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老纪很大力!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我最近入手铠侠固态硬盘。Ultra处理器发布以后,我很快入手了Ultra7 265K和ROG Z890吹雪主板。这一代主板支持PCIE5.0的硬盘,读写速度更快。相比起PCIE4.0硬盘,对我日常最大的提升不仅是玩3A大作时读取速度更快,用AI绘图的时候也能更快的生成图形,减少枯燥等待的时间(下图由AI生成)。 铠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AI半导体工厂之一,闪存产量也占了全世界闪存的30%。我的这块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是1T版本,搭载了PCIE5.0 Gen5x4高性能主控。分区给系统做启动盘后依然有足够的空间让我安装几款游戏大作,例如《赛博朋克2077》、《使命召唤》等。 这枚SSD采用了BiCS FLASH TLC闪存和垂直堆叠单元,稳固耐用。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为10000MB/s,比PCIE4.0的7000MB/s提升了不少。写速方面,1TB版本的最大写入速度7900MB/s,2T版本为8200MB/s 这款固态硬盘的产品标签也进行了升级,翻过来标签可以看到里面有散热片,提高硬盘的散热效果。特别是对一些不自带硬盘散热器的主板来说效果更佳,长期高速读取时也能保证硬盘的读写性能稳定不掉速。小小的一片散热贴纸,也看到了铠侠在设计中用心为用户的考虑。 铠侠VD10系列采用了单面设计,使得这块SSD可以放入笔记本电脑、游戏主机和NAS里进行扩容升级。 对这块固态硬盘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上机评测。可以看到我的这块ROG Z890 Gaming WiFi S主板采用了SSD快装模块。 这是我的硬件配置单,U7265K+3080+32G。 首先用TxBENCH进行空盘,可以看到在顺序写入和读取测试中,速度均达到并超过了宣称的10000和7900Mb/s。 再用著名的CrystalDiskMark进行跑分测试,读写速度也超过了宣称的性能。因为两款软件的测试逻辑不同,结果略有出入也完全正常。 在读写测试中,打开CrystalDiskInfo查看,发现固态硬盘的最高温度也不超过50℃。在满负载运行中SSD的温度尚且如此,日常使用中更不用担心高温掉速的问题。 《赛博朋克2077》作为一款极吃性能的3A大作,一块好的硬盘可以整体提到游戏性能。 无论是加载游戏进入赛博朋克的世界,还是在不同的传送站之间切换、复活重来,等待时间都很短。相比起PCIE4.0的固态硬盘,这块5.0的VD10显然更适合游戏玩家。 《CS:GO》里,最高画质下每个建筑的纹理都清晰可查。 最后再进入AI画图试一试。我突发灵感,按照《三体》中罗辑对湖畔小屋的要求生成了几张图片,速度非常快。 其中一张倒是挺满足小说里叙述的场景。 生成一张赛博朋克风格的照片。AI绘图因为需要下载各种Lora和模型,对硬盘空间的需求很大,动辄几百上千Gb。PCIE5.0的硬盘读写速度更快,在进行AI生成图片时可以提升效率。 比如我生成了这4张末日场景的图片,迭代20次,生成4批图像,一共用时大概40秒。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你也有一块支持PCIE5.0的主板,那我个人还是建议一步到位直接入手目前读写速度甩4.0一大截的新技术固态硬盘。这枚铠侠VD10 1T版本不到800块,在PCIE5.0系列的硬盘中还是蛮有竞争力的。 铠侠(Kioxia)1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LUS G4 VD10 系列(PCIE5.0*4 读速10000MB/s) 30天销量500+ ¥799 去看看 <更多>

老纪?很大力 晒物 01-26 11:20

消费级PCIe5.0固态硬盘已然面世一段较长时间,由于发热、价格与硬件兼容性等因素制约了它们的普及,随着芯片制程工艺的迭代升级基本解决了发热问题,价格也降至普通消费者可接受的程度,铠侠(Kioxia)是一线固态硬盘品牌,前身是东芝存储器,所推出的产品均采用原厂闪存颗粒,铠侠EXCERIA PLUS G4(VD10)是一款PCIe5.0固态硬盘,其标称顺序读取速度为10000MB/s,相对于PCIe 4.0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有着很大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测试,对其读写性能与温度表现很是满意,接下来展示其实际体验如何。 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目前共提供了1TB与2TB两个容量版本可选,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预算去选择合适的版本,标称顺序读取速度均为10000MB/s,而顺序写入速度会因容量版本不同有所差异,1TB与2TB容量版本的顺序写入速度分别为7900 MB/s与8200MB/s。 固态硬盘采用M.2 2280尺寸规格,以及单面颗粒布局的设计,主控颗粒与闪存颗粒等元器件均位于PCB板正面,能够更好的兼容笔记本电脑迷你电脑等空间有限的设备,正面粘贴一张贴纸,印了品牌与型号信息,在贴纸与芯片之间还有一层薄薄的铜箔,以实现辅助散热。 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采用DRAM-less无外缓方案,并支持HMB缓存技术,正面是一颗主控颗粒与两颗闪存颗粒,并无独立缓存芯片,固态硬盘背面仅有贴纸,上面印了型号规格与序列号等各种信息,同时也是质保标志,固态硬盘提供五年/600TBW质保服务。 其搭载主控芯片型号为群联PS5031-E31-61,其采用台积电7nm制程工艺,集成ARM R5核心,支持PCIe5.0x4通道和NVMe 2.0协议标准,并搭配铠侠原厂的第八代BiCS(218层)3D TLC NAND闪存颗粒,其接口速率达到3200MT/s,单颗512GB容量,两颗共组成1TB的容量。 PCIe5.0的理论传输速度是PCIe4.0的两倍,近两年内新推出的处理器平台兼容PCIe5.0规格,比如英特尔的十二代及以上的桌面酷睿处理器,也包括酷睿Ultra200S系列处理器,AMD这边锐龙7000系列及以上的桌面处理器,当然也要看主板会否配备PCIe5.0规格的M.2固态硬盘插槽。 接下来对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进行实际性能测试,本次使用Intel新推出的酷睿Ultra 200S硬件平台,标配PCIe5.0硬盘接口,在详细配置方面,处理器为Ultra7 265K,搭配Z890芯片组MATX尺寸规格主板,32GB 7200MT/s DDR5内存条,显卡为RTX4070TiSuper。 将固态硬盘安装于主板的首个M.2插槽位,该插槽支持PCIe5.0×4规格,并直连处理器,不会存在带宽受限的情况,另外,主板自带一块相当厚实的铝合金材质散热模块,由于本次会进行全盘高强度长时间读写,为了避免温度发热对性能造成影响,会搭配散热模块进行测试。 根据CrystalDiskInfo检测软件所显示信息,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的当前固件版本为EVFAJ1.0,并运行在PCIe5.0 x4传输模式中,支持NVMe 2.0协议标准,待机为43℃,以下读写性能测试均作为从盘与空盘状态下进行的。 首先是理论性能测试,CrystalDiskMark8.0版本基准测试软件,实测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取写入速度分别为10256MB/s与8303MB/s,4K单线程随机读写速度分别为98.23M/s与305.14M/s,至于4K随机读写IOPS分别为1356K与1478K,均能达到厂商所标称的速度。 TxBENCH基准测试软件,实测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取写入速度分别为9990MB/s与8345MB/s,4K单线程随机读写速度分别为89.48MB/s与319.64MB/s,读写性能测试结果与上面的CrystalDiskMark软件相近。 ATTO性能测试软件,可看到固态硬盘在0.5KB~64MB不同大小文件中读写表现,从结果可见,在4KB文件的读写速度分别为606 MB/s与495 MB/s,而当数据包大小达到1MB及以上时可以跑满,此时的读写速度分别为9.5GB/s与7.8GB/s。 利用软件对固态硬盘进行全盘读写性能测试,在空盘状态下SLC缓存大约为200GB,此时顺序写入速度能维持在7.1GB/s左右,在SLC缓存外的顺序写入速度约为800MB/s,后段会降至500 MB/s左右,而顺序读取速度能稳稳保持在5.5GB/s。 3DMark性能测试软件中的存储基准测试项目,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在该项目得分为3919,平均带宽为659.23MB/s,平均存取时间为45us,在加载《战地风云5》游戏时带宽为1120.21MB/s,移动游戏时带宽为4216.36MB/s。 PCMark 10基准测试软件中的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项目,通过包括文件加载程序启动等多种任务,能够测试作为主系统盘状态下的性能表现,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的测试成绩为3984分,平均传输带宽是620.62MB/s,平均存取时间为41μs。 在实际游戏表现方面,将《魔咒之地Forspoken》游戏安装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中,并将游戏画面设为2K分辨率与最高预设画质,利用内置基准测试功能,选了三个较为复杂的游戏场景,实测平均载入0.832秒,对比满速的PCIe4.0固态硬盘,载入时间减少了近40%。 在《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场景中存在大量的模型和贴图等素材,最近增加了Boss挑战模式与连战模式,不论挑战失败是否成功都需要重新加载游戏场景,都使得对固态硬盘的性能颇具挑战性,10000MB/s的读取速度能明显缩短等待时间,在游戏场景载入与地图传送的时候都比PCIe4.0固态硬盘更快。 最后看一下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的运行温度表现,在搭配主板金属散热模块的辅助下,对其满盘高强度读写期间的最高温度仅47℃,温度始终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尝试过在不搭配任何辅助散热措施进行游戏,温度最高就在59℃,对于一款PCIe5.0固态硬盘来说,温度控制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结语: 铠侠EXCERIA PLUS G4固态硬盘搭载PCIe5.0主控芯片,并搭配原厂第八代BiCS TLC闪存颗粒,能实现10000MB/s读取速度和8000MB/s写入速度,这是PCIe4.0固态硬盘所无法做到的水平,实际使用体验上轻易察觉出来性能差异,在游戏与视频处理等应用场景中有着更好的表现,实测游戏数据载入所耗的时间能减少约40%,大型专业软件迅速完成启动,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固态硬盘不仅读写性能足够出色,在温度控制方面做得很好,其采用6nm制程工艺的主控芯片,带来了更低的功耗与更低的发热量,贴纸之下配有铜片辅助散热,有效地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维持其读写性能的稳定,实际游戏场景下较难达到温度墙阈值,即便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也不成问题。 铠侠(Kioxia)1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LUS G4 VD10 系列(PCIE5.0*4 读速10000MB/s) 30天销量500+ ¥799 去看看 <更多>

Ryan_So 晒物 01-24 10:59

一、 PCIe5.0固态硬盘普及元年 去年DDR5内存迎来大爆发,内存频率越来越高,读写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装机首选,普及率大幅提升。而固态硬盘虽然PCIe5.0标准已经出来很多年,但市面上的PCIe5.0固态硬盘却非常少见,装机使用的朋友更是寥寥无几。主要原因就是PCIe5.0固态硬盘虽然拥有超快的读写速度,但价格比较高而且发热量不小。 眼看DDR5内存速度越来越快,存储厂家也不约而同的选择在2025年推出最新的PCIe5.0固态硬盘,势必让2025年成为PCIe5.0固态硬盘普及元年。铠侠由鼎鼎大名的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AI半导体工厂之一,旗下所有产品都由原厂精心打造,世界上30%以上的闪存产量都由铠侠提供。2025年开年,铠侠率先推出了一款性价比超高的PCIe5.0固态硬盘——极至光速VD10,1TB到手价仅799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这款读取速度高达10000MB/s固态硬盘的实际魅力吧! 二、外观介绍 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采用黑蓝配色彩盒包装,最上面为铠侠的中英文品牌名称,中间为固态硬盘实拍图,最下面为产品容量、速度、规格等信息。整个包装简约时尚,非常好看。 固态硬盘总共有1TB、2TB两款容量可供选择,我这次选择的是1TB版本,其顺序读取速度为100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7900MB/s,使用寿命大约600TBW,铠侠提供5年质保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选购。 打开包装就可以看到透明防静电袋装着的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硬盘规格为常见的M.2 2280,电脑、笔记本、游戏机、迷你主机都可以使用,兼容市面上绝大部分PCIe 5.0主板,同时也支持向下兼容,PCIe 4.0、PCIe 3.0都可以使用。 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采用低功耗设计,搭配黑科技标签贴纸可以进行快速散热,始终保证PCIe 5.0高速固态硬盘的稳定运行。薄薄的散热标签贴纸加上单面设计,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非常适合安装在笔记本这样的空间狭小、散热相对困难的设备之上。 撕掉标签贴纸,我们可以看到铠侠采用精挑细选的原厂第八代BiCS FLASH TLC闪存,不但无惧高温经久耐用而且拥有稳定极致的性能。主控方面采用低功耗的群联PS5031-E31-61,7nm的制程带来更低的功耗以及发热量,为稳定、高速的数据读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性能测试 PCIe5.0固态硬盘最大的好处就是超快的读写速度,无论是电脑开机、游戏加载,还是视频渲染、文件传输都可以获得更快的体验,大大提升效率避免烦人的等待。本次测试采用ROG最新推出的专为主流电竞而生的ROG STRIX B860-F GAMING WIFI主板,其主硬盘位支持PCIe 5.0固态硬盘,整体硬件配置大家可以看下图。 固态硬盘安装非常简单,只需卸下多层金属散热马甲,安装好固态硬盘后再将散热马甲装回,ROG STRIX B860-F GAMING WIFI主板采用快易拆设计,硬盘安装都不需要工具,安装非常方便快捷。 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安装好后,先格式化硬盘,然后安装操作系统,接着开机运行CrystalDiskInfo软件查看一下硬盘信息,硬盘的传输模式为PCIe 5.0x4,健康状态为良好,硬盘温度仅46度,相比以前的PCIe 5.0固态硬盘,它的温度要低不少。 使用CrystalDiskMark 8.0软件进行读写测试,其顺序读取速度为10261.93MB/s,顺序写入速度为8286.82MB/s,4K随机读取速度为103.19MB/s,4K随机写入速度为392.49MB/s,实际表现比标称值要略高,相比以前的旗舰PCIe 4.0固态硬盘要快不少。 使用TxBENCH软件再次进行读写测试,结果与CrystalDiskMark 8.0差不多。 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软件进行由小到大的文件读写测试,随着测试文件的增大,读写速度越来越快,测试文件1MB以后读写速度趋于稳定,最后读取速度稳定在9.5GB/s左右,写入速度稳定在7.8GB/s左右。 我们将一个48GB的大文件从一块PCIe 4.0的固态硬盘拷贝到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上面,在整个过程中写入速度曲线几乎呈一条直线,VD10固态硬盘读写非常稳定,没有出现较大的上下波动以及掉速现象,平均3.63GB/s的超快写入速度瞬间就可以搞定大文件,彻底告别烦人的等待。 四、 实际体验 速度超快的PCIe 5.0固态硬盘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实际体验呢?首先,机器启动速度变快了,以前要24秒,现在只需15秒。进入系统后打开诸如PS等大型软件,加载速度也快了不少。 4K高清视频渲染时使用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相比以前无论是视频素材加载导入还是视频渲染、导出都要快上不少,没有丝毫卡顿或延迟,行云流水的快速操作大大提升了我们视频剪辑的效率。 游戏方面我们运行大型坦克对战游戏《坦克世界》,游戏启动、加载更加迅速,驾驶着心爱的地狱猫坦克在战场上横冲直撞,流畅的游戏体验让人直呼过瘾。 在玩游戏时我们对硬盘进行温度测试,其最高温度为51度,散热效果非常不错,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也可以放心使用,高温PCIe 5.0固态硬盘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存储管理方面,铠侠贴心的为大家准备了SSD Utility 管理软件,通过这款管理软件可以对固态硬盘的运行状态了如指掌,并且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固件更新、维护等操作。 五、总结 铠侠极至光速VD10固态硬盘作为一款仅售799元的PCIe 5.0新品,拥有超快的读写速度和超低的延迟,温度表现更是令人惊喜,2025年如果打算装机或升级配置,这款性价比超高的铠侠极至光速VD10 PCIe 5.0固态硬盘都是你的首选,五年超长质保售后无忧,大家赶紧入手体验一下10000MB/s极速狂飙带来的全新体验吧! 铠侠(Kioxia)1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EXCERIA PLUS G4 VD10 系列(PCIE5.0*4 读速10000MB/s) 30天销量500+ ¥799 去看看 <更多>

啥都没有 晒物 01-22 09:58

近日在使用Photoshop和UE5文件时,电脑开始有了空间不足的信息推送,这也跟我当时装机时配备的硬盘有关系,因为成本的限制,当时选购的硬盘空间不大,没想到电脑使用了一年多就开始了空间不足的信息推送,于是考虑着给电脑增添一块空间更大的固态硬盘。 在电脑市场中看到固态硬盘有很多的品牌,作为存储领域的顶流,我选择了希捷酷鱼520 1TB SSD固态硬盘,这款硬盘采用的是常规2280规格,我的电脑也有M.2接口,我和同事都觉得这块固态硬盘非常适合,于是直接下单入手。 这款希捷酷鱼520固态硬盘的外包装配色看着非常的养眼,正面有着希捷Logo、型号容量等,而在固态硬盘的容量下还有着这款固态硬盘支持的读写速率,5000MB/s的速率可以说非常的快。 拆开包装,包装内除了这款希捷酷鱼520 1TB SSD固态硬盘的主体外,还有说明页等附件,这里先来个全家福。 作为如今主流的2280规格NVMe协议M.2接口的固态硬盘,采用单面设计的它,像笔记本、mini迷你主机、PS5游戏机等这类狭小空间的设备中都可以直接使用,并且这款固态硬盘支持主机内存缓冲技术(HMB),可以为我们的使用带来更加高效的使用体验。 细看这款固态硬盘,在硬盘的正面标签下有着主控和存储颗粒等元器件,这款固态硬盘选用了来自镁光的3D NAND Flash内存颗粒,在性能输出和使用稳定性上有着不错的口碑。 这款希捷酷鱼520固态硬盘的主控选用了群联的PS5021,基于台积电TSMC先进制程12nm半导体工艺打造的它,具备低功耗和高性能的优点,而这也是这款固态硬盘发热更低,使用更加长久的优势,下面就这款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进行下装机测试。 电脑组装时我选用的是技嘉B760M GAMING AC主板,主板有着一个空闲的M.2 NVMe硬盘插槽,并且它也支持PCIe4.0×4,感觉这块主板就是为希捷酷鱼520固态硬盘而配的一样,它们的结合感觉真的是“珠联璧合”,巴适的很。 入手新固态硬盘后,难免要用软件来对它进行下测试,首先用鲁大师对电脑的硬件进行下检测,从硬件参数中可以看到当前电脑的硬件配置信息。 在硬盘选项中,可以查看到这块希捷酷鱼520固态硬盘的详细参数信息,可以看到这块固态硬盘的容量、使用次数、接口类型等信息。 作为专业的电脑硬件检测工具,使用CrystalDiskInfo软件来监测下这块固态硬盘的详细出厂参数,可以看到显示未分配容量为983GB,可以看到希捷在硬盘容量方面真正做到了足容不虚标,在CrystalDiskInfo检测软件中,可以看到这块固态硬盘采用的是PCLe4.0x4的传输模式,健康状态良好的它,在30℃的室温下待机温度为35℃。 为了更好的测试这块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所以特意准备了CrystalDiskMark硬盘测试软件,这里使用测试软件对这块固态硬盘进行下检测,看它的表现是否让我们满意。 在CrystalDiskMark的测试中,这块希捷酷鱼520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达到了5084MB/s,而它的写入速度也达到了3936MB/s ,这个数据和这块固态硬盘官方测试的数据相差不大。 在测试软件CrystalDiskMark的IOPS测试中(IOPS是用于测试固态硬盘每秒的读写次数,它和其它性能测试一样,用于测试固态硬盘的响应时间和数据处理能力),检测结果显示这块固态硬盘在4KB随机读取的数值高达221K IOPS,而它的写入也是高达155K IOPS,这个数值的表现可以说非常的给力,对于同价位档的固态硬盘来讲,这个数值当属最高的水准了。 IOPS是衡量存储设备性能的关键点,它在处理大量读写操作时非常的重要,高IOPS值意味着存储设备能更快地处理读写请求,高IOPS的存储设备可以支持更多的并发I/O请求,对于如今多应用的打开运行,可以起到非常强的数据读写性,IOPS的强有力可以显著提升存储系统的性能,尤其是我们处理大量随机读写操作时。 TxBENCH测试软件可以全面评估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的强弱,在TxBENCH软件的测试中,这块固态硬盘的最高读写成绩为4997MB/s和3877MB/s,这个成绩符合这款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它与前面使用CrystalDiskMark测试软件的跑分非常接近。 在AIDA64软件长时间的测试中,这块硬盘的连续读取为5966MB/s,10多分钟连续测试的平均值为5876MB/s,这个数值符合预期,毕竟它支持的是PCIe 4.0,结合官方给出来的速率数值,这个数值测试的结果真的很赞。 希捷(SEAGATE)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PCIe4.0×4) 电竞玩家5000MB/s增速版 希捷酷鱼520 送赠品 30天销量2000+ ¥379 去看看 写在最后 经常需要剪辑视频和PS修改图片,偶尔也会玩玩游戏,这块高性价比的固态硬盘正是我所需要的,有需要升级电脑或装配电脑的朋友可以关注下这块希捷酷鱼520固态硬盘,并且这块硬盘的质保也放心的很,质保三年的它支持个人送保,有需要的朋友这块固态硬盘可以直接闭眼入。 <更多>

汽车信息港 经验 2024-12-12 20:59

希捷是全球知名的硬盘、磁盘及读写磁头制造商,在之前的机械硬盘中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而在固态硬盘领域,希捷同样表现出色,其产品以高性能和可靠性著称,主要面向高端市场。基于希捷的品牌信誉,我今天分享的是刚刚入手的希捷酷鱼530和520,一个当成新电脑的C盘,一个用来装3A游戏。其实购买大品牌固态硬盘图的就是放心,我也购买过国产多块硬盘,当然用途基本上就是用来装下载的游戏。双十二需要扩容、装机的小伙伴,可以看过来喽。 希捷(SEAGATE)1TB SSD固态硬盘 M.2 NVMe PCIe4.0×4 读速高达7400MB/s 希捷酷鱼530 ZP1024CM3A003 30天销量4000+ ¥599 去看看 随便聊聊 那啥,包装无需多言,希捷酷鱼530和520的包装都是一样的,主色嫩绿的外包装十分的养眼,和酷玩的那种炫酷的风格完全不同。两款包装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右上角的读写标识:530读写在7400MB/s,而520为5000MB/s,其实固态普及这么多年了,实际使用上来说5000MB/s足够了,如今PCIe5固态硬盘虽然说可以读写破10000MB/s,但是普及起来困难重重,一是价格贵,而是需要的主板也不便宜,变相提升了使用成本。 希捷酷鱼530和520固态硬盘的正面铭牌为白底黑字,比较随和。酷玩的是黑底红字,给人的感觉就是张扬,哈哈!正面印有产品的条形码、各种协议执行标准、希捷logo、产品型号容量等内容。 两款固态硬盘为单面设计,对于安装环境的支持非常友好,像什么移动硬盘盒、PS5、NAS、笔记本、游戏掌机、迷你主机等都没有安装压力。 530和520均为无缓方案,不过它支持主机内存缓冲(HMB)技术,该技术能将部分主机内存当作自己的内存来使用,就算没有DRAM缓存也有高性能体验。其实SLC Cache(缓存)对于TLC而言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即便是出缓,硬盘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写入速度完成拷贝,这就是很多用户愿意选择TLC而非QLC的原因。 揭开外部保护贴纸,内部构造显露无遗,闪存芯片上的标识——IA7HG96AZA(酷鱼520)和T27HGASA1V(酷鱼530)。经查证,此标识指向镁光(Micron)的3D NAND闪存。主控芯片,则是由群联电子(Phison)打造的PS5021(酷鱼520)系列和PS5027系列(酷鱼530)。这款主控采用了台积电(TSMC)引以为傲的12纳米先进半导体工艺,完美融合了低功耗与高性能的双重优势。能够有效控制能耗,减少发热量,从而延长了SSD的使用寿命,并为用户带来了更加稳定、持久的存储体验。 整体硬件 处理器:英特尔 Core Ultra 7 265K 主板:微星 MPG Z890 EDGE TI WIFI (MS-7E19)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SUPER ( 12 GB / 索泰 ) 内存:32 GB ( DDR5 5600MHz 16GB x 2 ) 微星MPG Z890 EDGE TI WIFI刀锋钛主板,一款专为极致性能打造的ATX板型杰作,这款主板采用了高端的8层纯白色服务器级PCB,美观且大方。在CPU供电方面,其双8Pin设计的CPU辅助供电系统,巧妙地布局于主板右上角,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线缆管理体验。而豪华的16+1+1+1相数字供电系统,每相最大电流高达90A,更是为英特尔酷睿等高性能处理器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 主板配备了5条M.2插槽,均支持免工具安装。其中首条PCIe 5.0 X4插槽直连CPU,传输速度更快,而其余4条则为PCIe 4.0 X4插槽,经南桥芯片组连接。主板底部还设有8Pin PCIe供电接口,为50系显卡提供了额外的电力支持,确保其在高负载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内存方面,这款主板同样表现出色。它配备了4条DDR5插槽,支持CUDIMM内存,最大容量可达256GB双通道,OC频率更是高达9200+ MT/s。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实现如此高频的超频表现,优质的内存条是必不可少的。 在扩展性方面,它设有3条PCI插槽,其中首条为PCIe 5.0 X16插槽,配备了钢铁装甲、CPU直连及显卡快拆设计,。而其余两条插槽则分别为PCIe 4.0 X1和全长PCIe 4.0 X4插槽,均经过南桥芯片组。 容量介绍 来看看这两款硬盘的容量如何:酷鱼530为953G,酷鱼520为1.85T,通常拥有这样的容量就可以认定为满容。 待机温度 通过软件CrystalDiskInfo显示希捷酷鱼530和520固态硬盘的详细信息,均支持支持NVMe2.0协议及S.M.A.R.T,TRIM,VolatileWirteCache等。 530待机温度为24度; 520待机温度为28度; 其中酷鱼520只有5.7W功,以及多种低功耗模式,可以更好帮助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温度。 性能测试 这里测试使用的是intel平台,主要是手里没有AMD的,由于AMD与intel在PCIe MPS(Maximum Payload Size)传输大小上的限制存在差异,这通常导致AMD在顺序读写速度上相较于intel表现得更好。简单说就像今天酷鱼530的7400MB/s读取速度,在AMD平台上完全可以跑满,但是在intel平台上也只能到7000MB/s多一点点。 通过CrystalDiskMark软件对希捷酷鱼530和520进行多容量读取写入速度测试。 酷鱼530;1G:读取7052MB/s,写入6040MB/s;8G:读取7057MB/s,写入6257MB/s。 酷鱼520;1G:读取5003MB/s,写入4267MB/s;8G:读取5046MB/s,写入4327MB/s。 通过TxBENCH软件对希捷酷鱼530和520固态硬盘进行读写速度测试。 酷鱼530;读取6920MB/s,写入6357MB/s。 酷鱼520:读取5025MB/s,写入4484MB/s。 IOPS测试 通常,我们需要拷贝的数据多为零散而非单一大文件。这些数据读写时具有随机性,无法预测顺序。拷贝这类文件时,SSD处理的是小而分散、随机性强的数据。若SSD的随机读写能力不佳,其速度会大幅下降。 在Windows系统中,文件最小占用为4KB,因此随机性能常与4K性能相关。 对于小而分散、随机性强的数据,虽可用MB/s表示速度,但不够精确。所以,行业常用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次数)作为量化SSD随机性能的指标。 IOPS数值越高,SSD响应越快,能更快完成数据寻址,同时处理更多文件的读写。 在处理大量分散的细碎文件时,SSD能同时读写更多文件的特性,更能体现其实际性能。 酷鱼530 iops;1G:16MB 读取342.51,写入336.04; 酷鱼520 iops;1G:16MB 读取241.48,写入244.40; 这几年我也测试过多款固态硬盘的iops性能,可以负责任的说酷鱼530 iops性能非常的优秀,在同级别硬盘中名列前茅。而酷鱼520虽然稍微逊色一点,不过定位在这里放着,有着接近530的iops水平值得称赞。 缓存测试 接下来使用HD Tune Pro对希捷酷鱼530和520进行缓存的测试。 200G混合数据容量,酷鱼530在50G左右就开始掉速了,当然日常使用一次性写入50G也足够了。不过让我意外的是酷鱼520的200G数据写完都没有掉速,其表现比大哥530还要优秀,哈哈! 读写温度 使用的主板的散热模组,希捷酷鱼530通过TxBENCH满载读写,最高温度41度。 同样使用的主板的散热模组,希捷酷鱼520通过TxBENCH满载读写,最高温度46度。 不得不说有了散热装甲的加持,可以完全满足硬盘高速读写时候的发热量,很好的保护硬盘。 文件对拷测试 使用4.3G容量视频文件进行写入测试,来看看整体性能如何? 酷鱼530,用时0.9秒,实际传输速度为5060MB/s。 酷鱼520,用时1.1秒,实际传输速度为3998MB/s。 游戏加载测试 《最终幻想14》 6.0 benchmark,除了图形分数之外它还可以给出游戏场景加载耗时,从而为评估固态硬盘的游戏性能带来方便。使用方法就是直接把游戏benchmark放到相应的硬盘中,然后直接点击启动测试程序即可。 酷鱼530:其加载时间为6.788秒。 酷鱼520:其加载时间为7.237秒。 两款固态硬盘的差距还是可以看出来的,相差0.5秒左右。当然即便是使用酷鱼520加载游戏也毫无压力。 小结 希捷酷鱼530和520这两款固态硬盘都值得肯定,成熟的主控,优秀的美光颗粒,让着两款硬盘拥有了强大的整体性能。无论是作为系统盘提升开机及软件加载速度,还是作为扩容盘增加存储空间,都是明智之选。价格方面,酷鱼530的1TB版本仅需399元,而酷鱼520的1TB版本也仅需379多元,2TB的版本相差也不大。对了让人安心的是,希捷酷鱼支持个人送保服务,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保障。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考虑,当然奔着能省则省的原装,酷鱼520更有性价比。 <更多>

逸轩科技 晒物 2024-12-12 17:08

对于大多数老DIY玩家而言,当他们看到固态硬盘产品的主控和颗粒大概就猜到个大概,这很大程度归根于市场同质化的问题上,然而对于有技术和想法的牌子来说,同样的配方却能做出更多有想法的产品,最近管家入手的金士顿NV3 1TB就是一个好例子,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实际表现吧~ 开箱部分 作为金士顿NV系列的最新型号,本次入手的金士顿NV3 1TB(下文简称为“NV3 1TB”)采用储存卡产品中常见的一次包装,减少了零售商二次包装再销售问题,包装风格使用了金士顿传统的红白配色风格,从包装信息可以看到,NV3系列具备6000MB/s顺序读取速度和3年有限保固。 包装正面 NV3系列 本次入手的为1TB容量 金士顿LOGO 3年有限保固 包装背面 各种认证信息 免费技术支持服务 没有附件的啦 和大多数M.2固态硬盘产品一样,NV3 1TB除了固态硬盘本体外并没有其他附件,而箱说部分则印刷在一次性包装上,考虑到本身属于配件产品范畴,确实可以做到玩家可以到手即用。 产品细节 和之前NV1 NV2一样,NV3 1TB使用单面上料+亮面蓝色PCB设计,规格尺寸为标准的2280,PCB厚度较为标准,不薄也不厚,散热兼容性上比双面颗粒好;固态硬盘正面包含主控一枚和两颗3D NAND闪存颗粒,铭牌贴纸覆盖在正上方,考虑到产品保修问题,不建议一般用户撕掉。 固态硬盘本体 支持X4的M KEY口 PCB背面特写 和之前NV1、NV2情况类似,虽然NV3 1TB在同类产品中发热并不算大,但是本身作为性能较高的NVMe固态硬盘会存在相对较高的发热,管家的建议是使用主板自带M.2散热模块或者选购第三方M.2固态硬盘散热器,通过改善散热以确保固态硬盘长期稳定工作。 各种认证信息一览 撕掉贴纸~ 我手中的这个NV3 1TB,主控部分是我们熟悉的群联PS5027-E27,这是一款支持PCIe4.0x4+NVME 2.0协议的固态硬盘,可搭配TLC、QLC颗粒组建成品方案,颗粒最大速率支持3600MT/s;在NV3 1TB上,产品标称顺序读写分别为6000MB/s和4000MB/s,参数上相对保守。 群联PS5027-E27主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采用了群联E27主控,但在供电管理电路上使用了自己独家设计,并没有使用各家常见的群联配套PMIC方案,这在其他厂商中比较少见的。 E27基本介绍 E27主控具体资料一览 在颗粒方面,NV3 1TB采用金士顿自封的东芝162层BiCS6 TLC颗粒,颗粒编号为FB51208UCT134;金士顿为NV3 1TB提供320TBW写入上限和3年有限保固服务,作为一款主流定位的固态硬盘产品来说,可靠性还算不错。 金士顿自封颗粒FB51208UCT134 PCB末端包含各种信息 基准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还是之前那个老一套,锁全P核心5.5G 14600KF+MPG Z790刀锋钛+DDR5 7200MHz,RING频率4.2G,系统版本为WIN10 22H2(19045.4170),测试盘安装在直连CPU的第一槽并采用主板原配散热模块,测试环境为2024年11月18日冬天室内无空调28度。 测试平台信息 AIDA64温度限制信息 Flash id信息 软件读取信息部分,通过FLASH ID,我们可以看到NV3 1TB使用的是上文提到过的东芝162层BiCS6 TLC颗粒;从AIDA64可以看到,固件温度限制在75~80度之间,加装散热是保持性能和不掉盘的前提;而在CrystalDiskInfo中,NV3 1TB固件版本为ERFK1N.3,固态硬盘本身工作在PCIe4.0x4下,一切正常。 CrystalDiskInfo9.3.1 NV3 1TB在CrystalDiskMark 1G下实际顺序读写超过了标称6000MB/s和4000MB/s标称值,实际成绩为6146.52MB/s和5358.64MB/s,4K读取为99.04MB/s;在32G项目中,性能表现和1G大差不差;高压的64G下,也就4K读取性能略微下降至85.43MB/s;可以说NV3 1TB在三个不同数据大小的测试项目下,性能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这在主流定位产品乃至其他群联E27方案下都是比较少见的,整体表现值得肯定。 CrystalDiskMark8.0.4c 1G CrystalDiskMark8.0.4c 32G CrystalDiskMark8.0.4c 64G 和之前一样,AS SSD Benchmark由于程序多年没更新会出现偏低的情况,NV3 1TB在AS SSD Benchmark 1GB下取得了10504总分,其中顺序读取5065.73MB/s,顺序写入4734.10MB/s,4K读取98.31MB/s;10GB数据大小顺序读写反而略微提升到5181.53MB/s和4889.50MB/s,而4K读取则略微下降至75.69MB/s;整体跑分虽然相对CrystalDiskMark略低,但4K部分还是相当亮眼的。 AS SSD 1G AS SSD 10G 在ATTO 4.0中,NV3 1TB的表现就相当强悍了,无论是256MB还是32GB文件大小,在整个跑分过程中,64KB~128KB就开始达到高速水平,顺序读写分别为6.5GB/s和6.23GB/s,整体性能远超标称数值;和其他几个跑分项目一样,跑分数据文件大小对跑分成绩并没有多大影响。 ATTO 256MB ATTO 32G TxBENCH0.98b跑分部分,顺序读写分别为5901.392MB/s和5453.345MB/s,前者比标称的6000MB/s略低,但后者却大幅超越标称4000MB/s,只能说跑分算法始终是妙不可言的。 TxBENCH0.98b SLC Cache大小+全盘写入测试 和之前的测试一样,管家通过主板BIOS对NV3 1TB进行安全擦除,再次进入系统后执行TxBENCH RAW模式自定义测试全盘写入,测得数据NV3 1TB为空盘状态下的SLC cache大小。 安全擦除成功 RAW模式下执行全盘写入测试 速度下降所在位置 实际SLC cache大小 NV3 1TB实际SLC cache容量相当理想,和其他群联E27有着巨大差别,在开始写入1分09秒前一直维持在5300~5400MB/s写入速度,到达1分09秒后速度开始下降,此时写入量为365113114624bytes,换算后得出结果是:NV3 1TB全速SLC cache约为340G。 在全速SLC cache耗尽后写入速度会一直维持在300MB/s附近直到写入结束,全盘写入整个过程曲线变化稳定,自始至终没进入GC阶段。 值得说明的是,相比之前其他牌子的群联E27方案,NV3 1TB的SLC cache容量大了接近7倍,而SLC cache耗尽后速度相比其他方案大差不差,最后也没有进入GC阶段带来性能波动;可以说,NV3 1TB的固件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更多时候保持全速状态,非高压测试环境下体验会更好一点。 温度测试 通过CrystalDiskInfo进行温度查看,在TxBENCH执行全盘写入10分钟后和CrystalDiskMark64G写入跑分上分别截图,测试结束后待机10分钟后截图记录温度;PS此时为广东11月18日室内无空调28度。 CrystalDiskMark64G写入跑分温度:61摄氏度 TxBENCH执行全盘写入10分钟后温度:59摄氏度 测试结束待机10分钟后温度:42摄氏度 无论是CrystalDiskMark64G写入跑分还是TxBENCH执行全盘写入10分钟后温度,读数都维持在60摄氏度上下,而待机温度则为42摄氏度,在28度室温环境下,作为一款PCIe4.0固态硬盘来说,这个温度表现还算理想,但可以肯定的是,NV3 1TB一定需要加装散热模块以保证在高压环境下的安定运行。 结语:有想法的固件设定 在本次开箱试玩测试中,管家手上这片金士顿NV3 1TB固态硬盘整体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作为一款主流定位的固态硬盘产品,其实际跑分成绩远超标称的6000MB/s和4000MB/s,实际成绩达到了6200MB/s和5300MB/s水平,并且在不同数据大小下跑分成绩维持一致;金士顿在NV3 1TB的固件设定上做了更人性化的调整,让SLC cache大小达到350G左右,保证日常使用拥有更大的高速区间,并且全盘写入过程中没有进入GC阶段,很有想法;群联E27+东芝162层BiCS6 TLC颗粒组合,配合3年有限保固和320TBW写入上限,在可靠性方面比较理想。 管家认为,金士顿NV3 1TB是一款性能比较不错的主流PCIe4.0固态硬盘,固件设定SLC cache大小达到350G左右保证日常高速体验,在主流定位的PCIe4.0固态中较有竞争力,适合DIY玩家和游戏玩家选择。 <更多>

管家评测室 晒物 2024-12-11 16:55

在固态硬盘进入NVMe M.2时代后,其纤薄的规格以及迅猛的速度都完美超越了SATA3,而伴随速度提升,固态硬盘的发热和功耗也逐步增加,如果说桌面平台下还能自己改装散热的话,那么笔记本用户因为高温掉盘的情况则变得不可避免,可以说,对于笔电用户,低温可靠的方案更胜于跑分飙速;最近管家入手了来自雷克沙的THOR PCIE4.0固态硬盘,其定位主流性能+低温表现在近年比较少见,在这里做个简单开箱评测分享一下~ 开箱部分 和之前雷克沙PRO的黑金配色以及ARES黑红配色不同,全新的THOR系列采用黑黄配色包装,包装风格为THOR雷神的主题,从包装可以看出,THOR系列支持PCIE4.0,THOR系列标称最高顺序读取速度为4500MB/s(2TB版本),而管家本次入手的为1TB容量版本,固态硬盘本身支持3年质保服务。 包装正面 THOR系列 THOR系列最高顺序读取速度为4500MB/s(2TB版本) 本次入手的为1TB版本 包装背面 THOR系列为HMB方案 标称3年质保服务 各种认证标识特写 支持Lexar DiskMaster官方管理工具 全套附件一览 雷克沙THOR 1TB和其他固态硬盘产品一样,除了基本箱说和固态硬盘本体外,没有其他附件,随盘附赠的复合散热贴已经预装在固态之上,考虑到本身配件性质产品,基本满足用户上手即用的需求。 产品细节 雷克沙THOR 1TB采用单面颗粒+黑色雾面PCB设计,PCB尺寸为标准的2280且PCB略厚,相比双面颗粒拥有较好兼容性;固态硬盘正面包含一颗固态硬盘主控和四颗3D NAND颗粒,和刚才说的一样,附赠的散热贴已经预装在固态硬盘正面,而固态硬盘铭牌信息则贴在PCB背面。 固态硬盘本体 THOR系列 支持PCIE X4的M KEY接口 PCB背面 虽然说雷克沙THOR 1TB发热较低,但出于数据安全考虑,管家建议就算安装在笔记本上也至少额外贴一层铜片,以保证固态硬盘的寿命。 卸除预装散热贴 雷克沙THOR 1TB采用了整套江波龙Longsys方案设计,其中主控为MESTOR迈仕渡MS1006定制主控,闪存为Longsys封装的3D NAND颗粒;THOR 1TB官方标称写入上限为350TBW,产品本身具备3年质保服务,作为一款主流性能地位的产品,整体还算不错。 PCB正面全貌 MESTOR迈仕渡MS1006定制主控 江波龙Longsys封装颗粒 上机测试采用主板原配散热马甲 Lexar DiskMaster管理工具简单体验 作为雷克沙的产品,THOR 1TB是支持Lexar DiskMaster管理软件的,该管理软件可以实时查看固态硬盘的工作温度和写入情况,并且可以进行跑分和固件升级,尤其是固件升级,通常情况下,M2固态硬盘可以通过最新固件能解决新平台兼容问题;另外,通过管理工具还可以对固态硬盘进行安全擦除和深度安全擦除,让固态硬盘数据彻底清楚无法还原,同时让固态硬盘保证最佳性能状态。 主界面能查看温度 安全擦除能永久删除数据并恢复最佳性能 数据迁移可以避免重装系统带来的麻烦 固件更新界面 相较于同期的WD和KST界面,雷克沙的管理工具在界面上更加人性化和直观,实际操作没有卡顿现象,功能上也做到了基本完善,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还是不错的。 基准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依旧来自英特尔14代,锁全P核心5.5G 14600KF+Z790刀锋钛+D5 7200MHz,系统版本为WIN10 22H2(19045.4170),测试盘安装在直连处理器的第一条槽上并使用主板自带散热片,测试环境为2024年11月18日广东冬天室内无空调28度。 测试系统信息 AIDA64温度信息 CrystalDiskInfo部分,管家手上的这片雷克沙THOR 1TB固件为PHM507R000684P2401,支持NVME 1.4协议和S.M.A.R.T.、TRIM和volatile write cache等,雷克沙THOR 1TB传输模式为PCIE 4.0 x4;在AIDA64软件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到,雷克沙THOR 1TB的温度限制为100~110度。 CrystalDiskInfo9.3.1 在CrystalDiskMark 1G中,雷克沙THOR 1TB的实际顺序读写略微超过了标称4200MB/s、2100MB/s的水平,实际成绩为4332.84MB/s和2151.10MB/s,4K读取为77.02MB/s;在32G项目中,部分跑分有轻微下降,基本变化不大;而64G下,4K读取性能下降至54.43MB/s,对于主流产品来说压力确实不少,但顺序读写基本维持在官方标称之上。 CrystalDiskMark8.0.4c 1G CrystalDiskMark8.0.4c 32G CrystalDiskMark8.0.4c 64G AS SSD Benchmark,雷克沙THOR 1TB在AS SSD Benchmark 1GB下取得了3616总分,其中顺序读取3759.48MB/s,顺序写入1907.00MB/s,4K读取62.39MB/s;10GB方面总分数略微下降,顺序读取3826.41MB/s,而顺序写入维持原样2052.33MB/s,而4K读取则为62.39MB/s;考虑到本身软件已经长时间没更新了,成绩看看就好。 AS SSD 1G AS SSD 10G ATTO磁盘基准测试4.0项目,在256MB文件大小/512KB~64MB部分,从256KB开始读写分别维持在3.32GB/s和2.63GB/s状态;而32GB文件大小下,顺序读写性能则维持在3.04GB/s和2.72GB/s;考虑到ATTO和其他软件算法存在差异较大,该成绩看看就好,不做参考。 ATTO 256MB ATTO 32G 和之前一样,TxBENCH0.98b的数据是更为合理一些的,在默认跑分中,顺序读写实际成绩为4141.056MB/s和2112.379MB/s,基本符合标称的性能水平,而4K读取方面则在65.108MB/s,整体表现符合预期。 TxBENCH0.98b SLC Cache大小+全盘写入测试 一如既往的,管家在主板BIOS对雷克沙THOR 1TB执行安全擦除,再次进入系统后执行TxBENCH RAW模式自定义测试全盘写入,得出数据为空盘状态下的SLC cache大小。 主板中执行安全擦除 RAW模式下全盘写入 速度降低所在位置为 实际SLC cache大小约为223.5GB 实际SLC cache容量中规中矩的,在开始写入1分52秒前一直维持在2100~2200MB/s写入速度附近,到达1分52秒后速度开始下降,此时写入量为240012230656bytes,换算后得出结果是:雷克沙THOR 1TB全速SLC cache约为223.5G,日常使用还算可以。 在全速SLC cache耗尽后写入速度会一直维持在100~150MB/s直到写入结束,写入过程并未进入GC状态。 温度测试 温度测试部分会使用CrystalDiskInfo进行查看,对TxBENCH执行全盘写入一段时间后和CrystalDiskMark 64G写入跑分进行测试并截图,之后待机10分钟后截图记录待机温度;再次提醒,测试场景为广东2024年11月18日下午室温28度。 CrystalDiskMark 64G写入跑分温度:51摄氏度 全盘写入1小时25分温度:51摄氏度 待机10分钟温度:37摄氏度 无论是全盘写入还是CrystalDiskMark 64G写入跑分,雷克沙THOR 1TB在高压场景下温度依然保持在50~51度,比几小时前测试的群联E27要低温10度以上,而待机温度更是维持在35~37度,管家个人觉得雷克沙THOR 1TB搭配超薄铜片散热安装在笔记本上更加合适。 结语:适合笔记本宝宝的低温体质 在本次开箱试玩中,雷克沙THOR 1TB固态硬盘的实际性能表现符合其定位,实际测试中顺序读写略微超越了标称的4200MB/s和2100MB/s,整体性能符合预期;雷克沙THOR 1TB在室温28度的环境下高压负载依然能维持51度,相比同样环境的E27还要低10度以上,更适合散热空间狭小的笔记本电脑环境;江波龙全套方案MESTOR迈仕渡MS1006定制主控+Longsys封装颗粒,搭配350TBW写入寿命+3年质保,在可靠性上符合其产品定位。 管家认为,雷克沙THOR 1TB是一款性能尚可且温度较低的PCIE4.0固态硬盘产品,由于其低温表现较为突出,适合笔记本电脑和办公台式机选择。 <更多>

管家评测室 晒物 2024-12-10 10:10

一、写在最前 ▲随着闪存颗粒的价格逐渐回稳,大容量固态硬盘也不断迎来好价。而NVMe SSD凭借其优秀的读写性能表现、小巧玲珑的体积和易用性,是很多玩家装机和扩容首选。 当前市面市面热销的NVMe SSD分别有PCIe3.0、4.0和5.0三种标准,3.0的盘性能最弱但是价格最划算,5.0的盘性能最强但是价格遥不可及,综合对比价格趋向稳定兼具性能优势的4.0盘明显会更具质价比。 ▲来自老牌大厂希捷制造的酷鱼530 PCIe4.0 NVMe固态硬盘2TB版就是这样一款以速度和稳定性取胜的高性能SSD,采用了无DRAM低功耗存储解决方案,闪存颗粒为铠侠原厂高品质162层 3D TLC,在存储密度不变的基础上,IO速度和闪存寿命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主控则是经希捷验证的群联12nm制程PS5027-E27T,最高读取/写入速度分别标称为7400MB/s和6300MB/s,性能全面进化,带给笔者风驰电逸般的数据存取使用体验。 二、压力和跑分测试 ▲通过软件压力测试和跑分是全面了解一块硬盘性能表现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从CrystalDiskInfo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到,硬盘支持PCIe 4.0x4传输模式、NVME 2.0标准以及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等功能。 ▲为了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对希捷酷鱼530进行空盘/77%占用进行测试;CrystalDiskMark的顺序读写测试结果都在7100MB/s和6500MB/s左右徘徊,忽略系统硬件和配置的差异,写入和读取基本可以说是跑满PCIe 4.0 SSD的总带宽。 ▲TxBENCH的测试结果,和CrystalDiskMark的空盘测试分数差值不大,可视为处于合理区间值。 因为这两个软件的测试逻辑和方向完全不一样,所以结果不同实属正常。 ▲在ATTO连续读写测试过程中,希捷酷鱼530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样具有相当亮眼的成绩,最大读取速度稳定在6.5GB/s左右,最大写入保持在5.0GB/s左右,连续读写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掉速情况。 三、游戏和生产创作体验 ▲虽然希捷酷鱼530没有配备散热马甲,但凭借内置的智能温控算法,可以动态调节硬盘工作温度,确保在高负载使用的游戏中,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至于切换场景的loading过场,肉眼可见的进度更快。 ▲得益于全盘均衡模式技术、主动垃圾回收技术与TRIM指令技术的加持,酷鱼530可以长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释放出色性能。 ▲使用PS同时打开7张大小约为30MB左右的照片,时间仅需3秒左右,速度让人非常满意。 ▲不管是存取大文件,还是相对零碎的小文件,都能火力全开,带来全速读写的体验。 四、硬盘外观细节展示 ▲希捷酷鱼530 PCIe4.0 NVMe固态硬盘2TB版包装简洁,重点信息突出;正面除了酷鱼的霸气渲染图之外,品牌logo、型号、容量分列于正面四角,让使用者不用开箱使用就能对产品特性一目了然。 ▲查阅资料可得知,酷鱼530系列共有2个容量的版本分别是1TB和2TB,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180万小时,两个版本均提供5年或者600/1200TBW的质保,只换不修。 ▲固态硬盘采用的是目前具有广泛适配性的2280规格,对常规PC装机、笔记本、迷你主机和一体机扩容的支持都很完美。 ▲在外观细节上,没有配备散热马甲,单面PCB设计的SSD,进一步提升了其物理兼容性,即便是对硬盘厚度最挑剔的轻薄本也能安装无忧,轻松升级。 ▲在硬件配置上,群联科技出品的PS5027-E27T主控和铠侠162层 3D TLC颗粒,两者属于十分成熟的强强联合黄金CP。 ▲前者采用了台积电12nm先进工艺生产,IO速率最高可达3600MT/s;后者是铠侠自主生产的3D TLC颗粒,单元结构为BiCS FLASH™ 闪存和垂直堆叠,能够达到162层,并由希捷在源头进行品质把控,优选封装,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更为可靠。 四、写在最后 个人总结 ▲想为创作生产加速以及在虚拟游戏世界拥有高能畅酷的体验,那么在场景切换、资源加载的状态中,存储素材和游戏的硬盘必须要具备极致性能,才可以减缓等待的时间。 ▲拥有超凡读写速度的希捷酷鱼530PCIe4.0 NVMe固态硬盘2TB版,具有2048GB的足容设计,比传统的多42GB空间,以及拥有更新的NVME2.0接口协议,凭借稳定如一,给笔者日常使用带来奔逸绝尘的交互感,全面提升各个使用场景的流畅性。 ▲就目前的价格走向来看,存储产品还是处于波澜不惊的趋势,但是用作游戏/生产助力提升效率的话,我个人的购买建议是该省省,该花花,早买早享受。 以上全文结束,谢谢观赏!!! 这里是:神秘消逝,我们下期好物分享再见!!! <更多>

神秘消逝 晒物 2024-12-03 09:45

之前入手了一块腾隐TQP4000 1T固态硬盘给PS5扩容使用,这款固态硬盘采用了长江存储X3-6070颗粒。截止目前这款SSD已经用了半年多,整体素质不错。 如今因为PS5下载的游戏比较多,剩余的空间不足以给游戏升级,所以用了块更大容量的固态替换了下来,恰好手中还有一块同样是采用了晶栈®Xtacking®3.0的长江存储QLC颗粒的致态Ti600 1TB固态硬盘,一起做个简单对比,给正在观望的朋友提供参考。至于致态就不用多介绍了,长存的亲儿子,经常DIY的朋友应该很熟悉了。 如今就对这两款固态硬盘一起进行测试,来看看QLC颗粒的表现到底如何。 腾隐TQP4000包装,标注了速度可以达到7300MB/s。 TQP4000采用的是长江存储的X3-6070颗粒,支持HMB缓存技术,支持PCIe4.0和NVMe2.0协议,1TB版本读取速度最高可达7300MB/s,写入速度最高可达6200MB/s,质保期是5年,TBW值是400TB,正常使用来说,400TB这个极限基本是很难达到的,提供一个参考,我手上一款4TB的数据盘,用来中转存放各种下载数据,用了3W多小时,读写都还不到40TB。 致态Ti 600固态硬盘的包装盒左上角贴有“Xtacking 3D NAND”的标签,右下角标注了1TB版的读取速度可达7000MB/s。 Ti600采用的是长江存储QLC原厂颗粒,应该也是X3-6070,支持HMB缓存技术,支持PCIe4.0和NVMe2.0协议,1TB版本读取速度最高可达7000MB/s,写入速度最高可达6000MB/s,质保期同样是5年,TBW值是400TB。 这两款固态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配置以及参数规格标注的读写性能相差不多,都是PCIe4.0中的第一梯队,质保期5年,售后无忧。 接下来就装机开始测试了。 这次的测试平台,是一块搭载了13900H ES (也就是Q1HY)CPU的魔改主板,芯片组是B760,内存是阿斯加特女武神DDR4 3600 8G*2,为了避免安装系统影响到两款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所以另外安装了一块阿斯加特 AN2 500G固态硬盘,将系统安装到这块固态硬盘上,系统纯净。接下来,我会对这两款固态硬盘在空盘,50%脏盘,90%脏盘这3种状态下分别进行测试。 在空盘状态下,腾隐TQP 4000 1TB实际容量是954GB,而致态Ti600 1TB实际容量是932GB。 用CrystalDiskMark测试,腾隐TQP 4000在SEQ1M Q8T1的读取速度是7100.24MB/s,写入速度是6132.18MB/s。SEQ1M Q1T1的读取速度是4834.64MB/s,写入速度是5165.96MB/s。RND4K Q32T1的读取速度是1310.38MB/s,写入速度是1083.73MB/s。RND4K Q1T1的读取速度是90.66MB/s,写入速度是344.16MB/s。 致态Ti600在SEQ1M Q8T1的读取速度是7100.07MB/s,写入速度是6183.48MB/s。SEQ1M Q1T1的读取速度是4781.13MB/s,写入速度是5070.02MB/s。RND4K Q32T1的读取速度是1319.19MB/s,写入速度是1089.25MB/s。RND4K Q1T1的读取速度是88.68MB/s,写入速度是369.26MB/s。 综合来看,这两款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表现几乎一致,稳稳地第一梯队。 用ATTO磁盘基准测试,腾隐TQP 4000最高的读取速度是6.55GB/s,写入速度是5.41GB/s。 致态Ti 600最高的读取速度是6.56GB/s,写入速度是5.45GB/s。 用HD Tune Pro的文件基准测试,设定文件长度是200G,数据模式选择混合。 腾隐TQP 4000的顺序读取速度是4909871KB/s,顺序写入速度是4876490KB/s。4KB单一随机的读取是10713 IOPS,写入是54174 IOPS。4KB多重随机(32)的读取是222911 IOPS,写入是65681 IOPS。 致态Ti 600的顺序读取速度是4854340KB/s,顺序写入速度是4948058KB/s。4KB单一随机的读取是10581 IOPS,写入是54020 IOPS。4KB多重随机(32)的读取是224769 IOPS,写入是63794 IOPS。 两款硬盘都未出现掉速情况,SLC Cache的设定都大于20%,也就是每1TB的硬盘容量至少有200GB的缓存空间,一次性传输200GB以内的文件不会有掉速情况,这一点绝对好评,日常用足以。 用FastCopy模拟实际文件传输,测试文件夹容量107G,腾隐TQP 4000传输速度是5558MB/s,总时间是20.8秒。致态Ti 600传输速度是5333MB/s,总时间是21.6秒。 总体来说,在空盘状态下,腾隐TQP4000和致态Ti600的读写性能表现都相差无几,依然是PCIe4.0的第一梯队水平。 【在50%脏盘状态下】 用CrystalDiskMark测试,腾隐TQP4000在SEQ1M Q8T1的读取速度是7080.95MB/s,写入速度是6067.14MB/s。SEQ1M Q1T1的读取速度是4763.79MB/s,写入速度是5053.98MB/s。RND4K Q32T1的读取速度是1301.82MB/s,写入速度是1080.32MB/s。RND4K Q1T1的读取速度是88.32MB/s,写入速度是351.67MB/s。 致态Ti600在SEQ1M Q8T1的读取速度是7082.98MB/s,写入速度是5982.51MB/s。SEQ1M Q1T1的读取速度是4725.18MB/s,写入速度是4862.5MB/s。RND4K Q32T1的读取速度是1325.32MB/s,写入速度是1091.9MB/s。RND4K Q1T1的读取速度是88.1MB/s,写入速度是377.32MB/s。 用ATTO磁盘基准测试,腾隐TQP4000最高的读取速度是6.53GB/s,写入速度是5.30GB/s。 致态Ti600最高的读取速度是6.58GB/s,写入速度是5.26GB/s。 用HD Tune Pro的文件基准测试,腾隐TQP4000的顺序读取速度是3061169KB/s,顺序写入速度是145149KB/s。4KB单一随机的读取是7530 IOPS,写入是15072 IOPS。4KB多重随机(32)的读取是146600 IOPS,写入是17205 IOPS。 测试过程中,写入速度在71G左右下降到100MB/s左右,而读取速度在135G左右从2500MB/s提升到4500MB/s左右。 致态Ti600的顺序读取速度是3150383KB/s,顺序写入速度是146402KB/s。4KB单一随机的读取是7658 IOPS,写入是16356 IOPS。4KB多重随机(32)的读取是146044 IOPS,写入是15535 IOPS。 测试过程中,写入速度在70G左右下降到100MB/s左右,而读取速度在125G左右从2500MB/s提升到4500MB/s左右。 用FastCopy模拟实际文件传输,腾隐TQP4000的传输速度是读取2790MB/s,总时间是41.3秒。写入速度是5558MB/s,总时间是20.8秒。 致态Ti600传输速度是读取4177MB/s,总时间是27.6秒。写入速度是526.3MB/s,总时间是3分39秒。 总结: 在50%脏盘状态下,CrystalDiskMark和ATTO文件基准测试所测得的结果和空盘状态对比,性能略有下降,而HD Tune Pro相对于空盘状态,性能下降较多,尤其是缓外的写入速度,下降明显。FastCopy的测试结果,腾隐TQP4000的写入速度表现有点魔幻。 【在90%脏盘状态下】 用CrystalDiskMark测试,腾隐TQP4000在SEQ1M Q8T1的读取速度是7079.57MB/s,写入速度是5362.89MB/s。SEQ1M Q1T1的读取速度是5198.86MB/s,写入速度是3900.76MB/s。RND4K Q32T1的读取速度是1297.79MB/s,写入速度是1072.14MB/s。RND4K Q1T1的读取速度是88.5MB/s,写入速度是349.03MB/s。 致态Ti600在SEQ1M Q8T1的读取速度是6854.42MB/s,写入速度是6012.64MB/s。SEQ1M Q1T1的读取速度是4663.19MB/s,写入速度是4909.75MB/s。RND4K Q32T1的读取速度是1311.32MB/s,写入速度是1087.77MB/s。RND4K Q1T1的读取速度是81.5MB/s,写入速度是376.08MB/s。 相对于50%脏盘,腾隐TQP4000和致态Ti600的读写性能进一步下降,但是还是不错的。 用ATTO磁盘基准测试,腾隐TQP4000最高的读取速度是6.56GB/s,写入速度是5.22GB/s。 致态Ti600最高的读取速度是6.56GB/s,写入速度是5.24GB/s。 用HD Tune Pro的文件基准测试,由于是90%脏盘,腾隐TQP4000剩余空间100多G,所以测试文件长度就设定为100G。腾隐TQP 4000的顺序读取速度是3341452KB/s,顺序写入速度是146429KB/s。4KB单一随机的读取是7116 IOPS,写入是17334 IOPS。4KB多重随机(32)的读取是132145 IOPS,写入是18569 IOPS。 测试过程中,写入速度在37G左右下降到100MB/s左右,而读取速度在83G左右从3000MB/s提升到4800MB/s左右。 致态Ti 600剩余的空间是90多G,所以测试文件长度设定为92G。致态Ti 600的顺序读取速度是3387076KB/s,顺序写入速度是164628KB/s。4KB单一随机的读取是797 IOPS,写入是17175 IOPS。4KB多重随机(32)的读取是140270 IOPS,写入是17262 IOPS。 测试过程中,写入速度在40G左右下降到100MB/s左右,而读取速度在70G左右从3100MB/s提升到4800MB/s左右。 用FastCopy模拟实际文件传输,腾隐TQP4000的传输速度是读取3486MB/s,总时间是33.1秒。写入速度是158.6MB/s,总时间是10分26秒。 致态Ti600传输速度是读取2998MB/s,总时间是38.5秒。写入速度是168.8MB/s,总时间是9分48秒。 总结: 在90%脏盘状态下,CrystalDiskMark和ATTO文件基准测试所测得的结果和50%脏盘对比,性能继续下降,但是腾隐TQP4000和致态Ti600的表现基本一致。而HD Tune Pro相对于50%脏盘,缓外性能反而略有提升。FastCopy的测试结果,下降就非常明显,腾隐TQP4000和致态Ti 600两者表现几乎一致。 腾隐TQP4000和致态Ti600的1TB版本,通过这些软件,在空盘、50%脏盘和90%脏盘的分别测试,可以看到在半盘之前,两者的读写性能表现还是不错的,SLC都有20%以上,缓外速度比较低一些。作为入门级高性能的PCIe 4.0规格的1TB QLC固态硬盘,腾隐TQP4000和致态Ti600两者价格都不足400,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并且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两者的性能都足够。至于QLC的使用寿命问题,两者相同,都提供了400TBW,并且还提供了5年质保,让用户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腾隐(TENGYIN)精选长江存储晶圆台式机笔记本SSD固态硬盘PCIe4.0 NVMe TQP4000 1TB 7300MB/S 30天销量100 ¥369 去看看 <更多>

触摸科技未来 经验 2024-11-20 10:39

随着用户对电脑性能需求的提升,传统的机械或低速硬盘已经无法满足高速读写的需求,不仅拷贝复制文件的速度比较慢,加载大型软件和游戏的时候也得等上好一会,因此SSD(固态硬盘)成为当下装机的首选。当然SSD也分为好多种,比如老款SATA接口的SSD,以及新款的M.2接口SSD。对于多数用户来说,NVMe PCIe 4.0协议的SSD应该是最理想的选择,搭配主流支持PCIe 4.0的主板可以发挥出最佳性能。 这几年国产固态硬盘SSD逐渐走向市场,凭借出色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受到广泛好评,我手上这款腾隐TQP4000 Lite固态硬盘就是国产SSD的代表性产品。 这块SSD属于标准的M.2 2280规格,主控芯片和存储颗粒分布在PCB板材一侧,整体比较薄,既可以安装到台式电脑主板上,也能兼容空间紧凑的笔记本、迷你主机和PS5。PCB板材非常厚实,焊点处理也十分细致,用料和工艺都很讲究。 这次攒机用的主板有个M.2插槽,都支持PCIe 4.0协议,随便插到一个就可以。如果是老款主板两个M.2接口支持的协议不同,就需要看说明书区分一下(一般靠近南桥的支持PCIe 4.0),只有插到支持PCIe 4.0协议的插槽上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性能。而在PCIe 3.0协议的接口上虽然也能正常使用,但读写速度会受到限制。 开机之后就可以看到新增了一块硬盘,分区格式化以后查看容量,1TB的版本实际可用容量是953GB,符合正常标准。 通过CrystalDiskInfo查看硬盘信息,NVMe 2.0标准,PCIe 4.0x4通道,同时支持SMART、TRIM以及VolatileWriteCache写入缓存特性。 腾隐TQP4000 Lite支持SLC Cache智能缓存架构和全新HMB内存缓冲技术,能够进一步挖掘它的性能,官方标称的读取速度是5100MB/s,写入速度是4400MB/s,接着就通过几款软件实际测试一下,这个读写速度足够应对日常办公和游戏娱乐场景,接着就利用几款软件测试以下它的实际表现。 首先是CrystalDiskMark工具,6.0版本中顺序读取速度是5022MB/s,顺序写入速度是4606MB/s;8.0版本中顺序读取速度是5109MB/s,顺序写入速度是4660MB/s。 接着是TxBench,读取速度是5105MB/s,写入速度是4868MB/s,表现同样很出色。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测试SSD读写性能的软件,实测平均读取速度是4249MB/s,平均写入速度是3766MB/s。这个数据不及前面两个软件的测试结果,是因为算法不同,它计算的是平均速度,而前两款软件计算的是峰值速度。 通过HD Tune Pro进行文件基准测试,实测连续读写200G文件稳定不掉速,折线图保持平稳一条线。平均读取速度在5400MB/s左右,平均写入速度在5300MB/s左右。 通过FastCopy测试100G大文件读写,平均读取速度是5294MB/s,耗时20.3秒;平均写入速度是4786MB/s,耗时22.4秒。 最后通过3DMARK模拟测试《战地风云5》《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和《守望先锋》三款游戏的加载、录制、安装、保存、移动时间,最终得分2897分。 当然,测速只是为了直观的体现SSD的性能表现,数据更容易对比,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实际体验。我平常主要做设计工作,会用到很多Adobe家族的软件,比如Ps、Lr、AI等等,这些软件在启动的时候会加载很多的插件,尤其是自己再添加一些第三方插件进去,启动的时候就特别慢。换上新电脑之后把常用的设计软件装到腾隐固态硬盘上,启动软件的速度就快了不少。 平常把PSD、AI等源文件也放到固态硬盘上,需要修改的时候就可以快速打开这个文件。修改过程中按下Ctrl+S保存,也能快速写入,不像机械硬盘一样经常因为读写速度跟不上导致软件卡死奔溃的问题。每次启动软件、打开源文件或者写入保存都能省个几秒钟,一天下来工作的效率就高了不少,关键是电脑用的流畅,心情也会好很多。 在玩游戏的时候对硬盘写入速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一些3A大作,文件的体积比较大,启动的时候要同步加载很多文件。就比如最近爆火的《黑神话·悟空》,我也借机在这台新电脑上玩了半天,抛开我比较菜的技术不谈,游戏画面的精美程度确实震撼到了我,而且腾隐SSD的读写速度完全跟得上,玩了几个小时在读图、传送的时候都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 当然,如果你有更高读写需求的话,也可以选择更高一档的腾隐TQP4000。采用长江存储X3-6070颗粒,同样支持PCIe4.0通道和NVMe2.0协议,同时还具备HMB内存缓冲技术,速度可达7000MB/s以上。 通过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6.0版本中顺序读取速度是6987MB/s,顺序写入速度是6158MB/s;8.0版本中顺序读取速度是7089MB/s,顺序写入速度是6166MB/s。 TxBench软件测试,读取速度是7043MB/s,写入速度是5922MB/s。 HD Tune Pro文件基准测试,实测连续读写200G稳定不掉速,平均读取速度保持在6032MB/s,平均写入速度保持在5527MB/s左右。 总体来说,一块高品质的SSD对于电脑性能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都会因此而提高。说到这里也不得不给国产品牌点个赞,腾隐TQP4000系列的表现并没有让我失望,无论是软件测速或者是实际使用都很稳。并且腾隐还提供长达5年的质保,1TB版本的质保写入量是1000TBW,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腾隐TQP4000长江存储SSD M2固态硬盘1T NVMe 2T 4TB PCIe4.0 PS5 ¥369 去看看 <更多>

潇磊博客 晒物 2024-11-14 17:20

双十一你买了点啥?我买了固态硬盘! 随着国产存储厂商的崛起,大家都没有发现,SSD的价格是下降不少,虽然今年上涨了一些,不过相比以往还是便宜了不少。想想当初一个256G的硬盘竟然卖到800多。即便是后来成本下来了,同样卖的十分昂贵。不过等国产厂商起来后,天变了。国外这些品牌迅速降价,不过好在国人的支持,国产SSD一路披荆斩棘茁壮成长。 然后网上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国产到底怎么样,能和国外的比吗?每每如此我都觉得需要给国内用户吃一个定心丸,那么这次我使用手上的4款品牌主流的PCIe 4.0固态硬盘做了一个对比,通过各种软件,以及脏盘的读写,来全面展示硬盘的性能,展现给大家。当然因为测试环境的不同和设备的区别,我的分享仅供参考,也要请大家理性消费。 希捷(SEAGATE)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PCIe4.0×4) 电竞玩家专业之选游戏高速 希捷酷玩520 送赠品 30天销量3000+ ¥469 去看看 腾隐(TENGYIN)精选长江存储晶圆台式机笔记本SSD固态硬盘PCIe4.0 NVMe TP4000PRO 2TB 7400MB/S 30天销量100 ¥749 去看看 开箱 这里就不一一介绍每款SSD硬盘的包装和颜值了,大家稍微看看就可以了,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其实我也知道大家都是关心硬盘的性能和耐用性。至于对于外观的设计,我从来没有关系过毕竟装上后,几乎到坏也不会看到它,哈哈。 至于官方给出的数据,因为测试平台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出入,不一定能够达到厂家实验室得出的数据,所以这里仅供参考。 1、腾隐 TP4000 PRO ①:官方数据:7500MB/s读取&6700MB/s写入 ②:主控:联芸MAP1602A ③:颗粒:长江存储X3-9070 TLC颗粒 2、梵想S690MQ ①:官方数据:4700MB/s读取&2800MB/s写入 ②:主控:群联主控PS5021-E21-48 ③:颗粒:镁光N48R QLC颗粒 3、希捷酷玩520 ①:官方数据:5000MB/s读取&4400MB/s写入 ②:主控:群联PS5016-E16主控 ③:颗粒:东芝的96层BiCS4的3D TLC颗粒 4、西数SN770 ①:官方数据:5150MB/s读取&4900MB/s写入 ②:主控:闪迪自研第四代 DRAM-Less SSD 主控芯片 ③:颗粒:闪迪112层BICS5 3D TLC闪存颗粒 硬盘细节 四款硬盘,其中国产的两款硬盘在散热方面都做了强化。 ①、腾隐TP4000 PRO使用了石墨烯+金属铜的散热设计; ②、梵想S690MQ采用的也是石墨烯散热贴,不过没有金属铜设计; ③、希捷和西数比较随性,希捷一张铭牌贴纸,西数的,嘻嘻,看看就好了。 总的来说,就散热片的规格,腾隐TP4000 PRO>梵想S690MQ>希捷和西数,当然现在主板几乎都配有散热装甲,散热效果不用担心。 可以看出4款硬盘,国产的两个品牌是我们自己的主控,而国外的品牌有自己合作多年的主控厂商,各有千秋吧。随着国产的崛起,实际使用中你会发现他们区别不大。 四、测试平台 这里测试使用的是intel平台,主要是手里没有AMD的,由于AMD与intel在PCIe MPS(Maximum Payload Size)传输大小上的限制存在差异,这通常导致AMD在顺序读写速度上相较于intel表现得更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intel平台下标称7450 MB/s的硬盘只能测出7100 MB/s左右,不是硬盘不行,而是平台限制了硬盘的发挥。 五、性能测试 1、CrystalDiskInfo 硬盘信息 四款硬盘均宣称拥有1TB容量,但通过CrystalDiskInfo软件检测,只有腾隐TP4000 PRO给足了1024G,其他都是1000G。 2、CrystalDiskMark 在顺序读写性能测试中,腾隐TP4000 PRO硬盘跑出了最快的速度,因为硬件的原因,只能达到7096MB/s,顺序写入速度也高达6555MB/s,写入达到了官方的数据标准。 在1线程1队列的4k随机读写测试中腾隐TP4000 PRO还是比较快一些。 3、Txbench 在Txbench的1线程32队列顺序读写测试中,四款硬盘的读写速度可以看到腾隐TP4000 PRO最快,即便是希捷和腾隐TP4000 PRO写入也有一定的差距,看来国产是真正的崛起了。在1线程队列的4k随机读写测试中,四款硬盘的性能梵想S690MQ差一些,其他三款相差不大。 5、3DMARK存储基准测试 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全面涵盖了游戏的载入、保存、安装以及录制等关键操作,以此来评估固态硬盘(SSD)在游戏场景下的性能表现。能够真实且准确地反映出硬盘在游戏应用中的实际效能,为用户提供一定参考价值的性能评估数据。 希捷酷玩520(3549)> 西数SN770(2669)>腾隐 TP4000 PRO(2581)> >梵想S690MQ(2091)。 不得不说希捷这样的老品牌在游戏优化方面做的很不错,主攻游戏方向,国产还要继续努力! 6、FastCopy拷贝文件测试 使用Fastcopy分别复制约31GB的文件到硬盘。 通过软件记时,得出的结果是:希捷酷玩520(7.6秒)> 腾隐 TP4000 PRO(7.7秒)> 西数SN770(8.0秒)>梵想S690MQ(8.9秒)。 7、HDTune 使用HDTune的文件基准测试每一款硬盘的读写性能,文件长度设置为200 GB,数据模式为混合。经过测试可以看出,希捷520在115G的时候出现缓存用完的情况,腾隐 TP4000 PRO为130G,而其他两款暂时没有出缓。 缓存即SLC Cache,这个模式的优点就是容量越大,会有更大的缓存冗余,在硬盘空间还不是很饱和的状态下时,写入数据会非常漂亮,缺点随着硬盘空间占用,整个硬盘的性能也会随着占用率提高而逐渐下降,整个硬盘的使用体验一致性稍弱。 另外由于各家方案策略不同,设置区间不同,大概为10-20%的缓存空间,SLC Cache对于TLC而言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即便是出缓,硬盘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写入速度完成拷贝,这就是很多用户愿意选择TLC而非QLC的原因。 8、脏盘测试 很多玩家用户都喜欢看脏盘(硬盘内有数据文件)的读写性能,在他们看来空盘数据参考性不大,这次我就满足大家的要求。分别测试50%和80%脏盘的读写性能,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差别不大。 不过在80%脏盘测试的时候,梵想出现了读写速度的大幅度下滑,这个有点让我感到意外,可能跟QLC颗粒有一定关系。 文末小结: 最后还是做个表格吧,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四款不同品牌的SSD表现都不错,完全满足日常的需求,家用,工作室商用都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他们的价格对比起来相差不大,当然国外的品牌要稍微的高一些,不过也没高到离谱。看来国产SSD崛起后,国外厂商也不会经常的失火或者水淹工厂了。 对比下来,腾隐TP4000 PRO还是要强一点点,主打一个质价比,让你想不到拒绝的理由。当然国产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一下子转变消费者的观念还是不太可能得,只有和中国车企一样,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属于中国存储企业的春天不会太迟。 最后,如果非要我推荐一下,那么就这次多方位对比来说,我更倾向于希捷和腾隐,希捷在同价位国外品牌性能上还是非常不错的,老品牌没啥太多可说的,喜欢这个品牌的可以闭眼冲;至于腾隐这款,性能表现几乎全方位的领先,价格不错,而且还有长时间质保,所以我觉得也可以放心入手! ok。这次分享就到这里,双十一完了还有双十二、年货节,大家理性消费,拜拜! <更多>

逸轩科技 晒物 2024-11-14 15:03

随着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K的发布上市,我也是充满着激情,趁着双十一大优惠,我也是第一时间抢先入手了这块处理器。当然,为了配合全新的英特尔旗舰平台,其它的配件也必须相应的入手一套全新。这样才能匹配这王者的风范。这篇文章我就重点分享固态硬盘,一起来体验下吧。 开箱 最开始在选固态硬盘的时候,我也是纠结了很久,也在在网上看了很久。毕竟硬盘现在已经是电脑性能的一个瓶颈,可以说,固态硬盘越快,那么它对电脑的拖慢影响就越小。 朗科科技,我们都知道它是全球闪存盘的发明者,也是闪存应用领域产品与解决方案领导者。因此,在存储领域,朗科确实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口碑。最终我选择了朗科的NV7000-t绝影2TB。 朗科(Netac)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PCIe 4.0 x4)NV7000-t绝影系列 7300MB/s读速 高效散热 送赠品30天销量3000+ ¥849 去看看 朗科NV7000-t绝影2TB支持PCIe 4.0和NVMe 1.4协议,官方宣称顺序读写速度高达读取7300MB/s,写入6700MB/s。这性能几乎满足了绝大部分消费者, 也满足了大部分的生产力从业者,电竞游戏达人等。采用单面的芯片设计,主控芯片与闪存颗粒均位于正面,只有一面有芯片。这样更纤薄的设计既适用于台式电脑也适用于笔记本电脑。 朗科NV7000-t采用联芸科技的MAP1602A主控芯片,精挑细选的长江存储3D TLC原厂颗粒,颗粒型号:YMTC X3-9070。这种配置性能好,寿命长,可靠性稳定。我入手的2TB的版本其总的写入字节量可高达1280TBW,这不仅对普通消费者相当友好,就算是专业生产力的工作室,公司也是足以胜任。 另外,朗科NV7000-t还有两项“黑科技”加持。它搭载了HMB和SLC Cache缓存技术,即可以共享系统的内存用作缓存,同时因为它的容量大,可以利用好的单元模拟成SLC来读写。从而有更低的延迟,更快的效能。 大大提升固态硬盘的数据吞吐速度,让读写更流畅,避免突然卡死的问题。有更好的突发性能来处理电脑的开机、应用程序的启动、游戏的加载、文件的保存和传输数据等等。 装机测试 装机后我们来测试下它的实际性能表现如何呢? 先来看下鲁大师的跑分,硬盘的分数来到了356956分,这个分数确实很高哦,虽然鲁大师号称娱乐大师,但它的跑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我们再来看看PCMARK 10的跑分,总分10230分,朗科NV7000-t贡献了它的一份力量。 下面来看下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打分2110分。这主要是针对游戏用户的测试,考验游戏中存储的性能表现。 现在来到纯读写测试,这里是Crystal Disk Mark软件,测出性能为读取7109MB/s,写入6493MB/s。这速度已经接近PCIe4.0×4传输带宽的上限了。排去其它条件的干扰,基本与官方宣传的一致。 再来看看TxBENCH的测试结果,读取速度为7115MB/s,写入速度6742MB/s。这个结果比前面的要高一点,主要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计算方式略有差异。。 再来看看AS SSD Benchmark跑分测试,它的读取为6006MB/s,写入为5914MB/s。这同样是取值结果不一样,但它的跑分亮了,高达9559分,这是我见过的最高分的SSD了。 我们再用ATTO磁盘基准测试来测试下,可以看到在不同块大小的条件下,它的速度不一样,最大值为读取6.56GB/s,写入最大值为5.91GB/s。结果依旧相当的抢眼。 现在,再用HD Tune Pro来测试下它的文件基准速度,我一次性直接写入1000GB文件,可以看到它的读取和写入的速度都是稳定在6GB/s左右,没有掉缓存的问题出现。在已经连续写入1GB文件的情况下,速度仍然没有断崖式下跌,足见这种策略的硬盘,既兼具了性能,又兼具写入量大不掉速。 可以看到,经过大量的测试之后,我的新盘写入量直接到了1244GB了,读取量也到了946GB了。此时硬盘的温度仍然控制在40℃,相当的优秀,健康度更是100%。 一般来说大型3A游戏的容量非常大,动辄100GB,游戏的起动加载非常考验硬盘的性能。毕竟现在CPU和内存条的速度都越来越快了,硬盘已经成为了瓶颈。朗科的NV7000-t绝影2TB的高速读写能力可大大缩短这类游戏的加载速度。除此以外,对于平面设计,视频剪辑这些有着大容量素材的生产力需求的用户来说,也是极大的提升。缩短图象和视频素材的加载,提升工作效率就是提升生产力。 总结 总的来说,NV7000-t绝影2TB是目前消费级领域最强读写性能的硬盘之一。它可以大大减少硬盘的性能瓶颈,让专业生产力用户和游戏电竞达人拥有更快的加载存储体验。并且朗科作为闪存领域的领导者,它售后服务也是一流,长达五年的质保及产品可靠的稳定性,都让我们的使用更快的同时,也更放心。毕竟硬盘有价,数据无价。 <更多>

稀范数码 晒物 2024-11-07 16:08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都知道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抗摔,可那也只是相对的。我有个朋友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经常在户外倒腾一些大容量的视频数据,结果前阵子手滑把移动固态摔飞炸开,丢了好多视频原件。亡羊补牢,趁着这次双11寻摸着入手一款三防移动固态,最后选中了华硕TUF这款铠甲20,我来帮忙验机蹭一篇开箱评测。 这次她入手的是铠甲20的硬盘盒版,也有已经装好盘体的1TB和2TB版本。手头已经有固态的朋友,或者有需要换芯的就可以直接选硬盘盒,安装很简单的。 铠甲20,顾名思义,采用了USB3.2 Gen2x2接口,带宽20Gbps,理论连续读写速度会在2000MB/s左右,目前仅次于雷电4/USB4。配件给了1个六角扳手,1条双头Type-C数据线。 铠甲,再顾名思义,主打的是三防性能。外壳上,使用了全铝合金再加包一层全硅胶的方案,兼顾强度与韧性,通过了MIL-STD-810H 516.8跌落测试(这是一个军用抗冲击标准),普通民用手滑什么的完全不怕。 而且实际上,因为外层硅胶本来就防滑,加上外壳的条纹设计也可以增加握持稳定性,所以手滑什么的是不用担心的。 所谓三防,除了防摔,还有防尘和防水。华硕TUF 铠甲20的防水防尘等级是最高的IP68,就算掉进水里,捞出来擦擦干就可以了。相对的,它的盖子有4个带胶圈的内六角螺丝,使用自带的小扳手拆卸,装回去的时候也记得上紧。 打开上盖,里面电路板的做工和用料一眼可见,不愧是华硕的品质。这款硬盘盒支持2280,2260,2242长度的固态硬盘,以及NVME+SATA双协议的支持。顶盖的散热条也给固定螺丝的位置,做了相应的避让。 所谓的固定螺丝,确切地说应该是快拆设计,在华硕最近的不少主板里,M.2固态硬盘都有这个设计,不用找螺丝也不用管铜柱了。直接手动旋转,就能松开或者卡紧固态,向下推就可以取下,装到别的孔位里。 看完了硬盘盒,直接上机测试。前几年,20Gbps带宽的USB3.2 Gen2x2接口有退市之趋势,然而最近的普及率又开始提高了。作为标准的USB3.2协议里的一员,它向下兼容,在10Gbps、5Gbps接口上就是1000MB/s,500MB/s左右的封顶速度。而在两边接口和线材都支持20Gbps协议的时候,自然就是2000MB/s左右的读写速度了,传输大量文件十分节省时间。顺便一提,USB4向下兼容20Gbps,但雷电4不兼容,只兼容10Gbps。 实际在读写的时候,超大视频文件写入华硕TUF 铠甲20移动固态硬盘盒,可以稳定达到1.2G/s的速度。 当然,要三防是有代价的,硬盘盒加上线材,不含盘体,约有175克,握在手上是有一定份量的。但这跟数据安全比,根本不值一提。 而这块盘的完整品名是华硕(ASUS)TUF GAMING 铠甲20,既然有GAMING字样,游戏玩家选购也是很适合的。比如像我这样经常在不同电脑间折腾,并且跑各种游戏和软件测试的,就可以把东西都放在这块盘里,插在哪台机上,直接就用。就算直接剪辑放在里面的视频,速度也完全够用,不降画质流畅预览。 总的来看,华硕TUF 铠甲20的三防能力,能在日常生活中摔碰进水等意外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重要数据的安全。而20Gbps的超高传输带宽,无论是日常视频传输,剪辑,存放游戏,做WinToGo等,都有游刃有余的性能。 感谢大家的观看,点赞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华硕(ASUS)TUF GAMING 铠甲20 M.2高速移动固态硬盘盒 NVME和SATA双协议/IP68防水防尘/1.2m抗跌落/20Gbps 30天销量500 ¥399 去看看 <更多>

波导终结者 晒物 2024-11-06 10:30

又是一年双11,数码群里热议起。有个老哥长吁短叹,说固态硬盘真喵贵,去年初999就能买4TB,现在想玩黑猴,新PC只能买2TB。 实际上,打游戏选固态,真不一定非得奔着“顶配容量”买,4TB之于2TB确实更能装,然而当年的好价格已经遥不可及,与其奢求空降一个离谱好价,不如脚踏实地追求性能、颗粒品质,保证其既快又稳。而价格方面……差不多就行了。 换个角度,无论是黑神话、古墓丽影,巫师3还是给他爱,容量够装就行——1TB未必不够用,2TB也只是更宽裕;目前售价差别不大,反而是SSD读写速度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关键。 我今年6月给PC加的一块NVMe SSD是铠侠SE10 1TB。这款硬盘并不算新,容量也是基础级别,但属于铠侠的PCIe4.0 NVMe旗舰固态,而读写又快又稳,而且我前前后后一共买过3块了,最早那块已经3年无故障运行了,亲身验证。 相比之下,我2022年买的一个不知名品牌2TB SSD半年就出蓝屏故障,今年刚听说厂家跑路了,品牌商标都注销了……容量再大,价格再白菜,有勺子用啊?一坏毁所有啊。 所以你问我现在买啥SSD更合适,我觉得应该优先考虑PCIe 4.0的高品质NVMe SSD——主流的M.2 NVMe协议固态硬盘比SATA SSD更快,两者差价又不大,再权衡主板平台升级,PCIe4.0x4的版本最划算,大品牌优先。 有人问为啥选NVMe协议,这里我解释下。相比传统的SATA SSD,采用NVMe协议的SSD数据传输更快,延迟更低,更适合多M.2插槽的台式机主板,或者给笔记本升级固态所用。铠侠SE10这种单面紧凑型M.2 2280尺寸的SSD也比那种较厚的双面SSD更容易适配各种笔记本,大家千万别买错。 至于为啥必选PCIe 4.0x4,主要是这个传输标准的带宽,比上一代的PCIe3.0x4翻了一倍,达到了16GT/s;而目前电脑主板之中,PCIe3.0x4已经是老古董,PCIe5.0又过于先锋,选普及程度很高的4.0才是正解。当然,如果你预算不高,退而求其次选PCIe3.0x4也是可以的。 以铠侠SE10为例,它在PCIe 4.0x4通道下可以达到73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写入速度也来到了6400MB/s,此外,它还有1GB的独立缓存,相比那些无缓存SSD而言性能更强。装到我的X570主板+AMD 5900x+铭瑄4070平台刚好可以尽情发挥实力。 这样的读写速度也足以满足绝大多数游戏、软件的运行需求;平时制作PR视频剪辑,铠侠SE10的巨量数据处理能力也有很大的性能优势,唯一遗憾的是我的预算没够得到2TB……我两次复购都买的1TB,只能利用多个插槽增大总存储容量;如果你预算较高,可以一步到位直接用2TB。 目前SE10 2TB东哥家券前859,性价比很高,1TB版本券前519,大家可以酌情选择。 回到之前我说过的,为啥连续3次都买了这款SSD?一方面是搭载原厂颗粒,BiCS FLASH 3D闪存性能表现优异,品控好性能稳;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实装实测,亲身验证了它的可靠性。铠侠的前身是“东芝存储器”,全球最大的AI半导体工厂、闪存产量全球产量占比30%以上,它家推出的存储产品均为原厂制造,以铠侠SE10为例,原厂颗粒,平均无故障时间150万小时,1TB的耐久为400TBW,2TB容量为800TBW。各位可以以此为参考,对比各品牌各型号,看看最后是不是跟我选的一样。 除了SSD,铠侠的TF卡也是原厂颗粒和同级别的严苛品控标准。这种TF卡(又称microSD卡)我也买过铠侠的,经受住了我自己的长期使用考研。呐,就是下图这种蓝色的UHS-I、V30、A1标准,型号为铠侠EXCERIA G2极致瞬速,读取速度100MB/s,写入50MB/s。 有关TF如何挑选之前我也专门撰写过一系列科普小文,这里简单说就是先看品牌和口碑,选定速度等级(比如这款EXCERIA G2是U3的UHS-I标准,V30的视频速度等级,对应满足大多数4K视频录像、单反连拍需求)。 不过我当年买的256GB容量,今年双11我要给大疆无人机mini3 Pro做备用卡,肯定要选512GB起步(512GB大概可以录制10小时的4K视频),大家如果有类似的手机、运动相机、无人机存储需求,也可以考虑直接选择1TB或2TB的版本。目前京东铠侠EXCERIA G2 TF存储卡的512GB版本219,1TB版本599,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10月31日晚20点开始蹲守好价。 综上所述,选购固态硬盘或TF卡等存储类产品,价格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必须弄懂更重要的几项参考指标,才能结合预算选定“尖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的双11购物之旅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我是笔点酷玩,我们下期再会。 <更多>

笔点酷玩 晒物 2024-10-31 10:08

▲想在虚拟游戏世界拥有高能畅酷的体验,那么在场景切换、资源加载的状态中,存储游戏的硬盘必须要具备极致性能,才可以减缓等待的时间。 ▲想要为游戏加速,拥有超凡读写速度的固态硬盘绝对会全面提升游戏的流畅性,不过当前PCIe5.0 SSD还未普及,价格趋向稳定的4.0明显更具质价比。 ▲昱联AS828 PCIe4.0 NVMe固态硬盘1TB版这样一款以速度和稳定性取胜的高性能入门级SSD,采用了无DRAM低功耗存储解决方案,闪存颗粒为长江存储Xtacking3.0工艺生产,代号峨眉山的第四代QLC闪存X3-6070,在存储密度不变的基础上,IO速度和闪存寿命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主控则是来自联芸科技的MAP1602A-F3C,最高读取/写入速度分别标称为7400MB/s和6500MB/s,无刷新了PCIe4.0 SSD读写新高度,带给笔者风驰电逸般的数据存取使用体验。 ▲不太关注硬件市场的小伙伴,可能对昱联存储不太熟悉。 这是一家由华硕、SIS矽统科技等台湾老牌科技集团投资成立的新锐存储品牌,拥有优秀的固件研发实力、良好的生产工艺水平和稳定的供应链资源,实现从生产到上市,从营销到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在DIY圈拥有相当不错的口碑。 一、综合跑分测试 ▲通过软件跑分测试是全面了解一块硬盘性能表现最稳妥的方法。 ▲在CrystalDiskInfo软件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到,硬盘支持PCIe 4.0x4传输模式、NVME 2.0标准以及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等功能。 ▲为了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对昱联AS828进行空盘/48%占用进行测试;CrystalDiskMark的测试结果分别是顺序读写速度约7100MB/s和6100MB/s、6600MB/s和6100MB/s,拿捏频繁读取写入的操作轻而易举。 ▲TxBENCH的测试结果,和CrystalDiskMark的空盘测试分数差值不大,可视为处于合理区间值。 ▲AS SSD总得分接近8100。 因为这三个软件的测试逻辑和方向完全不一样,所以结果不同实属正常。 ▲在ATTO连续读写测试过程中,昱联AS828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样具有相当亮眼的成绩,最大读取速度稳定在6.5GB/s左右,最大写入保持在5.4GB/s左右,连续读写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掉速情况。 二、游戏体验 ▲虽然昱联AS828没有配备散热铠甲,但凭借内置的智能温控算法,可以动态调节硬盘工作温度,确保高负载使用场景下也能有稳定如一的卓越高水准表现,保证游戏长时间运行的稳定。 ▲至于在游戏中切换场景的loading,肉眼可见的进度更快。 三、硬盘外观细节展示 ▲昱联AS828 PCIe4.0 NVMe固态硬盘1TB版包装简洁,重点信息突出;品牌logo、产品型号分列于正面四角,透明窗口设计一眼即可阅览硬盘的外观;最引人注目的肯定是源于华硕,锻造品质的宣传标语,表明其血统来源;也让使用者不用开箱使用就能对产品特性一目了然。 ▲昱联AS828系列共有512G/1T/2T三个容量的版本,均提供3年质保,只换不修。 ▲固态硬盘采用的是目前具有广泛适配性的2280规格,常规PC装机,笔记本或者mini主机扩容都是完美支持的。 ▲这块SSD没有配备散热马甲,单面PCB布局,进一步提升了其物理兼容性,即便是对硬盘厚度最挑剔的轻薄本同样能顺利安装,轻松升级。 ▲在硬件配置上,联芸科技出品的MAP1602A-F3C主控和长江存储第四代QLC颗粒两者属于十分成熟的强强联合CP。 ▲前者采用了12nm工艺生产,无需超频IO速率即可达到2400MT/s,是全球首款四通道(无外置缓存)实测顺序读性能高达7400MB/s的PCIe 4.0 SSD主控芯片。 后者的架构为Xtacking 3.0 晶栈方案,最高能够达到128层堆叠,并由昱联存储在源头进行品质把控,优选原厂颗粒自行封装,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更为可靠。 四、写在最后 个人总结 ▲昱联存储进军固态硬盘市场的时间虽然不算太早,但是依托母公司华硕以及SIS矽统科技的丰富技术反哺和品牌背书,再加上自身专业的存储芯片研发技术积累,厚积薄发是可以预见的。 昱联AS828 PCIe4.0 NVMe固态硬盘1TB版就具备奔逸绝尘的读写表现,让游戏/创作生产更加畅快,数据存储更加安全可靠,价格又相当平易近人;对于预算有限,又有较高性能需求的用户而言,不失为高性价比之选。 以上全文结束,谢谢观赏!!! 本文原创作者:神秘消逝!!! <更多>

神秘消逝 晒物 2024-10-29 09:57

双十一狂欢盛宴开启,错过开学季装机宝子们,今年终极优惠尽在双十一!这次给大家推荐KLEVV科赋的产品。可能你对KLEVV科赋这个名字不太了解,但它与海力士都属于韩国SK集团,两家企业紧密合作。KLEVV科赋的固态硬盘和内存条在双十一期间性价比超高。比如SSD固态硬盘CRAS C910采用海力士原厂颗粒,传输速度快,性能稳定,非常适合游戏加速和各种应用。内存条方面,KLEVV科赋雷霆BOLT V台式机内存条价格实惠,运行速度快且兼容稳定,能大大提高多任务处理能力。别忘了关注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券和秒杀活动,相信在这个双十一装机大促中,你一定能轻松买到心仪的存储和内存神器! ⏹KLEVV科赋雷霆BOLT V 台式机内存条 KLEVV科赋是艾思科旗下的高阶消费型品牌,主打DRAM内存条以及NAND存储器,BOLT V 是KLEVV科赋旗下DDR5内存系列产品之一。 KLEVV科赋BOLT V内存不仅价格亲民,更是提供了DDR5 6000/6400/6800/7200MT/s四种频率规格选择,以及16GB*2、24GB*2、32GB*2套装满足了不同用户对内存容量、速度与性能的需求。而且KLEVV科赋为雷霆BOLT V 系列内存条提供了终身质保服务,展现了其对产品卓越品质的自信与对用户满意度的重视。 KLEVV科赋BOLT V内存条采用了优雅简约的设计风格,配备了高效能铝质散热片,融合了时下流行的极简美学,不仅赋予BOLT V 以时尚经典的外观,更确保了出色的导热性能,使其在实现精美工艺的同时,也保证了高效的散热效果。 KLEVV科赋BOLT V内存采用了34毫米的紧凑高度设计,赋予了极高的组装灵活性,完美适配ATX、mATX乃至ITX等各种主板板型,满足不同装机需求。 KLEVV科赋BOLT V内存条全面支持Intel XMP 3.0及AMD EXPO一键超频技术,出厂即预设了优化的时序、电压与速度配置,确保卓越性能。一键超频功能,让超频操作变得简单快捷,轻松解锁内存潜能! 采用先进的半导体技术,KLEVV科赋BOLT V内存条展现出卓越非凡的性能、高效的电源利用率以及坚如磐石的系统稳定性。从每一个配件到使用的每一份原料,均经过我们的精心挑选与严格筛选,确保完全符合我们高标准的质量控制要求。 KLEVV科赋BOLT V内存条已经通过了全球四大主板制造商的QVL(合格厂商清单)测试,这确保了它能够与市面上绝大多数主流主板实现完美兼容,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装机选择和出色的系统兼容性。 科赋(KLEVV)雷霆BOLT V 台式机内存条DDR5 32G(16G*2)套装 DDR5 6000/6400/6800 海力士A-die颗粒 DDR5 6000 32G(16G*2)套装 30天销量500+ ¥729 去看看 科赋(KLEVV)雷霆BOLT V 台式机内存条DDR5 32G(16G*2)套装 DDR5 6000/6400/6800 海力士A-die颗粒 DDR5 6400 32G(16G*2)套装 30天销量500+ ¥769 去看看 科赋(KLEVV)雷霆BOLT V 台式机内存条DDR5 32G(16G*2)套装 DDR5 6000/6400/6800 海力士A-die颗粒 DDR5 6800 32G(16G*2)套装 30天销量500+ ¥859 去看看 科赋(KLEVV)雷霆BOLT V 台式机内存条DDR5 32G(16G*2)套装 DDR5 6000/6400/6800 海力士A-die颗粒 DDR5 7200 32G(16G*2)套装 30天销量500+ ¥899 去看看 ⏹KLEVV科赋CRAS C910 固态硬盘 KLEVV科赋 CRAS C910 固态硬盘搭载了PCIe Gen 4x4高速接口,并选用海力士原厂高品质颗粒,确保了数据传输的极致高效与非凡稳定性。其最大顺序读取速度飙升至5200MB/s,写入速度亦达到惊人的4800MB/s,如此强劲的性能足以轻松应对各类3A级大型游戏,为玩家带来丝滑无阻的游戏体验。更令人瞩目的是,CRAS C910系列还提供了最高可达4TB的超大容量存储选项,满足用户对于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 CRAS C910 固态硬盘提供多样化的容量选择,包括500GB、1TB、2TB及4TB,旨在满足不同用户的存储需求。该系列硬盘采用PCIe Gen4×4接口标准,确保了卓越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最高读取速度可达5200MB/s,最高写入速度亦能达到4800MB/s,让数据读写更加迅速高效。此外,科赋对产品质量的坚定信心和对用户的承诺体现在其提供的长达5年的质保期,为用户的使用体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CRAS C910 固态硬盘贴心地随附了铝质散热片,这一设计能够高效地将运行中产生的多余热能从产品中导出,有效控制温度。相较于未使用散热片的情况,该散热片能够至多降低10%的工作温度,从而显著减少因过热可能引起的性能下降或硬件损坏的风险。这一特性不仅确保了固态硬盘的长期可靠性,还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稳定、持久的存储解决方案。 CRAS C910 固态硬盘提供了一组可黏贴的随附散热片,这一设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在安装固态硬盘时的灵活性和自由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安装情境、机箱布局以及个人偏好,自由选择是否使用散热片以及散热片的安装位置,从而确保固态硬盘能够在最佳的工作温度下运行。 PCIe Gen4×4接口的加持让CRAS C910固态硬盘在开机启动时间、3A游戏加载时间和整体系统响应时间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有着更加高效、流畅和愉悦的使用体验。 CRAS C910固态硬盘采用了自家ESSENCORE(爱思德)封装的海力士原厂3D TLC NAND颗粒,提供了多种容量规格,500GB版本的总写入数据量为350TBW,1TB版本为700TBW,2TB版本为1400TBW,而4TB版本,其总写入数据量为2800TBW,海力士原厂3D TLC NAND颗粒的加持带来了可靠的质量与出色的总写入数据量。 CRAS C910固态硬盘采用了标准的M.2 2280 接口规格,附送的仅达 1mm 厚的散热片,适配多种尺寸的桌面计算机、迷你计算机以及笔记本电脑,提供了广泛的安装选择。 CRAS C910固态硬盘还赠送了Acronis True Image HD 2018数据备份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备份与恢复工具,可以轻松将原有的硬盘内容无缝转移至新的固态硬盘上。 科赋(KLEVV)SSD固态硬盘nvme pcie4.0 3.0 m.2接口500GB 1TB 2TB台式机电脑 笔记本海力士原厂颗粒 C910【PCIe4.0高性价比固态硬盘】 500GB 30天销量100 ¥269 去看看 科赋(KLEVV)SSD固态硬盘nvme pcie4.0 3.0 m.2接口500GB 1TB 2TB台式机电脑 笔记本海力士原厂颗粒 C910【PCIe4.0高性价比固态硬盘】 1TB 30天销量500+ ¥359 去看看 科赋(KLEVV)SSD固态硬盘nvme pcie4.0 3.0 m.2接口500GB 1TB 2TB台式机电脑 笔记本海力士原厂颗粒 C910【PCIe4.0高性价比固态硬盘】 2TB 30天销量100 ¥659 去看看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或者留下你宝贵的评论,这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我是况天佑,期待下次再与您相遇。 <更多>

况天佑 晒物 2024-10-24 09:45

双十一装机必备!超划算固态硬盘和内存条选购攻略来啦!可别错过这个购物大狂欢哦,特别是开学季没装机的同学们,这是个好机会。在这个年度最大促销里,各大电商平台和电脑硬件品牌会推出前所未有的大优惠,让你以更便宜的价格组装或升级电脑。为了让大家买到最合适的硬件,我们来看看双十一哪些产品最值得入手。 ⏹Acer宏碁暗影骑士·擎 N7000系列固态硬盘 Acer宏碁的暗影骑士·擎 N7000系列固态硬盘,凭借PCIe Gen 4x4高速接口与联芸高性能主控的强强联合,加之精选原厂高品质闪存颗粒,实现了数据传输效率与稳定性的双重飞跃。 Acer宏碁N7000暗影骑士擎SSD提供500GB、1TB、2TB、4TB四种容量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接口标准采用PCIe Gen4×4 NVMe2.0,保证了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其单颗芯片接口速率飙升至2400MT/s,最大顺序读取速度直冲7200MB/s,写入速度亦达到惊人的6200MB/s,如此卓越性能,足以轻松应对各装机必备!双十一高性价比固态硬盘、内存条选购指南类3A级大作,为玩家带来丝滑无阻的游戏体验。更令人瞩目的是,该系列还提供了最高可达4TB的超大存储空间选项,满足用户对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而且Acer宏碁还贴心地提供了五年超长质保,期间以换代修的服务,让追求极致性能与海量存储的玩家无后顾之忧,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 宏碁(acer)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N7000系列 暗影骑士擎|NVMe PCIe 4.0(7200MB/s读速) 30天销量1w+ ¥446 去看看 ⏹佰维(BIWIN)NV7200系列固态硬盘 佰维在存储领域独树一帜,以卓越的高端品质产品线傲视群雄。其深厚的技术底蕴,成为Acer、HP及Predator等国际一线品牌存储产品背后的坚实支撑,无疑是行业幕后的技术巨擘。佰维不仅构建了稳固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供应的连续性与品质的卓越稳定,更凭借其在研发领域的非凡实力与固件算法技术的领先地位,于行业中独领风骚。无论是追求极致稳定还是高性价比,佰维均能提供量身定制的优质存储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佰维NV7200固态硬盘,作为一款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存储容量选择,包括500GB、1TB、2TB以及4TB四种规格,确保能够满足从个人日常应用到企业级数据存储的各种需求。其接口标准紧跟时代潮流,采用了PCIe Gen4×4 NVMe 2.0技术,这一先进接口不仅大幅提升了数据传输带宽,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在性能方面,佰维NV7200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其最高读取速度可达7200MB/s,而最高写入速度也达到了6200MB/s,这样的速度表现无疑能让用户在进行大数据传输、视频编辑、游戏加载等操作时享受到飞一般的体验。无论是处理繁重的工作任务还是享受娱乐时光,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畅与迅捷。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佰维NV7200还采用了HMB主控内存缓冲技术和SRAM融合Smart Cache架构。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使得固态硬盘能够灵活调用系统内的闲置内存作为额外的缓冲空间,从而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加载速度和整体性能。这对于需要频繁处理大型文件、进行高强度计算或运行多任务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而且佰维NV7200还提供了长达5年的质保期,这不仅体现了厂商对产品质量的自信,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安心的使用保障。 佰维(BIWIN)1TB 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NV7200长江存储颗粒 PCIe4.0读速7200MB/s助力AI PC存储配件 30天销量1000+ ¥429 去看看 ⏹佰维(BIWIN)NV7400 悟空系列固态硬盘 佰维这个品牌可能在公众视野中不那么显眼,但实际上它在存储领域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作为国内存储领域的上市公司之一,佰维不仅拥有强大的研发技术实力,还具备极其稳定的供应链资源。这一点在其为HP、Acer、Predator等众多一线PC品牌提供存储产品的合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作为佰维的自有品牌,在品质控制上同样有着严格的标准。 佰维(BIWIN)NV7400悟空系列固态硬盘,提供了500GB、1TB、2TB、4TB四种丰富的容量选择,满足不同用户对于存储空间的需求。在接口标准上,NV7400采用了PCle Gen4x4高性能主控,并支持新一代NVMe2.0高速协议,这一组合使得其顺序读写速度分别高达惊人的7450MB/s和6500MB/s。这样的速度表现,无论是对于大型文件的快速传输,还是对于高负载应用场景下的数据读写,都能提供流畅无阻。NV7400还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HMB内存缓冲技术能够智能调用闲置内存,作为CPU与SSD之间的桥梁,提高数据交换速度。而SRAM融合Smart Cache架构则利用高速缓存,进一步提升了读写速度,使得用户在处理各种任务时都能享受到更快的响应和更高的效率。在散热方面,NV7400同样表现出色。它支持智能温控算法,能够动态调节SSD的工作温度,确保其在高负载使用场景下依旧保持冷静。同时,搭配1mm厚度的石墨烯散热贴,有效导热,使得温控表现更加出色。这样的散热设计,不仅延长了SSD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其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高性能稳定输出。 佰维(BIWIN)1TB 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悟空 NV7400长江存储颗粒 PCIe4.0读速7400MB/s黑神话装机升级 30天销量2000+ ¥469 去看看 ⏹Acer宏碁 N5000M 暗影骑士擎系列固态硬盘 Acer宏碁 N5000M 暗影骑士擎系列固态硬盘是专为Steam Deck、华硕ROG Ally等掌上游戏设备玩家打造的存储解决方案。 Acer宏碁 N5000M 暗影骑士擎系列固态硬盘提供512GB和1TB两种容量选择,融入新一代PCIe 4.0技术与NVMe 1.4高速协议,实现了高达5000MB/s的读取速度和4400MB/s的写入速度。该固态硬盘搭载了高性能主控芯片,并选用优质TLC闪存颗粒,支持先进的4通道NAND闪存管理技术,结合动态坏块管理策略和LDPC纠错机制,不仅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速性,还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功耗与散热方面,N5000M固态硬盘采用了出色的温控算法,有效控制最高功耗至1.7W,并在低功耗模式下可将功耗降低至1mW。同时,配备了定制的0.5mm超薄石墨烯散热片,实现了高效散热,确保硬盘在高强度工作下依然保持冷静运行。并附赠Acronis True Image正版软件,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而且Acer宏碁为N5000M固态硬盘提供了长达五年的质保服务,期间若出现问题将以换代修,充分展现了品牌对用户承诺的坚实保障。 ⏹Acer宏碁宏碁掠夺者Vesta II RGB DDR5内存条 宏碁旗下的电竞旗舰品牌Predator掠夺者推出了其高端内存条系列——Vesta II DDR5,采用精选的原厂高品质内存颗粒,频率飙升至7200MHz,实现了性能的显著提升,完美适配新一代主机平台的高性能需求。Vesta II 不仅支持ECC内存颗粒纠错技术,还集成了先进的PMIC电源管理架构,确保内存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无论是沉浸在激烈的电竞游戏中,还是进行高效的办公创作,都能带来非常顺滑的体验。Vesta II 内存条提供碳黑与霜银两种时尚配色,并搭载炫目的RGB灯光效果,赋予更多个性化选择,彰显独特电竞风格。 Acer宏碁旗下的掠夺者Vesta II RGB DDR5内存条提供了从5200MHz至7200MHz的多种频率规格,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该系列内存条采用Hynix A-Die颗粒,经过严格筛选,确保了高频超低时序内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适合长期高频或超频使用。预设的XMP超频规格如6600C34、6800C32、7200C34等,能在高频运行状态下将内存时序控制在极低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游戏延迟,为玩家带来优化的游戏体验。Vesta II 内存的RGB光效进行了全面升级,光效亮度更高、色彩更纯净,并且与各大主流板厂的灯效控制软件兼容,玩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打造专属的RGB氛围光效,展现独特风格。为了应对高频运行带来的散热挑战,Vesta II高频规格的内存条采用了霜银配色的铝合金散热马甲,并设计了斜体凹槽以提高冷热对流效率,实现高效散热。同时,内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运行温度,确保内存的稳定运行。此外,Vesta II还支持Intel XMP 3.0技术,内置五组配置文档,其中包括三组出厂预设配置,为玩家提供了更灵活的超频选择。另外两组配置文档则支持玩家自定义修改,可以将手动超频内存参数保存为XMP配置文档,方便玩家分享和调校内存设置。 宏碁掠夺者(PREDATOR)32G(16G×2)套装 DDR5 7200频率 台式机内存条 Vesta II 炫光星舰RGB灯条(C34) 星光银 AI电脑配件 送赠品 30天销量3000+ ¥929 去看看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或者留下你宝贵的评论,这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我是况天佑,期待下次再与您相遇。 <更多>

况天佑 晒物 2024-10-22 10:18

⭕️ 前言 嘿,大家好!我是四海飘零。 在当前市场上,PCIe 4.0固态硬盘已然成为主流选择。面对众多存储品牌,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呢?不用担心,四海哥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款性价比出众且支持PCIe 4.0的固态盘——昱联(ASint)性能级别固态盘,虽说是源自华硕,但是秉承了华硕“坚若磐石”的品质理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产品的深度测试吧! ⭕️ 品牌简介 昱联,2007年成立,由华硕和SIS矽统科技共同创立,专注于半导体存储市场。拥有二十年PC产业经验,提供DRAM模块和Flash产品,致力于打造更完整、更具竞争力的内存产品线。其产品线已覆盖电竞RGB游戏内存条、普通内存条、行业用内存条以及高性能固态硬盘。 昱联品牌产品线丰富,包括企业级CSM系列、玩家级PRIME系列、消费级圣殿AS系列等。作为台湾华硕和SIS矽统科技共同创立的品牌,昱联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值得信赖。 ⭕️ 昱联AS828 Ultra 1️⃣ 外观展示 昱联AS828 Ultra的包装风格以黑色为主,品牌标识和型号经过渐变处理,在光照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非常富有创意。右上角是昱联(ASint)的品牌标识,左下角则是产品型号:昱联AS828 Ultra。这是一款PCIe 4.0接口传输规格的固态硬盘,提供512GB、1TB、2TB、4TB四种容量选择。那么,这款产品的性能如何呢?让我们来进行一番深度的性能测试吧,读写速度可以拭目以待。 拆开包装就能拿出使用指南和固态盘本体,直接来看固态盘的本身,昱联AS828 Ultra固态盘背面上覆有一层石墨烯铝合金散热片,为了售后质保建议不要撕下背面的标签。 昱联AS828 Ultra配备了石墨烯铝合金散热片,铝合金散热片的厚度相当可观,因此无需担忧固态硬盘在机箱内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性能下降。这款SSD是目前同价位段少有具备铝合金散热片和石墨烯散热技术的PCIe Gen4 SSD。 2️⃣ 固态盘方案分析 昱联AS828 Ultra提供500GB、1TB、2TB和4TB四种容量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热衷于大型3A单机游戏的玩家,推荐选择4TB版本;日常使用则建议选择2TB版本,性价比更高。1TB版本适合作为游戏盘使用,而512GB版本则适合作为系统盘使用。 3️⃣ 拆解查看 只需拧下四颗小十字螺丝,即可轻松拆除石墨烯铝合金散热片,从而一窥昱联AS828 Ultra固态盘的内部结构。该固态盘采用了先进的硬件解决方案,其中SSD主控为联芸科技(Maxio)的MAP1602A,采用了DRAMLESS架构(HMB无缓存设计+SLC动态缓存技术)。 联芸科技在国产自研PCIe 4.0 SSD主控方案中备受好评,众多国产存储品牌均在使用。MAP1602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12nm制程工艺,I/O速度高达2400MT/s,属于目前PCIe 4.0 SSD中性能卓越的主控芯片。 昱联AS828 Ultra这款产品采用了两颗昱联自家封装的高品质长江存储(YTMC)闪存颗粒:YMC6G004Tb740A1C0。 昱联AS828 Ultra采用了长江存储(YTMC)3dv4-232L (x3-9070) TLC 16K 1024Gb/CE 1024Gb/die闪存颗粒,这是长江存储最新的第四代3D TLC NAND,采用了自家的晶栈(Xtacking)3.0技术,实现了高达232层的堆叠,还实现2400 MT/s单颗芯片接口速度,绝对是目前国产闪存颗粒里最强的代表。因此,昱联AS828 Ultra是纯国产的SSD解决方案。 4️⃣ 测试全盘缓存读写 为了实测昱联AS828 Ultra 1TB版本的SLC动态缓存大小并测试其在超大文件连续写入时的表现,四海哥我对固态盘进行全盘写入测试,实测缓存大小在250G左右,缓内写入:5123.79 MB/s,缓外写入:786.33 MB/s,顺序读取:4745.89 MB/s,4K随机写:81.75 MB/s,4K随机读:46.87 MB/s,64T 4K随机写:22.70 MB/s,64T 4K随机读:182.54 MB/s,这个速度表现我觉得是蛮不错的。 用TxBench软件对固态盘进行Whole Area Sequential Write,全区域顺序写入:1776.3 MB/s,进行Sequential Write,顺序写入:4946.3 MB/s,进行Sequential Read,顺序写入:3915.7 MB/s。高效的SSD必然是要快速拷贝大文件,而且4K随机读写性能出色,也能保障设备超快体验,不会成为系统性能的阻碍。 ⭕️ 昱联AS828 Ultra(AMD平台测试) 四海哥我使用零刻SER8迷你机进行了固态盘的读写性能测试,测试平台为:AMD Ryzen 7 8845HS处理器 + 32GB DDR5内存 + Radeon 780M Graphics。 用傲梅分区助手软件对固态盘进行全盘读写速度测试,顺序读取:7076.36 MB/s,顺序写入:6491.93 MB/s。可以说高速的PCIe 4.0接口能让固态硬盘在传输大体积文件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用TxBench软件对固态盘进行全盘读写速度测试,实测顺序读取:6979.692 MB/s,顺序写入:6338.544 MB/s。在开展多线程读写测试之际,这张盘的性能展现得极为出色。尽管在单线程操作里,其单读性能显著弱于单写,但此类状况于实际运用中鲜少出现。再者,于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混合读写测试中,这张盘的性能表现亦是相当卓越,能够轻而易举地满足用户的使用所需。 用CrystalDiskMark软件对固态盘进行全盘读写速度测试,昱联AS828 Ultra的顺序读取:7106.23 MB/s,顺序写入:6491.96 MB/s,而4K单线程读写也分别达到了78.48 MB/s和252.56 MB/s,这个速度表现对于喜欢玩3A单机大作的小伙伴们来说绝对是可以胜任的。 有人感兴趣HD Tune Pro的测试,其实这个主要是测机械盘的,对固态盘测文件基准反而并不是很准确,仅提供参考吧。 用三星Magican软件测试,顺序读取:7101 MB/s,顺序写入:5383 MB/s。其读写性能可媲美三星的同类产品,且性价比更高。 可以看到昱联AS828 Ultra在AIDA64软件里传感器提供的温度显示,大概就是在34-42℃左右。在迷你机中,无需担心散热问题,因为温度控制得相当好。 ⭕️ 昱联AS828 Ultra(Intel平台测试) 四海哥,我也正好想了解一下在Intel B760平台下,这块硬盘的读写性能表现。因此,我特意将昱联AS828 Ultra 1TB安装到了B760M主板上,并使用了12代酷睿i5-12490F处理器。在性能方面,肯定是不会受到限制的。 用傲梅分区助手软件对固态盘进行全盘读写速度测试,顺序读取:6875.14 MB/s,顺序写入:6407.08 MB/s。台式电脑主板上PCIe 4.0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表现也很不错。 使用TxBench软件对固态硬盘进行全盘读写速度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为7030.437 MB/s,顺序写入速度为6479.582 MB/s。测试结果显示,台式机主板上固态硬盘与迷你机上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没有太大的差异。 通过使用CrystalDiskMark软件对固态盘进行全盘读写速度测试,昱联AS828 Ultra的顺序读取速度为6966.85 MB/s,顺序写入速度为6347.46 MB/s,而4K单线程读写速度也分别达到了69.63 MB/s和240.07 MB/s。可以看出,在台式机主板上这块固态盘的速度与在迷你机上测过的这块固态盘速度区别并不大。 有人感兴趣HD Tune Pro的测试,其实这个主要是测机械盘的,对固态盘测文件基准反而并不是很准确,仅提供参考吧。 可以看到昱联AS828 Ultra在AIDA64软件里传感器提供的温度显示,大概就是在34℃左右。 ⭕️ 昱联AS828 Ultra(Apple M1+USB4测速) 四海哥我这次选用搭载Apple M1芯片的MacBook Pro来进行测试。近年来,苹果MacBook Pro电脑大多配备512GB的起始容量,对于日常使用而言基本足够。但对于从事视频剪辑和设计工作的朋友来说,这个容量就显得有些局限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搭配一个USB4硬盘盒和一块2TB PCIe 4.0固态盘。接下来,我将在最新版本的macOS系统下,使用APFS文件格式,测试USB4硬盘盒和一块2TB PCIe 4.0固态盘在USB4接口的MacBook Pro上的读写速度表现如何? 在搭载Apple M1芯片的MacBook Pro上,我使用昱联AS828 Ultra固态硬盘通过USB4接口和USB4硬盘盒进行速度测试。通过Magic Disk Benchmark软件测得,其顺序写入达到了2.76 GB/s,顺序读取更是高达3.07 GB/s。 用SENSEI软件进行测速,顺序读取:3.06 GB/s,顺序写入:2.85 GB/s。 用ATTO DISK BENCHMARK软件进行测速,顺序读取:3.26 GB/s,顺序写入:2.99 GB/s。 ⭕️ 发热情况和游戏加载测试 在零刻SER8迷你机里运行的工作温度就在34℃,就算是满负载情况下温度也不会高于42℃。 [图片下载失败] 实测昱联AS828 Ultra固态盘的温度为32.3℃,温度适中,不会影响固态盘的读写速度。 黑神话悟空游戏加载读条对固态盘读取能力的考验颇大,实测采用PCIe 4.0固态盘可缩短游戏过场加载时间,使玩游戏时读条更迅速,减少等待时间。有了昱联AS828 Ultra固态盘,无需再因加载慢而耽误游戏时间。 ⭕️ 使用总结 昱联AS828 Ultra采用联芸科技主控+高品质长江存储闪存颗粒的纯国产固态方案,通过HMB+SRAM技术充分榨干无缓存设计下PCIe 4.0通道的全部传输带宽。2TB读写性能出色,稳定性良好,性价比更高。单面颗粒设计,兼容多种设备。昱联也算是在存储产品领域里的老字号了,价格实惠,性能和做工不逊于一线大厂,四海哥我还是很推荐游戏玩家入手的。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2024-10-17 15:14

一、前言 近期最火的游戏莫过于《黑神话:悟空》了,不过从网上的评测来看,该游戏对硬件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除了比较吃显卡外,对SSD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不,三哥刚打算装了玩玩,结果发现之前的1TB SSD居然空间不够了。 虽然可以通过删除其他游戏的方式来腾出空间,但这样“鸡窝挪鸭窝”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乎,三哥决定升级一下SSD,给天命人搞个“大豪斯”。 当然,近期SSD的价格还是偏高的,好在三哥通过一番功课后,发现了一款性价比还不错的SSD——金士顿NV3 2TB,该SSD采用精选QLC颗粒打造而成,持续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6000MB/s和5000MB/s,性能表现非常出色,同时其售价也维持在主流水平,个人觉得还是非常适合游戏党的,下面就将这次折腾体验过程分享给大家。 二、开箱介绍 SSD采用了经典的卡纸包装,这种包装是一次性的,拆封后无法复原,防伪性较高。 外包装背面一览。 SSD采用单面设计,正面贴了一张贴纸,上面印有产品的一些参数信息。 接口特写。 拿掉贴纸,可以看出SSD由一颗主控和两颗Nand颗粒组成。 主控采用了慧荣SM2268XT,该主控采用12nm新工艺打造而成,采用DRAM-less无缓存模式架构,支持四通道 3200 MT/s Nand,性能非常出色。 Nand采用了金士顿自封装的FP01T08UCT1-6B QLC颗粒,单颗容量为1TB,2颗组成2TB容量。 背面采用了无元器件设计。 三、性能测试及体验 测试平台配置一览。 CystalDiskInfo信息一览。 CrystalDiskMark理论性能测试。 在空盘状态下,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6265.38MB/s、5707.48MB/s,这已经远超官方的标称值了。 4K方面,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76.14MB/s、319.03MB/s,也属于较为优秀的水平了。 在半盘状态下,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6240.62MB/s、5700.87MB/s,相较空盘,速度基本未发生明显下降。 4K读、写速度分别为76.58MB/s、317.01MB/s,相较空盘几乎没啥变化。 在75%盘状态下,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6262.91MB/s、5713.64MB/s,相较空盘,读、写速度均无明显降低。 4K读、写速度分别为76.57MB/s、318.50MB/s,相较空盘变化不大。 满盘状态下(由于要给测试软件预留空间,故未能完全写满),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6249.31MB/s、5700.24MB/s,各项指标相较空盘,未发生明显下降。 4K读、写速度分别为76.69MB/s、318.00MB/s,相较空盘速度变化不大。 从以上测试可以看出,这块SSD的性能还是非常给力的,即便是满盘时,各项速度也未发生明显降低。 AS SSD Benchmark测试,由于该软件很久没有更新了,故而成绩仅供参考。 3DMARK存储基准测试,该测试通过模拟《战地风云5》、《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及《守望先锋》等游戏的加载速度及存取时间,来评价SSD的性能,个人觉得还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NV3 2TB在该测试中的总得分为3172分,这个成绩在同价位的产品中属于不错的了。 TxBENCH测试,该软件的测试结果和CrystalDiskMark基本一致。 游戏载入时间实测,这里采用《黑神话:悟空》进行测试。 可以看出,从点击“开始游戏”到加载至游戏菜单界面出现,用时为46.02s,这个时间达到了主流水平。 SLC Cache测试,该测试通过TxBENCH的进阶模式进行全盘写入,最后汇总写入曲线并估算SLC Cache的大小。 可以看出,NV3 2TB在SLC Cache内的性能是非常强悍的,写入速度维持在6000MB/s附近,当SLC Cache写完后,速度下降到了200MB/s出头,回归到了QLC盘的正常水平。 SSD的SLC Cache大小约为510GB,这在同类产品中也属于比较优秀的。 温度测试,测试方法,采用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并用AIDA64的日志功能来记录SSD的温度。 可以看出,NV3 2TB在安装主板附带的M.2散热片进行测试时,最低温度为49℃,最高温度为59℃,这个温度控制表现还是可以的。 四、总结 通过实测体验来看,金士顿NV3 2TB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它不仅持续读写速度出色,同时4K速度也非常优秀,对玩家的游戏体验有着较为明显的加成,同时其2TB版本的价格只需899元,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个人觉得该SSD非常适合近期想玩《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党选用。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选购SSD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金士顿(Kingston)2TB SSD固态硬盘 M.2(NVMe PCIe 4.0×4) NV3系列 读速6000MB/s 适配《黑神话:悟空》游戏 送赠品30天销量1w+ ¥899 去看看 <更多>

硬件宅机第 晒物 2024-10-17 14:02

趁着有以旧换新补贴,入手了ThinkPad T14p 2024,这本在自带了一块忆联AM6B1 M.2 2242 1T固态硬盘的同时,还留有一个M.2 2280拓展硬盘位,当然不能浪费了。本来自己手上有美商海盗船MP600 PRO NH 8T和宏碁掠夺者GM700 4T两个固态盘的,加装的时候尴尬的发现ThinkPad T14p 2280硬盘槽位只能装单面颗粒设计的固态,我手上两个固态都是双面颗粒设计,太厚了装不上去,只能又买了个单面颗粒设计的三星990PRO 4TB,自我安慰政府补贴优惠的两千块就当买硬盘了。 990 PRO的包装盒还是颇有科技感的,右下角标注了最大读取速度7450MB/s,貌似在挑盘的时候这是看到过的官标读取性能最高的数值。 考虑到保修,硬盘正反面的贴纸就不撕了。现在8T SSD搜了下还没有单面颗粒设计的,4T单面颗粒设计的倒是蛮多,不过大部分都是无缓存的,990 PRO这款4T SSD是少有的带4GBLPDDR4缓存的。 来个宏碁掠夺者GM700 4T SSD、美商海盗船MP600 PRO NH 8T和三星990 PRO 4TB SSD三盘同框,这三个盘的价格加起来比ThinkPad T14p 2024都贵了,玩数码产品也很败家的。 ThinkPad T14p 2024的2280硬盘位自带散热硅胶、铜片,硬盘直接插上就行,不需要考虑做额外的散热辅助了。 CrystalDiskInfo显示三星990 PRO 4TB搭载了4B2QJXD7固件,支持NVMe 2.0协议。 其实三星自己有个Samsung Magician三星魔术师软件,提供了识别三星硬盘真伪、固件更新、性能测试以及系统迁移等功能。 下面来简单测测速,这里犯了个小小的错误,就是装好盘后先急着把各种小姐姐视频都拷到盘上去了,测速时硬盘可用空间只有880G,非空盘测速可能达不到极致性能了。 先用三星魔术师软件自带的测试开测,测了两回读写速度最大不到2000MB/s,怀疑是电脑连续开了三天没关机的缘故,重启了以后直接2100不识别盘了,惊出了一身冷汗,度娘一下无果,又拆开机重新插拔下,这次使劲插入发现前一次可能是插入的松了点,再开机重测正常了。三星魔术师测试顺序读取7018MB/s,顺序写入6555MB/s。 CrystalDiskMark测试顺序读取7138.06MB/s,顺序写入6598.51MB/s。 TxBENCH测试顺序读取67778.048MB/s,顺序写入5912.740MB/s。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顺序读取6.18GB/s,顺序写入6.65GB/s。 进阶测试不测了,太费盘。话说当时选固态的时候看到990 PRO 4TB的价格时还是小犹豫了下的,毕竟差不多的同产品很多国产品牌要便宜近一千块,990 PRO 4TB实在是没有性价比可言,不过存储产品重在稳定可靠,像我用的三星bar优盘,夏天不要任何散热,连续读写热的烫手,但是速度上依然稳定快速,让我对三星存储产品印象甚好。反正我也只是日常的使用需求,不追求极限操作,三星990 Pro用下来除了贵,没发现啥缺点。 <更多>

天亮去看流星雨 晒物 2024-10-14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