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把桌面当艺术展来布置的数码控,我始终在寻找那件能统 一「性能怪兽」与「空间美学」的终极装备。从笨重的插线板到需要叠罗汉的氮化镓充电器,直到遇见移速 165W 百变充电站,才惊觉充电设备早已进化到「桌面装置艺术」的新次元——而这份进化背后,是移速科技(MOVESPEED)深耕充储电领域20年的硬核积累。
作为奥海科技(A股代码:002993)旗下专注消费电子创新的子品牌,移速自诞生起便带着「技术控」基因。依托集团614项专利储备与年超2.4亿的研发投入,其产品从移动电源到存储设备均以「原厂芯片+军工标准」著称。当多数品牌还在追逐功率参数时,移速已用全球80+国家、超5000万用户验证的可靠性,将充电技术打磨成一场「安全与美学的双重复兴」。
如今这款 165W 百变充电站,正是其技术沉淀的集大成者——它不仅是一台设备,更是一套重构桌面能量美学的动态系统。
▼银灰主色调搭配设备渲染图,下方的多口整合、氮化镓(GaN)材料、165W 总功率等核心参数也罗列其上
▼产品定位为桌面级多口充电中枢,提供平放与竖置两种基础摆放模式,适配不同空间布局需求
▼米白加银灰的配色, 侧面融入了罗马柱线条设计。既有时尚的科技感,又流淌着家居环境特有的温度。
PS:另有月夜黑配色可选
▼3C1A 的接口配置,精准覆盖现代数码需求,除常规移动设备外,更能为笔记本电脑、迷你主机等设备提供稳定电力支持
▼总输出 165W,单口最大输出 140W、纵使 三 口同时满载,C 口也能提供 65W 功率输出。
▼标配可分离式两相电源线(长度约1米),兼顾桌面使用与移动携带的便利性
▼搭配的线材是移速自家的充电线套装,包含 180cm 弹簧线、100cm / 20cm / 双 120cm 等多种规格,可以说覆盖了大部分使用场景。
▼铝合金接口与米黄硅胶线体形成视觉统 一,亲肤材质配合高回弹设计,在握持感与耐用性之间取得平衡
▼既然以百变为名,这款充电站自然在玩法上搞出了新高度
▼桌面摆放横竖两相宜,小小个头毫不起眼
▼甚至能贴在置物架下方,完美嵌入桌面环境。
▼充电器还提供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底座,利用磁吸贴片实现 一 秒固定
▼45° 仰角方便插线
▼更大角度的仰角
▼立式摆放在支架的辅助下更加稳妥
▼2cm 超薄机身配合多功能线材,构建起适应办公、家居、移动等多场景的充电矩阵
▼实际使用中可同时为Mac mini、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及智能手表等设备供电,实现桌面供电系统的高度集成
▼移速百变充电站既然面对的数量桌面设备,那么就先来看看它对不同设备的兼容性和协议支持。
C1 / C2 / C3 支持协议大部分保持 一 致,均为 PD3.0 、Apple 2.4A、QC3.0 / 2.0、三星 5V / 25W / AFC、MTK PE2.0。不同之处包括 C1 少了个华为 FCP 的支持。
A 口支持 Apple 2.4A、三星 5V / 25W / AFC、QC3.0/2.0、华为 FCP / SCP、MTK PE2.0
▼移速百变充电站使用的双氮化镓芯片,一 颗负责主控、一 颗负责同步
具体输出方面
简单跑个测试,C 口接入Redmi Book Pro 开启压力测试,此时功耗在 88W 左右,基本跑满功率上限。
▼接入 iPhone 和功率保持不变,再接入 switch 后,单 C 口最大功率来到 58W,排除性能损耗基本达到标称数值。
在电子设备激增的时代,传统桌面供电系统常因多设备充电需求陷入"线缆蜘蛛网"困境。多口充电器的诞生将原本分散的充电场景整合为 一 体化解决方案,而氮化镓(GaN)半导体材料的突破性应用,更让高功率供电设备成功突破体积限制,也让充电器从单纯的功能载体进化为空间美学的重要组成。移速百变充电站正是这 一 进化趋势的典范。
在保持 165W 总功率输出与全协议兼容的技术优势基础上,通过模块化组合设计打破场景限制。多形式底座搭配套装线材,使其在桌面工作站、移动办公包、影音控制台等多种场景中切换自如,成为桌面美学与效率平衡的关键。或许,这本就是设此类设备存在的意义所在。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