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去年底,美商海盗船将旗下的 TX 系列电源进行了升级。不仅对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还通过了 Intel ATX 3.0 认证,配备了 16Pin 供电接口,满足 RTX 40 系列显卡供电需求。新系列提供了 TX 750 / TX850 / TX1000 / TX1200 四种型号,符合 80 PLUS 金牌认证,典型负载下拥有 90% 以上的转换效率,并提供 十 年只换不修质保服务。 为了满足对新硬件的好奇心,我也是第 一 时间入手了这款电源,搭配手头的硬件来个海盗船的全家桶装机。话说好久都没折腾过海盗船的硬件了,内心还有点小雀跃。 装机全家桶出镜,配置如下 CPU:英特尔 Intel 酷睿 i7-14700KF 主板:技嘉 Z790 AROUS ELITE X WiFi7 显卡:技嘉 GeForce RTX 3080 魔鹰 内存:美商海盗船 复仇者 RGB SL 6400MHz 16GB * 2 SSD:美商海盗船 MP600 PRO LPX 500GB 机箱:美商海盗船 iCUE 4000X RGB 电源:美商海盗船 TX750 全模组金牌电源 水冷:美商海盗船 iCUE LINK H150i LCD PS:本来打算是上 4070 超级雕,所以全家福都有它,结果装机有点小翻车,后续更换为 3080 魔鹰,原因后面会详细说,图就懒得重新拍了。 成品展示 ▼装机完成效果图, 说说我装机踩的坑。 ▼机箱虽然支持 360 水冷,但只支持前置 360 ,顶置最大 480。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 是前面板走水冷的话那正面几乎没有灯效可言,完全被冷排挡住了。 ▼二 是前置 360 水冷会对显卡产生冲突。 机箱在前面板只接风扇的情况下能支持 360mm 显卡,所以我准备的是4070 超级雕( 342mm ),但是将 360 水冷前置后显卡就放不下了,手头的影驰 4080S 星曜也不行,最后只能将退役的 3080 魔鹰弄上去。 ▼接线的时候又踩了个坑。电源提供的 3 个 PCIe 口是与 CPU 共用,主板直接占掉两个,机箱控制器又占掉 一 个,轮到显卡居然找不到插口了(3080 只支持 PCIe 双 8pin)。 ▼讲真这里我卡了好长时间,无论如何想不出怎么再搞个 PCIe 口出来。最后才发现,电源提供了一 条 12×6 转双 8pin 的连接线,亏我不停抱怨设计师脑残,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 4000X RGB 算是海盗船旗下为数不多能装又不显笨重的型号了,细节做工一流,内部空间也是相当宽裕。 ▼ iCUE LINK H150i LCD 的冷头尤其好看,外壳在通电后很有种果冻的质感,通过 ICUE 软件还能显示不同风格。 ▼机箱自带的 AirGuide 风扇转速高且静音,灯效也相当炸裂。 ▼下面的空间也很宽裕,大尺寸开孔加强电源散热,还可以把后面的 2.5 吋硬盘固定架转移到这里。 ▼顶部的电源开关以及插座,磁吸防尘网罩黄色点缀。 硬件赏析 ▼硬件圈子有 三 个品牌的包装风格很有辨识度,雷蛇的黑绿、ROG 的黑红,还有就是海盗船的黑黄。这款全家桶自然也不例外,醒目黄与沉稳黑的色彩搭配相当吸睛。 ▼电源三围 150 * 150 * 80mm,标准的正方体设计,磨砂表面质感到位,厚度控制较好,整机重量 1470g,拿在手里也是沉甸甸的,看得出内部也是没缩水。电源提供了长达 10 年的质保期,基本上就是传家宝的定位了。 ▼电源采用了 LLC 全桥谐振结构和 DC TO DC 电路设计,内部搭载额定 105°C 全日系电解电容,电力输出更稳定。电源符合英特尔的 ATX3.0 标准,具备了两倍整机功耗的承载能力以及 三 倍于显卡峰值功耗的瞬时输出。此外,该电源还获得了 80Plus 金牌认证,这意味着在高负载状态下,它的转换效率能够达到90%。从电源规格表可以到看到,+12V 的输出电流为 62A,总功率达到 744W。 ▼电源采用了全模组化设计,插口有醒目的英文标示,便于用户识别和连接,支持混插是大大的好评。其配备的 16pin 供电接口支持 PCIe 5.0,单 12V 输出能提供最高 744W 功率,这使得连接高端显卡变得更加便捷和轻松。 ▼配套的线材是我最喜欢的压纹线,主打个柔软灵活,不仅方便装机走线,安全方面更是远超第三方定制线。另外这套线材通过了 UL1007 / 1569规范认证,耐高温性能更强寿命更长。特别 一 提是电源配备的原生12V 6x2 线材,原生线材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功率承载能力,最高可支持 702W 的功率输出,这可比普通线材的 600W 强多了。 ▼中间浮雕的海盗船 LOGO。 ▼电源内置 135mm FDB 散热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能够根据电源的实时负载和温度状况,自动调整风扇的运行速度。结合经过精心调校的风扇转速控制曲线,即便是在电源达到最大负载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噪音水平,保持运行的静谧性。风道设计则是近乎开放式的框架结构,内部的元件清晰可见。不过这属于有利有弊了,好处是散热绝对没问题,坏处是灰尘太易进入。建议海盗船配送张磁吸网,由用户自行决定是否使用。 ▼海盗船的内存 一 直都让玩家又爱又恨,爱的是性能优秀颜值高,恨得是价格不够亲民,尤其是内存灯效必须搭配自家的 iCUE 软件,使用起来诸多不便。这款复仇者 RGB SL 是海盗船少有的无需 iCUE 就能实现灯效同步的 DDR5 内存,899 的价格也比其他型号亲民的多。 ▼内存的外观设计还是很有辨识度。整个内存条以黑色为主调,马甲外侧做了一圈拉丝金属作为点缀,运行时还能反射机箱内部的灯光,中央位置印有醒目的海盗船品牌 LOGO,彰显品牌特色。内存顶部是贯穿式发光条,表面采用细微沟槽处理,内嵌 8 颗支持动态控制的高亮度 LED 灯珠。分布设计使得发光效果均匀且细腻,从而营造出一种无缝的照明体验。 ▼内存为 6400MHz DDR5 16G * 2 套条,时序 CL32 - 40 - 40 - 84,内存搭载超频性能极为优秀的海力士 A - die 颗粒,加上海盗船对内存品质历来都很看重,理论来说只要平台不拉垮,超个高频日常使用应该很轻松。 ▼再来看看海盗船 MP600 PRO LPX SSD,这块盘采用预装铝制散热片的结构,整体厚度较为扎实,散热片表面采用了黑色喷砂涂装工艺,不仅外观更为精致,还在表面设计了有助于气流流通的隆起结构,相较于主板自带的散热片性能更好。另外,这款 SSD 是针对 PlayStation 5(PS5)游戏机做了优化,其高度与 PS5 的安装规格完美匹配,确保了兼容性和稳定性。 ▼规格方面,海盗船 MP600 PRO LPX SSD 走的主流 PCIe 4.0 x 4 协议,群联 E18 主控 + 3D TLC NAND 闪存,大容量版本能提供 7100 MB/s 和 6800 MB/s 顺序读写,不过我这款是 500GB 的版本,装好后看看性能怎么样。 ▼主板是之前多次出镜的技嘉 Z790 AROUS ELITE X WiFi7 ,外形上,全黑化工艺处理的 PCB 沉稳大气,和主机的风格相当适合。散热设计上, 全覆盖 CNC 一体成型散热装甲 + 内部的 8mm 真空热管,能够保证主板运行的高效稳定。 ▼供电规格上,主板采用了 18 + 1 + 1 相的供电设计,分别服务于 CPU、集显和 I/O 外围设备,核心供电单相能够承受 90A 的大电流,结合 8 + 8Pin 的实心 CPU 供电插座,确保了主板能够稳定供电,几乎能够应对所有高性能硬件的需求。 ▼水冷是海盗船去年发售的 iCUE LINK H150i LCD,作为贼船的当家旗舰,性能只能用强悍来形容,尤其是该系列的 H170i 搭载超大的 420mm 冷排,就算压制线程撕裂者这种顶级处理器都没问题。 ▼水冷风扇的连线估计是每个 DIY 玩家最烦的过程,不过对于这款水冷来说完全不存在。水冷搭载的 三 把风扇采用侧吸式拼接,一 根线缆就能完成串接,大大降低后期理线的难度。此外,每颗风扇都是用了独立芯片,可以单独控制风扇转速,甚至支持 0RPM PWM 信号,系统温度较低时风扇会自动停转,彻底消除风扇噪音。 ▼冷头底座为纯铜材质,预涂美商海盗船原厂高性能散热膏 XTM70,冷头表面利用精细工艺切割出 128个 高密度微流道鳍片,能够更加高效的传导 CPU 热量。 ▼接口区域可以看到带有海盗船品牌标志的铜箍,线材也做了隐藏设计,整体看起来更加整洁。水路部分的工艺同样精致,无论是从细节处理还是整体布局来看,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制造水准。 ▼冷排长度 360mm ,模块化接口和独立扣具都让接线走线超级轻松。单面散热波带鳍片细密均匀,细节处理到位。 ▼冷头配备 一 块 2.1 英寸 IPS 液晶屏,分辨率为 480 x 480 ,可以实时显示 CPU 温度、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等信息,也支持自定义 GIF 图案。边缘 一 圈则分布了 24 颗 RGB LED 灯珠,搭配 iCUE 控制软件可玩性 一 流。 ▼机箱是美商海盗船 iCUE 4000X RGB,这个系列有 三 个版本,分别为正面不透光的 4000D、正面透光的 4000D AIRFLOW,以及支持 iCUE 系统主打 RGB 效果的 4000X RGB。该系列均有黑白两色可选,三围尺寸 453 * 230 * 466mm ,属于中塔机箱。 ▼机箱设计简约而不失硬朗,整体采用直角线条,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工业感。虽然主色调为黑色,但各个角落点缀的黄避免了单 一 色调可能带来的压抑感。机箱的前部和侧面均采用透明钢化玻璃材质,便于展示机箱内部灯光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前面板支持拆卸,下方是扣压式固定的防尘纱网,正面已经安装好 三 把 12cm AirGuide RGB 风扇,进风口是玻璃两侧的缝隙。 ▼毕竟是中塔机箱,硬件兼容度极高。最大支持 EATX 主板、360mm 显卡、170mm 风冷。水冷支持顶部 280mm / 前面板 360mm。机箱底部大面积开孔,走线位置也做了大尺寸开孔。 ▼机箱背面就很有海盗船的特色了。走线位置的理线槽可以单独拆下,海盗船将其称之为“RapidRoute 理线系统”。右侧中间 2 个 2.5 硬盘固定架,可以转移到正面下方摆放,最下方电源旁边还可以安排个硬盘笼挂载机械硬盘。 ▼机箱背部配备了一个 iCUE Lighting Node Core 控制器,具备 6 个专用接口,通过 SATA 电源供电。该控制器已经预接机箱自带的 3 个风扇,还预留了3个额外接口供用户扩展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的接口为海盗船专用,不兼容常见的 5V 3PIN ,可以利用 iCUE 软件对连接的 RGB 设备进行细致的控制和调节,实现个性化的灯光效果。 PS:控制器会占用 1 个 PCIe 接口。 整机性能及游戏实测 ▼游戏加加读取硬件信息和测试跑分 ▼美商海盗船 MP600 PRO LPX 500GB 硬盘读写测试, 顺序读取速度为 7086.516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7037.976mB/s。 ▼美商海盗船 复仇者 RGB SL 性能测试,读取速度 102343MB/s,写入速度 99934MB/s,复制速度 95802MB/s,延迟 67.9ns。 ▼作为上代的次旗舰,技嘉 RTX3080 魔鹰放在 2024 依然拥有 一 战之力,天梯图排名略逊 RTX 4070 、和 RX6800XT 差不多,既然做了装机,也顺便跑跑各项性能吧。 3DMARK Speed Way :显卡得分 4636 3DMARK Time Spy :总分 18736;显卡得分:18056 3DMARK Firestrike:总分 41359;显卡得分:44420 ▼光追 Port Royal ▼DX 光线追踪测试 47.18 FPS。 ▼NVIDIA DLSS 功能测试,DLSS 关闭 54.14 FPS,DLSS 开启 77.26 FPS。 ▼温度方面,主机的日常待机情况为 主板温度 41°C、CPU 平均温度 34°C、自动 CPU 核心电压 0.912V、CPU Package 功耗 18.18W。 ▼单烤 FPU 15分钟 ,CPU 核心电压跑到了 1.26,CPU Package 功耗干到了 267 左右 ,CPU 94°C。 ▼随便跑两个游戏测试吧,赛博朋克作为少有的同时支持 INA 三家超分辨率技术,以及光追与 DLSS 3 技术的单机大作,自然不能错过测试。实测 2K 分辨率 / 超级光追 / DLSS 超级性能,平均帧率 能做到 117 FPS。 ▼地平线5 性能测试,默认 2K分辨率 / 极端特效 / 能保持 110 FPS 平均帧率,看来技嘉这块 4080 还能再战几年。 总结 本次装机有点小翻车,主要是水冷和显卡有点冲突,其他方面倒是比较完美。 iCUE 4000X RGB 算是海盗船家族少有的,能同时兼顾小尺寸与大容量的机箱,放在桌面也不会显得夸张,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 360 水冷只能前置,显卡不宜过长,我这次就遇到这个问题。 再说说电源,海盗船 TX750 的尺寸、性能、以及各种认证指标都挺好的,配备的压纹线更是大大的好评。需要注意的是,电源提供的接口都是共用型,如果 PCIe 接口不足记得使用配送的 12×6 转双 8pin 线,我之前就马虎没注意到,给显卡供电折腾了好久。 美商海盗船 (USCORSAIR) iCUE 4000X RGB 钢化玻璃炫彩中塔机箱 黑色 (支持360水冷/36cm显卡/RGB风扇) 送赠品30天销量500+ ¥688.1 去看看 美商海盗船 额定750W TX750金牌全模组台式机电脑电源 全日系电解电容/ATX3.0/ TX750/全模组金牌电源 30天销量500+ ¥1199 去看看 技嘉Z790主板DDR5大板 小雕X Z790 AORUS ELITE X WIFI7 支持CPU 149001370013600KF Intel LGA1700 送赠品领券有优惠 ¥2399¥2499 去看看 美商海盗船 (USCORSAIR) iCUE LINK H150i LCD 360mm 水冷CPU散热器 高清屏幕 磁悬浮风扇 支持LGA1700/AM5 30天销量500+ ¥2549 去看看 美商海盗船(USCORSAIR)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 PCI-E4.0 NVMe协议 MP600 PRO LPX 1T 30天销量500+ ¥999 去看看 美商海盗船(USCORSAIR) DDR5台式机内存条 复仇者RGB SL 灯条系列 神光同步 复仇者RGB SL 16G*2 6400 C32 30天销量500+ ¥899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04-24 13:09

随着618大促的临近,还有暴雪国服回归消息的确定,最近身边有不少小伙伴都想装机或者是升级电脑配置。我有个朋友升级了显卡之后,感觉电源不是太带得动,也没跟我说一声,就自己拆了换电源,结果啪的一声冒火花了。他寻思着也想趁最近再配一台新机子,问我说现在最新的电源规格是什么,今天就来简单的聊一聊。 最近一阵子,ATX3.0规格已然成主流,简洁清爽的背插也开始受到关注,但如果说更新一级,ATX3.1和ATX 12VO这两项仍由INTEL主导的规格刚刚崭露头角。前者是继续迭代升级,而后者则有可能对PC结构产生更重大的影响。 简单来说,ATX 12VO的电源只提供(Only)+12V的输出电压,同时将连接主板的供电接口由24Pin缩至10Pin,供电能力大增的同时,体积也大幅减小。但这样的设计必然有比较长的过渡期,因为短期内电脑上仍然会有+5V、+3.3V等其他需求。解决方案无非两种,要么这一些电压转换由主板提供,要么由电源提供一个双向兼容的设计。 从整台PC电脑的结构上来看,初期自然是由电源提供双向兼容的方案比较容易实现。事实上,目前全球首款ATX 12VO + ATX 3.1双规格的电源已经上市,安耐美的PlatiGemini 1200W双子星白金电源目前已经可以购买到。从产品细节中可以看到,它同时提供了两种规格的主板供电输出。 ATX 3.1要求电源提供200%的瞬时峰值功率,而安耐美PlatiGemini 1200W将此规格提升到了235%。在显卡瞬时高负载等时候,瞬时功能有可能高过电源额定功率,而这个规格保证了电源可以瞬时承受2倍额定功率(1200Wx2),或者3倍显卡TDP的瞬时功耗。现在玩家和厂商对于电源功率的标识已经达成共识是额定功率,也是由于之前很多杂牌电源都会将瞬时峰值功率混淆标注。 这款电源另一个很有用的设计,就是这个逆转弹尘技术。通过将散热风扇逆转,可以有效弹走扇叶上的灰尘,进行自清洁,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安耐美PlatiGemini 1200W支持ATX3.1规格,自然也提供了原生12V-2x6接口和线材,采用新改进的12VHPWR连接器,支持最新的PCIe5.0显卡,600W功耗输出。 其他方面,作为旗舰级的一款电源,80PLUS白金认证效能,全日系105°C高品质电容,ECO智能温控与自调节风扇载控系统等配置也都是必须的了。如果你最近有装机计划,未来有可能升级配置,就可以考虑这种ATX 3.1 + ATX 12VO的双标准电源,将来省得来回拆了。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电源换不好就会冒火花。每款电源各自具体针脚的定义是有可能不同的,换电源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原装的线(模组电源)。如果只是换了电源本体没有换线(或者相反),混用了不同品牌或者不同型号的电源+模组线,是有可能出问题的,这一点一定一定一定切记。 安耐美(Enermax)ATX3.1电源 PlatiGemini1200W 白金全模 12VO电源 原生PCIe5.1 逆转弹尘 0dBA模式 支持4090显卡 30天销量100 ¥1699 去看看 <更多>

波导终结者 晒物 04-23 17:09

大家都知道“最贵就是好”和“适合自己才是最好”哪一种选择对,但购买使用周期较长的产品时就不得不考虑容错率的问题。随着大环境影响,看似消费降级或许迎合了上述那个最佳的选择。 相比智能手机,大部分用户台式机的更新换代显然要慢不少。慢不代表没有活力,实际上芯片算力提升、存储设备瘦身,一个新的品类正在走到台机选购的舞台中央——迷你主机。早年对于性能台机的配置和价格如数家珍,现在回头一看迷你主机仅用单个装机件费用就完成整机的需求,或许这就是高销量的原因所在。 清楚自己对于新增台机的需求,发现市面上可选目标挺多,价格区间跨度也挺大。NUC主机的价差基本就是对于CPU的选择上,选择一款适当性能,且满足日常基本需求,千元就已足够。 作为原5800X的用户,对于Zen3架构是比较信任的,当时单芯片也花了小两千。时至今日,兄弟芯片5800H居然整机才千元出头,怪不得Maxtang大唐TRA5系列可以如此热销。 摩尔定律让如今NUC主机足以比肩“傻大笨”台机,由此第一个体积优势就来了。 大唐TRA5提供了厚薄两款型号可选(扩展差异),我入手的薄款三围尺寸仅128*128*42mm,差不多就两台iPhone X的平面大小,厚度比常规排插厚一些,这还是得考虑到整机的散热能力。对标早期2升迷你主机,现在0.6升成为迷你主机的主流,也完全对得上mini的头衔。 ABS+磨砂机身整体做工细节出色,玻璃顶盖颇具镜面效果,让大唐TRA5在颜值和桌搭方面也不必担心。 起售价低不代表配件也要严格,大唐TRA5提供了显示器背面的VESA支架以及相关配件,另外还有一根HDMI线,方便多屏同时互联。 外部接口位于机身的前后两侧,设计采用对称排布,并带有接口标示。 正面从左到右:双3.5mm音频口(in/out)、2*USB3.2、1*Type-C口、提示灯、电源键; 背面从左到右:DC电源口、2*HDMI2.0、千兆网口、2*USB2.0; 背面下方散热槽的左侧还有防盗锁口,提供了商用场合的安全所需。 即便是薄款,大唐TRA5同样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接口,搭配的比较精明(毕竟要控制成本)。常用口前置,性能也更强一些,C口还能搭配扩展坞实现更多兼容;后者口多一些,兼顾键鼠接收器一类的,也不占用前置口且美观,一举两得。 通过底部螺丝可轻松打开底板(自备螺丝刀,与VESA配件不匹配),如果是到手即用可以不拆机直接贴上附赠的脚垫。机身即可看到内部清爽布局以及接口,其中固态硬盘自带散热模块,长度2280、M.2接口、NVME协议、PCIe3.0速率,兼容性较好可后续自行拆改。 两条8G DDR4 3200MHz的笔记本内存条,支持双通道,后期自行替换同样方便。还有一个可以看到NGFF M.2 Key E接口、M.2 2230规格的Intel AX200NGW无线网卡,当然其也可支持拆改。看到007最新批次就可以安心,这款速率完全够用(5G/2.4Gbps+2.4G/574Mbps),也已经支持上WiFi6、MU-MIMO、蓝牙5.2。后续要么升级支持WiFi7的BE200,反正外置接天线我不推荐(有这个需求还不如上厚款)。 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只要有接口就可以“爆改”。在内存槽的一侧设计还留有SATA接口,那么扩展依旧留有一定可行性。 基础用鲁大师跑个分,实测达到93万+。从分数上对比,5800H(7nm、8核16线程、最大4.4GHz)在跑分上大概与5800X相差10万分,在日常使用上其实差别不大。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迷你主机厂商都会将5800H选为中坚力量的原因,作为该主机最大卖点,自然承担了主要的分数贡献。其他内存和固态硬盘中规中矩,不算大品牌,在速度方面也都还可以。我估计耐用度可能会弱一些,不过都是可更换设备,所以问题不大。 客观地说相比CPU内置集显,5800H多线程优势会更加明显。我自己平时玩一些经营虚拟类和一些RTS游戏,这些游戏与常见的LOL、CF之类的网络游戏大相径庭,整体帧数稳定,玩起来完全没有问题。相比3A大作对于高分辨率/高刷有着无上限的需求,我觉得也不是这款CPU所擅长的,相比之下图形或视频类偏静态的处理,5800H显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通过PIP等显示器功能,同时完成两台电脑的运行,就非常符合我现在操作所需。考虑到现在显示器价格便宜,不排除到时候为了PBP功能,直接上带鱼屏了。 接着测一下这块固态硬盘的实际能力表现,分别使用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跑了速度,发现基本可以贴着PCIe3.0的3000MB/s上限跑,写入速度稍微慢一些,对日常体验没有影响。江波龙FORESEE作为NAND固态硬盘代工厂,至少在速度体验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后续我会持续关注稳定性的情况。 总结一下,以前消费过不少更高端机型,满足了光污染、品牌信誉,甚至虚荣心,到头来不能算后悔,只是觉得99%我都没用上。似乎这一切又回到了文章开头所提到“适合自己才是最好”,或许答案就在眼前。我觉得大唐TRA5确实在价格和实用上做到了平衡,也给了DIY用户后续一定的改动空间,只要是底子在那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你和我一样,主要日常以办公/图形为主、轻度游戏为辅,那么大唐TRA5确实做到了百分比满足。至于薄款散热问题,我实测内置涡轮式风扇噪音控制比我的老台机好多了(待机37分贝/负载65分贝),温度控制也还可以(右侧出风温度38度/正面玻璃盖板34度)。厚款散热或许更强,但当你有扩展硬盘的需求再上车吧,我还有其他设备所以移动转移数据或云存储依然是优先选择,这个完全因人而异。 还有一点我不得不提,现在电脑高负载并不是常态,待机才是。5800H TDP仅为45W,日常网页浏览、码码字,整机功耗表现是远胜常规台机。通过功率仪发现,对比原主机的待机居然都能达到70W,这都快赶上大唐TRA5满CPU负载的80W了,这样的碾压功耗优势对于日常节能确实有很大优势。也许正是这么一台性能还可以的迷你主机,不正是绝大多数人拿来弥补万元高端电竞机下沉市场的最佳选择吗? Maxtang 大唐TRA5系列NUC锐龙7 5800H迷你商务办公游戏台式组装电脑WIFI6小主机 R7-5800H 16G内存512G固态 薄款 满500减200送赠品 ¥209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风潮 晒物 04-23 15:29

写在前面 很多朋友都有笔记本、迷你主机、掌机这类主打便携的设备,在移动场景的确很有用,但此类设备因为考虑到功耗温度,往往不会配备高端硬件,哪怕当时购买的高端配置机型,用上两年就会发现性能跟不上当前时代,对于喜欢 3A 大作的游戏群体,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而且这类设备为了让体积极致经凑,都几乎没有扩展性可言。因此,显卡坞应该是当前最适合提升游戏体验和生产效率的工具。 作为特别钟爱迷你主的博主,现在的主力电脑就是零刻 SER7 迷你主机,锐龙7 7840HS + Radeon 780M 的组合,很轻松满足日常办公轻量游戏的需求,但遇到 3A 大作就有点力不从心,考虑到手头退役了好几块显卡,干脆入了个磐镭镭凌 Link S-1 显卡坞,体验了一段时间向大家分享下使用体验。 先说结论: 显卡坞并不适合大多数用户,毕竟价格不便宜还得自备显卡,投入不低性能损耗也高,尤其是高端显卡。但是,如果你是笔记本、迷你主机或者掌机用户,喜欢玩 3A 大作,那就是妥妥的神器,如果你还正好有退役的显卡,那更是天作之合。 再具体分析下硬件,首先显卡坞搭配的显卡不用过于高端,雷电 3 / 4 的带宽都不足以承担高性能显卡的需求,个人觉得 RTX4060TI 以下的级别就比较合适了。 其次就是显卡坞了,磐镭 镭凌 Link S-1 的整合度比较高,显卡电源固定的较好,随意移动都很轻松,基本上发挥了 雷电3 该有的实力。对比自带显卡的显卡坞它兼容性更高,任何显卡都能匹配,价格还更灵活;对比自组显卡坞来说它又拥有更好的一体化体验和质感优势。 另外单独表扬下 零刻SER7,性能调用出色,接口丰富,本身就具有不错的游戏生产力,搭配显卡坞更是直接起飞,移动场景娱乐办公,固定场景畅玩 3A,相当出色的组合。 核心硬件 1️⃣显卡坞丨磐镭 镭凌 Link S-1 ▼磐镭 镭凌 Link S-1 显卡坞采用的开放式方案,优点是对显卡尺寸几无要求,只要你愿意哪怕是 4090 都能往上怼,散热性能也是直接拉满。缺点就是防尘性不如封闭式。显卡坞基座尺寸 253 * 162 * 41mm,兼容 RTX 40 系列和 RX 7000 系列,电源方面同时支持 ATX / SFX,兼容性还是很高的。 ▼显卡坞结构并不复杂,左上是电源位,右上接 24 + 4pin 供电,四 颗螺丝拧开下方可以加装 一 条 2280 标准长度的 M.2 SSD,再往下就是 PCI - E 显卡插槽。显卡坞底部做了斜切处理,丝印文字和品牌 LOGO 镌刻其上。整机采用的铝合金材质,表面做了阳极喷砂工艺,质感还是不错的。 ▼显卡坞提供了两个 Thunderbolt 3 (雷电3)接口,带有电脑雷电的标示为 60W 功率,但雷电标示的为 15W 功率,两个接口都能提供最大 40Gbps 的传输速度,也都支持反向供电,可以为其他设备进行供电,旁边还额外提供了个千兆网口。 2️⃣ 显卡丨影驰 GeForce RTX 4080 SUPER 星曜 OC 搭配的显卡是影驰的星曜 4080S,有一说一,这个等级的显卡,无论是显卡坞带宽还是主机性能,都无法充分发挥显卡实力。用它的原因主要是方便,正好上次用它装了机还放在外面,此外刚用它做了测试可以作为参考。反正显卡这方面是拉到了顶,性能不如预期就是主机和显卡坞的锅。 ▼星曜系列的造型区别不大,高低端显卡主要是材质和散热的区别。显卡采用透明外壳覆盖其散热组件,表面做了钻石切割工艺的处理,棱角分明却又晶莹剔透,光线能够在各个角度产生折射,营造出璀璨夺目的视觉效果,这也是“星曜”之名的灵感来源。而且显卡的透明外壳支持拆卸,并且允许用户进行个性化涂装,并不会影响产品保修。 ▼散热方面,星曜 4080S 通过一 体化金属背板 + 三 颗 102mm 特制高规格风扇进行散热,内部则是 4 * 8mm + 5 *6mm 镀镍复合热管 + 散热鳍片 + 均热板辅助散热,此外,背板上精心设计的侧边镂空结构有助于提升空气流动,从而更快地散发内部产生的热量。 ▼显卡采用了 18 + 3 相供电设计,配备了符合 PCIe 5.0 标准的 12VHPWR 供电接口,能够提供高达320W(最大450W)的电力,确保了显卡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I / O 区域 为 三 槽占位,接口包括 3 个 DP1.4 和 1 个 HDMI2.1,轻松满足多种接驳需求。 3️⃣ 主机丨零刻 SER7 零刻 SER7 是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迷你主机,锐龙7 7840HS 处理器、Radeon 780M 核显,稳居当前迷你主机第一梯队。主机的接口相当丰富,并提供了两个满血全功能 USB4 接口,既能提供最高 40Gbps 速度,也能作为 PD 供电输出。这台主机我之前做过详细测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4️⃣ 电源丨安耐美Revolution D.F.12 ▼电源是安耐美最近推出的新品 Revolution D.F.12,122cm 短机身设计,当下最紧凑 ATX 电源之一,80 plus 金牌认证、支持 ATX3.1 标准、原生 PCle5.1 接口,电源采用主动式 FPC 结构,全日系电容也称得上堆料;235% 瞬时峰值功率、50% 的高负载状态转化率>91%,无限接近白金标准。 ▼合体图 多场景实测 1️⃣ 几点注意 大部分用户购买显卡坞都是为了提升笔记本、掌机等便携设备的游戏性能,但是此类设备通常都是采用的低压处理器,在显卡性能够强的时候,处理器会严重制约显卡发挥,显卡越好游戏表现越低于预期,尤其是占 cpu 多的游戏。另外,高频内存在外接显卡坞时影响也不小,好在本次测试的零刻 SER7 搭载的 16G DDR5 5600MHz * 2,应该是移动设备第 一 梯队的了。 显卡坞有内屏/外屏两种输出形式,内屏显示由核显 + 独立显卡共同输出,这个过程有一定性能损耗,相对来说外屏的损耗更小。 虽然 雷电3 速度已经很快了,但理论最大传输速度仅仅与 PCIe3.0 x 4 相当,更可悲的是在短期内都不会有新的协议标准能够超过 雷电3 的,所以显卡越好、游戏帧率越高、游戏优化越好,性能损耗就越大。 外接显卡会占用全部带宽,所以尽量不要显卡运行的时候插拔 USB 设备,比如鼠标键盘之类,我有几次插拔鼠标就出现了重启、黑屏等症状。 雷电3 连接线贵的 一 笔,大部分显卡坞都是给的 0.5cm 雷电线,摆放不易,移动也很容易扯到线材,运行时尽量不要移动设备。 2️⃣测试环境 ▼本次测试连接的零刻 SER7 开启 65W 性能模式,外屏输出,也就是视频输出直接由显卡提供,对比数据来自 13700KF + 七彩虹 Z790 D5 FLOW + 影驰 星曜 4080S 组合,手头实在没有能匹配迷你主机的配置,所以关注点放在显卡得分和游戏实测上。 3️⃣ GPU - Z & 显卡带宽测试 ▼GPU - Z 完整识别了 4080S 相关信息,区别是核显 780M 走的 PCIe 4.0 * 16,独显 4080 走的 PCIe 4.0 * 4。 Aida 64 GPGPU 测试倒是超出了我的预期,Memory Read / Write 都超过了 雷电3 最大上限。 要知道,雷电3 只是理论带宽 40Gbps,这个数字是数据传输带宽(22Gbps)与 显示输出预留带宽(22Gbps)相加之和,也就是说 雷电3 做为数据传输只能做到 22Gbps,换算下来也就是 2500 ~ 3000MB/S 之间。 ▼3D MARK 带宽测试,2.84GB/s 的带宽,符合上面我的说法。 4️⃣ 游戏加加 ▼硬件信息一览 ▼游戏加加的跑分挺让我吃惊的,下面 三 张图分别是 零刻SER7 核显跑分、零刻SER7 +显卡坞、以及之前测试的 13700KF + 4080S,零刻SER7 核显 只能跑出 55600 的总分,加了个显卡坞直接翻了 3 倍。而且在显卡坞的协助下,7840HS 平台不管是总分,还是单项跑分,都没有和 13700KF 平台有太大差距,显卡单项跑分对比 13700KF 平台更是只有 13000 的差距。话说 AMD 的移动平台这么牛的吗? 零刻SER7 核显:显卡 13977;CPU 单核 33100;多核 299134;总分 55600。 零刻SER7 + 显卡坞:显卡 133543;CPU 单核 31403;多核 295603;总分 163175。 13700KF + Z790:显卡 146646;CPU 单核 37618;多核 478687;总分 186055。 5️⃣ 3DMARK 测试 ▼首先是以 DX11 为基准的 Firestrike,以及 4K 分辨率的 Firestrike Ultra,并和 13700KF 平台进行对比。从结果来看,影驰星曜 4080S 外接显卡坞,在 4K 分辨率下显卡性能损耗最低. ▼然后是以 DX12 为基准的 Time Spy ,以及 4K 分辨率的 Time Spy Extreme ,并将结果绘制为图表,从结果和上面的测试保持一致,不过本项测试显卡坞将损耗降到了 8.57%,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此外,我分别进行了光追 Port Royal 、Speed Way 、DirectX 光线追踪测试、NVIDIA DLSS 功能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上图是零刻SER7 + 显卡坞、下图是 13700KF + 4080S,从对比结果来看,4080S 搭配显卡坞在光追、DLSS 方面表现不错,损耗很低, 6️⃣游戏测试 ▼古墓丽影虽然上市有些年头,但详细的 Benchmark 工具,对于判断主机性能还是很实用的,尤其是 CPU 对显卡性能释放的影响详细数据,很适合作为显卡坞性能测试。在 4K 分辨率下启用最高画质,默认开启 DLSS 画质,此时的平均帧率 138FPS,GPU 受限 50%。 从结果来看,显卡坞对显卡调用没啥大问题,受限率也高,但帧数表现不太理想。我之前用 12490F 搭配 4070Ti,GPU 受限率也差不多,但可以做到 150FPS 平均帧。 ▼尝试将调整分辨率为 1080P,其他选项不变,帧率仅仅提升 15FPS,GPU 占用更是变成了 0,说明这个参数下数据传输成了最大瓶颈。 ▼再来看看死亡回归,这是由芬兰工作室 Housemarque 制作的第 三 人称 Roguelike 射击游戏,玩法是类似死亡细胞的模式,玩家每次死亡都会从头开始,射击手感也做的不错,很适合快餐类玩家。最重要的是,这款游戏内置的帧率测试工具不错,也能看到 GPU 受限选项,很适合作为测试工具。 这款游戏对显卡的调用就相当给力了,测试过程 GPU 全程调用 99%,CPU 调用不到 3%,但是游戏平均帧只有 82FPS。要知道,之前我用 13700KF + 4080S 可以跑到 196FPS 平均帧,这次的损耗就比较大了。 ▼赛博朋克作为少有的同时支持 INA 三家超分辨率技术,以及光追与 DLSS 3 技术的单机大作,自然不能错过测试。实测 4K 分辨率 / 超级光追 / DLSS 自动,平均帧率 只能做到 40 FPS,切换到 DLSS 超级性能能做到 55FPS 左右。 ▼地平线5 性能测试,可能是 Windows 平台对它优化的太好吧,导致雷电3 严重拉后腿,在默认 4K分辨率 / 极端特效 / GPU 占用 99% 的情况下,仅能保持 63 FPS 平均帧率,就算开启 DLSS3 帧生成技术也才 80+ FPS。 作为对比,影驰4080S 在 13700KF 平台能做到翻倍。 7️⃣网游测试 ▼网游我玩的不多,简单试了试原神,之前评测 零刻ser7 时得出的结论是 1080P / 高画质能基本保持满帧 60FPS(战斗时会下降 10FPS 左右) ,加入显卡坞后将分辨率设为 4K,画质拉到最高。 ▼这次显卡坞就应付的很轻松了,任意切换场景都能全程保持满帧体验。不得不说这类游戏简直是移动设备的最佳选择,在外的时候低画质流畅游玩,在家接上显卡坞,连上大屏显示器追求高分高画质。 最后 以上就是关于磐镭 镭凌 Link S-1 显卡坞使用体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方留言讨论。 我是昭华凋,咱们下篇文章再见。 磐镭(PELADN)镭凌LINK S-1 笔记本电脑显卡拓展坞 雷电3外置独显支架 外接独立显卡扩展坞 满1399减15030天销量500+ ¥1399 去看看 零刻SER7 高性能AMD锐龙7 游戏办公设计迷你电脑主机(AMD-7840HS 16G/1TB) 深空灰色 16G/1TB 30天销量500 ¥2999 去看看 安耐美(Enermax)额定850W电源 D.F.12.850W ATX3.1电源 金牌全模 白色(原生PCIE5.1/全日系电容/二代逆转弹尘) 30天销量100 ¥799 去看看 影驰 GeForce RTX 4080 SUPER新品4080S显卡 电竞游戏设计图形渲染AI智能深度学习台式机电脑全新显卡 RTX4080 SUPER 星曜OC 满3999减50030天销量500+ ¥9999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04-19 16:09

前言 在几个月前,如果有人问我,玩游戏选什么U?我肯定会说打游戏肯定要选7800X3D,毕竟超大三缓对很多游戏都是很友好的,之前我也测试过,可以暴打13900K,也是目前最强的游戏CPU。但朋友最近告诉,windows 11现在的优化已经非常不错了,就算是13700KF也可以和7800X3D战的不分上下了。我还真就不信了,正好手上有这两颗U,这次就来实测看一看。 配置 这次我准备了两套配置,一套是13700KF,另外一套肯定是7800X3D,显卡我使用了4080S,模拟正常装机的使用情况。 13700KF 配置如上,主板为了减少变量选择的是同版型的Z790MPOWER WIFI主板,显卡技嘉的RTX 4080 SUPER雪鹰,内存和固态分别是海盗船的复仇者和朗科的NV7000-T,尽量减少因产品的不同而产生的变量,机箱实在不想拆来拆去,影响比较小,所以没怎么更换,但水冷都是360一体式,电源都是850W ATX3.0电源。 CPU的就是这颗I7 13700KF了,虽然说14代的I7 14700KF增加了4个小核,但价格还是稍微贵了一些,13700KF 8P+8E,日常使用已经非常足够了,并且还要说的一点是13700KF用一般的360水冷就能压住,不会有过热降频造成的性能损失。 两套配置固定使用的是海盗船复仇者RGB SL 6400频率的条子,只打开XMP,不超频,控制变量,海盗船的条子做的还是挺不错的,稳定性也挺好。 这次的复仇者RGB SL不需要海盗船的ICUE软件进行控制,支持各大品牌的灯光同步软件,方便太多了。 固态使用的是朗科的NV7000-T 2T版本,也是我一直在用的固态,支持PCIE4.0,7000+的速度。 方案还是我们的老朋友,联芸的1602A加上长存的颗粒,在功耗和发热控制上的表现出色。 NV7000-T另外给了散热贴纸,可以贴也可以补贴,你自己做决定,不过直接给别人看方案的厂家真的不多,说明品质过硬啊。 显卡这次用的是技嘉的RTX 4080 SUPER雪鹰,由于我的其他配置大多是白色,正好配色就很合适,另外,目前最强的显卡是RTX 4090,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也只有RTX 4090D,我手上刚好没有,所以就拿目前仅有的4080SUPER这块次旗舰来参与这次的评测。 由于RTX 4080 SUPER雪鹰的供电接口是最新的16PIN接口,建议大家选电源的时候一定要选ATX3.0的电源,最好是最近出的ATX3.1。 IO接口这块基本就是3DP+1HDMI,技嘉RTX 4080 SUPER雪鹰是一块2.5槽卡,并不占用过多的空间,不会挡一些常用的比如万兆网卡之类的设备。 机箱我更新了一下,使用的是德商德静界的Shadow Base 800 FX机箱,对比我之前使用的Shadow Base 800 DX机箱,那个基本没有RGB灯光并且散热性能比较强,而Shadow Base 800 FX则是RGB效果拉满。 既然要拉满,我把水冷的风扇也全部换成了德商德静界 be quiet! Light Wings 12cm PWM高速版风扇,增加RGB的同时,性能还强。机箱上的风扇主打和我Shadow Base 800 FX机箱上一样,使用的是标准版的风扇,主打一个静音。 这次最喜欢的还是自带了灯光以及风扇控制器,终于不同我一个个找接口接闲了。 主板是我最近用了很多次的微星(MSI)Z790MPOWER WIFI主板,主板这块由于我目前只有这块Z790,和AMD那边的迫击炮属于同一版型,所以选择了他,但Z790MPOWER的供电是要豪华一些的12+1+1项,这点是区别于迫击炮的。 点亮之后的效果看一下,整体都是带RGB的,遗憾的是Z790MPOWER这块板子上并没有任何RGB元素,如果能把LOGO做成RGB的就好了,不过他是一块性能版,就不苛求那么多了。 7800X3D 这个配置是我一直在用的测试机,除了把显卡更换成了技嘉的RTX 4080 SUPER雪鹰外,还同步更换了海盗船的复仇者内存和朗科固态,减少变量,散热用的也是微星很不错的S360战神水冷,基本和13700KF那套性能差不多。 7800X 3D这颗U是一代神U,上市之初连自己家的老大7950X3D也随便杀,更不要说13900K了,这也是这次去测试他的原因,但这颗U有个AMD的通病,积热。另外上市时候7800X3D要3000多,结果618还是双11一促销直接背刺成2000多元,以前是首发买AMD,现在是首发都不买AMD了,有点难受。 7800X3D是8核心16线程的纯大核配置,另外7800X3D是带了核显的,这点13700KF就没办法比了,CPU最大频率是5GHz,L2+L3缓存高达惊人的104MB,这也是他能那么强的原因。 机箱还是微星的MPG VELOX 100R WHITE刀锋机箱,散热能力也很不错,并且带RGB,电源为MPG A850G,自带原生ATX3.0接口,当然也统一了两台机器的电源都是850W,减少变量。 主板是MAG B650M MORTAR WIFI,也就是耳熟能详的迫击炮,不过比Z790MPOWER少了两项供电,带7800X3D 65WTDP的U不会有任何问题。散热我已经介绍过了,MEG CORELIQUID S360 战神一体式360水冷, Asetek七代方案带自定义屏幕的水冷,用了很久了。 点亮后的RGB效果还是挺可以的,同样就是主板也不带任何RGB效果,对这块有点失望。 测试 OK,下面我们就要对两块U进行包括生产力,游戏等的测试,对比两块CPU玩游戏和日常办公的情况,不过此次游戏测试我不打算用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而是采用了4K分辨率进行测试,毕竟两块都算是次旗舰的U了,显卡也是次旗舰,实际使用上大多数人还是会用4K这个分辨率去进行使用和游玩的,贴近一下生活。 先看CPU-Z,两块CPU的基本参数我之前已经说过了,13700KF有大小核,7800X3D则是纯大核。 内存方面是7800X3D的弱项,两者虽然都是6400的频率,能效差了快一半,这是7000系CPU的通病,估计8000系CPU出来才能解决。(不是APU) 、 CPU-Z的跑分上,13700KF是要大幅度领先7800X3D的,这个是没办法的,毕竟7800X3D是专供游戏项。不过13700KF单核领先200多分,多核领先快一半还是挺恐怖的。 R23跑分也是如此,13700KF甚至多核心领先7800X3D快一半了。跟CPU-Z的测试结果其实是差不多的,我稍微给7800X3D说句话,毕竟7800X3D是要做3D堆叠的,性能肯定不如13700KF的大小核,大小核跑分也确实要高一些。 在SPECworkstaion的生产力测试里,7800X3D的跑分也要落后13700KF不少的,但不是特别夸张,属于能用的状态,但如果需要生产力,我的建议还是选13700KF。 在游戏测试里,一共测试了5款游戏,2款网游和3款3A游戏。在网游LOL和彩虹6号中,7800X3D在4K分辨率下居然没有赢13700KF,虽然说4K分辨率靠显卡,在7800X3D刚出来的那段时间我是记得7800X3D还是能赢的,所以真的是WIN11优化大小核越来越好的缘故吗?不过在3A游戏里,13700KF就要略逊一筹了,在古墓丽影和2077中平均帧13700KF和7800X3D基本差不多,但1%LOW是7800X3D技高一筹。不过比较有趣的是,在众生平等的刺客信条幻境下,真的就众生平等,两边的平均帧和1%LOW基本一模一样。 总结 看了以上这些测试,我们最后做个总结。13700KF和7800X3D价格基本上持平,盒装JD的价格13700KF稍微贵100元左右, 但如果遇到促销,7800X3D和13700KF虽然都会降,但可能7800X3D会降的更多一些,也就是俗称的性价比高一些,但这些降价对于首发或者是平时购买的玩家就是刀子,也影响残值,而13700KF会更好出手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如果有一些生产力方面需求,那选13700KF是要比7800X3D要强一些的。游戏方面,由于我模拟的是4K高画质下的游玩体验,两颗U基本上的游戏性能是持平的,这也得感谢Windows的优化,7800X3D有一些领先但不太影响游玩体验。所以如果现在你问我选什么U的话我肯定会首选13700KF,如果说一定要选7800X3D我的建议就是等促销,但我也要说了如果你要更换CPU的时候,13700KF是更好出手的。 <更多>

dior 晒物 04-19 10:19

最近做AMD内容比较多,在测试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个非常有趣的点,相同固态硬盘在AMD平台上的默认读写测试数据就是比Intel要好上不少,对刚需读写性能的游戏玩家真就AMD YES。 本着求知溯源的目的,查清楚了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本文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理论知识与实测数据对比,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由于平时时间有限且评论区沟通效率低,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省流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个总结: 🔴 对比同级别Intel平台,AMD平台除了单核主频高+性价比高,PCIe通道的固态硬盘顺序读写能力也会高一些,缺点还是对游戏不太重要的内存效能,所以更适合游戏向装机。 🔴 本次测试了两块AMD平台CPU,8700G实测是只支持256Bytes,上一代的7700X反而可以走512Bytes模式,后缀为G的系列理论上都不享受读写加持。 🔴 本文当做案例的佰维NV7200随机读写能力比较强,虽然TBW是低了点,但胜在五年质保且价格不贵,并且运行温度低,更适合写入量不大的游戏玩家或者笔记本用户入手。 ⏹ 原理解析 造成固态硬盘在Intel/AMD平台性能差别的原因在PCIe通道设定上,重要参数是最大传输负载大小(MPS),简单给大家总结下: ● 首先,根据计算公式,数据包传输效率=MPS÷(MPS+Overhead),传输效率高,读写表现会越好,512bytes的MPS可以提供7.5GB/s传输速度。 ● 其次,MPS的大小遵循水桶原理,取整个传输链路中所有硬件的最小值,说人话就是CPU、主板以及固态硬盘必须都支持高MPS才行。 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下图,节选自AMD官方提供的PCIe通道效能说明文档。 以本次使用的两组设备为例,走HIWINFO抓取BUS信息就能看到区别: ● Intel平台MPS最大支持256bytes,几乎所有型号都一样。 ● AMD平台MPS最大支持512bytes,具体得看CPU型号。 按照上图的公式,就算抛开不同文件系统的性能差异,理论上也会有着4%的性能差异,下面会分别针对空载和满载状态的硬盘做双平台对比测试。 最后给新手朋友科普一下,游戏对固态硬盘的性能关注点: ● 首先是延迟,正常值应该在10ms以内,延迟高会导致素材加载较慢,比较影响游戏体验。 ● 其次是顺序读写,3000MB/s以上就足够了,游戏安装包一般是大文件,有仓鼠症的囤货党需要看这个,大型素材包同样算顺序读写。 ● 最后是随机读写,IOPS在600K以上为佳,常规游戏素材一般是小文件,实际游戏期间的顺序读写比较少。 延迟和读写速度均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随时查看,其中延迟是最重要的,需要看固态硬盘的整体硬件方案、固件优化以及运行环境温度。 ⏹ 测试环境 简单介绍一下本次使用的 1️⃣ 固态硬盘丨佰维NV7200 1T 佰维(BIWIN)1TB 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NV7200商务系列|NVMe PCIe4.0读速7200MB/s助力AI PC存储配件 30天销量500 ¥499 去看看 简介:本次的核心评测品NV7200 PCIe4.0 SSD,出自于佰维存储。佰维是国内做存储的头部大厂,运营过比较出名的品牌有惠普、宏碁、掠夺者等,目前比较出名的是宏碁存储。佰维品牌新推出的这款NV7200性能一贯优秀,且极具性价比,1TB售价499元,在同级别PCIe4.0型号中相当实惠。 说回佰维NV7200本身,简单说一下重点参数: ● 容量有500G、1T、2T以及4T可选,单条容量越大越好,性能和保修越好。 ● 硬件方案依旧是联芸MAP1602+长存QLC颗粒,单面颗粒,贴纸内置石墨烯散热层。 ● 软件方案为HMB+SRAM融合Smart Cache技术,同时针对温控做了单独的算法控制。 ● 保修方案依旧是年限+TBW双标,年限均为五年,TBW最高1600T。 本文使用的是单颗粒500G的1T版本,顺序读取速度为72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6200MB/s,随机读取为1000K,随机写入为800K,TBW保修为400T,整体比较中规中矩。 除了固态硬盘本身、精密螺丝刀以及定位螺丝这些硬件以外,佰维还附赠了OEM正版的Acronis软件,支持硬盘克隆、系统恢复等功能,非常实用。 2️⃣ 对照组A丨AMD R7-7700X+七彩虹B650M战列舰 简介:其实本来想偷懒用现成的8700G做测试,实际用HWinFO抓去BUS信息可以看到,压根最大MPS只有256Bytes,所以比较在意读写速度的朋友一定要注意CPU的选择。 3️⃣ 对照组B丨Intel I7-14700K+技嘉Z790小雕X 简介:这套组合已经算是次旗舰了,实际上固态硬盘的测试数据还是不如上面AMD中端型号组合,当然目前Intel在售型号的收拾在于内存效能,只能说各自有利有弊吧。 ⏹ 数据测试 下面开始进入佰维NV7200实测环节,分别针对Intel/AMD平台做峰值、均值以及满盘测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数据对比,上为AMD,下为Intel。 1️⃣ 空盘峰值测试丨CrystalDiskMark8 这里测试佰维NV7200空载状态的硬盘峰值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 ● AMD平台的顺序读取为7172.42MB/s / Intel平台的顺序读取为7023.66MB/s ● AMD平台的顺序写入为6094.36MB/s / Intel平台的顺序写入为5723.22MB/s ● AMD平台的随机读取为4319.32MB/s / Intel平台的随机读取为4326.07MB/s ● AMD平台的随机写入为3758.03MB/s / Intel平台的随机写入为3681.89MB/s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AMD平台的峰值顺序读写能力要比Intel高出约2.1%,峰值随机读写倒是差不多水平。 2️⃣ 空盘均值测试丨AS SSD Benchmark 这里测试佰维NV7200空载状态的硬盘平均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 ● AMD平台的顺序读取为6112.75MB/s / Intel平台的顺序读取为5780.89MB/s ● AMD平台的顺序写入为4445.25MB/s / Intel平台的顺序写入为4597.95MB/s ● AMD平台的随机读取为2387.26MB/s / Intel平台的随机读取为2433.28MB/s ● AMD平台的随机写入为2876.95MB/s / Intel平台的随机写入为2989.32MB/s ● AMD平台的读取响应时间为0.021ms / Intel平台的读取响应时间为0.020ms ● AMD平台的写入响应时间为0.059ms / Intel平台的写入响应时间为0.055ms ● AMD平台的评测分为8086 / Intel平台的的评测分为8252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AMD平台的平均顺序读取能力要比Intel高出约5.7%,写入则是差了3.4%,平均随机读写也差了1.9%。 为了比较直观的对比,切换成IOPS标准数据,转换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 AMD平台的随机读取IOPS为611139 / Intel平台的随机读取IOPS为622919 ● AMD平台的随机写入IOPS为736499 / Intel平台的随机写入IOPS为765267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管是AMD还是Intel,佰维NV7200的平均随机读写IOPS均高于600K这个商用水平线,还是不错的。 3️⃣ 满盘压力测试丨TxBench 以上测试均为没做任何存储的空盘测试,所有硬盘的存储量上去之后性能都会下降,使用TxBench将空闲率拉低至20%,结果如下图所示: ● AMD平台的顺序读取为3535.42MB/s / Intel平台的顺序读取为3531.63MB/s ● AMD平台的顺序写入为98.30MB/s / Intel平台的顺序写入为100.80MB/s ● AMD平台的读取响应时间为4.74ms / Intel平台的读取响应时间为4.75ms ● AMD平台的写入响应时间为170.67ms / Intel平台的写入响应时间为166.44ms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在低空闲率状态,佰维NV7200的读取性能虽然有所下降,但延迟确实没增加太多,写入能力则是下降的比较厉害,对游戏影响不大就是了。 4️⃣ 高压温度监控丨CrystalDiskInfo 运行温度也是固态硬盘的考量数据之一,固态硬盘安装在主板的RTX4070独显附近,测试时室内温度为25°,环境为TxBench创建小文件期间,结果如下图所示: ● 硬盘运行温度为47°,比较平稳。 通过测试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是夏日38°高温+靠近显卡位置安装,佰维NV7200的满负载运行温度也会低于60°,可以放心长期运行。 5️⃣ 对比总结 简单总结下以上测试得出的结论: ● 单说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AMD并不是全面比Intel强,游戏场景需求的短期顺序读写确实比较强,生产力场景需求的持续随机读写则是Intel更好点。 ● 佰维NV7200在20%的低空闲率状态下读取和延迟数据依旧比较稳,写入会惨一些,虽然对游戏影响没那么大,但还是建议保留30%以上的空闲空间。 ● 佰维对温控调教比较亮眼,常规室温远低于60°这条危险线,长时间游戏也不会触发高温降速问题,可以放心使用,特别是笔记本和迷你主机,适配度特别高。 多说一句,游戏对固态硬盘的性能要求其实没那么高,买个佰维NV7200这种性价比高+保修靠谱的就行,省下的预算花在显卡、显示器和键鼠上,体验会更好一些。 ⏹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04-19 10:19

了解雷鸟这个品牌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一个主做智能电视的品牌,与同行对比,在配置相同的情况下,其产品价格更具优势,而在相同价位里,其产品配置通常又更具吸引力,也因此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作为TCL旗下的品牌,雷鸟虽然已经在智能电视领域打下深厚的基础,但过去半年内,又先后发布了两款显示器雷鸟U8(27英寸)和雷鸟Q8(34英寸),这两款显示器均采用时下最新的MiniLED显示技术,并且和雷鸟的智能电视一样,这两款显示器的硬件配置也非常给力。 雷鸟(FFALCON)U8 27英寸4K160Hz高刷显示器 HDMI2.1 HVA 1ms(GTG) HDR1400广色域 QD-MiniLED游戏电竞电脑显示器 满4299减46030天销量100 ¥4299 去看看 MiniLED背光显示器相比一般显示器可以带来更高的对比度和亮度以及更宽的色域范围,并且画面明暗控制也更精准,呈现出的黑色更纯粹,在游戏和观影上可以带来出色的体验,为了感受一下新技术的震撼,我选择了27英寸的雷鸟U8作为主显示器。 这里顺便提一句,34英寸的Q8是曲面屏,27英寸的U8则为直屏,打算入手的话可以结合自己的电脑桌大小及喜好选择。 雷鸟U8显示器开箱外观 先从最下面的底座开始介绍,雷鸟U8显示器采用的是V字形的金属底座,整个体型不是很大,不过很结实,加上张开角度比较大,使用的时候会更稳定。 和底座一样,雷鸟U8显示器的支架也是黑白配色,支架背部中间有一根灯条,底部则特地留出一个束线孔,对我这种桌面线材非常多的人来说真的无比实用。 底座和支架连接之后就是下图这样,白色看上去还挺简约的。 继续看显示器的机身,正面屏幕在未开机的情况下跟其他显示器看不出什么区别,不过边框确实挺窄。 显示器机身有一个五维摇杆,没有设计其他按键,OSD设置、切换信号源等都是通过这个摇杆操作,调节的时候只要看着屏幕确认方向就行,按键反而会因为看不到、不熟悉等增加操控难度。 雷鸟U8显示器背面还是黑白配色并且左右对称,白色部分看起来有点像张开的双翅,边缘同样添加了RGB灯条。 至于显示器的接口,那可以说相当多了,除了电源接口外还有2个USB3.0-A、1个USB3.0-B、1个USB-C(90W反向快充+数据传输)、1个DP1.4(4K@160Hz)、2个HDMI2.1,另外还有一个3.5mm音频口,接口数量的丰富程度已经可以媲美雷鸟电视了。 把雷鸟U8显示器机身和底座、支架组装完成,显示器背面黑白拼接的设计看着还是挺简约干净的,以前见过的显示器大多都是纯黑色,看着挺呆,这款显示器让我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通电源之后背部的RGB灯条就会亮起,这个设计理念被称为“光之翼”,看着还挺形象,相信对游戏玩家的吸引力会比较大。 在显示器的右侧还有一个滑轴式耳机挂钩,如果经常戴耳机玩游戏的话还是很实用的,耳机不用的时候直接挂上,不会占用桌面面积,没有耳机也可直接将挂钩收进去。 客观地说,雷鸟虽然是初次涉足电竞显示器领域,但对产品美感的把控还是非常到位的,即使是在没有深度体验的情况下,也能够靠外观吸引部分人群。 雷鸟U8显示器调节操控 作为一款专业显示器,除了机身支持多种高度/角度调节,雷鸟U8的OSD菜单功能也非常丰富。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轻轻按一下显示器底部的摇杆就可以弹出OSD菜单。 OSD菜单一级界面总共有四个选项,分别是菜单、输入源、显示和关闭,除了菜单外,其余三个是快捷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更换,设置成快捷选项后只需要向对应的方向拨摇杆就可快速调节。 在游戏模式中,支持开启FreeSync Premium(游戏防撕裂)、游戏准星、实时刷新率等,也可以设置响应时间、暗部提亮或调整氛围灯光效,光效有5种可以选择。 显示设置则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MiniLED控光以及调节对比度、亮度、图像比例、锐利度、伽马值等。 色彩除了标准、暖色、冷色三种外还支持自定义调节,在情景模式中则提供了标准、办公、DCI-P3、sRGB、AdobeRGB、FPS、RPG、ROG、电影、护眼、电子书等11种模式,覆盖办公、阅读、观影、修图、剪辑、游戏等几乎所有使用场景。 通过这些菜单选项可以看出来,雷鸟U8的设置不仅非常丰富,同时还提供了极大的自定义空间,可以让用户结合自身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尽力在各种场景下都能带来极佳体验。 雷鸟U8显示器画质表现 雷鸟U8显示器使用的是HVA面板和MiniLED背光,在如今的家电市场,MiniLED电视选择已经很多了,像雷鸟自家热销的几款旗舰电视型号全部采用的是MiniLED显示器技术,至于显示器领域,目前可选的MiniLED显示器并不多,而且价格也略贵,相比之下,雷鸟U8的价格确实更有吸引力,而在配置上,这款显示器也丝毫不逊色。 具体来说就是它的miniLED分区背光支持1152分区,并且具有4K分辨率和160Hz高刷,同时支持1ms极速响应及HDR1400,不仅峰值亮度达到1600nits,还应用了QD量子点广色域技术,DCI-P3色域覆盖可达95%。 除了色域广色彩好,QD量子点在亮度提升方面同样出色。白光LED 背光的利用率仅为30%,而QD量子点在相同的工作电压下,能够将屏幕亮度提升到原有的120%。 现在MiniLED显示器虽然价格相较一般显示器更贵,但依然很受用户追捧,主要原因就是控光性能出色,亮度是一个方面,另外更直观的是对黑色的显示,普通显示器无法控制背光,显示出来的黑色会泛白,而迷你LED显示器借助出色的性能,则可以展现纯净的黑色,同时不影响其他色彩的显示。 上面这张图是我特地挑选的一张层次结构和色彩非常复杂且背景是黑色的图片,主要就是为了测试雷鸟U8显示器的控光效果,直观感受还是挺满意的。 在色彩通透度测试中,雷鸟U8显示器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下面这张图就是我拍摄的测试情况,可以看出来每一种颜色都很饱满,色彩之间的过渡也非常自然。 从参数上看,雷鸟U8显示器的色域高达95%DCI-P3,但其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懂这个参数的实际含义,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肉眼感受,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款显示器的色彩表现,我这里也拍了很多真实的效果,虽然是手机翻拍的,但色彩依旧鲜艳,而且还原度高。 除了色彩外,显示器对画质细节的展现能力也非常重要,雷鸟U8作为一款4K显示器,分辨率已经达到目前高端显示器的主流配置了,不过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这里还是放几张图看看。 下面这张图也是我用手机翻拍的画面,不仅可以看到鹤展开的羽毛数量,连展开羽毛的羽绒都非常清晰。 下面这张图的小猫猫非常可爱,不仅可以看到它的胡须,注意它的眼睛,虽然是黑色,但眼睛的光泽却并没有消失,很有精神,甚至连眼睛反射的画面都能看到,倘若是一般显示器恐怕就是一团黑了。 下面这张图原图高低起伏,层次感很强,并且有明有暗,图上的纹理非常丰富,在雷鸟U8显示器上,这些画面细节都被展示了出来,而且即使是背阴的暗部,也能看到清晰的纹理。 雷鸟入局显示器领域的时间虽然短,但其在MiniLED显示技术的应用实践上却有丰富的积累,而且还把自身在电视产品上的高性价比特点延续到了显示器上,对于预算有限又想体验新技术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雷鸟U8显示器体验分享 平时使用显示器,基本就是剪辑修图办公、观影追剧、玩游戏三大场景,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哪一种场景,选择显示器的时候都建议把4K分辨率作为第一门槛,然后再考虑色域、刷新率这些。现在的4K电影基本都是60帧,以雷鸟4K@160Hz及95%DCI-P3高色域的参数来看完全够用了,所以重点看看这款显示器的办公、游戏体验。 在办公阅读上,雷鸟U8显示器获得了莱茵低蓝光认证,并且提供电子书和护眼两种模式,虽说两种模式都有助于保护眼睛,但在实际显示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护眼模式的原理是通过调整屏幕色温来减少屏幕发出的蓝光,所以开启后显示会偏暖,不影响原有色彩。 电子书模式则是模拟墨水屏的显示器效果,让屏幕色彩变成黑白,看上去有一种白纸黑字的感觉,对比来看就是既比普通模式柔和,也没有护眼模式下的色彩泛黄,比较适合处理、阅读电子文档。 另外,雷鸟U8显示器还获得了HDR1400认证,可以直接在电脑设置中开启HDR模式,开启之后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色彩范围和更高的对比度,具体可以通过下面的对比图来感受一下。可以看出来相同的画面在开启HDR显示后不仅变得更加明亮,暗部细节也更加丰富, 画面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也可以带来更加出彩的显示体验。 经常玩游戏的人应该知道高刷显示器不仅可以减缓眼睛疲劳,还能提高画面的流畅度,刷新率越高操控越丝滑,在主机支持的情况下,可通过系统设置将输出刷新率设置为160Hz。 雷鸟U8显示器支持普通、快速、极速三种模式,下图是极速模式下对比160Hz、80Hz、40Hz动态画面的流畅度,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在80Hz下,画面依旧存在动态残影,160Hz下则非常清晰,远不是普通60Hz刷新率显示器可比的。另外160Hz显示器也完全能够满足120FPS高帧率视频的剪辑需求。 极速响应模式下屏幕图像刷新更快,画面转换更流畅自然,非常适合玩FPS(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另外还有RPG(角色扮演)和RCG(赛车运动)两种游戏模式可选,同时雷鸟U8显示器也获得了AMD的freesync premium高级认证并兼容G-SYNc Compatible,有助于消除画面的撕裂和卡顿。 用雷鸟U8显示器玩没有准星的游戏,还可以借助显示器自带的准星提供瞄准辅助,从而快速瞄准目标。除此以外,准星的形状也有四种可以选择。 还有一个比较贴心的点是雷鸟U8显示器内置两个3W扬声器,音效自然无法和高端音响比,但听感上还是蛮清晰的,即使没有可搭配的外置音响,也能满足音频输出需求。 雷鸟U8显示器使用总结 现在显示器市场提供的产品选项非常多,而且价格从几百到上万都有,并且不管是便宜的还是贵的,只要没坏都能用,但是如果注重体验的话,也确实需要多一些预算才行。雷鸟U8作为一款售价三千多元的专业显示器,对比一般显示器的价格看着是有点高,但如果在同类型的MiniLED显示器里,其实性价比已经非常突出了,不管怎么说,能够用比较少的投入满足自己对MiniLED显示器的好奇,我觉得还是蛮值的。 此外,这款显示器无论是参数配置还是实际体验,竞争力也都很强,从1152个独立控光分区带来的明暗控制到高分高刷的画质再到多种游戏模式的支持,无论是普通办公还是专业剪辑或者玩大型游戏都能胜任,而且外观也非常简洁大气,可以说是内外兼修了。 当然,也不是说这款显示器毫无缺陷,至少从我的体验情况来看我觉得如果底座换成方形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桌面的利用率,另外,这款显示器的电源适配器像一块大砖头,在收纳上有一定难度,不过这些问题影响不大,可以说是瑕不掩瑜吧,如果想入手一款性价比高的MiniLED显示器,这些问题都可以忽略。 翻译 搜索 复制 <更多>

拯救凹凸曼 晒物 04-16 16:49

来给各位还债了,之前写过7系锐龙搭配七彩虹B650的核显优化教程,现在差不多摸清楚了桌面端780M的玩法,外加金百达出了和AMD适配度极高的新款星刃内存,是时候出新版本教程了。 8系锐龙支持超核显频率,所以操作上和之前的教程会有些变化,下面会给大家分享抄作业级别核显超频+内存调试+PBO配置以及数据对比,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省流总结 先给大家标注下重点: 🔴 不降频,不降频,不降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同一块CPU之前测试技嘉时候遇到过拷机10分钟降频降功耗问题,七彩虹B650M战列舰完全没有,放心入吧。 🔴 不追求极限性能的前提下,七彩虹系AMD主板的新版BIOS挺不错,不需要调试就有不错的性能表现,跑分可能低些,实际工具软件测试不差,具体看下面实测数据。 🔴 金百达刚出的C28时序星刃和AMD平台契合度极高,毕竟AMD的内存效能不咋地,C28的低时序开个EXPO即可,直接跳过手动调试环节,省时省心。 🔴 七彩虹B650的老版本版本BIOS不支持8000系CPU,需要安装7000系CPU才能升级,8000系新装机用户切记和卖家沟通确认BIOS版本,防止开不了机。 🔴 发文时8700G的价格还是偏高,建议先收藏本文,硬件搭配和优化操作是通用的。 ⏹ 演示环境 本次案例硬件如下图所示,七彩虹系主板的BIOS基本一致,下文的操作方案可以说是通用。 1️⃣ CPU丨AMD R7-8700G 简介:基础参数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八核十六线程+5.1GHz最大主频,核显为2.7GHz最大主频的Radeon 780M,单说参数很适合养老。 2️⃣ 主板丨七彩虹 CVN B650M GAMING FROZEN V14战列舰 七彩虹(Colorful)CVN B650M GAMING FROZEN V14 主板 支持 CPU7800X3D/ 7700X/7600X (AMD B650/AM5) 30天销量500 ¥899 去看看 简介:相比御三家同级别配置正常要一千起步的价格,七彩虹B650战列舰目前日常售价已经降到899元,并且BIOS已经做了大更新,非常有性价比。 这张主板板载了两个PCIe5.0协议M.2接口以及一个满血PCIe5.0的PCIex16槽位,后期拓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算是比较另类的“战未来”。 3️⃣ 内存丨金百达 星刃 6000MHz 16G*2 金百达(KINGBANK)32GB(16GBX2)套装 DDR5 6000 台式机内存条海力士A-die颗粒 星刃 C28 30天销量1w+ ¥799 去看看 简介:目前在售的星刃6000MHz有两个版本,便宜的是C30时序,稍微贵一些的是本次使用的C28版本,可以简单理解为多花了点钱买厂商调教。 回归星刃,XMP(厂商超频预设)的时序为C28-35-35-77,运行电压则是1.2V,看过我之前评测的朋友都知道,这套参数就是标准的低压效能配置,对应低温+低延迟+不错的读写性能。 简单来说,C28时序版本的金百达星刃调教非常不错,适合手动超频困难的AMD平台,当然Intel没必要入这款,随便啥海力士颗粒的型号都能手动超到6800MHz以上。 ⏹ 设备调试 下面开始优化实操,没有任何副作用,直接无脑抄作业就好了。 1️⃣ 调试重点 下面调试的重点在于核显的核心频率+显存大小,配置完成后会有着高于AMD官方数据的8G显存(默认为512MB)+3.1Ghz频率(默认为2.9GHz)。 放一下优化前后的鲁大师跑分对比,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调试前的综合得分为1306405 / 调试后的综合得分为1356712,提升约为3.85%。 ● 调试前的处理器得分为752451 / 调试后的处理器得分为743956,下降约为1.14%。 ● 调试前的显卡得分为134248 / 调试后的显卡得分为162412,提升约为20.98%。 ● 调试前的内存得分为192865 / 调试后的内存得分为223660,提升约为15.97%。 其中显卡提升非常大,但CPU性能会有些许下降,综合来说还是划算的。 2️⃣ BIOS升级 如果你手上已有七彩虹B650在用,切记升级8000系锐龙的时候先不要换CPU,去七彩虹官网搜索你的主板型号,下载最新BIOS固件并解压缩到U盘上。 将U盘接到主板上,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按下图点击BIOS设置页面,点击选择升级BIOS,升级完成后会自动重启,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切记切记。 3️⃣ 内存优化 由于本次使用C28时序的金百达星刃6000MHz,所以操作非常简单,BIOS首页按下图找到EXPO开关,切换成内存自带的EXPO1配置即可。 这里有一步非必要修改项,如果你购买的是6400MHz及以内频率的内存,需要额外确认内存的运行模式: ● 第一步,点击超频OC,进入高级内存设置。 ● 第二步,点击UCLK DIV1选项,切换成UCLK=MCLK。 这里的操作是确保内存不分频,再高频率只能切换成UCLK=MCLK/2的分频模式。 4️⃣ 核显优化 下面开始关键的核显优化,首先进入高级模式设置页面的AMD超频。 之后点击下图的PBO设置,进入后会有安全提示,选择Accept接受即可。 这里需要修改的选项比较多,注意看图片和说明: ● 第一步,将PBO模式切换成Advanced,不然下面选项不会出现。 ● 第二步,将PBO Limits修改为Motherboard。 ● 第三步,将PBO Overdrive Scalar Ctrl修改为Manual,模式修改为10X。 ● 第四步,将GPU Boost Clock Override修改为Enable,频率修改为200MHz。 返回高级模式的主页面,进入下图的AMD CBS配置页面。 接着点击进入GFX Configuration配置页面。 这里修改两项: ● 第一步,将iGPU Configuration修改为UMA_SPECIFIED。 ● 第二步,将UMA Frame Buffer Size修改为8G。 最后,进入高级模式的主板芯片组配置页面: ● 第一步,将集成显卡控制器切换为Forces。 ● 第二步,将UMA Frame Buffer Size修改为8G。 以上设置确认全部修改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退出,选择保存设置重启电脑,到这里所有优化就都完成了。 ⏹ 跑分测试 接下来做一下跑分测试和应用测试,优化配置就是上一段的那些,大部分分数都高出平均水平线不少。 1️⃣ 综合跑分 鲁大师的测试做过了,下面用一些主流工具测试,首先是游戏加加,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性能得分为58937 ● 工作站性能得分为179979 ● 处理器单核性能得分为32209 ● 处理器多核性能得分为308970 ● 显卡得分为16940 ● 内存得分为43181 其次是Vray,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分数为19365 ● GPU分数为834 2️⃣ CPU测试 首先是CPU-Z,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单核评分为694.0 ● 多核评分为7282.8 其次是Cinebench2024,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单核评分为100 ● CPU多核评分为991 3️⃣ 显卡测试 首先是针对DX11的FireStrik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8896 ● 显卡分数为9746 ● CPU分数为25195 ● 综合分数为3391 其次是针对DX12的TimeSp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3877 ● 显卡分数为3474 ● CPU分数为11341 最后是针对补帧的FSR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FSR2关闭帧数为11.22FPS ● FSR2开启帧数为21.69FPS ● 性能差异为93.3% 4️⃣ 存储测试 内存性能测试使用AIDA64,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75399MB/s ● 写入速度为93495MB/s ● 拷贝速度为76296MB/s ● 延迟为76.6ns 这组数据相信在用AMD的用户都知道什么水平,C28时序的金百达星刃效能高的有些夸张。 顺道使用TM5对这组内存进行压力测试,脚本使用压力比较大的Anta777,测试截图如下图所示,轻松0报错过测。 5️⃣ 整机温度 这台测试机使用的散热器为常规240水冷,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满载温度在70°左右。 非常惊喜的地方是即使拷机接近30分钟,功耗一直没有跌破100W且没有降频,对比之前测试中十分钟会降频的技嘉而言,这是非常大的优势。 ⏹ 应用测试 上述跑分工具仅代表理论,下面进行实际工具软件与游戏的量化实测。 1️⃣ 生产力测试 首先是代表CPU和内存性能的7Zip Benchmark,使用默认的10次循环,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平均分数为119.470 其次是代表综合性能的Blender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monster分数为111.94 ● junkshop分数为81.33 ● classroom分数为56.58 第三是代表显卡解编码性能的Premier,对4K视频美哉天府进行8K转码(HEVC),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转码时间约需要五分钟 最后是代表CPU+显卡AI性能的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两个关键词生成图片,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输出时间需约2分51秒 2️⃣ 游戏测试 首先是要求配置较低的常规MOBA网游,案例选择英雄联盟(DX11),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100-110FPS中间浮动。 其次是要求配置较低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无畏契约(DX11),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40-60FPS中间浮动。 第三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刚CSGo2(DX12),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Benchmark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55-80FPS中间浮动。 最后是标准3A游戏,案例选择巫师3(DX12),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不开启光追+不开启FSR,游戏帧数在52FPS左右。 ● 不开启光追+开启FSR,游戏帧数在48FPS左右。 ● 开启光追性能模式+开启FSR,游戏帧数在20FPS左右。 ⏹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04-16 12:09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形态也在不断进化。一体机电脑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型电脑形态,凭借其简约的设计、出色的性能和高效的空间利用率,逐渐成为了众多用户的首选。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款备受瞩目的盛色W300一体机电脑,它在性能、外观、护眼功能和扩展性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对于sanc这个牌子,我们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SANC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深圳,在2013年,SANC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显示器品牌,并一步步在显示器行业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在过去许多年里面的显示一直主打中低端市场,产品在性价上一直很不错,那么一直做显示器的盛色,这这次一体机上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盛色W300一体机电脑以其极简主义的外观设计和经典的白色风格,给人一种清爽而雅致的感觉,以至薄处仅约7.5mm的纤薄机身和23.8英寸的微边框大屏设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科技美学。 精巧的结构设计使得整机稳固牢靠,不仅节约桌面空间,更能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大视野体验。同时,它还支持壁挂,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可以使用。 不仅如此,它还具备2个物理亮度调节按键,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随心调节屏幕亮度,既保护了眼睛,又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深入探究其内在性能,盛色W300一体机电脑搭载了12代英特尔N95处理器,采用10nm先进制程和新一代Alder Lake N架构,四核心四线程设计,睿频可达3.4GHz。这样的配置不仅保证了电脑的高速运行,还能满足用户多开软件、多任务处理等多种使用场景的需求。此外,内置的显卡虽然并非独立显卡,但在日常办公、高清视频播放甚至是轻量级游戏娱乐方面均能提供流畅稳定的图形性能。 在内存和存储配置上,盛色W300一体机一共有8+256和16+512两种内存组合可以选择,让您读写速度快人一筹,轻松满足用户对于存储空间的需求,无论是启动系统、加载程序还是处理大量数据,都能实现闪电般的响应速度。 屏幕上,盛色W300还配备了一块23.8英寸的IPS面板屏幕,分辨率高达2560×1440,相比传统的1920×1080分辨率,总像素提升了77%,PPI提升了33%。100Hz的流畅刷新率和4ms的响应时间,让用户在办公或娱乐时都能享受到流畅无卡顿的视觉体验。在色彩表现方面,盛色W300的屏幕采用了高阶背光灯珠,拥有120%SRGB色域,色彩过渡细腻平滑,不偏色、还原本色,为用户带来栩栩如生的视觉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盛色W300一体机电脑还采用了硬件低蓝光护眼技术。相比传统的软件护眼方式,硬件护眼能够直接减少背光中的有害蓝光,透射并保留有益蓝光,从而在不改变屏幕色彩的同时达到护眼效果。这一技术对于长时间办公或娱乐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除了强大的硬件配置,盛色W300一体机电脑还内置高保真立体双扬声器,声音细腻纯净,让用户在办公之余也能享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2.4GHz/5GHZ双频WiFi,告别繁琐的网线束缚,蓝牙5.0模块,稳定连接蓝牙设备。 并且它还配备了多种接口,如USB3.0x2、USB2.0x2、HDMIOUT、COM、音频等,满足用户各种数据传输和拓展需求。 总的来说,盛色W300一体机电脑凭借其出色的性能、护眼技术和丰富的接口配置,成为了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一款产品。无论是家用学习、网课娱乐还是企业办公,它都能为用户提供高效、舒适的使用体验。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性能卓越、设计精美的一体机电脑,那么盛色W300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多>

可爱的春雷王啊 晒物 04-15 18:39

不久前,国内的迷你主机品牌磐镭上架了一款新品WO4,相比其之前发布的游戏小主机HA-4,WO4在配置上要弱很多,不过这款迷你主机主要面向办公场景,加上价格便宜不少,日常办公追剧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我目前还有其他主力机在用,所以这台WO4到手后为了丰富使用场景,我给它重新安装了Wubuntu系统,该系统作为Windows11和Ubuntu的结合品,外观跟Windows11界面几乎一样,同时还支持更加丰富的自定义选项,最重要的是它除了Windows平台的软件外,还可以安装安卓软件。 这篇文章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磐镭WO4迷你主机的使用体验以及如何在磐镭WO4上安装Wubuntu系统。 磐镭WO4开箱 为了方便大家更为全面地了解WO4这款迷你主机,先来简单开箱介绍一下。首先是外包装,磐镭WO4迷你主机的包装是纯黑色纸盒,不过外面还有一层封皮,除了品牌LOGO外顶部有彩色渐变“WO”字样,看着还挺时尚的。 打开包装后就可以看到WO4迷你主机本尊,顶部是黑色的磁吸盖,磁吸盖一角是白色的品牌LOGO,四周可以看到蓝色边框的线条,其中一边有一个缺口,方便掀开顶部磁吸盖。 正面从左到右依次是橙色电源键、双USB3.0接口、type-C接口、3.5mm音频接口以及CLR CMOS按钮。 背面的接口也非常丰富,除了电源接口和两个USB2.0接口外还有DP1.4、HDMI接口各一个,至于RJ45网口则配了2个,这意味着对比一般的单网口迷你主机,这台WO4还可以用来作轻NAS、HTPC、All in One、黑苹果,安装开源OpenWRT等,可玩性极高。 背部接口的下方及左右两侧都是风口,四个边的颜色都是小清新蓝。 底部除了产品信息及4个脚垫外,还有散热风口,对于一台迷你主机来说,磐镭WO4的外表散热面积占比确实挺高。 这台迷你主机的机身尺寸也非常小,我用卡尺手动测量了一下,得出的结果是长为128.20mm,宽为128.19mm,高为51.78mm,手动测量有误差,不过这个尺寸确实非常迷你了。 拆开顶部的磁吸盖,可以看到四颗磁吸颗粒,此外磁吸盖上还特地设计了一个2.5英寸硬盘的槽位,虽然机身很小,但打开之后发现内部空余空间还是蛮大的,整个内部采用的是磐镭自研的HardCore结构,除了留出的散热空间大,主板及其他部件也非常稳定。 磐镭WO4内部内存槽位有2个,硬盘槽位有1个,我这款是16GB+512GB配置,固态硬盘上有散热马甲和散热贴,可以防止硬盘过热,此外有一个SATA硬盘接口。 除了主机外,包装盒内还有说明书、HDMI线、电源适配器、挂装支架、硬盘连接线、螺丝钉等,小包螺丝有两种规格,大的用于挂装固定,小的用于固定2.5英寸硬盘。 整体来看,磐镭这款WO4迷你主机在外观结构上除了小巧外还有散热规划科学、机身接口丰富,此外磁吸快拆设计在需要更换、加装硬盘、内存的时候也很方便。 磐镭WO4性能实测 在外观上,磐镭WO4基本没啥可挑剔的了,至于性能如何,相信大家应该也都挺好奇,接下来就通过各种软件实测一下。先来用鲁大师查验一下硬件参数,主要配置如下。 鲁大师跑分最终结果为567236分,其中处理器R7 5700U得分为369690分,显卡得分为37416分,内存得分为42235分,硬盘得分为117895分。 继续来看看NovaBench的跑分结果,综合得分为1827分,CPU单项得分为1326分,GPU为95分,内存和硬盘分别为236分、215分。 虽然磐镭WO4迷你主机的跑分结果不算差,但是现在高配电脑还是蛮多的,所以在整体排名上有些靠后,但能达到这个层次,日常办公娱乐也绰绰有余了。 在单项测试中,用CPU-Z测试R7 5700U的分数,单处理器执行绪为522.1分,多重处理器执行绪为4675.7分。作为一款8核16线程的CPU,R7 5700U基准频率为 1.8GHz, 最高可达 4.3GHz,像处理文档、PPT这些都没问题,甚至还可以修图剪视频。 搭配的磐镭自家的固态硬盘在安装系统之后剩余容量476GB,用CrystalDiskMark测试,读取速度为2829.10MB/s,写入速度为1366.71MB/s。 继续用ATTO测试硬盘,最大写入速度为1.27GB/s,最大读取速度为1.63GB每秒,两个软件测试结果有一定差距,不过速度都非常稳定。 磐镭WO4迷你主机搭载内存为16GB的DDR4 3200Hz,最高支持32GB,用AIDA64测试性能,读取速度为23065MB/s,写入速度为22148MB/s,拷贝速度为19973MB/s,延迟时间93.8ns。 使用AIDA64进行压力测试,单烤30分钟,硬盘最高温度为62℃,平均温度为59.8℃,CPU最大功率为47.35W,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稳定在25W左右。 双烤30分钟,硬盘的最高温度比单烤要高一些,达到65℃,至于CPU功耗,和单烤基本一致,比较稳定。 通过单双烤机压力测试可以看到,这款迷你主机对温度的控制还是挺好的,在高压环境下没有出现硬盘过热现象,此外在烤机过程中我听到的风扇声也非常小,可见其稳定性不错。 Wubuntu系统安装教程 磐镭WO4迷你主机出厂已经预装了Windows11系统,开机就能使用,这里再安装一个Wubuntu系统也是为了增强它的可玩性。如果想体验的话建议大家另外再加装一块2.5英寸的固态硬盘,把Wubuntu系统安装在上面,以免清楚原装的Windows11系统。 Wubuntu安装起来也没有那么难,首先需要去官网下载系统文件,可以选择Win10版或者Win11版的UI。系统文件下载好之后制作一个启动盘。启动盘推荐大家使用Ventoy,纯净无广告,制作速度也非常快。 这里附上Ventoy的官网地址除了安装Wubuntu外,安装其他系统也可以使用这款工具,装机必备。 启动盘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在磐镭WO4上安装Wubuntu系统了,开机按F7键进入安装页面,我的启动盘里只有Wubuntu系统文件,直接按回车键即可,如果有多个系统文件可用上下键定位选择。 选中“boot in normal mode",继续按回车键。 选择第一个Windows Ubuntu 11,继续按回车键,之后就可以进入桌面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打开的并非正式系统,只是启动盘预装的Wubuntu,要想脱离启动盘使用,还需要将Wubuntu系统安装在电脑硬盘上,操作也很简单,找到顶部的Install System并打开即可安装。 打开Install System,把语言设置成简体中文,进入下一步。 在位置中选择地区为Asia,区域为上海,确定语言、数字、日期为简体中文,进入下一步。 键盘这一栏分别选择Chinese和Hanyu Pinyin,继续下一步。 分区设置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看自己是否需要保留原系统,我是直接安装在新硬盘上的,所以选择的是抹除磁盘,选择完成后进入下一步。 用户设置输入姓名、登录用户名、计算机名称及密码,可以根据要求随便填,设置好就可以点击安装了。 到上面这一步就可以静待安装了,安装成功之后系统会重启,拔掉启动盘,进入开机登录界面输入自己预先设置的密码即可。 Wubuntu系统布局风格和Windows系统相似度非常高,基本界面逻辑都是一样的,所以上手比较容易,可以自主安装exe格式的应用。不需要 TPM、安全启动、POPCNT,自带Copilot、Edge、Teams、PowerShell、Skype等。 另外,系统还自带应用商店,包括办公、开发工具、系统、游戏等在内共两千多个应用可供下载,不过都比较小众。 按键盘上的Windows键也可以直接唤醒开始菜单,虽然基本和Windows11一样,但在桌面个性化设置上,Wubuntu的功能和美观度都要远超Windows11。 按Windows键在弹出的开始界面中可以看到一个Android图标,点击之后就可以配置安卓系统了,步骤也非常简单。 配置完成之后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安装安卓端的软件,一些手机端的办公软件在电脑上使用还是挺方便的,可以结合起来。 总的来看,Wubuntu作为一款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附带PowerTools高级工具,控制面板及其他常规设置都接近Windows风格,对于习惯了Windows界面的用户来说还是挺友好的,而且它对硬件配置的要求不高,软硬件兼容性都非常强,还支持安装安卓应用,体验还是不错的。以磐镭WO4的配置运行Wubuntu系统也完全够了。 当然,作为一款具有双网口的迷你主机,安装Wubuntu系统只是体现磐镭WO4可玩性的一个方面,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体验把这台小主机作为NAS、软路由、黑苹果使用。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更多>

拯救凹凸曼 经验 04-14 18:09

大家好,我是南北桃源~ 对于迷你主机来说,它的体积小巧,性能也足够日常使用,很多游戏也能够流畅运行,这就满足了大部分用户对于个人电脑的使用需求,这也是这两年迷你主机的销量越来越好的原因。 而我这几个月刚好在忙一个项目上线,在项目前期我一直是用着Macbook Air,但面对着小小的屏幕忙一整天除了效率不高之外,眼睛还非常难受。于是就带了这台大唐TR5作为主机,再到客户那里借了一台显示器和键鼠套装,这才让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Maxtang 大唐TRA5系列NUC锐龙7 5800H迷你商务办公游戏台式组装电脑WIFI6小主机 R7-5800H准系统 厚款 满500减200送赠品 ¥1679 去看看 在文章开始之前,先来看看这台主机的一些关键参数,锐龙7 5800H的处理器虽然不是最新的,但胜在它的性能还不错,搭配上双通道DDR4 3200MHz的内存和PCIe3.0的固态硬盘,同时它还支持WiFi-6和蓝牙5.2,可以轻松的连接网络和外围设备。当然了,选择它最关键的还是性价比足够突出,千元出头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准系统版本。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台主机的表现吧。 开箱 大唐TR5的包装,让我首先想到的是AMD处理器的盒子,他们的风格实在是太像了,简直就是大号的处理器包装,不过看着确实挺好看的。 包装内的全家福如上图所示,除了主机及电源外,还有附赠背挂支架以及安装工具和HDMI连接线。 大唐TR5的电源为航嘉生产,最大输出功率为90W,支撑这台锐龙7 5800H主机运行是绰绰有余的。 颜值也是生产力 大唐TR5共有薄款和厚款两种款式可以选择,我的这台薄款的上盖采用了玻璃上盖的结构,在质感上做得非常不错。 大唐TR5的机身尺寸为128mm*128mm*42mm,0.6L的体积非常小巧,主机可以轻松的放在桌面上不占空间,如果通过支架将主机挂在显示器背面的话可以实现一体机的使用体验。 大唐TR5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计在机身的两侧,内部为U型散热的结构。 接口齐全,扩展方便 选择迷你主机,相比之下在接口上肯定是不如台式机的。但大唐TR5在接口上非常充裕且合理。在机身前部为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以及两个USB3.2接口,前部的USB-C接口除了支持USB3.2的传输外,还可以连接显示器使用,对于一些需要多显示器使用的场景下非常实用。 再来看一下大唐TR5的机身背面,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源输入口,两个USB2.0接口,千兆网口以及两个HDMI 2.0接口。 拆开看看 出厂时大唐TR5的脚垫并没有安装方便用户拆装升级,拧开背后的4个螺丝即可打开机身后盖。 打开后主机内部如上图所示,机身内部的结构还是非常整齐清爽的。 固态部分支持PCIe3.0传输协议,出厂时硬盘上自带有散热模块,可以降低硬盘在高负载使用时的温度,提高硬盘的使用寿命。 硬盘背面则是大唐TR5的无线网卡,型号为intel AX200NGW,支持WiFi 6,最高速率可达2400Mbps,同时还支持蓝牙5.2,可以更轻松的连接各类无线外设,打造更简洁的桌面。 两根8G DDR4 3200MHz的内存组成双通道,对于这种采用核显的迷你主机来说, 双通道对于核显的性能提升来说还是非常大的。 虽然薄款在产品介绍页面并没有说支持扩展存储,但在主板背面依然保留有SATA接口,有扩展需求且动手能力强的依然可以进行磁盘扩展。 性能表现 先来看看鲁大师的跑分,88w+的分数击败了58%的用户,这个分数在迷你主机里可以算是中上游的水平了。 Ryzen 7 5800H虽然是一颗前几代的处理器,但它的性能释放还是不错的,除了游戏玩家外的普通用户往往都只是需要处理日常办公以及视频影音娱乐需求,5800H性能还是非常绰绰有余的。 相比较与intel同代的H系列处理器,5800H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在于它的集成显卡性能更强,对于一些常见的网游如LOL等都可以轻松应对。 CPU-Z中的参考分数与i7-10700的分数接近,对于性能有所顾虑的可以做一个参考。 像我平时偶尔玩玩LOL,2k分辨率下基本都可以跑满150帧以上,这主要得益于这款迷你主机的核显足够强大,如果是intel的核显就很难有这种效果了。 除了游戏之外用它办公也毫无问题,打开一些比较复杂的EXCEL运行速度也非常快,平时找资料的时候打开几十个网页也并不会卡顿。 总结 对于小白或者普通用户来说,千元价位想要攒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不妨考虑一下选择迷你主机,性能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娱乐,而且不用考虑如何搭配主板CPU等等,此外还能大大解放桌面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像我这次入手的这台大唐TR5迷你主机,准系统版本目前售价仅为1299元,仅需自行搭配固态和内存,性价比非常高。如果再懒一点选择带内存和固态的版本可以做到开箱即用,非常适合小白选择。 <更多>

南北桃源 晒物 04-13 18:49

近一两年来,随着小米、联想等厂商入局迷你主机市场,大家逐渐对这个品类也不再陌生。AYANEO本来是个做游戏掌机的品牌,品牌调性定的比较高,想走高端精品路线,所以他家的掌机定价偏贵,高于其他友商产品。最近AYANEO也开始涉足迷你机产品线,并且十分有特点,是为数不多的复古风迷你机,这也是其特色之一。AYANEO Retro Mini PC AM02正式基于AYANEO REMAKE概念而打造,是对经典游戏机NES的致敬。「灰机」NES的经典外观,正是AM02的设计灵感来源。正巧我前段时间也收到了品牌方寄来的样机,也使用了一段时间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近段时间的使用感受吧。 开箱与包装 包装方面,走的是简洁大方的风格,正面是产品名和产品缩略图,背面则是一些产品信息。打开包装,配件很是大方:100W快充电源适配器、一条HDMI线缆、一条Type-C电缆、两个USB-C转A的转接头、说明书、安装螺丝和撬片。 复古与现代的完美融合,NES经典外观的再现与创新 首先,AM02的外观还是相当有质感的,体积只有0.7L,重量也仅有500多克,很小巧,整机尺寸为146×134×48mm,不仅比常见的ATX机型小得多,比起我同样放在桌面的MATX电脑主机比起来也非常mini。放在桌面确实省去了不少空间,看起来也更加简洁。搭配壁挂使用可以进一步节省空间。 AM02从整机造型,到机身边缘的设计,很多细节都高度还原了NES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经典外观,特别是金属灰配色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游戏时代。然而,AM02并非只是对NES外观的简单模仿。在保持NES经典元素的同时,设计团队还针对Mini PC本身的结构需求进行了创新的重构。这种重构不仅体现在创新副屏的设计上,还体现在前开盖这一独特的设计上,将将 USB4-C 接口、USB-A 3.2 Gen2 接口和 3.5mm 音频接口隐藏其中,可以使用红色水晶开盖键一键打开。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NES的标志性元素,更赋予了AM02现代科技的气息,使得这款产品成为了复古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与AM01一样,AM02延续了AYANEO REMAKE概念的风格。这种风格强调在复刻经典的同时,不忘加入创新的元素。正是这种对经典的致敬和对创新的追求,让AM02在市场上独树一帜,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创新副屏设计:科技与实用的完美融合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一款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更要能够引领潮流,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创意。AYANEO团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AM02上加入了一块4英寸触控信息屏,这一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块副屏在日常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展示系统信息、游戏进度等实用内容,还能作为游戏内交互界面的一部分,为玩家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想象一下,在玩游戏时,你可以通过触控信息屏快速调整游戏设置、查看性能数据,甚至与其他玩家进行实时互动。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更让AM02成为了一款充满创意和个性的科技产品。 触控信息屏通过定制系统独立控制,AYANEO团队为它开发了四屏快捷功能。轻轻滑动屏幕,你就可以轻松切换不同功能。第一屏是FPS Thunder游戏覆层工具,通过AYA Space读取系统数据,直接展示各项性能数据。你可以点击屏幕上的快捷按钮,轻松调整TDP模式和风扇转速策略,让你的游戏体验更加顺畅;第二屏展示时钟和天气信息,让你随时了解当前的时间和天气状况。这个功能可以在AYA Space进行设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时钟样式和天气显示方式;第三屏则是一个炫酷的屏保动画展示区。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精美的动画效果,让AM02在闲置时也能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同样,这个功能也可以在AYA Space进行设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屏保动画,此功能后续版本更新时将和大家见面;最后,第四屏则是一个系统调节区。你可以在这里调节系统音量大小,甚至选择关闭副屏。需要注意的是,重新开启副屏需要进入Windows系统里的AYA Space软件进行设置。这种设计既考虑到了用户的日常需求,又保证了AM02的整体美观性。 丰富接口=强拓展性 这款Mini PC主机的正面和背面都有着丰富的接口,拓展能力非常强。AM02前面板配备了1个USB4 Type-C接口和2个USB 3.2 Gen2 Type-A接口。 而在背面,从左到右,AM02则提供了2个USB 2.0接口,以及HDMI 2.0和DP 1.4接口各1个,还配备了1个2.5G网口和1个1000Mbps网口,双网口配置可以更加方便地组建路由器或NAS存储。得益于HDMI 2.0、DP 1.4接口和正面全功能USB4 Type-C接口的支持,AM02可以实现三屏同显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同时连接三个显示器,并且每个显示器都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这样的配置对于需要多任务处理或者需要大屏幕展示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非常实用的。在供电方面,AM02支持USB-C PD 100W供电。最后,在安全性方面,AM02也考虑得非常周到。它配备了Kensington安全锁孔,用户可以使用对应规格的安全锁将主机锁定在固定位置,有效防止被盗。 搭载AMD Ryzen™ 7 7840HS的强大掌上电脑 AM02其核心在于搭载了AMD Ryzen™ 7 7840HS标压处理器,这款基于4nm制程打造的处理器,拥有8大核16线程的Zen 4 CPU架构,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CineBench R23的测试也验证了这款CPU性能的强悍,多核跑分高达15991,单核跑分也有1773。7840HS的性能之强大,就不过多赘述了,搭配上7840HS,无论是1080P主流网游,还是轻度3A游戏,甚至是复古游戏,AM02都能轻松胜任。下面使用《原神》和《英雄联盟》进行测试,可以看到在2K分辨率下,极高画质时英雄联盟全程平均帧率为170+FPS毫无压力,原神在高画质下也能维持在45-50 FPS,整个游玩过程也是相当的流程。同时,它还配备了Radeon™ 780M核显,使得影音娱乐体验更加流畅。无论是观看高清视频,还是进行音频编辑,都能得到极佳的效果。 除了强大的游戏和娱乐功能外,AM02还是一款高效的生产力工具。它可以轻松应对Office办公、平面设计、音视频剪辑等任务。AM02应对日常的PS、PR、剪映等软件都很轻松,更别说一些表格、文档类的处理了。实际体验中,AM02不管是在运行普通的办公软件,还是Photoshop、视频剪辑等等,整体运行起来还是很流畅的。甚至是双开、多开软件使用过程都不会出现卡顿、不流畅的现象。使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作业时,在多段素材的混剪中,不管是多轨道管理、素材预览拖动还是特效、蒙版、转场等操作,都非常的流畅。 当然,如此强大的性能背后,离不开优秀的散热系统支持。AM02配备了由四铜管、大尺寸涡轮风扇和68105mm²铝制鳍片组成的散热系统,使得处理器能够在最高45W TDP性能输出下稳定运行。这样的散热设计,既保证了处理器的性能发挥,又避免了过热问题。值得一提的是,AM02在操作上也进行了简化。它首次支持在AYA Space软件中直接调整风扇转速策略,用户无需进入BIOS进行设置,只需一键就能实现性能狂飙或静音运行。这样的设计,让你在享受高性能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得益于豪华的辅助散热手段,AM02在长时间运行时,内存硬盘都能运行在很低的温度上。 出色内存与存储配置,小身材高性能 AM02作为一款高端计算机主板,其内存和存储配置尤为出色。首先,让我们来谈谈AM02的内存配置。主板内置了2条DDR5 5600MHz的SO-DIMM内存插槽,支持最高64GB的双通道内存。DDR5内存作为新一代内存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能耗,能够大幅提升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此外,双通道内存技术能够使得数据的读写更加迅速,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 其次,AM02在存储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主板内置了M.2 2280 PCIe 4.0接口,理论读取速度可达7000+MB/s。此外,该接口最高支持8TB双面颗粒的SSD,为用户提供了充足的存储空间。配合DDR5内存,AM02的存储性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系统启动、游戏加载还是文件传输,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后,AM02在无线网络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主板标配了Intel AX210无线网卡,支持WiFi 6E和蓝牙5.2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稳定、快速的无线网络连接。对于对网络有更高追求的用户,AM02还提供了M.2 2230规格的WiFi 7网卡接口,用户可自行更换更高性能的网卡,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设计使得AM02不仅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网络需求,还能为专业用户提供更大的扩展空间。 写在最后 总之,AYANEO Retro Mini PC AM02 是 AYANEO 第一款高端旗舰 Mini PC 产品。而AM02作为一款融合复古与现代、经典与创新的Mini PC产品,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使用体验。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配置,可以从容应对各类办公和游戏需求,它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设计团队对经典的致敬和对创新的追求,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AM02能够在市场上继续发光发热,为更多的消费者带来惊喜和欢乐。 <更多>

可爱的春雷王啊 经验 04-12 17:39

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作为一名数码达人,天天与我陪伴的电脑又到了考验温度的时候了。毕竟旗舰级的CPU和显卡,内存组合在一起,电脑满负荷跑起来,不管是打游戏还是做生产力,那产生的高温是相当恐怖的。 尤其是在显卡满负载运行的时候,只要几分钟,整个电脑就变成一个烤炉,因此,就算是未雨绸缪吧,我这边提前在做了一些功课之后,着手研究怎么对电脑进行DIY改进以加强它的散热。 那加强散热的最直观的一个办法就是加大机箱,加风扇,让机箱空间加大的同时让里面的气动布局也更合理。冷空气可以更快速的进入机箱扫过高发热的电脑核心部件之后再排出机箱。方案是相当不错的,于是,立即开始找风扇。 在颜值即代表正义的年代,找风扇不仅要散热性能好,更要颜值外观好看。最终,我入手了龙骨模组风扇 APOLAR 120 ARGB,一共7个,话不多说,立即拆箱。 骨伽 龙骨APOLAR 积木风扇 12CM水冷机箱风扇模组无线拼接/ARGB神光同步/PWM温控 白色正向 满179减2030天销量500+ ¥179 去看看 外观 龙骨模组风扇 APOLAR 120 ARGB的特点不仅主打一个RGB灯光,而且它还有一个模块化的设计,即突破了传统风扇接线的麻烦和不好看,通过触点卡扣的设计,可大大的简化线束的排布。 这种设计在多风扇组合的时候最好用,尤其是越多越好,越多越省线,排布越方便。彻底解决了传统风扇排布越多,线束越麻烦的问题,让多风扇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更美观,更简约,甚至有种无线风扇或是一体风扇的快感。 其次是RGB灯光,现在没有个RGB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龙骨模组风扇的外观设计相当的独具匠心,支持各大品牌主板的神光同步功能,可以在主板BIOS或是软件中直接调整灯光的动态效果和颜色。 我可以调整自己喜欢的各种颜色,瞬间拉满整个电竞氛围感。看着光彩夺目的机箱,那真叫一个漂亮,打游戏也更有激情。 性能 作为一款专业级的散热风扇,除了好看,强大的性能是必不可少的。龙骨模组风扇 APOLAR 120 ARGB它的尺寸为130*120*28mm,是标准的120尺寸的风扇。一般机箱都可以支持,通用兼容性极强。 龙骨模组风扇的单只风扇的重量约为196克,可以说是质感满满,做工精湛。毕竟它大量的采用了加厚的材质,更耐用的同时也更不易变形,也因此相比一般的散热风扇来说,它的重量要重了约20%。 而性能核心上,它的风扇转速最高可以达到2200转。并拥有HDB动态液压轴承,可以大大的延长寿命,降低噪音。再加上导流的风扇设计,可以在相同的转速下,大大的增强风道,提交散热的效率。 高性能的硬件加设计让它的风量达到了75.38CFM,风压达到了2.59mmH2O。如此强大的性能,应对现在旗舰级的平台更加的得心应手。 另外它还搭载了Q-Stop(QuietStop)的减震系统,它可以大大的分散扇叶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从而消除风扇的噪音和振荡负载,进一步减少安装的间隙或底盘共振的噪音,让电脑机箱散热更强的同时,却不会增加额外的噪音。 当我在玩游戏《荒野大镖客2》10分钟后,此时显卡早就最大的负荷运行很久了。此时系统的散热风扇也开始全力运行,但即使在这样的满负载场景中,此时的风扇单只噪音也仅在31分贝左右。而如果是低负荷运动的时候,那几乎是听不到任何噪音的。 在满负载运行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机箱的热气直往顶部冲出来,装在机箱底部的三只散热风扇,正全力的把机箱内部的新鲜冷空气抽入机箱内部。再通过散热大户:显卡,内存条,CPU之后,从顶部的360冷排排出。 而装在背部的三只风扇也在积极的往外部排出多余的热空气,整个机箱的冷热空气循环和交替相当的迅速并且有效。这种散热效果,比你打开机箱,任其自然散热要强的多。毕竟好的机箱主要讲究的就是优秀的风道设计。 即使是游戏画面特效全开,即使是CPU负载和显卡负载都达到最高。可以看到CPU的的功率此时可以达到272W,使用率达到100%,而CPU温度竟然低至77℃,如此低的温度虽然离不开水冷的功劳,但这也和机箱内部的强对流冷热空气交换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此强大的性能,自然不会有降频降性能等问题存在。甚至如果你想超频,如CPU超频或是内存超频,机箱的散热都是相当重要的存在。 总结 总的来说,性能强大的主机一定要有优秀的散热,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硬件的性能,运行也更加的稳定。龙骨模组风扇 APOLAR 120 ARGB不仅性能,散热效果好,而且它的颜色高,做工精湛,噪音小,即使我安装了多达6只散热风扇,满载运行的时候仍然很安静。如果你喜欢电竞游戏,或是高端生产力,那么你的主机一定要加强散热,而风扇,则是散热的核心。 <更多>

稀范数码 晒物 04-12 16:19

*️⃣写在前面 海景房机箱玩的有点多,这次装台优雅范的。整机依然是我喜欢的纯白风,机箱是方糖机械大师逻辑库 IF17,机箱纯白优雅的风格别有味道,小巧适中的体积,尤为适合桌面摆放。配置方面,CPU 是 Intel 酷睿 i7-14700KF,主板是技嘉新出的冰雕X B760M AORUS ELITE X AX,纯白 PCB 颜值拉满、14+1+1 相强化供电,加上技嘉独特的“高带宽低延时”黑科技,搭配 I5 以上级别的处理器都轻轻松松。内存是金百达白刃灯条 24GB * 2,海力士 M-DIE 颗粒加持,既保证优秀的超频性能,又有容量优势,而且金百达的条子性价比 一 流;固态则是宏碁掠夺者 GM7000 2TB,这也是我经常推荐的型号, 表现完全达到当前 PCle 4.0 固态硬盘的 一 线水准;电源是 TT 钢影 Toughpower GF A3,原生 PCIe5.0 + ATX3.0 + 80PLUS 金牌认证,更适合 40 系显卡;散热则是利民的 WHITE 银魂 SS135,市面少有的 六 热管 135mm 高度风冷。 *️⃣装机配置 CPU:英特尔 Intel 酷睿 i7-14700KF 主板:技嘉 冰雕X B760M AORUS ELITE X AX 显卡:电竞判客 RTX 4070TI X3W OC 内存:金百达 白刃 DDR5 - 6800 24GB * 2 SSD:宏碁掠夺者 GM7000 2TB 机箱:方糖 机械大师 逻辑库 IF17 电源:TT 钢影 Toughpower GF A3 风冷:利民 SS135 WHITE 银魂 风扇:利民 TL - B12W - S *3、TL - B6W * 2 *️⃣成品展示 ▼机械大师的机箱一贯以质感取胜,紧凑的机体设计,就算放在小型机箱之中也是很出挑的型。逻辑库是机械大师旗下的新系列,体积更加小巧,能够轻松适应各种空间受限的环境,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内部组件布局和兼容性。逻辑库目前有 三 个型号,分别为 IF11(12.7L)、IF13(12.7L),以及这台 IF17(19L)。 ▼相比大家熟悉的酷方系列,逻辑库设计更为方正。IF17 的 三 围尺寸 189 * 285 * 346mm,主体材质为 SPCC 钢材,机箱采用全开孔设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型机箱的散热性能。机箱有黑白两色可供选择,白色款更显干净简约。 ▼换个角度 ▼左侧为高透钢化玻璃,主打个光影拉满。不过这箱子本身质感到位,无需点亮灯效也有不错的氛围感。左右侧板采用手拧螺丝进行固定,也能通过调换侧板控制灯效溢出,设计简单但实用。 ▼正面比较简洁,I/O 接口位于右下区域,从上至下分别为 USB3.0、Type - C 插口、3.5mm 音频复合接口、金属电源开关。可以把配送的机械大师 LOGO 条贴上去,红色点缀更显灵动。 ▼机箱尾部视角,四槽占位适配主流显卡,右上区域和诸多 MATX 箱子区别较大,狭长的设计完全不能兼容 12mm 风扇,所以这里我是配备了两个利民的 6mm 风扇,完美的解决了风道问题。其实这里最大能上两个 8mm 风扇,我还是保守了点。 ▼整机内部视角,机箱为标准的直插结构、电源吊装方案。 ▼别看机箱尺寸小,但是能支持到 ATX 电源(14cm以内),应该是同尺寸机箱中对电源兼容性最高的。这里搭配的TT 钢影 Toughpower GF A3,支持 ATX 3.0 标准无需转接线就能适配 40 系显卡,1000W 的功率 + 80PLUS 金牌认证,后期就算升级 4090 这种国家电网合作者也无须担心。 ▼主板是技嘉 B760M 冰雕 X,作为三大板卡少见的白色系主板,颜值高、堆料足,高达 16 相供电配置,内存最高支持 8266MHz 高频,还有技嘉拿手的“高带宽低延迟”黑科技,很适合搭配纯白性能级主机方案。 ▼技嘉 B760M 冰雕也是带灯的,很少见吧。这板子堪称 B760 的最强音,后面介绍的时候咱再详说。 ▼机箱支持水冷 / 风冷两种方案,水冷最大支持 280mm,冷排限长 273mm,需要单独的水冷支架。风冷就比较挑剔了,最大高度限制在 135mm 之类,这里搭配的 135mm 的利民银魂,双塔六热管完美适配。话说这种低塔风冷的最佳选择估计就是利民了,110、118、125、135 各式高度的塔式风冷应有尽有。 ▼内存是两根金百达白刃 DDR 内存,单条 24GB / 6800MHz 频率、兼顾了性能与容量,海力士 M-DIE 也拥有不错的超频潜力。而且内存的灯效不错,价格也是相当亲民,性价比装机首选。 ▼固态是宏碁掠夺者 GM7000,英韧IG5236CAA + 镁光颗粒,支持 NVMe PCIe 4.0 的固态硬盘,之前测试也是做到了 PCle 4.0 固态硬盘的 一 线水准,强烈推荐作为系统盘使用。 ▼显卡这次翻车了,没注意到机箱限制显卡长度 336mm,导致准备的影驰 RTX 4080 SUPER 装不上去,好在手头还有块电竞判客的 RTX4070TI,同样的纯白风格,完美适配白色系装机。不过这块卡完全不推荐,风扇噪音大到起飞,而且放着都能坏,具体看后面的文字。 ▼双槽显卡其实更适合这种机箱,前端可以释放空间作为线材收纳区域。话说 ATX 3.0 电源的 12 VHPWR 接头真是太适合这种小机箱了,难以想象加上转接线还能怎么走。 ▼逻辑库 IF 不管是采用水冷还是风冷,最大都能支持配装 12cm * 4 + 9cm * 1 的风扇组合。不过如果是这样的三槽显卡,前端几乎不可能再加风扇。我只在顶部和尾部各安装了两把利民风扇,分别为 12cm 的 B12W - S / 6cm 的 B6W。 核心硬件 1️⃣CPU| Intel 酷睿i7-14700KF 英特尔(Intel) i7-14700KF 酷睿14代 处理器 20核28线程 睿频至高可达5.6Ghz 33M三级缓存 台式机盒装CPU 送赠品30天销量1w+ ¥2999 去看看 ▼处理器没啥说的,直接 Intel 就行,既能游戏也能生产力,14700KF/F 是14 代酷睿性能提升最大,同时也是最值得入手的型号, 8P + 12E、20 核 28 线程,此外 L3 缓存也从 30MB 增加到 33MB,性能媲美上代 i9 。预算紧张的话可以看看上代的 13600K ,放在这套配置同样不存在短板。 2️⃣ 主板丨技嘉冰雕X B760M AORUS ELITE X AX 技嘉(GIGABYTE)冰雕X B760M AORUS ELITE X AX DDR5 WIFI主板支持CPU 1390013700KF LGA 1700 30天销量1000+ ¥1599 去看看 ▼冰雕是技嘉旗下的高端产品线,特色是全系采用白色涂装,颜值高堆料猛。这次技嘉将这个配色下调到了 B760M 阵营,颜值方面那是没的说,纯白 PCB 底板、银白色散热装甲,镜面 + 金属拉丝的效果让人惊艳,左上角的 LOGO 通电时还会有 ARGB 效果,相当有范。 ▼这块主板除了颜值高,最大的特点就是堆料。 PCB 是 8 层 2 盎司铜低损耗电路板 ,主板供电是 14(CPU) + 1(核显) + 1 (AUX)相高规格设计,别说 B760 这个等级,放在 Z790 主板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众所周知,PCB 层数越多,抗干扰性、使用寿命都更强,不过对应的成本也越高。看得出冰雕虽然下放到了 B760 ,格局依然围绕高端打造。 ▼主板配备了双 M.2 接口,均配备了散热马甲,支持 EZ-Latch Plus 快易拆,极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主板的 PCIE 5.0 显卡插槽特别采用了全包裹不锈钢加固设计,背面也提供了加固背板,即使安装重型旗舰级显卡,也能确保主板得到充分的支撑,避免因重量导致的主板弯曲,从而延长了主板的使用寿命。 ▼技嘉 B760M 冰雕 X 依然采用 4 槽内存设计,不过引入了之前高端版型才能见到的背钻孔、隔离内存布线、添加抗干扰屏蔽罩等先进工艺,能够将内存稳定运行在 8266MHz,这还只是 XMP 条件,理论上 CPU 体质靠谱加上手动优化的话还能更高。 ▼主板配备了 三 组 ARGB 与 一 组 RGB 灯光插针,基本可以满足喜欢玩灯的朋友。这块板子还有个贴心之处就是内置了 HDMI 输出口,如果想打造机箱副屏,这块主板是妥妥的神器。 ▼主板的后部 I/O 区域依然采用纯白涂装,接口方面包括 四 个 USB 2.0 、一 个 DP 1.2 显示端口、一 个 HDMI 2.0 视频输出接口、一 个 USB 3.2 Gen 2 Type-C 端口、三 个 USB 3.2 Gen 1 端口以及 一 个USB 3.2 Gen 2 高速传输端口、一 个2.5Gbps 速率的 RJ45 网络接口、3.5mm 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数字光纤音频输出功能,满足用户的各种连接需求。 3️⃣ 显卡|电竞判客 RTX 4070TI X3W OC ▼其实,装机前我本来打算的是用影驰的 4080s,但是机箱限制显卡长度 336mm,手头的纯白卡只有这块电竞判客的 4070TI。两块卡对比下尺寸,电竞判客 4070TI 整体都显得更加纤细,也只需要占用 2.5 槽,单就体型来说还是蛮配合小机箱。 ▼显卡采用的增强型公版 PCB 方案,11 + 2 相供电设计,内部配备 6 根纯铜复合热管,GPU 纯铜底座,结合 三 段式散热鳍片矩阵和金属背板,在温控层面还是很靠谱的。 ▼显卡配备了 三 个 90mm 直径环形风扇,蓝白撞色的设计也显得很清新。顶部的 12VHPWR 接口,连接专用线材走线更加轻松,接口则是 3 个 DP 1.4a + 1 个HDMI 2.1 的组合,白色挡片细节还是挺足的。 ▼这块卡怎么说呢,能用,价格便宜,我是去年底不到 5100 入手。但是,这块卡有个致命的问题,风扇噪音太大。 注意,不是啸叫,40 系显卡常见的啸叫问题并未出现在他身上,就是单纯的风噪大。 显卡在低负荷下没啥问题,几乎听不到噪音。但是只要高负荷下,比如游玩 3A 大作,还不用玩,只需要进入游戏显示 LOGO 的时候,显卡风扇会直接起飞,巨响那种。下面两张图分别是低负载和高负载的噪音对比,这个数据看着都吓人。 更悲催的事来了,这块显卡在做测试时一直出错,压力一大就出现“无显示输出”的字样,3DMARK 的所有测试都无法完成,所以后面我没有放对应的测试数据。显卡放着也能坏简直服了,等我走个售后再来和大家报告情况。 所以这块卡个人是不推荐的,准确的说这个牌子我以后都会避而远之,反正预算够就华硕七彩虹,性价比就索泰影驰,要售后就技嘉(四年保),本次仅仅作为装机展示,大家无视这块卡即可。 技嘉4070TiS显卡 魔鹰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Gaming OC 16G DLSS3电竞AI设计显卡-注册四年保 送赠品30天销量500 ¥6999 去看看 4️⃣ 内存丨金百达 白刃 DDR5 - 6800 24GB * 2 金百达(KINGBANK)48GB(24GBX2)套装 DDR5 6800 台式机内存条海力士M-die颗粒 白刃RGB灯条 C34 30天销量1w+ ¥1059 去看看 ▼金百达这几年推出的产品都相当不错,性价比高,覆盖阵营也广。白刃是品牌旗下主打灯效的性能级内存,海力士 M - die 颗粒 + 不锁电压的设计,也能实现很好的超频效果。 顺便多说一句,为什么 DDR 市场 6800MHz 最多,因为这个频率是 INTEL / AMD 双兼容,再往上就只能 Intel 了 ▼内存的外观设计还是很有辨识度。整个内存条以白色为主调,其上覆盖 一 层厚实的散热片,上面巧妙地融入了红色的文字“刃”以及金百达的Logo,边缘则装饰有银色的线条,增添了设计的细节感。内存的顶部采用了半透明的材质,上方印有金百达的英文标识,“白刃”的名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其设计风格。 ▼标签来个特写,内存 XMP 频率为 6800MHz,时序为 CL34 - 45 - 45 -108,单条 24GB 大容量,可以有效弥补 DDR5 因为内存兼容不足带来的容量焦虑。内存搭载的海力士 M - die 颗粒,也是当前超频 T1 级别的,只要平台不拉垮,可以很稳定的运行在 8000MHz 左右. ▼DDR5 内存的特性就是密度高,超频性能强,所以金百达也是采用了 10 层 PCB 堆叠工艺,不仅具备更强的电气性能,也让其在超频时能承受更强的电压气流,实现更强的超频性能。2mm 的金属马甲,加上内部工业级散热硅脂填充,配合内置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能够保证更稳定的运行效果。 ▼内存顶部的乳白色发光条,内部嵌入了 16 颗精心排列的双面 ARGB LED 灯珠。这些灯珠的分布设计使得发光效果均匀且细腻,几乎察觉不到单个灯珠的存在,从而营造出一种无缝的照明体验。此外,这款内存条还兼容多数主流主板制造商的 RGB 灯光同步技术,使得“白刃”内存的灯光效果不仅美观,而且能够与其他系统组件的灯光效果完美协调,展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放张灯效展示 5️⃣ 固态SSD丨宏碁掠夺者 GM7000 2TB 宏碁掠夺者(PREDATOR)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GM7系列|NVMe PCIe 4.0读速7200MB/s 助力AI PC存储配件 送赠品30天销量1w+ ¥919 去看看 ▼宏碁掠夺者旗下有 GM7000 和 GM7 两个系列,区别在于 GM7 为 YMTC 颗粒 + 联芸主控的 DRAM-Less 方案,GM7000 则为 英韧IG5236CAA + 镁光颗粒的有缓方案,两个系列均能均能提供 T1 级别的 PCIe4.0 读写,不过有缓的 GM7000 能提供更强的真实随机读写性能,更适合作为系统盘使用。 ▼包装方面还是宏碁掠夺者 一 贯的黑色沉稳范,比较细节的地方在于,GM7000 将石墨烯散热贴和 SSD 本体分开放置,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粘上散热贴。毕竟现在的中高端主板都是配备了金属散热装甲,散热效果明显更好。 ▼GM7000 为标准 2280 长度,单面颗粒设计,可以更好的适配主流主板以及游戏主机、迷你主机的需求。固态正面可以清楚看到元器件布局以及型号,包括 两 颗美光B47R 176L TLC 颗粒(BWNQ9TCIB1JC6C);两 颗 南亚 NT5AD512M16C4-JR 的 缓存颗粒(单颗容量 1GB ,正反面各 一 颗); ▼主控则是 致态TiPro7000 同款在用的 INNOGRIT 英韧 IG5236CAA 芯片,主控采用 12nm 制造工艺,8 通道设计,最大支持 8TB 的容量,兼容主流的 MLC、TLC 、QLC等 NAND 闪存类型,同时设计了外部 DRAM 缓存,以优化性能表现。保障数据安全方面主控芯片集成了包括 AES、国密标准 SM2/3/4、SHA、RSA、ECC、CRC循环冗余校验以及端到端数据保护技术,确保数据达到最高安全标准。 6️⃣ 电源丨TT 钢影 Toughpower GF A3 1050W Thermaltake(Tt)额定1050W 钢影Toughpower GF A3 白色 电脑电源(原生PCIe5.0/ATX3.0规范/80PLUS金牌) 送赠品30天销量100 ¥899 去看看 ▼机械大师 IF17 支持 ATX / SFX / L 多种电源,这里搭配的 TT 钢影 Toughpower GF3 1050W,电源采用原生 PCIe 5.0 设计,兼容 ATX 3.0 标准,80PLUS 金牌认证,内置 OCP(过电流保护)、OVP(过压保护)、UVP (欠电压保护)、OPP(过功率保护)、SCP(短路保护)、OTP(过温保护)等多项工业保护,还有 10 年质保加持。 ▼电源尺寸 150 * 140 * 86mm,已经达到了机箱最大容纳尺寸。建议打算折腾这箱子的朋友首选 SFX 电源,下方能留出更大的空间走线和散热。 ▼电源配备了 一 颗 140mm 规格风扇,相当霸气,风扇采用的液压轴承,静音效果非常不错。正面 TT 的品牌 LOGO 做了金属拉丝工艺,细节到位。 ▼电源的正面可以清晰地查看到其认证信息和输出规格。电源采用的 LLC + DC - DC 电路设计,支持 100V 至 240V 宽幅电压输入,单路 + 12V 输出能够提供高达 87.5A 的电流输出,这意味着其具备高达 1050W 的最大输出功率。同时,+3.3V 和 +5V 电路各自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均为 20A,两者合计的额定输出功率达到 100W。 ▼电源采用了 100% 高品质的 105°C 日系电容,确保了电源在提供电力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内部配备了 Smart Zero Fan 智能温控系统,该设计使得风扇仅在电源负载达到30%以上时才开始工作,这样的设计有效减少了在风扇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用户也可以选择手动模式,以保持风扇的持续运行。 ▼电源采用全模组接口设计,配套的线材也和电源保持 一 致,纯白涂装更适合搭建白色系主机。其搭载的 12+4 pin 接口在连接显卡时,能利用单条线材提供 600W 的供电,装机走线更加方便。 7️⃣ 风冷丨利民 SS135 WHITE 银魂 Thermalright(利民) SS135 WHITE银魂CPU风冷散热器135高度AGHP6热管双塔全电镀回流焊S-FDB风扇支持LGA1700 送赠品30天销量1000+ ¥289 去看看 ▼散热领域特别是风冷品类,利民可以说是当中翘楚。散热性能还则罢了,品类丰富度对我等钟爱小尺寸机箱的用户简直贴心至极。像这个机箱只能使用 142mm 以内的风冷,别的牌子找出一款都难,利民就轻松了,110、115、128 各种高度应有尽有,连 135 这个高度都能提供 2 款(PA120 MINI / WHITE 银魂)进行选择,委实流弊。 ▼利民 SS135 银魂采用的迷你双塔设计,整体尺寸为 120 * 135 * 94mm,纯白涂装,搭配 TL-D12PRO-G 伺服级风扇,不管是性能还是尺寸都很满足我这套主机的散热需求。 ▼6 * 6mm AGHP 逆重力热管设计,可以解决受到重力影响热毛细回流缓慢性能低下问题,不管任何角度都能带来极佳的散热效率。底座采用非直触式方案,全镀镍回流焊工艺加持,微雕精工刀 CNC 铜底,做工真心给力。 ▼42 片 0.4mm 厚度的散热鳍片,全铝电镀,递减对称铠甲造型,在 TL-D12PRO-G 性能级风扇辅助下可以快速将热量传递到外界。 ▼机箱风扇来自利民的 B12W 和 B6W,利民 TL-B12W-S 是标准的 12cm 电脑机箱风扇,其额定转速为 1500转 / 分钟(±10%波动范围内),最大风量 66.17CFM、最大风压 1.53mmH20,风扇配备了 5V 3PIN ARGB 接口,使得它能够与多数主流主板的 RGB 灯效同步,增添个性化的电脑组装体验。 ▼风扇使用了 Stably-FDB 磁力稳定轴承,寿命长抖震小,电线为阻燃材质的网包线,固定位置加装了硅胶角垫,可以提供完好的减震效果。 ▼B6W 则以小尺寸性能级为卖点,6025 小尺寸规格更适合空间有限的安装环境,像IF17 背后那限长的区域就很适合。别看风扇尺寸小,转速能达到 3200RPM / 分钟(±10%波动范围内),两把风扇 一 起运行足以将内部热量快速排出。 8️⃣ 机箱丨方糖机械大师 逻辑库 iF17 方糖机械大师 逻辑库 iF17 有黑白两种配色,机身纯白喷涂,周体 MESH 开孔,右侧打孔钢板,左侧钢化高透玻璃,侧面的冷排支架支持最大 280mm 水冷。 ▼正面角度相当简洁。 ▼机箱尺寸为 346 * 285 * 189mm,最大支持 MATX 主板 、336mm 显卡、 ATX 电源(14cm)的组合,散热最大支持 280mm 水冷、142mm 塔式风冷,相对于这个体积来说还是很能装的。 机箱采用了嵌套式设计,内框和外壳都能进行分开,装机时更加便利。不过“螺丝大师”懂的都懂,安装不麻烦,拆螺丝会让人崩溃,建议搭配电动螺丝刀进行组装。 ▼相对于酷方系列,这次的逻辑库在设计上更加巧妙。有独立的走线通道,也能支持背插主板,除了材质上逊色于酷方系列,不管是空间利用,还是组装乃至价格都更有优势。 ▼机箱内部支持 MATX 和 ITX 主板,机箱前端为电源安装位置,利用附带的电源支架可以实现电源横置/竖置摆放。 ▼侧框也是用的手拧螺丝 ▼机箱的底部设计了安装支架,并且采用了开放式的窗口结构,可以搭配附赠的磁吸防尘网。机箱的四周还精心装备了优质的脚垫以及减震静音圈,这些配件共同作用,旨在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减少噪音,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安静且舒适的使用环境。 *️⃣整机性能及游戏实测 ▼硬件信息一览 ▼游戏加加整体性能测试拿到了 149659 分,取得了“S”级性能评价。其中 CPU 单核得分 31648;多核得分 272332、显卡得分 115330、内存得分 65739、硬盘得分 18750。 ▼内存测试,金百达白刃在 XMP 6800MHz 能跑出读取速度 107.20GB/s,写入速度 100.65GB/s,复制速度 101096MB/s,延迟 64 ns。 这块 14700KF 被我经常哪来做内存超频测试,甜点电压已经摸得差不多了,两三下就将其拉至到 8000MHz ,此时内存读取速度 123.29GB/s,写入速度 120.33GB/s,复制速度 1177.08GB/s,延迟 59.1ns。 ▼GM7000 2TB 在 CrystalDiskMark 硬盘读写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为 7135.49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6694.47MB/s,写入速度基本符合官方标称的参数。如果换成 AMD 平台,那么能支持 512 字节,读取速度就能达到标称的 7400MB/s左右。 ▼ PC-MARK 是一款专业的计算机处理器性能评估软件,它具备全面的基准测试软件能力,主要用于评估整机综合性能,虽然该软件主要用于生产力测试,但也符合普通用户的需求。测试结果总分 9761,常用基本功能 11762、生产力跑分 11560、数位内容创作 18564。 ▼随便放几款游戏性能测试吧,最近沉迷的死亡回归,图像质量设为极佳,平均帧率 184FPS,最大 231FPS,最小 119FPS。 ▼赛博朋克 2.0 性能测试, 4K 分辨率 / 超级光追 / DLSS 自动,平均帧率 59FPS。 ▼地铁.离去, 4K分辨率 / 顶级画质 / DLSS 性能,平均帧率 60FPS *️⃣小结 很有意思的小机箱,尺寸不大兼容性很强,装机过程也比酷方系列来的轻松,就是硬件容错率较低,说几个注意点: 一、机箱虽然支持水冷,但说实话风冷更佳。而这个尺寸的风冷压制 14 代 I7 也有点够呛,最佳选择是 I5 级别的。 二、技嘉冰雕 X 足够堆料,还有诸多超频黑科技,不打算超频的话远比 Z790 性价比高,而且它也是 三 大板卡品牌唯 一 在这个价位的白色主板,很适合搭建白色系主机。 三、机箱虽然支持背插主板,但讲真不推荐,底部空间紧凑,走线不方便不说,SATA 口更是顶的厉害,老老实实上正插吧。 四、顶部风扇和 CPU 供电线干涉很大,尽量上定制线。 五、再次吐槽电竞判客的风噪和品控,风噪的问题之前就咨询过官方售后,说这种问题和质量无关(也的确和质量无关,显卡温度控制还是不错的),想自己更换静音风扇又会影响保修。但是现在入手不到半年,而且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的卡也能坏,这品质简直刷新我的认知。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04-12 13:09

虽然 NUC 概念的提出者 Intel 出售了自己的 NUC 部门,但过去的几年 Mini 主机的热度依旧越来越高,Mini 主机不再仅是少部分玩家的心头好。很多 PC 用户发现,迷你主机以更小的体积和功耗,依旧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性能需求。 市场热度高涨,自然也会让厂商推出更多个性化的产品,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来自磐镭的 WO4 迷你主机~ 磐镭在今年启动了全新的系列命名: WO 对应商务办公系列 HO 对应家庭娱乐 YO 对应极致性能 WO4 就是针对商务办公的一款机器,目前提供了 R5-5500U 和 R7-5700U CPU 可选,内存和 SSD 部分则提供了 16GB+512GB 和 16GB+1TB 两种组合。我手上拿到的是 R5-5500U 16GB(单条 DDR4 内存)+512GB 版本,所有测试数据均基于本机实测得来,请放心食用~ 超静音与散热表现 虽然很多用户对于 M 系列 Macmini 的体积与扩展能力抱怨颇多,但是 Macmini 的静音表现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很多用户甚至表示基本没有听到过风扇声。在搭载 Windows 的迷你主机中,虽然有很多性能强于 Macmini 的产品,但是能够做到良好静音的产品却很少。 不过好消息是磐镭的 WO4 是我目前测试过带风扇的 Win 迷你主机中,静音表现最好的一台(没有之一)。在日常使用状态打开几个 Excel、PDF,并打开浏览器访问 B 站播放视频并开启弹幕,机身位置噪音仅36.8分贝,人位噪音也仅36.7分贝几乎和环境噪音相当,几乎实现了无噪音工作(即机器噪音 ▼正常使用(浏览器播放视频+Excel+pdf),机身附近噪音仅36.8分贝 ▼正常使用(浏览器播放视频+Excel+pdf),人位噪音仅36.7贝,与晚上房间内环境噪音相当 更夸张的是在室温23.8度的环境下,FPU 单烤机身位置噪音也仅维持在36.5分贝,对应人位噪音仅36.4分贝。由于人位置噪音小于环境噪音,实际人位测到的是环境噪音,所以此处测出的36.4分贝比待机时还低。这样的静音表现对于用户的耳朵来说是非常舒适的,在比 Macmini 更小的机身内做到这样的水平,确实是很难得的。 ▼FPU 单烤机身位置噪音仅37.6分贝 ▼FPU 单烤人位噪音仅36.4分贝,与晚上房间内环境噪音相当 ▼测试环境温度23.8度 并且这样的静音表现,并没有对性能有太多的影响,实测浏览器播放 B 站4K视频+开启弹幕,CPU 的温度也仅在40度左右波动(环境温度23.8度)。 ▼B站4K视频播放+开启弹幕,CPU 温度仅在40度左右波动 ▼B站4K视频播放+开启弹幕 ,CPU 占用也并不高,GPU 硬解压力也不大 开启 FPU 单烤,初始阶段 CPU TDP 会拉至最高48W,此时 CPU 最高温度也仅65度。大约在几分钟后 TDP 会降低并稳定在25W,此时 CPU 温度会回落至53度左右。FPU+FurMark 烤机温度也依旧维持在50度出头,TDP 依旧稳定在25W。 可见磐镭 WO4 的散热能力还是很强的,厂家可能基于办公属性刻意限制了长时间 TDP(短时 TDP 依旧可以有45W,并不会影响日常场景下的性能表现),但从测试数据来看即使拉满到45W,整机温度和噪音依旧是有很大余量的。这里建议厂家可以考虑后期开放更高的长期 TDP,依旧可以保持良好的静音表现,同时在连续高负载场景下性能释放也会更强。 ▼FPU 单烤 ▼FPU + Furmark 开箱与外观设计 相信看到了上面的静音与散热表现,大家对这台机器应该会更感兴趣了,话不多说我们先来开箱~ ▼黑色外包装,大大的 WO 字样+PAELADN(磐镭) LOGO 磐镭 WO4 采用了黑+浅蓝的双色配色,顶盖和前面板采用了黑色,机身四周和底盖则采用了浅蓝配色,低调的外观契合办公属性。机身尺寸128 x 128 x 52mm,体积约0.9L。 正面采用镜面面板,右上角有系列名称 WO LOGO,自左至右分别是电源键、USB-A 3.0*2、USB Type-C(支持视频输出)、3.5mm 耳机孔以及 Clear CMOS 孔。 背面则提供了 USB-A 2.0*2、DP、HDMI、双 LAN 以及 DC电源接口,下侧则为散热出风口,看到双网口的朋友们,请把软路由三个字打在公屏上。 机身侧面和地面皆有打孔作为进风口,底部预留有螺丝孔用于连接壁挂支架。 配件部分提供了 SATA 排线、壁挂支架以及 HDMI 线,电源来自于深圳吉宏达,输出功率为65W(19V3.42A)。 顶盖部分采用了磁吸设计,从边缘预留开孔处轻轻上提就可以取下顶盖,顶盖与机身采用了四组磁铁固定。对于新手和小白用户,取下顶盖即可看到内存与硬盘位,后续升级和替换零件还是很方便的。 拆机 深度的评测拆机自然是要进入拆机环节,首先取下自带的内存(DDR4-3200)和 (PCIe Gen3) SSD,均为磐镭自有品牌。内存部分为单条 16GB,对于日常办公是足够的,预留了升级第二条内存的空间,但单通道内存对于集显的性能会有不小的影响。 单 16GB 和双 8GB 其实各有优劣: 单 16GB 方便后期升级,但单通道影响集显性能 双 8GB 集显性能更强,但未来升级就需要至少抛弃1根,升级性空间小成本更高 取下固态硬盘可以看到下方的无线网卡,来自于 Realtek,型号为 CDW-C9852BE (RTL 8852BE)。支持 WiFi6+蓝牙5.2,2.4G 部分最高速率 574Mbps,5G 部分最高速率 1200Mbps。 全功能 USB Type-C 接口部分采用了来自于硅谷数模(ANX)的ANX7447,支持 10Gbps USB、PD3.0 以及 DP1.4 视频输出。 取下底盖上的四颗螺丝即可取下盖板,可以看到大尺寸的风扇,四周采用 Tape 提升气密性,风道部分从底部进入由后侧排出。 ▼取下螺丝后未发现明显的厂家、电压与功率标识 拆下固定主板的螺丝,向外轻拉可以取出主板本体,可以看到正面和背面接口位置均采用导电胶带连接,可以提高整机的抗静电和 EOS 能力。WiFi 和蓝牙天线则分布在前后两侧,主板部分采用了黑色 PCB,元器件摆放、过孔打孔都很有规则,磐镭作为老牌 OEM/ODM 厂商硬件素质还是让人非常放心的。 ▼背面出风口位置散热片也都采用了黑化处理,散热效果更好也更美观 性能测试 Ryzen5 5500U 属于 AMD Lucienne 系列,6核心12线程 Zen2 架构 CPU+7核心 Vega 核显,TSMC 7nm 工艺。单核心性能相比最新的7x40系列会略低一些,主要的差异其实在核显(Vega vs RDNA)、PCIe 版本(3.0 vs 4.0),但综合性能放在日常办公领域其实是很够用的。 配置方面我手上这台是 16GB+512GB 版本,采用单条 16GB 内存预留未来升级性,但核显性能必然是受到不小影响的。如果是追求一定的游戏性能,那升级到16GBx2或是更换为8GBx2是必须的,当然相信大部分游戏玩家会选择 R7-7840 或是今年晚些时候登场的的 StrixPoint。 CPU 部分实测 CPU-Z 单核心493.6多核心3708.8,CineBench R23 部分单核心1179多核心6909,多核倍率5.86X,属于 R5-5500U 的正常水准。 综合性能部分 PCMark 10 总得分4775,CrossMark 中总得分925,对于一款总价仅1500多元的机器,这个综合性能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图形部分 3DMark TimeSpy 图形分758,FireStrike 图形分2329,如果更换为双通道内存,应该会有50%甚至更多的性能提升。 结语 对于一款一千多元的办公机来说,市面上主流产品的配置其实都很类似,高度同质化的产品让用户更多只能选择外观、价格或是品牌。磐镭的 WO4 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仅在配置上下手,还是从机器目标人群出发定义了一台办公迷你主机。 「超静音」设计非常适合办公用户,CPU 温度也控制的非常不错,最高仅60多度的核心温度,让喜欢开着监控软件看温度的用户也不会有温度焦虑。4个 USB Type-A,加上 HDMI、DP、全功能 USB Type-C 的大满贯三显连接能力,再加上软路由标配的双网口,外围接口部分配置也十分齐全。 16+512GB 目前1599的首发价性价比也是很高的,虽然加钱可以上12450H、5800H 甚至是7840H,但机器更多是拿来用的,不加钱选择适合自己的机器才是最好的选择。 配置方面 WO4 其实提供了16GB+512GB/1TB,CPU 部分则提供了 R5-5500U 和 R7-5700U 两款,唯一的槽点可能就是单16GB内存限制了核显的发挥。这部分如果能提供双 8GB 的 SKU 供用户选择,或是直接提供 0GB 的准系统版本,就更好了~ 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观看。也希望大家点赞、收藏并在评论区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我是 KC,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更多>

RossYan谈数码 晒物 04-11 16:09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这两天对于玩家有一个不错的消息,就是暴雪中国区要回归了,其实自从某个毒瘤滚蛋之后,回归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回归确认得如此之快,也证明了毒瘤是如此的毒瘤。听闻此消息,身边好多小伙伴都表示想要装机去回到魔兽世界的怀抱,所以也都来咨询我装机事宜。鉴于预算以及参考网上的资料,小伙伴大多倾向于INTEL的I5-12490F和AMD的R5-7500F两个平台,那到底怎么选,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很多朋友装机都只看CPU的价格和跑分来谈性价比,但除非你已经有现成的一些配件,否则是要考虑整台机器的价格的。就比如主板,与12490F配套的入门主板是H610系列,目前全新自营的大概在350-550左右。而7500F配套的A620系列主板,要贵上两三百。 另外,12490F支持DDR4内存,虽然现在DDR5也降了不少,但对于预算有限的入门游戏主机来说,还是会有一两百的差价。而且我手上也刚好有闲置的DDR4内存,可以给小伙伴直接用。 所以,虽然账面数据上来看,7500F的频率和架构有一定优势,但是实际表现上,大部分跑分的差距都在10%以内,对于入门游戏主机来说几乎没差别。而省下来的这点钱,够把显卡向上提升一大段,更别谈CPU本身之间也还有200左右的价差。 自己研究了一下之后,我自己都心动了。家里之前配的10400F有点吃力了,干脆换掉呗,于是下单12490F。其实前两年我自己就装了一台12700K,给表弟装了一台12490F+B660M,不过表弟那台他急着用,我也没详测,这次刚好来多跑跑。 其他配件暂时还没到,刚好手头上有之前配的12700K+Z690+DDR5+3080Ti的平台,先把CPU装上去跑一跑,验一下货。当然,实际装机的话基本搞个H610M也就够了。12490F为中国特供版处理器,10nm制程,6核心12线程,CPU主频 3GHz、全核最高睿频 4.2GHz、单核最高睿频 4.6GHz,三级缓存 20MB、PBP 功耗 65W、MTP 功耗 117W,支持最大128GB的DDR4或DDR5内存(看主板),支持PCIe5.0,插槽类型LGA 1700。 先跑一下CPU-Z。由于机子是之前的12700K那套,我把BIOS重置了一下,一切参数为默认。12490F默认的电压、功耗和发热都很低,而一般用户是不会拿12490F超频的,当然有一部分B系列的板子额外搭载了时钟发生器可以超到5G,那个另谈。 CPU-Z的跑分,单核610.1,多核4858.0。参考其他大佬的跑分,多核跑分差不多,单核跑分稍低,应该是主板默认配置保守了。但既然整体表现差不多,也就不去调电压了。装机的小伙伴也不搞超频,默认够用稳定为主。 CineBench23跑分,单核1487分,多核12054分。一样是单核稍低,多核整体表现与其他大佬测的都差不多。 3DMARK跑一下CPU Profile项目。最大线程6020分,16线程6007分,8线程4830分,4线程2890分,2线程1559分,单线程849分。 再来用AIDA64来双烤一下,CPU温度在45度到50度之间徘徊,当然我这里沿用的是之前的水冷,但也说明了12490F的低功耗和发热,来个普通风冷压一下非常轻松。 顺便跑一下内存,DDR5条子带宽上还是会高一些,延迟也不错。因为重置了BIOS,内存的参数也是默认的,不去折腾了。 PCMARK10的跑分下,总得分7300,常用项目9960分,生产力8043分,数位内容创作13178分。 接下来跑跑游戏。3DMARK挑了Fire Strike和Time Spy的1080P和4K来跑。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的CPU分数分别为9827和4302,比我之前参考的评测还要高了一些。Fire Strike和Fire Strike Ultra的CPU评分(物理分数)为23772和23690分,一样小幅反超。 接下来跑跑游戏实测。古墓丽影暗影的画面选项和测试功能都相当齐全和方便,而且游戏本身优化也很不错,无论是跑显卡还是CPU都好用。可以看到,在1080P,最高画质下,12490F拉3080Ti是有点吕布骑蚂蚁,GPU受限27%表示CPU成为了瓶颈,最高画质下202帧。我又试了一下最低画质,220帧,资源管理器里CPU差不多满载,确实拉不太动。 我又跑了一下4K分辨率,画质自定义最高(比内置的最高还要再高)。由于游戏版本,系统版本,驱动版本均有更新,内存也上到了48G,12490F的游戏帧数竟然反超我前两年在12700K上跑的91帧,来到了95帧。虽然写着GPU受限,但显卡应该也极限了。鉴于整机配置平衡性与预算,感觉12490F带个4060左右的比较差不多。 来网游里实战看看。CSGO已经强制更新到CS2有一阵子了,也差不多稳定了。使用系统推荐画面设置,还是打DUST2。但不知道为什么排到了不服就干模式,不分阵营见人就上死完马上复活,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慢慢习惯之后,M4消音三连击破,但是这种模式活不长久,不知道啥时候人刷背后就无了。 刚才OSD里帧数勾上没点应用,再来一局。这种模式没有空闲期,偶尔玩玩还挺有趣的。三四个人混战,谁得利还不一定呢。CPU占用率全程在40%-50%左右浮动,帧率也一直很稳定。 再来玩玩吃鸡,野队四排,不知道咋的开始之前就剩三个了。一样是游戏默认推荐设置,帧数稳定,封烟了之后有所下降,但CPU占用一直稳定在44%-46%之间。 最后来聊聊,如果装机12490F,主板应该怎么选。追求极限性价比的朋友,自然是H610系列,加DDR4内存。短板是PCIe只有3.0,并且M.2接口普遍只有一条,但纯玩游戏是肯定够用的。B660系列和B760系列都差不多,但是看了一下B660都下架了,现在买都是第三方店,怕翻新,预算足一点,或者偶尔还有点生产力应用的话,还是买新的B760吧,以后升级也有空间。B760系列的板子一般有2个M.2,USB也给的更多,有的还有多一些PCIe插槽和其他设计,比如带时钟发生器能超一下外频的。 总的来看,目前入门游戏PC,配一台12490F是比较合适的,拉主流网游和3A都没问题。板子建议根据预算和要不要考虑升级,以及是纯游戏还是偶尔要跑生产力,在H610和B760之间挑。我等其他配件也到了之后,家里的10400F也打算升级到12490F了。 感谢大家的观看,点赞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英特尔(Intel) i5-12490F 酷睿12代 处理器 6核12线程 单核睿频至高可达4.6Ghz 20M三级缓存 台式机CPU 送赠品30天销量1w+ ¥1029 去看看 <更多>

波导终结者 晒物 04-11 13:19

最近的装机都是小型 M - ATX机箱,这次想玩玩大箱子,京东看了一圈,发现 be quiet!(德商德静界)的 Shadow Base 800 DX 真心大气,心血来潮下单搞了台,折腾了个巨无霸出来 配置如下 CPU:英特尔 Intel 酷睿 i7-13700KF 主板:七彩虹 Colorful iGame Z790 D5 FLOW 显卡:影驰 GeForce RTX 4080 SUPER 星曜OC 内存:金百达 白刃 DDR5 - 6800 24GB * 2 SSD:宏碁掠夺者 GM7000 2TB 机箱:be quiet! Shadow Base 800 DX 电源:TT 钢影 Toughpower GF A3 1050W 水冷:华硕 TUF GAMING 破冰手 二 代 360 ARGB *️⃣装机思路 ▼装机我的首选都是英特尔, 2K5 这个价位比价好的选择就是酷睿 i7-13700KF,相比 14 代 处理器性能差距不大,但价格可是实实在在便宜了不少。如果执着于 14 代的话强推 14700K /KF ,因为 14 代其他型号的核心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只有 14700K /KF 的核心数从上代的 8P + 8E 增加到了 8P + 12E,多了 4 个能效核,L3 缓存也从 30MB 增加到 33MB,性能提升最为明显。 ▼另 一 种选择则是走 AMD 平台,作为对标竞品的当属 7800X3D,纸面参数两者各有千秋,13700KF 是大小核设计,核心数量、线程数以及最大睿频更优,7800X3D 则是基础频率和 三 缓更高。 这两款处理器是当前的装机首选,之前也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怎么看,这里就多说几句,以下看法仅限于自身认知,如果和你的看法不一致,那就是你对。 【内存支持】 7800X3D 的内存控制器相当让人隔应,只支持 DDR5 平台也就罢了,关键是内存频率也上不去,像主流的 6800MHz 就是它的上限,而这个频率仅仅是 Intel 的下限。之前我和某业内人士聊天,就正好说到 6800MHz 是所有内存品牌发力最大的,对方笑称“没办法,这个频率是 Intel AMD 双兼容 ,再往上就只有 Intel 了”。 7800X3D 尴尬的 一 点就是,便宜的 DDR4 内存用不了,高频内存又上不去,至于内存超频更是强人所难,偏偏我又很喜欢玩内存,所以内存支持这块是我最不看好的 【游戏和生产力】 再来谈谈实际场景。7800X3D 在游戏层面有 一 定优势,但比较偏科,遇到吃 三 缓的游戏表现会非常好,比较适合网游或者 1080P 分辨率的单机游戏,我记得这块处理器刚出来的时候我看了不少测评,很多知名博主用它跑游戏测试各种超越 13900K,功耗也低,一度让我有入手的欲望。 ▼但是评测看得多也发现这块 U 的短板,基本上网上的对比测试视频都是在 1080P 低分辨率,换成 4K 高分辨率的话,两款处理器性能表现不分轩轾,属于这个游戏你强,那个游戏我猛的类型,主要看游戏对平台的优化。 ▼遇到真正压榨 CPU 性能的时候,7800X3D 就完全不在状态,大缓存带来的优势荡然无存,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网游大型副本单位数量过多的时候,还有就是群星、维多利亚这种到了后期会疯狂调度处理器的游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B 站 UP 主 @Moruxin 做的测试,虽然他用的是13900KS VS 7950X3D,但 一 管窥豹足以了解运行机制。 ▼至于生产力方面那就不用说了,Intel 的基本盘,下面这张图是网上搜的生产力对比测试,侵删 其实,到了这个级别的处理器,用户基本都会搭配中高端的显卡,要说谁碾压谁都是吹牛,13700KF 的优势在于游戏方面不弱于 7800X 3D,生产力/娱乐方面遥遥领先,这应该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价格对比】 说 一 千道 一 万,谁更值还是价格说了算。 两款处理器如果都走京东,14300KF(2899) VS 7800X3D(2499),差价大概在 400 左右,纯游戏党应该会觉得 7800X3D 更香,但凡有点其他需求,这差价应该还算接受。 重点来了!处理器不比其他硬件,不存在假冒伪劣,也不存在二手打磨,完全可以在其他电商平台购买,咸鱼一样靠谱。 即时价格对比,多多上全新盒装的13700KF(2400)、 7800X3D(2200),两者的差价 200 左右,而且众所周知,Intel 的保值率那是远超 AMD,这个答案应该能完美回答该选哪款的问题吧。 一不小心扯了这么多,还是继续硬件展示 主板是七彩虹 iGame Z790 D5 FLOW ,纯白配色颜值很高,合金散热装甲全覆盖主板关键区域,供电区域和一体式 IO 装甲更是采用多层堆叠 + 内置 6mm 高导热真空热管,整体极具科幻风格。这个设计被七彩虹命名为“流萤合金散热装甲”,单论颜值在整个主板领域都极其能打。 ▼ 供电方面也是毫不拉胯,18 + 1 +1 相强化供电, 90A 高规格 DR.MOS 来保证处理器的用电需求,8 层 2 盎司 PCB 板,加上高端主板才能见到的航天级钽电容,我之前都是用它来拖 14700K 的,用在 13700KF 上简直大材小用,主要是手头没啥纯白大板,先将就用用。 ▼显卡是影驰 GeForce RTX 4080 SUPER 星曜 OC,相较于 4080,新出的 4080 Super 基础频率提升到了 2295Mhz(2205MHz),加速频率提提升到了 2550MHz(2505MHz),显存频率则提升到了23Gbps(22.4Gbps),带宽上升到了736GB/s(717GB/s)。总体性能提升 5% ,但首发价格可是实实在在的减了 200美刀,主打个“加量减价”。 ▼毕竟是次旗舰的定位,显卡的散热模组严重超标,这也导致整块卡的尺寸大得惊人,官标 352 × 153 × 69mm(含挡板),338 × 139 × 69mm(不含挡板),重量同样感人。 ▼外观设计与该系列其他显卡保持一致,透明外壳覆盖其散热组件。表面经过钻石切割工艺的处理,使得光线能够在各个角度产生折射,营造出璀璨夺目的视觉效果,这也是“星曜”之名的灵感来源。而且显卡的透明外壳支持拆卸,并且允许用户进行个性化涂装,并不会影响产品保修。 ▼显卡正面配备了 三 个直径 102mm、厚度 20mm 的特制高规格风扇。每个风扇都装备了 11 片静霜扇叶,扇叶采用 三 折式设计,能实现更强风力、更大风量及更好的静音表现,且支持智能启停技术。为了增强用户体验,影驰还将风扇升级为具有可编程 ARGB 灯光效果,配备了5V ARGB接口。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将风扇与主板相连,实现与其他 ARGB 设备的光效同步,营造出统 一 而炫目的个性化电脑光效。 ▼显卡顶部设计了银灰色的镜面装饰条,内部刻有星曜品牌的文字 LOGO “BOOMSTAR”,接通电源后,会闪耀出迷人的ARGB灯光效果,增添了视觉上的吸引力。显卡采用了 18 + 3 相供电设计,配备了符合 PCIe 5.0 标准的 12VHPWR 供电接口,能够提供高达320W(最大450W)的电力,确保了显卡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 ▼背部纯白色调的 一 体化金属背板设计,并以星曜品牌 LOGO 作为装饰,既美观又实用。高强度金属背板不仅能有效防止 PCB 板的弯曲变形,还增强了散热效率。此外,背板上精心设计的侧边镂空结构有助于提升空气流动,从而更快地散发内部产生的热量。 ▼为了加强散热,显卡内部的散热模组采用了 4 * 8mm + 5 *6mm 镀镍复合热管,大面积的散热鳍片,以及全覆盖均热板辅助散热。整体配置堪称豪华,确保了高负载下显卡的稳定输出,噪音也控制的相当出色。 ▼I / O 区域 为 三 槽占位,挡板利用开孔增强进出风能力,接口包括 3 个 DP1.4 和 1 个 HDMI2.1,轻松满足多种多种接驳需求。 ▼为了减轻显卡因自重而可能对主板造成的压力,显卡特别配备了与本体同源设计的显卡支架。背面调节限位处为金属件,按压调节伸缩长度,满足不同高度的支撑需求。此外支架还具备了 5V 3Pin ARGB 接口,ARGB 三风扇 + 顶部 LOGO 灯 + 星曜定制散热支架,构成了星曜系列独 一 无 二 的 ARGB 灯效系统。 ▼内存为两根金百达白刃 DDR 灯条,频率 6800MHz,单条 24GB 大容量,可以有效弥补 DDR5 因为内存兼容不足带来的容量焦虑。海力士 M - die 颗粒 + 不锁电压的设计 + 10 层 PCB 堆叠工艺 + 2mm 的金属马甲,性能不弱的同时兼有优秀的超频潜力,之前做过测试,内存可以轻松跑到 8000MHz,加上金百达 一 贯的性价比,很适合作为装机首选。 ▼宏碁掠夺者 GM7000 采用英韧 IG5236CAA + 镁光颗粒的有缓方案,主控采用 12nm 制造工艺,8 通道设计,最大支持 8TB 的容量。有缓盘的优势在于能提供更强的真实随机读写性能,加上 T1 级别的 PCIe4.0 读写性能,尤为适合作为系统盘使用。 ▼TT 钢影 Toughpower GF3 1050W,电源采用原生 PCIe 5.0 设计,兼容 ATX 3.0 标准,80PLUS 金牌认证,可以更好的适配 40 系显卡。电源采用的 LLC + DC - DC 电路设计,内部为 100% 高品质的 105°C 日系电容,确保了电源在提供电力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内部配备的 Smart Zero Fan 智能温控系统,风扇仅在电源负载达到30%以上时才开始工作,主打个“安静高效”。 ▼电源采用全模组接口设计,配套的线材也和电源保持 一 致,纯白涂装更适合搭建白色系主机。其搭载的 12+4 pin 接口在连接显卡时,能利用单条线材提供 600W 的供电,装机走线更加方便。 ▼水冷是之前装过机的 华硕 TUF GAMING 破冰手 二 代 360 ARGB。水冷采用上代钻切工业风格,三 把 120mm 定制 ARGB 风扇,支持神光同步,通过了 IP5X 防尘认证,冷头则是无水泵设计,运行更安静。 ▼独特的冷头设计,六角造型加表面的复合设计,很完美诠释出 TUF 系列一贯的军事风,冷头外壳采用 PVD 镀膜技术,水泵和冷头分开带来更低的噪音表现,中间的品牌 LOGO 带 ARGB 灯效,支持主板神光同步。 *️⃣性能测试 ▼硬件信息一览 ▼游戏加加整体性能测试拿到了 186055 分,取得了“S”级性能评价。其中 CPU 单核得分 37618;多核得分 478687、显卡得分 146646、内存得分 78571、硬盘得分 19876。 ▼CPU-Z / GPUZ 信息读取。 ▼【CINEBENCH R23 】是常见的电脑硬件基准测试软件,主要用于测试 Cinema 4D在多个 CPU 内核上的 3D建模,动画,运动图形和渲染性能,同时能够测试CPU在高负载状态是否稳定运行,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的散热能否撑得住长时间的运行等等。最终结果 13700KF 单核性能得分 2033pts,多核性能得分 27930pts. ▼CPU PROFILe 是 3D mark 针对 CPU 基准推出的新测试,和原有的 DirectX 基准测试不同,该测试主要用于显示CPU性能如何随使用的内核和线程数量而变化,也就是多线程在实际运用中的性能表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需要关注1 / 4 / 8线程的性能表现,游戏玩家可以重点关注 4 / 8 线程,再高的线程偏向计算密集型任务,普通用户很难用到。 测试结果:最大线程 12712、单线程 1144、双线程 2269、4 线程 4489、8 线程 8361、16 线程 10902。 ▼金百达白刃 6800MHz AIDA64 性能测试,读取速度 100.35GB/s,写入速度 95321MB/s,复制速度 94941MB/s,延迟 65.7ns。 ▼宏碁掠夺者 GM7000 硬盘读写测试, 顺序读取速度为 7118.22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6748.80mB/s。 ▼ PC-MARK 是一款专业的计算机处理器性能评估软件,它具备全面的基准测试软件能力,主要用于评估整机综合性能,虽然该软件主要用于生产力测试,但也符合普通用户的需求。测试结果总分 9577,常用基本功能 11740、生产力跑分 10741、数位内容创作 18905。 ▼V-Ray Benchmark 是一款免费的独立渲染速度测试软件,主要用于测试计算机的渲染速度。包括测试 CPU的 V-Ray 、测试 CPU 与 GPU 协同工作的 V-Ray GPU CUDA,以及测试显卡 RTX 渲染性能的 V-Ray GPU RTX 测试结果如下: V-Ray 得分为 30714分, V-Ray GPU CUDA 得分为 4741 分, V-Ray GPU RTX 得分为 6984 分。 ▼CrossMark 是 BAPCo 组织开发的基准测试软件,包括总分、创造性、生产率和反应能力四大项目,测试项目主要以日常实用性为主,比如网页浏览、电子表格、照片编辑、照片组织、视频编辑等等。该测试比较看重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对于日常工作娱乐有很大的参考性。 跑分结果:总分 2505、生产率得分 2207、创造性 2927、反应能力 2298 ▼3DMARK 分别运行了 DX11 为基准的 Firestrike和 DX12 为基准的 Time Spy Extreme , Fire strike : 得分 51795分,其中显卡得分 68327分,物理分数 44747分,综合得分 20089分。 Fire strike Ultra: 得分 17853分,其中显卡得分 17563分,物理分数 44819分,综合得分 10038分。 Time Spy :显卡分数:27400、显卡 分数:28855、CPU 分数:21311 Time Spy Extreme(4K):显卡分数:13418、显卡 分数:14199、CPU 分数:10233 ▼光追 Port Royal 测试:显卡得分 18260 Speed Way 测试:得分 7426 DirectX 光线追踪测试:平均帧率 86.92FPS NVIDIA DLSS 功能测试:DLSS 关闭 39.30FPS,DLSS 开启 139.88FPS ▼心灵杀手2,这玩意对显卡的要求简直丧心病狂,4070Ti 这个等级的显卡高分辨下稍微拉点特效就能明显感觉卡顿,一 不小心就爆显存。测试设置 4K 分辨率 / 2K 渲染分辨率,开启 DLSS 帧生成技术,默认高画质模式。平均帧数 89FPS,顺畅和画质都能保证 ▼这游戏的显存占用简直可怕,画面看起来普普通通,显存占用直接超过了 12GB。话说 绿美迪(Remedy Entertainment )可能是显卡厂商最爱的游戏公司吧,之前的量子破碎,控制也是,玩法很创新,就是对硬件需求大的可怕。 ▼死亡回归,图像设置将所有选项拉至最佳,开启光追,4K 分辨率下平均帧率 196FPS, ▼赛博朋克作为少有的同时支持 INA 三家超分辨率技术,以及光追与 DLSS 3 技术的单机大作,自然不能错过测试。实测 4K 分辨率 / 超级光追 / DLSS 自动,平均帧率 70.12FPS,最小也能保持在 60fps左右。 ▼地平线5 性能测试,1080 分辨率 / 极端特效 / 超分 / 帧生成,平均帧数 164FPS, ▼地铁.离去, 4K分辨率 / 顶级画质 / DLSS 画质,平均帧率 60FPS *️⃣成品展示 ▼因为很多配件都是利用手头闲置的,所以配色方面不容易协调,干脆就整了个熊猫机出来。装多了白色系主机,这种黑白配还挺合我眼缘的。而且这套配置别的不说,散热性能那是直接拉满。 ▼处理器是Intel 酷睿 i7-13700KF,性能相较 14 代酷睿没有太大差距,价格优势那是实实在在。 ▼机箱是真的霸气,三围达到了惊人的 550 * 247 * 522mm,放在桌面简直是个小巨人,再大的显示器在它面前都是弟弟。至于硬件兼容度?哪有什么兼容度!想装什么配件直接放进去就行。 ▼机箱最大支持 E - ATX 主板,这里我选用的七彩虹 iGame Z790D5 FLOW ,供电猛接口多,关键这卡的颜值相当顶,长期充当我的装机配件。 ▼影驰 GeForce RTX 4080 SUPER 星曜 OC 也属于大型显卡,放在这机箱居然显得袖珍。 ▼内存是金百达 白刃 6800MHz 24GB 套条,海力士 M-DIE 拥有不错的超频潜力,之前测试可以很轻松的跑到 8000MHz,堪称性能与容量的理想平衡。 ▼固态是宏碁掠夺者 GM7000,支持 NVMe PCIe 4.0 的有缓固态,性能表现稳居 PCle 4.0 固态硬盘的 一 线水准,很适合作为系统盘使用。 ▼ TT 钢影 Toughpower GF A3 1050W,PCIe5.0 + ATX 3.0 + 1000W 功率,轻松带动 4080S。 ▼水冷是 华硕 TUF GAMING 破冰手 二 代 360 ARGB,冷头很有电竞风。 ▼机箱内部也是相当宽松,水冷的话顶部和前部都能支持到 420 水冷,风冷支持最大 420mm 安装高度,机箱自带 3 把 14cm 风扇,最多能够容纳 7 把 14cm 以内的风扇。 ▼机箱自带 3 把 14cm风扇 ▼顶部全开孔 + 防尘网 *️⃣小结 英特尔 13 代酷睿在当前这个节点算是很有性价比的选择,和 14 代性能差距不大,价格更加优秀。而且已经上到这个等级的处理器了,通常都会搭载中高端显卡,对比 7800X3D 在高分辨下游戏表现更加出色,加上多核机制带来更低的能耗控制,以及对生产力的良好支持,还有更高的保值率,蛮适合作为这个时间段的装机首选。 intel/英特尔i7 13700kf/14700KF盒装CPU 华硕Z790/B760主板U套装 ¥2699.6¥3176 去看看 七彩虹(Colorful)iGame Z790D5 FLOW V20 DDR5主板 支持14900K/14700K(Intel Z790/LGA 1700) 送赠品30天销量1000+ ¥1949 去看看 影驰 GeForce RTX4080S显卡 SUPER新品 电竞游戏设计图形渲染AI智能深度学习台式机电脑全新显卡 RTX4080 SUPER 星曜OC 满3999减50030天销量500+ ¥9599 去看看 金百达(KINGBANK)48GB(24GBX2)套装 DDR5 6800 台式机内存条海力士M-die颗粒 白刃RGB灯条 C34 30天销量1w+ ¥1099 去看看 宏碁掠夺者(PREDATOR)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GM7系列|NVMe PCIe 4.0读速7200MB/s 助力AI PC存储配件 送赠品30天销量1w+ ¥919 去看看 Thermaltake(Tt)额定1050W 钢影Toughpower GF A3 白色 电脑电源(原生PCIe5.0/ATX3.0规范/80PLUS金牌) 送赠品30天销量100 ¥899 去看看 华硕( ASUS) TUF GAMING 破冰手二代 360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IP5X防尘ARGB风扇/低噪音水泵/神光同步 送赠品30天销量1000+ ¥869 去看看 BE QUIET LISTAN GMBH德商德静界 Shadow Base 800 系列 台式机电脑 全塔机箱 预载140mm PWM风扇 Shadow Base 800 黑色 30天销量500+ ¥1499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04-09 14:09

迷你主机作为近几年比较火的细分产品,很多人印象还停留在只看核心硬件型号上,其实各家的硬件方案设计+BIOS层优化都会有所不同,这也导致同平台的不同型号销售价格差距范很大大。 本文测试的磐镭WO4就非常有趣,属于小配置较低但手动调教空间比较大的产品,非常适合垃圾佬,下面大家分享下这款迷你主机的拆解评测,同时附赠核显与内存优化作业,直接抄就可以无风险提升性能,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省流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个总结: ✔️ 磐镭WO4使用的CPU为AMD R5-5500U,作为2021年发布的长寿平台,目前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入门级别,非常适合常规办公以及家用场景。 ✔️ 磐镭的BIOS虽然看起来简陋,5500U的定位也不支持超频,实际上BIOS真不错,可以自行优化核显以及内存性能,具体操作看下文的调试部分,可以抄作业。 ❌ 卖的便宜是有原因的,整体用料比较廉价,比如无线网卡用的螃蟹入门型号,但也说不上不好,毕竟不是每个用户都追求极致性能,满足自己需求就好。 🔴 如果你是不惧怕动手配置的垃圾佬,又想要一台预算较低的养老型迷你主机,磐镭WO4会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价格便宜还可以手动优化白嫖4%的性能。 ⏹ 参数解析 大家对磐镭这个品牌的印象应该还停留在显卡上,目前在售的迷你主机分为三个产品线,定位从低到高如下所示: ● 首先是WO系列,适合低需求办公和常规家用。 ● 第二是HO系列,适合轻度游戏和品质办公。 ● 最后是YO系列,会有独显版本,适合超频/游戏玩家使用。 考虑到综合性能以及性价比,WO和HO就足够常规用户使用了,YO可能是MXM接口的可拔插设计,等到时候拿到手再给大家做测试。 介绍一下磐镭WO4使用的R5 5500U这个平台: ● 基础性能为六核十二线程,单核最大加速频率为4.0GHz。 ● 基础热设计功耗为15W,满血功率为25W,最高耐温为105°。 ● 核显为七个单元的Vega7核显,最大频率为1.8GHz。 ● 存储方面只支持PCIe3.0固态硬盘,内存则最高支持3200MHz频率DDR4。 简单总结下,5500U非常适合多开软件,核显可以跑1080P的常规网游,平台的功耗比较低,长期不关机也合适,但主频比较低外加是DDR4内存,专业软件可能够呛。 回归磐镭WO4这台迷你主机,特点如下: ● 首先是设备结构,相比传统的螺丝+定位柱,磐镭自研的Hardcore结构采用磁吸式快拆设计,安装/更换硬件以及后续清灰打理都很方便。 ● 其次是存储接口,硬盘位包含2280长度的M.2槽*1+2.5英寸SATA槽*1,内存则是双槽DDR4的SO-DIMM槽,后期拓容比较友好。 ● 第三是网络接口,双网卡为2.5G*1+1G*1,用作灾备挺好,同时主板板载了WiFi6+蓝牙5.2的无线网卡,无线设备连接比较方便。 其他配置就比较常规了,视频输出口有DP1.4*1+HDMI2.0*1,音频输出口为3.5mm*1,前面板的Type-C仅供数据传输不支持供电,不算高但绝对够用。 ⏹ 开箱拆解 老样子,分为外观和拆解两部分,方便入手的玩家后续维护。 1️⃣ 设备外观 作为一款定位家用的迷你主机,磐镭WO4减少了很多非必要的配置,比如整机机身就采用塑料材质,虽然没有铝合金的质感,但好处就是非常轻便,整机重量只有482克。 机身正面包含了拔插使用比较频繁的按钮和接口,包含电源键、USB3.2Gen1协议A口*2、USB3.2Gen1协议C口*1、3.5mm音频接口*1以及重置主板用的CLR CMOS孔位。 机身两侧就比较简单了,做了非常大的散热开孔,外加上移动端锐龙非常低的功耗,长期开机也不用担心散热问题,就是需要注意半年到一年清理下灰尘。 机身背面则是不经常拔插的接口,包含USB2.0协议A口*2、DP1.4接口*1、HDMI2.0接口*1、2.5G网口*1、1G网口*1以及DC供电接口,虽然配置是低了一些,但真的够用。 机身底部则是常规的垫高处理,搭配大面积散热栅可以提升进风效率,同时也预留了壁挂螺孔,方便用户放置在墙面或者显示器背部使用。 配件同样虽然省成本但够用,壁挂支架、DC供电和HDMI线这些基础使用必要件都有,比较奇葩的是下图白色SATA转接线,安装方式有点诡异,下面开始拆解部分。 2️⃣ 内部拆解 磐镭WO4的快拆设计还挺方便的,可以快速更换/增加内存和固态硬盘,上盖采用磁吸和框架固定,从下图的缺口处直接撬开即可。 舱内结构如下图所示,留空还是比较多的,可以有效避免内存和固态硬盘这俩硬件的温度堆积,从而提升运行稳定性。 主板上只有一个M.2固态硬盘接口,下面的M.2是原装无线网卡用,最高支持PCIe3.0协议的2280长度固态硬盘,PCIe4.0能认出来,但是会降速到PCIe3.0。 比较良心的是内存,原生有两个DDR4的SO-DIMM插槽,内存不够用可以自行安装扩容,记得买原装同频率(3200MHz)的就行。 磐镭WO4没有准系统版本,整机使用的固态硬盘和内存都是定制款,具体表现可以参考下面的跑分测试数据。 除了内存和固态硬盘以外,在内存槽边上还预留了一个4Pin的风扇接口,如果使用环境温度比较高,可以考虑开盖后加一个风扇增强散热效率。 磐镭WO4的上盖设计比较有趣,卡扣可以免螺丝直接固定2.5英寸硬盘,对新手和动手困难户而言确实友好一些。 SATA硬盘拓展比较奇葩,需要用户自行将排线接到主板上,然后再连到上盖固定的硬盘,磐镭没做提醒,各位安装时候千万别直接弯折这根排线,会导致损坏的。 如果需要清理灰尘,那么就需要拆卸磐镭WO4的底壳,需要带四角精密批头的螺丝刀拆卸掉底部四颗固定螺丝,操作比较简单就不赘述了。 拆卸掉底壳就能看到风扇,可以看到,由于周边没有防尘罩,进灰还是比较严重的,建议半年清理一次。 清理风扇严格来说不需要整体拆卸,风扇和散热鳍片有两颗固定螺丝,卸下即可进行清理,当然如果要换硅脂就得再拆四颗固定散热片的螺丝。 顺道看了下非核心配件的用料,只能说对的起价格,接口处没有做防震处理,只贴了防静电贴。 无线网卡用的是螃蟹家RTL8852BE,虽然谈不上好,好歹也支持WiFi6e+蓝牙5.2,对常规办公和家用而言足够了,下面开始设备调试部分。 ⏹ 测试环境 磐镭WO4 锐龙R5-5500U 六核 迷你主机 MINI 口袋主机高性能游戏商务台式机小电脑 锐龙R5-5500U/16G D4/512G 30天销量500+ ¥1599 去看看 说明:本文使用的测试机,供电、内存和固态硬盘均为磐镭定制的原装件,具体表现看下文,如果性能和你的需求匹配,可以直接入手,确实性价比还不错。 ⏹ 设备调试 磐镭WO4的BIOS页面比较简陋,但简陋也有简陋的好处,就是内存和核显相关配置都没锁,有一定的手动优化空间,CPU功耗倒是被锁了,暂时别想太多。 1️⃣ 数据对比 下面主要是核显+内存的性能优化,先展示下数据对比,超频前后整机提升约为4%。 超频前的内存时序为C22,超频后的内存时序为C18,读写提升约为2.4%。 超频前的核显显存为512MB,超频后核显显存为2G,性能提升约为2.6%。 2️⃣ 核显调试 首先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按下图切换到Advanced配置页面,接着进入AMD CBS子页面。 接着进入NBIO Common Option。 接着进入GFX Configuration。 这里需要修改两项配置: ● 第一步,将iGPU Configuration切换成UMA。 ● 第二步,将UMA Frame buffer Size修改为2G。 这两项是将核显显存调整为固定2G,给到4G及以上显存其实没啥提升,2G足够发挥Vega7核显的性能了。 3️⃣ 内存优化 应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移动平台其实也可以内存超频,只不过大部分迷你主机和笔记本电脑屏蔽了而已,这里先进入Advanced配置页面下的UMC Common Options。 接着进入DDR4 Common Options。 接着进入DRAM Timing Configuration。 接下来会提示风险,下移选择Accept,回车确认。 由于5500U这个平台只支持3200MHz的DDR内存频率,所以我们只需要优化时序即可,下面参数直接照抄: ● Memory Clock Speed修改为1600MHz ● Tcl修改为12h Clk ● Trcdrd、Trcdwr和Trp修改为14h Clk ● Tras修改为26h Clk ● Trrds修改为4Clk 以上时序比较宽松,如果是三星B-DIE这些比较好的颗粒应该能压的更低,超内存频率就别想了,能超上去但是认不出来。 4️⃣ 其他调试 虽然磐镭WO4自带了Windows11系统,但显卡驱动(Adrenaline)需要用户自己搜索并下载安装,不安装会导致游戏帧数偏低。 另外可能有朋友会好奇这张显卡搭配什么显示器好点,实测2K+180Hz是能启用的,只不过大部分游戏跑不到这个水平,建议是搭配1080P+120Hz的显示器合适点。 ⏹ 跑分测试 接下来做一下跑分测试和应用测试,配置就是上面的核显+内存优化,大家应该能对这套设备的机能有更清晰的了解,特殊之处会有备注。 1️⃣ 综合跑分 首先是鲁大师做了个整机跑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得分为517527 ● 处理器得分为321258 ● 显卡得分为33112 ● 内存得分为44316 ● 硬盘得分为118841 2️⃣ CPU测试 首先是CPU-Z,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单核评分为485.5 ● 多核评分为3680.5 其次是Cinebench2024,全默认配置,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单核评分为64 ● CPU多核评分为369 3️⃣ 显卡测试 首先是针对DX11的FireStrik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2105 ● 显卡分数为2331 ● 物理分数为16249 ● 综合分数为695 其次是针对DX12的TimeSp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867 ● 显卡分数为761 ● 物理分数为4207 4️⃣ 存储测试 第一是内存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23142MB/s ● 写入速度为22824MB/s ● 拷贝速度为20376MB/s ● 延迟为93.5ns 其次是固态硬盘测试,使用CDM进行IO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顺序读取速度为2826.83MB/s ● 顺序写入速度为1353.22MB/s ● 4K随机读取速度为447.19MB/s ● 4K随机写入速度为1082.38MB/s 相比内存,这原装固态硬盘的性能确实比较水,建议到手自己换一下,不追求性能也能正常用就是了。 5️⃣ 整机温度 这里使用AIDA的压力测试工具,测试时室温为2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满载温度前五分钟在67°左右,后续回落到55°。 ● CPU满载功耗前五分钟为37W左右,后续回落到25W。 由此可以得出,夏天使用也不用担心高温问题,注意定期清灰即可,另外5500U其实满载可以到35W以上功耗,只不过磐镭做了限制,不知道后期能不能解锁。 ⏹ 应用测试 上述跑分工具仅代表理论,下面进行实际工具软件与游戏的量化实测。 1️⃣ 生产力测试 首先是代表CPU和内存性能的7Zip Benchmark,使用默认的10次循环,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平均分数为42.087 其次是代表综合性能的Blender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monster分数为43.76 ● junkshop分数为29.40 ● classroom分数为21.34 2️⃣ 游戏测试 首先是要求配置较低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英雄联盟(DX11),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55-70FPS中间浮动。 其次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无畏契约(DX11),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40-65FPS中间浮动。 ⏹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04-08 18:49

随着现在游戏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特效炫酷又好玩的大型游戏,也加速我们在电脑硬件配置方面也不断升级更新,因为高配置往往在散热方面就尤为重要,如果散热不好很可能导致CPU显卡等温度过高,导致卡顿死机的情况出现。所以,除了追求在核心硬件配置之外,大多数人对于电脑散热性能以及机箱外观的需求还是比较在意。由于现在RGB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传统机箱配置选择上大部分也都采用RGB炫酷的设计,为电脑增加了炫酷的电竞感。这样就能够满足游戏玩家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对于机箱来说,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让机箱在热方面能更加优秀。而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的这款“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就能满足以上要求,而且,它支持各种规格主板,且同时兼容普通主板和 BTF 背插主板,DIY定制轻松自由掌握,为你开启更畅快的游戏体验。在此感谢外设天下提供本次产品! 首先,在外包装方面采用比较常见的瓦楞纸包装箱,箱体正面有产品的外观简易图以及产品名称等信息,都是采用英文字样。而打开纸箱内部则左右都有泡沫固定机箱,确保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机箱的保护作用。 除了产品安装说明外,配件部分还有一个配件包内含:3.5硬盘固定架、2.5硬盘安装垫/螺丝、扎带以及安装螺丝。 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整体在设计方面,比较简约大气,没有过多元素修饰。机箱拥有低调黑盒皓月白两种配色可选,我这里选择的低调黑版,整体主要采用黑色一体式外观加侧透为主,机箱是常见的中塔大小,尺寸约474mmx230mmx481mm。机箱外部整体的涂层均匀,细腻的磨砂质感,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正面前面板采用FINE MESH精密冲孔网,0.8mm的大面积圆孔设计,左右白色对称,中间黑色网罩凸起,更加有层次感,让机箱美观度方面漂亮。而且不止于此,大面积的网孔也有利于机箱拥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底部产品LOGO的点缀,也为它提供了产品的辨识度,不过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如果这LOGO能加入RGB呼吸灯效果就更加完美了。 前面板通过前侧底部手扣向上提拉即可拆卸下来,拆卸后可以看到前面内部可以支持最大420mm水冷排或者3个12CM/14CM的散热风扇。 机箱顶部同样也是拥有大面积0.8mm圆孔网设计,磁吸式的防尘网可以轻松拆下,而在内部还有六边形大孔网格设计,对于顶部的散热也是相当到位。顶部支持3个12CM或2个14CM的散热风扇,水冷支持最大360mm水冷排。 顶部右侧边则是机箱I/O接口面板,依次为电源开关键、重启、3.5mm音频接口、USB3.2 gen1 Type-C口以及USB3.2 gen1 Type-A口,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完全够用。 机箱背部从上到下分别配备了,12CM风扇位置、主板背板开孔、七个PCI插槽和电源位置开孔,六边形大孔网格同样也提供了背部的散热性能。 机箱底部拥有4个增高脚垫设计,配合机箱内电源位置散热孔,对于电源整体散热也可得到提升,让电源温度更稳定。 机箱右侧挡板,拆卸也是比较常规的两颗螺丝固定,通过手扣向后拉动即可拆卸下来。 后面内部走线空间非常充裕,理线空间大小 33-35mm。背部空间相比之前的机箱要大,对于多模组线材预留走线孔也是比较多,可以轻松实现背部走线,同时还供了较多的背线绑线孔,便于整理背线。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2.5 SSD硬盘背部左右侧都有预留安装位置,加上硬盘仓上侧SSD安装孔位,最多支持6块2.5 SSD硬盘还是比较充裕。 而机械硬盘为采用了卡扣式安装方式,免安装工具安装,可以安装2块机箱硬盘,并且硬盘仓采用可拆卸式,还支持位置调节。 硬盘仓右侧电源位最大可以支持210mm使用空间,能够满足各种规格配置电源尺寸使用需求。 机箱黑透钢化玻璃侧板,也是采用免工具拆装的方式,通过卡扣结构与机箱固定,除此还有一颗螺丝加固,让玻璃侧板不会轻易掉下来。 将玻璃侧板拆卸方面,还是比较简单快捷。 拆卸后,可以看到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内部空间及结构,还是非常合理且空间非常大。这款机箱支持常规Mini-ITX、Micro-ATX、ATX 和 E-ATX 规格主板,同时兼容普通主板和 BTF 背插主板。在主板安装位和底部电源仓都很巧妙的预览了丰富的走线孔,让普通和背插主板都能拥有合理整洁干净的走线方案。在散热上,整体机箱内前后上支持7个120mm风扇以及420mm冷排,最大可以兼容长度为410mm显卡与170mm高度的CPU散热器,能够轻松DIY搭配更多主流硬件。机箱外观细节方面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就来看实际装机效果体验。 本来是打算要进行电脑配置升级,不过由于自己最近有事儿所以暂时搁置,就不得不使用之前旧电脑配件进行拆机组装。旧机箱虽然空间方面与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差不多,但是在内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不如这款新机箱,尤其是前面板旧机箱采用玻璃面板设计,进风孔只有侧面一点,所以时间久了尘土的遮挡导致散热通风非常不好,就导致机箱内部散热性能不佳。 旧电脑硬件配置信息如下: CPU:英特尔第四代酷睿 i7-4790K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970 主板:技嘉 Z97X-Gaming 7 内存:海盗船 DDR3 1600MHz 8G*2 硬盘:浦科特 PX-128M6S/希捷1T硬盘 散热:堡垒240水冷。 然后,将电源进行安装好。超大空间的电源仓对于这个550W的电源来说,太轻松了。 后侧散热孔加上底部散热设计,都能很好保障了电源的散热性能。 由于水冷排和主板之前就已经连接安装好,所以现在安装主板和水冷就更加简单快捷了。我这ATX板型装起来也是非常快,只需对应螺丝孔位,拧紧螺丝即可。 接着再将240mm水冷排安装机箱顶部。 然后就是连接电源线、开机挑线、USB供电口等一些机箱线的连接,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箱开机跳线和音频线都采用了一体式设计,所以在安装方面更加方便快捷了。电源线走线多种方式,只要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来!如果是背插主板那么前面就没有电源线,会更加整洁干净。 安装显卡时,根据自己显卡卡槽位置,进行机箱背部IO挡板的拆除,用几个就拆几个。 可拆卸硬盘仓设计很不错,最上层还能安装一个2.5 SSD硬盘,隐藏式美观且不占用空间。机械硬盘安装也是方便快捷,左右两侧安装好硬盘支架,对准轨道轻轻一推即可固定。 当然,2.5 SSD 硬盘也可以安装其他位置,都是更加自己实际情况和喜欢选择。 最后,就是前侧和后侧散热风扇的安装,前侧3个ARGB幻彩风扇,后面一个RGB风扇。 安装完毕后,一次启动点亮,效果非常炫酷。 背部走线要比之前机箱更加合理有序,没有之前那么凌乱。 而正面一侧内部也是布局干净利落,即便显卡和主板不是背插式,但是这款机箱多种合理的走线开孔设计,不论是旧电脑硬件都能让你拥有最佳的干净整洁的走线体验。 机箱内部超大的空间里面放置一些小摆件,也是不错的选择,让机箱更加漂亮。 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在安装后,整体散热表现另我还是非常满意。得益于机箱超大空间,加上内部合理的散热通道,在日常办公时候,CPU、显卡、主板等温度,均控制在35℃以下,要比之前使用的那款机箱散热表现更好。除此,机箱搭配炫酷的ARGB幻彩风扇和水冷光效整体的电竞感十足,也让它外观得到升华。 总结 总的来说,这款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不论是外观和内部空间结构设计方面,都给我非常不错印象。兼容多种规格型号主板,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组件需求,尤其是喜欢DIY的朋友,通过机箱内部RGB灯效,让DIY的乐趣与视觉享受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于背插式主板来说,这款机箱绝对让你感受到什么才是简约整洁,什么才是优秀散热新体验。酷冷至尊MasterBox 600酷炫机箱,兼顾办公与游戏,有喜欢的朋友不妨可以去了解一下。 <更多>

童心 晒物 04-06 16:29

AMD在三月发布了最新的锐龙8000G系列APU,其中R7-8700g应该是关注度最高的型号,毕竟用上了目前综合性能最强的核显Radeon780M,主打一个通吃办公及常规游戏,对于不想捡垃圾又预算不多的用户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套基于锐龙R7-8700g的性价比堆料装机单,同时也包含了装机完成后的核显超频调试教程,其中超频并不是内存超频,而是真正的超显卡频率,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装机方向 整机安装完如下图所示,虽然预算不高,颜值还是在线的,由于没有独立显卡,机舱内空闲空间很多,可以放点手办之类的座位装饰。 本次装机主要针对不想买独显的用户,主打几年不用升级硬件,所以预算大部分都给到了核心硬件,存储硬件留有较为富裕的空闲机能,用于应对未来软件的硬件需求增长。 需要提醒各位,本次装机单的非性能硬件选择标准是能用就行,电源转化率在这儿,不建议加装功耗较大的旗舰/次旗舰独立显卡,70及以下的甜品卡和中端卡还是可以的。 风扇其实装不装都无所谓,低价位的RGB风扇装饰性更多点,如果用本文同类/同款海景房,建议买点装上,不然看着很空。 操作前先给大家标注下重点: 🔴 本次装机使用的硬件其实不多,新手看说明书也能轻松安装,和往期一样,下面的配件清单注明了可以改动的地方,大家请根据自己需求灵活变动。 🔴 这套配置玩玩常规网游非常轻松,搭配2K高刷显示器会有比较好的游戏体验,优化比较好+支持FSR的3A游戏1080P+60FPS也能搞定,建议搭配1080P显示器。 🔴 目前StableDiffusion支持核显了,有计划玩玩AI绘图的朋友可以上,但是由于显存大小在这儿,实际出图的效率比较差,说人话就是能用但没那么好用。 🔴 本文的超频部分其实很简单,没有损坏硬件的风险,跟着说明操作即可,硬要说缺点就是使用时多那么一点点的电费,当然不在意游戏质量的话不超频也能用。 🔴 不分频的前提下,R7-8700g手动超频非常困难,建议选择XMP在6800-7200MHz左右的型号,实测8000MHz的XMP能一次开启,但效能一般。 🔴 发文时R7-8700g还是有满载一段时间功耗强制降低的问题,我作为用户肯定是解决不了,只能等AMD出新的BIOS。 🔴 长期稳定使用不仅看核心硬件性能,也需要定期维护,建议1-2年换一次硅脂+清理散热器,散热效率低必然会引发降频等问题。 ⏹ 配件清单 装机单如下图所示,合理凑单可以做到更低,本文发布时的板U价格确实是高,建议再等等降价,大部分硬件选择都做了带依据的说明,不建议跳着看。 1️⃣ CPU丨AMD R7-8700G AMD 锐龙7 8700G处理器(r7) 8核16线程 加速频率至高5.1GHz 内置NPU支持AI 含Radeon Graphics集显 30天销量100 ¥2499 去看看 简介:R7-8700G上市当天其实就破发了,第三方店铺很多卖2200元,个人认为如果618板U套装(B650)价格能做到2500元左右,入手会比较合适,所以建议先收藏本文,等后续降价再考虑入手,不然真谈不上性价比。 回归性能,R7-8700G可以理解为移动端R7-7840HS的满血版本,具体区别如下: ● 首先是基础性能,基础频率高了0.4GHz,小核心主频则高了0.55GHz。 ● 其次是内存支持,理论上可以支持8000MHz,对应更强的核显表现。 ● 最后是超频能力,桌面级散热必然比迷你主机/笔记本强,可以释放更多性能。 理论区别主要就在上述三点,具体测试数据请看下文。 相信应该会有朋友纠结8600G和8700G选哪个,简单说一下区别: ● 首先是价格,首发价8600G便宜800元,差价比较大,对应更低的装机预算。 ● 其次是性能,8600G核心少了2个,线程数数少了四个,大核弱点小核强点。 ● 最后是显卡,760M看着虽然知识频率低点,但单元数少了很多,区别挺大。 综合来说,如果想一步到位,8700G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游戏、直播和影音渲染等满载时间比较长的使用场景,个人觉得不如直接上7840HS的迷你主机。 2️⃣ 主板丨技嘉 冰雕B650M 技嘉(GIGABYTE)冰雕 B650M AORUS ELITE AX ICE主板DDR5支持AMD CPU AM5 7950X3D/7900X3D/7800X3D 送赠品领券有优惠 ¥1339¥1349 去看看 简介:考虑到会有纯新手看这篇文章,简单说一下主板选择,B650作为中端的芯片组,其实配置和价格跨度非常大,特别是核显刚需的内存效能,各家优化区别还是挺大的。 涉及内存性能,我个人一般优先推荐是技嘉,毕竟DDR5内存优化非常强,技嘉冰雕B650M这种中端型号就足够了,这张主板支持大带宽模式,支持8000MHz及以上频率,这也意味着核显性能的上限更高。 回归主板,技嘉冰雕B650M本身配置没有短板,供电全覆盖可以缓解目前硬件发热量大的通病,板载WiFi6e无线网卡,两条M.2固态硬盘槽位后期扩容方便,同时支持一年换新+四年个人送保,对打算装机用个几年的用户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技嘉目前的保修政策非常良心,主板几乎都是四年保修+一年换新,重点是支持个人送保,人为导致的针脚损坏、剐蹭掉漆和主板弯折这些都可以免费帮修,你可以说技嘉坏,产品这块确实没得黑。 3️⃣ 内存丨宏碁掠夺者 凌霜Pallas II 6000MHz 宏碁掠夺者(PREDATOR)32G(16G×2)套装 DDR5 6000频率 台式机内存条 Pallas II 凌霜系列 (C30)星光银 助力AI 送赠品30天销量1000+ ¥749 去看看 简介:核显性能和内存性能直接挂钩,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上面主板说明中的“内存效能”一词,对应着内存实际读写速度+延迟这两块数据,并不是单纯的频率越高越好,具体可以参考下文超频调试部分的开头展示。 考虑到目前AMD手动超频困难+高频内存的效能提升度比较小,个人更建议是选择6000MHz基础XMP的海力士颗粒型号,手动超6800MHz(Gear2)基本都没问题,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本文用了两组物理配置(海力士A-DIE+加强散热)比较好的宏碁掠夺者内存,分别是6000MHz版本凌霜的XMP和6800MHz版本的炫光星舰,想等后期手动超频就凌霜,懒人/新手请直接上炫光星舰,具体看下面的调试部分。 4️⃣ 固态硬盘丨宏碁掠夺者 GM7 2T 宏碁掠夺者(PREDATOR)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GM7系列|NVMe PCIe 4.0读速7200MB/s 助力AI PC存储配件 送赠品30天销量1w+ ¥879 去看看 简介:使用R7-8700G作为核心件装机,默认不涉及特别吃硬盘IOPS的场景,常规无独立缓存的纯国产方案型号即可满足日常需求,相比带独立缓存的型号运行温度会低不少,重点是价格也会便宜一些。 这里推荐的是宏碁掠夺者GM7,一般装机主播/博主也会推荐这款,确实性价比不错,顺序读写速度为7200MB/s、6300MB/s,随机读写则的IOPS都高于9000K,以上这些倒不是特别重要,重点是五年质保,并且2T版本有着1200TBW,保修方便才是王道。 5️⃣ 散热器丨超频三 K4 超频三(PCCOOLER)K4 WH CPU风冷散热器(白色/4热管/13CM增压风扇/支持intel13代/AM5) 送赠品30天销量100 ¥179 去看看 简介:R7-8700G的发热量很迷,虽然官方写的是65W的TDP,实际上满血运行的发热量挺大,毕竟AMD这奇葩上盖在这儿,最高档PBO出厂即灰烬,但最低档连下图这种四热管散热器也能压得住,和散热器效能关系没那么大,下文有做测试。 这里我使用的是超频三K4这款经典型号,价格是比常规四热管贵一点,胜在13mm大风扇+散热鳍片的效能强,最高可以压240W的CPU,安装拆卸也相对简单,原装送的硅脂不乱涂也够用两次,后续维护相对省心一些。 6️⃣ 电源丨鑫谷 GM750W 冰山版 鑫谷(segotep)GM750W冰山版ATX3.0电源(原生PCIE5.0/80plus金牌/全模组白色线/台式电脑主机箱电源) 30天销量4000+ ¥459 去看看 简介:就R7-8700G这功耗外加仅做内存超频而言,电源和机箱真没这么重要,一般很难坏,也不会后续也不怎么需要拆卸维护,所以这里选择鑫谷全家桶,全白配件中相对而言比较便宜,主打一个便宜够用。 电源这里选择鑫谷的ATX3.0标准型号,相比ATX2.0和ATX3.1标准的型号,鑫谷GM750W在高负载状态的供电会更稳定一点,白色全模组不仅好看,安装走线也比较方便,750W额定+原生PCIe5.0接口方便后续最高可以加次旗舰级别的独立显卡。 7️⃣ 机箱丨鑫谷 无尽240青春版 鑫谷(segotep)无尽240青春版海景房机箱 白色(M-ATX顶置240水冷位/无立柱玻璃侧透防尘游戏电脑台式机箱) 30天销量500 ¥169 去看看 简介:由于本次装机用的是M-ATX主板,目前主流装机要小而美,所以机箱选择百元价位机箱中体积控制不错的无尽240青春版,整机尺寸也就364*212*438mm,比较适合0.6米左右宽度的桌子,不追求纯白也有黑色款,毕竟全纯白是贵一些。 考虑到会有用户加装/更换硬件,说一下这款机箱的尺寸支持: ● 显卡最长支持345mm。 ● 风冷最高支持165mm高度,水冷最大支持280水冷。 ● 底部最多支持安装3.5英寸硬盘*1+2.5英寸硬盘*1。 ● 整机最多支持安装五把风扇,前2+上2+背1。 ⏹ 超频调试 本段主要提升的是核显表现,老手看完应该就知道基本没有硬件损坏风险,操作上没有难点,分为CPU、内存以及核显调试三部分,直接跟着抄作业就行。 1️⃣ 跑分对比 先放一下优化前后的鲁大师跑分对比,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调试前的综合得分为1381928 / 调试后的综合得分为1439912,提升约为4.20%。 ● 调试前的处理器得分为716551 / 调试后的处理器得分为748113,提升约为4.40%。 ● 调试前的显卡得分为158427 / 调试后的显卡得分为176198,提升约为11.22%。 ● 调试前的内存得分为234462 / 调试后的内存得分为240470,提升约为2.56%。 在以上项目中,核显的提升是最大的。 实际游戏体验确实也会强一些,案例选择CSGo2(DX12),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默认,FPS benchmark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调试前的游戏帧数在50-80FPS中间浮动 / 调试后的游戏帧数在60-100FPS中间浮动。 相同复杂场景的帧数提升约在10-20FPS左右,对这颗核显而言很恐怖了,当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有如此收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测试结果。 单独说一下AMD的独家技术FSR,有点类似显卡驱动层的Reshade工具,既可以实现帧数提升,也可以提升画质,具体看游戏厂商的选择,下图为巫师3开启前后的对比,画质提升确实肉眼可见,帧数也降低了10FPS。 最后就是内存频率问题,TimeSpy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32+6800MHz频率内存的得分为4176 / C38+8000MHz频率内存的的得分为4150 可以看到分数不升反降,同时内存还得承担高温问题,8000MHz需要上额外的内存散热器,所以目前暂时不推荐大家追求高频率,6800MHz左右就比较合适。 2️⃣ 前置操作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开始前一定要先更新主板的BIOS,不然可能会出现配置项目找不到或者其他问题! 开始前一定要先更新主板的BIOS,不然可能会出现配置项目找不到或者其他问题! 开始前一定要先更新主板的BIOS,不然可能会出现配置项目找不到或者其他问题! 3️⃣ CPU调试 下面开始正式的作业,不追求极限的前提下,CPU仅需修改PBO策略,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 ● 点击下图上方的Advanced Mod,切换成高级配置模式。 ● 点击进入频率/电压控制配置页面,点击PBO Enhancement。 这里有两个方向: ● 如果想性能比较好,请选择90 Level1,对应最高90°c的温度墙。 ● 如果想温度比较低,请选择70 Level1,对应最高70°c的温度墙。 这里的温度墙指满载状态的温度,CPU并非一直处于90°高温运行,新手可以安心配置,不会损坏硬件的。 4️⃣ 内存调试 同样不追求极限的前提下,内存仅需配置EXPO外加黑科技即可,同样是在频率/电压控制配置页面: ● 点击XMP/EXPO Profile,切换成XMP1,如果有EXPO就选EXPO。 ● 点击XMP/EXPO高频宽,切换成启用。 这里的高频宽模式本质上是自动调整时序小参,所以打算手动超频的朋友在配置时序时候注意下,第二时序正常不用再手动修改。 如果没有动手恐惧症,可以修改以下内存时序,依次进入高级内存设定→MemorySubtimings,参数按下图手动填写: ● CAS修改为32 ● tRCD修改为48 ● tRP修改为48 ● tRAS修改为48 上面这组时序比较宽松,基本不看CPU和内存体质,说人话就是不会有副作用,其中的CAS也可以尝试改为30,读写延迟会更低点。 单独说一下内存分频,发文时部分主板的BIOS是按频率自动分频: ● 不分频模式下,能到6400MHz频率已经算很厉害了。 ● 一分二(Gear2)模式下,一般能到6800-7200MHz。 ● 一分四(Gear4)模式下,看有人超到9000MHz,我自己实测8000MHz没问题。 日常自用的环境下,建议是不分频6000MHz或者Gear2模式6800MHz,毕竟频率上去的同时电压也会增加且效能也较小,等后续如果有BIOS大改再给大家出手动超频教程。 5️⃣ 核显调试 和上面两项不同,核显关联的配置非常多,请大家严格跟着操作,第一步修改核显频率,同样是在频率/电压控制配置页面: ● 点击CPU核心显卡频率,手动修改成3200MHz,后续看情况可以加频率,单次50MHz。 严格来说我这块CPU超到3400MHz也能开机,这个频率烤机会蓝屏,实际稳定只能使用3250MHz,所以切记一定用合适的频率运行,不是越高越好。 第二步修改UMA设置,点击下图的设置页面,进入IO Ports配置选项。 进入二级页面后,修改以下两项: ● 点击Integrate Graphics,模式修改为Forces。 ● 点击UMA Mode,模式修改为UMA Game Optimized。 修改这一步可以强制让专用显存保持在4G,不然是512MB-4G动态调用。 第三步修改最大显存,回到设置页面,点击进入AMD CBS页面。 进入AMD CBS页面后,点击NBIO Common Options。 进入NBIO Common Options页面后,点击GFX Configuration。 进入GFX Configuration页面后,修改以下两项: ● 点击iGPU Configuration,模式修改为UMA_SPECIFIED。 ● 点击UMA Frame buffer Size,修改为8G。 这里是将最大共享显存调整为8G,和上面的固定4G有一定区别,如果内存足够大也可以选择16G(一般不建议),以上操作全部完成后,保存配置重启电脑。 6️⃣ 复查配置 进入系统后确认下配置是否正确生效,按Ctrl+Alt+Del这三个组合键打开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看看GPU专用内存是否变成4G,如果是的话就对了。 另外需要下AIDA64这个测试工具(图吧工具箱里面有),勾选上OSD的显存显示,之后点击压力测试工具,看看显卡频率是否已经超到目标频率,我这里是3250MHz。 ⏹ 跑分测试 接下来做一下跑分测试和应用测试,配置就是上述调试那套,内存为Gear2的6800MHz,PBO为90° Level1。 特别备注:按照AMD会出优化版BIOS(战未来)的传统,后期跑分比本文数据好点也属于正常,并非测试环境/方法有问题。 1️⃣ 综合跑分 鲁大师的测试做过了,下面用一些主流工具测试,首先是游戏加加,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性能得分为61186 ● 工作站性能得分为181745 ● 处理器单核性能得分为34702 ● 处理器多核性能得分为310908 ● 显卡得分为18687 ● 内存得分为43177 ● 硬盘得分为16438 其次是Vray,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分数为19365 2️⃣ CPU测试 首先是CPU-Z,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单核评分为681.6 ● 多核评分为7574.2 其次是Cinebench2024,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单核评分为110 ● CPU多核评分为1044 3️⃣ 显卡测试 3DMark针对DX12的TimeSpy模组数据上面放过了,这里做其他测试,首先是针对DX11的FireStrik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3717 ● 显卡分数为3311 ● CPU分数为12249 其次是针对核显的NightRaid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36497 ● 显卡分数为45131 ● CPU分数为17513 最后是针对补帧的FSR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FSR2关闭帧数为12.26FPS ● FSR2开启帧数为23.36FPS ● 性能差异为90.6% 4️⃣ 存储测试 第一是内存性能测试,开启XMP的6800MHz+C3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63.57GB/s ● 写入速度为101.87GB/s ● 拷贝速度为77.48GB/s ● 延迟为78.0ns 其次是固态硬盘测试,使用CDM进行IO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顺序读取速度为7471.63MB/s ● 顺序写入速度为6543.46MB/s ● 4K随机读取速度为4705.03MB/s ● 4K随机写入速度为4176.71MB/s 5️⃣ 整机温度 功率断崖式下降的问题在上文提到过,这里就放一下证明吧,使用四热管散热器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满载温度在90°左右,10分钟左右会断崖式掉到65°左右。 再次提醒,AMD的CPU温度是跟着PBO走的,你选90° Level1满载就是90°,选70°满载就是70°,和散热关系不大。 后续换成了6热管的利民BA120做二次测试,实际压力测试的数据和超频三K4没区别,所以AMD的TDP没啥参考价值,换价位更高的散热器也意义不大,追求低温调PBO就好了。 ⏹ 应用测试 上述跑分工具仅代表理论,下面进行实际工具软件与游戏的量化实测。 1️⃣ 生产力测试 首先是代表CPU和内存性能的7Zip Benchmark,使用默认的10次循环,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平均分数为123.33 其次是代表综合性能的Blender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monster分数为105.04 ● junkshop分数为66.49 ● classroom分数为57.52 第三是代表CPU+显卡AI性能的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使用Normal标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0.13 / 0.14 / 0.14 跑个测试费老劲了,实际出图也非常慢,玩玩可以,别当真。 最后是代表显卡解编码性能的Premier,对4K视频美哉天府进行8K转码(HEVC),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转码时间约需要四分半钟 这个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抱着老偏见,直播和简单影音剪辑都挺合适。 2️⃣ 游戏测试 简单介绍下前文提到的FSR技术: ● 首先,并不是所有游戏都支持FSR,大部分主流3A都支持,网游大部分都没有。 ● 其次,FSR需要手动开关,玩家可以自己选择FSR质量,不同质量会影响实际FPS。 首先是要求配置较低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无畏契约(DX11),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120-170FPS中间浮动。 其次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Apex英雄(DX11),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60FPS左右,相当稳定。 第三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刚CSGo2(DX12),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55-80FPS中间浮动。 最后是标准3A游戏,案例选择巫师3(DX12),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不开启光追+不开启FSR,游戏帧数在60FPS左右。 ● 不开启光追+开启FSR,游戏帧数在50FPS左右。 ● 开启光追性能模式+开启FSR,游戏帧数在20FPS左右。 ⏹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04-03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