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搞一台白色海景房玩游戏    

家用电脑 06-20 15:59:04 90 0

大家好,我是手撕鲈鱼,一个经常被误认为体育老师的学校网管。

又到了毕业季,今年大学毕业的表弟让我帮忙整一台好看的白色海景房主机,用来剪视频、玩游戏,当生产力工具。要素get:玩游戏用,白色海景房,RGB!平台方面我肯定首选AMD啊,毕竟选INTEL的话万一不好用那就赖我不会配,而选AMD的话……不好用全赖AMD!没毛病吧?

先来瞅瞅装好以后的主机是什么样子的,无立柱的海景房,全白色搭配,RGB也拉满了,老弟的要求全部满足!

开灯和不开灯的状态下应该说都是很好看的,下面介绍一下整套搭配的各个配件,也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首先是所有的配件一览↑,具体的配置单我给列出来了,看下表会更直观一点(售价以当下的卖价为准,没算各种优惠,而且有些是我手头的存货,具体入手价有出入,后边单个配件介绍的时候会单独说明):

哦了,下面挨个介绍一下这些配件:

鑫谷无尽PRO+(白色)无立柱海景房机箱



机箱这块需要的自然是一个白色的海景房机箱,还需要有合理的风道设计,内部空间也得足够充裕,但又不想砸太多钱在机箱上,也不打算搞个巨塔出来,这款白色鑫谷无尽PRO+就很合适,采用的是无立柱的海景房设计,视野更好,拆装也方便,价格还非常亲民。

采用的是多立面可拆卸的设计,除了采用卡扣方式固定的前面板和侧面板两个钢化玻璃面以外,当然还有侧面板,机箱底部电池仓的两侧及前部也都是可以拆下的,方便进行DIY喷绘,不过我没这方面的手艺,回头表弟喜欢的话让他自个折腾去吧。

整体采用的是230mm超宽体,机箱顶部自带大面积出风口,也有固定水冷的卡槽,自带磁吸的防尘网。

I/O接口和电源键、指示灯等也都放在了机箱顶部,不同放置方式都可以轻松的进行操作,功能也比较齐全了。

底部带有4个防滑支撑脚,而且支撑脚是可以安装标准的滑轮脚的,更方便机箱移动。

底部同时还有一个带有磁吸防尘网的进气口,对应电源仓的位置,最大支持长度260mm的电源。另有一个通过螺丝固定的硬盘架。

侧面板同样带有大面积的进气口,从而形成了侧面到背部和底部到顶部的两大风路,机箱的散热效果更有保障。

对应着侧面进气口在主板旁边还留有两个风扇位,显然是进气用的。侧面板内部留有24mm的进深,留有充足的背线空间。内部空间设计也很合理,最大可支持420显卡、360水冷以及E-ATX大板,而且得益于超宽体设计,安装水冷后也为灯条留足了安装空间。

侧板采用防掉螺丝,卡槽位带有防掉翻盖设计,拆装更方便。

七彩虹CVN B650M GAMING FORZNE V14主板



因为是打算搞全白海景房,主板自然也得是白色的,作为整套配置的重要基石,主板肯定首选御三家,而印象中七彩虹一直坚持做白色主板,性价比也很高,所以就选了这款七彩虹CVN B650M GAMING FROZEN战列舰。

全白色的主板看着就很养眼,主板为M-ATX版型设计,PCB也是用上了纯白色,看上去非常醒目。VRM、芯片组以及下方的M.2插槽都用上了银白色的散热装甲,还有类似战舰舷号一样的涂装,看起来非常科幻,很有辨识度。

主板背面也是纯白底色,布局非常整洁,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

合金散热装甲用料非常扎实,采用了褶皱式多重CNC切割设计,增大散热面积,而且完整覆盖了核心Dr.Mos,以确保散热效果。

拆下散热装甲后可以明显的看到这款主板采用的是12+1+1相强化供电,55A高规格Dr.Mos,高负载也能保持低温。配备的贴片式铁素体电感,属于高端主板主流用料。CPU供电是8+4PIN强化端子,高导通低功耗设计。

主板搭载了4条DDR5内存插槽,最高支持192GB容量,采用强化SMT工艺,HIGH-V电压增强,可以解锁更高电压模式,支持AMD EXPO技术,加上Daisy Chain布线,官方支持7600MHz(OC)。

自带2根有金属装甲的PCIe插槽,其中第一条为PCIe 5.0 x16通道,CPU直连,可以让高端显卡火力全开。第二条为PCIe 4.0 x4,由芯片组通道提供通道。M.2接口有2个,都是PCIe5.0*4协议,也都支持快拆,第二根还覆盖寒霜散热马甲。

接口丰富,有CPU风扇、水泵、系统风扇和彩光ARGB接口,而右侧边则是有前置面板的USB-A、USB-C接口以及SATA硬盘接口。

采用一体式I/O接口,各种接口非常齐全。从上到下分别是1个DP 1.2,1个HDMI 1.4,1个USB 3.2 Gen 2接口(支持盲刷BIOS)、1个Type-C,4个USB 2.0和2个USB 3.2 Gen 1接口;此外还包括1个2.5G有线网口、Wi-Fi 6天线接口以及7.1声道音频接口。

此外主板自带的SATA硬盘数据线与WiFi天线也都是白色的,放到白色海景房上非常契合。还提供了额外的快接转换头,方便快速连接电源控制等插针比较复杂的接口。

如今七彩虹的BIOS界面也很是直观好用了,各种功能一目了然。不论是CPU和内存超频还是风扇控制等都非常直观方便。

AMD 锐龙5 8600G处理器(r5)



这款处理器采用的6核12线程,可加速频率至高5.0GHz 内置NPU,支持AI,并且自带Radeon Graphics集显,各种3A大作基本都能驾驭的了,而且现在什么积热,功耗高一类的帽子貌似都转到对家头上了,性价比可以的。

显卡的价格一直扑朔迷离的,说不定啥时候价格合适会忍不住出掉独显,CPU带有核显就很安心了,而且8600G自带的核显性能接近1650的水平,不少游戏都能扛得住了,对于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朋友来说完全够用。

蓝宝石RX7900XT 20G极地 显卡

这款显卡属于A卡性能天梯的第二位,各种3A大作都可以流畅运行,性能足够强悍,支持FSR3,还有AFMF。具体的各种测评都有我就不啰嗦了。当然白色的高颜值是我选择它的一个重要原因。

采用了最新的RDNA 3架构,搭载全新的人工智能加速器,同时提升了第二代的光线追踪技术和第二代的AMD高速缓存技术。自带三风扇,散热有保证。长度比较规则,各种机箱都能比较好的适配,唯一的遗憾就是不带RGB灯光吧。

自带两个HDMI口,两个DP口,支持4屏完全没问题。

流处理器5376个,共84 CUs,加速频率2450MHz,游戏频率2075MHz。配备20GB的GDDR6显存,位宽320 bit。它采用了14层PCB,保证电气性能。6根复合式热管,每根热管的设计都进行了优化微调,加厚散热鳍片,实现更好的散热。

鑫谷昆仑二代360冰山白一体式水冷

散热方面我选择了这款同样出自鑫谷的昆仑二代360冰山白一体式水冷,标称散热功率高达320W,并且配备了冷头风扇辅助散热,还自带一块 2.1英寸LCD显示屏,压住8600G应该是完全没问题的。

兼容Intel与AMD主流平台,包括Intel的LGA1700/1200/115X/20XX平台,AMD的AM3/AM4/AM5等平台,扣具给的很全,还配备有磁吸十字螺丝刀,显示屏数据供电线,HUB连接线,魔术捆扎带以及导热硅脂,安装十分方便。

水冷散热器配备三个尺寸为120×120×25mm的散热风扇,出厂时就已经是安装好的状态,省了不少功夫,而且其采用3in1免锁风扇设计,三个散热风扇为一体式不可拆卸,采用了FDB轴承设计,标称最大风压可达3.0mm H2O,最大风量可达78CFM,转速为800~2000±10% RPM,噪声为32dB(A),功率为2.64W,并支持ARGB动态灯光效果。

这款水冷散热器配备长度为450mm的FPDM冷管,表面覆盖了蛇形编织网,位于冷管的两端均有保护加固,另外比较独特的一点是在冷管的上方有一个一体式的HUB接口,将传统的4Pin散热风扇供电与5V ARGB灯效信号线融于一体,需搭配专用有HUB线去连接至主板上,不过接线和走线显然都要省事多了。

冷排部分采用的是全铝合金材质,尺寸规格为402x120x27mm,采用23mm加厚鳍片,并采用隐藏式水泵设计,将水泵设计在冷排的靠冷管侧之内,而不是设计在水冷头之中,水泵最高转速可达6000±10%RPM,水泵噪音≤32 dB(A),标称使用寿命为40000小时。

水冷头的侧边均被铝合金包裹覆盖,提高整体坚固性的同时也可辅助安装限位,内置70mm散热风扇,可为主板VRM提供辅助散热,提高供电稳定性。

水冷头的底部为纯铜底座以及八颗固定螺丝,增加导热效能,随机附带了来自道康宁的导热硅脂,导热系数可达5.2W/m.k。

配备了一块2.1英寸LCD屏幕,屏幕分辨率为480×480,像素密度为323PPI,内置ROM容量为4GB,侧边还设计了一个显示屏数据供电接口,屏幕并支持自适应重力感应,不分安装方向自动旋转方向,不需要再去控制面板里设置。

可以通过“KL-Center”应用程序查看处理器的负载温度,散热风扇转速等状态信息。

在显示设置中可以修改播放内容,比如设置显示为默认的处理器状态信息,也可设置自定义模式,支持载入JPG、PNG、GIF、AVI与MP4等多媒体格式,单个媒体文件最大支持1GB,可同时载入多个媒体文件,两个模式均支持开启自动循环播放,在水冷上追剧都不是问题……

鑫谷昆仑MU-1000G冰山版ATX3.0金牌全模组电源

既然是装白色海景房,自然各个配件都要尽量做到全白,电源也不例外,为了不必另外做一套白色模组线,直接选了全模组电源。作为直接关系到整机运行的大动脉,我的习惯是要给电源留下一定的冗余的,也为以后留下进一步升级的空间,最后选择了同样出自鑫谷昆仑系列的MU-1000G冰山版全模组电源,支持ATX3.0标准和PCIe 5.0技术规范,额定功率为1000W,配备两个原生12VHPWR供电接口,80PLUS金牌,转换率和稳定性都有保证。

给到的线材非常丰富,而且全都是白色线组,而且全部线材均为压纹线设计,柔软度不错,布线和走线都比较方便。除了三脚220V电源线之外,还提供了两条4+4Pin处理器供电线,一条20+4Pin主板供电线,四条6+2Pin PCIe设备供电线(其中两条为并联双接口),一条12+4Pin 12VHPWR供电(支持600W输出),三条SATA设备供电线,两条IDE设备供电线,以及一根大4Pin转小4Pin供电接口。

采用全白色外观设计,在散热风扇的一面采用大面积镂空设计,并覆盖了铝合金材质装饰板,内置135mm的FDB液体动压轴承散热风扇进行辅助散热,左下角为防拆防伪标签贴,电源拥有10年质保服务。

电源出风口同样为大面积镂空设计,旁边是电源输入接口,实体开关以及i-Stop智能启停开关,支持100V~240V交流输入,电源支持i-Stop智能启停功能,兼顾静音运转与散热效能。

电源尺寸为150x160x85mm,能兼容性绝大部分ATX规格机箱,甚至部分ITX规格机箱都能安装,基于ATX 3.0规格打造,且通过80Plus金牌认证,采用主动式PFC+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结构,根据技术指标所示,额定总输出功率为1000W,其中12V额定输出电流为83A,功率为996W。

采用了全模组接口设计,不同类型的模组接口均有明确的划分区域并进行标注,分别配备一组28Pin主板供电接口,两组8Pin处理器供电接口(灰色),六组6Pin的SATA/IDE设备接口,四组8Pin的PCIe设备供电接口,以及两组PCIe5.0标准12VPWR 16Pin原生接口,支持600W高功率输出,完全能够满足旗舰级别显卡的供电要求。

鑫谷昆仑MU-1000G冰山版ATX3.0金牌全模组电源不仅颜值高,无惧露出,而且性能十分强劲,完全可以很好的满足全套配置的供电需求还留下了升级改造的空间。

爱国者P7000Z 2TB固态硬盘



这款固态硬盘实际上还是我去年暑假期间购入的,当时正赶上国产颗粒大行其道的时候,价格都被打下来了,这块2TB的PCIe4.0x4的固态硬盘当时只需要500多,我毫不犹豫的就囤了一块,果然如今价格涨了不少了。不过这块硬盘的读速高达7450MB/s,性能放到现在依然非常顶,而且AMD对SSD更加友好一些,能更好的发挥这款固态硬盘的实力。

这个硬盘为标准的NVMe硬盘,采用的M.2接口,长度是2280。正面这张贴纸其实是采用四层堆叠石墨烯散热贴,既有装饰效果,也同时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看一眼背面就知道这款固态硬盘采用的是单面颗粒的设计,身材更加单薄一些,轻薄本或迷你主机一类的狭窄空间也能塞进去。

揭下散热贴就能看到下面的存储颗粒了,单颗存储颗粒为1T,共用了2颗,应该是长江存储为aigo提供的第四代3D TLC颗粒。主控芯片则是maxio(联芸科技)MAP1602,是联芸科技推出的第三代PCIe(NVMe)主控芯片,12nm工艺技术设计,支持PCIe Gen4x4 NVMe 2.0 接口技术标准,内嵌联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Aglie ECC(4K LDPC)纠错技术、超低功耗SoC芯片,架构为Dramless无缓存设计,并采用HMB内存缓冲技术。整个SSD算是长江存储颗粒+联芸主控的经典方案,很成熟,性能强而且稳定。

配件给到了安装用的螺丝和小螺丝刀,上机安装非常方便。

虽然石墨烯散热贴片本身的散热效果不错,这款硬盘自身的发热控制也很好,但我还是把它安装到了主板的第二条带散热装甲的PCIe插槽里,保证高负载运行下也能有着更好的散热效果,性能不会打折扣。具体的性能测试都放到后边统一展示。

金百达DDR5 6800 32GB(16GBX2)白刃RGB灯条



金百达的白刃系列灯条一直都有着很不错的性价比,而且采用了海力士A-die颗粒有着很不错的超频潜力,还有着CL34的低时序,用来搭配AMD的CPU绰绰有余了,完全可以将其他硬件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

这款内存是白刃系列的经典造型,通体白色,采用了釉白烤漆工艺,温和养眼。中间红色的刃字分外醒目,辨识度很高。

内存条的顶部是贯通装甲两侧的RGB灯条,采用了不规则的造型,导光灯条雾化设计,具有16颗支持ARGB的双面LED灯珠,可以实现绚丽的彩光效果,支持主流主板的主神光同步,也有自己的软件可以单独控制。

内存两侧覆盖着合金散热片,厚度达2mm,散热片和颗粒之间则采用了工业级高性能硅脂散热垫,可以确保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这款内存使用了十层PCB板设计,可以带来更加强的超频性能和更持久的稳定性。

上机以后的灯光效果很是不错,战斗力加成50%。性能测试同样放到后边统一说。

鑫谷ARGB风扇幻变12反叶版+正转版各3个

因为是海景房机箱,散热风扇的侧面也有RGB灯光效果会更好一些,所以选择了鑫谷的幻变系列的12寸风扇,正转和反转的风扇都有,分别用于进出风。

外形风格都一样,白色的很好看,只是扇叶明显不同。看咸菜也知道这些风扇都是可以多个串联的。支持PWM 智能温控,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也兼顾安静,9叶风扇带来大风量,有着更好散热效率。

侧面带有无限镜的光效,当然也是支持神光同步的ARGB灯。

乔思伯(JONSBO)彩虹桥DY-2 8pin*2 显卡霓虹线

霓虹线我其实是买了两根,一根显卡的一根主板的,不过主板那根最后没装,没有空间露出了,所以只装了显卡霓虹线,效果也十分绚丽了。

霓虹线本身非常柔软,安装起来很方便。双面光效展示,ARGB灯效,而且支持神光同步,也可以与风扇串联,走线和背线都比较省事。

安装好的整机前面已经展示过了,这里简单换个角度看一下,暗光下的机箱绚烂多姿,但也并不会感到刺眼,灯光效果算是拉满了。

而且整机运行起来算是比较安静的,深夜使用也很安心。下面就是性能测试了:

性能测试

首先看一下各硬件参数,配置都没问题。

娱乐大师跑个分自然是少不了的,综合性能得分超过了217W分,击败了全国96%的用户,各种3A大作都能流畅运行,作为生产力工具也不在话下,喜欢看片追剧更是游刃有余,肯定能够全方位的满足我表弟的需求了。

用甜甜圈烤机,2K分辨率下平均FPS在245帧,温度最高69摄氏度,应该说性能释放不错,整个机箱的散热效果也很好。

之后用AIDA64对CPU、FPU、显卡、内存等一起进行压力测试,全负荷运行15分钟后,CPU的温度最高猜到55摄氏度,固态硬盘只有46摄氏度,整机的散热效果很不错,稳定性也让人满意。

权威CPU跑分软件CINEBENCH R23作为生产力性能参考价值挺高的,锐龙5 8600G单核1781 pts,多核130806 pts,单核方面和锐龙7 8700G相差并不大,多核性能8600G和7500F处于同一水平线,相同的核心数和架构,更大的L3缓存在这个项目中并不占据优势。

固态硬盘使用CDM软件进行了一下读写效果检测,读取速度达到了7127MB/s,而写入速度也有6628MB/s,放到如今依然是很顶的水平。

再用TxBENCH软件测一下读写速度,得到的结果也差不多,都是PCIe4.0硬盘的顶级水平了,用来玩游戏或者搞搞生产力都绰绰有余。

使用CPU-Z简单看一下CPU的各项参数,6核心12线程,自带Radeon 760M集成显卡。

内存在4800的默认频率下读取速度为72874MB/s,写入速度68623MB/s,复制速度67692MB/s,延迟89.4ns。

想要调节内存频率,或者进行CPU和内存的超频,都可以直接在七彩虹主板的BIOS中进行快速而直观的设置,当然也可以对电压和时序等进行微调。我用的这款金百达的白刃灯条默认XMP频率为6800,时序CL34-45-45-108,开启以后再测试一下。

在XMP频率6800下,这款金百达的白刃灯条性能提升很明显,读取速度为102261MB/s,写入速度90099MB/s,复制速度91882MB/s,延迟降低到了66.1ns。

而这款内存是有着很不错的超频潜力的,据说是可以轻松超频到8000MHz,但是考虑到AMD对内存频率的限制,我还是超频到了7600,此时读写性能进一步提升。

此时读取速度为113.51GB/s,写入速度115.56GB/s,复制速度111.63GB/s,延迟进一步降低到了62.7ns。显然这并不是这款内存的极限,只是我的极限而已,如果换一个平台的话上到8000频率完全没问题,性能还会再次提升,不过考虑到当下的游戏对内存的高频率好像没有那么高的需求,超频到7600也是绰绰有余了。

灯光控制

选择的带灯的配件都是支持神光同步的,用七彩虹主板的iGame center软件就全都可以进行控制,当然这软件还可以实时查看设备状态。

可调节的灯光模式挺多的,日常我喜欢彩虹,也就是俗称的跑马灯,偶尔也会换成单色模式换换口味。

实际上我的散热风扇买的不太对,应该是除了背板的出风口用正转风扇,其他五个都选择反叶扇作为进气用的,好在只有底下两个是反向安装的,主要看得也是侧面的棱镜灯光,整体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总结

这样一台性能够强,散热不错,灯光拉满的白色海景房主机就装好了,各个配件的搭配应该还是比较符合表弟的使用需求的,用料足够扎实,好钢都用在了刀刃上,不论是开灯还是不开灯状态都十分好看。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大家有什么宝贵意见和建议欢迎畅所欲言。

又到毕业季,搞一台白色海景房玩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