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回顾
大家好,第二篇终于来了!上一篇主要介绍了最近攒的主机配件中B365以及NVMe SSD的性能表现,这一篇重点展示下4k电视上玩游戏的效果以及RTX2080的性能,没有看过上一篇的小伙伴们可以看下这篇文。
https://best.pconline.com.cn/yuanchuang/2415189.html
什么!你居然不点开上文!好吧,我们再来回顾上集的梗概:
1)家里房子厅比较大了,卧室太小,电脑桌只能放在客厅了。这样电脑和电视连接反而很方便,一根HDMI线就搞定了。
2)现有两台显示器(扩展模式),用核显来连接第二台显示器,给独显减负,当然需要对BIOS和系统进行一定的设置,具体的步骤你还真得看上一篇。
3)个人PC平台为B365+I5 8500+RTX2080+NVMe SSD,显卡还是可以应付4K游戏的,所以就冒出了用电视玩游戏的想法(电视分辨率是4k的)。
4)主机放置在可移动升降电脑桌上,因为老婆不让买大桌子(稍大的电脑桌只有1200mm,宜家的),事后偷偷买个小桌子,成功得多占了地盘。
再来回顾下硬件的主要配置:
CPU:intel i5-8500
主板:华擎(ASRock)B365M Phantom Gaming 4主板
内存:金士顿(Kingston)骇客神条Hyperx Predator系列2933 16G(8G*2)
显卡:影驰(Galaxy)GeForceRTX 2080 Gamer
SSD:影驰铁甲战将M.2_240_2280PCI-E通道NVME 240G E8SSD固态硬盘
浦科特(PLEXTORM9PeY 512G PCIe NVMe SSD固态硬盘
电源:安钛克(Antec)HCG650金牌全模组电源
机箱:酷冷至尊(CoolerMaster)MasterBox NR400 M-ATX机箱
散热:安钛克(Antec)风影A400RGB CPU风冷散热器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MasterFan MF120R ARGB机箱风扇
4k电视玩游戏实战自家电视的型号是:索尼(SONY)KD-55X8066E 55英寸,作为80E系列比90E缺少了索尼X1图像处理器芯片芯片,光控上要逊色不少,肯定会有人说加钱上90E了。现实是说服老婆买个4k多电视已经不容易了,再加到5k事比登天。
▼电脑和电视同在一边,看个电影,美剧啥的非常方便,直接把电视设置成扩展模式,拖过去看就好了!(无线鼠标还是要有的)什么HTPC,NAS,盒子都不需要了。
▼FPS的游戏我觉得不太适合用太大的显示器玩,反正我是用电视玩这类游戏一会就头晕的。而RPG游戏用一个手柄就可以玩了,操作也相对简单些,仿佛由回到了小时候在电视上玩任天堂游戏的时代。电视玩游戏还是比较爽的,而且直接连接PC也不用再花钱卖PS、XBOX之类的。
对了,电视毕竟不是显示器,分辨率设置成4k时(这电视分辨率为4096X2160,一般4K显示器的分辨率为3840X2160),可以会有变形,变成窗口模式就好了。
▼尝试玩玩鬼泣5,不过下图有点尴尬了,游戏手柄倒是支持蓝牙的,不过忘了主机没有WiFi/蓝牙模块,只好找了根USB的延长线,还好刚刚能到沙发,不用坐在地上玩了,看来还是得淘块M.2的WiFi网卡啊!
▼鬼泣5没有Benchmark,所以简单截了几张图,设置方面是特效最高全开,在战斗中敌人较多的情况下,帧数在70左右;无敌人时帧数在90甚至过100,RTX2080提供的流畅度不成问题。
▼约上好友或者媳妇(谨慎约媳妇玩游戏)来场格斗或者球类比赛,效果非常不错。这时候就觉得55寸电视还是小了点,65寸的就好了.
部分硬件介绍
上一篇介绍了这台主机选择的部分硬件,接下来介绍剩下的,有兴趣了解,主板、SSD以及散热硬件信息的,可以看看上一篇。
显卡
▼外观上,RTX 2080 Gamer坚持GAMER显卡一贯的红黑配色,标配三把散热风扇,采用了“一大两小”设计,中间的大风扇为92mm直径,两边的小风扇为80mm直径,官方给这套散热系统起的名字叫“Nebula星云”散热器。不过在具体设计上和上代一级有非常大的不同,不仅加入银色元素,线条也要更加硬朗,同时显卡前端加宽,这部分的侧面也强加了灯效设计。
▼显卡表面有类似符文又或者是电路形状图案的装饰,银色部分不是涂上去,而是真正的铝合金,金属感很强,细节上还是挺讲究的。
▼显卡前端也有金属质感的三叉戟图案做装饰。
▼侧面:前半部分(风扇面的加宽部分)的GALAX LOGO以及两边的条纹都是具有RGB光效的,面积还是蛮大的,点亮后流光效果还是不错的。供电接口为8pin+6pin,两个接口之间留了些间隙,方便电源的插入。另外要注意显卡厚度要占用2.5槽位,如果是ITX系统或者双卡用户要注意了(RTX2080是图灵架构显卡统支持SLI的最低要求)。
▼显卡背面配有金属背板,起到加固保护PCB和辅助散热的作用。前端有一个三叉戟标志,也是具有RGB灯效的,这样显卡风扇面,侧面和背板面都有光效!
▼显卡的长度为30cm,其中PCB长度为26.5cm,从背板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散热器的外罩要明显长于背板(PCB)。
▼I/O部分配置有3个DP 1.4a和1个HDMI 2.0b接口以及1个USB Type-C接口,和公版一致。
▼拆解下看看,显卡的散热器规模为6根热管,为2根8mm+4根6mm,其中2根6mm热管成U型再次穿回核心散热部分的铝制散热鳍片;4根(2根6mm+2根8mm)热管贯穿到前面供电部分对应的铝制散热鳍片区域。供电以及显存在散热器上都有对应的部分(青色的导热垫部分),因此这两部分的散热都是能兼顾到的。不过青色的导热垫部分挺厚的,在显卡侧面都能看到到,有点显眼,不太和谐,用黑灰色的导热垫岂不更美观一些。
▼PCB上可以清晰的看到8+2相供电设计。
▼GPU核心为TU104-400A-A1;显存为8颗来自美光的GDDR6显存,单颗容量1GB,频率为14000MHz;
▼供电pwm芯片为MPS1829;MosFET使用一体式的DrMOS,型号为MP86956;滤波电容使用FPCAP的固态电容,另外显卡靠近I/O部分还有一组供电(下图的左下角),主要用于显卡I/O供电以及USB Type-C接口的供电。
▼金属背板的内侧贴有绝缘塑料,可以看到PCB背面的电器元件也是密密麻麻,当然聚合物电容也是少不了的
电源
安钛克HCG系列电源(High Current Gamer),很明显也是一款主打游戏应用的电源。我这款为安钛克HCG650,即额定650w的电源。这个系列电源的拓扑结构采用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 to DC设计,还是很完备的拓扑结构。
▼电源背面有电源输入输出参数说明。其中+12V输出电流可达54A,相当于648W功率,果然是偏重于游戏应用。此外电源的质保时间居然是10年,这是要用到天荒地老啊!
▼而且电源并没有采用高瓦数电源常用的加长型ATX,拿着手里感觉非常小巧,电源长度其实仅14cm,对机箱的兼容性显然非常友好。
▼风扇部分采用120mm的液态轴承风扇,散热格栅为拉长的六边形。
▼电源是全模组设计:10+18pin接口,对应的是电源24pin主供电接口;5个8pin接口,对应CPU以及PCI-E供电;4个6pin接口,用于大D型4pin接口以及SATA供电接口。
▼电源接口侧,包含电源输入接口、开关和Hybird Mode功按钮。所谓的Hybird Mode就是在低负载低温的状态下自动停转,来减少噪音。
▼模组线材方面,1个24pin主供电接口、1个4+4pin CPU供电接口、4个6+2pin PCI-E供电接口(2条)、3个D型4pin以及8个SATA接口(2条),另有一条D型4pin转小4pin的软驱供电线。
▼其中24pin主供电线、4+4pin CPU供电线与6+2pin PCI-E供电线均采用编织网包裹,而且在内部配置额外的滤波电容,这么作的优点是可以得到更平稳的电压纹波,不过缺点是包裹电容部分非常硬,加大了理线的难度,此外如果去第三方定制线材的话,也不可能再加上滤波电容。
机箱
机箱是酷冷至尊的新款:Masterbox NR400,整体造型并不夸张,偏沉稳。前面板为冲压网,不过其中加入一个实体条条,增加了些运动风格。机箱体积411mm x 210mm x 411m,在MATX机箱中也属于偏小型的了。
▼I/O面板设计在顶部前方的位置,如果放置在桌面上去勾稍麻烦一点点(当然我是没放到桌子上的)。I/O部分包括电源键、重启按键(我觉得略大了一些)、两个USB3.0接口(黑色的),以及唯一的一个音频接口(同时具有音频输出和麦克风功能)。
▼顶部采用的是磁吸式防尘网设计,预留了标准的孔位来满足240mm冷排的安装,也可以安装2个120mm的风扇或是2个140mm的风扇。
▼NR400侧透为钢化玻璃(4mm厚),钢化玻璃上四周有金属条固定,安装上更方便一点,另外侧板固定的螺丝使用了防掉螺丝设计;底部电源进风位置有PVC防尘网。
▼机箱最大可以安装完整尺寸的MATX主板(24.5cmX24.5cm),ITX主板当然也是可以安装的,背后的开口面积很大的,更换散热器可以不用拆卸主板了。兼容性方面最长支持持46mm的长显卡;166mm高的CPU散热器。此外电源仓上方也可以安装两个2.5寸硬盘。
▼机箱背面:硬盘架稍特殊点,采用可拆卸式设计,位置也有3个位置可以选择(靠前或者靠厚,为长电源或者水冷设备留出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安装3个3.5英寸HDD的安装,而不是通常的两个。其中2个硬盘可安装滑轨(免螺丝固定),更加方便拆卸;硬盘架上方也可以安装硬盘,不过只能用螺丝固定,要安装或者取下这块硬盘,只能整体取出硬盘架了。
▼另外这种硬盘架不兼容2.5寸硬盘的安装,所以背面还有2个壁挂的2.5寸硬盘位。
▼前面板用卡扣固定,可以安装3个120mm的风扇或是2个140mm的风扇。
▼前面板是金属网格设计,经典的洞洞流设计了,通风散热是没问题了,不过防尘却成了大问题,尤其如果前面安装风扇进风的话。其实前面配备个和顶部一样的磁吸式防尘网就好了,遗憾的是厂家并没有这么做。于是我在淘宝上买了2个14cm的磁吸式防尘网,如果是追求完美,可以单独购买防尘网和软磁条自己DIY合适尺寸的防尘网。
▼NR400机箱前后各有一个12cm风扇,无LED光,不过这两个风扇不一样,前面的叶片多,应该会提供更大的进风量,参数方面是一样的1200RPM,12V&0.16A。
额外的风扇
其实最初的想并没有太在意光污染,不过整套下来,发现主板、显卡、内存、散热器,甚至连SSD都是有光效的,所幸就再买点RGB风扇吧,反正不喜了也可以关闭嘛。因为主板是支持Addressable RGB LED接针(5v,3pin)的,所以就选择了MasterFan MF120R ARGB风扇,ARGB的就是Addressable RGB的缩写。风扇参数见下图(来自包装信息)。
▼MasterFan MF120R ARGB采用9叶风扇设计,供电规格为12V/0.54A,除了一条4 Pin PWM控温供电线外,还有一条RGB的供电线。
显卡性能测试
基准性能测试
▼频率参数方面,RTX2080 GAMER显卡的核心基础频率为1515MHz、Boost频率为1845MHz、显存频率为1750MHz;而公版的Boost频率为1710MHz、显存频率为1400MHz,因此RTX2080 GAMER是款超频版的显卡。在3DMARK中测试,GPU-Z记录的最高核心频率为1995MHz,差一点过2000MHz,测试中温度最高为53C,散热系统也算不错的。(测试驱动为419.67,发稿时最新驱动为430.39)
汇总一下3DMark的成绩,由于之前也玩过GTX1080和RTX2060,当时做了些测试,所以有数据来对比,不过这些数据是不同平台以及不同系统和驱动得到的,作为对比数据很不严谨,只能作为参考吧,望周知。
▼以RTX2080的性能为100%计,在DX11模式下GTX1080能达到其80%左右的性能;而DX12模式下,差距被拉大了,GTX1080只有其70%左右的性能,图灵架构在DX12下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而作为同架构的RTX 2060,在DX11和DX12下,为其70%左右性能,差距还是很大的,毕竟中间还隔着一个RTX 2070。
游戏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了11款游戏的Benchmark和APEX,如果把所有测试截图都发出来,图片的数量确实太多了,所以只发出孤岛惊魂5在三种分辨率下的游戏测试截图为例,其它数据见下面的汇总对比表。
DX11游戏
▼首先来看看DX11游戏的表现:在1080P分辨率下,RTX2080的性能以100%计,GTX1080可以到达其85%的性能,比3DMARK测试的性能差距要小一些;RTX2060性能为其73%,和3DMARK测试的差距差不多。
▼分辨率到了1440p(2k),RTX2080对GTX1080和RTX 2060的优势会扩大一点点,GTX1080性能降到80%左右,看来图灵在高分辨率下会有一定的优势。
DX12游戏
▼在DX12的测试中,GTX1080可以到达80%的性能,要比DX11测试的85%性能降了不少,不过还是要比3DMARK测试的性能差距要小一些,当然也是因为GTX1080是很久前测试,像暗影这种游戏也没有测到;RTX 2060依旧为70%的性能。
▼分辨率到了1440p(2k),RTX2080的领先优势又大了一些,高分辨率和DX12都是图灵架构的优势所在。
▼最近这款叫APEX的游戏很火,大有取代吃鸡的趋势,不过下载好慢呀。在1440p(2k)分辨率下所有特效开到最高,玩了下并顺便记录了下帧数,基本上帧数都在100以上了,最高帧数可以到达140左右。所以在2k分辨率下使用RTX2080玩APEX,使用144Hz显示器也未尝不可。
1080p、1440p(2k)、2160p(4k)数据对比
▼虽然不打算用4k的电视玩这些游戏,但还是测试了一下,汇总后可以发现,同样的设置,以1080p的帧数下计作100%,那么升到1440p(2k),帧数只有7成左右;而到了2160p(4k),帧数将不到4成,4k分辨率对显卡性能的要求是想当高的。
反锯齿设置对4k帧数的影响
屏幕里的像素点都是垂直和水平排列,因此在显示倾斜或者曲形的物体时就会出现锯齿,俗称“狗牙”。反抗锯齿(Anti-aliasing)即为”抗图像折叠失真“,就是指对这种物体边缘边缘进行柔化处理,让图像边缘看起来更平滑更柔和,使画质效果更好,消除多边形结合处的错位现象,降低了图像的失真度。RTX2080在2160p(4k)下游戏表现如何,先来看看上表中白底的游戏:孤岛惊魂、刺客以及古墓丽影:暗影,这三款游戏的反锯齿设置为时间抗锯齿和TAA之类,这种反锯齿对资源占有率不高,即使关闭,帧数也不会提高太多。所以这三款游戏的4k分辨率下最高画质的帧数即为40~60帧左右。
灰底的游戏反锯齿设置多为SSAA和MSAA,占用资源比较多,如果你的4k显示器不算非常大,像素点密度比较高(根据狗牙出现的原理,分辨率越高,狗牙现象越不明显),完全可以降低或者关闭反锯齿设置,来提高帧数。现在这几款游戏的帧数范围在30~40左右,关闭以降低或者关闭抗锯齿设置提高到50~60帧不成问题,具体提高比例可参考下文中《反锯齿那些事》章节。
https://best.pconline.com.cn/yuanchuang/2273247.html
总之RTX2080算是一款可以在高特效下进行4k游戏的入门显卡吧!
光线追踪(DXR)和深度学习抗锯齿(DLSS)居然是一对好CP
图灵显卡的2个特技包就是光线追踪(DXR)和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抗锯齿技术(DLSS)。
▼3DMark的Port Royal可以来进行DXR测试,默认使用的是2K分辨率,RTX2080跑出了6118分的成绩,不过帧率只有28FPS,算不上非常流畅。
▼战地5支持DXR,可以看到没有开启DXR时,水坑的倒影里可以看到一些树木的倒影,但有些树木并没有倒影,不能反映出完整的客观景象。DXR开启最高质量:水中的倒影完整了,而且还能看到光线射到水面的效果,非常真实。
光线追踪对资源的占用还是非常厉害,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就是DLSS,即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抗锯齿技术,用该技术替代之前的抗锯齿技术就可以大幅度减轻GPU负担,从而提升帧数,这时再开启光线追踪技术,帧数就不至于掉的太惨了。
▼3DMARK中也有DLSS的测试,而且就是用Port Royal来做的对比测试,上面提到2k分辨率下Port Royal的帧数为28.31,开启DLSS后提高到了41.03,勉强可以看了。做了3个分辨率下的测试,可以看到分辨率越高,DLSS的效果越好,不过4k下只有13帧,即使开启DLSS后帧数基本翻了一倍,也就只有25帧,高分辨率下对显卡性能的要求真是太高了。
▼由于战地5没有Benchmark,就通过地铁:离去测试下DXR和DLSS对实际游戏的影响。1080p分辨率下(画质为Ultra),帧数为78.89;开启DXR后下降到65.20,下降幅度为17.35%。而在1080p分辨率下无法开启DLSS。
▼1440p分辨率下,不开DXR帧数为62.44,开启DXR后帧数下降到48.75,下降幅度为21.93%。开启DLSS后帧数恢复到58.18帧,算是基本恢复到不开DXR的水平,不过看帧数的曲线波动非常大。
感觉地铁:离去的这个Bench涉及DXR的特效应该不太多(DXR只开到high),战地5开启高质量DXR帧数的降幅要高的多,只是没有Benchmark不太好下结论。
DLSS训练网络运行于NVIDIA的超级计算机上,而非你的显卡,只不过通过GFE下载了这个游戏DLSS网络权重参数,可以用非常低的性能开销复现了超算结果,这就是NVIDIA为什么要在Turing显卡上引入Tensor Core的原因。这同样意味着,每一个游戏都需要事先跑出自己的DLSS网络,然后由NVIDIA通过GFE软件分发给玩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非Turing显卡不能使用DLSS的原因。
根据上面的DLSS原理,选择给那款游戏加DLSS完全由NVIDIA决定了,这样NVIDIA就把DXR特效和DLSS开始捆绑销售,能支持DXR的游戏才有DLSS。
分辨率越高,DLSS作用才越明显,现阶段和DXR组队的作用还是可以的,如果DLSS单独作为一种反锯齿方案就不太实用了吧。
主机RGB光效
▼关于光效,很多人会说看久了就会烦,也许确实如此吧!但反过来想,如果你的硬件不支持光效想看可是看不到的;硬件支持光效,不想看倒是可以关闭的。当然我这套主机,散热器和SSD的光效不能通过软件关闭,不过好在不能关闭的灯效还算很低调。
▼影驰RTX 2080 GAMER显卡可以使用Aurora Sync来调节不同的灯光模式,下面演示几种,可以看得侧面的光效很丰富,风扇面也有个似“5”形状的灯带光效。
▼显卡背板面的三叉戟标识也是有光效的,当然从面积比较小,不过也算实现了三面光效。
▼主板异行边的英文字也是有RGB光效的。
▼从上方看机箱顶部的MasterFan MF120R ARGB灯效。
最近看到很多人购入放光鼠标垫,我也想尝试一下,最后选择了酷冷至尊MP750发光鼠标垫。
▼这款鼠标垫共有三个尺寸可选:M(370×270mm)、L(470×350mm)和XL(940×380mm)。我不喜欢把键盘也压在鼠标垫上,所以就选择了L号,相当于中号把。
▼取出鼠标垫后发现呈圆筒状,原来里面有一个纸筒撑在内里,毕竟鼠标垫上有电器元件和LED灯带,这样做保护性应该更好些吧。
▼470×350mm的尺寸对我完全够用了,鼠标垫整体为全黑色,边上有一个紫色六边形,应该是简约版的酷冷LOGO。据说垫子表面有防水涂层,不会渗水,如果脏了也可以用水进行清洗,我暂时还没有试过。
▼鼠标垫的背面使用了橡胶材质来防滑,正面的触感是蛮细致的感觉。
▼附件方面只有一个1.2m长的Micro USB接口黑色编织数据线
▼鼠标左上角是灯效控制器,通过Micro USB供电,上面的有一个圆形的按钮对灯效模式进行循环切换,当然也有专用的驱动程序,不过灯光模式一共有三种,用按钮控制也不麻烦。控制器背面有型号参数,可以看到供电规格为5v/100mA。
▼这款RGB软垫采用导光管包边的方案来实现环绕灯,可以看到导光管是被线固定的。
▼数据线的USB接口是紫色的,也是蛮特殊的。
▼灯光效果还可以,亮度偏柔和不会刺眼,不过实现不了彩虹效果。
总结
因为户型的关系,PC主机和电视机成为了邻居,顺理成章的PC要兼职做HTPC,游戏主机了,能者多劳吧。HTPC一般会作为家里的第二台主机,一般不会上太高的配置,也就很难胜任4K游戏的工作了。而我这种方案就可以完全省去HTPC,把钱都花在一台能胜任多种工作的PC主机上。
电视玩游戏,我还是喜欢RPG,球类以及格斗力游戏,FPS或者策略类的游戏还是老老实实在自己2k的显示器上玩吧。RTX 2080满足我这种需求完全是没问题的。其实通过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出,RTX 2080也是能满足高特效4k下的单机游戏大作,当然只能说是刚刚满足吧。影驰这款GeForce RTX 2080 Gamer颜值、灯效都是不错的,性能也是超过了公版,不过要注意下显卡的尺寸,太小机箱可能就装不下了。
实测游戏中的功耗在350w~400w左右,当然如果超频平台,功耗肯定会更大一些,官方还是建议使用额定650w的电源。所以选择一款600w以上的电源更安全点。安钛克HCG系列电源尺寸不大,对机箱的兼容性非常好。但要注意线材上额外配置的滤波电容,虽然能提高供电品质,但也造成了包裹部分比较硬,理线的难度也提高了。
Masterbox NR400机箱又是酷冷最熟悉的洞洞流风格设计,机箱体积设计的比较小。作为一款采用玻璃侧板的机箱来说,价格也还算可以。散热也算是其最大的优势了,前面板采用全网格设计,如果在前面放置RGB风扇,光效和玻璃相比也不会差太多(当然我是个低调的人,没有这么做)。但是不配备额外防尘网的话,还是要做好经常打扫的准备。
前面说了卧室太小放不了主机,但是最近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还是得做一个卧室主机的方案,好难,不过现在也算有思路了,攒好了,再给大家报告!
参考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