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七八月份开空调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次更换空调的原因比较朴素,单纯是被楼下的阿姨抱怨了,十几年前的老空调一直在漏水影响到他们晾衣服,另外老式定频空调也比较费电,于是趁着618更换掉。
我个人需求和其他用户有些区别,冬天制暖靠的是新风机PTC制热,空调正常只在夏天使用制冷功能,并且之前同事遇到过空调直吹导致面瘫的吓人问题,所以本次入手的是主打舒适度和AI控温的云米Space E,觉得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老样子,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针对的环境,所以正式评测前给大家划一下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各项重点参数,快速了解下是否适合自己。
1️⃣出风方式
医学上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空调病”这个疾病,但吹空调确实会引发下面两类问题:
第一是温度差导致的皮肤、肌肉和关节问题,直吹、频繁进出房间或者短时间温差太大都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偏头疼、关节炎等问题,我自己容易出现的是背部肌肉痉挛和胃痉挛。
第二是通风差以及污染导致的呼吸类问题,即使是南京这种绿化率极高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粉尘也比较多,屋内不做通风或者空调不做清洁对抵抗力差的人群来说比较危险。
作为某东舒适风VP滤网空调热卖排行榜中的第一,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根据热力学原理,分别对冬夏需求的冷热风做了针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长期吹空调导致的问题:
夏天制冷采用4D出风,正脸的动态气浮面板搭配上下左右四个出风口,可以分散单一气流强度并对房间顶部的热空气降温,不仅全屋降温更快速,同时还能避免强冷风直吹人体。
冬天取暖采用垂直出风,升温实现方式和上面的降温正好相反,热风会90°贴墙送风至地面之后再自然升腾,同样的避免直吹人体外加提升人体所在区域温度。
除了符合热力学原理的出风方式以外,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还做了不少提高降温升温效率的设计,重点性能参数如下:
匹数为1.5匹,制冷量为3500W,制热量为4900W,可以匹配16-20平米的房间。
支持的动态混合气流最远可以送风12米,能更好的为大户型调节温度。
摆风角度最大支持60°,即使是没做隔温层的顶楼住户也能保证全屋的温度均衡。
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整体体验理论上会更好一些,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舒适性国家标准测试中得到了4.95制冷分和4.96制热分,远超最高的4.5分五星级舒适标准。
2️⃣AI控制
这几年的家电都逐步智能化,没个AI技术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用户能直接感知的点体现在细节温度控制和功耗控制这两方面:
首先是温度,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内置了独立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实时室温自动调节,不止可以优化出风温度,还可以调整出风模式和风力大小,相比传统变频要更强一些。
其次是功耗,作为新一级能效认证的空调,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APF值高达5.26,相比旧的一级能耗理论上省电15%,EPS高密度结构泡沫也能有效降低运行噪音。
除了空调本身内置了AI算法,云米全家桶均支持米家App控制,并且支持关联青萍温度传感器、Aqara智能锁等设备,可以轻松设定到家自动开空调等场景,即使不联网也没关系,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本身就内置远场语音控制,即使设备不联网一样可以语音操作。
3️⃣售后维护
在上一段提到过滤网清洁这个维护重点,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并不需要频繁的手动清洁,支持一键调用内置蒸发器进行高温清洗,可以同时完成除霜除菌烘干的工作,当然一年一次的大清洗也有必要,上方和前面板支持快拆,基本有手就能搞定。
有部分用户会担心米家系产品的售后,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现在已经将保修延长到了十年,外加首年的免费清洗和只换不修,还是不错的。
拆装送三个环节分别是不同的师傅上门操作,东哥送上门拆卸服务,高层房屋也没有额外收费,就是老空调+外机的拆卸完回收价格有点低,只有50元,而且只收旧机不能移机,如果家里房间多打算将老空调换个地方,建议自己找第三方操作一下。
从收货到安装调试的整个流程基本不需要自己动手,需要提醒各位安装需要自己预约,由于是空调安装旺季,需要等排期的时间也比较长,可能要等个2-3天,预约走云米小程序或者公众号扫外包装上的码提交下地址就行,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安装前先简单看下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外观,云米Space E的设计由国外知名设计师马修·阿肯特操刀,整体造型方方正正,前面板为钻石切割气浮面板,看起来比较有立体感。
左下角标注了设备型号,同时也注明了这是一台支持5G信道的LoT设备,相比之前只能走2.4G的老式智能家居方便很多,特别是我们这种做了信道合并的用户,能省很多事情。
右下方为传感器和状态区,状态显示比较有趣,实现原理类似汽车上的抬头显示,通过折射的方式显示在下图的玻璃处。
相比老式空调,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接线比较复杂,内外机、加热器、羽板和百叶等都是分开独立控制,好在有免费的上门安装。
前面板和顶部挡板都是卡扣式的快拆设计,方便后续用户自己做清洁,分区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一目了然,搭配上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自清洁功能使用效果拔群。
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空调外机尺寸并不算大,相比内机的宽度和高度要大出一些,重量倒是高达26kg,还是挺有安全感的。
安装过程比较快,大约需要30分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新装用户,联机管、外机支架、打孔和高空作业都需要额外收费,具体可以看看详情页的费用说明。
安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还是挺漂亮的。
通电后不需要任何配置即可使用语音控制,唤醒词为云米空调,直接说调节温度或者切换模式都可以,和人正常对话一样,基本没有使用门槛。
如果家里有习惯使用物理遥控方式的老人也问题不大,遥控器简单明了看了就会,接下来进入性能测试环节。
由于我并不是专业的家电从业人员,所以只能用数码玩家的思路进行一些体感向的量化测试,这里我以桌面的青萍空气检测仪为数据统计设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降/升温体验
按照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工作模式分,本次分为散步进行测试与统计,分别是:
首先是降温能力,毕竟现在已经是夏天,数据比较有参考意义。
其次是升温能力,只能说大概测一下,毕竟外部环境温度挺高的。
最后是AI模式(快速混合气流),云米对这个功能的定位是快速调节温度,理论上效率更高。
制冷出风分为四面环形气流(4D出风)和水平气流两种,这里我只测试四面环型气流,毕竟入手这款就是为了杜绝直吹导致的空调病,先统计下测试前的环境温度:
户外温度为22°,室内由于开了很多电子设备为29°,桌面处噪音值在38dB左右,也就是体感上听不到啥声音的水平。
空调切换到四面环形气流的制冷模式,风向为水平吹向屋顶,风力调整至最大。
首次启动会稍微慢一些,数据统计如下:
目标温度配置为16°,从29.5°降到26°花费半小时分钟左右,期间温度缓慢下降但人体舒适度比较高,不会有突然降温的不适感,桌面处噪音值在45dB左右。
空调切换到垂直气流的制热模式,风向为垂直吹向地面,风力调整至最大。
由于是制冷切换到制热,实际出热风从19:00开始,数据统计如下:
目标温度配置为31°,从25°降到26°花费五分钟左右,期间温度上升很快,冬天可能要慢一些,由于是垂直对着桌面吹,所以桌面处噪音稍微大一些,值在50dB左右。
空调切换到AI模式动态混合气流的快速模式,风向可以选择摆风也可以选择4D出风,风力调整至最大。
由于是制热切换到AI模式,实际出冷风从19:30开始,数据统计如下:
目标温度配置为16°,从29°降到26°花费10分钟多点,体感上出风温度相比制冷模式要更温和一些,桌面处噪音值在50dB左右。
综合体验下来,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的AI升降温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如果是为了规避“空调病”选择四面环形气流,那么降温速度就会慢很多,好处就是人体舒适度也会高一些。
2️⃣场景配置
正如标题所言,入手米家系智能家居就图个方便省事,米家支持设置的场景比较多,说人话就是按条件触发空调的开关机,下面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场景配置。
米家App绑定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比较简单,按照说明书在开机状态长按开机键和+键即可进入配对模式,之后在米家App搜索绑定即可。
上文说的自清洁就是在App中点击即可运行,另外还有个独立的除菌功能,这两个功能都会加热空调并需要持续30分钟,记得安排好时间。
回到场景配置,个人推荐是配置回家场景,也就是手机连上自己家WiFi后自动打开空调,如果有智能锁也可以选择开门时触发开启空调。
如果高温期间有长期在家的老人或者小孩,也可以选择自定义场景关联智能温度计或者空气检测仪等设备,配置按温度触发开关机。
比如我这里关联了青萍空气检测仪,当温度高于29°时自动开机,同时也可以配置该场景生效的时间,至此场景配置完毕。
日常列一下相关设备。
1️⃣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
简介:本文的评测品,不再赘述。
2️⃣青萍空气检测仪
简介:当时入手是因为重新装修,后面发现对米家系用户来说确实太实用了,特别是我这种烟民,PM2.5过高自动触发新风机开机就很舒服,米家系智能家居用户推荐入一个。
给一拉到底的朋友做个总结:
✔️ 本次入手的体验相当不错,从安装到实际体感都很不错,支持离线语音控制相当方便,而且可以关联米家全家桶设置场景自动触发,完全可以适配普通家用需求。
❌ 作为两千五左右价位的产品,不能苛求太多,理论上最大适配26平米房间,大户型建议考虑功率更大的Smart2Max等型号,另外虽然安装免费,额外的耗材得另外收费。
云米的产品都主打性价比,新一级能耗标准在实际使用时也比较省电,如果和我一样只在极热月份使用,入手云米AI全域风空调Space E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本次测试的个人观点,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