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由于平时创作需要,在家里和工作室都会不可避免地需要处理一些图文或者视频,这时候素材如何使用或者迁移就成了一个问题。我是组了不止一个NAS,但是国内宽带可怜的上行速度,使得它在公网下处理视频素材根本不现实。到最后最靠谱的,还是把资源放在硬件上,人肉来回带。最近入手了绿联的USB4固态硬盘盒,开箱与大家分享。
普通的硬盘盒我之前也有添置,感觉速度不太够用,处理大视频时,USB3.0(USB3.2 Gen1/USB 5Gbps)的速度不太够用。但是我几台电脑的USB规格又不太一样,一台是USB3.2 Gen2x2(USB 20Gbps),一台是USB4,一台是雷电4,兼容性很头疼。而这次看到绿联这款新品,USB4兼容雷电3/雷电4,当然也继续向下兼容更低的USB规格,有望彻底解决我的需求。
配件方面,一条双头Type-C的USB4线材,应该也是兼容雷电4的。一条USB-A口的线,可用于普通电脑的USB3.0(USB3.2 Gen1/USB 5Gbps)接口。一把螺丝刀,一条散热贴。
移动固态的优势就是体积小巧,性能不俗,而且不像机械硬盘一样怕磕碰,对于生产力用户来说,其实是很划算的。而这种硬盘盒,对于像我一样手头有不少闲置M.2固态硬盘的用户更是实用。
这款硬盘盒是全铝合金机身,从机身侧面可以看到进风和出风口,内置涡轮散热风扇对流散热,长时间工作也不必担心散热问题。顶盖一样是金属材质,工作时指示灯亮起。
使用螺丝刀拆开顶盖,拧下M.2螺丝,便可以安装固态了。接口和协议方面,是目前主流的M-key和NVMe协议,老式的SATA协议和B-key已经逐渐淘汰,没有上USB4硬盘盒的必要。长度方面,主流的2280,2260,2242,2230都支持。
对于我这样经常折腾,手头有好几块闲置M.2固态硬盘的用户,这种硬盘盒要比买成品移动固态要来得划算得多。当然,为了数据安全还是得买大牌子的,绿联这款USB4硬盘盒有浪涌防护器,短路保护,ESD保护器等三重安全防护,用起来还是很放心的。
通电后,白灯亮起,工作的时候会闪烁,简单明了。就是线材稍微有点短了,不过这种高规格的线出于抗干扰需要都这样。
来到USB4接口的机子上,先来跑跑测速。USB4的理论带宽是40Gbps,由于各种开销损耗,肯定是跑不满的。这里我使用PCIe4.0的固态放进去跑一下,读写速度都可以达到3800MB/s,相当可观了。
对拷一下大视频文件,速度稳定在2.5GB/s,相当可观,100G的视频文件只要30来秒就能拷完。
接下来,再到我雷电4的机子上试试看。虽然最大带宽一样是40Gbps,但是雷电3/雷电4有给带宽做强制预留供视频输出独享,所以可使用的数据传输带宽分别为22Gbps和32Gbps,这里也是直接把雷电4的传输带宽跑满了。
再来看看USB3.2 Gen2x2(USB 20Gbps)下的表现。这一规格有点尴尬,首先它只是传输带宽变大了,并不像USB4和雷电4一样支持视频等其他高级特性,所以没有怎么流行开来。雷电3/雷电4在向下兼容的时候,也抛弃了这一规格。但是USB4还是对它做了向下兼容,而我工作室的主力剪辑电脑也正好有这一规格的口子,速度也是相当可观。
那么,如果你觉得素材来回拷有点麻烦,或者会遇到在一个地方视频剪到一半,又需要到另一台电脑上继续工作的情况,那么你可以考虑把东西直接全放在硬盘盒里面。由于性能足够高,把素材和工程文件直接以相对路径的方式放进去,就可以在不同电脑之间来回倒腾,当然前提是剪辑软件的环境尽可能一致。我用自己之前录制的4K60帧H265视频来做剪辑,预览和拖动的时候都非常顺畅。
而在长时间工作后,它的散热能力怎么样呢?这几天我们这儿比较冷,天气预报最低气温是8度左右,室温下硬盘盒表面只是不那么凉了,连温手都称不上,而且我感觉散热风扇好像也没怎么转。全铝合金机身,加上导热贴和主动散热风扇的效果还是非常出色的,不用担心过热降速了。
总的来看,如果你对传输速度、兼容性有需求,以及手头有若干闲置的M.2固态硬盘,都可以考虑用绿联USB4固态硬盘盒来解决需求。
感谢大家的观看,点赞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