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机箱终于可以放在显示器左边了——鑫谷开元K1机箱晒单    

中塔 08-19 14:46:02 2 0
你是否想把侧透光污染机箱,放在显示器的左侧?


你是否为了展示光污染机箱而不得不改变书房布局,书桌的方向?



我在是市场上找了很久,这次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鑫谷的这款开元K1机箱绝对可以解决这些头疼的问题,因为。。。它是颠覆了传统的右侧透机箱。




虽然说右侧透听着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是一个DIY玩家的话,你会知道右侧布局的机箱内部结构绝对是“天翻地覆”的。开元K1使用了ATX3.0构架,翻转主板,倒置悬挂显卡,并且完美的引入了水平风道设计,以至于当你第一眼见到它,绝对会被它的结构惊艳到。


开箱



开元K1的包装还是比较朴素的,一个硕大的带有品牌和型号的瓦楞纸板箱。纸箱两侧带有提手设计便于搬运,给予好评。



打开外包装,可以看到内部填充了泡沫海绵框架,机箱被保护的相当走到,另外在机箱顶部还有一本开元K1的简易使用说明手册。



取出机箱,可以发现机箱外部还套有一个保护袋,在运输途中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可能是厂家觉得开元K1的变化非常巨大,所以说明手册介绍的非常的详细,图文组合的形式更便于快速阅读。



我选择了白色的K1,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算是黑白配色。机箱的外观上非常的简洁,由于使用了0.8mm的SPCC板材,空箱的状态下,重量就达到了10KG。



前面板设计的格外简洁,除了顶部的鑫谷LOGO之外,只使用了2根装饰线条。



侧转机身,鑫谷开元K1最大的特点就能看到了,机箱右侧板是全景玻璃设计。



面板和机身的衔接非常细腻,缝隙几乎看不见。开关模块放在了机箱额头位置,2个USB3.0,2个USB2.0,耳机输出,麦克风接口一字排开。



顶部使用了硬质ABS盖板,盖板前部带有隐藏式提手设计,单手就可以轻松取下盖板。



打开盖板后,可以看到顶部空间非常的特殊,原本机箱后面的主板I/O面板,PCI卡槽都隐藏在这里。



从机箱背部看,虽然是右侧透机箱设计,但是电源是放在了底部,顶部则是提供了一个走线的线槽。中间使用了大面的蜂巢板,支持最大2个14cm的机箱散热风扇,12cm当然不在话下。



机箱侧面板均使用了免工具螺丝,徒手就能拆装。



右侧玻璃面板使用左右两侧的框架式设计,面板中间垂直全景玻璃天窗,取下右侧玻璃面板的螺丝后,轻轻先后抽取,就能取下面板。



两侧面板的背部还设计了提手,拆装更为便捷,非常的人性化。



机箱内部空间非常的大,格局上基本是一个整体,CPU窗口开的非常大,便于安装大型散热器。底部电源仓独立设计,为了给超长的旗舰级显卡留出足够的空间,电源仓使用了阶梯式的结构。



电源仓的顶部设计了一个额外的走线槽,应该是为了便于主板,显卡的电源线走位,这个装机的时候试试。



前面板可以拆卸,卡扣松紧适中,无需大力出奇迹。面板前侧2根装饰线现在发现是自带灯效的,有数据线连接,线束够长,平时拆装面板无需拆卸数据线。面板侧面则是预留的进风口,配置了大面积的细密滤网。



另外在机箱上也同样加入了防尘网,双重防护减少灰尘进入机箱内部。



第二层防尘网是可拆卸设计,左侧磁吸式设计,调整前置风扇或者走线的时候,可以窗式开合,无需取下。



由于面板PVC材质的,时间长了可以直接取下进行水洗,非常的方便。



取下机箱左侧面板,可以看到电源仓内部带有2个硬盘支架,背板上也带有2个SSD硬盘支架,线束整理的非常整齐,预留的走线空间也相当可观,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机箱背部并没有提供免费的RGB集线器和风扇电源HUB。



机箱的配件盒被收纳在硬盘盒里。



2个硬盘盒同样是免工具的拆卸螺丝,无需工具就能轻松取下。



从HDD硬盘盒的设计来看,每个硬盘盒背部还能加装个SSD,也就是一共提供4个硬盘位。



在背板上还提供了2个2.5英寸SSD安装位置,同样是免工具螺丝设计。



背板上预留的扎线口非常的多,走线非常的便捷。



机箱的底部是4个支撑腿,有一定的高度,黑白配颜值不错,支撑腿底部有硬橡胶垫增加防滑减震性能。



电源底部的透气孔目测有16cm以上,满足绝大数标准电源,但是加长的电源需要斟酌下了。进风口位置配有独立的防尘网,同样可以直接拆卸水洗。



配件盒中提供了螺丝,捆绑带,锁定螺母等配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螺丝都按照类别分别收纳,每个塑料袋上还有注明螺丝的类型。


装机



老规矩,先上机箱风扇,这次用的是鑫谷的光翼GE-12,7页大风量,超低静音设计。



这个风扇细分了很多型号,为了配合机箱选了纯白色,双环灯效。



风扇的做工很棒,边缘处理也相当细腻,LED天使眼等环还加入了磨砂工艺处理。



接口方面支持3Pin和D头供电,使用时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机箱风扇,我个人是偏爱这种不占用主板接口的设计,当然,缺点就是风扇同样布置调速功能了。



前置3风扇安装好了以后,因为电源D头是可以直接串联,走线变得非常的简单。



改善进风口滤网,前置3风扇安装完毕。



从内部看,两侧都预留了不少走线槽,所以线材可以完美隐藏。



这个机箱的主板安装是一大亮点,因为它的方向改变了,底板上已经预装了螺丝底座,最大支持ATX规格的大主板。



机箱的背部提供了一个240水冷安装位置,同时也能支持2个14CM机箱风扇。



我习惯上主板之前,先安装水冷,机箱的底板靠近水冷位置,预留好了多个走线孔,上冷排前,只需要大致考虑下走位。



固定冷排的时候,螺丝孔是卡槽设计,这样如果你的水冷冷排偏长或者偏短都不用担心,所有螺丝都能完美安装上。



固定好后,数据线可以轻松的从专用的走线槽穿出来,数据线的长度没有任何损失,考虑的很周到。



好了,水冷就位。可以看到安装完前后散热器以后,主板两侧空间还是比较宽裕的。



主板的挡板预留在机箱顶部,精度还是很高的,安装上后严丝合缝。



我这里用的是ATX标准主板,很轻松就塞进去了,空间相当充裕。




显卡考虑是上57XT的,所以电源方面还是准备预留的充足一些,所以选择了安钛克的次旗舰HCG X850,10年质保非常稳妥。



相比普通HCG,X850的颜值更上一层楼。



金牌认证,DC-DC全桥设计,12V提供了70A840W的功率。



全尺寸组模接口,完全可以支持2组显卡,虽然现在很少有人组建双卡了,但是有比没有好。



电源背部比普通电源多了一个启停风扇按钮,这也可以简单的看成是辨别高端电源的指标之一。



上机前,根据需要使用的设备插上电源线。



开元K1的电源仓位于底板背部,HCG X850的14CM短机身设计在安装时相当的便利。



硬盘的安装也比较简单把HDD直接插入支架就行。



支架本身带有一定的夹持力,你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不是上螺丝,螺丝比较特别,需要注意。



这里比较遗憾的是机箱本身没有提供RGB控制器,所以我这里用的酷妈水冷控制器。酷妈的控制器是用的磁吸设计,所以直接往机箱底板上一放就完事了。



主板和机箱的连接位置也预留了多个走线孔,你可以自己设计如何走线。



好了,安装完毕,黑白配的整体效果相当漂亮。



来看看,安装完成后的顶部效果。



顶部的线槽卡扣同时可以固定多根数据线,很实用。另外我使用的DP数据线的插头是直插设计比较巨大,但是由于机箱顶部空间预留的足够,插上DP线后也能轻松安装盖板。



其他的细节方面,厂家还在配件中专门提供了硅胶防尘盖。



机箱顶部4个USB,耳机,麦克风接口都能堵上。



机箱顶部的电源键带灯效,开机后,电源键还兼顾了硬盘指示灯的功能,在硬盘读写时,有白光闪烁。



由于右侧透的设计,机箱终于可以搬到显示器的左边,不过水冷的风扇亮度,看起来比鑫谷的光翼GE-12要小很多,以至于机箱前半部更亮一些。



果断把水冷的风扇也换成了光翼的GE-12。不过安装后,我发现来了一个问题 。根据风扇标签上标注的出风方向,我貌似把所有风扇都装反了。。。



好在把风扇转个方向并不不是太麻烦。



这下终于彻底搞定了,这里要表扬下风扇的噪音控制,打开机箱的状态下都没声音。



鑫谷开元K1的风道设计很完整,前部是两侧进风,后部直接排风。盖上所有面板后,正面的侧边进风槽其实不是很宽,但是我用餐巾纸测试了下,餐巾纸被牢牢吸住,进风量相当可观。



机箱面板自带的RGB流光灯效也相当的别致。



另外,考虑到所有数据线都在机箱顶部连接,所以我把机箱放到了桌下试试。我书桌的深度是60cm,机箱的深度刚刚好喝书桌齐平,没有突出,对强迫症来说是个好消息,顶部的电源键用起来也貌似更为顺手。





机箱背部的线束还没整理,请无视,整体效果还是相当棒的。


总结


不知道你有没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明明安装了一台光污染主机,但是由于书桌位置,或者家装格局的关系,最后所有灯效都被墙壁挡住了。当你想找一台右侧透的机箱,却发现市场上在售的机箱9成9都是左侧透,剩下的那几款右侧透机箱的价格则是相当的吓人。


所以鑫谷开元K1可以说是拯救了很多人的神光梦,不用改变装修格局,不用搬动书桌就帮你解决尴尬困境。并且这个机箱设计的的确也是相当的漂亮,各个细节都考虑相当周全。当然最要的是,这款机箱的预算不到500元,真的超值了。



光污染机箱终于可以放在显示器左边了——鑫谷开元K1机箱晒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