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性价比 ZMI CUKTECH 20 号 140W 25000毫安带功率数显屏幕的充电宝    

手机通讯 09-12 12:19:05 73 0
我相信很多人家里都不止一个充电宝了,明明一台就够用了,就是忍不住看看有没有好玩又有趣的充电宝。日常中我携带最多的,还是 5000-10000 毫安的充电宝,这类充电宝的最大输出功率一般是 PD20W,优点是体积小巧便携,使用率确实很高。

随着移动电源的多样性发展,容量变大了,多了功耗显示的屏幕,甚至玩起了潮玩设计,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我个人还比较理性,不想花太多的钱在充电宝上,但是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确实很吸引我啊。之前看了几款产品,好看的都接近千元了。

就这么过了几个月,突然看到别人提了一嘴 CUKTECH 20 号,这一搜就发现有点东西,再仔细一查,原来 CUKTECH 就是 ZMI 的马甲,确切说是 ZMI 的新名字了,当年 ZMI 的 20 号移动电源,基本是低价高配杀疯了。如今 20 号体积虽然变大了,但是加入了很有科技感的透明设计,以及一个很直观的 TFT 显示屏,每个都戳中我的关注点。

重点是看别人的评论知道了去拼多多砸金蛋,还能-80 元,515 元的历史低价入手了这个 CUKTECH 20 号移动电源,给自己拔个草。

开箱

我知道 ZMI 旗舰店买可以送个充电头,我看大家送的都是 33W 的充电头,没想到现在送 65W 了,2A1C 的,这个充电头原价好像是 119 元,不过二手全新也是 60 元左右了,这么算下来,CUKTECH 20 号只要 450 元左右了,确实划算。

带了一根 50cm 的 C-C 数据线,支持 PD3.1,最高 240W 的功率,也支持 20V6A 的 120W 输出。CUKTECH 20 号 整体是一个长方体的形状,一手可以握住,但是边边角角都非常圆润,不怕磕伤其他物品,就怕本身被划伤。仅有一面是全透明的,中间有一个小的按键,长按可以开关机,短按可以切换显示内容。

仿金属色的周边外观,和许多数码产品还是特别搭的。

开机后1.54 英寸的 TFT 屏幕还是涵盖了许多信息量,电池容量百分比,并推算出可以持续的时间,有总输出和总输入的功率计算,下方分别显示 Type-C1、Type-C2、USB-A 三个接口分别的使用情况,注意这里详细到了电压、电流和功耗三者的显示,有些友商是只有功耗显示的,我个人是想知道电压和电流,有时候可以测试数据线到底是支持多大的电流,以及触发了哪种协议等等。下方还有一个滑动的蓝色光柱,非常有科技感,也算是一个特色吧。

不过这个面板总感觉雾蒙蒙的,不知道是否耐刮,要是能送个贴膜就好了。

顶部分别是两个 Type-C 接口和一个 USB-A 接口,但是两个 C 口支持的协议是不一样的,C1 口最大支持 140W,就是M1 系列的 16 寸 MacBook Pro 笔记本都可以喂满功率,并且支持小米全系 120W 快充,C2 口最大支持 60W,满足大部分笔记本和手机设备,A 口则最大支持 30W,毕竟各种设备都还是传统的 USB-A 接口,保留一个还是有必要的。

但是这里有个不太好的地方,IN1 和 IN2 的字样太小了,两个 C 口还都是蓝色,有时候要看一下才知道哪个功率更高一些,我觉得可以用颜色来区分一下。

顺便说一下我在看官网的视频中,看到模型渲染图这两个接口确实是不同的颜色,不知道为啥实物改成了一样的蓝色。

另一面就没什么特别的了,不过这一圈蓝色的设计还蛮好看的,乍一看还以为能发光,大部分时间这个移动电源可能都是竖着摆放,这里就算底座了。

侧面印刷着容量 25000mAh,多口输出最大支持 210W,非常给力了。

有人担心这么大容量的移动电源是否可以带上飞机,另一面还特意印上了飞机图标,额定容量 90Wh,刚好符合登记标准,还写上了 AirLine Safe,这样给工作人员看一下也更好理解。

强迫症发现螺丝有点不居中。

充电测试

Rog Ally 充电

首先我就拿出最近玩的 ROG Ally 测试一下,说实话买这个移动电源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 ROG Ally 掌机,本来我又个坚果 45W 20000mAh 的移动电源,心想就算不能激活 ROG Ally 的 30W 增强模式,45W 多少能补个电也可以,离谱的是我一接上移动电源,ROG Ally 居然给坚果移动电源开始充电了……据很多网友测试一些大功率移动电源也不能给 ROG Ally 掌机充电。

测试结果非常满意,C1 接口接上后直接跑满 60W 以上的输出功率,开启 ROG Ally 的奥创中心,可以看到 30W 增强模式成功启动,可以开启高画质玩游戏了,而且这么大的容量,是一点都不用担心 ROG Ally 的续航了。

然后我用 C2 接口测试时发现了问题,C2 按道理是支持 60W 输出的,结果给 ROG Ally 掌机充电时,最高才 30W左右,我又换了根带数显的数据线,发现结果一样,这样就导致 ROG Ally 最高只能 25W 来运行。我换了个 60W 的氮化镓充电头给 ROG Ally 充电能成功开启 30W 增强模式,所以我很奇怪 CUKTECH 20 号 的 C2 接口到底是什么逻辑,是否还可以优化。

游戏手柄充电

手柄充电一般都是充很久的,没关注过功率,现在顺便也可以看看八位堂和 switch Pro 手柄的充电功率是多少了。

iPhone 14 Pro Max 充电

最近活动价 6 元买了个 C-L 数据线,没有 MFI 认证的,正好测试下充电功率,实测充 iPhone14 Pro Max 能跑满 20W 以上的功率,还不错,就看啥时候用坏了。

顺便送了一根 USB-A to L 的数据线,测试一下真的太腊鸡了,1W 的功率都不到,直接扔了。

Swtich 充电

switch 相信很多人都有了, C1 口给它供电肯定没问题,考虑到 ROG Ally 的兼容性问题,我直接用 C2 给 switch 充电,可以 18W 充电,还不错。

然后我将 switch 连接拓展坞开启 TV 模式,用 C2 口供电拓展坞,也成功支持,可以到 20w 左右。

MacBook Pro 充电

我这款 MacBook Pro 是 2021 年的,M1 Pro 芯片,最高支持 96W,当时给的充电器只有 67W,用 C1 口来充电,可以跑满最高功率,达到了 94W 了,非常不错,原装 67W 的充电器可以不用了。

再按一下物理按键,可以看到输出曲线,非常平稳。

然后我又试了下用 C2 接口去给 MacBook Pro 充电,发现最高只跑到了 45W,没能跑到 60W,有点奇怪,感觉这个 C2 口受的限制还是挺多的,平时主要设备还是尽量给 C1 口使用吧。

CUKTECH 20 号 自身充电

一直到电量结束,显示屏会出现红色 0%的图标,无法再给其他设备充电了,但是每次按一下物理按键,还是会显示这个 0%的图标,看来是预留了一点点的电量。

我用 100 W 氮化镓充电头给 CUKTECH 20 号充电,C1 口旁边变成了 IN,功率达到了 80-90W 左右,有意思的是显示屏上可以预估充满电的时间,让我心里有底,比如要出门之前,预留多久的时间充满。官方介绍最高支持 110W 的自充功率,但是要搭配 100W 以上的充电头和自带的 6A 数据线。

按一下按键看充电曲线也是非常平稳。

总结

优点:做工优秀,设计前卫,可以上飞机,非常丰富的 UI 页面,还有车规级21700 电池,和特斯拉是同款,非常耐用。

缺点:价格并不是 CUKTECH 20 号的缺点,活动价格 500 元左右已经是同样特色产品中的最低之一了,可能还没有之一。它的缺点我认为是不支持 UFCS 融合快充协议(多个品牌一起推出的兼容协议),以及两个 C 口的颜色区分不明显,再就是 C2 口对 ROG Ally 掌机不能开启 30W 增强模式,不知道后期还有没有固件升级的可能性。

适合群体:喜欢科技感的数码产品,有 100W 以上的设备充电需求,多种掌机,以及小米系全家桶

其实 CUKTECH 除了 20 号外还出了一个 15 号,活动价格可以做到 250 元左右,很多人觉得那款非常有性价比,是紫米 20 号真正的继任者。我一开始也是犹豫买 15 号还是 20 号,我想了下不论 15 还是 20,揣裤兜里都不太可能的,也就是便携性都不如 5000-10000 毫安的移动电源,厚度放包的外侧也不现实,那么买了大容量就干脆大到底,出差背双肩包也是一样装。还有个原因就是显示屏了,这个不是移动电源的必要属性,但是有和没有是本质区别,多个显示屏可以省一个 USB 检测仪了,我个人是很喜欢看这个功率、电流、电压等属性。再就是 PDD 我只拿到 20 号的优惠券,所以毫不犹豫就选了 CUKTECH 20 号。

老实说这块移动电源的 TFT 屏幕是一大亮点,显示信息明细丰富,如果以后能在 TFT 上多开拓一些玩法,对老用户来说粘性会更高,物超所值。

具有性价比 ZMI CUKTECH 20 号 140W 25000毫安带功率数显屏幕的充电宝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