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男人心中都有一块 Dream Watch,对于楼主来说,Dream Watch就是葡七
但是机械表作为传承了几百年的东西,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意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计时工具。如果真的作为日常使用,它可能不如一个手环来得更加方便好用。
手环作为手机的延伸,做到了消息和来电提醒,加入了睡眠和运动监测,甚至内置NFC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换,并且续航也做到了比较理想的程度——但是,功能依旧是少了一些。
于是,市面上开始出现智能手表。
于是,市面上出现了自称智能手表的“大号手环”。
这些所谓的“智能手表”:屏幕做大了,但是操控体验并没有提升;功能看起来更多了,但是实际上用起来非常鸡肋;并且离开了手机,还是无法独立工作;甚至,因为大屏更耗电,续航还变短了。
eSIM卡,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 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
简而言之,eSIM就是用网络“写卡”的方式,取代了物理插卡。这样一来,手表无需插卡,就可以拥有独立的号码和网络,彻底实现所有功能的独立使用。
但 iWatch终归只是 iPhone用户的 iWatch。作为安卓阵营用户,楼主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谷歌领投的 TicWatch最新发布的 TicWatch Pro 4G ▲
在正式开箱之前,楼主先说一说自己的需求和痛点:
①上班期间无法一直盯着手机,但是楼主又怕错过总要来电或者信息,所以非常需要一个手环/手表以震动的形式来提醒楼主每一个信息;
②饭后陪孩子去家附近的超市/商场逛一逛,冬天衣服厚实还不要紧,夏天的时候,带着手机实在碍事。但是如果不带,支付又成了问题,万一临时有事要打电话,同样是个问题;
③偶尔出门跑个步,希望有个记录步数和心率的设备,可以监测自己身体状态。
楼主目前在用的手机是华为 Mate 20Pro,最后对比了市面上各种穿戴设备,感觉只有支持 eSIM功能的智能手表才可以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
包装通体黑色,正面一个手表渲染图,左上角是产品型号;右上角红色而又醒目的则是“IF设计奖”的标志,代表这款产品获得过该奖项 ▲
上图展示手表正面的时候,手表实际上已经放在了无线充电器上。充电器和手表之间采用磁吸固定,表盘正好“嵌入”充电底座。
如果大家仔细留意会发现,表带从背面看似乎不是皮带,而是带条纹的硅胶材质。这也可以算是这款手表表带的一个特殊设计:正面采用一层皮质,主体及背面采用硅胶——既考虑到正面的颜值,又兼顾佩戴的是适度以及运动出汗后的耐腐蚀度。
楼主个人感觉,对于这个价位的手表来说,这款 TicWatch Pro 4G的表带舒适度相当不错。表带柔软度较高,佩戴的时候贴合性较好,戴上后稍作调整,实际使用中存在感不强。
开箱部分就到这里,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这到底是一款怎么样的产品。
PS:残影是动图制作中刷新率不够引起的。
完成配对后,用户要通过手机进行更多的功能设置,这时就需要下载一个叫做“Wear Os”的APP;如果用户需要体验像更多的功能,还需要下载 TicWatch Pro 4G款手表的厂商出门问问的官方APP
完成配对以后,手表还有一串开机引导,方便用户尽快适应手机操作 ▲
从操控体验来说,楼主感觉整体操作还算比较流畅。向右滑动返回上一级的操作也算是与手机操作接轨,操作起来毫无违和感。在主界面下长按,可以选择表盘。
接下来的内容里面,关于普通手环和一般的智能手表(又称“大号手环”)都有的功能,楼主就不展开详述了,楼主仅展现 eSIM卡以及 eSIM延伸带来的特有功能的使用,并且对这款手表与一般产品差异化的内容做一个简单介绍。
其实在激活之前,楼主一直有两个疑问:
①手表原本是通过蓝牙和手机连接的,当手机收到来电的时候,手表会同步收到来电提示。如果手表烧录了一个新的号码,那么原来的手机号接收到来电的时候,手表还会同步收到提示吗?
②反过来,如果直接用手表拨号,那么是以手表的号码拨出去,还是以手机的号码拨出去呢?
首先选择“出门问问”APP主界面-通讯设置选项,在跳出的界面中可以选择开通渠道。为了方便,楼主自然是选择“线上开通”。点击以后,页面跳转到了三大运营商界面 ▲
在具体业务选择方面,用户可以选择“一号双终端”或者“独立号码”。所谓“一号双终端”,就是如果你原来就是联通用户,那么可以把原来的手机号烧录到手表中,这样一来,出门的时候只带手表出门,也可以顺利接收手机来电;“独立号码”则更适合非联通用户,用来申请一个独立的联通号码作为手表的号码。
自费套餐有两种,一种 10元包,其中包含全国 60分钟电话和全国 500MB流量;另一种 20元套餐,通话时长和通话流量翻倍。超出部分通话一毛一分钟,短信一毛一条,流量 10元/GB。
接下来就可以验证一下楼主一开始的疑问了。
PS:这个测试需要戴上手表后操作,手表默认开启“勿扰模式”,在未佩戴时无法接收来电提示(可在“设置-应用和通知-未佩戴手表时开启勿扰模式”开关处修改设置)。
这个测试打消了楼主的一个顾虑,那就是开通 eSIM卡之后,除了手表拥有了独立的号码和 4G网络之外,原本的功能全部正常使用。
从此,出门再也不怕忘记带手机~
另外,关于很多人关心的 eSIM信号覆盖率的问题,楼主在使用中暂时没有遇到无法接收信号的情况。总体来说,第一次使用带有 eSIM功能的手表,无论是新鲜感还是科技感,亦或者是实际功能,都让楼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过该模式下,手表仅实现基础的日期、时间、运动的计步信息,无法实现更多功能。
两个模式切换时,可以直接用手心罩住屏幕,抬起来就是节电模式/智能模式。在正常模式下,手表佩戴一整天耗电约 50%,可续航两天。
而在微信等社交APP使用中,如何输入又成了很多智能手表都存在的难题。这款 TicWatch采用语音转文字功能,在用户选择发送文字的时候,可以直接录制语音,然后点击屏幕自动生成文字并发送 ▲
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人机交互的问题。
运动模式这种手环都拥有的功能,本来并不值得单独拎出来展示。但是这款手表不同于一般的手表/手环,它不但可以通过快捷键(右下角按键)快速进入运动模式之外,还可以自动检测用户使用场景,当检测到用户长时间运动时,会自动进入运动模式,检测运动中的各项参数。这个设计对于热衷于运动的朋友来说非常人性化。
首先,手表从开箱的瞬间就给楼主带来深刻印象的,是它的表带。表带正面采用皮质,视觉质感较好;主体及背面采用硅胶,大大提高了表带的耐用性和舒适性。作为长时间贴身佩戴的工具来说,这一点其实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手表内置 eSIM,支持写入独立手机号,不但解决了手表脱离手机后的网络问题,甚至可以让用户将手表作为备用手机使用,一举两得。在 eSIM的使用方面,楼主觉得信号稳定性不错,城区内没有出现信号丢失或者不稳定的状况。而作为第一次体验带 eSIM功能的手表,楼主体验甚好。
另外,在续航方面,手表利用双屏双系统设计,实现了 30天超长待机;利用谷歌的 Wear OS,实现了 APP的独立安装,让手表拥有了更多独立功能;运动自动记录则让每一次锻炼更加随心所欲;至于基础的支付功能、公交卡功能,一应俱全。
最后,关于操控体验,楼主只能说现在的智能手表,操作的流畅程度和操作逻辑的便捷程度远远超过了楼主的预期。作为安卓党来说,如果选购智能手表,这款 TicWatch Pro 4G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
楼主希望大家也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智能手表~本次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一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