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不讲武德,六千元MacBook Air挤走三万元MacBook Pro 老大哥    

笔记本电脑 01-05 16:15:10 6 0
大家好,我是晓飞影!

一个数码爱好者,也喜欢在众多平行领域探究摸索,让生活多一点乐趣。

如何买到六千元的M1芯片 Macbook Air

今年苹果发布会最重磅的消息其实不算 iPhone12,而是那颗 M1 芯片以及两个新品,只是当时我也波澜不惊没有太心动,因为去年年初才买了顶配(硬盘不是,只选了 2T,其余的是 i9 2.4Ghz,64G RAM,5500M 8G 独显)的 16 寸 MacBook Pro,3 万 3 的售价用上教育优惠还是便宜了几千块,想着用个三五年绝对没问题,事实也是如此,直到现在,运行十分流畅。只是谁知道 M1 不讲武德,新的架构下编译的软件,运行效率都非常高,看了不少图文视频评测,确实能接近i9 16寸 Macbook Pro 的效果,我想又没超越我的 16 寸 Pro,第一代产品可以先不买。谁知道小伙伴出差体验了同行朋友的新的 M1 Macbook Pro,还是 8G 内存的,说和 16 寸顶配 Pro 速度一样快,这种身边人的安利最为致命。我突然开始有点嫌弃的打量 16 寸 Macbook Pro的缺点了:i9 发热太大,风扇太吵,体积太大,有的背包装不下,重量太重了,背着好累,居然还是 wifi5,94W的充电高需求选配件麻烦……人呐,只要是想分手了,有一万种理由。

题目写的是六千,但是官网哪怕最低配的 7 核心处理器的 Air 也要 7999,如何能做到呢?于是错过了双 12 我想看看最新的 13 寸 Macbook Air 有没有优惠。

答案就是京东到家,因为有教育优惠,有时候还送券,比起官网 6-8 周的发货时间,半小时就能送上门,6846 的价格应该算的上是全网低价了,还不用抢。不过用京东到家有个技巧,店铺上面可能没有最低配的版本的教育优惠,可以打电话过去询问,店员一般都很热情,可以主动加微信,然后通知你有货,马上上架一台,建议快速拍,买的人还是比较快的。然后提供教育证明即可,还会提供发票,不得不说真香。

新欢旧爱对比

半个小时送上门,没想到京东到家这么给力,小伙伴定制的 16+512G 的 Air 还要 2 个月。这次苹果的 M1 新品只有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都是 13.3 寸的,模具还是比较老,为何不买 Pro 呢?一个原因是已经有了 16 寸顶配,还有个原因是看了网上许多评测,哪怕是 Air 只有 7 核心 CPU 的低配版本,具体跑分都比 Pro 差 10%左右。要说以往的 MacBook Air 那真的是上网本,从来没考虑过当生产力,这次是历史上 MacBook Air 最有竞争力的一次,使用体验直追 16 寸 MacBook Pro。我买过 13.3 寸的 MacBook Pro,16 寸也买过,就差 Air 还没体验了,既然能用最低的价格买到 Air 低配版本,10%的跑分差距都无所谓了,真遇到瓶颈了,Pro 也是一样。

从背后的铭牌只能看到简单的介绍,并看不到关于 M1 的描述,我还和店员确认了一次,担心自己买错了。

居然送了充电头,看来苹果还不打算在 MacBook 上环保,新的充电头是 30W 的,简直太方便了,因为家里有一堆 65W 氮化镓充电头,哪怕功耗分一半给 MacBook Air 用都能满,不担心别的设备抢功率,而且家里最便宜的充电宝 18W 供电临时应急都没问题,周边可以省不少钱了。

以前都是买深灰色,这次货源有限只有银色和金色,金色似乎有点偏玫瑰金,所以还是选了最传统的银色。

底部只有背面有散热孔,不知道前代MacBook Air 是不是这个设计,我记得 13 寸的 MacBook Pro 两侧也是有散热孔的,不过 M1 芯片发热低,电源也只有 30W,被动散热应该完全够了,没有风扇也是我的目的之一,可以真静音了。

拿出三万块的老大哥 MacBook Pro 16 寸来对比一下,深灰色和银色对比,体积大一圈。

背部设计语言差不多,16 寸的 MacBook Pro 两侧多了散热孔。

叠罗汉看一下体积占比,16 寸除了比较重外,主要是有一些背包不支持 15 寸以上的笔记本,13.3 寸基本是随便通吃的。

MacBook Air是有一定弧度的,不像 MacBook Pro 那么平整,可惜 MacBook Air 这次只有 2 个雷雳 3 的接口,想想新品一起的13 寸 MacBook Pro 也是 2 个,心里也平衡了。不过这两个接口全部放在左边有点不理解,感觉国人的习惯一般都是右侧接电源比较多吧,家里的格局也要改下了。

另一侧就是音量接口了,尽管用的少,这个接口也是必须的。

这边是 MacBook Air 最薄的部分,但是这次 MacBook Air 没有像第一次从牛皮纸里拿出来那么惊艳,其实体积只比同 13 寸的 MacBook Pro 小一点点,最前端只是看着薄,实际加上弧面会有一点厚度,不过这个倾角打字会很舒服,不需要键盘托,也是 MacBook Air 的优势。

打开AB 面布局基本是一致的,除了大小外,最大的区别就是touch bar 和实体功能键了。其实这两者各有优劣,touch bar触摸条在微调一些参数时比较有用,再就是预览视频和音频时快速拖动的线性感觉很方便,不过其他涉及到功能键的部分,都需要眼睛看一眼,很容易按错。MacBook Air 的实体键,按 F 功能键时也不需要按 Fn 组合了,调节音量都可以盲操。

屏幕方面,新版的 MacBook Air 素质非常高,13.3 寸上 2560*1600,ppi 非常高,而且和 pro对比只是亮度有阉割,影响不大,颜色表现非常出色。我更在意的还是边框尺寸,这次还是老模具比较遗憾,当初选 16 寸也是被新体积但是塞入了更大的显示屏所吸引,实际看 16 寸的屏幕边框还有许多压缩的空间,传闻 13 寸的 macbook系列将来会迎来 14 寸显示屏,希望能做到全面屏。

两侧的音量条也收窄了,音质差别明显,这不仅是体积的原因,16 寸外放非常惊艳,甚至可以省一个桌面的小音箱,看电影和听歌都很爽。MacBook Air 的音质声场就感觉一般了,音量倒是不错,只是够用的级别。

再就是触摸板大小,这算的上是 MacBook 系列的灵魂,真的不用鼠标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除了打游戏。16 寸的触摸板是相当爽,双手五指放上去都足够用。注意新版 M1 的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还有一点区别就在这个触摸板上,Pro的会大一点点,MacBook Air 的小体积用着也没问题,就是不如 16 寸那么自由了。

M1 使用体验

开机后终于看到久违的内存压力了,以前 64GB 长期 10%占用,好浪费的感觉,CPU 倒是占用一直不高,M1 的确很给力。

在程序安装方面,通过属性查看,通用即是适配 M1芯片的版本,可以真正的发挥性能,并且降低系统压力。

而 Intel 就是以前 X86 架构的,就目前使用来说也没有问题,都会经过 Rosetta 2 下转译一遍,使用也没问题,但是效率肯定没有直接适配 M1 的高效,部分软件偶尔会出现崩溃的状态,重启一下就好了。好在目前许多厂家都开始积极适配 M1 开发软件。

比如我经常用的 istat Menus 还是有点不兼容,识别电池健康才 2%,这可是才买的机器……而且也没有开发 M1 的版本,本身就是一个小软件,效率不高的话,打算卸载了。

我在找替代软件的时候发现了腾讯的柠檬清理,居然适配了 M1,而且集成了 CleanMyPro 的卸载清理功能,于是安装体验还不错,能够在状态栏看到网速就知足了,于是就用这个软件替换掉 istat Meuns 和 CleanMyPro 这 2 个软件了,本来只有 256G 空间,能省点是一点。

还有一个让我惊喜的是 Chrome 这么快就适配了 M1,可以下载采用 Apple 芯片的 Mac,Chrome 其实以前一直是我电脑中最占用能耗的软件,因为我长期开着 30-50 个网页浏览,甚至边浏览边使用其他软件,因为我有个习惯把想看的资讯全部都快速点开,然后再一个个看完叉掉,这样效率最高,也怕自己看完一个想看的就忘记之前还想看什么页面了,导致以前 8G 内存的 MacBook Pro 长期卡的不能动,换了 16 寸的 MacBook Pro 后,64G 的内存完全吃的下,但是 i9 的温度会上升,然后风扇会狂转,体验不太好。

随便打开了几十个网页,有的还是视频,然后看一下 CPU 占比和温度,简直是奇迹,RAM 只有 8G,比较小,一直是动态调节的,也不会有卡顿,这在之前是想象不到的。
除此之外,FCPX 也是我经常使用的软件,渲染速度就不说了,网上评测最多的就是这个,的确很快,接近 16 寸 i9 的 MacBook Pro,因为这是第一方做出来的软件, 最了解自家 M1 的性能,CPU 占用低还不发热。
那么有没有会让 M1 MacBook Air 吃不消的情景呢,我还真测试出了几个。

一个就是 Adobe 系列的软件,都还没有适配 M1,在使用 Lightroom 的时候其实还好,不过一般同时都会打开 Photoshop,然后图片较多的时候,就会有点慢,几十兆的 RAW 格式照片批量导出成比较小的 JPG 格式时,CPU 的占用以及温度就会飙升。其实换成顶配 MacBook Pro 也一样,我尝试测试了一个情景,就是把一堆几十兆的照片导出设定为最大 2KB,然后 i9的八核就会全力输出工作,并且温度飙升到 90°,然后等了十几秒弹出一个「臣妾做不到」之类的提示框,有兴趣的人可以试试。所以我这次还蛮期待 Adobe 全部适配 M1 后的软件,会不会特别流畅。

还有一次就是在线看 8K 60FPS 的流媒体视频,CPU 突然就发飙了,快接近 90°,我都怀疑传感器准不准,此时视频也有点卡顿,只要切换回 4K 分辨率的话,一切就又变到最低占用状态。

如何安装 iOS 软件

M1 芯片是基于 ARM 架构的,苹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现在就可以看到一个雏形,首先 iOS 的 APP 都可以在 MacOS 里安装了,极大的扩充了优秀的软件数量,在自家的 APP Store 里就有一个 iPhone 与 iPad App 页面可以选择搜索,只是大部分软件都搜索不到。

当然办法是有的,只需要 iMazing 这个软件就可以,网页搜索下载,有官方网页,并且只需要体验版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安装好之后,用数据线将 iPhone 与 MacBook Air 连接,点击设备-管理应用程序,打开如图的页面,记得点击左上角的资源库,然后点击右边的下载。

必须是同 id 的设备才可以,可能会弹出密码验证。

然后找到已下载的 APP,右键单击-导出.IPA,位置随便放。

此时就可以在 Mac 里看到 ipa文件了,安装也特别简单,双击就行。

如图,iOS 的程序就这么正常的和其他 Mac 程序图标一样在应用程序界面了。

双击打开,界面可以随意的放大缩小,简直就和 MacOS 里的程序没有任何区别,这个太舒服了,你可以想象有许多 Mac里没有的程序都装过来,比如某音,某多多,而且Chrome 跳转识别到这些 APP 的话,会自动弹出打开的提示,真的是无缝衔接。

总结

从多方面来看的话,M1 这次真的是不讲武德,而且京东到家的价格和服务也十分给力,我非常推荐买最低配的版本,因为 M1 系列还没能发挥出最大的实力,当所有的软件都适配 M1 的时候,你只会觉得 MacBook Air 越来越流畅,加上 iOS 系列的 APP 加持,还能玩出不少玩法,以后跌价幅度也不大,我其实比较期待 M2 更成熟的表现。

现在出差轻便了许多,充电只要 30W,再加上完美静音,也支持了家里的 wifi6 路由器,某种意义上真的是挤走了 3 万块的老大哥 MacBook Pro,但是这并不是说性能超越了,顶配 X86 的 MacBook Pro 还是能做许多事情,不光限于剪视频等等,从一开始我说的是体验 2 个字,M1 和 i9 去讨论孰强孰弱,我觉得目前来说还是后者比较强,只是性能参数永远都是数据,开发者如何能做出好的产品,去让用户无视掉这些性能参数才是正道。举个勉强的例子,任天堂在这点上做的就很好,主机性能确实不如其他两家,但是在创新和游戏性的打磨上确实能让玩家体会到快乐就足够了。

M1不讲武德,六千元MacBook Air挤走三万元MacBook Pro 老大哥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