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也要高配置,INNOCN N1U 4K便携显示器体验    

显示器 10-16 15:21:33 3 0

PART 1.写在前面的话

在此之前,小固并未体验过便携显示器,这款产品对小固来说非常的新奇。在连续体验了一段时间之后,对这款产品还是非常震撼的。这款便携显示器N1U,兼容多款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电视盒子、智能手机、SWITCH、照相机、Xbox游戏机、PS4游戏机、iPad Pro、台式主机,适合

商用、家用,可以说是一个新的交互方式,带功能、场景整合性的显示器。接下来,小固把体验过程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跟大家分享。

PART 2.开箱及产品细节,颜值即是正义

下班回到家,刚好顺丰快递过来派件,包装包得严严实实的。实际上小固已经在读秒般等它的到来。

INNOCN N1U的尺寸是15.6寸,而包装盒实际不会太会,上图可以看到,这种包装设计类似于手机的包装,既起到保护缓冲作用,又不会显得庞大臃肿,从外就可以看出,包装盒的线条、配色简约而不失时尚感。

包装盒内主要是便携显示器N1U、充电头、信号线1条、数据线1条、电源线1条(三条线装在在上图的方形盒子)、说明书、试机检测报告。

上图从左至右分别为Type-C电源线、Mini HDMI信号线、Type-C数据线。

配置快速充电器。

接下来是便携显示器U1N本体,如果没有折叠底座部分,外观就像一个平板电脑,但更加薄。U1N屏幕处薄至6.4mm,即使收纳时折叠起来,最厚部分也仅15.6mm。屏幕顶端和折叠支架末端都是圆弧边,这样保证在移动显示器的时候手感比较舒适。

整体磨砂黑,不显指纹印,又显得有档次。

U1N抗指纹镀膜,能有效的防止指纹印痕。

一体式翻折支架,可以从0至180度翻折,在使用时候可以调整自己最合适的角度。

U1N本体配置了双扬声器,这一点小固是意想不到的,音质跟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扬声器差不多,临时使用可以,听音乐还是要接上音响效果更好。

可以看到底座有两条防滑和缓冲保护作用的黑色橡胶条。

翻折支架的两边,左侧这边设计了三个功能键和指示灯,右侧这边则是Mini HDMI信号接口、Tpye-C数据线接口、Tpye-C电源接口、3.5mm音频接口。

PART 3.硬件配置轻解读,凭实力堆料

从官方旗舰店可以看到,INNOCN家目前在售的便携显示器一共三款,小固入手的产品型号是N1U,是价格最高的一款,一堆参数极其复杂,我只关注分辨率和色域和,真4K和99%sRGB屏幕,谁人不爱。

小固对上面的大部分参数也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他。百度了一下,看几个硬指数有多硬。

· 分辨率3840*2160,属于超高清分辨率;

· 色域,普通显示器一般在50%sRGB左右,N1U99%sRGB;

·△E< 2,人眼视觉几乎无法辨识其颜色差异,用人话说就是无色差;

·显示色彩16.7M(8bits),达到专业图像、视频处理级别。

·重量1060g,大约两斤的重量,考虑外观材料的厚实,这个重量也是尽量在控制了。

INNOCN N1U刷新率只有60Hz,如果N1U再上高刷新率,功耗和发热情况还会升高,另外一个成本也会增加,电脑显卡配置也要跟得上。

包装盒中附送的试机检测报告,官方宣称一机一报告。

小固将U1N连接了笔记本电脑,电脑自动设置为4K分辨率,第一回体验3840X2160分辨率,字体小而细腻,非常干爽。

虽然产品出厂已经有试机检验,小固还是用上娱乐大师检测一下屏幕,一套程序下来,没有坏点,完美。

原谅我手机拍出渣渣画质的动图。链接电脑可以用功能键设置情景模式等模式,为了体验最佳效果,小固设置了sRGB模式。功能操作在说明书中说得非常详细。

PART 4.场景体验,用过了就回不去了

为了体验U1N的色彩和高分辨率表现,小固特意从国外的网站下载了一些免费的4K图片,只是说小固手上10几年前的渣渣相机,并不能拍下U1N屏幕表现的三分之一效果。

同张图片,在INNOCN N1U屏幕上,肉眼可见的色彩更加靓丽。小固习惯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平时偶尔也会用来修修图,并没有感觉屏幕有什么特别逊色之处,如今一对比,不香了。

INNOCN N1U采用IPS面板,可视角度可达178度,上图同个角度,笔记本电脑屏幕已经看不大清了,而N1U的屏幕依然无与伦比的画质效果。

小固家里的设备都是比较旧款的,相机是08年的,手机虽然是今年新出的,连接了N1U后,N1U并没有显示有映像,用手指在N1U滑动,却能够操控手机,应该是手机没有视频输出功能的缘故。家里只有笔记本电脑、台式主机可以连接N1U。

电脑设置,可以设置扩展屏幕或者复制屏幕。

小固晚上经常在家加班,实在无趣,经常把手机放在旁边,放一些电影或者演唱会之类的视频,手机一来屏幕小,二来手机经常要用来拍拍照刷刷淘宝,就变得有些忙碌。

使用U1N,就可以用电脑设置扩展屏幕功能,实现分屏,用其中一个屏幕放映视频,另外一块屏幕做事情。

扩展屏幕界面,也可以用来看股票行情。

INNOCN N1U屏幕支持十点触控,触屏功能的加入,为显示器加入更好的交互方式,比如在想客户显示ppt或者图片的时候,可以触摸屏幕选择上一张、下一张,或者图片放大放小等。

有了十点触控,连上手机就更加好玩了。小固的手机数据接口没有视频输出功能,尝试了几次,没有连接成功,于是特意在电脑上安装了安卓模拟器,体验模拟手机连接的效果。官方列示支持的手机主要是华为和三星的手机的部分型号,目前支持连接的手机还算是不多,现在手机配置越来越好,未来手机作为工作站的还是有一定的趋势,希望越来越多的手机支持外接显示器功能。

小固在模拟器安装了钢琴软件,扩展到N1U上,用手指在屏幕上,可以弹奏曲子,小固并不懂音乐,只是体验有这样的功能。

小固平时在家,加班撸稿和修图用笔记本,玩游戏(极品飞车16,没办法,家境贫寒,电脑配置不高,只能上这个)用台式电脑。这台台式电脑的显示器,年代久远,当年所说的标屏显示器,底座较大,而小固的书桌才仅仅50cm宽,显示器的底座宽已经20cm了,再放下键盘,没多少位置了,特别局促。没办法,这是小户人家蜗居的尴尬。

而放下薄薄的INNOCN N1U,靠墙放,占用的面积是10cm,这个10cm就是显示器折叠支架的宽度,对于小小的书桌,宽了许多。遗憾的是, N1U并没有支持壁挂,非常会更加不占地方。这已经令小固非常满意了。

15.6的屏幕,刚刚好,玩起游戏来一目了然,屏幕太大的显示器,眼睛和脖子会比较累。接上台式电脑主机,系统自动适配为最高分辨率。

再次原谅我手机渣渣画质做出的动图。实际效果是非常棒的,4K屏幕+99%sRGB+340nit亮度+△E<2,用来玩游戏,实在奢侈了,但还是必须用上,用过了就回不去了。

因为手机录下的视频实在是渣,实际上小固玩游戏玩到这个场景,对面阳光刚好直射过来,非常刺眼,就是像现实中开着车,下午4点钟的阳光迎面射进车里面的感觉,非常逼真。没想到还能有这个效果。

60Hz的刷新率,玩普通的游戏眼睛足够了,车速最高去到300KMh,两边的景色都已经虚化了,画面依然没卡顿感,像小固这种追求画质的人,4K和144Hz任选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4K。

双屏互动,做宣传广告行业或者对沟通、高画质需求的朋友用上便携显示器与领导或者同事、客户沟通,即时商榷,修改方案,所见即是最终效果,可以说能够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团队的合作,制作PPT,讨论方案,也能即时修改。

小固是个电影迷,漫威系列基本看了个遍,尝试利用INNOCN N1U在书房搭建了一个小型私人影院,配上使用了十几年的音质非常棒的低音炮,效果还是挺不错的。178°的可视角度,即使三两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观看也没有丝毫不适,坐在一起聊聊天,看看电影,也能怡情一番。

遗憾的是小固家中的电子设备都比较老旧,支持视频输出功能的设备并不多,但从以上的体验情况,接触良好,没有不良息屏的情况,在其他可支持的设备上,也能胜任。

这段时间使用INNOCN N1U,收纳或者移动都会接触到它,发现INNOCN N1U的散热情况还是比较良好,发热主要集中在底座部位,关机后,散热也特别快,一阵子就变得冰凉冰凉。

PS:关于信号线接线的体验的小结,使用Mini HDMI信号线是不支持使用INNOCN N1U的触屏功能时,需要原装自带的Tpye-C数据线。小固连接的是荣耀MagicBook,仅仅需要连接单条Tpye-C数据线。

PART 5.双供电模式,应对紧急情况

INNOCN N1U除了使用充电头直接供电,还可以支持充电宝供电。

INNOCN N1U是没有自带电池的,作为一款便携性显示器,无直接供电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带上充电宝作为外设电源,但充电宝必须支持PD协议(30W)快充,而且必须使用双头都是Type-C的电源线,这也是为INNOCN N1U的便携性提供佐助,毕竟有些场景应用可能附近是没有插座可以供电。

PART 6.结语

小固认为这款INNOCN N1U 有着15.6寸的4K高分辨率+99%sRGB+340nit亮度+△E<2的屏幕,支持十指触控,家庭中如果有支持兼容的笔记本电脑、电视盒子、智能手机、SWITCH、照相机、Xbox游戏机、PS4游戏机、iPad Pro、台式主机等设备,家里只需要购买这台显示器就可以,可以多场景切换应用,既能精简整合家用设备,又能携带外出,非常方便,朋友们可以根据的需求定位,考虑是否入手。我想,手机普遍成为工作站的一天,便携显示器的春天就来了。

便携也要高配置,INNOCN N1U 4K便携显示器体验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