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超值双11征文-我为国货狂#握住我,我带你起飞——握在手掌的520M/s,你说靠不靠谱?Aigo S7 2T使用体验    

固态硬盘 10-10 12:29:00 81 0

之前分享过一款Aigo的S7Pro固态,但是由于个人原因,想用一款存储容量有2T的快速小巧的SSD。当时购买的时候S7 Pro没有2T的版本,所以又退而求其次买了Aigo S7 2T这一款,差别就是一个Pro,但是客服说就只有传输速度差一丢丢,其他完全一样。这我怎么可能信呢,所以买来就准备牺牲一点这个硬盘的寿命做一些速度测试,看看这款小巧的SSD到底是什么级别的产品。

首先要说的就是包装,其实S7的包装、外观、尺寸等等一系列的参数都与S7 Pro没有明显区别。Aigo S7的包装一样是采用的白色主色,紫色配色的设计,正面看得到产品的外观,并且贴有2T的容量标识。背面则是产品的一些生产信息,还有最明显的一段对容量的解释:存储厂商都按照1000为进制计算存储空间,操作系统都是按照1024为进制计算存储空间,所以标记存储容量和实际电脑里看到的不一样是计算单位不一样,这是什么行为?

Aigo S7采用的是抽拉式包装,抽出以后就可以看到S7本体,不能说和S7 Pro一样,简直是一模一样。哪怕是配件都是一样的:一张说明书、硬盘本体、A to C数据线、保护套。

照例先从配件看起。从这个A口的颜色可以看出Aigo S7是支持USB3.1 GEN2协议的,说到USB这个乱起名的协议,就不得不又老生常谈,顺便带出来USB协议的相关规定。USB协议从3.0开始就乱起名了,让人眼花缭乱,具体规则如下:

首先,原始的USB协议其实就是分为了USB2.0(480Mbps),USB3.0(5Gbps)。

然后,USB3.1出来以后,原来的USB3.0改名为了USB3.1 GEN1,而新出的USB3.1则被命名为了USB3.1 GEN2。

再然后,USB3.2出来以后,又改名了。USB3.1 GEN1 改名为了USB3.2 GEN1,USB3.1 GEN2 改名为USB3.2 GEN2,而新出的USB3.2则被命名为了USB3.2 GEN2X2。

总结一下

USB3.0 = USB3.1 GEN1 = USB3.2 GEN1 = 5Gbps

USB3.1 = USB3.1 GEN2 = USB3.2 GEN2 = 10Gbps

USB3.2 = USB3.2 GEN2X2 = 20Gbps

所以USB3.0刚出来的时候,蓝色的接口代表USB3.0协议是没问题的,但是现在USB3.2协议都发展了一大堆了,所以蓝色接口并不能直接代表速率。但是根据USB协议定义,蓝色的A口传输速度至少是5Gbps。也正因如此,Aigo S7/S7 Pro都没有对线材的传输速率进行标识,因为这款硬盘的官方宣传速率还达不到USB3.2 GEN1 5Gbps的速率,所以就不用着重说明了。

和S7 Pro一样,Aigo S7也随机附送了一个外表是皮质、内里是绒布的保护套。

正正好好不大不小套在S7上,之前体验S7 Pro的时候就吐槽过,既然都设计了保护套了,你也顺便把数据线也给收纳了呗,哪怕魔术贴你设计的长一点能够绑在S7上也是可以的啊~

再来看看S7的外观,还是那句话,和S7 Pro不能说一样,只能说是一模一样。还是采用的上下盖镶嵌的模式,实际按照命名规则,Aigo S7/S7 Pro应该叫PSSD,具体来历就不展开了,是介于2.5in SSD和M.2 SSD之间的一代产品,现在因其小巧的特性转战了移动固态硬盘的行列,别说,还真的比当初设计它的目标更加火爆了。

与S7 Pro不同的是,Aigo S7背面的容量标记是2T,不过戴上套以后谁还看得到呢。

不过虽然我手上的S7和S7 Pro都是铁灰色的,但是其实他有很多颜色可以选择, 红、蓝等等,但是价格好像要稍微贵一丢丢,这对我来说简直是要了命了,所以肯定买最便宜的啊,颜色不重要。

Aigo S7(包括S7 Pro)最大的特色就是小,薄,基本上就是一个PSSD的尺寸,只是加个一个没有增加更多尺寸的外壳。与我正在用的iPhone 12 Pro Max比的话,也就是其1/3的大小。

Aigo S7 和S7 Pro一样,采用的是Type-c接口,好处就是不分正反面,但是也不能与其他C口线材通用,传输数据的线材还是专线专用比较合理。在C口的一侧还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有数据传输的时候会有蓝色灯闪烁。

我就说,只是保护硬盘本身,并没有把数据线考虑进去就比较神奇。虽然保护套采用的植绒布,保护性很强,但是硬盘这种东西工作起来是非常热的啊,你给他加一层保暖外套是想我数据赶紧爆炸吗?我觉得这个收纳应该面向出行便携,而不仅仅是对硬盘的单独保护。

既然是一款存储设备,肯定不能少了速率测试。商品宣传页面写的是S7采用的是高性能存储颗粒,对标的是QLC颗粒。那可能就没什么要竞争的了,毕竟CZ880还有一部分采用的是MLC呢不是,QLC基本是最不被看上的那一个层级了。

官方页面还对产品的最高读取速率进行了标注:520M/s,但是并没有写明写入速度。当然了这就涉及到了固态类硬盘产品的使命了,提高读速,但是总写入相对传统的机械硬盘来说是有较短的寿命的,所以优先少写入,多读取。每次拿到新硬盘进行各种测速的时候都心疼,毕竟测试都是消耗的寿命的。

测试环境:组装PC机

CPU:Intel(R) Core(TM) i7-6700 CPU @ 3.40GHz 3.40 GHz

RAM:16*2 GB 双通道

传输硬盘:小米笔记本拆下的三星m.2 SSD,直插PC机支持NVMe协议的m.2接口

测试一:软件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Pro

第一款软件测出的结果是读取速率在415M/s,写入速率在375M/s左右,和官方宣传的差距比较明显,不过官方宣传毕竟是测出的极限速度,考虑到不同的接口、不同的系统、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的测试设备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这个速度在PSSD的范畴内属于正常。

测试二:软件TxBENCH

一般情况下,TxBENCH测试结果都会高一些,有些时候甚至比官方宣传的速度都要高。不过就Aigo S7的测速结果来看,比第一个测速软件表现的更好一些,基本是读取和写入速率一致。

注:不同的测速软件都有测试模式等方面的设置,本次测速都使用的软件默认的设置进行测速。

测试三:44.6GB压缩文件

测速软件的测试结果只是一个参考,实际使用起来的速率表现才是最实际的,为了便于展示我自己压缩出了一个44.6GB的压缩文件进行不间断传输。

这个测试我做了几次,一开始我以为峰值是因为缓存问题,因为商品详情页没有写这款产品是不是有缓存,但是就这个大小的文件来说,应该不至于就这么点缓存?经过几次连续的测试,基本都会在传输初期出现这么一个小山的形状,后期大部分时间都在360M/s左右的速度,表现相对比较稳定。

在读取速率方面,倒是没有写入速率那样有一个峰值,经过多次测试都是表现的非常平稳,不能说是直线到底,但是基本和直线没有太大出入,读取速率保持在380M/s左右,虽然比起官方宣传的520M/s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就冲这个稳定的速率,值得考虑入手。

总的来说,经过简单的测试,Aigo S7的表现虽然不如官方宣传的那么好(很大可能是我使用的设备问题),但是速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如果是需要更高的速度那就要进一步考虑NVMe 协议的m.2 SSD了,配一个40Gbps的硬盘盒,可以让你起飞。Aigo S7主要特色就是小巧,这也是PSSD系列产品的特色,日常出门带着,配上接近400M/s的传输速率,减少很多等待时间。

以上即是本次分享的所有内容,感谢观看,还请不吝三连。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的选购有所帮助,后续还会带来更多的存储类的产品测评分享,敬请期待。

#聚超值双11征文-我为国货狂#握住我,我带你起飞——握在手掌的520M/s,你说靠不靠谱?Aigo S7 2T使用体验   
广告声明:文中若存在对外跳转的链接(涵盖商品链接、超链接、二维码等各类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您呈上更多与内容相关的产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别。但我们不对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烦请您谨慎参考,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判断来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