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才成立的国货新HIFI品牌TWISTURA(逆转未来),发展速度很快,第三款有线耳机SIGMA已经上市,售价399,是迄今为止最贵的。之前两款是D小调199元、D大调299元。
不同于以往的个性外形和较大重量,新品SIGMA(上图右)的设计相对传统些。腔体为棍状,材质为铝合金+透明树脂,重量是这里面的最轻。
声学结构为1圈1铁,动圈部分采用了业界罕见的直径6mm微型液晶高分子复合振膜,动铁型号是定制的60040,据悉是用于中高频,有着强劲而高效的响应。
另外,TWISTURA还在更早前发布了一款名为“STRING弦”的可换单端\平衡插头的单晶铜镀银升级线,售价也是399元,如上(图右)。
和以往一样,SIGMA也是双针可换线设计,连接器为0.78双针,标配3.5mm单端插头,阻抗约30欧,灵敏度107dB/Vrms,标配耳机线材质为无氧铜镀银。
灵敏度较低,结合阻抗,并以另一种单位换算是91dB/mW。实测与索尼ZX706搭配,基本是必须开到90以上,才可感受气势上的威猛和响亮,相对以往两款型号,这次是有点实际听感声压方面的“亏欠”。不过也还能接受。
鉴于以上特性,SIGMA的前端最好是“手机小尾巴”(微型解码耳放)或较大输出功率的播放器,当然IPAD也可以。
和过去一样,SIGMA附有频响曲线。
整体来看,SIGMA隐约有音特美旗舰EVO(如上)的影子。另外它整个低音区呈“滑梯”状,极低频比EVO多出约3dB,而50到150Hz负责低频量感或氛围的部分,则有着巧妙的逐频克制。
200Hz到1000Hz中频段,SIGMA展现出了比自家另两款耳机更好的平直度,再结合“类音特美曲线”风格的3kHz较高增益峰,以及低音区间逐频克制的强悍控制力,理应会有非常好的中音区清晰度与真实度,同时这也有利于其余频域在颅内能量和位置的合理性结像显现。
可惜的是,1万赫兹往后的极高频不如自家D大调以及千元级音特美ER4SR,这可能影响空间感和高频泛音的丰富性。
小结:新品SIGMA比TWISTURA以往的耳塞更注重“自然”,有着该品牌迄今最深邃且清晰的低音,还有着更具录音参考性的中音。而诸多细分频域的精细控制也增强了它的HIFI属性,比起先前推出的D大调和D小调,它的“中正”感最高,售价来到399元,合理。
另外,标配耳机线垂直设计,对喜欢“直插入耳”的烧友来说,非常友好。
(提示:虽说是直插,但仍可以给它安装带有耳挂的传统升级线)
一如既往的礼品感包装盒,给拆封带来了喜悦。
延续以往D大调和D小调的产品方案,也附送了丰富的配件。
包括:两种造型的耳套,一条可解码32bit/384kHz的较高级手机小尾巴,一个可提升设备阻抗,并有效降低前端噪音的30欧阻抗棒(不支持线控带麦的耳机)以及一个黑色皮质方形收纳袋。
相对以往,这次新增了阻抗棒,这好像是耳机界的首次?
究其原因,推测是SIGMA低阻低敏,且频响还原度和中高频亮度都较高所致。实际体验,对比其他品牌的几个HIFI耳机。同一首歌,即便音量不算很大,SIGMA也能清晰呈现隐藏于这首歌内极低频中的弱音细节,而其他耳机,包括音特美ER4SR,都需要把音量开非常大才能听到。
也就是说,面对前端底噪、录音瑕疵或是创作人故意加进去的一些貌似破音的微采样,SIGMA确实可以更轻松明晰的揭示,但有时这种对弱音或微瑕的放大,也会影响音乐性或润泽感,故用“阻抗棒”来规避这种“监听特性”,合情合理。
另外,由于声学方案全变,这次舍弃了“可换导管”的玩法。
与以往相同的是收纳袋和透明耳套。
有所不同的是附送的白色耳套比以往更高,安装后,你会发现它距离导管滤嘴较远。
这是“STRING弦”耳机升级线,线身上的零件都是不锈钢拉丝,非常精美。内部线芯为“单晶铜镀银混编线”,具体成分包括单晶铜、单晶铜镀银以及古河铜镀银。Litz编绞,双股,每股42芯,共82芯。粗度适中,整体柔软,耳挂部位的弹性、软度、与耳部的贴合性都很利于久戴。
我手里还有条兴戈LC7高纯度铜与铜镀银编线,型号LC7,售价也是399元。两者对比,TWISTURA STRING弦更细一些,佩戴舒适度相对更高,LC7明显厚韧。
调音风格:
STRING弦的音色有着典型的单晶铜特性,可以“很明显”的增强百元或几百元HIFI耳机的瞬态、分离度、凝聚力(密度)、高频线条感和声场。
另外,由于这条线还混入了“古河铜镀银”,它使得它的人声饱满度和低频重量不会被“瞬态”稀释到“瘦削”。实际体验,它对低音的改变,主要还是对纯净度或柔和感的强化,耳机频响的原始量感基本不受影响。作为对比,FIIO FD15标配的高品质古河单晶铜镀银混编线,就有些挑耳机,它的瞬态相对更强,解析惊艳,但会对中下盘的厚度有所剥削,兼容性不如“弦”。
“弦”也可“较明显”的提升千元左右或更昂贵耳机的瞬态和分离度,比如搭配水月雨KADENZ(999元),它会比原线提供更高的纯净度,且极高频空气感也会稍微再强化,整体是更具信息量了,也告别了原线过于浓厚和欠缺空气感的问题。不过,这套组合也会把KADENZ中性、偏硬的一面激发到“最”大,这一点也要留意。
而与TWISTURA SIGMA搭配,则几乎都是优点,我可以听很久。首先,最明显的是厚度、密度都比原线强不少,听同一首电子流行,原线横向规模有些拘谨,像是被限定在了颅内,换上“弦”,各种声音元素体积增大,力度和形态饱满度都有明显提升,声场也随之变大。整体更有IMAX电影感。
至于兴戈LC7,它就明显是传统铜线的味道,当然也有些许“镀银”的高解析味道。比起“弦”,它的分离度、极高频、瞬态有些一般,但对人声厚度、低频威力和细节形态饱满度却有着比“弦”更好的表现。另外,比起“弦”,LC7的极高频响应不明显,若搭极高频不多的耳机,倒是更耐听。而“弦”的“弦外之音”就会多不少,若系统中某些环节搭配不当的话,也可能暴露源于极高频的过度刺激。
总体上,TWISTURA“弦”更适合表现“解析力”概念中事关“清晰度”和“真实感”的那一部分,适合热衷层次分明和细节饱满度的音乐爱好者。我个人很喜欢这条线,因为它很适合大编制,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提升TWISTURA在售的三款耳机在“密度”和“声场”两方面的素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便“弦”有着略偏高频的特性,但它仍会随着前端解码放大的特性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味道”。毕竟有线耳机的听感是基于一套系统。
回到SIGMA……
和JVC FD7、Hzsound腰鼓、水月雨初代银船、FINAL E1000\2000\3000这些同样“棍\桶”型耳机相比,SIGMA的腔体会更显“肥圆”一些,主要是它的横切面直径更大一点。
导管的粗度也较大,不过不用担心耳套的安装,因为新设计的白色耳套,其中心套管的直径也比较大。安装会非常轻松。
而另一种透明耳套,虽说套管稍微细了点,但实际安装下来,我觉得也并不难。
可换线的连接器部位。直插设计,无耳挂。连接与拆卸都没发现问题。
说明书有特别说明煲机。我觉得这对SIGMA来说,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我只煲了大约10小时,隐约感觉不够。
声音描述。
上文已经说了一大部分,这里再补充下。
对于之前买了199元D小调的人来说,如果你听399元的SIGMA,会发现低音的量感有可感知的“轻微降低”,但下潜深度却又有非常不错的提升。
另外你会发现人声是真正变“纯净”了。即便音乐中的低音和高音在它周围再怎么飞,人声的周边也依旧是很干净的,它就像是被放置在了一个干净而宽敞的房间内,而这恰恰是D小调难以实现的,因为它的低音常常是紧裹着人声前行,虽说流行乐感过瘾,但深究中音区的自然度,它还是有点粗糙的。
另一个是音色的变化,SIGMA能更真实的反映出音源或音乐的某些基础特性,味道相对最中正,而D小调则更适合展现速度和力量交织出的动感。
最后,SIGMA深邃、中性、略偏亮,D小调厚实,略偏亮,富有低、高频两端的感官刺激。
而对于之前买了299元D大调的人来说,持续地听SIGMA一段时间,再返回听D大调,你会察觉后者各频域的饱满度像是强势的高频给稀释了一样,显得很薄。
D大调极尽横向声场的拓展,有着精彩但也略显夸张的修饰性极高频。极低频不多,但低频厚度仍能支撑不错的下盘氛围。
切换到SIGMA,声音不再那么“飘”,人声、鼓声和高频响应都变得明显凝聚和扎实。此外,低频下潜也明显比D大调好。
不如D大调的是原线下SIGMA强势的极低频有些压缩横向声场,显得稍闷,此时会让人想换线,而在换升级线“弦”之后,痼疾被解决了。
当然D大调也可以换这条线,换后也可提升密度和规模感,会更过瘾。
综上,SIGMA更HIFI,也更有“监听味道”。但不变的是,它仍有着TWISTURA所擅长打造的“亮丽感”。原因是3kHz附近较高的伞形增益,让它不论响度高低,都能提供很好的全频清晰度和呼吸感。
最后:
耳套相关。白色耳套更利于低频量感的展现,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亮度,强化耐听性。我暂时更推荐这个。
而透明耳套会适度削弱量感,并轻微强化全频亮度,音量开较大时,听着会有点聒噪,我认为这跟腔体造型、灵敏度、内置动铁单元特性都有关系。可能是它的一个瑕疵。
缺憾:相对另两款单动圈耳机,SIGMA在紧凑的空间内布局同轴圈铁,虽说获得了更好的密度和整体自然度,但在大音量下,受制于腔体和内部单元的声学特性,它有时也会显得比较“紧绷”,相对少了点舒展性。不清楚会不会随着煲机时间的延长,有所变化。
对比记忆中的音特美EVO:SIGMA胜出的是佩戴舒适度,还有全频亮度,EVO实在太闷了。其余的区别就不扯了,毕竟我手头也没有EVO,且这俩价格相差也太悬殊。
对比手头的ER4SR:SIGMA的极低频更深、全频密度更高,相对更厚实,有稍微偏亮的中景结像感。此外,它对弱音细节的解析很厉害,耳朵会很快感知,相对更具监听性。
然而,ER4SR的声场、轻柔感、极高频响应也是SIGMA追不上的,它也不愧为千元档单动铁耳塞的经典。