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无线耳机mifo O7两个月使用体验    

蓝牙耳机 01-06 11:48:18 0 0

2019年的耳机市场,暗潮汹涌。前有手机厂商软硬件结合,造耳机以逸待劳;后有第三方耳机品牌,争奇斗艳,依靠性价比迅速崛起。这两者会在一个较长时里彼此竞争,此消彼长。目前为止,因为蓝牙5.0的调教已经比较全面,哪家耳机用起来其实都不差。不过真无线耳机市场的天花板还远未达到,因此你会看到耳机市场品牌林立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在战局最为焦灼的时候,俘获用户的最终还是要在体验上下足功夫。

这篇文章我会把它当作使用报告来写,比较主观。那么废话少说,先上结论:mifo O7是一款补足去年O5体验短板的产品,可能也是千元内体验最均衡的真无线耳机。


开箱

双十一期间我忍不住好奇下单了mifo O7,如果不是中间的新固件升级其实文章发布也许还能更快一点。

当我看到mifo的包装的时候,其实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与我正在使用的O5的区别貌似不是很大。单看包装你就知道这两款产品应该是一脉相承。

的确,同为mifo的O系列,O5是我认为适用人群最宽泛耳机,也是我推荐给别人最多的耳机单品。而这款新产品O7继承了其前代多数的优势,体验自然也全面了不少。

聊回O7,除了包装之外mifo O7有其前代在包装附件中区别不大,但是原本的microUSB接口数据线,更换成了tybe-C的数据线。附送了四套不同规格的橡胶耳塞,与原本的O5耳塞可共用。

外观:像极了一块雕琢过的鹅卵石

mifo O7延续了O5的鹅卵石的外观特点,我自己上手的第一感觉就是mifo耳机变小了,并且乍一看O7还有些小巧玲珑的感觉。这一点从重量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得益于mifo O5 2600mAh的电池容量,所以整体上有116g,一些不需要出差或者离家近的用户,可能会觉得大电池有些无用。

而O7的净重仅有83g重量,电池容量缩减到了350mAh,体积重量上确实“正常”了不少。

并且在细节方面你能够明显的看出O7与生俱来的精致感觉。正面,充电仓外壳的最大不同就是mifo的LOGO从原本的印刷变成了镂刻工艺,LOGO经过了重新设计,更加契合O7小巧的仓盒。

另外一点,打开充电仓仓盖,我发现O7的仓盖边缘做了一个45°的倒角处理,对比O5一刀切的手感,在开盖时没有了那种很明显的棱角感。

并且在下方的倒角处也进行了上色处理,因此在视觉上一体性更强,不会有上一代那种光面切边一样有明显的割裂感。

背面则是mifo O7的一些出厂铭文。我在拍摄这组图片的时候,就觉得O7有着O5与众不同的高级灰感,更加深邃漂亮。

除此之外,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来,我发现O7的灰色外层电镀层对比O5时期做了些许升级,感觉下来是要更厚也光滑了些,在之前O5的电镀层的抗剐蹭能力并不是很好,偶尔也会以为掉落在地上外层的镀膜破损,所以虽然是金属铝的外壳,但我用起来还是得小心翼翼。

但是mifo O7却并没有让我有这种感觉,一些小的剐蹭不会轻易的就出现划痕,也不容易破损外层的电镀层。对于这一点是让我非常喜欢的一点。

在开合方式上,这两代产品都是在两侧安装磁铁的磁吸固定,变化其实不是很大,实际的开合力度稍有增加,不过也依然能够像O5那样,经常在手里把玩的话也能起到一定的减压效果。

不过显然O7的铰链进行了重新设计,所占用的体积更小,大概也是O7体积缩小的原因。这种设计与O5相同,使用中会有一定的晃动感,但是好处就是铰链可以隐藏在耳机内测,使得外观更加简单。

仓盖的内部设计变化,也是一个让我非常喜欢的点,原本mifo O5内部是比较直白的塑料壳体在O7上增加了相应的纹理,不仅观感上更有层次,而且使用上也会更加耐脏,乍一看以为是蒙皮工艺,其实,摸一下才知道纹理也是塑料的,哈哈。

另外耳机仓位的下端也设计了“L”“R”的指示。中间的三颗小灯则是O7充电仓的电量显示。相较于O5其实合理了不少。

在耳机的充电设计部分,与同类产品类似O7与充电仓的固定方式为磁吸固定,不过连接部分O5采用的是三触点而O7则是双触点的设计。在使用中,其实二者的体验差距不大。

稍微让我觉得有些不妥当的是,mifo O7的侧边充电口有点明显。在O5上因为其机身比较大,还算顺眼,但是O7的机身更小,就会觉得有点碍眼了。

耳机硬件&设计:硬件不断升级,操作愈发成熟

在耳机本体的设计上,这是我认为mifo O7体验上进步最大的一个方面。首先,厂家延续了O系列的“豆”形设计,但是棱角感更强。话筒的位置突出于侧面耳塞处。

厂家在两个单侧耳机的小柄位置设计了一个修长的LED指示灯区域。以次来指示两侧耳机状态。

而在上一篇mifo O5文章中我曾经极力吐槽mifo O5的两个物理按键设计,不仅位置较小而且按压的力度又大,这是上一代IPX7防水做出的妥协。我一般不会使用这两个按键。可能在O7设计时设计师也知道这一点,在mifo O7中厂家采用了非物理的触摸按键设计。

既保留了整体的密封,IP67的防水等级没有被抛弃,又让操作更加易用。

在O7的按键位置上,有mifo LOGO以及通气小孔的设计,我觉得在功能与设计的一体性想做的不错,并且为了适应佩戴时的盲操作,设计师在小孔的周围做了一个下凹设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区分按压与非按压区域的效果,增加了操作的准确性。这与JEET Air PLUS的触摸侧边的菱形突起其效果非常相似,而且我认为凹陷会更加适合手指肚的弧度,更加合理。

不过即使这样,触摸按键的加入依然避免不了误操作。JEET的操作逻辑是仅使用双击来确认功能,功能操作较为单一,而mifo操作策略更加大众化。

由于我的是首批版本,在我拿到手之后,厂家又发布了一次软件的升级。最终的操作模式与说明书上的操作不同,而我认为升级后的版本操作上也会好一些。第二版的操作逻辑是单击:音量+(R)/音量-(L) 双击:播放/暂停/接听/挂断 单击3下:上一曲(L)/下一曲(R) 长按2S:呼出手机语音助手。

佩戴体验:mifo O7的单侧耳机重量为4.2g与O5的5g重量相差不大,不过我个人赶稿听歌时间一般会长于2小时,因此体悟上相比其他人可能更深一些,O7在长时间佩戴后其体验确实会好于O5,除了O7的重量更轻之外,对耳廓的压力似乎更小了,相信在设计与体积的控制上也应该有了一定的优化提升。

在运动过程中得益于入耳式耳塞的设计,老实说稳定性与O5的感受差距较小,不过其排汗效果O7会更加优秀一点,也就是说出汗后不会轻易打滑,大概是因为其更小的体积对耳廓的充盈感较小的原因。mifo的官方说法是经过了大量的耳膜数据采集,算是我体验之后的一个小小的惊喜。

但是一个小点需要提及,北方的冬天总是会给金属制品莫名的恶意。mifo O7在耳机从充电仓中拿出来的时候,偶尔会手滑一下O5则不会,这种感觉会虽然好于Airpods一点但是依然会让我觉得有点不爽。而O7整体上又多采用金属材料,可能也会让人觉得不那么友好。

连接&硬件参数:高通芯片+双动铁 诚意满满

2019年是高通芯片发力的一年,今年我看过了市面上大多数耳机,芯片也采都用了QCC3020的这套方案。而蓝牙5.0自去年开始就是新品的标准配置,理论的蓝牙距离为20m,不过这次高通的这套方案除了以往的SBC与AAC解码方式之外,还支持了APT-X的无损格式数据量更大。

在连接上mifo O7可以在打开仓盖时就可以进行自动的搜索连接,所以当我们在佩戴上耳机之后耳机本身往往早已自动连接,通常手机中会出现mifo O7R以及mifo O7L,连接一个即可使用,连接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次重连也是相当迅速。并且具备快速的主从切换,但是并不能实现连接时主耳机的无缝切换。即左右两侧都可以作为主机使用,但需要断开在连接另一个,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将两个耳机连接不同的设备,达到“假一拖二”的效果。

音质:在这方面不得不提及这次mifo给出的全频双动铁单元。这一次呢魔浪是联合BELLSING定制开发了这款复合式双动铁喇叭,就是两个动铁单元进行分频处理,一个偏重中低频,一个偏高频,类似于手机中的双摄组合各有偏重。不过由于音频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所以他的难点就是双动铁单元的音频同轴。

我在实际体验中,不得不说在宽容度,解析力方面,mifo耳机确实有了较大的提升,对比上一代的听音效果,即使木耳多也可以感知到有明显的音频提升效果。升级过固件之后,听感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音量也会增加,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在高频以及低频上的表现,高频部分感受比较清爽,低频下沉层次感较强。不过O7属于典型的解析流的耳机,音色表现有点偏冷,量感不错,但低音的延伸稍显不够,中间部分有些发干,声场的表现上虽然不比动圈单元,不过也相当出色了,算是一款比较杂食的塞子,另外在听歌时也建议开启(EQ)智能音效听音效果会有明显的提升。

不过,我在更新完固件之后,发现耳机偶尔会出现瞬间的电流声,需要忘记耳机重新配对才能解决,有小伙伴出现这类问题可以尝试下。老实说mifo的耳机升级对比那些有APP的产品来说确实有些复杂,并且升级中还存在一定几率的断链,导致升级不成功,我前前后后尝试了二十多次方才get到点。因此这方面我建议官方可以给出一个专门的升级APP使用。

在一个就是双麦降噪:虽然官方的说法是能够做到在30km/h的电动车后面通话无风声干扰。但是实测中也需要增大嗓门,才能保证对方比较好的听感效果,至于日常跑步中使用,表现的效果倒是非常优秀,能压制运动中一些比较急促的呼吸声。

续航&充电:C口充电,快冲加持

mifo O7的充电接口依然采用的是无包裹的裸露设计,我想在这个位置加入一个硅胶塞来防止异物或者进水应该不是很难,而且官方还在IP67防水旁边注明了,充电仓不具备防水性能。希望后续改进。

单机40mAh的电池容量,与O5时期的单机续航相差不大,mifo是我近期唯一一个可以坚持单耳待机6小时的塞子。不过350mAh的充电仓容量,与O5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对我来说狠一点的话也就能坚持个两天半的时间。

但是好在mifo O7使用了Tybe-C的充电接口,而且支持快冲,最高功率能在1.6W,也就是说偶尔无聊充下电,续航上也就不必担心了,但是与大厂家相比缺少无线充电功能,真正的无线仍然是一种趋势,希望明年再见时,mifo能在这个方面加把劲。

总结

洋洋洒洒差不多三千多字,从O5开始mifo差不多就把IPX7的防水作为其主打功能之一,是为数不多可以让我用水冲洗清理的耳机。那长久的体验下来,我还真没遇到过进水的情况可见其做工还是非常优秀的。你可以认为mifo O7是O5的改进增强版,改善了部分使用体验。

在外观方面,我觉得O7的算是一款比较有特点的耳机,上一代O5其实还有点理工男的气息,有些粗犷,但是这次经过O7的重新打磨,鹅卵石的外观则更多了一份匠人气息。音质的表现算不上突出,不过也确实可圈可点,对这方面无感的我觉得当然也可以选购单动铁版本。

说道699的价格,经过了一年的市场调教,其实多数人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一款真无线耳机三四百块的样子,不过我觉得IPX7的防水等级在使用体验上会放心不少,mifo O7老实说是有运动耳机属性的产品,能够比一般的真无线耳机更加耐操,我也时常见到一些跑友买这款产品。

而反观mifo  o5,我个人觉得不太在乎外观以及按键手感的话,O5的性价比应该更好。O7 699的价格可能稍显的贵了有点,不过搞活动期间差不多能便宜个百十来块,似乎性价比上也就上来。推荐那些有日常听歌需求,并且热爱运动小伙伴入手。

真无线耳机mifo O7两个月使用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