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装机貌似也进入了高峰期啊,我这边刚装好自己的电脑,那边陆续又有哥们让我帮忙装机,既有网文作者哥们,也有现实中认识的同学,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同学的装机体验。其实这位还是熟人,就是之前我给他鼓弄电竞椅和路由器的那哥们。他装机的要求主要是三点,颜值要高,白色主机,要把30系显卡突显出来……
首先是机箱,我毫不犹豫地给他推荐了鑫谷的新品开元T1白色全塔机箱。
这款鑫谷(Segotep)开元T1白色款是全塔大机箱,采用ATX3.0结构,支持360水冷位,E-ATX主板位,硬盘位巨多,前面板自带TypeC传输口,显卡垂直安装,解决了显卡容易弯折的问题,也使得各种硬件都不再怕水冷漏液。通畅的风道也让机箱散热效果显著提升。
机箱外包装上也刻意突显了ATX3.0。
机箱周围不止有泡沫保护,还十分难得地提供了布套。去掉布套以后才看到机箱的全貌,由于采用了ATX3.0结构,所以不同于其他的侧透机箱那种左侧钢化玻璃的设置,这款鑫谷开元T1机箱是右侧侧透。
这款全塔机箱给我的第一感觉肯定是大,比我装过的两个中塔机箱都要高出一截,用料肯定也很扎实,因为拿出来的时候真的是不轻啊……
钢化玻璃是通过荷叶固定在上面,前侧磁吸式开合,可以接近270度打开。当然这块钢化玻璃也是可以很轻松地取下的,轻轻向上抬起就可以了。玻璃前侧有个布系方便拽开,平时固定的很结实,就算玻璃翻转到下面也不会自己打开。
从这边看内部,能看到侧板上已经固定好了9个金灿灿的螺柱,应该是按照正常尺寸的主板来设置的,周围还有很多的空间,完全可以安装下E-ATX主板,这也是我推荐这款机箱的一个原因,更大的空间在安装的时候更方便一些,省的我这种大手找不到塞线材的空档。
同时能看到顶部那一排开拆卸复用的PCI-E槽口,是方便吊装显卡等设备的,只是第一次见到顶置的还有点不习惯呢。
其实我感觉在电源仓上部添加几把风扇形成一个从下到上的气流也是可以的,这里也是大面积的散热孔。前侧的黑色塑料盖板是限制电源线的,安装时可以去掉。
前面板是整体的防尘网造型,透光透风,当然也是可以拆下的,能看到这里是两层防尘网的设计,内层是磁吸式的,再朝里,那一圈白色的则是安装风扇的框架。
看前面防尘网这突出的样子就知道了,这个风扇架是可以翻转过来向外突出的,从而留出更多的空间方便内部安装另一个水冷。前侧这个风扇架支持安装3个12cm直径风扇或者3把14cm直径风扇。
略为遗憾的是这款机箱自身并不标配风扇,需要自己另行选购,这个放到后边再单独说。
拆下另一侧的钢板能看到背部走线空间非常的宽裕,对我这种古法理线技术臻至大成的人十分的友好。前后都自带了魔术扎带,侧面有2个2.5寸硬盘位和2个3.5寸硬盘位,下面还有一个硬盘笼,就算这样还不够用,硬盘笼这里还支持叠加。
机箱自带的链接前面板的线材都用了这种带屏蔽的扁平线材,方便理线还不打结。
因为这个机箱采用的是竖装的形式,主板的I/O面板也不像普通机箱那样是放在机箱后侧的,而是放在机箱顶部,相应的网线,DP线,鼠标键盘的线子等都要插到上面去,所以这款机箱也很贴心的在后侧预留了两个魔术扎带,以及一个硅胶的进出口,方便整理线材。
机箱后侧同样预留了3个风扇位,用来安装360水冷也是没有问题的。后期线材加上以后也不用费心地整理了。
机箱底部除了四个硕大的防滑撑脚,就是一个黑色的抽拉式的防尘网,里面是大面积的散热孔,方便电源和硬盘散热。
机箱顶部同样是一个磁吸的塑料防尘盖,前侧则是电源键,重启键,2个USB3.0接口,2个USB2.0接口,1个Type-C接口以及耳机和麦克风接口,配置可以说非常齐全了。
电源键通电以后会亮起蓝光,算是有个状态指示的作用,同时机箱配件中有一小袋防尘塞,可以把这些接口都盖上,细节方面是足够用心周到的。
掀开防尘网就能看到上部空间了,布局其实和传统机箱的后侧比较接近,只是风扇位没有这么突出。
后期安装好以后是这个样子的,走线也在上面,防尘盖盖上以后就看不到这些乱糟糟的线子了,考虑的确实很周祥。
机箱的介绍差不多就到这了,后边给大家看看其他的配置。
由于哥们的其他配件还没到齐,比如说如今已经有点下不去手的30系显卡,比如日渐涨价的固态硬盘和内存条,都让哥们纠结去吧,我也懒得拆我刚装好的新电脑,就把我的老电脑里面的配置转过来先看看效果了。
感兴趣的欢迎移步我的两个装机贴看一下。
大部分用到的都是这张表里的配置,我就不再单独介绍了,大家去我之前的帖子里看吧。下面主要说一下不一样的部分。
这款乔思伯(JONSBO)MX400 塔式风冷CPU散热器支持多平台,配备一个140mm风扇,有智能温控功能,当然5V ARGB灯效神光同步也是少不了的。
哥们的新电脑计划要用的配置其实和我的新电脑差不多,CPU也是选择10600KF,用这款风冷完全可以压得住了,还有着不错的灯效,另外也彻底杜绝了水冷可能会存在的漏液的风险。
除了风冷主体和风扇,自然少不了多平台适用的全金属扣具,还贴心的赠送了一小管散热凝脂。
这款风冷的高度和普通12cm单塔风冷是一样的,兼容性更好,更加不容易和其他配件冲突,能够适配更多机箱,同时138*55mm的46片鳍片也保证了更大的散热面积。
同时通过全金属扣具固定了一个14cm的静音ARGB风扇,转速在PWM 400-1400RPM,在保证充足风量的同时相对更加静音。
采用四热管直触工艺,可以使热量更快地传递到鳍片,同时采用穿FIN+折FIN使热管与鳍片结合更加紧密,热量传导更加顺畅。在相对更小体积下,保证更好的散热效率。
上机实际感受看,噪音确实不大。
这款显卡支架其实是为我自个准备,因为我的机箱还是传统的显卡横置结构,3060ti显卡的散热部分可以的,重量也够可以的,虽然七彩虹的主板上显卡插槽自带不锈钢护甲,可主板扛得住,我担心显卡的接口扛不住啊,老这么别在上面,难免会有损伤,还是来个支架给它撑起来比较放心。
当然,我不否认,我还是奔着支架上的ARGB幻彩灯去的,毕竟整机都是这个风格,不妨更加极致一些。颜值才是第一要素,所以选了这款乔思伯(JONSBO)的 VC-4 显卡支撑架也就不奇怪了,除了支持主板神光同步的ARGB灯光以外,它采用的是铝镁合金材质一体成型,表面喷砂及阳极氧化处理,本身颜值也是不低,可任意调节高度当然也是必须的。
接口自然还是12V 3针的ARGB接口,具体效果也是放到后边上机一起展示吧。这里之所以拿出来除了顺带上机体验下,也是为了给风冷提供一点支撑,虽然其实并没有这个必要……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纯粹就是为了灯光去的,顺便可以遮掩一下乱糟糟的线材,进一步提升机箱的颜值。自带ARGB效果,支持主板神光同步,让整个机箱风格更加统一,色彩步调一致。就算主板没有12V 3针的ARGB接口,也可以直接连到硬盘电源线上实现自动发光。
俗话说得好,“多这一点不多,少这一点却又差很多!”,说的不就是这发光线吗。
发光线自带可调节的骨骼式背板,可以任意弯折,既能遮挡背后凌乱的线材,也能固定成一定的形状,方便好用。
机箱前面板我选择了这款鑫谷 BF-14的14cm的ARGB风扇,风压大,噪音小,还能把整个前面板填满,和机箱同品牌的有个一致性。
三把风扇全部装入风扇架以后就是这个样子了,占得满满的,这里我没打算安装水冷自然是用了内凹的方式来固定的风扇架。
至于机箱后侧的风扇,我仍然选择了一直在用的九州风神魔影CF120Plus这款ARGB机箱风扇
配件就简单的介绍到这里,安装的过程也略过不谈了,给大家看下东西装好的图片,这时候还没装线呢,但这个效果也能看出机箱内部空间是有多么的巨大。
虽然我用的是B450M重炮手这款小板,但周围留出的空间也太多了……作为对比,我之前用这款主板装机时空间是这样的……↓对我这种手残党来说,这巨大的空间可是给我的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少了许多因为手指太粗无法施展带来的尴尬,尤其是安装power sw这类的小插头时。
那么下面就到了惯例的上机展示了,直接来个灯光全开的效果。
换个角度,再来个动图看一下。
整机一次点亮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同样作为惯例的,娱乐大师跑个分。
嗯,很显然得分的主要来源还是3060ti显卡……倒是AMD2600这个CPU的得分依然坚挺啊……
整机眼下的配置是这样的。
最后为了测试一下机箱的散热效果,我用甜甜圈简单的烤了个机,实际上前面已经烤机半小时以上了,只是忘了截图了……所以简单的重新弄了下。
是不是看不清……来个局部截图,在2k分辨率下,FPS值平均在157的样子,温度最低35摄氏度,最高也就是70度,整个机箱的散热效果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总的来说选择这款鑫谷(Segotep)开元T1白色全塔大机箱算是选对了,巨大的空间给了我很多操作的便利性,选择配件时也变得异常的从容,竖装显卡更是特别的友好,免去了显卡弯曲的担忧,也不用再担心水冷散热器可能面临的漏液风险,同时前进后出的风道也确实有着很不错的散热效果,用料做工都很扎实,细节处也足够周到。
美中不足的是与此相对的这款机箱的分量着实不轻,尤其是全都装完以后,我单手都差点没搬起来,为了别出糗,我还是两手一起才搬动的。另外侧透的钢化玻璃在右侧,对机箱的摆放和桌面的调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哦了,最后惯例求一波支持,点赞,收藏,打赏通通都可以有!
用头脑战斗,用心灵思考,我是爱健身,爱数码,也爱动作电影的吃货——手撕鲈鱼,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