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功能C口和AV1硬件编码!零刻 SER7 小主机评测    

电脑配件 08-22 18:19:04 53 0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双机直播的相关内容,这其间有不少朋友都会来咨询各种配置能否胜任推流机需求,昨天看到有人在问SER6 MAX 6900HX,一查才看到SER7也发售了。并且仔细一查架构细节,发现7000系列的核显还升级了AV1硬件编码支持。这当然要来看一看的啦。

如上图,可以看到搭载AMD Radeon 780M核显的7840HS支持AV1硬件编码,这可是一大进步。目前的媒体都在说御三家最新代的独显加入了对AV1硬件编码的支持(NVIDIA 40系,AMD 7000系,INTEL新独显),关注到核显也支持AV1硬件编码的少之又少。毕竟支持虽然是支持,很多配套软件都还没跟上,广泛应用更是要再过几年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新核显取消了对VP8、VP9的硬件编码支持,毕竟这两个格式就是要被AV1替代的了。所以如果我是这位来咨询的朋友,会直接选SER7哦。

这次SER7的包装风格还是比较偏低调的,黑底白字,内部机身和配件呈上下结构放置。配件方面给了一长一短两条HDMI信号线,背挂支架和一包螺丝。另外,灰色款机子的电源配了白色款,还是很好看的,体积小巧,磁吸接口,19V 5.26A 100瓦的功率。

机身大小方面,SER7还是标准的NUC大小,比GTR7要小些,少一个有线网口(GTR7是两个),两个USB,以及指纹识别,性能上倒是大差不差的。需要注意的是,SER7出厂默认是54W的TDP,可以在BIOS里开启到65W,但是看了官方的数据,性能提升百分比都在个位数,所以这次的测试,我打算不动BIOS,直接出厂默认来跑,分数虽然会稍低一点,但温度和噪音也会压得更低,请知悉。

CINEBENCH R23跑个分,单核1784,多核14973,我看别人功率全开的好像能跑上15000,不差那点分了。

CPU-Z和国际象棋跑一跑,在乎性能或者跑分的朋友可以去开启65W的TDP,充分压榨一下机子性能。

AIDA64来烤一下机,AMD的6000和7000新系列不知道怎么回事,烤机的时候都看不见CPU温度的,AIDA64已经更新到最新版本了,先不管,看传感器里的CPU二极管也差不多。烤机温度稳定之后,在76-77度左右浮动,风扇转速和噪音都不高,但是风量不小。官方数据是54W温度78,噪音33-35dB,65W温度85,噪音35-39dB。

内存带宽方面,读取61537MB/s,写入87287MB/s,延迟88.0稍高。自己生产力或者办公用的话图个稳定,一般用户没必要去搞超频内存。

固态方面,官方32GB+1TB版本配的是原厂PCIe4.0固态,读取5196MB/s,写入3681MB/s完全够用。要求更高的也可以自己更换固态或者购入准系统版本。

在我看来,AMD的680m核显才真正算是能玩游戏的核显,大部分游戏1080P60帧没有问题。3DMARK来跑一跑分,FIRE STRIKE 7474分,TIME SPY 3267分,作为核显来说已经非常可观了。

在古墓丽影的测试中,我忘了切换到DX11模式,在DX12里跑,结果帧率竟然来到了68,又有可观的提升。看来新架构只要优化得好的情况下,确实是未来可期呀。

DXVA Checker来看一下,在解码这部分,规格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常用的H264,H265(HEVC),VP9,AV1规格都支持硬件解码,最主要的还是编码,现在好像也没啥方便的软件能看支持的所有硬解格式,只能网上看规格列表。关于各种格式的解码测试,之前评测GTR7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不再重复。

那么,还是让我们实测吧,目前市面上的转码软件基本都还没有更新,少数几个企业级的商业软件我就不试了,直接用FFmpeg敲指令。图1是纯CPU编码,速度0.04倍且极不稳定,CPU占用率在20%左右浮动也很大,说明目前软件编码AV1还有很长的优化之路要走。图2是开启AMF硬件编码的效果,5.23倍无论是直播还是后期压制都已经是完全可以实用的级别。只不过目前国内仍然暂时没有网站支持H265和AV1编码直播,拿来用OBS录本地倒还是可行。自上次我挖掘出零刻EQ59可以胜任4K60的直播串流之后,各路“大神”纷纷从“这主机性能这么弱怎么可能拿来直播”瞬间变脸为“小主机直播串流真香”,不少朋友采用之后也发现效果确实不错。这次AV1硬件编码的实装又将会掀起一波热潮,毕竟御三家最新的独显一大卖点就是AV1硬压,那我要这独显有何用?

测了这么多,因为整体规格上SER7和GTR7都基本一致,其他重复的项目就不再来占篇幅了,来看看这台机子本身吧。SER7目前有灰绿橙黑四种配色,除了前面板亚克力外基本全身金属外壳,前面板有TRRS的3.5mm耳机口,一C一A两个USB,都是USB 10Gbps带宽,以及电源按钮。

背面最亮眼的还是两个全功能的USB4接口,40Gbps总带宽,支持视频输出,和HDMI、DP口一起,可以支持4屏异显(4个显示器各自显示不同内容,而非复制输出)。一个2.5G的有线LAN口,以及2个USB2.0的口子,用来接键鼠刚刚好。和其他型号一样是侧面金属网进风,背部出风,顶部风道留给固态散热。

为了节省更多背部空间,放下更多接口,电源部分零刻采用了磁吸设计,从底部固定。实测吸力够强,普通的拉扯完全没有问题。

拆开底盖之后可以发现,SER7的硬盘扩展位也有改进。首先,得益于芯片组的支持,这次的扩展位可以装M.2的NVMe固态了,默认配置也是拉出来的NVMe口子,底盖上也有条状的散热片。当然,如果真的有用SATA固态的需求,也可以联系客服另购一个转换挡板。

拆下散热板组件的时候要小心,这次有两条线,一条是风扇供电,还有一条当然就是电源线了。在下方也有NVMe固态的散热片,共用独立的散热系统。而主板、CPU的散热另有一套带VC均热板的在底下,我手笨就不继续拆了。

内存是两条原厂的DDR5-5600笔记本条,1.1V低电压CL46时序,单面颗粒,英睿达内存原厂,自有高品质颗粒,无人为损坏条件下可终生质保 。 。

固态一样是原厂的P3 Plus 1TB,PCIe4.0规格。当然,用户打开底盖后也可以很轻易的增加或者替换固态。

固态底下是AX200的网卡,可以提供WiFi6和蓝牙5.2的支持。零刻SER7整台机子的概况差不多就看到这里,如果没有增加内存或者固态需求的话,直接整机上手用即可,不必拆机。

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全功能的USB4接口还是非常实用的,无论是接扩展坞,还是一线直连六维鲨的便携屏,都很好用,可以减少很多线材,令机身保持清爽。如果屏幕支持触控,也是可以直接触摸操作的。并且,零刻SER7官宣支持通过C口支持100W的PD3.0供电运行,也算是众望所归了。

总的来看,零刻SER7无论在性能还是功能上都做得近乎完美,用户也可以在两档功耗模式之间进行自由选择。AMd锐龙R 7840HS处理器和2700MHz的Radeon 780M核显可以胜任大部分游戏1080P60帧,并且通吃H264+H265+AV1的硬件编码和硬件解码加速,实为惊喜。之前我还在想要不要给家里添一块40系显卡,把游戏视频录制的规格升级到AV1,现在直接用小主机搞定了。两个USB4接口支持视频输出和PD3.0供电,也是真正的全功能口了。

感谢大家观看,如果对你有帮助,帮忙点个赞和关注吧,我们下期再见。

全功能C口和AV1硬件编码!零刻 SER7 小主机评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