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低调的神秘日本耳机,Artio CU2拿到了VGP2024金赏    

耳塞式耳机 04-18 16:59:01 85 0

本文是反过来写的,先是后半部分音质陈述,然后是开头的幕后故事。

2024上海耳机展,我看到木音科技展台放了个通体黑色,不细看会没啥存在感的入耳式耳机,拿索尼ZX706搭配了下,发现3.5插头下的它竟然挺牛,嘈杂环境下,它给我的初印象就是“声场宽且深”。

到手后,开始品味。发现每每切换音乐或前端,都有不太一样的趣味,感觉它和我曾经玩过的那些中低端日本小厂牌耳机差别挺大,有着调音理念上格外先进的一面。

实际上,我2018年就注意过这个牌子,但相对其他日系产品,它更加低调(最高调的时候也就是众筹成功那次),很多信息都没有透露,甚至官网色调都是X冷淡风,且5年来基本也不变,各种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就是“严肃”和“技术”。

再后来,也就是撰稿日,我看到去年底Phile Web发布的日本VGP2024“有线入耳式耳机”分类中,这个小东西在5万到7.5万日元间,拿到了最高票数,荣获“金赏”,内心感慨实至名归!

品牌历史:

Artio似乎是2017年成立,由几位长老级日本工程师共同组建,旨在解决小耳机长久以来无法克服的一些技术困难,并提供常规厂商无法实现的声学体验。该品牌与索尼前工程师(1981年入职,2009年离开)山岸亮有些关系,比如其创建的茶乐音人(品牌)也和Artio一样,隶属于TTR公司,甚至两个品牌还共用某些技术或材料。

截至发稿日,从日本jglobal技术资料网站获悉,TTR公司自2014年起至今已有12项关于耳机的技术专利,很认真,很创新。

其中有6项专利都是下面这位老者提供的。


関口繁伴

Artio共开发了6款产品,每款定位都比较高,但定价却并不离谱。

本篇要谈的CU2,人民币2000+,初上市售价超50000日元,简单查了下,是Artio创立至今最贵的型号。主观上,我会认为这是他们的“技术集大成者”,也就是旗舰。

CU2的技术脱胎于5年前的CU1,经过优化与调整,音响性已然完全超越了初代。

(CU2 使用区别于初代CU1的O型 a.i.m技术. 通过将驱动单元指向耳朵前方,可以衰减高度指向性的频段,从而产生更清晰的声音。 另一点是驱动单元的布局远离耳朵,实现了更广阔的类似头戴式耳机的声场,此外,该技术将单元将发出的声音反射到凸起部分并抑制导致刺耳共振的6kHZ范围,除了使声音更自然,也降低了聆听的疲倦)

上市时间是2023年3月。

因精湛的工艺、极简的日式审美以及品牌五年来对“入耳式耳机声场问题”的不断攻关(通过技术实现类似坐在音箱前聆听的某种开放式效果),CU2很快就吸引了众多日本发烧友的围观,并于当月拿到FUJIYA有线耳机销售TOP 5的榜首,力压森海塞尔和FitEar的热销型号。

随着热度不断提升,Phile Web网站顺势在两个月后刊载了VGP评委鸿池贤三于《Premium Headphone Guide Magazine》上为CU2撰写的文章。

网页截图。

鸿池贤三是美国THX认证的家庭影院设计师、消费电子顾问和 VGP评委(担任生活方式类别的副主席)。除了为专业媒体撰写评论和写作外,他还多次在电视和广播中露面,例如NHK的“Tokoro-san!Jiken Desuyo“和”Dark Side Mystery“。此前,他曾在专业音频制造商Onkyo安桥担任产品规划师。后来,他的专业知识将他带到了硅谷的一家多媒体半导体风险投资公司,再后来,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还曾担任过日本音频协会的顾问委员会成员,直到2020年。而我也因早年数次分享VGP榜单,和他互关了。

下面简单开箱:


包装风格很日式,简约,环保,工整,清新。

本体:

动圈单元直径:10mm、频宽:20Hz-20kHz、灵敏度:109dB/mW,阻抗:32Ω 、最大输入200mW,

线材长度:约1.2m、重量:约13g(不含线),配件:特制硅胶耳塞(SS/S/MS/M/MS/ML/L)和较大型高质感收纳包。

CU2腔体略厚,正面尺寸适中。

具有出色声学特性的优质铝材被做成黑色哑光的腔体,据悉设计灵感源自日本黑色铁器。

而腔体与线材一端组合后,又形成了酷似乐谱中“八分音符”的有趣造型。

官网上,对它的设计理念用了三个词去概括,简单、高级、沉稳,而实物质感也确实如此。

另外,为了不破坏它的极简的优雅调性,品牌和型号名都被印在了腔体另一侧。

配线与茶乐音人Co-Donguri雫的那条很像,但颜色和手感还是有点差异。

这条线有很不错的悬垂性,通常情况下都是自然顺滑的形态,粗度也很合理,拿在手上有某种高级布料的感觉。

耳套似乎是专门设计的,一些细节能看出很利于音质。细节做工也很棒,特别是颇具美感的尺寸规格标注,令人心生好感。

底壳的银环点缀了美感,进一步升级了产品气质。

导管口径适中,底部有凹陷,这使得耳套的安装变得很容易,且牢固性也非常好。

分线器上标注的泰国制。

使用Japan Dix制造的PentaconnEar连接器,比我们常见的MMCX有着明显更粗壮的设计,这让公头与母座的连接更牢固,插拔也更令人放心。缺点就是“兼容性”低,如果想换其他品牌的线,需要费些心思,毕竟它这母座内的针实在是粗。

连接器可360°旋转,且插头外壳的造型也是非常人体工学,这使得耳挂的调整变得非常方便,也令CU2整体的佩戴舒适性与贴合感变得相当好。逼近满分。

音质描述:

用于辅助参考的耳机包括:索尼MDR-7506、音特美ER4SR、森海塞尔IE900、INTIME SORA碧(炭黑版)、索尼IER-Z1R、JVC FW10000、声音记忆SM2、水月雨KATO、FINAL B1、天天动听T5。

曲目:人声流行、纯音乐、大编制交响乐。

前端:随身播放器索尼ZX706、山灵M5 ULTRA、蓝牙解码耳放山灵UP4(22版)、桌面组合飞傲M11 PLUS ESS+IFI ZEN CAN(耳放)、笔记本电脑+微型解码耳放水月雨水解2Ti、飞傲KA5

ARTIO CU2初听会感觉中高频有点锐,边听边煲的使用了一段时间,在测评发布时,整体已经很耐听了。

声音特色:

1、相对很多单动圈或圈铁耳机,CU2有着明显强势的低、高频动态,一耳朵干净又澎湃,有时会让我觉得一首歌很快就结束了。

2、横向声场惊艳。就像“没戴耳机”或是像戴着透明度很高的开放式头戴那样,宽松,且久听不累。我手里另一款有这种“未戴耳机”感受的是JVC FW10000。

3、相对众多参考耳机,CU2常有种奇妙的“盘旋”感,它的结像主体在鼻梁中间靠上位置,并时不时会有冲出颅内,于“眼前结像”的有趣效果,特别是在大编制音乐下。

这种明显削弱头中效应和颅内定位的听感体验,推测可能是源于该公司数年前积累的众多技术专利中的其中一项,WARP,即让入耳式耳机发出2.0音箱摆在人面前播放音乐的声音效果,就像厂商官宣的“随时随地拥有自己的听音室”。(不过厂商并没有在这款产品上提及过往的大量技术)

4、因具备高弹力的饱满低频和比本次多数参考耳机都更强的瞬态,这让Artio CU2能充分释放重型或速度型音乐中所饱含的激昂情绪,并会在特定的搭配或优良录音下,轻松再现乐曲中涌动的微弱细节和气流声。

几日体验,感觉CU2相对最擅长如下这些音乐类型:电子、R&B、摇滚、HipHop、ACG,而像《流浪地球2》里《太空天梯》那种恢弘迅猛的电影原声,或古典大编制,如《威廉泰尔序曲》这种情绪奔放、器乐种类繁杂的曲目,也是它的拿手好戏。通常的人声流行更是轻松拿下。不过,它不擅长凸显人声韵味,毕竟距离感有点远。

5、在稍显两头翘的调音基础上,却有着结实,真实的较润泽人声。女声表现相对AFUL P8、天使吉米Origin明显更“精巧”、“秀美”(结像面也更小),男声在某些前端下则会稍年轻一点,也有些前端下,它又会很自然,饱满。人声略远,但又比索尼XBA-Z5近,亮度适中,无齿音困扰。

6、低频量感偏多了些,在某些编曲简单,意境安宁的女声民谣中,小音量时会突兀,音量开大后,倒是会趋向自然。在那些需要借助“重低音”才能释放爆裂感染力的音乐中,CU2因惊人的控制力(发力点似乎主要在50到60Hz区域,未侵袭人声频域)往往会让人倍感振奋。由于低频量感大,但速度,凝聚力和弹性又非常好,这让它在某些时候,真的非常有“音箱”的感觉。深邃、结实、安定。

7、相对一些主打音质的高档真无线耳机,有线的CU2在高频延伸、空气感方面可谓是碾压级优势,即便是连接入门级播放设备。其乐器的光泽感,高频量感和全频域凝聚的线条结合在一起,彰显了高音质耳机的魅力。

对比定位更高的FINAL B1(B系列旗舰),B1高音会更亮一点,显得更精巧柔美,CU2则相对直白一点、更还原,且有着明显更大的高频空间和更宽的横向声场。

8、论声场、动态,CU2明显好于水月雨千元旗舰KATO和声音记忆SM2。

9、CU2这种强低音,还有些女毒的耳机,与前两年推出的我国HIFI品牌天天动听T5(800元)近似,我原以为两者会打个难解难分,但实际PK,CU2的横向声场和细节清晰度还是更强。另外,T5的结像明显落在头腔里,CU2就极尽舒展,恨不得突破头腔束缚。

10、用IFI ZEN CAN耳放接多条有线耳机,轮番听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威廉·泰尔序曲》几个小时,这个近12分钟的大编制作品很考验它们的某些极限素质。

综合听感和还原度,依次排序:IE900、FW10000、CU2、IER-Z1R、FINAL B1、雅马哈EPH-200。其实都很不错,只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这里面,雅马哈EPH-200乐器韵味很好,质感上佳,但“一群乐器奏响”时,会有局促感,它的纵深和横向广度还是略微差了口气;

JVC FW10000的低频稍欠缺氛围,但乐器的饱满度和声场相对好很多,所以临场感和真实感都能兼具;

森海IE900饱满的还原了覆盖在低频到高频乐器的真实轮廓,即便这么多乐器同时响起,也能有有鳞次栉比般的“层次美”。

Artio CU2的结像位置最特别,它有着“突破颅内”展现于眼前的效果(可能也因人而异),很像是你坐在台下,中远距离看台上演出的感觉,所有乐器奏响时,相对IE900,它的线条会偏精致和紧绷,器乐饱满度相对有落差,但动态、瞬态、层次感却非常好,展现了强大的横向声场和纵深空间。

FINAL B1整体味道是对的,中高频,低频的结合在这首曲子下找不到什么毛病,只是规模感相对CU2弱些,有点可惜,否则也是个很不错的“古典味道塞”。

至于IER-Z1R,可能是搭配的缘故,这首曲子被它诠释的太温吞了,低频速度偏慢,中频略微偏柔,整体动态和冲击性差了口气,惜败于CU2。它可能需要更好的前端伺候。

结语:

ARTIO CU2的做工、设计都非常不错,实物有着明显的日式高级感,与风格简约的服装搭配外出也很和谐、时尚。

调音方面,CU2很注重声场和动态,它竭力模拟人在2.0音箱前的听觉感受,且不失细腻和高还原度,总体上给人一种既科学HIFI,又澎湃华美的味道。我想,如果你喜欢高质量的“动次打次”,希望能尽量兼顾“口水流行和大编制古典”(人声比IE900有味道),与此同时,又厌倦了绝大多数“入耳式”耳机的“颅内结像”,那,这款由几位日本老工程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打造的创新型小耳机,VGP2024的金赏型号,务必要搞一套。

(建议搭配分离度好,清晰度高的高品质播放设备。比如水月雨水解2Ti)

至于售价,我觉得它比某些日本“宗教”耳机品牌定的更接地气,也更合理,且即便对比我国那些售价在1000到1800元的“卷素质”的HIFI耳机,它也一点不虚。所以,2000多元的投资还是很值的,也值得推荐!

以上。感谢阅读和关注。

漆黑低调的神秘日本耳机,Artio CU2拿到了VGP2024金赏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