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协议存储更好用-ORICO 潮酷双协议硬盘盒套装体验    

移动硬盘盒 08-15 14:39:59 5 0
我平时在自用的是 MacBook Pro,接口都是雷电3(USB-C),而办公室以及家里是用 PC, 全都都是 USB-A 接口,目前用一个普通的 U 盘实现数据交换,接口不同用起来不方便,而且速度上也没有保证。原来还想找一个支持双接口、速度又快的 U 盘,可是不是价格高就是速度不行,这次好好体验下 ORICO 双协议硬盘盒套装,不知道会不会有意外的收获。

ORICO 潮酷双协议硬盘盒支持 NVME/SATA 两种协议的,右下角标注的 NGFF 也就是 M.2 接口,同时支持 M key、B+M key,市面上的大部分 M.2 应该都可以使用。最高速率达到 10Gbps,官方宣称搭载 NVMe 协议硬盘最高能达到 900+MB/s,日常使用这个速度很不错了。

抽屉式包装很简单,内部的塑料壳子固定住了硬盘盒,硬盘盒本身使用铝合金材料,所以重量并不大,这样其实相当于悬浮在盒子中间,避免运输中的破坏。

硬盘盒附赠了一个梅花螺丝刀、螺丝、固定硬盘的小铜件,还有用于散热的硅脂,另外有 15cm 的 C To C、C To A 数据线各个一根,在多个设备之间也就能应用自如了,哪怕是用 C To C 数据线接上手机也都能使用,手机容量越来越不够用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硬盘盒的正面设计有深深鱼鳍纹,这样就增加了盒体跟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表面散热的速度。而纯铝合金打造的外壳,也更容易导出热量,保证内部固态硬盘的安全工作。

硬盘盒尺寸是 107mm x 29mm x 12mm,体积并不算大,方方正正的外形也没有多余的空间浪费,各个边缘都比较圆润,适合随身携带。深灰色的铝合金外壳也更具科技感,表面具有磨砂的质感,摸上去感觉还不错,除了侧面的“ORICO”标志外,其他几乎没有什么文字装饰了。

数据接口是支持 USB3.1 的 Type-C 口,这也是支持 10Gbps 速率的保证,虽然达不到雷电3的变态速率,不过这也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方式了。

在另一侧有一个小孔,这是硬盘盒的工作指示灯,默认状态下会是蓝色灯常亮,而在工作状态下则是蓝灯闪烁。另外待机 10 分钟后会自动进入休眠,减少设备的功耗以及发热,而指示灯也会熄灭。

后盖上除了产品型号、简单的参数信息,其他就没有什么特殊的了。拧开硬盘盒底部的螺丝(梅花)就可以打开,因为后盖跟盒子贴合的比较精密,如果拿不出来,可以如图推开一点,然后就可以轻松打开后盖,内部的主板就可以轻松的拿出来。

M.2 SSD 常见的规格有 2230、2242、2260、2280,就是宽度一样而长度不同而已,主板上预留的一排小孔就是为了固定不同尺寸 SSD 而预留的。另外,主板上的长条铜片有一定的导热作用,有利于散热。

潮酷硬盘盒用的是 RTL9210B 主控芯片,芯片带有 UASP、TRIM,有降低负载、减少数据写入次数,从而达到延长 SSD 耐久的目的。

这次搭配使用的迅龙 SSD 有两个型号,也是两种协议跟接口,分别是迅龙 V500 NVMe SSD,以及迅龙 N300 SATA SSD,容量都是 128G。

两款固态硬盘的包装跟潮酷硬盘盒类似,也都是抽屉式的包装,也都是由相似塑料盒子包裹着,减少运输震动带来的伤害。

* 这里有个小建议,其实固态的包装可以再缩短一些,因为固态的体积本身就很小,包装缩短后反而有种干练的感觉。

每个 SSD 都附送了一个十字螺丝刀以及两颗螺丝,只是硬盘盒都有配套的螺丝刀、螺丝以及固定装置,这次安装用不到他们了,不过先收起来,以后还能用得上。

固态的两面都带有贴纸,对芯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贴纸上也都标明了 SSD 尺寸(2280),另外为了日后保修,不建议撕掉贴纸。除了前面说到的共同点之外,剩下就是两款产品的区别了。首先是接口,左侧是 V500 使用 M Key 接口,右侧是 N300 使用 B&M Key 接口。

另外,V500 官方介绍主控芯片是 2263XT,使用 TLC 三层单元闪存,读取速度最高可达 2100MB/S,而顺序写入速度也有 1600MB/S。更高的读写速度也就带来更高的发热,所以 V500 附赠了铝合金材料的散热片,另外还有一片散热硅脂,这是 N300 所没有的。

SSD 安装也很简单,按照下图的角度插入插槽,再使用螺丝和固定装置固定好 SSD,也就差不多装好了。

最后贴上散热硅脂,盖上后盖拧上螺丝就算完成了。散热硅脂正好贴合 SSD,主板虽然没有螺丝固定,不过也不会晃动。

安装完毕先来测试一下速度,首先使用 C To C 线连接 MacBook Pro,使用 Disk Speed Test 进行测试,结果见下面两张图片。V500 读取速度在 950MB/s 上下波动,写入速度则是在 580MB/s 上下波动。

N300 读取速度、写入速度均在 450MB/s 上下波动。

接下来再转到 Windows 平台进行测试,选择 AS SSD Benchmark、ATTO 两款软件进行测试,AS SSD Benchmark 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V500 读取速度最高达到 856MB/s,写入速度也达到 560MB/s。

N300 读取速度、写入速度均在 460MB/s 左右。

ATTO 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V500 读取速度最高达到 760MB/s,写入速度也达到 596MB/s。

N300 读取速度、写入速度最高均在 460MB/s 左右。

当然,单纯软件测试不算数,还是实际复制文件看看效果吧,V500 最高写入速度达到 376MB/s,而 N300 最高写入速度达到 332MB/s,两款 SSD 都有 ±5MB 的波动。

从上面的测试来看,基本达到 10Gpbs 的速率,虽然在不同的电脑上略有差异,但是整体性能还是很稳定的,长时间测试之后读写速度仍然在比较高的水平。硬盘盒小巧的设计很方便携带,铝合金外壳结实耐用,工艺手感都还不错。两款迅龙固态的表现也都达到了要求,至于使用寿命啥的,只有在使用中继续测试了。

另外,对于硬盘盒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硬盘盒的主板并没有固定,虽然贴上散热硅脂后并不会晃动,但是在插拔数据线的时候还是会移动,时间长了那面会有磨损,希望后续产品能够改进。

双协议存储更好用-ORICO 潮酷双协议硬盘盒套装体验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