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透单层/双层杜比视界两者区别,普通用户是否需要蓝光播放器?    

高清播放器 06-01 19:39:05 69 0

写在前面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蓝光播放器这种小众品类,做的最好的就是中国产品。

早年间的 OPPO、先锋推出的机型,别说是国内了,放眼全世界都是备受追捧的存在。

不过这个品类也的确小众,这些年除了松下时不时发布些高端型号之外,大行其道的反而成了一些魔改版本。

最近我将电视升级为 OLED 以后,也开始对收集的影片进行洗板,尽量将其升级为 更好的 2160P + 杜比视界的版本。讲真,以前的低端电视看 1080P 低码率的片子觉得还行,换成高端电视那叫一个刺眼。

电视的升级自然带动周边设备水涨船高,先是入了个 ATV 玩 infuse Pro、嫌不能弹标又搞了个芝杜 Z9X Pro,连 NAS 都升级为极空间的旗舰机型 Z423。一番折腾下来虽然囊中日渐羞涩,但事后还真不后悔。

虽然手头的设备已经能实现 Dolby Vision,但本质上都不完整。满血版的双层 Dolby Vision 为蓝光光碟独占,也只有蓝光碟机才能实现。为了满足好奇心我也是到处托人,最后从某老烧手头借到了一台堪称专业的机器 ~ 麦尼塔 UDP800 4K UHD 蓝光播放机,体验一段时间后和大家做个分享。

本文涵盖内容较多,包括杜比视界科普、设备展示,设置推荐、画质赏析几个章节,后面还有双层杜比测试项目,嫌文章太长的朋友可以善用目录跳转。

机型特色

Magnetar (麦尼塔)这牌子估计熟悉的人不多,但我提出“OPPO”估计大家秒懂。

没错,这个团队的核心设计人员就是原 OPPO 的碟机团队。

OPPO 将重心转移到手机端以后,碟机工作室就做了解散,这群大佬凑在一起折腾了个Magnetar 出来,而 UDP800 就是他们的开山之作,可能国内用户不知道,这款机型在海外奖项拿到手软,很多老烧都将其称为 OPPO 203 碟机的精神续作。

Dolby Vision 唯 一 官方认证品牌

众所周知,获得 Dolby Vision 的条件极为严苛,一 是贵,二 是要求高。

相比完全免费的 HDR10+,Dolby Vision 的完整授权是笔巨大的费用,数量多不说,而且它还不是单笔费用,可以理解为卖台设备就得交份钱,所以很多打着杜比视界旗号的影音设备只买了 一个或几个授权打擦边球。

其次,Dolby Vision 对显示设备有严格的硬件规定,具体来说,它要求显示设备的屏幕至少具备 200,000:1 的对比度,亮度峰值需达到 1000 尼特,色彩范围应接近 Rec 2020 标准,同时还需支持 SMPTE ST2084 HDR 格式。这也是为什么民用领域,只有显示器和电视支持 Dolby Vision 的原因,家用投影仪根本满足不了这个要求。

而 Magnetar 旗下所有机型都支持 Dolby Vision,也是经过 Dolby Vision唯一官方认证的播放器品牌。

PS::Dolby Vision 官方认证的设备可以通过杜比官方小程序 Dolby One 查证,我手头 ROG 的掌机也是唯 一 官方认证的掌机类游戏设备。

Dolby Vision、HDR10、HLG、HDR Vivid 均属于 HDR(高动态范围),只不过标准不同

  • HDR10:开源免费、也是最基础的 HDR 格式,仅仅要求 10bit 色深。
  • HDR10+:HDR10 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源数据”技术,由三星、松下与亚马逊等联合推出。内容制造免费,硬件制造付费但不多(年费最高$10,000)。
  • HLG:开源免费、由英国的 BBC 和日本 NHK 联合开发,广泛应用于直播和流媒体,油管上有大量此类视频,兼容性很好。
  • HDR Vivid :国内(CUVA联盟)的动态 HDR 标准,带头大哥是中央广播电视台,利用华为海思的技术为主导,技术层面不弱于 Dolby Vision,也是抗衡海外打压的自主手段。
  • Dolby Vision:杜比实验室推出的影像画质技术,它通过动态元数据来优化每一帧的亮度和色彩,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和准确的视觉体验,是目前最优秀的 HDR 显示技术,当然也是最贵的。

杜比视界乃至双层杜比视界的意义

完整的杜比视界包含 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

),前者对应图像,后者对应音频。

杜比全景声包括 DDP / LPCM / TrueHD,分别对应流媒体、次时代游戏、蓝光原盘

杜比视界包含 4 / 5 / 7 / 8 / 9 五种编码规格(Profile)

其中 P5 和 P8 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版本,主要是流媒体在用。这两者同样有区别。

P5 是最严苛的版本,必须要设备硬件通过了杜比认证,像我之前入手的 MOD9500 就是此类。

P8 是兼容性最好的版本,三个子版本分别对应 HDR、SDR 和 HLG。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是杜比视界的片源,有的色彩显示正常,有的出现偏绿画面。

至于 P7 则是专门为超高清蓝光准备的碟机独家格式,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双层杜比视界。

那么,单层双层杜比视界有什么区别呢?

双层杜比视界是指杜比视界技术中的一个高级配置,它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基础层(Base Layer,简称BL)、增强层(Enhancement Layer,简称EL)和动态元数据(RPU)。

  • 基础层(BL):基本视频层,通常以 YUV420 10bit HDR10 格式存在,可以被普通设备解码播放,这也是 Dolby Vision 兼容 HDR10 的原因。
  • 增强层(EL):扩展数据层,用于提升 BL 层的视频质量,使其达到更高的色阶、更丰富的色彩和更大的对比度范围。双层杜比视界通过将BL层视频合成为 YUV422 12bit 视频,从而提供更优的视觉体验。
  • 动态元数据(RPU):用于指导电视如何转换颜色空间、进行 HDR 动态映射等的重要信息。这些动态元数据为每 一 帧画面提供优化信息,是 Dolby Vision 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

双层杜比视界通常指的是包含 BL、EL 和 RPU 的完整组合,能够提供比单层杜比视界(BL+RPU)更丰富的视觉细节和更高的图像质量,而这也是 Magnetar UDP800 这种设备的意义所在。

双层杜比、极致画质

既然主打原盘播放,那么首先试试杜比视界的支持。

▼avsforum 论坛发布过一个专门测试杜比视界的视频文件,包括 ISO、MP4、MKV 等多种格式,对应不同播放器,这里我用 MP4 版本进行测试。

▼如果播放器支持 RPU,可以看见闪烁的球状物



▼如果支持 FEL,那么 70s 左右,画面上下会出现半透明边框



▼如果设备没有丢弃 EL 层,那么 78s 左右,四色之间会出现手持相机的人影。可以看到麦尼塔 UDP800 很完美的通过了测试,实力认证双杜比。



▼对于原盘格式的文件,麦尼塔 UDP800 可以说支持相当完美,80G 的“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可以做到 10s 快速进入,下面为实拍转动图,全程无加速。

原盘的优势不仅是画质,自带的导航也是相当舒适的卖点。

▼字幕选择界面,注意它支持多种字体编码,也可以调节字幕大小、延时等功能。

▼播放时可以手动调节视频参数,以此符合不同受众的色彩偏好。

▼杜比视界更高的亮度可以提供更好的暗部细节表现,“小人物”夜袭这段场景有大量的暗场,实际画面中手电筒的强光虽然耀眼,但暗处的风骚律师身上的衣物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画面表现相当炸裂,可惜动图完全表现不出现场观感。





▼画质方面,麦尼塔采用美国好莱坞工业协会的标准,支持 BT.2020 色域、12bit 色深,能实现 680亿种色彩输出,像这种色彩艳丽的卡通,在杜比视界的加持下更是爆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对于画质不高的影片,麦尼塔 UDP800 也提供了图像升频功能,它能将低清晰度的影片放大并优化至 4K 级别的画质。对于不支持 HDR 的老式设备,UDP 800 能够将 HDR 转换为 SDR 格式,同时支持从 BT.2020、BT.709 到 BT.601 的色彩空间转换,确保输出的图像色彩丰富且视觉舒适。



▼IMAX Enhanced 测试片源,这是以 1.9:1 比例进行播放,相比杜比视界的 2.35:1 ,画面整整多了 26%,如果是曲面屏电视会带来更好的沉浸感。

▼音频方面麦尼塔 UDP800 同样有不俗的潜力,内部配备了 60W 高功率低噪音变压器,辅以两级滤波器设计和日本Rubycon 电解电容器,以实现环绕声系统和高码率音频所需的快速瞬态响应。此外,它还为两声道输出配备了独立 DAC,每声道搭载 一 枚 Burr-Brown PCM1795 解码芯片,能够流畅地读取和播放包括流行的 Hi-Res、FLAC 和 DSD 在内的多种音频格式。播放界面设计简洁,清晰,足以胜任 CD播放器的功能。

尽显高端、复古风拉满的外形

前面废话了这么多,主要是帮助大家理清杜比视界的基础逻辑,言归正题,来看看这台麦尼塔 UDP800 蓝光播放器。

▼造型方面,麦尼塔 UDP800 是传统的播放器造型,黑灰银的基础色沉稳内敛,很适合播放器的定位,放在客厅就是 一 股子岁月沉淀的味道。

▼播放器为全金属机身,前脸的铝合金面板做了双色拼接,表面则是金属拉丝,既不会过于单调,同时凸显出质感。左侧的品牌 LOGO 应该做了特殊喷涂设计,不同光线发出的光泽也不同,相当有高端货的气质。至于下方则是个 USB 接口,外面是个金属质感的挡板,既防灰又让视觉

▼右侧的光驱托盘和实体按键,满满的亲切感。话说好多年都没玩过光碟了,以前买了好多 DVD 光盘,以为经典永流传。进入网络时代才发现,收藏的光盘别说数量了,包括画质、版本、内容全方位被吊打。

▼背后的接口真正凸显了专业

  • 左侧,千兆有线网口, 中间双路 HDMI 可以实现直通和音画分离,不过现在主流都是玩透传,不用接那么多线。最左边的 USB 3.0 接口提供 5Gbps 带宽,接 U盘或者移动硬盘都毫无压力。
  • 中间,同轴 + 光纤接口,旁边的 RS232 串口通常用来对接智能中枢,老烧才喜欢的东西。
  • 右边则是 XLR 平衡和 RCA 非平衡输出接口,麦尼塔 UDP800 属于影音机,内置了独立的音频处理电路板和 Muses 8920运放,还专门提供了Pure Audio纯音频模式,可以直接作为 CD 机使用。

▼枪灰色的遥控器,常用功能都有单独的按键,细节做工相当有质感。另外,按键区域都提供了背光,黑暗场景也能轻松识别。讲真,整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遥控器,专业、实用、精致,不输国际一流品牌的使用体验。要说值得改进的地方也有,遥控器使用的红外连接,体验不如蓝牙,想想冬天还要伸出被窝就头痛。

▼播放器三围尺寸 300 * 450 * 90mm,金属机身 + 双层底盘加强结构,可以保证运行时设备稳定性,内部的金属屏蔽也能带来更纯净的音画体验。不过设备的个头是真大,重量也很夸张,对摆放环境要求还是挺高的。

▼放张官方提供的参数图

系统界面及设置

▼麦尼塔 UDP800 的主界面比较简洁,背景元素都是宇宙主题,很明显是沿袭了老牌播放器的习惯。优点是界面简洁,逻辑清晰,操作顺畅。不过在丰富性上略显不足。个人建议,如果能把历史播放进度加进来,丰富下界面元素应该更上层楼。

▼设置方面,麦尼塔 UDP800 大部分使用默认设置即可,基本能做到到手即用,不过可以根据手头设备再自行微调下。比如颜色空间这里建议设置为 YcbCr 4:2:2,色深设为 12BIT(向下兼容 10BIT),这是大部分电影的制作规格

▼分辨率自动也可,不过不打算频繁更换显示设备的话,还是优先锁定电视分辨率为佳。

▼Dolby Vision 提供了两种模式,分别为 Low Latency (低延迟模式)和 LL RGB(标准模式),Low Latency 是由播放器进行解码,电视只需要画面输出。好处是对电视的要求更低,坏处是播放器并不能完全获取到电视的各类数据,导致画面效果不如标准模式的来得精准。

▼音频设置这里建议选择“比特流”,也就是源码输出,如果没有独立音频设备可以选择 PCM ,由播放器解码为两声道输出,采样频率最大即可。

▼【HDMI ECC】建议开启,利用该功能可以通过遥控器同时控制播放器和电视,避免不同设备使用不同遥控器的繁琐。

▼网络方面麦尼塔 UDP800 支持读取局域网 NAS 设备,需要提前在 NAS 上打开对应的开关,主流的 SMB / NFS 协议均能支持,建议首选 NFC 连接,下图分别是极空间和群晖的设置地点。

▼设置完毕选择对应协议就能看到 NAS 内的视频资源了。

音画双绝、但并不合适所有人

以上,就是我对 麦尼塔 UDP800 蓝光播放器的评测。

到了这个环节,可能很多人都以为我会强力推荐吧?

那你就大错特错。

先说结论“麦尼塔 UDP800 蓝光播放器是一台很出色的机器,但它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诚然, 麦尼塔 UDP800 做到了该级别的最优解,完整的杜比视界 / 杜比全景声是它的核心优势,优秀的原盘播放能力,更让它成为追求极致画质的用户首选,它不仅是一台完美蓝光影碟机,同时也是一台优秀的数字音频播放机。

但是,它的短板同样明显。

高达万元的售价都不说了,关键是与之匹配的设备同样价格不菲,毕竟你不能指望一台普通 4K 电视就能发挥它的实力。另外,你还得准备 NAS、购买蓝光碟片、最好还得配上高端的音箱回音壁,这一堆算下来估计没几个人扛得住。

我的建议是:

对影音有极致追求,预算充足,设备到位的用户,用它的确很爽。

而普通用户,将这机器的预算投到电视端,画质效果提升更加明显,性价比也更高。



一文讲透单层/双层杜比视界两者区别,普通用户是否需要蓝光播放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