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渡时期装台电脑,把仓库里的东西都用上吧    

电脑配件 10-26 09:50:48 0 0

前言

10月28号之后,将迎来 NVIDIA 与 AMD 的显卡大战,以及 AMD 的 5000 系列 CPU ,在这个阶段,我先把仓库里面的东西东西整出来,整一台过渡时期的电脑吧。


电脑装起来

CPU + 主板

▲ CPU 采用 AMD 的 R5 3600 仓库里面就这颗 CPU 赋闲啦。

▲ 主板采用华硕 B450 重炮手,它就是 B550 重炮手的换芯版本,拥有 2.5G 高速网口,以及超强的供电,更多的 USB 接口。


散热器

▲ AS500 PLUS 是九州风神(DEEPCOOL)的最新散热器,采用两把 14CM 的 TF140S 风扇,散热效能大大的提高。外包装和符合最近九州风神的设计外观。

▲ 配件全家福

▲ 配件包里除了扣具之外,还有 ARGB 连接信号线,如果主板没有 5V ARGB 供电口,还有个 SATA 控制器。以及说明书、硅脂。

▲ AS500 PLUS 采用的是单散热塔双风扇设计,风扇采用两把 TS140S 散热风扇,理论上可以镇压 3900X ,不过在机箱里面的话,镇压 3800X 或者 5800X 正合适。这次镇压的只是区区 R5 3600,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风扇是广受好评的 TS140S,具有出色的运行效果,具有大风压、大风量、低噪音的特点。

▲ 散热器塔体都是镀镍的,铝制散热鳍片镀镍,热管也进行了镀镍处理,鳍片密度与厚度达到了阿萨辛iii的水平,一共56片散热鳍片。

▲ 采用穿 fin 工艺,穿fin 率在 95% 之上,基本上满穿的状态了。5根 φ6mm 的纯铜镀镍热管

顶部的顶盖除了保护热管头之外,还有有 ARGB 预埋,不过是 5V 的电压,如果主板没有这个插针的话,用起配件包里面的 SATA 电源口转接器吧。

▲ 底部的纯铜底座镀镍,底座与热管之间采用回流焊。

▲ 当组装完成之后,我们试着通电,可以看到 AS500 PLUS 顶部的 ARGB 流光溢彩。

▲ 这个流光溢彩可以通过 接入 5V ARGB 接口通过御四家的 灯效控制软件加以控制,如果没有 5V ARGB 接口的话,就必须利用控制器来进行控制,以达到色彩变幻的效果。

▲ 在 aida64 单钩 FPU 进行测试,测试快35分钟之后,最高温度仅为42℃.....有趣的散热能力,不愧是号称可以压制 220W TDP 的 CPU 。


硅脂

▲ 硅脂采用 雅俊 ProArtist W15 硅脂,这款硅脂性价比高,虽然导热系数 6 W/M·K ,但是热阻很低,所以效能非常不错。

▲ 背面就是 雅俊 ProArtist W15 硅脂的参数,导热系数 6 W/M·K ,2g 的质量,能用很久,关键是有赠送硅脂快速涂抹工具。

▲ 硅脂 + 涂抹工具,最出色的有 CPU 专用的硅脂涂抹工具,可以让很多新手快速、方便的涂抹硅脂。

▲ 说明书,可以根据说明书操作。不过老鸟的话,直接自己九点法就行了。


内存条

▲ 我朋友说内存要涨价了?不管了,我还是掏出我的存货,金士顿 雷电 FURY DDR4 3600 8G*2 套装。当时买这一对的根本原因是,这是 DDR4 3600 8G*2 套装里面最低的内存条,可以完美兼容双塔散热器。

▲ 因为我是风冷爱好者,风冷压 3800X、3900XT 这种 CPU 的时候,就需要前置 14cm 大风扇,而 FURY 是窄版马甲内存条,正合适。

▲ FURY 雷电内存条,这款不是带 RGB 灯的那一组,高度会更低。造型就是 FURY 系列的经典造型啦。

▲ 背面则是贴了铭牌,不过金士顿的铭牌比较特殊,需要在官网输入那一串字符串,才能查询到型号。

▲ 我把内存条立起来之后,可以看到 FURY 系列的枪械式造型。

▲ 铭牌特写

▲ 顶部有 HYPET X 的子品牌特写。


M.2 SSD

▲ M.2 SSD 则掏出了库存的影驰擎M.2 PCIe SSD 512G ,这款 SSD 陪伴了我许久了。

▲ 背面则有擎 M.2 PCIe SSD 512G 的所有参数以及保修凭证。

▲ 由于之前使用过 擎 512G 了,所以 SSD 与 散热片、硅脂导热片处在装配的状态。

▲ 擎 512G 的散热片是绿色的,这在 SSD 中是比较不常见的配色,算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 背面则是一块下扣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散热片紧紧的扣在主控跟 NAND 之上,让热量快速从这里散发到散热片表面。

▲ 散热片从侧面看可以看到厚实的硅脂片,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散热片为了增大散热面积而不断的努力,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利用 CPU 散热器或者显卡散热的风道。

▲ 安装散热片的时候,需要把这三个卡扣点压实,同时也要调整好正确的位置,让金手指与 M.2 SSD 固定螺丝孔得以完整的露出。


▲ 擎 512G 的主控是来自群联的 Phison PS5013 ,这个主控功耗较低,发热比起其他主控更低些。闪存颗粒也是来自群联的颗粒,群联封装的。


电源

▲ 电源采用 安钛克 HCG 650W ,这款电源是 80PLUS 金牌认证,宽幅电压支持,全日系电容,海韵的 FOCUS 架构。十年保修,只换不修。

▲ HCG 650W 裁员短机身设计,对众多机箱能够友好支持。正中间是 12025 FDB 液态轴承静音风扇,运转时候能够很安静,同时 AC 电源输入位还有可以切换“静音模式”与“标准模式”的开关。

▲ 全模组接口可以让玩家更加方便、灵活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时下情况的模组线,同时也可以方便个性化的玩家定制炫彩的第三方模组线。

▲ 官方自带的模组线在接线端有滤波电容,可以让电源输入更稳定。


显卡

▲ 显卡采用之前展示的 GTX1650-P,性能如何?请看这个评测


装配过程很简单

▲ 先把 CPU 装上之后,再抹上硅脂,装上散热器,再把 M.2 SSD 与内存条装好,这样平台就完成了初步的安装。

▲ 最后再把显卡装上之后,开放式平台就剩一个电源跟仓库盘了。

▲ 不同角度看,其实都是挺漂亮,挺和谐的。准备上机,看看这款 GTX 1650-P 性能如何?这套配置性能如何?


性能实测

▲ 首先是 CPU-Z 与 GPU-Z 的联合验证。CPU 、主板、内存、显卡全部都是识别的。不过 GPU 核心有点意思 TU106 。

▲ 既然开启了 CPU-Z ,那就运行下性能测试吧。 3600 + B450 重炮手目前性价比非常高。

▲ CinBench R15 性能测试,目前性价比绝代双骄是 3600+ B450 10400+B460。

▲ CinBench R20 测试,至于他们性能如何,如何选择,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已经说过了,欢迎查询。

▲ 影驰的 擎 512GB 正确别识别了,低发热的主控+出色的散热片,所以核心温度在测试之前压制得很出色。

▲ AS SSD 的测试成绩,不过这个 app 已经很久没更新了,大家现在更习惯用 CDM 啦。

▲ CDM 的全称是 Crystal Disk Mark 最新版本是 7.0 ,我们二话不说,直接开始性能测试吧。

▲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就性能而言,这套配置比 GTX1650 更强,略输于 1650 Super。

▲ 这套过渡配置里仅仅只有 4G 的 GDDR6 显存对于 2K 分辨率的 Fire Strike Extreme 跟 4K 分辨率的 Fire Strike Ultra 来说,有点过为沉重,毕竟 GTX 1650-P 更适合 1080P 分辨率。

▲ 这套过渡配置在 Time Spy 的性能领先更大一点,不过 Time Spy Extreme 果然还是这种类型的显卡无法触碰的领域啊。

▲ Farcry 5 的 benchmark 测试,1080p分辨率+极高特效,能够轻松、流畅的运行。

▲ 刺客信条 奥德赛,也能以较出色的成绩完成 1080p 分辨率+高级别特效。

▲ 文明6 ,运行 1080p + 最高特效,十分流畅,能让你不知不觉的不断进行下一回合。

▲ 想要在 1080p 分辨率下 + 较高特效匡扶汉室,也是没有问题的哈。

▲ 荒野大镖客2 救赎,的 benchmark 测试,选用 1080P 分辨率 + 默认特效,能够较为流畅的运行这一类新的 3A 大作,相当的不错。


总结


这套过渡配置目前可以一用,用到 Ryzen 5000 系列出来,或者 intel 12th 出来,然后等 NVIDIA 30系列跟 AMD 的 RADEON RX6000 系列对决之后,再来选择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在过渡时期装台电脑,把仓库里的东西都用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