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是不容忽视的部件之一,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台电脑的基石,直接影响到硬件的性能发挥以及电脑的扩展性,而芯片组是主板最重要的部分,是连接中枢的桥梁,Intel Z590芯片组相比于其它500系列的芯片组,配备的PCI-E通道数是最多,扩展能力也是最强,还支持ABT自适应超频技术,而且在用料配置方面也是最好,更能释放出处理器的全部潜力,若要搭建高性能硬件平台的话,搭载Z590芯片组的主板是首选。
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与接口都有比较大的提升,原生支持最新PCIe 4.0通道集成AVX-512指令集,不过制程工艺依旧维持之前十代的水准,处理器的运行功耗方面增加了不少,所以对主板的电气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铭瑄MS-iCraft Z590 WIFI是块ATX规格尺寸的主板,基于Intel Z590芯片组打造的,拥有14+2+1相供电模块设计,能够满足十一代酷睿i9处理器的苛刻需求,也能更好迎合超频玩家的需求,接下来看看这块主板的实际表现是怎样的。
主板的外包装盒的整体外观上采用黑色为主色调,正面印有一个巨大的主板设计图,在左下方还有支持十一代酷睿处理器以及支持英特尔傲腾内存的标识,盒子上多组Z590的字样非常有辨识度,而在包装盒背面印了主板的各种参数规格。
主板的原装配件相当的丰富,除了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本体外,还有一张iCraft贴纸、四条SATA硬盘数据线,磁吸式WIFI天线座,还有一把螺丝刀,用于拆装M.2固态硬盘与主板上的散热片,而说明书需要下载才能查看。
这块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采用的是标准ATX尺寸规格,毕竟丰富的接口和上乘的供电用料都需要占不少的位置,主板配备了五个Pci-E插槽与四个M.2固态硬盘接口,能够安装更多固态硬盘或采集卡等硬件。
主板的PCB以黑色为主色调,在供电模块、PCH芯片与固态硬盘位置都覆盖了厚实的铝合金散热装甲,让主板拥有十足的金属质感,散热装甲的表面设计有透明的亚克力板,具备RGB灯光效果,为主板增加几分电竞气息。
在供电模块上覆盖了硕大的铝合金散热装甲,底部还有导热垫辅助散热,其实主板最为看重的是处理器供电部分,直接会影响到处理器运行稳定性以及超频表现,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备14+2+1相供电模块,甚至可满足十一代i9这种功耗爆炸的处理器供电需求。
拆开散热片后可以看到主板的14+2+1相供电模块,每相供电电路都配备DUAL Mosfet,共使用32颗MOS,型号为SM7362EK,每一相电路最高可以承载100A电流,而PWM主控使用了IR35201,可以说供电模块的用料非常充足。
主板采用双8pin CPU供电接口,当然,主板并没要求必须要将两个供电接口都接上后才能开机,即便单供电接口接上也可以正常使用,不过考虑到部分处理器的满载功耗可能触及单8pin供电接口的极限,最好选择配备双8Pin CPU供电接口的电源。
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备了两条PCI-E ×16插槽,第一条插槽支持PCI-E 4.0而第二条插槽支持PCI-E 3.0,两插槽均带有金属加固设计,由于十代酷睿桌面版处理器并不支持PCIe 4.0,假设搭配十代酷睿处理器使用,那么插槽会自动降至只有PCI-E 3.0。
这款主板共配备了四条M.2固态硬盘接口,其中前三个的M.2接口直连处理器,支持PCI-E 4.0/3.0×4传输速率,最下面那个接口只支持PCI-E 3.0 x4或SATA,而中间的两个接口同时支持PCI-E 4.0/3.0×4传输速率,支持的固态硬盘的尺寸方面,最上侧的接口最高支持2280规格的固态硬盘,其它三个接口最高支持22110规格。
配备四个M.2固态硬盘接口基本上是Z590主板的极限,不过在这里要说一点,中间的两条M.2插槽其实是与显卡的PCI-E ×16插槽共享带宽,意味着用户如果在第二条与第三条M.2接口安装固态硬盘,PCI-E ×16接口的传输速率会自动降至×8,当然,假如显卡接口支持PCI-E 4.0,那么降速率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PCI-E 4.0的带宽翻倍PCI-E 4.0×8的带宽等于PCI-E 3.0×16。
在主板右下方设计有电源开关按键、重启按键以及灯光效果切换按键,这设计对于部分用户来说是非常友好,方便主板在不装进机箱的状态下使用,以免用户利用螺丝刀短接的方式去启动电脑,而通过灯光效果切换按键可以循环切换RGB灯效果。
主板的右侧是Z590芯片组以及金属散热模块,Z590芯片组的PCI-E通道数达到24条,是英特尔500系列芯片组里数量最多的,而Z590芯片组相比于上一代的Z490芯片组,原生支持PCI-E 4.0以及集成USB 3.2Gen2x2控制器,在数据接口上可谓提升巨大。
由于大部分的用户并不会配置独立声卡,主板的音频部分质量高低会影响到听音体验,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备了瑞昱ALC1200 音频芯片以及NE5532运放芯片,并搭配“小金”音频专用电容来保证输出的音质,给用户带来清澈纯净的音乐体验。
主板配备了四根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内存架构以及XMP内存自动超频技术,支持的容量内存最大可以达到128GB,内存频率支持最高超频到5066MHz(Gear2),最高频率可以说是相当高了,当然,这就需要配合超频能力非常强的内存才能达到。
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提供了共六个SATA3.0接口,全部位于主板的右侧,接口采用平铺的布局对于弯头的硬盘数据线非常友好,而第4个M.2固态硬盘接口是与SATA_2接口共用SATA通道的,假如M.2接口装载了SATA协议固态硬盘,SATA_2接口将会用不了。
整块主板拥有四个M.2固态硬盘接口以及六个SATA硬盘接口,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挂载硬盘的使用需求,在主板背面的处理器核心供电部分还有双强化钽电容,更强的供电设计有利于处理器稳定运行以及超频时频率的提升。
这块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的后置I/O接口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丰富,HDMI与DisPlayPort视频输出接口各一个,六个USB 3.2 Gen 1接口,PS2接口、一个USB 3.2 Gen 2*2 Type-C(20Gbps)接口,2.5Gbps网络接口,SPDIF光纤输出接口,五个3.5mm音频接口,WiFi6天线接口。
如果想要使用主板的视频输出功能需要搭配带核显的处理器使用,主板配备了两个视频输出接口,分别是DisPlayPort1.4与HDMI2.0b输出接口,这对于想组双屏的用户相当友好,同时考虑到目前的显卡市场状况,使用核显作为过渡也是不错的方式。
在背板上还有两个按键,一个是刷BIOS按键另一个是清空CMOS键,方便用户可让不拆机的情况下进行刷BIOS或清空CMOS的操作,升级主板BIOS时将文件存储在U盘里,并将其插入按键上方的USB接口,长按约3秒即可进入BIOS更新模式,而因超频失败需要清空CMOS时,直接按下按键然后断电再重启即可。
这块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虽然向下兼容同是LGA1200针脚的十代酷睿处理器,不过想要发挥Z590芯片组的最佳性能,还得搭配十一代酷睿处理器使用,假如搭配十代酷睿处理器,直连处理器的M.2接口是无法使用,另外就是PCI-E版本从4.0降至3.0,DMI总线带宽会降速到x4。
接下来是上机测试环节,测试平台配置方面,处理器为Intel Core i5-11500,主板是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内存是两条英睿达DDR4 3200Mhz 8GB套装组成的16GB双通道配置,显卡是处理器的HD750核显,由于机箱仅支持M-ITX和ITX规格主板,所以无法装进机箱里。
不得不说主板的按键设置十分合理,设计了电源开关按键重启按键,即便不装在机箱里也不会影响使用,直接按下电源开关按键即可启动电脑,当主板启动后在散热模块上的RGB灯就会亮起,可以看到动态的RGB灯光效果。
在主板的左下侧还有RGB导光条,灯珠位于背面会照亮主板的背部,同时导光条会展现出动态的灯效,主板还配备主板有两个三针5V ARGB接口与一个四针12V NRGB接口,可满足对RGB光效情有独钟的玩家安装需要,让整机看起来更为酷炫。
RGB灯的光线非常柔和,不同颜色间的过渡均匀,给人的视觉感受效果挺不错,主板上RGB灯光模式可以通过三种来切换,分别是主板上的灯光切换按键,BIOS的灯光设置选项,以及相应的灯光调节软件,前两种切换方式只有八种预设的灯效可选,而选择灯光调节软件的方式可设置的自由度更大。
本次测试已将BIOS版本由0121升级至0122,刷BIOS过程十分方便容易就不展示了,新版本优化内存超频的Timing功能以及ABT功能,及时更新主板的BIOS很有必要,拥有更强的可塑性和拓展性,进一步压榨处理器与内存的性能,或者可以支持新硬件。
首次启动需要进入BIOS中进行参数设置,界面中的各个项目相当清晰明了,方便不同级别的用户使用,在BIOS界面右侧可以直接查看处理器与内存当前状态,在主页界面可以设置主板的RGB灯光模式,共有八个预设模式可选。
主板的BIOS一般情况是加载最优化的设置,用户需要对BIOS部分项目进行修改,才能发挥硬件的最佳性能,比如处理器的虚拟化技术默认情况下是关闭的,假如你是需要运行虚拟机等软件,可以在处理器选项选择界面中开启。
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处理器支持AVX-512指令集,对于AI运算方面有较明显提升,对日常使用提升不太明显,在BIOS中这个功能默认是关闭的需手动启用,小酥本着应开尽开能开快开的宗旨,必然是要启用它,不过会带来处理器运行功耗提升的问题。
最后是内存的频率设置,一般情况下内存的运行在默认频率,无法发挥内存应有的性能,需要在主板BIOS中开启内存的XMP功能以实现超频功能,目前大部分内存已经支持XMP功能,比如小酥的这两根内存可超频到3200MHz,当然,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内存所支持的XMP运行频率均不同,BIOS其它项目可按需去开启,比如TPM功能,安装升级最新的Windows 11系统的必备硬件配置,可以在高级菜单中的PCH-FW设置中找到。
不少玩家会对处理器与内存的进行超频,虽然超频不足以引起性能的跃升,但是性能多一点总归也是好的,超频这些操作都是靠经验与尝试的,主板采用14+2+1相的供电设计,在主板供电模块部分完全无需担心,而硬件本身的体质很是关键,同时需要留意散热性能以及电源供电,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硬件的超频发挥,稳定运行才是关键。
这次主板测试搭配的处理器为英特尔酷睿i5-11500,六核心十二线程,二级缓存为3MB三级缓存为12MB,基准运行频率为2.7GHz,睿频最高加速至4.6GHz,TDP为65W(仅供参考),十一代酷睿处理器不同于英特尔以往的处理器,由于采用了新架构并且支持AVX-512指令集,对供电与散热的要求提高不少。
小酥手上有一张Quadro P2200的专业独立显卡,不过需要承担工作的任务,等游戏显卡价格降了再入手,所以本次就不搭配独立显卡测试了,首先来跑个分吧,英特尔酷睿i5-11500处理器的CINEBNCH R20的跑分成绩为3918cb,而CINEBNCH R20的跑分成绩为10150pts。
这颗i5-11500处理器的性能表现确实不错,对于大部分玩家的话是够用的,相比以往同为14纳米工艺的i7 7700K处理器来说同时幅度相当不少了,甚至比上两代的i7-9700K还要更强些,处理器的选择要看性能需求以及预算,在预算之内选择性能最好基本不会错。
接下来跑3DMark的TIME SPY项目,CPU分数为7407分,显卡分数为563分,没想到核显HD750能跑得动,就是显卡分数低了点,性能确实不如笔记本上的锐炬核显,大型游戏就不用想了,《DOTA2》这些轻量级游戏还是可以一战的。
由于i5-11500依然是14nm制程工艺,在功耗与温度方面确实不容小觑,接下来进入处理器烤机环节,在BIOS中禁用AVX-512指令集功能的情况下,单烤FPU项目处理器的运行功耗约为143W,核心温度约为86℃。
你以为这i5-11500处理器的满载功耗143W就是最高了?不,还有更高,直接在BISO中开启AVX-512指令集功能与ABT功能,在双烤模式下处理器的运行功耗已经超过190W,核心温度达到了97℃,塔式风冷散热器满速运转勉强还压得住,假如你搭载的是十一代i7处理器或者更高级的处理器,甚至是想要超频的建议直接上水冷。
这颗十一代i5处理器的满载运行功耗竟然超过190W,这确实让人有些感到意外,而这块主板供电设计甚至能够应付超频状态下i9处理器,要知道i9-11900K全解锁状态下运行功耗最高可达300W,应付满载190W的i5处理器绰绰有余,整个烤机过程非常稳定,并没出现降频和掉电压的情况。
由于i5-11500处理器是锁倍频的,那么这次就对内存进行超频,两根内存通过XMP超频到3200MHz,内存的读取速度为46772MB/s,不加压超频至3600MHz,内存的读取速度为53217MB/s,读写复制速度的提升相当明显,而且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假如要超至更高频率就得加电压,内存体质不同频率提升的幅度各不相同,超频还是量力而为。
至于实际性能提升方面, Cinebench R20的超频前后跑分成绩变化不大,主要是它侧重于处理器的性能,而3DMark的CPU分数还是有约3%的提升,利用超频来适当挖掘硬件的潜能还是不错的,不过实话实说,无论内存处理器还是显卡等硬件,通过超频提升性能的幅度相当有限,渴求性能的建议选择高一档的硬件,因为核心上的差距任由你如何超频都无法弥补的。
英特尔的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现在已经支持PCIe 4.0技术,相比于PCIe 3.0技术输带宽直接翻倍提升,为显卡和固态硬盘等硬件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相比于显卡,固态硬盘才是最大受益者,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备了三个支持PCIe 4.0的M.2固态硬盘接口,用于挂载一些高速的固态硬盘。
在PCIe 4.0×4通道下数据每秒传输量高达8GB/s,接下来小酥就通过某款支持PCIe 4.0的固态硬盘来测一下读写速度,在AS SSD Benchmak基准测试软件下读写速度分别可以达到4248MB/s和3964MB/s,若利用CrystalDiskMark测读取速度可达5GB/s,这是PCIE3.0的M.2固态硬盘所无法达到的。
其实不少用户对于外置高速存储设备是有需求的,一般来说USB 3.2 Gen 2数据接口传输速率最高仅支持10Gbps,而主板的背板配备了一个USB 3.2 Gen 2*2 Type-C接口,在主板上还有一个扩展接口用于接驳到机箱上,接口传输速率可达到20Gbps(约2.5GB/s),数据传输速度直接翻倍。
由于在普及初期支持该接口的设备并不多,目前好像只有少数几款移动固态硬盘以及固态硬盘盒支持该接口,小酥并没有支持USB 3.2 Gen 2*2 Type-C接口的存储设备,只能使用支持10Gbps的固态硬盘盒搭配NVME固态硬盘来测试,实测读写速度可以达到1GB/s。
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搭载了英特尔的AX200无线网卡,支持WiFi6无线网络与蓝牙5.1,连接到支持WiFi6的路由器,系统显示连接速率为2.4Gbps,实际测试的传输速度约为160MB/s,比千兆网线的传输速度还要快不少。
总评
作为一款亲民价位的Z590主板来说,这块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的表现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主板配备了双8PIN处理器供电接口以及14+2+1相供电模块,每相电路最高可以承载100A电流,用料可以说相当豪华,应对英特尔酷睿i9级别的处理器绰绰有余,i5与i7级别的处理器更是不在话下了,即便在极限超频状态下也不会有问题,经过实际测试,将AVX-512指令集与ABT功能解锁后,处理器运行功耗直接飙升至190W,主板的供电模块依然是从容自若。
接口配置方面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主板配备了DisPlayPort与HDMI双视频输出接口,四个M.2固态硬盘接口、五个Pci-E插槽以及六个SATA硬盘接口,WiFi6无线网卡和2.5G以太网接口,20Gbps传输速率的USB 3.2 Gen 2×2数据接口,充裕的接口能轻松满足用户连接外设显示器和传输数据的装机需求。
细节方面做得相当不错,CLEAR CMOS按键与BIOS FLASH按键没有缺席,还有板载LED数显DEBUG检测卡,对于喜爱超频的用户来说非常友好,主板上还设计有电源开关按键、重启按键以及灯光效果切换按键,方便主板在不装进机箱的情况下使用。
总的来说,这块铭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在用料做工以及配置接口等方面,几乎满足了一块高端主板应有的条件,可让高端处理器性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也可满足玩家通过超频不断探索极致硬件性能的需求,整体表现完全对得起自己的价格,甚至可以说在同价位难逢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