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吃专业软件+2K游戏丨2024年7月大学生开学通用装机单    

家用电脑 06-28 12:12:09 68 0

过了618又要到了开学季,组装宿舍用的电脑优先考虑体积和携带,毕竟大部分书桌面积都不大,其次部分专业的软件对硬件有要求,没有一台合适的电脑确实不行。

本文和大家分享一套适合学生朋友的通用装机单,同时也会分享下性能优化教程+机箱美化注意点,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本文目录

要素比较多,列一下目录,大家可以按需跳转。

⏹ 装机要素

本次装机单的特点如下:

● 首先是颜值,这套基本男女通吃,想要有个性可以和我一样上贴纸,注意不要挡住进出风口就行,下面会详细说。

● 其次是性能,考虑到学习为主,使用中高端Intel CPU+甜品NVIDIA显卡的组合,几乎所有专业软件都能跑,游戏则是比较偏向2K中特效,部分游戏可以光追。

● 第三是功率,部分学校做了1000W的功率限制,本次装机的整机峰值功耗控制在W,相对而言使用比较安全一些,正常不会触发跳闸。

● 最后是静音,大部分硬件都主打性价比,非常规的是水冷,相比风冷运行时会安静一些,避免打扰舍友休息。

装机好的成品图如下所示,还是挺好看的吧,自带把手比较方便搬运。

怕有人跳着看,把贴纸说明提到前面来说,购买安装时需要注意两点:

● 第一是尺寸,机箱的详情页都会标注清楚长宽高的尺寸,贴纸比机箱尺寸略小一些就行,购买搜关键词车贴、笔记本贴纸或者机箱贴纸都行。

● 第二是位置,风冷散热器正常是前下进+后出,水冷散热器正常是前下进+上出,不要挡住进出风口就行,具体看下图。

说人话,机箱前面、下面、后面和上面做了镂空的地方不要贴贴纸,没打孔的地方和侧透玻璃随便贴。

操作前先给大家标注下重点:

● 首先是装机,乔思伯Z20为了压缩体积,舱内空间比较小,首次装机有点费时间,后续打理倒是简单,清理四面的磁吸防尘滤网即可,对宿舍环境比较友好。

● 其次是优化,考虑到学生朋友们会长时间开机使用,本文会手把手教大家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作降频(降温),用于提升运行稳定性。

● 最后是调整,部分专业软件对硬件有特殊要求,比如Adobe全家桶吃内存效能,数据库软件吃硬盘随机读写,具体看下文说明。

装机本身并不难,接口基本都是防呆的,不懂就看主板+机箱说明书,动手困难症可以正常下单,全部配件到了之后小黄鱼或者东哥请人上门,价格在一百左右。

⏹ 配件清单

装机单如下图所示,等电商平台的开学季活动必然做到更低,可以先收藏本文,其中内存、固态硬盘和电源可能需要更换,注意看说明。

1️⃣ CPU丨Intel i5-14600KF



简介:选择14代的原因比较简单,虽然价格是高了点,但DDR5内存的效能比12代/AMD平台好,同时需求电压也比13代要低一些,更适合软件游戏涉及比较广的学生朋友。

本次使用的是14600KF这颗U,简单列一下参数:

● 内核一共有14颗,包含性能核*6+能效核*8。

● 性能核最大主频为5.3GHz,能效核最大主频为3.5GHz,二级缓存为20MB。

● 支持高斯和神经加速,支持深度学习,支持SSE4.2+AVX2指令集。

其中指令集的支持非常重要,特定环境只能Intel才能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软件兼容性”,AMD适用场景相对少一些,后续另外出一套吧。

2️⃣ 主板丨技嘉B760M新雕妹2.0



简介:虽然技嘉坏,但是真不菜,这两年推荐技嘉主板的原因比较简单:

● CPU预设模式+内存黑科技这两项足够简单高效,优化相当简单,看下文就知道了。

● 保修非常给力,支持个人送保+四年保修,人为导致的CPU座损坏等都可以免费帮修。

以上两点已经非常给力了,外加上技嘉主板向来卖的不贵,确实推荐入手。

单独说一下保修:

● 个人送保的意思是不管你在哪儿买的(含二手),只要是SN在保的国行正品就行。

● 帮修范围具体看下图,基本上新手容易犯的错误都涵盖在内,还是非常良心的。

回归技嘉B760M新雕妹2.0这张主板,属于第二代B760,简单列一下参数:

● 版型为M-ATX,也就是中号尺寸,兼容市面上的大部分机箱。

● CPU支持LGA1700的型号,也就是Intel的12/13/14代CPU。

● CPU供电为12+1+1(60A),建议搭配14700K及以下的CPU。

● 内存为四槽设计,最高支持7800MHz频率,建议只上两根。

● 硬盘为M.2接口*2+SATA*4,其中M.2接口均为PCIe4.0协议。

● PCI槽为PCIe4.0x16*1+PCIe4.0x4*1,其中满速槽有合金加固。

● 无线网卡为WiFi6协议的Intel AX211,支持蓝牙5.3,有线网口为2.5G。

● 输出接口为HDMI2.0*1+DP1.4*1,非核显主机没啥用就是了。

● 风扇接口为CPU*1+系统*3+RGB控制口*2,想插满机箱风需搭配集线器。

● Type-C的USB接口为USB3.2Gen2x2*1,支持机箱接入USB3.2Gen2*1的额外C口。

当然这张主板最大亮点还是颜值,IO挡板处有定制的雕妹,同时原装带了固态硬盘、供电和芯片组散热马甲,整体非常漂亮。

3️⃣ 显卡丨技嘉RTX4060 OC Low Profile



简介:这张显卡的选择同样比较有针对性,主要有两点:

● 首先是尺寸,这张显卡使用的风之力散热系统只有三把9cm风扇,保证显卡工作温度的同时也给节省了机箱舱内空间,多出来的地方可以放点小手办。

● 其次是性能,RTX4060作为最新一代的甜品卡,2640MHz主频+3072个CUDA核心足够跑常规运算任务,DLSS+RTX技术则可以大幅度提升3A游戏帧数。

● 最后是价格,一般这种半高卡都不便宜,技嘉卖的仅比公版风魔贵一点点,相当有性价比。

这种半高卡的性能一般会比正常卡低一些,如果很在意性能可以考虑手动超频,也可以选择上正常公版型号,就是舱内空间会少很多,没办法放手办了。

当然这张卡的颜值也比较高,三把风扇都有RGB灯环,支持主板同步整机灯效,就本次装机而言起充当比较柔和的氛围灯,搭配贴纸效果拔群。

4️⃣ 内存丨金百达刃 6800MHz 24G*2



简介:内存的选择比较灵活,简单说明一下:

● 首先是容量,很多专业软件在空闲率低的情况下容易溢出,说人话就是程序会崩,所以这里选择24G*2,如果确认没有需求,可以降级成16G*2。

● 其次是频率,吃内存读写的软件/游戏真不多,主要集中在影音处理和AI运算上,就算遇到了也没事,手动超频到7600MHz+C34的难度很低,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教程。

选择金百达的最大原因还是XMP的预设电压比较低,对应运行温度低+功耗低,价格不贵当然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5️⃣ 固态硬盘丨爱国者P7000Z 1T



简介:固态硬盘的选择同样比较灵活,简单说明一下:

● 首先是容量,1T正常足够存放学习资料和游戏了,后续容量不够可以加装一条新的,主板有空余的M.2接口。

● 其次是读写,本文使用的是标准MAP1602方案,优点是便宜+低温,如果专业软件很吃随机读写,建议更换成西部数据SN850X。

特别提醒,硬盘属于消耗品,特别是数据管理和AI这些场景,寿命会消耗的非常快,所以不建议买二手硬盘,买新盘记得开发票,售后时候有用的。

6️⃣ 电源丨安耐美D.F.12 750W



简介:电源作为最重要的供电硬件,这段说明请一定要仔细看:

● 部分专业后期可能会涉及升级显卡,所以本文在选择电源的时候留了一些余量,最高可以升级到RTX4070Super,打算上14700K建议升级到850W。

● 额定电压高并不等于实际运行功率大,仅代表可以满足高配电脑开机+专业软件满载工作,按照本文装机,常规使用也就200-300W功耗。

说人话,不考虑后续升级直接抄作业,考虑升级CPU+主板+显卡,建议上浮到850W起步的的型号。

本文使用的是全日系电容+ATX3.1标准的型号,供电稳定是基本盘,原生PCIe5.0接口对后续升级非常友好,亮点是支持一键除尘,对环境比较恶劣的宿舍而言非常重要。

7️⃣ 散热器丨乔思伯TG-240



简介:常规240水冷的效能相当于效能型六热管塔式风冷,当然重点还是好看+静音,乔思伯TG240足够应付i7-14700K及以下的CPU。

8️⃣ 机箱风扇丨乔思伯Z20



简介:这类带提手的小机箱最近两年特别火,主打可玩性,说人话就是可以通过调整安装位置放更多硬件,乔思伯Z20比较有巧思的是显卡固定,模块化设计可以避免拆外壳。

简单说一下乔思伯Z20的兼容参数:

● 首先是主板,最大支持M-ATX主板,ITX当然也能放得下。

● 其次是显卡,最大支持363*89mm,具体得看主板的PCI槽位置,标配显卡支架。

● 第三是散热,最大支持240水冷(60mm厚度),风冷限高164mm。

● 第四是电源,最大支持ATX电源,支持高度调节规避显卡,SFX电源可侧装或者竖装。

● 第五是接口,前面板为A口*1+C口*1,C口为USB3.2Gen2协议。

● 最后是风扇,除了顶部冷排以外,还可以安装底部*2+尾部*1。

乔思伯Z20背部有非常多的原装魔术贴方便理线,所以各位不需要额外买扎带了哈。



就本文这套配置而言,机箱风扇更多的是装饰作用,所以选择的是乔思伯ZK120,图的是侧面高颜值无限灯,免线拼接的连接也让多风扇安装很轻松。

9️⃣ 贴纸



简介:完全看个人审美,喜欢啥买啥,注意尺寸+别挡住风口就行,具体看本文开头那段说明。

⏹ 设备调试

考虑到很多学生朋友没时间做复杂调试,这里说的是最简单高效的调试方法,直接跟着抄作业就行,全程大概十分钟(含下载),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

1️⃣ 内存效能优化

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按下图点击切换即可:

● XMP切换成内存内置的XMP预设。

● High Bandwidth切换成Enable。

● Low Latency切换成Enable。

到这里就完成了内存优化,先别急着保存重启,继续CPU降温操作。

2️⃣ CPU降温

之前写过详细的操作,这里就简化一下:

● 点击将BIOS切换成高级模式。

● 点击切换到频率/电压控制配置页面。

● 找到下图的Select MCU,切换成Rev 0x104微码。

不做手动降电压的效果确实会差点,但总比Intel默认强(正常可以降温10°以上),想压更低的温度看之前的教程哈。

如果追求更合适的CPU性能,可以点击CPU模式,这里有四项可选:

● Max Turbo对应最强性能,但是由于加压比较激进,所以需要很强的散热器辅助散热。

● Optimization对应自动调节,说简单点就是没优化,原本咋样就是咋样。

● Spec Enhance对应节能模式,该模式下会优先以温度控制为目标。

● E-core Disable对应游戏模式,大核全开的同时降低小核,长时间游戏会比较省电。

之后选择储存并离开,重启电脑,至此BIOS中的优化操作完成。

3️⃣ 显卡驱动切换

进入Windows系统后,先安装NVIDIA GeForce这个驱动工具,过于简单就不赘述了。

进入NVIDIA GeForce,点击驱动程序,按下图点击三个点可以切换驱动:

● Game Ready适合游戏。

● Studio适合影音剪辑、AI预算等生产力环境。

这里不用担心切换麻烦,后续切换也是点一下就可以重装,不会有副作用。

4️⃣ 游戏优化与预测帧数

怕有纯新手不清楚,部分游戏是支持DLSS的,开启后可以大幅度提升游戏帧数,

另外害怕游戏帧数太低玩不了浪费时间,可以下载游戏加加这个软件,在跑完测试后会有游戏帧数预估,给的数据会偏低一些(也就是实际帧数会高一些),可以放心参考。

⏹ 跑分测试

接下来做一下跑分测试和应用测试,调试就是上一段那些,大家应该能对这套设备的机能有更清晰的了解。

1️⃣ 综合跑分

首先是鲁大师做了个整机跑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得分为2016021

● 处理器得分为933246

● 显卡得分为391759

● 内存得分为407318

其次是游戏加加,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性能得分为99846

● 工作站性能得分为224960

● 处理器单核性能得分为36588

● 处理器多核性能得分为363703

● 显卡得分为53521

● 内存得分为79880

● 硬盘得分为17590

最后是Vray,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得分为23711

● GPU得分为1856

2️⃣ CPU测试

首先是CPU-Z,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单核评分为854.4

● 多核评分为9949.9

其次是Cinebench2024,全默认配置,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单核评分为122

● CPU多核评分为1332

3️⃣ 显卡测试

首先是针对DX11的FireStrik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26664

● 显卡分数为28486

● 物理分数为37603

● 综合分数为13916

其次是针对DX12的TimeSp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11272

● 显卡分数为10536

● CPU分数为18670

第三是3DMark针对DX12高画质的SpeedWa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2622

第四是针对补帧的DLSS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DLSS关闭为12.16FPS

● DLSS开启为55.40FPS

● 性能差异为355.59%

最后是针对光追的PortRoyal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6035

4️⃣ 存储测试

第一是内存性能测试,开启XMP的6400MHz+C3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102.72GB/s

● 写入速度为100.66GB/s

● 拷贝速度为98616MB/s

● 延迟为61.7ns

其次是固态硬盘测试,使用CDM进行IO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顺序读取:7113.02MB/s

● 顺序写入:6682.57MB/s

● 随机读取(Q32T16):4791.58MB/s

● 随机写入(Q32T16):5041.96MB/s

● 随机读取(Q1T1):71.35MB/s

● 随机写入(Q1T1):328.19MB/s

比较尴尬是测试跑完发现硬盘上错了,贴一下之前测空盘数据,不是作假哈。

5️⃣ 整机温度

这里使用3Dmark的Speedway循环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通过率为99.2%

● CPU满载温度在550°左右

● 显卡满载温度在70°左右

⏹ 应用测试

上述跑分工具仅代表理论,下面进行实际工具软件与游戏的量化实测。

1️⃣ 生产力测试

首先是代表CPU和内存性能的7Zip Benchmark,使用默认的10次循环,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平均分数为136.727

其次是代表综合性能的Blender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monster分数为145.79

● (CPU)junkshop分数为100.65

● (CPU)classroom分数为70.53

● (显卡)monster分数为1577.02

● (显卡)junkshop分数为783.11

● (显卡)classroom分数为843.13

第三是代表CPU+显卡AI性能的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使用Normal标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8.33 / 8.7 / 9.43

2️⃣ 游戏测试

首先是要求配置较低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无畏契约(DX11),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360-430FPS中间浮动。

其次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Apex英雄(DX11),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120-140FPS中间浮动。

第三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刚CSGo2(DX12),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平均帧数为414.7,P1为286.3。

最后是标准3A游戏,案例选择巫师3(DX1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不开启DLSS+不开启光追,游戏帧数在50-60FPS中间,随场景复杂程度会有波动。

● 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开启DLSS+不开启光追,游戏帧数在120-160FPS中间,随场景复杂程度会有波动。

● 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开启DLSS+仅开启基础光追,游戏帧数在70-90FPS中间,随场景复杂程度会有波动。

⏹ 本文完

通吃专业软件+2K游戏丨2024年7月大学生开学通用装机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