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虾米音乐官方曾出面辟谣,但在今年1月5日,虾米音乐官方还是发布声明,由于业务调整,虾米音乐播放器业务将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务,并且将转型为to B的音乐服务。
作为诸多“文青”的音乐理想乡,虾米音乐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关闭”的命运。作为一款音乐播放器,它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但是诸多用户多虾米的热爱,让虾米本身充满话题。许多人或许会疑问,如此优秀的平台,为何最终无法逃离衰亡的命运呢?
虾米音乐-一个专业、有理想的平台
记得笔者刚开始上网的2005年,音乐软件可谓百家争鸣,通过百度的“mp3”搜歌,用“千千静听”听歌是笔者当初的收听音乐的习惯。除了这两个软件和平台外,还有酷狗音乐也是电脑里的常驻软件。直到有一天学校同学推荐了“虾米音乐”瞬间让我喜欢上了。
作为一个音乐平台,虾米更具特色,专业,曲库的建设丰富,头部大咖到小众歌手都有覆盖,并且还详细收录了歌曲的流派、风格、等信息,光一个乐曲风格就能分列出近百个,极高的完善了歌曲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由专业的音乐团队负责编辑。对于音乐爱好者眼里虾米是为音乐而生的,同样还是寻找同好、以及通往音乐之路的一条路径,笔者一段时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虾米里寻找同好,一起交流。
并且虾米独特的气质也吸引着诸多与音乐相关的人群驻足,其中有琴行老板、有乐队歌手。虾米音乐能够营造出这种氛围原因是国内流行音乐一家独大,制作呈流水线生产。不少的音乐人能创作出优秀的原创作品,但无法获得理想的回报。生活普遍艰辛,无法发展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
而虾米则早些时候就探索了音乐付费的道路,对于一些版权音乐,用户需要付费才能下载,然后虾米将这些收入来支付版权。并且早期的寻光计划扶持了大批的原创音乐人,其中像宋冬野、陈粒、李荣浩等音乐人都是通过虾米崭露头角。
此外虾米在推荐、社群运营等方面都有浓重属于自己的标签,在2006年的时候,音乐用户的需求还是搜索和下载的时候,虾米就已经基于音乐分享和推荐创建了一个P2P的下载平台,用户不仅可以下载自己的音乐,还能上传和分享自己的喜欢的音乐。网站还能通过专业分类和兴趣进行分类检索。
以上两个要素,让虾米成为国内用户最喜爱的音乐平台。同时打造出一个用户粘度非常高的音乐社群。靠着用户的上传分享,无论是大众喜爱的流行音乐,还是独立小众,在虾米都可以找到齐全、信息全面的资源。这让虾米成为了国内音乐资源最齐全的乐库。这种形式给虾米创造了良好的内容和群众基础。
虾米独特的产品气质和他的创始人王皓所从事的经历息息相关,据悉,他本人组过乐队、开过乐器行、甚至还为一些乐队联系演出资源。亲身的经历让他深知国内音乐之路的艰辛。2003年他入职阿里成为一名系统工程师,到2006年离职他以虾米创始人的身份重新回到音乐这个圈子,这时候不再是孤身一人,他带来了阿里的技术总监和开发工程师吴轶群以及民谣歌手朱七。
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虾米带着许多弊病,在大家逐渐意识到版权意识的今天,可以说虾米音乐是在灰色边缘试探。但不能否认,从虾米身上感受到一丝音乐人的理想,在唱片公司垄断途径的中国音乐市场,它的存在为独立音乐人创造一个平台,大家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残酷现实往往更容易压垮理想。
版权-虾米无法逃离的死胡同
与理想同行的虾米,受到不少音乐人的期待。在经历的混沌的盗版时代,随着我国进入WTO,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人们逐步有了版权意识。从2005年开始文化部推广音乐、文学、游戏等领域的正版化,这让游走在版权灰色边缘的虾米感受到了危机,监管大规模打击盗版的情况下,虾米的曲库逐步缩小,因为没有版权,歌曲资源会受到影响,用户也会随之流失,可能还有法律风险等待着。
为了让平台运行下去,同时规避法律风险,虾米不得不向唱片公司支付版权费,然而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还没有养成付费意识,这导致了虾米每年支付版权费用远高于收入规模。
另外在音乐市场中,版权方牢牢占据市场上游,把握话语权,将音乐资源变成卖方市场,版权费用水涨船高,加速了音乐行业的第一轮洗牌。
在这样的市场下,免费下载音乐逐渐被市场淘汰,不少人也撑不住了。从2012年开始逐渐有音乐软件退出市场或者被收购,其中包括了百度、酷我音乐等知名音乐平台。而虾米、豆瓣这类“小而美”的音乐平台也受到冲击,2013年虾米音乐被阿里收购,成为阿里进入文娱行业的先锋,获得大量的支持。
照理说在中国互联网巨头门下,虾米的前景应该是一片光明。但最终却落了个如此结局,这是何原因呢?
除了外在因素外,还有内在的因素。
早期阿里非常重视与音乐版权商之间的合作,阿里音乐不仅签下滚石唱片的版权合作,还拿下了华研国际,并且进一步与周杰伦的杰威尔音乐开始接触。最终因为竞争对手的插手停止了这一合作。
2015 年7月高层的人员变动让阿里音乐的版权策略发生了改变,同时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互联网音乐平台下架所有侵权音乐。
在版权之争升级的关键点,阿里音乐的高层终止了与各家唱片公司的版权授权谈判,转而开始打造产品,意图打造一个面对消费者和音乐上游产业的产品,对音乐行业进行改造。
而这个策略的结果是阿里音乐受到冲击,导致阿里音乐项目“阿里星球”停止服务,同时虾米也受到波及。由于没有版权的支撑,虾米音乐库里的音乐无法收听,用户开始流失并分散到网易云音乐中。
对于用户而言,版权曲库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没有丰富的资源,势必会流失用户。这就是导致虾米音乐逐步被大众所淘汰的核心原因之一。
腾讯旗下的QQ音乐截止2020年12月,凭借4000万级别的曲库资源,牢牢占据了中国在线70%的市场份额,而排在第二名的网易通过购入国际知名歌手的音乐版权,吸引诸多欧美音乐爱好者驻足,目前用户规模突破8亿,独特的音乐曲库与腾讯形成两强争霸的态势。
未来,余下的曲库资源争夺将更加激烈,版权争夺将朝着头部资源的方向倾斜,这是国内资本发展的必然。
版权之争的落败,不仅没让虾米迎来美好的前景,最终让它吞下的苦果。
未来-大文娱时代下 面对巨大竞争
虾米音乐的关闭,预示着阿里在音乐领域的失败,预示着未来中国在线音乐市场变成了腾讯和网易的“两强争霸”
那么在线文娱时代里,在线音乐市场会如何发展?
笔者认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今大文娱时代里,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不仅仅竞争的是对手的平台,还得面对跨界的竞争,短视频、移动游戏、网络综艺节目都是在线音乐强大对手。
2020年新冠疫情的报告,进一步刺激了在线娱乐产业的崛起。根据爱美报告的调查,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7.22亿人,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人民币。到2021年整个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100亿元。
在线音乐产业,截止2020年10月,在线用户数超6.2亿,而付费用户为7000万,市场产值仅为140亿元,并且在线音乐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与仍在处于高速发展的短视频产业相比,体量差距巨大。除了短视频外,还有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突破2000亿的移动游戏和突破60亿市场规模的网络综艺市场的夹击,竞争压力巨大。
未来的在线音乐市场如何发展呢?笔者认为光靠版权并只能留住用户,如果要变现就变得困难,现在最重要的是扩展变现渠道。
结合博客、直播以及线上演出等新形势,让平台拥有内容的孵化能力,或许将会成为在线音乐的一个发展方向。
2020年日本国民组合“岚”举办线上演唱会《ARAFES 2020 at 国立竞技场》并通过网易云音乐进行付费直播,最终有超过13万的中国观众购买了在线直播门票。这也让在线音乐的变现途径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虾米音乐的离去,代表着一代人的“爷青结”。最后也留给我们一个问题,资本和情怀能否兼顾?
这个问题,能否找到答案,未知。而现在能做的就是导出虾米里的歌单。
转自PConline企业频道《一代文青的陨落 虾米之后线上音乐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