类任何产品进行推荐,如果存在不全面或是认知偏失的情况,请谅解。以下内容基于自有的ninebot A1(累计行程>4380KM)、Surfwheel陆地冲浪板(累计行程>2670KM)和小兜平衡车(<80KM)以及线下体验过的2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电动平衡车来进行综合点评,对真实性负责,本文的目的针对的是想了解或是持币观望电动平衡车的人群提供一些参考。(图文均为本人所有)


对于此类电动平衡车,首先考量的是什么?你所在的地区是否可以准许上路,你的骑行范围是哪些。就当前来看,“最后一公里”这个噱头虽然仍然适用,但现在你有其他更多的选择,那么当前你为什么要选购电动平衡车?代步通勤、耍酷还是尝鲜?当前的电动平衡车早已经没有了几年前的火爆热炒,一是因为产品早已经趋向于饱和,价格已经趋向于明朗化,厂家利润空间变低;二是部分地方已经开始明令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三是骑行中的安全性问题,一部分是由于产品本身存在安全设计问题,另一部分是由于用户自身导致的原因,见过进电梯还踩着平衡车结果撞到人的,技术不过关就要以他人安全为首要,你摔就摔吧;四是平衡车一般适合年轻人骑行,儿童中老年人不适合骑行,受众人群有限;五是有其他可替代的同类产品替换,比如折叠助力车。


电动平衡车从早期的风风火火到现在的平淡,不同品牌的琳琅满目、蜂拥而至,让价格从万元降到了千元,也让作为用户的我们看到了某些品牌存在的安全问题。所谓的电动平衡车,是一种依靠内部电力驱动以及通过自我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车体姿态的变化情况,搭配控制系统来精确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达到平衡的效果。可见算法是核心所在,骑行者只需要将身体或是腿部力量前倾、后倾、侧倾,即可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弯。


如果从定义上来看,上图图三的滑板车并不能称之为电动平衡车。但为什么图三搭配遥控器行进的电动滑板也归为电动平衡车?虽然可以作为滑板使用,也跟滑板控制方式一样来进行方向调节,因为它也有内置电池,也归为了电动平衡车,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大脑与手脚的高度协调,容易出现来不及刹车的情况。只不过这种滑板目前已经被安装了直立把手来实现行进与刹车控制的设备来替代,可折叠、刹车提速操作方便,价格基本与部分电动平衡车价格相近。两千元以上的价格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还不如买个电动车、自行车,使用上更方便,而且维护费用也更低,所以电动平衡车产品并不适合此类人。


目前的电动平衡车造型各异,按照轮子数量来区分,大致可以分为独轮、双轮、四轮三种类型。独轮平衡车有前后落脚的冲浪板式,也有左右落脚的踏板式,冲浪板式独轮平衡车一般来说在控制上要比踏板式更难些;两轮的有带把的有不带把的,带把的一般是可以拆卸更换,需要利用把手进行方向的调节,可以是腿控也可以是手控,不带把则是需要利用身体进行调节控制;对于四轮平衡车常见类型就是滑板式设计,一种是完全利用身体进行调节控制,另一种则是需要搭配遥控器进行辅助使用。三种电动平衡车在外观设计和控制控制方式上多少有些不同,在电池容量和可续航能力上也是一个最为明显的区别,常见的续航能力是15~25KM。大部分电动平衡车可以自行更换电池或是安装第二块电池,轮胎如果有对应的型号基本也可以手动进行更换,只是对于刹车系统的部分,在保养上会有些麻烦。


既然是决定是否要入坑,那么有必要进行深入了解三大类电动平衡车的不同,不过这里把双轮中的另类产品摇摆车给独立出来,为了区别正常、安全系数较高的双轮车。由于每个人的平衡感不同,上手的时间快慢也会有明显差异。下面根据个人的体验进行简单的点评。


先来说说独轮平衡车。对于下面这种左右踏板设计的独轮平衡车,可能会需要花一些时间来上手,不像双轮的那样很容易踏上去,对平衡感的要求略高,一般来说,只要能踏上去保持平衡也就基本可以正常前进了。对于初期学习,不要用靠墙或是有人扶的方式来揣摩平衡感,也不建议使用辅助轮进行练习,用处并不是很大,为什么?因为你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认受力脚是哪只,然后是如何上车,需要先从单脚寻找平衡感开始。此类平衡车骑行中会存在双脚滑动的情况,尤其是在石子路、坑洼路一类颠簸路段上,需要实时的进行调节,避免骑行中途出现控制不佳的情况,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踏板面积偏小,骑行久了容易双脚酸痛。


对于下面这种前后踩踏的冲浪板式电动平衡车,这个在自己目前已知的平衡车里是难度最高的,也是最危险的。它与上面的平衡车有些不同,不需要辅助前行再踏上另一只脚,而是原地先将两只脚平衡后再行进,相对要比上面的平衡车要更简单些。难度最高指的如何保持稳定行进状态以及下车,稍微出现大的倾斜角度,就会实现刹车或是车身抖动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人被甩出的情况,目前已经有20来人被摔过。个人目前遇到过最严重的问题是正常行驶中,稳定提速过程中会由于路面有颠簸而导致车身抖动的问题,已经不下十次,被摔倒过一次,此种情况要么减速停止要么直接跳车保证安全,跳车时直接顺着前方跑。


接着说说正常的双轮平衡车。对于新手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即使是平衡感差的人也能稍微感受一下即可轻松上车骑行。踏板面积宽松相对宽松,踩上后也较为平坦舒适。如果是带有手扶平衡杆的平衡车,当作是骑行电动车就行。至于那种采用腿控平衡杆的产品,个人感觉是有些不伦不类,试骑过的感觉是用力与方向控制上体验不佳。


再说说这个摇摆车,价格普遍低、有些自带音响。这个在难度上跟独轮车差不多,左右各有独立的侦测平衡的控制单元,通过左右两脚分别控制,搭配上需要更好的协调性,否则会出现原地大专的 情况。此外设计上也让这款车对路面要求极高,快速行驶中稍微有些颠簸或是坑洼路段就会极其容易出现漂移的情况,导致出现被甩下车的情况。此类车比较适合专用低速行驶的儿童人群。


最后说说四轮平衡车,对于这个部分,其实可玩性并不高。四轮平衡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滑板车,需要搭配遥控器控制前行或后退,由于遥控器基本都是摇杆类的按键设计,所以在调节方向和速度控制上必须注意力度。相比于上面的两轮平衡车,这种在掌控上其实要难一些,因为多了一个遥控器,还是单手操作,需要同时搭配手脚并用,在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时会考验你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另一类是平板车,完全靠身体(脚部)控制来实现前进后退以及方向的调节,控制体验上远不及独轮平衡车或是两轮平衡车。


所以,如果要入坑电动平衡车的话,建议是要么上面正常的两轮平衡车,要么独轮车。不过

不管是哪一种电动平衡车,如果确定要购买,有必要先去实体店实际体验一把,试试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可接受程度。对于购买电动平衡车上,个人看重的部分有以下几个,

1. 品牌与售后

就个人认知,千元以下的平衡车最好不要考虑,骑行安全为重,最为担心无非是刹车性能和电池续航能力。看品牌并非是唯品牌论,而是要去做个背景调查,成立时间、出货的品牌有哪些,关系到品控和研发实力。售后不是你在购买出现问题后才去打电话咨询,而是在购买前就要假装已经购买用户去咨询一些问题,看看电话是否能打通,客服回复态度等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了你在使用期间的体验。另外网店的销量和好评率是个参考,但并非是决定是否购买的依据,因为跟大部分自媒体一样存在刷好评的问题,多关注差评、有实图的部分。


2. 提速性能与刹车性能

这两个性能很大程度上与主控芯片和控制单元有关,而最为核心的就是算法。对于提速的要求是必须线性平稳,有合适的安全设定值,不能因为前倾幅度大,就出现大幅提速的问题。刹车性能更多的应对突发情况,尤其是当前错综复杂的道路上骑行时,所以刹车灵敏度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两个部分都建议去线下实际体验,另外也可以参考一些骑行视频来进行判断。


3. 电机

电机作为重要的动力输出单元,功率大小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关系到骑行体验,比如提速性能。当前的品牌厂商一般都会使用无刷电机,算是标配。一般在说明书上都会标识出最大功率、最大时速外,以及最高的爬坡角度。市面上常见的平衡车功率在500-1000W之间,也会有2000W或是以上的产品,普遍的爬坡能力在10-20度。电动平衡车可以要求功率越大越好,但对于速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毕竟与骑行电动车、自行车不同,突发意外情况或是急刹导致方向失控极其容易出现扑街的情况。平衡车的时速出厂时一般被限制在了18km/h以下,用户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或是物理方式来破解限速的问题,但就个人而言,电动平衡车速度达到18KM/H时,此时已经有些耳边生风、全身紧张的感觉,确实是刺激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当系统侦测到速度达到预设的限值后,会采取自动降速处理,所以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可以的去修改默认限速数值,毕竟安全第一。在实际骑行中,功率500W,爬坡18度,稳定在15KM/H骑行的独轮车已经能够满足代步的骑行需求。


4. 电池组与预留电池位

电池作为能源供应核心,容量和稳定性同样重要。目前主流品牌厂家常见采用的是18650锂电池组,高端产品中会使用聚合物锂电池。18650锂电池常见采用的是三星、索尼、松下三款电芯,由于三星电芯价格相对较为便宜,大部分平衡车中常见的是三星进口18650锂电池组。三款电芯在质量上比较有保证,能够有效提供持续的电力输出。但有些三无或是低价的产品,则可能采用劣质锂电池,稳定性差,容易造成车子动力不足并引发断电情况。


如果购买页面没有看到电芯介绍,可以咨询客服或是尝试去选择独立购买配套电池的页面进行查看,一般是可以查看到详细信息的。而对于价格偏低、没有标识具体电芯、客服一问三不知的产品,可以直接无视。


另外一点就是预留电池安装位已经算是标配,为日后续航升级提供了方便。

5. 防水性能

基本上电动平衡车都不建议在有积水或是阴雨天骑行,对刹车性能有影响,也可能会造成内部进水导致设备损坏。但是实际使用中难免会遇到有积水或是阴雨天骑行的情况,所以还要多少了解一下,至少在内壁处要有合理的密闭性设计来避免内部进水。


6. 外壳材质与踏板(针对独轮车)

独轮车在实际骑行中,多少都会存在摔倒磕碰的问题,所以外壳的材质很重要,要耐摔耐磨耐刮花。常见的机身材质为ABS材质,但耐磨耐摔是远远不够的,一些用心的厂家会在机身两侧加入橡胶垫的设计,一是提升了抗冲击能力,降低了对机身造成的损伤;二是降低了对小腿内侧的压迫感,降低了长时间骑行后小腿内侧的酸痛感。这里还有一个提醒点,自带的平衡架不要在骑行时安装,容易损坏。


提到长时间骑行,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踏板,需要同时关注是踏板面积大小和表面的材质以及纹理处理,面积大一些、纹理复杂些能够托住更好的整个脚掌以及实现防滑,在骑行中更平稳、更省力也能更好的控制方向。踏板上的材质是基本以橡胶较为常见,搭配错落的纹理处理来达到防滑的效果。


7. 轮胎材质与大小

这关系到骑行中的平稳性,不管是普通路面还是颠簸的路面,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续航能力,如果机身持续颠簸晃动,按道理是平衡系统会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来维持平衡。轮胎材质不建议选择什么ABS材质,质地偏硬,容易有颠簸感,抓地性能一般,尽量选择传统橡胶材质的[A1]轮胎。


这是采用单条传统轮胎的独轮车,需要定时打气。此类轮胎一般较小较细,与折叠车或是一些儿童车的轮胎相近,比山地车的轮胎要细上不少,在经过坑洼路段,尤其是石子路、土路时会有明显晃动的情况,比较挑战对平衡车的控制能力和自身的平衡能力,也会有一些独轮车采用的是并排两条轮胎的设计,以此提升载重性能的同时也提升了骑行的平稳性和抗颠簸性。


一般来讲,轮胎越宽大平稳性和越野性能越好,一些高端的产品会采用实心橡胶轮胎。下图这个就是采用的实心橡胶轮胎,宽度上已经超越了摩托车轮胎,与汽车轮胎宽度较为接近。


8. 异常情况处理

除了要关注限速功能、自动降速功能、上坡辅助动力、爬坡下坡平衡性等一些实用的功能外,还要留意一些异常情况处理,比如对于独轮车来说,手扶前行中快速拎起后,查看是否有空转的问题出现;水平放倒下开机是否会乱动,有无报警提示音等。


9. 续航功能

主流的电动平衡车单次可以行驶的距离是15-25千米,不过这个与个人体重、路段和骑行方式有直接关系。出于安全骑行考虑,所有的电动平衡车并非是可以让你骑行到自动关机的,当剩余到一定电量后便会无法继续骑行。


10. 便携性

如果是平时上下班或出行用来代步而又不会开车放在后备箱中,那么这个问题可能会需要考虑,是否方便拎上公交地铁或是换乘时手拎时间长短是多少,拎上办公室是否方便,毕竟像下面这种重达几十斤的设备,估计是没有几个人考虑用来代步的。那么你是要选择独轮、两轮还是四轮平衡车?一般来说,两轮平衡车(非摇摆车)由于体积较大、较重的问题,不太适合作为上下班代步使用,搬动上不太方便。相比于之下就是体积相对更小、重量相对更轻的独轮平衡车和四轮平衡车值得选购,但四轮平衡车操控体验有些复杂,不管是需不需要遥控器,不及独轮平衡车简单易操作,所以如果是平时上下班代步使用,选择独轮平衡车会比较好。


了解完以上几个基本的部分,再去看其他的附属功能,比如自带蓝牙音响(音质一般)、自动跟随等功能。

作为结尾,简单谈谈对骑行上的观点。对于首次接触电动平衡车的小白来说,不要迷信什么快速入门、教程,不要羡慕别人一学就会、自由骑行,重点还是自己进行实际练习、揣摩、领会。对于防具或是辅助轮之类的,个人建议不要购买或是安装、佩戴使用,对快速上手帮助不大,自己当年玩刀冰、玩轮滑、滑板也包括平衡车等都是直接轻装上阵,自摔成才,不想摔倒的执念对于快速上手会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个人平时不会进行花样体验,所以行驶了这么长的距离基本都是平平稳稳,有过漂移、被甩下过平衡车但还没有飞出去扑街的经历,也有过夜晚行驶中过减速岗而不减速直接跃起但平稳落地的情况(光线太黑未留意),简单罗列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初次练习时一定要静下心来,切忌浮躁。


1. 不管是练习还是正常行驶,突发情况一定要保人不保车,注意人身安全

2. 使用前请确认电量充足,轮胎充气正常,如果电量不足出现报警声,建议关机后手拎

3. 电动独轮车的自平衡范围有限,切勿紧急加减速,以免造成设备的误判造成摔伤

4. 在尚未熟练掌握控制平衡车前,不要尝试较快的行驶速度,更不要直接上路或是在人员密集处骑行。所谓的熟练掌握,个人认为是能够轻松通过石子路、砂石路、坑洼路段不下车、急刹急停不下车、360度自由转圈不下车、自由穿梭狭窄路桩等,外加累计行驶100KM后再去考虑上路,毕竟现实的城市路上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路况又极为复杂,不仅要留意人,还要留意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

5. 不建议安装辅助轮或是辅助带一类,用处不大

6. 网上的教程其实用处不大,还是依靠自己去揣摩领会

每个人平衡性不同,首次接触电动平衡车的上手时间上也会有差异。有些人可能需要学个一两天甚至一周,但有些人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儿,甚至是上去就能正常骑行,这是事实。所以不要急于想快速上车骑行,熟练掌握后再去上路。


以上就是本篇电动平衡车入坑指南的部分,感谢。




详细科普:电动平衡车入坑指南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