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卖断货的蓝牙便携解码耳放打脸耳放无用论?乾龙盛MUB1上手    

耳塞式耳机 06-15 17:49:04 65 0

在便携解码耳放全面普及的当下,我仍然会看到有些人吐槽便携解码耳放无用的言语,所以我忍不住想,是接驳手机时沉甸甸的感觉让人有些不适,还是靠着手机供电的让某些人觉得音质不堪?

因为除了这两点,再吐槽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又或者真的是瞅准了便携解码耳放存在的异议,乾龙盛在去年出品了一款拥有蓝牙功能的便携解码耳放,而且自带电池,好像就是针对便携解码耳放这个弊端研发的。

当然,其实这类蓝牙解码耳放不是没有,只不过售价高达2980元的MUB1竟然经常处于断货状态,目前官方店显示的货源为第四批,这没理由不让人关注关注。

就说这外观,会不会让你觉得土?关键它只有这一种配色,还是很不显精致感的灰色。而且你以为它的屏幕很大,实际上屏幕小到官方连参数都不好意思标了。

其实这就是乾龙盛的尿性,若是对乾龙盛有些了解,可能还会猜到这小玩意的不同之处,用官方的话来说就是“台式HIFI用料”。

当一个小玩意是台式浓缩的话,那它的参数配置可能就很惊人,在体验之前先告知一下:

额定功率在32Ω负载下达到1100mW,信噪比达到132dB(单端则为126dB),动态范围则是132dB(单端124dB),THD+N则是0.0001%(单端0.0015%)。

其它配置也是比较惊人,比如解码部分直接用了四颗Cirrus Logic旗舰芯片,供电部分多达14路电源为各电路独立供电,飞秒晶振抖动控制在150fs等等。

咱们还是从开箱说起吧,包装较为简单,包装信息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全家福有必要展现一下,因为配件里没有带颜色的皮套,那个是要单独买的,包装里面倒是有透明套,除此之外注意有C头和Lighting插头两根链接线,并且有接驳电脑的转接头。官宣它是全平台都支持的便携解码耳放,手机、平板、电脑、播放器都行,Linux/MacOS免驱,关键它还有蓝牙功能。

机身背面看一下,纯金属面板,稍微给颜值加了点分。

平心而论其边框其实整得挺舒适,倒角很圆滑,厚度为14.5毫米,和常见的手机数据线插头上的那尾巴差不多一样厚。乾龙盛MUB1的按键设计也是一大亮点,为了防误触,这几枚实体按键都只是稍稍凸出,然后电源键做了镀金处理,其它按键本身有小珠点方便用户感知。

而且在操作方面,其按键都有很舒服的反馈感,误触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机身底部边框展示,除了3.5mm单端(兼AUX/LO输出)和4.4平衡输出,两个USB-C口则是OTG输入和充电口,最后黑色的则是光纤和同轴口。

值得一说的是它支持麦克风的,麦克风拾音口就在4.4平衡口后面,所以接驳有线耳机后仍然可使用通话功能。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它可做车载使用,并且拥有光纤/同轴和Line out模拟输出两种方案。

音质之外的体验部分

屏幕:这屏幕真的很小,没有相关数据,不支持触摸。显示方面,黑底白字,光线太好的时候不大看清楚。顶部信息分别是输入模式、音量、增益、滤波和电池,下方字号大一点的默认显示码率。

蓝牙:蓝牙芯片用的是桌面级的高通CSR8675,并且还配有Molex蓝牙天线,支持AptX/HD、LADC、AAC。实际体验了,其蓝牙信号并不像蓝牙耳机那样强悍,可穿一面墙,稳定性有所保证。

续航:MUBI内置2500毫安电池,不支持快充,官宣续航8-10小时。个人用蓝牙直接听了一个半小时,还是超高增益,满格电一小格都未用完。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散热,虽然机身没啥散热设计,但是在湖北30度的天气里用蓝牙来听上两个小时也不觉得烫手,难道这是自带电池的好处,但不少播放器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一开始是被乾龙盛MUB1的蓝牙属性所吸引的,这里吸引我的不是媒体KOL的撰文,而是官方的海报宣传。

所以一到手后我开始一直用的是其蓝牙耳放,等我撰文前才开始听有线,目的是为了对比MUB1的蓝牙音质与有线音质。结果没有意外,MUB1有线状态下的音质比其蓝牙表现有一耳朵的差别,声音的密度,音色的质感,解析的质量,动态都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MUB1的蓝牙音质乏善可陈,它的风格和底蕴依旧是乾龙盛那大开大合的温润与通透,搭配当下流行的低阻高敏耳塞全然不在话下。

关于其蓝牙端的表现改天有合适的产品我们再进行对比,各位老铁也可以提供一下对比型号。

说回乾龙盛MUB1的声音,默认S档增益的F0滤波。MUB1一共有四挡增益,S档增益即为超高档,好像也是诸多烧友推崇的。

首先在推力方面,我一向不赞成用小尾巴推大耳的,不过MUB1严格意义上不算小尾巴,除了自带电池,它不少用料是台机所用的,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试听了一下拥有72毫米超大尺寸的塞拉Balans V。

你还别说在动态和声场层次表现上,MUB1称得上可圈可点,对于后者出色的摇滚表现,MUB1可以表现出下潜的量感气势以及声场的轮廓,在细节上的表现还是欠缺台机的细腻。不过有一点还得夸的是MUB1在推Balans V时在音色上展现出来的安定感是连便携播放器都难以表现的,这种感觉体现在音色的通透、舒展以及解析的自然度上。

适配耳机时,除了大耳,单动圈、双动圈、多圈铁以及平板振膜耳机我都试了一下,MUB1推力虽足,而且有台机的风骨,但是对难推的平板振膜耳机TINHIFI P2黄金版还是欠舒展。不过它对多单元圈铁混合耳塞格外般配,它可以游刃有余的把器乐的泛音转化成自然的乐感,而不是强拉解析的细腻。

MUB1音色的舒展与通透甚至比QA361还要自然,加上它强大的推力,很容易让我想起“胸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形象来。

具体听感方面,有力大底子大一层的实力保障在前,乾龙盛MUB1纵使依旧偏暖,但是它的暖是温润的,它明亮的音色丝毫没有高解析的亮丽,因为在明亮、舒展、宽松、大气之余,它的乐感也很自然。

和一些模拟声过度表现乐感不同,MUB1的乐感是点到为止的,比如听吕思清老师的《梁祝》,你会听到如潺潺小溪般宁静的弦乐,又能听到将它融为一幅画的各种配乐,弦乐解析虽然细腻但不抢戏,它没有那么干净透彻,但实实在在的婉转、动听而又细腻。

MUB1的声场不算很大,而且中低频表现更好,优点是规整,轮廓清晰,层次感也不错。用MUB1推山灵ME900时,双动圈的负责的低频信息量十分惊人,加上动态和瞬态双管齐下,尽管声场不够惊人,但是大开大合的舒展和器乐解析的细腻构成了聆听邦乔维类的金属打击乐也很享受。

整体总结部分

总而言之,MUB1有线部分的音质是令人惊喜的,在如此便携的机身里它做到了均衡,不强调素质感或者高级感,即使是所谓的“韵味”也不是那么多,风格是杂食的。

加上蓝牙的表现,以及内置电池,已经并不大的身躯,这很容易让人觉得它才是真正的便携解码耳放。

最后是缺点,自然还是交互,比如按键的设计,我总是忍不住把设置键和切歌的按键当做音量调节键,实际上从上往下数第二、三才是音量键,如果把这些按键分一部分到另一侧肯定会更好。

除此之外,关于价格还真不好吐槽,虽然近3K也能卖个不错的入门级的便携播放器,可是如前文所说这货当下不愁卖啊。

时常卖断货的蓝牙便携解码耳放打脸耳放无用论?乾龙盛MUB1上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