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还想入坑?别急,看完再决定    

标签: 智能设备 清单精选 10-24 12:22:27 41 0

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希望各位看官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不盲从,钱是自己的,没花出去之前你是大爷,过了免费退货期而后悔之时便是当孙子之时…………



首先呢,向市面上存活下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品牌致敬,希望能继续存活下去,毕竟活着还是一切都有可能。对于日薄西山以及没能存活下来的品牌,其中有几个就是咎由自取,不正面面对问题去不断优化改善,而是指望媒体扩大宣传忽悠小白,倒闭也是正常。



从2013年到2017年的几年时间里,可以说是见证了国内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随着可穿戴概念的热炒,从崭露头角到巅峰再到现在的平淡,可谓是风云变幻。fitbit和Jawbone两家公司算是智能手环届的大咖,起步早、售价高,但随后被国内看到商机的各路厂家纷纷杀进智能手环大潮中而有种被围剿的感觉。



相比之下智能手表的出现要更早些,如果从具备操作系统来扩展手表功能的角度来衡量,那么最早应该是2000年的IBM Linux Watch。但推动智能手表快速发展的产品应该是Pebble和Apple Watch两款产品的面世。只不过~~~~



虽然智能手环如今已是白菜价,但是你真的需要智能手环吗,会不会吃灰、闲置导致损坏?

不要以为智能手环小巧,具备计步器、睡眠监测、心率监测等功能,适合平时运动时佩戴,但是你能确定每次运动都会佩戴么?



虽然智能手表的功能已经日趋丰富,也有传统机械手表外观设计的产品可供选择,但是你真的需要吗?不要以为有了实体指针、有了金属外壳的设计就感觉被打动了,是不是以为给传统机械手表加入的智能芯片的设计,就感觉有了科技范,有了bigger?是么,你信?



不过对于bigger的部分,确实是有一些奢侈品品牌有加入到智能手表的队伍中来,比如LV的Tambour Horizon,同时一些传统大厂知名手表厂商也参与到了智能手表的队伍中,但不管是哪种,售价相对于其他的智能手表在价格上自然也要高出很多。只不过就个人看来,此类智能手表仅仅是为了智能而智能,为此类智能部分额外买单没有必要,还不如直接选购传统机械手表,一是保值,二是也没有更换电池或是充电的麻烦。(图文无关)



提到更换电池或是充电,早期某款作死的手环可能是为了防水性,采用的是纽扣电池而不是可充电锂电池设计,后盖极其难开,只能去找手表师傅进行更换。目前的智能手环已经基本是内置可充电锂电池,常见的充电方式要么支持是磁吸式充电、要么是自带micro USB接口,当然还有某些会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只是充电速度跟磁吸式充电一样会比较慢。



对于智能手表,同样也有内置纽扣电池和内置锂电池的设计。不过从分类上来说,如果是依据有无内置OS,则可以分为有无内置系统两大类。对于当前常见的内置系统,有三星的Tizen,苹果的WatchOS,谷歌的AndroidWear以及一些厂家基于安卓研发的自主系统等。


而如果是依据有没有实体指针以及有无触摸屏设计,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采用实体指针+传统表盘设计智能手表,外观设计与传统的机械手表一致,机身常见材质是金属,一般为304不锈钢,佩戴感舒适,比较有质感,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采用内置智能芯片的石英手表,常见的是内置纽扣电池,续航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也有采用内置锂电池+无线充电方式设计的智能手表,比如这款T-Fly。



第二类是同样采用实体指针+传统表盘的设计,一种是在表盘内部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液晶显示屏来直接显示运动数据等一类的信息,另一种则是将表蒙设计为了显示屏,用来显示文字信息等内容,只是在观感上有些重叠感。对于机身材质,有些是金属材质,有些则是ABS塑料材质。



至于第三类,则是采用触摸屏设计的智能手表,自带操作系统,无实体指针,比如TICWATCH S,机身常见材质为ABS材质,支持表盘自定义功能。



这是篇文章基于体验过的18款千元以下的智能手表和30款千元以下的智能手环(2016年之前的手环)来做个总结分享,而不是云评测、YY一类的。1500元以上的智能手表和支持NFC模块的智能手环只在线下体验过几款,并没有太吸引自己的地方。开始前先告诉你这些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现状,看看你有没有遇到相似的情况。


1. 亏电后无法开机,无法充电,全部是内置锂电池的智能手环或是手表

2. 保修期没过就出现无法开机,需要自行邮回厂家进行修复,可能会收费

3. 无售后或是厂家、品牌倒闭

4. 手机APP无法正常登陆,帐号密码找不回,应该是server关闭

5. 耗电量巨大,一天一充或两充(常见于智能手表)

6. 一觉醒来,计步发现已经百步多,但是自己也没有梦游症,出现在早期的智能手环或是智能手表中,跟算法有关系,这就是某些人轻易占领某些运动APP榜首的原因,目前主流手环不会在存在这个问题



咸鱼?不存在的,部分内置锂电池的设备是在放置3~4个月后无法开机,无法充电激活,其中有智能手表6款(400元以下),智能手环11款(300元以下),所以电子产品如果放置起来的话,还是有必要定期充电。目前也仅仅是留下几个品相好、功能丰富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自用,其他当作礼物打发出去就好,做个人情,反正自己也看不上更不会再佩戴使用,比闲置损坏要有价值。拥有的智能手环中,其中坏掉的一款是自带mic和扬声器的,但是这是一款鸡肋的产品,为什么?这是一款为不方便取出或是使用手机通话所设计的手环,但是距离远了,会导致手机手环连线不稳定;距离近了,使用手机通话,扬声器的音量问题不大,但是声音有些尖锐,而且是外放模式(扬声器模式),人多的时候肯定不适合使用。



对于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价格高低和功能多少并不是核心的衡量标准,为什么?首先需要确保能戴到手腕上持续使用,所以舒适性(材质)、美观度(款式、色彩等)是需要考虑的,不仅给自己看,也是给他人看的,但是仅仅佩戴舒适、颜值高也不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也接触过不少,所以还要有其他方便的考量:


1. 可以摆脱智能手机来独立使用,比如时间日期的查询,运动数据的查询

2. 数据监测准确,不管是睡眠监测、运动监测还是心率监测,这是考验厂家研发实力的地方,与算法会有直接关系

3. 续航能力出色,不用频繁的摘下充电,至少四五天一充(针对内置可充电锂电池)


下面将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并列在一起进行总结点评。对于价格的部分,应该是放在首位,为什么?购买前大部分人都会有个预算,200元、500元内或是1000元、2000元内,这个预算可能会随着产品功能、硬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至于会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更多的是看个人对产品的接受度,可以在预算范围内小幅度波动,但不要看自己没怎么关注或是做过对比的产品,比如你本来打算选购的只是1500元的智能手表,结果却被售货员或是网页指引选购了3000元甚至更高的产品。


1、外观设计与佩戴舒适度

不管是智能手环还是智能手表,首先外观设计上要美观,至少你要看着顺眼,从第一印象上感觉可以接受,这个手表不仅仅是给自己看的,也是给其他人看的,更贵的三五千松拓、佳明对某些人看来就是一块电子手表。其次就是佩戴舒适度,不仅是机身设计有关,是否很好的贴合自己的手腕,还要考虑机身材质、腕带/表带材质,另外是腕带/表带在排汗性上的设计,此外是否可以更换,有无快拆设计,也是需要衡量的地方。



2、屏幕

早期的部分智能手环是没有屏幕的,所以详细的数据部分必须搭配手机才能进行查看使用,有些很不方便,省电是真,但是对于所忽悠人的简约设计,无非就是自娱自乐来进行遮羞,能够想到的就是当时并没有能力做出带显示屏的手环,即使有尝试估计也是因为bug太多而导致不能TTM(time to market)。自己虽然有不带屏幕的智能手环,但是一直喜欢的带显示屏的智能手环,因为可以方便的查看到时间、运动状态和闹钟提醒功能。

再来说说智能手表,对于单纯采用钢化玻璃的智能手表,有些会采用高硬度矿物镀膜玻璃,透光好硬度高,具备耐磨防刮花的特性,不用担心被钥匙等物品意外划伤。



重点点评的是支持触摸操作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早期的智能手环并非是全屏幕触摸,而是需要搭配实体键或是点击屏幕特定的位置来进行控制,目前几乎都是全触摸屏设计,另外还有向全面屏设计的趋向,可视面积越来越大,显示内容相对越来越多,清晰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屏幕显示上,还有一个考量点,那就是屏幕内容是否在阳光下可见。对于智能手环,常见的屏幕材质是OLED屏幕、PMOLED,部分会采用墨水屏,但价格相对较高,另外屏幕尺寸已经在1英寸以上,比如某些手环已经采用了1.4英寸的屏幕。对于智能手表,屏幕基本在1.3英寸以上,常见的是1.4英寸。对于屏幕材质,常见的就是 AMOLED显示屏和墨水屏,部分采用AMOLED显示屏的智能手表为了提升省电性能以及阳光下的可视效果,会采用两种显示屏叠加的设计,也就是AMOLED 显示屏 +单色液晶屏,屏幕亮起时内容显示为彩色,屏幕暗掉时内容显示为黑白色。



3、 硬件配置

对于智能手表,在配置上512M内存+4G存储空间已经很常见,其中内存的部分已经有1.5G的产品存在,此外16G存储空间的智能手表也已经可见,按照正常使用来说,内存越大、存储空间越多越好,但是还要考虑到芯片和价格,功能会随着硬件配置的提升而相应的增多。对于芯片部分呢,意法半导体STM、高通、MTK、Nordic等都有被应用,此外还有国产君正。目前仅仅使用过意法半导体STM、Nordic和君正三款芯片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不能简单的评价哪款芯片是好是坏,毕竟硬件是基础,软件优化以及算法同样重要。


4、内置系统

主流的就是由Android Wear 升级到Wear OS 的 Google系和Watch OS的Apple系,当然还有某些自成一家的OS,比如三星的Tizen,TicWear、μC/OS-II系统、Pebble OS等。不管是哪家的系统,侧重点应该是交互性能,操作体验要流畅,不管是触控还是语音交互,其次是可扩展性,比如是否支持安装软件,比如一些工具类软件,是否可以控制其他设备,比如手机音乐播放、拍照等一些实用功能,这会关系到可玩性。


5、 功能

不管是智能手环还是还是智能手表,防水、运动监测、睡眠监测、心率监测、消息推送等功能当前已经是基本必备,更换表盘的功能并非是智能手表的独享,在智能手环中也已经出现,只是屏幕的类型限制了显示的内容,不及智能手表的表盘更美观。而这些标配功能里面的区别是运动监测种类,已经不在局限于跑步、步行,开始兼容骑行等其他类型的运动。防水等级有明显差异,适用的场景也不同,至少是在生活防水以上等级,有些则是可以用来佩戴游泳。



下面来谈谈定位、心率测量模块,通讯NFC模块。


先说说定位相关。早期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依托的是手机GPS来进行定位,自身并没有内置GPS模块,在定位性能上更多的取决于手机定位性能,而目前连智能手环也开始内置独立GPS模块比如Microsoft Band 2,甚至加入气压高度计和紫外线测量的功能,功能上确实丰富,但价格上同样感人。对于内置GPS模块的国产智能手表,定位方式有所增加,除了支持GPS定位外,还加入了对北斗卫星的支持。



对于心率测量模块,所接触到的传感器有原相科技PixArt传感器、光电容积扫描(PPG)传感器阵列、德州Silicon Labs的心率传感器、心电ECG模块等,常见的心率监测技术目前主要有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也就是简称的光电法,明显特征是传感器部位配备了绿色LED灯,原理就是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详细来说就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的绿色LED灯搭配感光光电二极管照射血管一段时间,反射红光而吸收绿光,随着血液流量的变化,绿光的吸收量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血液的吸光度来测量心率。



早期的大部分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只能在静态模式下进行心率测量,而且不支持24小时连续监测,而随着硬件配置和软件的不断优化,目前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已经具备24小时监测的功能,同样可以在运动状态下监测心率。这里还有个问题,哪些支持血氧、血压、疲劳度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不同品牌在算法上有所差异,但一般都是利用的心率监测模块来实现测量。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还是会担心此种测量模式下的血压、心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问题,早期个人也有很大的担忧,不过随着算法的改进完善,品牌类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在数据测量准确率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误差上与专业设备的差距有了明显缩小,静态模式下的测量基本数据基本与专业设备一致,但在运动模式下的测量数据由于测量方式和汗水的影响仍有明显的误差,所以如果对数据精确度要求高的用户还是优先选择专业设备,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测量的结果可以满足日常参考的需求。



对于NFC功能,当前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大部分会都有加入,是当年同类产品中的一个竞争点,并非是仅仅为了与智能手机快速配对连接,更多的是为了打通移动支付的大门,同时可以作为门卡、公交卡等使用,此外部分智能手表也会加入NFC电子名片的功能,只需要与自带NFC功能的手机触碰即可快速存储联络人。



6、通讯联网功能

联网的方式主要是通过WiFi或是内置SIM卡+WiFi两种方式,通过手机蓝牙连接进行上网的方式较为少见。WiFi连接目前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仅仅支持2.4G,SIM卡目前支持的大部分都是3G网络,但这个有潜在的风险,那就是运营商取消2G、3G网络后基本无法在使用这个功能,所以采用此网络制式的智能手表不建议考虑。为什么不大量采用4G网络模块?待机功耗、耗电量、天线调优、干扰性能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地方,毕竟手表这么小的面积想要跟手机一样做好通讯相关的设计是个很大挑战。对于SIM卡方面,不建议选择内置SIM卡且无法更换的智能手表,常见于搭配某些虚拟运营商号码,最过分的是直接将SIM卡焊接在手表内。如果说你没有使用手表进行刚性通话需求的话,最好是不要选购支持SIM卡的智能手表。



既然提到挑战,除了天线设计关系到信号强度外,散热性能、麦克风、扬声器也是需要考量的部分,扬声器功率多大,是否有爆破音,有无调音处理;麦克风有几个,是否为双麦克风,有无降噪设计,拾音性能如何。散热性能不仅仅与外壳材质有关,还要考虑到防水性能。而这些部分,只有在你亲自使用后才会有更直接深入的体验。对于通话功能,首先在公共场所不适合用这种通话功能,也不能说是鸡肋,比较适合一些不方便手持手机的时候使用,比如做饭、开车时。



7、内置电池与充电方式

除了部分带实体指针的智能手表采用的是纽扣电池外,其他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都是采用的内置锂电池设计,智能手环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毕竟体积有限、屏幕小功耗小,常见的智能手环电池容量在75mAH~110mAH之间;对于智能手表来说,随着体积增大、屏幕更大及耗电量的增加,电池的容量有明显的提升,大部分在290mAH~460mAh之间。


对于充电方式,主流的基本都是磁吸式充电,其次就是无线充电设计,少量还会采用micro USB接口充电,不过前两种充电方式目前的充电性能较为一般。



8、 内置存储空间,可听歌

此部分针对的是智能手表,前面也提到内置4G空间的智能手表已经很常见,加上系统自带播放器以及支持蓝牙主动搜寻功能,能够搭配蓝牙耳机使用,可以播放支持格式的歌曲,对于平时运动偏好听歌的人群比较实用。



9、 夜光指针

这个针对的是有实体指针的智能手表,有用吗?有用但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在光线不足而又无外部光源可用的环境下,可以比较方便的读取时间。作为有机械手表的用户,个人认为夜光指针应该是标配。



对于品牌与售后的部分,没有什么太多想说的,毕竟没有绝对的事情,当初品牌做得挺大也可能会出现风云忽变、转眼消失的情况,这售后和品牌就无从谈起。不过还是尽量考虑购买那些有研发实力、不断有新产品出来的品牌。



以上就是个人碎碎念的部分,希望能对部分人在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选购上有所参考。


简单推荐几款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手环推荐彩屏,专业运动手表去看Garmin就好。


【埃微i6PROC】



推荐理由:配置0.96英寸高清分辨率TFT彩屏,具备心率监测、细分5种心率区间,7种运动模式记录,APP消息推送及本地存储,来电提醒及来电拒接,采用动态UI效果显示,同时配置智能光线传感器,屏幕亮度随环境自动调节。

缺点:续航能力一般,可更换的表盘少。


【荣耀手环4】



推荐理由:0.95英寸AMOLED彩色大屏,分辨率达240*120,最多可显示45个汉字,支持实时连续心率监测,支持连续10分钟静态心率过高提醒。搭载六轴传感器,支持泳姿自动识别,50米防水,还支持支付宝扫码、找手机、遥控拍照、秒表、闹钟、定时器等功能。

缺点:可更换的表盘少,震动短且力度小


【Apple Watch Series 3智能手表】



推荐理由:iPhone用户必备,S3芯片,做工精致,外观时尚。功能非常丰富,防水性能强,支持Siri语音助手。

缺点:续航能力有待提升,屏幕易刮花


【AMAZFIT 智能运动手表2



推荐理由:外观设计沉稳, 2.5D弧面玻璃表镜,绘有精细的60分刻度,方便识别精准时刻;反射式彩色显示屏,在阳光下显示更加清晰;陶瓷表圈耐磨防刮;支持支付宝离线支付功能,蓝牙听歌功能,心率和睡眠监测功能,可绑定米家智能家居设备,同时支持手机来电提醒、手机消息推送、无声振动闹钟、计时器、闹钟、天气等各种智能功能。日常使用可以达到5天的续航能力,GPS的搜星速度快和精准度高。

缺点:没有NFC,不支持插卡独立电话;对iOS不友好;闹钟震动强度低


【TicWatch Pro旗舰版】



推荐理由:经典机械运动手表的造型设计,表圈采用奥氏体316L精钢材质,1.4英寸纯圆AMOLED屏幕,高达61.5%的屏占比,分辨率400*400像素,支持高规格的IP68级别防尘防水 。搭载骁龙Wear 2100平台,支持移动、联通双制式,支持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支持NFC公交地铁刷卡、银联支付VISA支付。低功耗,内置Tic问问健康运动心率App套装,支持多种运动模式,内置GPS和PPG光学心率传感器,可24小时实时记录心率、步频速度、运动轨迹等。

缺点:续航能力差,一天一充。


【佳明(GARMIN)vivoactive3】



推荐理由:专业运动手表,设计稳重,外观时尚,心率传感器不再凸起,佩戴舒适,防摔耐磨;支持侧滑、触屏,功能丰富,支持Garmin Pay。

缺点:开启GPS特别费电导致续航严重降低,屏幕非自发光,分辨率略低,界面设计一般;手机跟手表的连接距离很短,国行的表盘和软件偏少。


对于那些让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吃灰的用户,记得过段时间给它们充电,毕竟亏电坏了还是感觉有些浪费。


最后向存活下来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厂商致敬,继续在用户体验上进行不断优化,提升交互体验,不要跟风加入一些噱头鸡肋的功能,比如区块链。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还想入坑?别急,看完再决定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