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硬盘对于PC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之分。固态的传输速度快,但是价格高且寿命相对不长。机械硬盘相较固态速度稍慢,但是好在价格低、容量大。近年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及物质生活需求的提升,选择固态硬盘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伴随着M.2 NVMe SSD固态硬盘容量的开始逐渐升级,凭借更小的体积、更快的读取速度以及对很多移动设备更好的兼容性而迅速风靡。
之前装机选用的是512G的M.2固态,既作启动盘又当存储盘,但随着学习资料的日益增多,扩容便成了我寻思给电脑升级的第一步,在考虑到自己使用场景及需求,在多方对比后选择了国产存储厂牌orico家的迅龙V500的256容量的M.2固态硬盘搭配硬盘盒的套餐,今天就带来这款当下售价369的固态硬盘的开箱体验及测试数据,希望能给有意购买此类产品的朋友一些对比参考。
包装方面,迅龙V500依旧沿用了家族式设计语言,整体风格以蓝白调为主简约大气,除了产品渲染图外还有型号、技术标准以及主打的3D NAND闪存、五年质保等卖点信息。也是被着重标注在了包装正面。
产品背面有具体的硬盘规格等信息。
配件除了说明书、质保凭证外还附赠了金属散热片及导热胶垫、配套螺丝刀等。
正面和主控上面初始均有贴纸,背面也有,不过背面贴纸撕掉无保。
正面
撕下贴纸
背面
产品采用了慧荣SM2263XT公版方案,该方案也是久经市场校验,其稳定性还是不错的,2263主控和两颗128G的64层3D NAND TLC颗粒直观可见。
考虑到有移动使用场景所以搭配了固态硬盘盒
ORICO奥睿科迅龙系列M.2 SSD寸固态硬盘采用的USB 3.1Gen 2 type c接口,使用场景较为广泛,最高速度可达10Gbps,数据处理能力相较传统机械硬盘能达到五倍的理论数值,相比适合存储数据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则更加适合作为软件的安装启动盘,软件秒开的愉悦感可是普通机械盘带不来的。
内部可见的双面多孔铜条有助于散热,铝合金散热条搭配散热硅胶也能增加散热面积,整体看着做工还是不错的。
线材方面提供了C to C数据线(10Gbps),A to C(10Gbps),其他配件则有固盘螺柱、螺丝刀、散热胶垫等。
按部就班上机测试,我这款为办公简影音用机,配置方面,CPU选用的是英特尔Core i5-8600K搭配华硕Z370-G主板以及32g*2的内存双通道套条,512的威刚m.2主系统盘,orico v500做副盘。
官方硬盘管理软件可以看到容量等信息,这里的容量差异是硬盘厂商和电脑系统的计算方式造成的,并非硬盘缩水,所有的硬件厂商采用的是一个标准。
通过CrystalDiskInfo,可以看到SSD的大部分信息,包括固件、接口、传输模式、写入量、通电时间等。传输模式PCIe 3.0。
基础性能测试:
①CrystalDiskMark测试(7.0.0版本)
迅龙V500 M.2 256G在连续读写可以达到2392、1197 MB/S,实际结果和理论成绩相差不大。
4K连续读写迅龙V500次测试给出了1868、1197MB/S的成绩。
能反应访问IOPS根本性能的4KB随机读写两次测试跑出了62.55/180.50的成绩。
②AS SSD Benchmark测试(2.0.7316版本)
采用测试两次的方式,
在AS SSD测试中,迅龙V500 M.2 256G在4K随机读写374.53/881.16、375.61/896.80MB/S的不俗成绩。
③Anvils Storage Utilities(1.1.0版本)读写跑分。
④TxBench跑分测试,理论性能测试成绩变化不大
复制及压缩基准测试
传输文件持续写入速度测试
实际测试大的文件拷贝方面,采用了多文件复制和单个的8.8GB大小的视频文件进行传输,单个大文件传输基本都是1.1~1.2GB/S左右的速度而多文件速度基本都是400MB/秒,都是不到十秒就已经完成拷贝任务。这种速度不是SATA的固态可以媲美的,更是比机械硬盘快了十几倍不止。这也是当下M.2 NVMe SSD固态硬盘迅速风靡的原因,毕竟更快的传输速度意味着更迅速的开机启动以及软件相应,对于体验的提升效果是显著且拔群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提升电脑配置的时候会将升级硬盘作为优先考虑序列。
总的来说,这款售价369的奥睿科迅龙V500 M.2固态硬盘 给了我相当不错的体验反馈,无论是速度还是这一周使用中感受到的稳定性都是相当不错的,硬盘的读写速度给力,orico硬盘表面贴焊技术、老化测试、兼容性检测等流程都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而且搭配硬盘盒可以极大丰富使用场景,当然本身提供五年的质保期也是值得推荐给大家的理由,希望能给有购买需求的朋友带来些许对比参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